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文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选题主旨是从唐代洛阳城的公共建筑景观和私家建筑景观来论述洛阳城与唐诗的关系,其基本内容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从城市的标志建筑景观来分析洛阳与唐诗的关系。
     标志建筑景观之一是总体和细节意义上的“洛阳道”(含“洛阳桥”)。“洛阳道”自古便是一个包含特定意义的意象,出现在历代文人的歌咏之中。它与城市生活诸多世象譬如良马高轩、游侠少年、王孙佳人、清歌艳曲等等紧密联系,体现出城市的种种典型特征。在唐代亦然,它是一个最为全面地展示人生百态的场所景观。第一个观察点是城外“洛阳道”。它是四方往来的各条陆路、水路,它将城外四方怀有各种欲望的唐人引向道路尽头的欲望之城。洛阳以良好的地理位置成为一个具备经济优势、政治优势的城市,那些喧嚣浮华的城市表象之下有着各种欲望可能达成的结果,天下来者皆有机会,或有可能获得不同的成功,故竞趋者也众,呈现形象也繁。当然城市无法满足所有到来者的欲望,于是城市的失意者也顺着“洛阳道”四散而去。这其中既有未尝获得过成功的彻底失意者,同时也有已经获得成功却中道被贬谪出城的失意官员。有唐一代这些连接欲望的“洛阳道”屡经朝代变迁而车马不息,最能折射唐人内心世界。
     第二个观察点是城市之中的“洛阳道”。这些城中道路是城市之中的重要生活场景,它是城市之中具有公共性的建筑,使城市之中属于不同生活层面的居民得以联系,得以交叉,成为这座城市具有代表性、景观性的场所。本文选取了洛水之上,连接洛阳南北两段城区的三座主要桥梁天津桥、中桥、浮桥加以叙述。这其中又以坐落在城市中轴线上的天津桥最为著名。洛阳桥在容纳展现城市人生百态的同时,也成为城市盛衰的一个标志。
     标志建筑景观之二是洛阳城中以及洛阳城市圈中的“洛阳宫”。城中偏西北的“上阳宫”是与附近的天津桥孪生的城市地标性建筑景观,它是唐洛阳城中主要的宫院建筑,其位置在皇城之西,面临洛水。于是外郭城中的居民和来到洛阳城的人们都常常能够得见其丽制。“上阳宫”以其伟丽的形制成为唐人浪漫诗歌想象的一个主要对象,而帝王的驻留是否决定了它的盛衰,那些吟咏上阳宫的诗歌作品反映出这一宫殿的变迁,也同时反映出城市和时代的变迁。
     唐代直到玄宗朝洛阳与长安是并为两都的。唐诸帝常常往返于两座城市之间,于是沿途往往多设有行宫。这些行宫在唐代属于河南道,同时在唐人的理念中,这些洛阳附近周围的行宫已然与洛阳合为一体。于是本文以“城市圈”的概念将其包括其中,作为“洛阳宫”的一部分。这些唐行宫随着国策国运的变化也盛衰相继。唐人对它们的关注多在中唐和晚唐。此时它们成为中晚唐文人凭吊惨淡时局,缅怀盛世不再的对象物,成为盛世残余下来连接过往的“断片”。本文选取了最为有名的兰昌宫、连昌宫、绣岭宫加以论述。
     标志建筑景观之三是城市之中的“洛阳楼”,主要是出现在唐人诗文之中的“五凤楼”。此楼地处方位在文献中众说不一,结合唐人诗文可大致考其位置在城市中轴线上端门附近。在唐人的目光中,此处不仅是城市登临的绝佳视点,同时也是帝王举行与民同乐的“酺宴”所在。这种公共性建筑是与王朝权力和政治用意紧密相连的,既可对内渲染盛世繁华,也可用来向这个国际都市中的域外来者展示国威。
     标志景观之四是洛阳城中以及附近的“洛阳寺”。洛阳作为中土佛都滥觞于后汉,其后在唐代之前又有曹魏、西晋、北魏、隋定都洛阳,其间洛阳随着各朝君主宗教观之异或呈现出浮屠宝塔林立,或呈现出佛寺伽蓝凋坯的状态来。这些随着佛教西来伴生的建筑既容纳了这种异域的意识形态,同时也显示出这种意识形态在中土的接受轨迹,并目睹了这座城市发生的各朝演义。唐代的洛阳佛寺建筑是佛教东传来到中土兴盛第二次高峰的见证,其背景是则天皇后欲借助佛教的力量称帝,于是在武后时期的洛阳,佛寺的兴建乃至命名莫不受到其影响。在“安史之乱”中的洛阳佛寺也不免浩劫。中唐武宗灭佛的政令又使洛阳佛寺被大量摧毁。于是洛阳佛寺在唐代宗教与政治关系的莫测变化中,在唐王朝的风云突变的命运中,都打上了浓重的时代标识。此外佛寺以其清嘉的地理位置和清雅幽静的氛围使唐人多好往来寓居宴游于其间。唐人在此多有吟咏,这些诗歌将宗教精神与时代之感熔铸一体,因此在唐代诗歌史上,洛阳佛寺成为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建筑景观。
     这些城市的标志建筑景观的意义在于它们将这个城市乃至这个时代的命运雕刻其中。本文试图以传统的城市文学研究中“强调城市之于作家的经验性”的思路,从“文学再现城市”这个角度来考察城市建筑景观与城市文学(诗歌)之间的联系,进而考察这种联系对城市的意义。
     下篇是从城市的私家建筑景观角度来分析洛阳与唐诗的关系。
     这一部分主要以即唐代洛阳分司官员的私家园林为切入点,以这些官员在这些“场所”之中的文学活动为主要考察对象,来研究城市与文学,城市建筑景观与文学之间的联系。
     洛阳自古便有着悠久的私家园林建筑传统。本文对其私家园林的建筑历史以及其产生的基础——洛阳良好的地理生态优势等作了背景论述。至于唐代,除了这些产生背景之外,沿承隋代而来的分司制度也构成此城中私家园林兴盛的一个主要原因,尤其是在国运逐渐衰落的中唐以降,洛阳筑园之风更为趋盛。分司制度使中晚唐的洛阳成为官员闲职厚禄安然其居的城市。在中晚唐党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分司东都在很大程度成为避祸全身的选择,而洛阳距离长安不远的位置和特定的政治地位又使不甘寂寞的官员有很大机会能重返长安。于是洛阳在一种复杂的状态下呈现出总体上安居闲散的城市气质。这种城市气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那些修筑于洛阳城中城外的私家园林和园主在其中的活动表现出来的。这种城市气质一直延伸到宋代。本文选取了裴度、牛僧孺、白居易、李德裕这四位极具代表性的分司官员和他们极具代表性的私家园林雅集作为主要论述对象。从“关心城市所造成于人的城市知识,带来的对城市的不同叙述,以印证于某一阶段、某一地域的精神诉求”这个思路来看待城市是如何对这些建筑“场所”和其中的“人”构成深刻影响的,从而使其中的文学活动成为一种“城市性表述”。在这个过程中,这种带有城市气质的述说强化了这个城市已经生成的种种特质,说明城市并非仅是一个拥有街道、建筑等物质意义的空间和社会性呈现,也是一种文化和文学意义上的结构体,除了物理属性之外还具有精神属性,后者存在于文本本身的创作、阅读过程中,存在于分析和阐释的思维之中。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discourse up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uoyang city, including public architectural sights and private architectural sights in Luoyang city in Tang Dynasty, and Tang poems.
     This dissertation is organized in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analyzes the above-mentioned relationship with typical architectural sights inside the city. One of the typical architectural sights is“Luoyang Roads”(“Luoyang Bridges”) in both overall and detailed sense.“Luoyang Road”has been an image with special significance and appeared in the art production of scholars from time immemorial. It includes many images appeared in poems such as luxurious carriages, paladins, beauties, nobilities, gorgeous songs and so on which displayed many aspects about the city life closely. It also stands for the city’s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It was the same case in Tang Dynasty. It was a location sight that comprehensively laid out townsmen’s life. The first standpoint investigating Luoyang architectural sights is“Luoyang Roads”outside which were land ways and waterways from all sides of outside the city. These“Luoyang Roads”led Tang people with different desires and aims to the desire city at the end of the“Luoyang Roads”, because the“Desire city”has the outstanding advantage of economy and politics in terms of its good location. Beyond the prosperous and gorgeous city images were many kinds of targets that people with all kinds of desires might reach. In this city people from all parts of the country had opportunities to reach their goals and made big success. So phenomenon that many people struggled expressed varied . Certainly this place could not meet all people’s desires, so some frustrated people had to leave this city along these“Luoyang Roads“eventually. Among them there were some who didn’t make any success, while there were also some frustrated officials who had been somewhat successful but they were demoted on the half way. These“Luoyang Roads”that connected desires still were in an endless stream, which can refract the thoughtful world of Tang people.
     The second standpoint is“Luoyang Roads”inside the city where there are main life scenes. They were public architectures inside the city that connected citizens from all works of life and became the main scene inside the city. The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ree main bridges——Tianjin Bridge, Middle Bridge, Floating Bridge that were above Luo River and connected northern and southern districts of Luoyang. Among them Tianjin Bridge, located in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city, was the most famous. These bridges not only exhibited the different aspects of city life but also became a symbol that indicated the city’s ups and downs.
     The second sight of typical architecture in Luoyang is“Luoyang Palaces”inside the city and in“Luoyang city circle”.“Shang Yang Palace”in the partial northwest of the city was a - typical architectural sight, often regarded as“twins”together with Tianjin Bridge nearby.“Shang Yang Palace”was the main palace architecture in Luoyang city in Tang Dynasty. Because it was located in the west of emperor district, facing Luo River, citizens in Waiguo district and people in the dynasty who came to Luoyang city could often see the beautiful appearance.“Shang Yang Palace”by poets with romantic imaginations became one of the main images in Tang poems with its gorgeous building style Whether emperors chose this city as the capital and stayed here or not decided the ups and downs of the city. The poems about“Shang yang Palace”not only exhibit the changes of its ownbut also reflect the changes of the city and the dynasty.
     Both Luoyang and Chang’an were capitals till the rein of Xuanzong in Tang dynasty. Several emperors in Tang dynasty traveled between these two cities, leading to many imperial palaces built along the way. In Tang dynasty these imperial palaces and Luoyang belonged to Henan Dao(it means a province in the dynasty). They had been regarded as an organic part of Luoyang in Tang people’s mind.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y are considered part of“Luoyang Palaces”under the concept of“City Circle”. These imperial palaces rose and fell with the change of country’s fate. These palaces garnered more attention from Tang people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when people pondered on the gloomy situation and recalled the prosperous past, because they were residual“fragments”of golden age that connected the past. Among these palaces, this dissertation selects the most famous palaces——Lanchang palace, Lianchang Palace and Xiuling palace to discuss.
     The third sight of typical architecture is“Luoyang Tower”in the citiy. It is also called“Five Phoenix Tower”in Tang poems and essays. There are different statements about its location in ancient literature. From the clues in Tang poems, we can estimate that it was located near the“Duan Gate”in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city. In Tang people’opinion, this tower was not only an excellent point of viewing the city but also the right place for emperors to hold a banquet with his citizens. This kind of public architectur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ynasty’s power and political intention. It is not only used to show its country power to the dynasty’s people but also foreign residents living in this international capital.
     The forth sight of typical architecture in Luoyang is“Luoyang Temples”inside the city and nearby. The fact that Luoyang was“Buddhist Capital”appeared in“Later Han”Dynasty. There were“Cao Wei”Dynasty,“West Jin”Dynasty,“North Wei”Dynasty,“Sui”Dynasty that located capital in Luoyang between“Later Han”Dynasty and Tang Dynasty. In the long period,so many temples in Luoyang sometimes,but only temples’Wreckages left by the differences of emperors’religions. The temples appeared with Buddhism’s broadcasting from India,not only contained the extraterritorial ideology,expressed the track that the ideology has been accepted in ancient China, but also witnessed every processes of dynasties in Luoyang. Temples of Luoyang in Tang Dynasty witnessed the second peak of broadcasting Buddhism in ancient China too.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was that“Zetian”Queen wanted to be a female emperor by Buddhism’s power. So, in the special period, the constructions and denominations about total temples in Luoyang were related to the political affairs. But the temples in Luoyang were destroyed in“The disturbance”by“An Lu-shan”and“Shi Si-ming”and in“Wu Zong”of Middle Tang. So,temples in Luoyang were marked the heavy period’s logo by the unpredict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n and politics in Tang Dynasty and the fate of the dynasty. In addition ,Tang poets were fond of living and holding banquets in temples on account of ascendant locations and secluded atmosphere. In the activities,Tang poets produced many poems that combined religion spirit and period’s feelings. So,temples of Luoyang in Tang became architectural sights containing special meanings in history of The Tang Dynasty Poetr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typical architecture sights is that they have witnessed and experienced the fate of this city and even the age of the dynasty. From the viewpoint of“Literature can reappear cit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y architecture sights and city literature(poems), even the significance on this city in terms of the thought about emphasizing the poets’experience from this city in traditional city literature research.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ity and literature, the structure scene and the literature. This mainly based on the private living house structure scenery, especially the“Fensi officers”private garden of Luoyang of Tang Dynasty, then focus on the officers’literature activities.
     Luoyang has a rich tradition of private garden. This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history and the geography and ecology advantage of Luoyang that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occurring of the private garden. Tang inherits the“Fensi system”of Sui Dynasty, which is another reason for the flourishing of private garden of Tang, especially in the Luoyang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Luoyang is the ideal city for the officers to lay off with abundant pension with the help of“Fensi system”. Because they not only escape from the party conflict, but also have convenience to come back to the nearby Chang’an, the capital city. Owing to this, Luoyang once becomes the city full of leisure and free atmosphere. This unique characteristic which lasting to Song Dynasty lies in the numerous private gardens and the activities held in them by their owners accompanying by their friends. This dissertation takes four“Fensi”officers and their literature activities in their private gardens for example. These four officers are Peidu, Niu Zengru, Bai Juyi, and Li Deyu. In order to study the scheme of literature becoming the spoken man of the city, this dissertation will talk about the impacts that cities towards the buildings and people living in there with the help of a theory. This theory says that different attitude, knowledge and narration of a city have relation with people’s spirit of different time and location. In this process, we can illustrate that the city is not only a place that just filled with road, buildings but a structural body of literature and culture that exists in the writing, reading and explanation of the text.
     These two methods that te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ity building scene and literature, in a certain point, are the different stage of the literature describes the city and literature expresses the city. And we get lots of meanings from the building of the city.
引文
①俞孔坚:《景观的含义》,《时代建筑》2002年第1期。
    ②如Webster’s,1963;《牛津英语词典》,1933;《辞海》,1979等。
    ③俞孔坚:《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7年。
    ④俞孔坚:《景观的含义》,《时代建筑》2002年第1期。
    ⑤俞孔坚在《景观的含义》一文中对此也详述为:“西伯来文为‘noff’,从词源上与‘yafe’即美(beautiful)有关。在上下文中,它是用来描写所罗门皇城耶路撒冷壮丽景色的(Naveh,1984)。因此这一最早的景观含意实际上是城市景象。
    ⑥俞孔坚:《景观的含义》,《时代建筑》2002年第1期。
    
    
    ①释慧皎《高僧传》卷九,中华书局,1992年。
    ②俞孔坚:《景观的含义》,《时代建筑》2002年第1期。
    
    
    ①俞孔坚:《景观的含义》,《时代建筑》2002年第1期。
    ②俞有《生存的艺术:定位当代景观设计学》一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③俞孔坚:《景观的含义》,《时代建筑》2002年第1期。
    ④蒋述卓、王斌:《论城市文学研究的方向》,《学术研究》2001年第3期。
    ①安东尼·奥罗姆,陈向明《城市的世界——对地点的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页。
    ②As quoted in Edward S. Casey,The Fate of Place(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7),p.4.
    ①安东尼·奥罗姆《城市的世界——对地点的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②安东尼·奥罗姆《城市的世界——对地点的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9页。
    ③荆其敏,张丽安《城市母语——漫谈城市建筑与环境》,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224页。
    ④德波拉·史蒂文森《城市与城市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4页。原文为“Viewing a city from a great height is a way of taming it”.
    ⑤荆其敏,张丽安《城市母语——漫谈城市建筑与环境》,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页。
    
    ①荆其敏,张丽安《城市母语——漫谈城市建筑与环境》,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364页。
    ②刘方《宋代两京都市文化与文学生产》(毕业论文),第181页。
    ③张鸿声:《“文学中的城市”与”城市想象”研究》,《文学评论》2007年第1期。
    
    
    ①周晓琳:《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研究的文学史意义》,《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②蒋述卓等《城市的想象与呈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页。
    
    ①丛亚平:《建筑与文学——一个隽永而新颖的话题》,《华中建筑》1993年第4期。
    ②张永合:《重庆建筑》2004年第1期。
    
    ①郑启颖:《建筑与文学漫议》,《福建建筑》2002年第1期。
    ②祁嘉华:《美学视域中的建筑与文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③沈福煦:《建筑与文学》,《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④王国涛,陈绍山:《建筑形象与文学形象之比较》,《中外建筑》2003年第5期。
    ①候幼彬:《建筑与文学的焊接——论中国建筑的意境鉴赏指引》,《华中建筑》1995年第2期。
    ②余卓群:《建筑.文化.文学》,《中外建筑》1996年第6期。
    ③陈兰村、毛徐俊、冯葆蔚:《文学为建筑增辉——文学与建筑关系漫谈》,《中外建筑》2007第2期。
    ④张璟:《浅论文学与建筑的互融性》,《中外建筑》2003年第5期。
    ⑤金全福:《建筑与文学关系初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⑥李怀埙:《建筑文学》,《南方建筑》1996年第4期。
    ⑦龙彬:《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传统精髓钩沉》,《城市规划汇刊》1998年第6期。
    ⑧龙彬:《中国古代城市建议的山水特质众其营造方略》,《城市规划》2002年,第5期。
    ⑨傅熹年:《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上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①王保林,王翠萍:《“墙”与“街”——中国城市规划中的文化问题》,《城市风:建设管理专刊》2003年第5期。
    ②唐思风,邹楠:《古代城市街巷空间艺术的浅探》,《建筑与环境》2007年第2期。
    ③史彦廷,孙长青:《中西方古代城市建设特征比较》,《小城镇建设》2004年,第12期。
    ④金伟,郑先友:《我国古代城市道路形态分析》,《工程与建筑》2008年第1期。
    ⑤高介华文,李春富图:《“楚辞”中透射出的建筑艺术光辉——“文学幻想”,楚乡土建筑艺术的全息折射》,《华中建筑》1998年第2期。
    ①李德辉:《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望京”现象与“望京”建筑》,《文史知识》2007年第6期。
    ②李春峰:《园林与文学》,《现代农业科技》2005年第4期。
    ③岳毅平:《试论园林与文学之关系》,《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④朱玉麒:《唐代长安的建筑园林及其文学表现》,《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⑤李贵连:《试论园林对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影响》,《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文史知识》2007年第6期。
    ⑥介永强:《唐代行宫考逸》,《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2期。
    ①李浩《唐代园林别业考论》(修订版),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②瓦尔特·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001-002页。
    ③赵振华:《唐代东部天津桥史》,《河洛史志》2005年,第1期;《唐东都天津桥研究》,《唐研究》,第12卷。
    ④郭绍林:《洛阳天津桥、中桥与唐代社会生活》,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第6期。
    
    ①吕岩,高磊,郑建业:《唐宋时期河南洛阳园林初探》,《中州建设》,2007年第5期。
    ②王铎:《唐宋洛阳私家园林的风格》,《华中建筑》,1990年第1期。
    ③赵建梅:《唐大和初至大中初的洛阳诗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④田莹:《论隋唐洛阳城的池沼》,《唐都学刊》,2008年第1期。
    ①见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526-528页。他鉴于19世纪末城市的拥挤情况,提出“寻找一种城市与乡村稳定持久的结合,而不是脆弱的连结,著有《明天的花园城市》(Garden City of Tomorrow)。
    ②芒福德《城市发展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第88,89页。
    ①这个观点从王保林,王翠萍《“墙”与“街”——中国城市规划中的文化问题》一文中生发出来,见《规划师》,2000年第1期。
    ①董诰等《全唐文》卷一二《建东都诏》,中华书局,1985年;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一二三,中华书局,1960年。
    ②李久昌《国家、空间与社会——古代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研究》,三秦出版社,2007年,第143页。
    ③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五。
    ④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篡委员会办公室编《洛阳: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29-435页。
    ⑤德里克·肯因《城市与帝国》,《城市史学报》,第32卷,第1号,第8-21页,2005年11月。
    ⑤张玉石《东周王室危而不亡——从金属货币的流通谈古代洛阳的商业贸易中心地位》,《中原文物》,2002年第3期。
    ①张玉石《东周王室危而不亡——从金属货币的流通谈古代洛阳的商业贸易中心地位》,《中原文物》,2002年第3期。
    ②李久昌《国家、空间与社会——古代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研究》,三秦出版社,2007年,第153页。
    ③徐松《河南志》,中华书局,1971年。
    ④班固《汉书》卷二八下《地理志第八下》。
    ⑤魏征《隋书》卷八三,中华书局,1974年。
    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八一“炀帝大业六年”条,中华书局,2007年。
    ②陈寿《三国志》卷一六《魏书·仓慈传》中就有“又常日西域杂胡欲来贡献……欲诣洛者,为封过所,欲从郡还者,官为平取,辄以府见物与共交市,使吏民护送道路……”
    ③董诰等《全唐文》卷六《令河北淮南诸州举人诏》,中华书局,1983年。
    ④学者郭绍林在《唐五代洛阳的科举活动与河洛文化的地位》,《洛阳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中对此提出疑问,并认为“早于永昌元年四个年头的垂拱元年洛阳即有科举活动的说法。”
    ⑤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七上《文宗纪》:“(大和元年七月)敕今年权于东都置举。”王溥《唐会要》卷76《贡举中》对大和年间洛阳再次设置贡举也作了补充说明:“其年七月敕,今年宜权于东都置举,其明经进士便在东都赴集。其上都国子监举人等,合在上都试。及节目未尽者,条流奏闻。”
    
    ①欧阳修等《新唐书》卷四五《选举志下》:“太宗时,以岁旱谷贵,东人选者集于洛州,称为‘东选’”。
    ②董诰等《全唐文》卷九八六,阙名唐人《移刘吏部书》。
    ③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99。以下唐诗俱是引自这个版本。
     ①瓦尔特·本雅明著《巴黎,19世纪的首都》,上海人民出版社,封底。
    ①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五,“当皇城端门之南,渡天津桥,至定鼎门,南北大街曰定鼎街。下注:亦曰天门街,又曰天津街,或曰天街。”
    ②李昉等《太平广记》卷一七九“阎济美”条,中华书局,1961年。
    ③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五,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①魏征等《隋书》卷七〇。
    ②王溥《唐会要》卷八六,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③杜佑《通典》卷一七七,中华书局,1984年。
    ④欧阳修等《新唐书》卷八七。
    ⑤李林甫《唐六典》卷七中,中华书局,1992年。
    
    ①杜宝《大业杂记》,商务印书馆,民国19年(1930)。
    ②刘昫等《旧唐书》卷六八《列传二十薛居正等》,中华书局,1975年。
    ③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五。
    
    
    ①此处下注:亦曰天门街,又曰天津街,或曰天街。”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五。
    ②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五。
    
    
    ①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五。
    ②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三《德宗纪下》。
    ①李久昌《国家、空间与社会——古代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研究》,三秦出版社,2007年,第102页。
    ①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八《河南府》,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①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三八“地理二”。
    ②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五。
    ③王溥《唐会要》卷三〇“洛阳宫”条。
    ①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二八《地理志》。
    ②李林甫《唐六典》卷七,中华书局,1992年。
    ③李昉《太平广记》卷一七九《阎济美》条:“(阎济美)具前白主司曰:‘某早留心章句,不工帖书,必恐不及格。’主司曰:‘可不知礼闱故事,亦许诗赎。’……某又遽前白主司曰:‘侍郎开奖劝之路,许作诗赎帖,未见题出。’主司曰:‘赋〈天津桥望洛城残雪〉诗’”。
    ④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五“洛水西自苑内上阳宫之南,流入外郭城。东流经积善坊之北,分三道,当端门之南立桥。”此处徐松下注:“南枝曰星津桥,中枝曰天津桥,北枝曰黄道桥”。
    ⑤李昉等《文苑英华》卷四四。
    ⑥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五。
    
    ①王溥《唐会要》卷三〇。
    ②刘昫等《旧唐书》卷九三《狄仁杰传》。
    ③范摅《云溪友议》卷二《琅琊忤》。
    ①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五。
     ①孟棨《本事诗续本事诗》卷一《情感》。
     ①鲁迅《唐宋传奇集》卷八。
    
    ①王宗堂《王建诗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
    ②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二《本纪第二》。
    ③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五《本纪第五》。
    ④白居易《白孔六帖(外三种)》卷四。
    
    
    ①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二〇《郭子仪传》。
    ②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五《本纪第五》。
    
    
    ①薛居正《旧五代史》卷二《梁书·太祖纪二》。
    ②薛居正《旧五代史》卷六三《唐书·列传十五》。
    ③刘昫等《旧唐书》卷二〇上《本纪第二十上》。
    ④刘昫等《旧唐书》卷二〇下《本纪第二十下》。
    ⑤陈继会:《关于城市文学的文化前考察》,《艺术广角》1991年第6期。
    
    ①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三九《地理志》。
    ②陈奕亨《唐五代河南道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毕业论文)。
    ③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三八《志第二十八·地理二》。
    
    ①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第三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②刘隆凯整理《陈寅恪<元白诗证史>讲席侧记》,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①皎然《诗式》卷四“齐梁诗”条。
    ②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3年,第133页。
    ①宇文所安《追忆》,三联书店,2005年,第77-76页。
    ①宇文所安《追忆》,三联书店,2005年,第86页。
    ②王应麟《玉海》卷一五七。
    ③司马光《通鉴》卷二一一《唐纪》二十七玄宗开元五年正月条。按:此条列於钱氏所辑逸文之末,引自《玉海》,
    
    
    ①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上。
    ②李昉等《太平广记》卷一二六“报应二十五”条。
    ③李昉等《太平广记》卷三九四“雷二”条。
    
    ①李德裕《次柳氏旧闻》,中华书局,1985年。
    ②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三六。
    ③分别见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三五,卷三六。
    ④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上。
    
    ①李昉等《太平广记》卷一三八“征应四”。
    ②康骈《剧谈录》卷上。
    ①宇文所安《追忆》,三联书店,2005年,第88页,“断片最有效的特性之一是它的价值集聚性。因为断片所涉及的东西超出于它自身之外……”
     ①《中国国家地理》“河南专辑上”, 2008.年总第571期。
    
    
    ①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
    ②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卷四《戒指儿记》。
    ③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五。
    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八《河南三》。
    ①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一。《旧唐书》卷一〇三《列传第五三》中对此记到:“上又尝于广达楼引君泋及妻夏氏设宴,赐以金帛。”
    ②欧阳修《新唐书》卷八《本纪第八》,中华书局,1975年。
    ③董诰等《全唐文》卷五三六,中华书局,1983年。
    ①欧阳修等《新唐书》卷八《本纪第八》中载:“开元……十三年……冬十月……。辛酉,东封泰山,发自东都……十二月己巳,至东都。”
    ②董诰等《全唐文》卷三九五。
    ③刘昫等《旧唐书》卷一百三。
    
    
    ①洛阳市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办公室编《洛阳: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21页。
    ②根据唐德宗时宰相贾耽所记,在隋唐时期从边州进入四夷的道路主要有七条。
    ③洛阳市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办公室编《洛阳: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21页。
    ①释慧皎《高僧传》卷一。
    ②魏收《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
    ③林梅村《西域文明考古、民族、语言和宗教新论》,东方出版社1995年,第387页。
    ④魏收《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中载:“魏明帝曾欲坏宫西佛图。外国沙门乃金盘盛水,置于殿前,以佛舍利投之于水,乃有五色光起,于是帝叹曰:‘自非灵异,安得尔乎?’遂徙于道(阙),为作周阁百间。佛图故处,凿为濛汜池,种芙蓉于中?笥刑祗蒙趁抨伎洛嚷奕肼澹虢肼桑泄肼芍家病W月逯泄拱茁硭拢?饰佛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
    ⑤释慧皎《高僧传》卷九。
    
    ①魏收《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
    ②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序》。
    
    ①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序》。
    ②纪昀等《四序全书总目提要·洛阳伽蓝记提要》。
    ③魏收《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
    ④魏收《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
     ①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9页。
    ①房玄龄等《晋书》卷六二《刘琨传》。
    ②房玄龄等《晋书》卷五五《潘岳传》。
    ③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下《俭啬篇》。
    ④班固《汉书》卷五一《贾山传》中载:“(秦始皇)又为阿房之殿,殿高数十仞,东西五里,南北千步……为了宫室之丽至于此。”
    ⑤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八五“分司官”条。
    ①李浩《唐人园林别业考录》,,西北人学出版社,1996年初版,1998年修订再版。
    ②张养年《唐代园林文化研究的新拓展——评〈唐代园林别业考论〉》,《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③在此之前有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着眼于园林发展角度;有金学智的《中国园林美学》着重于园林的美学角度,还有陈从周的《锐园》、刘天华的《画境文心——中国古典园林之美》、任晓红的《禅与中国园林》,各自从园艺、宗教的角度对中国园林作了总体的论述。这些专著中都缺乏对一朝一代的专门论述。而就研究园林的种类而言,李浩分析为多落在皇家园林上,缺乏对私家园林的关注。
    ④王伟《<唐代园林别业考录>评介》,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
    ⑤欧阳修等《新唐书》卷八三《长宁公主传》。
    ①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卷一一。
    ②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九〇《文苑中》。
    ③李久昌《国家、空间与社会——古代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研究》,三秦出版社,2007年,第153页。
    ④赵建梅,《唐大和初至大中初的洛阳诗坛(毕业论文)。
    
    ①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九〇《文苑中》。
    ②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三八。
    ①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二。
    ②李久昌《国家、空间与社会——古代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研究》,三秦出版社,2007年,第149页。
    ③王溥《唐会要》卷二七。
    ④佚名《三辅黄图》卷四《苑圃》。
    ⑤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二“城东”。
    ①《说郛》本作贤相。
    ②《说郛》本少一藏字。
    ③《说郛》本作曲阿。
    ④此处二字《说郛》本作白苹洲。
    ⑤《说郛》本作那。
    ⑥此处二字《说郛》本作茅山八公山。
    ⑦《说郛》本作巫峡严湍,琅琊台之水石。
    ⑧《说郛》本有马迹二字。
    ⑨此处三字《说郛》本作杜石山楠。
    ①《说郛》本作栳子。
    ②《说郛》本作椎子。
    ③《说郛》本作木后有一堆字。
    ④《说郛》本末有一焉字。
    ⑤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纪》记到:“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作《召诰》、《洛诰》。”
    
    ①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道河南府”中记:“《禹贡》豫州之域,在天地之中,故三代皆为都邑”。
    ②《周礼》卷四《夏官司马第四》“职方氏”条。
    ③脱脱等《宋史》卷八五《地理志一》。
    
    ①杨东平《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修订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②芒福德《城市发展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第88-89页。
    ③王世贞《艺苑卮言》云:“人谓唐以诗取士,故诗独工,非也。凡省试诗,类鲜佳者,如钱起《湘灵》之诗,
    ①刘昫等《旧唐书》卷九八《裴耀卿》。
    ②王溥《唐会要》卷二七《行幸》。
    ③刘昫等《旧唐书》卷九八《裴耀卿》。
    ④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八五“分司官”条。
    ⑤魏征等《隋书》卷三《本纪第三炀帝上》。
    ⑥勾利军《唐前期东都职官的称谓变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⑦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九〇,《齐斡传》。
    ⑧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八五“分司官”条中写到:“又设为分司官,不关政事而食其俸,本以处罢黜之人,或既远黜复量移于此,而性乐恬退者,亦或反从而求为之。”
    ①勾利军《唐代东都分司官任职原因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5期。
    ②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四八。
    ③欧阳修等《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四上》中载:“太子宾客四人,正三品。掌侍从规谏,赞相礼仪,宴会则上齿。侍读,无常员,掌讲导经学”等。
    ④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七六《李宗闵传》。
    ⑤董诰等全唐文》卷六八七。
    ⑥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卷二四九。
    
    ①刘昫等《旧唐书》卷一六六《白居易》。
    ②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七七《崔珙传》。
    ③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
    
    ①李昉等《太平广记》卷二〇〇。
    ②刘昫等《旧唐书》卷一六九。
    ③刘昫等《旧唐书》卷一六九
    ④洪迈《容斋随笔》卷八“十二则”。
     ①李格非《洛阳名园记》,文学古籍刊行社,1995年。
    ①张籍有《和令狐尚书平泉东庄近居李仆射有寄十韵》。
    ②白居易有《题平泉薛家雪堆庄》。
    ③李昉等《太平广记》卷四五〇《宝六》“李德裕”条。
    ④李昉等《太平广记》卷四六〇《草木一》“三鬣松”条记到:“唐卫公李德裕言,三鬣松与孔雀松别。又云,欲松不长,以石抵其直下根,便偃。(偃字原阙。据明抄本、陈校本补。)不必千年方偃。”
    ①李昉等《太平广记》卷四五〇《宝六》“李德裕”条。
    ②赵建梅《唐大和初至大中初的洛阳诗坛》。
    ③王谠《唐语林》卷七。
    ④李格非《洛阳名园记》,文学古籍刊行社,1995年。
    ⑤康骈《剧谈录》卷下《李相国宅》
    
    ①赵建梅《唐大和初至大中初的洛阳诗坛》。
    ②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二〇。
    ③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二〇。
    
    
    ①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七四《牛僧孺传》。
    ②赵建梅《唐大和初至大中初的洛阳诗坛》。
    ③赵建梅《唐大和初至大中初的洛阳诗坛》。
    ④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七三。
    ⑤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七四。
    ⑥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七四。
    ①刘昫等《旧唐书》卷二〇,《本纪第十八下》“直亲”条。
    ②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七四。
    ③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七四。
    ④刘昫等《旧唐书》卷一六六。
    ⑤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一九。
    
    
    ①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七〇。
    ②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七〇。
    ①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七三。
    ②白居易有《杨柳枝二十韵》一诗,序注:“杨柳枝,洛下新声也。洛之小妓,有善歌之者。词章音韵,听可动人云云。或许是裴度为集会招之助兴也未可得。
    ①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七〇。
    ②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四二。
    ③王谠《唐语林》卷三。
    ④欧阳修等《新唐书》卷一七三。
    ⑤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四三。
    ⑥刘昫等《旧唐书》卷一七〇。
     ①宇文所安《追忆》,三联书店,2005年,第215页。
    
    
    
    ①王水照《王水照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50页。
    ②陈斌《天圣、明道间欧阳修洛阳交游考述》,《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02期。
    ③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四。
    ①胡道静等译注,《梦溪笔谈全译》,卷九,(人事一),第327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②李格非《洛阳名园记·归仁园》记到:“归仁,其坊名也。园尽此一坊,广轮皆里余”可见其占地之广;又“北有牡丹芍药千株,中有竹百亩,南有桃李弥望。唐丞相牛僧孺园,七里桧,其故木也。今属中书侍郎,方剏亭其中。”
    ①尚永亮《“壶天”境界与中晚唐士风的嬗变》,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本) 2006年第2期。
     ①见周勋初《唐人轶事汇编》(二)卷二〇,摘自康骈《剧谈录》卷下,王谠《唐语林》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①王元明:《刘禹锡在洛住宅考》,洛阳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②刘昫等《旧唐书》卷一六〇。
    ①孙逊/杨剑龙编:《全球化中的上海与东京(第4辑都市文化研究)》,三联书店,2007年,第177页。
    ②柯律格(Craig Clunas)《富足的所在:中国明代的园林文化》(fruitful sites:Garden culture in Ming dynasty china),p93.
    
    
    ①宇文所安《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三联书店,2005年,第71-72页。
    ②宇文所安《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三联书店,2005年,第23-24页。
    ①宇文所安《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三联书店,2005年,第27页。
    ①此处二字《说郛》本作曲阿。
    ②此处二字二字《说郛》本作白苹洲。
    ③康骈《剧谈录》卷下。
    ④李浩《微型自然、私人天地与唐代文学诠释的空间》,《文学评论》,2007年第6期。
    
    
    ①宇文所安《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三联书店,2005年,第78页。
    ②杨晓山《私人领域的变形——唐宋诗歌中的园林和玩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5页。
    ③宇文所安《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三联书店,2005年,第82页。
    
    ①宇文所安《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三联书店,2005年,第82页
    ②宇文所安《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三联书店,2005年,第83页
     ①李浩《微型自然、私人天地与唐代文学诠释的空间》,《文学评论》,2007年第6期。
    阮元《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
    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2006.
    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李百药《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姚思廉《陈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
    令狐德棻《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
    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
    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欧阳修等《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薛居正《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
    欧阳修《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
    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0.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北京:中华书局,2006.
    李吉甫撰、贺次君辑校《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
    李泰撰、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
    玄奘《大唐西域记》,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李肇《唐国史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60.
    王溥《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
    王谠《唐语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王定保《唐摭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王稱《东都事略》,济南:齐鲁书社,2000.
    徐松辑,高敏点校《河南志》,北京:中华书局,1994.
    毕沅编《关中胜迹图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丁谦撰《后魏宋云西域求经记地理考证》(线装),浙江图书馆馆藏书。
    缪荃孙《元河南志》,《永乐大典》辑本,洛阳图书馆馆藏书。
    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
    徐松辑、高明点校《河南志》,北京:中华书局,1994.
    徐松《唐两京城坊考》,李健超《增订唐京城坊考》,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
    阎文儒、阎万钧编著《两京城坊考补》,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顾炎武撰、于杰点校《历代宅京记》,北京:中华书局,1983.
    赵翼《二十二史劄记》,北京:中国书店,1987.
    《宋元方志从刊》,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90.
    《隋唐五代墓志汇编·洛阳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全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郦道元撰《水经注》,北京:中华书局,1991.
    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
    郑樵《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
    李昉等《文苑英华》,北京:中华书局,1966.
    李昉等《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
    李昉等《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
    王钦若编《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60.
    洪迈《容斋随笔》,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刘肃《大唐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4.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
    辛文房著,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95.
    徐松《登科记考》,北京:中华书局,1984.
    
    徐松撰、孟二冬补正《登科记考补正》,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
    杨衒之撰、韩结根注《洛阳伽蓝记》,山东: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
    张鷟《朝野佥载》,北京:中华书局,1979.
    谢肇淛《五杂俎》,上海:上海书店,2001.
    陆时雍《诗镜总论》,北京:中华书局,1983.
    阮阅《诗话总龟》,四部丛刊影印明刻本。
    刘餗《隋唐嘉话》,北京:中华书局,1979.
    孟棨等《本事诗·续本事诗·本事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邵博《河南邵氏闻见后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段成式《酉阳杂俎》,北京:中华书局,1981.
    范摅《云溪友议》,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计有功《唐诗纪事》,北京:中华书局,1965.
    刘崇远《金华子杂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钱易《南部新书》,北京:中华书局, 2002.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韦述,杜宝,魏全瑞《两京新记辑校,大业杂记辑校》,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李格非《洛阳名园记》,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
    顾元庆《阳山顾氏文房小说》,北京:中华书局, 1997.
    陶宗仪《说郛》,涵芬楼排印张宗祥校本。
    胡震亨《唐音统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刘熙载《艺概·诗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董诰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
    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
    白居易《白居易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
    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
    
    
    岑仲勉《隋唐史》,北京:中华书局,1982.
    崔瑞德等《剑桥中国隋唐史:589-906》,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郭绍林《隋唐洛阳》,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苏健《洛阳古都史》,北京:博文书社,1989.
    蔡运章《洛阳史话》,北京:中华书局,1980.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1988.
    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北京:中华书局,1998.
    叶骁军《中国都城历史目录》,兰州大学出版社,1986.
    杨作龙、韩石萍《洛阳考古集成(隋唐五代宋卷)》,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李久昌《国家、空间与社会——古代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研究》,陕西:三秦出版社,2007。
    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洛阳:丝绸之路的起点》,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龚松林《河南省洛阳县志·地理·风俗》,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1976.
    杨鸿年《隋唐两京坊里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
    余扶危,贺官保编《隋唐东都含嘉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略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手写本,1988.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勾利军《唐代东都分司官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程存洁《唐代城市史研究初编》,北京:中华书局,2002.
    李斌城《唐五代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黄新亚《消逝的太阳—唐代城市生活长卷》,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
    程蔷、董乃斌《唐帝国的精神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田廷柱《隋唐氏族》,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李志慧:《唐代文苑风尚》,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李浩《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台湾:文津出版社,1999.
    戴伟华《唐代幕府与文学》,北京:现代出版社,2002。
    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1。
    吴在庆《唐代文士与唐诗考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余恕诚《唐诗风貌》,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王运熙杨明:中国文学批评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傅璇琮《唐五代文学编年史》,辽海出版社,1998.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9。
    罗时进《唐诗演进论》,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陈伯海《唐诗学引论》,上海:知识出版社,1988。
    杜晓勤《初唐诗歌的文化阐释》,上海:东方出版社,1997。
    聂永华《初唐宫廷诗风流变考》,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
    李芳民《唐五代佛寺辑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李浩《唐代园林别业考论》,陕西: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
    萧默《隋唐建筑艺术》,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
    辛德勇《隋唐两京从考》,陕西:三秦出版社,1991。
    陈直《三辅黄图校正》,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朱金城《白居易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傅璇琮:《李德裕年谱》,山东:齐鲁书社,1984。
    邓得龙《中国古代官制》,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
    郭奇家《中国古代考试制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陶敏《全唐诗人名考证》,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80.
    周勋初编《唐人轶事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王梦鸥《唐人小说研究二集》,台湾艺文印书馆,1973
    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孙逊/杨剑龙主编:《都市文化史:回顾与展望》(第1辑都市文化研究),三联书店,2005。
    
    孙逊/杨剑龙主编:《都市、帝国与先知》(第2辑都市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6.
    孙逊/杨剑龙主编:《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第2辑都市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7.
    孙逊/杨剑龙主编:《全球化中的上海与东京》(第4辑都市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7.
    
    
    李浩《大唐之音,和而不同——以唐代三大地域文学风貌为重心的考察》,《文学遗产》2005,04.
    余恕诚《地域、民族和唐诗刚健的特质》,《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7:8-15.
    陈尚君《唐代诗人占籍考》,《唐代文学丛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李浩《唐代关中的文学士族》,《文学遗产》1999,(3).
    杜晓勤《从地域文化之整合论盛唐诗歌文化精神之形成》,《文学评论》,1999,4.
    李浩《从人地关系看唐代关中的地域文学》,《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4) .
    陈春保《汉赋与地域文化的整合》,《阜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科版)》,2005,5.
    许结《赋的地理情怀与方志价值》,《济南大学学报》,2005,5.
    程存洁《唐代东都洛阳城市研究概况》,《中国史研究动态》1993,10.
    阎文儒《隋唐东都城的建筑及其形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6,(04) .
    王维坤、张小丽《论隋唐洛阳城的设计思想与影响》,《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04,04.
    马得志《唐代长安与洛阳》,《中国地理》,1982,12.
    杨文秀《唐长安城的衰败—从唐诗窥其一斑》,《唐都学刊》,2005,9.
    洪建新《九朝古都——洛阳》,《历史教学问题》, 1983,(04) .
    陈代光《洛阳历史地理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 1988,(04) .
    赵超《唐代洛阳城坊补考》,《考古》87,9.
    勾利军,朱宇强《〈唐两京城坊考〉疑误一则》,《史学月刊》, 2006,(03) .
    霍宏伟《〈大业杂记〉与隋唐洛阳城》,《中国地方志》2006,12.
    《洛阳东都履道坊白居易故居发掘简报》,《考古》杂志,1994,8.
    张萍《由唐墓志增补两京城坊宅第》,《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02.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河南洛阳市隋唐东都应天门遗址2001—2002发掘简报》,《考古》杂志,2007,1.
    张占军、胡慧霞、郭全美《中国古都的城市形象—以洛阳为例》,《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3.
    
    曹尔琴《洛阳,从汉魏至隋唐的变迁》,《唐都学刊》, 1986,(01) .
    郭绍林《洛阳与隋唐政治》,《洛阳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6,(01) .
    王亚勇《武周革命与洛阳》,《固原师专学报》1996,(04) .
    邱婕《从武则天迁都看洛阳古城》,《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1.
    张美华《浅析武则天定都洛阳的原因》,《历史教学》2002,12.
    吴涛《盛唐时期的东都洛阳》,《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06) .
    吴涛《唐“安史之乱”至五代时期的洛阳》,《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05) .
    卢兆荫《唐代洛阳与西域昭武绪国》,《河洛春秋》1993,3.
    陈有忠《隋唐时期的洛阳商业》,《人大复印全文目录索引(1978-2001)》,1983,7.
    茹炳林《唐朝的洛阳商业》,《人大复印全文目录索引(1978-2001)》,1989,4.
    敖天颖《略论唐前期营建东都洛阳的经济价值》,《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S1.
    满志敏《唐代气候冷暖分期及各期气候冷暖特征的研究》,《历史地理:第八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蓝勇《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1.
    勾利军《唐代长安、洛阳作为都城和陪都的气候原因》,《史学月刊》, 2002,2.
    王军《中国古都建设与自然的变迁——长安、洛阳的兴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1.
    朱世伟《隋唐洛阳城布局与地理环境》,《洛阳大学学报》2003,03.
    王化昆《唐代洛阳的水害》,《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勾利军《寻找唐代洛阳的生态环境》,《决策探索》2003,12.
    陈岳芬《唐诗在唐朝的传播方式》,《汕头大学学报》2003,4.
    李德辉《水陆交通与唐人诗文的传递》,《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4,1.
    李德辉《唐代两京驿道——真正的“唐诗之路”》,《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
    刘明坤《洛阳—丝绸之路的又一起点》,《地域研究与开发》,1987,5.
    郭绍林《关于唐代洛阳与丝绸之路的几个问题》,《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鸣皋《〈洛阳—四川之路的起点〉评价》,《文学评论》,1993,2.
    许鸿翔《唐代社会风尚与唐诗之繁荣》,《大连大学学报》,2001,6.
    郭可悫《隋唐时期洛阳的几个重要节日》,《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舒仕斌《游宴序和赠序在唐代的发展轨迹及其成因》,《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4.
    
    郭绍林《唐五代洛阳的科举活动与河洛文化的地位》,《洛阳大学学报》2001,01.
    唐昭寅《唐代的科举与诗歌》,《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8.
    李红霞、张彩虹《论科举对唐代隐逸风尚兴盛的响》,《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4.
    朱和平《论唐代洛阳的书画艺术》,《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李浩《〈洛阳名园记〉与唐宋园史研究》,《理论月刊》2007,03.
    吕岩、高磊、郑建业《唐宋时期河南洛阳园林初探》,《中州建设》,2007.
    王铎《唐宋洛阳私家园林的风格》,《华中建筑》1990,01.
    李浩《论唐代园林别业与文学的关系》,《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吴在庆《论唐代文士集会宴游对创作的影响》,《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3,5.
    李红霞《论唐代园林与士人隐逸心态的转变》,《中州学刊》,2004,3.
    李红霞《唐代士人的心态与隐逸心态嬗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4,5.
    康保苓《试论唐前期的文化重心及成因》,《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5.
    龙小松《高、玄二宗频幸东都考辨》,《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3) .
    郭绍林《唐高宗武则天长驻洛阳原因辨析》,1985,6.
    吉定《论唐帝王对唐诗繁荣的贡献》,《文学研究》,2004,12.
    丁毅华《从唐诗看唐代洛阳的生活画卷》,《文史知识》,1994,1.
    郭绍林《洛阳天津桥、中桥与唐代社会生活》,《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社会版)》96,6.
    赵振华《唐代东部天津桥史》,《河洛史志》,2005,01.
    温玉成《试论武则天与龙门石窟》,《敦煌学辑刊》1989,(01) .
    介永强《唐代行宫考逸》,《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02.
    杨鸿勋《自我作古用适于事——武则天标新立异的洛阳明堂》,《华夏考古》2001,2.
    盖金伟、董理《论东都太庙与唐代政治》,《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2.
    陈瑞《唐宋城市研究专刊(下)佛教文化与隋唐洛阳城市生活》,《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1,3.
    郭绍林《汉唐间洛阳佛教述略》,《文史知识》1994,10.
    周祖譔《武后时期之洛阳文学》,《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01) .
    杨墨秋《宋之问任职朝廷期间部分诗文系年考辨》,《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04) .
    张采民、季桂荣《杜审言七律《大酉甫》作年考——兼及杜审言任洛阳丞的时间》,《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2.
    
    郭绍林《唐代洛阳籍政治家张说》,《河洛春秋》1991,3.
    张瑞芳《武则天执政时期的诗坛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6.
    赵小华《武则天执政与洛阳文学发展分析》,《殷都学刊》2006,2.
    金燕《大和末至会昌初东都诗人群体研究》,南京师范大学, 2004.
    赵建梅《唐大和初至大中初的洛阳诗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赵建梅《唐大和初至会昌年间洛阳闲适文人群形成的原因》,《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
    董再琴《裴度与中唐诗人》,《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1) .
    赵建梅《裴度在洛阳的文酒生活及其诗歌创作》,《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
    赵建梅《试论李德裕的平泉诗》,《文学遗产》2005,05.
    焦尤杰《白居易洛诗研究》,郑州大学, 2006 .
    谢虹光《论白居易两京时期山水诗》,《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04) .
    陈龙《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与东都洛阳生活》,新疆师范大学, 2006.
    焦尤杰《风光引步送老嵩洛——白居易与洛阳风景名胜》,《美与时代》, 2005,11.
    李玲《白居易和东都洛阳》,《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06.
    李宗鲁《孟郊诗歌与洛阳》,新疆师范大学, 2006 .
    李健永《白居易在东都洛阳的晚年》,《长寿》, 1994,(06) .
    勾利军《唐代东都分司官居所试析》,《史学月刊》,2003,9.
    王元明《刘禹锡在洛住宅考》,《洛阳大学学报》, 2000,(03) .
    宋红霞《刘禹锡在洛住宅考》,《许昌师专学报》, 2000,(04) .
    周相录《元稹洛阳行迹考述》,《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06.
    雍际春《唐长安的文化功能》,《天水师院学报》,2000,2.
    姜伯勤《唐代城市史与唐礼唐令》,《唐研究第十卷》2004.
    张创新《唐朝地方政府行政编制论要》,《史学集刊》, 1994,(02) .
    勾利军《唐代东都分司官任职原因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5.
    苏小华《文献所见唐东都制度考略》,《陕西师范大学》, 2002 .
    勾利军《试论唐代东都分司制度的特点》,《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6.
    勾利军《唐代东都分司制度的渊源及其影响》,《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2.
    
    苏小华《唐代洛阳的地域文化与职官制度》,《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03.
    勾利军《唐前期东都职官的称谓变化与东都机构的发展脉络》,《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
    勾利军《唐宋分司机构与社会变迁》,《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2.
    勾利军《唐代东都御史台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2.
    王恺《唐东都职官称谓变化简析》,《河洛史志》2005,01.
    勾利军《白居易任东都分司官考述》,《中州学刊》2002,02.
    吴浩《裴度与唐后期政治》,《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0,(04) .
    邱琪、金华《论晚唐的牛李党争》,《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5.
    余浴贤《论“洛阳赋”之兴衰,《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3.
    许结《论汉代京都赋与亚欧文化交流》,贵州大学学报,2003,1.
    赵達夫《〈两都赋〉的创作背景、体制及影响》,《文学评论》,2003,3.
    侯立兵《汉代京都赋的城市文化意蕴》,《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3,5.
    冯莉《东汉京都大赋略论》,《唐都学刊》,2004,2.
    李炳海《帝都中心论的文化承载—古代京都赋意蕴管窥》,《齐鲁学刊》,2005,2.
    周相录《元稹〈廉昌宫词〉“尔后相传六皇帝”辩正》,《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2002,3.
    邢湘臣《古“洛阳八景”诗话》,《中州今古》, 2003,(01) .
    乐志《“宰相”、“述略”及其他——《洛阳历代宰相述略》编后》,《河洛史志》2003,02.钟良《20
    世纪唐代"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综述》,《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2 .
    
    
    [日]平冈武夫、今井清编《唐代的长安与洛阳?索引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日]平冈武夫编《唐代的长安与洛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日]平冈武夫编《唐代的长安与洛阳?地图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日]平冈武夫《唐代的行政地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日]妹尾达彦《隋唐洛阳城の官人居住地》,东京:《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百三三册),平成九年。
    [日]石田幹之助《长安之春》(增订本),日本:平凡社,1967.
    [日]足六喜三《长安史迹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德]马克斯韦伯著、王再芬译《儒教与道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
    [美]林达·约翰逊主编,成一农译:《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美]谢弗著、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北京:中国社科院出版社,1995.
    [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美]安东尼·奥罗姆,陈向明著:《城市的世界——对地点的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美]宇文所安著、贾晋华译:《初唐诗》,三联书店,2005。
    [美]宇文所安著、贾晋华译:《盛唐诗》,三联书店,2005。
    [美]宇文所安著、陈引弛陈磊译,田晓菲校:《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三联书店,2006。
    [美]宇文所安著、郑学勤译:《追忆》,三联书店,2005。
    [美]杨晓山著:《私人领域的变形——唐宋诗歌中的园林和玩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德]瓦尔特·本雅明著,刘北成译:《巴黎,19世纪的首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