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咏青海诗歌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青海,是祖国西部一块神奇而美丽的地方。歌咏青海的诗篇,自先秦伊始至今,如涓涓细流,绵延不绝。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时期,也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当时地处祖国西陲的青海,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吐谷浑王国的败亡,吐蕃王朝兴起后和唐王朝的战争,以及公主和亲与双方使节的往来等一系列活动,引起了许多诗人的强烈关注,留下了一大批歌咏青海的边塞诗。这些诗篇以特殊的题材,反映了唐代青海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既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又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它们是我国文化遗产宝库中珍贵的一部分,也是研究青海历史的宝贵资料。本论文突破单纯从文学到文学的研究窠臼,结合地理学、历史学、民族学、军事学、考古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试图从相关学科的交叉点上,对唐代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咏青海诗进行全面地、立体地透视,揭示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知识与文化内涵,从而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从宏观引向深入。本论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主要论述唐代以前(先秦至隋)的咏青海诗。就文学自身的发展来说,唐代咏青海诗创作的繁荣有其历史的渊源。若没有唐代以前咏青海诗的丰厚的艺术积淀,就不可能有唐代咏青海诗的繁荣。这一时期的咏青海诗对于唐代咏青海诗的创作产生了良好而深远的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与低估的酝酿萌芽阶段。鉴于历史发展所固有的时段性,本章将之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四个阶段进行分别论述。
     第二章,主要论述唐代咏青海诗创作的社会环境。唐代咏青海诗的创作,除了唐代边塞诗所共具的条件外,还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一是唐王朝对青海地区的统治与开发,为咏青海诗歌的创作奠定了政治的和物质的基础;二是唐代青海地区的战戍形势,是唐代咏青海诗歌创作的现实基础。而唐代文人出塞(包括入幕、游边、使边三个方面),则是唐代咏青海诗歌创作的重要条件。高适入河西哥舒翰幕,吕温出使吐蕃,创作了一批数量可观的歌咏青海的边塞诗即是有力证明。
     第三章,主要论述唐代咏青海诗的题材类型。唐代咏青海诗的题材丰富多彩,创作天地极为广阔。既有咏自然地理景观之诗,也有咏人文历史风貌之诗,还有反映民族关系之诗。它们各以独特的风格和情调,从各个侧面描绘了唐代青海地区的真实景象。其中第三类诗所蕴藏的史实,为我们研究唐代历史、尤其唐、吐谷浑、吐蕃三者关系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甚至补充了历史记载之不足。
     第四章、第五章,主要通过具体案例细部地研究唐代咏青海诗。我们选择了不同时间,不同原因、以不同身份亲临青海的二位诗人,即盛唐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和中唐入吐蕃使者吕温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地分析了其咏青海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并将其与那些未曾到过青海的诗人的咏青海诗相比较,指出高适、吕温的咏青海诗因以亲历亲见为内容,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唐代咏青海诗中具有典型价值与意义。并通过吕温写在青海的边塞诗,深入分析了作为使者兼诗人在异域文化背景下表现出的复杂的思想情怀,使我们对唐入吐蕃使这一特殊群体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
     第六章,主要以唐代咏哥舒翰诗为例论证了诗史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哥舒翰是我国历史上名垂史册的少数民族将领。哥舒翰的一生与青海地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唐诗中有不少描写和歌咏哥舒翰的诗篇。但唐诗与唐史中的哥舒翰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诗与史间差异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社会背景及心理因素。通过对唐诗与唐史中的哥舒翰形象比较,进一步有力地证明了诗歌与历史之间既有互证性,又有差异性的特征。
     总之,边塞诗的研究论文不可胜数,但将研究范围定位到“点”的却不多见。这在地域文化勃兴的时代里,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本文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唐代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咏青海诗作进一步的探索无疑具有一定开创性意义。
Qinghai is a magical and beautiful place in western of motherland. Poetries of chanting Qinghai, from the Pre-Qin Period to now, such as a trickle, unbroken.Tang Dynasty, was the peak of the development of feudal society, and was golden age of poetry development. At that time, Qinghai located in the west of motherland, because of its special geographical position, downfall of the Tuyuhun Kingdom, the conflict between Tang Dynasty and Tibetan Empire after the rise of the Tibetan Empire, and a series of activeties as the princess's marriage and the contact of the envoys bewteen the both sides, so that Qinghai was aroused strong concern by many poets, left a large number of frontier poetries to chant Qinghai.These poetries with special themes reflected the political, economy, military, culture and other aspects of Qinghai region in Tang Dynasty. These poetries both have the high artistic level, and have a certain historical value. They are part of precious culture heritage of our country, and they are valuable information to study Qinghai history. This paper breaks a simple study stereotype from literature to literature, combining the geography, history, ethnology, military science, archaeology and other disciplines of knowledge, try to comprehensive and three-dimensional perspective poetries of chanting Qinghai in the specific period Tang Dynasty, reveal rich knowledge and cultural intension in them, thus lead the study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from the macro to depth.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poetries of chanting Qinghai before the Tang Dynasty. 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itself, the prosperity about poetries of chanting Qinghai in the Tang Dynasty has its historical origins. It is impossible to have prosperity of poetries of chanting Qinghai in the Tang Dynasty, if not have a rich accumulation of art in poetries of chanting Qinghai before Tang Dynasty. These poems has good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poetries of chanting Qinghai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it is the brewing and sprout stage which can not be ignored and underestimated. In view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eriod of inherent, this chapter will be divided into Pre-Qin Period, Han Dynasty, Wei Dynasty, Jin Dynasty and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o discuss separately.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n poetries creation of chanting Qinghai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poetries creation of chanting Qinghai in the Tang Dynasty, in addition to common conditions with the frontier poems, there are two important factors:first, the Tang Dynasty's domin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Qinghai area, to establish foundation of political and material for poetries creation of chanting Qinghai; Second, the war situation of Qinghai region in the Tang Dynasty is the realistic foundation for poetries creation of chanting Qinghai. The Tang Dynasty writers went to frontier fortress (including enter the shogunate, travel the frontier and ambassador to frontier three aspects), is the important condition of poetries creation of chanting Qinghai in the Tang Dynasty. Gao Shi entered into the Hexi GeShuHan shogunate, Wang Changling travelled Helong, Lv Wen visited to Tibetan Empire so that created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the poetries of chanting Qinghai were strong evidence.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subject types on the poetries of chanting Qinghai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subject is rich and colourful, the creation of the world is extremely wide as poetries of chanting Qinghai in the Tang Dynasty. There are chanting natural and geographical landscape poems, chanting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style poems, and reflecting national relationship poems.They each with unique style and sentiment depicted real scences of Qinghai region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third of them which contains historical facts, for us to study the history of Tang Dynasty, especially Tang, Tuyuhun and Tibetan three relations provides the beneficial reference only, even supplement the lack of the historical record.
     The fifth chapter, mainly through specific case to detail research the poetries of chanting Qinghai in the Tang Dynasty.We choose two poets whose have been to Qinghai in the different time, different reasons and different identity in the Tang Dynasty, That is famous border poets Gao Shi in the flourishing period of Tang Dynasty and emissary Lv Wen to Tibetan Empire in the mid-tang dynas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eeply analyzes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chanting Qinghai poems, and compares the poet's chanting Qinghai poems with those who had not been to the Qinghai works, points out Gao Shi and Lv Wen's chanting Qinghai poems because living witness to the content, has th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full-bodied local characteristics, so that there is a typical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n the poetries of chanting Qinghai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by the frontier poems that Lv Wen written in Qinghai, to deeply analysis as emissary and poet's complicated and special thoughts feelings showed under the exotic culture background, so that made us have the further understanding and awareness for the special groups of envoy to Tibetan Empire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sixth chapter, mainly take chanting GeShuHan poems in the Tang Dynasty for a typical example to demonstrate the differences and the reasons between the poetry and the history. GeShuHan was a minority general who go down in our history. GeShuHan 's life has a very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Qinghai region. In the Tang Dynasty there are many described and chanting GeShuHan poetries. But there is a certai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oetry and history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oetry and history of formation, has its profound ideological roots, social background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Through the analysis difference of GeShuHan's chorale between poetry and history in the Tang Dynasty, so that further effectively prove the both generality and difference exist between poetry and history.
     In a word, research paper countless on the frontier poetry, but the scope of the study will be positioned to "point" is rare, it is a kind of regret in this age of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flourishing.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chievements of predecessors, to further explore chanting Qinghai poems on this particular historical period in the Tang Dynasty, without doubt, it is a pioneering significance.
引文
① 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
    ② 魏收:《魏书》,卷一百一,《吐谷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40页。
    ③ 郦道元:《水经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④ 班固:《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11页。
    ⑤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贺次君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65页。
    ① 刘逢贵等:《青海高原山脉地理格局与地域文化的空间分异》,《人文地理》,2007,(4):120。
    ① 周晓琳:《古代文学地域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学遗产》,2006,(1):13。
    ① 戴伟华:《唐代文化弱势区的诗歌创作》,《东方丛刊》,2006,(2):110-111。
    ① 周建军:《唐代荆楚本土诗歌与流寓诗歌研究·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② 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页。
    ① 陈美延:《陈寅恪集·讲义及杂稿》,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48页。
    ② 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8页。
    ① 赵宗福:《历代咏青诗选》,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页。
    ② 李逢春:《青海诗踪》,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页。
    ① 杨应琚:《西宁府新志》,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4页。
    ② 顾颉刚:《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社会科学战线》,1980,(1):118。
    ③ 李文实:《(禹贡)织皮昆仑析支渠搜及三危地理考实》,《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1):163-164。
    ④ 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69页。
    ① 李文实:《(禹贡)织皮昆仑析支渠搜及三危地理考实》,《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1):170。
    ② 范哗:《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69页。
    ③ 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8页。
    ① 王延海:《诗经今注今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64页。
    ① 马长寿:《氐与羌》,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页。
    ② 羌卫:在奴隶制度下,有国之君,诸侯是第一级,侯甸男是第二级,采卫是第三级。诸侯是大国,侯甸男为侯的附庸,是小国,都是王朝所封。采卫,是羌戎自己建立的国家,或是前代遗存的部落,与当时的王室并无严格的主属关系。羌人与商朝,忽和忽战,若即若离,叛服不常,他们对商王游离,所以史官把他们称作“羌卫”。
    ① 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1页。
    ② 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1页。
    ③ 朱熹:《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页。
    ① 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5页。
    ② 范哗:《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6页。
    ③ 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39页。
    ① 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6页。
    ① 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186页。
    ② 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879页。
    ① 梁份:《秦边纪略》,西宁:青海人民出版,1987年版,第50页。
    ② 班固:《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994页。
    ① 林贞爱:《扬雄集校注》,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4页。
    ② 班固:《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994页。
    ① 王夫之:《读通鉴论》,舒士彦点校,卷一,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版。
    ② 班固:《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986页。
    ③ 班固:《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987-2988页。
    ① “三老赵掾碑”通高1.1米,宽0.55米,厚0.117米,碑文23行,每行32字,无书刻、撰文、立碑人姓名,共正隶694个字。末题“光和三年十一月丁未造”。光和系东汉灵帝年号,该碑立于公元180年12月27日,距今已有1800年了。这是青海省迄今已知的最早的一通石碑。此碑曾被保存于今青海省图书馆,1951年省图书馆失火,石碑被焚毁,仅留下残骸一片。
    ② 《全唐诗》卷二0一。
    ① 杨应琚:《西宁府新志》,卷四十,《艺文志》,台北:文海出版社,中华民国五十五年版,第1531页。
    ② 杨应琚:《西宁府新志》,卷四十,《艺文志》,台北:文海出版社,中华民国五十五年版,第1550页。
    ③ 杨应琚:《西宁府新志》,卷四十,《艺文志》,台北:文海出版社,中华民国五十五年版,第1549页。
    ④ 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281页。
    ① 施和金:《中国历代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7页。
    ① 杨应琚:《西宁府新志》,卷三十九,《艺文志》,台北:文海出版社,中华民国五十五年版,第1499页。
    ② 杨应琚:《西宁府新志》,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28页。
    ③ 房玄龄:《晋书》,卷一二二,《吕光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60页。
    ④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三十六,《汉纪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149页。
    ① 房玄龄:《晋书》,卷十四,《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34页。
    ② 魏收:《魏书》,卷一三0,《蠕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301页。
    ③ 宋濂:《元史》,卷五十八,《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356页。
    ④ 杨应琚:《西宁府新志》,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28页。
    ⑤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86页。
    ① 半一之:《黄河上游历史与文物》,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① 鲍照:《鲍照集》,丁福林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457页。
    ② 班固:《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10页。
    ① 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七,《西羌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7页。
    ① 魏征:《隋书》,卷八十三,《吐谷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843页。
    ① 魏征:《隋书》,卷六十七,《裴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580页。
    ② 魏征:《隋书》,卷六十七,《裴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580页。
    ③ 魏征:《隋书》,卷八十三,《吐谷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843页。
    ④ 杨应琚:《西宁府新志》,卷三十九,《艺文志》,台北:文海出版社,中华民国五十五年版,第1500页。
    ① 司马迁:《史记》,卷一一二,《史记平津侯主父第五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961页。
    ② 王文彬:《北河非白河辨》,《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4):80。
    ① 杨应琚:《西宁府新志》,卷三十九,《艺文志》,台北:文海出版社,中华民国五十五年版,第1499页。
    ② 魏征:《隋书》,卷四,《炀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72-74页。
    ③ “临津”一词最早见于郦道元《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临津溪水注之。水自南山,北经临津城西,而北流注于河。河水又东,经临津城北,白土城南……城在大河之北,为缘河津渡之处”。可见“临津”即临近(黄河)渡口的意思。此处是古代连接今甘肃和青海间的重要渡口和交通要隘。因渡口位置极其重要,故在渡口所在的黄河两岸都建了城,河北岸在晋永宁中建白土城,河南岸前凉张轨置临津县,建临津城。至隋代,因临津地处与吐谷浑的前沿地带,故建临津关。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说:“积石关在唐述山西50里,唐置积石军于此”。可知隋代在这里设置了出入关津的关官。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临津城在(河)州西北百二十里”、“黄河上渡、直(河)州西北百二十里之积石关,路通西宁,谓之积石渡”。
    ① 杨应琚:《西宁府新志》,卷三十九,《艺文志》,台北:文海出版社,中华民国五十五年版,第1500页。
    ② 杨应琚:《西宁府新志》,卷四,《地理志》,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5页。
    ① 这条通道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叫法,汉代叫“羌中道”,南北朝时期叫“吐谷浑道”、河南道或青海路,隋、唐时期称“青海道”或“青海路”,宋代称“青唐道”。
    ② 裴文中:《史前时期之东西交通》,《边政公论》,1948,(4)。
    ③ 夏鼐:《青海西宁出土的波斯萨珊朝银币》,《考古学报》,1958,(1)。
    ① 魏征:《隋书》,卷八十三,《吐谷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845页。
    ② 欧阳修:《新唐书》,卷八十六,《李轨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709页。
    ③ 刘昫:《旧唐书》,卷一九八,《吐谷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97页。
    ① 刘昫:《旧唐书》,卷四十,《地理三》,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633页。
    ② 所谓“山川形便”,是指按照一定山川地形来划分行政区域的方法。我国历史上指导行政区划分界的基本原则有两条:一是依山川形便,二是犬牙交错。前者从经济目的出发,后者则作为一种政治手段,以防止发生割据。两条原则的交错使用,形成历代的政区边界。直到元代以前,我国高层行政区的划分还是以“山川形便”为主。
    ① 刘昫:《旧唐书》,卷一百九,《黑齿常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295页。
    ② 刘昫:《旧唐书》,卷九十三,《娄师德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975页。
    ①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一六,《唐纪三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919页。
    ① 欧阳修:《新唐书》,卷二一六,《吐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109页。
    ① 董诰:《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602页。
    ① 洪迈:《容斋随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318页。
    ② 董诰:《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654页。
    ① 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十七,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1页。
    ② 刘昫:《旧唐书》,卷九十三,《张仁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982页。
    ① 彭定求:《全唐诗》,卷一三九,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以下唐诗均引自此书,故仅注其卷目数。
    ① 刘勰:《文心雕龙》,熊宪光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28页。
    ① 竺可桢:《物候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9页。
    ① 《全唐诗》卷三七一。
    ② 《全唐诗》卷六七三。
    ① 高嵩:《敦煌唐人诗集残卷考释》,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页。
    ② 当金山口:位于青海西北部阿尔金山与祁连山相接处。蒙古语意为“独山口”。以山名命名。海拔3649米。周围牧草丰盛,为优良草季牧场。敦格公路由此通过,为青海西部地区通往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的要冲。古时为丝绸之路南线青海道的重要隘口,被称之为青海的“北大门”。
    ① 《全唐诗》卷八二三。
    ① 李正荣:《“白草”别解》,《语文教学之友》,2006年,(6)。
    ② 布洛克:《美学新解》,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70页。
    ③ 《全唐诗》卷四三六。
    ①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国科学》,1972年,(2):168。
    ② 王江山:《青海天气气候》,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页。
    ③ 《全唐诗》卷四一九。
    ① 《全唐诗》卷三三四。
    ② 《全唐诗》卷十九。
    ① 高嵩:《敦煌唐人诗集残卷考释》,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页。
    ① 《全唐诗》卷五四0。
    ② 《全唐诗》卷五四八。
    ③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521页。
    ① 高嵩:《敦煌唐人诗集残卷考释》,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页。
    ② 范晔:《后汉书》,卷十六,《邓训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10页。
    ③ 杨应琚:《西宁府新志》,卷四,《地理志》,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25页。
    ① 杨应琚:《西宁府新志》,卷十六,《田赋》,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66页。
    ② 欧阳修:《新唐书》,卷一一0,《黑齿常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121页。
    ③ 欧阳修:《新唐书》,卷一三五,《哥舒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570页。
    ④ 《全唐诗》卷五十。
    ① 《全唐诗》卷二0六
    ② 双节:唐制节度使初任命,辞别皇帝去上任时,赐以双旌双节。此处借指赐给使吐蕃使臣崔甫夷的符节。节,使臣等执以示信的物品,用竹子制成。
    ① 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三,《大宛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160页。
    ② 欧阳修:《新唐书》,卷二二一,《吐谷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226页。
    ① 刘昫:《旧唐书》,卷一九六,《吐蕃传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65-5266页。
    ② 《全唐诗》卷二五三。
    ① 《全唐诗》卷二十八。
    ② 《全唐诗》卷二三五。
    ③ 《全唐诗》卷一九七。
    ① 《全唐诗》卷二四八。
    ① 《全唐诗》卷二六九。
    ② 《全唐诗》卷二十三。
    ③ 《全唐诗》卷二八三。
    ① 《全唐诗》卷五五六。
    ② 《全唐诗》卷二七八。
    ③ 《全唐诗》卷四七二。
    ④ 《全唐诗》卷六三五。
    ① 《全唐诗》卷四八七。
    ② 李延寿:《南史》,卷七十九,《河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977页。
    ③ 欧阳修:《新唐书》,卷二二一,《吐谷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224页。
    ④ 《全唐诗》卷十八。
    ① 《全唐诗》卷五九七。
    ② 《全唐诗》卷九十六。
    ③ 《全唐诗》卷十八。
    ① 《全唐诗》卷五十。
    ② 《全唐诗》卷一四五。
    ③ 《全唐诗》卷五四0。
    ① 《全唐诗》卷一六二。
    ② 班固:《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11页。
    ① 《全唐诗》卷二一六。
    ① 《全唐诗》卷六三三。
    ① 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991-993页。
    ② 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041-1042页。
    ③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二六,《唐纪四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280页。
    ④ 《全唐诗》卷三七一。
    ① 岑仲勉:《隋唐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52页。
    ② 吕 温:《吕和叔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本,民国八年至十八年。
    ③ 翁方纲:《石洲诗话》,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26-27页。
    ① 魏收:《魏书》,卷一一0,《吐谷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40页。
    ② 魏征:《隋书》,卷八十三,《吐谷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845页。
    ③ 魏征:《隋书》,卷八十三,《吐谷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845页。
    ④ 刘昫:《旧唐书》,卷一九六,《吐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19页。
    ① 《全唐诗》卷二二五。
    ② 谢榛:《四溟诗话》,卷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③ 欧阳修:《新唐书》,卷二二一,《西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257页。
    ① 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九七七,《外臣部》,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58页。
    ② 王浦:《唐会要》,卷九十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067页。
    ③ 刘昫:《旧唐书》,卷一四八,《西戎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92页。
    ④ 欧阳修:《新唐书》,卷二二一,《西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257页。
    ① 翦伯赞:《中国民族关系史论文集》,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第18页。
    ② 《全唐诗》卷三五0.
    ① 《全唐诗》卷一四三。
    ② 欧阳修:《新唐书》,卷二一六,《吐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076页。
    ③ 刘昫:《旧唐书》,卷一九六,《吐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20页。
    ④ 欧阳修:《新唐书》,卷二一六,《吐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072页。
    ① 刘晌:《旧唐书》,卷一四八,《西戎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98页。
    ② 杜佑:《通典》,卷一九0,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170页。
    ③ 刘晌:《旧唐书》,卷一九六,《吐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21页。
    ① 刘昫:《旧唐书》,卷一九六,《吐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21页。
    ② 刘昫:《旧唐书》,卷一九六,《吐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21页。
    ③ 刘昫:《旧唐书》,卷一九六,《吐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21页。
    ④ 欧阳修:《新唐书》,卷二一六,《吐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074页。
    ⑤ 董诰:《全唐文》,卷二十,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44页。
    ⑥ 欧阳修:《新唐书》,卷二一六,《吐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074页。
    ⑦ 刘晌:《旧唐书》,卷一九六,《吐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22页。
    ⑧ 刘昫:《旧唐书》,卷一九六,《吐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22页。
    ① 《全唐诗》卷四二七。
    ① 董诰:《全唐文》,卷二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42页。
    ② 范文澜:《中国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1页。
    ③ 《全唐诗》卷六三九。
    ④ 杜松柏:《清诗话访佚初编》,台北:新文艺出版社,中华民国七十六年版,第332页。
    ① 刘昫:《旧唐书》,卷一九六,《吐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24页。
    ② 刘昫:《旧唐书》,卷一九六,《吐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28页。
    ③ 《全唐诗》卷七十。
    ④ 班固:《汉书》,卷九六,《西域传》,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3903页。
    ① 《全唐诗》卷八十七。
    ② 《全唐诗》卷六十九。
    ① 刘昫:《旧唐书》,卷一一一,《高适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328页。
    ② 周勋初:《高适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页。
    ③ 孙钦善:《高适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86页。
    ④ 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8页。
    ⑤ 孙钦善:《高适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87页。
    ⑥ 孙钦善:《高适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87页。
    ⑦ 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8-19页。
    ① 余正松:《高适诗文注评》,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57页。
    ② 刘晌:《旧唐书》,卷一0四,《哥舒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213页。
    ③ 仇兆鳌:《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87页。
    ④ 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889页。
    ⑤ 刘晌:《旧唐书》,卷一九六,《吐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67页。
    ⑥ 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888页。
    ① 刘昫:《旧唐书》,卷一0四,《哥舒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211页。
    ② 刘 昫:《旧唐书》,卷一一一,《高适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331页。
    ③ 王钦若:《册府元龟》,卷六四五,《贡举部》,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645页。
    ④ 刘昫:《旧唐书》,卷一五二,《高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077页。
    ① 刘昫:《旧唐书》,卷九十六,《姚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026页。
    ② 刘昫:《旧唐书》,卷一一一,《高适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328页。
    ① 刘 昫:《旧唐书》,卷一一一,《高适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328页。
    ② 欧阳修:《新唐书》,卷一四三,《高适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81页。
    ③ 《全唐诗》卷二二四。
    ① 《全唐诗》卷二一一。
    ① 《全唐诗》卷二一三。
    ② 刘昫:《旧唐书》,卷一九六,《吐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28页。
    ③ 刘昫:《旧唐书》,卷一九六,《吐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28页。
    ④ 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919页。
    ① 《全唐诗》卷二一四。
    ① 《全唐诗》卷二一二。
    ② 《全唐诗》卷二一四。
    ③ 孙钦善: 《高适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32页。
    ① 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71-272页。
    ② 赵宗福:《历代咏青诗选》,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页。
    ① 《全唐诗》卷二一四。
    ② 《全唐诗》卷二一四。
    ① 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29页。
    ① 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44页。
    ① 刘昫:《旧唐书》,卷一五0,《张荐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024页。
    ② 欧阳修:《新唐书》,卷一六0,《吕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67页。
    ③ 《全唐诗》卷三二三。
    ④ 刘禹锡:《刘禹锡集》,卞孝萱校订,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65页。
    ① 刘昫:《旧唐书》,卷一四九,《张荐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025页。
    ② 刘昫:《旧唐书》,卷一四九,《张荐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024页。
    ③ 刘禹锡:《刘禹锡集》,卞孝萱校订,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34页。
    ④ 刘晌:《旧唐书》,卷一三七,《吕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768页。
    ⑤ 刘昫:《旧唐书》,卷一三七,《吕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768页。
    ⑥ 欧阳修:《新唐书》,卷一六0,《吕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67页。
    ① 刘禹锡:《刘禹锡集》,卞孝萱校订,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35页。
    ② 柳宗元:《柳宗元集》,曹明纲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67页。
    ③ 刘禹锡:《刘禹锡集》,卞孝萱校订,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35页。
    ① 吕 温:《吕和叔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编,民国八年至十八年。
    ②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贺次君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014页。
    ③ 《全唐诗》卷三七一。
    ① 魏收:《魏书》,卷一0一,《吐谷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33页。
    ② 任树民:《论吐谷浑在唐蕃关系中的枢纽地位》,《西北民族研究》,1992,(1):86。
    ③ 刘昫:《旧唐书》,卷一九六,《吐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21页。
    ① 欧阳修:《新唐书》,卷三十七,《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37页。
    ② 王尧,陈践:《敦煌古藏文文献探索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88页。
    ③ 王尧,陈践:《敦煌古藏文文献探索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91-98页。
    ④ 王尧,陈践:《敦煌古藏文文献探索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97页。
    ① 王尧,陈践:《敦煌古藏文文献探索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90页。
    ② 欧阳修:《新唐书》,卷一四一,《吐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071页。
    ③ 欧阳修:《新唐书》,卷一四一,《吐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071页。
    ④ 王尧,陈践:《敦煌古藏文文献探索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91页。
    ⑤ 王尧,陈践:《敦煌古藏文文献探索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98页。
    ⑥ 魏收:《魏书》,卷一0一,《吐谷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40页。
    ⑦ 欧阳修:《新唐书》,卷一四一,《吐谷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087页。
    ① 刘昫:《旧唐书》,卷一九六,《吐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24页。
    ② 刘昫:《旧唐书》,卷一九六,《吐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24页。
    ③ 刘昫:《旧唐书》,卷一九六,《吐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49页。
    ④ 刘昫:《旧唐书》,卷一九六,《吐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55页。
    ⑤ 赵磷:《因话录》,江苏: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第97页。
    ⑥ 沈亚之:《沈下贤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八年至十八年。
    ⑦ 《全唐诗》卷三七一。
    ① 欧阳修:《新唐书》,卷一四一,《吐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102页。
    ① 《全唐诗》卷四一九。
    ② 《全唐诗》卷三八二。
    ① 刘昫:《旧唐书》,卷一三七,《吕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769页。
    ② 欧阳修:《新唐书》,卷一六0,《吕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67页。
    ③ 《全唐诗》卷三七一。
    ④ 《全唐诗》卷三七0。
    ① 《全唐诗》卷三七0.
    ② 《全唐诗》卷三七0.
    ③ 《全唐诗》卷三七一。
    ④ 《全唐诗》卷三六二。
    ① 《全唐诗》卷三七0。
    ② 《全唐诗》卷三七0。
    ③ 《全唐诗》卷三七一。
    ① 严羽:《沧浪诗话校释》,郭绍虞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48页。
    ② 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44页。
    ① 刘昫:《旧唐书》,卷一百四,《哥舒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211页。
    ② 欧阳修:《新唐书》,卷一三五,《哥舒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569页。
    ① 刘昫:《旧唐书》,卷一百四,《哥舒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212页。
    ②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唐纪》,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6783页。
    ③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唐纪》,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6784页。
    ①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唐纪》,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6878页。
    ② 刘昫:《旧唐书》,卷一九六,《吐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28页。
    ① 《全唐诗》卷一四八。
    ② 《全唐诗》卷五二一
    ① 《全唐诗》卷五四七。
    ② 《全唐诗》卷二十四。
    ③ 《全唐诗》卷二九八。
    ① 张祜:《张祜诗集》,尹占华校注,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390页。
    ② 《全唐诗》卷五二一。
    ① 《全唐诗》卷一三七。
    ② 《全唐诗》卷七八四。
    ① 沈德潜:《唐诗别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636页。
    ① 《全唐诗》卷一七八。
    ② 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597页。
    ③ 《全唐诗》卷一六一。
    ④ 《全唐诗》卷二一六。
    ① 杨伦笺注:《杜诗镜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1页。
    ② 钱谦益笺注:《钱注杜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③ 《全唐诗》卷二三0。
    ①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3212页。
    [1]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2]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3]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4]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5]南朝齐·刘勰:《文心雕龙》,熊宪光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唐·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7]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8]唐·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9]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10]唐·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11]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12]唐·杨炯:《杨炯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3]唐·杜甫:《杜诗镜铨》,杨伦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4]唐·李白:《李太白全集》,王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15]唐·高适:《高适诗集编年笺注》,刘开扬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16]唐·王昌龄:《王昌龄集编年校注》,胡问涛、罗琴校注,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版。
    [17]唐·刘禹锡著:《刘禹锡集》,卞孝萱校订,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18]唐·柳宗元:《柳宗元集》,曹明纲标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9]唐·白居易:《白居易集》,顾学颉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20]唐·元稹:《元稹集》,冀勤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21]唐·吕温:《吕和叔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八年至十八年。
    [22]唐·杜牧著:《樊川诗集注》,冯集梧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
    [23]唐·李商隐:《玉溪生诗集笺注》,冯浩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24]唐·卢纶:《卢纶诗集校注》,刘初棠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25]唐·沈亚之:《沈下贤文集》,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八年至十八年。
    [26]后晋·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27]宋·王溥:《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
    [28]宋·郑樵:《通志二十略》,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29]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30]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3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83版。
    [32]宋·李防等编撰:《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33]宋·李昉等编撰:《太平御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34]宋·计有功编撰:《唐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5]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36]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6年版。
    [37]宋·严羽:《沧浪诗话校释》,郭绍虞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38]明·宋濂:《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
    [39]明·高棅:《唐诗品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40]明·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41]明·谢榛:《四溟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42]清·彭定求:《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
    [43]清·董诰:《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44]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贺次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45]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46]清·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43]清·刘熙载:《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44]清·杨应琚:《西宁府新志》,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4]清·杨应琚:《西宁府新志》,台北:文海出版社,中华民国五十五年版。
    [45]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46]清·翁方纲:《石洲诗话》,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47]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48]清·钱谦益:《钱注杜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49]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版。
    [50]清·梁份:《秦边纪略》,赵盛世校注,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
    [51]《笔记小说大观》: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印。
    [1]青海省情编委会:《青海省情》,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半一之:《青海地方史略》(征求意见稿),中共青海省委统战部民族处印,1978年。
    [3]半一之:《黄河上游地区历史与文物》,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4]半一之:《西宁历史与文化》,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5]半一之;《半一之民族历史研究论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6]崔永红:《青海通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陈国光:《青海藏族史》,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8]青海省志编纂委员会编:《青海历史纪要》,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9]米海平,鄢晓彬整理:《十二六史青海志传校注》,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0]张忠孝:《青海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赵宗福:《历代咏青诗选》,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2]赵宗福:《青海历史人物传》,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李逢春:《青海诗踪》,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4]西宁市志办公室编著:《河湟诗词选注》,西宁:西宁市志编纂委员会,1989年版。
    [15]马长寿:《氐与羌》,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6]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7]周伟洲:《吐谷浑资料辑录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8]周伟洲:《吐谷浑史》,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9]王江山:《青海天气气候》,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年版。
    [20]陈光国:《青海藏族史》,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21]黄奋生:《藏族史略》,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22]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3]林冠群:《唐代吐蕃历史与文化论集》,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版。
    [24]薛宗正:《吐蕃王国的兴衰》,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
    [25]王尧,陈践:《敦煌古藏文文献探索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26]高嵩:《敦煌唐人诗集残卷考释》,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7]汪聚应:《唐代文学与陇右文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版。
    [28]任文京:《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9]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30]史念海:《唐代历史地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1]陈寅恪:《陈寅恪集》,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
    [32]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33]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34]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35]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6]余正松:《高适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37]李浩:《唐代三大地域士族研究》,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8]戴伟华:《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39]戴伟华:《唐代幕府与文学》,北京:现代出版社,1990年版。
    [40]傅绍良:《盛唐文化精神与诗人人格》,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版。
    [41]范文澜:《中国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2]周勋初:《高适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43]胡大俊,王志鹏:《敦煌边塞诗歌校注》,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4]陈尚郡辑校:《全唐诗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45]漆绪邦:《盛唐边塞诗评》,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6]美·布洛克:《美学新解》,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7]施和金:《中国历代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8]竺可桢:《物候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年版。
    [1]刘斌:《唐代西部诗歌研究》,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2]余正松:《中国边塞诗史论(先秦至隋唐)》,四川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3]海滨:《唐诗与西域文化》,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4]应晓琴:《唐代边塞诗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5]李和中:《吐蕃王朝与周边民族关系研究》,兰州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1]蔡鸿生:《金明馆教泽的遗响》,《广东社会科学》,2005,(3)。
    [2]向天渊:《文史互通与诗史互证》,《中国比较文学》,1999,(1)。
    [3]党大恩,党艺峰:《从以诗证史到因史释史》,《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2)。
    [4]周晓琳:《古代文学地域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学遗产》,2006,(1)。
    [5]李文实:《(禹贡)织皮昆仑析支渠搜及三危地理考实》,《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1)。
    [6]顾颉刚:《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社会科学战线》,1980,(1)。
    [7]任树民:《论吐谷浑在唐蕃关系中的枢纽地位》,《西北民族研究》,1992,(1)
    [8]赵宗福:《西宁府新志·艺文·诗补及其它》,《青海社会科学》,1982,(1)。
    [9]赵宗福:《唐代描写青海的诗歌述略》,《青海社会科学》,1983,(5)。
    [10]赵宗福:《历代来青海之诗人简述》,《青海社会科学》,1984,(3)。
    [11]赵宗福:《中国西部诗歌史概述》,《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7,(1)。
    [12]庞林:《唐代描写青海的诗歌述略》,《青海社会科学》,1983,(5)。
    [13]庞林:《高适诗<同吕判官从哥舒大夫破洪济城回登积石军多福寺七级浮图)一诗史地考释》,《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2,(1)。
    [14]李秀莲:《古代咏青诗中的民族心态浅论》,《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2,(4)。
    [15]韩玉珠:《琵琶起舞换新声——评唐代边塞诗中的西部风情美》,《西北大学学报》,1993,(3)。
    [16]刘逢贵等:《青海高原山脉地理格局与地域文化的空间分异》,《人文地理》,2007,(4)。
    [17]刘满:《白草考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4,(1)。
    [18]李正荣:《“白草”别解》,《语文教学之友》,2006,(6)。
    [19]王文彬:《北河非白河辨》,《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92,(4)。
    [20]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国科学》,1972,(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