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合理保护利用自然资源。但是,在中国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只有28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对其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呈现三个方面问题:立法上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行政上双重管理体制使得地理标志的申请者无法适从;农民对于地理保护意识淡薄,农民缺乏对地理标志保护以及长期的、建设与维护意识。目前我国实施两种保护地理标志的模式:一种是商标法的保护模式;一种是专门的地理标志的保护模式。本文认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地理标志蕴含着丰富的法律内涵。但是,从管理学的研究价值而言,它具有鲜明的行政特点,未来地理标志将作为一项促进农村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长期有效的机制。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一个完善的法律环境,是制约和规制行政体制的基本要素。在法律方面,笔者认为继续沿用《商标法》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既不会浪费原有的资源,又是对商标法的补充和完善。
     其二,行业协会在地理标志保护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有利于减少行政管理体制的冲突,有利于减少政府的成本,有利于节约政府的资源。
     其三,提高农民的保护意识有利于将品牌效益转化为经济效应,提高经济效益,品牌的整合需要以一定的惩罚制度为依托,才有利于更好地拓展品牌效应,提高地理标志保护意识。
     本文写作方式是通过对目前的地理标志保护模式的资源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应该采用《商标法》的保护模式保护地理标志。结合福建安溪铁观音和东山芦笋两个案例,从实证方面补充和完善了论文的思路和论证材料。
Conducting the protection of Agricultur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is a good way to promote the rural economy, increase the input of farmers as well as rationally develop nature resource. However, the protection of Agricultur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has a history of twentieth-eight year old. There are so many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tecting agricultural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The study on it has a great meaning and research value.
     The protection of Agricultur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manifested in three aspects. There is not clear legal provision. Besides,“Duplex Administer”system which is so complex made applicant did not know how to adopt. What is more, the awareness of protection of agricultur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is so weak. Farmers did not realize that the protection of agriculture indication is a great project to be established. Nowadays, their two-protection pattern existed in china, one is trademark pattern, and the other is specialization geographical pattern.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thinks that the protection of Agricultur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is a long project to be established. The agricultur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ossessed the particular legal factor. In the aspect of management research value, it has owned particular administrative character. In the future, the protection of agriculture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is a mechanism which can prompt the increase of farmers and the income.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should be done.
     Firstly, legal and regulatory framework is necessary to regulate administration system. I still adopt the“Trademark legislation”to protect agriculture indication which can also complement and perfect the preceding legislation.
     Secondly, Chambers of commerce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protection of agriculture protection. It can decrease the cost of government and conflict of governments as well as save government resource.
     Thirdly, the improvement of awareness of farmers can help to tent the brand effect to economy effect.
     The purpose of this essay is to analyze the existing agriculture resources and inquire into“trademark legislation”. Combined with two case study“Dongshan asparagus”and“An’xi Tieguanyin”, the two cases can supply the document of the essay. At last, path selection for agriculture indication is a good way to establish the awareness of protecting agriculture indication.
引文
①薛雯雯.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法保护的相关问题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2.
    ②《WTO农业协议》中文译本,http://www.cafe.gov.cn2011-3-2.
    ①赵小平.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3.
    ②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英文是World Intel lecture Property Organization,它是世界各国的国际组织机构也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③《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的协议》,英文是Agreement On Trade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简称是TRIPS协议,这个文件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标准。后文提到都用TRIPS表示。
    ④王笑冰.论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0.
    ①董炳和.地理标志知识产权制度研究-构建以利益分享为基础的权利体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264.
    ①郑成思.知识产权文丛(六)[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369.
    ②冯琳.地名商标与地理标志的冲突和解决[D].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26.
    ①李祖明.我国商标法对地理标志保护的探讨[J].知识产权,2007,(06):83.
    ②李菊明.关于地理标志商标法保护的法律思考[J].山东审判,2007,23(4):112-113.
    ①李菊明.关于地理标志商标法保护的法律思考[J].山东审判,2007,23(4):112-113.
    ①马晓莉.地理标志立法模式之比较分析-兼论我国地理标志的立法模式[J].电子知识产权,2008,(01):52-53.
    ①张玉敏.私权的理论反思与制度重构[M].北京:中国检察院出版社,2006.186.
    ②邵伟杰.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意义和路径[J].奇鲁学刊,2009,(01):105-106.
    ①上图的表格是根据地理标志的行政部门的权能划分的。
    ②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的层级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
    ①徐晖.政府管制理论文献综述[J].甘肃理论学刊,2010,(117):18.
    ②史普博.管制与市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8.
    ③伯吉斯.管制与垄断经济学[M].中译本.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4.
    ④吴建军.政府管制的产权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5.
    ⑤廖杨丽.政府的自我革命: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49.
    ①廖杨丽.政府的自我革命: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49.
    ①王笑冰.论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36.
    ①段民兴.论对原产地名称的保护[D].中国社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2.42.
    ①吴汉东.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335.
    ②“北京老字号发展研究”课题组.北京市老字号的发展研究和对策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4,(03):46.
    ①李租明.我国商标法对地理标志保护的探讨-兼评商标法修改第7章规定[J].知识产权,2007,(6):14.
    ②王笑冰.论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03.
    ③许莹.原产地名称的公地悲剧及防治[J].商业研究,2006,(24):192.
    ①刘得扬.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中的产权明晰问题[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②赵小平.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87.
    ③甄月能.论我国地理标志与商标冲突的原因及对策-“从金华火腿”案说起[D].对外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0.
    ④杨克涛.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与区域经济的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经济/产业,2009,(01):12.
    ①王奕通.论地理标志权的性质[J].行政与法:法学论坛,2011,(02):122.
    ②李东方.证券监督法律管理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4.
    ③冯著波.论地理标志的国际法律保护-以Trips协议为视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7.
    ④[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沈宗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231-231.
    ①金自宁.公法/私法二元区分的反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46.
    ②吴汉东.知识产权本质的多维解读[J].中国法学,2006,(5):.
    ③Aloberlo Francisco Ribeiro de Almeida.Key Differences Between Trade Marks and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J].E.L.P.R.2008,30(10),410.
    ①董瑜方.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M].载于郑成思主编的:《知识产权从书》第11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197-198.
    ②Tim Josling.The war on Terrier: GIS Indications as a Transatlantic Trade Conflict[J].Paper presented as the Presidential Address on the AES Annual Meeting in Pairs.March 30,2006:2.
    ①李睿.我国对地理标志的保护现状分析和建议[J].国际商务研究,2005,(05):64-65.
    ②吴春岐.地理标志及原产地名称等相关概念探究[J].山东大学学报,2003,(04):94.
    ①刘妮.对地理标志的国际法律保护[D].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硕士论文.2004.37.
    ①王志红.完善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0,(01):.
    ②田晓玲.地理标志保护方式之我见[J].科学与法律,2006,(01):.
    ①黄桂林.地理标志的国际保护及中国现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53-56.
    ②王志红.完善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①商综.“公司+农户+商标”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模式[J].中华商标,2004,(12):.
    ②陈宪泽.地理标志:安溪铁观音的品牌推进与产业升级[D].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①数据来源:2010年福建设安溪县茶叶工作会议.
    ②苏秋香.完善我国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从“安溪铁观音”说起[J].法制与社会,2008,11(中):29.
    ③张望.开放背景下国际技术转移与产业升级抑制机理分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2):33-39.
    ①陈宪泽.地理标志:安溪铁观音的品牌推进和产业升级[D].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6.
    ①陈宪泽.地理标志:安溪铁观音的品牌推进和产业升级[D].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②陈宪泽.地理标志:安溪铁观音的品牌推进和产业升级[D].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①田芙蓉.地理标志法律制度保护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283.
    ①郑成思.北大知识产权评论第2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44.
    ①邹小琴.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中的两个问题[J].山东省农业干部管理学院,2007,23(3):126.
    ①汪永成,李继琼,胡光校.促进我国行业协会的进一步发展的公共政策思路研究[J].公共问题研究与改善治理,2007.309.
    ②张可成.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参与主体的行为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88:76.
    ①金正庆,金水英.转型期农业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若干问题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48.
    ②田芙蓉.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288.
    ③庄奎太,毛广宁.发展地理标志应形成合作机制[J].中华商标,2009,(3):44.
    ①张国华.我国地理标志热的冷思考[J].时代法学,2008,(6):05.
    [1]董炳和.地理标志知识产权制度研究-构建以利益分享为基础的权利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2]冯著波.论地理标志的国际法律保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李琛.论知识产权体系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田芙蓉.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2009
    [5]王笑冰.论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韦之.知识产权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7]郑胜利.北大知识产权评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8]赵小平.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研究[M].北京: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9]王国强.商标权与其他相关权利的冲突与整合[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3
    [10]陶鑫良.标识类知识产权的权利冲突与整合探讨[M].北京:知识产权丛书,2003
    [11]董新凯.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12]欧剑.知识产权保护手册[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
    [13]黄桂林.地理标志的国际保护及中国现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
    [14]程永顺.商标合同判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15]郑德涛,欧真志.行政管理改革和公共政策新导向[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
    [16]陶学荣,陶睿著.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7]李东方.证券监督法律管理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8] [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沈宗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19]伯吉斯.管制与垄断经济学[M].中译本,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0]郑成思.WTO知识产权协议的逐条讲解[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
    [22]刘华著.知识产权制度的理性和绩效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3]黄晖煮.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法律保护从识别到表彰[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24]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原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25]金海军.知识产权私权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6]吴建军.政府管制的产权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7]张玉敏.私权的理论反思与制度重构[M].北京:中国检察院出版社,2006
    [28]吴汉东.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29]史普博.管制与市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0]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的层级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1]伯吉斯.管制与垄断经济学[M].中译本,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2]建军.政府管制的产权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1]陈嫣红.农产品地理标志原理与实践探索[D].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论文,2008
    [2]陈宪浩.安溪铁观音的品牌推进和产业升级[D].福建农林大学硕士论文,2008
    [3]陈开亮.Trips协议地理标志保护与中国法律制度的完善[D].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生论文. 2004
    [4]张龙.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论文[D].2008
    [5]王翠.NGO在中国的发展及影响探析[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薛雯雯.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法保护相关问题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7]郭红生,周新.生态型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关系管理[J].中华商标,2007(11)
    [8]谢冬伟.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历史与发展[J].工商行政管理,2003(11)
    [9]李华.葡萄酒的地理标志及其保护[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1990(2)
    [10]“北京老字号发展研究”课题组.北京市老字号的发展研究和对策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
    [11]金多才.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软科学, 2007
    [12]刘庆林.产权明晰度与产出关系的经济学分析[J].南开经济学习,2004(1)
    [13]李租明.我国商标法对地理标志保护的探讨-兼评商标法修改第7章规定[J].知识产权,2007(6)
    [14]刘得扬.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系中的产权明晰问题[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
    [15]徐晖.政府管制理论文献综述[J].甘肃理论学刊,2010
    [16]吕国强、吴登楼.我国地理标志法律制度的完善[J].法学,2006(1)
    [17]刘长威.农业知识产权战略定位的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07(4)
    [18]马晓莉.地理标志立法模式之比较分析[J].电子知识产权,2003(1)
    [19]司睿.甘肃省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9(5)
    [20]王笑冰.印度对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J].中华商标,2004(4)
    [21]王笑冰.电子知识产权报[J].电子知识产权报,2006(4)
    [22]王笑冰.我国地理标志保护的问题和对策[J].电子知识产权报,2006(6)
    [23]王蔚.法国原产地名称立法的变革[J].中华商标, 2003(3)
    [24]吴春岐.地理标志及原产地名称等相关概念的探究[J].山东大学学报,2000(4)
    [25]李睿.我国对地理标志的保护现状分析和建议[J].国际商务研究, 2005(3)
    [26]杨新华.产权明晰的双重含义及其实现途径[J].学习与探索,1995(4)
    [27]吴彬.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J].中华商标,2008(3)
    [28]原琪.澳大利亚对地理标志的保护[J].中华商标,2003(10)
    [29]李睿.我国对地理标志的保护现状分析和建议[J].国际商务研究,2005(04)
    [30]周曙东,张西涛.论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和发展[J].现代经济探讨,2007(3)
    [31]庄奎太,毛太宁.发展地理标志应形成的合作机制[J].中华商标,2009(3)
    [32]古小东,刘伟明.WTO-Trips协议中地理标志在我国的法律保护研究[J].经济与法,2006(7)
    [33]李安云,应晓跃.WTO与我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之探讨[J].中国流通经济,2006(7)
    [34]马清学.保护和发展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的管理机制初探[J].管理纵横,2007(2)
    [35]叶柏林.世界贸易组织和法国的“原产地”保护问题[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1998(1)
    [36]杨克涛.地理标志保护与区域经济的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经济/产业,2009.(01)
    [37]李祖明.传统知识视野下的地理标志保护研究[J].知识产权,2009(1)
    [38]赵刚.浅谈原产地名称、地理标志及其保护[J].商标通讯,1999(3)
    [39]游泓.地方特产的地理标志与地方性文化知识保护[J].湖北社会科学,2009(2)
    [40]杨志花.宋林.对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现状的研究[J].世界农业,2005(12)
    [41]刘杨.地理标志保护的国际发展趋势及我国立法模式选择[J].经济与法,2009(8)
    [42]张玉敏.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制度选择[J].经济与法,2009(8)
    [43]刘杨.地理标志保护的国际发展趋势及我国立法模式选择[J].经济与法,2009(8)
    [44]任其俊.黄岩.地理标志保护的研究和经济学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12)
    [45]张国华.地理标志等易混概念的比较研究[J].行政与法,2006(12)
    [46]郑成思.WTO中商标和地理标志[J].中华商标,1997(2)
    [47]刘福刚.保护与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J].中华商标,1997(2)
    [48]张学雷.孟宪玲.论加强我国地理标志的保护[J].商场现代化,2007(2)
    [49]张国华.地理标志保护立法探论[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3)
    [50]徐光明.TRIPS协议对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J].人民司法,2003(7)
    [51]李顺德.地理标志与商标协调发展战略[J].贵州师范学报,2005(1)
    [52]刘亚军.完善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实证分析[J].当代法学,2004(1)
    [53]孙吴亮.原产地名称的“公地悲剧”[J].中华商标,2004(8)
    [54]刘文军.专门立法:地理标志的有效保护途径[J].学术交流,2005(5)
    [55]张炳生.国际贸易中的地理标志及其法律保护[J].宁波大学学报,2000(3)
    [56]陈淑英.产权明晰: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异同辨析[J].经济学家,1997(3)
    [57]王志本.实施地理标志保护促进中国东北大豆产业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06(12)
    [58]许莹.原产地名称的“公地悲剧”及防治[J].商业研究,2006(24)
    [59]胡继莲,吕志轩.我国农业行业协会的发展与完善[J].古今农业,2004(3)
    [60]黄华均.农业现代化与地理标志的知识产权保护-以传统文化中的地理遗的发掘利用视野[J].社会科学战线,2006(1)
    [61]金正庆,金水英.转型期农民行业协会与专业合作组织若干问题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11)
    [62]胡剑锋,黄祖辉.建立我国农业行业协会的思路和方案研究[J].浙江学刊,2004(1)
    [63]胡继莲,吕志轩.我国农业行业协会的发展与完善[J].古今农业,2004(3)
    [1]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http://www.aqsiq.gov.cn
    [2]人民网:第一次全国地理标志调研报http://unn.people.com.cn/GB/41495/3590083.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政管理总局商标: http://sbj.saic.gov.cn/
    [4]世界贸易组织官方网站:http://www.wto.org/
    [5]世界知识产权组织:http://www.wipo.int/portal/index.htm
    [6]安溪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做好茶文化产业,带动百姓奔小康http://www.fjax.gov.cn/News_Cont.aspx?id=1087
    [1] Elizabeth Barham, 2003, Translating terroir: the global challenge of French AOC labeling,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9(2003) 127-138
    [2] Haochen Sun, 2004, The Road to Doha and beyond: some reflection on the Trips agreement and public health, EJLL (2004), Vol.15.No.1.123-15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