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说瘟疫描写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瘟疫是人类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它不仅出现在自然界,也显现于中国古代小说中。然而迄今为止,少有对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瘟疫描写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论著。本文以小说为本位,以瘟疫为核心,力图较为深入地探讨中国古代小说瘟疫描写的多重内涵。
     就中国古代小说瘟疫描写的历史述略而言,其演进的轨迹几乎贯穿了中国古代小说史,构成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中国古代小说瘟疫描写的自然视角而论,瘟疫聚合为一组内容丰富、品种繁多、结构庞大的族谱系统。就中国古代小说瘟疫描写的文学视角看,在结构形式上,瘟疫或作为主题、或作为背景、或作为重要情节、或作为次要情节,但很少作为绝对主角出现;在思想内涵上,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瘟疫描写虽然丰富,但鲜有就瘟疫描写发掘出令人深思的意义。总体上,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瘟疫描写呈现出数量多,而总体地位不高的特征,几乎没有以瘟疫为绝对主角、深入瘟疫内部、足以震撼心灵的真正意义上的纯瘟疫小说。这一现象在与西方古代小说瘟疫描写的参照中更为凸现。
     透析中国古代小说中瘟疫描写背后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背后的历史文化,历史文化背后的精神特质,循环的精神特质是最根本的原因。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大量瘟疫和主观对瘟疫的一系列认识、应对体现于中国古代小说的瘟疫描写之中。历史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则淡化了瘟疫自身的思辨性。循环的精神特质使得数量多而总体地位不高的矛盾合理地统一并存。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瘟疫描写映射出的是我国古代社会历史文化的画卷和古人心灵历程的史诗。
Plagues are old and eternal topics of human beings. They not only exist in natural world, but also appear in ancient Chinese fictions. But there are little works researching on the plague descriptions in ancient Chinese fictions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up to now. The author tries to explore the many-faceted intentions of plague descriptions in ancient Chinese fictions focusing on ancient Chinese fictions and plagues in this thesis.
     In the history of plague descriptions in ancient Chinese fictions, the evolving track of plague descriptions in ancient Chinese fictions almost runs through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fictions. It is a necessary part of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fictions. In the natural view of plague descriptions in ancient Chinese fictions, plagues constitute the pedigree which has plentiful contents, many breeds and huge structure. In the literary view of plague descriptions in ancient Chinese fictions, plagues are elements as theme, background, main plot and minor plot while they are almost not absolute leading roles. The meanings of plague descriptions in ancient Chinese fictions are very plentiful. But there is rarely deep thinking explored in the plague descriptions. On the whole, the plague descriptions in ancient Chinese fictions appear that the quantity is large and the whole status is not high. There are few real plague fictions which take plagues as absolute leading actor and get deep into plagues to shock hearts in ancient China. This phenomenon is especially obvious compared with ancient West fictions.
     By analyzing the social life behind the plague descriptions in ancient Chinese fictions,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behind the social life, the spiritual peculiarity behind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we can see that the cycling spiritual peculiarity is the intrinsic reason. A lot of plagues in objective social life and a series of subjective recognitions and measures appear in the plague descriptions in ancient Chinese fictions. The concept of harmony of the human and heaven in history and culture weakens the speculation about plagues themselves. The cycling spirit makes the contradictory opposites of large quantity and low status be united reasonably. The plague descriptions in ancient Chinese fictions reflect the pictures of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history, culture and the epic of ancient Chinese spiritual history.
引文
①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卷 8,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 年,第 337 页。
    ② 见湖南医学院《农村医生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1 年,第 241—349 页对于传染病的分类。
    ①着重符号“.”为笔者所加,下文引文中凡瘟疫类词眼下的着重符号皆是如此。
    ②《山海经》卷 5《中山经·中次四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年,第 94 页。
    ③(汉)刘安等撰、(汉)高诱注《淮南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第 72 页。
    ④(汉)刘安等撰、(汉)高诱注《淮南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第 183 页。
    ⑤ (战国)庄周著、(晋)郭象注《庄子》卷 5《外篇·天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 71 页。
    ⑥ (汉)司马迁《史记》卷 42《世家第十一·越王勾践》,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第1155 页。
    ① (晋)张华《博物志》卷 2《异产》,《穆天子传》、(汉)东方朔《神异经》、(汉)东方朔《十洲记》、(晋)张华《博物志》(合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第 10—11 页。
    ②(晋)干宝《搜神记》卷 5《蒋山祠(一)》,北京:中华书局,1979 年,第 57 页。
    ③(晋)干宝《搜神记》卷 5《李娥》,北京:中华书局,1979 年,第 181 页。
    ① (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上卷上《言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第 65 页。
    ② (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上卷上《言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第 65 页。
    ① (唐)袁郊《甘泽谣·红线》,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11—12 页。
    ② (唐)袁郊《甘泽谣·红线》,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10 页。
    ③ (唐)唐临《冥报记》卷下《唐临邛人韦》,(唐)唐临、戴孚《冥报记,广异记》,北京:中华书局,1992 年。
    ④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 1,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2 页。
    ① (宋)徐铉《稽神录》卷 3《渔人妻》,(宋)徐铉、张师正《稽神录,括异志》,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第 57 页。下划线“__”为笔者所加,以示不同版本之异处。
    ② 见(宋)李昉《太平广记》卷 220《医三·渔人妻》,北京:中华书局,1961 年,第 1683页。
    ③ (宋)洪迈《夷坚志·夷坚甲志》卷 2《崔祖武》,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第 19 页。
    ① (明)李昌祺《剪灯馀话》卷 1《听经猿记》,(明)瞿佑《剪灯新话,外二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132 页。
    ② (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上,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 年,第 3—4 页。
    ③ (明)冯梦龙《情史》卷 2《情缘类·刘奇》,长沙:岳麓书社,1986 年,第 49 页。
    ④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 2《莲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第 226 页。
    ①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 8《钱卜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第 1120页。
    ②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 11《槐西杂志(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第 241 页。
    ① (宋)《宣和遗事》前集,《宋元平话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第 281 页。
    ② (宋)《宣和遗事》前集,《宋元平话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第 281 页。
    ③ (元)《三国志平话》卷上,《宋元平话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第 752—753 页。
    ①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 41 回《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年,第 536 页。
    ①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 1 回《景阳冈武松打虎 潘金莲嫌夫卖风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年,第 12 页。
    ②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 8《吴保安弃家赎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第 105 页。
    ③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 29《赠芝麻识破假形 撷草药巧谐真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第 438 页。
     ① (清)张南庄《何典》第 5 回《刘莽贼使尽老婆钱 形容鬼领回开口货》,北京:工商出版社,1981 年,第 86 页。
    ①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 19 回《怪医方灯下撕衣惊痘出 奇解数竿头拍手唱歌来》,青岛:青岛出版社,1992 年,第 225 页。
    ② (清)陶贞怀《天雨花》第 1 回《武曲星乐善村除害 绿林贼卧狮寨遭擒》,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 年,第 8 页。
    ③(清)李汝珍《镜花缘》第 55 回《田氏女细谈妙剂 洛家娃默祷灵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年,第 411 页。
    ① 《黄帝内经素问》卷 21《刺法论篇第七十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年,第 581页。
    ② (春秋)左丘明撰、(晋)杜预集解《春秋经传集解》第 20《昭公一·元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年,第 1196 页。
    ① (宋)朱熹《诗经集注》卷 5《小雅·祈父之什·节南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 86 页。
    ②(晋)干宝《搜神记》卷 11《庾衮》,北京:中华书局,1979 年,第 141 页。
    ①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 16《范巨卿鸡黍死生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 193 页。
    ②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 21 回《宋高宗金陵即帝位 岳鹏举划地绝交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第 175 页。
    ③(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 7《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第 940 页。
    ① (清)评花主人《九尾狐》第 35 回《感寒疾请医论医术 惑巫言许愿存愿心》,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年,第 348 页。
    ②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 21 回《宋高宗金陵即帝位 岳鹏举划地绝交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第 175 页。
    ③ (晋)干宝《搜神记》卷 12《蛇蛊》,北京:中华书局,1979 年,第 158 页。
    ④(晋)干宝《搜神记》卷 20《猿母猿子》,北京:中华书局,1979 年,第 242 页。
    ⑤ (明)王九思等《难经集注》卷 4《第十 五泄伤寒》,北京:中华书局,1991 年,第 259页。
    ①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 76 回《心神居舍魔归性 木母同降怪体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年,第 978 页。
    ②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 10《刘小官雌雄兄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第 164—165 页。
    ③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 14《一窟鬼癞道人除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 159—160 页。
    ① (元)陈澔《礼记集说》卷 3《月令第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93 页。
    ②(清)沈复《浮生六记》卷 4《浪游记快》,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年,第 41 页。
    ③ (清)袁枚《新齐谐》卷 7《疟鬼》,(清)袁枚《新齐谐,续新齐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年,第 160—161 页。
    ① (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中卷下《豪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第 321—322 页。
    ②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卷 2《治卒霍乱诸急方第十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 1《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第 4 页。
    ②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 18 回《辟清谈幼女讲羲经 发至论书生尊孟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年,第 125 页。
    ③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 1 回《隐西山闭门课骥子 捷南宫垂老占龙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年,第 13—14 页。
    ① (汉)张仲景《伤寒论》卷 7《辨霍乱病脉证并治法第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91 年,第 327 页。
    ② (北齐)颜之推《冤魂志》,叶桂刚、王贵元《中国古代十大志怪小说赏析》,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 年,第 883 页。
    ①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 3 回《三千里孝子走风尘 一封书义仆托幼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年,第 31—32 页。
    ②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 3 回《三千里孝子走风尘 一封书义仆托幼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年,第 32 页。
    ③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 27 回《观奇形路过翼民郡 谈异相道出豕喙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 年,第 190 页。
    ① (清)彭养鸥《黑藉冤魂》第 13 回《触疠气暑瘟流毒 比匪人狴狱遭刑》,(清)张春帆《宦海,外一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年,第 125 页。
    ② (清)彭养鸥《黑藉冤魂》第 13 回《触疠气暑瘟流毒 比匪人狴狱遭刑》,(清)张春帆《宦海,外一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年,第 125 页。
    ①(清)袁枚《随园诗话》卷 2·1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年,第 41 页。
    ② (清)评花主人《九尾狐》第 16 回《患天花郭绥之变相 看夜戏十三旦登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年,第 138 页。
    ③(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卷 5《麻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第 136 页。
    ④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 14 回《蘧公孙书坊送良友 马秀才山洞遇神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年,第 179 页。
    ① (宋)朱熹《论语集注》卷 3《雍也第六》,(宋)朱熹《大学集注、中庸集注、论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23 页。
    ② (宋)朱熹《论语集注》卷 3《雍也第六》,(宋)朱熹《大学集注、中庸集注、论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23 页。
    ③ (宋)李昉《太平广记》卷 218《医一·卢元钦》,北京:中华书局,1961 年,第 1671页。
    ① (晋)葛洪《神仙传》卷 3《赵瞿》,北京:中华书局,1991 年,第 22 页。
    ②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 104 回《良夫人毒打亲家母 承舅爷巧赚朱博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第 554 页。
    ③ (战国)庄周著、(晋)郭象注《庄子》卷 8《杂篇·则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 145 页。
     ①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 9《陈多寿生死夫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第 146 页。
    ①(晋)陶潜《搜神后记》卷 3《马溺消瘕》,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第 20 页。
    ② (清)评花主人《九尾狐》第 30 回《小伙计慕色起相思 淫娼妇私情欣旧续》,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年,第 288 页。
    ③ (春秋)左丘明撰、(晋)杜预集解《春秋经传集解》第 16《襄公三·十七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年,第 937 页。
    ①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卷 5《癫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第 144—155页。
    ②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 22 回《论狂士撩起忧国心 接电信再惊游子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第 180—181 页。
     ① (清)吴谦《医宗金鉴》卷 40《杂病心法要诀·痨瘵总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 22《宋小官团员破毡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 257 页。
    ① (宋)洪迈《夷坚志·夷坚甲志》卷 7《炽盛光呪》,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第 62页。
    ②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 100 回《韩爱姐湖州寻父 普静师荐拔群冤》,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年,第 1480 页。
    ③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 13《槐西杂志(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第 314 页。
    ④ 《黄帝内经素问》卷 21《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年,第 464 页。
    ①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 104 回《良夫人毒打亲家母 承舅爷巧赚朱博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第 552 页。
    ② (清)陈森《品花宝鉴》第 40 回《奚老土淫毒成天阉 潘其观恶报作风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第 568 页。
    ③ (清)陈森《品花宝鉴》第 40 回《奚老土淫毒成天阉 潘其观恶报作风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第 568 页。
     ① (清)陈森《品花宝鉴》第 40 回《奚老土淫毒成天阉 潘其观恶报作风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第 569 页。
    ①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卷 3《麻疯女邱丽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130 页。
    ②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 104 回《良夫人毒打亲家母 承舅爷巧赚朱博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第 552 页。
    ③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卷 3《麻疯女邱丽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133 页。
     ①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引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年,第 2—3 页。
    ① (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卷 6《幽怪·新鬼回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年,第 198 页。
    ① (清)评花主人《九尾狐》第 16 回《患天花郭绥之变相 看夜戏十三旦登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年,第 139 页。
    ①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 57 回《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年,第 735 页。
    ① (清)张南庄《何典》第 4 回《假烧香赔钱养汉 左嫁人坐产招夫》,北京:工商出版社,1981 年,第 72 页。
    ② (清)张南庄《何典》第 4 回《假烧香赔钱养汉 左嫁人坐产招夫》,北京:工商出版社,1981 年,第 73 页。
    ③ (清)张南庄《何典》第 4 回《假烧香赔钱养汉 左嫁人坐产招夫》,北京:工商出版社,1981 年,第 75—76 页。
    ④ (清)彭养鸥《黑藉冤魂》第 13 回《触疠气暑瘟流毒 比匪人狴狱遭刑》,(清)张春帆《宦海,外一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年,第 125 页。
    ① (法)阿尔贝·加缪《鼠疫》,顾方济、徐志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年,第37 页。
    ②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 2 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年,第 10 页。
    ① (清)施耐庵《水浒全传》第 1 回《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年,第 9 页。
    ② (清)艾衲居士《豆棚闲话》第 11 则《党都司死枭生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 127 页。
    ①(晋)干宝《搜神记》卷 20《猿母猿子》,北京:中华书局,1979 年,第 242 页。
    ②(晋)干宝《搜神记》卷 12《蛇蛊》,北京:中华书局,1979 年,第 158 页。
    ① (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卷 4《述异·物性通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年,第 134 页。
    ②(唐)牛僧孺《玄怪录》卷 2《滕庭俊》,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第 42 页。
    ③(唐)牛僧孺《玄怪录》卷 2《滕庭俊》,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第 43 页。
    ①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 80 回《杨任下山破瘟司》,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 789 页。
    ②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 81 回《子牙潼关遇痘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 801 页。
    ③(晋)干宝《搜神记》卷 16《疫鬼》,北京:中华书局,1979 年,第 189 页。
    ④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 17 回《宇给事劾倒杨提督 李瓶儿许嫁蒋竹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年,第 198 页。
    ⑤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 17 回《宇给事劾倒杨提督 李瓶儿许嫁蒋竹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年,第 199 页。
    ①(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卷 6《那步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第 183 页。
    ②(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卷 6《那步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第 183 页。
    ③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 5 回《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年,第 61—62 页。
    ④ (清)袁枚《续新齐谐》卷 5《驱疟鬼咒》,(清)袁枚《新齐谐,续新齐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年,第 648 页。
    ⑤ (宋)朱熹《论语集注》卷 3《雍也第六》,(宋)朱熹《大学集注、中庸集注、论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23 页。
    ⑥ (宋)朱熹《论语集注》卷 3《雍也第六》,(宋)朱熹《大学集注、中庸集注、论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23 页。
     ① (宋)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卷 2《风月相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81页。
    ①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 17 回《病疟汉心虚见鬼 黩货吏褫职还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244 页。
    ②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 17 回《病疟汉心虚见鬼 黩货吏褫职还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245 页。
    ③ (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 5 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年,第 57 页。
    ① (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 51 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年,第 640 页。
    ② (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 51 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年,第 641 页。
    ③ (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 51 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年,第 642 页。
    ④ (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 51 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年,第 641 页。
    ⑤ (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 78 回《老学士闲征姽嫿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年,第 1019 页。
    ⑥ (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 78 回《老学士闲征姽嫿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年,第 1025 页。
    ⑦ (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 52 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孔雀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年,第 647 页。
    ⑧ (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 3 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年,第 37 页。
    ① (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 63 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年,第 815 页。
    ② (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 97 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年,第 1258 页。
    ③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 11 回《疫鼠传殃成害马 痸犬流灾化毒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年,第 101 页。
    ④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 11 回《疫鼠传殃成害马 痸犬流灾化毒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年,第 102 页。
    ①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 11 回《疫鼠传殃成害马 痸犬流灾化毒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年,第 102 页。
    ②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 11 回《疫鼠传殃成害马 痸犬流灾化毒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年,第 108—109 页。
    ③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 11 回《疫鼠传殃成害马 痸犬流灾化毒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年,第 107 页。
    ④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 11 回《疫鼠传殃成害马 痸犬流灾化毒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年,第 103 页。
    ⑤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 11 回《疫鼠传殃成害马 痸犬流灾化毒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年,第 109 页。
    ①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 32 回《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遭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年,第 411 页。
    ②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 64 回《玉箫跪央潘金莲 合卫官祭富室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年,第 878 页。
    ③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 79 回《希陈误认武陵源 寄姐大闹葡萄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1132—1133 页。
    ④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 96 回《春梅游玩旧家池馆 守备使张胜寻经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年,第 1431 页。
    ⑤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 54 回《病佳人青楼算命 呆名士妓馆献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年,第 612 页。
    ①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 1 回《三首诗写书门大意 十觥酒贺圣教功臣》,青岛:青岛出版社,1992 年,第 8 页。
    ②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 12 回《夺状元抢挑小梁王 反武场放走岳鹏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第 101 页。
    ③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 26 回《窦小姐易服走他乡 许太监空身入虎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第 194 页。
    ④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 74 回《庞令明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年,第 594 页。
    ⑤(唐)张鷟《朝野佥载》卷 2,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28 页。
    ① 参见附录三:外国古代小说瘟疫描写、其延伸及中外比照,第 101—107 页。
    ① (清)艾衲居士《豆棚闲话》第 11 则《党都司死枭生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 123 页。
    ②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 30《志第六·五行三·金、土》,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第 485 页。
    ③ 见(清)张廷玉等《明史》卷 30《志第六·五行三·金、土》,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 485—486 页。
    ④ 见(清)张廷玉等《明史》卷 28《志第四·五行一·水》,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第 454 页。
    ⑤ 见(清)张廷玉等《明史》卷 28《志第四·五行一·水》,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第 438 页。
    ⑥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 24《本纪第二十四·庄烈帝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第 329 页。
    ⑦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 28《志第四·五行一·水》,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第443 页。
    ① 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二节·一,第 50—51 页。
    ② 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二节·七,第 60—61 页。
    ③ (春秋)左丘明撰、(晋)杜预集解《春秋经传集解》第 3《庄公二十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年,第 175 页。
    ④ (战国)公羊高撰、(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卷 8《庄公十八年至二十七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第 97 页。
    ⑤ (战国)公羊高撰、(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卷 8《庄公十八年至二十七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第 97 页。
    ⑥ (战国)公羊高撰、(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卷 8《庄公十八年至二十七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第 97 页。
    ⑦ (汉)司马迁《史记》卷 6《秦始皇本纪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第 224 页。
    ⑧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 26《天文志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第 1305 页。
    ①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卷 21《王卫二刘传传第二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第 602 页。
    ② (唐)姚思廉《梁书》卷 12《列传第六·柳惔、弟忱、席阐文、韦?⒆宓馨罚本?中华书局,1973 年,第 221 页。
    ③(唐)魏徴等《隋书》卷 4《帝纪第四·炀帝下》,北京:中华书局,1973 年,第 83 页。
    ④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 36《志第二十六·五行三》,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 957 页。
    ⑤ (元)脱脱等《宋史》卷 62《志第十五·五行一下·水下》,北京:中华书局,1977 年,第 1371 页。()内公元纪年为笔者所加。
    ⑥ (元)脱脱等《金史》卷 17《本纪第十七·哀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第 387页。
    ⑦ (明)宋濂等《元史》卷 22《本纪第二十二·武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 年,第502 页。
    ①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 28《志第四·五行一·水》,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第442 页。
    ② 赵尔巽等《清史稿》卷 449《列传二百三十六·锡良、周馥、陆元鼎、张曾敭、杨士骧、冯煦》,北京:中华书局,1977 年,第 12534 页。
    ③关于二十五史中的瘟疫数量,见附录二:二十五史中“疫”的统计,第 100 页。
    ④ 见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 年,第 9—32 页。
    ① 详见附录一:出现过瘟疫的中国古代小说书目,第 95—99 页。
    ② (元)陈澔《礼记集说》卷 3《月令第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98 页。
    ③ 详见本文第二章,第 21—42 页。
    ④ 详见本文第一章·第一节·四,第 10—11 页。
    ⑤ 详见本文第一章·第一节·四,第 11 页。
    ⑥ 详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四,第 29—30 页。
    ⑦ 详见本文第二章·第一节,第 25 页。
    ⑧ 详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十二,第 40—41 页。
    ① 详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一,第 25 页。
    ② 详见本文第一章·第二节·一,第 14 页。
    ③ 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一节·二,第 45 页;第三章·第二节·二,第 51—52 页。
    ④ (清)彭养鸥《黑藉冤魂》第 13 回《触疠气暑瘟流毒 比匪人狴狱遭刑》,(清)张春帆《宦海,外一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年,第 125 页。
    ① 关于中国古代统治阶级对于瘟疫的应对措施,祥见以下论著:张剑光《三千年疫情》,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 年;《中国瘟疫控制史》,《中国新闻周刊》2005 年第 2 期;等。
    ② 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一节·二,第 45 页;第三章·第二节·二,第 51—52 页。
    ③(汉)刘熙《释名·释天》,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9 页。
    ④ 《山海经》卷 5《中山经·中次十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年,第 131 页。
    ⑤ 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二节·四,第 55—56 页。
    ⑥ 详见本文第一章·第二节·三,第 19 页。
    ⑦ 详见本文第一章·第一节·二,第 8 页;第二章·第二节·二,第 26—27 页;第三章·第二节·四,第 55—56 页。
    ②杨天宇《周礼译注》卷 31《夏官司马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第 451 页。
    ③(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北京:中华书局,1991 年,第 1 页。
    ④(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北京:中华书局,1991 年,第 3 页。
    ⑤(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北京:中华书局,1991 年,第 11 页。
    ⑥(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北京:中华书局,1991 年,第 15 页。
    ⑦(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北京:中华书局,1991 年,第 15 页。
    ⑧ 详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七,第 34 页。
    ⑨ “顺势巫术”是一种相似性的模拟,“消极巫术”(禁忌)是一种接触的隔绝。关于“相似律”、“接触律”、“顺势巫术”、“消极巫术”(禁忌),见《金枝》第三章《交感巫术》(英·弗雷泽著,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 年),第 19—74 页。
    ① 《巴尔扎克全集》卷 1《〈人间喜剧〉前言》,丁世中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 5 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 1,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第 603 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 4,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第 346 页。
    ②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 10《深察名号》,北京:中华书局,1991 年,第 60 页。
    ③ (宋)朱鉴《文公易说》卷 23《杂问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 详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十,第 37 页。
    ⑤ 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二节·三,第 53 页。
    ① (宋)朱熹《论语集注》卷 4《述而第七》,(宋)朱熹《大学集注、中庸集注、论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29 页。
    ② (宋)朱熹《论语集注》卷 4《述而第七》,(宋)朱熹《大学集注、中庸集注、论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 29 页。
    ③详见本文第三章·第二节·四,第 54—57 页。
    ④ (宋)朱熹《诗经集传》卷 1《国风·魏·硕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第45 页。
    ① 《易经·易传·系辞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年,第 82 页。
    ② (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年,第 41页。
    ③ (古阿拉伯)《中国印度见闻录》,穆根来、汶江、黄倬汉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第 24 页。
     ① (奥)弗洛伊德《创作家和白日梦》,伍蠡甫《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年,第 147 页。
    ① (法)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J·阿尔德伯特《欧洲史》,蔡鸿滨、桂裕芳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年,第 62 页。
    ② 徐新《西方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55 页。
    ③ 徐新《西方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55 页。
    ④ 徐新《西方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43 页。
    ⑤ (宋)《宣和遗事》前集,《宋元平话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第 269 页。
    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 1 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年,第 1 页。
    ⑦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 1 回《纣王女娲宫进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年,第 1 页。
    ① 朱光潜《谈文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5—6 页。
    ① (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五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32 页。
    ① 金元浦《文艺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17—118 页。
    《易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年。
    (春秋)左丘明撰、(晋)杜预集解《春秋经传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年。
    (战国)公羊高撰、(汉)何休注、(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
    《逸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宋)朱熹《诗经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
    (宋)朱熹《大学集注、中庸集注、论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
    (元)陈澔《礼记集说》,上?荷虾9偶霭嫔纾?987 年。
    (春秋)管仲《管子》,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年。
    (战国)尹喜《关尹子》,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战国)庄周撰、(晋)郭象注《庄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
    (战国)墨翟《墨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
    《孙膑兵法校理》,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
    《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年。
    
    《灵枢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年。
    (明)王九思等《难经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91 年。
    《山海经》,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年。
    《穆天子传》、(汉)东方朔《神异经》、(汉)东方朔《十洲记》、(晋)张华《博物志》(合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
    (汉)刘向《战国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年。
    (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 年。
    (汉)刘熙《释名》,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汉)刘安等撰、(汉)高诱注《淮南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
    (汉)韩婴《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 年。
    (汉)应劭《风俗通义》,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汉)贾谊《新书》,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汉)王充《论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
    (汉)蔡邕《独断》,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年。
    (汉)蔡邕《月令问答》,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
    (汉)焦延寿《易林》,上海:上海书店,1989 年。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北京:中华书局,1991 年。
    (汉)班固《东观汉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汉)张仲景《伤寒论》,北京:中华书局,1991 年。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 年。
    (汉)华佗《华氏中藏经》,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魏)张揖《广雅》,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
    (晋)干宝《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 年。
    (晋)陶潜《搜神后记》,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
    (晋)葛洪《神仙传》,北京:中华书局,1991 年。
    (晋)葛洪《抱朴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 年。
    (南朝·梁)沈约等《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 年。
    (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
    (南朝·梁)萧统《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 年。
    (南朝·宋)刘义庆撰、(南朝·梁)刘孝标注《世说新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北京:中华书局,1992 年。
    (北魏)郦道远《水经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北京:中华书局,1991 年。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北京:中华书局,1991 年。
    (隋)巢元方《诸病原候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 年。
    (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
    (唐)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 年。
    (唐)姚思廉《陈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 年。
    (唐)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 年。
    (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 年。
    (唐)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
    (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
    (唐)魏徴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 年。
    (唐)牛僧孺《玄怪录》,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
    (唐)袁郊《甘泽谣》,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
    (唐)唐临、戴孚《冥报记,广异记》,北京:中华书局,1992 年。
    (唐)刘恂《岭表录异》,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 年。
    (唐)张鷟《朝野佥载》,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唐)释道世《法苑株林》,上海:上海书店,1989 年。
    (唐)王焘《外台秘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 年。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 年。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 年。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
    (宋)司马光撰、(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 年。
    (宋)朱鉴《文公易说》,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李昉《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 年。
    (宋)李昉《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 年。
    (宋)李昉《文苑英华》,北京:中华书局,1966 年。
    (宋)洪迈《夷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
    (宋)孙光宪《北梦锁言,外十二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年。
    (宋)沈括《梦溪笔谈》,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宋)周密《癸辛杂识》,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
    (宋)周密《齐东野语》,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
    (宋)马永易《实宾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年。
    (宋)《异闻总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宋)王质《默记,及其他五种》,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宋)徐铉、张师正《稽神录,括异志》,北京:中华书局,1996 年。
    (宋)戴埴《鼠璞》,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宋)丁度《集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年。
    (宋)陈旉《农书》,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 年。
    (元)脱脱等《辽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
    (元)脱脱等《金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 年。
    《宋元平话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
    (元)刘壎《隐居通议》,北京:中华书局,19785 年。
    (元)《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
    (明)宋濂等《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 年。
    (明)瞿佑《剪灯新话,外二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
    (明)冯梦龙《情史》,长沙:岳麓书社,1986 年。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年。
    
    (明)冯梦龙、(清)蔡元放《东周列国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 年。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年。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 年。
    (明)方汝浩《禅真后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 年。
    (明)吴承恩《西游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年。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年。
    (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年。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年。
    (明)吴越草莽臣《魏忠贤小说斥奸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
    (明)《梼杌闲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年。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年。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
    (明)凌濛初《拍案惊奇》,上?荷虾9偶霭嫔纾?998 年。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上?荷虾9偶霭嫔纾?998 年。
    (明)陆人龙《型世言》,北京:中华书局,1993 年。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 年。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北京:中华书局,1964 年。
    (明)汤显祖《牡丹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年。
    (明)冯梦龙《挂枝儿,山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年。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年。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8 年。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年。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 年。
    (明)戴元礼《秘传证治要诀》,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明)吴有性《温疫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年。
    (清)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清)贾茗《女聊斋志异》,上海:中华图书馆,1913 年。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
    (清)袁枚《随园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年。
    (清)袁枚《随园随笔》,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 年。
    (清)袁枚《新齐谐,续新齐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年。
    (清)沈复《浮生六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年。
    (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年。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
    (清)王世禛《池北偶谈》,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
    (清)钱泳《履园丛话》,北京:中华书局,1979 年。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
    (清)竹溪山人《粉妆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年。
    (清)钱彩《说岳全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
    (清)李雨堂《万花楼演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年。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年。
    (清)《天豹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
    (清)俞万春《荡寇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
    (清)张杰鑫《三侠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 年。
    (清)《后西游记》,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 年。
    (清)《海游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
    (清)郭小亭《济公全传》,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 年。
    (清)吕熊《女仙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清)李汝珍《镜花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年。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青岛:青岛出版社,1992 年。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年。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年。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
    (清)吴趼人《恨海》,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年。
    (清)曾朴《孽海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清)刘鹗《老残游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年。
    (清)张春帆《宦海,外一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年。
    (清)李渔《十二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年。
    (清)艾衲居士《豆棚闲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
    (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年。
    (清)逍遥子《后红楼梦》,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 年。
    (清)陈少海《红楼复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年。
    (清)兰皋主人《绮楼重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年。
    (清)临鹤山人《红楼圆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年。
    (清)郭则沄《红楼真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年。
    (清)李绿园《歧路灯》,郑州:中洲书画社,1980 年。
    (清)张南庄《何典》,北京:工商出版社,1981 年。
    (清)五色石主人《八洞天》,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年。
    (清)廋岭劳人《蜃楼志》,桂林:漓江出版社,1994 年。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 年。
    (清)天花主人《二度梅全传》,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年。
    (清)潇湘迷津渡者《都是幻》,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 年。
    (清)《蕉叶帕,霞笺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
    (清)素庵主人《锦香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
    (清)乌有先生《绣鞋记》,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 年。
    (清)白云道人《赛花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
    (清)坐花散人《风流悟》,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年。
    (清)樵云山人《飞花艳想》,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 年。
    (清)苏庵主人《绣屏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
    (清)烟霞散人《凤凰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
    (清)曹去晶《姑妄言》,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 年。
    
    (清)讷音居士《三续金瓶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
    (清)《一片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
    (清)陈森《品花宝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
    (清)魏秀仁《花月痕》,台北:广雅出版有限公司,1984 年。
    (清)张春帆《九尾龟》,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年。
    (清)评花主人《九尾狐》,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年。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年。
    (清)俞达《青楼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年。
    (清)邗上蒙人《风月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年。
    (清)陶贞怀《天雨花》,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 年。
    (清)李渔《闲情偶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
    (清)康有为《大同书》,上海:上海书店,1991 年。
    (清)梁启超《新民说》,上海:中华书局,1937 年。
    (清)吴谦《医宗金鉴》,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有限公司,1999 年。
    赵尔巽等《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 年。
    《圣经》(简化字和合本),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2005 年。
    (古希腊)休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年。
    (古阿拉伯)《中国印度见闻录》,穆根来、汶江、黄倬汉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
    (意)卜伽丘《十日谈》,方平、王科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 年。
    (西)塞万提斯《唐吉诃德》,刘京胜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 年。
    (英)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董秋斯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年。
    (英)夏洛蒂·勃朗特《简爱》,祝庆英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年。
    (英)艾米利·勃朗特《呼啸山庄》,方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年。
    (美)露易莎·梅·奥尔科特《小妇人》,洪怡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年。
    (法)巴尔扎克《高老头》,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年。
    (法)维克多·雨果《巴黎圣母院》,陈敬容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年。
    (法)小仲马《茶花女》,陈林、文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79。
    (法)阿尔贝·加缪《鼠疫》,顾方济、徐志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年。
    《巴尔扎克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年。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会《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4 年。
    谢观《中国医学大词典》,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 年。
    中国百科大辞典编撰委员会《中国百科大辞典》,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年。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 年。
    吴志达《中国文言小说史》,济南:齐鲁书社,1994 年。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
    叶桂刚、王贵元《中国古代十大志怪小说赏析》,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 年。
    杨天宇《周礼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年。
    徐新《西方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
    伍蠡甫《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年。
    金元浦《文艺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朱光潜《谈文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湖南医学院《农村医生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1 年。
    陈邦贤《中国医学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 年。
    邓云特《中国救荒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 年。
    张剑光《三千年疫情》,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 年。
    张剑光、陈蓉霞、王锦、汤勤福《人类抗疫全记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
    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 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
    梁峻、孟庆云、张志斌《古今中外大疫启示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年。
    肖水源、刘爱忠《瘟疫的历史》,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年。
    李建中《世纪大疫情》,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年。
    余凤高《瘟疫的文化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年。
    王旭东、孟庆龙《世界瘟疫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年。
    (意)卡斯蒂格略尼《世界医学史》,北京大学医科大学医史教研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年。
    (美)罗伊·波特《剑桥医学史》,张大庆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年。
    (美)麦克尔尼《瘟疫与人》,杨玉龄译,台北:天下远见出版公司,1998 年。
    (美)唐纳德·霍普金斯《天国之花:瘟疫的文化史》,沈跃明、蒋广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年。
    (法)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J·阿尔德伯特《欧洲史》,蔡鸿滨、桂裕芳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年。
    (匈)阿诺德·豪泽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年。
    (英)弗雷泽《金枝》,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 年。
    (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五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余新忠《咸同之际江南瘟疫探略——兼论战争与瘟疫之关系》,《近代史研究》2002 年第 5期。
    李明志、袁嘉祖《近 600 年来我国的旱灾与瘟疫》,《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 3 期。
    胡勇《清末瘟疫与民众心态》,《史学月刊》2003 年第 10 期。
    黄勇《汉末魏晋时期的瘟疫与道教》,《求索》2004 年第 2 期。
    刘雪芹、曹礼龙《瘟疫与风俗关系之初探》,《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 年第 2 期。
    《中国瘟疫控制史》,《中国新闻周刊》2005 年第 2 期。
    闵祥鹏《唐诗中的瘟疫》,《医学与哲学》2005 年第 11 期。
    赵建军《建安二十二年的瘟疫对文学的影响》,《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1 期。
    王立《〈聊斋志异〉灾荒瘟疫描写的印度渊源及文化意义》,《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3 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