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制度与角色的互动: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研究的一个视角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前,中国社会的需求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整个社会的公共需求正在快速增长;社会关系结构也正在发生革命性变革,交换关系日益占据主导地位。面对社会需求结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根本性变革,我国政治体系的改革相对迟缓,政治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封闭特征当前仍比较明显;政治体系的制度容纳能力与社会日益增长的参与需求还不太适应;政府过程的各环节对社会公共需求的回应比较乏力。这些都是当前中国政治体系与政府过程面临的结构性缺陷,对于这些结构性缺陷,只有通过政治体系和政府过程的结构性改革才能得到有效解决,最根本的是实现政府过程中制度与角色两大变量之间的良性互动。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当代中国政府过程,过程方法是研究政府的一个重要分析方法。本文研究政府过程的角度是制度与角色的互动,这是分析政府过程的一个新角度。本文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调查研究方法、个案分析方法和文献研究方法,在重点分析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制度与角色互动场域与表现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中制度与角色互动的效益及其成因,最后指出制度与角色的良性互动是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优化的路径。本文共包括七章内容:
     绪论重点对研究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以及本文的研究角度、研究方法、研究框架等进行阐述、分析和说明。
     对本文涉及的两个重要概念制度与角色进行研究。指出制度与角色是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分析的重要变量。对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分析的理论基础——政治系统论进行了系统介绍和分析。重点对政府过程中的制度及其功能和政府过程中的角色及其功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对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中制度与角色互动的场域与表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了场域的内涵及其特性。对政治输入过程、政治转换过程、政治输出过程以及政治反馈过程中制度与角色互动的表现进行了系统、详细的阐述。政治输入过程中制度与角色互动的表现有:政治参与主体对利益表达制度安排的遵守,政治参与主体对利益表达制度安排的排斥,弱势群体制度化利益表达有效渠道存在不足等。政治转换过程中制度与角色互动的表现有:听证制度的形式化,专家与思想库失灵,地方政府政治转换过程中的地方保护,部门立法中的部门利益倾向,强势利益群体与弱势群体参与决策的影响力不平衡等。政治输出过程中制度与角色互动的表现有:利益相关方对制度的抵制,政策执行中的地方保护,政策执行中的部门利益倾向,政策执行中的部门间冲突,决策中枢对制度执行力的强调与监督等。政治反馈过程中制度与角色互动的表现有:反馈信息失真,第三方评估主体与制度互动不足等。
     分析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中制度与角色互动的效益。政府过程中制度与角色互动的消极影响主要包括:软化制度约束的刚性,损害政府的公共性,削弱政府的权威性,影响社会稳定。政府过程中制度与角色互动的积极影响主要包括:社会的安全阀,达成政治共识,增强政治参与主体的政治主体地位,增进政府与公众的理性精神。
     分析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中制度与角色互动的成因。催生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中制度与角色互动的原因主要有: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制度本质与人利益意识的觉醒,委托——代理机制的天然缺陷,制度供求关系失衡,以及社会组织的发展带来组织化权利主体的政治参与等。
     重点阐述制度与角色的良性互动是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优化的路径。主要从五个方面努力:构建“社会基础秩序”,坚持制度优先不断增强制度约束的刚性;增强政治系统的开放性与透明度,增加政治机会;培育公民社会,推动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加快政府转型,构建服务型政府;促进理性生长,增强制度、角色互动的协调度与社会和谐度等。
     结合电动车新国标事件和钓鱼执法事件两个个案对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中制度与角色互动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两个个案生动的分析,使当代中国政府过程中制度与角色的互动更直观、更生动。
At present, Chinese social demand structure is undergoing a revolutionary transformation, and the whole social public demand is growing rapidly. Exchange relationship is dominant in revolutionary transformed social relation structure.While the social demand structure and social relations are fundamental reformed, the reform process of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is relatively slowly and the closed features of planning economic system are still more apparent now. The capacity of political system isn't adaptive to growing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the response of government process to public social demand is still weak. All of these are the structural defects of current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and government.Only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political system and government process could effective solve these deficiencies, and the most fundamental step is the benign interaction of two variables of government process, system and role.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is the process of contemporary China, and process method is an important analytical method. In this paper, we studied the government process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roles and system perspective, which is a new angle of analysis the government process. This paper uses system analysis, survey research, case analysis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s. Based on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governme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ystem and function, and its causes, we focus on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ystem and the role and performance field. And pointed out the optimal way of Chinese government process is the benign interaction of system and roles. There are seven chapters in this dissertation.
     Introduction focuses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problems of this study, advances of related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the point of this research, research methods and research framework.
     Two important concepts involved in this paper are system and role. We point out that the system and the role are two important variables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government process. And we systematically descript and analys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government process, Political system theory. In this chapter, we analysis the system and role, the role and its function in government process deeply.
     The field and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and the role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government process are detailed analyzed in this chapter, and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s of the field. Political input process,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process, political output process, political feedback process system and the interactive performance of system and role are explained systemically and in detail here. The performance of system and role interaction in the political input process system including, the compliance and the repulsion of political participates to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for compliance with the interests, the lack of the effective channels to express institutionalized the interests of vulnerable groups, and so on. The performance of system and role interaction in the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process system including, the formalization of the hearing of witness, the failure of experts and think tank, the local protection in the transi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the department interest tendency in the department legalization, the imbalance influence between strong interest groups and vulnerable groups in participating in the decision-making, and so on. The performance of system and role interaction in the political output process system including, rejecting of related interests groups to the systems, local protection, interest tendency and the conflicts among department in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the emphasis and supervision of policy-making centre to the executive power, and so on. The distorted of feedback information and the deficient interaction between third-party assessment and system interaction are respected in the interaction of system and role in the political feedback system.
     Then, the benefits of interaction of system and role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government process are analyzed. The negative features of interaction of system and role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government process including, intenerating the rigidity of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impairing the commonality of government, weakening the authority of the government and affecting social stability. The positive features of interaction of system and role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government process including, the social safety valve, reaching a political consensus, enhancing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status of the main political body, enhancing the spirit of rational government and the validity of government.
     In addition, we analyze the causes of interaction of system and role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government process. There many aspects which induce the interaction of system and role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government process, that are, the essence of value distribution system, the awakening of interest consciousness, the natural deficiency of authorized system, im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in the system,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systematized interest groups, which caus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organization.
     We focus on the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system and the role is the optimal proces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government process. Five aspects are studied here. Firstly, strengthening rigidity of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and Insisting on system priority to build social "based on order". The second aspect is enhancing openness and transparency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to increase political opportunity. The third one is fostering civil society, promoting the benign interaction of political countries and citizen society. The fourth one is speed up government transformation, constructing service government. The last not the least one is promoting rational growth, strengthen the coordination of system, roles interaction, social harmonious degree and other aspects.
     Combined with two cases, the new national standard of electric vehicles and fishing enforcement, we analysis the interaction of system and rol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government process. Analysis two cases vividly, let the system and the role intera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governmental process more intuitive, more vivid.
引文
①本部分的相关内容,以《论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政府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为题,发表在《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上。
    ①迟福林:《公共需求变化与政府转型》,《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第17期。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2页。
    ③《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26页。
    ④刘天喜著:《同一·分化·自由》,华夏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32—37页。
    ①宋维强著:《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民群体性事件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页。
    ②胡联合、胡鞍钢等著:《当代中国社会稳定问题报告》,红旗出版社,2009年,第139页。
    ③《“典型群体性事件”的警号》,《瞭望新闻周刊》,2008年第36期。
    ④于建嵘:《群体性事件症结在于官民矛盾》,《中国报道》,2010年第1期。
    ①闫顺利等:《过程哲学研究综述》,《高校社科信息》,2000年第1期。
    ①王邦佐等主编:《新政治学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42页。
    ②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0-14页。
    ③参阅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页。
    ④[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14页。
    ⑤[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65页。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67--68页。
    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71页。
    Harold D.Lasswell, The Decision Process, Collegee Park:University of Maryland Press,1956.
    ①参阅保罗·A·萨巴蒂尔编:《政策过程理论》,彭宗超、钟开斌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9-10页。
    ①[美]约翰·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第2版),丁煌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②詹姆斯·L·特鲁、布莱恩·D·琼斯、弗兰克·R·鲍姆加特纳:《间断——平衡理论:解读美国政策制定中的变迁和稳定性》,参阅[美]保罗·A-萨巴蒂尔编:《政策过程理论》,彭宗超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25页。
    ③[美]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杨砾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
    ④[美]赫伯特·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李柱流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⑤[美]查尔斯·E.林德布洛姆:《“竭力对付”的科学》,载彭和平等编译:《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
    ① Frank Fishler, Evaluating Public Policy, Chicago:Nelson Hall,1995.
    ② Stuart S.Nagel, Handbook of public policy evaluation, Thousand Oaks, Calif.:Sage Publications,2002.
    ③陈庆云: 《公共政策十大理论问题再思考》, 《中国行政管理》,1999年第12期。
    ④沈承刚著:《政策学》,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247页。
    ⑤李静芳: 《我国地方公共政策评估现状与对策》, 《行政论坛》,2001年11月总第48期。
    ⑥陈振明编著:《公共政策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8页。
    ⑦张小明: 《内部输入:解读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输入机制》, 《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①[美]肯尼思·阿罗:《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陈志武、崔之元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54页。
    ②[美]奥尔森: 《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第2页。
    ①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 《新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2),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589页。
    ② Max Weber, Essays in Sociology by H.Gerth and C.Wright Mills.Copyright(?)1946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renewed 1973 by Dr.Hans H.Gerth.
    ③ Robert A.Dahl, The Science of Administration:Three problems, in Classics of Public Aministration.op.cit,p.123.
    ①张小明: 《内部输入:解读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输入机制》, 《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②秦龙、张曙丽:《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及其克服》,《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③王学杰: 《改善我国公共政策参与方式的思考》, 《中国行政管理》,2001第2期。
    ①李静芳: 《我国地方公共政策评估现状与对策》, 《行政论坛》,2001年11月总第48期。
    ①胡宗山著:《政治学研究方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47页。
    ①转引自俞可平:《西方政治分析新方法论》,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0页。
    ②[美]戴维·伊斯顿著:《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25—26页。
    ③俞可平:《西方政治分析新方法论》,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3—24页。
    ④D. Easton, The Political System, N.Y.:Knopf,1953, p.129.
    ①参阅[美]戴维·伊斯顿著:《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37页。
    ①参阅[美]戴维·伊斯顿著:《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30页。
    ②[美]戴维·伊斯顿著:《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43页。
    ③[美]戴维·伊斯顿著:《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47页。
    ④[美]戴维·伊斯顿著:《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83页。
    ⑤[美]戴维·伊斯顿著:《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268页。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56页。
    ① James G. March and Joharl P. Olsen,The New Institufionalism: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American PohficM Science Renew,1984v01,78.P734—749.
    ②陈振明:《政治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57-58页。
    ③陈振明:《政治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57-58页。
    ④参阅[美]凯尔布尔:《政治学和社会学中的“新制度学派”》,《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6年第3期。
    ① North, Douglass C,institution,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p.3.
    ②[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253页。
    ①[美]戴维·伊斯顿著:《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21页。
    ①刘恒等:《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页。
    ①参阅朱旭峰著:《中国思想库:政策过程中的影响力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9-93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9-30页。
    ①转引自伍启元:《公共政策》(上),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4页。
    ② H.D.Lasswell and Kaplan, Power and Society, N.Y.:Mc Graw-Hill Book Co.,1963, p.70.
    ③ D. Easton, The Political System, N.Y:Knopf,1953, p.129.
    ④ T. R.Dye,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Englewood Cliffs, N.J.:Pretic-Hall, Inc.1987, p.3.
    ⑤ Carl J.Friedrich,Man and His Government, New York:Mc Graw-Hill Book Co.,1963,p.79.
    ②[美]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决策》,唐亮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第4页。
    ①张金马:《政策科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9-20页。
    ②陈振明等:《政策科学原理》,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9页。
    ③伍启元:《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第1页。
    ④刘进才:《公共政策评估的模糊数学方法》,《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
    ⑤梁仲明:《论加入WTO对我国政府治理方式的影响》,《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⑥周树志:《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管理》,《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2期。
    ⑦王雅莉:《行政管理与公共政策》,《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①参阅[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299—300页。
    ①参阅[英]拉尔夫·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林荣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38页。
    ② Nagel, Stuart S. Conflicting Evaluations of Policy Studies, in Naomi B. Lynn and Aaron Wildavsky (eds.).Public Administration:Th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 Chatham, N.J.:Chatham House Publishers,1990, p.429.
    ③ Dye, Thomas R.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10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2002, p.315.
    ①转引自房宁、赵会民著:《现代西方政治理论》,北京出版社,1995年,第221页。
    ①转引自吕亚力:《政治学方法论》,台北三民书局,1979年,第250页。
    ②G Mosca,The Ruling Class,New York,1939,p.50.
    ①丁煌:《政策执行阻滞机制及其防治对策》,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99页。
    ②参阅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02页。
    ①参阅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89-190页。
    ②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70页。
    ①参阅杜钢建:《公民参与:宪政发展的必然趋向》,政治文化研究网,http://www.tszz.com/scholar/dgj/dgj007.htm,2001年4月4日。
    ②[美]罗伯特·达尔: 《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3页。
    ③参阅吴听春:《公共选择与公民参与集体行动的动力》,《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179页。
    ①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55—174页。
    ②郑杭生:《关于城市社会阶层划分的几个问题(热点透视)》,载《人民日报》,2002年2月9日。
    ③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8页。
    ①参阅王立新:《试论我国社会分层中人民利益表达制度的建构》,《社会科学》,2003年第10期。
    ②转引自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68页。
    ③参阅徐锋著:《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东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2--43页。
    ①《两会议案提案里的数字含金量》,《领导决策信息》,2009年第10期。
    ①吴超:《新中国六十年信访制度的历史考察》,《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11期。
    ②本部分的相关内容,以《人际互动与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冲突的消解》为题,发表在《河南大学学报》201]年第2期上。
    ①调研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是多层随机抽样的办法,最终选择了上海市的5个区,11个街道(镇),24个社区(居委会)。调研方式主要是两种:一种是抽样问卷调查,共投放居民问卷480份,实际发放452份,回收有效问卷406份。问卷之所以没有全部发放成功,是因为有的居民不在家,有的不愿意接受调查。但从回收率来看,有效回收率还是很高的,达89.8%。问卷调查采取留置——回收办法:第一次去社区(居委会)时发放一部分,没有发放的问卷委托居委会干部代为发放。问卷发放以后,隔1—2天拿取。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居民在充足的时间里作出思考,而且还可以参考其家人的意见。另一种调研方式就是深度访谈和座谈会。这主要是针对社区工作者(居委会干部、物业管理公司员工、业委会成员、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辖区单位负责人等)和部分居民代表,共计访谈186人次。
    ②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政党制度》,http://www.gov.cn/zwgk/2007-11/15/content 806278.htm,2007年11月15日。
    ③[澳大利亚]约翰·S.德雷泽克:《不同领域的协商民主》,王大林译,《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①彭宗超:《公共治理视野中的中国听证制度改革》,《公共管理评论》,2004年第1期。
    ①参阅于健慧:《权力寻租性腐败的表现及成因》,《行政论坛》,2005年第3期。
    ②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第358页。
    ③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政府转型》,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第233页。
    ④中新:《世界清廉指数排行榜中国得分上升》,《政府法制》,2008年第22期。
    ⑤中新:《世界清廉指数排行榜中国得分上升》,《政府法制》,2008年第22期。
    ⑥孙立平著:《重建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91页。
    ①参阅朱旭峰著:《中国思想库:政策过程中的影响力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4页。
    ② James A. Smith, Idea Brokers:Think Tanks and the Rise of the New Policy Elite, New York:The Free Press, 1991.
    ③ David M. Ricci, 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Politics:The New Washington and the Rise of Think Tanks,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3.
    ① Diane Stone, Capturing the Political Imagination:Think Tanks and the Policy Process, London:Frank Class, 1996.
    ②刘雪明:《中国政策咨询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科学学研究》,2001年第2期。
    ③朱旭峰著:《中国思想库:政策过程中的影响力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0---74页。
    ①参阅朱旭峰著:《中国思想库:政策过程中的影响力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9页。
    ①参阅朱旭峰著:《中国思想库:政策过程中的影响力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88-89页。
    ②本部分的相关内容,以《论社会转型期公共政策公共性的偏离与回归》为题,发表在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4月1日)。
    ③吴家庆等:《地方保护主义何以愈演愈烈》,《求是》,1995年第14期。
    ④薄贵利:《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91页。
    ⑤程德文:《地方保护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法制现代化》,《南京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①《地方立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http://www.chd.cei.gov.cn/share/cdei_001.asp?ID=24537,2005年11月17日。
    ②李代成:《从公正的角度来看司法活动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年12月。
    ③周业安、冯兴元、赵坚毅:《地方政府竞争与市场秩序的重构》,《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④罗云辉:《过度竞争:经济学分析与治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8页。
    ①董龙云、史峰、蒋满元:《地方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的影响分析与对策探讨》,《求实》,2008年 第6期。
    ①李晓敏:《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一个最新综述》,《北方经济》,2009年第11期。
    ②本部分的相关内容,以《论社会转型期公共政策公共性偏离及矫正》为题,发表在《河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上。
    ③参阅吴斌:《地方立法应防止和克服部门利益倾向》,《江淮法治》,2005年第6期。
    ①参阅杨占营:《隐蔽议程问题的理论与启示》,《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②[美]拉雷·N·格斯顿: 《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和原理》,朱子文译,重庆出版社,2001年,第70-75页。
    ③ Horace M.Gray, The Passing of the Public Utility Concept, The Journal of Land and Public Utility Economics,February 1940,p.8.
    ④[美]理查德·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第475页。
    ①参阅李晖:《利益集团、政府行为与管制俘获》(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第17—31页。
    ①参阅向加吾:《当代中国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偏差行为:表现、原因及对策》,《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①参阅《遍地都是钉子户》,《新财经》,2010—03。
    ②参阅《环保部公布排污黑名单部分国企成环保钉子户》,《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卷.9。
    ①《全国各级政府乱收费8000亿,成扰乱经济秩序祸根》,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20050807/13241868633.shtml,2005年8月7日。
    ②刘家义:《关于200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参阅国家审计署网站,http://www.audit.gov.cn/n1992130/n1992165/n2032598/n2376391/2376572.html
    ①刘家义:《关于200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参阅国家审计署网站,http://www.audit.gov.cn/n1992130/n1992165/n2032598/n2376391/2376572.html
    ②刘家义:《关于2009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参阅国家审计署网站,http://www.audit.gov.cn/n1992130/n1992165/n2032598/n2376391/2524453.html
    ①王学杰:《对提高政策执行力的思考》,《行政论坛》,2009年第4期。
    ②参阅皮正茂:《关于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思考》,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③赵士红:《社会转型视野中的利益表达机制建设》,《学习论坛》,2008年第5期。
    ①参阅章羽:《政府的信息失真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4月,第18页。
    ②本部分的相关内容,以《论社会转型期公共政策公共性偏离及矫正》为题,发表在《河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上。
    ①石凯、胡伟:《新制度主义“新”在哪里?》,《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5期。
    ② Pierson P.The Limits of Design:Explaining Institutional Origins and Change.Governance: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2000,13(4):p.475-499.
    ①参阅付妍:《制度的软约束》,《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
    ②参阅李善同、侯永志、刘云中、陈波:《中国国内地方保护问题的调查与分析》,《经济研究》,2004年第11期。
    ①本部分的相关内容,以《论社会转型期公共政策公共性的偏离与回归》为题,发表在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4月1口)。
    ②[古希腊]柏拉图: 《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86年,第58页。
    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65年,第365页。
    ④[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65年,第132页。
    ⑤[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65年,第148页。
    ⑥[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72页。
    ①[德]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16页。
    ②H. George Frederickson, the Spiri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1997,p.80.
    ③[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 《公共行政的精神》,张成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6-47页。
    ①[美]戴维·伊斯顿: 《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346页。
    ②[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03页。
    ③蒋自强、史晋川等:《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37页。
    ①[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16页。
    ②胡宁生:《现代公共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32页。
    ①[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51页。
    ② Max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ed. by Guenther Roth and ClausWittich).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52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4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5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4页。
    ②刘怀玉、王中江、徐必珍:《当代中国社会稳定问题之结构分析》,《江汉论坛》,1994年第12期。
    ③秋石:《执政兴国的保证 重大长期的任务——社会稳定论》,《.求是》,2003年第12期。
    ④高和荣:《论中国社会稳定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学术探索》,2003年第3期。
    ⑤吴施楠:《社会稳定学论要》,《延边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⑥[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竺乾威、周琪、胡君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55页。
    ⑦[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竺乾威、周琪、胡君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55页。
    ①[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竺乾威、周琪、胡君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55页。
    ②参阅[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102页。
    ③参阅胡联合、胡鞍钢等著:《当代中国社会稳定问题报告》,红旗出版社,2009年,第37—38页。
    ④本部分的相关内容,以《协商机制嵌入社区公共治理的路径》为题,发表在《党政论坛》2010年11月号上。
    ①[美]L.科赛:《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90页。
    ①郜会远:《试论政治共识的达成条件》,《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②吕元礼:《论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共识的达成方式》,《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4期。
    ③参阅杨治远:《我国政治主体文明状况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2期。
    ①参阅童星:《现代性的图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页。
    ①转引自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山版社,2000年,第110页。
    ②[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86页。
    ①D.Easton,The Political System,N.Y.:Knopf,1953,p.129.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82页。
    ③刘巧云:《“经济人”假设的哲学思考》,《理论探讨》,2010年第6期。
    ①[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14页。
    ①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48页。
    ①[美]登哈特J V,登哈特R B.《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丁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0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2页。
    ③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8页。
    ①[美]丹尼斯·缪勒:《公共选择理论》,杨春学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03页。
    ②张康之等编著:《公共管理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46页。
    ①徐大同:《当代西方政治思潮:70年代以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7页。
    ②参阅阮爱莺:《公共权力委托代理机制与官员道德风险的防范》,《理论探索》,2004年第6期。
    ①[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下),郭力大、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年,第252、253页。
    ②[美]W·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梁小民译,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第476页。
    ①参阅迟福林:《公共需求变化与政府转型》,《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第17期。
    ①参阅周英萍、贾佑兰:《公共政策的供求分析》,《中国经贸导刊》,2009年第20期。
    ①本部分的相关内容,以《论社会转型期公共政策公共性的偏离与回归》为题,发表在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4月1日)。
    ②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52页。
    ①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7--63页。
    ②转引自史美芳:《我国转型时期第三部门的公共政策参与》,《行政论坛》,2005年第4期。
    ①王名:《走向公民社会——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及趋势》,《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3期。
    ①孙立平:《重建社会基础秩序,改造不可治理状态》,载《中国青年报》,2007年3月28日。
    ②韦广雄:《“还社会于民”与社会基础秩序的建构》,《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③田毅鹏:《注重社会基础秩序建设》,载《吉林日报》,2006年1月4日。
    ④孙立平:《守卫底线——转型社会生活的基础秩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2页。
    ①孙立平著:《守卫底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4页。
    ①孙立平著:《重建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77页。
    ①本部分的相关内容,以《人际互动与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冲突的消解》为题,发表在《河南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上。
    ②赵红全:《公共领域研究综述》,《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4期。
    ③赵红全:《公共领域研究综述》,《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4期。
    ①陈竹:《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第3期。
    ② Peter Eisinger, The Conditions of Political Protest Behavior in American Citi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67No.1, March 1973, p.11-18.
    ①孙立平著:《重建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88页。
    ①[美]斯蒂格利茨:《自由、知情权和公共话语——透明化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宋华琳译,《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秋季号。
    ①张成福:《电子化政府:发展及其前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②王沪宁、竺乾威主编:《行政学导论》,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第125页。
    ①参阅林尚立等著:《新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页。
    ②参阅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94—195页。
    ①本部分的相关内容,以《论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政府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为题,发表在《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上。
    ①《公共服务发展报告: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足》,http://news.sohu.com/20070408/n249284785.shtml,2007年4月8日。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2页。
    ③彭和平、竹立家:《外国公共行政理论精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第1页。
    ① W·Jack·Duncan, Great Ideas in Management, Lessons From the Founders and Foundations of Managerial Practice. Oxford:Jossey-Bass Publishers,1990, p.27.
    ② Harold Koonts and Heinz Weihrch, Management,9th edition, New York:Mc-Hill Inc,1988, p.58.
    ③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2页。
    ①张康之著:《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页。
    ①刘云龙:《民主机制与民主财政》,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第49页。
    ②参阅贾征:《财政改革与公共财政》,《理论月刊》,2006年第2期。
    ③本部分的相关内容,以《论我国整体型政府构建的路径选择与平台建设》为题,发表在《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上。
    ①曾维和:《当代西方政府改革创新的反思——走向一种“整体政府”的改革模式》,《思想战线》,2009年第1期。
    ② Christoppher Pollit, Joined-up Government:a Survey, Political Studies Review,2003, (1), p.135.
    ③周晓霞:《中国大部制改革的理论探析——以“整体性政府”为考量》,《理论界》,2009.11。
    ④ Patrick Dunleavy, Digital Era Governance:IT Corporations, the State, and E-Govern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p.227.
    ⑤ Toffler, A.The Third Wave. New York:Bantam Books,1980, p.130.
    ⑥ Peng Jinpeng, Holistic Governance:Theory and Strategy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Study of Political Science(Tai-wan),2005(23).
    ① Patrick Dunleavy, Digital Era Governance:IT Corporations, the State, and E-Govern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p.233.
    ①参阅王佃利,吕俊平:《整体性政府与大部门体制:行政改革的理念辨析》,《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1期。
    ②本部分的相关内容,以《论中国行政服务中心重塑的整体性路径》为题,发表在《天府新论》2011年第3期上。
    ①竺乾威:《公共行政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86页。
    ①竺乾威:《公共行政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86页。
    ①本部分的相关内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领域分离及其整合》为题,发表在《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上。
    ②刘天喜:《同一·分化·自由——个人和社会的结构变迁》,华夏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77--92页。
    ① James E. Anderson, Public Policymaking An Introducti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2003, p.134.
    ② Deborah Stone, Policy Paradox:The Art of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 W. W. Norton Company, Inc.2001, p.23.
    ③刘天喜:《同一·分化·自由——个人和社会的结构变迁》,华夏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103—105页。
    ①《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2004年,第144、140页。
    ②参阅新浪网财经纵横,《中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上升》,http://finance.sina.com.cn/20051223/11222223533.shtml,2005年12月23日。
    ③参阅新浪网国际新闻,《中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名再度上升》,http://news.sina.com.cn/w/2006-11-11/034310467341 s.shtml,2006年11月11日。
    ④ by H. George Frederickson from Toward a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The Minnowbrook Perspective edited by Frank Marin Copyright(?)1971 by Chandler Publishing Company. Reprinted by permission of Harper & Row Publishers, Inc.
    ①H. George Frederickson,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1980,p.6-7.
    ②胡鞍钢:《序:追求公平的长期繁荣》,转引自《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平与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③《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平与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④[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92页。
    ①参阅《上海“钓鱼执法”的前前后后》,《中国政务景气监测中心》,2009年第43期。
    ①《执法为民不是口号而是指南》,载《文汇报》,2010年6月10日。
    1、[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
    2、[美]保罗·A·萨巴蒂尔编:《政策过程理论》,彭宗超、钟开斌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3、[美]约翰·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第2版),丁煌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4、[美]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杨砾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
    5、[美]赫伯特·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李柱流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6、[美]查尔斯·E.林德布洛姆:《“竭力对付”的科学》,载彭和平等编译:《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
    7、[美]肯尼思·阿罗:《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陈志武、崔之元译,四川人民出版,1987年.
    8、[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9、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新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2),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
    10、[美]戴维·伊斯顿著:《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
    11、[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 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
    12、[美]凯尔布尔:《政治学和社会学中的“新制度学派”》,《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6年第3期.
    13、[美]彼得·豪尔、和罗斯玛丽·泰勒:《政治科学与三个新制度主义》,何俊智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5期.
    14、[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15、[美]凯瑟琳·丝莲、斯文·史泰默:《比较政治学中的历史制度学派》,张海青等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5期.
    16、[美]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决策》,唐亮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
    17、[英]拉尔夫·达仁道夫:《现代社会冲突》,林荣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8、[德]恩格斯:《恩格斯致约·布洛赫》,参阅《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19、[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20、[法]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21、[澳大利亚]约翰·S.德雷泽克:《不同领域的协商民主》,王大林译,《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22、[美]拉雷·N·格斯顿:《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和原理》,朱子文译,重庆出版社,2001年.
    23、[美]理查德·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
    24[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86年.
    2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65年.
    26、[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27、[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
    28、[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张成福等译,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3年.
    29、[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
    30、[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3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32、[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竺乾威、周琪、胡君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33、[美]L.科赛:《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
    34、[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导论》,译林出版社,2000年.
    35、[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36、[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37、[美]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38、[德]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杭聪编译,北京出版社,2008年.
    39、[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
    40、[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
    4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
    42、[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年.
    43、[美]登哈特J V,登哈特R B.《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丁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44、[美]丹尼斯·缪勒:《公共选择理论》,杨春学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45、[美]W·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梁小民译,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
    46、[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47、[美]斯蒂格利茨:《自由、知情权和公共话语——透明化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宋华琳译,载《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秋季号。
    48、[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
    2、《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
    3、刘天喜著:《同一·分化·自由》,华夏文化出版社,2000年.
    4、宋维强著:《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民群体性事件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5、胡联合、胡鞍钢等著:《当代中国社会稳定问题报告》,红旗出版社,2009年.
    6、王邦佐等主编:《新政治学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7、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8、沈承刚著:《政策学》,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
    9、陈振明编著:《公共政策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胡宗山著:《政治学研究方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1、俞可平:《西方政治分析新方法论》,人民出版社,1989年.
    12、陈振明:《政治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13、刘恒等:《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4、朱旭峰著:《中国思想库:政策过程中的影响力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15、伍启元:《公共政策》(上),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16、张金马:《政策科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17、陈振明等:《政策科学原理》,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
    18、伍启元:《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
    19、房宁、赵会民著:《现代西方政治理论》,北京出版社,1995年.
    20、吕亚力:《政治学方法论》,台北三民书局,1979年.
    21、丁煌:《政策执行阻滞机制及其防治对策》,人民出版社,2002年.
    22、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23、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24、李强:《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分层》,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
    25、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26、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27、徐锋著:《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东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28、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
    29、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政府转型》,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30、孙立平著:《重建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31、中央政法委研究室:《维护社会稳定文集》,法律出版社,2001年.
    32、薄贵利:《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
    33、罗云辉:《过度竞争:经济学分析与治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34、蒋自强、史晋川等:《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35、胡宁生:《现代公共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36、《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3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38、陶德麟等:《社会稳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39、胡联合、胡鞍钢等著:《当代中国社会稳定问题报告》,红旗出版社,2009年.
    40、童星:《现代性的图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41、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42、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43、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44、张康之等编著:《公共管理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45、徐大同:《当代西方政治思潮:70年代以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46、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47、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48、孙立平著:《守卫底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49、孙立平著:《重建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50、林尚立等著:《新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51、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52、彭和平、竹立家:《外国公共行政理论精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
    53、刘云龙:《民主机制与民主财政》,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
    54、竺乾威:《公共行政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55、《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
    56、《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
    57、《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平与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58、张立荣:《当代中国服务型政府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状况问卷调查数据统计与展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59、石亚军:《中国行政管理体制实证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
    60、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61、王沪宁、竺乾威主编:《行政学导论》,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
    62、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63、陈翔:《地方行政服务中心的定位与方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年.
    1、迟福林:《公共需求变化与政府转型》,《中国经贸导刊》,2005年第17期.
    2、《“典型群体性事件”的警号》,《瞭望新闻周刊》,2008年第36期.
    3、于建嵘:《群体性事件症结在于官民矛盾》,《中国报道》,2010年第1期.
    4、闫顺利等:《过程哲学研究综述》,《高校社科信息》,2000年第1期.
    5、陈庆云:《公共政策十大理论问题再思考》,《中国行政管理》,1999年第12期.
    6、李静芳:《我国地方公共政策评估现状与对策》,《行政论坛》,2001年11月总第48期.
    7、张小明:《内部输入:解读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输入机制》,《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8、张小明:《内部输入:解读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输入机制》,《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9、王学杰:《改善我国公共政策参与方式的思考》,《中国行政管理》,2001第2期.
    10、钱再见:《影响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深层机制探究》,《理论与改革》,2001年第5期.
    11、李静芳:《我国地方公共政策评估现状与对策》,《行政论坛》,2001年11月总第48期.
    12、黄新华:《政治科学中的新制度主义》,《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3、汪俊英:《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成就、问题及对策》,《中州学刊》,2009年第1期.
    14、逢先知:《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记》,《党的文献》,2009年第6期.
    15、刘进才:《公共政策评估的模糊数学方法》,《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
    16、梁仲明:《论加入WTO对我国政府治理方式的影响》,《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1期.
    17、周树志:《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管理》,《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2期.
    18、王雅莉:《行政管理与公共政策》,《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19、吴听春:《公共选择与公民参与集体行动的动力》,《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20、李艳培:《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研究综述》,《决策与信息》,2008年第6期.
    21、王立新:《试论我国社会分层中人民利益表达制度的建构》,《社会科学》,2003年第10期.
    22、彭宗超:《公共治理视野中的中国听证制度改革》,《公共管理评论》,2004年第1期.
    23、于健慧:《权力寻租性腐败的表现及成因》,《行政论坛》,2005年第3期.
    24、中新:《世界清廉指数排行榜中国得分上升》,《政府法制》,2008年第22期.
    25、肖唐镖:《二十余年来大陆农村的政治稳定状况——以农民行动的变化为视角》,《二十一世纪》(香港),2003年第2期.
    26、刘雪明:《中国政策咨询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科学学研究》,2001年第2期.
    27、吴家庆等:《地方保护主义何以愈演愈烈》,《求是·内部文稿》,1995年第14期.
    28、程德文:《地方保护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法制现代化》,《南京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29、李代成:《从公正的角度来看司法活动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市场周刊·研究版》,2005年12月.
    30、周业安、冯兴元、赵坚毅:《地方政府竞争与市场秩序的重构》,《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31、董龙云、史峰、蒋满元:《地方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的影响分析与对策探讨》,《求实》,2008年第6期.
    32、李晓敏:《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一个最新综述》,《北方经济》,2009年第11期.
    33、吴斌:《地方立法应防止和克服部门利益倾向》,《江淮法治》,2005年第6期.
    34、杨占营:《隐蔽议程问题的理论与启示》,《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35、向加吾:《当代中国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的偏差行为:表现、原因及对策》,《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36、《环保部公布排污黑名单部分国企成环保钉子户》,《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卷.9.
    37、王学杰:《对提高政策执行力的思考》,《行政论坛》,2009年第4期.
    38、皮正茂:《关于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思考》,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39、赵士红:《社会转型视野中的利益表达机制建设》,《学习论坛》,2008年,第5期.
    40、石凯、胡伟:《新制度主义“新”在哪里?》,《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5期.
    41、付妍:《制度的软约束》,《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
    42、李善同、侯永志、刘云中、陈波:《中国国内地方保护问题的调查与分析》,《经济研究》,2004年第11期.
    43、秋石:《执政兴国的保证重大长期的任务——社会稳定论》,《.求是》,2003年第12期.
    44、吴施楠:《社会稳定学论要》,《延边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45、高和荣:《论中国社会德定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学术探索》,2003年第3期.
    46、刘怀玉、王中江、徐必珍:《当代中国社会稳定问题之结构分析》,《江汉论坛》,1994年第12期.
    47、郜会远:《试论政治共识的达成条件》,《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48、吕元礼:《论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共识的达成方式》,《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4期.
    49、韩东屏:《如何达成价值共识》,《河北学刊》,2010年第1期.
    50、杨治远:《我国政治主体文明状况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2期.
    51、傅永军:《哈贝马斯“合法性危机论”评析》,《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年第4期.
    52、刘巧云:《“经济人”假设的哲学思考》,《理论探讨》,2010年第6期.
    53、阮爱莺:《公共权力委托代理机制与官员道德风险的防范》,《理论探索》,2004年第6期.
    54、周英萍、贾佑兰:《公共政策的供求分析》,《中国经贸导刊》,2009年第20期.
    55、史美芳:《我国转型时期第三部门的公共政策参与》,《行政论坛》2005年第4期.
    56、王名:《走向公民社会——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及趋势》,《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3期.
    57、韦广雄:《“还社会于民”与社会基础秩序的建构》,《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58、孙立平:《以社会重建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59、赵红全:《公共领域研究综述》,《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4期.
    60、赵红全:《公共领域研究综述》,《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4期.
    61、陈竹:《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第3期.
    62、贾东桥:《公民社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基础》,《社会科学研究》,1994年第6期.
    63、张亲培:《公民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6期.
    64、李萍:《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加强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互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5期.
    65、贾征:《财政改革与公共财政》,《理论月刊》,2006年,第2期.
    66、曾维和:《当代西方政府改革创新的反思——走向一种“整体政府”的改革模式》,《思想战线》,2009年第1期.
    67、周晓霞:《中国大部制改革的理论探析——以“整体性政府”为考量》,《理论界》,2009.11.
    68、王佃利,吕俊平:《整体性政府与大部门体制:行政改革的理念辨析》,《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1期.
    69、曹锋:《“钓鱼执法”可休矣》,《法制与社会》,2009.11(上)
    70、《上海“钓鱼执法”的前前后后》,《中国政务景气监测中心》,2009年第43期.
    71、吴超:《新中国六十年信访制度的历史考察》,《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11期.
    72、《两会议案提案里的数字含金量》,《领导决策信息》,2009年第10期.
    73、张成福:《电子化政府:发展及其前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74、张伟、章友德:《上海交通“钓鱼执法”实质分析》,《唯实》,2010年第3期.
    75、孙寿山:《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76、秦长江:《协作性公共管理: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的新发展》,《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77、秦龙、张曙丽:《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及其克服》,《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1、徐云鹏:《利益集团视角下的政府管制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3月.
    2、章羽:《政府的信息失真问题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4月.
    3、张启强:《公共选择与立宪民主》(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4、罗依平:《政府决策机制优化研究》(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
    5、徐越倩:《治理的兴起与国家角色的转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
    6、盛林:《“两会机制”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
    7、孙远东:《政治动员与政策过程》(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
    8、王科:《论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模式及在中国的构建路径》(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12月.
    9、傅广宛:《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量度、绩效与进路》(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
    1、Harold D.Lasswell, The Decision Process, Collegee Park:University of Maryland Press,1956.
    2、Frank Fishler, Evaluating Public Policy, Chicago:Nelson Hall,1995.
    3、Stuart S.Nagel, Handbook of public policy evaluation, Thousand Oaks,Calif.:Sage Publications,2002.
    4、Max Weber,Essays in Sociology by H.Gerth and C.Wright Mills.Copyright(?)1946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renewed 1973 by Dr.Hans H.Gerth.
    5、Robert A.Dahl, The Science of Administration:Three problems, in Classics of Public Aministration.op.cit.
    6、W.Wilson, The Study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1987, Vol.2.
    7、C. Hood, APublic Management for All Seasons, Public Administration,1991,Vol.69.
    8、D. Waldo, The Administrative State, Holmes and Meier publishers,1948.
    9、Schachter. Hindy Lauer, Reinventing Government or reinventing ourselves:Two Models for Improving Government Performan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1995.55(6).
    10、C.J. Bellone and Goerl, Reconciling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and Democracy.PAR, 1992,(2).
    11、D. Easton, The Political System, N.Y.:Knopf,1953.
    12、James G. March and Joharl P. Olsen, The New Institufionalism: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American PohficM Science Renew,1984v01,78.
    13、North,Douglass C,institution,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4、Paul Pierson,Increasing Return,Path Dependence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94, No.2, June 2000.
    15、James G.March and Johan P.Olsen, Rediscovering Instituions:The Organizational Basis of Politics, The Free Press, New York,1989.
    16、H.D.Lasswell and Kaplan, Power and Society, N.Y.:Me Graw-Hill Book Co., 1963.
    17、D. Easton, The Political System, N.Y.:Knopf,1953.
    18、T. R.Dye,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Englewood Cliffs, N.J.:Pretic-Hall, Inc.1987.
    19、Carl J.Friedrich, Man and His Government, New York:Me Graw-Hill Book Co., 1963.
    20、Nagel, Stuart S. Conflicting Evaluations of Policy Studies", in Naomi B. Lynn and Aaron Wildavsky (eds.).Public Administration:Th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 Chatham, N.J.:Chatham House Publishers,1990.
    21、Dye, Thomas R.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10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2002.
    22、G.Mosca, The Ruling Class, New York,1939.
    23、P.Bourdieu, L.D.Wacquant,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24、James A. Smith, Idea Brokers:Think Tanks and the Rise of the New Policy Elite,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1.
    25、David M. Ricci, 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Politics:The New Washington and the Rise of Think Tanks,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3.
    26、Diane Stone, Capturing the Political Imagination:Think Tanks and the Policy Process, London:Frank Class,1996.
    27、Horace M.Gray, The Passing of the Public Utility Concept, The Journal of Land and Public Utility Economics, February 1940.
    28、Perry Hicks,Towards Holistic Governance:The New Reform Agenda. New York: Palgrave,2002.
    29、Pierson P.The Limits of Design:Explaining Institutional Origins and Change.Governance: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2000,13(4).
    30、H. George Frederickson, the Spiri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1997.
    31、Max Weber,Economy and Society (ed. by Guenther Roth & ClausWittich).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32、D. Easton, The Political System, N.Y.:Knopf,1953.
    33、Peter Eisinger,The Conditions of Political Protest Behavior in American Cities.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67No.1, March1973.
    34、W.Jack.Duncan, Great Ideas in Management, Lessons From the Founders and Foundations of Managerial Practice. Oxford:Jossey-Bass Publishers,1990.
    35、Harold Koonts and Heinz Weihrch,Management,9th edition, New York:Mc-Hill Inc,1988.
    36、Christoppher Pollit, Joined-up Government:a Survey. Political Studies Review, 2003, (1).
    37、Patrick Dunleavy,Digital Era Governance:IT Corporations, the State, and E-Government.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38、Toffler, A. The Third Wave. New York:Bantam Books,1980.
    39、Peng Jinpeng,Holistic Governance:Theory and Strategy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Study of Political Science (Tai-wan),2005 (23).
    40、James E. Anderson,Public Policymaking An Introducti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2003.
    41、Deborah Stone, Policy Paradox:The Art Of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 W. W. Norton Company, Inc.2001.
    42、by H. George Frederickson from Toward a 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The Minnowbrook Perspective edited by Frank Marin Copyright(?)1971 by Chandler Publishing Company. Reprinted by permission of Harper & Row Publishers, Inc.
    43、H. George Frederickson,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1980.
    44、Christoppher Pollit.Joined-up Government:a Survey Political Studies Review, 2003,(1).
    1、杜钢建:《公民参与:宪政发展的必然趋向》,政治文化研究网,http://www.tszz.com/scholar/dgj/dgj007.htm,2001年4月4日.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政党制度》,http://www.gov.cn/zwgk/2007-11/15/content_806278.htm,2007年11月15日.
    3、胡奎、姜抒:《2003年中国遭遇信访洪峰新领导人面临非常考验》, http://www. xinhuanet.com/,2003年12月8日.
    4、《地方立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http://www.chd.cei.gov.cn/share/cdei_001.asp?ID=24537,2005年11月17日.
    5、《全国各级政府乱收费8000亿,成扰乱经济秩序祸根》,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20050807/13241868633.shtml,2005年8月7日.
    6、刘家义:《关于200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参阅国家审计署网站,http://www.audit.gov.cn/n1992130/n1992165/n2032598/n2376391/2376572.html
    7、刘家义:《关于2009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参阅国家审计署网站,http://www.audit.gov.cn/n1992130/n1992165/n2032598/n2376391/2524453.html
    8、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法制建设》,http://www.gmw.cn/content/2008-02/29/content_741127.htm
    9、《公共服务发展报告: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足》,http://news.sohu.com/20070408/n249284785.shtml,2007年4月8日.
    10、新浪网财经纵横,《中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上升》,http://finance.sina.com.cn/20051223/11222223533.shtml,2005年12月23日.
    11、新浪网国际新闻,《中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名再度上升》,http://news.sina.com.cn/w/2006-11-11/034310467341s.shtml,2006年11月11日.
    12、《我国电动车新国标出台近亿人出行将受影响》,参阅腾讯网,http://finance.qq.com/a/20091204/002456.htm,2009年12月4日.
    13、《我国电动车新国标出台近亿人出行将受影响》,参阅腾讯网,http://finance.qq.com/a/20091204/002456.htm,2009年12月4日.
    14、《中国自行车协会申请缓行“电摩国标”认为对电动自行车不公平》,参阅MSN网,http://msn.ynet.com/view.jsp?oid=59325936&pageno=2,2009年12月7日.
    15、《我国电动车新国标出台近亿人出行将受影响》,参阅腾讯网,http://finance.qq.com/a/20091204/002456.htm,2009年12月4日.
    16、《我国电动车新国标出台近亿人出行将受影响》,参阅腾讯网,http://finance.qq.com/a/20091204/002456.htm,2009年12月4日.
    17、《电摩新标准牵涉2000家“无证”企业命运》,参阅新华网,http://www.bj.xinhuanet.com/bjpd-shenghuo/2009-12/09/content_18452792.htm,2009年12月9日.
    18、《新国标将部分电动车归机动车或引发破产风潮》,参阅北青网,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59293211 & pageno=2,2009年12月4日.
    19、《电动车出台新国家标准引争议》,参阅中国交通新闻网,http://www.zgjtb.com/content/2009-12/08/content_149471.htm,2009年12月8日.
    20、《电动车新国标出台被指为强势集团谋利》,参阅网易网,http://news.163.com/09/1206/04/5PQSSKOE0001124J.html,2009年12月6日.
    21、《电动摩托车新国标之惑》,参阅新浪网,http://finance.sina.com.cn/g/20091215/10097105094.shtml,2009年12月15日.
    22、《电动车国标可操作性引质疑》,参阅大河网,http://newpaper.dahe.cn/jrab/html/2009-12/09/content_258701.htm,2009年12月9日.
    23、《电动车标准暂缓实施国务院向天津征求意见》,参阅腾讯网,http://news.qq.com/a/20091217/000198.htm,2009年12月17日.
    24、中国社会组织网,http://www.chinanpo.gov.cn/web/listTitle.do?dictionid=22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