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归义军社会教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时间上来看,按照中原王朝的分期,敦煌归义军政权的统治跨越了晚唐、五代、宋初三个历史阶段,从地域上来说,归义军的领地涉及整个河西地区。对于敦煌归义军政权相关历史的考察,也离不开这一时间和地域范围。敦煌文书的发现,为归义军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史料基础,并提供了许多为传统史料所不及的材料。单就归义军时期的教育问题来看,除了历来为学者所关注并研究的官学、私学、寺学教育外,实际上敦煌文书还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关社会教育的资料,有待我们独具慧眼去进一步识别和研究。
     社会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对敦煌归义军时期社会教育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中国古代“政教”、“教化”涵义而展开的,着眼于地方政府在推行社会教育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并将这一时期敦煌一地的社会教育现象从六个方面分别加以考察,包括:
     绪论部分,对“教育”、“社会教育”、“社会教化”概念进行辨析,社会教育的概念是近代以来受西方教育学影响才出现的,但是不能否认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存在社会教育现象,只不过古代通常称之为“社会教化”,是儒家“化民成俗”理念的具体化和衍生,社会教化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对民众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和内化,理清中国古代社会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式,尤其是承担主要社会教化职责的各级地方政府在社会教化方面的措施对于我们今天社会教育的实施具有可供借鉴的价值。敦煌丰富的文书资料为我们展示了归义军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和政治环境下,地方政府在推行社会教育方面的卓有成效的措施。
     第一章,归义军地方政府是推行社会教育的主导力量。首先,归义军地方长官尤其是历任节度使都以自身为表率,对当地民众进行直接的社会教化,并在当地形成了州、县、乡、里坊四级地方政府协同管理的教化模式,在制度上为社会教育的推行提供保障;其次,整顿官学教育体系,以引导和推动地方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这一方面,归义军政权阶层通过设置检校国子祭酒及太学博士来加强和提高教育的地位,恢复州县官学教育体系,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来引导地方教育的发展,同时还设有专科学校培养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庙学制,在意识形态领域加强儒学思想的引导作用;第三,广泛推行科举制,成为归义军地方政府推行社会教育的旨归。表现在任用乡贡明经等饱学之士任州县学教师,充实和提高教师队伍;积极沿袭科举制风俗;敦煌当地的学郎、学士郎们也无不以参加科举考试、立身成名作为学习的原动力;第四,归义军地方政府还积极利用社会各阶层参与到地方社会教育活动中来,包括允许和鼓励地方有识之士办学,允许和鼓励寺院办学,满足更多学子的求学愿望,也为更大范围普及教育提供了可能。
     第二章,以日常读物和民间通俗文学作为载体,推行社会教化。童蒙日常读物和民间通俗文学均是比较通俗的、民众喜闻乐见的又具有娱乐性质的文化传播载体,它们的广泛传播与流行为最广大的下层百姓提供了了解知识、道德、伦理、规范、历史、习俗、文学的机会,也是民众接收文化熏陶、提高自身道德文化素养、完成社会化的过程。
     第三章,归义军时期音乐教育及音乐人才的培养。这一时期,音乐教育还没有被纳入官学教育体系,音乐教育和音乐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靠归义军地方政府的乐营机构来实现,同时寺院因为设乐的需要,也培养一些音乐从业人员。归义军时期的官府和寺院设乐为最广大的民众提供了享受乐舞娱乐、熏陶的机会,符合儒家“乐教”思想,客观上具有辅助教化的功能。
     第四章,归义军时期敦煌农业、手工业技术的教育与传承。农业对于敦煌这样一个四周沙漠环绕的绿洲城镇、拥有较强政权独立性、以农业为主的地区显得尤为重要。归义军政权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本文以农田水利灌溉为例,着重探讨归义军政权在农业教育与管理方面的特点。以绘画、雕塑等技能为代表的敦煌手工业技能的教育也还没有被纳入到学校教育体系当中来,其教育的传播与技能的传授主要是归义军时期的画行、画院、以及官府作坊,这些机构主要的功能是从事石窟、壁画等的创作与临摹工作,在教育方法上,则以师徒传授为主,但却在客观上具备了教育的性质。归义军时期大规模的图壁造寺塑像活动,虽然是以佛教供养、发愿功德为目的,但艺术对人的陶冶与熏陶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地进行着的,那些精美的壁画、雕塑在今天人们看来仍然震撼人心。
     第五章,社会基层组织“社”的社会教化意蕴。这一部分着重对敦煌特殊的私人结社组织所具有的对广大下层民众的教育与教化功能作进一步的探讨,并对粟特等敦煌地区的少数民族在私人结社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进行分析,认为这些少数民族居民汉化程度很高,在结社方面与汉族居民结社无异,充分说明民间结社这一民间组织形式已经完全被接受并作为他们生活的一种常态而存在。相应地,民间结社所具有的教育与教化的功能对于少数民族居民来说也一样适用。
According to the Central Plains Dynasty, Guiyijun acrosses the late Tang Dynasty、Five Dynasties and Song dynasty of three historical stages from the time point of view stages, and involves the entitle HeXi District from a geographical territory. The study to the history of Dunhuang Guiyijun related to the time and region. The discoveries of Dunhuang Documents have provided the historical basis for the study of related Guiyijun issues, and a number of historical dataes are less than traditional materials. Looking at the issues about education of Guiyijun, In additional to government schools, private school, Temple university education, Dunhuang documents also includes informations on a large number of social educations. We need to discerning, further identification and study.
     The social education concept has generalized and division of the narrow sense and broad sense.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phenomenons of Social Education in Guiyijun is mainly from the broad concept of social education, and examined them from five points:
     Prefac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Social Education"、"Social Enlightenment". In modern times, the concept of social education, it appears, was affected by the western education. But we can not deny the existence of the phenomenon of social education in ancient Chinese feudal society. Only ancient often referred to as "social enlightenment", which was the specific and derived in the ideological sphere of influence and internalized. It was value for reference to the implementations of education in our society to clarify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ancient ways and means, especially that primary responsibility of local authorities in terms of measures of social enlightenment Dunhuang documents rich information for us to show the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social education measures, in this special historical period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Chapter one, Guiyijun local government is a dominant forc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 education. First, Guiyijun government especially former jiedushi directed the local populations of social enlightenment as an exemplary, and formed at the local state、county、township、in the square, four local government indoctrination collaborative management model;provided protec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cial education in terms of system. Second, rectifying the official education system to guid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the local community, in this respect, allegiance army sub - sectors of the country by setting the calibration Dr. libation and imperial college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status of education;restoring the magistrate education system with local state and county; Nurturing the talents needs to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setting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college to meet the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Guiding to strengthen the role of Confucianism In the ideological field. Third,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was implemented with extensively. It includes that appointing Heung Gong Ming appointed by counties and other taught men who both school teachers, to rich and enhances teachers;actively followed the custom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local students were also as a goal to participate in the examinations. Fourth, Guiyijun local government also actively used all sectors of society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education, include allowing and encouraging local intellectuals to run schools;allowing and encouraging run schools by temples.
     Chapter two. Local government implemented the social enlightenment by the daily readings and popular literature as vectors. Children's textbooks and popular literature were popular and loved by the people. Spread and popular with these books can provide opportunities to learn knowledge、morality、ethics、norms、history、customs and literature for people.
     Chapter three, Guiyijun has made a large contribution in music education. In this period, Music education has not been included in the Public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Music education and music talents of Guiyijun mainly by local government agencies. Because of need, the temples also cultivates a number of music professionals.
     Chapter four, Guiyijun government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The agriculture is very important to Dunhuang, where oasis town surrounded by four-week desert, primarily depended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had strong independent. In this paper, we will focu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of Guiyijun, it is particularly worth learning that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s and private channels. Education of painting, sculpture and other manual skills. Painting, sculpture and other skills have not yet been incorporated into the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and teaching skills rely mainly on the painting line, Painting, and the official workshop of Guiyijun government. The main functions are from these bodies in caves, murals and other creative and copy, but they get the nature of education in objective. They depended on the Master and apprentice teaching method of education.
     Chapter five, the civil associations have function with the moral education. This section will further explore to the function of Dunhuang special private association which can educate the large number of lower enlightenment people, and we also regard to the Sogdian and other minorities which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ivate association in the Dunhuang area. And found that the ethnic minority residents get high degree level in Han culture. There is no different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Han nationality. It is Full description that the civil association has been fully accepted as a normal life.
引文
①么加利:《西南民族地区校内外教育系统功能研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59-63页。
    ②张诗亚:《活的教育与教育学的活》,《西南教育论丛》,2005年第4期,第1-3页。
    ③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①黄书光:《论中国传统教化的理论基础与组织特征》,《教育学报》,2005年第4期。
    ①《周谷城文集》,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33、235、236页。
    ②吴学信:《社会教育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71页。
    ③詹栋樑:《现代社会教育思潮》,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81年,第3页。
    ①谢荫昌:《社会教育》,台北:“中华”书局,1913年。
    ②余寄:《社会教育》,台北:“中华”书局,1917年,第1页。
    ③马秋帆、熊明安:《晏阳初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5页。
    ④马秋帆:《梁漱溟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01页。
    ⑤王雷:《社会教育概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第33-35页。
    ⑥熊光义:《社会教育的意义与基本观念》,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第八册,教育学,第225页。
    ①蒋雯:“社会教育”,见《教育管理辞典》,海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5页。
    ②张念宏主编:《教育百科辞典》,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8年,第334页。
    ③陈孝彬:“社会教育”,见《教育管理辞典》,海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18页。
    ④郑明东:《社会教育》,台北:正中书局,1988年,第2页。
    ⑤厉以贤著:《现代教育原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334页。
    ⑥《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第313页。
    ⑦孙邦正:《教育概论》,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7页。
    ⑧詹栋樑:《社会教育学》,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83年,第521页。
    ①蒋雯:《教育管理辞典》,海南:海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页。
    ②佘双好:《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本质与内涵》,《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12期。
    ③张念宏:《教育百科辞典》,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8年,第382页。
    ④陈孝彬:《教育管理辞典》,海南:海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18页。
    ⑤龚超、尚鹤瑞:《社会教育概念探微》,《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①龚超、尚鹤瑞:《社会教育概念探微》,《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②龚超:《马克思对西方社会教育思想的批判和继承》,《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第12期。
    ③陈桂生:《教育学的建构》,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83页。
    ④陈桂生:《教育学的建构》,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83页。
    ⑤陈桂生:《教育学的建构》,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83页。 ①《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②[汉]班固:《白虎通义》卷下第28页。《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杂考之属》,第850册,第50页。
    ③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一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92页。
    ④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一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04页。
    ①[明]杨士奇等编:《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卷三、卷八。《文渊阁钦定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第433册,第44、69、189页。
    ②[宋]徐天麟:《西汉会要》卷三十三,第21页。《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第609册,第218页。
    ③[宋]郑樵撰:《通志》卷五十六,第40页。《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别史类》,第374册,第163页。
    ④[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十七,第1页。《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编年类》,第304册,第305页。
    ①颜廷亮:《关于敦煌文化中的教育》,《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②《汉书》卷89《循吏传·文翁》,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625-3626页。
    ①《资治通鉴》卷19汉纪11.
    ②《汉书》卷12《平帝本纪》,第355页。
    ③《后汉书·礼仪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108页。
    ④李正宇:《唐宋时代敦煌的学校》,《敦煌研究》,1986年第1期。
    ⑤《北史·文苑传》。
    ⑥《北史·文苑传》。
    ⑦《通鉴》卷123。
    ⑧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第46-47页。
    ⑨《晋书》卷86《张轨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21-2222页。
    ⑩《晋书》卷94《隐逸传·祈嘉》,第2456页。
    11《晋书》卷87《凉武昭王李玄盛传》,第2259页。
    ①施光明:《略论十六国时期凉州地区的文化教育现象》,《兰州学刊》,1984年第2期。
    ②施光明:《十六国时期西域与五凉文化交流述论》,《兰州学刊》,1990年第2期;《论五凉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融》,《许昌师专学报》,1990年第2期。
    ③黎尚诚:《五凉时期的河西文化》,《西北师院学报》,1985年第3期。
    ④陆庆夫:《五凉文化简论》,《敦煌学辑刊》,1987年第1期。
    ⑤赵以武:《五凉文化述论》,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91-103页。
    ⑥赵以武:《五凉文化述论》,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02页。
    ①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20页。
    ②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第25页。
    ③颜廷亮:《关于敦煌文化中的教育》,《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①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第102页。
    ②[唐]张严远,《书法要录》卷一
    ③《晋书》卷六0《索靖传》。
    ④《晋书》卷六0《索靖传》。
    ⑤《晋书》卷六0《索靖传》。
    ①李正宇:《唐宋时代的敦煌学校》,《敦煌研究》,1986年第1期。
    ②高明士:《唐代敦煌的教育》,《汉学研究》,1986年,第4卷,第2期。
    ③颜廷亮:《关于敦煌文化中的教育》、《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①张永萍:《唐宋敦煌教育初探》,西北师大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6月。
    ②李正宇:《唐宋时代的敦煌学校》,《敦煌研究》,1986年第1期。
    ③高明士:《唐代敦煌的教育》,《汉学研究》,1986年,第4卷,第2期。
    ④那波利贞:《唐钞本杂抄考——唐代庶民教育史研究》,收入那波利贞著:《唐代社会文化史研究第二编》,东京:创文社,1974年第一刷,1977年第二刷。
    ⑤郑志明:《敦煌写本家教类的庶民教育》,《第二届敦煌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汉学研究中心编印,1991年,第125-144页。
    ①郑阿才、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②汪泛舟:《敦煌古代儿童课本》,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③林隆盛:《敦煌童蒙读物分类初探》,《东吴大学文史学报》第8期,1990年,第191-204页。
    ④林隆盛:《敦煌所藏的童蒙读物》,《国文天地》第6卷第4期,1990年,第30-33页。
    ⑤郑志明:《敦煌写本家教类的庶民教育》,《第二届敦煌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汉学研究中心编印,1991年,第125-144页。
    ⑥郑阿财:《敦煌蒙书析论》,《第二届敦煌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汉学研究中心编译1991年,第211-233页。
    ⑦汪泛舟:《敦煌儒家蒙书与意义略论》,《孔子研究》,1993年第1期,第71-78页。
    ⑧周丕显:《敦煌“童蒙”、“家训”写本之考察》,《敦煌文献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6月。
    ⑨张栩:《唐代蒙学读物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6月。
    ⑩周谷平:《敦煌出土文书与唐代教育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年第3期。
    ①王重民:《跋<太公家教>》,《申报》(上海),1948年4月10日第7版;《敦煌遗书论文集》,中华书局,1984年,第134-138页;《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文献卷》2,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279-281页。
    ②王重民:《<太公家教>考》,《周叔弢先生六十生日纪念论文集》,龙门书店,1950年,第69-76页。
    ③王国维:《唐写本<太公家教>跋》,《观堂集林·附别集》4,中华书局,1984年,第1012-1014页。
    ④高国藩:《敦煌本<太公家教>初探》,《敦煌学辑刊》,1984年第1期。
    ⑤罗宗涛:《从敦煌写本<太公家教>看启蒙教育》,《孔孟月刊》第18卷第6期,1980年。
    ⑥周凤五:《<太公家教>研究》,《古典文学》(台)第6集,学生书局,1984年,第317-351页。
    ⑦周凤五:《敦煌写本<太公家教>(含<武王家教>)校勘记》,《郑因白先生八十寿庆文史论文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513-558页。
    ⑧周凤五:《<太公家教>重探》,《汉学研究》第4卷第2期,1986年,第355-377页。
    ⑨汪泛舟:《<太公家教>考》,《敦煌研究》,1986年第1期。
    ⑩汪泛舟《<太公家教>别考》,《敦煌语言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40-247页。
    11汪泛舟:《<太公家教>考补》,<兰州学刊>,1986年第6期。
    13朱凤玉:《<太公家教>研究》,《汉学研究》第4卷地2期,1986年,第389-408页。
    13阎国权:《唐<太公家教>在敦煌》,《敦煌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政协甘肃省敦煌市委员会编,1995年,第150-153页。
    14王国维:《唐写本<兔园册府>残卷跋》,《观堂集林·附别集》4,中华书局,1984年,第1014-1015页。
    15郭长城:《敦煌写本<兔园册府>叙录》,《敦煌学》(台)第8辑,1984年,第47-63页。
    16郭长城:《敦煌写本<兔册府>逸注补》,《敦煌学》(台)第9辑,1985年,第83-106页。
    17周不显:《敦煌古钞<兔园册府>考析》,《敦煌学辑刊》,1994年第2期。
    18陈祚龙:《敦煌写本<新集严父教>校释》,《中国中世文学研究》第3期,1963年,第33-44页。
    19朱凤玉:《敦煌通俗读物<新集严父教>研究》,《木铎》(台)第11期,1987年,第307-320页。
    20陈祚龙:《关于敦煌古抄李唐<崔氏夫人训女文>——云楼杂简之一》,《东方杂志》(副刊)第9卷第2期,1975年,第68-74页。
    21郑阿财:《敦煌写本<崔氏夫人训女文>研究》,《中兴法商学报》第19期,1984年,第319-335页。
    22高国藩:《敦煌本<崔氏夫人训女文>及其由来》,《古典文学知识》,1995年第6期。
    23赵跟喜:《敦煌唐宋时期的女子教育初探》,《敦煌研究》,2006年第2期。
    24郑阿财:《敦煌写卷<新集文词九经抄>研究》,《汉学研究》(台)第4卷第2期,1986年,第271-290页。
    25郑阿财:《敦煌写本<新集文词九经抄>校录》,《敦煌学》(台)第12辑,1987年,第109-125页。
    ①李丹禾:《敦煌残卷<新集文词九经抄>初探(之一),《古文献研究》第2辑,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66-179页。
    ②郑炳林、徐晓丽:《俄藏敦煌文献<新集文词九经抄>写本缀合与研究》,《兰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③小川贯贰:《敦煌佛寺的学士郎》,龙骨大学论集,400、401合并号,1973年3月。
    ④杨秀清:《浅谈唐、宋时期敦煌地区的学生生活》,《敦煌研究》,1999年第4期。
    ⑤李正宇:《一件唐代学童的习字作业》,《文物天地》,1986年第6期。
    ⑥项楚:《敦煌诗歌导论》,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
    ① D.Twitchett, The Composition of the Tang Ruling Class:New Evidence from Tunhuang Perspectives on the Tang,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3。转引自姜伯勤:《敦煌科举文书的社会功能——兼论敦煌写本中的社会史料》,《中山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②姜伯勤:《敦煌科举文书的社会功能——兼论敦煌写本中的社会史料》,《中山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③姜伯勤:《敦煌科举文书的社会功能——兼论敦煌写本中的社会史料》,《中山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④姜伯勤:《敦煌科举文书的社会功能——兼论敦煌写本中的社会史料》,《中山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⑤汪泛舟:《敦煌的童蒙读物》,《文史知识》,1988年第8期。
    ①孟宪实:《敦煌民间结社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71页。
    ②李冬梅:《唐五代敦煌学校部分教学档案简介》,《敦煌学辑刊》,1995年第2期。
    ③李冬梅:《唐五代敦煌学校部分教学档案简介》,《敦煌学辑刊》,1995年第2期。
    ④赵和平:《敦煌写本书仪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第35页。
    ⑤[法]戴仁著,杨金平、乔雪梅译,邢克超校:《十世纪敦煌基础教育教材与学校文化》,《法国汉学》第8辑(教育史专号),中华书局,2003年,第87-98页。
    ⑥杨秀清:《社会生活的常识、经验与规则及其思想史意义——以唐宋时期敦煌地区为中心》,《敦煌研究》, 2006年第4期。
    ①小川贯壹:《敦煌佛寺的学士郎》,龙骨大学论集,400、401合并号,1973年3月。
    ②李正宇:《敦煌地区古代祠庙寺观简志(一)(二)》,《敦煌学辑刊》,1988年第1、2期。
    ③张弓:《公元九、十世纪敦煌的寺学教育及其儒经读本》,《第十二届国际佛教教育文化研究讨论会专辑》,梵华大学,2002年7月,第14-25页。
    ①李重申:《敦煌古代体育文化》,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
    ②李重申、韩佐生:《敦煌体育文物概述》,《体育文化导刊》,1992年第1期。
    ③李重申、韩佐生:《敦煌佛教文化与体育》,《敦煌研究》,1992年第2期。
    ⑤李重申:《敦煌体育研究的成果与展望》,《敦煌研究》(特刊),1994年。
    ⑤李重申、田鹤鸣等:《敦煌马球史料探析》,《敦煌研究》,1994年第4期。
    ⑥李金梅、刘传绪、李重申:《敦煌传统文化与武术》,《敦煌研究》,1995年第2期。
    ⑦李重申、韩佐生:《敦煌体育史料考析》,《1990年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石窟考古编》,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年,第132-136页。
    ⑧李重申、李金梅、吕克强:《敦煌古代的博弈文化》,《敦煌佛教文化研究》,社科纵横编辑部编印,1996年,第185-192页。
    ⑨李重申、田鹤鸣:《敦煌魏晋画像砖中的体育形态》,《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论集》,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532-537页。
    ⑩李重申:《凝固在丝绸之路上的体育文化》,《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1996年,第462-473页。
    11李金梅、路志俊:《古代西陲地区的弓箭文化》,《体育文化导刊》,1999年第2期。
    12李重申、李金梅等:《敦煌莫高石窟与角抵戏》,《体育文化导刊》,2001年第1期。
    13李并成:《从敦煌算经看我国唐宋时代的初级学校教育》,《数学教学研究》,1998年第1期。
    14许康:《敦煌算书透露的科学与社会信息》,《敦煌研究》,1989年第1期。
    ①郑炳林:《唐五代敦煌的医事研究》,《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514-528页。
    ②陈逸平:《唐宋时期敦煌大众的历史知识》,《敦煌研究》,2006年第2期。
    ①杜维明著,钱文忠、盛勤译:《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页。
    ②黄书光:《中国社会教化的传统与变革》,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0页。
    ③《汉书》《董仲舒传》。
    ④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13-214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四九。《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编年类》,第308册,第413页。
    ②荣新江:《敦煌写本<敕河西节度兵部尚书张公德政之碑>校考》,《周一良先生八十生日纪念论文集》,北
    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206-216页。
    ③张鸿勋:《敦煌讲唱文学作品选注》,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26页。
    ④P.4660《康通信邈真赞》,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114页。
    ⑤P.4660《令狐公邈真赞》,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144页。
    ⑥P.4660《令狐公邈真赞》,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146页。
    ⑦P.4660《令狐公邈真赞》,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151页。
    ①P.4660《令狐公邈真赞》,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166页。
    ②P.4660《康通信邈真赞》,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114页。
    ③P.4660《令狐公邈真赞》,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144页。
    ④P.4660《令狐公邈真赞》,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166页。
    ⑤P.4640《翟家碑》,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54-62页。
    ⑥P.4660《翟神庆邈真赞》,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197页。
    ⑦P.3827《归义军节度授官牒样式》,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四辑,第304页。
    ①姜伯勤:《敦煌社会文书导论》,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1年,第123页。
    ②《五代会要》卷二十五,“幕府”条。
    ③P.3805《后唐同光三年(925)六月一日宋员进改补充节度押衙牒》,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四辑,第294页。
    ④S.4363《后晋天福七年(942)七月史再盈改补充节度押衙牒》,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四辑,第298-299页。
    ①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四辑,第293-306页。
    ②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447-448页。
    ③郑炳林:《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8-89页。
    ①郑炳林:《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第98-99页。
    ②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五辑,第26页。
    ③颜廷亮主编:《敦煌文学》,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83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第六册《职官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919页。
    ②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973页。
    ③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977页。
    ①郑炳林:《晚唐五代归义军疆域演变研究》,载《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32页。
    ②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401页。
    ③P.4276《管内三军百姓奏请表》中称:“归义军节度左都押衙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御史大夫怀恩并州县僧俗官吏兼二州六镇耆老及通颊退浑十部落三军蕃汉百姓一万人上表”,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3辑,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第386页:敦煌莫高窟第108窟甬道北壁西向第四身供养人画像题记云:“故兄归义军节度应管内二州六镇马步军诸司都管将使检校司空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谯郡曹□□一心供养”,载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103页。
    ④《宋会要辑稿》198册《蕃夷》五,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7767页。
    ⑤P.4640《大唐宗子陇西李氏再修功德记碑》,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43页。
    ⑥P.4660《康使君邈真赞并序》,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151页。
    ⑦P.2913《张淮深墓志铭》,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301页。
    ⑧荣新江:《敦煌写本<敕河西节度兵部尚书张公德政之碑>校考》,《周一良先生八十生日纪念论文集》,北京,1992年,第206-216页。
    ①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347页。
    ②黄征、吴伟:《敦煌愿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第67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44《职官志三·州县官员》,第6册,第1921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0《地理志四》,第4册,第1044-1046页。
    ⑤P.4640《翟家碑》,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54-62页。
    ⑥P.4660《翟神庆邈真赞》,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197页。
    ①P.3718《张清通邈真赞并序》,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441-443页。
    ②P.2970《阴善雄邈真赞并序》,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475-476页。
    ③P.2482《阴善雄墓志铭并序》,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480-484页。
    ④P.3718《薛善通邈真赞并序》,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464-465页。
    ①P.3718《梁幸德邈真赞并序》,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150页。
    ②[唐]杜佑:《通典》卷33《职官典十五·乡官》,第1册,第922-923页。
    ③[唐]杜佑:《通典》卷33《职官典十五·乡官》,第1册,第924页。
    ①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35页。
    ②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35页。
    ③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36页。
    ④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3页。
    ⑤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157页。
    ⑥冯培红:《敦煌归义军职官制度》,第240、241页。
    ⑦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四辑,第386页。
    ⑧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四辑,第377页。
    ⑨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166页。
    ⑩黄永武:《敦煌宝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1986年,第132册,第565页。
    ①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421页。
    ①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466-467页。
    ②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424页。
    ③《吐鲁番出土文书》,第六册,第526页。
    ④《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七册,第422页。
    ⑤《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七册,第453页。
    ①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二辑,第149页。
    ②参见赵贞:《归义军史事考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2页。
    ①赵贞:《归义军史事考论》,第92页。
    ②[清]徐松撰、[清]张穆校补:《唐两京城坊考》卷三《西京外郭城》,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2页。
    ①赵贞:《归义军史事考论》,第93页。
    ②王仲荦:《敦煌石室地志残卷考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33页。
    ③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39页。
    ④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73页。
    ⑤濮仲远:《唐宋时期沙州城防考》,《兰州学刊》,2005年第2期。
    ⑥赵贞:《归义军史事考论》,第95页。
    ⑦《周礼注疏》卷三十三,《夏官司马·廋人》,参见《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861页。
    ⑧《春秋公羊传注疏》卷一《隐公元年》,参见《十三经注疏》,第2199页。
    ⑨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第45页。
    ①李正宇:《渥洼水天马史事综理》,《敦煌研究》,1990年第3期。
    ②宁可、郝春文辑校:《敦煌社邑文书辑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5-7页。
    ③郝春文:《<敦煌社邑文书辑校>补遗》,见郝春文:《中古时期社邑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6年,第397页。
    ④宁可、郝春文辑校:《敦煌社邑文书辑校》,第661页。
    ⑤同上书,第666-667页。
    ⑥同上书,第670页。
    ⑦同上书,第680页。
    ⑧姜亮夫:《莫高窟年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436页;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第104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4年,第270页。
    ①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四辑,第184页。
    ②《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文献》,第2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05页。
    ③黄征、吴伟编校:《敦煌愿文集》,第949页;《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51页。
    ④黄征、吴伟编校:《敦煌愿文集》,第336页。
    ⑤黄征、吴伟编校:《敦煌愿文集》,第594页。
    ⑥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35页。
    ⑦赵贞:《归义军史事考论》,第91页。
    ⑧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166页。
    ⑨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506页。
    ⑩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441-442页。
    11赵贞:《归义军史事考论》,第92页。
    ①《汉书·儒林传》。
    ②《汉书·董仲舒传》。
    ③[清]张廷玉等撰:《明史·选举制》,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①P.4640《大唐宗子陇西李氏再修功德记碑》,载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41页。
    ②[唐]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卷二,《名例律》第十六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3页。
    ③[唐]李隆基撰、[日]广池千九郎训点、内田智雄补定《大唐六典》卷二一,三秦出版社,1991年,第394页。
    ④高明士:《唐代敦煌的教育》,见《汉学研究》第四卷第2期,1986年,第245页。
    ①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第17页。
    ①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第16页。
    ②[宋]王敷撰:《五代会要》卷6《杂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①《通典》卷32《职官典十四》,第1册,第895页。《旧唐书》卷44《职官志三》,第6册,第1922页。
    ②冯培红:《敦煌归义军职官制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敦煌区域史地文献专题研究》,2006年,第64页。
    ③李正宇:《唐宋时代的敦煌学校》,《敦煌研究》,1986年第1期。
    ④《法藏敦煌西域文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4册,第96页。
    ①《大唐六典》卷9《集贤院》,第196页;第207-208页。《旧唐书》卷43《职官志二》,第6册第1853页。
    ②冯培红:《敦煌归义军职官制度》,第81页。
    ①严耕望:《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唐代研究论集》,第2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2年,第9页。
    ②严耕望:《唐人习业山林寺院之风尚》,第10页。
    ③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中印文化对敦煌寺院的影响》,项楚,郑阿财:《新世纪敦煌学论集》,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第331-337页。
    ④姜伯勤:《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86页。
    ⑤姜伯勤:《敦煌社会文书导论》,第89页。
    ⑥郑阿才、朱凤玉著:《开蒙养正——敦煌的学校教育》,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7页。
    ⑦参见拙文:《晚唐五代宋初敦煌三界寺寺学教育与佛教传播》,《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①[清]董浩《全唐文·敦煌郡僧正慧苑除临坛大德制》卷七五○,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770-7771页。
    ②高明士:《唐代东亚教育圈的形成》,台北:“国立”编译馆,1984年,第229页。
    ①姜亮夫:《敦煌学论文集》上(成均楼论文辑第二种),1987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6页。
    ②[日]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90年,第429页。
    ③[日]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468页。
    ④[日]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477页。
    ⑤[日]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402页。
    ⑥[日]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403页。
    ⑦[日]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403页。
    ⑧[日]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405页。
    ①李正宇:《敦煌学郎题记辑注》,《敦煌学辑刊》,1987年第1期。
    ②同上。
    ③同上。
    ④[日]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402页。《无名歌》录文参见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387页。
    ①[日]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423页。
    ①[日]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453页。
    ②[日]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467页。
    ③[日]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500页。
    ④[日]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465页。
    ⑤[日]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506页。
    ⑥郑炳林:《从敦煌文书看唐五代敦煌地区的医事状况》,《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1期。
    ① P.4660《河西都僧统翟和尚邈真赞》,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180页。
    ②郑炳林:《从敦煌文书看唐五代敦煌地区的医事状况》,《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1期。
    ③《十六国春秋辑补·前凉录》附《索泮传》。
    ④P.4010、P.4615《索崇恩和尚修功德记》,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286页。
    ①P.4660《金光明寺故索法律邈真赞并序》,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108页。
    ②P.4660《索法律智岳邈真赞》,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170页。
    ③李应存、史正刚:《从敦煌佛书中的医学内容谈佛教的世俗化》,《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4期。
    ④《大正藏》卷40,第148页,中栏。
    ①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第78页。
    ②施萍婷:《本所藏<酒帐>研究》,《敦煌研究》,1983年创刊号,总第3期。
    ③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78页。
    ④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61页。
    ⑤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78页。
    ⑥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66页。
    ①《敦煌碑铭赞辑释》,第192页。
    ②《敦煌碑铭赞辑释》,第312-313页。
    ③《敦煌碑铭赞辑释》,第389-390页。
    ④《敦煌碑铭赞辑释》,第510-511页。
    ⑤《敦煌碑铭赞辑释》,第512-513页。
    ⑥《敦煌碑铭赞辑释》,第540-541页。
    ⑦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佛教转向人间化的特点》,《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第548页。
    ①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第102页。
    ①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第103页。
    ②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20页。
    ③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第25页。
    ④《资治通鉴》,卷123胡三省注。
    ⑤《资治通鉴》卷一二四。
    ①高明士:《唐代敦煌的教育》,《汉学研究》第4卷第2期,1986年。
    ①高明士先生认为“所谓‘就家’,可能(是)住在自宅然后以通学方式到寺院就读的学生”(《唐代敦煌的教育》);李正宇先生于“就家学”之“就”字下括号内写“龙?”,则疑其可能为“龙家学”(《唐宋时代的敦煌学校》);颜廷亮先生认为“就家学”即姓“就”者所办学校,敦煌有就姓人家。S.4504乙未年《贷生绢契》有就弘子,莫高窟第98窟、第290窟供养人题记中分别有就吕盈,就恭子。
    ①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页。
    ②项楚:《敦煌诗歌导论》,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第323页。
    ①郑阿财、朱凤玉:《开蒙养正——敦煌的学校教育》,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6页。
    ①黄永武主编:《敦煌从刊初集》第一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第237页。②姜亮夫:《敦煌——伟大的文化宝藏》,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第124页。
    ③林明波:《唐以前小学书之分类与杂证》,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75年:周祖谟:《敦煌唐本字书叙录》,载《敦煌语言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1页;庆谷寿信:《敦煌出土の“俗务要名林”(资料篇)》,《人文学报》112期,1976年,《俗务要名林反切声韵考》,《人文学报》128期,1978年。
    ④朱凤玉:《敦煌写卷“俗务要名林”研究》,载《第二届国际唐代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669-700页,文津出版社,1993年6月。
    ⑤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9页。
    ⑥姜亮夫:《敦煌——伟大的文化宝藏》,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34页。
    ⑦朱凤玉:《敦煌写本字样书研究之一》,《华冈文科学报》第17期,1989年,第122页。
    ①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第299页。
    ①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第326页。
    ②那波利贞:《唐钞本<杂抄>考——唐代庶民教育史研究资料》,支那学第10卷,1942年。
    ①王三庆:《敦煌类书》,高雄:丽文文化公司,1993年,第105页。
    ②那波利贞:《唐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东京:创文社,1977年。
    ③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288页。
    ①屈直敏:《从敦煌写本<励忠节钞>看唐代的知识、道德与政治秩序》,《兰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②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第260-262页。
    ①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第257-258页。
    ①项楚:《敦煌诗歌导论》,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第199-200页。
    ①项楚:《敦煌诗歌导论》,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第184页。
    ①[日]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429页。
    ②[日]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468页。
    ③[日]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477页。
    ①P.5007号《唐人诗卷四首》,见黄永武:《敦煌宝藏》,第140卷,第589页。
    ②《全唐诗》卷三八六。
    ③齐陈骏:《敦煌沿革与人口》,《敦煌学辑刊》第一、二期。
    ④张鸿勋:《敦煌说唱文学概论》,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第8页。
    ①谢稚柳:《敦煌艺术叙录》,第449页。
    ②项楚:《敦煌变文选注》(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633页。
    ①孙楷第:《读变文二则》之二《唱经题之变文》.
    ②任二北:《敦煌歌辞总编》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7年。
    ③[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卷一百五十一。
    ①《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第2997页。
    ②周绍良、白化文编:《敦煌变文论文录》(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08页。
    ③徐志啸:《敦煌文学之变文辩》,载《中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4期。
    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二篇《宋元话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324页。
    ①项楚:《敦煌变文选注》(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70页.
    ②项楚:《敦煌变文选注》(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70页。
    ①张鸿勋:《敦煌讲唱文学作品选注》,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14-215页。
    ②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258页。
    ①张鸿勋:《敦煌讲唱文学作品选注》,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25-226页。
    ②项楚:《敦煌变文选注》(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50页。
    ①王钦若:《册府元龟》卷639,《贡举部·条制一》,台北:台湾中华印书馆,1972年,第7669页。
    ②王溥:《唐会要》卷36,台北:世界书局,1982年,第658页。
    ③唐玄宗:《孝经序》,《十三经注疏本》,台北:艺文印书馆,1997年。
    ④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2,唐玄宗《颁重注<孝经>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0年。
    ①《唐会要》卷35,“经籍”条,第645页。
    ②许建平:《敦煌经籍叙录》,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87页。
    ①[清]秦蕙田撰:《五礼通考》卷一百古七,第3页。《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礼类》,第137册,第795页。
    ②王世舜:《尚书今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49页。
    ③[宋]陈踢:《乐书》卷四,第2页。《文渊阁四库全书·经部·乐类》,第211册,第40页。
    ④刘师培:《清儒得失论——刘师培论学杂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9页。
    ⑤中央音乐学院理论组:《乐记批注》,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6年,第1页。
    ⑥中央音乐学院理论组:《乐记批注》,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6年,第5页。
    ⑦中央音乐学院理论组:《乐记批注》,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6年,第1页。
    ⑧中央音乐学院理论组:《乐记批注》,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6年,第6页。
    ①中央音乐学院理论组:《乐记批注》,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6年,第54页。
    ②伏生:《汉魏遗书钞·尚书大传》,刻本,德州:雅雨堂,1765年,第11页。
    ③左丘明:《左传》,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94页。
    ④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923页。
    ⑤崔述:《洙泗考信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97页。
    ⑥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925页。
    ⑦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58页。
    ⑧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34页。
    ⑨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02页。
    ⑩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31页。
    1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天津: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7页。
    ①胡秋原:《古代中国文化与中国知识分子》,北京:学术出版社,1988年,第7页。
    ②中央音乐学院理论组:《乐记批注》,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6年,第7、13、13、14、51、17页。
    ③《新唐书·百官志》,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244页。
    ④司马光:《资治通鉴》,文渊阁影印《四库全书》第30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72页。
    ①郑处海:《明皇杂录》,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27页。
    ②P.3882《府君元清邈真赞并序》,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532页。
    ③谢稚柳:《敦煌艺术叙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449页。
    ④池田温著,龚泽铣译:《中国古代籍帐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606、609页。
    ⑤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529页。
    ①李正宇:《归义军乐营的机构与配置》,《敦煌研究》,2000年第3期。
    ②李正宇:《归义军乐营的机构与配置》,《敦煌研究》,2000年第3期。图版见黄永武:《敦煌宝藏》,第132册,第587页。
    ③李正宇:《归义军乐营的机构与配置》,《敦煌研究》,2000年第3期。
    ①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四辑,第113页。
    ②[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630页。
    ③[五代]刘昫:《旧唐书·职官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875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百官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243页。
    ⑤黄永武:《敦煌宝藏》,第135册,第149页。
    ①[唐]李林甫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十四“太卜署”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413页。
    ②李正宇:《敦煌傩散论》,《敦煌研究》,1993年第2期。
    ①李正宇:《敦煌傩散论》,《敦煌研究》,1993年第2期。
    ②谭蝉雪:《敦煌岁时文化导论》,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第97页。
    ①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441页。
    ②刘歆:《西京杂记》,卷五。
    ③谭蝉雪:《敦煌岁时文化导论》,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第9页。
    ④谭蝉雪:《敦煌岁时文化导论》,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第9页。
    ①李正宇:《归义军乐营的机构与配置》,《敦煌研究》,2000年第3期。
    ②汤君:《敦煌燕乐歌舞考略》,《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③S.610《杂集实用要字一千三百言·音乐部第三》,录自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第58页。图版见黄永武:《敦煌宝藏》,第5册,第127页。
    ④S.6208《新商略古今字样提其时要并行正俗释》,录自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第58页。
    ⑤P.2578《开蒙要训一卷》,录自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8页。
    ①汤君:《敦煌燕乐歌舞考略》,《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①《大正藏》,卷24,第916页上。
    ②《大正藏》卷1,第261页上。
    ③《大正藏》卷3,第884页下。
    ①《大正藏》卷46,第463页下。
    ②《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四卷。
    ③黄永武:《敦煌宝藏》,第37册,第121页。
    ④[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四《祠部郎中员外郎》,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26页。
    ⑤王昆吾:《原始佛教的音乐及其在中国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⑥姜伯勤:《敦煌音声人略论》,《敦煌研究》,1988年第4期。
    ⑦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854-865页。
    ⑧乜小红:《唐五代敦煌音声人试探》,《敦煌研究》,2003年第3期。
    ①刘进宝:《归义军时期的“音声人”》,《敦煌研究》,2006年第1期。
    ②李小荣:《敦煌佛教音乐文学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39-744页。
    ③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东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79年,第580-581页。
    ④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三辑,第131页。
    ①黄征、吴伟校注:《敦煌愿文集》,长沙:月麓书社,1995年,第961-962页。
    ②李小荣:《敦煌佛教音乐文学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40页。
    ①池田温著,龚泽铣译:《中国古代籍帐研究》,第551页。
    ①黄永武:《敦煌宝藏》,第3册,第281页。
    ②李正宇:《归义军乐营的机构与配置》,《敦煌研究》,2000年第3期。
    ③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546页。
    ④饶宗颐:《敦煌曲》,Airs de Touen - Houang (with an Adaptation into French by Prof Paul Demieville):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he Sientifique, Paris; 1971,p217.
    ①黄永武:《敦煌宝藏》,第124册,第479-483页。
    ②黄永武:《敦煌宝藏》,第123册,第275页。
    ③黄永武:《敦煌宝藏》,第128册,第221页。
    ①黄永武:《敦煌宝藏》,第124册,第267页。
    ②黄永武:《敦煌宝藏》,第124册,第479页。
    ①张景书:《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5月,第4页。
    ①《后汉书·礼仪志》。
    ②《汉书·文帝纪》。
    ③《旧唐书·礼仪志》
    ④黄永武:《敦煌宝藏》,第121册,第43页。
    ①《说郛》卷五下。
    ①宁可:《敦煌社邑文书辑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695-696页。
    ②张景书:《中国古代农业教育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18页。
    ①冯培红:《唐五代敦煌的营田与营田使考》,载《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47页。
    ②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二辑,第328页。
    ③冯培红:《唐五代敦煌的营田与营田使考》,第249页。
    ④冯培红:《唐五代敦煌的营田与营田使考》,第249页。
    ⑤P.3718《阎子悦生前写真赞并序》,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424-425页。
    ①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31页。
    ①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第194页。
    ①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第196-213页。
    ①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第40-41页。
    ②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第58页。
    ③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第59页。
    ①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第60页。
    ②向达:《敦煌艺术概论》、《莫高、榆林二窟杂考》,《文物参考资料》,1951年第2卷第4期、第5期。
    ③谢稚柳:《敦煌艺术叙录》,上海:上海出版公司,1955年。
    ④潘洁兹:《敦煌莫高窟艺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⑤常书鸿:《敦煌石窟艺术》,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79年。
    ⑥史苇湘:《丝绸之路上的敦煌与莫高窟》,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
    ⑦万庚育:《珍贵的历史资料——莫高窟供养人画像题记》,《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⑧段文杰:《段文杰敦煌艺术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⑨姜伯勤:《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⑩郑炳林:《唐五代敦煌手工业研究》,《敦煌学辑刊》,1996年第1期。
    11马德:《敦煌工匠史料》,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①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第534页。
    ①郑炳林:《唐五代敦煌医学酿酒建筑业中的粟特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②郑炳林:《唐五代敦煌手工业研究》,《敦煌学辑刊》,1996年第3期。
    ①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9。
    ①孟宪实:《论唐宋时期敦煌民间结社的组织形态》,《敦煌研究》,2002年第1期。
    ②孟宪实:《论唐宋时期敦煌民间结社的组织形态》,《敦煌研究》,2002年第1期。
    ①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第271页。
    ②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第269页。
    ③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第274页。
    ④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第299页。
    ①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第299页。
    ②孟宪实:《论唐宋时期敦煌民间结社的组织形态》,《敦煌研究》,2002年第1期。
    ③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第273页。
    ④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第278页。
    ⑤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第281页。
    ⑥孟宪实:《论唐宋时期敦煌民间结社的组织形态》,《敦煌研究》,2002年第1期。
    ⑦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第277页。
    ①孟宪实:《论唐宋时期敦煌民间结社的组织形态》,《敦煌研究》,2002年第1期。
    ①乜小红:《论唐五代敦煌的民间社邑——对俄藏敦煌дx11038号文书研究之一》,《武汉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①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私社的教育与教化功能》,《敦煌吐鲁番研究》第九卷,2006年,第303-315页。
    ①宁可、郝春文:《敦煌社邑的丧葬互助》,《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
    ②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私社的教育与教化功能》,第303-315页。
    ③池田温:《八世纪中叶敦煌的粟特人聚落》,《唐研究论文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67页。
    ④张广达:《唐代六胡州等地的昭武九姓》,《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
    ⑤李鸿宾:《史道德族属及中国境内的昭武九姓》,《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①荣新江:《古代塔里木盆地周边的粟特移民》,《西域研究》,1993年第2期;《西域粟特移民考》,马大正等编:《西域考察与研究》,乌市: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8-161页。
    ②杨铭:《吐蕃统治下的河、陇少数民族》,《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
    ③许新国《都兰吐蕃墓出土含绶鸟织锦研究》,《中国藏学》,1996年第1期。
    ④郑炳林:《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59-371页。
    ⑤郑炳林:《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第391-399页。
    ⑥郑炳林:《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第399-400页。
    ⑦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第239-240页。
    ⑧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的胡姓居民与聚落》,《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法国汉学》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78-190页。
    ①郝春文:《中古时期社邑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6年,第257页。
    ②宁可、郝春文:《敦煌写本社邑文书述略》,《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①参看《俄藏敦煌文献》,第1册彩四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②李正宇:《敦煌地区古代祠庙寺观简志》,《敦煌学辑刊》,1988年第1期。
    ③郑炳林:《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第391-399页。
    ①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粟特妇女生活研究》,《敦煌归义军史研究三编》,第568页。
    ②孟宪实:《试论敦煌的妇女结社》,《敦煌吐鲁番研究》第八卷,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①《唐会要》卷38《葬》,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②《全唐文》卷154,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③《唐会要》卷38《葬》,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④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⑤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1辑,第332页。
    ①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二辑,第148-149页。
    ②孟宪实:《唐宋之际敦煌的民间结社与社会秩序》,第543-558页。
    ③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私社的教育与教化功能》,第303-315页。
    ①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2页。
    ①郝春文:《敦煌的渠人与渠社》,《中古时期社邑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6年,第206页。
    ②[宋]脱脱等《宋史》卷192《兵志六·乡兵三·保甲条》,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③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61-462页。
    ④陈俊民:《蓝田吕氏遗著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568-569页。
    ⑤吕大忠:《吕氏乡约》,同上书,参见《宋史》卷34《吕大防传》。
    ⑥吕大钧(和叔):《答刘平叔书》,《吕氏乡约·乡仪》,随庵徐氏丛书续编,第2册,南陵徐乃品影宋嘉定本重。 ①安广禄:《我国最早的乡规民约》,《农村发展论丛》,1998年第4期。
    ②《熙宁九年十二月初五日汲郡吕大忠白》,《吕氏乡约》,随庵徐氏从书续编,第2册,南陵徐乃品影宋嘉定本重。
    ③[宋]张载:《张子全书》卷14,《性理拾遗》,北京:商务印书局馆,《四部丛刊》本。
    ④宋濂等:《元史》卷九十三,《食货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354-2355页。
    ①《通制条格》,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89页。
    ②杨讷:《元代农村社制研究》,《历史研究》,1965年第4期。
    ③《通制条格》,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87页。
    ④《通制条格》,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91-192页。
    ①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十六,《职役二》,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908下-2909上。
    ②张延昭:《元代“社”制与儒学教化》,《教育史研究》,2009年第3期。
    1、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十六,《职役二》,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
    2、[宋]王溥撰《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3、[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4、[宋]李防《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5、[宋]李防等撰《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6、[汉]班固撰,[清]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1962年。
    7、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8、[唐]李百药撰《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9、[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10、[北齐]魏收撰《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1、[唐]李延寿撰《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2、[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3、[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4、[宋]欧阳修、宋祈撰《新唐书》,书京:中华书局,1975年
    15、[宋]王敷撰《五代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1978年。
    16、[清]董浩等撰《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7、[唐]长孙无忌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中华书局,1983年。
    18、[日]圆仁撰,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9、[唐]杜佑撰《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20、[唐]释道宣撰《广弘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21、[梁]僧佑《弘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22、[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23、[梁]释慧皎撰《高僧传》,汤用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24、[宋]李防等编《文苑英华》,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25、《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本,1996年。
    26、唐玄宗《孝经序》,《十三经注疏本》,台北:艺文印书馆,1997年。
    27、[唐]郑处海《明皇杂录》,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28、[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29、[北魏]崔鸿著,[清]汤球辑补《十六国春秋辑补·前凉录》,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
    30、杜牧:《樊川文集》卷二十。《续修四库全书》,第131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31、[唐]李延寿撰《北史》,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32、[梁]]沈约撰《宋书》,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33、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1—14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1986年。
    34、黄永武主编《敦煌丛刊初集》1—16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
    35、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1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
    36、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2—5辑,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
    37、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敦煌古文献编辑委员会、英国国家图书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合编《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分)1—14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1995年。
    38、海古籍出版社、法国国家图书馆编《法藏敦煌西域文献》1—3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5年。
    39、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俄罗斯科学出版社东方文学部、上海古籍出版社合编《俄藏敦煌文献》1—1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001年。
    40、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
    41、郝春文《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1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42、郝春文《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1—5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006年。
    43、[日]那波利贞《关于唐代农田水利的规章》,《史学杂志》第54卷,1943年。
    44、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
    45、严耕望《唐史研究丛稿》,香港:新亚研究所,1969年。
    46、小川贯弌《敦煌の戒牒》,龙谷大学史学会编《龙谷史坛》,1973年。
    47、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东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79 年。
    48、土桥秀高《戒律の研究》,永田文昌堂刊,1980年。
    49、孙修身《敦煌三界寺》,《甘肃省史学会论文集》,1982年。
    50、王尧、陈践译注《敦煌吐蕃文选》,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
    51、高明士《唐代东亚教育圈的形成》,台北:“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84年。
    52、潘重规《敦煌变文集新书》下册,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印行,1984年。
    53、张波《西北农牧史》,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
    54、戴密微著,庚升译《吐蕃僧诤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
    55、钱穆《论语新解》,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
    56、季羡林《大唐西域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57、韩国磐《敦煌吐鲁番出土经济文书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6年。
    58、姜伯勤《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59、谢和耐著,耿升译《中国五——十世纪寺院经济》,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
    60、任二北《敦煌歌辞总编》: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61、姜亮夫《敦煌学论文集》上(成均楼论文辑第二种),上海:山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62、蒋绍愚《<王梵志诗校辑>商榷》,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古籍点校疑误汇录》,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63、萧默《敦煌建筑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64、颜廷亮主编《敦煌文学》,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
    65、魏传义《艺术教育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
    66、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90年。
    67、项楚《王梵志诗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68、雷文治《敦煌变文选注》,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
    69、姜伯勤《敦煌社会文书导论》,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1年。
    70、郑炳林《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
    71、谢重光、白文固《中国僧官制度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72、陈士强《佛典精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73、中村元《原始佛教の成立》,春秋社,1992年。
    74、陈俊民《蓝田吕氏遗著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75、荣新江《敦煌写本<敕河西节度兵部尚书张公德政之碑>校考》,《周一良先生八十生日纪念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76、饶宗颐《敦煌邈真赞校录并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
    77、施萍亭《三界寺·道真·敦煌藏经》,《1990年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史地·语文编),1995年。
    78、敦煌研究院编《1990年敦煌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石窟·史地·语文集》,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年。
    79、黄征、吴伟《敦煌愿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
    80、王书庆《敦煌佛学·佛事篇》,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5年。
    81、谢生保《敦煌民俗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
    82、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
    83、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石窟内容总录》,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84、谢稚柳《敦煌艺术叙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85、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86、杨际平《五——十世纪敦煌的家庭与家族的关系》,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
    87、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88、郑炳林《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
    89、李正宇《敦煌史地新论》,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
    90、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91、汪娟《敦煌礼忏文研究》,台北:法鼓文化事业公司,1998年。
    92、谭婵雪《敦煌岁时文化导论》,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8年
    93、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94、陈允吉、胡中行主编《佛经文学粹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95、池田温《八世纪中叶敦煌的粟特人聚落》,《唐研究论文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96、汤一介《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97、劳正武《佛教戒律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98、释圣严《戒律学纲要》,台北:法鼓文化,1999年。
    99、徐俊《敦煌诗集残卷辑考》,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00、竺沙雅章《寺院文书》,载《敦煌讲座5、敦煌汉文文献》,东京:大东出版社。
    101、[法]吴其昱《大蕃国大德三藏法师法成传考》,《讲座敦煌》7,《敦煌与中国佛教》,东京:大东出版社。
    102、李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103、敦煌研究院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04、粟洪武等《中国教育发展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05、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106、项楚《敦煌诗歌导论》,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
    107、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8、张文《宋朝社会救济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9、焦进文,杨富学校注《元代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校注》,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1年
    110、郭在贻《郭在贻文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111、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
    112、方立天《佛教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113、张弓《公元九、十世纪敦煌的寺学教育及其儒经读本》,《第12届国际佛教教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华梵大学,2002年。
    114、白文固、赵春娥《中国古代僧尼名籍制度》,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15、王景琳《中国古代寺院生活》,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116、郑炳林《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117、白化文《汉化佛教与佛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
    118、湛如《敦煌佛教律仪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119、敦煌研究院编《2000年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
    120、王永会《中国佛教僧团发展及其管理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
    121、郑炳林《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122、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123、童丕著 余欣 陈建伟译《敦煌的借贷:中国中古时代的物质生活与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124、孟宪实《唐宋之际敦煌的民间结社与社会秩序》,《唐研究》第十一卷,2005年。
    125、《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法国汉学》第十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126、郑炳林《敦煌归义军史研究三编》,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
    127、《敦煌吐鲁番研究》第八卷,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128、郝春文《中古时期社邑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6年。
    129、郝春文《中古时期社邑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6年。
    130、杨富学、王书庆《敦煌佛教与禅宗研究论文集》,汕头: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131、冯培红《敦煌归义军职官制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敦煌区域史地文献专题研究》,2006年。
    132、应存、史正刚、魏迎春:《敦煌佛教禅宗文献P.3244<五辛文书>中之修身养生方释要》,《敦煌佛教与禅宗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2006年7月。
    133、许建平《敦煌经籍叙录》,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34、李应存、史正刚《从敦煌佛书中的医学内容谈佛教的世俗化》,《敦煌佛教的世俗化——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
    135、郑阿财、朱凤玉著《开蒙养正——敦煌的学校教育》,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年。
    136、谢重光《中古佛教僧官制度和社会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137、塚本善隆《敦煌佛教史概说》,《西域文化研究》,1958年,第1期。
    138、金维诺《敦煌龛窟名数考》,《文物》,1959年第5期。
    139、那波利贞《唐钞本杂钞考》,《支那学》,第十卷,特别号。
    140、杨讷《元代农村社制研究》,《历史研究》,1965年,第4期。
    141、姜伯勤《论敦煌寺院的“常住百姓”》,《敦煌研究》试刊,1981年第1期。
    142、施萍婷《本所藏<酒帐>研究》,《敦煌研究》,1983年创刊号,总第3期。
    143、张广达《唐代六胡州等地的昭武九姓》,《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6 年第2期。
    144、高明士《唐代敦煌的教育》,《汉学研究》第四卷第2期,1986年。
    145、李并成《唐代敦煌绿洲水系考》,《中国史研究》,1986年,第1期。
    146、宁欣《唐代敦煌地区农业水利问题初探——从伯三五六0号文书看唐代敦煌地区的农业水利》,《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3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147、杨铭《吐蕃统治下的河、陇少数民族》,《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第3期。
    148、李正宇《敦煌学郎题记辑注》,《敦煌学辑刊》1987年第1期;
    149、李正宇《敦煌学郎题记辑注》,《敦煌学辑刊》,1987年第1期。
    150、李正宇《唐宋时代敦煌县河渠泉泽简志(一)(二)》,《敦煌研究》,1988年第4期、1989年第1期。
    151、李正宇《敦煌地区古代祠庙寺观简志》,《敦煌学辑刊》,1988年第1期。
    152、姜伯勤《敦煌音声人略论》,《敦煌研究》,1988年第4期。
    153、罗华庆《9至11世纪敦煌的行像和浴佛活动》,《敦煌研究》,1988年第4期。
    154、王进玉、赵丰《敦煌文物中的纺织技艺》,《敦煌研究》,1989年第4期。
    155、荣新江《关于沙州归义军都僧统年代的几个问题》,《敦煌研究》,1989年第4期。
    156、郝春文《隋唐五代宋初佛社与寺院的关系》,《敦煌学辑刊》,1990年第1期。
    157、谭蝉雪:《敦煌岁时掇琐》,《敦煌研究》,1990年第1期。
    158、郝春文《隋唐五代宋初传统私社与寺院的关系》,《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2期。
    159、谢重光《吐蕃占领期与归义军的敦煌僧官制度》,《敦煌研究》,1991年第3期。
    160、荣新江《古代塔里木盆地周边的粟特移民》,《西域研究》,1993年第2期。
    161、李正宇《敦煌傩散论》,《敦煌研究》,1993年第2期。
    162、齐陈俊、寒沁《河西都僧统悟真作品和见载文献系年》,《敦煌学辑刊》,1993年第2期。
    163、宁可、郝春文《敦煌写本社邑文书述略》,《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4 年第4期。
    164、荣新江《九——十世纪归义军时代的敦煌佛教》,《清华汉学研究》第一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
    165、宁可、郝春文《敦煌社邑文书述略》,《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166、宁可、郝春文《敦煌社邑中的丧葬互助》,《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
    167、宁可、郝春文《敦煌社邑的丧葬互助》,《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
    168、许新国《都兰吐蕃墓出土含绶鸟织锦研究》,《中国藏学》,1996年第1期。
    169、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沙州僧尼的宗教收入(三)——大众仓试探》,《敦煌学辑刊》,1996年第2期。
    170、郝春文《归义军政权敦煌佛教之关系新探》,《周绍良先生欣开九之庆寿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171、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沙州僧尼的宗教收入——为他人举行法事活动之所得》,《敦煌学辑刊》,1997年第3期。
    172、马德《敦煌遗书莫高窟岁首燃灯文辑识》,《敦煌研究》,1997年第3期。
    173、湛如《敦煌菩萨戒仪与菩萨戒牒之研究》,《敦煌研究》,1997年第2期。
    174、王书庆《敦煌文献中五代宋初戒牒研究》,《敦煌研究》,1997年第3期。
    175、郑炳林《从敦煌文书看唐五代敦煌地区的医事状况》,《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176、安广禄《我国最早的乡规民约》,《农村发展论丛》,1998年第4期。
    177、湛如《汉地佛教度僧辨析——以五代—五代的童行为中心》,《法音》,1998年第12期。
    178、湛如《敦煌结夏安居考察》,《佛学研究》,1998年。
    179、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遗产的处理与丧事的操办》,《敦煌研究》,1998年第3期。
    180、马德《都僧统之家窟及其营建》,《敦煌研究》,1998年第4期。
    181、段小强《敦煌文书中所见的古代丧仪》,《西北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
    182、杨秀清《浅谈唐、宋时期敦煌地区的学生生活——以学郎诗和学郎题记为中心》,《敦煌研究》,1999年第4期;
    183、湛如《敦煌布萨与布萨次第新探》,《敦煌研究》,1999年第1期。
    184、湛如《敦煌布萨与布萨次第新探》,《敦煌研究》,1999年第1期。
    185、湛如《论敦煌斋文与佛教行事》,《敦煌学辑刊》,1999年第1期。
    186、杨森《谈敦煌社邑文书中“三官”及“录事”“虞侯”的若干问题》,《敦煌研究》,1999年第3期。
    187、颜廷亮《关于敦煌地区佛教及其文化的历史进程》,《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188、颜廷亮《关于敦煌地区佛教及其文化的历史进程(续)》,《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189、袁家耀《谈谈僧团建设中的僧伽教育问题》,《佛学研究》,1999年。
    190、谭蝉雪《唐宋敦煌岁时佛俗——正月》,载《敦煌研究》,2000年第4期。
    191、李正宇《归义军乐营的机构与配置》,《敦煌研究》,2000年第3期。
    192、傅小静《论唐代乡村社会中的社》,《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193、袁德领《归义军时期莫高窟与敦煌寺院的关系》,《敦煌研究》,2000年第3期。
    194、冯培红《唐五代敦煌的酒行、酒户和酒司》,《青海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195、车锡伦《中国宝卷的渊源》,《敦煌研究》,2001年,第2期。
    196、王永会《百丈清规与中国佛教僧团的管理创新》,《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2期。
    197、王永会《禅宗清规与中国佛教寺院僧团管理制度》,《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198、段小强《敦煌“祭祀”考》,《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199、李正宇《唐宋时期的敦煌佛教》,《敦煌佛教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
    200、李正宇《沙州归义军乐营及其职事》,《敦煌吐鲁番研究》,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01、孟宪实《唐朝政府的民间结社政策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202、乜小红《唐五代宋初敦煌畜牧业研究》,硕士论文,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2001年。
    203、乜小红《唐宋敦煌毛纺织业述论》,《敦煌学》,第23辑,2001年。
    204、圣凯《佛教出家及剃度仪式》,《中国宗教》,2001年第1期。
    205、圣凯《论唐代的讲经仪轨》,《敦煌学辑刊》,2001年第2期。
    206、上山大峻著,顾虹刘永增译《从敦煌出土写本看敦煌佛教研究》,《敦煌研究》,2001年第4期。
    207、谭蝉雪《唐宋敦煌岁时佛俗——二月至七月》,《敦煌研究》,2001年第1期。
    208、徐玉成《佛教禁忌》,《中国宗教》,2001年第2期。
    209、杨际平《唐末五代宋初敦煌社邑的几个问题》,《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4期。
    210、徐晓卉《唐五代宋初敦煌麻的种植及利用研究》,硕士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211、孟宪实《论唐宋时期敦煌民间结社的组织形态》,《敦煌研究》,2002年第1期。
    212、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三界寺藏经研究》,《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213、汤君《敦煌燕乐歌舞考略》,《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214、孟宪实《论唐宋时期敦煌民间结社的组织形态》,《敦煌研究》,2002年第1期。
    215、傅小静《唐代民间私社的基本功能》,《齐鲁学刊》,2003年第5期。
    216、戴军《唐代寺院教育与文学》,博士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17、冀志刚《燃灯与唐五代敦煌民众的佛教信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218、郝春文《<唐末五代宋初敦煌社邑的几个问题)商榷》,《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
    219、明杰《唐代佛教度僧制度探讨》,《佛学研究》,2003年。
    220、严玉明、王文东《中国佛教戒律的伦理探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221、余欣《唐宋敦煌墓葬神煞研究》,《敦煌学辑刊》,2003年第1期。
    222、杨惠玲《唐五代宋初敦煌丧俗研究》,硕士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23、圣凯《论佛儒道三教伦理的交涉——以五戒与五常为中心》,《佛学研究》,2004年。
    224、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的戒律和清规》,《敦煌学辑刊》,2004年第2期。
    225、杜斗城《“七七斋”之源流及敦煌文献中有关资料的分析》,《敦煌研究》2004年第4期。
    226、郑炳林、魏迎春《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的科罚制度研究》,《敦煌研究》,2004年第2期。
    227、郑炳林、魏迎春《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的戒律和清规》,《敦煌学辑刊》,2004年第2期。
    228、江学旺《敦煌邈真赞用韵考》,《浙江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229、李正宇《晚唐至北宋敦煌僧尼普听饮酒》,《敦煌研究》,2005年第3期。
    230、王志鹏《试论敦煌佛教歌辞中儒释思想的调和》,《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3期。
    231、方广錩《教团与弟子》,《佛教文化》,2005年第1期。
    232、郭永利《晚唐五代敦煌佛教寺院纳赠》,《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4期。
    233、白文固《唐宋试经剃度制度探究》,《史学月刊》,2005年第8期。
    234、卜秋香《唐宋时期的邑社》,《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235、陈兵《佛教的临终关怀与追福超度》,《法音》,2005年第8期。
    236、郝春文《再论唐末五代宋初敦煌社邑的几个问题》,《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2期。
    237、刘正平、王志鹏《唐代俗讲与佛教八关斋戒之关系》,《敦煌研究》,2005年第2期。
    238、潘春辉《唐宋敦煌僧人违戒原因述论》,《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239、孙兰荃《试论佛教戒律研究的宗教意义——以汉传佛教为例》,《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2期。
    240、杨际平《唐末五代宋初敦煌社邑几个问题的再商榷》,《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2期。
    241、严耀中《试论中国佛教戒律的特点》,《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第3期。
    242、郑炳林《晚唐五代归义军政权与佛教教团关系研究》,《敦煌学辑刊》, 2005年第1期。
    243、志道《中国古代的佛教僧官制度》,《佛教文化》,2005年第2期。
    244、吴艳《两晋南北朝与唐代比丘尼僧团比较研究》,硕士论文,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245、郝春文《再论敦煌私社中的“春秋坐局席”活动》,《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1期。
    246、刘进宝《归义军时期的“音声人”》,《敦煌研究》,2006年第1期。
    247、饶宗颐《敦煌曲》,Airs de Touen - Houang (with an Adaptation into French by Prof Paul Demieville):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he Sientifique, Paris;1971,p217.
    248、李正宇《晚唐至宋敦煌听许僧人娶妻生子》,《敦煌吐鲁番研究》,2006年,第9卷。
    249、马德《敦煌阴氏与莫高窟阴家窟》,《敦煌学辑刊》,2006年第3期。
    250、郑炳林《敦煌写本邈真赞所见真堂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关于莫高窟供养人画像研究之一》,《敦煌研究》,2006年第6期。
    251、竺沙雅章《敦煌の僧官制度》,《东方学报》第31册。
    252、赵青山、蔡伟堂《从敦煌题记“师僧”看僧团师徒关系》,《敦煌研究》,2009年第3期。
    253、张延昭《元代“社”制与儒学教化》,《教育史研究》,2009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