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区汉代博山炉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使用熏香的历史由来已久,战国时期高级贵族中使用熏炉的现象已经比较常见,而汉代则达到了熏香文化发展的小高峰。博山炉即是西汉中期出现的一种极为特殊的熏香用具,其与普通熏炉的区别在于盖顶的山峦形纹饰。此造型特点是汉代山岳崇拜和求仙思想在生活器具上的体现。博山炉出现以后便逐渐在各地占据了熏炉中的主要位置,并且越晚所占比例越高。早期博山炉多铜质,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后期以陶质为主流,更多见于平民墓葬,也体现了其自上而下的传播路径。
     山东地区是汉代多元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齐地自战国时期即是儒、道、墨、阴阳等诸家思想的交汇碰撞之地。而汉武帝时重用的方士们更是多自此地。本地区也发现有一定数量且造型独特的博山炉。通过对此地博山炉进行基本信息归纳和类型学研究,可以初步了解这类器物的演变过程及其存在的社会背景。对出土博山炉的典型墓葬进行个案分析,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情况。而通过对制造工艺和造型特点等进行分析,于这一地区的汉代生活和社会心理状况的研究也大有裨益。
     文章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博山炉的研究现状简单梳理,并对其命名原因进行探讨,确定博山为重山之意,表现在实物上即是层层山峦;其次对不同质地的博山炉与普通熏炉的出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博山式器盖出现于非熏炉式器物的现象进行初步研究,认为战国以来的博山饰是博山盖器物造型的来源;然后对山东地区博山炉的出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将其置于此地出土的汉代熏炉中展开类型学研究,并选择两座出土博山炉的典型墓葬进行个案分析,探究山东地区汉代博山炉存在的社会背景、实际功能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状况和社会心理;随后将山东地区与关中、重庆和广州地区进行对比,展示在汉代大一统文化体系下各处博山炉的异同;最后对文章论点加以总结。
     本文的研究表明,山东地区博山炉在西汉中期出现,晚期出现小高潮,而到了东汉前期却几乎消失,至后期又偶有发现。就社会属性而言,山东这些出土汉代熏炉极少出自平民墓葬,即使是陶质也基本出自中下层官吏及其眷属或中小地主墓葬,一些铜质更是出自于诸侯王或侯爵一级墓主人的家族墓葬。究其原因,应该是西汉中晚期求仙观念只在山东贵族中先行,平民则是奢侈或不可僭越的。与重庆、广东等地区相较而言,本地区博山炉的流行程度不及上述地区,器型变化也略显特色不足。追溯其社会思想根源,实际上是一种新的民间信仰——西王母的逐渐流行并取代了博山炉所代表的海中仙山在民众中的地位。
Long long years ago, the Chinese use censers to keep the house air clean. It is a very usual scene since the Warring period that the noble use cense burner. And the incense culture reached its peak during the Han dynasty. Boshanlu or mountain censers were special instruments appeared since Mid-Western Han Period, which mountain desperation was different from the usual censers. This characteristic on daily life instrument reflects that people in Han Dynasty worship the mountains and want to be fairy. The mountain censers gradually replaced the usual censers since it appear at many areas. Because it was invented by the royal craftsmen, most of them are made by bronze at the early stage.
     Shandong provin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an culture. The Qi area had many mixed thoughts since the Warring period such as Ru,Dao and Yinyang. And the alchemists which were most valued by the Emperor Wu of Han were mostly from here. Certain amount of mountain censers with unique characteristics were found in this region. By summarizing the basic information and the pattern evolution study of the mountain censers of this region, we can clearly understand its evolution process. 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ypical tombs where the mountain censers were unearthed, we can return its usage in real life to a certain degre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are of great advantage to the life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search of the Han dynasty in the region.
     This article mainly has carried on simple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in the following respects:First of all, it has a briefly interpretation about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 mountain censers and discussion about the reason on its naming. Then we can see the comparison about the mountain censers and the usual censers, the pottery mountain censers and the bronze artifacts. And there is a research about the "boshan" style covers on some artifacts not only censers. The next section is a summary about the unearthed mountain censers in Shandong province, using it typological analysis with the usual censers unearthed in this area and selecting two typical tombs where the mountain censers were unearthed for case analysis. Then it contrasts Shandong province with the central Shaanxi plain, Chongqing and Guangzhou to discover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mountain censers under the Han dynasty cultural system. Then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social status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flected by the mountain censers in Shandong province of Han dynasty. Finally, there is a summary on the arguments of the article.
     Research in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the mountain censers appears in the mid-western Han dynasty, thrives in the late western Han dynasty, disappears in the early eastern Han dynasty and appears in the late eastern Han dynasty again.As to social attribute, the censers of Han dynasty in Shandong are rarely from tombs of civilians, even the ceramic ones are basically from the lower level officials and their dependants or middle and small landlords'tombs, some coppers are from vassals or marquis or their family tombs. The reason is that the immortality idea in middle-late western-Han dynasty was popular in nobles firstly, which to civilians is luxury or not trespass. Compared with Chongqing, Guangdong and other regions, there's a lower popularity of the mountain censers in the area of Shandong, the shape change also having less features. Trace the social thought, it's the increasingly popularity of a new folk beliefs—Xi Wangmu that causes the replacement of the position of sea mountain for which the mountain censers stand in the folk.
引文
①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第8期。
    ②资料见钱汉东《发现龙山文化熏炉》,《天津日报》2009年8月23日第8版。
    ③黄宣配、张明华:《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东南文化》1987年第1期。
    ①杨海霞:《汉唐博山炉设计考略》,《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②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③林小娟:《博山炉考》,《四川文物》,2008年第3期。
    ④惠夕平:《两汉博山炉研究》,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8年。
    ⑤肖贵田,《重庆库区汉代博山炉的初步考察》,《东方考古》(第9集),北京:科学出版社,480~506页。
    ⑥王燕:《汉代艺术中的仙山图像研究》,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年。
    ⑦[美国]艾素珊著,李莎译:《西汉时期的博山炉—一种类型学和图像学的分析方法》,《艺术考古》,2009年第4期。
    ⑧[韩国]全荣来:《香炉的起源和形式变迁》,《百济研究》(25辑)。
    ①欧阳询:《艺文类聚·服饰部下·香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223页。
    ②葛洪:《西京杂记·第一》,《四部丛刊初编缩本》,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4页。
    ③欧阳询:《艺文类聚·服饰部下·香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222页。
    ④李白:《杨叛儿》,《分类补注李太白诗》,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90页。
    ⑤韦应物:《横吹曲辞·长安道》,《全唐诗·卷一百九十四》。
    ⑥薛逢:《题春台观》,《全唐诗·卷五百四十八》。
    ⑦吕大临、赵九成:《考古图·续考古图·考古图释文》,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80~81页。
    ①班固:《汉书·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1564页。
    ②许慎:《说文解字》,《四部丛刊初编缩本》,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20页。
    ①班固:《汉书·吴王刘濞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1904页。
    ②房玄龄等:《晋书·舆服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766页。
    ①河南省南阳地区文物研究所:《新野樊集汉画像砖墓》,《考古学报》,1990年第4期。
    ②扬州博物馆:《江苏邗江姚庄101号西汉墓》,《文物》1988年第2期。
    ③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④咸阳地区文管会、茂陵博物馆:《陕西茂陵一号无名冢一号从葬坑的发掘》,《文物》,1982 年第9期。
    ①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州市博物馆:《广州汉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②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400页。
    ③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413~415页。
    ④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郑州大学考古专业:《长安汉墓》,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①魏坚:《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②咸阳地区文管会、茂陵博物馆:《陕西茂陵一号无名冢一号从葬坑的发掘》,《文物》,1982年第9期。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满城汉墓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④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巢湖市文物管理所:《巢湖汉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
    ⑤徐州博物馆:《徐州石桥汉墓清理报告》,《文物》,1984年第11期。
    ⑥魏坚:《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①洛阳区考古发掘队:《洛阳烧沟汉墓》,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年
    ①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404页。
    ①肖贵田:《重庆库区汉代博山炉的初步考察》,《东方考古》(第9集),北京:科学出版社,480~506页。
    ②a.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年。b.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③湖北省宜昌博物馆:《当阳岱家山楚汉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④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省移民局、河北省文物事业管理局:《郧县老幸福院墓地》,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
    ⑤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高台秦汉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⑥朱世学、周百灵:《三峡湖北库区墓葬初步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
    ⑦怀化地区文物工作队:《湖南怀化西汉墓》,《文物》1988年第10期。
    ⑧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古墓与古窑址》,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
    ①惠夕平:《两汉博山炉研究》,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8年。
    ②吕大临、赵九成:《考古图·续考古图·考古图释文》,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231页。
    ③王志浩、郑序先、王永信:《汉代青铜熏炉及其医疗保健价值的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1994年1期。
    ①南京博物院:《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文物》1981年第11期。
    ②天长市文物管理所、天长市博物馆:《安徽天长三角圩27号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10年第12期。
    ③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河北邢台南郊西汉墓》,《考古》1980年第5期。
    ④徐州博物馆:《徐州碧螺山五号西汉墓》,《文物》2005年第2期。
    ⑤咸阳市博物馆:《陕西咸阳马泉西汉墓》,《考古》1979年第2期。
    ①王符:《潜夫论·卷三·浮侈》,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20页。
    ②范哗:《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15页。
    ①杨菊华:《汉代青铜文化概述》,《中原文物》1998年第2期。
    ①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鲁中南汉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①潍坊市博物馆、五莲县图书馆:《山东五莲张家仲崮汉墓》,《文物》1987年第9期。
    ②山东省博物馆、临沂文物组:《临沂银雀山四座西汉墓葬》,《考古》1975年第6期。
    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章丘女郎山战国、汉代墓地发掘报告》,《济南高速公路(章丘工段)考古发掘报告集》,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150~178页。
    ④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寿光县三元孙墓地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6年第2期。
    ①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沂水县博物馆:《山东沂水县龙泉站西汉基》,《考古》1999年第8期。
    ①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荣成粱南庄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94年第12期。
    ②王新良:《山东淄博市出土汉五凤三年铜薰炉》,《考古》1997年第12期。
    ①潍坊市博物馆、五莲县图书馆:《山东五莲张家仲崮汉墓》,《文物》1987年第9期。
    ②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寿光县三元孙墓地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6年第2期。
    ③武健:《山东济宁市发现汉代铜器》,《考古》1996年第3期。
    ④刘桂芳:《山东掖县古墓出土的鎏金器和其他文物》,《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2期。
    ⑤孙善德、刘璞:《青岛崂山发现一座西汉夫妇合葬墓》,《文物资料从刊》(9),北京:文物出版社,181-184页。
    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年报》(2010年)。
    ⑦见《生活日报》2009年8月10日A8版.《魏家庄考古工地惊现完整汉墓,出土铜熏炉为城区首次发现》。
    ⑧见《济南日报》2009年8月12日9版,《汉代铜质博山炉惊艳出土》。
    ①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东平县文物管理所:《东平后屯汉代壁画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
    ②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东平县文物管理所:《东平后屯汉代壁画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
    ⑧济南市文化局文物处、平阴县博物馆筹建处:《山东平阴新屯汉画像石墓》,《考古》1988年第11期。
    ④山东省博物馆、临沂文物组:《临沂银雀山四座西汉墓葬》,《考古》1975年第6期。
    ⑤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年报》(2011年)。
    ①山东省青州市博物馆:《山东青州市马家冢子东汉墓的清理》,《考古》2007年第6期。
    ②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章丘女郎山战国、汉代墓地发掘报告》,《济南高速公路(章丘工段)考古发掘报告集》,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150~178页。
    ③郭世云、吴鸿禧、李功业:《山东滨州市汲家湾发现汉墓》,《文物》1990年第2期。
    ①苏兆庆、张安礼:《山东莒县沈刘庄汉画像石墓》,《考古》1988年第9期。
    ②济南市文化局文物处、平阴县博物馆筹建处:《山东平阴新屯汉画像石墓》,《考古》1988年第11期。
    ③山东省淄博市博物馆:《西汉齐王墓随葬器物坑》,《考古学报》1985年第2期。
    ④山东大学考古系、山东省文物局、长清县文化局:《山东长清县双乳山一号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第3期。
    均青岛市文物局、平度市博物馆:《山东青岛市平度界山汉墓的发掘》,《考古》2005年第6期。
    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日照海曲西汉墓(M106)发掘简报》,《文物》2010年第1期。
    ①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年报》(2011年)。
    ②马玺伦:《山东沂水县发现一件西汉铜熏炉》,《考古》1985年第12期。
    ①宫衍兴:《山东微山县马陵山出土一批汉代文物》,《文物》1985年第5期。
    ②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荣成梁南庄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94年第12期。
    ③潍坊市博物馆、五莲县图书馆:《山东五莲张家仲崮汉墓》,《文物》1987年第9期。
    ①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荣成梁南庄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94年第12期。
    ⑤孔繁刚:《山东沂水一批汉代铜器》,《东南文化》1993年第4期。
    ⑥寿光县博物馆:《纪国故城附近出土一批汉代铜器》,《考古》1984年第1期。
    ⑦诸城县博物馆:《山东诸城县西汉木椁墓》,《考古》1987年第9期。
    ①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寿光县三元孙墓地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96年第2期。
    ②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鲁中南汉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③聊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阳谷县吴楼一号汉墓的发掘》,《考古》1999年第11期。
    ④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鲁中南汉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①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日照海曲西汉墓(M106)发掘简报》,《文物》2010年第1期。
    ②济南市文化局文物处、平阴县博物馆筹建处:《山东平阴新屯汉画像石墓》,《考古》1988年第11期。
    ③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荣成梁南庄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94年第12期。
    ①聊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阳谷县吴楼一号汉墓的发掘》,《考古》1999年第11期。
    ②山东省枣庄市博物馆:《山东枣庄市渴口汉墓》,《考古学集刊》(第14集),北京:文物出版社,80~160页。
    ③平原县图书馆:《山东平原王韩村汉墓》,《文物资料丛刊》(10),北京:文物出版社,131-135页。
    ④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聊城市文物局、高唐县博物馆:《高唐县沙王庄汉代墓葬》,《海岱考古》第四辑。
    ⑤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东平县文物管理所:《东平后屯汉代壁画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
    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东平县文物管理所:《东平后屯汉代壁画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
    ⑦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东平县文物管理所:《东平后屯汉代壁画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
    ⑧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东平县文物管理所:《东平后屯汉代壁画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
    ①聊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阳谷县吴楼一号汉墓的发掘》,《考古》1999年第11期。
    ②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禹城汉墓清理报告》,《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6期。
    ③德州地区文物组、宁津县文化局:《山东宁津县庞家寺汉墓》,《文物资料丛刊》(4),北京:文物出版社,125-128页。
    ④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济南市闵子骞祠堂东汉墓》,《考古》2004年第8期。
    ⑤济南市考古研究所、长清区文物管理所:《济南市长清区大觉寺村一、二号汉墓清理简报》,《考古》2004年第8期。
    ①德州地区文物组,宁津县文化局:《山东宁津县庞家寺汉墓》,《文物资料丛刊》(第四集),1981年。
    ①王献唐:《国史金文志稿》,青岛:青岛出版社,2006年。
    ①平朔考古队:《山西朔县秦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87年第6期。
    ②徐州博物馆:《徐州碧螺山五号西汉墓》,《文物》2005年第2期。
    ③杜江:《河北隆化发现西汉墓》,《文物资料丛刊》第4期。
    ①济南市文化局文物处、平阴县博物馆筹建处:《山东平阴新屯汉画像石墓》,《考古》1988年第11期。
    ②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荣成梁南庄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94年第12期。
    ①山东文物局、山东博物馆:《梁山薛垓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待出版。
    ②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章丘女郎山》,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1月。
    ①王新良:《山东淄博市出土汉五凤三年铜薰炉》,《考古》1997年第12期。
    ②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郑州大学考古专业,《长安汉墓》,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①肖贵田:《重庆库区汉代博山炉的初步考察》,《东方考古》(第9集),北京:科学出版社,480~506页。
    ②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2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此统计汉墓数量将西汉早期墓葬也包括在内,其时博山炉并未产生。而且出土了部分无盖熏炉,难以确定是否博山炉。
    ①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重庆市文化局、重庆市万州区文物管理所:《万州礁芭石墓地第二次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2卷·中》,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842~888页。
    ②重庆市文化局、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宝鸡市考古工作队、丰都县文物管理所:《丰都大湾墓群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2卷·中》,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1123~1200页。
    ③肖贵田,《重庆库区汉代博山炉的初步考察》,《东方考古》(第9集),北京:科学出版社,480~506页。
    ①司马迁:《史记·南越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2967页。
    ②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合浦县博物馆:《合浦风门岭汉墓——2003~2005年发掘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③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州市博物馆:《广州汉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④同③。
    ⑤同③。
    ①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州市博物馆:《广州汉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①王小盾:《原始信仰和中国古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21页。
    ①王小盾:《原始信仰和中国古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21页。
    ②《礼记·礼运》。
    ③王晖:《论周代天神性质与山岳崇拜》,《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④王燕:《汉代艺术中的仙山图像研究》,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年。
    ⑤吕大临、赵九成,《考古图·续考古图·考研图释文》,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80~81页。
    ⑥司马迁:《史记·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355~1404页。
    ⑦同⑥。
    ⑧同⑥。
    ⑨同⑥。
    ①司马迁:《史记·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355~1404页。
    ②《论语·述而》。
    ③梁宗华:《齐鲁文化对早期道教的影响》,《东岳论丛》2005年第6期。
    ④同①。
    ⑤同①。
    ⑥洛阳博物馆:《洛阳西汉卜千秋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1977年第6期。
    ①闻一多:《神话与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84页。
    ②班固:《汉书·五行志》,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476页。
    ③李凇:《论汉代艺术中的西王母图像》,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1页。
    ④李凇:《论汉代艺术中的西王母图像》,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64页。
    ⑤李贵龙、王建勤:《绥德汉代画像石》,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第22~23页。发掘资料见《文物》1983年第5期,《陕西绥德汉画像石墓》。
    ①王小盾:《原始信仰和中国古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63页。
    ②逢振镐:《东夷及其史前文化试论》,《东夷古国史研究》(第一辑),三秦出版社,9-34页。
    ③韩康信、潘其凤:《大墩子和王因新石器时代人类颌骨的异常变形》,《考古》1980年第2期。
    ④李锦山:《东夷原始宗教概论》,《东夷古国史研究》(第一辑),西安:三秦出版社,46~65页。
    ⑤刘敦愿:《古史传说与典型龙山文化》,《山东大学学报》(历史版)1963年第2期。
    ①吕大吉:《宗教学通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572页。
    ②梁宗华:《齐鲁文化对早期道教的影响》,《东岳论丛》2005年第6期。
    ③范晔:《后汉书·皇甫嵩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2299页。
    ④刘昭瑞:《考古发现与早期道教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其中29页注[5]引林富士《东汉晚期的疾疫与宗教》中的论点。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2011年版。
    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
    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商务出版社,1937年
    葛洪:《抱朴子内外篇》,中华书局,1985年。
    郑玄等:《周礼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
    桓宽:《盐铁论》,上海书店,1986年。
    葛洪:《西京杂记》,三秦出版社,2006年。
    孔颖达:《毛诗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
    洪芻:《香谱》,中华书局,1985年。
    赵希鹄:《洞天清禄》,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王嘉:《拾遗集》,中华书局,1981年。
    葛洪:《神仙传》,中华书局,1991年。
    袁列:《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2001年。
    应劭:《汉官仪》,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
    刘安等:《淮南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佚名:《三辅黄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
    吕大临、赵九成:《考古图·续考古图·考古图释文》,中华书局,1987年。
    欧阳询:《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列御寇:《列子》,中华书局,1985年。
    李白:《杨叛儿》,《分类补注李太白诗》,上海商务印书馆。
    韦应物:《横吹曲辞·长安道》,《全唐诗·卷一百九十四》。
    薛逢:《题春台观》,《全唐诗·卷五百四十八》。
    许慎:《说文解字》,《四部丛刊初编缩本》,上海商务印书馆。
    王符:《潜夫论·卷三·浮侈》,上海商务印书馆。
    《礼记·礼运》。
    《论语·述而》。
    山东省博物馆、临沂文物组:《临沂银雀山四座西汉墓葬》,《考古》1975年第6期。
    诸城县博物馆:《山东诸城县西汉木椁墓》,《考古》,1987年第9期。
    苏兆庆、张安礼:《山东莒县沈刘庄汉画像石墓》,《考古》1988年第9期。
    济南市文化局文物处、平阴县博物馆筹建处:《山东平阴新屯汉画像石墓》,《考古》1988年第11期。
    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荣成梁南庄汉墓发掘简报》,《考古》1994年第12期。
    泗水县文管所:《山东泗水南陈东汉画像石墓》,《考古》1995年第5期。
    武健:《山东济宁市发现汉代铜器》,《考古》1996年3期。
    王新良:《山东淄博市出土汉五凤三年铜薰炉》,《考古》1997年12期。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沂水县博物馆:《山东沂水县龙泉站西汉墓》,《考古》1988年第8期。
    聊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阳谷县吴楼一号汉墓的发掘》,《考古》1999年第11期。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长清区文物管理所:《济南市长清区大觉寺村一、二号汉墓清理简报》,《考古》2004年8期。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济南市闵子骞祠堂东汉墓》,《考古》2004年8期。
    青岛市文物局、平度市博物馆:《山东青岛市平度界山汉墓的发掘》,《考古》2005年第6期。
    山东省青岛市博物馆:《山东青州市马家冢子东汉墓的清理》,《考古》2007年6期。
    宫衍兴:《山东微山县马陵山出土一批汉代文物》,《文物》1985年第5期。
    潍坊市博物馆、五莲县图书馆:《山东五莲张家仲崮汉墓》,《文物》1987年第9期。
    临沂市博物馆:《山东临沂金雀山九座汉代墓葬》,《文物》1989年1期。
    郭世云、吴鸿禧、李功业:《山东滨州市汲家湾发现汉墓》,《文物》1990年2期。山东邹城市文物局:《山东邹城西晋刘宝墓》,《文物》2005年第1期。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沂市文化局:《山东临沂洗砚池晋墓》,《义物》2005年7期。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日照海曲西汉墓(M106)发掘简报》,《文物》2010年1期。
    寿光县博物馆:《纪国故城附近出土一批汉代铜器》,《考古》1984年第1期。
    德州地区文物组,宁津县文化局:《山东宁津县庞家寺汉墓》,《文物资料丛刊》(第四集),1981年。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第8期。
    黄宣配、张明华:《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东南文化》1987年第1期。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吉利区西晋墓发掘简报》,《文物》2010年8期。
    天长市文物管理所、天长市博物馆:《安徽天长三角圩27号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10年第12期。
    何直刚:《河北邢台南郊西汉墓》,《考古》1980年第5期。
    史国强:《河南南乐县发现一件铜铁合铸的东汉博山炉》,《考古》1986年第7期。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洛阳西汉张就墓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第12期。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王城公园东汉墓》,《文物》2006年第3期。
    南京市博物馆、南京市雨花台区文化局:《南京雨花台东晋纪年墓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12期。
    张宏明、张哲民:《庐江发现宋代影青瓷熏炉》,《文物》1986年第8期。
    怀化地区文物工作队:《湖南怀化西汉墓》,《文物》1988年10期。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淮北市博物馆:《安徽淮北市李楼一号、二号东汉墓》,《考古》2007年8期。
    北京市古墓发掘办公室:《大葆台西汉木椁墓发掘简报》,《文物》1977年第6期。
    南京博物院:《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文物》1981年第11期。
    南阳地区文物工作队、方城县文化馆:《河南方城县城关镇汉画像石墓》,《文物》1984年3期。
    徐州博物馆:《徐州碧螺山五号西汉墓》,《文物》2005年2期。
    徐州博物馆:《徐州石桥汉墓清理报告》,《文物》1984年11期。
    河南省南阳地区文物研究所:《新野樊集汉画像砖墓》,《考古学报》1990年第4期。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巩义站街晋墓》,《文物》2004年第11期。
    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河南新安西晋墓(C12M262)发掘简报》,《文物》2004年第12期。
    咸阳地区文管会、茂陵博物馆:《陕西茂陵一号无名冢一号从葬坑的发掘》,《文物》,1982年第9期。
    怀化地区文物工作队:《湖南怀化西汉墓》,《文物》1988年第10期。
    咸阳市博物馆:《陕西咸阳马泉西汉墓》,《考古》1979年第2期。
    平朔考古队:《山西朔县秦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87年第6期。
    绥德县博物馆:《陕西绥德汉画像石墓》,《文物》1983年第5期。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东平县文物管理所:《东平后屯汉代壁画墓》,文物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版。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章丘女郎山战国、汉代墓地发掘报告》,《济青高级公路章丘工段考古发掘报告集》,齐鲁书社,1993年11月第1版。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鲁中南汉墓》,文物出版社,2009年。
    山东文物局、山东博物馆:《梁山薛垓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待出版。
    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章丘女郎山》,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1月。
    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广州市博物馆:《广州汉墓》,文物出版社,1981年12月。
    洛阳区考古发掘队:《洛阳烧沟汉墓》,科学出版社,1959年。
    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文物出版社,1991年。
    魏坚:《内蒙古中南部汉代墓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巢湖市文物管理所:《巢湖汉墓》,文物出版社,2007年。
    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文物出版社,1973年。
    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文物出版社,2004年。
    湖北省宜昌博物馆:《当阳岱家山楚汉墓》,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省移民局、河北省文物事业管理局:《郧县老幸福院墓地》,科学出版社,2007年。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荆州高台秦汉墓》,科学出版社,2000年。
    朱世学、周百灵:《三峡湖北库区墓葬初步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古墓与古窑址》,岳麓书社,2004年。
    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重庆库区考古报告告集·1997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
    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卷》,科学出版社,2003年。
    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9卷》,科学出版社,2006年。
    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0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
    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1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
    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移民局:《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2002卷》,科学出版社,2010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合浦县博物馆:《合浦风门岭汉墓——2003-2005年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6年。
    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
    杨泓:《美术考古半世纪》,文物出版社,1997年。
    黄晓芬:《汉墓的考古学研究》,岳麓书社,2003年7月。
    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
    王小盾:《原始信仰和中国古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闻一多:《神话与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李凇:《论汉代艺术中的西王母图像》,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李贵龙、王建勤:《绥德汉代画像石》,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
    吕大吉:《宗教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刘昭瑞:《考古发现与早期道教研究》,文物出版社,2007年。
    信立祥:《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2000年。
    巫鸿:《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蒋英炬、杨爱国:《汉代画像石与画像砖》,文物出版社,2001年。
    王献唐:《国史金文志稿》,青岛:青岛出版社,2006年。
    林小娟:《博山炉考》, 《四川文物》2008年第3期。
    艾素娜、李莎:《西汉时期的博山炉——种类型学和图像学的分析方法》,《民族艺术》,2009年第4期。
    肖贵田:《重庆库区汉代博山炉的初步考察》,《东方考古(第9集)》,科学出版社,2012年。
    杨海霞: 《汉唐博山炉设计考略》, 《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Susan N·Erickson;宋莉: 《答威利之疑——论弗利尔美术馆馆藏汉代博山炉的风格与年代》, 《西北美术》,2002年9月。
    韩波: 《汉代宫廷香薰活动及香薰器具的艺术成就》, 《艺术百家》,2010年9月。
    王志浩、郑序先、王永信:《汉代青铜熏炉及其医疗保健价值的研究》,《内蒙古文物考古》,1994年01期。
    郑克祥: 《固原博物馆馆藏精品简介八——汉代青铜器》, 《固原师专学报》, 2001年4月。
    黄丽荣:《固原博物馆馆藏精品简介十——汉代生活用具》,《固原师专学报》,2001年10月。
    曹建强: 《博山炉器盖》,《古今农业》,2000年2月。
    吕树芝: 《错金银博山炉》,《历史教学》,1982年12月。
    赵丛苍: 《陕西凤翔西河发现汉代青铜器窖藏》,《考古》,1985年8期。
    宋艳: 《两件汉代青铜器的分析研究与保护修复》,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9年2月。
    秦中行: 《记汉中出土的汉代陂池模型》, 《文物》,1976年2期。
    孔繁刚: 《山东沂水一批汉代铜器》, 《东南文化》,1993年8月。
    解希恭: 《太原东太堡出土的汉代铜器》, 《文物》,1962年5月。
    王凤菊: 《宁夏中卫县出土一件汉代博山炉》, 《考古与文物》,2001年9月。
    朱本生: 《汉代博山炉提梁鼎》,《兖州年鉴》,1999年1月。
    王桂枝: 《汉降龙博山炉》, 《文博》,1986年5月。
    高毓秋: 《熏炉》, 《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年5月。
    杨菊华:《汉代青铜文化概述》,《中原文物》1998年第2期。
    蒋廷瑜:《汉代錾刻花纹铜器研究》,《考古学报》2002年第3期。
    梁宗华:《齐鲁文化对早期道教的影响》,《东岳论丛》2005年第6期。
    逄振镐:《东夷及其史前文化试论》,《东夷古国史研究》(第一辑),三秦出版社。
    韩康信、潘其凤:《大墩子和王因新石器时代人类颌骨的异常变形》,《考古》1980年第2期。
    李锦山:《东夷原始宗教概论》,《东夷古国史研究》(第一辑),三秦出版社
    刘敦愿:《古史传说与典型龙山文化》,《山东大学学报》(历史版)1963年第2期。
    惠夕平:《两汉博山炉研究》,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08年。
    张翔宇:《河南中小型汉墓分析》,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02年。
    杨海霞: 《汉唐时期熏香器具设计研究》,西安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08年。
    唐丽雅:《汉代两京地区出土铅釉陶器研究》,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11年。
    王燕:《汉代艺术中的仙山图像研究》,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11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