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识心记”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从观察方式、绘画教育、绘画创作过程等不同的角度来阐述“目识心记”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本文的重点是通过中西比较来切入绘画创作与教育两个领域,以阐明“目识心记”对于中国画创作的独特意义。
     由于本文并非对画理的阐释,其创新点重在论述“目识心记”体认世界方式的独特性,以及这种体认世界的方式对中国画创作、教育的影响。本文还将联系当下中国画的创作现状和美术教育现状,论述“目识心记”画理的当下作用。
This thesis elaborates the uniqueness and importance of“eye recognition andmind memory”from different aspects such as way of observation, paintingeducation and the process of painting creation. Through comparing Chinese andwestern painting creation and education,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explanation of eye recognition and mind memory’s unique significance to thecre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This paper doesn’t expound on painting theories, whereas it focuses on theuniqueness of“eye recognition and mind memory”,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creationand edu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This thesis also tries to explore eyerecognition and mind memory’s influence on current status of traditional Chinesepainting creation and education.
引文
3宗炳(375-443)南朝宋画家。字少文,南涅阳(今河南镇平)人,家居江陵(今属湖北)。士族。擅长书法、绘画和弹琴。信仰佛教,曾参加庐山僧慧远主持的“白莲社”,作有《明佛论》。漫游山川,西涉荆巫,南登衡岳,后以老病,才回江陵。曾将游历所见景物,绘于居室之壁,自称:“澄怀观道,卧以游之”。著有《画山水序》
    4(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叙师资传授南北时代》,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5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7页。
    6《汉语大辞典》,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89年版,第三卷,1624页。
    7赵昌,广汉人。生卒年不详,字昌之。主要活动于北宋前期。擅画花果,多作折枝花,兼工草虫。重视写生,自号“写生赵昌”。笔迹轻利,设色鲜艳。传世有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写生蛺蝶图》等作品。
    8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诗,词,赋,散文,成就极高,善书法、绘画,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的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重视神似,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提出“士人画”的概念,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为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9清王文诰辑注《苏轼诗集》,卷二十九,中华书局,1982年版,1525页。
    10周先慎《略说苏轼的传神论》载《中华典籍与文化》,北京:国家图书出版社,1999年,第3期。
    11黄公望(1269—1354),元代山水画家。本姓陆,名坚,常熟(今属江苏)人。父母早亡,被永嘉(今浙江温州)黄氏收养,故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据他在一则题跋中自述:少年时代就开始学画,并受到画家赵孟頫的教导(跋赵书《千字文》)。后来主要学习五代画家董源的画法,并且他在云游四方时随身携带“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遇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记之”(黄公望《写山水诀》)。由于勤学苦练,终于在七十岁以后自成一家,可谓大器晚成。
    12阿尔贝蒂·利昂纳·巴蒂斯塔(Leone Battista Alberti,1404~1472)意大利建筑师、建筑理论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有影响的建筑理论家。致力于理论研究,著有《论绘画》、《论建筑》、《论雕塑》,首次提出空间表现应基于透视几何原理,强调实物观摩,写真传神,面向自然及集聚素材创造理想典型等问题,奠定了文艺复兴美术现实主义和科学技法的理论基础。
    13《西方画论辑要》,杨身源等编著,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02页
    14《西方画论辑要》,杨身源等编著,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20页
    15《西方画论辑要》,杨身源等编著,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363页
    16参见百度百科,达芬奇http://baike.baidu.com/view/15940.htm
    17《视觉艺术的社会心理》,(日)中川作一著,许平等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第72页
    18丹纳(Taine,H.A.)19世纪法国思想家、文艺评论家、史学家,法国实证主义代表人物。主张用科学的方法研究文学与艺术,“从事实出发,不从主义出发;不是提出家训而是探求规律,证明规律”。他的观点调和了实证主义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代表作有:《艺术哲学》、《19世纪的法国哲学家》、《批判与历史文集》、《论知识》、《当代法国的由来》等。
    19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56页。
    
    20邱紫华《东方美学史》上卷,商务印书馆出版,2003年版,第26页。
    21《辞源》,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197页。
    22《辞源》,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917页。
    23《辞源》,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093页。
    24《辞源》,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876页。
    25 (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上海:中华书局【卷三】【言部】。
    26百度百科:识记http://baike.baidu.com/view/1064923.htm
    30《净因院画记》《苏轼文集》卷一,上海:中华书局,2008年7月
    31崔憬,唐代易学家。史传不载,生平不详。诠释《周易》经文时,好为新说,在孔氏《周易正义》官学统治之下,崔氏易学有独到之处,或“称为新义”。崔憬易学可说是从汉易转向宋易之先驱,主张《易》以象为本,象尽意,辞尽言。著有《易探玄》,已佚,但其佚文可见于李鼎祚《周易集解》,清马国翰曾采《周易集解》所引崔憬的遗文一百八十余条,在《玉函山房辑佚书》中辑为《周易探玄》三卷。
    32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6页。
    33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09页。
    34五代·梁·荆浩《笔法记》
    35刘继潮,《建构古典山水画空间理论的话语体系》,《美术研究》,2004年第2期。
    36刘继潮,《建构古典山水画空间理论的话语体系》,《美术研究》2004年第2期
    37刘继潮,《建构古典山水画空间理论的话语体系》,《美术研究》2004年第2期
    38韩拙,字纯全,号琴堂,南阳(今河南沁阳县)人。生卒不详,善画山水,宋徽宗时,任职画院,著有《山水纯全集》一书。书中所编山水画技法,非常细致、严谨,对各种画法都能作到分类评述,而且证古论今,颇有见地。
    39王伯敏编《黄宾虹画语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1年版,第7页。
    40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画章第一
    41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三,滦阳续录五,26则“严正某公”条
    4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页。
    43华强《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与中国古代人物画》,载《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88页。
    44华强《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与中国古代人物画》,载《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88页。
    45阿尔伯蒂L.B. Leon Battista Alberti (1404~1472)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著有《建筑论》(又名:阿尔伯蒂建筑十书)及《论绘画》(De Pictura, 1435年。
    46廉明,《以文艺复兴时期作坊—美术学院演变为例》,硕士论文,河南大学,2008年,中文摘要。
    47德N.佩夫斯纳著陈平译:《美术学院的历史》,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86页。
    48门斯(1728~1779) Mengs,Anton Rapheal德国画家。1728年3月22日生于波希米亚的奥西希,1779年
    6月29日卒于罗马。曾在罗马学艺。1745年成为德累斯顿的宫廷画师。著有《关于绘画之美和审美趣味的思考》。
    49徐应枝《从中西美术学院历史看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现状》,硕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第45页。
    50德N.佩夫斯纳陈平译:《美术学院的历史》,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36页。
    
    51《爱弥儿》,(法)卢梭著,李平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2《西方画论辑要》,杨身源等编著,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20页。
    53《西方画论辑要》,杨身源等编著,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363页。
    54潘耀昌编著《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序言第2页。
    55傅抱石《中国绘画变迁史纲》,上海古藉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56郑勤砚《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第9页。
    57郑勤砚《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第16页。
    58郑勤砚《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第44页。
    59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60郑勤砚《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第35页。
    61郑勤砚在《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研究》的博士论文中对此有着较为详细的叙述。
    62郑勤砚《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目录页。
    63徐悲鸿《中国画改良之方法》载《徐悲鸿艺术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4陈履生《“沉思墨境”欣赏》美术报第三版2010年5月29日
    65陈履生《“国美之路”与“徐蒋体系”》美术报第五版2010年11月
    66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上海:亚东图书馆,1925年
    68马蒂斯:《马蒂斯论艺术》河南美术出版社1987年193页
    69 (明)唐志契《绘事微言》
    70黄伯思(1079-1118)北宋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北宋邵武(今属福建)人,字长睿,别字霄宾,号云林子。元符进士。黄伯思好古文奇字,对商、周、秦、汉的青铜器铭文很有研究,对古字画体例能辨正是非,道其本末。著有文集50卷,《翼骚》1卷。次子黄邙甄选而成《东观余论》3卷。
    71冯承素唐代书法家。贞观(627-649)时任内府供奉挧书人,直弘文馆?钪脊茨⊥豸酥独纪ば颉肥?本,太宗以赐皇太子诸王,时评其书“笔势精妙,萧散朴拙。”
    72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行书法帖。东晋王羲之,,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序中记叙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兰亭周围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历代书家均推《兰亭》为“行书第一”。唐时为太宗所得,推为王书代表,曾命赵模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被唐太宗作为殉葬,埋入昭陵,真迹绝于世。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唐太宗时冯承素号金印,故称为《兰亭神龙本》,此本摹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
    73龚产兴,《四大家研究》,见“吴昌硕、齐白石艺术之异同”浙江美术学院出版设1992年11月
    74方薰(1736—1799),字兰士,一字懒儒,号兰坻、兰如、兰生、槑子。性高逸狷介,朴野如山僧。诗、书、画并妙,写生尤工,与钱塘奚冈(字铁生,西泠八家之一)齐名,世称浙西两高士,并称“方奚”。陈希濂则说:“兰士作画,繁不重,简不略,厚在神,秀在骨,高旷之气,突过时辈。”著有《山静居诗稿》、《山静居画论》、《兰坻诗钞》、《井研斋印存》等。
    75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353页
    76石涛俗姓朱,名若极,明藩靖江王朱守谦后裔,1645年后削发为僧,法名原济,小字阿长,字石涛,号大涤子、清湘遗人、瞎尊者、零丁老人、苦瓜和尚等。擅花卉、蔬果、兰竹,兼工人物,尤善山水。主张“搜尽奇峰打草稿”,构图新奇,笔墨雄健,面目独具。石涛是明清时期最富有创造性的杰出画家,为“清初四僧”之一。
    77杨成寅《石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0页
    
    78郎绍君《怎样学中国画——黄宾虹临摹与写生的主张》,《书画艺术》2010年9月,第16页
    79郎绍君《怎样学中国画——黄宾虹临摹与写生的主张》,《书画艺术》2010年9月,第14页
    80(德)康德著,邓晓芒译,《纯粹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41页
    81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是儿童心理学、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被誉为心理学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人”,开辟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途径,对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响。
    82胡明娥《从图式论看中国古典绘画的空间表现》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五期,第54页
    83朱光潜语转引自陆俨少《山水画的变法》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第3页
    84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第101页
    
    85 John Berger, Ways of Seeing,New York: Penguin, 1972, p.8.
    86杨飞云,《画外随想》参见《画廊》2002年第6期。
    87季羡林著,王岳川编,《季羡林学术精粹(比较文学与文化卷)》,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版,8至9页。
    88庞朴,《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论纲)》,《光明日报》1986年1月6日。
    89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3页。
    90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腾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版第6页。
    91傅雷《观画答客问》载于:黄宾虹书画展特刊,一九四三年十一月;文中署名为移山。
    92傅雷《观画答客问》载于:黄宾虹书画展特刊,一九四三年十一月;文中署名为移山。
    93石涛曾痛斥部分画家食古不化,被古法束缚,扼制了个人艺术的变化和创造,见石涛《画语录》。
    94孙宏安《中国古代教育的特点》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04期
    95《礼记·大学》
    96董其昌著屠友祥校译《画禅室随笔》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页
    97董其昌著,屠友祥校译《画禅室随笔》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81页。
    98陈师曾言,转引傅抱石著《中国绘画理论》商务印书馆,民国25年版,第26页。
    99雅克·尼奥·菲利普·皮芒代尔著,《西方艺术史》,徐庆平译,海南出版社,2011年版,第332页。
    100(意大利)达·芬奇:《芬奇论绘画》,戴勉编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主,1979年,第23页。
    101 (法国)安格尔著,《安格尔论艺术》,朱伯雄译,辽宁美术出版社,1980年版,第32页。
    
    103《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104毕建勋《论中国画写生的独特性质》载于《国画家》,2007年第4期。
    105樊波《中国书画美学史纲》吉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688页。
    106板桥《竹石图》轴,上海博物馆藏。
    107 (美)庞德著郑敏等译《回顾》,见《象征主义·意象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150页
    108 (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上海:中华书局。
    109参见安瑞阁《意象造型论》,在文中列举了历史上诸家关于“意”的论述。详见:安瑞阁的BLOG,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8fd2c30100l9yj.html
    110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111黄寿棋,张善文《周易译注·系辞》(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12徐姗姗,《论目识心记在中国花鸟画造型中的价值和意义》,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硕士论文。
    113熊志庭刘城淮金无德,《宋人画论》,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63页。
    114陈载柯,《“畅神比德”与“优国忧民”—中国传统文学精神的两翼》,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版,32页。
    115《庐山高》纸本设色,纵,193.8公分,横:98.1公分,原属北京故宫旧藏,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
    116《孔丛子》是一部相当于“孔家杂记”的书,主要记述从战国初期到东汉中期十几位孔子后代子孙的言语行事。
    117百科名片http://baike.baidu.com/view/56245.htm
    118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4页。
    119王昌龄《诗格》
    120见唐释皎然《诗式》之“采奇于象外,状飞动之趣,写真奥之思”。
    121一俊《黄宾虹:中国画的“五笔七墨”法》,人民政协报,2009年10月8日
    122俞剑华编著,《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修订版,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283页
    123王廷华,《观物取象与中国山水画创作》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6卷第一期2008年1月
    12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赵复三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125刘勰,《文心雕龙·体性》,范文澜《文心雕龙注》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下册第505页
    126钱绍武,《漫谈一笔画》,美术研究2005年04期第13页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日)中川作一,《视觉艺术的社会心理》[M],许平等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
    [3](法)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4]邱紫华,《东方美学史》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刘继潮,《建构古典山水画空间理论的话语体系》[J],《美术研究》,2004年第2期。
    [7]潘耀昌,《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8]王伯敏,《黄宾虹画语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1年版。
    [9]周积寅,《中国历代画论》[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10]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11]傅抱石,《中国绘画变迁史纲》[M],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1998年版。
    [12](德) N.佩夫斯纳,《美术学院的历史》[M],陈平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13](法)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4](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5]胡明娥,《从图式论看中国古典绘画的空间表现》[N],南京: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五期。
    [16](英)E.H.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M],林夕等译,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7年版。
    [17]杨飞云,《画外随想》[J],《画廊》,2002年第6期。
    [18]季羡林,《季羡林学术精粹(比较文学与文化卷)》[M],王岳川编,山东:山东友谊出版社,2006年版。
    [19]庞朴:《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光明日报》1986年版
    [20](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J],腾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1]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屠友祥校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81页
    [22]朱伯雄译《安格尔论艺术》辽宁美术出版社1980年版
    [23]熊震,《薛书琴编著.对话,清华美术教学》[M],河北: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24]黄丹麾,《美术与悟性》[M],吉林: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25]王先霈,《中国文化与中国艺术心理思想》[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6](德)瓦尔特·舒里安,《作为经验的艺术艺术的经验》[M],罗悌论译,湖南:湖南美术出,2005年版。
    [27]雷人子,《国画演进——文化情态、空间及图式》[M],四川: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28]李健,《魏晋南北朝的感物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9]李永林,《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纲》[M],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30]孔新苗,《中西美术比较》[M],山东: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31]王菊生,《中国绘画学概论》[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32]潘公凯,《限制与拓展》[M],浙江: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
    [33]郭若虚,《图画见闻志》[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34]朱狄,《艺术的起源》[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35]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6]李璞眠,《心理学与艺术》[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7]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38]张杰,《美术思维与创作》[M],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39]郭茂来,《视觉艺术概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40]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41]杨身源,《西方画论概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
    [42]潘天寿,《赏心只有两三枝》[J],美术丛刊,1979年第七期。
    [43]伍鑫甫,《中国的画竹艺术》[J],美术丛刊,1978年第三期。
    [44]周昌谷,《“即兴”和“畅机”》[J],美术从刊,1980年第十期。
    [45]陈望衡,《艺术创作美学》[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6]潘天寿,《潘天寿论画笔录》[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版。
    [47]李可染,《李可染论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48]罗丹,《罗丹艺术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49]王雁,《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50]乔治,《伯里曼.人体结构教学》[M],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3年版。
    [5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1]廉明,《以文艺复兴时期作坊—美术学院演变为例》[D],硕士论文,河南大学, 2008年。
    [2]徐应枝,《从中西美术学院历史看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现状》[D],硕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郑勤砚,《中国传统美术教育研究》[D],博士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4]徐姗姗,《论目识心记在中国花鸟画造型中的价值和意义》[D],硕士论文,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