社会文化变迁中的西部民族关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族是一个社会共同体,将这一共同体联系在一起的核心纽带是文化,正是文化构成了民族的内在特性和外在表现,这使得任何对民族问题的探讨都离不开社会和文化这两大议题,民族关系问题亦不例外。
     由于“民族”是古老的族类观念在漫长历史中递嬗的结果,反映了整体社会模式扩大后用文化整合社会关系的需要;“关系”是共时性背景下的互动,涉及关系主体的内外结构与个体的行动;这为我们以社会和文化变迁为基础,将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分析相结合,在结构与行动的双重视野下讨论民族关系提供了合理性。
     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将民族和民族关系置于历史的进程中,以近现代社会变迁为背景,通过这一变迁引发的国家性质和民族社会内外结构的变化分析,探讨了近现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西部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本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和文化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伴随着社会、文化结构的变化,中国西部的民族关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的交往全面展开,民族关系开始建立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各领域利益密切相连的基础上,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得以确立。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民族之间的社会、经济、文化差异并未完全消除,民族平等、团结还存在着一些障碍。对于当代中国西部民族关系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在解决社会总问题的框架下,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基础,以人与社会、民族与民族、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和谐为核心,通过发展经济、保障权益、尊重文化、共享成果、共同繁荣来实现。
Nation is a social community, the Community be linked by the core bond culture, what made up of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s and external performance of the nation's, any decision on the nation issue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se two issues society and culture, nation relations is no exception.
     As the "nation" is the oldest kind in the concept of the vicissitudes of a long history, reflect the overall pattern of expanded relations with the needs of social and cultural integration; "Relationship" is the background of synchronicity interaction involve structural conditions and the individual action, so as to the basis of our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s, and provided a reasonable discussion of nation relations under the dual vis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action.
     On this grounds ,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changing of national relationships caused by the changing of state and social structure, exception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ake placed in China. All this study take the social structure changing as the basic. this paper holds tha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 has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in society and culture, along with it China's nation relations to a new historical stage, the econom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exchanges in various fields full swing, nation relation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common interests closely linked. A new-type relationship has been established on equality, unity, mutual aid. However, as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nations, and the relative equality and unity are not complete. There are so many problems in nation relation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nation relations. We need to solve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social problems and based on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concentrates on the relationships coordination of people with society, minority with minority, and minority with country, through economic development , right gurantee, culture respect, result sharing and common prosperity to achive.
引文
[1](法)埃米尔·涂尔干、马塞尔·莫斯著,汲喆译:《原始分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4、8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卷(上),第56页。
    [3]郝时远:《20世纪世界民族问题的消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载周伟洲主编:《西北民族论丛》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4](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1]萨阿德·埃丁·易卜拉欣:《阿拉伯世界中的民族冲突与建国》,载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社会转型:多文化多民族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01页。
    [2]郝时远:《20世纪世界民族问题的消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载周伟洲主编:《西北民族论丛》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1]民政部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02年版。
    [2]邓艾、李辉:《民族经济学研究思路的转变》,《民族问题研究》,2005年第5期。
    [3]牟本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 满怀信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民族》,2002年第12期。
    [4]郝时远:《20世纪世界民族问题的消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载周伟洲主编:《西北民族论丛》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8页。
    [5]吴仕民:《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1]刘沛林:《从长江水灾看国家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催》,《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2]邓艾、李辉:《民族经济学研究思路的转变》,《民族问题研究》,2005年第5期。
    [1]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10页。
    [2]翁独健:《民族关系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4期。
    [3]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4]杨建新:《关于民族发展和民族关系中的几个问题》,《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5]马戎、周星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1]马戎、周星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5页。
    [2](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后民族结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3](英)安东尼·D·史密斯著,龚维斌、良警宇译:《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4](英)厄内斯特·盖尔纳著,韩红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6页。
    [1]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4页.
    [2](美)赖特·米尔斯著,陈强、张永强译:《社会学的想象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6页。
    [3]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8页。
    [1]张昱:《社会的虚拟化趋势》,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2]陈华兴:《普遍性的主观遮蔽》,《浙江学刊》,2005年第5期。
    [3]童强:《文化敏感的缺失曾使我们同科学擦肩而过》,《光明日报》,2000年11月23日。
    [4]旷昕:《站在世纪交汇点上的沉思》,《光明日报》,2000年11月23日。
    [1]汪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增订本),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2]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2页。
    [3](美)C·恩伯、M·恩伯著,杜杉杉译:《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98页。
    [1]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65页。
    [1]王铭铭:《民族与国家》,赵嘉文等编:《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58页。
    [2]王逸舟:《民族主义概念的现代思考》,《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3期.另见陈庆德:《试析民族理念的建构》,《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3]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1页。
    [4]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1]陈永龄:《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载国家民委政研室编:《中国民族关系史论文集》(上集)民族出版社,1982年版,第250页。另见马戎、周星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2]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载马戎、周星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页。
    [1]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载马戎、周星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2005年2月28日新华网。
    [3](法)莫里斯·迪韦尔热著,杨祖功、王大东译:《政治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8页。
    [1]贾英健:《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2](英)约翰·基恩:《民族、民族主义和公民在欧洲》,《国外社会科学杂志》,1995年5月,12-2,第26页。
    [3]青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174页。
    [4]龚永辉:《论和谐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概念》,《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
    [5]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734页。参见龚永辉:《论和谐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概念》,《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
    [6]周策纵:《原族》,《读书》,2003年第2期。
    [7]唐文权:《觉醒与迷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8]青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174。
    [9](英)冯客著,杨立华译:《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10]彭英明:《关于我国民族概念历史的初步考察》,《民族研究》,1985年第2期。
    [11]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1]马戎、周星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2]龚永辉:《论和谐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概念》,《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
    [3]龚永辉:《论和谐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概念》,《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
    [4](英)约翰·基恩:《民族、民族主义和公民在欧洲》,《国外社会科学杂志》,1995年5月,12-2,第25页。
    [5](德)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452页。
    [1](英)冯客著,杨立华译:《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2]林耀华:《关于“民族”一词的使用和译名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4页。
    [3]贾英健:《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4]贾英健:《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
    [5]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84页。
    [6]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册),正中书局1942年版,第50页。参见青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174。
    [7]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8](英)冯客著,杨立华译:《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5页。
    [9](英)冯客著,杨立华译:《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1](英)冯客著,杨立华译:《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6页。
    [2](英)冯客著,杨立华译:《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5页。
    [3](英)冯客著,杨立华译:《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0页。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84页。
    [5]陈庆德:《试析民族理念的建构》,《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6]陈庆德:《试析民族理念的建构》,《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7](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8](英)安东尼·D·史密斯著,龚维斌、良警宇译:《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年版,第188、192页。
    [1]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2]陈庆德:《试析民族理念的建构》,《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3](英)安东尼·D·史密斯著,龚维斌、良警宇译:《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4](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箸,吴睿人译:《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9页。
    [5](美)莱斯利·怀特著,沈原等译:《文化的科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52页。
    [1]吴于廑:《世界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7页。
    [2](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著,鲍雯妍、张亚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92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上),人民出版社,第2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上),人民出版社,第254-255、67页。
    [2](法)莫里斯·迪韦尔热著,杨祖功、王大东译:《政治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1-24页。
    [3]黄仁宇:《大历史不会萎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32页。
    [4](美)菲利克斯·格罗斯著,王建娥、魏强译:《公民与国家》,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1]郭晓东:《民族主义观念的嬗变:系潜论与反系谱论的视角》,《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
    [2](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2页。
    [3](法)维克多·埃尔著,康新文、晓文译:《文化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0页。
    [4]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46页。
    [1](法)阿芒·马特拉著,陈卫星译:《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2](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著:《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187页。
    [3]路易斯·弗斯戴尔著:《传播学导论》,参见段京肃、罗锐:《基础传播学》,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76页。
    [4](美)罗杰·菲德勃著,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81-82页。
    [5]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5页。
    [6](美)罗伯特·福特纳著,刘利群译:《国际传播》第29页,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2](美)莱斯利·怀特著,沈原等译:《文化的科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1页。
    [1](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著,鲍雯妍、张亚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华夏出版杜2005年版,第77页.
    [2](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著,鲍雯妍、张亚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77页,第82页。
    [3](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著,鲍雯妍、张亚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83页。
    [4](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著,鲍雯妍、张亚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5](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著,鲍雯妍、张亚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6]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89页。
    [1]王铭铭:《民族与国家》,载马戎、周星主编:《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69-70页。
    [2]吕鹏:《社会大于市场的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3](美)丹尼尔·贝尔著,高铣等译:《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78页。
    [1]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71页。
    [2](澳)马耳科姆·沃特斯著,杨善华等译:《现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76页。
    [3]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4页.
    [4]甘霖:《变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7页。
    [5](英)冯客著,杨立华译:《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5-116页。
    [6]甘霖:《变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3页。
    [1]余一:《民族主义论》,《浙江潮》,1903年第1期。参见王希恩:《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更新和重构》,《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2]甘霖:《变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4页。
    [3](美)C·赖特·米尔斯著,陈强、张永强译:《社会学的想像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45页。
    [4]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5]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95页。
    [6](英)冯客著,杨立华译:《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5-116页。
    [1]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18、60、87、676页。
    [2]李敬一:《中国传播史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9、269、268页。另见杨芳芳:《试论跨文化传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湖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1]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107页。
    [2](美)C·赖特·米尔斯著,陈强、张永强译:《社会学的想像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62页。
    [1]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载宋蜀华、陈克进主编:《中国民族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2]陈玉屏:《关于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载杨建新、崔明德编:《中国民族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1]翁独健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央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1]马戎、周星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页。
    [2]马戎、周星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5页。
    [3]陈新海:《河湟文化的历史地理特征》,《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4]杨建新:《甘肃古代的少数民族》,载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研究所编:《甘肃少数民族》,甘肃人民 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1]马戎、周星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页。
    [2]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46页。
    [1]马戎、周星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6页。
    [1]赵庆伟:《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中的经济因素探讨》,载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社会学学院编:《族群与族际交流》,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212页。
    [2]赵庆伟:《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中的经济因素探讨》,载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社会学学院编:《族群与族际交流》,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209页。
    [3]翁独健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央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页。
    [4]宋蜀华、陈克进编:《中国民族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
    [1]宋蜀华、陈克进编:《中国民族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2]《明史食货志四》.参见宋蜀华、陈克进编:《中国民族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1页。
    [3]赵庆伟:《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中的经济因素探讨》,载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社会学学院编:《族群与族际交流》,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211-212页。
    [4]《后汉书西域传》。参见宋蜀华、陈克进编:《中国民族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
    [5]《魏书》卷24崔玄伯传。
    [1]《梁书》卷16张稷传。
    [2]《汉书》卷49晁错传。
    [3]《史记》卷5秦本纪。
    [1]《史记·刘敬传》.
    [2]朱凤相:《论中华民族一体化与华夏统一之关系》,载刘乃和等编:《历史文献与民族文化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
    [3]葛剑雄主编:《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之《四海一家——边疆治理与民族关系》,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第137-143页。
    [4]马戎、周星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8页。
    [5]《史记》卷110匈奴传.
    [6]《资治通鉴》卷125宋纪7。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上),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4页。
    [1]《元史·兵志》。
    [2]吴仕民:《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71-76页。
    [1]赵永春:《关于中国历史上疆域问题的几点认识》,《中国边疆史地》,2002年第3期。
    [2]葛剑雄主编:《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之《四海一家一边疆治理与民族关系》,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第83页.
    [3]邓云特:《中国荒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13页。
    [4]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380页。
    [1]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381页。
    [2]杨建新:《西北民族关系史》,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4页。
    [3]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107页.
    [4]韩效文、杨建新主编:《各民族共创中华丛书·序》,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1]甘霖:《变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42页。
    [2]甘霖:《变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2页。
    [3]《十三经注疏》下册。参见翁独健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央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1页。
    [4]《公羊传》,《十三经注疏》下册。参见翁独健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央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1页。
    [1]宋蜀华、陈克进:《中国民族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2]翁独健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央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2页.
    [3]《宋书》卷74藏质传。
    [4]《资治通鉴》卷198。
    [5]《资治通鉴》卷197。
    [6]马克林:《回族传统法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页。
    [7]《礼记·王制》。
    [1]《明太祖实录》卷53.
    [2]《明太宗实录》卷264。
    [3]《晋书》卷56《江统传》。
    [4]张文:《民族关系视野中的传统族群形象问题浅议》,载杨建新、崔明德编:《中国民族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64页。
    [1]李敬一:《中国传播史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9页.
    [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二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6页。参见王希恩:《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更新和重构》,《民族研究》,2006第3期。
    [3]葛剑雄主编:《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之《四海一家一边疆治理与民族关系》,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第96页。
    [4]马克林:《回族传统法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1页。
    [1]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4-45页。
    [2]于显洋:《组织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
    [1]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94页。
    [2]马戎、周星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7页。
    [3]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60-61页。
    [1]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9页。
    [2](美)罗伯特·F·墨菲著,王卓君、吕逎基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57页。
    [1]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
    [2]童星:《“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的再认识》,2005年中国社会学年会论文集,第25页.
    [3]郑杭生:《关于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几点展望》,《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2期。
    [4]郑杭生:《关于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几点展望》,《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2期。
    [5]陈栋生等:《西部经济崛起之路》,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6]贺雪峰:《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读书》,2006年第8期。
    [7]王义祥:《户籍制度改革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200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论文集(上),第207页。
    [8]贺雪峰:《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读书》,2006年第8期。
    [1]张沛:《新世纪新思考》,《城镇聚焦》,2001年第5期。
    [2]毛公宁:《对当代中国民族关系的几点认识》,《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3]廖楚晖、钟笑寒:《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差异》,《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4]张善余、曾明星:《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变动与人口迁移趋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另见丁赛:《农村汉族和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的比较》,《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
    [5]周方:《解读“五普”的少数民族人口》,《中国民族》,2003年第9期。
    [6]宋志斌、张同基编:《一个回族村的当代变迁》,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1]周叔莲、魏后凯等:《论西部大开发》,《新华文摘》,2000第4期。
    [2]高新才、滕堂伟:《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及其产业经济分析》,《民族研究》,2006第1期。
    [3]刘晖:《旅游对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影响研究》,兰州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1页。
    [1]郭家骥:《生态环境与云南藏族的文化适应》,《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1]宋志斌、张同基编:《一个回族村的当代变迁》,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2、85页。
    [2]李志农、丁柏峰编:《土族青海互助县大庄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9页。
    [3](英)约翰·汤姆林森著,郭英剑译:《全球化与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页。
    [4](英)约翰·汤姆林森著,郭英剑译:《全球化与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6页。
    [1]汤一介:《关于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云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1]汤一介:《关于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云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2]汤一介:《关于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云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1]刘晖:《旅游对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影响研究》,兰州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2页.
    [2]刘晖:《旅游对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影响研究》,兰州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3页。
    [3]蔡雯、李勤:《少数民族地区党报新闻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当代传播》,2004年第2期。
    [4](美)珍·加迪·威尔逊著,吕碧兰译:《西方大众传播中的语言歧视》,《新华文摘》,2003年第12期。
    [1]张爱胜:《全球化与西部民族地区的文化安全》,中国社会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上),第474页。
    [2]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民族研究》,2000第6期.
    [3]段继业:《河湟地区的文化多样性:起源、价值与现实》,中国社会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下),第508-509页。
    [4]李志农、丁柏峰编:《土族青海互助县大庄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15页。
    [1]冯敏:《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研究发展的历程及几点思考》,《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2]纳麒:《传统与现代的整合》,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3页。
    [3](美)罗伯特·福特纳著,刘利群译:《国际传播》,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353页。
    [4]魏红珊:《炫耀消费与身份焦虑》,《文化研究》,2005年第6期。
    [5]李志农、丁柏峰编:《土族青海互助县大庄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4页。
    [1]张公瑾:《傣族文化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第21页。
    [2]刘晖:《旅游对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影响研究》,兰州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47页。
    [3]桑杰:《关于和谐民族观的思考》,《学习时报》,2005年11月28日。
    [4]李志农、丁柏峰编:《土族青海互助县大庄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4-425页。
    [5]刘晖:《旅游对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影响研究》,兰州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34-135页。
    [6]龚锐:《西双版纳傣族宗教生活的世俗化倾向》,《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1]段继业:《河湟地区的文化多样性:起源、价值与现实》,中国社会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下册),第508页。
    [2]苏太恒:《开放型民族关系概论》,《贵州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
    [1]马戎编:《民族社会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4-87页。
    [2]马戎编:《民族社会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7-92页。
    [1]冯海发:《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前景及对策》,《学习与探索》,1997年第1期。另见高红艳:《西北贫困回族社区农业劳动力流动的方式和特点分析——宁夏T村的实地研究》,《民族问题研究》,2006年第10期。
    [1]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五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上),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5页。
    [3]王铁志:《人口较少民族的现代化——以德昂族经济社会发展为例》,《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6期。
    [4]李志农、丁柏峰编:《七族青海互助县大庄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8-69页。
    [1]刘志扬:《藏族农村家庭的现状与演变——西藏拉萨郊区农村个案研究》,《思想战线》,2006年第2期.
    [2]纳麒:《传统与现代的整合》,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页。
    [3]金炳镐主编:《中国民族自治区的民族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7页。
    [4]宋志斌、张同基编:《一个回族村的当代变迁》,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50页。
    [5]纳麒:《传统与现代的整合》,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143页。
    [6]张海洋、良警宇主编:《散杂居民族调查:现状与需求》,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4页。
    [7]赵利生、江波:《正确认识和扮演民族角色》,《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1]刘小珉:《略论中国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的主要特征、类型及其演化》,《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
    [2]王铁志:《人口较少民族的现代化——以德昂族经济社会发展为例》,《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6期。
    [3]金炳镐主编:《中国民族自治区的民族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6、118页。
    [4]刘敏等编:《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关系调整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报告(批号:00BSH019)2004年,第16页。
    [5]覃敏笑:《辉煌五年间——五年来我省民族工作成就综述》,《贵州民族报》,2005年9月26日。
    [6]葛忠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思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7]金炳镐主编:《中国民族自治区的民族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2页。
    [8]张海洋、良警宇主编:《散杂居民族调查:现状与需求》,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5页。
    [9]王梦奎、李善同:《中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98-126页。
    [1]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司、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中国民族统计年鉴2000》,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392、394、538、541页,载余振、达哇才仁编:《中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2]葛忠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思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3]杨荆楚:《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族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2期。
    [4]金炳镐主编:《中国民族自治区的民族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24-531页。
    [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新华网2005年2月28日。
    [2]曾培炎主编:《2003国家西部开发报告》,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第150页。
    [4]葛忠兴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报告2004》,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5页。
    [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第514-516页。
    [6]金炳镐主编:《中国民族自治区的民族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页.
    [7]曾培炎主编:《2003国家西部开发报告》,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版,第153页.
    [8]陈诗军、朱满德、罗敏、曹明华:《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试析》,《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9]葛忠兴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报告2004》,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10]高水久、刘庸:《西北民族地区城市区域系统的流态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5期。
    [1]张海洋、良警宇主编:《散杂居民族调查:现状与需求》,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2]王建娥:《族际政治民族化:多民族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
    [3]《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卷第339页。
    [4]青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400-401页。
    [5]青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434页。
    [6]杨荆楚:《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族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2期。
    [1]金炳镐主编:《中国民族自治区的民族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1页。
    [2]金炳镐主编:《中国民族自治区的民族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34页。
    [3]雍海滨:《论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及其运用》,《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4]青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433页。
    [5]廖杨、覃卫国:《关于族群关系、民族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3期。
    [6]杨荆楚:《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族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2期。
    [1]吴仕民:《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222-225页。
    [2]青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431-432页。
    [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新华网2005年2月28日。
    [4]金炳镐主编:《中国民族自治区的民族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0页。
    [5]金炳镐主编:《中国民族自治区的民族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4页。
    [6]司马义·铁力瓦尔地:《伟大的实践 辉煌的成就——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民族问题研究》,2006年第3期。
    [1]金炳镐主编:《中国民族自治区的民族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20-521页。
    [2]许琨:《在发展中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广西日报》,2006年2月25日.
    [3]孙懿:《云南省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现状调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4]李汉柏:《深入贯彻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云南日报》,2006年3月22日。
    [5]李养第:《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民族干部工作回顾》,《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
    [6]沈桂萍:《少数民族干部知识素质现状与教育需求研究报告——对部分地区少数民族干部知识素质的调研分析》,《中央社会主义学院》,2003年第12期。
    [7]沈桂萍:《少数民族干部知识素质现状与教育需求研究报告——对部分地区少数民族干部知识素质的调研分析》,《中央社会主义学院》,2003年第12期。
    [8]孙懿:《云南省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现状调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1]马戎、周星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5页。
    [2]马戎、周星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7页。
    [3]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238页。
    [4]李志农、丁柏峰编:《土族青海互助县大庄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9页。
    [5]余泳:《中国少数民族村寨人口流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6]王铁志:《人口较少民族研究的意义》,《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5期。
    [1]李锦芳:《西南地区双语类型及其历史转换》,《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李晓霞:《新疆塔城市族际婚姻调查》,《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3]李志农、丁柏峰编:《土族青海互助县大庄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9页。
    [4]顿珠丹增:《西藏小学双语教育研究》,《西藏研究》,2006年第2期。
    [5]顿珠丹增:《西藏小学双语教育研究》,《西藏研究》,2006年第2期。
    [6]陈海伦、李连进:《关系语言文字使用问题调查与研究》,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
    [1]韦树关:《中国濒危语言研究新进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2]孙宏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活力排序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3](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陈亮等译:《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9页。
    [4]马戎:《民族社会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页。
    [5](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陈亮等译:《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0页。
    [6]罗桑开珠:《藏传佛教融通现代社会之探议》,载余振、达瓦才仁编:《中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民族出版社2005年舨,第406页。
    [1](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77页。
    [2]吴建国:《史论藏区现代化进程中的所有制结构问题》,《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3]杨荆楚:《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族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2期。
    [4]马海云、周传斌:《伊斯兰教在西北苏菲社区复兴说质疑——对宁夏纳家户村的再认识》,《民族研究》,2001年第5期。
    [5]宋志斌、张同基:《一个回族村的当代变迁》,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0页。
    [6]马海云、周传斌:《伊斯兰教在西北苏菲社区复兴说质疑——对宁夏纳家户村的再认识》,《民族研究》,2001年第5期。
    [7]杨荆楚:《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族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2期。
    [1]刘晖:《旅游对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影响研究》,兰州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35页。
    [2]刘晖:《旅游对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影响研究》,兰州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36页。
    [3]刘敏等编:《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关系调整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报告(批号:00BSH019)2004年,第59页。
    [4]纳麒:《传统与现代的整合》,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5]龚锐:《西双版纳傣族宗教生活的世俗化倾向——以嘎洒、勐罕、大勐龙三镇为例》,《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6]龚锐:《西双版纳傣族宗教生活的世俗化倾向——以嘎洒、勐罕、大勐龙三镇为例》,《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1]龚锐:《西双版纳傣族宗教生活的世俗化倾向——以嘎洒、勐罕、大勐龙三镇为例》,《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2]龚锐:《西双版纳傣族宗教生活的世俗化倾向——以嘎洒、勐罕、大勐龙三镇为例》,《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3](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77页。
    [4]杨志娟:《宁夏城市回族通婚现状调查研究——以银川、吴忠、灵武为例》,《回族研究》,2002年第1期。
    [1]《解读五普的少数民族人口》,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站,2005年1月4日。
    [2]房若愚:《从新疆少数民族人口状况浅析民族关系》,《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3]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甘肃省民族研究所:《甘肃少数民族》,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前言第1页。
    [4]岳天明:《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兰州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第5页。
    [5]李晓霞:《新疆塔城市族际婚姻调查》,《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6]王俊敏:《内蒙古民族关系极其依存基础》,载余振、达哇才仁:《中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民族出版 社2003年版,第49-50页。
    [1]王俊敏:《内蒙古民族关系极其依存基础》,载余振、达哇才仁:《中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2]王建基:《乌鲁木齐市民族居住格局变迁与民族关系》,《西北民族研究》,2000年第1期。
    [3]杨志娟:《宁夏城市回族通婚现状调查研究——以银川、吴忠、灵武为例》,《回族研究》,2002年第1期.
    [4]马宗保:《银川市区回汉民族居住格局变迁及其对民族间社会交往的影响》,《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1998年第14期。
    [5]梁茂春:《南宁市区汉壮民族的居住格局》,《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6]王希恩:《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更新和重构》,《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7](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9页。
    [8]佟新:《人口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3页。
    [9]丁赛:《农村汉族和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的比较》,《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
    [1]《人民日报》,2005年4月14日。
    [2]《光明日报》,2005年1月26日.
    [3]青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4]《光明日报》,2005年1月26日。
    [5]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新华网2005年2月28日。
    [6]青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7]青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8]司马义·铁力瓦尔地:《伟大的实践 辉煌的成就——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民族问题研 究》,2006年第3期。
    [1]中国民族工作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民族工作年鉴2002》,2002年版,第81页。
    [2]司马义·铁力瓦尔地:《伟大的实践 辉煌的成就——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民族问题研究》,2006年第3期。
    [3]葛忠兴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报告2004》,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4]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西藏自治区政府白皮书》,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2004年5月.
    [5]曾培炎主编:《2003国家西部开发报告》,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版,第313页。
    [6]阿沛·阿旺晋美、天宝、多吉才让:《见证西藏》,《中国藏学》,2006年第1期。
    [7]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新华网2005年2月28日。
    [8]曾培炎主编:《2003国家两部开发报告》,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312页。
    [1]曾培炎主编:《2003国家西部开发报告》,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版,第273、221、220页。
    [2]司马义·铁力瓦尔地:《伟大的实践 辉煌的成就——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民族问题研究》,2006年第3期。
    [3]罗黎明:《开拓进取 促进各民族团结与进步》,《中国民族报》,2005年5月20日。
    [4]温军:《<20世纪90年代中国各民族人口的变动>简评》,《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5]曾培炎主编:《2003国家西部开发报告》,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1]葛忠兴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报告2004》,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2]高永久、刘庸:《西北民族地区城市区域系统的流态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5期。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第625页。
    [4]葛忠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思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5]司马义·铁力瓦尔地:《伟大的实践 辉煌的成就——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民族问题研究》,2006年第3期。
    [6]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西藏自治区政府白皮书》,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2004年5月。
    [7]李寅:《黔东南,目睹50年发展之现状》,《中国民族报》,2006年7月21日。
    [1]曾培炎主编:《2003国家西部开发报告》,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2]曾培炎主编:《2003国家西部开发报告》,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版,第253页。
    [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新华网2005年2月28日。
    [4]苏德贵:《新疆50年建设成就绩进一步发展的思考》,《民族问题研究》,2006年第3期。
    [5]曾培炎主编:《2003国家西部开发报告》,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6]任维德:《现状、原因、对策:地方政府间竞争视野下的民族发展——中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证分析》,《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第5期。
    [7]葛忠兴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报告2004》,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8]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新华网2005年2月28日。
    [9]曾培炎主编:《2003国家西部开发报告》,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版,第313页。
    [1]刘敏等编:《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关系调整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报告(批号:00BSH019)2004年,第136页。
    [2]刘敏等编:《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关系调整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报告(批号:00BSH019)2004年,第185页。
    [3]曾培炎主编:《2003国家西部开发报告》,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页。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第409页。
    [5]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新华网2005年2月28日。
    [6]宋生贵:《开掘民族艺术的审美文化资源——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艺术的美学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7]司马义·铁力瓦尔地:《伟大的实践 辉煌的成就——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民族问题研究》,2006年第3期。
    [8]苏德贵:《新疆50年建设成就绩进一步发展的思考》,《民族问题研究》,2006年第3期。
    [9]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西藏自治区政府白皮书》,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2004年5月。
    [10]苏德贵:《新疆50年建设成就绩进一步发展的思考》,《民族问题研究》,2006年第3期。
    [1]王铁志:《人口较少民族的现代化——以德昂族经济社会发展为例》,《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6期。
    [2](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第50、52页。
    [3]葛忠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思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4]青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405页。
    [5]金炳镐主编:《中国民族自治区的民族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7页。
    [6]金炳镐主编:《中国民族自治区的民族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198页。
    [1]金炳镐主编:《中国民族自治区的民族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5-318页。
    [2]金炳镐主编:《中国民族自治区的民族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24-532页。
    [3]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地图册》,2005年版。
    [4]温军、胡鞍钢:《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及政策建议》,《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5]司马义·铁力瓦尔地:《伟大的实践 辉煌的成就——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民族问题研究》,2006年第3期。
    [6]苏德贵:《新疆50年建设成就绩进一步发展的思考》,《民族问题研究》,2006年第3期。
    [7]西雅娜:《增强民族竞争力 服务西部大开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藏地区藏族和回族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结项》,《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5月16日。
    [1]高永久、马方:《当代甘肃民族社会问题》,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63-64页。
    [2]周星:《民族商业与临夏发展》,潘乃谷、马戎主编:《边区开发论著》,第172页。另见刘小珉:《略论中国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的主要特征、类型及其演化》,《民族研究》,2003第4期。
    [3]刘敏等编:《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关系调整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报告(批号:00BSH019)2004年,第16-17页.
    [4]金炳镐主编:《中国民族自治区的民族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7页。
    [5]何加正、刘红星:《草木青青润莽原》,《人民日报》,2000年2月13日。另见刘小珉:《略论中国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的主要特征、类型及其演化》,《民族研究》,2003第4期。
    [6]马戎、周星编著:《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0页。
    [7]许宪隆:《论改革开放后民族关系的动向与对策》,《黑龙江民族丛刊》,1997年第1期。
    [1]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48页。
    [2]石人炳:《农村青年流动对婚姻的影响》,2005年中国社会学会年会论文集(上卷),第471页。
    [3]曾培炎主编:《2003国家西部开发报告》,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版,第118页。
    [4]吴仕民:《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185页。
    [5]鲍明:《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城市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6]周竞红:《城市民族关系的结构与调整》,《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1]杨荆楚:《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族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2期。
    [2]杨侯第主编:《中国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态》,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3]廖楚晖、钟笑寒:《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差异》,《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4]鲜祖德主编:《中国农村经济调研报告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5]李晋有:《全社会都来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人民政协报》,2006年3月28日。
    [6]汪霞:《民族问题与和谐社会—浅谈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经纪人学报》,2006年第1期。
    [7]张善余、曾明星:《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变动与人口迁移趋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
    [8]丁赛:《农村汉族和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的比较》,《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
    [9]乔晓春:《从“五普”数据分析城市外来人口状况》,《社会学研究》,2003第1期。
    [1]周竞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城市民族工作》,《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
    [2]周竞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城市民族工作》,《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
    [3]佟新:《人口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4页。
    [4]贾同金、李希如、叶礼奇:《中国90年代流动人口状况分析》。参见汤夺先:《西北大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若干特点论析》,《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5]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95页。
    [6]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8-339页。
    [7]丁赛:《农村汉族和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的比较》,《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
    [8]张善余、曾明星:《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变动与人口迁移趋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另见丁赛:《农村汉族和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的比较》,《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
    [9]丁赛:《农村汉族和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的比较》,《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
    [1]郑信哲:《略论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及其影响》,《满族研究》,2001年第1期。
    [2]汤夺先:《西北大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若干特点论析》,《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3]汤夺先:《西北大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若干特点论析》,《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4]高红艳:《西北贫困回族社区农业劳动力流动的方式和特点分析——宁夏T村的实地研究》,《民族问题研究》,2006年第10期。
    [5]佟新:《人口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4-145页。
    [6]王俊敏:《内蒙古民族关系极其依存基础》,载余振、达哇才仁编:《中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1]刘敏等编:《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关系调整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报告(批号:00BSH019),2004年,第191-192页。
    [2]张金鹏:《我国居住中的民族格局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3]川滇黔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课题组:《川滇黔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第6页。
    [4]高永久、刘庸:《西北民族地区城市区域系统的流态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5期。
    [5]鲁建彪:《西部民族地区人才流失原因及其对策研究》,《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6]《解读五普的少数民族人口》,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站,2005年1月4日。
    [1]马戎:《民族社会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6页。
    [2]马戎:《民族社会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3页。
    [3]马戎:《民族社会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5-186页。
    [1]马戎:《民族社会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5-187页。
    [2]马戎:《民族社会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7-188页。
    [3]马戎:《民族社会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3页。
    [4]张晓琼:《布朗族女性婚恋方式的变迁及其影响》,《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5]张晓琼:《布朗族女性婚恋方式的变迁及其影响》,《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1]刘敏编:《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关系调整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报告(批号:00BSH019)2004年,第68-71页.
    [2]张海洋、良警宇主编:《散杂居民族调查:现状与需求》,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
    [3]张海洋、良警宇主编:《散杂居民族调查:现状与需求》,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页。
    [4]杨志娟:《宁夏城市回族通婚现状调查研究——以银川、吴忠、灵武为例》,《回族研究》,2002年第1期。
    [5]李晓霞:《新疆塔城市族际婚姻调查》,《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塔城市族际婚姻资料和表格均引自该文)
    [1]马戎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页。
    [2](美)罗伯特·F·墨菲著,王卓君、吕迺基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0页。
    [1]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166页
    [1](美)罗伯特·F·墨菲著,王卓君、吕迺基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0页。
    [1]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0-23页。
    [2]冯世平:《流动:贫困村民寻求生存的行为》,《开发研究》,1996年第6期。
    [3]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关系和宗教问题专题调研报告》,2005年,第三册第1页。
    [4]武文军:《集聚国际资本,推进西部大开发》,中国社会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上),第140页。
    [5]刘宝驹:《经济全球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中一个社会问题的分析》,中国社会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上册),第90-91页。
    [1]张沛:《新世纪新思考》,《城镇聚焦》,2001年第5期。
    [2]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城市、区域经济》,2004年第5期。
    [3]青觉:《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内涵和发展趋势》,《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4]杨维军:《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移民发展对策研究》,《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高新才、膝堂伟:《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及其产业经济分析》,《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2]高新才、膝堂伟:《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及其产业经济分析》,《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3]温军、胡鞍钢:《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及政镱建议》,《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4]温军、胡鞍钢:《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及政策建议》,《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5]常志霄:《21世纪初期中国经济全球化战略研究》,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报告(2001年),第63-64页。参见温军、胡鞍钢:《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及政策建议》,《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1]樊钢、王小鲁主编:《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2000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2]金炳镐主编:《中国民族自治区的民族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134页。
    [3]杨健吾:《四川藏区贫困问题的现状和成因》,《西藏研究》,2005年第4期。
    [4]杨健吾:《四川藏区贫困问题的现状和成因》,《西藏研究》,2005年第4期。
    [5]唐志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的民族关系问题新探》,《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1]熬俊德:《论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2]牟本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比较研究》,《民族研究》,2001年第5期。
    [3]刘敏等编:《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关系调整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报告(批号:00BSH019)2004年,第196页。
    [4]刘敏等编:《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关系调整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报告(批号:00BSH019)2004年,第100页。
    [1]刘敏等编:《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关系调整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报告(批号:00BSH019)2004年,第116页。
    [2]刘敏等编:《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关系调整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报告(批号:00BSH019)2004年,第126页。
    [3]《川滇黔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课题组:《川滇黔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2005年第5页。
    [4]刘敏等编:《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关系调整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报告(批号:00BSH019)2004年,第196页。
    [5]刘敏等编:《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关系调整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报告(批号:00BSH019)2004年,第125页。
    [6]赵利生:《分化与重构——西北多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结构分化的实证研究》,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结项报告,2004年,第24页。
    [7]《川滇黔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课题组:《川滇黔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第8页。
    [8]刘敏等编:《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关系调整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报告(批号:00BSH019)2004年,第197页。
    [9]吴宗金:《民族法制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第362页。另见雍海滨:《论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及其运用》,《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1]杨荆楚:《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族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2期。
    [2]吴宗金主编:《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学(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76页。另见雍海滨:《论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及其运用》,《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3]陈云生:《宪法人类学——基于民族、种族、文化集团理论建构及实证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35页.
    [4]雍海滨:《论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及其运用》,《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5]陈建樾:《政治文明与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和完善》,《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1]唐鸣:《中国现阶段民族矛盾的经济原因分析》,载余振、达瓦才仁编:《中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2]温军:《中国民族经济政策的形成、演变与评价》,《民族研究》,1998年第6期。
    [3]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调研报告》,第3册第3页。
    [4]王鉴:《我国民族教育政策体系探讨》,《民族研究》,2003年第6期。
    [5]张学敏、贺能坤:《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对云南省边境民族地区调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6]邓艾:《西北地区民族人口城市化差异实证分析》,《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1]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33页。
    [2]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调研报告》,第2册第122页。
    [3]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8页。
    [4]这一现象在内蒙、西北、西南都存在。参见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调研报告》,第2册第124页: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9页;《川滇黔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课题组:《川滇黔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第32页。
    [5]《川滇黔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课题组:《川滇黔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2005年第32页。
    [6]孙懿:《云南省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现状调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7]《川滇黔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课题组:《川滇黔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2005年第32页.
    [8]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页。
    [1]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
    [2](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中国大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5页。
    [3](英)约翰·汤姆林森著,郭英剑译:《全球化与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1]郭景萍:《论信息、利益、价值共享的全球化境界》,《中国社会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下),第485页。
    [1]刘晖:《旅游对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兰州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74页。
    [2]马翀炜:《文化符号的建构与解读—关于哈尼族民俗旅游开发的人类学考察》,《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
    [3]李庆霞:《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页。
    [1]青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421页。
    [2]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页。
    [3]马曼丽:《论民族关系的实质与当代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载杨建新、崔明德编:《中国民族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4]唐志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的民族关系问题新探》,《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5]徐黎丽:《论民族关系与民族关系问题》,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4页。另见廖杨、覃卫国:《关于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研究中存在的三个问题》,《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
    [1]余振、达瓦才仁编:《中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序第2页.
    [2]刘敏等编:《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关系调整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报告(批号:00BSH019)2004年,第125页。
    [3]马平:《当代西北地区伊斯兰教新兴教派门宦问题探析》,《回族研究》,2005年第4期.
    [4]鲍大可:《中国西部四十年》,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572页。
    [5]张海洋、良警宇主编:《散杂居民族调查:现状与需求》,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1页。
    [6]罗树杰:《民族利益: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3期。
    [7]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关系和宗教问题专题调研报告》(第三册),2005年,第16-17页。
    [1]罗树杰:《民族利益: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3期。
    [2]周传斌:《论民族问题的诸影响因素》,《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第2期.另见罗树杰:《民族利益: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3期。
    [3]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社会学》,2000第3期。另见卜长莉:《“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社会学研究》,2003第1期。
    [4]陶传进:《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的关系:一种批判的视角》,《社会学研究》,2003第1期。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2]罗树杰:《民族利益: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3期。
    [3]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第二版序言。参见罗树杰:《民族利益: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3期。
    [4]罗树杰:《民族利益: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3期。
    [5]马曼丽:《论民族关系的实质与当代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载杨建新、崔明德编:《中国民族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6]王建娥:《族际政治民族化:多民族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
    [7]陈庆德:《试析民族理念的建构》,《民族研究》,2006第2期。
    [8]江泽民:《加强各民族大团结,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携手前进》,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政策》,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284页。
    [1]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0年5月28日。
    [2]葛忠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思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3]王希恩:《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更新和重构》,《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4]马戎、周星:《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51页。
    [5]刘敏等编:《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关系调整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报告(批号:00BSH019)2004年,第30页。
    [6]杨才旦:《青海省草山纠纷的成因及对策》,《青海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7]唐鸣:《中国现阶段民族矛盾的经济原因分析》,载余振、达瓦才仁编:《中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8]王三北:《甘宁青民族地区自然环境对民族关系的影响》,《西北师大学报》,2001年第2期。
    [1]黄海坤主编:《同舟论——当代广西民族关系研究》,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76-77页,载余振、达瓦才仁编:《中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2]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司、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中国民族统计年鉴》第292页,另见余振、达瓦才仁编:《中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3]葛忠兴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报告2004》,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69页。
    [4]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77页。
    [5]金泽:《宗教与民族的互动关系》,《中国民族报》,2005年12月6日。
    [1]张海洋、良警宇主编:《散杂居民族调查:现状与需求》,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6页。另见周大鸣:《永恒的钟摆—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柯兰君、李汉林主编:《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张海洋、良警宇主编:《散杂居民族调查:现状与需求》,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6页。
    [3]张海洋、良警宇主编:《散杂居民族调查:现状与需求》,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4](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夫林著:鲍文妍、张亚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327-328页。
    [1]杨荆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族关系的几个问题》,《民族研究》,1994年第5期。
    [2](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夫林著:鲍文妍、张亚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331页。
    [3]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2002第4期。
    [4]张海洋、良警宇主编:《散杂居民族调查:现状与需求》,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5]张海洋、良警宇主编:《散杂居民族调查:现状与需求》,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6]韩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城市民族工作》,《理论月刊》,2003年第12期。
    [7]方泽:《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5页。
    [1]汪霞:《民族问题与和谐社会—浅谈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经纪人学报》,2006年第1期。
    [2]张海洋、良警宇主编:《散杂居民族调查:现状与需求》,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4页。
    [3]张海洋、良警宇主编:《散杂居民族调查:现状与需求》,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4]张海洋、良警宇主编:《散杂居民族调查:现状与需求》,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5]郭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城市民族工作》,《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12期。
    [6]毛公宁:《对当代中国民族关系的几点认识》,《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7]武汉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专题调研小组:《关于武汉市构建城市和谐民族关系调控机制的调研报告》,《民族研究》,2001年第6期。
    [8]《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180页。另见方泽:《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7页。
    [1]金炳镐主编:《中国民族自治区的民族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页。
    [2]赵嘉文、马戎主编:《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192页。
    [3]毛公宁:《对当代中国民族关系的几点认识》,《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4]李晋有:《全社会都来重视和关心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人民政协报》,2006年3月28日。
    [1]马戎、周星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7页。
    [2]王治来:《中亚通史》(古代卷)下,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1]赵嘉文、马戎主编:《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193页。
    [2]马戎、周星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8页。
    [3]马东平:《回族妇女社会劳动参与与婚姻家庭地位研究——以甘肃省临夏市八坊城镇聚居区社区为调查个案》,中国社会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上册),第49-54页。
    [4]刘敏编:《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关系调整研究》,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2004年,第76页。
    [1]李晓霞:《民族混合家庭内的文化冲突与协调》,《新疆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2]本段资料来自2006年12月笔者的访谈。
    [3]张晓琼:《布朗族女性婚恋方式的变迁及其影响》,《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4]张晓琼:《布朗族女性婚恋方式的变迁及其影响》,《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5]张晓琼:《布朗族女性婚恋方式的变迁及其影响》,《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1]佟新:《人口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9页。
    [2]马健雄:《性别比、婚姻挤压与妇女迁移——以拉祜族和佤族为例看少数民族妇女的婚姻迁移问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3]石人炳:《农村青年流动对婚姻的影响》,2005年中国社会学会年会论文集(上卷),第471页。
    [4]马京奎、于弘文:《我国劳动力迁移流动的特征》,《统计研究》,2004年第6期。
    [5]李志农、丁柏峰编:《土族青海互助县大庄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3页。
    [1]张晓琼:《布朗族女性婚恋方式的变迁及其影响》,《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2]张晓琼:《布朗族女性婚恋方式的变迁及其影响》,《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3](英)约翰·汤姆林森著,郭英剑译:《全球化与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页。
    [1]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关系和宗教问题专题调研报告》,第2册第132-138页。
    [2]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247页。
    [1]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关系和宗教问题专题调研报告》,第3册第18-19页。
    [2]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页。
    [3]李志农、丁柏峰编:《土族青海互助县大庄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9页。
    [4]李锦芳:《西南地区双语类型及其历史转换》,《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5]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关系和宗教问题专题调研报告》,第3册第18页。
    [6]马戎、周星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0页。
    [7]孙宏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活力排序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8]列宁:《论民族自决权》,《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5卷第224页。
    [1](英)约翰·汤姆林森著,郭英剑译:《全球化与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5页。
    [1]梁克:《社会关系多样化实现的创造性空问》,《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2]朱坦主编:《环境伦理学理论与实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2-110页。
    [1]云布龙主编:《中国西部概览—内蒙古》,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2]曾培炎主编:《2003国家西部开发报告》,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版,第127页。
    [3]鲁建彪:《西部民族地区人才流失原因及其对策研究》,《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刘沛林:《从长江水灾看国家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新华文摘》,2000年第7期。
    [2]罗康隆:《论人文环境变迁对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以西南地区为例》,《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
    [3]杨维军:《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移民发展对策研究》,《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4]杨维军:《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移民发展对策研究》,《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5]杨维军:《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移民发展对策研究》,《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川滇黔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课题组:《川滇黔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云南部分第1页。
    [2]杨维军:《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移民发展对策研究》,《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3]曾培炎主编:《2003国家西部开发报告》,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版,第202页。
    [4]葛忠兴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报告2004》,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59页。
    [5]《川滇黔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课题组:《川滇黔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云南部分第1页。
    [6]吴仕民:《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前言第2页。
    [7]内蒙古大学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调研报告》,第5页。
    [8]吴仕民:《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9]吴仕民:《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1]宗刚:《青藏铁路的建设与对西藏发展的影响》,《中国藏学》,2006年第2期。
    [2]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48页。
    [3]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9页。
    [4]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5]《川滇黔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课题组:《川滇黔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四川部分第3页。
    [6]《川滇黔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课题组:《川滇黔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贵州部分,第27-28页。
    [7]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1]王天津:《创造青藏高原环境资源产业》,《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
    [2]杨维军:《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移民发展对策研究》,《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3]刘源:《保护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地位——从唐乡个案说起》,《中国民族报》,2005年12月9日。
    [4]刘源:《保护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地位——从唐乡个案说起》,《中国民族报》,2005年12月9日。
    [5]恩和:《草原荒漠化的历史反思:发展的文化纬度》,《内蒙古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6]恩和:《草原荒漠化的历史反思:发展的文化纬度》,《内蒙古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宗刚:《青藏铁路的建设与对西藏发展的影响》,《中国藏学》,2006年第2期。
    [2]葛忠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思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3]郝时远:《20世纪世界民族问题的消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载周伟洲主编:《西北民族论丛》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4](苏)安德烈耶娃著:《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84-85页。
    [1]马戎、周星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2]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页。
    [3]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编:《中国民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49页。
    [4]田晓岫:《中华民族》,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480页.
    [5]吴海鹰、马夫:《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贫困与扶贫开发》,《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李路路:《制度转型与阶层化机制的变迁》,《社会学研究》,2003第5期。
    [2]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3]赵利生:《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动力转换机制分析》,《人文》,2003年第6期。
    [4]《费孝通论西部开发与区域经济》,群言出版社2000年版,第378页。
    [5]来仪:《开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评述》,《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张晓琼:《外援推动与内源发展—对贫困少数民族实施缓贫与发展扶助的比较案例研究》,《满族研究》,2006年第1期。
    [2]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人类学的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7页.
    [3]王书明、宋玉玲:《从“增长优先”到“发展文化—联合国发展思想的演进历程》,《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2期。另见周大鸣、秦红增:《文化引导发展:以中国西部内源发展项目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源发展战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17、2页。
    [5]杨小柳:《西方参与发展的理念和实践》,《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6]刘敏:《山村社会》,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12页。
    [7]刘敏:《山村社会》,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8页。
    [1]张晓琼:《外援推动与内源发展—对贫困少数民族实施缓贫与发展扶助的比较案例研究》,《满族研究》,2006年第1期。
    [2](美)德尼·古莱著,高锬、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85页。
    [3](美)德尼·古莱著,高锬、温平、李继红译:《发展伦理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页。
    [4](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8-279页。
    [5]周怡:《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6]周怡:《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7]陈庆德等:《民族文化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3页。
    [1]来仪:《“参与式”农村扶贫模式在四川民族地区的实施及非经济性因素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0期。
    [2]李晓云主编:《参与式发展概论:理论—方法—工具》,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页。
    [4]胡鞍钢、温军:《中国民族地区现代化追赶:效应、特征、成因及其后果》,《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5]罗康隆:《论人文环境变迁对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以两南地区为例》,《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
    [1]卢晓慧、陈华东:《制度公正、城乡断裂与和谐社会》,(2005年中国社会学会年会论文》(上卷)第104页。
    [2](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1](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2](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译者前言。
    [3](加拿大)威尔.金里卡著,邓红风译:《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第21页。
    [4]桑杰:《关于和谐民族观的思考》,《学习时报》,2005年11月28日。
    [5]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46页。
    [1]邓艾:《西北地区民族人口城市化差异实证分析》,《民族研究》2006第2期。
    [2]熬俊德:《新世纪初我国民族法制建设的新成果——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修改》,《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
    [3]《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5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上),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46页。
    [5]《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631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上),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上),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世杰等译:《世界文化报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页。
    [1](德)齐美尔著,林荣远编译:《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3页。
    [2]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页。
    [3]邓艾:《西北地区民族人口城市化差异实证分析》《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4]祁进玉:《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读书》,2004年第6期。
    [5]赵川东:《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9月29日。
    [1]朱伦:《自治与共治:民族政治理论新思考》,《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2]朱伦:《自治与共治:民族政治理论新思考》,《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3]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参见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调研报告》,2005年,第3册第7页。
    [1]阎丽娟:《民族工作的社区化》,载杨建新、崔明德编:《中国民族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359-360页。
    [2]黄胜红:《关于湖南城市民族关系的思考》,《民族论坛》,2003年第9期。另见阎丽娟:《民族工作的社区化》,载杨建新、崔明德编:《中国民族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359-360页。
    [3]邓艾:《西北地区民族人口城市化差异实证分析》,《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4]任仲平:《重大的战略任务 壮阔的历史征程—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民日报》,2005年6月1日。
    [5]汪霞:《民族问题与和谐社会—浅谈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经纪人学报》,2006年底1期.
    [1](美)T·帕森斯著,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社会行动的结构》,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602页.
    [2]青觉:《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内涵和发展趋势》,《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3]胡锦涛:《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人民日报》,2004年10月23日。
    [1]毛公宁:《对当代中国民族关系的几点认识》,《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2]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3]陈庆德等:《发展人类学引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8页。
    [4]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5]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6]宋蜀华、陈克进主编:《中国民族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7](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冯炳昆译:《所知世界的终结——二十一世纪的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4页。
    [1]《回族简史》编写组:《回族简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9页。
    [2]马戎、周星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8页。
    [3]宋蜀华、陈克进主编:《中国民族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1]杨义:《从文化原我到文化通观》,《文学评论》,2003年第4期。
    [2]李志农、丁柏峰编:《土族青海互助县大庄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3]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208页。
    [4]杨义:《从文化原我到文化通观》,《文学评论》,2003年第4期。
    [5]李德顺:《全球化与多元化》,《求是学刊》,2002年第2期。
    [1]曹天予主编:《现代化、全球化与中国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1]查尔斯·泰勒著,程炼译:《现代性之隐忧》,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6页。
    [2]欧文·拉兹洛著,王宏昌、王裕译:《第三个1000年:挑战和前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96页。
    [3]金泽:《宗教与民族的互动关系》,《中国民族报》,2005年12月6日。
    [1]李敬一:《中国传播史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页。
    [2]李如珍:《浅议民族宗教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大理日报》,2005年11月19日.
    [3]金泽:《宗教与民族的互动关系》,《中国民族报》,2005年12月6日。
    [4](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潘蛟等译:《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2页。
    [5]李如珍:《浅议民族宗教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大理日报》,2005年11月19日。
    [1](美)杜赞奇著,王宪明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导论第1页。
    [2](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著,鲍雯妍、张亚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页,。
    [3](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著,鲍雯妍、张亚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82页。
    [4](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著,鲍雯妍、张亚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282页。
    [5](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著,鲍雯妍、张亚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1]于治中:《全球化之下的中国研究》,《读书》,2007年第3期。
    [2](美)杜赞奇著,王宪明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3](美)杜赞奇著,王宪明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4](美)牡赞奇著,王宪明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5]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人类学的趋势》,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页.
    [1]萨阿德·埃丁·易卜拉欣著:《阿拉伯世界中的民族冲突与建国》,载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社会转型:多文化多民族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00页。
    [2]李安山:《小民族、社会科学与人类文化》,《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郝时远:《20世纪世界民族问题的消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载周伟洲主编:《西北民族论丛》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2]马戎、周星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3页。
    [3](美)杜赞奇著,王宪明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4](美)杜赞奇著,王宪明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5](美)杜赞奇著,王宪明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6-67页。
    [6]张磊、孔庆榕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5页。
    [1](美)杜赞奇著,王宪明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2]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6页。
    [3]赵嘉文、马戎主编:《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4]张晓琼:《变迁与发展——云南布朗山布朗族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5]郝时远:《20世纪世界民族问题的消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载周伟洲主编:《西北民族论丛》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6]郝时远:《20世纪世界民族问题的消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载周伟洲主编:《西北民族论丛》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7]马戎、周星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卷第247页。
    [1]《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第260页。
    [2]鲍明:《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城市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民族研究》,2003第1期。
    [3]罗康隆:《论人文环境变迁对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以西南地区为例》,《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
    [4]罗康隆:《论人文环境变迁对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以西南地区为例》,《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
    [5]张海洋:《简论中国化与和谐社会》,《思想战线》,2006年第2期。
    [6]青觉:《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内涵和发展趋势》,《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7]梁治平:《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乡土社会中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67页。
    [1]梁治平主编:《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6页。
    [2]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1、65页。
    [1]杨雪冬:《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77、95页.
    [2](法)阿兰·图雷纳著,程云平译:《现代性与文化特殊性》,载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社会转型:多文化多民族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1页。
    [3]陈衍德:《贫困与东南亚国家的民族动乱》,《世界民族》,2006年第2期。
    [4]李红杰:《论多民族国家及其选择的多样性》,《民族研究》,2003年第5期。
    [5](英)保罗·肯尼迪著,何力译:《朱雨绸缪,为21世纪作准各》,新华出版社1994年版,第319-320页。
    [1](法)维克多·埃尔著,康新文、晓文译:《文化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0页。
    [2](英)约翰·汤姆林森著,郭英剑译:《全球化与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封底。
    [3](英)约翰·汤姆林森著,郭英剑译:《全球化与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4]旷昕:《站在世纪交汇点上的沉思》,《光明日报》,2000年11月23日.
    [5](美)C·赖特·米尔斯著,陈强、张永强译:《社会学的想像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6页.
    [6](法)弗朗索瓦·佩鲁著,方明译:《经济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9页。
    [7](德)乌尔里希·贝克著,何博闻译:《风险社会》,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58页。
    [8](美)埃里奥特·阿伦森著,郑日昌等译:《社会性动物》,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74页。
    [9]朱力:《化解失范: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任务》,2005年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卷),第429页。
    [10]郑杭生:《社会学学科制度建设在中国的发展》,《新视野》,2002年第5期。
    1、(英)安德鲁·韦伯斯特著,陈一筠译:《发展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2、(法)埃米尔·涂尔干、马塞尔·莫斯著,汲喆译:《原始分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英)安东尼·D·史密斯著,龚维斌、良警宇译:《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4、(美)埃里奥特·阿伦森著,郑日昌等译:《社会性动物》,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5、(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法)阿芒·马特拉著,陈卫星译:《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7、(美)爱德华·萨义德著:《东方学》,三联书店2000年版。
    8、阿沛-阿旺晋美、天宝、多吉才让:《见证西藏》,《中国藏学》,2006年第1期。
    9、熬俊德:《论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10、熬俊德:《新世纪初我国民族法制建设的新成果——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修改》,《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
    11、(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睿人译:《想像的共同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德)彼德·克斯洛夫斯基著,毛怡红译:《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13、鲍明:《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城市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14、鲍大可:《中国西部四十年》,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15、(美)C·赖特·米尔斯著,陈强、张永强译:《社会学的想像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16、陈力丹:《舆论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17、陈力丹:《精神交往论》,开明出版社1993年版。
    18、陈衍德:《贫困与东南亚国家的民族动乱》,《世界民族》,2006年第2期。
    19、陈玉屏:《关于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中国民族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20、陈新海:《河湟文化的历史地理特征》,《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21、陈诗军、朱满德、罗敏、曹明华:《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试析》,《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22、陈华兴:《普遍性的主观遮蔽》,《浙江学刊》,2005年第5期。
    23、陈庆德:《试析民族理念的建构》,《民族研究》,2006第2期。
    24、陈庆德等:《民族文化资本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5、陈庆德:《发展人类学引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6、陈建樾:《政治文明与民族区域自治的发展和完善》,《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27、曹天予:《现代化、全球化与中国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8、崔明德:《中国古代和亲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29、蔡雯、李勤:《少数民族地区党报新闻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当代传播》,2004年第2期。
    30、川滇黔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课题组:《川滇黔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2005年第6页。
    31、(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著:《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
    32、(美)丹尼尔·贝尔著,高铣等译:《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33、(美)丹尼斯·姆贝著,陈德民等译:《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4、(美)杜赞奇著、王宪明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5、(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6、《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卷.
    37、邓艾、李辉:《民族经济学研究思路的转变》,《民族问题研究》,2005年第5期。
    38、邓艾:《西北地区民族人口城市化差异实证分析》,《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39、丁赛:《农村汉族和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的比较》,《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
    40、段继业:《河湟地区的文化多样性:起源、价值与现实》,中国社会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下册),第508-509页。
    41、顿珠丹增:《西藏小学双语教育研究》,《西藏研究》,2006年第2期。
    42、(英)厄内斯特·盖尔纳著,韩红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43、恩和:《草原荒漠化的历史反思:发展的文化纬度》,《内蒙古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44、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45、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46、《费孝通论西部开发与区域经济》,群言出版社2000年版。
    47、(英)冯客著,杨立华译:《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8、冯敏:《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研究发展的历程及几点思考》,《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49、冯海发:《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前景及对策》,《学习与探索》,1997年第1期。
    50、冯世平:《流动:贫困村民寻求生存的行为》,《开发研究》,1996年第6期。
    51、(美)菲利克斯·格罗斯著,王建娥、魏强译:《公民与国家》,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52、甘霖:《变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3、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甘肃省民族研究所:《甘肃少数民族》,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5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5、葛剑雄:《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之《四海一家—边疆治理与民族关系》,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
    56、葛忠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思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57、葛忠兴:《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报告2004》,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58、龚永辉:《论和谐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概念》,《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期。
    59、龚锐:《西双版纳傣族宗教生活的世俗化倾向》,《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60、郭晓东:《民族主义观念的嬗变:系谱论与反系谱论的视角》,《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
    61、郭家骥:《生态环境与云南藏族的文化适应》,《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62、高新才、滕堂伟:《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及其产业经济分析》,《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63、高永久、刘庸:《西北民族地区城市区域系统的流态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5期。
    64、高永久、马方著:《当代甘肃民族社会问题》,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65、高红艳:《西北贫困回族社区农业劳动力流动的方式和特点分析——宁夏T村的实地研究》,《民族问题研究》,2006年第10期。
    66、高名凯:《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67、高新才、滕堂伟:《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及其产业经济分析》,《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68、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西藏自治区政府白皮书》,2004年5月。
    69、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我国区域发展著距的实证分析》,《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城市、区域经济》,2004年第5期。
    70、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司、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中国民族统计年鉴》。
    71、郝时远:《先秦文献中的“族”与“族类”观》,《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72、郝时远:《20世纪世界民族问题的消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周伟洲主编《西北民族论丛》,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73、何加正、刘红星:《草木青青润莽原》,《人民日报》,2000年2月13日。
    74、黄仁宇:《大历史不会萎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5、黄淑娉:《民族识别及其理论意义》,《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76、黄海坤:《同舟论——当代广西民族关系研究》,广西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76-77页。
    77、胡鞍钢、温军:《中国民族地区现代化追赶:效应、特征、成因及其后果》,《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78、华立:《清代的满蒙联姻》,《民族研究》,1989年第2期。
    79、贺雪峰:《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读书》,2006年第8期。
    80、贾英健:《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1、金炳镐:《中国民族自治区的民族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2、(美)克莱德·克鲁克洪等著,高佳等译:《文化与个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83、旷昕:《站在世纪交汇点上的沉思》,《光明日报》2000年11月23日。
    84、(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潘蛟等译:《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5、李亦园:《人类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86、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87、李安山:《小民族、社会科学与人类文化》,《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88、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89、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4期。
    90、李德顺:《全球化与多元化》,《求是学刊》,2002年第2期。
    91、李志农、丁柏峰编:《土族青海互助县大庄村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2、李路路:《制度转型与阶层化机制的变迁》,《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
    93、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94、李忠斌:《论城市民族关系的特点、结构与功能》,《贵族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95、李克建:《不同的视角共同的焦点——对“民族”与“民族主义”概念的解读》,《民族问题研究》,2006年第1期。
    96、李庆霞:《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出版社2003年版。
    97、李锦芳:《西南地区双语类型及其历史转换》,《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98、李景铭:《民族自治地方资本形成问题探讨》,《民族研究》,2005年第6期。
    99、李晓霞:《新疆塔城市族际婚姻调查》,《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100、李红杰:《论民族国家及其选择的多样性》,《民族研究》,2003年第5期。
    101、李晓云:《参与式发展概论:理论—方法—工具》,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2、刘沛林:《从长江水灾看国家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103、刘志扬:《藏族农村家庭的现状与演变——西藏拉萨郊区农村个案研究》,《思想战线》,2006年第2期。
    104、刘小珉:《略论中国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的主要特征、类型及其演化》,《民族研究》,2003 年第4期。
    105、刘晖:《旅游对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影响研究》,兰州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106、刘乃和等:《历史文献与民族文化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107、刘敏等:《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关系调整研究》,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2004年。
    108、刘敏:《山村社会》,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9、刘宝驹:《经济全球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中一个社会问题的分析》,中国社会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上册)。
    110、梁克:《社会关系多样化实现的创造性空间》,《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111、来仪:《开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评述》,《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12、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书店1994年版。
    113、梁治平:《乡土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乡土社会中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4、梁茂春:《南宁市区汉壮民族的居住格局》,《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115、(英)罗伯特·莱顿著、蒙养山人译:《他者的眼光》,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116、(美)罗伯特·F·墨菲著,王卓君、吕硒基译:《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17、(美)罗伯特·福特纳著,刘利群译:《国际传播》,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18、(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19、(美)理查德·罗蒂著,李幼蒸译:《哲学与自然之镜》,三联书店1987年版。
    120、(英)雷蒙德·威廉斯著,吴松江译:《文化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21、(法)路易·多洛著,黄建华译:《个体文化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22、路易斯·弗斯戴尔著:<传播学导论》,段京肃、罗锐:《基础传播学》,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23、(美)罗杰·菲德勃,明安香译:《媒介形态变化》,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24、(美)罗伯特·福特纳著,刘利群译《国际传播》,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25、(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著,文军译:《全球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26、(美)莱斯利·怀特著,沈原等译:《文化的科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27、罗康隆:《论人文环境变迁对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以西南地区为例》,《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
    128、罗树杰:《民族利益: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3期。
    129、罗桑开珠:《藏传佛教融通现代社会之探议》,余振、达哇才仁:《中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130、罗康隆:《论人文环境变迁对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以西南地区为例》,《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
    13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32、来仪:《“参与式”农村扶贫模式在四川民族地区的实施及非经济性因素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0期。
    13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报告》,关世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4、林耀华:《关于“民族”一词的使用和译名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135、鲁建彪:《西部民族地区人才流失原因及其对策研究》,《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36、卢晓慧、陈华东:《制度公正、城乡断裂与和谐社会》,《2005年中国社会学会年会论文》 (上卷)。
    137、吕鹏:《社会大于市场的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138、廖楚晖、钟笑寒:《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差异》,《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39、廖杨、覃卫国:《关于族群关系、民族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3期。
    140、廖楚晖、钟笑寒:《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差异》,《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41、民政部:《中华任命共和国行政区划简策》,中国地图出版社2002版。
    14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43、(澳)马耳科姆·沃特斯著,杨善华等译:《现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44、马戎、周星:《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5、马曼丽:《论民族关系的实质与当代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杨建新、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146、马健雄:《性别比、婚姻挤压与妇女迁移——以拉祜族和佤族为例看少数民族妇女的婚姻迁移问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47、马京奎、于弘文:《我国劳动力迁移流动的特征》,《统计研究》,2004年第6期。
    148、马东平:《回族妇女社会劳动参与与婚姻家庭地位研究——以甘肃省临夏市八坊城镇聚居区社区为调查个案》,中国社会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上册)。
    149、马平:《当代西北地区伊斯兰教新兴教派门宦问题探析》,《回族研究》,2005年第4期。
    150、马戎:《民族社会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1、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152、马克林:《回族传统法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3、马海云、周传斌:《伊斯兰教在西北苏菲社区复兴说质疑——对宁夏纳家户村的再认识》,《民族研究》,2001年第5期。
    154、马宗保:《银川市区回汉民族居住格局变迁及其对民族间社会交往的影响》,《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1998年第14期。
    155、马翀炜:《文化符号的建构与解读—关于哈尼族民俗旅游开发的人类学考察》,《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
    156、毛公宁:《对当代中国民族关系的几点认识》,《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157、(德)马克斯·韦伯,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158、(法)莫里斯·迪韦尔热著,杨祖功、王大东译:《政治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59、(美)摩尔根著,杨东莼等译:《古代社会》(上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60、牟本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满怀信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民族》,2002第12期。
    161、牟本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比较研究》,《民族研究》,2001年第5期。
    162、(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著,鲍雯妍、张亚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163、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关系和宗教问题专题调研报告》,2005年。
    164、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65、纳麒:《传统与现代的整合》,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6、欧阳军喜:《“文明”与“文化”的冲突》,《读书》,1998年第6期。
    167、(英)帕特里克·贝尔特著,瞿铁鹏译:《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168、彭英明:《新编民族理论与民族问题教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69、卜长莉:《“差序格局”的理论诠释及现代内涵》,《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170、青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形成与发展》,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171、青觉:《当前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内涵和发展趋势》,《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72、秦谱德:《西部社会发展应对全球化中的共同问题》,中国社会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
    173、祁进玉:《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读书》,2004年第6期。
    174、乔晓春:《从“五普”数据分析城市外来人口状况》,《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175、(德)齐美尔著,林荣远编译:《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6、(英)齐格蒙特·鲍曼著,欧阳景根译:《共同体: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找安全》,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77、任维德:《现状、原因、对策:地方政府间竞争视野下的民族发展——中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实证分析》,《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78、(美)斯蒂文·小约翰著,陈德民译:《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79、石人炳:《农村青年流动对婚姻的影响》,2005年中国社会学会年会论文集(上卷)。
    180、石川荣吉主编,周星译:《现代文化人来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版。
    181、宋蜀华:《论文化》,《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182、宋蜀华、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83、宋蜀华、陈克进:《中国民族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4、宋志斌、张同基:《一个回族村的当代变迁》,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85、宋生贵:《开掘民族艺术的审美文化资源——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艺术的美学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86、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7、司马义·铁力瓦尔地:《伟大的实践辉煌的成就——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民族问题研究》,2006年第3期。
    188、桑杰:《关于和谐民族观的思考》,《学习时报》,2005年11月28日。
    189、孙宏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活力排序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90、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91、苏太恒:《开放型民族关系概论》,《贵州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
    192、苏德贵:《新疆50年建设成就绩进一步发展的思考》,《民族问题研究》,2006年第3期。
    193、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94、《解读五普民族人口数据》,新华网,2006年12月6日。
    195、陶传进:《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的关系:一种批判的视角》,《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196、童星:《“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的再认识》,2005年中国社会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197、童强:《文化敏感的缺失曾使我们同科学擦肩而过》,《光明日报》2000年11月23日。
    198、佟新:《人口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9、唐汉:《汉字密码》,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200、唐文权:《觉醒与迷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01、唐晓峰:《文化转向与地理学》,《读书》,2005年第6期。
    202、汤一介:《关于文化问题的几点思考》,云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203、汤夺先:《西北大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若干特点论析》,《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204、(英)汤因比著,曹未凤等译:《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205、吴冠军:《多元的现代性》,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206、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07、翁独健:《民族关系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4期。
    208、吴仕民:《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209、吴建国:《史论藏区现代化进程中的所有制结构问题》,《民族研究》,2003年第21期。
    210、吴于廑:《世界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11、吴海鹰、马夫:《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贫困与扶贫开发》,《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212、武文军:《集聚国际资本,推进西部大开发》,中国社会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
    213、武汉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专题调研小组:《关于武汉市构建城市和谐民族关系调控机制的调研报告》,《民族研究》,2001年第6期
    214、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5、王铭铭:《民族与国家》,赵嘉文等:《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216、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217、王铭铭:《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18、王希恩:《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更新和重构》,《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219、王希恩:《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民族研究》,2000年第6期。
    220、王东明:《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争的综述》,《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221、王建娥:《族际政治民族化:多民族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
    222、王俊敏:《内蒙古民族关系极其依存基础》,余振、达哇才仁:《中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223、王建基:《乌鲁木齐市民族居住格局变迁与民族关系》,《西北民族研究》,2000年第1期。
    224、王宗礼:《制度创新与西部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2年第4期。
    225、王义祥:《户籍制度改革如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2002年中国社会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226、王天津:《创造青藏高原环境资源产业》,《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
    227、王铁志:《人口较少民族的现代化——以德昂族经济社会发展为例》,《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第6期。
    228、王惠岩:《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71页。
    229、王三北:《甘宁青民族地区自然环境对民族关系的影响》,《西北师大学报》,2001年第2期。
    230、王鉴:《我国民族教育政策体系探讨》,《民族研究》,2003年第6期。
    231、王逸舟:《民族主义概念的现代思考》,《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3期。
    232、(法)维克多·埃尔著,康新文、晓文译:《文化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33、(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陈亮等译:《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234、温军:《20世纪90年代中国各民族人口的变动》简评,《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235、魏红珊:《炫耀消费与身份焦虑》,《文化研究》,2005年第6期。
    236、韦树关:《中国濒危语言研究新进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237、徐黎丽:《甘宁青地区民族关系发展趋势》,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38、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
    239、许宪隆:《论改革开放后民族关系的动向与对策》,《黑龙江民族丛刊》,1997年第1期。
    240、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41、鲜祖德:《中国农村经济调研报告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年版。
    242、杨建新:《甘肃古代的少数民族》,《甘肃少数民族》,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43、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244、杨建新:《关于民族发展和民族关系中的几个问题》,《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245、杨建新:《中国少数民族通论》,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246、杨建新:《论各民族共创中华》,韩效文、杨建新主编:《各民族共创中华丛书·序》,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247、杨建新、崔明德编:《中国民族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248、杨荆楚:《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族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2期。
    249、杨善民、韩锋:《文化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50、杨善华、侯红蕊:《血缘、姻缘、亲情与利益》,《社会学》,2000年第3期,
    251、杨雪冬:《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52、杨志娟:《宁夏城市回族通婚现状调查研究——以银川、吴忠、灵武为例》,《回族研究》2002年第1期。
    253、杨义:《从文化原我到文化通观》,《文学评论》,2003年第4期。
    254、杨小柳:《西方参与发展的理念和实践》,《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255、杨侯第:《中国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态》,远方出版社1998年版。
    256、杨健吾:《四川藏区贫困问题的现状和成因》,《西藏研究》,2005第4期。
    257、杨维军:《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移民发展对策研究》,《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258、杨才旦:《青海省草山纠纷的成因及对策》,《青海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259、阎丽娟:《民族工作的社区化》,见杨建新、崔明德编:《中国民族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260、(英)约翰·汤姆林森著,郭英剑译:《全球化与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61、(美)约瑟夫·拉彼德等编,金烨译:《文化和认同:国际关系回归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62、(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后民族结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263、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第194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64、于显洋:《组织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65、雍海滨:《论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及其运用》,《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266、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67、余振、达哇才仁:《中国的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268、余泳:《中国少数民族村寨人口流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269、岳天明:《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兰州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270、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71、郑杭生:《关于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几点展望》,《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2期。
    272、郑杭生:《社会学学科制度建设在中国的发展》,《新视野》,2002年第5期。
    273、郑信哲:《略论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动及其影响》,《满族研究》,2001年第1期。
    274、张昱:《社会的虚拟化趋势》,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75、张善余、曾明星:《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变动与人口迁移趋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
    276、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77、张爱胜:《全球化与西部民族地区的文化安全》,中国社会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
    278、张海洋:《简论中国化与和谐社会》,《思想战线》,2006年第2期。
    279、张海洋、良警宇:《散杂居民族调查:现状与需求》,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80、张晓琼:《外援推动与内源发展——对贫困少数民族实施缓贫与发展扶助的比较案例研 究》,《满族研究》,2006年第1期。
    281、张晓琼:《布朗族女性婚恋方式的变迁及其影响》,《民族研究》,2006年第1期。
    282、张沛:《新世纪新思考》,《城镇聚焦》,2001年第5期,
    283、张公瑾:《傣族文化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284、张金鹏:《我国居住中的民族格局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285、张学敏、贺能坤:《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对云南省边境民族地区调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286、张广智:《世界文化史》(古代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87、周策纵:《原族》,《读书》2003年第2期。
    288、周传斌:《论民族问题的诸影响因素》,《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289、周竞红:《城市民族关系的结构与调整》,《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290、周大鸣、秦红增:《文化引导发展:以中国西部内源发展项目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291、周怡:《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292、周方:《解读“五普”的少数民族人口》,《中国民族》,2003年第9期。
    293、周叔莲、魏后凯等:《论西部大开发》,《新华文摘》,2000第4期。
    294、周伟洲:《西北民族论丛》,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95、赵利生:《民族社会学》,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296、赵利生:《分化与重构——西北多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结构分化的实证研究》,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结项报告,2004年。
    297、赵庆伟:《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中的经济因素探讨》,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社会学学院编:《族群与族际交流》,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298、赵嘉文、马戎主编:《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299、朱伦:《自治与共治:民族政治理论新思考》,《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300、朱坦:《环境伦理学理论与实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01、宗刚:《青藏铁路的建设与对西藏发展的影响》,《中国藏学》,2006年第2期。
    302、曾培炎:《2003国家西部开发报告》,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年版。
    303、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人类学的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04、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地图册》,2005年版。
    305、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人类学的趋势》,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