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话语的中国语境及其儒学背景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代社会的中国人仍旧像传统社会的中国人那样,往往身不由己被拉入或被抛入人际关系,又往往基于利益考量而主动建立与维护人际关系,而且那样的价值趋向会在各社会领域获得展现。儒学的核心要义正是把人放在“仁”字“从人从二”的二人关系或者人与人的关系中加以定位。发源于西方的权利话语来到中国后便要在颇具儒学背景的社会语境中发挥作用。
     在熟人社会,人际关系及其内在的道德话语要重于权利话语。借助于一件具体的债权纠纷来看,两种话语首先作为民众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两套备选方案而存在,继而基于当事人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的选择,权利话语仅仅只是在德性不得彰显以及人际关系破裂时才会发挥作用。可以把那样的现象称为“权利备选论与权利后备论”。群众路线制度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本身便是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之后吸纳人际关系主义文化传统而实现了中国化的产物。儒家曾说,克己复礼为仁,需要同时借用内在的德与外在的礼来维持人际关系。借用儒学的内外框架,当代社会的道德与法律同样一内一外发挥着作用,仅凭内在自律性的道德以及道德自觉来维持人际关系并不可靠,在道德无法发挥作用或者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时候,便有必要借助于外在他律性的法律解决问题,正是权利备选论与权利后备论的儒学内涵。
     亲子关系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特殊人际关系。当代中国的亲子伦理一如既往继续呈现出了下一代对上一代都要有所反馈的景象,即甲代抚育乙代而又乙代赡养甲代,乙代抚育丙代而又丙代赡养乙代。反馈的思想基础仍旧是儒家的孝道理念。司法机关于2010年前后常借用儒学文本上的孝道理念来考量涉孝纠纷。儒学文本上的孝道理念并非判决依据,它们出现在判决书上说明法官把儒学文本视为孝道理念的权威表达,要借用权威表达来加强司法判决的权威性与说理性。涉孝纠纷一旦出现便表明仅凭血缘亲情及其伦理话语来维持亲子关系并不可靠,因而才有必要借助于权利话语解决纠纷,但那样仅仅只是为了恢复伦理话语在日常生活中具有更高的位置。因为代际法律制度何以出现仅仅只是立法对代际伦理制度做了法律上的修辞。涉孝纠纷内含着“法不诛心”的法律难题,若要化解那样的法律难题便需要让“制定法之治”转向“法治国之治”。
     在纯粹的陌生人交往领域,见于街头问路事例,发问一方时常称呼被问一方或兄弟或姐妹或叔伯或姨。那样的称呼是家庭伦理向公共领域的外溢,体现着儒家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以及“老吾老及人之老;幼无幼及人之幼”等把非亲人视为或拟制为亲人的理念,其间存在着以“爱的起承转合式的传递”为核心的儒学实践,即“起”于对自己的亲人有爱,发挥出来而让他人“承”接,把对自己亲人的爱“转”化为对他人的爱,把同样的爱“合”于一切人的身上。只要双方当事人交流顺畅,权利话语就没有出现的机会,但“爱的传递”仅仅只是儒家的道德理想。就像彭宇案的出现那样,在陌生人交往并不顺畅的时候,儒学实践的道德话语与权利话语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法律既不为人们提供“人人相爱”的道德理想,也不会对那样的理想加以否定,而只是以中立的态度予以对待,继而以尊重当事人之选择的方式对当事人持有的道德理想予以间接的尊重。
     在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上,前者既可以借助于自身的权利面对后者,民俗作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使得前者也可以借助于儒家化的家庭伦理面对后者。权利话语指向的是政治以及法律意义上的国家;伦理话语指向的则是文化以及伦理甚至民族意义上的国家。见于辽宁省岫岩县的“太平香祭祖还愿”民俗,因其内含着鬼神信仰,而难以与当代政治意识形态以及法律主张的无神论相提并论,使得两种意义上的国家以及两种话语有所分离。在有神论不被认可的情况下,文化意义上的国家及其内在的伦理话语只能潜藏在民间社会。见于河南省和陕西省的“祭祀黄帝”民俗,因其经由转型已经不再具有鬼神信仰的内涵,而且既曾被政府借用而成为维系国家统一的政治符号,又曾受到《宪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认可,使得两种意义上的国家以及两种话语方才发生融合。
     权利话语与伦理话语以及道德话语共同作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后者具有儒学内涵,因而可以用“权利儒学”的概念来定义两种话语的融合以及孰轻孰重孰先孰后的位置排序现象。权利儒学作为一种法哲学理论奠基于儒学。儒学自先秦以来先后经历了“内仁外礼”、“内仁外仁政”、“内仁外天”、“内仁外道”、“内仁外理”、“内圣外王”六大阶段,发展至当代便以“内仁外权利”为内容。任何阶段的“内与外”都具有两相并列与前后递进的两种结构。权利儒学的具体内容就是如何展现那样的内外结构。权利话语得以彰显往往根源于道德话语和伦理话语被搁浅,体现着两套话语具有并列关系。民众根据具体情况在其中做出选择,而选择是在两套话语间滑动。选择以及滑动旨在稳固两套话语的并列关系。仅凭道德话语和伦理话语能否引致出人们想要的结果是策动选择的动因。如果选择权利话语意味着要彻底舍弃道德话语和伦理话语,使得两套话语呈现出了分立而又决然对立关系。如果选择权利话语只是意在策动道德话语和伦理话语重新获得彰显,那就意味着要借助于权利话语来促使道德自觉重新托举出道德话语以及伦理话语。如此以来,尽管其间仍旧无法消解掉两套话语的并列关系,但可以牵引出道德自觉与道德话语以及伦理话语的前后递进关系,即两套话语呈现为并列关系,有时会具有促发道德自觉与道德话语以及伦理话语重新展现出前后递进关系的作用,而那样的牵引本身则体现出了两套话语具有前后递进的关系。
Our Chinese people often have to be drawn or thrown into many interpersonalrelations, and always, due to considerations of interests, try to establish and maintainthose relations. Such focus on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manifests itself in the entiresphere of society. The gist of Confucianism puts human beings in the context ofinterpersonal relations deriving from the concept of “Ren”(仁). When the rightsdiscourse originating from the Western world comes to China, it necessarily works ina social context of emphasiz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In the acquaintance societ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its inherent moraldiscourse are prior to rights discourse. when some controversies happen over a debt,Although both the discourse of rights and the discourse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sometimes appear in popular daily life synchronously and stand as two alternatives forproblem-solving, the parties, based on the concrete circumstances, usually put therights discourse aside until the break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The mass line systemis a political and legal system with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s its core. The mass linesystem results from the sinicized Marxism, which has absorbed the ways of relationisttradition after coming to China. Confucianism insists on the use of both the internal“De”(德) and the external “Li”(礼) in maintain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Similarly,morals and laws in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work separately internally and externally,and it is unreliable to depend only on the inner autonomous morals and moralself-consciousness to hol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When morals don’t work or workeffectively, we need to resort to the external heteronomous laws to solve problems.That is the Confucian meaning of “theory regarding rights as an alternative” and“theory regarding rights as posterior”.
     The intergenerational parent-child relation is a particular interpersonal relationbased on genetic connection. There exists a feedback mode of intergenerational ethics in Chinese intergenerational parent-child relation, i.e. the preceding generation raisesup the next generation and the latter supports the former in turn. The idea of thefeedback mode is that of filial piety. The controversies involving filial piety occur in aintergenerational parent-child relation. Our courts often resorted to the idea of filialpiety in the Confucian texts in considering relevant controversies. theintergenerational parent-child relation is a particular interpersonal relation based ongenetic connection. There exists a feedback mode of intergenerational ethics inChinese intergenerational parent-child relation, i.e. the preceding generation raises upthe next generation and the latter supports the former in turn. The idea of the feedbackmode is that of filial piety. The controversies involving filial piety occur in aintergenerational parent-child relation. Our courts often resorted to the idea of filialpiety in the Confucian texts in considering relevant controversies. The rightsdiscourse and the ethical discourse are two alternatives for people to solve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 problems, and the priority of the former is simply a drivingforce of the priority of the latter. For the appearance of legal institutions determininginterpersonal relations is just the legislative rhetoric of ethical institutions determininginterpersonal relations. Controversies involving filial piety include the legal problemof “law does not kill the mind”, whose solution need the turn from “rule of statutes” to“rule of Rechtsstaat”.
     In a case of asking for the way, the one who asks often call the one who answers“brother”,“sister”,“uncle” or “aunt”. Such terms come from family relations, andsimply show the penetration of family ethics into public sphere in the communicationbetween strangers. That penetration expresses the Confucian idea that stresses on “allare brothers” and regards non-relatives as relatives, in which lies the Confucianpractice focusing on “the transfer of love through origin-progression-turn-synthesis. Ifthe course of asking the way goes well, the social order among strangers can beshaped by family ethics, and the rights discourse may hardly appear, but the transferof love is just a moral ideal of Confucianism. As was shown by the Pengyu case,whe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strangers dose not go well, the moral discourse andthe rights discourse will conflict with each other. Law is indifferent (not supportive or hostile) to the moral ideal of “people love each other”, and will respect the choices ofparties and then their moral ideals.
     Citizens can face the state either through their rights or by means of Confucianfamily ethics. The rights discourse refers to the state in the legal sense, and the ethicaldiscourse refers to the state in the cultural, ethical and even national sense. The folkmores of Tai Ping Xiang ancestor worship in Liaoning province involve the faith inghosts and gods, and cannot get along with the atheism maintained by contemporarypolitical ideology and laws, therefore the states in different senses and the twodiscourses separate from each other. The state in the cultural sense and its inherentethical discourse can only hide within civil society. The Huang Di worship in Henanprovince involves no faith in ghosts and gods, is used by the government as a politicalsymbol for national unity and recognized by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Law ofIntangible Culture and Its Protection, therefore mixes the states in two senses and thetwo discourses.
     The rights discourse, the ethical discourse and the moral discourse affect togetherthe daily life of the people, and we may call the mixture of the two kinds of discoursesand their order by the concept “Rights Confucianism”. As a legal philosophy, theRights Confucianism is based on Confucianism, which has undergone six stages inhistory and comes to “Ren as the inner and Rights as the external”. The inner and theexternal in every stage have two kinds of structures of juxtaposition and progression.The concrete content of Rights Confucianism is how to show the structure of the innerand the external. The rights discourse often arises at the end of the moral discourseand the ethical discourse, which displays the juxtaposition of the two discourses.When making concrete choices, people waver between the two discourses. Thechoices and the wavering mean to strengthen the juxtaposition of the two discourses.If choosing the rights discourse means to abandon the moral discourse and the ethicaldiscourse, then a conflict appears between the two discourses. If choosing the rightsdiscourse aims at making the moral discourse and the ethical discourse reappear, thatmeans to promote the moral self-consciousness to once more elevate the moraldiscourse and the ethical discourse by the rights discourse, which although cannot
     destruct the juxtaposition of the two discourses, may lead to the progression from themoral self-consciousness to the moral discourse and the ethical discourse.
引文
①[英]Lloyd:《法律的理念》,张茂柏译,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第187页。
    ②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载于《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第56页。
    ③[美]亨金:《权利的时代》,信春鹰、吴玉章、李林译,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前言第1页。
    ④张文显、姚建宗:《权利时代的理论景象》,载于《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5期,第3页。
    ①[美]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6-89页。
    ②张灏:《张灏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79页。
    ③高力克:《五四启蒙的困境:在历史与价值之间》,载于《浙江学刊》1999年第2期,第8-9页。
    ④余英时:《现代儒学论》(修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16页。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2页。
    ⑥陈独秀:《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1页。
    ⑦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29页。
    ①黄万盛:《启蒙的反思和儒学的复兴》,载于《开放时代》2007年第5期,第69-70页。
    ①参见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载于《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第48-57页。
    ②See Joseph Chan,“AConfucian Perspective on Human Right for Contemporary China,” in Joseph Bauer andDaniel Bell (eds.), The East Asian Challenge for Human Righ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at.212-237.
    ③参见黄宗智:《中西法律如何融合?道德、权利与实用》,载于《中外法学》2010年第5期,第721-736页。
    ④参见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⑤参见[美]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①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03-150页。
    ②[日]小林多加士『中国の文明と革命』刀水書房(1985)196-225頁。
    ③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页。
    ④案例来源以及以该案为对象的相关讨论与评论,可参见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245页。
    ①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1-208页。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页。
    ②以该民俗为对象的相关研究,可参见徐天基、罗丹:《村落间仪式性馈赠及交往的变迁》,载于《民俗研究》2010年第1期,第175-189页。
    ③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1页。
    ④刘杰:《崇尚法律敬仰群众》,载于《人民法院报》2013年12月5日,第2版。
    ①参见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134页。
    ②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0-51页。
    ③王定国等编:《谢觉哉论民主与法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157页。
    ④林振通:《新形势下提升法官群众工作能力的思考》,载于《人民法院报》2013年12月18日,第8版。
    ①Joseph Chan,“A Confucian Perspective on Human Right for Contemporary China,” in Joseph Bauer and DanielBell (eds.), The East Asian Challenge for Human Righ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at.212-237.
    ①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2页。
    ①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17-821页。
    ①李泽厚:《论语今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19-320页。
    ①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57页。
    ①杨宜音:《试析人际关系及其分类》,载于《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5期,第18页。
    ②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1页。
    ③欧阳军喜:《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误解及其他》,载于《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第42页。
    ④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9-182页。
    ⑤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8页。
    ⑥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173-183页。
    ①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50页。
    ②丁耘:《儒家与启蒙:哲学会通视野下的当前中国思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107-117页。
    ③宋仲福:《关于“打倒孔家店”的历史考察》,载于《孔子研究》1992年第2期,第80-85页。
    ④[日]林田茂「中国学術界における思想の三極構造」『思想』1982年9号100頁。
    ①黄宗智:《中西法律如何融合?道德、权利与实用》,载于《中外法学》2010年第5期,第736页。
    ①See Christopher Gill, The Person and the Human Mind, Oxford Clarendon Press,2001, at.21-38.
    ②Norberto Bobbio,“The Conceptual Model of Natural Law Theory”, in Bobbio, Thomas Hobbes and the NaturalLaw Tradition, trans. by Gobetti,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3, at.1-10.
    ③Donald R. Kelley,“Law”, in J. H. Burns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1450-1700,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at.89.
    ④[日]木村良一『近代政治理論の源流』成文堂(1988)118-119頁。
    ①[日]宮島喬『現代社会意識論』日本評論社(1983)242-243頁。
    ②Taylor, Sources of the Sel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at.35.
    ③Allen W. Wood, Hegel’s Ethical Though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at.94-107.
    ④杜宴林:《法律的人文主义解释》,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233页,第256页。
    ⑤[日]井上昌計『西洋哲学の歩み』成文堂(1984)158-162頁。
    ①[日]星野英一:《民法劝学》,张立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第65页。
    ②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9页。
    ①黄宗智:《中西法律如何融合?道德、权利与实用》,载于《中外法学》2010年第5期,第721-736页。
    ②参见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412-428页。
    ①以此类案件为对象的相关研究与讨论,可参见李拥军:《“孝”的法治难题及其理论破解》,载于《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10期,第66-74页;方乐:《法律实践如何面对“家庭”?》,载于《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第4期,第48-66页。
    ①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第7页。
    ②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一),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6年版,第196页。
    ③陈少明:《<论语>的历史世界》,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第38页。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1页。
    ②王铁仙:《两种中国文化传统:区分、辩证与融通》,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第197页。
    ③陈独秀:《陈独秀著作选》(第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7页。
    ④朱自清:《背影》,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4-16页。
    ⑤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34页。
    ①王庆节:《伦理道义的存在论基础与子女孝养父母的道德本分》,载于《哲学研究》2003年第10期,第28页。
    ②陈皆明:《投资与赡养--关于城市居民代际交换的因果分析》,载于《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第135页。
    ③参见基督教《圣经》的《马太福音》12:46-50;《路加福音》8:19-21;《马可福音》3:31-35。
    ④参见基督教《圣经》的《马太福音》19:13-15;《马可福音》10:13-16;《路加福音》18:15-17。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4页。
    ①[日]岡原正幸山田昌弘安川一石川准『感情の社会学』世界思想社(1997)110-120頁。
    ②[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22页。
    ①参见顾培东:《能动司法若干问题研究》,载于《中国法学》2010年第4期,第5-26页。
    ②参见苏力:《关于能动司法与大调解》,载于《中国法学》2010年第1期,第3-16页。
    ①[日]井上茂『法秩序の構造』岩波書店(1973)395-399頁。
    ②参见黄宗智:《中西法律如何融合?道德、权利与实用》,载于《中外法学》2010年第5期,第725页。
    ①[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79页。
    ①樊浩:《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精神哲学分析》,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第31页。
    ①王跃生:《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理论分析》,载于《人口研究》2008年第4期,第20-2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页。
    ①Karl-Heinz Ilting,“The Structure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 in Pelczynski (ed.), Hegel's PoliticalPhilosophy: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1, at.90-110; Terry Pinkard,“Freedomand Social Categories in Hegel's Ethics”,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Vol.47, No.2(1986), at.
    209-232.
    ①以该案为对象的相关讨论与评论,可参见方乐:《法官判决的知识基础》,载于《法律科学》2009年第1期,第3-16页。
    ①何兆雄:《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11-225页。
    ②何兆雄:《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9页。
    ③[日]多賀秋五郎『道徳と教育』成文堂(1984)87頁。
    ①[加]贝淡宁:《儒家学说与社会主义的和解?》,载范瑞平、贝淡宁、洪秀平主编:《儒家宪政与中国未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41页。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6页。
    ③笑思:《家哲学:西方人的盲点》,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79-580页。
    ④苏力:《纲常、礼仪、称呼与秩序建构》,载于《中国法学》2007年第5期,第44页。
    ①[日]三戸公『「家」としての日本社会』有斐閣(1994)16-22頁。
    ①[加]贝淡宁:《中国新儒家》,吴万伟译,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45页。
    ②张志强:《传统与当代中国--近十年来中国大陆传统复兴现象的社会文化脉络分析》,载于《开放时代》2011年第3期,第34-45页,第39-41页。
    ①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11-112页。
    ②笑思:《家哲学:西方人的盲点》,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29页。
    ①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04页。
    ②孙正聿:《哲学通论》(修订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8页。
    ①李零:《丧家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5页。
    ②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95-317页。
    ③Joseph Chan,“A Confucian Perspective on Human Right for Contemporary China,” in Joseph Bauer and DanielBell (eds.), The East Asian Challenge for Human Righ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at.218.
    ①[法]Ehrlich:《法律社会学原论》,杨树人译,台湾华国出版社1951年版,第67页。
    ①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60页。
    ②谢彩凤:《老人摔倒扶不扶?严格执法为好人撑腰》,载于《人民法院报》2013年12月18日,第2版。
    ③苏力:《阅读秩序》,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
    ④Oliver Wendell Holmes,“Law in Science and Science in Law”, Harvard Law Review, Vol.12, No.7.(Feb.25,1899), at.443-463.
    ①参见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17-821页;李零:《丧家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22-223页。
    ①孙正聿:《哲学通论》(修订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1页。
    ①伊涛:《天鹅绝唱》,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6页。
    ②崔大华:《儒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71页。
    ③参见凌斌:《法律与情理:法治进程的情法矛盾与伦理选择》,载于《中外法学》2012年第1期,第121-135页。
    ①[德]魏德士:《法理学》,丁晓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页。
    ①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1页。
    ②方乐:《转型中国的司法策略》,载于《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2期,第69-70页。
    ③[古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5-6页。
    ④[美]萨巴蒂尔主编:《政策过程理论》,彭宗超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32页。
    ⑤[日]平井宜雄『法政策学--法的意思決定及び法制度設計の理論と技法』有斐閣(1987)197-200頁。
    ①梁慧星:《市场经济与公序良俗原则》,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一卷),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44-56页。
    ②[日]星野英一『法学入門』放送大学教育振興会(1995)81頁。
    ③[日]桂木隆夫『自由社会の法哲学』弘文堂(1990)149-154頁。
    ①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5页。
    ①[日]星野英一:《现代民法基本问题》,段匡、杨永庄译,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118页。
    ①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②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43页。
    ③以三种民俗为对象的相关讨论与评论,可分别参见邵媛媛、张登国:《神鬼信仰意义域在仪式实践中的凸显与强化--以辽宁岫岩“太平香”的祭祖还愿仪式为例》,载于《民俗研究》2010年第1期,第160-174页;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载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第50-56页;牟钟鉴:《文化学的视野:黄帝信仰与中华民族》,载于《华夏文化》2008年第3期,第6-8页。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35页。
    ①郑戈:《“中华民族”的宪法建构》,载于《文化纵横》2011年第6期,第87页。
    ②[德]耶林:《法学是一门科学吗?》,李君韬译,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50页。
    ③[波兰]Kolakowski:《理性的异化》,高俊一译,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版,第95-96页。
    ④[美]坎伯士:《法律狂》,陈佳颖、林宏涛译,台湾商业周刊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248页。
    ⑤[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53页。
    ①顾颉刚:《<古史辨>第四册序》,载顾潮、顾洪编校:《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顾颉刚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32-537页。
    ①李凭:《黄帝历史形象的塑造》,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第149-181页。
    ②沈松侨:《我以我血荐轩辕--黄帝神话与晚清的国族建构》,载于《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7年第28期,第74-75页。
    ③参见江林昌:《中国上古文明考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5-57页。
    ④以祭祀黄帝民俗为内容的相关报道,可参见孔繁和、常君选:《中华儿女怀祖情深--记新世纪初年华夏儿女公祭轩辕黄帝》,载于《科技潮》2001年第6期,第72-74页;王倩、梁建辉:《共建精神家园祈福北京奥运盛会--访省政协主席、戊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组委会主任王全书》,载于《协商论坛》2008年第4期,第5-7页。
    ⑤洪秀平、梁金瑞:《论家族文化复兴对儒家文化复兴之基础性意义》,载范瑞平、[加]贝淡宁、洪秀平主编:《儒家宪政与中国未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51-252页。
    ①Wang, Xiaoying,“The Post-Communist Personality: The Spectre of China’s Capitalist Market Reform”, TheChina Journal47(January2002), at.1-17.
    ②[日]量義治『無宗教の信仰--神なき時代をどう生きるか』文藝春秋(1997)15-18頁。
    ③韩庆祥、张艳涛:《马克思哲学的三种形态及其历史命运》,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第29页。
    ④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载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第56页。
    ①高丙中:《日常生活的现代与后现代遭遇:中国民俗学发展的机遇与路向》,载于《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3期,第6-14页。
    ②[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①杨利慧、安德明:《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载于《民俗研究》2003年第1期,第61-63页。
    ①参见张鹤泉:《周代祭祀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第129-183页。
    ②洪秀平、梁金瑞:《论家族文化复兴对儒家文化复兴之基础性意义》,载范瑞平、[加]贝淡宁、洪秀平主编:《儒家宪政与中国未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48页。
    ③李景林:《儒家的丧祭理论与终极关怀》,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第117页。
    ①杨联陞:《中国文化中“报”、“保”、“包”之意义》,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5-99页。
    ①秦晖:《传统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5页。
    ①诗文作者为雁翼,转引自沈松侨:《我以我血荐轩辕--黄帝神话与晚清的国族建构》,载于《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7年第28期,第77页。
    ②See Erik Cohen,“Towards A Sociology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Social Research, Vol.39, No.1,1972, at.
    164-182; Dean MacCannel.“The Tourist: 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New York: Schocken Books,1976;Edward M. Bruner, Barbara Kirshenblatt-Gimblett,“Maasai on the Lawn: Tourist Realism in Fast Africa”. CulturalAnthropology, Vol.9, No.4,1994, at.435-470.
    ①费孝通:《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载于《天津社会科学》1982年第3期,第3页。
    ②秦晖:《传统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2页。
    ③参见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为了避免赘引不再说明与本文相涉的故事或引文出自文本哪一页。
    ①[美]温伯格:《制造意义:世代之间的回忆是如何形成的?》,载[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0页。
    ①高国藩:《敦煌俗文化学》,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49-383页;车锡伦、金鑫、殷仪:《江苏南通的童子戏和太平会》,载于《东南文化》1989年第1期,第174页;周正良、朱恒夫:《傩歌<混天元点破>试探》,载于《艺术百家》1994年第1期,第76-80页。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页。
    ②李银河:《论村落文化》,载于《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第63-68页。
    ③贺雪峰:《论半熟人社会》,载于《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第61-69页。
    ①参见童恩正:《中国古代的巫》,载于《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第180-197页。
    ①钱穆:《论语新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83页。
    ②高国藩、高原乐:《论敦煌话本<唐太宗入冥记>与南通童子十三部半民间说唱》,载于《文学遗产》2010年第3期,第105-109页。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50页。
    ①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9页。
    ①[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0-301页。
    ②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96页。
    ①王锺陵:《论文学史运动的内在机制及其展开形式》,载于《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第143页。
    ②[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76页。
    ③伊涛:《天鹅绝唱》,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5页。
    ①苏力:《早期儒家的人性观》,载于《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年第5期,第8-10页。
    ①参见[英]麦卡勒姆:《政治哲学》,李少军、尚新建译,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263-272页;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78-385页。
    ②[法]卢梭《社会契约论》,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43页。
    ③[英]麦卡勒姆:《政治哲学》,李少军、尚新建译,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289页。
    ①[日]小笠原弘親市川慎一『啓蒙政治思想の展開』成文堂(1984)Ⅲ章。
    ②[日]善家幸敏『国家と宗教:政教関係を中心として』成文堂(1993)83-86頁。[日]松村比奈子『政教分離原則の適用基準に関する研究』成文堂(1997)16-20頁。
    ①Nielsen Kai, Marx and the Enlightenment Project, Critical Review (New York),2:4(1988: Fall), at.59-75.
    ①See Alan Macfarlane, The Origins of English Individualism: The Family Property and Social Transition,Wiley-Blackwell,1991.
    ②参见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四章;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56-366页。
    ③[日]野村茂夫宇左美一博『中国思想文選』学術図書出版社(1987)7頁。
    ④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56-188页;陈来:《古代宗
    ①参见钱穆:《论语新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页;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页;李零:《丧家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2页。
    ②李泽厚:《论语今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5页。
    ③参见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6页。
    ④杨朝明:《儒学特质与廉政文化》,载范瑞平、[加]贝淡宁、洪秀平主编:《儒家宪政与中国未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84-185页。
    ①黄玉顺:《生活儒学讲录》,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5页。
    ②章学诚:《文史通义》,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20页。
    ③鐘清漢『儒家思想と教育』成文堂(1991)93-96頁。
    ④杨伯峻:《试论孔子》,载氏著:《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5-8页。
    ⑤陈少明:《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59页。
    ①鐘清漢『儒家思想と教育』成文堂(1991)83-89頁。
    ②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88页。
    ③李泽厚:《论语今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91页。
    ①刘师培:《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683页;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52页。
    ②金景芳:《释“克己复礼为仁”》,载于《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1期,第20页。
    ③何炳棣:《原礼》,载于《二十一世纪》1992年第11期,第102-110页。
    ④林达泽:《克己复礼为仁--论儒家实践理性类型学的后习俗责任伦理学重构》,载于《清华学报》(台湾)2012年第3期,第437-438页。
    ①陈柱:《中庸注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页。
    ②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87页。
    ③参见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0页;李零:《丧家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3-84页。
    ①[美]Eberhard:《汉代天文学与天文学家的政治功能》,刘纫尼译,载中国思想研究委员会编:《中国思想与制度论集》,段昌国等译,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版,第53-62页。
    ①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8页。
    ②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及其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6-87页。
    ③洪修平:《论儒学的人文精神及其现代意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第67页。
    ④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4页。
    ⑤崔大华:《儒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47页。
    ①[英]Wright:《隋代思想意识的形成》,段昌国译,载中国思想研究委员会编:《中国思想与制度论集》,段昌国等译,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版,第101-108页。
    ②谢思炜:《唐代通俗诗研究》,载于《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第154-162页。
    ③余英时:《现代儒学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6页。
    ④洪修平:《论儒学的人文精神及其现代意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第68-69页。
    ⑤[日]山根三芳『朱子倫理思想研究』東海大学出版会(1983)223頁。
    ⑥梅广:《“内圣外王”考略》,载于《清华学报》(台湾)2011年第4期,第653页。
    ①洪修平:《论儒学的人文精神及其现代意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第69页。
    ②陈来:《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96-97页。
    ③洪修平:《论儒学的人文精神及其现代意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第69页。
    ①参见崔大华:《儒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55-662页。
    ②参见萧一山:《清代通史》(下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05-2020页。
    ③黄万盛:《启蒙的反思和儒学的复兴》,载于《开放时代》2007年第5期,第55页。
    ④贺麟:《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6页。
    ①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2页。
    ②洪修平:《论儒学的人文精神及其现代意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第71页。
    ①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15页。
    ②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9-12页。
    ③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304页。
    ④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56页。
    ⑤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02页。
    ①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58-159页。
    ②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卷3),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7页。
    ③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载顾潮、顾洪编校:《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顾颉刚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17页。
    ④李零:《丧家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75-376页。
    ①景海峰:《儒家思想现代诠释的哲学化路径及其意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第31页。
    ②郭齐勇:《熊十力及其哲学》,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版,第39页、第91页。
    ①景海峰:《儒家思想现代诠释的哲学化路径及其意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第33页。
    ②熊十力:《十力语要》,广文书局1971年版,第68页。
    ③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286页。
    ④熊十力:《新唯识论》,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79页。
    ⑤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台湾学生书局1980年版,第11页。
    ⑥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唐君毅:《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载《唐君毅全集》第4卷,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版,尤其可见于《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一文的第九部分。
    ⑦陈少明:《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59页。
    ⑧邵汉明:《论<庄子>中的孔子》,载于《中国哲学史》2009年第4期,第25-33页。
    ①陈少明:《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60页。
    ②梅广:《“内圣外王”考略》,载于《清华学报》(台湾)2011年第4期,第622-632页。
    ③林安梧:《儒学革命--一种可能的方向》,载于《鹅湖月刊》2001年第9期,第19-20页;林安梧:《后新儒学的新思考:从“外王”到“内圣”》,载于《鹅湖月刊》2005年第2期,第21页。
    ①王季香:《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新思考》(下),载于《鹅湖月刊》2001年第3期,第55-56页;王季香:《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新思考》(上),载于《鹅湖月刊》2001年第2期,第52页。
    ②樊浩:《论“新儒学理性”与“新儒学情结”》,载于《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第117页。
    ③黄万盛:《启蒙的反思和儒学的复兴》,载于《开放时代》2007年第5期,第57页。
    ①张博、王小华:《邻里事儿上心事儿》,载于《人民法院报》2013年12月12日,第4版。
    ②黄频、洪秀娟:《老徐的感谢信》,载于《人民法院报》2013年11月4日,第4版。
    ③贺力平:《到案发地解邻里纠纷》,载于《人民法院报》2013年11月4日,第4版。
    ①张勇:《分享我的办案“心经”》,载于《人民法院报》2013年11月3日,第2版。
    ②王晓霞:《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文化传承》,载于《南开学报》2000年第3期,第89-91页。
    ③韩少功:《人情超级大国》(一),载于《读书》2001年第12期,第90页。
    ①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96-199页。
    ②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342页。
    ③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④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4-45页。
    ⑤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61页。
    ⑥[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99页。
    ①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页。
    ②张文显、姚建宗:《权利时代的理论景象》,载于《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5期,第3页。
    ③张文显:《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的中国司法》,载于《现代法学》2014年第1期,第4页。
    ①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载于《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第53页。
    ②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96页。
    ③Joseph Chan,“A Confucian Perspective on Human Right for Contemporary China,” in Joseph Bauer and DanielBell (eds.), The East Asian Challenge for Human Righ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at.212-237.
    ①陈明:《文化儒学:思辨与论辩》,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页。
    ②黄玉顺:《生活儒学讲录》,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9-37页。
    ③陈明:《文化儒学:论辩与思辨》,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④严景耀:《中国的犯罪问题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5页。
    ①沈宗灵:《对霍费尔德法律概念学说的比较研究》,载于《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第69-72页。
    ②郑成良:《权利本位论》,载于《中国法学》1991年第1期,第31页;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427页。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
    2.陈独秀:《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陈独秀:《陈独秀著作选》(第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鲁迅:《鲁迅全集》(第五、六、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5.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7.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9.舒国滢:《法哲学沉思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1.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苏力:《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苏力:《阅读秩序》,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4.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15.韩世远:《合同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6.杜宴林:《法律的人文主义解释》,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
    17.桑本谦:《私人之间的监控与惩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8.钱穆:《朱子新学案》(上),巴蜀书社1986年版。
    19.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0.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一),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6年版。
    21.钱穆:《论语新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22.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
    23.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
    24.李零:《丧家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5.崔大华:《儒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6.李泽厚:《论语今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27.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28.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29.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0.熊十力:《十力语要》,广文书局1971年版。
    31.熊十力:《新唯识论》,中华书局1985年版。
    32.牟宗三:《政道与治道》,台湾学生书局1980年版。
    33.唐君毅:《唐君毅全集》(第4卷),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版。
    34.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5.贺麟:《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36.郭齐勇:《熊十力及其哲学》,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年版。
    37.张灏:《张灏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8.余英时:《现代儒学论》(修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39.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0.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
    41.黄玉顺:《生活儒学讲录》,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42.陈明:《文化儒学:思辨与论辩》,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3.丁耘:《儒家与启蒙:哲学会通视野下的当前中国思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
    44.章学诚:《文史通义》,中华书局2008年版。
    45.刘师培:《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4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47.杨联陞:《中国文化中“报”、“保”、“包”之意义》,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8.陈柱:《中庸注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9.萧一山:《清代通史》,中华书局1986年版。
    50.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2007年版。
    51.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52.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及其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3.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4.秦晖:《传统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5.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56.陈来:《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7.张鹤泉:《周代祭祀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
    58.孙正聿:《哲学通论》(修订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9.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0.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1.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62.笑思:《家哲学:西方人的盲点》,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63.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4.朱自清:《背影》,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65.龙应台:《目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66.何兆雄:《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7.江林昌:《中国上古文明考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8.高国藩:《敦煌俗文化学》,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69.伊涛:《天鹅绝唱》,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版。
    70.王定国等编:《谢觉哉论民主与法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71.张文显主编:《法理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2.范瑞平、[加]贝淡宁、洪秀平主编:《儒家宪政与中国未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73.顾潮、顾洪编校:《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顾颉刚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74.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75.中国思想研究委员会编:《中国思想与制度论集》,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版。
    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78.[古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79.[法]卢梭:《社会契约论》,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80.[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81.[英]Lloyd:《法律的理念》,张茂柏译,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
    82.[美]亨金:《权利的时代》,信春鹰、吴玉章、李林译,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
    83.[日]星野英一:《民法劝学》,张立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4.[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5.[法]Ehrlich:《法律社会学原论》,杨树人译,台湾华国出版社1951年版。
    86.[美]弗里德曼:《法律制度》,李琼英、林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7.[美]坎伯士:《法律狂》,陈佳颖、林宏涛译,台湾商业周刊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
    88.[美]白璧德:《民主与领袖》,张源、张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9.[英]麦卡勒姆:《政治哲学》,李少军、尚新建译,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
    90.[美]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1.[加]贝淡宁:《中国新儒家》,吴万伟译,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
    92.[加]贝淡宁:《超越自由民主》,李万全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93.[加]贝淡宁:《东方遭遇西方》,孔新峰、张言亮译,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版。
    94.[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
    95.[德]魏德士:《法理学》,丁晓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96.[美]萨巴蒂尔主编:《政策过程理论》,彭宗超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97.[日]星野英一:《现代民法基本问题》,段匡、杨永庄译,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版。
    98.[奥]凯尔森:《纯粹法理论》,张书友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99.[德]普珀:《法学思维小学堂》,蔡圣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00.[法]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01.[德]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02.[德]韦伯:《法律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3.[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申政武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4.[美]弗里德曼:《法律与社会》,吴锡堂、杨满郁译,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91年版。
    105.[美]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唐越、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6.[波兰]Kolakowski:《理性的异化——实证主义思想史》,高俊一译,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版。
    107.[德]齐佩利乌斯:《德国国家学》,赵宏译,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08.[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沈宗灵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109.[美]庞德:《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110.[美]庞德:《法理学》(第一卷),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1.[德]考夫曼、哈斯默尔主编:《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112.[意]克罗齐:《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田时纲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113.[德]霍恩:《法律科学与法哲学导论》,罗莉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14.[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5.[德]耶林:《法学是一门科学吗?》,李君韬译,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16.[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17.[日]西田几多郎:《善的研究》,何倩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118.[德]拉德布鲁赫:《法哲学》,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19.[德]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20.[美]倪德卫:《儒家之道》,周炽成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1.[美]郝大维、安乐哲:《先贤的民主:杜威、孔子与中国民主之希望》,何刚强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22.[美]韦思谛编:《中国大众宗教》,陈仲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3.[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4.[法]勒庞:《乌合之众》,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125.[美]福克斯:《公民身份》,郭忠华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
    126.张文显、姚建宗:《权利时代的理论景象》,《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5期。
    127.张文显:《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的中国司法》,《现代法学》2014年第1期。
    128.沈宗灵:《对霍费尔德法律概念学说的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129.黄宗智:《中西法律如何融合?道德、权利与实用》,《中外法学》2010年第5期。
    130.顾培东:《能动司法若干问题研究》,《中国法学》2010年第4期。
    131.苏力:《关于能动司法与大调解》,《中国法学》2010年第1期。
    132.苏力:《纲常、礼仪、称呼与秩序建构》,《中国法学》2007年第5期。
    133.苏力:《早期儒家的人性观》,《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年第5期。
    134.郑成良:《权利本位论》,《中国法学》1991年第1期。
    135.郑成良:《权利本位说》,《政治与法律》1989年第4期。
    136.方乐:《转型中国的司法策略》,《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2期。
    137.方乐:《法律实践如何面对“家庭”?》,《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第4期。
    138.方乐:《法官判决的知识基础》,《法律科学》2009年第1期。
    139.凌斌:《法律与情理:法治进程的情法矛盾与伦理选择》,《中外法学》2012年第1期。
    140.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141.杨宜音:《试析人际关系及其分类》,《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5期。
    142.韩少功:《人情超级大国》(一),《读书》2001年第12期。
    143.王晓霞:《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文化传承》,《南开学报》2000年第3期。
    144.贺雪峰:《论半熟人社会》,《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
    145.樊浩:《当前中国伦理道德状况及其精神哲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146.樊浩:《论“新儒学理性”与“新儒学情结”》,《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147.陈少明:《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148.陈少明:《<论语>的历史世界》,《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149.邵汉明:《论<庄子>中的孔子》,《中国哲学史》2009年第4期。
    150.宋仲福:《关于“打倒孔家店”的历史考察》,《孔子研究》1992年第2期。
    151.金景芳:《释“克己复礼为仁”》,《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1期。
    152.何炳棣:《原礼》,《二十一世纪》1992年第11期。
    153.洪修平:《论儒学的人文精神及其现代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154.梅广:《“内圣外王”考略》,《清华学报》(台湾)2011年第4期。
    155.景海峰:《儒家思想现代诠释的哲学化路径及其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156.白奚:《援仁入礼、仁礼互动--对“克己复礼为仁”的再考察》,《中国哲学史》2008年第1期。
    157.林达泽:《克己复礼为仁--论儒家实践理性类型学的后习俗责任伦理学重构》,《清华学报》(台湾)2012年第3期。
    158.林安梧:《儒学革命--一种可能的方向》,《鹅湖月刊》2001年第9期。
    159.林安梧:《后新儒学的新思考:从“外王”到“内圣”》,《鹅湖月刊》2005年第2期。
    160.王季香:《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新思考》(上),《鹅湖月刊》2001年第2期。
    161.王季香:《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新思考》(下),《鹅湖月刊》2001年第3期。
    162.高力克:《五四启蒙的困境:在历史与价值之间》,《浙江学刊》1999年第2期。
    163.欧阳军喜:《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误解及其他》,《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
    164.黄万盛:《启蒙的反思和儒学的复兴》,《开放时代》2007年第5期。
    165.王铁仙:《两种中国文化传统:区分、辩证与融通》,《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166.张志强:《传统与当代中国--近十年来中国大陆传统复兴现象的社会文化脉络分析》,《开放时代》2011年第3期。
    167.费孝通:《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天津社会科学》1982年第3期。
    168.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
    169.王庆节:《伦理道义的存在论基础与子女孝养父母的道德本分》,《哲学研究》2003年第10期。
    170.陈皆明:《投资与赡养--关于城市居民代际交换的因果分析》,《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171.王跃生:《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理论分析》,《人口研究》2008年第4期。
    172.童恩正:《中国古代的巫》,《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173.谢思炜:《唐代通俗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174.王锺陵:《论文学史运动的内在机制及其展开形式》,《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175.徐天基、罗丹:《村落间仪式性馈赠及交往的变迁》,《民俗研究》2010年第1期。
    176.邵媛媛、张登国:《神鬼信仰意义域在仪式实践中的凸显与强化--以辽宁岫岩“太平香”的祭祖还愿仪式为例》,《民俗研究》2010年第1期。
    177.刘宝才:《黄帝祭祀与中华民族传统祭祀文化》,《协商论坛》2008年第4期。
    178.牟钟鉴:《文化学的视野:黄帝信仰与中华民族》,《华夏文化》2008年第3期。
    179.孔繁和、常君选:《中华儿女怀祖情深--记新世纪初年华夏儿女公祭轩辕黄帝》,《科技潮》2001年第6期。
    180.王倩、梁建辉:《共建精神家园祈福北京奥运盛会--访省政协主席、戊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组委会主任王全书》,《协商论坛》2008年第4期。
    181.郑永流:《法的有效性与有效的法》,《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2期。
    182.李拥军:《“孝”的法治难题及其理论破解》,《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10期。
    183.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84.郑戈:《“中华民族”的宪法建构》,《文化纵横》2011年第6期。
    185.李凭:《黄帝历史形象的塑造》,《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186.沈松侨:《我以我血荐轩辕--黄帝神话与晚清的国族建构》,《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7年第28期。
    187.韩庆祥、张艳涛:《马克思哲学的三种形态及其历史命运》,《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188.高丙中:《日常生活的现代与后现代遭遇:中国民俗学发展的机遇与路向》,《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3期。
    189.杨利慧、安德明:《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民俗研究》2003年第1期。
    190.李景林:《儒家的丧祭理论与终极关怀》,《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191.车锡伦、金鑫、殷仪:《江苏南通的童子戏和太平会》,《东南文化》1989年第1期。
    192.周正良、朱恒夫:《傩歌<混天元点破>试探》,《艺术百家》1994年第1期。
    193.李银河:《论村落文化》,《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
    194.高国藩、高原乐:《论敦煌话本<唐太宗入冥记>与南通童子十三部半民间说唱》,《文学遗产》2010年第3期。
    195.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唐君毅:《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唐君毅:《唐君毅全集》(第4卷),台湾学生书局1991年版。
    196.杨伯峻:《试论孔子》,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版。
    197.刘师培:《古政原始论》,刘师培:《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198.[加]贝淡宁:《儒家学说与社会主义的和解?》,范瑞平、[加]贝淡宁、洪秀平主编:《儒家宪政与中国未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99.洪秀平、梁金瑞:《论家族文化复兴对儒家文化复兴之基础性意义》,范瑞平、[加]贝淡宁、洪秀平主编:《儒家宪政与中国未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00.杨朝明:《儒学特质与廉政文化》,范瑞平、[加]贝淡宁、洪秀平主编:《儒家宪政与中国未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01.[美]Eberhard:《汉代天文学与天文学家的政治功能》,刘纫尼译,中国思想研究委员会编:《中国思想与制度论集》,段昌国等译,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版。
    202.[英]Wright:《隋代思想意识的形成》,段昌国译,中国思想研究委员会编:《中国思想与制度论集》,段昌国等译,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版。
    203.梁慧星:《市场经济与公序良俗原则》,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204.[美]温伯格:《制造意义:世代之间的回忆是如何形成的?》,载[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05.刘杰:《崇尚法律敬仰群众》,《人民法院报》2013年12月5日第2版。
    206.林振通:《新形势下提升法官群众工作能力的思考》,《人民法院报》2013年12月18日第8版。
    207.谢彩凤:《老人摔倒扶不扶?严格执法为好人撑腰》,《人民法院报》2013年12月18日,第2版。
    208.张博、王小华:《邻里事儿上心事儿》,《人民法院报》2013年12月12日,第4版。
    209.黄频、洪秀娟:《老徐的感谢信》,《人民法院报》2013年11月4日,第4版。
    210.贺力平:《到案发地解邻里纠纷》,《人民法院报》2013年11月4日,第4版。211.张勇:《分享我的办案“心经”》,《人民法院报》2013年11月3日,第2版。
    1. Taylor, Sources of the Sel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2. Christopher Gill, The Person and the Human Mind, Oxford Clarendon Press,2001.
    3. Joseph Chan,“A Confucian Perspective on Human Right for Contemporary China”,Joseph Bauer, Daniel Bell(ed.) The East Asian Challenge for Human Righ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4. Norberto Bobbio,“The Conceptual Model of Natural Law Theory”, Bobbio,Thomas Hobbes and the Natural Law Tradition, trans. By Gobetti, Th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3.
    5. Donald R. Kelley,“Law”, in J. H. Burns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PoliticalThought,1450-1700,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6. Karl-Heinz Ilting,“The Structure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 in Pelczynski(ed.), Hegel's Political Philosophy: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71.
    7. Terry Pinkard,“Freedom and Social Categories in Hegel's Ethics”, Philosophy and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Vol.47, No.2(1986).
    8. Nielsen Kai,“Marx and the Enlightenment Project”, Critical Review (New York),2:4(1988: Fall).
    9. Oliver Wendell Holmes,“Law in Science and Science in Law”, Harvard LawReview, Vol.12, No.7.(Feb.25,1899).
    10. Alan Macfarlane, The Origins of English Individualism: The Family Property andSocial Transition, Wiley-Blackwell,1991.
    11. Wang, Xiaoying,“The Post-Communist Personality: The Spectre of China’sCapitalist Market Reform”, The China Journal47(January2002).
    12. Erik Cohen,“Towards A Sociology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Social Research,Vol.39, No.1,1972.
    13. Dean MacCannel.“The Tourist: 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New York:Schocken Books,1976.
    14. Edward M. Bruner, Barbara Kirshenblatt-Gimblett,“Maasai on the Lawn: TouristRealism in Fast Africa”. Cultural Anthropology, Vol.9, No.4,1994.
    15.[日]井上茂『法秩序の構造』岩波書店(1973)。
    16.[日]桂木隆夫『自由社会の法哲学』弘文堂(1990)。
    17.[日]小笠原弘親市川慎一『啓蒙政治思想の展開』成文堂(1984)。
    18.[日]木村良一『近代政治理論の源流』成文堂(1988)。
    19.[日]宮島喬『現代社会意識論』日本評論社(1983)。
    20.[日]井上昌計『西洋哲学の歩み』成文堂(1984)。
    21.[日]多賀秋五郎『道徳と教育』成文堂(1984)。
    22.[日]小林多加士『中国の文明と革命』刀水書房(1985)。
    23.[日]首藤明和『中国の人治社会』日本経済評論社(2003)。
    24.[日]岡原正幸山田昌弘安川一石川准『感情の社会学』世界思想社(1997)。
    25.[日]三戸公『「家」としての日本社会』有斐閣(1994)。
    26.[日]野村茂夫宇左美一博『中国思想文選』学術図書出版社(1987)。
    27.[日]山根三芳『朱子倫理思想研究』東海大学出版会(1983)。
    28.[日]星野英一『法学入門』放送大学教育振興会(1995)。
    29.[日]善家幸敏『国家と宗教:政教関係を中心として』成文堂(1993)。
    30.[日]松村比奈子『政教分離原則の適用基準に関する研究』成文堂(1997)。
    31.[日]丸山眞男『現代政治の思想と行動』未来社(1964)。
    32.[日]手島孝『現代行政国家論』勁草書房(1969)。
    33.[日]量義治『無宗教の信仰--神なき時代をどう生きるか』文藝春秋(1997)。
    34.[日]南博『人間行動学』岩波書店(1980)。
    35.[日]秋吉貴雄伊藤修一郎北山俊哉『公共政策学の基礎』有斐閣(2010)。
    36.[日]林田茂「中国学術界における思想の三極構造」『思想』1982年9号。
    37.鐘清漢『儒家思想と教育』成文堂(199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