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军事冲突调停的三种策略效果比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国际调停是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在国际调停的实践中,调停者所采用的策略对调停结果有重大影响,因此本文将比较不同调停策略的效果。
     国际调停策略共有三类:赏罚诱压策略、劝谈促和策略、沟通磨合策略。本文以囚徒困境博弈为原型,对囚徒博弈进行了单轮博弈和重复博弈这两种情况的探讨,比较不同博弈情况下改变收益、改变程序、改变信息三种策略的效果。笔者发现,在单轮博弈中,改变收益策略的效果最佳,但是在重复博弈中,改变信息策略的效果最佳。与此相应,在国际调停现实中,从短期效果看,通过赏罚手段直接改变冲突双方收益的策略收效最快,沟通磨合策略效果次之,劝谈促和策略的效果最差。但是从后续效果看,赏罚诱压策略不能保证长期有效,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效果逐渐递减。后续效果最好的是沟通磨合策略,劝谈促和策略的效果居中。
     为了将检验本文的理论推理,笔者搜集了有关国际调停的数据库,数据库包括1945年至1995年针对295场国际冲突的调停。经过数据分析,笔者发现本文的理论推理与数据相符。
     此外,本文还进行了案例分析,笔者选择以色列建国以后的埃、以冲突为例,分别分析了针对苏伊士运河危机、六日战争和赎罪日战争的历次调停。根据对苏伊士运河危机的分析,本文发现赏罚诱压策略的短期效果优于劝谈促和策略。经过研究六日战争,笔者发现劝谈促和策略的短期效果最差。在分析针对赎罪日战争的调停后,本文发现赏罚诱压策略的短期效果优于沟通磨合策略,而沟通磨合策略的短期效果优于劝谈促和策略。因此本文通过案例分析,证明在短期效果上,赏罚诱压策略效果最好,沟通磨合策略次之,劝谈促和策略最差。在后续效果上,笔者以和平维持的时间为指标,发现赏罚诱压策略带来的和平难以持久,如苏伊士运河危机结束后不久就爆发了六日战争,而沟通磨合策略带来的和平维持时间最长,在基辛格穿梭外交后,埃、以双方至今没有发动大规模战争。劝谈促和策略的和平维持时间居中。因此,在后续效果上,沟通磨合策略效果最优,劝谈促和策略次之,赏罚诱压策略最差。
International medi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mediation, the strategies are the most critical variables affecting mediation outcomes.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strategies. The first is directive strategy which uses rewards and sanctions or threats of withdrawal of rewards to reinforce cooperation. The second is procedural strategy which encourages behavioural change in the protagonists by controlling the procedures of the meetings and negotiations. The last is communication-facilitation strategy which involves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to and facilitating dialogue/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disputants to change their behaviour. The thesis uses prisoner’s dilemma as the model to analys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hree strategie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I find that in one-short game the directive strategy is the best, while in infinitely repeated game the communication-facilitation strategy is the most effective. Accordingly, in the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mediation, the directive strategy is the most useful in short term, while the communication-facilitation strategy is the best in long term.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e thesis analyses a database which includes 295 mediation cases from 1945 to 1995. 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I find that the data supports my hypothesis.
     I also conducted case analysis in the thesis, analyzing the Egypt-Israeli conflict to find evidence that will enable us to better assess the function of different strategies. In my study of the mediated negotiations in the Suez War, I examined the use of different strategies 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behaviour of the disputants and find that the directive strategy is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procedural strategy. In the aftermath of Six-Day War, the procedural strategy is proven useless. In the mediation to the Yom Kippur War, in which Henry Kissinger in the Egypt-Israeli conflict used three strategies to help the disputants to sign the Six-Point Agreement, the directive strategy is proven most effective. By examining the durability of peace in the long term, the thesis finds that peace can be best maintained by the communication-facilitation strategy.
引文
① 华尔指出,“mediation”的拉丁词根为“mediare”,意思是“to halve”,即“平分、等分”。参见 James Wall, “Mediation: A Current Review”,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37, No.1, March 1993, p160.
    ② 在《国际法辞典》中,对“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这一条目的解释是“指用谈判、斡旋、调停、调查、和解、仲裁、司法解决等和平方法解决国家间争端。”日本国际法学会编:《国际法辞典》,外交学院国际法教研室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 年,第 565 页。
    ③ 雅各布说:“研究调停的学者的学科包括人类学、法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他们都深化了我们对调停的理解。但是他们受到国际调停定义等问题的困扰。”参见 Jacob Bercovitch, “Focus On: International Mediation”,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28, No.1, 1991. p3.
    ④ 谢林从信息角度指出:“调停者是促进通信的一个因素,或者说是拥有收益结构的第三方。” Thomas. C. Schelling, The Strategy of Conflict,(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p.37. 加西亚强调第三方与冲突方的互动,他说:“调停是一种第三方帮助冲突双方讨论并解决冲突的机制化互动系统。”Angela Garcia, “Dispute Resolution Without Disputing: How the Interactional Organization of Mediation Hearings Minimizes Argum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56, December 1991, p.818. 而埃克霍夫则强调冲突双方的利益,他说:“调停是指调停者通过游说,使冲突双方重新认识自己的利益,从而影响冲突双方达成协议。”Torstein Eckhoff, “The Mediator and the Judge”, Acta Sociologica,Vol.10, 1966,p.158.亨特认为调停的关键是阐明道理,他指出:“调停是在第三方对冲突双方阐明道理的条件下,冲突双方试图达成解决冲突的双边协议。”John S. Dryzek and Susan Hunter, “Environmental Mediationfor International Problem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31, No.1, March 1987, p.89.
    ① 按照基欧汉对合作与和谐的区分,和谐是指理性利己的行为体的行为能自动促进其他行为者目标的实现,合作则是作为政策协调过程的结果,当一国政府遵从的政策被另外国家的政府视为能够促进它们自己目标时,政府间的合作就会发生。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纠纷》,苏长和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 61—62 页。
    ② 这是由合作与和谐的性质区别决定的。正如基欧汉所指出的,和谐是非政治性的,而合作是高度政治的,合作是对冲突或潜在冲突的反应。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纠纷》,第 64页。
    ③ 雅各布指出:“解决冲突的第三方机制基本可以分为两类,除了都是由第三方介入冲突并协助解决冲突外,这两类很少有共同点。一类是如裁决或仲裁这样的法律规范性行为,冲突双方遵守第三方下达的规则。另一类是如调停或安抚这样的自发行为,这类行为缺乏法律的或强制的手段,而是通过协商等互助的方法使冲突双方接受和解。”Jacob Bercovitch, “Focus On: International Mediation”, p3.
    ④ 调停包括以下特点:调停涉及第三方(个人、团体、组织)的干预;调停把双边争端转化为三边互动,通过增加互动者,调停带来了结构性变化并且为和谈提供了新的均衡焦点;调停者的目的是缓和或解决冲突。Jacob Bercovitch, “The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of Media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Jacob Bercovitch & Jeffrey Z. Rubin eds, Media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Multiple Approaches to Conflict,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2), pp.4-5.
    ⑤ 威廉姆·扎特曼:“谈判的结构”,载于维克托·克里蒙克编:《国际谈判——分析、方法和问题》,屈李坤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年版,第 77 页。
    ⑥ 张文贤编:《国际惯例词典》,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 29 页。
    ⑦ 《国际法辞典》中写道:“仲裁和司法解决是由第三者来解决争端,而其决定是基于国际法,有法律约束力,所以公开进行最为适宜。”日本国际法学会编:《国际法辞典》,外交学院国际法教研室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 年,第 565 页。
    ① Marvin C. Ott, “Mediatioin as a Method of Conflict Resolutin: Two Cas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26, No. 4, Autumn 1972, P.597.
    ② Walter P. Arenwald, “Mediation, Arbitration, and Investigation of Industrial Disputes in New York State, 1937-40”,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49, No.1 Feberary 1941, pp. 59-89.
    ③ 日本国际法学会编:《国际法辞典》,外交学院国际法教研室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 年,第769 页。
    ④ 《国际惯例词典》中总结道:“斡旋与调停有许多共同之处,主要有:(1)争议的解决都同第三方的活动有关;(2)斡旋与调停时提出的建议与忠告,仅具有劝告性质,无法律约束力,当事方是否接受与采纳,均可自行决断。无论成功与失败,作为斡旋和调停的第三方均不承担法律责任;(3)作为第三方,斡旋和调停可以由国家或国家集团进行,也可由国际组织或个人主持。”张文贤编:《国际惯例词典》,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 28 页。
    ⑤ 日本国际法学会编:《国际法辞典》,外交学院国际法教研室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 年,第930 页。
    ⑥ 据《国际法辞典》记载,在两次海牙和平会议通过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中,“斡旋与调停”放在条约第 2 部分,“该条约对斡旋和调停未加以特别的区别,而只是将二者并列,所以各国采取同类行为而称呼未必一致,有时称为斡旋,有时称为调停。” 日本国际法学会编:《国际法辞典》,外交学院国际法教研室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 年,第 566 页。
    ⑦ 《国际法辞典》中写道:“然而,这种区别在实在法上未必有明确的根据,而实际上也出现了用语上的若干混乱。”“实际进行工作时,往往不加区别。”日本国际法学会编:《国际法辞典》,外交学院国际法教研室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 年,第 770、930 页。
    ⑧《国际法辞典》中写道:“斡旋主要是通过外部手段促成当事国直接谈判,协助解决争端,担任斡旋者决不自己参加谈判。”“这种斡旋要求第三者不介入具体争端,只是给争端当事者以方便。与斡旋形成对照的是调停。调停要求第三者介入具体争端,调整当事国之间的主张,或拟制解决争端的方案提交当事国,以协助争端的解决。”日本国际法学会编:《国际法辞典》,外交学院国际法教研室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 年,第 769-770、930 页。《国际惯例词典》中也指出两个概念的区别“这就是第三方参与的性质和程序不同:在斡旋过程中,第三方的任务是促使双方直接谈判,转达双方意见,创造接触的便利条件,但不提出实质性建议,而且充当斡旋者不参加谈判;而在调停中,第三方以调停者的身份提出建议作为争议各方谈判的基础,并直接参与谈判,调和与折衷各方的主张和要求,促使其达成协议。”张文贤编:《国际惯例词典》,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 28 页。
    ① 苏联国际法专家克里缅科就指出:“第三者促成争端得到实质上解决,或者向争端各方提出妥协性的方案,使得斡旋变为调解。”克里缅科等编:《国际法词典》,刘莎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年,第 214 页。
    ② 扎特曼指出:“地区冲突的参与方通常需要一个调解人来帮助他们摆脱棘手的处境;调解人需要与一方或另一方进行联系,但是额外的调解人员有助于克服不同层次的困难。力量较弱的一方可以通过利用同一方或第三方的关系作为威胁,或通过利用更大的责任感来作为权力的基础,从而改善其谈判形势。”威廉姆·扎特曼:“地区冲突的解决”,载于维克托·克里蒙克编:《国际谈判——分析、方法和问题》,第 336 页。
    ③ Brian S. Mandell and Brian W. Tomlin, “Medi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Norms to Manage Conflict: Kissinger in the Middle East”,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28. no.1, 1991. p.43.
    ④ Jacob Bercovitch and Gerald Schneider, “Who Mediate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Conflict Management”,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 37, No.2, March 2000, pp. 145-165.
    ⑤ 对于实力对比与调停效果的关系,学者间存在不同观点,如奥托(Ott)发现,冲突双方实力对比越小,调停越容易成功。其逻辑是:如果冲突双方的实力差距很显著,则实力强的一方不愿意妥协或退让,因此调停难以成功。而其他学者的观点则相反,如多伊奇(Deutsch)认为,如果冲突双方认识到实力的差距,则冲突将容易解决。因为实力弱的一方认识到与实力强的一方的差距,所以在调停中会主动作出让步。Jacob Bercovitch,J., J. T. Anagnoson,& D. L. Wille, “Some conceptual issues and empirical trends in the study of successful media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28 No.1, 1991, p.10.
    ⑥ Jacob Bercovitch,J., J. T. Anagnoson,& D. L. Wille, “Some conceptual issues and empirical trends in the study of successful media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p.11-12.
    ① 从调停者角度分析的文章有:Brian S. Mandell and Brian W. Tomlin, “Medi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Norms to Manage Conflict: Kissinger in the Middle East”, pp.43-44; Daniel Bowling and David Hoffman, “Bringing Peace into the Room: The Personal Qualities of the Mediator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mediation”, Negotiation Journal, January 2000, pp.5-28.
    ② 霍华德·瑞法对国际调停的技巧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先导调解分析包括以下内容:1、站在中间立场上对冲突进行历史分析,包括对谈判方洞察力的总结。2、对谈判方基本兴趣以及业务兴趣的研究。3、在没有达成任何协议的情况下,系统发展方式的预测性(可能性)研究。4、能够为解决冲突提供一些建设性措施的头脑风暴以及策划活动,包括把对未来的一些设想综合起来,以使冲突可以得到友善的解决。5、确定一系列能够增强当事方谈判意愿的潜在的、总体来看是有效的协议。6、研究如何在不受到严重处罚(如果有的话)的情况下终止那些试探性的谈判。”需要指出的是,在此瑞法所提的调解即是调停,因为英文 mediation 的中文译名既可译为调停,也可译为调解。霍华德·瑞法:“应用系统分析对国际谈判的贡献”,载于维克托·克里蒙克编《国际谈判——分析、方法和问题》,第 16页。
    ③ 曼德尔自己也承认,环境性因素不受第三方的主观影响,即第三方短期内无法改变环境性因素。Brian S. Mandell and Brian W. Tomlin, “Medi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Norms to Manage Conflict: Kissinger in the Middle East”, p.43.
    ④ 参见 Elangovan, A.R., “Managerial Third-Party Dispute Intervention: A Prescriptive Model of Strategy Selection”, Academy of Managerial Review, Vol. 20, No. 4., 1995, pp.800-830.
    ⑤ Marvin C. Ott, “Mediatioin As a Method of Conflict Resolutin: Two Cases”, p.595.
    ⑥ D. Kolb, “Strategy and Tactics of Mediation”, Human Relations, Vol.36, No.3, 1983, p249.
    ① Oliver Richmond, “Devious Objectives and the Disputants’ View of International Mediation: A Theoratical Framework ”,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35. No.6, 1998, p.708.
    ② Karim, A., and R. Pegnetter, “Mediator Strategies and Qualities and Mediation Effectiveness”, Industrial Relations, Vol.22,1983, pp.105-113.
    ③ Ronald Yalem, “Controlled Communication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 8, No. 3, 1971, p.265.
    ④ Conlon, D., and P. Fasolo, “The Influence of Speed of Third-party Intervention and Outcome On Negotiator and Constituent Fairness Judgement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33, No. 4, Dec., 1990.pp 833-846.
    ⑤ 伯顿对“受控通信”进行了详细的界定,包括以下内容:1、重建被中断的沟通;2、冲突双方间的通信受到第三方的控制;3、第三方协助冲突双方更好地理解冲突的性质;4、对冲突的分析和解决方案不可分割;5、“受控通信”不直接做出是非判断;6、“受控通信”策略使冲突双方认识到双方的利益是非零和,从而促使双方合作;7、“受控通信”的目的是建立解决冲突的机制化途径。Ronald Yalem, “Controlled Communication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p.265.
    ⑥ 内容性策略是改变冲突的实质性内容,如鼓励让步、确定冲突结束的最终期限,程序性策略是改变冲突双方的观念,如教导冲突双方,促进更好的沟通等。J. Bartunek, A. Benton and C. Keys, “Third Party Intervention and the Bargaining Behavior of Group Representatives”,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 19, 1975,pp.532-557.
    ⑦ 参见 Jacob Bercovitch , “The Structure and Diversity of Media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Jacob Bercovitch & Jeffrey Z. Rubin eds, Media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Multiple Approaches to Conflict Management., 1992, P.17.
    ⑧ 威廉姆·扎特曼:“谈判的结构”,载于维克托·克里蒙克编《国际谈判——分析、方法和问题》,第77 页。
    ⑨ I.W. Zartman and S. Touval, “International Mediation: Conflict Resolution and Power Politic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Vol. 41, 1985, pp.27-46.
    ① Oliver Richmond, “Devious Objectives and the Disputants’ View of International Mediation: A Theoratical Framework ”, p.708.
    ② P.J.Carnevale, “Strategic Choice in Mediation ”, Negotiation Journal,No.2, 1986,pp.41-56; P.J.Carnevale, “Mediating Disputes and Decisions in Organisatins”, Research on Negotiation In Organizations, No.1, 1986,pp.251-269; Brian S. Mandell and Brian W. Tomlin, “Medi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Norms to Manage Conflict: Kissinger in the Middle East”, P.46.
    ③ 参见 Jacob Bercovitch & Karl Derouen, “Mediation in Internationalized Ethnic Conflicts: Assessing the Determinants of a Successful Process”, Armed Forces & Society, Vol. 30, No. 2, Winter 2004, pp. 147-170.
    ④ Jacob Bercovitch and Allison Houston , “Why do they do it like this?”,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44,No2, 2000,p.175.
    ⑤ Jacob Bercovitch and Karl Derouen, “Mediation in Internationalized Ethnic Conflicts: Assessing the Determinants of a Successful Process”,p.158.
    ① Jacob Bercovitch,J., J. T. Anagnoson,& D. L. Wille, “Some conceptual issues and empirical trends in the study of successful media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16.
    ② 雅各布发现,1945 年至 1995 年的历次冲突中,共有 780 次调停的主要策略是沟通磨合策略,占总调停数的 49%,有 258 次调停的主要策略是劝谈促和策略,占总调停的 16%,有 545 次调停的主要策略是赏罚诱压策略,占总调停的 35%。因此沟通磨合策略的应用频率最高。但是从成功率上看,雅各布发现采用沟通磨合策略的调停中,只有 243 次成功,占 31%,而有 537 次失败,占 69%,而在采用赏罚诱压策略的调停中,有 226 次成功,占 42%,319 次失败,占 58%,因此从成功率上看赏罚诱压策略高于沟通磨合策略。Jacob Bercovitch and Allison Houston , “Why do they do it like this?”,pp.185-186.
    ③ J.Bercobitch and A. Houston, “Influence of Mediator Characteristics and Behavior on the Success of Media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 Vol. 4(4), Oct 1993,pp.297-321.
    ④ J. Bercobitch, “International Mediation: A Study of Incidence, Strategies and Conditions for Successful Outcomes”,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Vol. 21, No.2, 1986,pp.155-169.
    ⑤ Jacob Bercovitch & Karl Derouen, “Mediation in Internationalized Ethnic Conflicts: Assessing the Determinants of a Successful Process”, p.158.
    ⑥这派学者对策略的界定不一定同于雅各布,如维斯按照解决冲突的方法将调停策略分为逐步解决的渐进策略、先解决核心问题的直接策略和开会讨论问题的委员会策略,其中基辛格调停中东冲突的沟通磨合策略被界定为渐进策略,而委员会策略类似于雅各布的劝谈促和策略。他从策略的发生机制上指出,由于在渐进策略中,冲突双方的信任度较低,因此沟通磨合策略需要逐步建立信任、创造谈判氛围,导致见效较慢。直接策略先难后易,一旦成功就见效快,但成功率不高。而委员会策略需要协调各派观点,较难成功。Joshua N. Weiss, “Trajectories Toward Peace: Mediator Sequencing Strategies in Intractable Communal Conflicts”, Negotiation Journal, April 2003, p.110.
    ① Ronald Yalem, “Controlled Communication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p.263.
    ② Ibid. p.269.
    ③ Ibid. p.267.
    ④ Ibid, p.271.
    
    ① 袁方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31 页。
    ② 同上书,第 470 页。
    ③ T. C. Schelling, The Strategy of Conflict.
     ① 迈尔森:《博弈论——矛盾冲突分析》,于寅等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年版,第 1 页。
     ① 在博弈论中,这一共同知识的假定可以方便重复剔除严格劣策略。正如吉本斯指出的:“每一步剔除都需要参与者间相互了解的更进一步假定,如果我们要把这一过程应用到任意多步,就需要假定‘参与人是理性的’是共同知识。这意味着,我们不仅需要假定所有参与人是理性的,还要假定所有参与人都知道所有参与人是理性的,还需要假定所有参与人都知道所有参与人都知道所有参与人是理性的,如此等等,以至无穷。”吉本斯:《博弈论基础》,高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5 页。
    ② 按照张维迎的界定:“参与人指的是一个博弈中的决策主体,他的目的是通过选择行动(或战略)以最大化自己的支付(效用)水平。”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第 46页。
    ③ 迈尔森说:“如果一个决策者在追逐其目标时能前后一致地做决策,我们就称他是理性的。在基于决策理论的基本结论而建立起来的博弈论中,我们假设每个局中人的目标是追求其个人期望支付值的最大化,支付则是用某个效用尺度来度量的。”参见迈尔森:《博弈论——矛盾冲突分析》,于寅等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年版,第 2 页。
    ④ 追求最大期望收益的含义是:“如果结果函数是随机的并被决策主体已知(即,对每一个 a∈ A,结果g (a)是集合 C 上的一个不确定事件)(概率分布),那么决策主体就被认为是为了最大化一个函数期望值去行动,这个函数给每个结果赋一个值。如果行动与结果间的随机联系未给定,那么决策主体就被认为是好像按他心中的一个(主观的)概率分布去行动,这个分布决定了任何行动的结果。在这种情形下决策主体被认为将这样行动,即他心中有一个‘状态空间’Ω ,一个Ω 上的概率测度,一个函数g : A×Ω→C,和一个效用函数 u : C→R;他被假定为考虑到概率测度去选择一个行动 a 来最大化期望值 u ( g(a,w))。”奥斯本等:《博弈论教程》,魏玉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 4 页。
    ① 见海伦?米尔纳:“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无政府假设”,载于鲍德温编:《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肖欢容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 145 页。
    ② 肯尼思?沃尔兹:《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倪世雄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 年版,第124 页。
    ③ 当肯?斯奈德:“相对获益和国际和解的模式”,载于鲍德温编:《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第 183页。
    ④ 张维迎说:“囚徒困境反应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这就是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如果两个人都抵赖,各判刑 1 年,显然比都坦白各判刑 8 年好。但这个帕累托改进办不到,因为它不满足个人理性要求,(抵赖、抵赖)不是纳什均衡。换个角度看,即使两囚徒在被警察抓住之前建立一个攻守同盟(死不坦白),这个攻守同盟也没有用,因为它不构成纳什均衡,没有人有积极性遵守协定。”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第 16 页。
    ⑤ 詹姆斯?赛贝尼斯:“国际谈判分析”,载于维克托·克里蒙克编,《国际谈判——分析、方法和问题》,第 237 页。
    ① 在图 2-1 中,支付可能与其他书中囚徒困境的支付值不同,对此拉缪尔森提出了较好的解释:“囚徒困境并不总是以相同方式来设定的。如果我们仅考虑序数支付,则下表的博弈也是一种囚徒困境,条件T>R>P>S”。其中,T 是指对方和解自己不和解所获得的支付,R 指对方和解自己也和解所获得的支付,P 指对方不和解自己也不和解所获得的支付,S 指对方不和解自己和解所获得的支付。参见拉斯缪森:《博弈与信息——博弈论概论》,王晖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28 页。按照这种定义,则图 2-1 符合囚徒困境的要求。
    ② 由于囚徒困境是静态博弈,因此本文用战略式表述方法。“博弈的战略式表述包括三个要素:(1)参与人集合;(2)每个参与人的战略集合;(3)由战略组合决定的每个参与人的支付。”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第 136 页。
    ① 按照张维迎的解释:“静态博弈指的是博弈中,参与人同时选择行动或虽非同时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前行动者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动态博弈指的是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所选择的行动。”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第 13 页。
    ② 扩展式表述适用于动态博弈,“具体来讲,博弈的扩展式表述包括以下要素:1、参与人集合:i=1,…,n,此外,我们将用 N 代表虚拟参与人‘自然’;2、参与人的行动顺序(the order of moves):谁在什么时候行动;3、参与人的行动空间(action set):在每次行动时,参与人有些什么选择;4、参与人的信息集(information set):每次行动时,参与人知道些什么;5、参与人的支付函数:在行动结束之后,每个参与人得到些什么(支付是所有行动的函数);6、外生事件(即自然的选择的概率分布)。”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第 136 页。
     ① 按照定义,在一个调解通信系统中,如果每个局中人都秘密向调解人报告自己的类型,而且调解人根据这些报告秘密向每个局中人推荐一个行动,那么这一过程就是调解机制。参见迈尔森:《博弈论——矛盾冲突分析》,第 204 页。
    ① Burton, J., Conflict and Communication, (N.Y: Free Press, 1969).
    ② 如安杜达曾经指出:“在敌对性讨价还价中,相互信任和准确的信息是最大的费用的构成部分。蓄意地隐藏或歪曲重要信息以及怀疑对手歪曲信息会严重地损害作为问题解决程序的谈判的效率。”安杜达:“谈判结果”,载于克里蒙克编:《国际谈判——分析、方法和问题》,第 114 页。
    ③ 基欧汉著:《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和解与纷争》,第 83-92 页。
    ④ 若假设存在第三方,且向博弈双方出示一份契约,契约的内容是:如果两人都签名,则表示双方都会选择和解,若只有一个人签名,则表示签名者会选择不和解。现假设签名也是一种行为选择,则原来的“囚徒困境博弈”将变为“有通信的囚徒困境”,即加入通信的囚徒困境。以下两种博弈的证明可 参见罗杰?迈尔森:《博弈论——矛盾冲突分析》,第 194 页。当增加“签字”这一选择后,博弈双方的支付为:对方合作自己也合作获得的支付为 2,对方合作自己背叛获得的支付为 6,对方合作自己签字获得的支付为 6,对方背叛自己合作获得的支付为 0,对方背叛自己背叛获得的支付为 1,对方背叛自己签字获得的支付为 1,对方签字自己合作获得的支付为 0,对方签字自己背叛获得的支付为 1,对方签字自己签字获得的支付为 2。因此,(签字,签字)是唯一的完美均衡。对于完美均衡的表述,可参见罗杰?迈尔森:《博弈论——矛盾冲突分析》,第 171-173 页。
    ① 首先、第三方通信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囚徒困境,而且对于存在多个纳什均衡而又没有清楚的聚点的状况,第三方通信也可以通过向双方建议一个均衡而帮助双方。如拉斯缪森说:“在没有清楚的聚点之时,调解(Mediation)和沟通(Communication)就变得十分重要了。如果参与人可以相互沟通,那么人们就可以告诉别人自己将采取什么行动。在诸如分级协调的某些场合,这一招会奏效,因为参与人没有激励去撒谎。如果参与人之间无法沟通,则调解人就大有用武之地了,因为此时他可以向参与人建议一个均衡。参与人此时没有理由不接受建议,而且即使请调解人花费不菲他们也会乐于去请。在这些情况下的调解就如同由外人来给出解决方案的仲裁一样有效。”拉斯缪森:《博弈与信息——博弈论概论》,第 27 页。
    
    ① 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直觉与错误知觉》,秦亚青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年版,第 402 页。
    ② 《庄子·人间世第四》,参见曹础基:《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版,第 59 页。
     ① 阿瑞得·安杜达:“谈判结果”,载于维克托·克里蒙克编,《国际谈判——分析、方法和问题》,第115 页。
    ② 阿瑞得·安杜达:“谈判结果”,第 115 页。
     ① 拉斯缪森在《博弈与信息》一书中描述了分级协调博弈。其内容是:“参与人史密斯和琼斯决定到底是为他们即将出售的计算机设计使用大软驱,还是使用小软驱。若他们的软驱一样,则他们的销量都会更大。”这一分级协调博弈也有两个均衡,双方都选择大软驱,获得的支付为(2,2),或者双方都选择小软驱,获得的支付为(1,1)。对于这两个均衡,“策略组合(大,大)和(小,小)都是纳什均衡,但是(大,大)帕累托优于(小,小)。两个参与人都偏好(大,大),故而绝大多数建模者都会用帕累托有效均衡来预测实际结果。” 拉斯缪森:《博弈与信息——博弈论概论》,第 23 页。
    ② 张维迎说:“我们已经看到,有些纳什均衡之所以不是精练均衡,是因为他们包含了不可置信的威胁策略。这一点意味着,如果参与人能在博弈之前采取某种措施改变自己的行动空间或支付函数,原来
     ① 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二册,刘丽媛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 年版,第 223 页。
    ① 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一册,张志明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 年版,第 247—268 页。
    ② 拉斯缪森指出:“如果这两个囚犯可以在作决定前通气,那么结果会有所不同吗?这取决于承诺的可信度。若承诺是无约束力的,则即使这两个囚犯最初同意抵赖,但到了选择行动时,他们仍然会坦白。”参见拉斯缪森:《博弈与信息——博弈论概论》,第 13 页。
    ③ 宾默尔:《博弈论与社会契约——公平博弈》,王小卫等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40页。
    ④ 同上书,第 40 页。
    ⑤ 同上书,第 44 页。
    ⑥ 同上书,第 44 页。
    ① 本文所应用的数据库是雅各布(Jacob Bercovitch)给笔者的,在该数据库中,共有 1945 年-1995 年间针对 295 次国际冲突的微观调停。
    ② 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北京,中华书局,2006 年版,第 411 页。
    ③ 同上书,第 412 页。
    ④ 同上书,第 412 页。
     ① 司马迁:《史记》,第 413 页。
    ① 1960 年 5 月,刚果举行独立前的大选,选举中各部族发生冲突。7 月 8 日,比利时武装干涉,7 月 11日,比利时支持加丹加成立共和国。7 月 14 日,联合国通过决议要求比利时撤军,并向刚果派遣联合国部队。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九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 年版,第 47-51 页。
    ② 1965 年 8 月,克什米尔爆发了反对印度政府的战争,战争扩大为印巴两国的全面战争,9 月 4 日,联合国通过决议,要求双方停火,并向监督克什米尔停火的军事观察组增派人员,并且成立监督印巴国际边界停火的联合国驻印巴观察团。尽管在联合国调停下,两国暂时停止战争,但是两国部队都不愿意从各自占领的领土上撤退,仍举行军事演习。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九卷,第 267-268 页。
    ③ 在关于微观调停的统计表格中,“至今”是在数据库统计时期仍然存在,如“摩洛哥—毛利塔尼亚冲突”就是从 1974 年开始到数据库所统计的 1995 年。
    ① 1946 年 1 月至 1947 年 1 月,马歇尔对中国内战进行了调停。在 1946 年 1-3 月,谈判取得成果,国共冲突得到控制,1946 年 1 月 10 日,国共双方签署《停战协定》。在 1946 年 4-6 月,国民党破坏谈判,战争规模变大,1946 年 7 月-1947 年 1 月,全面战争爆发。王绳祖编:《国际关系史》第七卷,第 287-299页。
    ② 1945 年 8 月 17 日,苏加诺宣读《印度尼西亚独立宣言》,荷兰则试图恢复殖民统治。1946 年 2 月 10日起,在英国调停下,荷兰与印尼在雅加达举行会谈,1946 年 11 月 15 日,荷兰与印尼达成《林牙椰蒂协议》。但 1947 年 7 月 21 日,荷兰对印尼发动军事进攻。比利时、澳大利亚和美国的斡旋委员会进行斡旋,提出了《圣诞文告草案》,1948 年 1 月 17 日,荷兰和印尼签署《伦维尔协定》。1948 年 12 月 19 日,荷兰对印尼发动第二次军事进攻,美国在联合国提出议案反对荷兰,1949 年 4 月 14 日荷兰与印尼重新谈判,1949 年 11 月 2 日,荷兰与印尼签署《圆桌会议协定》。1949 年 12 月 27 日,荷兰向印尼移交主权,结束殖民统治。王绳祖编:《国际关系史》第七卷,第 255-260 页。
    ① 1947 年,印巴分治,10 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就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发生大规模冲突,1948 年 4 月,联合国进行调停,1948 年 8 月,联合国派出的由美国、比利时、哥伦比亚、阿根廷和捷克斯洛伐克组成的印巴委员会通过了停火、非军事化和公民投票三阶段解决冲突的决议,印巴双方表示同意。1949 年元旦,印巴宣布停火。但是 1954 年,印度改变立场,声称公民投票不适用于克什米尔。1957 年 1 月,巴基斯坦试图通过联合国安理会使印度改变立场,但是联合国有关克什米尔的决议遭到苏联否决。王绳祖编:《国际关系史》第九卷,第 260-261 页。
     ① 1961 年,印度尼西亚针对荷兰占领西伊里安进行武装斗争,1963 年印尼收复西伊里安。王绳祖编:《国际关系史》第九卷,第 67-68 页。
    ① 殷罡、王建:“特殊问题的延期解决”,载于殷罡编:《阿以冲突——问题与出路》,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 年版,第 142 页。
    ② 同上书,第 444 页。
    ③ 基辛格也承认:“在阿拉伯国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埃及的政策,阿拉伯世界许多国家的政策,仍然还是由脾气暴躁的纳赛尔在推动。”同上书,第 445 页。
    ① 摩西?达扬:《达扬自传》,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年版,第 51 页。
    ② 果尔达?梅厄:《梅厄夫人自传》,第 218 页。
    ③ 亨利?卡坦:《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以色列》,西北大学伊斯兰教研究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版,第 114 页。
    ④ 亨利?卡坦描述说:“和解委员会对实现调解的主要目的,即‘为促进巴勒斯坦未来局势的和平调解’,就不再抱任何希望了。和解委员会转而致力于两个次要问题:把被以色列冻结在银行帐上的阿拉伯难民的大约三百五十万英镑予以解冻,并拟定一项验证和估价在以色列境内的阿拉伯难民的不动产的工作计划问题,这些就是和解委员会二十年的努力所获得的唯一成就。”同上书,第 118 页。
    ⑤ 1949 年 2 月 24 日以色列与埃及签订停战协定,3 月 23 日以色列与黎巴嫩签订停战协定,4 月 3 日以色列与约旦签订停战协定,7 月 20 日以色列与叙利亚签订停战协定。参见亨利?卡坦:《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以色列》,第 119 页。
    ⑥ 梅厄夫人说:“不幸的是,他们的签字并不意味着阿拉伯国家已甘心承认我们的存在。相反,它意味着这场他们渴望向我们发动但已在战场上输掉的战争,从此将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果尔达?梅厄:《梅厄夫人自传》,第 242 页。
    ⑦ 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回忆录:白宫岁月(1956-1961)》下册,静海译,北京三联书店,1977 年版,第 25 页。
    ⑧ 艾森豪威尔说:“1955 年全年和 1956 年初,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之间不断发生边境战斗。1955 年末,几乎每天都爆发这种战斗,主要在加沙地带。”同上书,第 34 页。
    ⑨ 安德森是美国前国防部副部长,1955 年 12 月至 1956 年 3 月多次与埃、以领导人会晤,安德森的行动被美国中央情报局成为“伽马行动”,主要有三个步骤:1、由美国代表给纳赛尔和古里安单独谈话,美国中央情报局驻埃及代表卡普兰与纳赛尔接触,中央情报局驻中东代表罗斯福与古里安接触。2、由安德森穿梭于开罗和特拉维夫间,缩小双方的谈判差距。3、实现古里安和纳赛尔的直接会晤。但是最后结果是只完成前两步,没有实现埃、以领导人的直接会晤。徐向群、宫少朋编:《中东和谈史:1913—1995 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版,第 114 页。
    ⑩ 艾森豪威尔在 1956 年 3 月 13 日的日记中写道:“安德森先生从中东归来,他是作为我的私人代表去那里谋求在埃及和以色列之间达成某种和解的。……在我们安排埃及官员和以色列人之间举行某种会晤这个基本目标方面,他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事实证明,纳赛尔是一个很大的绊脚石。……他一怕帮他夺取权力的军政府,过激地反对以色列。二怕引起埃及人民反对自己。……另一方面,以色列官员很想同埃及谈判,但又坚决不肯为谋取和平而作任何让步。”费雷尔:《艾森豪威尔日记》,陈子思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 年版,第 419 页。
    ① 纳赛尔在 1955 年 9 月 27 日就埃及向捷克斯洛伐克购买军火一事发表的演说中,抱怨英、法、美等西方国家对购买军火设置各种障碍,导致埃及转向捷克。他说:“自从我们革命时起,我们就要求武器并且他们答应供给武器。而结果呢?这个诺言是附有条件的诺言。如果我们签订共同安全条约,我们就可以得到武器。如果我们签订某种同盟条约,我们就可以得到武器。然而我们拒绝签订共同安全条约,我们拒绝签定任何形式的同盟条约。同胞们,因此,我们永远不能从美国那里获得一件武器。……我们接到捷克斯洛伐克的回复说,它准备在商业的基础上,按照我们的需要和埃及军队的需要,供给我们武器,这种交易应视为和其他商业上的交易一样。我们同意了,在上星期埃及同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一项关于供给我们武器的商业协定。”国际关系研究所:《中东问题文件汇编(1945-1958)》,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8 年版,第 160 页。
    ② 在 10 月第二周,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与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举行会谈,警告说苏联向埃及输送武器一事使中东愈来愈有可能发生战争,艾森豪威尔在给苏联总理布尔加宁的信中写道:“根据我的情报,这宗巨额交易已使这一地区爆发一场大规模战乱的危险大为增加。” 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回忆录:白宫岁月(1956-1961)》下册,第 30 页。
    ③ 艾森豪威尔回忆说:“7 月 19 日,他(纳赛尔)的大使拜访福斯特,提出了一项新的为期十年的巨额贷款要求。福斯特通知埃及大使,西方国家早就把埃及的沉默和他们的不能接受的反建议,理解为对我们提供的援助缺乏兴趣,并认为这一援助已经撤消。”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回忆录:白宫岁月(1956-1961)》下册,第 39 页。
    ④ 1956 年 7 月 19 日,美国国务院就停止资助埃及修建阿斯旺水坝发表的声明说:“随后七个月内的发展对于这项工程的成功是不利的,美国政府已经得出结论,在目前的情况下参与这项工程不是实际可行的。沿河国家的协议还没有达成,埃及利用充足的资源来保证这项工程完成的能力已经变得比提出这个建议时更靠不住。”国际关系研究所:《中东问题文件汇编》,第 202 页。
    ⑤ 艾森豪威尔在 1956 年 8 月 8 日的日记中写道:“我想是在一年多以前,当我们第一次表示愿意援建阿斯旺水坝时,这项工程原定由我们和英国联合承办,……埃及立刻做了两件事:(一)他们给我们送来了一个回条,列举了要他们接受这项计划所必需首先满足的一系列条件,其中一些条件是难以接受的。(二)他们开始接受苏联提供的装备来建立自己的军事力量,其规模之大使我们难以相信他们还剩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水坝的建设。我们于是失掉兴趣,再也不谈这件事。” 费雷尔:《艾森豪威尔日记》,第 433 页。
    ⑥ 纳赛尔宣读了《共和国总统关于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国有化的命令》,其主要内容是: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公司全部财产移交埃及,股票持有者将被给予补偿。公司一切机构都被解散,运河的航运将由埃及成立机构管理。冻结苏伊士运河公司在埃及和国外的资金、资产。公司现有职工继续留用,不得擅离职守。世界知识社:《苏伊士运河问题文件选辑》,北京,世界知识社,1956 年版,第 13—52 页。
    ⑦ 萨达特认为纳赛尔的举措是为了回敬杜勒斯,他说:“我听到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以此作为对约翰?福斯特?杜勒斯的回敬。”萨达特:《我的一生——对个性的探讨》,李占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年版,第 153 页。
    ⑧ 赵国忠:“历史上的阿以冲突”,载于殷罡编:《阿以冲突——问题与出路》,第 6 页。
    ① 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回忆录:白宫岁月(1956-1961)》下册,第 42—43 页。
    ② 同上书,第 44—45 页。
    ③ 艾森豪威尔说:“但是在这一事件上,我们与盟国发生分歧的原因大致有如下述:我们对英法在谈到诉诸武力时作为正当理由的法律根据是否能站得住是抱有怀疑的。世界舆论似乎倾向于认为纳赛尔将运河公司国有化是属于其权限之内的事。……这一水道尽管是运河公司的资产,却完全处在埃及的境内,并在埃及主权管辖之下。任何一个主权国家在其领土范围之内行使土地征用权这种固有权利是不容怀疑的,只要对征用的资产给予适当的赔偿。”同上书,第 45 页。
    ④ 在联合公报中,“三国政府认为埃及政府所采取的行动,在考虑到一切附随状况时,威胁了 1988 年的公约所保证的运河自由航行和安全。这就使得有必要采取行动来保证签订那个条约的缔约国和所有其他有权享受它的利益的国家将在事实上确能得到这种利益。……为了这个目的,它们建议应该很快地举行签订公约缔约国和其他主要同使用运河有关的国家的会议。”国际关系研究所:《中东问题文件汇编》,第212 页。
    ⑤ 被邀请参加二十四国会议的国家有:埃及、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土耳其、英国、苏联、澳大利亚、锡兰、丹麦、埃赛俄比亚、西德、希腊、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新西兰、日本、挪威、巴基斯坦、葡萄牙、瑞典和美国。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回忆录:白宫岁月(1956-1961)》下册,第 49页。
    ⑥ 艾森豪威尔说英法备战行为中的重要举措有:“一项授权召集预备役的皇家公告,为征用商船做好准备的几项命令,三艘航空母舰在扑次茅斯海军码头装载弹药和燃料以及若干中队堪培拉式轰炸机受命进驻马耳他。在土伦的法国舰队也作好战斗准备。”同上书,第 49 页。
    ⑦ 同上书,第 50 页。
    ⑧ 同上书,第 52 页。
    ① 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回忆录:白宫岁月(1956-1961)》下册,第 53 页。
    ② 同上书第 55 页。纳赛尔说,埃及愿意接受任何不会影响它的主权的解决办法,但是不能接受国际管制运河。埃及同意“五国委员会”到开罗会谈。季国兴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战争史》,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87 年版,第 137 页。
    ③ 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回忆录:白宫岁月(1956-1961)》下册,第 57 页。
    ④ 纳赛尔说:“它(国际控制运河)的目的是要从埃及手中夺走苏伊士运河,而把它交给别人。很难想像有比这个行动更大的对埃及人民的挑衅了。这种性质的行动不仅是自取失败的,同时也是具有引起冲突、误解和不断纠纷的性质的行动。换句话说,这将不是纠纷的结束,而是纠纷的开始。”国际关系研究所:《中东问题文件汇编》,第 242 页。
    ⑤ 撤退侨民的命令后来在美国政府的关切和英国驻黎巴嫩大使的顾虑下被撤回,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回忆录:白宫岁月(1956-1961)》下册,第 56 页。
    ⑥ 同上书,第 58 页。
    ⑦ 同上书,第 59 页。
    ⑧ 同上书,第 60 页。
    ① 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回忆录:白宫岁月(1956-1961)》下册,第 61 页。
    ② 同上书,第 62 页。
    ③ 国际关系研究所:《中东问题文件汇编》,第 261—262 页。
    ④ 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回忆录:白宫岁月(1956-1961)》下册,第 63 页。
    ⑤ 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回忆录:白宫岁月(1956-1961)》下册,第 64 页。
    ⑥ 萨达特说:“他(艾登)和居伊?摩勒及本?古里安达成协议,要诉诸武力。但是,他们并没有宣布,而是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试探,诸如艾登在伦敦召开的会议、(运河)使用国协会会议,直到最后把问题提交联合国,等等。”萨达特:《我的一生——对个性的探讨》,第 154 页。以色列的达扬具体描述了英、法的战争计划,他说:“法国代表团在伦敦与艾登进行了第一次会晤之后,英法两国政府便决定发动一场联合军事行动,以夺取并控制苏伊士运河区,取消国有化的命令并恢复他们在运河管理局的权利。推翻纳赛尔也是他们的一个目标。两国总参谋部开始策划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它们要动员预备役军人,把军队集结在马耳他和塞浦路斯,并把船只集中起来,准备紧接着伞兵部队在运河地区着陆后举行两栖作战,两栖作战的规模及呼吁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当。这次军事行动的代号是‘火枪手’。”摩西?达扬:《达扬自传》,第 146 页。
    ⑦ 巴尔?祖海尔:《现代以色列之父——本?古里安传》,刘瑞祥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年版,第 272 页。
    ⑧ 祖海尔说:“国际局势的发展坚定了艾登的决心。约旦选举结果是亲纳赛尔势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新总理公开宣布了废除英约防务条约,加入埃及—叙利亚联合司令部的意向。这些事件加强了艾登的看法,即纳赛尔正在把英国人从中东赶出来。因而,废黜纳赛尔极有必要。”同上书,第 281 页。
    ⑨ 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回忆录:白宫岁月(1956-1961)》下册,第 64 页。
    ⑩ 艾森豪威尔在信中写道:“(我)对在你们一边进行大规模动员的报告感到关切……我重新请求……你的政府不采取可能危及和平的任何先发制人的行动……”同上书,第 79 页。
    ① 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回忆录:白宫岁月(1956-1961)》下册,第 80 页。
    ② 艾森豪威尔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进行了详细描述,他说:“以色列人在距苏伊士以东四十英里的米特拉山口投下了一个伞兵营。其他以色列部队穿过西奈沙漠与他们会合。还有一支以色列军队经过沙漠朝伊士梅利亚前进。第四支军队打击了靠近地中海海案的埃及的拉福和埃尔莱希基地并封锁了加沙地带。最后,一支军队沿着亚喀巴湾的西岸朝沙姆沙伊赫进发,以便打破埃及对经由该湾的以色列船运的封锁。”可见,以色列对进攻作了详细周密的军事部署,同上书,第 83 页。
    ③ 以色列的说法中,古里安和梅厄夫人的话具有代表性。古里安在 10 月 30 日致美国的信中表示:“由于伊拉克部队在伊拉克—约旦边境的大量集结,由于埃及、叙利亚和约旦联合司令部的建立,由于埃及在约旦的影响的决定性增加,以及埃及匪帮对以色列领土的重新进犯,我的政府如果不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确保阿拉伯人所宣布的以武力消灭以色列的妄想不致实现,那它就是没有尽到自己的主要职责。”同上书,第 86 页。梅厄夫人则在自传中写道:“以色列自己于一九五六年对埃及的攻击只有一个目的——防止犹太国的毁灭。这种威胁是明白无误的。正如我后来在联大所说的:‘即使没有人会这样想,我们清楚地看出了这些征兆。’”果尔达?梅厄:《梅厄夫人自传》,第 281 页。
    ④ 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回忆录:白宫岁月(1956-1961)》下册,第 84 页。
    ⑤ 同上书,第 85 页。
    ⑥ 同上书,第 87—88 页。
    ⑦ 同上书,第 90 页。
    ⑧ 同上书,第 89 页。
    ⑨ 达扬说:“以色列对最后通牒做了答复,表示接受通牒的条件,但要‘埃方也将作出积极反应’为前提。然而埃及的答复正如预料的那样,它不准备接受英法的要求,这意味着英法此时可以向埃及采取行动了。”摩西?达扬:《达扬自传》,第 207 页。
    ⑩ 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回忆录:白宫岁月(1956-1961)》下册,第 92 页。 ? 艾森豪威尔在 11 月 1 日的费城演说中说:“我们不能在世界上,更不能在我们国家内签字同意一种法律适用于弱者,另一种适用于强者……我们深深地而且永远地重视与那两个伟大国家(英国和法国)、与那些伟大的朋友的联盟,虽然现在我们明显地彼此意见不和。……但有一点我们懂得是最重要的:有些坚定的原则只能断,不能屈。而我们是不会断送我们的原则的。”同上书,第 96 页。
    ① 第 997 号决议的主要内容是:1、作为优先事项,促请现在牵涉到该地敌对行为内的所有各方同意立即停火,并作为停火安排的一部份,停止将军队和武器运入该地区;2、促请缔结停战协定的各国立即将所有军队撤至停战线的后面,不再越过停战线袭击邻国领土,并严格遵守停战协定的规定;3、建议各会员国不将军用品运往敌对行动的地区,并不采取一切延缓或阻碍本决议之实施的行为;4、促请一俟停火生效,即采取步骤使苏伊士运河重行开放并恢复安全的航行自由;5、请秘书长观察各方遵行本决议的情况并就此事迅速向安全理事会和大会提出报告,以便安全理事会和大会采取它们认为符合宪章的适当的进一步行为;6、决定在本决议未被遵行以前,紧急会议继续开会。国际关系研究所:《中东问题文件汇编》,第267 页。
    ② 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回忆录:白宫岁月(1956-1961)》下册,第 96—97 页。
    ③ 联合国第 998 号决议的主要内容是:“兹作为优先事项,请秘书长在四十八小时内向大会提出一项计划,经有关国家同意成立一支紧急的、国际性的联合国部队,以便按照上述决议的全部条款确保并监督敌对行动的停止。”联合国第 999 号决议的主要内容是:“1、重申其第 997 号决议(ES—1),并再度要求各方立即遵守该决议的规定;2、授权秘书长立即与有关各方安排实施停火及停止将军队和武器运入该地区,并请秘书长将遵行情况立即提出报告,此项报告无论如何不得迟于本决议通过时起十二小时提出;3、请秘书长在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的参谋长及其成员的协助下促成各方遵令将一切部队撤至停战线的后面;4、决定一俟接到本决议第二段所提到的秘书长报告后,立即再举行会议。”国际关系研究所:《中东问题文件汇编》,第 270—271 页。
    ④ 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回忆录:白宫岁月(1956-1961)》下册,第 103 页。
    ⑤ 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致艾森豪威尔的照会强调指出,我们两国在联合国旗帜下采取共同行动。我们也照会英、法、以三国总理,要求他们立即停止对埃及的侵略行动。”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回忆录》,张岱云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 年版,第 622 页。
    ⑥ 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回忆录:白宫岁月(1956-1961)》下册,第 103 页。
    ⑦ 果尔达?梅厄:《梅厄夫人自传》,第 285—286 页。
    ⑧ 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回忆录:白宫岁月(1956-1961)》下册,第 104 页。
    ① 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回忆录:白宫岁月(1956-1961)》下册,第 108 页。
    ② 同上书,第 109 页。
    ③ 巴尔?祖海尔:《现代以色列之父——本?古里安传》,第 294 页。
    ④ 同上书第 294 页。
    ⑤ 同上书,第 295 页。
    ⑥ 同上书,第 110 页。
    ⑦ 同上书,第 199 页。
    ⑧ 同上书,第 206 页。
    ⑨ 同上书,第 207 页。
    ① 艾登:《艾登回忆录》,北京编译社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60 年版,第 668 页。
    ② 同上书,第 697 页。
    ③ 赫鲁晓夫的回忆道:“我们在致侵略埃及的三国政府的照会中说:‘你们进攻埃及,因为你们知道埃及比你们弱得多,埃及没有多少军队,也没有大量武器。但是还有其他的国家,他们完全有能力保卫埃及。’我们明显地暗示,苏联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如果必要,它准备干预。我们提出警告,我们不能保持中立,因为,近东战火扩大的话,就会威胁我国利益。”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回忆录》,第 623—624 页。
    ④ 梅厄夫人回忆说:“但当时压力很大,最后我们屈服了。被他的欧洲盟国蒙在鼓里的艾森豪威尔总统大发雷霆。他说,除非以色列立即撤退,美国将在联合国支持对它的制裁。”果尔达?梅厄:《梅厄夫人自传》,第 285 页。
    ⑤ 赫鲁晓夫说:“我想我能够解释为什么以色列肯从它在英法帮助下夺占的一些地区撤退。我们除了促使联合国谴责这次侵略外,还在报上宣布我们正在征募志愿人员加入埃及军队充当坦克司机、飞行员、炮手等等。换句话说,我们决定给予埃及具体的支援、派遣能够掌握复杂武器的人员。我们用毫不含糊的措辞,向以色列提出我们的条件:以色列必须撤出其部队,遵守联合国决议,否则她就会同埃及武装部队发生冲突——这样做,就会面对我们的志愿人员。”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回忆录》,第 624 页。
    ⑥ 萨达特说:“十一月五日,艾森豪威尔进行了干涉,他要求英国、法国和以色列立即撤军。当苏联人得知这些国家答应了美国总统的要求时,他们以赫鲁晓夫和布尔加宁的名义,向英法两国提出了众所周知的警告,其实这一警告只是打算摆出一幅救世主的姿态而已。实际上挽救局势的是艾森豪威尔。”萨达特:《我的一生——对个性的探讨》,第 156 页。
    ① 季国兴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战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年版,第 234 页。
    ② 达扬说:“1967 年 5 月 12 日,在开罗的苏联大使馆的一个情报官向埃及情报部门传递情报‘证实’关于以色列在叙利亚集结了大批军队的一份叙利亚的报告。第二天,苏联主席尼古拉?波德戈尔内在同当时正在莫斯科访问的安瓦尔?萨达特的会谈中再次重复这一说法。……他甚至还补充了‘情报’的细节说,以色列可能在 5 月 16 日至 22 日之间进攻叙利亚。”摩西?达扬:《达扬自传》,第 250—251 页。基辛格说这个警告不是真的,但是促使阿以爆发冲突。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 444 页。
    ③ 摩西?达扬:《达扬自传》,第 251 页。
    ④ 达扬说:“西奈战役后,以色列从沙姆沙伊赫撤军时曾明确声明,埃及如果再次实行封锁,那将会被视为战争行为。”同上书,第 245 页。
    ⑤ 达扬说:“5 月 23 日,美国驻开罗大使会见埃及外长马哈茂德?里亚德,将美国的立场通知了他:美国反对撤出联合国紧急部队;埃及部队不得占领沙姆沙伊赫,除非埃及宣布它承认海峡自由通航的原则;埃及军队不得进入加沙地带;联合国继续负责管理加沙地带。”同上书,第 253 页。
    ⑥ 季国兴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战争史》,第 243 页。
    ① 季国兴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战争史》,第 243 页。
    ② 王绳祖编:《国际关系史》第九卷,第 292 页。
    ③ 果尔达?梅厄:《梅厄夫人自传》,第 338—340 页。
    ④ 在约翰逊照会艾希科尔后,以色列将“埃及即将发动进攻”这一假情报给美国,美、苏都试图制止埃及的进攻。约翰逊在给纳赛尔的信中说:“埃及必须停止采取任何可能导致大规模战争的军事行动。”而苏联则向纳赛尔强调埃及不能首先开火,“因为开第一枪的人在政治上处于难以防守的地位”。而且苏联大使向纳赛尔说:“苏联已从美国得到保证,以色列不会发动进攻。如果以色列发动进攻,苏联不会坐视不管。如果纳赛尔发动战争,他必须依靠自己单独作战。”王绳祖编:《国际关系史》第九卷,第293 页。
    ⑤ 摩西?达扬:《达扬自传》,第 255 页。
    ⑥ 6 月 4 日,以色列召开内阁国防会议,达扬在会议上说:“眼下我们必须就是否发动先发制人的攻击作出决定。……第一枪决定哪一方会遭到最大的伤亡,同时也必然改变力量的对比。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对夺取胜利的基本展望问题。我直截了当地说,先下手是我们获胜的最好机会。”以色列总理艾希科尔要军方在合适的时机发动进攻,会后表决时通过了达扬的发动战争的议案。同上书,第 283—284页。
    ⑦ 5 月底,以色列第二次向美国要求开战,5 月 30 日,约翰逊回复道:“我必须强调,以色列有责任不采取敌对行动……我希望以色列保持领土完整。我已告诉埃班外交部长,美国为确保以色列及其邻国的和平与自由,将尽可能给予有效的支援。我还想强调同别国共同行动的必要性。……以色列应采取的行动取决于它自己。”6 月 1 日,以色列情报局长阿米特到美国会见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麦克纳马拉对阿米特说:“我刚刚听到达扬将军就任国防部长的消息,1965 年在他访问越南后,我曾有机会和他谈过话。他是一位善于对形势进行深入分析的人。我希望他能完成自己的使命。”据此,以色列判断美国不再限制以色列发动战争。王绳祖编:《国际关系史》第九卷,第 293—294 页。
    ⑧ 亨利?卡坦分析说:“虽然在任何这种谈判中以色列都不可能把它的条件强加于阿拉伯人,但是它依然会实现它在最近廿年来的三次战争期间均未能取得的一个巨大的政治上的收获:即获得阿拉伯人对它的正式承认。”亨利?卡坦:《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以色列》,第 315 页。
    ① 梅厄夫人说:“但这一次我们撤出的代价将是很高的,要比一九五六年的高。这次的代价将是和平,永久的和平,以双方同意的安全边界为基础的条约所规定的和平。”果尔达?梅厄:《梅厄夫人自传》,第351 页。
    ② 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 445 页。
    ③ 基辛格评价说:“这比起阿拉伯人 20 年来的敌对态度来说,是一个明显的进步,可是距离以色列宣布的要求——进行面对面的谈判,划定安全和公认的边界(这是修改边界的委婉说法),开放边界进行贸易和旅行,保证国际水道的自由通航——还很远。”同上书,第 445 页。
    ④ 声明的具体内容是:1、保证继续对以色列开展斗争;2、宣布设立阿拉伯基金,帮助恢复埃及、叙利亚和约旦遭受战争破坏的经济;3、解除阿拉伯国家对西方的石油禁运;4、宣布旨在终止也门内战的埃及—沙特阿拉伯协议;5、不承认以色列,不与以色列直接谈判,不与以色列缔结和平条约。季国兴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战争史》,第 299—300 页。
    ⑤ 果尔达?梅厄:《梅厄夫人自传》,第 354 页。
    ⑥ 徐向群、宫少朋编:《中东和谈史:1913—1995 年》,第 123 页。
    ⑦ 张士智:《美国中东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年版,第 210 页。
    ⑧ 基辛格说:“苏联是以阿拉伯事业的维护者的姿态出现的。它支持阿拉伯国家的建议,没有提出一点可以妥协的暗示。”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 448 页。
    ⑨ 约翰逊关于和平的五点建议内容是:1、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在这一地区的每个国家都有生存的基本权利,并且这个权利得到所有国家包括它的近邻的尊重;2、争取和平的第二个重要因素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人道的要求,就是难民应当得到正当的待遇。这个地区的国家终究必须——要有取得成功的新的力量和新的决心——致力于解除这些人的痛苦,这些人由于过去的和最近的多次战争和冲突被弄得无家可归或者背井离乡;3、和平的第三个要求,这是过去几个星期所发生的事件证明,必须尊重国际航行的权利——一切国家无害通航的权利;4、中东的和平要求采取一些步骤,来避免像在过去 12 年中发生的,重新进行军备竞赛所包含的危险。采取这些步骤的责任不但在这个地区的国家身上,也在这个地区以外的大国身上;5、最后的一个因素,中东的和平要求尊重这个地区的一切国家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要实现这个原则只有依靠各方面之间的和平——只有使 20 年的脆弱的和遭到破坏的停火线代之以得到承认的边界和其他安排,这些安排使这个国家得到不受恐怖、破坏、战争和各种暴力活动的安全。张士智:《美国中东关系史》,第 211—212 页。
    ① 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 448 页。
    ② 根据梅厄的表述,第 242 号决议的主要内容为:“安全理事会,1、表示继续关注中东的严重局势,2、强调绝不允许通过战争获得领土,强调有必要为实现公正和持久的和平而努力,以便该地区的每个国家能够安全存在。3、进一步强调,接受联合国宪章的所有成员国均已承担义务,按照宪章的第二条款行事,一、确认履行宪章的原则,就需要在中东建立公正和持久和平,这包括实行下列两个原则:Ⅰ、以色列武装部队撤出在最近冲突中所占领的领土;Ⅱ、终止一切交战要求和交战状态,尊重和承认该地区内每个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及其在安全的和公认的边界内和平生活,不受武力的威胁和侵犯的权利。二、进一步确认一下的必要性:A、保证该地区国际航道的通航自由;B、实现难民问题的公正解决;C、通过包括建立非军事区在内的各项措施,保证该地区每个国家的领土不可侵犯性和政治独立。”果尔达?梅厄:《梅厄夫人自传》,第 356 页。
    ③ 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 446 页。
    ④ 果尔达?梅厄:《梅厄夫人自传》,第 357 页。
    ⑤ 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 446 页。
    ⑥ 基辛格说:“联合国安理会一九六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通过的二四二号决议就是这种僵局的象征。这个决议提到‘在安全的和公认的边界’之内的‘公正和持久的和平’,但是却没有对修饰语作出任何解释。”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一册,第 248 页。
    ⑦ 徐向群、宫少朋编:《中东和谈史:1913—1995 年》,第 126 页。
    ⑧ 同上书,第 127 页。
    ① 梅厄夫人说:“埃及的消耗战是一九六八年三月初开始的,后来越打越凶,一直延续到一九七年夏。”果尔达?梅厄:《梅厄夫人自传》,第 365 页。
    ② 季国兴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战争史》,第 305—306 页。
    ③ 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 452 页。
    ④ 王绳祖编:《国际关系史》第十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 年版,第 94 页。
    ⑤ 萨达特在回忆录中认为罗杰斯计划的要点是停火和撤军,“以后,出现了为纳赛尔所接受的罗杰斯计划。这项计划包括两个基本之点:第一、停火九十天;第二、撤军。”萨达特:《萨达特回忆录——莫斯科同开罗之间的坚冰正在消融》,辛华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年版,第 101 页。
    ⑥ 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 484 页。
    ⑦ 同上书,第 485 页。
    ① 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一册,第 714 页。
    ② 同上书,第 717 页。
    ③ 同上书,第 718 页。
    ④ 同上书,第 726 页。
    ⑤ 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二册,吴继淦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年版,第 726 页。
    ⑥ 萨达特说:“突然,他们(以色列)发现纳塞尔已同意罗杰斯计划,这种同意是一个使他们的政策发生混乱的冲击。……他们开始散布对埃及决定的怀疑,并利用了埃及同俄国之间的深刻分歧。”萨达特:《萨达特回忆录——莫斯科同开罗之间的坚冰正在消融》,第 103 页。
    ⑦ 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二册,、第 733 页。
    ⑧ 同上书,第 736 页。
    ① 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二册,第 738 页。
    ② 同上书,第 741 页。
    ③ 季国兴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战争史》,第 312 页。
    ④ 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二册,第 743 页。
    ⑤ 同上书,第 744 页。
    ⑥ 同上书,第 745 页。
    ⑦ 同上书,第 746 页。
    ⑧ 萨达特写道:“他(纳赛尔)向我解释,在失败的谈判结束时,由于极度的困窘,他如何对苏联领导人宣布,他将立刻宣布接受罗杰斯倡议。……纳赛尔对我说,勃列日涅夫对宣布此事大发雷霆。他愤怒地对纳赛尔说,这是不是说你接受了美国的解决办法呢。纳赛尔回答他说:‘在你们对我这样做以后,就是魔鬼的解决办法我也接受。’”萨达特:《我的一生——对个性的探讨》,第 138 页。
    ⑨ 纳赛尔在 5 月 1 日演讲中说,如果美国人希望和平,他们必须命令以色列从阿拉伯领土撤走。如果做不到这点,美国至少应该在以色列侵占阿拉伯领土时,不再予以援助。安东尼?纳丁:《纳赛尔》,范语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年版,第 652—653 页。
    ⑩ 萨达特回忆说,当纳赛尔访问苏联时,当时任副总统的萨达特召集政治委员会议,一致提议拒绝罗杰斯计划。纳赛尔回国后,劝服萨达特接受罗杰斯计划,“他向我充分地说明了情况,我确信他是对的,他完全有理由做出这个决定。因为在罗杰斯计划中写有‘撤军’一词。”萨达特:《萨达特回忆录——莫斯科同开罗之间的坚冰正在消融》,第 102 页。
    ① 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二册,第 749 页。
    ② 基辛格描述说:“8 月 5 日,拉宾匆匆忙忙地赶来,描绘了一幅可怕的图景:总共有 14 个导弹发射场,已经移到离苏伊士运河 50 公里的范围内;3 个隐藏的导弹发射场,已经移到 10 公里—20 公里的范围内。7 月 25 日、27 日和 30 日,苏联飞行员驾驶的飞机,已经和以色列的飞机交战。在 7 月 30 日,4 架由苏联飞行员驾驶的飞机被以色列的空军击落。拉宾重申,以色列决心不允许导弹设施向前推进。”同上书,第 749—750 页。
    ③ 同上书,第 750 页。
    ④ 谅解中禁止了一下行为:1、不得向这个地区输进、向前搬移、移动或另外安装导弹;2、不得为部署导弹建造任何混凝土结构;3、不得为建造任何新的导弹发射场而进行任何工程建设;4、尽管同意维持现有的设施,但不得对现有的导弹发射场或设施作任何改进。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二册,第 750 页。
    ⑤ 基辛格说:“还有一个严重的计算时间的问题。……事实证明这是很重要的;以色列人后来声称,埃及人在 8 月 8—9 日期间违反了停止一切军事活动的规定,尽管埃及人那时还没有来得及确切地弄清楚,我们到底对于停止一切军事活动应作如何解释。”同上书,第 751 页。
    ⑥ 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中册,裘克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年版,第 151 页。
    ⑦ 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二册,第 753—754 页。
    ⑧ 萨达特说:“很快,他们就向埃及提出指责:埃及人破坏了罗杰斯计划!怎么回事呢?那是我们移动了我们的导弹。那件事发生在哪里?在我们的领土上。这样一来,埃及人就破坏了规定停止消耗战的协议!咄咄怪事。”萨达特:《萨达特回忆录——莫斯科同开罗之间的坚冰正在消融》,第 104 页。
    ① 基辛格说:“开罗所持的立场是,认为它的行动与它对协议的理解是一致的;它将不把额外的导弹引进该地区,但是保留‘轮换’它们的权利;它将不建立新的导弹发射场,但是保留‘维护’和‘修理’现有的导弹发射场的权利。”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二册,第 754 页。
    ② 同上书,第 757 页。
    ③ 同上书,第 758 页。
    ④ 用基辛格的话说:“事情已经无可挽回,到了 9 月中旬,我们的倡议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同上书,第760 页。
    ⑤ 萨达特说:“一九七年十一月,罗杰斯倡议规定的九十天结束了。我召集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我对他们说我们需要再延长九十天,但这将是最后一次。”萨达特:《我的一生——对个性的探讨》,第 287页。
    ⑥ 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三册,范益世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618 页。
    ⑦ 萨达特和平倡议的主要内容是:“一、以色列在六个月的时间内从东岸撤至山口,在此期间贾林同我们及以色列就撤退的阶段达成协议。一旦以色列撤至山口,埃及军队就东渡运河。二、以色列撤至山口以后,埃及立即同美国恢复关系,美国以当事人的身分同我们一起参予解决问题的各个阶段。三、埃及准备同以色列签订和平协定,由此结束自一九四八年以色列成立以来直至今日的阿拉伯同以色列之间的战争状态,并给以色列以它所需要的各项保证,从而结束由于两个大国在这上面的利害冲突而使世界生活于其中的最危险的局势。”萨达特:《我的一生——对个性的探讨》,第 290 页。
    ⑧ 同上书,第 112 页。
    ⑨ 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三册,第 1619—1620 页。
    ⑩ 萨达特说:“果尔达?梅厄在以色列国会中给罗杰斯上了严酷的一课。……事实表明,罗杰斯的全部错误就在于要求她把一切都摆到桌面上来,就象早先她正式通知他说她为此作好了准备,如果有某个阿拉伯首脑宣布同意签订一项和平协定的话。其实他完全知道她对此毫无打算。”萨达特:《我的一生——对个性的探讨》,第 298 页。
    ① 基辛格:《白宫岁月》第三册,第 1631 页。
    ② 萨达特说:“一九七二年一月一日,在以色列总理果尔达?梅厄在议会发表的著名的演讲中,公开谴责了美国国务卿罗杰斯之后,罗杰斯想在犹太人的舆论面前,改变他关于将在某一天对我表示支持的立场。他宣布……美国将进一步向以色列提供装备、武器及其它的一切。……美国将维护以色列对所有阿拉伯人、不仅仅是埃及一国的优势。”萨达特:《我的一生——对个性的探讨》,第 239 页。
    ③ 维斯说:“20 世纪 80 年代大量有关国际调停的案例分析的研究对象就是基辛格”,Joshua N. Weiss, “Trajectories Toward Peace: Mediator Sequencing Strategies in Intractable Communal Conflicts”, Negotiation Journal, April 2003, p.110.
    ④ 基辛格说:“温和的阿拉伯政府,象约旦和埃及,在摸索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接受在战前(一九六七)边界内的以色列,但在解决阿拉伯巴勒斯坦人的地位之前,将只结束交战状态——另一种形式的停战——而不是以色列要求的完全和平。……叙利亚拒绝在任何条件下进行谈判;……而以色列越来越把它的安全同它在西岸的存在联系在一起。”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一册,第 247—248 页。
    ⑤ 同上书,第 246 页。
    ⑥ 萨达特说:“这是对我们的严厉打击。正如我早已说过的,我们在军事上落后于以色列二十步。在这种情况下,军事缓和意味着我们向以色列投降。”萨达特:《我的一生——对个性的探讨》,第 241 页。
    ⑦ 1972 年 7 月 6 日,萨达特在接到苏联制止埃及进行战斗的信时,“我(萨达特)说,我不接受它,而且我也拒绝接受苏联领导人对待我们的这种方式。我希望你把我对你讲的全部内容作为一封正式的信件,转告苏联领导人:1、我拒绝接受你转交给我的苏联领导人的这封信,无论在其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我都不接受。而且,我拒绝这种对待方式。2、我决定辞退全部苏联军事专家(他们人数约为一万五千人),限他们从今天起的一周之内返回苏联。明天,我将向国防部长宣布这项命令。3、苏联的设备,也就是四架米格 25 型飞机,以及一座电子侦察、干扰站——有一套苏联工作人员在那里工作——你们要么把它卖给我们,要么就把它撤回苏联去。4、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在一周内完成。……一九七二年七月十六日,我的全部决定已经得到贯彻。” 萨达特:《我的一生——对个性的探讨》,第 242 页。
    ① 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一册,第 247—256 页。
    ② 萨达特在做出驱逐苏联人的决策后就到了亚历山大,不久接到基辛格要求接触的信息。萨达特说:“我在亚历山大待了不到一个星期,基辛格就同我们接触,要求安排在任何级别上的会晤。我们商定他在同年九月或十月会见哈菲兹?伊斯梅尔。但是,会晤推迟了好几次,直到一九七三年二月才成为事实。”萨达特:《我的一生——对个性的探讨》,第 244—245 页。
    ③ 据萨达特的回忆,基辛格在会见伊斯梅尔时说:“你们处在战败的地位,怎么能轻而易举地把你们自己的条件强加在对方身上呢?要么你们改变你们所处的现实,我们的解决办法也就可以相应地有所改变;要么你们不要这样做。在目前情况下,寻找解决办法必须与你们的处境相一致,而不是你们如今所提的办法。”同上书,第 301 页。
    ④ 萨达特说:“正如同我早先经常说的那样,假如我们自己不在军事上采取行动,美国或其他力量就不可能有所动作。基辛格对哈菲兹?伊斯梅尔谈话的要点是,他们很遗憾,不能帮助我们,因为我们是战败者,而以色列是胜利者。”同上书,第 250 页。
    ⑤ 同上书,第 255—256 页。
    ⑥ 基辛格说:“因为在六天战争失败之后阿拉伯人深感耻辱的情绪下,作出让步会被归咎于军事上的软弱,而不会被看成是政治家的风度。”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一册,第 283 页。
    ⑦ 苏联大使说是叙利亚总统要求苏联致力于停火,萨达特与阿萨德通话后,阿萨德否认了苏联大使的说法。萨达特:《我的一生——对个性的探讨》,第 263—264 页。
    ⑧ 萨达特:《萨达特回忆录——莫斯科同开罗之间的坚冰正在消融》,第 217 页。
    ⑨ 萨达特说:“他(柯西金)的基本要求是在现行接触线上停火。我对他说‘我不会重复一九四八年的休战;正是这次休战使我们在战争中遭受了损失。’他说:‘我们将给予保证。’我说:‘以色列决不会做出保证的。’”萨达特:《我的一生——对个性的探讨》,第 269 页。
    ① 萨达特说:“柯西金在埃及呆了四天后回莫斯科了,在他耳边萦绕着一句话:我决不停火。在我耳边萦绕着一句话:停火。” 萨达特:《萨达特回忆录——莫斯科同开罗之间的坚冰正在消融》,第 220 页。
    ② 萨达特抱怨说:“而苏联人给我们的武器,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陈旧货色。”同上书,第 217 页。
    ③ 萨达特认为苏联让埃及停火的目的在于避免影响美苏和解状态,他说:“我对他(柯西金)没有抱多大期望,因为他们不相信我们的战斗能力,同时,担心如果我们投入战争,会使他们同我们一起陷进去,会使他们和美国一起陷进去,特别是因为俄国和美国正处于一种和解状态。他们希望这种和解长期维持下去,不希望我们破坏这种和解,不希望我们迫使他们与美国进行一场军事对峙。”同上书,第 221 页。
    ④ 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二册,第 44 页。
    ⑤ 正如基辛格说的:“当战争真的爆发时,我们不得不正视若干看起来相互矛盾的问题。我们必须保证以色列的生存和安全,却又需要维持同温和的阿拉伯国家——如约旦和沙特阿拉伯——的关系。”同上书,第 24—25 页。
    ⑥ 同上书,第 29—30 页。
    ① 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二册,第 30 页。
    ② 基辛格说:“那天(10 月 6 日)白天,我向好几个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盟国吹了风。……正如我所预料到的,他们赞成就地停火,而不是恢复开战前的状态。”同上书,第 31 页。
    ③ 同上书,第 30 页。
    ④ 同上书,第 39 页。
    ⑤ 10 月 7 日,战争爆发一天后,“埃及军队停留在它现在已经打到的距运河数英里之远的战线上。……据另一位在开罗的大使说,萨达特的立场是:不要求安理会开会,但是有可能同意应其他人请求而通过的一项停火协议。”同上书,第 42 页。
    ⑥ 萨达特说:“在最初三天,以色列宣传说要使埃及人粉身碎骨,世界上的广播也都随声附和。到了第四天,基辛格听到了‘拯救以色列’的呼吁。从这一天起,基辛格清醒了。我是说,曾经对于我们将被粉身碎骨深信不疑的基辛格听到‘拯救以色列’的呼声后清醒了。” 萨达特:《我的一生——对个性的探讨》,第 268 页。
    ⑦ 同上书,第 268 页。
    ① 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二册,第 92 页。
    ② 同上书,第 93 页。
    ③ 同上书,第 94 页。
    ④ 同上书,第 95 页。
    ⑤ 同上书,第 104—105 页。
    ⑥ 果尔达?梅厄:《梅厄夫人自传》,第 412 页。
    ⑦ 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下册,马衮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年版,第 219 页。
    ⑧ 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二册,第 101 页。
    ① 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二册,第 105 页。
    ② 萨达特说:“美国的人造卫星每隔一小时就向以色列人提供一次情报。……为了拯救以色列,美国空中桥梁使用了阿里什机场,供空运坦克、各种复杂的新式武器的美国大型飞机降落。”萨达特:《我的一生——对个性的探讨》,第 271 页。
    ③ 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二册,第 101 页。
    ④ 萨达特说:“十月十九日,美国干预了。它公开宣布了这一点。它向以色列保证要保持中东的力量平衡,……美国人的平衡概念是,以色列占更大的优势。……我向全世界宣布,我准备同以色列打仗,但我不准备同美国打仗;我要对埃及人民和我的武装部队负责,我决不允许美国的干涉导致埃及的一场灾难。我同意停火了。”萨达特:《萨达特回忆录——莫斯科同开罗之间的坚冰正在消融》,第 222 页。
    ⑤ 萨达特:《我的一生——对个性的探讨》,第 272 页。
    ⑥ 信中说道:“埃及准备在两项原则范围内讨论任何问题、建议或项目,这两项原则是,埃及不能在领土或主权方面作任何让步。”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二册,第 107 页。
    ⑦ 同上书,第 113 页。
    ⑧ 基辛格就此信得出的印象是“除非苏联人在欺骗我们(而我们的空运已经剥夺了他们这样做的能力),他们是不会进行阻扰的,甚至可能促进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即把停火仅仅同一般重申安理会第二四二号决议联系起来。”同上书,第 114 页。
    ⑨ 基辛格指出:“该草案由三部分组成:(一)呼吁就地停火;(二)呼吁以色列立即分期‘从阿拉伯被占领土’撤退到‘安理会第二四二号决议所规定的边界线,并在最短的时期内完成此项撤退’;(三)呼吁进行旨在建立公正和平的‘适当的磋商’。”同上书,第 123 页。
    ⑩ 基辛格说:“我们正在同苏联人进行商谈,目的在于争取就一项安理会的决议达成协议,这项决议将号召就地停火,然后双方立即就根本解决进行谈判。”同上书,第 124 页。 ? 同上书,第 125 页。 ? 萨达特写道:“一九七三年十月十九——二十日早晨一点半,我从指挥室回来以后,给同我一起作出决定的伙伴阿萨德总统发了一个电报,告诉他我已决定同意停火。我在这封电报里写下了自己的态度,这就是我不怕对抗以色列,但是拒绝同美国对抗。”萨达特:《我的一生——对个性的探讨》,第 272 页。
    ① 萨达特在回忆录中说:“苏联大使来了。我对他说:‘我接受在现行接触线上实行停火。’这时基辛格为了谋求和平,正在去莫斯科的途中。我接着对大使说:‘两个大国应该保证停火和立即贯彻二四二号决议。’” 同上书,第 275 页。
    ② 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二册,第 142 页。
    ③ 其主要内容是:一、要求就地停火,二、吁请双方开始执行安理会第 242 号决议的“所有部分”,三、要求“有关的双方”在“适当赞助”下立即进行谈判。在苏方的要求下,基辛格加入了对“赞助”下的定义,即在谈判开始的时候以及此后仅仅在谈到关键问题时美国和苏联的外交人员到场。同上书,第143—144 页。
    ④ 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下册,第 230 页。
    ⑤ 萨达特说:“安理会开了会,决议在十月二十二日晚上七点停火。”萨达特:《我的一生——对个性的探讨》,第 275 页。第三三八号决议的主要内容是:1、要求现有战斗的各方,不迟于本决定通过后 12 小时,在他们目前占领的地点,立即停止一切射击并终止所有的军事活动;2、要求各有关方面于停火后立即开始执行安全理事会第 242 号决议的所有部分;3、决定由各有关方面于停火的同时,立即在适当方面主持下开始进行谈判,建立中东的公正和持久的和平。王绳祖编:《国际关系史》第十卷,第 107 页。
    ⑥ 梅厄夫人抱怨说:“三三八号决议是以不体面的速度仓促通过的,毫无疑问它是为了防止埃及和叙利亚军队被我们彻底毁灭,尽管这粒丸药在某种程度上裹着糖衣。这项决议是为了‘有关方面在合适人士主持下开始谈判,其目的是在中东建立公正和持久的和平’,但它没有具体说明怎样实行。” 果尔达?梅厄:《梅厄夫人自传》,第 354 页。
    ⑦ 10 月 17 日,在科威特举行的阿拉伯石油生产国会议宣布立即削减石油产量的 5%,然后每月削减 5%,直至以色列撤回 1967 年边界。此外,石油输出国六个波斯成员国将石油价格由每桶 3.01 美元增加到 5.12美元。10 月 18 日,沙特阿拉伯宣布,将 17 日决定的石油削减产量增加至削减 10%。10 月 20 日,沙特宣布将与其他阿拉伯石油生产国对美国实行全面的石油禁运。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二册,第 119、121、132 页。
    ① 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二册,第 122 页。
    ② 据尼克松描述,以色列的行为是:“然而,(宣布停火)未过几小时,以色列就指控埃及人违反停火协定,恢复了强大攻势,对苏伊士运河东岸埃及第三军团的两万人完成了包围圈。”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下册,第 230 页。
    ③ 尼克松回忆道:“勃列日涅夫不提埃及的挑衅,指控以色列撕毁停火协议。他催促美国采取坚决行动制止违反停火协定的行为。他无礼地暗指以色列的行动是和我们串通共谋的。”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下册,第 230 页。在给基辛格的信中,勃列日涅夫说以色列的行动是“不能接受的”,并提议所有部队撤回到 10 月 22 日停火线上去。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二册,第 162—164 页。
    ④ 同上书,第 168 页。
    ⑤ 同上书,第 169 页。
    ⑥ 同上书,第 169—170 页。
    ⑦ 萨达特说:“在十月二十二日的接触线上我们停止了战斗。……他们(以色列)利用了停火的机会和停火后的两个小时(正如他们从一九四八年战争以来的惯常做法),南向苏伊士发动了进攻,另一路向伊斯梅利亚发动了进攻。……在停止战斗两小时以后,以色列进行了我前面已指出的进攻。” 萨达特:《我的一生——对个性的探讨》,李占经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版,第 276 页。
    ⑧ 同上书,第 277 页。
    ⑨ 同上书,第 277 页。
    ⑩ 尼克松说:“我们得到情报说,苏联七个空降师共五万人已奉命进入戒备状态;地中海现有苏联舰艇八十五膄,包括登陆艇和装载运输军队用的直升飞机的舰只。”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下册,第 231—232页。
    ① 信中写道:“对于这一切活动的内幕我们自然要产生怀疑。总统先生,……只要你想制止特拉维夫的这种挑衅行为,你是有可能对以色列施加影响的。”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二册,第173 页。
    ② 同上书,第 175 页。
    ③ 基辛格告知以色列的迪尼茨,如果萨达特也像对美国一样,请求苏联出兵强制执行停火,那么以色列就失策了。而且为了让以色列了解危机的重要性,基辛格让黑格代表尼克松给迪尼茨打电话,要求以色列停止进攻性的军事行动。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二册,第 171 页。
    ④ 同上书,第 176 页。
    ⑤ 同上书,第 177 页。
    ⑥ 勃列日涅夫说:“让我们,苏联和美国,一起把苏联和美国的军队紧急派往埃及,以确保十月二十二日和二十三日安理会关于停火和停止一切军事活动的决定的实施,并确保我们同你们就保证执行安理会的各项决定所达成的谅解。”同上书,第 177 页。
    ⑦ 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下册,第 232—233 页。
    ⑧ 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二册,第 177 页。
    ⑨ 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下册,第 232 页。
    ⑩ 信中威胁道:“我们决不可能接受单方面的行动。……这样的行动对我们两国都将产生难以估计的不利后果,并将使我们经过艰苦努力争取实现的一切目标全部结束。”同上书,第 189 页。 ? 尼克松在电报中写道:“假若两个核大国在贵国土地上这样相互对峙,我请你要为贵国考虑考虑这样做的后果。我请你进一步考虑:如果核大国之一的军队在埃及的土地上有军事上的卷入,那我们就不可能保持从 11 月 7 日基辛格访问开罗开始的外交上的主动性。我们在中东正进入一个新时期,让我们在此刻不要把它毁掉。” 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下册,第 233 页。
    ① 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二册,第 196 页。
    ② 同上书,第 202—203 页。
    ③ 基辛格说:“他(尼克松)希望你们在明晨八时以前对于允许向埃及军队提供非军事物资的问题给予答复。如果你们不同意这样做,我们就只好在联合国支持一项关于强制实施第三三八号和三三九号决议的决议案。”同上书,第 212 页。
    ④ 同上书,第 214 页。
    ⑤ 同上书,第 266—267 页。
    ① 尼克松针对赎罪日战争说:“任何均势——即使只是双方筋疲力尽的均势——也能使双方易于达成一项可行的解决方案,因此,我确信,一定不要用我们的影响去促成停火,因为这种停火会使双方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从而求得永久性解决办法的谈判永远也无法开始。”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下册,第211—212 页。
    ② 基辛格说:“然而萨达特却达到了他的基本目标——动摇了那种认为以色列是不可战胜的、而阿拉伯是软弱无能的信念,从而改变了谈判僵局的心理基础。”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二册,第 14 页。
    ③ 萨达特描述道:“一九七三年十一月,他(基辛格)第一次访问了埃及,他对我说:‘你造成了国际形势的危机,我就是为此而来的。你有什么要求?’我说:‘我要十月二十二日停火线。……’” 萨达特:《我的一生——对个性的探讨》,李占经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0 年版,第 278 页。
    ④ 六点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一、埃及和以色列同意按照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要求认真遵守停火协定。二、双方同意,一俟就在联合国主持下的双方军队脱离接触和分开达成了协议,便立即在此协议范围内开始讨论恢复十月二十二日位置的问题。三、苏伊士城每天可得到食物、水河药品的供应。苏伊士城内所有受伤平民均撤离该城。四、不得阻碍向苏伊士运河东岸运送的非军用物资。五、设在开罗—苏伊士公路上的各个以色列检查点由联合国检查点取而代之。在该公路的苏伊士终点,以色列军官可以和联合国共同监督运河岸上运送的非军用物资。六、一俟开罗—苏伊士公路沿线各联合国检查点建立,即交换全部战俘,包括受伤的战俘。”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二册,第 260 页。
    ⑤ 同上书,第 261 页。
    ⑥ 同上书,第 261—262 页。
    ⑦ 同上书,第 298 页。
    ⑧ 萨达特:《萨达特回忆录——莫斯科同开罗之间的坚冰正在消融》, 1978 年版,第 225 页。
    ① 贾马斯和里亚夫在六点计划的基础上,达成五点补充协议,其主要内容是:1、埃及尽快交给以色列一份所有以色列战俘的名单;2、交换战俘将于第二天上午 8 时开始,在 6—8 天内完成;3、对苏伊士城的补给将由联合国单独负责,为此目的,联合国检查站建立在靠近苏伊士城火车站处;4、同意对埃及第三军团补给,第三军团和苏伊士城的补给总量,包括水在内每日 250 吨;5、以色列立即撤出检查站,把它们交给联合国。徐向群、宫少朋编:《中东和谈史:1913—1995 年》,第 144 页。
    ② 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二册,第 408 页。
    ③ 同上书,第 412 页。
    ④ 同上书,第 408 页。
    ⑤ 同上书,第 428 页。
    ① 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二册,第 467 页。
    ② 同上书,第 470 页。
    ③ 同上书,第 470 页。
    ④ 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三册,吴继淦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 年版,第240 页。
    ⑤ 卡特:《保持信心——吉米?卡特总统回忆录》,裘克安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 年版,第 265页。
    ⑥ 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埃及保存所赢得的土地,即至苏伊士运河以东约六到十公里一线,而以色列军队可以撤到运河以东约二十公里的新线。季国兴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战争史》,第 408 页。
    ⑦ 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二册,第 493 页。
    ⑧ 同上书,第 497 页。
    ① 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二册,第 507—508 页。
    ② 赵国忠:《八十年代中东内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年版,第 72 页。
    ③ 季国兴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战争史》,第 408 页。
    ④ 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二册,第 493 页。
    ⑤ 同上书,第 522 页。
    ⑥ 同上书,第 524 页。
    ① 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二册,第 509 页。
    ② 用基辛格的话说,就是“萨达特的语调是坚定的,他坚持主张迅速解决问题的态度使人毫不怀疑:他的想法不是绝对不可改变的。……萨达特对前景的向往是如此热情,以致他已开始考虑采用怎样的签字方式了。”同上书,第 494 页。
    ③ 基辛格说:“以色列出于自身的理由,需要达成一项协议。它要保持它在苏伊士运河西岸的飞地,就必须保持动员状态,而保持动员状态就意味着它的经济要承受艰巨的负担。”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二册,第 495 页。
    ④ 同上书,第 495 页。
    ⑤ 同上书,第 494 页。
    ⑥ 基辛格说:“我已进入穿梭外交的第六天。在埃以脱离接触的谈判中,在这个相类似的阶段,我们已经取得了突破,已经澄清了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在我这次盼望已久的叙利亚穿梭外交的伊始,我甚至还没有向大马士革提出初步方案。”,同上书,第 273 页。
    ⑦ 同上书,第 256 页。
    ⑧ 同上书,第 256 页。
    ⑨ 同上书,第 258 页。
     ① 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三册,第 239 页。
    ① 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三册,第 272—273 页。
    ② 同上书,第 276 页。
    ③ 同上书,第 280 页。
    ④ 同上书,第 281 页。
    ⑤ 同上书,第 284—285 页。
    ⑥ 同上书,第 288 页。
    ① 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三册,第 297 页。
    ② 同上书,第 297 页。
    ③ 同上书,第 298 页。
    ④ 同上书,第 299 页。
    ⑤ 其主要内容是:首先、库奈特拉附近的分界线将往西移二百公尺,在这条分界线和西部山丘间的约一公里半地区为联合国监督下的非军事区;其次、山丘由以色列控制,但是其军备将受到严格限制,美国将为此向叙利亚作出双边保证;第三、以色列控制线向北、向南各后退一公里,这既可以避免库奈特拉镇受到以色列军队的三面包围,也符合阿萨德的南北平行的分界线的要求。同上书,第 307 页。
    ⑥ 同上书,第 309 页。
    ⑦ 其主要内容是:第一、库奈特拉置于叙利亚的管辖之下;第二、从西部公路西面的建筑群线至库奈特拉以西二百公里处将划出一条线,并在线上安设路障;第三、该线以西为非军事区,联合国将保证各方履行规定。并允许以色列平民在此耕作;第四、以色列军事分界线划在两座主要山丘的东山坡下,山顶不许设置能向库奈特拉开火的武器;此保证将由尼克松总统写在致阿萨德的函件中;第五、库奈特拉以北和以南的分界线为直线,以使库奈特拉不处于以色列的军事包围中。同上书,第 322 页。
    ⑧ 同上书,第 270 页。
    ① 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三册,第 324 页。
    ② 同上书,第 323 页。
    ③ 同上书,第 330 页。
    ④ 同上书,第 331—332 页。
    ⑤ 同上书,第 335—337 页。
    ⑥ 同上书,第 339 页。
    ⑦ 同上书,第 342 页。
    ⑧ 季国兴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战争史》,第 410 页。
    ① 基辛格:《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三册,第 270 页。
    ② 同上书,第 345 页。
    ③ 萨达特说:“这里我要对美国人民说的是,尽管从美国到以色列的生命线给它带去了从面包到鬼怪式飞机以及弥补其预算赤字的款额等一切需要,但是,以色列仍然拒绝对和平作出响应,因为它当时的估计是美国政府处境艰难,在以色列的天平秤上没有分量。” 萨达特:《我的一生——对个性的探讨》,第309 页。
    ④ 萨达特说:“我永远不想仅仅用言论来证明我是一个热爱和平的人,因此,在以色列使基辛格的和平努力归于失败以后,我到国会去了。……我宣布运河将于一九七五年六月五日开放。……流离者将返回运河城市。我将把三十九具以色列士兵的尸体交给以色列。……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和平。尽管如此,我还是警告以色列,运河开放以后,如果它用美国的远程大炮袭击任何一个运河城市或运河本身的话,我将对以色列的纵深地区予以反击。”同上书,第 309 页。
    ⑤ 萨达特对 8 月来进行穿梭外交的基辛格说:“这一次我要对你说这些工作是可以有成果的。因为我以开放运河,迁回流离者以及我为恢复这一地区的和平所作的其它事情已使以色列暴露在世界面前。如果以色列有任何破坏和平的企图的话,那么全世界就将了解事实真相:以色列必须单独对此负责。”同上书,第 310 页。
    ⑥ 萨达特描述说:“基辛格博士开始在我们和犹太人之间奔波。这是一些艰难的旅行。对犹太人坚持的一些说法出现了分歧。于是他来到我们这里,问我们,听取我们的意见,尔后返回他们那里。而分歧是在于‘一个字’或一种表达方式。”萨达特:《萨达特回忆录——莫斯科同开罗之间的坚冰正在消融》,第265 页。
    ⑦ 季国兴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战争史》,第 410 页。
    ① 《国际惯例词典》在“斡旋与调停”词条下,指出:“在国际实践中,斡旋与调停获得成功的实例很多。……再如,1979 年美国总统卡特充当调停人,并提出实质性建议,促成了《埃以和约》的签订,从而结束了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战争状态。”张文贤编:《国际惯例词典》,第 28 页。
    ② 卡特说:“一种边界标志它的国家主权范围,另一种边界则范围要大些,形成一个环形防线,两者之间筑有以色列或国际部队以保卫以色列不受袭击。……我主张:以色列完全撤回到 1967 年的边界。”卡特:《保持信心——吉米?卡特总统回忆录》,第 267 页。
    ③ 同上书,第 269—270 页。
    ④ 同上书,第 271—272 页。
    ⑤ 同上书,第 271 页。
    ⑥ 卡特在日记中写道:“我觉得他的态度是积极的,而且对一些关键问题,如涉及和平、巴勒斯坦人、难民、边界等问题,他还有些灵活性。”同上书,第 272 页。
    ⑦ 卡特的和平建议原则是:“第一,我们的目标是实现真正全面的和平,它包括以色列所有的邻国;第二,要以联合国二四二决议为基础;第三,和平的定义是广泛的,包括开放边界和自由贸易;第四,关于以色列从其占领的领土撤回到安全的边界去;第五,应该建立一个巴勒斯坦实体(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同上书,第 277 页。
    ⑧ 同上书,第 278 页。
    ① 卡特总统表示:“现在,同阿拉伯领导人和贝京会谈之后,我看到:如果我们能够为拟议中的日内瓦会谈作出安排的话,有些妥协是可能为双方所接受的。” 卡特:《保持信心——吉米?卡特总统回忆录》,第 278 页。
    ② 同上书,第 278 页。
    ③ 同上书,第 279—280 页。
    ④ 同上书,第 280 页。
    ⑤ 同上书,第 281 页。
    ⑥ 卡特说:“正如我估计得那样,埃及人和约旦人是好办的,只有叙利亚是个问题。……过了几天,这一切进程似乎都中止了。”同上书,第 281 页。
    ⑦ 同上书,第 282 页。
    ⑧ 萨达特说:“我仔细研究了形势,发现我们已经进入了可怕的无休止的循环之中,……因为由于存在着壁垒或前面指出的可怕的心理隔阂,以色列在和平进程的准备阶段反对一切形式和程序……我们阿拉伯人同样是由于这一可怕的隔阂,自发地反对这些形式。……这样,我们就进入了表面的程序性的无休止的循环之中而远离了问题的实质。我这里所说的心理隔阂是指怀疑、畏惧、怨恨、甚至是误解的大墙。”萨达特:《我的一生——对个性的探讨》,第 316—317 页。
    ① 萨达特针对阿以双方的心理障碍说:“这样,我就发现改变的唯一途径是必须涉及这种观点的主要之点和本质。如果我们为了实现持久和平必须讨论问题的本质和基础的话,那么我们必须有全新的作风——这种作风要超越形式和程序阶段,打碎互不信任的障碍,再也不回到无休止的循环和绝路上去。” 卡特:《保持信心——吉米?卡特总统回忆录》,第 318 页。
    ② 萨达特提出的五个条件是:1、以色列结束对“六?五”战争中侵占的阿拉伯领土的占领;2、实现巴勒斯坦人民的基本权利,包括民族自决和建立国家的权利;3、中东地区各国有权和平地生活在安全的和有保证的边界之内,为此可以采取相应的国际保证;4、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用和平手段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5、结束本地区的战争状态。对此,贝京表示,缔结和平协议不可避免,但是不同意撤出“六?五”战争中侵占的阿拉伯领土和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这两个要求。季国兴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战争史》,第 415—416 页。
    ③ 萨达特:《我的一生——对个性的探讨》,第 326 页。
    ④ 萨达特说:“我曾经估计我的这次旅行会导致打破无休止的循环——年复一年,我们一直在其中打转转的圈圈。……我的估计完全正确。”同上书,第 325 页。
    ⑤ 卡特说:“我同以色列、埃及和大多数西方世界的人们一起为这极有象征意义的姿态激动不已。但是在中东的另一些地方,反应却恰恰相反。叙利亚断绝同埃及的外交关系,叙利亚、利比亚和伊拉克政府的高级官员甚至主张杀掉萨达特。”卡特:《保持信心——吉米?卡特总统回忆录》,第 284 页。
    ⑥ 卡特说:“然而,越来越清楚,单靠萨达特和贝京是不可能在解决尚未触及的基本问题上走得很远,如巴勒斯坦问题、以色列军队撤出其占领的领土问题、以色列安全问题以及真正和平的定义问题。”同上书,第 285 页。
    ⑦ 其内容是:在埃及领土问题上,贝京愿意归还从沙姆沙伊赫到埃拉特海岸一带,如果萨达特同意西奈地区吉迪以东到米特拉山口一带实行非军事化,则以色列愿意撤军。对于西岸地区,贝京愿意在一段时期内部体以色列对西岸主权的要求,并准许被占领地区居民有权处理内部事务。同上书,第 286 页。
    ⑧ 季国兴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战争史》,第 418 页。
    ⑨ 卡特:《保持信心——吉米?卡特总统回忆录》,第 287 页。
    ⑩ 其主要内容是:首先、真正的和平必须建立在与和平有关的各方的正常关系的基础上,和平不只是终止敌对行为;第二、以色列必须撤出其 1967 年占领的领土,必须达成一项协议,确定和承认各方在和平和正常的关系中的边界;第三,必须就巴勒斯坦问题的各个方面做出一项决议。这个决议必须承认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使巴勒斯坦人能够参加决定他们的前途。卡特:《保持信心——吉米?卡特总统回忆录》,第 290 页。
    ① 同上书,第 293 页。
    ② 1 月 23 日,卡特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我们决定邀请萨达特来,也许可以同我在戴维营共度周末——如果军事和政治谈判破裂,则请萨达特和贝京一起来。”同上书,第 290 页。
    ③ 同上书,第 295 页。
    ④ 卡特在日记中写道:“假如我的估计正确,他究竟愿为实现和平做些什么呢?”同上书,第 297 页。
    ⑤ 同上书,第 300 页。
    ⑥ 卡特说:“会谈期间,报纸将作何报道,对我不再是重要的了。要紧的是,埃及人和以色列人要尽量少表态,不要发表公开声明,因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同上书,第 302 页。
    ⑦ 同上书,第 302 页。
    ① 卡特说:“总的说来,这次会谈是令人失望的。我曾经希望,贝京会带一些新建议到戴维营来,但他几乎逐字逐句地重复原来的谈判主张,没有一点松动的表示,但是至少我表明了我们的态度,我们要求在戴维营作出最后决定,我们将有力地提出我们的主张。” 卡特:《保持信心——吉米?卡特总统回忆录》,第 320—321 页。
    ② 同上书,第 323 页。
    ③ 同上书,第 327 页。
    ④ 卡特说:“在开始时我决定不参与贝京和萨达特之间的讨论。我希望他们彼此直接交谈。他们一面谈,我就一面埋头记笔记,不久他们便不再和我说话或征求我的意见了。”同上书,第 332 页。
    ⑤ 卡特说:“这种不信任的感情就是我想要加以纠正的。他们俩都是正直的、讲道理的和有胆识的人,我对他们俩都很了解。双方都是值得尊敬的,但必须消除误解。”同上书,第 334 页。
    ⑥ 同上书,第 335 页。
    ① 卡特:《保持信心——吉米?卡特总统回忆录》,第 337 页。
    ② 同上书,第 337 页。
    ③ 同上书,第 347 页。
    ④ 同上书,第 348 页。
    ⑤ 卡特认为,面对埃以谈判的僵局,“唯一能取得成功的办法就是提出一项较公平合理的方案,它既未违背萨达特的广泛的原则,又有希望为以色列代表团的其他成员所接受。”方案的主要内容是:“结束战争;实现永久和平;以色列在一切国际航道自由航行;安全和公认的边界线;建立国家之间全面的正常关系;以色列军队分阶段从西奈半岛撤出;实现西奈半岛的非军事化;建立检测站以确保协议得以遵守;结束封锁和抵制;确定一套解决未来纠纷的程序;把这些原则延伸到以色列和其他邻国之间将来签订的协议中去;在用 5 年的过渡期来决定西岸和加沙地带的永久性地位之后,迅速给予巴勒斯坦人以充分的自治权;以色列的武装部队从西岸撤退到指定的安全地点去;迅速解决难民问题;以及用 3 个月时间来完成埃及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同上书,第 350 页。
    ⑥ 同上书,第 351 页。
    ⑦ 同上书,第 357 页。
    ① 卡特:《保持信心——吉米?卡特总统回忆录》,第 358 页。
    ② 同上书,第 359—360 页。
    ③ 同上书,第 362 页。
    ④ 同上书,第 364 页。
    ⑤ 同上书,第 365 页。
    ⑥ 同上书,第 366 页。
    ⑦ 同上书,第 367 页。
    ⑧ 同上书,第 368—370 页。
    ① 卡特:《保持信心——吉米?卡特总统回忆录》,第 371 页。
    ② 卡特说:“贝京立即谈起了该死的定居点问题,但我坚持按顺序逐段地仔细研究两个文件。我想让以色列人意识到所剩的分歧已寥寥无几。”同上书,第 371 页。
    ③ 同上书,第 372 页。
    ④ 卡特:《保持信心——吉米?卡特总统回忆录》,第 374—376 页。
    ⑤ 《戴维营协议》包括《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其中,《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的主要内容是:联合国 242 号决议是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基础;中东各国有权在安全和公认的边界内和平地生活;埃及双方决心达成一项公正、全面和持久的解决中东冲突的办法;对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实行不超过 5 年的过渡性安排;埃及、以色列和约旦将商定在这两个地区建立经选举产生的自治机构的方式和确定自治机构的职权范围;自治机构的建立,即 5 年过渡期的开始,有关各方将尽早谈判确定西岸和加沙的最后地位。《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的主要内容是:双方确认,以色列军队分阶段撤出西奈半岛,它在西奈的机场移交埃及,只供民用;蒂朗海峡和亚喀巴湾向各国开放,以色列船只有权在苏伊士湾和苏伊士运河自由通行;在签订埃以合约和以色列完成在西奈半岛的第一阶段撤军后,双方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季国兴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战争史》,第 422—423 页。
    ⑥ 卡特:《保持信心——吉米?卡特总统回忆录》,第 381 页。
    ⑦ 同上书,第 379 页。
    ① 徐向群、宫少朋编:《中东和谈史:1913—1995 年》,第 191 页。
    ② 同上书,第 192 页。
    ③ 卡特写道:“达扬告诉我们,他再也不能代表以色列说话了,因为每一点都必须在耶路撒冷得到澄清。我也了解到,即使是贝京,他在自己的党内也因有些人反对戴维营协议而在政治上吃些苦头。萨达特也遇到了问题,因为他正受到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巨大压力,不让他同以色列单独媾和。”卡特:《保持信心——吉米?卡特总统回忆录》,第 383 页。
    ④ 卡特描述道:“万斯继续为解决中东问题而努力,但结果是令人沮丧的。同以色列人谈判是困难的,因为他们继续在互相踢皮球,一会儿从达扬、魏茨曼那里踢给内阁、贝京,一会儿又往回踢。”同上书,第 383 页。
    ⑤ 徐向群、宫少朋编:《中东和谈史:1913—1995 年》,第 193 页。
    ⑥ 卡特:《保持信心——吉米?卡特总统回忆录》,第 385 页。
    ① 徐向群、宫少朋编:《中东和谈史:1913—1995 年》,第 194 页。
    ② 卡特在 1979 年 1 月 26 日的日记中写道:“在中东谈判问题上,由于以色列和埃及互不妥协,在细节上模棱两可,我们估计很可能要进入死胡同。”卡特:《保持信心——吉米?卡特总统回忆录》,第 387 页。
    ③ 同上书,第 388 页。
    ④ 同上书,第 388 页。
    ⑤ 卡特在 1979 年 3 月 2 日的日记中记道:“我承认以色列也已作出了较大的让步……我们在提出妥协的措词上面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从以色列那边根本没有得到建设性的回答。”同上书,第 389 页。
    ⑥ 同上书,第 394 页。
    ⑦ 卡特写道:“好几位内阁成员的谈话表明,他们绝大多数接受我们的建议,但贝京还没有表示接受。”同上书,第 397 页。
    ⑧ 卡特写道:“听完达扬的反应之后,我决定删掉所有关于加沙的条文,好让贝京在措词上获得某种胜利。”同上书,第 398—399 页。
    ⑨ 埃以和约以戴维营协议为基础,其主要内容是:以色列分阶段从西奈半岛撤军,第一阶段应从双方交换和约批准书之日起的 9 个月内撤至阿里什—穆罕默德角一线以东地区,然后在 3 年内撤出其余的西奈领土;在以色列完成第一阶段撤军后,埃以双方建立正常的外交、经济和文化关系;双方在互换条约批准书之后的十个月内将就巴勒斯坦自治问题开始谈判,此项谈判由埃及、以色列和约旦三方参加,巴勒斯坦人的代表可以加入埃及代表团;邀请美国充分参与各个阶段的谈判。季国兴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战争史》,第 423—424 页。
    ⑩ 徐向群、宫少朋编:《中东和谈史:1913—1995 年》,第 197 页。
    ① 季国兴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战争史》,第 425 页。
    ② 徐向群、宫少朋编:《中东和谈史:1913—1995 年》,第 198 页。
    ③ 同上书,第 198 页。
    ④ 协议的主要内容是:埃及在收复西奈半岛全部领土时,也将收复位于亚喀巴湾出口处的蒂朗岛和萨纳菲尔岛。埃及对以色列移交它在西奈的旅馆、学校和其他设施给予补偿。季国兴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战争史》,第 426 页。
    ① 萨达特说:“我认为,罗杰斯缺乏判断能力,或者最好的可能是他很天真。他曾相信以色列将接受我提出的倡议。我不知道罗杰斯的这种信念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因此,他受到了应得的惩罚。梅厄夫人在议会上攻击他,不断驱赶他,甚至把他撵出国务院。”萨达特:《萨达特回忆录——莫斯科同开罗之间的坚冰正在消融》,第 242 页。
    ② 1969 年 9 月 11 日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上,在罗杰斯抛出其计划前,尼克松总统问罗杰斯是否就其方案的内容征求过以色列的意见,罗杰斯则回复说,以色列人会对全面方案感到高兴。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中册,第 146 页。
    ③ 梅厄夫人说:“罗杰斯认为俄国人、美国人、法国人和英国人应当在某地舒舒服服地坐下来制订一个对阿拉伯人和对我们都‘可行的’妥协方案。我几次向罗杰斯解释,这种妥协方案可能满足美苏缓和的需要,但它几乎肯定不会对以色列的安全提供有约束力的保证。这怎么会呢?俄国人正在支撑和操纵埃及的整个战争力量;法国人几乎和俄国人一样亲阿拉伯人;英国人不比法国人落后;只有美国人是关心以色列的生存的。”果尔达?梅厄:《梅厄夫人自传》,第 367 页。
    ① 尼克松说:“从纯粹实际的意义来说,归还所占领土的规定意味着罗杰斯计划是完全不可能被以色列接受的。”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中册,第 146 页。
    ② 萨达特在回忆录中写道:“基辛格对哈菲兹?伊斯梅尔说的意思是:我们是战败国,因此我们不应要求过高;我们不能打仗,如果再打,将遭到比六七年更惨重的失败;我们应当作为失败者而不是胜利者去行事,我们在任何一场战斗中都没有获胜。”萨达特:《萨达特回忆录——莫斯科同开罗之间的坚冰正在消融》,第 204 页。
     ① 如 Lynn C. Holaday, “Stage Development Theory: A Natur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mediation Process”, Negotiation Journal, July 2002, pp.191-210.
    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回忆录:白宫岁月(1956-1961)》下册,静海译,北京三联书店,1977 年版。
    奥尔森,曼瑟尔:《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
    奥斯本等:《博弈论教程》,魏玉根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版。
    鲍德温编:《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肖欢容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
    宾默尔:《博弈论与社会契约——公平博弈》,王小卫等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曹础基:《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版。
    达扬,摩西:《达扬自传》,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年版。
    方连庆、刘金质、王炳元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费雷尔:《艾森豪威尔日记》,陈子思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 年版。
    弗登博格和梯若尔:《博弈论》,黄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
    国际关系研究所:《中东问题文件汇编(1945-1958)》,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8 年版。
    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回忆录》,张岱云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 年版。
    基欧汉,罗伯特:《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
    基欧汉,罗伯特:《局部全球化世界中的自由主义、权力与治理》,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基欧汉,罗伯特和奈,约瑟夫:《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基辛格,亨利:《白宫岁月》第一册,陈瑶华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年版。
    基辛格,亨利:《白宫岁月》第二册,吴继淦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年版。
    基辛格,亨利:《白宫岁月》第三册,范益世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年版
    基辛格,亨利:《大外交》,顾淑馨、林添贵译,海南出版社,1997 年版。
    基辛格,亨利:《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一册,张志明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 年版。
    基辛格,亨利:《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二册,刘丽媛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 年版。
    基辛格,亨利:《动乱年代——基辛格回忆录》第三册,吴继淦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 年版。
    吉本斯:《博弈论基础》,高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版。
    吉尔平,罗伯特:《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邓正来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
    季国兴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战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年版。
    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直觉与错误知觉》,秦亚青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年版。
    卡坦,亨利:《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以色列》,西北大学伊斯兰教研究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版。
    卡特:《保持信心——吉米?卡特总统回忆录》,裘克安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第 265 页。
    克里蒙克,维克托编:《国际谈判——分析、方法和问题》,屈李坤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年版。
    肯尼迪,保罗:《大国的兴衰:1500-2000 年的经济变迁与军事冲突》,王保存等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 年版。
    拉斯缪森,艾里克著:《博弈与信息——博弈论概论》,王晖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 月版。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年版。
    鲁杰,约翰编:《多边主义》,苏长和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
    迈尔森,罗杰:《博弈论——矛盾冲突分析》,于寅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年版。
    梅厄,果尔达:《梅厄夫人自传》,章仲远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 年版。
    摩根索,汉斯:《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徐昕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 年版。
    纳丁,安东尼:《纳赛尔》,范语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年版。
    奈,小约瑟夫:《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张小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 年版。
    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中册,裘克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年版。
    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下册,马衮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年版。
    诺伊曼,伊弗和韦弗尔,奥勒编:《未来国际思想大师》,肖锋、石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秦亚青:《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美国在国际武装冲突中的支持行为(1945-1988)》,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
    萨达特:《萨达特回忆录——莫斯科同开罗之间的坚冰正在消融》,辛华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年版。
    萨达特:《我的一生——对个性的探讨》,李占经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年版。
    时殷弘:《新趋势 新格局 新规范》,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年版。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十卷本),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 年版。
    温特,亚历山大:《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
    沃尔兹,肯尼思:《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倪世雄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 年版。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下册),谢德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年版。
    徐向群、宫少朋编:《中东和谈史:1913—1995 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版。
    阎学通、孙学峰:《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
    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
    阎学通:《中国崛起——国际环境评估》,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
    殷罡编:《阿以冲突——问题与出路》,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 年版。
    袁方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
    袁明编:《国际关系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
    张士智:《美国中东关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年版。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版。
    赵国忠:《八十年代中东内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年版。
    祖海尔,巴尔:《现代以色列之父——本?古里安传》,刘瑞祥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年版。
    Allison, Graham, Essence of Decision: Explaining the Cuba Missile Crisis,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 1999.
    Arenwald, Walter “Mediation, Arbitration, and Investigation of Industrial Disputes in New York State, 1937-40”,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49, No.1 Feberary 1941, pp. 59-89.
    Art, Robert and Kenneth Waltz, The Use of Force: Military Power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1999.
    Avruch, K. Culture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Washington D.C.: US Institute of Peace Press, 1998. Axelrod, Robert,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4.
    Baldwin, David,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the Contemporary Debat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Bartunek, Benton and C. Keys, “Third Party Intervention and the Bargaining Behavior of Group Representatives”,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19, 1975, pp.532-557.
    Bercovitch, Jacob and Rubin, Jeffrey eds, Media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Multiple Approaches to Conflict,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2.
    Bercovitch, Jacob “Culture and International mediation: Exploring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Linkages”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 6, 2001,
    Bercovitch, Jacob “Focus On: International Mediation”,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28, No.1, 1991. p3.
    Bercovitch, Jacob and Derouen, Karl “Mediation in Internationalized Ethnic Conflicts: Assessing the Determinants of a Successful Process”, Armed Forces & Society, Vol. 30, No. 2, Winter 2004, pp. 147-170.
    Bercovitch, Jacob and Schneider, Gerald “Who Mediate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Conflict Management”,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 37, No.2, March 2000, pp. 145-165.
    Bercovitch,Jacob, Anagnoson and Wille, “Some conceptual issues and empirical trends in the study of successful media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28 No.1, 1991, p.10.
    Brecher, Michael and Harvey, Frank eds. Realism and Institutionalism in International Studies,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2.
    Bull, Hedley, The Anarchical Society: A Study of Order in World Politics, Basingstoke: Macmillan. 1977.
    Burton, J.: Conflict and Communication, N.Y. Free Press, 1969,
    Chris R. Mitchell, “The Motives for Mediation” in C. R. Mitchell and K. Webb eds. New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Mediation,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1988
    Conlon, and Fasolo, “The Influence of Speed of Third-party Intervention and Outcome On Negotiator and Constituent Fairness Judgement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33, No. 4, Dec., 1990.pp 833-846.
    Copeland, Dale, The Origins of Major War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0. Depner, C. E. K. cannata & I. Ricci, “Mediated Agreement on Child Custody and Visitation”, Family and Conciliation Courts Review, 32 1995,pp.306-325.
    Dryzek,John and Hunter, Susan “Environmental Med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Problem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31, No.1, March 1987, p.89.
    Fudenberg, D. and J. Tirole 1991, Game Theor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Garcia, Angela “Dispute Resolution Without Disputing: How the Interactional Organization of Mediation Hearings Minimizes Argum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56, December 1991, p.818.
    Henderson, D. A., “Mediation Succes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hio State Journal on Dispute Resolution, 11 1996, pp.105-47.
    Hobbes, Thomas, Leviathan, Edited by Richard Tuck,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Hume, David, Political Essays, Edited by Knud Haakonsse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Jervis, Robert, 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6.
    Karim, and Pegnetter, “Mediator Strategies and Qualities and Mediation Effectiveness”,Industrial Relations, Vol.22,1983, pp.105-113.
    Kaufman, S. & Duncan, G. T. “Third Party Intervention: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in A. Rahim eds. Managing Conflict, New York: Praeger, 1989
    Kegley, Charles and George Raymond, A Multipolar Peace? Great-Power Politic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4
    Kegley, Charles W. Jr. and Gregory A. Raymond, Exorcising the Ghost of Westphalia: Building World Order in the New Millennium, Upper Saddle River, NY: Pearson Education Inc. 2002
    Kennedy, Paul,The Rise and Fall of Anglo-German Antagonism 1860-1914,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1982
    Keohane, Robert O. and Nye, Joseph,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3rd ed. Glenview, Ill.: Scott, Foresman. 2001.
    Keohane, Robert O., After Hegemony: 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Kolb, “Strategy and Tactics of Mediation”, Human Relations, Vol.36, No.3, 1983, pp.247-268
    Krasner, Stephen D. ed., International Regim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 Lebow, Richard and Strauss, Barry eds.,(1995), Hegemonic Rivalry: From Thucydides to the Nuclear Age, Boulder: Westview Press.
    Limm, Peter, The Thirty Years War,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 1984
    Locke, John, Political Essays, Edited by Mark Goldie,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Mandell, Brian and Tomlin, Brian “Medi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Norms to Manage Conflict: Kissinger in the Middle East”,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28. no.1,1991. p.43.
    Ott, Marvin “Mediatioin as a Method of Conflict Resolutin: Two Case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26, No. 4, Autumn 1972, P.597.
    Oye, Kenneth, ed.,. Cooperation under Anarch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6.
    Pocock, J. G. A.. The Ancient Constitution and the Federal Law: A Study of English Historical
    Thought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7.
    Rawls, J.,. A Theory of Justic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Richmond, Oliver “Devious Objectives and the Disputants’ View of International Mediation: A Theoratical Framework ”,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35. No.6, 1998, p.708.
    Schelling, Thomas. C. The Strategy of Conflict,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Wall, James “Mediation: A Current Review”,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37, No.1, March 1993, p160.
    Waltz, Kenneth.. Man, the State and War: A Theoretical Analysis. 2nd e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1
    Wendt, Alexander, “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6: 391-425. 1992
    Whiting, R. A., “Family disputes, nonfamily disputes, and mediation success”, Mediation Quarterly, 11 1994,pp.247-60.
    Yalem, Ronald “Controlled Communication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 8, No. 3, 1971, pp. 263-272
    Zartman, I. W., “A skeptic’s view”, in G. O. Faure and J.Z. Rubin eds. Culture and Negotiation , Newsbury Park, CA: Sage, 1993.
     ① 国际关系研究所:《中东问题文件汇编》,第 226—228 页。
     ① 国际关系研究所:《中东问题文件汇编》,第 257—258 页。
     ① 国际关系研究所:《中东问题文件汇编》,第 271—272 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