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文化形象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分了五个部分来展开论述,分别是陶渊明形象的建构基础、建构过程、建构层面、建构力量及其留下的文化印迹。
     第一部分陶渊明形象的建构基础,主要是陶渊明的基本真实和自我神化。前者从形貌、居所与社交三方面的情况来进行考察。从最直观的美术作品中看到的陶渊明形象,就已经经过了民族心理、文化理想的包装和美化。背、侧画法表明对陶渊明精神气质的更深入关注和面容五官在此情况下的悄然退避。陶渊明与玫瑰花的另类搭配则表明其形象在流传过程中渗入的其它文化因素和固有形象的变形。陶渊明的居所是自然化的形态,他充满爱意的语气和诗意化的描绘以及方位词语在环境描绘中的普遍使用表明“吾庐”是他对自我和人生进行透彻的思考和再三确认之后自觉选择的象征物,陶渊明是个自我的诗人。他对居所的称呼则体现了中国人的家园与农耕文明和自然的关系。社交关系方面从赠答诗切入,从他的赠答诗的数量比例和创作时间、答诗与赠诗的比例、称呼的方式说明陶渊明归隐后仍被认为是文人群体中的成员,而他也没有拒绝参与这种社交活动,但处于被动地位,他希望通过正式的职务称呼拉开与赠答者的距离,同时不显眼地强调自身的隐士身份。赠答诗也是他塑造自我形象、渴望知音、寻求理解的途径。陶渊明在诗文作品中进行自我神化,以《五柳先生传》和《拟古九首》其五展示完美的自我形象,并通过对上古之民心境的美化和达到了自我神化、通过尚友古贤来加强自我形象的塑造。
     第二部分对陶渊明文化形象的建构过程作出历时性的描绘,构成陶渊明文化形象的各种生平事迹的不断添加并最终固定,陶渊明声名的上升过程也是其文化形象的变化过程。陶渊明的形象经历高士—→名士+文士—→圣贤+顶尖诗人—→高尚的凡人和中国文化的代表这一变化过程。对陶渊明的神化和圣化从宋代开始,对他的拔高和人性化挖掘两条路子齐头并进,可见宋人对陶渊明有意识的偶像化。
     第三部分从横向把握陶渊明文化形象构成的层面,主要从他的性格、他的身份和思想的多重性、他的人生态度来考察。陶渊明的形象基本上是内敛的,这来自中国人“温良”的典型性格。他的无所于忤的总体形象的形成,与他的“与物多忤”(《与子俨等疏》)在中国文化的传统中的正面意义密切相关,也与“忤”的限度和魏晋时代对个性化行为容忍度密切相关。他的多重身份和思想的多重性使他成为一个开放的解释体,可以多方位地代表中国文化。而他的人生态度是在常年的疾病和亲人的死亡中挣扎和领悟的结果,使他在俗世的空气中作着天人的呼吸,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完美融合,我们可以在他所表露出来的对“新”和“夕”这两个相悖的词语的喜爱中体察出来。他的性格、他的身份和思想、他的人生态度所体现出来的多义与兼容性及正面性,使他充分具备了成为一个文化偶像的条件。
     第四部分的内容则是陶渊明文化形象的建构力量:中国文化的偶像崇拜特点、读者的接受和塑造、相关的争论和异域的视野。从战国、汉朝到六朝的墓葬绘画的考察发现,中国人的偶像崇拜的对象在六朝时期由神灵向人间的文化英雄转化。陶渊明继嵇康之后被塑造为另一个文化英雄。读者对于经典的形成和偶像的树立显然是不可忽视的作用力,不同层次读者的不同视点影响他们对陶渊明形象的建构。争论的产生说明形象把握的分歧之存在,静穆之争、“忠愤”说来展开。静穆之争导致陶渊明形象的研究中观念的革新和对陶渊明形象的平面性和至高性的质疑、对全面性和凡俗性的深入。对“忠愤”说的质疑显示了陶渊明忠臣义士形象的动摇,而至今不衰的支持则表明政治因素在陶渊明形象中的作用。
     第五部分是陶渊明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中留下的印迹。菊、酒、桃花源、舟船与渔夫、北窗高卧的闲适姿态,是其诗酒风流的风雅士、怀抱深忧的隐君子、浊世中的梦想家等诸多不同的形象所留下的文化印迹。菊是陶渊明的身份证。嗜酒是陶渊明作为风流雅士的面目之一,饮酒与高雅、风流、深沉的痛苦、自我的掩藏以及极致的哲理追求联系在一起。通过和李白、白居易喝酒方式的比较,说明渊明喝酒的瘾头比较大,而且并不计较酒的种类与喝酒的方式、花样和时间,只凭兴之所至,反而更能品出“酒中深味”。舟船意象在文学史上全面建立是陶渊明的功绩,这显示了长江流域的现实生活在陶渊明的文学创作中的深刻影响,他对舟船意象进行的哲学层面和诗意层面的申发(虚舟、壑舟是哲学层面的,诗意层面的月之船应该还没有论者述及)表明他对此意象的深刻把握。北窗高卧则是以闲适的姿态在中国文人的休闲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北”的方向和“窗”的物理属性为之提供了特殊的文化意义。
This thesis includes five sections: 1. the constructive basis forTao' cultural image;2, the constructive process of Tao's image; 3. theconstructive aspects of Tao' s image;4, the constructive power;5, thecultural remains left by Tao.
     The first section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ve basis for Tao's image,focusing on Tao's basic reality and self-apotheosis. His basic realityis approached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his countenance, his residence andhis sociality. Tao's images seen from painting works have been polishedand beautified by Chinese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literary ideal. Forexample, the weird combination of Tao's image and rose blossoms indicatesthat another literature factors influenced Tao's image and caused thedistortion of his stable image. Tao's residence is very plain and naturalHis love-filled tone, his poetic description and the constant usage ofdirection words when depicting an environment suggest that Tao is aself-conscious poet, and wulu吾庐(my house) is a self-selected symbolafter he did deep thinking on the topic "self and life". The way headdressed his residence indic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jiayuan,家园(home and field) and agricultural literature and nature.Tao's sociality is approached from his poems which he exchanged withfriends. The percentage of his exchanging poems in his total works, thewriting date, the ratio of presenting poems to answering poems, and theway he addressed his friends indicate that rao was still viewed as a memberof the literary men group even after he retreated. At the same time, thoughrao did not isolate himself from social meetings, he was in a ratherpassive situation: he tried to keep a distance from people to whom heanswered a poem by addressing their formal official titles and emphasizingobscurely his hermit identity, rao used exchanging poems as a way tcself-construct his self-image, look for ziyin,知音(people whcunderstand) and seek comprehension from others. Tao apotheosized himselfin his poetry. For example, he demonstrated a perfect self-image in wuliuxiansheng zhuan,五柳先生传(the Biography of a Master with Five Willows)and nigu jiushou,拟古九首(the Nine Poems in Ancient Style). Also, hepraised the thoughts of ancient people and expressed the desire to be friends with ancient sages in order to emphasize his self-image.
     In the second section I made a diachronic depiction of the processof the development for Tao's image, focusing on how a variety of Tao'slife experiences has been constantly enlarged and eventually settled whenconstructing his image. The process of Tao's rising popularity is alsothe process of his changing cultural image. Tao's image followed adevelopment as below: virtuous man, famed scholar and literary man, sageand the most famous poet, the noble commoner, and the represent of Chineseliterature. The apotheosis and canonizing of Tao started from the Songdynasty. The improvement of his image and exploration of his common sideswent together, which suggested the self-consciousness of the Songscholars when they idolized Tao.
     The third section deals with the constructive aspects of Tao'simage, discussing his personality and identity, his multiple layers ofthoughts and his attitude towards life. The basic element of Tao's imageis self-control, a typical personality of Chinese people. His multipleidentities and thoughts make him a subject open to be explored, and healso represented Chinese literature in many respects. His attitudetowards life, which was cultivated from struggling with chronic illnessand loss of family members, make it possible for him to breathe heavenlyair in the ordinary world. His outlook is a perfect combination ofsuperorganic and realistic power, which can be observed from his fondnessof these two opposite words as xin,新(new) and xi,夕(dusk). Multiplemeanings, tolerance and positive spirit embodied in his personality,identity, thoughts, and his life attitude qualified him to be a literalicon image.
     The fourth section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ve power to build upTao's cultural image by analyzing such questions as: the peculiarity ofChinese worshiping an idol; reader's reception for certain literaryworks; related debates and the views from oversea. The subjects of Chineseidols were switched from gods and ghosts to the cultural heroes in theordinary world in the Six Dynasties through exploring the tomb paintingsfrom Warring Kingdoms, the Han Dynasty to the Six Dynasties. Tao has beenestablished as another hero after Ji Kang. Readership is not an ignorable power in relat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ppearance and canonizationof an icon. Different perspectives from readers at different levelsdecided how they impacted the appearance of Tao's image. Arguments, suchas "Debates of Quiet and Holy" and "Loyalty and Anger", suggestdifferent opinions on how to evaluate Tao's image. The former debatecaused the revolution of studies on Tao's image; it brought up questionson the flatness and highness dimension of Tao's image and pushed the deepexploration on Tao's whole image and his common sides. Questioning onTao's "Loyalty and Anger" make the aspect of his image as a "virtuousofficial and sage" unstable, while the persisting proponents for thisaspect from the ancient time to today suggest that political aspectsalways play a major role in Tao's image.
     The fifth section is about the remains Tao left in Chinese literarytradition: chrysanthemum, wine, peach blossom spring, boats and fishermenthe leisure posture of lying beside the north window. All of those elementsare Tao's literary legacies for later generations generated from hismultiple images as an elegant gentleman with poetry and wine; thealcohol-addicted with deep sorrows and day dreamer in a disorder timeperiod. Chrysanthemum is Tao's identity card. A drunk poet is one sideof his elegant person, and wine is associated with elegant, play boy, deepsorrows and self-hidden and extreme pursuit of the philosophy. Comparedto Li Bai and ru Fu, Tao has a good appetite for wine. Instead of carefullychoosing the type of wine, time, place and methods to drink, rao drinksspontaneously but gets true pleasure from his drinking, rao took the totalcredit to the appearance of images of boats and ships in Chinese tradition,which is benefited from his actual experiences of living in the Long riverregion. His explanation of boat images in their philosophical and poeticaspects ("the empty boat" belongs to the philosophy, but "the moorboat" in the poetic aspect has not ever been touched by scholars)suggested his deep understandings of this kind of images. Lying highlyin the north window is a leisure posture and has great influence in Chinesewriters' private life. And, the dimension "north" and the physicalnature of window endowed it with a special literary meaning.
引文
1 《饮酒》其五,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页89。文中所引陶渊明诗文均用此版本,后文不再一一标明版本和页码,仅于引文后用括号注明诗文名。
    2 王瑶《陶渊明研究随想》,《九江师专学报》1984年第一期,魏正申《陶渊明探稿》后记引,文津出版社,1990年版,页207。
    3、4、5、6、7 萧望卿《陶渊明批评》,开明书店,1947年版,页8、10、11、16、17~18。
    8 方勇《南宋遗民对陶渊明形象的新阐释》,《文史知识》2001年12期。
    9 谢敏《试论元散曲家笔下的陶渊明形象》,《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第21卷增刊2000年12月。
    10 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年补订本,1984年版页88~93。
    11 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齐鲁书社,2002年版。
    12 刘中文《唐代陶渊明接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 王明辉《清人极度儒化陶渊明的现象及成因》,《九江师专学报》2003年第三期。
    14 高林广《试论金源诗学的尊陶之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二期
    15 刘静《二十世纪的日本陶渊明研究》《九江师专学报》2001年增刊147~161。
    16 A. R. Davis: T'ao Yuan-ming——His words and Their Mingi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83.
    17 Culture and Power in the Reconstitution of Chinese realm: 200—600, Scott Pearce, Audrey Spiro, and Patricia Ebrey ed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1, 《皮尔斯、司白乐、伊沛霞主编(汉人王朝重建中的文化与权利:200——600年)》引述,刘东主编《中国学术》, 北京:商务印书馆,总第十七辑,2004年第1期,页368。
    18 Stepen Owen: "The Sells Pefect Mirror: Poetry as Autobiography", in the Vitality of the Lyric Voice: Shih Poetry from the Late han to the T'ang, eds. shuen-fu Lin and Stepen Owe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es, 1986, pp71-102.田晓菲《尘几: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问题初探》(刘东主编《中国学术》总第十七辑,2004年第1期,北京:商务印书馆,页61~89。
    19 孙康宜《揭开陶潜的面具:经典化与读者反馈》,刘东主编《中国学术》,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三期,总第七辑,页81~94。
    20 威廉·阿克:《隐士陶渊明:陶诗六十首》前言,转引自钟优民《陶渊明与世界文学》,《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一期,页339。
    21 苏轼《续丽人行》,宋·苏轼著,清·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苏轼诗集合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卷十六,2001年版,页783。
    1 萧统:《陶渊明集序》,《昭明太子文集》卷四,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陶渊明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9。
    2 刘宝楠著《论语正义》卷二十一,《诸子集成》第一册,上海书局影印世界书局编印本,1986年版,页393~394。
    3 转引自高大鹏《陶诗新论》,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民国七十年,页44。
    4 倪中书《题赵集贤行书归来辞》,引自袁行霈《读陈洪绶<博古叶子>陶渊明像》,《荣宝斋》2005,页199。
    5 袁行霈《古代绘画中的陶渊明》,《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六期,页5~22。
    6 翁万戈《陈洪绶·文字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页103。
    7 袁行霈《读陈洪绶<博古叶子>陶渊明像》,北京:《荣宝斋》,2005年,页199~201。
    8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97年缩印版,页3661。
    9 张湛注《列子》,《诸子集成》第三册,上海书局影印世界书局编印本,1986年版,页6。
    10 《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版,上册页2。
    11 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卷十六,《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上册页222。
    12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卷四十九,《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页2092。
    13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卷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版,页452。
    14 和辻哲郎著,陈立卫译《风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5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二十八下,中华书局,1997年缩印版,页1668。
    16 唐·孙思邈撰,宋·林亿等校正《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7 宋·董汲撰《脚气治法总要》卷上,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8 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三《隐逸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2288。
    19 唐·令狐德菜等撰《晋书·隐逸传》卷九十四,中华书局,1997年缩印版,页2462。
    20 唐·令狐德菜等撰《晋书》卷五十一,中华书局,1997年缩印版,页1409~1415。
    21 唐·令狐德棻等撰《晋书》卷六十八,中华书局,1997年缩印版,页1825~1827
    22 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1594~1595。
    23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页651~652。
    24 唐·令狐德棻等撰《晋书》卷四十七,中华书局,1997年缩印版,页1330。
    25 唐·令狐德棻等撰《晋书》卷六十五,中华书局,1997年缩印版,页1752。
    26、27《中国药用植物图鉴》,第二军医大学药学系生药学教研室编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60年版,页154、155。
    28 宋·李昉撰《太平御览》卷996,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版,页4407。
    29 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页126注五。
    30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版,页372~373。
    31 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七,中华书局,1997年缩印版,页2188。
    32、33 唐·令狐德棻等撰《晋书》卷九十四,中华书局,1997年缩印版,页2460、2445。
    34 参看李剑锋《谈陶渊明创作<搜神后记>的三种可能性》,《九江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页7~9。
    35 袁行霈《古代绘画中的陶渊明》,《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六期,页11引述。
    36 苏轼《续丽人行》,宋·苏轼著,清·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苏轼诗集合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卷十六,2001年版,页783。
    37 http://www.chinataiwan.org/web/webportal/W4547316/A297746.html
    38 明·文震亨撰,陈植校注,杨伯超校订,《长物志》卷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版,页56。
    39 李青《楼兰鄯善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与雕塑艺术源流考论》,《新国学研究》,汕头大学新国学研究中心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页101、106。
    40 秦惠兰、黄意明《菊文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版,页21。
    41 唐·许嵩《建康实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页135。
    42 元·张铉撰《至正金陵新志》,台北,成文出版有限公司,民国七十二年(1983年),据元至正刊本影印,页1575。
    43 罗宗真《魏晋南北朝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页38。
    44 梁·沈约撰《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94年版,页1766~1769
    45 梁·沈约撰《宋书》卷二《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29。
    46 《后汉书·仲长统传》,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四十九,中华书局,1997年缩印版,页1644。
    47 许学夷《诗源辨体》,《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159页。
    48 李祁《华茨华斯的故乡》,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页85。
    49 引自[美]罗伯特·米尔德着,马会娟、管兴忠译《重塑梭罗》,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页80注53。
    50 本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四,赵孟頫书之,任道斌《赵孟頫系年》系于赵孟頫十九岁时,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51、52、53 葛桂录《中英文学关系编年史》,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页34、60~61、63。
    54 参见B.W.MAGGS著,李约翰译《十八世纪俄国文学中的中国》,台北成文出版社1977年版,页219—221。
    55 袁行霈《陶渊明与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页106。
    56、58 梅家玲《汉魏六朝文学新论——拟代与赠答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序言页6、正文页102~103。
    57 梅家玲只列前十四首,上田武(《从赠答诗看陶渊明与青年友人的关系》,《九江师专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三期33~39页)则认为有十七首,“示”是年长者赠与年少者的标志,有“送”字乃是送别一类。今从后者。
    59 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74年版第162页,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则译作“构成陶渊明超俗和隐逸生活之心理基础的,正是这种极端的利己主义。”去掉了中国读者不易接受的尖锐词语。
    60 冈村繁《陶渊明李白新论·陶渊明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页122、页91。
    62 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三《隐逸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2288。
    63 《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2。
    64 《乞食》:“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感子漂母意,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渊明遇年灾而苦饥,所乞之主人与之谈谐、对饮、赋诗,对他很尊重,必定也是居于南村的官僚文人。
    65 一般认为刘柴桑是他的好友刘遗民,曾于隆安五年(401年)出任柴桑令,以为入山之资,402年弃官隐居庐山西林,此后未再出仕,是著名的隐士。渊明酬、和刘遗民的两首诗,逯钦立、袁行霈都系于义熙五年(409年),却仍称他官名,则与此观点相左。但石川忠久认为《和刘柴桑诗》、《酬刘柴桑》二诗中的刘柴桑非刘遗民,乃与丁柴桑前后任柴桑令现职的刘某,如此则可以解决这个疑问。(樱美林大学《中国文学论丛》第3号,1972年六月出版。)张常侍一般认为是他的乡亲张野,《莲社高贤传·张野传》:“张野,字莱民。居浔阳柴桑,与渊明有婚姻契。野学兼华梵,尤善属文。……州举秀才、南中郎府功曹、州治中,征拜散骑常侍,俱不就。入庐山依远公,……义熙十四年与家人别,入室端坐而逝,春秋六十九。”(委宛山堂本《说郛》卷七)不应征命,并未真正作过官,又和陶渊明有姻亲关系,照理渊明不应该称呼他张常侍。邓安生《陶渊明年谱》引《莲社高贤传·慧远传》:“复制五铭刻于石,江州太守孟怀玉、别驾王乔之、常侍张野、晋安太守殷隐、黄门毛修之、主簿殷蔚、参军王穆夜、孝廉范悦之、隐士宗炳等,咸赋铭赞。”则称张野常侍,同书而前后相异,不知孰是孰非。据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及方立天《慧远及其佛学》考证《莲社高贤传》不可信,此或亦一证。另:陶澍《靖节先生年谱考异》和袁行霈《陶渊明年谱汇考》提出是张野的侄儿张诠的可能,据《十八贤传》:“张诠字秀硕。莱民之族人也。情性高逸。酷嗜坟籍。虽耕锄犹带经自乐。朝廷以散骑常侍征。不赴。庾悦以其家贫。以寻阳令禄之。笑曰。古人正以容膝为安。屈吾志亦何荣乎。竟不就。入庐山。依远公净社。宋景平元年癸亥终。春秋六十五。”张诠也曾被征常侍而不应,照理渊明也不应该称呼他张常侍。然则也有另一可能,与陶渊明赠答的张常侍既非张野也非张诠,乃是当时的一个官员。虽无佐证,聊备一说。
    66 据梅家玲《汉魏六朝文学新论——拟代与赠答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页102注②统计。
    67 其它如陆机《赠顾令文为宜春令诗》之类贺某人任某职的仍置于称名一类中,不在讨论范围;傅咸《与尚书同僚诗》不明确对象的人数与官职的亦不包括在内。
    68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四,《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下册页200。
    69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下,《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下册页153。
    70 明黄文焕《陶诗析义》卷三,《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下册156。
    71 魏正申《陶渊明探稿》,文津出版社,1990版页1~12《论陶渊明以诗文传世的思想》论及陶渊明自觉进行诗文创作,并有意借助三种方式进行传播:请朋友书写、传抄;在以文会友的探讨交流中传播;通过多人参加的小型诗歌创作集会传播,与本文有会心处。但陶渊明是否将诗文创作当作一生的事业、从政不可得的转志来看待并秉持着强烈的功业意识积极主 动地通过各种方式谋求传播,还可商榷。
    72 鲍照的《拟古》(伊昔不治业),王壬秋曰:“微似渊明。”见钱仲联增补集说校《鲍参军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页343。
    73 李延寿撰《南史·颜延之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页881。
    74 [美]宇文所安撰,陈引驰、陈磊译,田晓菲校《中国“中世纪”的终结》,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页15。
    75 唐·令狐德菜等撰《晋书》卷九十四《隐逸传》,中华书局,1997年缩印版,页2462。
    76 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三《隐逸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2286~2290。
    77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影印胡刻本1977年版,页294。
    78 宋·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宋刊巾箱本,页22。
    79 《宋书·王弘传》:王弘义熙十四年迁抚军将军、江州刺史。江州是长江上下游间的军事要地,陶渊明生活的时期又国家多事,江州刺史大都兼掌军事,如江州刺史刘柳就是后军将军。义熙十二年(416)左将军檀韶为江州刺史,但陶渊明在“郡将”面前直接拿头巾漉酒,显然和他颇熟,是王弘的可能性较大。而陶渊明拒绝接受檀道济的馈赠,自然不是他。
    80 详见袁行霈《陶渊明与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载《陶渊明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页78~108。
    81、84 唐·令狐德棻等撰《晋书》卷六十六《陶侃传》,中华书局,1997年缩印版,页1768、1779~1781。
    82 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110,中华书局,1958年版,页2094。
    83 袁行霈《陶渊明年谱汇考》,刘跃进、范子烨《六朝作家年谱辑要》,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页127。
    85 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页232。
    86、87 宋·陈舜俞《庐山记》,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5年。
    88 宋·王质等撰,许逸民校辑《陶渊明年谱》,中华书局,1986年版,页86。
    89、92 [美]宇文所安著,王柏华、陶庆梅译《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导言页29、29。
    90、91 萧望卿《陶渊明批评》,开明书店,1947年版,页8、11。
    93 陈伟勋《酌雅诗话》,张国庆选编《云南古代诗文论着辑要》,中华书局,2001年版,页100~101。
    94 《诗经·陈风·衡门》,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卷七,《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1997年版,页377。
    95 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1978年版,页463。
    96 A.R. Davis: T'ao Yuan-ming——His words and Their Mingi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83,Preface页3~4。
    97 汉·刘向校,戴望校正《管子校正》卷十六,《诸子集成》第五册,上海书局影印世界书局编印本,1986年,页273。
    98 汉·高诱注《吕氏春秋》卷五,《诸子集成》第六册,上海书局影印世界书局编印本,1986年版,页51。
    99 《庄子·祛箧》,王先谦注《庄子集解》卷三,《诸子集成》第三册,上海书局影印世界书局编印本,1986年版,页61。
    100 《庄子·马蹄》,王先谦注《庄子集解》卷三,《诸子集成》第三册,上海书局影印世界书局编印本,1986年版,页58。
    101 《淮南子·览冥训》,汉·刘安著,汉·高诱注《淮南子注》卷六,《诸子集成》第七册,上海书局影印世界书局编印本,1986年版,页94~95。
    102 《淮南子·缪称训》,汉·刘安著,汉·高诱注《淮南子注》卷十,《诸子集成》第七册,上海书局影印世界书局编印本,1986年版,页160。
    103 王弼注《老子道德经》,《诸子集成》第三册,上海书局影印世界书局编印本,1986年版,页35。
    104 王先谦注《庄子集解》卷八,《诸子集成》第三卷,上海书局影印世界书局编印本,1986年版,页208。
    105 王文岭《从精神的漫游到诗意的生存——试论陶渊明对中国文人士大夫精神家园的最后建构》,《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年3月页31~32。
    1 颜延之《陶征士诔(并序)》,《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1~2。
    2 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三《隐逸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2286~2290。
    3 隋·虞世南编撰,孔广陶校注《北堂书钞》卷78县令“挂冠而去”条引,见董治安主编《唐代四大类书》第一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页327。
    4 唐·徐坚等撰《初学记·九月九日·事对》所引,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页80。
    5 萧统《陶渊明传》,《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6~8。
    6 佚名《莲社高贤传》,《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10~11。
    7 唐·令狐德棻等撰《晋书·隐逸传》卷九十四,中华书局,1997年缩印版,页2460~2463。
    8 《南史·隐逸传》,《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13~14。
    9 胡怀琛《陶渊明生活》附录三,世界书局,民国十九年(1930年)出版,页63~64。
    10 A.R. Davis:T'ao Yuan-ming——His words and Their Mingi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83, introduction页2。
    10 宋·陈舜俞《庐山记》卷二,台湾商务印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5年。
    11 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六《慧远传》,中华书局,1980年版,页221。
    12 李剑锋《从接受史的角度蠡测陶渊明与慧远之关系》,《九江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页15。
    13 宋·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五引,《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下册页328。
    15 孙康宜《揭开陶潜的面具:经典化与读者反馈》,刘东主编《中国学术》2001年第三期,总第七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秋,页83~84。
    16、19 萧统《陶渊明集序》,上册,《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9、页9。
    14 钟嵘《诗品》卷中,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2004年版,页13。
    18 萧望卿《陶渊明批评》,开明书店,1947年版,页17。
    20 详见后文社会各阶层的接受一节。
    21 苏轼《与苏辙书》,《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35页。
    22 宋·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四,《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50。
    23 清·查慎行《寓楼读陶诗毕敬题其后》,《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195。
    24 宋·徐铉《送刁相庐序》,《徐文公集》卷二十四,《四部丛刊》本。
    25 宋·梅尧臣《送永叔归乾德》,朱东润《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页142。
    26 宋·陈模《怀古录》卷上,《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115。
    27 明·焦竑《陶靖节先生集序》,焦竑著、李剑雄点校《澹园集》卷十六,中华书局1999年,页169。
    28 明·何孟春《陶靖节及跋》,《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146。
    29 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金明馆丛稿初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2001年版,页229。
    30 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巴蜀书社,1997年版,页51。
    31 《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附录二,中华书局,2003年版,页637。
    32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64。
    33 宋·施德操《北窗炙輠录》,《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56。
    34 宋·苏轼《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其一,《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34。
    35 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179。
    36 元·吴澄《湖口县靖节先生祠堂记》,《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126。
    37、38、39、40、41、42、43、44 《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32、56、102、107、119、137、141、193。
    45 《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38。
    46 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齐鲁书社,2002年版,页293。
    47 《朱子语类》卷140、140,《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74、75。
    48 黄庭坚《宿旧彭泽怀陶令》,《豫章黄先生文集》卷四,《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37。
    49 《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101。
    50 元·刘因《归去来图》,《静修先生文集》卷四,《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124。
    51 明·孙一元《三隐逸诗》,《太白山人漫稿》卷二,引自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补订本,1984年版,页555。
    52 明·张以宁《题海陵石仲铭所藏渊明归隐图》,清·朱琰《明人诗抄》正集卷三,引自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补订本,1984年版,页555。
    53 清·董说《书桃花源记后》,《丰草庵前集》卷二,引自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补订本,1984年版,页555。
    54 清·龚自珍《杂诗三首》之一、之二,《定庵文集补》,《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237。
    55 清·王文治《彭泽》第三首,《梦楼诗抄》卷十,引自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补订本,1984年版,页555。
    56 梁启超《陶渊明》,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页7、9、12。
    57 徐征、张月中、张圣洁、奚海主编《全元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卷页689、第十一卷页8157、第十卷页7288、第十二卷页8698。
    58 徐征、张月中、张圣洁、奚海主编《全元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三卷页1752、第二卷页856、第十一卷页8013。
    59 龚斌《陶渊明传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页53。
    60 胡晓明《龙舟舵手与陶渊明——以冈村繁<陶渊明新论>为中心的讨论》,刘东主编《中国学术》第十三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页276~290。
    1、12林语堂《人生的盛宴》,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页41~42、页42。
    2 钟秀《陶靖节诗品纪事》,《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241。
    3 辜鸿铭撰,黄兴涛、宋小庆译《中国人的精神》,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页30。
    4 王先谦注《庄子集解》卷四,《诸子集成》第三册,上海书局影印世界书局编印本,1986 年版,页96~97。
    5 苏轼《与苏辙书》,《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35。
    6 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金明馆丛稿二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页277。
    7 邓广铭《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与宋王朝的文化政策——<北宋文化史述论稿>序引》,《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页66。
    8 [捷克]米兰·昆德拉著,韩少功、韩刚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页3。
    9 梁启超《陶渊明·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页14。
    10、11 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金明馆丛稿初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2001年版,页229、页224~229。
    13 刘述先《新时代哲学的信念与方法》,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民国六十四年版,页238~239。
    14 朱自清《陶诗的深度》,《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288。
    15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页73。
    16 萧望卿《陶渊明批评》,开明书店,1947年版,页15。
    17 《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下册页58。此处可以参看后文关于陶渊明的争论之三。
    18、19、20、24、29、34、35 朱光潜《诗论·陶渊明》,《朱光潜全集》第三册,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页254页84、页260、页254、页254、页263、页261、页259。
    21 丁永忠《陶诗佛音辨》,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页5。
    22 李剑锋《陶渊明及其诗文渊源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 钟优民《陶渊明论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页77~78。
    25 叶燮《原诗》,《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上册页186。
    26 钟惺、谭元春《古诗归》,《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上册页186。
    27 [日]斯波六郎《陶渊明诗译注》,北九州中国书店,1951年版,页88—89。
    28 李延寿撰《南史·顾协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页1519。
    30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中国美学史论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页132。
    31 [日]伊藤直哉《<“快乐”的陶渊明>前言》,《九江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页39。
    32 伊藤先生另有论文《略论陶渊明的夫妻关系及文学创作》,《九江师专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3期,页22~28。
    33 郑凯《幽默大师陶渊明》,《华南师大学报》,1998年第三期。
    36 冯友兰《论风流》,《三松堂全集·南渡集》第五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页346~355。
    37 廖仲安《说陶二题》,《九江师专学报》1998年增刊,首届中日陶渊明学术研讨会文集,页10~13。
    38 王羲之《兰亭诗》,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十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895。
    39 冯友兰《冯友兰选集·新原人·天地》,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页165、页169~170、页170。
    40 宗白华《中国美学史论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页132。
    41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卷四,页331。
    42 王绩撰,韩理洲校点《王无功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页49。
    43 译诗采自杨德豫译《华兹华斯诗选·廷滕寺》,辜鸿铭撰,黄兴涛、宋小庆译《中国人的精神》,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页76~77。
    1 参见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3编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页298。
    2 [美]宇文所安著,朱学勤译《追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页153。
    3 详细例证请参看贺西林《古墓丹青——汉代墓室壁画的发现与研究》第三章第二节,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杜,2001年版。
    4 贺西林《古墓丹青——汉代墓室壁画的发现与研究》,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杜,2001年版,页169。
    5 吴兰、志安、春宁《绥德辛店发现的两座画像石墓》,《考古与文物》,1993年1期,页17~22。
    6 施存蜇《水经注碑录》,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页405。
    7 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97年缩印版,2124页。
    8 参看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上编《分区与分期·南方地区》,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76~77页。
    9 赵超《从南京出土的南朝竹林七贤壁画谈开去》,《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年第3期
    10 林圣智《<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图>研究》,台北: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年。
    11 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下编之七《南北朝墓葬中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的含义》,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
    12 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卷四十七,中华书局1958年版,页1321。
    13 《容止》第5则,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页607。
    14 唐·令狐德棻等撰《晋书》卷49《嵇康传》,中华书局,1997年缩印版,页1370。
    15 《容止》第11则,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页610。
    16、17 《简傲》第3则,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页766、767。
    18 《文学》第5则,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页195。
    19 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一百四十四,中华书局,1958年版,页2290。
    20 长广敏雄《竹林七贤荣启期画图》,《六朝时代美术研究》,东京:株式会社美术出版社,1969年版,页41~53。
    21 [美]宇文所安著,郑学勤译《追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页153。
    22 戴建业《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华中师大出版社,1998年版,页316。
    23 [美]宇文所安著,贾晋华译《盛唐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页4。
    24 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页91。
    25 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齐鲁书社,2002年年版,页29。
    26 唐·李延寿撰《南史》卷五十二《萧秀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页1288。
    27 《全德志论》,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十七,中华书局,1958年版,页3049。
    28 萧绎《荆州放生亭碑》,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十八,中华书局1958年版,页3057。
    29 萧绎《芳树》,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二十五,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2031。
    30 陈叔宝《立春日泛舟玄圃各赋一字六韵成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陈诗》卷四,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2514。
    31 陈叔宝《上巳宴丽晖殿各赋一字十韵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陈诗》卷四,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2515。
    32 武则天《夏日游石淙诗序》云:“就林薮而王心神,对烟霞而涤尘累。森沉丘壑,即是桃源:渺漫平流,还浮竹箭。”(《全唐文》卷九十七)用桃源指代自然景观。中宗李显“于景龙中,置修文馆学士,盛引词学之臣,从侍游燕。秋登慈恩浮图,献菊花酒称寿。帝有所感,即赋诗,学土皆属和焉。”(《全唐诗》卷二小传)其《九月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秋字并序》云:“陶潜盈把,既浮九酝之欢:毕卓持螫,须尽一生之兴。人题四韵,同赋五言。其最后成,罚之饮满。”诗云:“九日正乘秋,三杯兴已周。泛桂迎尊满,吹花向酒浮。长房萸早熟,彭泽菊初收。何藉龙沙上,方得恣淹留。”(《全唐诗》卷二))菊意象也只是作为重阳之典故使用。
    33 庾信《哀江南赋》,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周文》卷八,中华书局1958年版,页3924。
    34 李延寿撰《南史》卷八《梁本纪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页252。
    35 萧绎《金楼子序》,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十七,中华书局,1958年版,页3051。
    36 萧绎《全德志序》,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十七,中华书局,1958年版,页3050。
    37 《后汉书·仲长统传》,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四十九,中华书局,1997 年缩印版,页1644。
    38 萧绎《自江州还入石头诗》,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二十五,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2049。
    39 萧绎《玄圃牛渚矶碑》,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十八,中华书局,1958年版,页3055。
    40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42、145页
    41 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十九,中华书局,1958年版,页3063。
    42 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页276。
    43 萧纲《答定襄侯饷卧簟书》,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十一,中华书局,1958年版,页3012。
    44 萧纲《述羁赋》,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八,中华书局,1958年版,页2994。
    45 清·翁方纲《石洲诗话》,见《石洲诗话》与《谈龙录》合刊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页23。
    46 详见刘中文《唐代陶渊明接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页76。
    47 王绩《答刺史杜之松书》,韩理洲校点《王无功文集》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页134。
    48 王绩《答处士冯子华书》,韩理洲校点《王无功文集》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页148、150
    49、57 王绩《答处士冯子华书》,韩理洲校点《王无功文集》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页147、148。
    50 王绩《答程道士书》,韩理洲校点《王无功文集》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页158。
    51、54 吕才《王无功文集序》,韩理洲校点《王无功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序页17、20。
    52 王绩《解六合丞还》,韩理洲校点《王无功文集》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页61。
    53 王绩《游北山赋序》,韩理洲校点《王无功文集》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页1~2。
    55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百九十六《隐逸传》,中华书局1997年缩印本,页5594。
    56 王绩《独坐》韩理洲校点《王无功文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页114。
    58 萧望卿《陶渊明批评》,开明书店,1947年版,页72。
    59、60 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齐鲁书社,2002年版,页101、130。
    61、62、63、65 宋·朱熹、吕祖谦撰,严佐之导读《朱子近思录》卷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页127、129、128、130~131。
    64 《明道先生行状》,宋·朱熹、吕祖谦撰,严佐之导读《朱子近思录》卷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页129。
    66 焦循《孟子正义》卷十四《尽心下》,《诸子集成》第一册,上海书局影印世界书局编印本,1986年,页585。
    67 宋·周敦颐撰,徐洪兴导读《周子通书》卷十《志学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页35。
    68 《观书有感》,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四部丛刊》本。
    69 《二程文集》卷三,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5年。
    70 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152.005。
    71 朱光潜《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页209。
    72 http://www.teacherblog.com.cn/blog/374/archives/2005/1394.shtml,胡不归《读陶渊明札记》自序,
    73 辛弃疾《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01。
    74 文天祥《发彭城》,宋·文天祥《文文山先生全集》卷十四,国学整理社,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页363。
    75 文天祥《海上》,宋·文天祥《文文山先生全集》卷十四,国学整理社,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页351。
    76 郑思肖《陶渊明对菊图》,陈维东、邵玉铮主编《中华梅兰竹菊诗词选·菊》,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页126。
    77 郑思肖《菊花歌》《咏菊诗集》,圆明园管理处编,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页172。
    78 谭嗣同《致刘淞芙书》,《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263。
    79 舒岳祥《刘正仲和陶集序》,引自方勇《南宋遗民对陶渊明形象的重新阐释》,《文史知识》2001年12期,页26。
    80 清·万斯同撰,万世标校《宋季忠义录》卷十、十三、十五,《丛书集成续编》第253册,新文丰出版公司,页119、168、192。
    81 乔亿《剑溪说诗》,《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197。
    82 《元氏长庆集》卷五十一,《四部丛刊》初编集部,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明嘉靖本,页161。
    83 《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25。
    84 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齐鲁书社,2002年版,页272~282。
    85 《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诗其二,宋·苏轼著,清·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苏轼诗集合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卷十九,2001年版,页976。
    86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校点本,1986年版,页50。
    87 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二十,中华书局校点本,1983年版,页160。
    88 高建新《陶渊明在元明清及近代的地位及影响》,《零陵学院学报》第24卷第三期,2003年5月,页42~45。
    89 白居易《醉中得上都亲友书,以予停俸多时,忧问贫乏。偶乘酒兴,咏而报之》,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459_076。
    90 苏轼《江城子》,唐圭璋编纂,王仲闻参订,孔凡礼补辑《全宋词》作《江神子》,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二册页385。
    91 苏轼《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其二,宋·苏轼著,清·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苏轼诗集合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卷,2001年版,页1175。
    92 金宽雄、金东勋主编《中朝古代诗歌比较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页69。
    93 王维《与魏居士书》,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卷十八,页334。
    94 《东文选》卷四,五言古诗,第一册,第591页,金宽雄、金东勋主编《中朝古代诗歌比较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页75。
    95 《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8。
    96 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卷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61年版,页187。
    97 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61年版,页72。
    98 《能禅师碑》,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卷二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61年版,页449。
    99 金宽雄、金东勋主编《中朝古代诗歌比较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页75。
    100 汉·刘安撰,汉·高诱注《淮南子》卷十三《泛论训》,《诸子集成》第七册,上海书局影印世界书局编印本,1986年,页218。
    101 《续丽人行》,宋·苏轼著,清·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苏轼诗集合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卷十六,2001年版,页783。
    102 元·真山民《陈云岫爱骑驴》,《真山民集》,台北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5年版。
    103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钱谦益《钱注杜诗》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上册,页1。
    104 《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1。
    105 隋·王通撰,王雪岭校点《中说》卷三《事君篇》,陕西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页15。
    106 韩翃《送别郑明府》,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243_030。
    107 李端《晚游东田寄司空曙》,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285_030。
    108 司空曙《送菊潭王明府》,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292_006。
    109 欧阳詹《题华十二判官汝州宅内亭》,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349_040。
    110 韩翎《和高平朱参军思归作》,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243_011。
    111 李端《送马尊师》,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286_004。
    112 李端《夜宴虢县张明府宅逢宇文评事》,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285_100。
    113 司空曙《逢江客问南中故人因以诗寄》,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293_059。
    114 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新楼北园……先归》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445_009。
    115 白居易《哭王质夫》,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434_022。
    116 白居易《北窗三友》,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452_032。
    117 刘中文《唐代陶渊明接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页244。
    118、119 李白《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军》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180_023。
    120 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182_027。
    121 李白《戏赠郑溧阳》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169_016。
    122 《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172_019。
    123 裴斐《李白与历史人物》,《文学遗产》,1990年第四期。
    124 钟秀《陶靖节纪事诗品》,《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239。
    125 《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答夏丐尊先生》《中学生》第六十号,1935年12 月,引自《鲁迅全集》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页427。
    126 《题未定草七》,《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页430。
    127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页516~517。
    128 《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鲁迅全集》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页422。
    129 朱光潜《诗论·陶渊明》,《朱光潜全集》第三册,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页256。
    130 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页547。
    131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页360。
    132 戴建业《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华中师大出版社,1998年版,页261。
    133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页536。
    134、135 [日]吉川幸次郎《陶渊明传》,中央公论社,1989年版,页43、71。
    136 清·龚自珍《杂诗三首》,《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237。
    137 廖仲安《说陶二题》,九江师专学报1998年增刊,首届中日陶渊明学术研讨会文集,页10~13。
    138 [日]石川忠久《陶渊明及其时代·序》,研文出版社,1994年版,页5。
    139 杜甫《遣兴五首》其三,清·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卷七,《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18。
    140 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十六,《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38。
    141 《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63~64。
    142 张縯《吴谱辨证》,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上册98。
    143 宋·叶寘《爱日斋杂抄》卷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下册,页212。苏轼有诗《和顿教授见寄用除夜韵》:“我笑陶渊明,种秫二顷半。妇言既不用,还有责子叹。无弦则无琴,何必劳抚玩。我笑刘伯伦,醉髪蓬茅散。二豪苦不纳,独以锸自伴。既死何用埋,此身同夜旦。孰云二子贤,自结两重案。笑人还自笑,出口谈治乱。一生溷尘垢,晚以道自盥。无成空得懒,坐此百事缓。”(《苏轼诗集合注》卷十三))
    144 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一之二,中华书局,2000年版。
    145 唐·杜甫撰,清·仇兆鳌详注《杜诗详注》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页226。
    146 《吴封君七十序》,清·钱谦益撰,清·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校《牧斋有学集》卷二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页947~948。
    147 《题严武伯诗卷》,清·钱谦益撰,清·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校《牧斋有学集》卷四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页1572。
    148 明·游潜《梦蕉诗话》,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下册页212。
    149 明·张自烈辑《笺注陶渊明集》卷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下册页212。
    150 清·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卷三,下册页213。
    151 清·蒋熏评《陶渊明诗集》卷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下册页212。
    152 清·温汝能纂集《陶诗汇评》卷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下册页214。
    153 吴瞻泰《陶诗汇注序》,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194。
    154 朱光潜《诗论·陶渊明》,《朱光潜全集》第三册,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页261。
    155 宋·许顗《彦周诗话》,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56。
    156 宋·辛弃疾《书渊明诗后》,邓广铭辑校《辛稼轩诗文钞存》,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102。
    157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107。
    158 金·赵秉文《和渊明饮酒》,《闲闲老人滏水文集》卷五,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119。
    159 元·赵孟頫《题归去来图》,《松雪斋文集》卷二,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127。
    160 明·郎瑛《七修类稿》,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137。
    161 明·归有光《悠然亭记》,《震川先生集》卷十五,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141。
    162 明·张俭《游陶园记》,据吴文治主编《明诗话全编》第五册《圭山近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4696。
    163 赵台鼎《脉望》,《宝颜堂秘籍续集》本卷三,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161。
    164 王圻《埤史》,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168。
    165 清·贺贻孙《诗筏》,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193。
    166 清·纪昀《云林诗抄序》,《纪文达公遗集》卷九,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204。
    167 都穆《南濠诗话》,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136。
    168 颜延之《陶征士诔》,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2。
    169 萧统《陶渊明集序》,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上册8~9。
    170 王先谦注《庄子集解》卷四,《诸子集成》第三册,上海书局影印世界书局编印本,1986年版,页99。
    171 王弼注《老子道德经》十五章,《诸子集成》第三册,上海书局影印世界书局编印本,1986年版,页8。
    172 王先谦注《庄子集解》卷八,《诸子集成》第三册,上海书局影印世界书局编印本,1986年版,页208。
    173 黎德靖编、王景贤校点《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页3243。
    174 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金明馆丛稿初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页228~229。
    175 《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附录二,中华书局,2003年版,页637。
    176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64。
    177 宋·施德操《北窗炙鞣录》,《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56。
    178、179 朱光潜《诗论》,《朱光潜全集》第三册,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页84、260。
    180 宋·真德秀《跋黄瀛甫拟陶诗》,《真文忠公集》卷三十六,《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104。
    181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106。
    182 归有光《陶庵记》,《震川先生集》卷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页426。 183Culture and Power in the Reconstitution of Chinese realm: 200—600, Scott Pearce, Audrey Spiro, and Patricia Ebrey ed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皮尔斯、司白乐、伊沛霞主编〈汉人王朝重建中的文化与权利:200——600年〉》,刘东主编《中国学术》总第十七辑,2004年第1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10月出版,页368。
    184 《陶诗的深度》,《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288~289。
    185 朱光潜《诗论·陶渊明》,《朱光潜全集》第三册,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页264。
    186 李辰冬《陶渊明评论》,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5年出版,页40。
    187 高大鹏《陶诗新论》,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民国七十年版,页82、83。
    188,林逋《省心录》,《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23。
    189 《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101。
    190 清·朱琰《明人诗抄》正集卷三,引自钱钟书撰《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1984年版,页555。
    191 清·龚自珍《杂诗三首》其二,《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237。
    192 梁·沈约撰《宋书》卷九十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2288~2289。
    193 引自朱自清《陶渊明年谱中的问题》,《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307。
    194 佚名《碧湖杂记》,《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114。
    195 陶澍注《陶靖节集》卷三“诗五言”卷首载,《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24。
    196 《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309。
    197 宋·胡仔撰集,廖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引《艺苑雌黄》,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页20。
    198 《艇斋诗话》,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292。
    199 《后村长短句》卷三,《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108。
    200、201 朱自清《陶渊明年谱中之问题》,《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307~309、310。
    202 佚名《碧湖杂记》,《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114。
    203 许学夷《诗源辨体》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页104。
    204 宋·汤汉《陶靖节诗集自注序》,《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109。
    205 宋·汤汉注《陶靖节先生诗》,引自宋·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四,页45。
    206、207 明·黄文焕《陶诗析义自序》,《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152、下册页284。
    208 李辰冬《陶渊明评论》,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5年版,页5。
    209 李文初《陶渊明论略》,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页23~51。
    210 吴澄《詹若麟渊明集补注序》,《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册页125。
    211、212 (梁启超《陶渊明·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页5、页11。
    213、214、215 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金明馆丛稿初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2001年版,页228、页227~228、页220。
    216 张芝《陶渊明传论》,棠棣出版社,1953年版,页1~24。
    217 曹道衡《关于陶渊明思想的几个问题》,《文学遗产》增刊第五辑,1957年12月。
    218 胡晓明《龙舟舵手与陶渊明——以冈村繁〈陶渊明新论〉为中心的讨论》,刘东主编《中国学术》2003年第1期,总第13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6月,页276~290。
    219 魏正申《试论陶渊明从忠君、有君到无君》,《天府新论》,1995年第5期。
    220 李锦全《陶潜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页130~150。
    221、222、223、224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页900、页285、页195、页77。
    225、226 陈忠《二十世纪中日韩陶渊明研究信息概说》,《九江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页3、页3引。
    227、229 刘静《二十世纪的日本陶渊明研究》,《九江师专学报》,2001年增刊,页147、页147~161。
    228 [日]吉川幸次郎《陶渊明传》,中央公论社1989年,第43页。
    230 《陶渊明李白新论》,《冈村繁全集》第四卷,冈村繁著,陆晓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页126。
    231 《汉魏六朝的思想与文学》,冈村繁著,陆晓光译《冈村繁全集》第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页396~412。
    232 韩国李昌龙《比较文学理论》,一志社,1990年版,第225~227页,转引自金宽雄、金 东勋主编《中朝古代诗歌比较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5年,页66~67。
    233、234、235、236、237、238 金宽雄、金东勋主编《中朝古代诗歌比较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5年,页67~68、68、73~74、74~75、70、70。
    239 艾德林《陶渊明及其诗歌》、《陶诗》,转引自宋柏年主编《中国古典文学在国外》,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108页。
    240、241 《法译陶潜诗选序》,梁宗岱译《法译陶潜诗选》,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版,页21、页25。
    242 罗曼·罗兰1930年收到《法译陶潜诗选》后给梁宗岱的回信,转引自宋柏年主编《中国古典文学在国外》,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页111。
    243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序言》黄兴涛、宋小庆译,海南出版社,海口,1996年版,页5。
    244 A. R. Davis: T'ao Yuan-ming——His words and Their Mingi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83, introduction页4。
    245 转引自钟优民《陶渊明与世界文学》,《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一期,页339。
    246 Culture and Power in the Reconstitution of Chinese realm: 200—600, Scott Pearce, Audrey Spiro, and Patricia Ebrey ed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皮尔斯、司白乐、伊沛霞主编<汉人王朝重建中的文化与权利:200——600年>》,刘东主编《中国学术》总第十七辑,2004年第1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10月出版,页368引述。
    247 转引自陈伟、杉木主编《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文学艺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页157。
    248 田晓菲《尘几: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问题初探》,刘东主编《中国学术》总第十七辑,2004年第1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10月出版,页63。
    249 "The Self's Pefect Mirror:Poetry as Autobiography", in the Vitality of the Lyric Voice: Shih Poetry from the Late hart to the T'ang, eds. shuen-fu Lin and Stepen Owe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es, 1986, pp71-102.
    250、251 孙康宜《揭开陶潜的面具:经典化与读者反馈》,刘东主编《中国学术》2001年第三期,总第七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秋,页86、页86。
    252 阿英《关于列夫》·托尔斯泰,《世界文学》1961年第12期。
    253 甘蜇仙《中国之托尔斯泰》,《晨报副刊》1922年8月1日。
    254 张炜《域外作家小记》,载《生命的呼吸》,珠海出版社,1995年版,页95。
    1 刘宝楠著《论语正义》卷七,《诸子集成》第一册,上海书局影印世界书局编印本,1986年版,页127。
    2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卷二十,《诸子集成》第二册,上海书局影印世界书局编印本,1986年版,页351~352。
    3 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页1627。
    4 《六友诗寄林景玄留寿国林道初俞季渊》,宋·刘黼撰,元·刘应奎编《蒙川遗稿》卷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182册。
    5 《游武昌寒溪西山寺》,宋·苏轼著,清·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苏轼诗集合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卷二十,页1014。
    6 《孔子家语·六本》,三国魏·王肃编著,中州古籍出版社,据1933年上海新文化书社本影印,1991年版,页77。
    7 仲子陵《幽兰赋》,清·董诰等撰修《全唐文》卷五百十五,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5239。
    8 宋·周敦颐《爱莲说》,《周濂溪先生全集》卷八,据清仪封张伯行正谊堂木刻本
    9 袁甫《马实夫君子堂记》,《蒙斋集》卷十三,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175册。
    10 《论语·子罕》,刘宝楠著《论语正义》卷十,《诸子集成》第一册,上海书局影印世界书局编印本,1986年版,页193。
    11 《诗经·卫风·淇奥》,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卷三,页320。
    12 白居易《养竹记》,《白居易集》卷二十六,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版,页406。
    13 南朝宋·陆凯《赠范烨》,《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卷四,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1204。
    14 唐·宋《梅花赋》,董诰等编《全唐文》卷207,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2089。
    15 晋·卢谌《菊花赋》,唐·徐坚等撰《初学记》卷二十七,中华书局,2004年版,页665。。
    16 三国魏·钟会《菊花赋》,《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卷二十五,严可均辑,中华书局1958年版,页1188。
    17、18、19 《咏菊诗集》,圆明园管理处编,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页144、156、172。
    20 明·贾如鲁《爱菊论》,蔡锋,张积著译《历代花鸟鱼虫论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版。
    21 明·宋濂《菊轩铭》,张月霞主编《宋濂全集·翰苑别集》卷八,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页1109。
    22 清·张潮《幽梦影》卷上,中央书店总店出版,1935年,页2~3。
    23 李商隐《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541_056。
    24 《礼记·月令》,唐·欧阳询撰,许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下册卷81,页1390。
    25 宋·李昉撰《太平御览》卷996,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页4407。
    26 范成大《范村菊谱·定品》,明·陶宗儀撰《说郛》卷一百三上,《说郛三种·说郛一百二十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页4728。
    27、28、29、30、31 《咏菊诗集》,圆明园管理处编,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页55、53、1、2、3。
    32 罗隐《登高咏菊尽》,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657_008。
    33 元·方回评选,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卷27,评赵昌父《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页1210。
    34 汉·崔寔《月令》,唐·欧阳询撰,许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下册卷81,页1391。
    35 失题,《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六,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715。
    36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十四,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920。
    37 晋王羲之《采菊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二十六,严可均辑,中华书局1958年版,页1606.
    38 清·陈熙晋注《骆临海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页39。
    39 杜甫《秋尽》,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227_039
    40 高适《九日酬颜少府》,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213_008。
    41 杨万里《赏菊》三,桑道之主编《古今菊花诗综》,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3年版,页67。
    42 蒲松龄《聊斋志异》,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页474~477。
    43 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三国文》卷七,严可均辑,中华书局1958年版,页1088。
    44 《太清诸草木方》,唐·徐坚等编《初学记》卷四岁时部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页80。
    45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二十四下,中华书局,1997年缩印版,页1182。
    46 辛萧《菊花颂》,《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一百四十四,严可均辑,中华书局1958年版,页2287。
    47 汉·刘歆撰,晋·葛洪集,向新阳,刘克任校注《西京杂记》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页138。
    48 杜甫《九日登梓州城》,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234-046。
    49 张均《九日巴丘登高》,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90_003。
    50 晋·潘尼《秋菊赋》,《初学记》卷二十七、《太平御览》卷九百九十六引,《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九十一收入潘岳集,严可均辑,中华书局,1958年版,页1988。
    51 韦应物《郡斋感秋寄诸弟》,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92年版,卷188_009。
    52 韦应物《效陶彭泽》,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186_005。
    53 杨衡《九日》,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465_057。
    54 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五,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页30。
    55 宋·李昉撰《太平御览》卷996,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页4407。
    56 王勃的《九日诗》,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56_55。
    57 苏轼《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宋·苏轼著,清·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苏轼诗集合注》卷三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页2043。
    58 明·杨基《句曲秋日郊居杂兴》十首其二,《眉庵集》卷七,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9 徐征、张月中、张圣洁、奚海主编《全元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三卷页1776。
    60 《世说新语·纰漏》第3则,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页911。
    61 《世说新语·任诞》第21则,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页739。
    62 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2_009。
    63 《燕北杂记》,见《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四十八,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5年。
    64 方孝孺《菊趣轩记》,《逊志斋集》卷十六,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1936),页502。
    65、68 萧统《陶渊明集序》,《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9。
    66 洪迈《容斋随笔》三笔卷十二,岳麓书社,2006年版,页556。
    67 元·吴师道《吴礼部诗话》,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608~609。
    69 苏轼《题渊明<饮酒>诗后》,《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29。
    70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卷八,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1287。
    71 钱仲联增补集说校《鲍参军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页290。
    72 梁·沈约撰《宋书·隐逸传》卷九十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2288。
    73、90 梁·沈约撰《宋书·隐逸传》卷九十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2287、2288。
    74 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一百六,中华书局,1958年版,页2066。
    75 白居易《池上闲吟》,《白居易集》卷六十四,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版,页1019。
    76 [日]兴膳宏著,李寅生译《中国古典文化景致》,中华书局,2005年版,页64。
    77、78 白居易《效陶潜体十六首(并序)》,《白居易集》卷五,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版,页75~76、页77。
    79 参看杨义学术讲演集《重绘中国文学地图》中《中国诗学的文化特质和基本形态》和《李白的醉态诗学思维》两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0 余光中《寻李白》,《余光中诗选》,刘登翰等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页201。
    81 李白《月下独酌》其二、其一,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182_022。
    82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179_033。
    83 李白《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其三,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179_031。
    84 《论语·乡党》,刘宝楠著《论语正义》卷十三,《诸子集成》第一册,上海书局影印世界书局编印本,1986年版,页222。
    85 徐新杰校点《星子县志·疆域志·风俗》,清同治版校点本,1989年,页25。
    86 后魏·贾思勰撰,缪启愉校释,缪桂龙参校《齐民要术校释》卷七,农业出版社,1982年版,页393。
    87 晋王嘉《拾遗记》卷九,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5年。
    88 李白《梁园吟》,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166_012。
    89 《桥亭卯饮》,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451_29
    91 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125_78
    92 王耀庭《陶渊明雅致的形象》,《故宫文物》,台北,1988年9月,第六卷第六期,17~37页。
    93 徐夤《柳》,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710_39。
    94 李商隐《永乐县所居……即事一章》,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540_211。
    95 刘得仁《和段校书冬夕寄题庐山》,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545_012
    96 李频《避暑》,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588_39。
    97 司空图《杨柳枝二首》其一,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634_24。
    98 黄滔《贻宋评事》,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705_53。
    99 黄滔《寄宋明府》,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706_40。
    100 明·高逊志《题陶渊明像》,朱彝尊《明诗综》卷十八,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5年。
    101 《诗经·豳风·七月》,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卷八,《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页391、392。
    102 宋·李昉撰《太平御览》卷842百谷部,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页3762。
    103 《庄子·渔父》,王先谦注《庄子集解》卷八,《诸子集成》,上海书局影印世界书局编印本,1986年,页208。
    104 明·何良俊《何氏语林》卷21,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5年。
    105 清·赵执信《谈龙录》,见《石洲诗话》与《谈龙录》合刊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页7。
    106 宋大樽《茗香诗论》第二十则,蒋叔.诗人解酒.商业文化,1998(3),第60页
    107 苏轼《和陶渊明饮酒》,《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卷一,袁行霈撰《陶渊明集笺注》附录二,中华书局,2003年版,页624。
    108、109 《文人与酒》,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页184。
    110、111 吕才《王无功文集序》,王绩撰,韩理洲校点《王无功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序言页20。
    112 《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32。
    113 孙康宜《揭开陶潜的面具:经典化与读者反馈》,刘东主编《中国学术》2001年第三期,总第七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秋,页88。
    114 [日]井波律子著,杜冰译《中国的理想乡——仙界与桃花源》,《中国民俗学年刊》2000—2001年合刊,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页326~332。
    115 唐长孺《读“桃花源记旁证”质疑》,《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年版,页163~174。
    116 林继中《文化建构文学史纲(魏晋—北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54。
    117 王弼注《老子道德经》八十章,《诸子集成》第三册,上海书局影印世界书局编印本,1986年版,页46~47。
    118 《庄子·祛箧》,王先谦注《庄子集解》卷三,《诸子集成》第三册,上海书局影印世界书局编印本,1986年版,页61。
    119 《庄子·马蹄》,王先谦注《庄子集解》卷三,《诸子集成》第三册,上海书局影印世界书局编印本,1986年版,页58。
    120 葛弘(洪)著,孙星衍校正《抱朴子》卷48,《诸子集成》第八册,上海书局影印世界书局编印本,1986年版,页190。
    121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卷二十一,《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页1414。
    122 焦循《孟子正义》卷一,《诸子集成》第一册,上海书局影印世界书局编印本,1986年,页33~35。
    123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341。
    124 梁·沈约撰《宋书·隐逸传》卷五十七,中华书局,1974年版,页2396。
    125 唐·令狐德菜等撰《晋书》卷八十五,中华书局,1997年缩印版,页2208。
    126 陈寅恪《桃花源记旁证》,《金明馆丛稿初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页188~200。
    127 劳干《桃花源记偶记》,台北《中央日报副刊》,1969年11月13日、14日。
    128 《湖南通志》卷五·地理五·沿革考三,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页420。
    129、130 《湖南通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卷二十三·地理二十三·山川十一,页790、793。
    131 刘希波《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原型在何处?》,《九江师专学报》2004年第三期,页13~16。
    132、133 葛桂录《中英文学关系编年史》,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页77、206。
    134 萧绎《荆州放生亭碑》,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十八,中华书局1958年版,页3057。
    135 萧绎《芳树》,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二十五,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2031。
    136 陈叔宝《立春日泛舟玄圃各赋一字六韵成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陈诗》卷四,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2514。
    137 陈叔宝《上巳宴丽晖殿各赋一字十韵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陈诗》卷四,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2515。
    138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周诗》卷四,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2395。
    139 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329_16。
    140、141 董诰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卷727,页7494~7495。。
    142 朱光潜《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页208。
    143 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页604。
    144 《东文选》卷十二,七言律诗,第579页,转引自金宽雄、金东勋主编《中朝古代诗歌比较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页97。
    145 金宽雄、金东勋主编《中朝古代诗歌比较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页99。
    146 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125_092。
    147 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中华书局1992年版,页787。
    148 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356_002。
    149 《东文选》卷十八,第二册,第661~662页,转引自金宽雄、金东勋主编《中朝古代诗歌比较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页99。
    150 金宽雄、金东勋主编《中朝古代诗歌比较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页100。
    151 《东文选》卷二十,七言绝句,第二册,第702页,转引自金宽雄、金东勋主编《中朝古代诗歌比较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页90。
    152 转引自李岩《中韩文学关系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页51。
    153 《东文选》卷六,七言古诗,第一册,第621页,转引自金宽雄、金东勋主编《中朝古代诗歌比较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页90。
    154 引自金宽雄、金东勋主编《中朝古代诗歌比较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5年,页92。
    155 《东文选》卷十三,七言律诗,第二册,第583页,金宽雄、金东勋主编《中朝古代诗歌比较研究》,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页93。
    156 刘长卿《过白鹤观寻岑秀才不遇》,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147_012。
    157 吕岩《七言》,彭定求等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卷857_1。
    158、159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周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卷三页2370、卷四页2402。
    160 A. R. Davis: T'ao Yuan-ming——His words and Their Mingi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83, introduction页2。
    161 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周易》,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线装巾箱本,卷八页2。
    162 宋·李昉撰《太平御览》卷770《舸》引王隐《晋书》,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页3416。
    163 “归”曾本、苏写本、焦本都曰一作“壑”,但考虑到上下文句,作“归”较妥。
    164 郭庆藩集释,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卷十上,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四册,1040页。
    165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卷二,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1162。
    166 《世说新语·文学》,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页256~257。
    167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页205。
    168 冯友兰《新原道》,《三松堂全集》第五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页101~102。
    169 中西进、王晓平著《仁山智水——中西诗歌自然意象对谈录》,中华书局,1995年版,页45—46。
    170 王先谦注《庄子集解》卷八,《诸子集成》,上海书局影印世界书局编印本,1986年版,页205~209。
    171 《楚辞·渔父》,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页112。
    172、173 唐·李延寿撰《南史》卷七十五《隐逸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1872~1983、 1872。
    174 藤野岩友著,韩基国编译《巫系文学论》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407页正文和409页追记。
    175 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页677下。
    176 陈伟勋《酌雅诗话》,张国庆选编《云南古代诗文论著辑要》,中华书局,2001年版,页103。
    177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页622。
    178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九,中华书局,1983年版,页1701。
    179 《白居易集》,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版,页71。
    180 钱钟书《窗》,《人·鬼·兽·写在人生边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页140~141。
    181 苏轼《题渊明诗》,《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页29。
    182 吉川幸次郎著,章培恒等译《中国诗史·陶渊明》,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页194。
    183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宗白华《艺境》,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页109。
    184 松尾芭蕉《书箱小文》,中西进、王晓平著《仁山智水——中西诗歌自然意象对谈录》,中华书局,1995年版,页17。
    《笺注陶渊明集》,(宋)李公焕笺注,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宋刊巾箱本
    《陶渊明集》,逯钦立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陶渊明集》,王瑶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陶渊明集笺注》,袁行霈撰,中华书局2003年版
    《陶渊明集校笺》,龚斌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陶渊明集校注》,孙钧锡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陶渊明集浅注》,唐满先注,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陶渊明诗文赏析集》,李华撰,巴蜀书社1988年版
    《法译陶潜诗选》,梁宗岱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版
    《陶渊明年谱》,(宋)王质等撰,许逸民校辑,中华书局1986年版
    《陶渊明年谱》,邓安生撰,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陶渊明年谱汇考》,袁行霈,《六朝作家年谱辑要》,刘跃进、范子烨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陶渊明年谱简证》,王孟白撰,《六朝作家年谱辑要》,刘跃进、范子烨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陶渊明年谱汇定》,杨勇撰,《六朝作家年谱辑要》,刘跃进、范子烨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陶渊明》,梁启超撰,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
    《陶渊明生活》,胡怀琛撰,世界书局,民国十九年(1930年)出版
    《陶渊明批评》,萧望卿撰,开明书店1947年版
    《陶渊明传论》,张芝撰,棠核出版社1953年出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年版
    《陶渊明资料汇编》,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史教研室编,中华书局,1962年版
    《陶渊明》,廖仲安撰,中华书局1963年出版
    《陶渊明评论》,李辰冬撰,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75年出版
    《陶渊明论稿》,吴云撰,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
    《陶渊明论集》,钟优民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
    《陶诗新论》,高大鹏撰,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民国七十年版(1981年)
    《读陶丛札》,吴鹭山撰,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出版
    《伟大诗人陶渊明》,江西省星子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5年编
    《陶渊明始家宜丰研究》,江西省宜丰县陶渊明研究小组,宜丰县博物馆1986年编印
    《陶渊明论略》,李文初撰,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诗论·陶渊明》,朱光潜撰,《朱光潜全集》第三册,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陶渊明探稿》,魏正申撰,文津出版社,1990版
    《陶渊明新论》,李华撰,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出版
    《陶渊明之人品与诗品》,陈怡良撰,文律出版社1993年出版
    《陶渊明及其时代》石川忠久,研文出版1994年
    《陶渊明研究》袁行霈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陶潜评传》,李锦全撰,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戴建业撰,华中师大出版社1998年版
    《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我说陶渊明》,王廷箴,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
    《陶渊明传》,杜景华撰,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元前陶渊明接受史》,李剑锋撰,齐鲁书社2002年
    《唐代陶渊明接受研究》,刘中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陶渊明谢眺诗歌比较研究》,白振奎撰,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辑,中华书局1958年版
    《全唐诗》,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1960年版
    《太平御览》,宋·李叻撰,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
    《艺文类聚》,唐·欧阳询撰,许绍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
    《高僧传》,(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历代诗话》,何文焕编撰,中华书局1981年4月版。
    《历代诗话续编》,丁福保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
    《全唐文》,(清)董诰等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
    《谈艺录》(补订本),钱钟书撰,中华书局1984年9月版
    《诸子集成》,上海书局影印世界书局编印本,1986年
    《中古文学史论文集》,曹道衡撰,中华书局1986年版
    《三松堂全集》,冯友兰撰,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建康实录》,(唐)许嵩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中国文人的自然观》,(联邦德国)w.顾彬撰,马树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罗宗强撰,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白居易集》,岳麓书社,1992年版
    《咏菊诗集》,圆明园管理处编,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古今菊花诗综》,桑道之主编,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3年版,
    《世说新语笺疏》余嘉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仁山智水——中西诗歌自然意象对谈录》,中西进、王晓平撰,中华书局1995年版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文史》,罗宗强撰,中华书局1996年版。
    《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撰,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人的精神》,辜鸿铭撰,黄兴涛、宋小庆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中古文学史论》,王瑶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撰,武汉大学出版杜1998年1版。
    《全元曲》,徐征、张月中、张圣洁、奚海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寅恪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中国诗史》,(日)吉川幸次郎著,章培恒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东晋文艺综合研究》,张可礼撰,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
    《古墓丹青——汉代墓室壁画的发现与研究》,贺西林撰,陕西人民美术出版杜2001年版
    《魏晋南北朝考古》,罗宗真撰,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冈村繁全集》,(日)冈村繁撰,陆晓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郑岩撰,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历代画目大典》,周积寅、王凤珠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美)宇文所安著,王柏华、陶庆梅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重绘中国文学地图》,杨义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初学记》,(唐)徐坚等撰,中华书局2004年版
    《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文学艺术》,陈伟、杉木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古典文学在国外》,宋柏年主编,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文学在英国》,张弘撰,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
    《文化建构文学史纲(魏晋—北宋)》,林继中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中朝古代诗歌比较研究》,金宽雄、金东勋主编,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5年
    《中国古典文化景致》,(日)兴膳宏撰,李寅生译,中华书局,2005年版
    《巫系文学论》(日)藤野岩友撰,韩基国编译,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风土》和辻哲郎撰,陈立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T’ao Yuan-ming——His words and Their Minging,A.R.Davis,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83
    《日本的陶渊明研究》(一至五),(日)武井满干,《中国学研究论集》第3、4、5、6、8号
    《汉书》,(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中华书局,1997年缩印版。
    《后汉书》,(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97年缩印版。
    《晋书》,(唐)令狐德菜等撰,中华书局,1997年缩印版。
    《宋书》,(梁)沈约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
    《文选》,(梁)萧统编,上海古籍出版杜1986年版
    《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
    《说陶二题》,廖仲安,《九江师专学报》1998年增刊
    《颜延之论陶渊明的道玄精神和儒家人格》,李剑锋,《人文述林》(第二辑),山东大学出版杜1999年8月版。
    《揭开陶潜的面具:经典化与读者反馈》,孙康宜,刘东主编《中国学术》2001年第三期,总第七辑,商务印书馆2001年秋出版
    《二十世纪的日本陶渊明研究》,刘静,《九江师专学报》2001年增刊
    《20世纪辨析陶渊明“忠愤”说述评》,赵治中,第二届中日陶渊明学术研讨会文集《九江师专学报》2001年增刊
    《宋末爱国士人与陶渊明的深刻共鸣》,李剑锋,《九江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
    《(“快乐”的陶渊明)前言》,伊藤直哉,九江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
    《从精神的漫游到诗意的生存——试论陶渊明对中国文人士大夫精神家园的最后建构》,王文岭,《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年3月
    《二十世纪中日韩陶渊明研究信息概说》,陈忠,《九江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
    《龙舟舵手与陶渊明——以冈村繁<陶渊明新论>为中心的讨论》,胡晓明,刘
    东主编《中国学术》2003年第1期,总第13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6月出版
    《关于朱光潜“静穆”说的论争及其演变》,钟优民,《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4期
    《尘几: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问题初探》,田晓菲,刘东主编《中国学术》总第十七辑,2004年第1期,商务印书馆2004年10月出版
    《楼兰鄯善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与雕塑艺术源流考论》,李青,《新国学研究》,汕头大学新国学研究中心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
    《古代绘画中的陶渊明》,袁行霈《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六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