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对政治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报纸和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所采用的传播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改变了选举的进程和公民对政治的参与程度,互联网的出现,不仅仅代表着人类传播技术的变化与进步,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使得网络社会正在崛起,网络以其巨大的影响力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模式,并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毫无疑问,网络也对政治系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对公民政治参与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渠道影响政治过程的行为,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参与理论源自于近代民主理论中人民权利的思想。民主本质上要求广泛的政治参与,因此,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也是现代政治系统良性运转的必要条件。公民的政治参与体现了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参与权,而且以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为起点,建立了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信访制度、基层民主制度等等的制度安排,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为进行选举和投票、参加社团组织或者政党组织、信访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结构的变革和利益的分化推动了中国政治参与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网络社会的崛起,互联网凭借自身的信息量大、公开性和实效性等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平台之一。人们在现实中政治参与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借助网络这一媒介进行宣泄,利用虚拟空间来获得政治参与诉求的实现。对于中国而言,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民队伍的扩大,互联网对中国政治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人们越来越多的利用网络获取政治信息、参与政治生活。200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在当下的中国,网络不仅仅建构了一个虚拟的世界,也为公民政治参与创设了新的方式,它以一种无中心的、离散的结构打破了以往政治参与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网络政治参与所具有的低成本性、平等性、开放性、高效性、直接性、互动性等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政治参与者的平等,政治参与的价值理念在网络时代体现得比任何时代都要明显。在启动公共议程方面,网络政治参与具有不依赖政府批准的独特优势。网络赋予了公民话语权,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公众通过网络所形成的网络舆论尽管不必然影响政府决策,却是政府在决策时所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而极大地激发了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同时,网络也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提供了一个非常便利的平台,推动了政府与民众的沟通与对话,提升了公民政治参与的能力。
     网络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政治观念、改变着政治参与的模式和方法,也改变着政府决策的行为,为中国政治发展创设了新的环境。网络政治参与是公民借助网络这一媒介参与政治生活进而影响政治进程的行为,与传统政治参与相比,网络政治参与具有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参与方式的互动性等特点。在这一新的政治参与模式面前,政府如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与公民在网络空间展开互动和交流,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就能够控制矛盾的发生,也能够疏导和协调各种冲突,网络政治参与就是现实政治的“解压阀”。然而,如果政府不能够跟上网络社会的发展,对网络政治参与这一新的政治参与模式采取强压和打击的手段,就会导致矛盾和冲突的升级,网络政治参与就会成为政治冲突的“催化剂”。
     2003年“孙志刚事件”标志着中国网络政治影响力的真正形成。2008年初,绥德事件、西丰事件、天门事件和华南虎事件经过网络舆论传播放大,造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从“躲猫猫”事件、邓玉娇案、杭州飙车案,到上海“钓鱼执法”、石首骚乱,再到奥运圣火传递风波和谷歌退出中国事件,网络都发挥了惊人的政治影响力。网络不仅仅是一般民众参与政治活动、向政府进行利益表达和政治监督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广大政府官员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重要途径。目前,中国的各级官员越来越认识到网络的重要,许多领导干部通过开设博客和发帖等方式参与网民的互动。2011年被称作中国的“政务微博”元年。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和政府官员开始使用微博,政务微博作为民众与党政机关和政府官员交流沟通的平台,不仅能够提高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还能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和整合电子政务资源。作为政府创新与管理的新方式,政务微博逐渐成为令人关注的力量。换句话说,网络已经成为领导干部治国理政的新媒介,而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网络的能力,也成为衡量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准。
     当网络与中国政治相结合,究竟会给中国的政治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变化?网络政治参与兴起的背景和条件是什么?网络政治参与将对中国政治生态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网络政治参与影响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是什么?中国网络政治参与存在怎样的现实困境?如何有效应对网络政治参与对当前中国政治发展的挑战?本文的研究主题就是就围绕着上述问题对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兴起与发展、网络政治参与对中国政治生态的影响、中国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现实困境以及加强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进行探讨。
     本文所依据的基本逻辑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政治参与成为当前中国的一种重要的政治现象,也成为影响现实生活中的国家权力、政治体制、政治文化和政府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变量。同时,在网络政治参与这一变量的影响下,国家权力、政治文化和政府管理的变化也将反作用于网络政治参与,从而推动对于加强网络政治参与发展的思考。具体来讲,本文共分为八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是提出本文研究的主题——当代中国网络政治参与,并对该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述评和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进行阐述与说明。
     第二部分是研究的基础与理论框架。本部分首先对政治参与以及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进行了厘清与界定,然后对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论述,对于媒介的政治功能、议程设置理论以及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关系的理论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是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兴起与发展。本部分首先分析了中国网络政治参与兴起的背景,即互联网的产生及其在中国的发展、转型期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利益冲突的深化。然后对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方式进行了叙述,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案例对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特点进行了论述。
     第四部分是网络政治参与对中国政治生态的影响。本部分主要是从网络政治参与和中国政治意识的变迁、网络政治参与和公共政策、网络政治参与对政府行为的影响——以政务微博为例对网络政治参与背景下政府回应机制与互动模式的转变等方面展开了论述。
     第五部分是对新媒体环境下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具体形态——网络监督进行了分析。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作为网络政治参与具体形态的网络监督成为当前我国对公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的重要方式,本部分从网络监督的兴起、影响以及网络监督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有效推进网络监督制度化建设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第六部分是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实困境:数字鸿沟的冲击与挑战、群体极化的负效应。首先对数字鸿沟进行了概述,然后对中国网络政治参与中数字鸿沟表现及成因以及数字鸿沟对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接下来对群体极化进行了概述,然后对中国网络政治参与中的群体极化的成因以及群体极化对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第七部分是加强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主要是通过加强网络政治参与法律法规的健全、推动政务信息公开、加强网络行业自律和公民网络伦理建设等方面推动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
     第八部分是结语。
     总之,本文从政治传播学的视角对中国网络政治参与进行解读,将网络政治参与放在媒介与政治关系的互动中进行考察,对网络与政治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此作为分析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前提,对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基础、发展背景、网络政治参与对中国政治生态的影响、网络政治参与的具体形态—网络监督、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实困境等问题结合具体的案例作出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对加强网络参与的路径选择进行了剖析。
Every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in human society will create great influence in political life. Th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employed by such mass media as newspapers and televisions has greatly changed the election process and citizens'participation in politics. The emergence of the Internet not only represents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but also penetrates into every aspect of our life in an unprecedented way. The information network represented by the Internet has led to the rise of network society. The Internet has changed people's modes of thinking and lifestyles with its great impact. And also it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whole society. Undoubtedly, the Internet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political system, especially on public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an unprecedented wa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an act that citizens affect politics through certain approach or channel.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ory in the modern sense is originated from the thought of people's right. In essence, democracy demands extensiv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so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the core of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modern political system of benign operation. The public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embodies their rights and obligations for the nation. The constitution in our country has stipulated that citizens have extensive rights for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Beginning with the people's democratic dictatorship system, our country has established a series of systems including China's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multi-party cooperation and political consultation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Communist Party, petition system and primary-level democracy, etc. In actual political life, the major forms of public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re election, voting, petition, participating in social organizations or party organizations, etc.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revolution in social structure an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interest have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latforms for the public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with its enormous information, publicity and efficiency. People's need for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hasn't been met in reality, so they will satisfy their needs through virtual space, which is the Internet. For China,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expansion of Chinese netizens, the Internet ha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effect on China's political life. People now more frequently use the Internet to obtain political information and participate in political life. In June,2008, the size of Chinese netizens has surpassed that of American netizens and has become the largest in the world. In modern China, the Internet not only constructs a virtual world, but also creates a new way for the public to participate in politics. It breaks the restriction of time and space of tradition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with its decentralized and separated structure. Featured by low-cost, equality, openness, efficiency, directness and interaction, etc,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has, to some extent, realized the equality among political participators. The value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cyber age has become more evident than any age. In terms of starting a public agenda,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has a unique advantage of not depending on the government approval.
     The Internet gives the public the right to say. And in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ublic opinion formed through the Internet may not affect the governmental decision, but i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governments should consider of when they are making decisions, which arouses the enthusiasm of public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meantime, the Internet also provides a very convenient platform fo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which promotes the communication and talk between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as well as improves the ability of public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Internet not only changes people's political concept and the mode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but also changes the act of governmental decision, creating a new environment for China's political development.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an act that citizens participate in the political life, thus influences the political process through the Internet.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has been featured by the broadness of participates and the interaction of ways of participation. When faced with this new mode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f the government takes proactive measures to communicate with citizens on the Internet, good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will be formed and conflict will be prevented and coordinated.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the pressure reducing valve of realpolitik. However, if the government can not keep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community and resorts to coercion and attack, the conflict will escalate. In this case,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will become catalyst of political conflict.
     In2003, the "Sun Zhigang incident symbolizes the truly formation of China's network political influence. In the early2008, the "Suide incident","Xifeng incident","Tianmen incident" and "South China Tiger event" are all magnified through network public opinion, leading to extensive social impact. The Internet has played amazing political effect in a series of events, such as "hide-and-seek" event,"Deng Yujiao's case","Hangzhou drag racing case","Shanghai fishing enforcement","Shishou riot","torch relay event" and "Google's withdrawal from China". The Interne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tool for citizens to take part in political activities, express interests to the government and oversight the politics. In the meantime,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for governors to know how people are faring and pool their wisdom. At present, Chinese officials have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ternet and many leading cadres have taken part in the interaction with netizens through starting a blog and posting, etc. The year of2011was called the first year of China's government micro blogging. More and more 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and officials start micro blogs. As a platform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itizens and officials, government micro blogging can not only raise the efficiency of government sectors, but also promote the transparency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e-governance information. As a new way of government innovation and management, government micro blogging has become a power that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In other words, the Internet has already become a new media for leading cadres to govern the country. And in practical work, the ability to use the Internet has already become an important criterion of measuring the governing ability of leading cadres.
     When the Internet is combined with Chinese politics, what changes will it bring to China's developments of China? What are the backgrounds and conditions for the rising of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What influences will the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bring to China's political environment? What are the predicaments of China's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How dose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fluence China's development of politics? How to effectively respond to the challenge that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br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emporary China's politics? The research objective of this thesis is to study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o China's political environment,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China's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the prospects of it around the above questions.
     The basic logic on which this thesis is based is tha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olitical phenomenon and an important variable that influences the state power, political regime, political culture and government management. In the meantim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changes in state power, political culture and government management will also react on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us, pushing forward the thinking abou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Specifically,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 eight parts.
     Part one is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raising the theme of the thesis—temporary China's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t also elaborates and explain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ubject, the comment and method of the study, and the logical framework.
     Part two is the basis and logical framework of the study. This part firstly clarifies and defines the concept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n it discusses the related theories of the study, such as the theories of the political function of the media, the agenda sett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Part three studies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is part firstly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rise of China's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which is the emergence of the Internet, the development of it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politics and economy and the deepening of interest conflicts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Then it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main approach of China's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on this basis, it discusses major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ombined with specific examples.
     Part four is 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n China's political environment. This part discusses the changes in the response mechanism and interactive modes of the govern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which takes micro blogging as an example. The discussion begins with the changes in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China's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public decision-making,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it on government's act.
     Part five analyzes the concrete form of China's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new media, which is network supervis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network supervis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to constrain and restrict public power. This part discusses and analyzes the rise and influence of network supervision,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practical network supervision and their causes, and the effective methods to boost the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supervision.
     Part six studies the realistic predicament of China's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strike and challenge of digital gap and the negative effect of group polarization. It firstly introduces the overview of digital gap. Then it analyzes the manifestation and causes of digital gap and its influence on China's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n it discusses the overview of group polarization, and its manifestation and causes of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China's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art seven studies the choice of rout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With perfect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romoting government information publicity, strengthening the self-discipline of network industry and establishing network ethics of citizens, etc,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will be promoted.
     Part eight is the conclusion
引文
①郭小安:《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②李永刚:《“电子化政府”的理念与现实》,《中国行政管理》1999年第11期。
    ③高瞻:《奥巴马与美国网络政治的发展》,《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3期。
    ④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页。
    ①胡江春:《互联网政治时代——2008年1月互联网舆情分析》,《今传媒》2008年第3期。
    ②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2009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http://yq.people.com.cn/htmlArt/Art392.htm
    ③张国:《网络时代的政治生态:官员触网贪官落网》,《政府法制》2009年第2期。
    ④郑曼玲:《“直通中南海”网络问政引热议》,《环球时报》,2010年9月15日。
    ⑤中国政务景气监测中心:《中国网络政治发展历程》,《领导决策信息》2008年第29期。
    ①[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解莉莉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12页。
    ②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27页。
    ③[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年。
    ④[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年。
    ⑤[美]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⑥[美]彼得·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
    ①[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年,第9页,转引自刘文富:《国外学者对网络政治的研究》,《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2期。
    ②刘文富:《国外学者对网络政治的研究》,《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2期。
    ③[美]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61页,转引自刘文富:《国外学者对网络政治的研究》,《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2期。
    ④[美]尼葛拉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
    ⑤[美]西奥多·罗斯扎克的:《信息崇拜——计算机神话与真正的思维艺术》,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
    ⑥[加]尼科·斯特尔:《知识社会》,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
    ⑦[英]保罗·肯尼迪:《未雨绸缪——为21世纪做准备》,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年。
    ① C.J.Alexander and L.A.Pal,Digital Democracy: Policy and Politics in the Wired World.Toronto,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P.xii转引自刘文富:《国外学者对网络政治的研究》,《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2期。
    ②[美]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
    ③[德]弗里德·劳克斯曼:《与黑格尔同行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
    ④[法]R·舍普等:《技术的帝国》,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⑤[美]米歇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⑥刘文富:《国外学者对网络政治的研究》,《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2期。
    ⑦田作高:《国外网络政治研究现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年第1期。
    ①邹静琴:《网络民主对政治权力合法性的双向影响分析——基于利普塞特合法性与有效关系理论框架的审视》,《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77期。
    ②李春:《网络政治参与在我国的兴起:条件、形态与前景》,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11月。
    ③郑曙村:《互联网给民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2期。
    ④苏宝俊:《网络与政治参与之关联性分析》,《思想理论教育》2009年第3期。
    ⑤ Graeme Browning, Electronic Democracy:Using the Internet Transform American Politics, 2 Ed Independent Pub Group.2000.
    ① Roza Tsagarousianou, Cyberdemocracy:Technology, Cities and Civic Networks, Routledge,1998.
    ② L.Crossman, The Electronic Republic:Reshaping Democr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Pengu in USA,1996.
    ③ Jerry Everard, Vitual States:The Internet and the Boundaries of the Nation-State,Routledge,1999.
    ④蔡翠红:《信息网络与国际政治》,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第46-47页。
    ④ Mauro Calise, Theodore J. Lowi, "Hyperpolitics:Hypertext, Concepts and Theory-making",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2000),Vol.21,No.3,pp.283-310.
    ①团作高:《国外网络政治研究现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年第1期。
    ①[英]西蒙兹:《通向电子政府的坎坷历程》,《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1年第7期。
    ② Kevin A.Hill, John E.Hughes, 'Cyber politics: Citizen Activism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People, Passions, and Power)',Rowman & Littlefield,1998.
    ③ ChrisTonlouse and Timothy Luke,The Politics of Cyberspace:A New Political Science Reader, Routledge, New York and London 1998.
    ④ William H. Dutton,Society on the Line:Information Politics in the Digital Age.Oxford Univ.Press 1999.
    ⑤ David Holmes,Virtual Politics:Identity and Community in Cyberspace, SAGE publication, London 1998.
    ⑥ T.Jordan, Cyberpower: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Cyberspace and the Intemet,Routkeldge,1999.
    ⑦田作高:《国外网络政治研究现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年第1期。
    ⑦ Wyene Rash Jr,Politics on the Nets:Wiring the Polittical Process,W.H.Freeman & Co.1997.
    ⑧ Richard Davis,The Web of Politics:The Internet's Impact o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ystem,Oxfod Univ. Press,1999.
    ①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②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③蔡翠红:《信息网络与国际政治》,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④袁峰等:《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政治效应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⑤何精华:《网络空间的政府治理:电子治理前沿问题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版。
    ⑥金太军:《网络与政府管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⑦蔡立辉:《电子政务——信息时代的政府再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⑧蔡文之:《网络:21世纪的权力与挑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⑨顾丽梅:《信息社会的政府治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⑩张雷:《虚拟技术的政治价值论》,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 李元书:《政治体系中的信息沟通——政治传播学的分析视角》,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 张磊:《产业融合与互联网管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 王水雄:《结构博弈一互联网导致社会扁平化的剖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4 刘文:《信息网络化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7月。
    ①赵春丽:《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网络民主研究的综述》,《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②程小红:《网络民主研究述评》,《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期。
    ③宋迎法、刘新全:《电子民主:网络时代的民主新形式》,《江海学刊》2004年第6期。
    ④毛寿龙:《“网络政治”带来了什么》,《人民论坛》2007年第7期。
    ⑤郑曙村:《互联网给民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2期。
    ⑥娄成武、张雷:《质疑网络民主的现实性》,《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3期。
    ⑦严小庆:《透视网络民主的有限性》,《长白学刊》2002年第2期。
    ①唐丽萍:《从代议制民主制到参与式民主制——网络民主能否重塑民主治理》,《人大复印资料》2007年第6期。
    ②李斌:《论网络政治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功能》,《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③朱端银:《网络政治文化认识》,《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④张平:《论网络对政治认知的冲击及对策》,《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⑤宋元林、黄娜娜:《论网络文化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功用》,《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①何频:《论网络文化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1期。
    ②叶敏、唐亚林:《论我国网络政治文化的理性化建构》,《新视野》2009年第4期。
    ③ http://news.sina.com.cn/p1/2010-01-22/184519526678.shtml
    ③范以锦:《红与黑:评点2007年度十大传媒事件》,《南方周末》,2008年1月10日。
    ①张雷、娄成武:《“政治博客”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趋势》,《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②丁建军:《网络民意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影响》,《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
    ①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49页。
    ②李斌:《网络参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33页。
    ③郭小安:《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164-165页。
    ①李尚旗:《中国网络化政治参与及其应对》,《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②赵银红:《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两重性”分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③化建琼:《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无序性及规范》,《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6期。
    ④陶建钟:《组织性:网络政治参与的新趋向——以某艺员杭州受阻事件为例》,《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5期。
    ①梁彩香:《网络政治参与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论文,2007年。
    ②赵莉.《中国网络社群政治参与——政治传播学的视角》,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第64-74页。
    ③化建琼:《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及形式》,《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
    ④张乐克、刘慧娴:《网络时政论坛:政治参与的新形式》,《新闻前哨》2006年第9期。
    ①杨钦涵:《我国政治博客的功能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www.cnnic.cn/research/bgxz/tjbg/201107/t20110719_22120.html
    ③郭培:《首届政务微博与社会管理创新高峰论坛在杭举行》,《杭州日报》,2011年8月26日。
    ④邓爽、周凯:《微博问政渐成信息公开新趋势》,《中国青年报》,2011年4月24日。
    ⑤程靖:《微博问政: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课题》,《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5期。
    ①陈戈寒:《试论中国网络政治参与》,《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②胡同新:《网络政治参与的民主价值透视》,《求实》2005年第9期。
    ③张鸷远:《论当前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暴露的问题及其对策》,《理论前沿》2009年第12期。
    ①吴定伟、黄开科:《网络参政的困境与路径选择》,《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
    ②李斌:《网络参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92-194页。
    ③金毅:《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研究——网络政治参与的困境与出路》,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④陶建钟:《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条件分析及前景展望》,《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5期。
    ⑤白淑杰:《网络政治参与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影响及发展趋势探析》,《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9期。
    ①陶建钟:《组织性:网络政治参与的新趋向——以某艺员杭州受阻事件为例》,《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5期。
    ②李斌:《论网络政治参与治理与调适的推进路径和基本原则》,《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③刘小冰、邱萍:《网络民主中的政府治理及其法律调控》,《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④郭旭、张焕金:《论网络政治视阈下当代中国的政府治理》,《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①陶建钟:《网络政治参与的有效性分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6期。
    ②杜洁:《互联网对政治参与的影响及政府应对》,《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1期。
    ①唐亚林:《从边缘到中心:当代中国政治体系构建之路》,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8页。
    ②王维国编著:《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0页。
    ①郭秋永:《当代三大民主理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34页。
    ②[英]戴维·米勒:《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63页。
    ③[美]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5页。
    ①王维国编著:《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90页。
    ②莫吉武、杨长明、蒋余浩著: 《协商民主与有序参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9页。
    ③周平:《论我国改革过程中的政治参与》,《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④《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第122页。
    ⑤玉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07-209页。
    ⑥[美]格林斯坦、波尔斯主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90页。
    ⑦[美]格林斯坦、波尔斯主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48页。
    ①王维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89页。
    ②郭小安:《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164-165页。
    ③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49页。
    ④李斌:《网络参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33页。
    ①段鹏:《政治传播:历史、发展和外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0页。
    ①胡菡菡、文平:《新媒体凸显政治传播力——以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为例》,《新闻记者》2008年第12期。
    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曹沛霖、郑世平、公婷、陈峰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83页。
    ③葛荃:《中国政治文化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49页。
    ①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05页。
    ②刘华蓉:《大众传媒与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46页。
    ①杨泽娟:《论西方大众传播媒介与政治的互动关系》,《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5期。
    ②李元书、刘昌雄:《政治参与:涵义、特征和功能》,《学术交流》1995年第6期。
    ③[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0页。
    ④王维国编著:《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0页。
    ⑤孙关宏、胡雨春、任军峰:《政治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92页。
    ①郭镇之:《关于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国际新闻界》1997年第3期。
    ②[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72页。
    ③[美]M·麦考姆斯、T·贝尔:《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作用》,《新闻大学》1999年第2期。
    Cohen, B. C., The Press and Foreign Polic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
    ②[英]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84-85页。
    ③[美]麦克斯维尔·麦考姆斯:《议程设置理论概览:过去,现在与未来》,郭镇之、邓理峰译,《新闻大学》2007年第3期。
    ④蔡雯、戴佳:《议程设置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与麦库姆斯教授的对话》,《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2期,。
    ①[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解莉莉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12页。
    ②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幕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27页。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第42页。
    ①在英语中,internet和Internet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然而在生活中大们常常将其混用,1997年7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推荐将互联网作为internet的译名,而将因特网作为Internet的译名。
    ②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和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第9页。
    ①[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41页。
    ③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上海:复旦人学出版社,2000年,第3页。
    ③陈世玉:《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模式及其发展趋势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6页。
    ①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03页。
    ②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37页。
    ③王立京:《中国公民参与制度化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87页。
    ①IUD中国政务景气监测中心:《中国网络政治发展历程》,《领导决策信息》2008年第29期。
    ①胡江春:《互联网政治时代——2008年1月互联网舆情分析》,《今传媒》2008年第3期。
    ②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2009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http://yq.pcople.com.cn/htmlArt/Art392.htm
    ③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时的讲话,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6/26/content 8442547.htm
    ④张国:《网络时代的政治生态:官员触网贪官落网》,《政府法制》2009年第2期。
    ⑤郑曼玲:《“直通中南海”网络问政引热议》,《环球时报》,2010年9月15日。
    ①张雷、娄成武:《“政治博客”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趋势》,《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②段聪聪:《微博让中国民众更关注政治》,《环球时报》,2011年4月12日。
    ①杜俊飞主编:《危如朝露:2011—2011中国网络舆情报告》,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6-28页。
    ①杨雪冬:《秩序是一种公共品》,《学习时报》,2006年3月28日。
    ②魏星河等著:《当代中国有序政治参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0页。
    ③[英]安德鲁·甘步尔:《自由的铁笼——哈耶克传》,王晓东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8页。
    ①王仲田主编《政治学导论》,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第223页。
    ①宋定国主编:《新编政治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79页。
    ②刘泽华、张分田:《政治学说简明读本》,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页
    ③李元书、刘昌雄:《政治参与:涵义、特征和功能》,《学术交流》1995年第6期。
    ④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72页。
    ①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64页。
    ①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09页。
    ②[俄]姆什韦尼谢耶洋:《政治现实与政治意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10-111页。
    ①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①[英]希瑟·萨维尼:《公众舆论、政治传播和互联网》,张文镝译,《国外理论动态》2004年第9期。
    ①[英]希瑟·萨维尼:《公众舆论、政治传播和互联网》,张文镝译,《国外理论动态》2004年第9期。
    ②中国政务景气监测中心:《“黑砖窑”事件之后我们应该做什么》,《领导决策信息》2007年第30期。
    ①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7页。
    ②李超元等:《凝视虚拟世界:网络的社会文化》,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216页。
    ①祝小宁、吴良智:《电子治理语境下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电子政务》2008年第8期。
    ②陈季修主编:《公共政策学导引与案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13页。
    ③谢明:《公共政策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75页。
    ①美格罗弗·斯塔林:《公共部门管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132页。
    ②卢坤建、苗月霞:《回应型政府建设的力量与实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2页。
    ①王乐夫:《论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内涵及其他》,《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6期。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88-189页。
    ③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推特(Twitter),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
    ④瞿旭晟:《政务微博:打造政民沟通新渠道——“政务微博:机遇与挑战”圆桌论坛综述》,《新闻记者》2011年第6期。
    ②《2010年党政部门机关“织微博”接受网民“拍砖”》,《珠江晚报》,2011年2月15日。
    ①冯惠玲:《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1-153页。
    ②场域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提出的概念,是指可以被定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者一个构型,是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也是客观的关系系统,场域内的行动者利用其掌握的资本为特定的目标奋斗以获得统治地位。政务微博作为虚拟社区中的交往空间,也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场域,并受到现实社会政治场域和虚拟空间网络场域的双重作用。
    ③蔡鹏举:《场域视角下政务微博实践的策略选择》,《新闻世界》2012年第8期。
    ④韩娜:《传播学视角下政务微博的发展路径探析》,《新闻与写作》2012年第2期。
    ①郑磊、魏颖昊:《政务微博危机管理:作用、挑战与问题》,《电子政务》2012年第6期。
    ①慎海雄:《新媒体时代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中国记者》2012年第10期。
    ②郭小安:《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221页。
    ③新媒体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一般来讲,是指利用数字和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等渠道和电脑、手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
    ④刑长敏:《论新媒体定义的重构》,《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10期。
    ①吉亚娟:《完善网络监督的几点思考》,《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5期。
    ②王侃:《中国共产党反腐模式的发展变迁与理论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③戴箐:《发挥网络监督的积极作用》,《理论前沿》2009年第5期。
    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年1月)》。
    ①程少华、傅丁根:《网络监督:蓬勃中呼唤规范》,《人民日报》,2009年2月3日。
    ②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时的讲话,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6/26/content 8442547.htm
    ③谭浩:《贺国强考察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工作》,《人民日报》,2009年11月19日。
    ①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3页。
    ①谭世贵:《网络反腐的机理与规制》,《党政干部文摘》2009年第7期。
    ②杨涛:《网络反腐:开辟反腐新战场》,《西部论从》2009年第5期。
    ③刘义军、刘海东:《“人肉搜索”侵犯他人隐私权和名誉权的法律适用》,《法律适用》2010年第7期。
    ①毛铮、李海涛:《政治文明中的网络话语权》,《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②吴延俊:《新媒体时代中国舆论监督的新议题:网络揭黑》,《现代传播》2011年第1期。
    ①胡杨:《网络反腐的制度化路径分析》,《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①胡灵:《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边界》,《法学论坛》2010年第5期。
    ①刘国军:《论网络监督及其制度化建设》,《岭南学刊》2011年第1期。
    ①袁锋:《官民互动推动网络反腐“蝴蝶效应”》,《人民论坛》2009年第8期。
    ①胡延平:《跨越数字鸿沟——面对第二次现代化的危机与挑战》,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页。
    ②胡鞍钢、周绍杰:《新的全球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① Norris, P.Digital divide:Civic engagement, information poverty, and the Internet worldwide. New York: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2001.
    ② Attewel,1 P.The first and second digital divides. Sociology of Education,2001.74:252-259.
    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年1月)》。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年1月)》。
    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年1月)》。
    ③纪秋发:《中国数字鸿沟——基于互联网接入、普及与使用的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10-111页。
    ④纪秋发:《中国数字鸿沟——基于互联网接入、普及与使用的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206页。
    ①尹韵公主编:《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3(201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230-232页。
    ①叶宁玉、王鑫:《从若干公共事件剖析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新闻记者》2012年第1期。
    ②[法1法赛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50页。
    ③陶文昭:《互联网群体极化评析》,《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9期。
    ④[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7页。
    ④[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7页。
    ①[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9页。
    ②陈柏峰:《法制热点案件讨论中的传媒角色——以“药家鑫案”为例》,《法商研究》2011年第4期。
    ①戴建华、杭家蓓:《基于模糊规则的元胞自动机网络舆论传播模型研究》,《情报杂志》2012年第7期。
    ②戴建华、杭家蓓:《基于模糊规则的元胞自动机网络舆论传播模型研究》,《情报杂志》2012年第7期。
    ③[美]安德鲁·基恩:《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丁德良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第5页。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20页。
    ②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9页。
    ③[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9-50页。
    ④[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7页。
    ⑤[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7页。
    ⑥[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7-58页。
    ①[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2-143页。
    ②[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9-107页。
    ③史波:《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动力机制与调控策略研究》,《情报杂志》2010年第7期。
    ④[美]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年,第71页。
    ⑤其吉武、杨长明、蒋余浩:《协商民主与有序参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3页。
    ①黄靖逢:《网络群体性事件中舆论的“群体极化”现象及其应对措施》,《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2011年第6期。
    ②方付建、王国华:《现实群体性事件与网络群体性事件比较》,《岭南学刊》2010年第2期。
    ③徐炯:《网络群体事件成因及政府治理路径探析》,《新闻知识》2010年第9期。
    ④赵高辉、王梅芳:《人际扩散:“织里抗税”事件的微博传播模式分析——基于新浪微博的考察》,《新闻记者》2012年第3期。
    ③王满荣:《网络暴力的形成机制及治理对策探究》,《兰州学刊》2009年第11期。
    ④聂培尧、林培光、周志政:《网络暴力的形成与治理对策》,《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12期。
    ①王明生、杨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参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8页。
    ②唐子才、梁雄建编著:《互联网规制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94页。
    ③郝振省主编:《互联网手机出版法律制度研究》,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第3页。
    ①卡尔·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58页。
    ②李尚旗:《从民间到政府:网络反腐的路径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3期。
    ①丛日云:《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59页。
    ①陶文昭:《电子政府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89页。
    ①笑蜀:《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网络民主中锻炼参与理性》,《南方周末》,2009年2月26日。
    ②郭小安:《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270页。
    1.[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2.[俄]姆什韦尼谢耶泽:《政治现实与政治意识》,王浦劬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国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5.[法]塔尔德著,[美]克拉克编:《传播与社会影响》,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法]R·舍普等:《技术的帝国》,陈燕萍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7.[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9.[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10.[加]莫斯可:《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黄典林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加]尼科·斯特尔:《知识社会》,殷晓荣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12.[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3.[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曹沛霖、郑世平、公婷、陈峰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14.[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高铦 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15.[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6.[美]本奈特、恩特曼主编:《媒介化政治:政治传播新论》,董关鹏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7.[美]彼得·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张星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18.[美]格林斯坦、波尔斯主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9.[美]比尔·盖茨:《未来之路》,辜正坤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0.[美]丹尼尔·C·哈林、[意]曼奇尼:《比较媒介体制》,陈娟、展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1.[美]米歇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金吾伦、刘钢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2.[美]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23.[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4.[美]塞缪尔·P·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25.[美]安德鲁·基恩:《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丁德良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10年版。
    26.[美]詹姆斯·E.凯茨、罗纳德·E·莱斯:《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郝芳、刘长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27.[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8.[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周凯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29.[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郑波 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0.[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1.[美]利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刘刚敏、聂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32.[美]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33.[美]西奥多·罗斯扎克:《信息崇拜——计算机神话与真正的思维艺术》,苗华健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版。
    34.[美]马克斯维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郭镇之、徐培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6.[美]尼葛拉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
    37.[美]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梅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38.[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39.[美]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0.[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黄明坚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41.[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42.[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解莉莉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43.[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44.[英]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
    45.[英]安德鲁·海伍德著:《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6.[英]戴维·米勒:《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7.[英]安德鲁·甘步尔:《自由的铁笼——哈耶克传》,王晓东等译,南京:江 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8.蔡翠红:《信息网络与国际政治》,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版。
    49.蔡文之:《网络:21世纪的权力与挑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0.蔡定剑主编:《公众参与:风险社会的制度建设》,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51.蔡定剑主编:《公众参与:欧洲的制度和经验》,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52.陈堂发:《新闻媒体与微观政治——传媒在政府政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3.陈士玉:《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模式及其发展趋势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4.段鹏:《政治传播:历史、发展和外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5.段永朝:《互联网:碎片化生存》,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
    56.郭明飞:《网络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57.葛荃:《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8.葛荃:《中国政治文化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9.顾丽梅:《信息社会的政府治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0.郭秋永:《当代三大民主理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61.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2.郭小安:《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63.高明勇主编:《微博问政的30堂课》,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64.郝振省主编:《中外互联网及手机出版法律制度研究》,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版。
    65.何精华:《网络空间的政府治理:电子治理前沿问题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66.胡延平:《跨越数字鸿沟——面对第二次现代化的危机与挑战》,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67.刘建明:《穿越舆论隧道—社会力学的若干定律》,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版。
    68.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9.刘华蓉:《大众传媒与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0.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71.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版。
    72.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3.李惠斌主编:《全球化与公民社会》,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4.李元书:《政治体系中的信息沟通——政治传播学的分析视角》,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5.林景新:《网络危机管理:Web2.0时代企业危机解决之道》,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6.莫吉武、杨长明、蒋余浩著: 《协商民主与有序参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77.邱林川、陈韬文主编:《新媒体事件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8.孙关宏、胡雨春、任军峰:《政治学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9.宋定国主编:《新编政治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80.宋元林等:《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1.苏振芳主编:《网络文化研究——互联网与青年社会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82.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3.唐子才、梁雄建编:《互联网规制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4.唐亚林:《从边缘到中心:当代中国政治体系构建之路》,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5.唐守廉主编:《互联网及其治理》,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6.田作高等:《信息革命与世界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87.汪凯:《转型中国:媒体、民意与公共政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8.王维国编著:《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9.王水雄:《结构博弈—互联网导致社会扁平化的剖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90.王维国编著:《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1.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2.文晓明、王立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3.魏星河等著:《当代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4.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5.杨雄主编:《网络时代行为与社会管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96.燕继荣:《现代政治分析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97.尹韵公主编:《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3(201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98.虞崇胜:《政治文明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9.袁峰、顾铮铮、孙钰:《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政治效应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0.周寰主编:《点击网络文明》,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版。
    101.张雷:《虚拟技术的政治价值论》,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2.张磊:《产业融合与互联网管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3.张晓峰、赵鸿燕:《政治传播研究:理论、载体、形态、符号》,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04..赵莉:《中国网络社群政治参与——政治传播学的视角》,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版。
    1.程玉红:《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和政党变革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 文,2010年6月。
    2.崔子修:《网络空间的社会哲学分析——从技术、利益到伦理》,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
    3.冯霞:《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模式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3月。
    4.金毅:《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研究——网络政治参与的困境与出路》,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12月。
    5.刘文:《信息网络化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7月。
    6.李春:《网络政治参与在我国的兴起:条件、形态与前景》,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11月。
    7.刘兵:《关于中国互联网内容管制理论研究》,北京邮电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
    8.彭跃辉:《网络发展与精神文明》,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
    9.曲靖:《全媒体时代网络问政的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6月。
    10.田贵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网络文化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
    11.王韧:《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研究》,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10月。
    12.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
    13.严利华:《新媒介与中国公民参与》,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4月。
    14.赵高辉:《公众视角下网络的政治作为》,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4月。
    15.张衍前:《网络时代执政党意识形态危机及对策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
    16.张淑华:《权利与权力双重视角下的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
    17.朱海龙:《场域、动员和行动:网络社会政治参与研究——以A省X事件为例》,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3月。
    18.朱丽峰:《论网络民意与政府回应》,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4月。
    1.安云初:《论当代社会的网络政治参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2.白淑杰:《网络政治参与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影响及发展趋势探析》,《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9期。
    3.陈正良、周蓉:《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完善》,《中州学刊》2011年第1期。
    4.陈岗、潘飞虎:《网络参与对中国民主政治消极影响》,《人民论坛》2012年第1期。
    5.陈炳、高猛:《网络时代政府与公民社会的沟通问题》,《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12期。
    6.陈伟扬、陈秀招:《善治视角下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理论研究》2012年第3期。
    7.陈杰、叶战备、黄信瑜:《善治视角下的网络政治参与》,《探索》2010年第4期。
    8.杜俊飞:《网络群体事件的类型辨析》,《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7期。
    9.杜骏飞:《政治、社会与新型网络应用——2008年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的关键主题》,《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0.东波、颜宪源、付晓东:《基于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双重性的政府回应路径》,《理论探讨》2010年第3期。
    11.房正宏:《网络政治参与:内涵与价值探讨》,《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3期。
    12.管人庆:《论网络政治表达的政府回应机制》,《天府新论》2012年第1期。
    13.葛荃:《传统儒学的政治价值结构与中国社会转型析论》,《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4.葛荃:《教化之道:传统中国的政治社会化路径析论》,《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5期。
    15.葛荃:《论“王权主义”的理论价值和儒学现代性》,《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16.葛荃:《传统中国的政治合法性思维析论——兼及恩宠政治文化性格》,《文史哲》2009年第6期。
    17.郭小安:《论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的关系》,《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
    18.郭小安:《网络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理论探索》2008年第3期。
    19.郭小安:《网络政治参与:政治冲突的催化剂还是缓冲带》,《党政论坛》2008年第4期。
    20.郭小安:《网络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的新型关系及其影响》,《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21.谷光伟、张敬超:《论网络传媒对于当代青年政治参与的影响》,《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22.高瞻:《奥巴马与美国网络政治的发展》,《现代国际关系》2009年第3期。
    23.阚天舒:《网络时代政治参与的博兴与党群治理的构建》,《长自学刊》2012年第2期。
    24.贺筱华:《论当前网络政治参与的有限性》,《唯实》2011年第5期。
    25.何正玲、刘彤:《论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及形式》,《兰州学刊》2011年第8期。
    26.黄桥法、王贺:《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理论》,《科学社会主义》2012年第4期。
    27.胡宗仁:《网络参与下的政府行为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1期。
    28.何正玲:《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困境及发展路径》,《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29.何显明:《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成长:功能与前景》,《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30.胡江春:《互联网政治时代——2008年1月互联网舆情分析》,《今传媒》2008年第3期。
    31.黄日涵:《美国总统大选中的网络政治营销研究》,《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32.胡传明、谭伟燊:《论网络化条件下公民政治参与和政府职能转变》,《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33.郝继明:《网络政治参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分析》,《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34.刘文富:《国外学者对网络政治的研究》,《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2期。
    35.刘建明:《网络政治需要诚实的政治》,《当代传播》2009年第4期。
    36.李亚宁:《网络文化传播与当代青年政治价值观建构》,《理论导刊》2006年第6期。
    37.李兴平:《网络文化中的民主政治思考》,《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7期。
    38.李斌:《网络政治参与的机理初探》,《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8期。
    39.李斌:《论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
    40.李尚旗:《网络化政治参与的特点、双面效应及其应对》,《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41.李亚妤:《互联网使用、网络社会交往与网络政治参与——以沿海发达城市网民为例》,《新闻大学》2011年第1期。
    42.刘静雅:《实现公民规范化网络政治参与的探讨》,《理论学习》2010年第12期。
    43.刘小龙:《网络政治参与对我国政党关系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思路》,《求实))2012年第3期。
    44.李雪彦:《网络政治参与和传统政治参与的比较研究》,《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45.李莹、郑曙村、冯国建:《网络政治参与对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影响》,《理论学习》2012年第2期。
    46.李晓红:《新媒体:民主政治发展的双刃剑》,《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
    47.罗鑫、吴恒威:《信息化时代的我国公民政治参与——以厦门PX项目民意表达为例》,《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5期。
    48.罗旭:《网络政治参与中的舆论领袖研究:演进与规制》,《探索》2012年第4期。
    49.罗月婵:《政治参与视野下的网络舆论》,《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9年第1期。
    50.毛旻铮、李海涛:《政治文明视野中的网络话语权》,《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5期。
    51.毛寿龙:《“网络政治”带来了什么》,《人民论坛》2007年第14期。
    52.马新明:《利用好网络功能有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大研究》2008年第7期。
    53.马晓东:《当代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的问题及其对策》,《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1期。
    54.齐春雷:《网络政治参与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政治参与功能的优化》,《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55.申文杰:《论网络条件下政治文化传播的新趋势》,《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2期。
    56.宋元林、黄娜娜:《论网络文化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功用》,《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57.宋元林:《发挥网络文化在发展民主政治中的作用》,《理论参考》2009年第8期。
    58.宋元林:《网络文化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5期。
    59.孙志建:《电子政务——网络政治时代新的政府治理模式的反思》,《天府新论》2005年第6期。
    60.唐琼:《网络政治参与——协商民主的新形式》,《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0期。
    61.陶建钟:《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条件分析及前景展望》,《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5期。
    62.陶建钟:《网络政治参与的局限及其治理策略选择》,《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63.陶建钟:《网络政治参与的有效性分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6期。
    64.阮占江:《互联网:改变政治生态环境》,《政府法制》2008年第21期。
    65.王腾:《论网络政治的生成与现代政府角色的回归》,《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 学版》2009年第2期。
    66.王金水:《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5期。
    67.王明生、杨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参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青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68.吴克明:《哲学视野中的社会主义网络政治文明》,《求索》2007年第3期。
    69.吴卫华:《积极应对“网络政治”的挑战》,《领导科学》2007年第23期。
    70.徐美珠、李竹宇:《网络时代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障碍及消解》,《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第1期。
    71.徐黎明、姜艳艳:《论网络时代的公民政治参与的意义》,《理论探讨》2008年第4期。
    72.徐文锦、黄毅峰:《互联网:政治冲突的“缓冲器”还是“催化剂”》,《桂海论丛》2009年第4期。
    73.熊光清:《中国网络政治的兴起于政治文化的变迁》,《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74.金林:《网络空间草根政治运动及其公共治理》,《公共管理学报》2011年第1期。
    75.颜柯:《论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网络文化路径》,《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6期。
    76.杨武:《互联网:中国公共领域的曙光》,《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12月。
    77.杨金卫:《国外政党对互联网的运用及对我国政治发展和政党建设的启示》,《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78.杨凤春:《互联网是现代政治福音》,《人民论坛》2007年第7期。
    79.杨永志:《论互联网在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2期。
    80.杨蔚琪:《网络政治参与: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1期。
    81.杨福忠:《公民有效网络政治参与的生成机制及法律保障》,《河北学刊》2012年第3期。
    82.虞崇胜、舒刚:《社会转型期网络舆情治理创新——基于政治安全的视角》, 《行政论坛》2012年第5期。
    83.俞怀宁、俞秋阳:《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形式、特点及其政治影响》,《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5期。
    84.张国:《网络时代的政治生态:官员触“网”贪官落“网”》,《政府法制》2009年第5期。
    85.张平:《论网络对政治认知的冲击及对策》,《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86.张雷、刘曙光:《论网络政治动员》,《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87.张雷:《论网络政治谣言及其社会控制》,《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2期。
    88.张广飞:《关于改善政府对网络政治传播管理与监管的思路研究》,《青年科学》2009年第11期
    89.张劲松、杨书房:《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与维持稳定——基于政治系统论的视角》,《晋阳学刊》2012年第2期。
    90.张华:《网络政治参与与有效政府的构建》,《学术界》2011年第2期。
    91.赵莉:《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实意义分析——以“E两会”为例》,《当代传播》2009年第4期。
    92.赵春丽:《网络政治参与的民主训练功能探析》,《学术论坛》2011年第8期。
    93.赵春丽:《电子民主局限性探析》,《电子政务》2010年第4期。
    94.周薇:《网络平台影响下的公众网络政治参与演进分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95.郑丽珠:《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研究》,《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96.郑萍、金春义:《网络政治参与对公共政策制定影响作用探析》,《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97.郑永晓、汤俏:《“网络暴力”喧嚣背后的政治与文化——兼论近年来网络文化的监管与疏导》,《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98.郑曙村:《论网络技术革命对民主政治的五大促进作用》,《齐鲁学刊》2001年第4期。
    99.朱彩霞:《网络——中国公民意识崛起的动力》,《理论导刊》2009年第12期。
    1. Kenneth O. St. Louis. The Public Opinion Survey of Human Attributes-Stuttering (POSHA-S):Summary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comparisons. Journal of Fluency Disorders,2011.
    2. George E. Higgins, Shaun L. Gabbidon and Favian Martin. The role of race/ethnicity and race relations on public opinion related to the immigration and crime . link.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2010.
    3. Yang G. B., The Power of the Internet in China:Citizen Activism, Columbi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9.
    4. Xujun Eberlein, "Human Flesh Search:Vigilantes of the Chinese Internet," New America Media, April 30,2008.
    5. Yang Bo-Xu, NPOs in China:Some Issues Concerning Internet Communication, Washington:Know TechnPol,2008.
    6. Adam Nagourney and Anne E. Kornblut, "White House Enacts a Plan To Ease Political Damag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5,2005.
    7. Adam Nagourney and Janet Elder, "Public Voicing Doubts on Iraq and The Economy, Poll Finds", New York Times, January 20,2005.
    8. Chadwiek A..Internet politics:States, Citizens, and Ne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9. AladwaniA.M..An Integrated performance Model Information Systems Projeets.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02.
    10. PhilipE.A..Real-Time polities:The Internet and the political process. The Information Soeiety,2002.
    11.Camp J.& Chien, Y. T., "The Internet as Public Space:Concept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in Public Policy", Computers and Society, Sep.,2000.
    12.Graeme Browning, Electronic Democracy:Using the Internet to Transform American Politics2 Ed Independent Pub Group.,2000.
    13.Jerry Everard,Virtual States:The Internet and the Boundaries of the Nation-State,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1999.
    14.Richard Davis, The Web of Politics:The Internet's Impact o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ystem, Oxford Univ. Press,1999.
    15.Brian Loader, Digital Democracy, Routledge 1999.
    16.William H.Dutton, Society on the Line:Information Politics in the Digital Age, Oxford Univ.Press,1999.
    17.Tim Jordan, Cyber power: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Cyberspace and the Internet, Routledge,1999.
    18.Chris Tonlouse and Timothy Luke, The Politics of Cyberspace:A New Political Science Reader, Routledge, New York and London 1998.
    19.Christine Bellamy and John A. Taylor, Govern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8.
    2O.Cynthia J. Alexander and Leslie A.Pal, Digital Democeracy:Policy and Politics in the Wired Worl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21.David Homes, Virtual Politics:Identity and Community in Cyberspace, SAGE publication, London,1998.
    22.Eric Kruger, Politics and Economics of Internet and Cyberspace, Pacific Institute, 1998.
    23.I.Th.M.Snellen,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an Information Age:A Hand book IOS Press,1998.
    24.Kevin A.Hill, John E.Hughes, Cyberpolitics:Citizen Activism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People, Passions, andPower), Rowman & Littlefield,1998.
    25.Roza Tsagarousianou,Cyber democracy:Technology, Cities and Civic Networks, Routledge,1998.
    26.Brian Loader,The Governance of the Cyberspace, Routledge 1998.
    27.Anthony Wilelm, Democracy in the Digital Age:Chalenges to Political Life in Cyberspace, Routledge,1998.
    28.Steven Jones, Virtual Culture:Identity and Communication in Cyberspace, SAGE Publications Ltd.,1997.
    29.Wyene, Rash, Politics on the Nets:Wiring the Political Process, W.H.Freeman & Co.,1997.
    30.Lawrence K.Grossman, The Electronic Republic:Reshaping Democr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Penguin USA,1996.
    31.Graeme Browning,Electronic Democracy:Using the Internet to Influence American Politics, Information Today Inc.,1996.
    32.WilliamMann, Politics on the Net, Que Education & Training,199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