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缪的“荒诞哲学”及其“文学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法国当代作家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存在主义哲学、存在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其哲学沉思与文学实践集中探讨了“荒诞”。
     关于“荒诞”,加缪虽未创建一种系统的理论学说,但他承袭、推进以往哲学家关于荒诞的论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荒诞哲学”。其“荒诞哲学”在他关于荒诞的持续性思考中不断深化发展,丰富和发展了荒诞理论,因而在整个荒诞哲学体系(或“史”)中占有重要位置。其文学创作探讨荒诞、人与世界的关系,描述世界之不可理喻、个体的人对荒诞世界的体验认识、人应对荒诞的态度或行动,其作品因表现具普遍意义的主题在存在主义文学谱系中占有重要位置。
     加缪是有明晰、自觉的哲学观念的文学家,在文学创作中,他把抽象思辨的哲学思想充分融入文学形象之中,使其哲学观念在文学作品中实现了“文学化”。加缪哲学中的“荒诞”、“反抗”、“均衡”等关于世界以及人于世界之反应的基本观念成为其文学作品中的“主题”。重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使加缪的创作由形象、直观的层面提升至思辨抽象的层次与深度,具有了深刻的哲理性与文学意义上的高度的抽象性,使形象化的文学走向或靠近了哲学。加缪的哲学思考与其文学实践经由“主题化”的努力实现了哲学与文学的联结或整合,为哲学如何“文学化”提供了一个富有意义的范例。
     因此,本文的目的在于:把握评析加缪的“荒诞哲学”;分析其哲学观念如何文学化地表达。基于其“哲学”基本或更多“存在”于其文学作品中,故,对其先作文学之把握就成为必须或先期的工作;在厘清、梳理、整体把握之基础上,总结其“荒诞哲学”并予以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再予讨论其哲学“文学化”的可能途径或手段。
     作为文学家,加缪的文学创作伴随了其成年后的全部时光,他在47年的短暂生命历程中创作出许多为他带来广泛声誉或争议的作品,包括5部小说、5部戏剧、6部改编剧、1部短篇小说集、3部散文集、3部时政评论集。加缪的文学创作伴随其“荒诞哲学”的形成与发展,根据“主题”可大致分为三种。即:“‘荒诞'系列”描述世界的荒诞不经、事物的变幻无常、命运的不可理解、惯常生活的麻木机械,关照个体命运、个体行为与其精神状态,重视个体对其在世之中存在的主观体验,宣扬个体意识的觉醒,探讨个体面对荒诞付诸精神反抗的可能;“‘反抗'系列”展现人们遭遇的共同问题、面临的相似困境、经历的集体历史,描述主人公变个体的反抗为集体的斗争,由精神反抗走向实际的行动,以各自不同的反抗方式,走出孤独,走向集体抗恶,探讨集体反抗荒诞的可能:“‘均衡'系列”则讨论反抗的限度或界限,揭露暴力合法化的危害性,探讨有限度的反抗的可能,认为在某种抽象概念、历史目的、政治观念的指导下,选择以杀人作为手段并使之合理化合法化的反抗行动将蜕变为毫无节制、不受限制的暴力,导致官僚政治组织的增强、日益体系化以及自由的终结,最终走向专制强权。在加缪整个文学创作进程中,对世界荒诞、人之存在境况、人在异己世界中的孤独、人应对世界的态度与选择、人性、善恶等问题的深刻揭示使其作品具有哲学的品格与高度。
     “荒诞”是加缪整个哲学思考的核心。关于“荒诞”,存在主义哲学家有相关论述且各执一词、纷殊不一,加缪在其哲学随笔中提出了明确的概念、做出了明晰系统的论述。
     加缪认为有五种因素使人意识到了“荒诞”:厌烦(日常生活的机械性使人对其存在的价值和目的产生了怀疑,对存在状态提出疑问);时间(人对时光流逝的敏感);死亡(人意识到死亡):异己感(产生被遗弃于一个异己世界的感觉);有限性(人对自身有限性的承认)。
     加缪将“荒诞”界定为一种“关系”,它既是积极(对和谐一致的渴求)、消极(断裂、分离)两种异质矛盾要素之间的断裂关系,又是将两种矛盾要素联系于一体,使之并存共在的连结关系。他以“荒诞”表述人与世界的关系,即“荒诞”是人与世界的断裂关系,亦是人与世界关系之维系。就前者言,人与世界的断裂包含三个层次:人与世界的断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断裂;人与自身的断裂。就后者言,“荒诞”传达出人对事物合理性、可理解性的追求,它联接着人与世界,人以之确认自身、确定世界的存在,再度建立起与世界的关系。加缪系统地论述荒诞产生的缘由、荒诞的概念,形成了其“荒诞哲学”的第一个组成部分,即“荒诞理论”。
     继而,加缪提出面对世界人如何自持的问题。他否定了两种形式的自杀,生理自杀抹除了自身存在,哲学式自杀献身于虚无,放弃了斗争,二者皆为逃避。反抗则使人拥有了体验存在、获得本质或意义的可能,反抗者应立足当下,通过自由选择与付诸行动应对荒诞。加缪以荒诞为起点推导出反抗(清醒的认识、挑战的姿态)、自由(独自承担命运与行动后果)、激情(感受“量的生活”)的“结果”,他以唐璜、演员、征服者、艺术家四种形象加以具体阐释。“反抗”的态度和由“荒诞”得出的三个“结果”回答了人面对荒诞如何自持的问题,形成了加缪“荒诞哲学”的第二个组成部分,即“反抗理论”。
     加缪的“反抗理论”在其思想和创作的阶段性发展过程中是有变化的:由以清醒的意识为基础的孤独的个人反抗走向集体的行动上的反抗,转而在限度界限的维度中为反抗寻找出路。加缪肯定反抗的态度,清算“形而上的反抗”和“历史的反抗”,认为二者使暴力拥有了存在的合理性基础,以暴力(它倾向于绝对)取代反抗(它维系均衡)。反抗是在一定界限、范围内的有限行动,超过了限度,反抗则走向反面或另一个极端。加缪提出以均衡、适度、和谐为原则的“地中海思想”,将它作为“反抗”理论的核心,发展了其“反抗理论”。“荒诞理论”和“反抗理论”两部分在逻辑上是相通的,它们有机地组合成加缪自成一体的“荒诞哲学”。
     关于哲学如何“文学化”的问题,加缪作为一种方法或原则的是:以“主题化”联结或整合“哲学”与“文学”。他将关于荒诞的哲学思考与描述荒诞的文学创作紧密相系,其思辨的、抽象的、理性的哲学思想通过形象化的文学作品、借助具体的文学形象、以得体的艺术手段和生动的文学语言得以表达、展示、阐述,与此同时,其文学作品亦因之而得益。明晰的哲学观念使哲学家加缪自觉地将其以概念、思辨、逻辑、观念等织缀而成的哲学以艺术的方式“转化”为其文学作品中的“主题”,“主题”的体现与实现又是建立在以主题统辖、调动、利用不同文学形式的艺术元素的基础之上。而“主题化”又更使文学家加缪在创作中拥有自觉的主题意识,明晰、自觉的文学主题使其作品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与文学意义上的高度的抽象性,亦因此具有超越时代、历史、社会、国别、民族、文化的久远价值与普遍意义。
     “主题化”转化了哲学,使哲学观念“成为”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在此一转化过程完成的同时,“主题化”提升了文学,使之因其哲学属性的主题而获得哲学的品格。加缪的哲学与加缪的文学在其创作进程中因“主题化”而互为补充,这使观念与形象相得益彰,实现了哲学的“文学化”表达,使加缪在哲学与文学两域拥有了重要的理论实践与卓越的艺术成果。可以说,“主题化”在一定意义上联结、助益、整合了哲学与文学,为哲学“文学化”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或更多、更大的可能性。
As a contemporary French writer, Albert Camus (1913-1960)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s of existential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whose philosophical thinking and literary practice focus on the Absurd.
     As for the Absurdity, though having never founded a systematic theory, Camus adopted and facilitated the discourses by the past philosophers, and formed his unique Absurd Philosophy. His Absurd Philosophy was constantly deepened and improved during his persistent thinking on absurdity, which enriched and developed absurd theory (history), therefore occupying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whole system of absurd philosophy. His literary works probed into the relationship among absurdity, human being and the world, described the world's impenetrableness, individuals' experience and cognition on absurd world, humans' attitudes towards or actions on absurdity. His works, thanks to representing universal-sense themes,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existential literature.
     Camus is a litterateur who has self-conscious philosophic view. In literary works, he fully melted his abstract and reflecting philosophic thoughts into literary images, which makes his philosophic views expressed in literary works. The basic ideas about the world and about humans' response to the world in Camus' philosophy, such as Absurd, Resistance, Balance etc., become themes in his literary works. With those significant and universal-sense themes, Camus' literary works are promoted from visualized and intuitionistic to reflecting and abstract, and endowed with profound philosophic thinking and high abstract in the sense of literature, which make visualized literature get close to philosophy. Camus' philosophic thinking and his literary practice, through the way of expression in literature, achieve the connection or integration between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thus, Camus showed a good example for how philosophy could be expressed in literature.
     Therefore,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master and analyze Camus' Absurd Philosophy, analyze how his philosophic views are expressed in literature. Since his philosophy exist in his literary works basically or more, to analyze his literary works becomes a necessary or early-phase work; on the base of clarifying, sorting out and overall mastering, it is to summarize his Absurd Philosophy and make analysis and comment, and on this base, to discuss the possible way or means of expression in literature of his philosophy.
     As a litterateur, Camus devoted himself to literary creation all of his adult time. In the short life of his 47 years, Camus wrote many works which brought him high reputation or disputes, including 5 fictions, 5 dramas, 6 adapted dramas, 1 short-fiction anthology, 3 prose anthologies and 3 affairs comment anthologies. Camus' literary writing, according to the founding and development of his Absurd Philosophy and according to the Themes, may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Firstly, the Absurd Series describes the worlds' absurdness and unreasonableness, matters' fickleness, fortune's impenetrableness, daily life's callousness and mechanism, concerns individuals' fortune and behaviors and their psychosis, stresses individuals' subjective experience on their existence in the world, advocates the arousal of individual awareness, and probes into the possibility of psychological resistance which individuals carry out when facing to the absurd. Secondly, the Resistance Series shows the common issues, similar predicament and collective history encountered by people, describes dramatis personaes' tranfer from individual resistance to collective fighting, from psychological resistance to real actions, their debouchment out of loneliness and towards collective fighting with their different ways of resistance, and probes into the possibility of collective resistance against the absurd. Thirdly, the Balance Series discusses resistance's limit or boundary, exposes the danger of violence's legalization, probes into the possibility of limited resistance, believes that the resistance actions in the means of killing which was further legalized subject to the direction of an abstract conception, historical purpose and political view, will degenerate into unrestrained violence, leading to enforcement and systemization of bureaucratic organization and ending of freedom and finally autocratic power. In the whole progress of his writing, his profound exposures on world's absurdity, humans' situation of existence, humans' loneliness in dissident world, humans' attitudes and choices in the world, humanity, the good, the evil etc., endowed his works the characters and height of philosophy, which brings significant influence to his contemporary and future writers.
     Absurdity is the core in the whole philosophic thinking of Camus. About Absurdity, existential philosophers have enough discussed but in different views. Camus raised clear conceptions and made clear and systematical arguments in his philosophical essays.
     In Camus's view, people are aware of Absurd from five factors: bored (because of daily life's mechanism, people are suspicious of the value and purpose of their existence); time (people's sensibility on time lapse); death (people are aware of death); sense of dissidence (people feel that they are abandoned to a dissidence world); limitation (people's acknowledgment of their own limitation).
     Camus defined the Absurd as a Relationship, it is not only a broken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itivity (aspiration for harmoniousness and identicalness) and negativity (broken, departed), which are two heterogeneous and paradoxical factors, but also interlink relation which takes the two paradoxical factors into one, and makes them coexist and geminate. He formul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umans and the world with absurdity, that is to say, Absurdity refers to not only broken relation between the human being and the world, but also a link for them. As for the former, the broken between the human being and the world includes three layers: break between the humans and the world; break between individual and individual; break between individual and himself. As for the latter, absurdity conveys people's pursuance of the rationality and intelligibility of matters, which connects human being and the world, and with which people conform the existence of themselves and the world and establish the connection with the world. Camus discussed systematically the reason that the absurd occurs and dissertated the conception of absurd, which formed the first part of his Absurd Philosophy, i.e., Theory on Absurdity.
     After this, Camus raised that how the people restrain themselves when they are faced to the world. He denied two ways of suicide: physiological suicide erases self existence, and philosophical suicide devotes to nihility and gives up fighting, both of the two are for escape. From resistance, it's possible for people to experience the existence and get the essence and significance. Resisters should find their footholds instantly, fighting against the absurd by free choice and real actions. With absurdity as a starting point, Camus deduced the consequences of resistance (clear cognition, challenge bearing), freedom (independently bear the fortune and action consequences), and fruits of ardor feel the life of quantity, and depicted them concretely with four images: Don Juan, actor, conqueror and artist. The attitude of resistance and three Results from Absurdity answer the question how people restrain themselves when they are faced to the absurd, and form the second part of Camus' Absurd Philosophy, i.e., Resistance Theory.
     Camus' Resistance Theory was changed during the phased development of his thought and creation: transfer from lonely individual resistance based on clear consciousness to collective real-acting resistance, and then seek for outlet for resistance within the limits. Camus affirmed the attitude of resistance, criticized the Metaphysical Resistance and Historical Resistance, thought that the two resistances make violence exist reasonably and replace Resistance (keep balance) with Violence (tend to absolute). Resistance is a limited action within a certain limit and boundary, or otherwise it would tend to another extremity. Camus proposed Mediterranean Thought with principle of balance, appropriateness and harmoniousness, which is regarded as a core of Resistance theory to develop his Resistance Theory. His Absurd Theory and Resistance Theory are logically consistent, and organically build up Camus' unique Absurd Philosophy.
     As for how could philosophy be expressed in literature, Camus' method or principle is to connect or integrate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by writing philosophic category as theme. Since Camus applied clear and self-conscious philosophic view to direct his literary writing, his works have profound philosophy nature and high abstractness in sense of literature, thereby have everlasting value and universal significance which surpass the times, history, society, nation, nationality and culture.
     The method of writing philosophic category as theme transfers philosophy makes philosophic views become theme of literature (literary works). Through visualized literary works, concrete literary images and lively literary language, Camus expressed, displayed expounded his reflecting, abstract and rational philosophic thoughts. Camus made his philosophic thought into themes in literary writing. Camus made his philosophic thoughts into themes, and the themes of philosophy are also one of his literary themes. By employing the philosophic category as theme as his basic means of conveying his philosophy, Camus made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complement with each other, conception and images bring out the best in each other, from which Camus gained the mutual pentration between philosophy's literary practice and literature's philosophic practice, as well as important practice and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both fields of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It may be concluded that, the method of writing philosophic category as theme, in a sense, connects, improves and integrates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and provide one or more possibility for philosophy's Expression in Lliterature.
引文
[1]加缪多次公开声称自己不是哲学家、存在主义哲学家。原因在于他无意于建构某种理论的体系,甚至非常反对“体系”。他认为自己的思想与“体系”的形式不相容:前者是自由的、独特的、具体的;后者意味着同一、褫夺和抽象化,把思想纳入体系的框架则使思想丧失甚至歪曲了原初的含义;他关注的是人之内心体验,概念、术语因其自身的含糊性或不完整性而在准确明晰地表现人的心灵世界和内在体验方面有局限,概念术语构成的体系因而是有限的。加缪的声明意在和存在主义保持距离,拒绝归属任何思想派系、信仰团体(各种体系),使自己能够自由、独立地思想并区别于某一体系,拒绝“体系”带给“个体”的束缚。在此方面言,关于加缪的身份,他更多的是一名具有明晰的存在主义思想的作家。
    [2]学界一般认为“荒诞”是加缪哲学思想的核心并习惯以“荒诞哲学”作为对其哲学的一种认识。不同于学院式哲学家,加缪追求理性的思考,但不关注纯粹思辨的哲学理论与抽象的概念术语,也无意于构造理论体系;他以哲学随笔而非哲学论著的形式表达其哲学思想,但他亦不在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的框架内论述、展示其哲学思想。加缪的声誉主要来自文学创作,其理论性作品反映了他对人与世界的深刻体察,虽然他没有创建一种系统的学说,但他关于荒诞的思考在整个荒诞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
    [3]参见《加缪传》,[美]埃尔贝·R·洛特曼著,肖云上、陈良明、钱培鑫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12月,第3页。
    [1]《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84页。
    [2]《加缪传》,[美]埃尔贝·R·洛特曼著,肖云上、陈良明、钱培鑫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12月,第660页。
    [3]《阿尔贝·加缪》,《萨特文集》第7卷,沈志明、艾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348页。
    [4]《答加缪书》,《萨特研究》,柳鸣九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40页。
    [5]《加缪传》,[美]埃尔贝·R·洛特曼著,肖云上、陈良明、钱培鑫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12月,第723页。
    [6]《诺贝尔文学奖辞典》,王逢振编,漓江出版社,1997年12月,第526页。
    [7]加缪曾三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1947年、1949年、1954年)。
    [8]罗德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19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时为42岁。
    [9]加缪与福克纳互相欣赏,除了在宗教信仰方面有不同看法,他们在思想观念、文学创作、个人经历等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关注人类命运与个体际遇;从神话中汲取营养;热爱并积极创作戏剧作品;关注遭受厄运的土地(福克纳之于南方问题,加缪之于阿尔及利亚问题);推崇古希腊的均衡思想,并以之作为行动的原则,抵制恐怖暴力,主张通过和解、对话、交流等中间道路解决困境,二人的言论、文章亦因此遭到来自各个方向的误解和批判。参见《阳光与阴影——阿尔贝·加缪传》,[法]罗歇·格勒尼埃著,顾嘉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221页。
    [1]《阿尔贝·加缪》,[美]威廉·福克纳,《灵魂的边界——外国思想者随笔经典》,王家新、汪剑钊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第433页。
    [2]《加缪传》,[美]埃尔贝·R·洛特曼著,肖云上、陈良明、钱培鑫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12月,第660页。
    [3]当然,也有例外。在美国被视为20世纪美国文坛上继福克纳以来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二战后美田“实验小说”最有影响的先驱之一、在俄罗斯被认为是国外俄侨文学中最有建树的文学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Nabokov Vladimir 1899—1977)则有不同看法。他在1965年9月纽约电视台13频道的电视采访中认为加缪是“糟糕的”、“吹起来的”、“二流的”、“短命”作家之一(参见《固执己见——纳博科夫访谈录》,[美]纳博科夫著,潘小松译,时代文艺出版社1982年2月第1版,第59页)。
    [1]《阿尔贝·加缪》,《萨特文集》第7卷,沈志明、艾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348页。
    [2]加缪与萨特互相欣赏,通过彼此的作品评价对方:1938年、1939年加缪在《阿尔及尔共和报》撰文评论《厌恶》、《墙》,认为萨特笔下的形象“相当恰当地代表了他的著作的伟大和真实”(《评让-保尔·萨特的<墙>》,《文艺理论译丛3》,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第309页);萨特在《南方》1943年2月号评论《局外人》,认为作者加缪“已跻身于法国道德家的伟大传统之中”(《<局外人>的诠释》,《萨特文集》第7卷,沈志明艾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58页)。
    [3]例如:罗大冈,《存在主义札记》,载《大公报·星期文艺》,1948年2月8日;孙晋三,《所谓存在主义——国外文化述评》,载1947年12月《文讯》第7卷第6期;陈石湘,《法国唯在主义运动的哲学背景》,载《文学杂志》第3卷,1948年1月;盛澄华,《新法兰西杂志与法国现代文学》,载《文艺复兴》第3卷第2期,1947年4月等。
    [4]加缪在1936年创作小说《幸福之死》(LAMORT HEUREUSE),国外有论者认为应将其视为加缪小说的处女作。该小说在加缪生前未发表,它在中国大陆暂无中译本,相关介绍较少。英译本有美国翻译家理查德·霍华德(Richard Howard)的译本,英格兰米德尔塞克斯郡:企鹅丛书,英国企鹅出版集团,1973年。
    [1]加缪自上世纪30年代已开始戏剧改编,其戏剧活动始于改编,又以改编结束。他将许多作家的作品(主要是小说)搬上戏剧舞台,但剧本没有出版,《闹鬼》等6部改编剧剧本皆在戏剧演出成功之后由伽利玛出版社出版。
    [2]又译《西绪弗斯的神话》(西绪弗斯是希腊语sisuphos的音译)。柳鸣九、沈志明认为“西西弗神话”意指“永久无望又无用的人生状况”,已成为法文谚语,所以在其主编的《加缪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散文卷(第三卷)中采用法文sisyphe的音译名《西西弗神话》。
    [3]在法国,加缨的全部作品(包括其学生时代的习作)由伽利玛出版社以18卷本的规模收入用羊皮做封面的“七星文库”丛书。
    [4]参见《阳光与阴影——阿尔贝·加缪传》,[法]罗歇·格勒尼埃,顾嘉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2页。
    [5]《阳光与阴影——阿尔贝·加缪传》,[法]罗歇·格勒尼埃,顾嘉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91页。
    [1]《加缪传》,[美]埃尔贝·R·洛特曼著,肖云上、陈良明、钱培鑫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17页。
    [2]《加缪传》,[美]埃尔贝·R·洛特曼著,肖云上、陈良明、钱培鑫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12月,第470页。
    [3]有传记作家认为加缪将《审判》改写为《堕落》。参见《加缪传》,[美]埃尔贝·R·洛特曼著,肖云上、陈良明、钱培鑫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12月,第470页。
    [4]《阳光与阴影——阿尔贝·加缪传》,[法]罗歇·格勒尼埃,顾嘉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2页。
    [1]加缪去世后,萨特在《法兰西观察家》撰文《阿尔贝·加缪》,称这场车祸为“丑闻,是因为它在人的世界的中心显示了我们最深层的要求的荒谬性……他的死亡里有一种无法忍受的荒谬性。”(《阿尔贝·加缪》,《萨特文集》第7卷,沈志明、艾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349页)法国诗人勒内·夏尔赋诗《加缪永生》纪念这位与荒诞抗争的昔日战友(参见《外国二十世纪纯抒情诗精华》,王家新、唐晓渡编选,作家出版社1992年6月,第235页)。
    [2]“就在他撞到树上去的那一刻,他仍然在自我追求与自我寻找答案。”(《阿尔贝·加缪》,[美]威廉·福克纳,《灵魂的边界——外国思想者随笔经典》,王家新、汪剑钊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第434页)
    [3]参见《局外人》,《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41页。
    [1]参见《卡利古拉》,《加缪全集》第2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53页。加缪有2部作品描写瘟疫:《鼠疫》、《戒严》。
    [2]参见《鼠疫》,《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96页。
    [3]关于“存在”的概念,存在主义哲学家从不同的角度,使用不同的术语,运用不同的方法论述对“存在”这一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与理解.由于存在主义哲学家、思想家在思维方式、思想观念、教育背景、时代氛围、社会环境、生活经历、个性气质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他们对“存在”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有相通之处:“存在”是主体和客体的某种直接的、密不可分的整体;当体验(孤独个体的内心体验)在存在主义思想家那里当作原初的、真正的存在而从主客整体分离出之后,存在主义思想家们把体验理解为主体对其“在世之中的存在”的体验,因此,“存在”被理解为人的存在,进一步讲,“存在”是指个体存在;存在主义思想家采用了现象学方法(“意向性”)描述“存在的结构”,认为这一结构是“向……的指向性”,因此,“存在”被视为一种导向“无”或死亡的存在,是一种趋向于自身终结的存在。根据以上三层含义,“存在”可被理解为:通过死亡而确定下来的、具体的、独特的、自由的、有限的个体存在。但这并非是完整准确的概念界说。仅仅是理解此一问题的基本起点。“存在”在存在主义哲学家、思想家看来不能通过理性推理、但可以通过某种“存在的经历”获得,这一“存在的经历”在克尔凯廓尔处是恐惧与颤栗之感,在海德格尔处是指趋向死亡(向死存在)的历程,在雅斯贝斯处是指“临界境况”,在马塞尔处是指人对神秘领域或神明的信仰,在萨特处是指“恶心”或“厌恶”的感受。在加缪处是指“荒诞感”。
    [1]参见《加缪传》,[美]埃尔贝·R·洛特曼著,肖云上、陈良明、钱培鑫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12月,第55页。
    [2]加缪曾向朋友玛格丽特·多布朗透露,七岁时自己想成为一名作家。参见《加缪传》,[美]埃尔贝·R·洛特曼著,肖云上、陈良明、钱培鑫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12月,第30页。
    [3]已在法国伽利玛出版社出版,目前国内没有中译本。
    [4]洛特曼被研究界公认为加缪传记的权威作家,其《加缪传》亦为研究加缪生平的权威版本。
    [5]《加缪传》,[美]埃尔贝·R·洛特曼著,肖云上、陈良明、钱培鑫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12月,第57页。
    [6]据本人检索,该作品在中国大陆没有中译本,相关介绍较少。
    [7]文版有理查德·霍华德(Richard Howard)的译本,英国企鹅丛书,米德尔塞克斯郡,1973;现无中译本。
    [8]加缪对小说主人公姓名的选择颇具匠心,似乎能反映作品的主题:《幸福之死》主人公梅尔索法文拼写是mersault,可分解为“海”(Mer)和sault,后者发音近似于“太阳”;《局外人》主人公默尔索法文拼写为Meursault,Meur同“谋杀”同一词根,同“死”发音相同。参见《阳光与阴影——阿尔贝·加缪传》,[法]罗歇·格勒尼埃著,顾嘉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51页。
    [1]《阳光与阴影——阿尔贝·加缪传》,[法]罗歌·格勒尼埃,顾嘉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56页。
    [2]1934年10月,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矿工起义,宣布成立工农共和田,遭到西班牙政府的残酷镇压。
    [3]阿尔及尔市政府以在选举期问不应演出此类颇具煽动性,颠覆性主题的剧目为由禁止该剧公演.4月13日,加缪发表公开信表示抗议.5月,剧本由出版商埃德蒙·夏尔洛在阿尔及利亚出版。很快被抢购一空。参见《加缪传》,[美]埃尔贝·R·洛特曼著,肖云上、陈良明、钱培鑫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10-111页。
    [4]《阿斯图里亚斯起义》,《加缪全集》第2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14页。
    [5]《阿斯图里亚斯起义》,《加缪全集》第2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25页。
    [1]《阿斯图里亚斯起义》,《加缪全集》第2卷,柳呜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34页。
    [2]《阳光与阴影——阿尔贝·加缪传》,[法]罗歇·格勒尼埃,顾嘉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9页。
    [3]已在法国伽利玛出版社出版,在中国大陆无中译本。
    [4]《阳光与阴影——阿尔贝·加缪传》,[法]罗歇·格勒尼埃,顾嘉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10页。
    [5]《加缪传》,[美]埃尔贝·R·洛特曼著,肖云上、陈良明、钱培鑫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12月,第71页。
    [6]加缪推崇古希腊神话传说,常用神话人物为作品命名或作为笔下人物的名子:前者例如《西西弗神话》、《人身牛头怪》、《地狱中的普罗米修斯》、《流放海伦》;后者例如《幸福之死》主人公札格列欧斯gagrcus,即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奥尼索斯.《反与正·热爱生活》中肥胖舞女的出场被讽刺为水中的美神阿芙罗狄蒂诞生。
    [7]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是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赫拉克利特认为美不是绝对永恒的东西;苏格拉底不承认理解自己所不能了解的东西。
    [1]《夏·流放海伦》,《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19-220页。
    [2]加缪认为自己的思想是推崇均衡观念的“南方”(“北方”推崇历史观念)或地中海地区的精神产物,《夏·流放海伦》第一次明确提出“南方思想”(第223页)的概念,加缨以之作为自己思考和行动的准则。
    [3]1937年5月10日在阿尔及利亚由出版商埃德蒙·夏尔洛出版,收入“地中海作品丛书”;1958年3月在法国伽利玛出版社再版,加缪撰写了新的再版前言。
    [4]《反与正·热爱生活》,《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32页。
    [5]《反与正·作者序》,《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5页。
    [6]《反与正·作者序》,《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4页。
    [1]《反与正·作者序》,《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5页。
    [2]《反与正·热爱生活》,《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34页。
    [3]《反与正·热爱生活》,《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33页。
    [4]《反与正·作者序》,《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4页。
    [5]《反与正·作者序》,《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9页。
    [6]《反与正·反与正》,《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36页。
    [7]《反与正·反与正》,《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36页。
    [1]《反与正·伤心之旅》,《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9页。
    [2]《反与正·嘲弄》,《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6页。
    [3]即处于历史时空中的个体对自己于当下时刻中的位置或境遇的主观体验。
    [4]《婚礼集·提帕萨的婚礼》,《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42页。
    [1]Understanding Albert Camus,by David R.Ellison,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90,P42.
    [2]《婚礼集·贾米拉的风》,《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47页。
    [3]《婚礼集·贾米拉的风》,《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49页。
    [4]《婚礼集·提帕萨的婚礼》,《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43页。
    [5]《婚礼集·贾米拉的风》,《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49页。
    [6]《婚礼集·沙漠》,《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63页。
    [7]《婚礼集·阿尔及尔的夏天》,《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51页。
    [8]《婚礼集·阿尔及尔的夏天》,《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56页。
    [1]《婚礼集·阿尔及尔的夏天》,《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56页。
    [2]《婚礼集·阿尔及尔的夏天》,《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57页。
    [3]《阳光与阴影——阿尔贝·加缪传》,[法]罗歇·格勒尼埃,顾嘉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57页。
    [4]《夏·人身牛头怪》,《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97页。
    [5]《夏·人身牛头怪》,《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96页。
    [1]《局外人》,《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8页。
    [2]《局外人》,《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50页。
    [3]《局外人》,《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33页。
    [4]加缪读高中时听老师格勒尼埃讲授《诸凯撒生平》,受到启发;1939年7月25日完成初稿,1939年8月完成第2稿,1942年在密友克里斯蒂安娜打印完毕之前又作修改。1941年,加缪将《卡利古拉》、《局外人》和《西西弗的神话》合称为“三部荒谬”,欲将其合集发表,未果。1944年,《卡利古拉》在伽利玛出版社出版剧本(与《误会》合集出版),同年发行单行本,1945年9月25日在埃贝尔托剧院首次公演;加缪认为剧本是有生命的、活动的,应该根据演员、演出空间、布景的变化对剧本作改动。该剧最初的剧本是三 幕,后改为四幕。第一都《卡利古拉》写于1938年至1940年之间。在此后的版本和演出中,加缪多次修改,反映了他不同阶段的思想以及个人生活、国家和整个世界中发生的事件,1958年的剧本成为《卡利古拉》的最终版本。
    [1]《卡利古拉》,《加缪全集》第2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9页。
    [2]《卡利古拉》,《加缪全集》第2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7页。
    [3]《卡利古拉》,《加缪全集》第2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0页。
    [4]《卡利古拉》,《加缪全集》第2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6页。
    [5]《卡利古拉》,《加缪全集》第2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5页。
    [6]《卡利古拉》,《加缪全集》第2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60页。
    [1]《<戏剧集>(美国版)序言》,《加缪全集》第2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641页。
    [2]1941年4月开始创作,当时取名为《布特约维斯》,1942年11月改名为《流亡者》,1943年完成初稿,1944年7月23日在马图兰剧院首次公演,剧本由伽利玛出版社出版。
    [3]《误会》,《加缪全集》第2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65页。
    [4]《误会》,《加缪全集》第2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78页。
    [5]《误会》,《加缪全集》第2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98页。
    [1]《鼠疫》,《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66页。
    [1]《鼠疫》,《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66页。
    [2]《鼠疫》,《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04-105页。
    [3]《鼠疫》,《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36页。
    [1]《鼠疫》,《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35页。
    [2]《鼠疫》,《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11页。
    [3]《鼠疫》,《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83页。
    [1]1948年1月在瑞士完成剧本,10月27日由玛德琳·雷诺和若望—路易·巴罗剧团在马里尼剧院首次公演。
    [2]《时政评论一集·为什么是西班牙?》,《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13页.
    [3]《时政评论一集·为什么是西班牙?》,《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14页。
    [4]《<戏剧集>(美国版)序言》,《加缪全集》第2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643页。
    [5]《戒严》,《加缪全集》第2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51页。
    [1]《戒严》,《加缪全集》第2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49页。
    [2]以个体、个体存在作为思考的起点和归宿,以描述、分析个体的内心体验作为探讨存在问题的手段。
    [1]《法国知识分子的世纪·萨特时代》,[法]米歇尔·维诺克著,孙桂荣、逸风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第27-28页。
    [2]“对于人的命运我是悲观的,而对于人我则是乐观主义者。”参见《时政评论一集·无宗教信仰者与基督徒》,《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01页。
    [3]《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85页。
    [1]《致一位德国友人的信》,《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3页。
    [2]《致一位德国友人的信》,《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5页。
    [3]《致一位德国友人的信》,《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6页.
    [4]《致一位德国友人的信》,《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6页。
    [1]《致一位德国友人的信》,《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0页.
    [2]《致一位德国友人的信》,《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9页。
    [3]《致一位德国友人的信》,《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6页。
    [4]《致一位德国友人的信》,《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6页。
    [5]《致一位德国友人的信》,《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9页。
    [6]《致一位德国友人的信》,《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9页。
    [1]《时政评论一集·巴黎的解放》,《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5页。
    [2]《时政评论一集·道德与政治》,《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39页。
    [3]人以实现某种政治理想作为选择杀人、付诸暴力的合理依据,因此人为了某种抽象观念选择了杀人或认可别人去杀人,容忍杀人、死刑的事实性存在,在此方面言,每个人都是导致他人死亡的凶手,因此人人有罪,无人清白无辜,人人皆是鼠疫病毒的携带者,“人人身上都潜伏着鼠疫,因为,没有人,是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免受其害。”(《鼠疫》,《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10页)
    [4]《时政评论一集·不做受害者,也不当刽子手》,《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76页。
    [5]《时政评论一集·自由的见证人》,《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16页。
    [1]1949年3月开始撰写,1949年12月15日在埃贝尔托剧院首次公演.
    [2]前者认为为了净化日尔曼人种、使德意志帝国成为至高无上的国家而杀死600万犹太人、发动世界大战是合情合理的:后者认为为了实现苏联农业的现代化而将500万富农送入地狱是有根有据的。
    [3]《正义者》,《加缪全集》第2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83页。
    [4]《正义者》,《加缪全集》第2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84页。
    [5]《时政评论二集·正义与仇恨》,《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30页。
    [1]来自国家或意识形态的合法谋杀造成的悲剧、不公在社会主义苏联、红色中国、泰缅边境的红色高棉的例证比比皆是。
    [2]《白痴》认为最恐惧的折磨是:确信将死且等待死亡,“对杀人者处以死刑,是比罪行本身不知要重多少倍的惩罚。根据判决杀人,比强盗杀人不知要可怕多少倍……死刑可怕的痛苦就在于此,在于明明白白地知道没有得救的希望。世上没有比这更难受的痛苦了。”(《白痴》,[俄]陀斯妥耶夫斯基著,荣如德译,译文出版社1991年7月,第22页)
    [1]《关于断头台的思考》,《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361页。
    [2]《关于断头台的思考》,《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363页。
    [3]《关于断头台的思考》,《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362页。
    [4]《时政评论一集·自由的见证人》,《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15页。
    [5]《时政评论二集·关于反抗问题的通信》,《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37-151页。
    [1]萨特认为此作是加缪“最美的,也是最不为人理解”的作品,参见《阿尔贝·加缪》,《萨特文集》第7卷,沈志明、艾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347页。
    [2]《堕落》,《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94页。
    [3]《堕落》,《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54页。
    [4]《堕落》,《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70页。
    [1]加缪在其理论作品中多次提及奥古斯丁,在小说《鼠疫》亦有表现,帕纳鲁神父的形象、布道的内容闪烁着奥古斯丁的思想光辉。
    [2]这部作品在文体上类似对话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是18世纪启蒙文学的传统,对话早在自苏格拉底时代的希腊哲学、史诗、戏剧里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苏格拉底、柏拉图几乎全部的哲学著作都是用对话体写成的,中国的孔子、庄子等思想家的哲学思想亦大都用对话体记录在古代典籍中,柏拉图最早把对话从史诗和戏剧里分离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运用于学术讨论之中,树立了对话体的典范。对话体的特点在于侧重揭露问题与矛盾。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所要揭露的矛盾、问题如同剥茧抽丝似地逐渐显露出来,增强了对矛盾问题的讽刺或嘲弄的效果。
    [3]克拉芒斯的倾听者与其皆为来自巴黎的律师、皆有深夜遇到少女投水自尽的经历,小说此一结局暗示这位倾听者是克拉芒斯的影子,重复着克拉芒斯的双重性人生,整个对话实际是克拉芒斯一人的内心独白,克拉芒斯代表整个人类,其伪善自私体现了人性罪恶的普遍性。
    [4]《加缪》,[美]理查德·坎伯著,马振涛、杨淑学译,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115页。
    [5]加缪将小说作品的背景大多置于北非:臭兰之于《局外人》、《鼠疫》等;阿尔及尔之于《无声的愤怒》、《第一个人》等;北非沙漠之于《反叛者》、《不忠的女人》、《东道主》等。
    [6]《堕落》,《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79页。
    [7]《堕落》,《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50页。
    [8]《堕落》,《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49页。
    [1]《流亡与独立王国·不忠的女人》,《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306页。
    [2]《流亡与独立王国·不忠的女人》,《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303页。
    [3]《流亡与独立王国·东道主》,《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340页。
    [4]Hote在现代法语中既有主人又有来客的意思,反映了包括加缪在内的生活于阿尔及利亚的法籍侨民的尴尬处境。关于阿尔及利亚问题,加缪既批评法国政府对阿尔利及亚的镇压,同情阿尔及利亚的民族独立,又反对阿尔及利亚针对法国侨民的恐怖暴行;支持国内外的正义斗争,又反对以恐怖的行动反抗压迫;同情受压迫者,却被斥为“可能贫穷过的资产者”(《答加缪书》,《法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刊——萨特研究》,柳鸣九编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27页)。
    [5]《流亡与独立王国·东道主》,《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340页。
    [1]Understanding Albert Camus,by David R.Eilison,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90.P13.
    [2]《流亡与独立王国·长出来的巨石》,《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375页。
    [3]《流亡与独立王国·长出来的巨石》,《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381页。
    [1]孤独(solitaire)与互助(solidaire)在法语中仅有t和d浊清辅音之差。
    [1]《帕斯卡尔思想录》,[法]帕斯卡尔著,何兆武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200页。
    [1]《帕斯卡尔思想录》,[法]帕斯卡尔著,何兆武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页。
    [2]《帕斯卡尔思想录》,[法]帕斯卡尔著,何兆武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12页。
    [3]《帕斯卡尔思想录》,[法]帕斯卡尔著,何兆武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69页。
    [4]《帕斯卡尔思想录》,[法]帕斯卡尔著,何兆武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91页。
    [5]帕斯卡关注人类整体的存在状态,克尔凯廓尔则强调存在的个体形态,关注个体的存在境遇。
    [6]《非科学的最后附篇》,[丹麦]克尔凯廓尔著,《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辑》上卷,熊伟主编,商务印书馆1997年10月,第30页。
    [1]克尔凯廓尔为他的墓志铭选择了“那个个体”(That Individual),参见《克尔恺廓尔》,[美]苏珊·李·安德森著,瞿旭彤译,中华书局2004年11月,第36页。
    [2]《克尔凯戈尔日记选》,[丹麦]彼得·P·罗德选编,晏可佳、姚蓓琴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3月,第102页。
    [3]克尔凯廓尔反对体系、反对黑格尔哲学。他反对黑格尔哲学的原因在于黑格尔试图建构一个能够阐明事物、解释世界、无所不包的理论体系.克尔凯廓尔认为体系追求客观、理性、普遍、必然,它剥夺了个体的价值;黑格尔体系的构成基础,即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绝对精神”的观念、“三段式”、“自由”的观念、“世界精神与世界历史”的观念鼓吹普遍性、必然性,皆忽视个体,没有给具有独特思想、内心感受的个体留有位置。参见《克尔恺廓尔》,[美]苏珊·李·安德森著,瞿旭彤译,中华书局2004年11月,第29-30页。
    [4]《恐惧的概念》,[丹麦]克尔凯廓尔著,《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辑》上卷,熊伟主编,商务印书馆1997年10月,第1页。
    [5]《恐惧的概念》,[丹麦]克尔凯廓尔著,《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辑》上卷,熊伟主编,商务印书馆1997年10月,第2页。
    [6]《恐惧的概念》,[丹麦]克尔凯廓尔著,《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辑》上卷,熊伟主编,商务印书馆1997年10月,第2页。
    [1]《恐惧的概念》,[丹麦]克尔凯廓尔著,《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辑》上卷,熊伟主编,商务印书馆1997年10月,第2页。
    [2]《恐惧的概念》,[丹麦]克尔凯廓尔著,《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辑》上卷,熊伟主编,商务印书馆1997年10月,第1页。
    [3]《恐惧的概念》,[丹麦]克尔凯廓尔著,《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辑》上卷,熊伟主编,商务印书馆1997年10月,第4页。
    [4]《致死的疾病》,[丹麦]克尔凯廓尔著,《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辑》上卷,熊伟主编,商务印书馆1997年10月,第32页。
    [1]《致死的疾病》,[丹麦]克尔凯廓尔著,《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辑》上卷,熊伟主编,商务印书馆1997年10月,第35页。
    [2]《恐惧与颤栗》,[丹麦]克尔凯廓尔著,刘继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第7页。
    [3]《非科学的最后附篇》,[丹麦]克尔凯廓尔著,《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辑》上卷,熊伟主编,商务印书馆1997年10月,第28-29页.
    [4]《克尔恺廓尔》,[美]苏珊·李·安德森著,瞿旭彤译,中华书局2004年11月,第60页。
    [5]《恐惧与颤栗》,[丹麦]克尔凯廓尔著,刘继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第17-26页。
    [1]《存在与时间》,[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87年12月,第15页。
    [2]《存在与时间》,[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87年12月,第16页。
    [3]《存在与时间》,[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87年12月,第16页。
    [4]《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四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10月,第817页。
    [5]《存在与时间》,[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87年12月,第227页。
    [1]《存在与时间》,[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87年12月,第232页。
    [2]《存在与时间》,[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87年12月,第300页。
    [3]《存在与时间》,[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87年12月,第285页。
    [4]《存在与时间》,[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87年12月,第309页。
    [5]《存在与时间》,[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87年12月,第284页。
    [6]《存在与时间》,[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87年12月,第232页。
    [1]《哲学》,[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辑》上卷,熊伟主编,商务印书馆1997年10月,第637页。
    [2]《哲学》,[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辑》上卷,熊伟主编,商务印书馆1997年10月,第637页。
    [3]雅斯贝斯认为历史进程是不可知的,所以不要对未来抱幻想,不要对历史存奢望,而应把握住当前现在。
    [4]前苏格拉底时期米利都学派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曾提出一个相似的观点,认为万物皆源于一种无限的、永恒的、包围一切的元质,元质可以转化为人类所熟悉的各种事物。元质与大全的区别在于:前者解释事物起源,后者证明事物的存在;前者是一循环过程(万物由之而生,万物消灭后复归于它),后者强调显现自身的单向度行动;前者仍是认识的客体,后者则包含主客二体;前者属于本体论的范畴,后者则属认识论。
    [5]《生存哲学》,[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王玖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9月,第13页。
    [1]《生存哲学》,[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王玖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9月,第3-4页。
    [2]“du”在德语中,常用于表示亲近的、熟悉的、关系密切的人之间的关系,多用于恋人之间。在此方面言,布伯用“du”而非“er”(他)、“sie”(她)、“es”(它)以表明“ich”(我)和“du”(你)的关系非比寻常。人与上帝的关系是亲密无间的“我与你”的关系,而不是疏远陌生的“我与您”或“我与他/她/它”的关系。“ich”(我)属第一人格,“du”为第二人格,但二者均为主格(德语中的一格)。从语法结构上看,二者位置对等。“ich”(我)和“du”(你)均为主格,也即主体,这也说明了二者是交往、交流是双向的。在德国,基督徒祈祷时对上帝称呼用“du”。
    [1]《我与你》,[德]马丁·布伯著,陈维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12月,第18-19页。
    [2]《我与你》,[德]马丁·布伯著,陈维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12月,第23页。
    [3]《我与你》,[德]马丁·布伯著,陈维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12月,第26-32页。
    [4]生命法则认可弱肉强食;心灵法则鼓吹基于习惯本能的心理人格;社会法则宣扬不可抗拒的社会历史进程;文化法则声称决定并支配社会历史的兴衰。参见《我与你》,[德]马丁·布伯著,陈维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12月,第76页。
    [5]《我与你》,[德]马丁·布伯著,陈维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12月,第32页。
    [6]《人的问题》,[德]马丁·布伯著,《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辑》上卷,熊伟主编,商务印书馆1997年10月,第179页。
    [1]《人的问题》,[德]马丁·布伯著,《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辑》上卷,熊伟主编,商务印书馆1997年10月,第180页。
    [2]《人的问题》,[德]马丁·布伯著,《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辑》上卷,熊伟主编,商务印书馆1997年10月,第181页。
    [3]Albert Camus and the Philosophy of the Absurd,by Avi Sagi,translated from Hebrew by Batya Stein,Amsterdam:New York,2002,P8.
    [4]世界被纳入人之主体意识之中成为表象,成为主体操纵的对象。
    [1]《存在与虚无》,[法]让·保罗·萨特著,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3月,第25-26页。
    [2]萨特在与《出版》杂志记者克里斯蒂安·格里索利的访谈中,比较了自己与加缪在荒诞问题上的不同认识:“加缪的哲学是荒谬的哲学,他认为荒谬产生于人和世界的关系,产生于人的合理要求和世界的非理性……我称为荒谬的东西与此十分不同:这是存在的普遍偶然性”。参见《阳光与阴影——阿尔贝·加缪传》,[法]罗歇·格勒尼埃著,顾嘉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86页。
    [3]《恶心》,[法]让-保罗·萨特著,桂裕芳译,《萨特文集》第1卷,沈志明、艾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60页。
    [1]《恶心》,[法]让-保罗·萨特著,桂裕芳译,《萨特文集》第1卷,沈志明、艾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55页。
    [2]《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美]威廉·巴雷特著,杨照明、艾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5月,第35页。
    [1]《存在主义的大师们》,[波]科萨克著,王念宁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1月,第85页。
    [2]《存在主义的大师们》,[波]科萨克著,王念宁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1月,第74页。
    [3]克尔凯廓尔与马塞尔皆主张通过个人内心的体验与上帝建立一对一的关系,信仰使人与上帝面对面。
    [1]《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75页。
    [2]《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75页。
    [3]《加缪》,[美]理查德·坎伯著,马振涛、杨淑学译,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71页。
    [4]《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75页.
    [5]《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75页。
    [6]《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75页。
    [7]《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75页。
    [1]《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75页。
    [2]《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75页。
    [3]Albert Camus and the Philosophy of the Absurd,by Avi Sagi,translated from Hebrew by Batya Stein,Amsterdam:New York,2002,P51.
    [4]《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77页。
    [5]《婚礼集·贾米拉的风》,《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48页。
    [6]《婚礼集·贾米拉的风》,《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49页。
    [1]《存在哲学》,[法]让·华尔著,翁绍军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2月,第103页。
    [1]《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71页。
    [2]《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80页。
    [3]《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77页。
    [4]《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76页。
    [5]《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77页。
    [6]《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76页。
    [7]《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76页。
    [8]《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83页。
    [1]其含义在于:并非任何价值意义都不维护,而是将所有行动的价值意义等同化,使人由以往对行动价值的关注转向行动本身。
    [2]《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76页。
    [3]Albert Camus and the Philosophy of the Absurd,by Avi Sagi,translated from Hebrew by Batya Stein,Amsterdam:New York,2002,P9.
    [4]Albert Camus and the Philosophy of the Absurd,by Avi Sagi,translated from Hebrew by Batya Stein,Amsterdam:New York,2002,P9.
    [5]Albert Camus and the Philosophy of the Absurd,by Avi Sagi,translated from Hebrew by Batya Stein,Amsterdam:New York,2002,P10.
    [1]Albert Comus and the Philosophy of the Absurd,by Avi Sagi,translated from Hebrew by Batya Stein,Amsterdam:New York,2002,P11.
    [2]《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80页。
    [3]Alhert Camus and the Philosophy of the Absurd,by Avi Sagi,translated from Hebrew by Batya Stein,Amsterdam:New York,2002,P12.
    [4]古希腊斯多噶学派认为理性是神的属性与人的本性;17世纪兴起的理性主义(唯理论)认为理性是知识最可靠的来源;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认为理性是衡量一切现存事物的唯一标准;康德认为理性是位于感性和知性之上、脱离经验去认识超验的、无限的、绝对理念(上帝、灵魂)的能力:黑格尔认为理性是唯一能够揭示事物本质的力量.由此可见,理性试图将人类从经验、感性等低级属性中最大程度地解放出来,理性发展到一定程度势必会倾向于绝对.对绝对的渴求则意味着理性走到了终结.因此,理智或理性是有限的,自有其边界,只能在其有限的范围内(即具体的经验性的人类现实生活)发挥作用,它不能脱离历史语境中的人类生活,因此理性无法把握超验的存在.西方哲学家自近代以来逐渐意识到理性的种种局限,将理性从形而上学还原其原初的层面,即作为一种认识能力和原则。非理性主义思潮的结果与标志之一是荒诞观念的出现。
    [5]Albert Camus and the Philosophy of the Absurd,by Avi Sagi,translated from Hebrew by Batya Stein,Amsterdam:New York,2002,P12.
    [1]单子是事物存在的结构与构成单元。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认为单子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单子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认为单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础,它是一种不占空间的精神性实体存在,单子有高低之分,最高级的单子是上帝,每个单子都是独立的、封闭的。
    [2]诸如结构(感性层次、理性能力、知识结构、认知前见)、背景(历史背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属性(国家属性、阶级属性、民族属性、种族属性、历史属性或时间属性)。
    [3]Albert Camus and the Philosophy of the Absurd,by Avi Sagi,translated from Hebrew by Batya Stein,Amsterdam:New York,2002,P18.
    [1]《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79页。
    [2]《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76页。
    [3]《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84页。
    [4]《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77页。
    [5]《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79页。
    [6]《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85页。
    [1]《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85页。
    [2]《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85页。
    [3]《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69页。
    [4]《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71页。
    [5]《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71页。
    [6]《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72页。
    [7]《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71页。
    [8]《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73页。
    [9]《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77页。
    [1]《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85页。
    [2]《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91页。
    [3]leap of faith,克尔凯廓尔所用术语,意思是对人所不能理解的事物,特别是对基督教上帝的信仰,认为事物越不可理喻,愈加证明信仰上帝的必要.加缪用来指逃离现实、幻想来世的人生态度。
    [4]《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85页。
    [5]《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86页。
    [6]《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00页。
    [1]加缪虽然不认可这些哲学家、思想家们关于世界的本质所做出的形而上的解释和与之相关的种种设想,但对于他们为解释世界做出的哲学努力,加缪表示尊重和敬意。
    [2]《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86页。
    [3]关注基督教,不完全否定基督教是加缪对基督教的态度.加缪批评基督教的原因有二:其一,对待纳粹法西斯,罗马教皇没有明确地表明自身立场态度(参见《时政评论一集·道德与政治》,第44页);其二,自己不接受基督教的某些教义与价值准则。基督教教义闪耀着神学智慧的璀璨光芒,但某些教义建立在无罪之人做出牺牲并接受、习惯这种牺牲的基础之上,这使邪恶、痛苦获得了合理性依据。基督教的“惩罚说”和“考验说”认为人类在其历史进程中的种种恶行表现了人类的邪恶,上帝为了惩治人类而施以痛苦与灾难,如同父亲责罚孩子,并以此检验人类对上帝的信仰。加缪基于其人道主义观念认为一个让无辜者受难的世界是一个非正义的世界,基督教宣扬来世,主张容忍痛苦,鼓吹放弃现世斗争,使人脱离于现实的具体存在,这实际是对正义的弃绝。“惩罚即爱”此类教义与价值观念使痛苦、灾难与非正义获得了存在的合理依据,这是他批驳基督教的根本原因。
    [4]《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99页。
    [5]《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91页。
    [1]《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99页。
    [2]“觉悟和反抗,这两种违拗是克己出世的反面。人心中一切不可制伏和充满激情的东西都朝着人生的反面激励着人的觉悟和反抗.”(《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00页)
    [3]《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00页。
    [4]《加缪》,[美]理查德·坎伯著,马振涛、杨淑学译,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76页.
    [1]Albert Camus and the Philosophy of the Absurd,by Avi Sagi,translated from Hebrew by Batya Stein,Amsterdam:New York,2002,P45.
    [2]Albert Camus and the Philosophy of the Absurd,by Avi Sagi,translated from Hebrew by Batya Stein,Amsterdam:New York.2002.P29.
    [3]我们强调经验的重要性,似乎更多是从经验的“质”,即经验自身是“标准、依据、参照”这个层面而言。
    [4]《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03页。
    [5]《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67页。
    [6]《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04页。
    [1]《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P78页。
    [2]《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07页。
    [3]《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07-121
    [4]《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07页。
    [1]《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22页。
    [2]《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23页。
    [1]《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38页。
    [2]“荒诞感和对虚无的想望有着直接关系……正好涉及用自杀来解决荒诞的切实手段。”(《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71页)
    [3]“南方思想”是加缪在《夏·流放海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的关于反抗原则的概念,认为以古希腊为代表的地中海思想或“南方思想”推崇均衡、适度、节制、和谐等价值观念,加缪将之作为反抗的原则(反抗是对事物发展超过限度、打破均衡状态的反应)和行动尺度(恢复均衡,反抗应在一定的限度内进行)。以目的论、历史决定论为理论指导的行动倾向于绝对、无限度,势必造成暴力、死亡,因此以均衡为价值观念的反抗可使反抗者理性地展开行动,避免陷入无限制的疯狂状态。
    [4]《反抗者》,《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51页。
    [1]《反抗者》,《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57页。
    [2]《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99页。
    [3]《反抗者》,《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19页。
    [4]《反抗者》,《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63页。
    [1]《反抗者》,《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65页。
    [2]《反抗者》,《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67页。
    [1]《反抗者》,《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87页。
    [2]《反抗者》,《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19页。
    [3]《反抗者》,《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86页。
    [1]“无神论者”和“反有神论者”的区别在于:对于前者,上帝与他无关;对于后者,上帝与之有关,他关注的是“上帝的不在、上帝的沉默、或是上帝仁慈的缺乏在世界留下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大空洞。”参见《加缪》,[美]理查德·坎伯著,马振涛、杨淑学译,中华书局,2002年6月,第37页。
    [2]加缪以“历史目的”指称意识形态、抽象的政治理念或社会理想。“雅利安世界”、“共产主义”之类抽象的“历史目的”作为概念性的存在,缺乏具体的内容旨归,亦缺乏基于自由、正义的行动原则,因此献身于历史的革命在实际的展开过程(操作)中引致虚无。
    [3]《反抗者》,《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21页。
    [1]《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美]威廉·巴雷特著,杨照明、艾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5月,第12页。
    [2]世界被纳入人之主体意识之中成为表象,成为主体认识的对象。
    [1]《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92页。
    [2]《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93页。
    [3]现象学认为呈现在人的意识中的一切东西皆为“现象”,现象学的任务是从“现象”中找出共相、一般,即对现象进行合乎理性的探讨以为科学提供理性的依据。
    [1]Albert Camus and the Philosophy of the Absurd,by Avi Sagi,translated from Hebrew by Batya Stein,Amsterdam:New York,2002,P74.
    [1]《克尔恺廓尔》,[美]苏珊·李·安德森著,瞿旭彤译,中华书局2004年11月,第42页。
    [2]《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德]康德著,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2页。
    [3]《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美]威廉·巴雷特著,杨照明、艾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5月,第92页。
    [4]《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美]威廉·巴雷特著,杨照明、艾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5月,第26页。
    [1]《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美]威廉·巴雷特著,杨照明、艾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5月,第25-32页。
    [2]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了知识的界限问题.他创立了“物自体”、“现象界”两个独特的概念回答了两个问题:人类的理性认识何以可能?人类理性认识的程度与范围,即什么是可以认识的,什么是不可以认识的?物自体是指不依赖人的感性和理性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物自体是不可知的,不能被人类认识。人类的感性和理性认识能力在物自体面前无能为力.但物自体是存在的,原因在于人类的经验是无限丰富的,经验源于物自体,如果没有作为经验源泉的物自体的存在,经验的丰富多彩性是不可想象的。物自体为人的感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材料,否则人的感性没有材料,经验亦无从发生。康德认为物自体既是人类认识的源泉,又为人类认识的界限。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康德引入了现象界概念。在康德看来,现象界是指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能被我们认识到的“物自体”的表象。我们认识到的只是物自体在认识主体感官中的表象——现象界,而不是物自体本身。物自体本身是不可理解的,人类认识物自体的企图是不能实现的。认识总是人的认识,人类对现象的认识总会或多或少掺杂人的主观因素,因此呈现在人类感官中的现象界不可能是纯净的、不掺杂任何人类因素的物自体。在此层面言,康德认为人类的理性面对物自体是无能为力的,任何对物自体的研究和假说都是人类理性自不量力的表现,结果必然是既不可证实又不可证伪的。
    [1]《反理性思潮的反思——现代西方哲学美学述评》,陈炎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第23页。
    [2]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认为单子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位,它是不占有空间的精神性实体存在,每个单子都是封闭的、独立的。单子之间不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上帝预先设定每一单子的内容与变化历程,使单子之间的变化协调一致地进行。
    [3]《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88-96页。
    [1]《帕斯卡尔思想录》,[法]帕斯卡尔著,何兆武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93-201页。
    [2]《恐惧与颤栗》,[丹麦]克尔凯廓尔著,刘继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第22页。
    [3]《非科学的最后附篇》,[丹麦]克尔凯廓尔著,《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辑》上卷,熊伟主编,商务印书馆1997年10月,第31页。
    [4]《我与你》,[德]马丁·布伯著,陈维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12月,第146页。
    [1]Albert Camus and the Philosophy of the Absurd,by Avi Sagi,translated from Hebrew by Batya Stein,Amsterdam:New York.2002.P125.
    [2]加缪将自杀由一种社会现象提升到了哲学层面。自杀涉及生存的意义问题,真实地反映了人类生存处境,这皆为哲学的重要命题。
    [1]“攀登山顶的奋斗本身足以充实一颗人心。应当想像西西弗是幸福的。”(《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39页)
    [2]《反理性思潮的反思——现代西方哲学美学述评》,陈炎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第23页。
    [1]《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91-96页。
    [1]《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27页。
    [2]《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26页。
    [3]《评让-保尔·萨特的<恶心>》,《文艺理论译丛3》,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第302-303页.
    [1]《局外人》,《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3页。
    [1]《鼠疫》,《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30页。
    [2]《夏·人身牛头怪》,《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94页。
    [3]《夏·人身牛头怪》,《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96页。
    [1]《局外人》,《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30页。
    [2]《局外人》,《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37页。
    [3]《误会》,《加缪全集》第2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66页。
    [4]《夏·谜语》,《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28页。
    [1]《局外人》,《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42-43页。
    [2]《局外人》,《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42-50页。
    [3]《局外人》,《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2页。
    [1]《局外人》,《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50页。
    [2]《局外人》,《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51页。
    [3]《局外人》,《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49页。
    [1]《局外人》,《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50页。
    [1]《西西弗神话》,《加缪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75页。
    [1]《误会》,《加缪全集》第2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96-97页。
    [2]《流亡与独立王国·东道主》,《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338页。
    [1]《鼠疫》,《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66页。
    [1]《流亡与独立王国·约拿斯或画家在工作中》,《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349页。
    [2]《局外人》,《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7页。
    [1]《局外人》,《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33页。
    [1]《卡利古拉》,《加缪全集》第2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49页。
    [1]《鼠疫》,《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36页。
    [2]《鼠疫》,《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36页。
    [3]《鼠疫》,《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88页。
    [1]《正义者》,《加缪全集》第2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75页。
    [2]《正义者》,《加缪全集》第2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77页。
    [1]《鼠疫》,《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39页。
    [1]《鼠疫》,《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08-209页。
    [2]《鼠疫》,《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09页。
    [1]《卡利古拉》,《加缪全集》第2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17页。
    [1]《流亡与独立王国·反叛者(混沌的头脑)》,《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319页。
    [2]《堕落》,《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74页。
    [1]《堕落》,《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293页。
    [1]参见《加缪传》,[美]洛特曼著,肖云上、陈良明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12月,第38页。
    [2]1953年4月15日《勒鲁亚体育简报》,参见《加缪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第438页。
    [3]伽利玛出版社由加斯东·伽利玛于1911年创建,其前身是《新法兰西杂志》(该杂志由纪德、让·施伦贝尔格、加斯东·伽利玛一起创办;月刊)出版社。该社在“一战”前出版了第一批书,当时具名为“《新法兰西杂志》出版社”,1919年改名为“伽利玛出版社”。(参见《加缪传》,第275页)该社现由加斯东的孙子安托万·伽利玛接管。伽利玛出版社同时掌管着另外两个出版社:德诺埃尔出版社(Denoel)和墨丘里出版社(Mercure)。伽利玛出版社以其高品质的出版物享誉世界,书目品种多达2万余种,涵盖8000多位作家的作品。该社大量图书已经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发行(年签署翻译合同800份),主要集中在人文学科经典读物,包括历史学家和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加缪与伽利玛出版社关系密切。在法国本土的出版界,最早向加缪伸出橄榄枝的是伽利玛出版社,它对加缪立足法国文坛提供了巨大帮助。作为感谢,加缪一直在该社出版作品。
    [1]参见《反与正·作者序》,《加缨全集》第3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第6页。
    [2]参见《相遇安德烈·纪德》,《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第401页。
    [1]参见《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441页。
    [2]参见《阳光与阴影——阿尔贝·加缪传》,[法]罗歇·格勒尼埃著,顾嘉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第20页。
    [3]参见《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441页。
    [4]参见《加缪传》,[美]洛特曼著,肖云上、陈良明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11页。
    [5]参见《阳光与阴影——阿尔贝·加缪传》,[法]罗歇·格勒尼埃著,顾嘉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第49页。
    [6]参见《加缪传》,[美]洛特曼著,肖云上、陈良明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17页。
    [1]加布利也·臭地齐屋(Gabriel Audisio,1900—1978),法国小说家、诗人、散文家。他在阿尔及尔度过童年。1920年后经常往来于北非和法国之间,其作品几乎全部同地中海有关。主要作品有诗集《阳光下的人》、散文集《地中海的年轻时代》等。
    [2]参见《阳光与阴影——阿尔贝·加缪传》,[法]罗歇·格勒尼埃著,顾嘉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8页。
    [3]参见《加缪传》,[美]洛特曼著,肖云上、陈良明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55页。
    [1]参见《时政评论一集》,《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第89页。
    [2]参见《加缪传》,[美]洛特曼著,肖云上、陈良明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12月,第271页。
    [1]参见《时政评论一集》,《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第48页。
    [2]参见《加缪传》,[美]洛特曼著,肖云上、陈良明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12月,第414页。
    [3]参见《加缪传》,[美]洛特曼著,肖云上、陈良明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12月,第517页。
    [1]参见《大海就在眼前》,《加缪全集》第4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第237页。
    [2]参见《加缪传》,[美]洛特曼著,肖云上、陈良明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12月,第437页。
    [3]参见《加缪传》,[美]洛特曼著,肖云上、陈良明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12月,第443页。
    [1]参见《加缪传》,[美]洛特曼著,肖云上、陈良明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12月,第470页。
    [2]参见《第一个人》,《加缪全集》第1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第396页。
    [3]参见《形而上的反抗——加缪思想研究》,张容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11月,第269页。
    [4]参见《加缪传》,[美]洛特曼著,肖云上、陈良明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12月,第445页。
    [5]参见《加缪传》,[美]洛特曼著,肖云上、陈良明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12月,第502页。
    [1]参见《加缪传》,[美]洛特曼著,肖云上、陈良明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12月,第613页。
    [1]雅克·科波(Jacques Copeau,1879—1949):法国作家、演员、《新法兰西杂志》创始人之一。1913年同一批青年演员创建老鸽棚剧社。
    [2]参见《加缪传》,[美]洛特曼著,肖云上、陈良明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12月,第610页。
    [1]参见《加缪传》,[美]洛特曼著,肖云上、陈良明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12月,第620、630页。
    [2]参见《加缪传》,[美]洛特曼著,肖云上、陈良明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12月,第662页。
    [1]参见《加缪传》,[美]洛特曼著,肖云上、陈良明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12月,第657页。
    [2]参见《加缪传》,[美]洛特曼著,肖云上、陈良明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12月,第671页。
    [1]参见《加缪传》,[美]洛特曼著,肖云上、陈良明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12月,第2页。
    [2]参见《加缪传》,[美]洛特曼著,肖云上、陈良明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12月,第3页。
    1.《加缪全集》(全四卷),柳鸣九、沈志明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2.《加缪传》,[美]洛特曼著,肖云上、陈良明等译,漓江出版社,1999年12月。
    3.《阳光与阴影——阿尔贝·加缪传》,[法]罗歇·格勒尼埃著,顾嘉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
    4.《加缪》,[美]理查德·坎伯著,马振涛、杨淑学译,中华书局,2002年6月。
    5.《加缪——西绪福斯到反抗者》,张容 著,长春出版社,1995年10月。
    6.《形而上的反抗——加缪思想研究》,张容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11月。
    7.《加缪》,[爱尔兰]康纳·克鲁斯·奥布莱恩著,赵建政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3月。
    8.《加缪》,杜小真,《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九卷》,王炜、周国平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1月。
    9.《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辑》上卷,熊伟主编,商务印书馆1997年10月。
    10.《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美]威廉·巴雷特著,杨照明、艾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5月。
    11.《存在哲学》,[法]让·华尔著,翁绍军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2月。
    12.《存在主义》,[法]雅克·科莱特著,李焰明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10月。
    13.《存在主义》,[法]保罗·富尔基埃著,潘培庆、郝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5月。
    14.《反理性思潮的反思——现代西方哲学美学述评》,陈炎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
    15.《荒诞说——从存在主义到荒诞派》,[英]阿诺德·欣奇利夫著,刘国彬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4月。
    16.《存在主义文论》,李钧 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
    17.《西方哲学史》,[英]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6月。
    18.《欧美哲学通史·现代哲学卷》,常健、李国山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19.《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
    20.《20世纪法国哲学》,[美]加里·古廷著,辛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21.《萨特的世纪——哲学研究》加缪专章,[法]贝尔纳·亨利·列维著,闫素伟译,商务 印书馆,2005年2月。
    22.《存在主义的大师们》,[波兰]耶日·科萨克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1月。
    23.《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郦达夫等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年6月。
    24.《二十世纪文学中的荒诞》,柳鸣九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25.《“存在”文学与文学中的“存在”》,柳鸣九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5月。
    26.《文艺理论译丛2·存在主义文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
    27.《文艺理论译丛3·存在主义文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
    28.《近现代西方主要哲学流派资料·存在主义》,《哲学译丛》编辑部编,商务印书馆,1981。
    29.《帕斯卡尔思想录》,[法]帕斯卡尔著,何兆武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30.《帕斯卡尔》,[美]道格拉斯·格鲁秀斯著,江绪林译,中华书局,2003年8月。
    31.《克尔凯戈尔日记选》,[丹麦]彼得·P·罗德选编,晏可佳、姚蓓琴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3月
    32.《恐惧与颤栗》,[丹麦]克尔凯廓尔著,刘继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33.《克尔恺廓尔》,[美]苏珊·李·安德森著,瞿旭彤译,中华书局,2004年11月。
    34.《人的存在——“存在主义之父”克尔凯戈尔述评》,翁绍军著,文化艺术出版1989年。
    35.《存在与时间》,[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1987年12月。
    36.《<存在与时间>读本》,陈嘉映编著,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11月。
    37.《海德格尔》,[美]帕特里夏·奥坦伯德·约翰逊著,张详龙、林丹、朱刚译,中华书局,2002年3月。
    38.《海德格尔——存在的历史》,[日]高田珠树著,刘文柱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
    39.《胡塞尔》,[美]维克多·维拉德-梅欧著,杨富斌译,中华书局,2002年7月。
    40.《生存哲学》,[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王玖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9月。
    41.《时代的精神状况》,[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王德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11月。
    42.《我与你》,[德]马丁·布伯著,陈维纲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12月。
    43.《现代基督教思想》马丁·布伯、马塞尔专章,詹姆斯·C·利文斯顿著,何光沪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44.《存在与虚无》,[法]让-保罗·萨特著,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3月。
    45.《存在和自由的重负——解读萨特<存在与虚无>》,杜小真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
    46.《萨特》,[美]理查德·坎伯著,李智译,中华书局,2002年5月。
    47.《现代悲剧》,[英]雷蒙·威廉斯著,丁尔苏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1月。
    48.《塞纳河岸的桐叶》,柳鸣九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0月。
    49.《阿尔贝·加缪》,郭宏安,《萨特研究·与萨特有关的两位作家介绍》,柳鸣九编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10月。
    50.《加缪的新人本主义哲学》,李元 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4月。
    51.《法国作家与中国》,钱林森 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
    52.《法国戏剧百年1880-1980》,宫宝荣 著,三联书店,2001年。
    53.《欧洲小说50讲》加缪专章,[法]赛莫尔·司密斯著,罗显华、魏素先译,四川文艺出版社,1991年。
    54.《法国文学论集》加缪专章,郑克鲁 著,漓江出版社,1982年8月。
    55.《同剖诗心》,郭宏安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3月。
    56.《重建阅读空间》加缪专章,郭宏安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8月。
    57.《二十世纪艺术精神》加缪专章,黄卓越、叶廷芳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
    58.《萨特》加缪专章,吴岳添 著,新世纪出版社,2003年10月。
    59.《加缪和萨特:一段传奇友谊及其崩解》,[美]罗纳德·阿隆森著,章乐天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
    60.《当代法国伦理思想》,冯俊 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61.《法国知识分子的世纪·萨特时代》,[法]米歇尔·维诺克著,孙桂荣、逸风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
    62.《新编存在主义辞典》,N.劳曼编著,程继松译,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2年2月。
    63.《哲学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6月。
    1.UNDERSTANDING ALBERT CABUS,by DAVID R.ELLISON,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1990.
    2.ALBERT CAMUS AND THE PHILOSOPHY OF THE ABUSURD,by AVI SAGI,Translated from Hebrew by BATYA STEIN,Amsterdam—New York,2002.
    3.ALBERT CAMUS,by Philip Thody,St.Martin' s Press New York,1989.
    4.ALBERT CAMUS:PHILOSOPHER AND LITTERATEUR,by Joseph Mcbride,St.Martin's Press New York,1992.
    5.BEYOND ABSURDITY THE PHILOSOPHY OF ALBERT CAMUS,by Robet C.Trundle,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86.
    1.《<局外人>的社会现实内涵与人性内涵》,柳鸣九,当代外国文学》2002年第1期。
    2.《论加缪的创作》,柳鸣九,《学术月刊》2003年第1期。
    3.《萨特与加缪的恩怨》,吴岳添,《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第2期。
    4.《萨特和加缪的反抗》,载《塞纳河畔》,吴岳添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5.《加缪与法国帝国》,载《文化与帝国主义》,[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李琨译,三联书店,2003年。
    6.《加缪叙事的另一种阅读》,黄唏耘,《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
    7.《荒诞和荒诞的后现代主义》,周来祥,《文艺研究》1995年第6期。
    8.《加缪小说创作简论》,郑克鲁,《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9.《论加缪及其戏剧》,刘明厚,《外国戏剧研究》1998年第2期。
    10.《作为戏剧人的加缪》,李玉民,《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3期。
    11.《被“玻璃板”阻隔的荒诞人生——默尔索形象新释》,王福和,《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
    12.《写实的载体存在的精髓——论加缪的<鼠疫>》,杨昌龙,《当代外国文学》1995年第1期。
    13.《小说如何面对荒诞的世界——谈加缪的<局外人>》,黄真梅,《法国研究》,车槿山 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期。
    14.《走进加缪——读<第一个人>》,周小珊,《当代外国文学》1998年第4期。
    15.《<局外人>:存在主义哲学意蕴的诗性彰显》,马小朝,《山东师大学报》(社会哲学版)2000年第5期。
    16.《<堕落>:一幅当代知识分子的画像》,郭宏安,《中华读书报》2004年4月14日第11版。
    17.《加缪的“跳跃”:论一种经验理性》,黄晞耘,《华南师大学报》2000年第6期。
    18.《加缪的<日记>》,载《反对阐释》[美]苏珊·桑塔格,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12月。
    19.《加缪与文学》,[西班牙]巴尔加斯·略萨,赵德明译,载《摆脱孤独》,赵德明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20.《加缪》,载《雪泥鸿爪》,郭宏安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21.《加缪的<局外人>》,载《雪泥鸿爪》,郭宏安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22.《加缪<西西弗斯神话>中的荒诞命运与荒诞英雄》,载《悲剧精神与欧洲思想文化史论》,周春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23.《加缪:微笑着的悲哀》,杜小真,载《诗人哲学家》,周国平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