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突发事件相对较多。在国际舆论竞争激烈的今天,突发事件必然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为了不使我们的问题成为别人用来攻击的把柄。我们的媒体必须具有“抢占、把握、引导”意识,并且通过深度报道帮助政府化解危机,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祖国统一,重塑国家形象。这是时代赋予深度报道新的历史使命。此外本人试图从美学角度审视新闻深度报道,从热点问题开发出深层审美角度,用审美超越思维挖掘新闻深层含义,使事件呈现在从“真实”——“真相”,从“真相”——“精神”的脉络中,从而提升深度报道的价值含量。所欲突破的难题部分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本人试图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思考,找到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发展应该努力的方向,这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 is in a period of social transition. During this time, China will go through various social problems, among which the unexpected events take quiet a few positions.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public opinion today, unexpected events will inevitably become the focus of international stage. In order not to be attracted, we should be careful about the unexpected events happened in our country. Our media have to guide the people in the first time, using the in-depth reports to help the Government to defuse the crisis, to guide public opinion, to safeguard the motherland's reunification, and to reshape the country's image. The task of the in-depth report is decided by the history. In addition, the author attempted to discuss the in-depth report from an aesthetic point of view, and used an innovative aesthetic view to develop deep connotations from new report. Therefore, the event, first as the“fact”will be uncovered into“truth”, which results in a worth reading report, which lies in the innovation of the present study.
     The present study aims at directing the in-depth report into a new way based on the above mentioned content.
引文
[1]叶子.《现代电视新闻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第215页.
    [2]时统宇.《深度报道范文评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3页.
    [3]时统宇.《深度报道范文评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3页.
    [4]吴培恭.《重视和开展深度报道》[J],《新闻学讨论与争鸣》,1998年.第3期.
    [5]余家宏.《简明新闻学词典》[M],江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72页.
    [6]刘海贵.《深度报道探胜党报—主流媒体发展之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第2页.
    [7]刘海贵.《深度报道探胜党报—主流媒体发展之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第3页.
    [8]刘海贵.《深度报道探胜党报—主流媒体发展之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第4页.
    [9]时统宇.《深度报道范文评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130页.
    [10]郭宝新.《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133页.
    [11]惠东坡.《“新闻调查”节目特色与形态解析》[J],《声屏》. 2003年9月.
    [12]王辉.《电视新闻实务解析》[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第304~306页.
    [13]叶皓.《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9页.
    [14]惠东坡.《新闻调查的成功要素》[J],《传媒观察》,2003年第9期.
    [15]惠东坡.《新闻调查的成功要素》[J],《传媒观察》,2003年第9期.
    [16]杨伟光.《电视新闻分类与界定》[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第14页.
    [17]杨伟光.《电视新闻分类与界定》[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第12页.
    [18]叶子、刘坚.《电视新闻》[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80页.
    [19]吴闯.《从“新闻30分”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特点》[J],《新闻采编》.2002年.
    [20]转引自欧阳明.《深度报道写作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页.
    [21]杨保军.《新闻事实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2页.
    [22]杨保军.《新闻事实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88页.
    [23]杨保军.《新闻事实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89页.
    [24]叶子.《现代电视新闻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2005年.第231页.
    [25]叶子.《现代电视新闻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第231页.
    [26]叶子.《现代电视新闻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第231页.
    [27]杨保军.《新闻真实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1页.
    [28]转引自张斌.《试论突发公共事件的媒体应对》[J],《东南传播》2009年第2期.
    [29]叶皓.《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6页.
    [30]叶皓.《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2页.
    [31]叶皓.《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5-46页.
    [32]引自张松华高国辉.《初探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J],《新闻写作》1998年第10期.
    [33]叶皓.《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页.
    [34]张立斌.《类美学原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68页.
    [35]张立斌.《类美学原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68页.
    [36]张立斌.《类美学原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70页.
    [1]刘海贵.深度报道探胜党报——主流媒体发展之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武晋先.电视新闻改革纵横谈[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8.
    [3]曾海燕.侃电视-电视传媒系列话题[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4]杜骏飞.深度报道写作[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5]欧阳明.深度报道写作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6]王辉.电视新闻实物解析[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7]郑祖武.电视新闻报道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8]叶子.电视新闻节目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王阳.电视节目中的创新思维[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10]吕正标,王嘉.电视新闻节目:理念形态与务实[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11]朱涛.电视新闻直击:中国调查报道[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2]朱菁.电视新闻学[M].浙江: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
    [13]郭宝新.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14]臧具林.中国现代传媒发展观[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
    [15]石长顺.电视传播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16]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17]胡文龙,秦珪,涂光晋.新闻评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刘海贝.《焦点访谈》如何走出“高原”期[J].新闻大学.2002(2).
    [2]闫凯雷.“深”度测量----对电视深度报道分析之一种[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
    [3]刘小红.背景材料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中的应用[J].青年记者.2008(14).
    [4]刘洪辉.讲好新闻故事把握主观介入[J].声屏世界.2008(8).
    [5]王晴川.论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几个问题[J].新闻大学.2000(3).
    [6]王剑.论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选题挖掘[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2008(9).
    [7]林如鹏.论我国深度报道的崛起与发展[J].暨南学报1999(4).
    [8]韩勇青.论新闻信息流量原理在深度报道中的应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5(6).
    [9]王晴川.美国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特色分析[J].中国记者.2001(2).
    [10]肖泳.深度报道的“深度”与思维特点[J].当代传播.1999(5).
    [11]高保芬.深度报道的发展及其误区[J].采写编.2003(3).
    [12]刘坚.深度报道中一般新闻要素的意义拓展[J].传媒观察. 2002(1).
    [13]王晴川.论美国电视的深度报道节目[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6).
    [14]秦妍.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中的选题和结构——以《新闻调查》为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8).
    [15]张志海.西方新闻媒体监督:历史、实质与趋势——以美国为例[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3).
    [16]杨晓云.新闻背景与电视深度报道[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6).
    [17]惠东坡.《新闻调查》的成功因素[J].传媒世界.2003(9).
    [18]姜依文.《新闻调查》的里程碑[J].现代传播.2001(3).
    [19]惠东坡.“新闻调查”特色与形态解析[J].中国记者.2003(9).
    [20]张松华.初探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J].新闻写作.1998(10).
    [21]吴闯.从〈新闻30〉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特点[J].新闻采编.2002(4).
    [22]刘涛.从央视〈新闻调查〉透析电视调查性报道[J].中国电视.2004(12).
    [23]续靖邦.电视深度报道的传播优势[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11).
    [24]衷菱.电视深度报道警惕七大误区[J].采写编. 2005(1).
    [25]张静民.新闻深度报道的叙事策略[J].中国电视.2002(9).
    [26]熊劲松.“兴奋点”——《新闻调查》的品牌特征[J].湘潭师范学报.2009(1).
    [27]张静民.走进第一现场——调查评论式电视新闻节目的策划艺术[J].新闻实践.2001(9).
    [28]孟庆红.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J].新闻爱好者.2008(8).
    [29]卞文阳.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浅议[J].声屏世界.1996(7).
    [30]梅加加.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应该怎么“做”?[J].声屏世界.2000(5).
    [31]李德刚.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的叙事方式[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4).
    [32]赵述福.搞好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4(8).
    [33]刘保全.关于深度报道问题的综述(上)[J].当代传播.2002(5).
    [34]王泰安.加强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8).
    [35]郭皓.浅析电视新闻深度报道[J].科技大众.2008(7).
    [36]王建云.深度报道类别探析[J].新闻采编.2000(3).
    [37]董阿扬.谈地方电视台新闻深度报道[J].当代电视.2000(6).
    [1]刘华.电视调查性报道本体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2005.
    [2]汤旸.中国深度报道起源论[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5.
    [3]杨树.深度报道事实主导论[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
    [4]鞠清明.当纪录片“遭遇”电视[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5.
    [5]谢曦林.电视文化中的媚俗现象研究[D].四川:四川大学,2005.
    [6]王婷婷.我国电视新闻类主持人节目的审美研究[D].河北:河北大学,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