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音短语的词汇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上个世纪中叶,王力、张世禄等先生就指出,汉语双音词的主要来源是短语的词汇化。一直以来,这个观点在学界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同,渐为成说。由于以往选取的研究材料都是随机性的,从来没有、也很难做到对一些特定的材料如断代的材料,专书的材料等,进行穷尽性的研究,因此,这个结论只是停留在观察印象的层面,它在多大程度、多大范围刻画了汉语词汇历史发展的本来面貌,还有待更加细致深入的论证。汉语词汇的双音化滥觞于先秦以远,迁延至从上古汉语到中古汉语转型期的东汉朝,双音化的步伐大大加快。本文截取这个汉语转型期的一段共时材料——道教元典《太平经》,以本经中高频复现的双音词和双音短语为研究对象(暂时主要以本经中复现率最高的前100个词例为研究对象),对作为这些双音词历史来源的双音短语和本经中既有双音短语的词汇化流变进行历时的踏勘,在此基础上试图对双音短语词汇化在汉语发展史上的作用和影响做出客观评估,对双音短语词汇化的某些未曾引起学界重视的动因、机制和规律做出理论条陈。
     全文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章和第二章是词例分析,穷尽考察本经中高频复现的100个词例。首先根据它们在本经中意义是否曲折化、词形凝固的等级、语法功能是否具有词的性质等,把它们区分为双音词、双音准词和双音短语,并参证《太平经》的共时语料,如《汉书》、《论衡》以及东汉佛典等,验证这些词例的性质;接着,对全部词例按照传统的句法结构关系分类,穷尽考察相关词例是否成词、成词的不同路径等基本事实。第三章是双音短语词汇化的理论阐释,主要比较词与非词、成词的短语路径与词法路径、准词和典型词在不同历史时段的数量差别,藉此评估双音短语词汇化这一语言现象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研究发现,汉语双音词有两个主要来源:短语词汇化与词根复合法,而经由短语词汇化变来的双音词在词汇总量中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以本经100高频词为例,具体数据是:来自短语词汇化路径的双音词占本经100词例的15%;来自短语词汇化路径的双音词占可解释成五种基本句法关系的全部结构的25%;包括句法结构、跨层结构在内的来自词汇化路径的双音词占本经100词例的27%。这与以往认为双音词绝大部分是由短语固化而来的成说大相径庭。而且,有很多公认的来自短语的复合词,如“妻子”、“月亮”等,尽管这些语言单位在汉语史上确实有过用如短语的情形,但那些短语与同形的复合词之间并不存在衍生关系,它们只是偶然同形,这些词其实是通过词根复合法直接黏合而成的。词汇化理论可以涵盖句法结构(如“不及”、“不能”、“不足”等)、跨层结构(如“以为”、“所以”、“以来”等)的成词现象,但认为双音词的来源主要是短语的词汇化,则夸大了词汇化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所实际产生的作用。黄廖本《现代汉语》说,“汉语中运用复合法组合词根语素构成合成词的情况最多”,这是对现代汉语共时平面观察的结果,但于汉语史也是适合的:汉语的双音词,多数都是由两个词根语素直接黏合而成的,中间并没有经过短语的过渡阶段。
     本文还对五种不同类型短语发生词汇化的可能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这个可能性存在很大的类型差异:凡是那些不能实现语义即时融合的结构,都无法通过词法路径在线(on-line)成词,它们都具有发生词汇化的可能性;同时又由于语义融合的困难,最后完成固化成词的终究只是少数。述宾结构、主谓结构和述补结构是谓词性的,具有较强的陈述性质。而陈述过程的完成,必须凭藉至少两个构成语素在语义上的关联才能实现,因此,这三类结构构成语素的指称性很难衰减,其短语性质很难改变,它们也就很难通过词法路径直接黏合成词,是倾向于通过词汇化路径成词的结构类型。联合短语中,倾向于选择词汇化路径成词的,只有不易即时黏合成词的反义联合类;类义联合类有少数情形,比如像量词短语等一些特殊类别的类义联合短语,可能发生词汇化;而同义联合结构能够即时黏合成词,不存在出现词汇化的情况。绝大部分双音偏正结构都是体词性的,它们在现实的语境中一经出现,多是即时“命名”的结果,应该视为表达一个专门概念的复合词,这部分词没有经过词汇化的改造:可以解释为定中式偏正结构的复合词,只有很少一部分是词汇化的结果;状中式偏正短语是谓词性的,这在偏正短语家族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其中有一定数量倾向于发生词汇化。总之,所有经由词汇化路径衍生出来的双音词,都曾遭遇到这种必须选择困难路径的尴尬。生成双音词快捷路径优先的潜规则,最终决定了汉语不同来源词汇数量消长的基本格局:汉语的双音词,绝大多数都是词法路径的产物,其中主要的又是词根复合法的产物。
The view that Chinese disyllabic words mainly come from lexicalization of phrases has been widely acknowledged in academic circles since it was proposed by scholars such as Wang Li and Zhang Shilu in mid 21st century. However, this conclusion is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of materials randomly collected and exhaustive study of materials in separated periods or of a certain book has never been conducted or stands hard to be conducted. As a result, to what extend and on what scale this conclusion has refl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ords still calls for further and more detailed study. Disyllablization of Chinese words started in the pre-Qin days and quickened its pace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whe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was transforming to medieval Chinese language. Taiping Jing, a Taoist classic, is written in this transitional period of Chinese language. This dissertation will study words and phrases frequently appear in Taiping Jing (the 100 words and phrases most frequently appear in this scripture for the time being) and explore the lexicaliztion process of disyllabic phrases that appear as disyllabic words in Taiping Jing and of the disyllabic phrases appear in this scripture. Based on this research,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objectively evaluate the role and influence of the lexicalization of disyllabic phras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then presents some of its motivation, mechanism and law that are largely ignored by the academic circles from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two major parts. The first and second chapters analyze 100 words and phrases most frequently appear in Taiping Jing. Based on whether the meanings of these examples are transparent in Taiping Jing, whether they have assumed set forms and whether they embody the grammatical function of words, these example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disyllabic words, disyllabic quasi-words and disyllabic phrases. These two chapters also verify the nature of these 100 examples by referring to the contemporary corpus of Taiping Jing such as Han Shu (History of the Han Dynasty, by Ban Gu ) , Lun Heng (By Wang chong) and Chinese translated Buddhist Scriptures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hen these two chapters go on to classify all the examples in accordance with traditional syntactic structures and explore whether these examples are words and if they are, how they evolve into words. The third chapter presents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of the lexicalization of disyllabic phrases. It mainly compares the number of words and non-words, of words from lexicalization of phrases and those formed in accordance with syntax, and of quasi-words and typical words in different times, all of which will serve as a base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status and role of lexicalization of phras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ords.
     The study reveals that there are mainly two sources for Chinese disyllabic words: lexicalization of phrases and compounding, but words coming from lexicalization of phrases only account for a small part of the total. Take the 100 words most frequently appear in Taiping Jing for example, the disyllable words deriving from lexicalization of phrases make up 15 percent of the total and constitutes 25 percent of the structures that can be explain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ive basic syntactic structure. 27 percent of the 100 words are disyllabic words formed through lexicalization of syntactic structure, cross-class structure, etc. These findings are widely divergent with the traditional view that the majority of disyllabic words evolve from phrases. What's more, many words that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as deriving from phrases, such as "妻子" and "月亮", are in fact compounds. Though there were cases of such linguistic units being used as phrases, these phrases were merely taking on the same forms as those of certain compounds by accident and these compounds do not actually evolve from these phrases. The theory of lexicalization can explain words formed in compliance with syntactic structures (such as "不及" , "不能" and "不足" ) and those formed through cross-class combination (such as "以为" , "所以" and "以来" ), but the view that disyllabic words mainly come from lexicalization of phrases exaggerates the role of lexicaliz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ords. In their book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Huang Borong and Liao Xudong comment: "In Chinese, compounds formed by the binding of roots and morphemes dominate." Though their opinion is based on a synchronic observation of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it can still be applied to the evolving process of Chinese language. Disyllabic words mainly come from the direct binding of a root and a morpheme rather than lexicalization of phrases.
     This dissertation also studies the five basic types of phrases in terms of the possibility of lexicalization and finds that they differ a great deal in this regard. If the meanings of morphemes of phrases cannot integrate when they first appear, these phrases cannot become online words in accordance with morphology. At the same time, though these phrases are likely to be lexicalized, only a small number of them can evolve into words due to difficulty in semantic integration. Verb-object structure, structure of predication and verb-complement structure are predicative and highly declarative, but this "declarativeness" cannot be achieved without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eanings of at least two morphemes. Therefore the morphemes of each of these three types of structures are highly denotative and the nature of phrase embedded in these structures is hard to disappear. As a result, phrases of these three structures seldom develop into words through morphology but tend to evolve into words through lexicalization. Among coordinate phrases, those composed of morphemes with opposite meanings that cannot bind directly to form words involve into words in accordance with morphology in most cases. A small number of phrases, the meaning of whose morphemes are related to each other, also become words through lexicalization. For example, special phrases such as quantifier phrases are likely to be lexicalized. But phrases composed of morphemes with similar meanings can become words with their morphemes binding together instead of through lexicalization the first time they appear. The majority of disyllabic subordinate structures are substantive and the first time they appear they are to express a concrete concept, so they should be regarded as compounds and they have not gone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of lexicalization. Among those that can be interpreted as attributive-head compounds, only a small number result from lexicalization. Adverbial-head phrases are predicative and only account for a small part of subordinate phrases. Some of adverbial-head phrases tend to be lexicalized. To sum up, all disyllabic words deriving from lexicalization has undergone certain hard choices. The underlying rule that disyllabic words are formed through the most convenient way determines the basic pattern of the increase and decrease of Chinese vocabulary. Most of Chinese disyllabic words are formed through morphology, especially compounding of two roots.
引文
① 东汉朝始于公元25年。终于220年。
    ② 斯瓦迪士(M.Swadesh)的语言年代学理论计算语言中基本词根语素的变化,就是以“千年”为语言年代单位的。参看徐通锵先生《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53—461页。
    ① 业师俞理明先生和学友谭代龙合写的《共时材料中的历时分析——从<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 看汉语词汇的发展》一文,刊于《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又见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4年第12期,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第6期。
    ① 转引自张雁(2004:119)。Bauer, Laurie (1983): English Word-form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auer, Laurie (2001): Morphological Productiv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① 语出《<太平经>正读》卿希泰先生序。
    ② 详参刘祖国《<太平经>语言研究述评》,第四届中古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南京)交流论文,2004年10月。
    ① 作为词缀的“子”都读轻声(也叫轻音)。而某一音节是否念轻声、轻声的调值高低等。均受制于前一音节。在普通话中,“轻音本身并没有固定的音高,它的调值决定于前一个音节的声调:在阴平、阳平、和去声之后都是一个短促降调,在上声之后则是一个较高的短促平调。”(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现代汉语》,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27页)汉语史上轻声的调值如何,我们难以构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轻声不具有独立性,它同样黏附于前一音节。历史语言学认为,语言的空间差异反映了语言发展的时间序列,“一子”读音在现代汉语共时平面的弱化音变(粤方言的类似名词词缀读“仔”[tsai~(35)]、闽方言读“仔”[kiaη~(31)]或[a~(51)]等,都不念轻声,这是例外),可以为“一子”在历史上的较强的黏附性提供有力佐证。例如,山西各地方言“一子”自成轻声音节的反映形式有ts(?)、ts(?)?、t(?)?、t(?)、l(?)?、(?),形成声母塞擦音一塞音或擦音一流音、韵母趋央的完整的弱化链;在晋南豫北极为普遍的Z变韵很可能就是“一子”轻声进一步弱化的结果,而Z变韵的继续衰落则导致向单字(词根)韵母格局的靠拢,Z变词最后成了一个单纯词。(详参王洪君先生《汉语非线性音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6页)
    ① 文献线索主要参考了董秀芳老师的《汉语的词库与词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和许威汉先生的《二十世纪的汉语词汇学》,太原:书海出版社,2000年版,第521—525页。具体文献索引如下:丁全《也谈词的构成》,《南都学刊》1987年第3期;戴昭铭《现代汉语合成词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功能的关系》,《语文研究》1988年第4期;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周荐《复合词词素间的意义结构关系》,《语言研究论丛》第六辑,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黎良军《词汇语义学论稿》,广西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徐通锵《语义句法刍议》,《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年第3期;《“字”和汉语研究的方法论》,《世界汉语教学》1994年第3期;《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叶文曦《汉语字组的语义结构》,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6年;杜纯梓《论意合构词法》,《求索》2006年第10期。
    ① 关于丁全(1987)和戴昭铭(1988)的基本观点,本文参阅了许威汉先生的介绍(许威汉,2000:521—525)。
    ① 佛家认为有施必有报,有感必有应,故现在之所得.无论祸福,皆为报应。“报应”发展到后来,偏指恶报。《太平经》中“承负”的意义正与恶报的“报应”相当。不同在于,佛家的报应主要体现在本人今生或他的来世,理论上是一个人的过恶,在他活着的时候受报应,或者死了以后,转世再受报应;而道教的承负则是前人有过,后人受殃,有明显的宗法特点。这里“承负”与“报应”的细微区别,是俞老师告诉学生的。“报应”义参见丁福保先生《佛学大辞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① 例如,《太平经》卷四十六:“今吾所与子道毕具,乃能使帝王深得天地之欢心,天下之群臣,偏说,跂行动摇之属莫不忻喜,夷狄却降,瑞应悉出,灾害毕除,国家(君主)延命,人民老寿,审能好善案行吾书,唯思得其要意,莫不响应,比若重规合矩,无有脱者也。”“国家”一词,俞老师释作“君主”。(2001:111)卷九十七:“睹(睹,当作都)邪不正(正,当作止),乃上乱天文,下乱地理,贼五行所成,逆四时所养,共欺其上,国家昏乱,其为害甚甚,不可胜记。”其中“国家”也可理解为君主义。“国家”表君主义不是很常见,但确有其实,《大词典》也列有这一义项,最早书证为东汉刘珍等人所撰的《东观汉记·祭遵传》:“国家知将军不易,亦不遗力。”与《太平经》大致同时。“国家”何以表示君主义,在此不作详论;仅从这条义项的语义曲折性来看,这些“国家”都是典型的复合词。
    ② 《太平经>正读》中“陈增岳”指陈增岳先生的《<太平经合校>拾遗》,《中国道教》1994年第3期。下同。
    ③ 《黄石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
    ①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5期。
    ② 此例来自马真(1981)。
    ③ 此例摘自《大词典》。
    ① 刘利先生在文中把“可+以[宾]”的形式称为“可以句_1”;“可以”用作复音词的句子称为“可以句_2”。详见《从<国语>的用例看先秦汉语的“可以”》,《中国语文》1994年第5期。
    ① 潘荣生先生《连词“所以”产生于晋代》,《中国语文》1982年第3期。
    ② 详见王镁先生《“所以+主谓”式已见于<黄帝内经>》,《中国语文》1993年第3期。
    ① 董秀芳(2002:248):“古汉语中的‘然’是一个谓词性代词,相当于英文中的‘so’,义为‘这样,如此’。”
    ② 冯胜利先生先后在《论汉语的“韵律词”》、《汉语双音化的历史来源》两篇文章中说.汉语中双音节音步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它的建立大约是在汉代。分别见刊于《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现代中国语研究》2000年第1期。
    ① 丁喜霞(88)原注:“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页126;杨荣样《论汉语史上的‘副词并用’,《中国语文》2004年第4期,348页。”
    ② 丁喜霞(91)原注:徐根松《双音节同素反序词的语法、语义考察》,《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107-110页。
    ① 语出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第十六》。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07页。又,王氏注重研究复音词,对汉语复音词的内部语义构成作了深入分析,分出了其中具有同义语素的一类,称“连语”,亦即我们讨论的同义联合双音词。
    ② 关于“甲骨文时代”的起始年代,裘锡圭先生《文字学概要》说:“如果把商代后期算作开端,秦代算作终端,古文字开始阶段大约起自公元前14世纪,终于前3世纪末,历时约一千一百多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0页。陈梦家先生《中国文字学》说:“总之,纪元前一三○○前后已有文字,是可确定的。”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49页。陈梦家先生的观点可理解为,在“纪元前一三○○”之前,是否有文字,是不肯定的。则黄志强,杨剑桥(1990)把“甲骨文时代”的起始时间确定为“公元前十五世纪”,与上述两家持论相左。
    ③ 详见黄志强,杨剑桥先生《论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原因》,《复旦学报》1990年第1期:喻遂生,郭力先生《<说文解字>的复音词》,《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① “饥谨”见《论语·先进》:“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馇,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② 这里三处引文出自徐时仪先生《略论<朱子语类>在近代汉语研究上的价值》一文,《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第40页、41页。徐文说《朱子语类》中的双音词“几乎触目皆是”,举例如“鏖糟、把捉、白直、膀浪、逼截、别白、差错、吃紧、打头、大段、分晓、隔蓦、勾惹、活计、几多、计挂、尖新、将养、伉壮、客气、懒散、老成、笼统、落草、毛病、闹热、便宜、强勉、倾倒、入头、松爽、上手、思索、散漫、沙汰、手段、体面、脱空、挑拨、无聊、下落、要紧、硬寨、走作、作弄、指望、主脑、着落、大凡、比如、说话、理会、意味、严紧、著意等。”(第44页)祝敏彻先生《朱子语类句法研究》一书统计了《朱子语类》复音词的绝对数量,达到2493个,其中主要的是联合式和偏正式,分别有1621个和318个,约占复音词总数的65%和13%。长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
    ③ 此例采自蒋绍愚先生《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09页。
    ① 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汉书第十六》:“凡连语之字,皆上下同义,不可分训。”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31页。
    ② 详参康殷先生《说帝》,《南开学报》1980年第5期,第62页。
    ① 详参齐文心先生《王字本义试探》,《历史研究》1991年第4期,第145页。
    ② 此例采自《大字典》。戴侗《六书故》,文渊阁本《四库全书·小学类·六书故》,台北: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七十二年。
    ① 《现汉》第886页。
    ① 详参孙以楷先生主编《道家与中国哲学》(汉代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98页。
    ② 《太平经》中“道”“德”观念的基础是传统道家思想。《老子》:“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这里说“道”使万物生长,是宇宙万物最终的本原,《太平经》“万物之元首”的“道”与此一脉相承。“道”与“德”相辅相成,“道”是整体,“德”是部分,《文子·精诚》:“是故道散而为德,德溢而为仁义”;《太平经》中作为“地道”的“德”也是“道”的一部分。卷六十云:“道者,天也,阳也,主生;德者,地也,阴也,主养”,实际上是老子哲学“道生之,德畜之”的生动注释。
    ① 详见程湘清先生《先秦双音词研究》,收入作者主编《先秦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张能甫先生《郑玄注释语言词汇研究》,四川大学博士论文;巴蜀书社2000年版。
    ② 详见程湘清先生《<论衡>双音词研究》、《<世说新语>双音词研究》,分别收入作者主编《两汉汉语研究》、《魏晋南北朝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① 例出日·太田辰夫(1958),蒋绍愚、徐昌华译,2003年修订译本第85页。
    ① 张世禄先生《词汇讲话》一文刊于《语文知识》1956年2月号;又见《张世禄语言学论文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
    ② 王力先生《汉语语法纲要》,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7年版:王力先生《汉语史稿》,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1958年版,中华书局1980年新1版;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81年第2版。
    ③ 马真先生《先秦复音词初探(下)》一文刊于《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又见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1981年第3期。
    ④ 李行健先生《汉语构词法研究中的一个问题——关于“养病”“救火”“打抱不平”等词语的结构》一文,见刊于《语文研究》1982年第2期。
    ① 蒋绍愚先生《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再版。
    ② 董秀芳老师《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一文系2001年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
    ① 详参俞理明《<太平经>正读》卿希泰先生“序”,巴蜀书社2001年版,第1页:汤用彤《读<太平经>书所见》,载汤用彤《汤用彤论著集之三——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5页。
    ② 最近,覃江(2005)指出,“目前关于《太平经》的成书年代约有三说”,认为书成东汉一说也是“表面上看虽证据充足,但是至少有两点不能很好解释”。笔者认为覃说未足征信,拟另文商榷。详见覃江《褚伯玉与<太平经>》,《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1期。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1993):《现代汉语》,北京:商务印书馆。
    曹静(2006):《<太平经>中的同义连文》,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陈保亚(1991):《论语言研究的泛时观念》,《思想战线》第1期。
    陈保亚(1999):《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1898—1998》,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陈彭年(宋): 《广韵》,中华书局,1998年。
    程丽霞(2004):《<频率与语言结构的显现>述评》,《当代语言学》第2期。
    程湘清(2003):《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戴昭铭(1988):《现代汉语合成词的内部结构与外部功能的关系》,《语文研究》第4期。
    丁全(1987):《也谈词的构成》,《南都学刊》第3期。
    丁喜霞(2005):《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董志翘、蔡镜浩(1994):《中古虚词语法例释》,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董志翘(1999):《训诂类稿》,四川大学出版社。
    董志翘(2000):《<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董秀芳(2000):《动词性并列式双音词的历时发展特点与词化程度的等级》,《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董秀芳(2002):《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四川民族出版社。
    董秀芳(2004):《汉语的词库与词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杜纯梓(2004):《论“偏义复词”》,《古汉语研究》第3期。
    杜纯梓(2006):《论意合构词法》,《求索》第10期。
    段玉裁(清):《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范晓(1991):《短语》,北京:商务印书馆。
    方一新、王云路编著(1993):《中古汉语读本》,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方一新(1996):《东汉语料与词汇史研究刍议》,《中国语文》第2期。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1916):《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蜚声校注,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符淮青(1996):《汉语词汇学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高明(2000):《简论<太平经>在中古汉语词汇研究中的价值》,《古汉语研究》第1期。
    高增霞(2003):《现代汉语连动式的语法化视角》,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葛本仪(2003):《汉语词汇学》,山东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郭锡良(1986):《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郭锡良(1994):《先秦汉语构词法的发展》,《第一届国际先秦汉语语法研讨会论文集》, 岳麓书社;又见《汉语史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郭锡良(1997):《汉语史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郭在贻(2002):《郭在贻文集》(全四卷),北京:商务印书馆。
    顾野王(梁): 《玉篇》,中华书局,1998年。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1993):《汉语大词典》(缩印本,上中下三册),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1990):《汉语大字典》(缩印本,全一册),湖北辞书出版社, 四川辞书出版社,1995年。
    胡敕瑞(2002):《论衡与东汉佛典词语比较研究》,成都:巴蜀书社。
    胡壮麟(2004):《认知隐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黄伯荣(1991):《从“词”到“语”是80年代语法学发展的趋向》,《汉语学习》第3期。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1991):《现代汉语》(增订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黄建宁(1997):《<太平经>复音词初探》,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黄建宁(2001):《<太平经>中的同素异序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黄月圆(1995):《复合词研究》,《国外语言学》第2期。
    黄征、张涌泉(1997):《敦煌变文校注》,中华书局。
    胡 附、文炼(1955):《现代汉语语法探索》,北京:东方书店。
    江蓝生(1999):《语法化程度的语音表现》,《中国语言学的新拓展》(庆祝王士元教授六十五华诞),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又见吴福祥主编《汉语语法化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姜守诚(2004):《王明与<太平经>研究》,《中国哲学史》第2期
    蒋礼鸿(1997):《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增补定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蒋绍愚(1989a):《古汉语词汇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再版。
    蒋绍愚(1989b):《关于汉语词汇系统及其发展变化的几点想法》,《中国语文》第1期;又见《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蒋绍愚(1994):《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
    蒋绍愚(1998):《古汉语词汇与汉民族文化》,《语言学论丛》第20辑;又见《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蒋绍愚(1999):《两次分类——再谈词汇系统及其变化》,《中国语文》第5期;又见 《汉语词汇语法史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李行健(1982):《汉语构词法研究中的一个问题——关于“养病”“救火”“打抱不平”等词语的结构》,《语文研究》第2期。
    李宇明(1999):《词语模》,邢福义主编《汉语语法特点面面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又见李宇明《语法研究实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李宗江(1999):《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连登岗(2000):《<太平经>词义辨析》,《甘肃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1期。
    连登岗(2004):《<太平经>语词再释》,《南通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林汉达(1955a):《什么不是词儿——小于词儿的不是词儿》,《中国语文》第4期。
    林汉达(1955b):《什么不是词儿——大于词儿的不是词儿》,《中国语文》第5期。
    梁晓虹(1994):《佛典词语的构造与汉语词汇的发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刘百顺(1993):《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札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坚(1993):《论汉语的语法化问题》,吴福祥译,吴福祥主编《汉语语法化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刘叔新(1982):《论词的单位的确定》,南开大学《语言研究论丛》第2辑。
    刘叔新(1984):《词汇学和词典学问题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
    刘叔新(1990):《复合词结构的词汇属性——兼论语法学、词汇学同构词法的关系》, 《中国语文》第4期。
    刘利(1994):《从<国语>的用例看先秦汉语的“可以”》,《中国语文》第5期。
    柳士镇(1992):《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南京大学出版社。
    龙晦、徐湘灵、王春淑、廖平主编(1999):《太平经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陆志韦(1951):《北京话单音词词汇》,香港:崇文书店,1971年。
    陆志韦(1957):《汉语的构词法》,北京:科学出版社。
    罗炽、刘泽亮、康志杰、陈会林主编(1996):《太平经注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吕叔湘(1961):《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中国语文》第1期。
    吕叔湘(1979):《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
    马真(1980,1981):《先秦复音词初探》,《北京大学学报》第5期,第1期。
    潘文国、叶步青、韩洋(2004):《汉语的构词法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戚桂宴(1992):《汉语的词和词语》,《山西大学学报》第1期。
    任继愈主编(2001):《中国道教史》(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沈怀兴(1998):《汉语偏正式构词探微》,《中国语文》第3期。
    石毓智(2005):《中古的音节演化与诗歌形式变迁》,《学术研究》第2期。
    孙常叙(1956):《汉语词汇》,吉林人民出版社。
    太田辰夫(1958):《中国语历史文法》,蒋绍愚、徐昌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版。
    谭代龙(2004):《“月亮”考》,《语言科学》第4期。
    汪维辉(2000):《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
    王丹(2004):《典故词语的词汇化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王洪君(1994):《从字和字组看词和短语——也谈汉语中词的划分标准》,《中国语文》第2期。
    王建伟、苗兴伟(2001):《语法化现象的认知语用解释》,《外语研究》第2期。
    王力(1953):《词和仂语的界限问题》,《中国语文》第9期。
    王力(1957):《汉语语法纲要》,上海:新知识出版社。
    王力(1957,1958):《汉语史稿》,北京:科学出版社,中华书局1980年新1版。
    王力主编(1981):《古代汉语》(修订本),中华书局。
    王力(1982):《同源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明(1960):《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
    王明(1984):《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敏红(2001):《<太平经>语词补释》,《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第4期。
    王敏红(2002):《<太平经>词语拾零》,《语言研究》第1期。
    王敏红(2004):《从<太平经>看三字连文》,《宁夏大学学报》第1期。
    王念孙(清): 《广雅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王念孙(清): 《读书杂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
    王云路、方一新(1992):《中古汉语语词例释》,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王云路(1995):《<太平经>语词诠释》,《语言研究》第1期。
    王云路(1995):《<太平经>释词》,《古汉语研究》第1期。
    王云路、方一新编(2000):《中古汉语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云路(2003):《中古汉语词汇研究综述》,《古汉语研究》第2期。
    吴长安(1987):《扩展法和汉语成词的理论基础》,《逻辑与语言学》第2期。
    伍宗文(2001):《先秦汉语复音词研究》,成都:巴蜀书社。
    项楚(1990):《敦煌变文选注》,成都:巴蜀书社。
    向熹(1980):《<诗经>里的复音词》,《语言学论丛》第6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向熹(1987):《诗经语言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
    向熹(1993):《简明汉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夏雨晴(2003):《<太平经>中的三音节同义并列复用现象研究》,《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5期。
    杨寄林(2002):《太平经今注今译》,河北人民出版社。
    徐朝华(2003):《上古汉语词汇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徐时仪(1998):《论词组结构功能的虚化》,《复旦学报》第5期。
    徐时仪(2000):《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上海教育出版社。
    徐时仪(2004):《词组词汇化与词典释义考探》,《湖州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
    徐通锵(1991):《历史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徐正考(2004):《<论衡>同义词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许慎(东汉):《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许威汉(2000):《二十世纪的汉语词汇学》,太原:书海出版社。
    颜洽茂(1997):《佛教语言阐释——中古佛经词汇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
    叶文曦(1996):《汉语字组的语义结构》,北京大学博士论文。
    俞理明(1994):《从<太平经>看道教称谓对佛教称谓的影响》,《四川大学学报》,第2期。
    俞理明(1997):《道教典籍<太平经>中的汉代字例和字义》,《宗教学研究》第1期。
    俞理明(2001):《<太平经>正读》,成都:巴蜀书社。
    俞理明(2001):《<太平经>中的汉代熟语》,《西南民族学院学报》专辑。
    俞理明、谭代龙(2004):《共时材料中的历时分析——从<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看汉语词汇的发展》,《四川大学学报》第5期。
    袁毓林(1995):《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张伯江(1994):《词类活用的功能解释》,《中国语文》第5期。
    张联荣(2000):《古汉语词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世禄(1956):《词汇讲话》,《语文知识》2月号;又见《张世禄语言学论文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
    张双棣(1989):《<吕氏春秋>词汇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张相(1955):《诗词曲语词汇释》,中华书局。
    张雁(2004):《近代汉语复合动词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张永言(1982):《词汇学简论》,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张永言(1999):《语文学论集》(增补本),北京:语文出版社。
    张永言、汪维辉(1995):《对汉语词汇史研究的一点思考》,《中国语文》第6期。
    张延成(1998):《<汉书>复音词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赵克勤(1994):《古代汉语词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赵艳芳(2001):《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赵元任(1979):《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赵振铎(2001):《论中古汉语》,《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
    赵振铎(2003):《训诂学纲要》(修订本),成都:巴蜀书社。
    周荐(2004):《词汇学词典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庆之(1992):《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2005):《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朱彦(2004):《汉语复合词语义构词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朱彦(2005):《复合词语义的曲折性及其与短语的划分》,《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Henry Sweet (1876): Word, Logic, Grammar. Transactions of the Philological Society.词、逻辑、语法,廖可为译,《中国语文》1961年第9期。
    Packard, Jerome L. (2000): The Morphology of Chinese: A Linguistic and Cognitive Approac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ul J. Hopper &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 (1993): 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长阿含十报法经》,安世高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卷。
    《人本欲生经》,安世高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卷。
    《一切流摄守因经》,安世高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卷。
    《四谛经》,安世高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卷。
    《本相猗致经》,安世高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卷。
    《是法非法经》,安世高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卷。
    《漏分布经》,安世高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卷。
    《普法义经》,安世高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卷。
    《八正道经》,安世高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卷。
    《七处三观经》,安世高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卷。
    《大安般守意经》,安世高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5卷。
    《阴持入经》,安世高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5卷。
    《禅行法想经》,安世高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5卷。
    《道地经》,安世高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5卷。
    《法受尘经》,安世高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7卷。
    《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安世高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5卷。
    《道行般若经》,支娄迦谶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8卷。
    《兜沙经》,支娄迦谶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0卷。
    《阿閦佛国经》,支娄迦谶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1卷。
    《遗日摩尼宝经》,支娄迦谶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2卷。
    《般舟三昧经》,支娄迦谶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3卷。
    《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支娄迦谶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4卷。
    《阿阇世王经》,支娄迦谶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5卷。
    《内藏百宝经》,支娄迦谶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7卷。
    ① 本出胡敕瑞(2002:346—347)。
    《法镜经》,安玄共严佛调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2卷。
    《修行本起经》,竺大力共康孟详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卷。
    《中本起经》,昙果共康孟详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卷。
    《成具光明定意经》,支曜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5卷。
    《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失译,《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5卷。
    《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
    《尚书》,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
    《诗经》,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
    《周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
    《仪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
    《礼记》,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
    《春秋左传》,晋杜预集解,唐孔颖达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
    《春秋公羊传》,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
    《春秋谷粱传》,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
    《论语》,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
    《尔雅》,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十三经注疏本,巾华书局,1980年。
    《孟子》,汉赵岐注,旧题宋孙爽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
    《国语》,三国韦昭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战国策》,汉刘向辑录,汉高诱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老子校释》,朱谦之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
    《庄子》,晋郭象注、清王先谦集解,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
    《韩非子集解》,清王先慎集解,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
    《苟子集解》,清王先谦集解,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
    《墨子间诂》,清孙诒让间诂,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
    《管子校正》,清戴望校正,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
    《吕氏春秋》,汉高诱注,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
    《商君书》,清严可均校,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
    《文子》,钱熙祚校,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
    《春秋繁露》,汉董仲舒撰,中华书局,1975年。
    《史记》,汉司马迁撰,刘宋裴驷集解,唐张守节正义,中华书局,1959年。
    《焦氏易林》,汉焦赣撰,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汉书》,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中华书局,1962年。
    《论衡校释》,黄晖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潜夫论笺》,汉王符撰,清王继培笺,彭铎校正,中华书局,1985年。
    《风俗通校注》,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曹植集》,魏曹植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嵇康集》,魏嵇康撰,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
    《列子》,晋张湛注,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
    《三国志》,晋陈寿撰,中华书局,1959年。
    《搜神记》,晋干宝撰,中华书局,1980年。
    《抱朴子》,晋葛洪撰,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
    《后汉书》,刘宋范晔撰,中华书局,1965年。
    《世说新语笺疏》(修订本),余嘉锡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文选》,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中华书局,1977年。
    《齐民要术》(第二版),缪启愉校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街之撰,中华书局,1963年。
    《颜氏家训》,北齐颜之推撰,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
    《王梵志诗校注》,项楚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匡谬正俗》,唐颜师古撰,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
    《唐律疏议》,唐长孙无忌等撰,中华书局,1985年。
    《全唐诗》,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1960年。
    《敦煌变文校注》,黄征、张涌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祖堂集》,南唐静、筠禅僧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太平广记》,宋李昉等编,中华书局,1981年。
    《刘知远诸宫调校注》,廖殉英校注,中华书局,1993年。
    《大宋宣和遗事》,商务印书馆,1915年。
    《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徐沁君校点,中华书局,1980年。
    《水浒传》,施耐庵、罗贯中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醒世恒言》,明冯梦龙编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喻世明言》,明冯梦龙编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1995年重印。
    《警世通言》,明冯梦龙编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初刻拍案惊奇》,明凌蒙初编撰,青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二刻拍案惊奇》,明凌蒙初编撰,青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西游记》,明吴承恩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金瓶梅》,明兰陵笑笑生撰,台北三民书局,1985年。
    《醒世姻缘传》,清西周生撰,齐鲁书社,1994年。
    《红楼梦》,清曹雪芹、高鹗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
    《儒林外史》,清吴敬梓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
    《三侠剑》,清张杰鑫撰,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
    《辰子说林》,民国张慧剑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求幸福斋随笔》,民国何海鸣撰,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
    1.《国学宝典》全文检索数据库,尹小林主编,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02年。
    2.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3.《大正新修大藏经》(大藏出版株式会社)CBETA电子数据库,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