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沿海地区新罗侨民历史遗迹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东北亚海上交流的历史遗产为研究视角,运用历史文献和实地调查资料,对中国沿海地区新罗侨民历史遗迹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全文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说明本文的研究立论依据、主要内容设计、研究目标、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现有研究状况;
     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中国沿海地区新罗侨民历史遗迹的空间分布,作出中国沿海地区新罗侨民历史遗迹的空间分布图,并通过论述新罗侨民历史遗迹不同区域的不同类型、内容和性质,揭示出新罗侨民在唐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和唐朝政府对他们的管理状况;
     第三部分:主要研究中国沿海地区新罗侨民历史遗迹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历史因素与地理因素。历史因素主要包括:唐朝的多元文化政策、新罗自身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需求、不断变化的唐罗关系;地理因素主要包括港口海路的便捷等。中国沿海地区新罗侨民历史遗迹,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因素与地理因素条件下,随着大量新罗人入唐侨居的时间不同而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段积累形成的;
     第四部分:主要研究中国沿海地区新罗侨民历史遗迹的多重价值及其开发、保护与利用问题。阐明中国沿海地区新罗侨民历史遗迹的历史认识价值、文化传承价值、旅游鉴赏价值、中韩友谊价值等,分析这些历史遗迹的现存状况,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保护与利用的措施建议;
     第五部分:结语。总结揭示出中国沿海地区新罗侨民历史遗迹研究的重要意义。中国沿海地区新罗侨民历史遗迹既是古代中国与朝鲜半岛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又是今日中韩之间保持和发展亲密友好关系的历史基础。对其进行系统地研究,有助于对中国沿海地区新罗侨民历史遗迹的挖掘开发和价值利用,为沿海各地历史文脉的承继和区域发展,为中韩两国人民更好地了解中国与朝鲜半岛密切交往的悠久历史,更好地增进双边的友谊感情,更好地促进双边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更好地建构和发展21世纪的东亚文明,奠定更为丰富系统、具体翔实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基础。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三:(1)对中国沿海地区新罗侨民历史遗迹的区域分布状况及其历史形成过程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勾勒梳理;(2)对以往国内学术界关于中国沿海新罗侨民在东北亚海域历史作用因缺乏研究而人云亦云的说法作了合于史实的辨析;(3)全面揭示了中国沿海地区新罗侨民历史遗迹的价值,并提出了开发与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的建议措施。
This dissertation is a general research on the historical sites of Silla people at China's coastal area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Using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archaeology materials on the spot.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dissertation composes of five parts:
     Chapter One: Preface. Explains the research basis, main content design,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significanc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existing research state about this field.
     Chapter Two: Mainly studies the distribution of historical sites of Silla people at China's coastal area, and make the distribution map of it.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the different types, content and nature of historical sites of Silla people at China's coastal area, describing the social life of Silla people in Tang Dynasty.
     Chapter Three: Mainly studie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the historical factors and the geography factors which the historical sites of Silla people forms. The historical factors mainly includes: the policy of opening to the world by Tang Dynasty, the interior reasons of Silla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illa and the Tang Dynasty; The geography factors mainly includes the convenient sea route and so on. Under these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factors, the historical sites of Silla people at China's coastal area formed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
     Chapter Four: Mainly studies the multiple value and questions of developing, protecting and utilizing of the historical sites of Silla people at China's coastal area.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historical sites,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 proposes the development,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measure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Reveal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in which the historical sites of Silla people on Chinese coast.
     The historical sites of Silla people on Chinese coast not only is the historical witness of friendly association between ancient China and Korea Peninsula, but also the drive of keeping and developing the intimate and friendly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today. This research contributes the development and value- utilizing of historical sites. It is good for inheri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e and history of these areas. It is also much more helpful for Chinese people and Korean people to understand each other better with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ng history of China and Korea. Moreover, it can increase the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opportunity of politic, economic and culture between two countries, can promote the constructing and developing civilization of Eastern Asia in the 21st century.
     This dissertation has three innovations: (1) This research systematically exhibits the distribution and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historical sites of Silla people at China's coastal area ; (2) This research that has made the historical facts about the historical function of Silla people in North-East Asia sea ; (3) Fully reveals the value of the historical sites of Silla people at China's coastal area, and proposes the suggestion measures of developing and protecting these historical legacies.
引文
2 [韩].金文经.《唐代新罗侨民的活动》.林天蔚,黄约瑟主编《古代中韩日关系史研究》.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1987年版.27页
    3 刘希为.《唐代新罗侨民在华社会活动的考述》.《中国史研究》.1993 年 3 期.140 页
    4 陈尚胜.《唐代的新罗侨民社区》.《历史研究》.1996 年第 1 期.161 页
    5 “新罗馆只是唐朝政府专门用于接待新罗朝贡使团的宾馆,并不对新罗商人开放,与新罗侨民无关……新罗馆实际上是唐朝驿运系统的一环。”参见陈尚胜.《论唐代山东地区新罗侨民村落》.《东岳论丛》.2001年第6期. 106页
    6 关于勾当新罗所的表述有很多种,如“勾当新罗所是一个专门管理新罗侨民的政府组织机构”参见陈尚胜.《唐代的新罗侨民社区》.《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163页;“勾当新罗所或者勾当新罗押衙所是不同于新罗坊(村)的,
    7 刘希为.《唐代新罗侨民在华社会活动的考述》.《中国史研究》.1993 年 3 期.140 页
    8 朴文一.《试谈在唐新罗坊的特点及其性质》.《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年 8 月.第 3 期.82-83 页
    9 [韩].金文经.《唐代新罗侨民的活动》.林天蔚,黄约瑟主编《古代中韩日关系史研究》.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1987年版.36页
    10 陈尚胜.《唐代的新罗侨民社区》.《历史研究》.1996 年第 1 期.161 页
    11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 43.志 23.中华书局.1975 年出版.1825 页
    12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 48.志 28.中华书局.1975 年出版.2089 页
    13 陈尚胜.《唐代的新罗侨民社区》.《历史研究》.1996 年第 1 期.161-162 页
    14 朴文一.《试谈在唐新罗坊的特点及其性质》.《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年 8 月.第 3 期.83 页
    15 释志磐.《佛祖统纪》载.早在贞观八年(634),“莱州奏:高丽三国(按:指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僧愿入中国学佛法.欲觇虚实耳。魏征曰:陛下所为善,足为夷法;所为不善,虽拒夷狄,何益于国?诏:许之。”转引自陈尚胜.《论唐代山东地区新罗侨民村落》.《东岳论丛》.2001年第6期.105页
    16 圆仁,俗姓壬生氏,日本桓武天皇延历十三年(794)生于下野都贺郡(今枥木县),9 岁入故乡大慈寺跟广智学佛,15岁登比睿山师事最澄,学天台教义。838 年以请益僧身份随遣唐使到中国求法,并撰写了《入唐求法巡礼记》一书。该书用汉文写成,用日记体裁记述了他在中国的见闻经历,包括唐代的地理人情、风俗制度、政治宗教、社会经济、平民生活、寺院状况等等,其中有相当的篇幅记载了新罗侨民在唐的社会活动情况。
    17 圆仁著,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 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55 页
    18 前揭书.卷 2.55-56 页
    19 前揭书.卷 2.56 页
    20 《乳山市志》.第一编第五章.齐鲁书社.1989 年.54 页
    21 乳山浦,据地方专家介绍及实地考察,即今乳山市乳山口
    22 圆仁著,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 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56 页
    23 前揭书.卷 2.57-59 页
    24 前揭书.卷 2.62 页
    25 前揭书.卷 2.63 页
    26 前揭书.卷 2.72 页
    27 前揭书.卷 2.73 页
    28 前揭书.卷 2.76 页
    29 前揭书.卷 2.67 页
    30 前揭书.卷 4.195-196 页.会昌五年九月.“本意拟住赤山院,缘州县准敕拆尽,无房舍可居。”
    31 前揭书.卷 2.79 页
    32 前揭书.卷 4.201 页
    33 陈尚胜.《论唐代山东地区新罗侨民村落》.《东岳论丛》.2001 年第 6 期.104-105 页。该文言“与赤山相隔不远的旦山浦和长淮浦,其港口周围也肯定有新罗侨民村落,因为圆仁在到达赤山不久,就曾闻知旦山浦停泊有两艘张宝皋的交关船。而圆仁在回国之时,却是在长淮浦登上新罗人金珍船只而启程的”。此处“旦山浦” 的“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顾承甫、何泉达点校为或作“赤”。
    34 圆仁,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 4.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200 页
    35 前揭书.卷 4.200-201 页
    36 大珠山,今属青岛胶南市
    37 圆仁,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 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38 页
    38 前揭书.卷 1.39-40 页
    39 前揭书.卷 4.199 页
    40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 220.《东夷传》.中华书局.1975 年出版.6206 页
    41 圆仁著,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 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63 页
    42 同上注
    43 《续日本后记》“承和七年(840)十二月已巳”条记载:“大宰府言,蕃外新罗臣张宝高,遣使献方物。即从镇西追却焉。”转引自(日)堀敏一著,韩昇,刘建英译.《隋唐帝国与东亚》.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51页
    44 《朝鲜通史》(内部发行).转引自孙光圻.《公元 8~9 世纪新罗与唐的海上交通》.载《海交史研究》1997 年第 1 期.32页
    45 圆仁著,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 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62 页
    46 前揭书.卷 2.72 页
    47 《三国史记》,卷 11,《新罗本纪第十一》载,当新罗王欲娶张保皋女为次妃时,朝臣谏曰:“夫妇之道,人之大伦也……今弓福(指张保皋,张保皋字弓福)海岛人也,其女岂可以配王室乎”;“清海弓福怨王不纳女,据镇叛”;“武州人阎长者……引为上客,与之饮极欢及其醉,夺弓福剑斩”。
    48 转引自(日)堀敏一著,韩昇,刘建英译.《隋唐帝国与东亚》.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年.152 页
    49 同上注.153 页
    50 [日]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商务印书馆.1980 年.122、123、153 页
    51 同上注.225 页
    52 详见本文第二部分 2.2 地理因素,即唐罗间的海上交通情况
    53 圆仁著,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 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26 页
    54 前揭书.卷 4.200 页
    55 [韩].金文经.《唐代新罗侨民的活动》.载林天蔚,黄约瑟主编《古代中韩日关系史研究》.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 1987年版.27页
    56 [韩].崔在锡.《统一新罗?渤海与日本的关系》.一志社.1993.转引自朴文一.《试谈在唐新罗坊的特点及其性质》.《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8月.第3期.82页
    57 朴文一.《试谈在唐新罗坊的特点及其性质》.《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年 8 月.第 3 期.82-83 页
    58 [韩]卞麟锡.《试论九世纪唐朝新罗坊的性质》.《第二届国际唐代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唐代学会编辑委员会编.文津出版社.1993.893页
    59 陈尚胜.《唐代的新罗侨民社区》.《历史研究》.1996 年第 1 期.164 页
    60 宿城村,今连云港市宿城
    61 圆仁著,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 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37-38 页
    62 前揭书.卷 1.39-40 页
    63 前揭书.卷 1.42 页
    64 前揭书.卷 1. 36 页
    65 前揭书.卷 4.189-190 页
    66 前揭书.卷 4.200 页
    67 前揭书.卷 4.199 页
    68 前揭书.卷 4.201 页
    69 高伟.《连云港在中韩交往史中的地位——新罗人苏北活动考》.《海洋文化研究》第二卷.海洋出版社.2000 年.60页
    70 圆仁著,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 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37 页
    71 前揭书.卷 4.191-192 页
    72 前揭书.卷 2.65-66 页
    73 前揭书.卷 1.26 页
    74 前揭书.卷 4.198 页
    75 同上注
    76 转引自[韩].金文经.《唐代新罗侨民的活动》.载林天蔚,黄约瑟主编《古代中韩日关系史研究》.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87年版.28页
    77 [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周昉”条。转引自姜清波.《入唐三韩人研究》.中国知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暨南大学.2005年4月.188页
    78 E.O.Reischauer, Ennin’s Travels in T’angChina, New York, 1955, p.281;Arthur Waley, The Life and Times of Po Chu-I,772-846 A.D,p.160;Alexander Soper, “ T’ang Ch’ao Ming Hua Lu, The famous painters of the T’ang Dynasty,”Archives of the Chinese Art Society of America 4, p.11。转引自[韩].金文经.《唐代新罗侨民的活动》.载林天蔚,黄约瑟主编《古代中韩日关系史研究》.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87年版.28页
    79 圆仁著,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 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2 页
    80 前揭书.卷 1.24 页
    81 前揭书.卷 1.8 页
    82 陈尚胜.《唐代的新罗侨民社区》.载《历史研究》.1996 年第 1 期.161-162 页
    83 赵红梅.《从在唐新罗人看唐罗关系—以新罗人在唐聚居区为中心》.中国知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延边大学.2003年5月.11页
    84 圆仁著,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 4.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200 页
    85 [宋] 罗浚.《宝庆四明志》.卷 21.《象山县》.转引自姜清波.《入唐三韩人研究》.中国知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暨南大学.2005年4月. 189页
    86 林士民.《唐、吴越时期浙东与朝鲜半岛通商贸易和文化交流之研究》.载《海交史研究》1993 年第 1 期.14-16 页
    87 圆仁著,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 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38 页
    88《牟平县志》.民国 25 年本.卷 9〈文献志·金石〉.400 页
    89 林士民.《唐、吴越时期浙东与朝鲜半岛通商贸易和文化交流之研究》.载《海交史研究》1993 年第 1 期.16 页
    90 普陀新罗礁,今普陀山潮音洞前.参见[明]周应宾.《重修普陀山志》.卷 2
    91 [宋] 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卷 34.《海道—·梅岑》.转引自朴现圭.《中国佛教圣地普陀山与新罗礁》.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43页
    92 [南宋]《(宝庆)四明志》.卷 11.《寺院·十方律院六》开元寺条.转引自朴现圭.《中国佛教圣地普陀山与新罗礁》.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40页
    93 朴现圭.《中国佛教圣地普陀山与新罗礁》.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1 期.39-46 页
    94 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五中记载了张邦基的同伴因祈雨祭之事走访普陀山的内容:“(昌国县宝陀山)有一寺,僧五六十人……山有洞,其深罔测,莫得而入,水声如考数百面鼓鼙……久之,于深远处见菩萨像……今于山上作塑像,正作此色,乃当时所现者。三韩外国诸山在杳冥间,海舶至此,必有祈祷。寺有钟磐、铜物,皆称鸡林商贾所施者,多刻彼国之年号,亦有外国人留题,颇有文采者。”
    95 [宋] 陈替卿撰《赤城志》卷 19《山水门一山》.转引自姜清波.《入唐三韩人研究》.中国知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暨南大学.2005年4月. 189页
    96 [明] 李贤等撰《明一统志》卷 47《台州府》.转引自姜清波.《入唐三韩人研究》.中国知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暨南大学.2005年4月. 189页
    97 林士民.《唐、吴越时期浙东与朝鲜半岛通商贸易和文化交流之研究》.载《海交史研究》1993 年第 1 期.16 页. 林考,“八叠山距临海城只有二十里,说新罗山距城三十里实不相符,应是三里之误。”
    98 《全唐诗》.卷 384.中华书局.1960.<张籍>3.4319 页
    99 《全唐诗》.卷 763.中华书局.1960.<杨夔>5.8749 页
    100 转引自林士民.《唐、吴越时期浙东与朝鲜半岛通商贸易和文化交流之研究》.载《海交史研究》1993 年第 1 期.20页
    101 同上注.19-20 页
    102 同上注.20 页
    103 同上注.16 页
    104 同上注.16 页
    105 康熙《南安县志》.卷 1.“疆域志”.转引自叶恩典.《古代泉州与新罗、高丽的海上交通及其文物史迹探源》.见《古代中韩海上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打印稿.未见正式出版物.233页
    106 前揭书.卷 2.“疆域志”.转引自叶恩典.《古代泉州与新罗、高丽的海上交通及其文物史迹探源》.见《古代中韩海上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打印稿.未见正式出版物.236页
    107 前揭书.卷 20.“杂志?寺”.转引自叶恩典.《古代泉州与新罗、高丽的海上交通及其文物史迹探源》.见《古代中韩海上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打印稿.未见正式出版物.235页
    108 [明] 张仲昭《八闽通志》.卷 77.“寺观?泉州府南安县新罗寺”.827 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年.转引自叶恩典.《古代泉州与新罗、高丽的海上交通及其文物史迹探源》.见《古代中韩海上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打印稿.未见正式出版物.235页
    109《福建通志》.卷 7.《水利?泉州府?南安县》.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110《福建通志》.卷 8.《桥梁?汀州府?永定县》.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111《福建通志》.卷 63.《古记 2?汀州府》.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112 圆仁著,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 4.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202 页.(大中元年)“九月二日午时,从赤浦渡海,出赤山莫琊口,向正东行 一 日一夜,至三日平明,向东望见新罗西南之山。”
    113 此部分内容详见本文第二部分 2.2 地理因素(即唐罗间的海上交通情况)
    114 陈尚胜.《论唐代山东地区新罗侨民村落》.《东岳论丛》.2001 年第 6 期.107 页。
    115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199上.《东夷传》.中华书局.1975年出版.5320-5321页
    116 《唐会要》.卷 66.《鸿胪寺》.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117 (宋)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 221 下.《西域下》.中华书局.1975 年出版.6264 页
    118 陈尚胜.《唐朝对外开放政策与唐罗关系的发展》.《中韩关系史论》.齐鲁书社 1997 年 8 月.23 页
    119 《唐大诏令集》.卷 10.《大和八年疾愈德音》.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120 《唐律疏议》.卷 8.《卫禁》.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121 杨昭全.《唐与新罗之关系》.《中朝关系史论文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 年.84-85 页
    122 《通典》.卷 6.《食货六?赋税下》.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123 《唐律疏议》.卷 6.《名例》.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124 《三国史记》.卷 5.新罗善德王十二年条
    125 《三国史记》.卷 5.新罗真德王二年条
    126 《三国史记》.卷 6.新罗文武王六年条
    127 《三国史记》.卷 8.新罗圣德王二年至十九年条
    128 《三国史记》.卷 9.新罗景德王四年至十五年条
    129 《三国史记》.卷 10.新罗元圣王二年至十三年条
    130 《三国史记》.卷 10.新罗宪德王六年至十三年条
    131 《三国史记》.卷 4.新罗真平王四十三年条
    132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 199 上.《东夷传》.中华书局.1975 年出版.5335 页
    133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 199 上.《东夷传》.中华书局.1975 年出版.5336 页
    134 陈尚胜.《唐朝对外开放政策与唐罗关系的发展》.《中韩关系史论》.齐鲁书社 1997 年 8 月.27 页
    135 杨昭全.《唐与新罗之关系》.《中朝关系史论文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 年.7 页
    136 陈尚胜.《唐朝对外开放政策与唐罗关系的发展》.《中韩关系史论》.齐鲁书社 1997 年 8 月.31 页
    137 杨昭全.《唐与新罗之关系》.《中朝关系史论文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 年.9 页
    
    138 同上注.10 页
    139(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 43 下.《地理志》7 下.中华书局.1975 年出版.1146-1147 页
    140 杨昭全.《唐与新罗之关系》.《中朝关系史论文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 年.14 页
    141 “千里至鸭绿江唐恩浦口”此句有误,因自长口镇南行千里海程,已至京畿湾南岸。应为鸭绿江千里至唐恩浦口
    142(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 43 下.《地理志》7 下.中华书局.1975 年出版.1147 页
    143 金文经.《七——十世纪新罗同江南的文化交流》.杭州大学韩国研究所编.《中国江南社会与中韩文化交流》.杭州出版社.1997年.58-59页
    144 圆仁著,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 4.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193 页
    145 前揭书.卷 4.189 页
    146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 11.中华书局.1983 年版.313-314 页. 登州黄县条,“大人故城,在县北二十里 。司马宣王伐辽东,造此城,运粮船由此入。今新罗、百济往还,常由于此”
    147 圆仁著,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 4.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202 页.(大中元年)“九月二日午时,从赤浦渡海,出赤山莫琊口,向正东行 一 日一夜,至三日平明,向东望见新罗西面之山。”
    148 前揭书.卷 1.46 页.(开成四年)四月十七日条. “登州牟平县唐阳陶村之南边,去县百六十里,去州三百里。从此东有新罗国。得好风,两三日得到”
    149 前揭书.卷 2.56 页.(开成四年)四月二十四日条. “便闻本国朝贡使驾新罗船五只,流着莱州卢山之边,余之四只不知所去”
    150 前揭书.卷 4.199 页.(大中元年)闰三月十日条,“入新罗告哀,兼予祭册立 等 副使、试太子通事舍人、赐绯鱼袋金简中、判官王朴等,到当州牟平县南界乳山浦,上船过海。”
    151 前揭书.卷 2.56 页.(开成四年)四月二十六日条,“巳时,到乳山西浦,泊舶停住……昨日从卢山来,见本国朝贡船九只俱到卢山,人物无损。其官人等总上陆地作幕屋在,从容候风”
    152 前揭书.卷 4.201 页.(大中元年)七月廿日条,“到乳山长淮浦,得见金珍等船,便载人物,上船便 发 ”
    153 前揭书.卷 2.55 页.(开成四年)四月十九日条,“申时到邵村浦,下碇系住。当于陶村之西南,拟入于澳,逆潮遄流,不 能 进行”; 四月廿五日条,“未后,摇橹向乳山去。出邵村浦,从海里行”
    154 前揭书.卷 2.58 页.(开成四年)五月四日条,“辰时,从泊口西南四五许里行 , 于望海村东浦桑岛北边结缆”
    155 王赛时.《唐代山东的沿海开发与海上交通》.《东岳论丛》.2002 年第 5 期.130 页
    156 圆仁著,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 4.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201 页
    157 前揭书.卷 1.38 页
    158 前揭书.卷 1.38 页
    159 前揭书.卷 1.39 页
    160 孙光圻.《公元 8-9 世纪新罗与唐的海上交通》.《海交史研究》.1997 年第 1 期.40 页
    161 圆仁著,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 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37-38 页
    162 前揭书.卷 1.38-39 页
    163 前揭书.卷 4.192 页. “到海州。入县通状请暂停泊:‘日本国朝贡便船此间着岸,从此发归本国。圆仁等隨使来朝,今归本国,节级递到此间,便是海岸。伏乞暂停泊当州,自觅船归本国。’长官云:‘近者新罗僧亦从京兆府递来,请於当州权泊,使君不肯,便递过。和尚请停住事,亦应难,然司县不自由,事须经使君通状。’”;“仍判云:‘准欶递过,州司不敢停留。告知者’”
    164 孙光圻.《公元 8-9 世纪新罗与唐的海上交通》.《海交史研究》.1997 年第 1 期.41 页
    165 圆仁著,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 记 》.卷 4.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189-191 页
    166 金文经.《七——十世纪新罗同江南的文化交流》.杭州大学韩国研究所编.《中国江南社会与中韩文化交流》.杭州出版社1997年.60页
    167 同上注论文,61 页,“新罗僧人觉德赴梁(557-589 年)时以及他于真兴王十年(549 年)同梁朝使臣一起携佛舍利返回时,分明都是利用了这条南海航路(《海东高僧传》卷第二、觉德条)。真兴王二十六年(565年),同陈国(557-589年)的使臣刘思一起携经1700余卷的‘入学僧’明观亦必定是沿着这条航路回国的(《三国史记》卷第四《新罗本纪》第四,真兴王二十六年条)
    168 圆仁著,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 记 》.卷 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38 页
    169 林士民.《唐、吴越时期浙东与朝鲜半岛通商贸易和文化交流之研究》.《海交史研究》.1993 年第 1 期.17-18 页
    170 同上注论文.15-16 页
    171 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72-75 页.转引自金文经.《七—十世纪新罗同江南的文化交流》.杭州大学韩国研究所编.《中国江南社会与中韩文化交流》.杭州出版社1997年.60-61页
    172 姜清波.《新罗对唐纳质宿卫述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 年第 1 期.91 页
    173 《三国史记》.卷 44.《金仁问传》
    174 《唐会要》.卷 36.附学读书条.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175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 199 上.《东夷》.中华书局.1975 年出版.5339 页
    176 严耕望.《新罗留唐学生与僧徒》.《唐史研究丛稿》.香港:新亚研究所.1969 年 10 月.431 页.转引自姜清波.《入唐三韩人研究》.中国知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暨南大学.2005年4月. 18页
    177 马驰.《羁旅长安的新罗人》.高明士主编.《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政治法治篇》.台湾国内台湾大学历史系.2003.转引自姜清波.《入唐三韩人研究》.中国知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暨南大学.2005年4月.18页
    178 杨昭全.何彤梅.《中国——朝鲜?韩国关系史》(上).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年.156 页
    179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 199 上.《东夷传》.中华书局.1975 年出版.5339 页
    180 《唐会要》.卷 86.《奴婢》.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181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 220.《东夷传》.中华书局.1975 年出版.6206 页
    182 新罗侨民居住区主要是指新罗坊、新罗村、新罗宅等,是新罗侨民历史遗迹的重要组成部分
    183 刘希为.《唐代新罗侨民在华社会活动的考述》.《中国史研究》.1993 年第 3 期.140 页
    184 [韩].崔在锡.《统一新罗、渤海、日本的关系》.一志社.1993.转引自朴文一.《试谈在唐新罗坊的特点及其性质》.《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80页
    185 蒋菲菲,王小甫.《中韩关系史》(古代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134 页
    186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 39.志 19.中华书局.1975 年出版.1525 页
    187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 43 下.志 43 下.中华书局.1975 年出版.1126 页
    188 圆仁著,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 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 26 页
    
    
    189 前揭书.卷 1.31-32 页
    190 前揭书.卷 1.36 页
    191 前揭书.卷 1.46 页
    192 前揭书.卷 4. 200 页
    
    193 需指出,有些遗迹的今址仅是学者或地方史研究者的推测,如山东半岛的刘村。
    194 会昌五年九月,“本意拟住赤山院,缘州县准敕拆尽,无房舍可居。”《行记》卷 4.195-196 页
    
    195 张峡.《张保皋与中韩友好关系史》.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2002 年 3 月.135-139 页
    196 圆仁著,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 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62 页
    197 旅游快讯第29期.威海市旅游局办公室编.威海市企业调查队统计
     198 扬州日报. 2006 年 2 月 21 日
    1. 刘希为.《唐代新罗侨民在华社会活动的考述》.《中国史研究》.1993年.第3期
    2. 李恭.《<唐代新罗侨民在华社会活动的考述>一文的两点订补》.《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
    3. 陈尚胜.《论唐代山东地区的新罗侨民村落》.《东岳论丛》.2001年.第6期
    4. 陈尚胜.《唐代的新罗侨民村落》.《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
    5. 陈尚胜.《唐朝的对外开放政策与唐罗关系》.《东北亚研究》.1995年.第2期
    6. 陈尚胜.《汉唐儒学在朝鲜的传播及其影响》.《文史知识》.1995年.第9期
    7. 陈尚胜.《论唐朝与新罗的文化交流》.《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8. 朴文一.《试谈在唐新罗坊的特点及其性质》.《延边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9. 刘永智,袁晓春.《山东省文登市昆嵛山无染寺(院)系新罗人金清资助建造》.《学术研究丛刊》.1991年.第1期
    10. 禹英兰,樊文礼.《关于张保皋在唐贸易中转站赤山法华院的几个问题》.《烟台师范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1. 樊文礼.《唐代“登州海行入高丽道”的变迁与赤山法华院的形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2期
    12. 李英顺.《试述唐朝与新罗文化的交流及影响》.《东疆学刊》.2005年.第2期
    13. 马一虹.《日本僧圆仁在中国山东巡迹考察报告》.(日)《唐代史研究》第5号;《威海市博物馆馆刊》.2002年.第4期
    14. 张碧波.《中华文化圈中的新罗》.《学术交流》.2001年.第4期
    15. 卢海鸣.《中国古代江南与朝鲜半岛的交流》.《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8期
    16. 吴葆棠 、文川.《唐与新罗关系研究》.《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17. 范邦瑾.《唐代藩坊考略》.《历史研究》.1990年.第4期
    18. 林士民.《唐、吴越时间浙东与朝鲜半岛通商贸易和文化交流之研究》.《海交史研究》.1993年.第1期
    19. 金宪镛,李健超.《陕西新发现的高句丽人、新罗人遗迹》.《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6 期
    20. 王赛时.《唐代山东的沿海开发与海上交通》.《东岳论丛》.2002年.第5期
    21. 吕红梅.《五十年来〈入唐求法巡礼行记〉研究综述》.《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22. 张葳.《唐中晚期山东北部地区民众的经济生活与社会信仰初探——以日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为中心》.《江西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23. 孙光圻.《公元8-9世纪新罗与唐的海上交通》.《海交史研究》.1997年.第1期
    24. 禹英兰,丁凤熙.《“海上王”张保皋及其研究现状》.《当代韩国》.2004年.春季号
    25. 高凤林.《隋唐时期山东地区与日本、朝鲜之间的交流与往来》.《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26. 黄心川.《隋唐时期中国与朝鲜佛教的交流——新罗来华佛教僧侣考》.《世界宗教研究》.1989年.第1期
    27. 李德超.《从新罗真德王太平颂与崔致远诗文看唐代新罗之关系》.《韩国学报》.1996年.第5期
    28. 张志宏.《圆仁入唐散论》.《文史哲》.1994年.第1期
    29. 杨昭全.《九华山与新罗高僧——地藏》.《东方世界》.1985年.第2期
    30. 杨昭全.《唐罗关系略述(一)》.《朝鲜史研究》.1983年.第5期
    31. 杨昭全.《唐罗关系略述(二)》.《朝鲜史研究》.1985年.第6期
    32. 金世润著,李云铎译.《关于新罗下代的渡唐留学生》.《朝鲜史研究》.1983年.第5期
    33. 李基东著,李云铎译.《罗唐关系的演变与宾贡及第者的出现》.《朝鲜史通讯》.1982年.第4期
    34. 黄权才.《试以唐诗概述会昌后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关系》.《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35. 朴真奭.《公元 8——9 世纪唐与新罗的贸易、人民往来和文化交流》.《延边大学学报》.1978年.第4期
    36. 朱江.《论统一新罗时代的海外交通》.《扬州大学商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37. 徐琛.《圆仁入唐求法通如之旅路线考》.《东南文化》.1995年.第4期
    38. 金宪镛,李健超.《陕西新发现的高句丽人、新罗人遗迹》.《考古与文物》.1999年.第6期
    39. 顾承甫.《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江苏图书馆学报》.1984年.第3期
    40. (韩)朴现圭.《中国佛教圣地普陀山与新罗礁》.《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41. (韩)申滢植.《山东半岛的新罗坊》.《梨花史学研究》. 2003年.第30期
    42. (日)旗田巍, 李东源译.《新罗的村落——正仓院所在新罗村落文书的研究》.《朝鲜史研究》.1985年
    43. Alexander C. Soper, T’ang Ch’ao Ming Hua Lu.The famous painters of the T’ang Dynasty.Archives of the Chinese Art Society of America ,Vol 4,1950
    44. Shultz, Edward J.An Introduction to the Samguk Sagi.Korean Studies, Vol. 28,2004,
    1.(日)圆仁著,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出版.
    2.(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出版
    3.(宋)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 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出版
    4.(宋)王溥.《唐会要》. 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出版
    5.(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 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出版
    6.(韩)金富轼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史记》.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出版
    7.拜根兴.《七世纪中叶唐与新罗关系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8.陈尚胜.《中韩关系史论》. 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出版
    9.陈尚胜.《中韩交流三千年》. 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出版
    10.王赛时.《山东沿海开发史》.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出版
    11.张峡.《张保皋与中韩友好关系史》. 济南: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2002年出版
    12.李宗勋.《朝鲜——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
    13.杨昭全,何彤梅.《中国——朝鲜·韩国关系史》.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
    14.杨昭全,李海山.《韩国汉诗选》.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年出版
    15.杨昭全.《中朝关系史论文集》.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出版
    16.杨昭全等.《中朝关系通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
    17.曲金良主编.《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第一卷)》.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出版
    18.曲金良主编.《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第二卷)》. 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年出版
    19.曲金良主编.《中国海洋文化研究(第三卷)》. 北京:海洋出版社.2002年出版
    20.陈景富.《中韩佛教关系一千年》.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出版
    21.陈景富.《中朝历史交往诗辑注》.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7年出版
    22.黄有福,陈景富.《中韩佛教文化交流史》.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23.刘永智.《中朝关系史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出版
    24.刘永智.《中朝关系史研究》.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出版
    25.朴真奭等.《朝鲜简史》. 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26.朴真奭,姜孟山.《朝鲜中世纪史研究》. 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
    27.朴真奭.《中朝经济文化交流研究》.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
    28.蒋非非,王小甫等.《中韩关系史(古代卷)》.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出版
    29.李宗勋.《唐·新罗·日本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30.孙昌武.《隋唐五代文化志》.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31.何劲松.《韩国佛教史(上)》.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出版
    32.程蔷,董乃斌.《唐帝国的精神文明》.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33.赵浦根,朱亦 .《山东寺庙塔窟》.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出版
    34.余桂元.《中国著名的寺庙宫观与教堂》. 北京:商务印出馆.1996年出版
    35.杨通方.《中韩古代关系史论》.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36.周一良主编《中外文化交流史》.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37.林天蔚,黄约瑟.《古代中韩日关系研究》. 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87年出版
    38.高凤林.《山东通史·隋唐五代卷》.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39.张殿臣,白化文,顾润清.《连云港与海上丝绸之路》. 北京:海洋出版社1990年出版
    40.林天蔚,黄约瑟.《古代中韩日关系史研究》. 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87年出版
    41.(台)严耕望.《新罗留唐学生与僧徒》.《唐史研究丛稿》. 香港:香港新亚研究所.1969年出版
    42.(韩)金文经.《7-10世纪新罗同江南的文化交流》.杭州大学韩国研究所.《中国江南社会与中韩文化交流》. 杭州:杭州出版社.1997年出版
    43.(韩)全海宗著,金善姬译.《中世纪韩中贸易形态初探》.沈善洪编《中韩关系史论集》.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44.(韩)卞麟锡.《唐长安?新罗史迹》.汉城:亚细亚文化社.2000年出版
    45.(韩)全海宗.《中韩关系史论集》.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
    46.(韩)全海宗.《韩中关系史研究》. 汉城:一潮阁.1971年出版
    47.(韩)金翰奎.《?????》. 汉城:???.1999年出版
    48.(韩)权悳永.《古代韩中外交史—遣唐使研究》. 汉城:一潮阁1997年出版
    49.(韩)金文经,金成勋,金井昊.《张保皋海洋经营史研究》. 汉城:李镇出版社.1993年出版
    50.(韩)金文经.《唐高句丽?新罗侨民》. 汉城:日新社.1986年出版
    51.(韩)权悳永.《?????????(在唐新罗人社会研究)》.汉城:一潮阁.2005年出版
    52.(韩)申滢植,金德洙,崔根泳,(中)曲金良.《山东半岛一带?新罗遗迹调查》. 2002年打印本
    53.(日)堀敏一著.韩昇、刘建英译.《隋唐帝国与东亚》.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54.(日)仁井田陞著.栗劲等译.《唐令拾遗》. 长春:长春出版社.1989年出版
    55.(日)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出版
    56.(美)谢弗著.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
    57.Fairbank, John K,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58.Edwin . O. Reischauer, Ennin’s Travels in T’ang China , New York , The Ronald Press Company , 1955
    1. 陈尚胜主编. 《登州港与中韩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2. 石源华,胡礼忠主编.《东亚汉文化圈与中国关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3. 北京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编.《韩国学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出版
    4. 曲金良.《东北亚环黄海“华夷秩序”的历史渊源——以中韩历史渊源为中心》.《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5年.
    5. 曲金良.《中国隋唐时期的沿海港口与东北亚海上交流》.《古代中韩海上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
    6. 卞麟锡.《试论九世纪唐朝新罗坊的性质》.中国唐代学会编辑委员会编.《第二届国际唐代学术会议论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3年出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