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籍王建体”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张籍王建体”语出严羽的《沧浪诗话》,指出了中唐诗人张籍、王建二人在诗歌创作上呈现出共性的特点。张籍、王建二人生活在安史之乱后文学不断开拓与新变的时期,二人为同年学友,一生际遇皆艰难困顿,诗亦齐名。“张籍王建体”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张籍、王建二人在乐府诗创作上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张王二人在当时大力创作乐府诗而被并称为“张王乐府”。“张籍王建体”的另一层含义是指张籍、王建二人在近体诗创作上的所取得的成就和呈现出的共性特点,他们的近体诗在中唐诗坛亦自成一家,能够“略去葩藻,求取情实”,呈现出平易浅近、尚实尚俗的特点。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张籍王建体”,是对张籍、王建诗歌的整体性研究,考察“张籍王建体”的含义,考察张王二人与中唐两大诗派代表诗人韩愈、自居易的交往,探讨张王二人在中唐诗坛的地位和意义,分析其诗歌的创作背景、渊源、内容、成就、以及影响。通过对张籍、王建诗歌深入细致地分析,力求对“张籍王建体”有新的认识。论文在绪论、附录之外,共设有三编七章,18万余字。
     绪论部分简述有关诗体的概念、研究选题的意义,评述以往的研究成果。有关张籍、王建二人已有两部专著和一百篇左右的研究论文,其研究成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尤为突出,主要集中在其生平形迹、诗歌创作、诗歌考证等方面。研究者们有意识的不断扩宽研究视野,在研究角度和切入点上求新求变,力求获得对张籍、王建二人全方位、立体化的把握。但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张籍、王建二人的乐府诗上,对于张王二人近体诗的研究则明显处于弱势地位,这和张王二人在近体诗方面的成就相比较起来是不够的。
     上编《“张籍王建体”综论》,包括前两章。第一章《张籍、王建述略》,首先论述了张籍、王建并称的由来及其含义,张籍、王建二人并称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是二人大量创作乐府诗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笔者认为,张王二人并称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在近体诗创作实践中呈现出来的共性及成就。其次分别考察了张籍、王建和中唐两大诗派的代表人物韩愈、白居易之间的交往情况,得知张籍、王建二人在韩孟诗派的奇险化和元白诗派的通俗化之间有着桥梁作用。再次考察了张籍、王建的影响、贡献,及其诗歌在唐宋时期的流传。第二章《张籍、王建诗歌的创作背景》,主要阐述了张籍、王建所生活的安史之乱后的时代背景,论述了张籍、王建诗歌创作的渊源来自于安史之乱后由理想到写实创作手法的变化,可以上溯到杜甫、元结等人的影响。张籍、王建二人的思想以儒家为主,但在中唐时期思想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亦受到了释、道二家的影响。
     中编《“张籍王建体”最基本的含义:乐府诗创作的成就及特点》,包括第三、第四章。第三章,是一些概述性质的内容,阐述唐人的乐府概念、论述初盛时期的乐府诗的创作概况、分析了在中唐大的文化背景下张王二人大力创作乐府诗的原因、张王乐府在当时被传唱的情况、以及张籍、王建乐府诗中的唱和现象。第四章,结合具体作品详细分析张籍、王建二人的乐府诗,他们二人能以平民写实意识对生活进行广泛的关照,从内容上讲,概括为四个方面:对乐府诗风俗内涵的着意开拓;对下层百姓生活全面细致的反映;对广大女性命运的特别关注:对于战争残酷的深刻揭露。从艺术风格方面,概括出张籍、王建乐府诗善于运用富有人情味的讽喻、生动的比兴手法、卒章揭示的结尾、自然流畅、口语化的语言,他们的乐府诗呈现出叙事平和、语意含蓄的艺术特色。最后,还分析了张籍、王建二人乐府之不同、张王乐府与元白乐府之不同。
     下编《“张籍王建体”的另一层含义——近体诗创作的成就及特点》,包括第五、第六、第七章。第五章《张籍、王建的五言律诗》,张籍有五言律诗一百四十余首,王建有五言律诗六十余首,内容多涉及普通的日常生活和细腻的人情体验。张籍的五言律诗大多是清新自然的写景和其闲居生活的写照,呈现出清丽深婉、平淡可爱的特点。王建的五言律诗能以苦心体物、俗情入诗,大多是吟唱其贫苦闲居生活,说贫道懒,包含着一种对人生无可奈何的自嘲。另外,王建五律中多有与姚合诗重出者,两人五言律诗的风格比较近似,但也是各有特点。第六章《张籍、王建的七言律诗》,阐述了初唐到中唐期间七言律诗的发展概况,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张籍、王建的七言律诗创作。张籍、王建分别有七律八十一首,他们的七律呈现出浅易明白的特点。张王二人的七言律诗以赠酬唱和居多,可以说是对七律最初面貌的一次回归;张、王有一些七言律诗是诗人贫困孤苦境遇的真实写照;还有一部分七言律诗描写了诗人田宅游逸、登临游览的乐趣。第七章《张籍、王建的绝句》,张籍有绝句一百四十余首,除《宫词》外,王建尚有绝句二百七十余首。张籍、王建二人的绝句从内容上讲大多是一些写景、抒怀、寄赠之作,不乏一些清新明快、韵昧隽永、以风神取胜的上乘之作。王建的绝句最引人注目的当是它们的资料价值,以《宫词》最为著名,全方位地展示了很多难以为外人所知的宫中之事。
     结语,对全文作了简要的概括,同时也评价了张籍、王建在中唐诗坛上的地位和意义。
     另外,本文将张籍王建有关佛道的作品、唐代一些诗人写给二人的赠诗、以及张籍王建古体诗论析附录于后。
Zhang Ji and Wang Jian were very important poets of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who were schoolmates of the same year and experienced similar life chances. They were equally famous for their mighty creation of Yuefu(folk) poems, hence equally referred to as 'Zhang-Wang Yuefu'. Zhang Ji and Wang Jian were also good at writing "modern style" poetry, ignoring the regula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regulated verses instead of pursuing after passion and truth. This thesis intends to make an overall study of the general poems of Zhang Ji and Wang Jian, investigate the origin; content; achievement and influence of poetry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Han Yu and Bai Juyi—two representative poets of the two major poetry schools in mid-Tang Dynasty, and discuss about their status and significance in the field of poetry in their time. Through an in-depth and detailed study of the poems written by Zhang Ji and Wang Jian, the author is trying to make a better and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ir poetry. Besides the introduction and appendices, the thesis consists of seven chapters, with approximately 18 thousand characters.
     The introduction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selecting the topic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makes a brief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subject. There exist two monographs and over one hundred academic papers about Zhang Ji and Wang Jian. The investigation into this field became fruitful especially after 1980s, mainly about their life, their literary thoughts on poetry writing, their poems and textual researches and so on. Among these topics, researche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reation of their Yuefu poems rather than the study of their "modern style" poems, in which they had substantial accomplishments.
     Chapter one is A Summary of Zhang Ji and Wang Jian. First, I explained the meaning and the reason why their names were put together. The combination of their names started when they were alive, the basic and foremost reason being that Zhang Ji and Wang Jian both indited a great deal of Yuefu poems and acquired some influence. The title of as 'Zhang-Wang Yuefu' first came out in Gao Bing's A collection of Tang Peotry: A Genaral Narration in the Ming Dynasty. Then, I reviewe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Han Yu and Bai Juyi, two representatives of the two major poetry schools in the mid-Tang Dynasty, and learnt that they acted as a bridge between the two. Finally, I made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influence of Zhang Ji and Wang Jian and the wide circulation of their poems.
     Chapter two is The Background of Zhang Ji and Wang Jian's poems. It is mainly about the life time of Zhang Ji and Wang Jian, the origin of their poems, and the time spirit. Their realistic writing style was much influenced by Du fu, Yuan Jie etc. Ideologically, they were counted mainly as Confucian followers, but were also afcted by Buddhism and Taoism in the circumstance of multi-thoughts in mid-Tang Dynasty.
     Chapters three and four, The Yuefu Poems of Zhang Ji and Wang Jian, mainly discuss the achievements of Zhang Ji and Wang Jian's Yuefu poems. Chapter three expounds the general conditions of Yuefu poem in early Tang Dynasty and the prosperous Tang Dynasty, the reason why Zhang Ji and Wang Jian wrote so many Yuefu poems, the spread of Zhang Ji and Wang Jian's Yuefu poems, a comparison of Zhang Ji and Wang Jian's Yuefu poems with Yuan Zhen and Bai Juyi's, an analysis of the responsory phenomena in Zhang Ji and Wang Jian's Yuefu poems. Chapter four analyzes Zhang Ji and Wang Jian's Yuefu poems using specific poems. The content of their poems reflect the social customs and the life of ordinary people, in terms of the expansion of the meaning of Yuefu poetry, the reflection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lower classes, special consideration of the fate of large numbers of women and, and the exposure of the cruelty of wars. In terms of artistic style, I came to a conclusion that Zhang Ji and Wang Jian applied a writing technique of gentle oral narration and metaphor with implicative meanings. The final part falls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ir respective poems. Generally speaking, they were largely identical but with minor differences.
     Chapter five is The Wulv poems of Zhang Ji and Wang Jian. Zhang Ji had more than 140 Wulv poems, and Wang Jian had more than 60 Wulv poems. Zhang Ji's Wulv poems were mainly delineated to the beautiful natural scenery, corny but likable. Wang Jian's Wulv poems were mainly descriptions of his poor and idle life together with kind of cannot-help-but self-mockery of human life. In addition, the part also makes a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between the Wulv poems of Wang Jian and Yao He.
     Chapter six, The Qilv poems of Zhang Ji and Wang Jian, expounds the general conditions of Qilv poems in early Tang Dynasty and prosperous Tang Dynasty and analyzes the creation of their works by referring to specific poems. Both Zhang and Wang had 81 Qilv poems, mainly to their friends, describing their poor life and their pleasure of tours and travels.
     Chapter seven, The Archaistic poems and Four-lined Verses of Zhang Ji and Wang Jian. Zhang and Wang's archaistic poems were mainly those with five characters in each line, with a special feature of an integration of depiction; expressions of emotion and comments. Their four-lined poems were mainly delineated to the beautiful natural scenery; expressions of emotion and correspondence with their friends; etc. However some poems with vivid description and rich connotations could also be found among them.
     The Conclusion part makes a brief summary of the whole thesis. It also comments upon Zhang Ji and Wang Jian's status and significance in the field of poetry of the mid-Tang Dynasty.
     Moreover, there are some poems about Buddhist thought and Taoism thought Witten by Zhang Ji and Wang Jian; meanwhile, there are also lots of poems that poets in the mid-Tang Dynasty wrote to Zhang and Wang, all of which are attached as appendixes at the end of the thesis.
引文
[1]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90页。
    [2]同上,第92页。
    [3]同上,第102页。
    [1]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10页。
    [2]同上,第147页。
    [3]同上,第167页。
    [4]同上,第200页。
    [1]何文焕:《历代诗话》下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89页。
    [1]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6页。
    [2]转引自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中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8页。
    [3]纪作亮:《张籍研究》,黄山书社,1986年版。
    [1]迟乃鹏:《王建研究丛稿》,巴蜀书社,1997年版。
    [2]徐澄宇:《张王乐府》,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3]李树政:《张籍王建诗选》,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张籍诗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
    [5]李建昆:《张籍诗集校注》,台北华泰文化事业公司,2001年版。
    [6]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王建诗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
    [1]王宗堂校注:《王建诗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2]尹占华校注:《王建诗集校注》,巴蜀书社,2006年版。
    [3]卞孝萱:《张籍简谱》,《安徽史学通讯》1959年第4、5期合刊。
    [4]潘竟翰:《张籍系年考证》,《安徽师大学报》1981年第2期。
    [1]纪作亮:《张籍籍贯考辩》,《阜阳师院学报》1984年第1、2期。
    [2]见霍松林主编《全国唐诗讨论会论文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迟乃鹏:《张籍、刘禹锡相替为主客郎中前后事迹考》,《南充师院学报》1983年第2期。
    [4]谢荣福:《张籍杂考二则》,《安徽师大学报》1987年第4期。
    [5]纪作亮:《张籍年谱》,《阜阳师院学报》1990年第2期。
    [6]朱宏恢:《从白居易张籍的酬唱诗看他们的交往》,《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2期。
    [7]李一飞:《张籍王建交游考述》,《文学遗产》1993年第2期。
    [8]迟乃鹏:《<张籍王建交游考述>商榷》,《文学遗产》1998年第3期。
    [9]刘国盈:《韩愈与张籍》,《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2期。
    [10]吴莺莺:《张籍与韩愈、白居易的交游及唱和》,《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1]谭优学:《王建行年考》,《西南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
    [2]迟乃鹏:《王建生平事迹考》(上、下),上篇载《成都师专学报》(综合版)1990年第3期,下篇载《成都师专学报》(文科版)1991年第1期。
    [3]李军、史礼心:《关于王建生平事迹的两点考证》,《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4]李听风:《谈张籍乐府中所反映的唐代社会问题》,《文学遗产增刊》第1辑。
    [5]陈力:《试论张籍的乐府诗》,《昆明师院学报》1979年第2期。
    [6]肖文苑:《论张籍的乐府诗》,《辽宁师院学报》(社科版)1980年第4期。
    [7]杭成:《试论张籍诗的思想意义》,《盐城师专学报》(社科版)1985年论文选。
    [8]王锡九:《张王乐府”与宋诗》,《铁道师院学报》1998年第6期。
    [1]周明:《“道得人心中事”的艺术张籍、王建乐府比较》,《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1993年第1期。
    [2]徐希平:《以道得人心中事为工:张籍与白居易》,《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1期。
    [3]张佩华:《谈张籍王建对新乐府运动的贡献》,《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4]朱炯远《王建<促刺词>与“长住娘家”的民俗》,《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9年第4期。
    [5]陈节《中唐民俗氛围中的王建乐府》,《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0年第2期。
    [6]三文皆收入吴企明:《唐音质疑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卞孝萱、乔长阜文:《王建的生平和创作》,《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87年第3期。
    [2]李贺平:《试论王建的<宫词>》,《许昌师专学报》1988年第3期。
    [3]刘玉红:《王建<宫词>与唐代宫廷游艺习俗》,《文史杂志》1999年第4期。
    [4]刘玉红:《从王建<宫词>看唐代宫廷游艺习俗》,《贵州文史丛刊》1999年第4期。
    [5]傅满仓:《论王建<宫词>的价值》,《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6]李慧玲:《王建<宫词>分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4期。
    [7]王伟:《王建与花蕊夫人<宫词>之比较》,《聊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6期。
    [8]吴莺莺:《张籍的五、七言诗》,《合肥教院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1期。
    [9]吴莺莺:《张籍的酬赠寄送诗》,《合肥教院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2期。
    [10]安易:《论晚唐体与张籍》,《唐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9期。
    [1]伶培基:《张籍诗重出甄辩》,《河南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5期。
    [2]收入吴企明:《唐音质疑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3]迟乃鹏:《有关王建一些重出诗考辩》,《成都师专学报》(文科版)1988年第1期。
    [4]迟乃鹏:《关于王建六首诗系年的考辩》,《《成都师专学报》(文科版)1991年第2期》。
    [5]栾贵明:《全唐诗索引·王建卷》,现代出版社1995年版。
    [6]万曼:《唐集叙录》,中华书局1980年版。
    [7]许总:论张王乐府与唐中期诗学思潮转向》,《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2期。
    [8]张煜:《张王乐府与元白的新乐府创作关系再考察》,《文学评论》2007年第4期。
    [9]王一兵:《<乐府诗集>中的“张王乐府”研究》,《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6期。
    [10]张金桐:《论“晚唐体”与张籍诗的共通性》,《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11 赵玉柱:《怎一个“怨”字了得--简论张籍诗对妇女问题的关注》,《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12 刘光秋:《王建、张籍歌诗“通变时流”解》,《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5期。
    13 张佩华:《谈张籍、王建对新乐府运动的贡献》,《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14 祁光禄:《张籍与韩白的交游考论》,《零陵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15 邓大情:《论“歌行则学流荡于张籍”》,《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6期。
    16 徐礼节:《张籍的婚姻及其与胡遇交游考说》,《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7 徐礼节:《张籍王建求学“鹊山漳水”地域考》,《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8 徐礼节:《论张耒晚年“乐府效张籍”》,《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4期。
    19 徐礼节:《张籍、王建生年及张籍两次入暮考》,《巢湖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20 焦体检:《张籍的方外之交及佛道思想研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哲版)2008年第1期。
    21 贺忠:《唐代宫廷游戏中女性的男性气质--以王建宫词为中心》,《兰州学刊》2005年第3期。
    22 贺忠:《唐代宫中的竞渡游戏--以王建宫词为中心》,《兰州学刊》2005年第6期。
    [1]王育红:《唐王建生年、仕举、行年三题》,《兰州学刊》2006年第10期。
    [2]王育红:《王建<宫词>百首诗次与杂入篇章考》,《南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1期)。
    [3]王育红:《弥足珍贵的唐代宫廷乐舞史料--王建<宫词>百首反映的乐舞》,《兰台世界》2006年第22期。
    [4]王育红:《王建<宫词>百首作时考》,《中国韵文学刊》2007年第1期。
    [5]王君泽:《论王建酬唱寄送七律诗中的主体精神》,《太原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6]王君泽:《简析王建乐府诗的艺术因子》,《德州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7]王君泽:《幽情壮采妇女图--王建妇女题作综述》,《德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8]王君泽:《王建宫词的内容新质》,《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9]袁凤琴《王建<宫词>的戏剧因素初探》,《科学大众》2008年第3期。
    [1]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上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50页。
    [2]何文焕:《历代诗话》上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22页。
    [1]李壁注,李之亮补笺:《王荆公诗注补笺》,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867页。
    [2]何文焕:《历代诗话》下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89页。
    [3]何文焕:《历代诗话》下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97页。
    [1]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上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50页。
    [2]李建昆校注,《张籍诗集校注》,台北华泰文化事业公司,2001年版,第606页。
    [3]李建昆校注,《张籍诗集校注》,台北华泰文化事业公司,2001年版,第600页。
    [4]朱东润:《梅尧臣编年校注》,卷25,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5]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111,四部丛刊初编本。
    [1]许总:《论张王乐府与唐中期诗学思潮转向》,《华侨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93-99
    [2]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41-242页。
    [3]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6页。
    [1]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张籍诗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09页。
    [2]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851页。
    [1]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三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90页。
    [1]《全唐诗》第九册,卷五四四《项斯》,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467页。
    [2]同上,第6471页。
    [3]同上,第6466页。
    [4]同上,第6469页。
    [1]《全唐诗》第九册,卷五五四《项斯》,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469页。
    [2]同上,第6470页。
    [3]同上,第6477页。
    [4]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三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48页。
    [5]同上,第348页。
    [6]刘克庄:《后村诗话》卷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页。
    [7]《全唐诗》第十一册,卷七二七《任蕃》,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8413页。
    [8]同上,第8413页。
    [1]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三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84页。
    [2]《全唐诗》第八册,卷五五四《刘得仁》,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338页。
    [3]同上,第6337页。
    [4]同上,第6346页。
    [5]同上,第6337页。
    [6]同上,第6337页。
    [7]同上,第6338页。
    [8]同上,第6338页。
    [9]同上,第6348页。
    [10]同上,第6334页。
    [1]方回选评:《瀛奎律髓》,黄山出版社,1994年版,第597页。
    [2]赵荣蔚:《晚唐士风与诗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3]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三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4页。
    [4]傅璇琮主编:《唐五代文学编年史》,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709页。
    [1]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张籍诗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0页。
    [2]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19,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565页。
    [3]万曼:《唐集叙录》,中华书局,1980年版,219页。
    [4]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20,中华书局,1980年版,1276页。
    [5]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19,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565页。
    [6]胡仔:《苔溪渔隐丛话》前集卷22引,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149页。
    [1]万曼:《唐集叙录》,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9页。
    [2]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19,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565页。
    [3]万曼:《唐集叙录》,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20页;陈伯海、朱易安:《唐诗书录》,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367页。
    [1]陈伯海、朱易安:《唐诗书录》,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364页。
    [2]万曼《唐集叙录》,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6页。
    [3]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22引,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49页。
    [4]阮阅:《诗话总龟后集》卷47引陈师道《后山诗话》云“费氏,蜀之青城人,以才色入蜀宫,后主嬖之,号花蕊夫人,效王建作《宫词》百首。”周本淳校点,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94页。
    [5]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引《陈辅之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07页。
    [6]《四库全书》总目卷150。
    [1]转引自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下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1页。
    [2]严羽:《沧浪诗话》,郭绍虞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3页。
    [3]高棅:《唐诗品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8页。
    [4]胡震亨:《唐音癸签》卷7,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14页。
    [5]胡应麟:《诗薮》内编卷5,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84-85页。
    [6]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见《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7页。
    [1]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下册,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版,第478页。
    [1]令狐楚等:《唐人选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1]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33页。
    [1]见张曼涛主编:《佛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书店影印出版,1987年版。
    [1]郭朋:《隋唐佛教》,齐鲁书社,1980年版,第361页。
    [1]杜佑:《通典》第143卷,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654页。
    [2]王溥:《唐会要》第33卷,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15页。
    [3]刘昫:《旧唐书》第142卷下,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53页。
    [4]丁如明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3页。
    [5]唐杜佑:《通典》第145卷,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720页。
    [1]刘长卿:《相和歌辞·王昭君》,《全唐诗》第151卷,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79页。
    [2]张说:《奉和圣制幸凤汤泉应制》,《全唐诗》第88卷,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65页。
    [3]刘禹锡:《魏宫词二首》,瞿蜕园《刘禹锡集笺证》第26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821页。
    [4]元稹:《何满子歌》,冀勤校点《元稹集》第26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09页。
    [5]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第1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6]白居易:《采诗官--监前王乱亡之由也》,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第65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550-3551页。
    [7]章孝标:《赠陆粤浙西进诗除官》,《全唐诗》第506卷,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751页。
    [8]《全唐诗》,第772卷,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761页。
    [9]胡震亨:《唐音癸签》,第1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页。
    [1]冀勤校点:《元稹集》,第24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77页。
    [2]冀勤校点:《元稹集》,第30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51页。
    [3]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第45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89页。
    [4]胡应麟:《诗籔》,内编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53页。
    [5]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0页。
    [1]冀勤校点:《元稹集》,第23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54页。
    [1]鲁迅;《且介亭杂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89页。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见《鲁迅全集》第9册。
    [1]刘昫:《旧唐书》,第160卷,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04页。
    [2]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第14卷,中华书局,1992版,第396--397页,
    [3]卞孝萱:《张籍简谱》宪宗元和元年丙戍年(806年):“约四十岁,调补太常寺太祝。”卞孝萱《张籍简谱》,《安徽史学通讯》,第80页,1959年第2期。
    [4]元和九年(814),自居易居丧服除,重入长安任赞善大夫作《重到城七绝句》白集卷十五,其中《张十八》一首云“谏垣几见迁遗补,宪府频闻转殿监独有吟诗张太祝,十年不改旧官衔。”由元和九年上推十年,则籍授太祝约在本年。另,张籍《赠主客刘郎中》诗“忆昔君登南省日,老夫犹是褐衣身”“登南省”,指刘禹锡为屯田员外郎。刘授屯田在本年四月时张籍“犹是褐衣”。八月顺宗立,改元永贞,刘即贬出连州,则籍授太祝当在四月后。“详参见潘竞翰《张籍系年考证》,《安徽师大学报》,1881年第2期。
    [5]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第2册,中华书局,2000版,第153页。
    [6]谭优学:《唐诗人行年考》,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118-123页。
    [7]籍诗《病中寄白学士拾遗》云“自寓城阙下,识君弟事焉。”白此年十一月姑由(?)庢尉入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是当为白与籍初识时。详参见潘竞翰《张籍系年考证》,《安徽师大学报》1981年第2期。
    [8]刘昫:《旧唐书》,第160卷,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04页。
    [1]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第1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2]冀勤校点:《元稹集》,第23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56页。
    [3]冀勤校点:《元稹集》,外集第4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61页。
    [1]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第49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919页。
    [2]《唐才子传校笺》:可确定张籍为秘书郎必在元和十五年(820)五月至九月间。《张籍系年考证》:长庆二年壬寅(822),张籍五十一岁,除水部员外郎。
    [1]刘衍校《姚合诗集校考》,第4卷,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53页。
    [2]杜佑《通典》,第26卷,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733页。
    [3]欧阳修撰:《新唐书》,第47卷,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214页。
    [4]刘昫:《旧唐书》,第160卷,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04页。
    [5]《全唐诗》,第814卷,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168页。
    [6]《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847页。
    [7]《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847页。
    [8]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第4卷,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59页。
    [1]何文焕:《历代诗话》上册,中华书局,2004版,第385页。
    [2]转引自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中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893页。
    [1]《蔡宽夫诗话》“乐府条”,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79页。
    [2]朱承爵:《存余堂诗话》,《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86页。
    [1]刘昫:《旧唐书》卷一六《穆宗本纪》,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第496页。
    [2]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四二,中华书局,1995年点校本,第7812页。
    [1]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77页。
    [1]陆佃:《埤雅》卷二,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从刊5“经部”,第271页。
    [2]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四三,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第2382页。
    [1]转引自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中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896页。
    [1]何文焕:《历代诗话》上册,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54页。
    [1]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75页。
    [1]转引自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中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9页。
    [1]转引自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中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900页。
    [2]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72页。
    [1]陈伯海:《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8页。
    [1]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55页。
    [1]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40页。
    [1]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75页。
    [2]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6页。
    [1]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22页。
    [1]转引自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中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892页。
    [2]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9页。
    [3]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55页。
    [1]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55页。
    [1]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87页。
    [1]元稹:《元氏长庆集》56,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集部,别集类,汉至五代,上海人民出版社。
    [2]朱光潜:《诗论》,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19页
    [3]冯班:《钝吟杂录》卷3,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集部,别集类,汉至五代,上海人民出版社。
    [4]元稹:《元氏长庆集》卷13,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集部,别集类,汉至五代,上海人民出版社。
    [1]冯班:《钝吟杂录》卷3,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集部,别集类,汉至五代,上海人民出版社。
    [2]胡应麟:《诗籔》内编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58页、第79页。
    [3]据陈顺智《刘长卿诗歌透视》统计数字:初唐五律823首,占当时诗歌总数的40%:盛唐1650首,占当时诗歌总数的30.8%;中唐五律3233首,占当时是个总数的24.2%;晚唐3864首,占当时诗歌总数的29.2%。
    [4]洪亮吉:《北江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5]王夫之:《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418页。
    [6]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年版,第407页。
    [1]转引自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中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893页。
    [2]同上,第1894页。
    [1]转引自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中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913页。
    [1]转引自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中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909页。
    [1]闻一多:《唐诗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
    [1]转引自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中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913页。
    [1]李建昆校注:《张籍诗集校注》,台北华泰文化事业公司,2001年版,第155页。
    [1]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张籍诗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0页。
    [2]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764页。
    [3]李建昆校注:<张籍诗集校注》,台北华泰文化事业公司,2001年版,第612页。
    [1]尹占华校注:《王建诗集校注》,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189页。
    [1]尹占华校注:《王建诗集校注》,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202页。
    [1]转引自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中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893页。
    [2]同上,第1531页。
    [1]转引自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中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259页。
    [1]转引自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中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9页。
    [1]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56-57页。
    [1]据《全唐诗》及《全唐诗》外编统计,初盛唐七律约380首。
    [1]据《全唐诗》及《全唐诗外编》统计,初盛唐七律约380首,中唐前期七律约590首。
    [1]尹占华校注:《王建诗集校注》,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283页。
    [1]尹占华校注:《王建诗集校注》,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330页。
    [1]尹占华校注:《王建诗集校注》,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264页。
    [2]同上,第258页。
    [1]尹占华校注:《王建诗集校注》,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329页。
    [1]尹占华校注:《王建诗集校注》,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253页。
    [1]转引自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中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533页。
    [2]同上,第1533页。
    [1]转引自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中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9页。
    [2]同上,第1518页。
    [3]胡应麟:《诗薮》内编卷5,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84-85页。
    [1]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六。
    [1]王夫之:《清诗话》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542页。
    [1]转引自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中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917页。
    [1]转引自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中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920页。
    [2]同上,第1898页。
    [3]周啸天《唐绝句史》,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9页。
    [1]转引自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中册,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536页。
    [1]魏庆之:《诗人玉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51页。
    [1]《海外新发现永乐大典十七卷》卷806,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126页。
    [1]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中华书局,1985年版,
    [1]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9年版,241-242页。
    [2]许总:《论张王乐府与唐中期诗学思潮转向》,《华侨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93-99
    [1][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唐]张籍撰.张籍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唐]张籍撰.张籍诗集[M].李建昆校注,台北:华泰文化事业公司,2001.
    [4][唐]王建撰.王建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唐]王建撰.王建诗集[M].尹占华校注,成都:巴蜀书社,2006.
    [6][唐]王建撰.王建诗集[M].王宗堂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7][唐]贾岛撰.长江集[M].四部丛刊初编一二零册,上海:上海书店,1989.
    [8][唐]姚合撰.姚少监诗集[M].四部从刊初编一二六册,上海:上海书店,1989.
    [9][唐]王维撰.王维集校注[M].陈铁民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
    [10][唐]李白撰.李太白全集[M].清王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
    [11][唐]杜甫撰.杜诗详注[M].清仇兆鳌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
    [12][唐]杜甫撰.读杜心解[M].清浦起龙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
    [13][唐]岑参撰.岑参诗集编年笺注[M].刘开扬笺注,成都:巴蜀书社年1995.
    [14][唐]岑参撰.岑参集校注[M].陈铁民、侯忠义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5][唐]元稹撰.元稹集[M].冀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
    [16][唐]白居易撰.白居易集[M].顾学颉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72.
    [17][唐]白居易撰.自居易集[M].朱金城校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8][唐]韩愈撰.韩昌黎诗系年集释[M].钱仲联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9][唐]刘禹锡撰.刘禹锡集[M].卞孝萱校订,北京:中华书局1990.
    [20][唐]李贺撰.李贺诗歌集注[M].清王琦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
    [21][唐]范摅撰.云溪友议[M].《四部丛刊》续编本,上海:上海书店,1984.
    [22][唐]孟綮撰.本事诗[M].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
    [23][唐]元结、殷璠等选.唐人选唐诗(十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
    [24][唐]张为撰.诗人主客图[M].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
    [25][唐]杜佑撰.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5.
    [26][唐]王溥撰.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27][五代]王定保.唐摭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8][宋]计有功撰.唐诗纪事[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9][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0][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77.
    [31][宋]郑樵撰.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5.
    [32][宋]李昉撰.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33][宋]洪迈撰.容斋随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4][宋]王灼撰.碧鸡漫志[M].岳珍校正,成都:巴蜀书社,2000.
    [35][宋]李昉、扈蒙等编.文苑英华[M].北京:中华书局,1966.
    [36][宋]王谠撰.唐语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7][宋]晁公武撰.郡斋读书志[M].四部丛刊三编本,第29册,上海:上海书店,1985.
    [38][宋]严羽撰.沧浪诗话[M].[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
    [39][宋]阮阅编,周本淳校点.诗话总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40][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8.
    [41][宋]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42][宋]尤袤撰.全唐诗话[M].[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2004.
    [43][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M].明崇祯十五年(1642)刻本。
    [44][宋]魏泰撰.临汉隐诗话[M].[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2004.
    [45][宋]欧阳修撰.六一诗话[M].[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2004.
    [46][宋]陈振孙撰.直斋录解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7][宋]陈师道撰.后山诗话[M].[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2004.
    [48][宋]刘克庄撰,王秀梅点校《后村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9][宋]许顗撰.彦周诗话[M].[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 2004.
    [50][宋]葛立方撰.韵语阳秋[M].[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2004.
    [51][宋]魏庆之编.诗人玉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
    [52][宋]何汶撰,常振国、绛云点校.竹庄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53][金]元好问编.唐诗鼓吹[M].韩成武等点校,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54][元]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5][元]辛文房撰,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90.
    [56][明]胡震亨撰.唐音癸签[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7][明]杨慎撰.升庵诗话[M].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
    [58][明]许学夷撰,杜维沫校点.诗源辩体[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59][明]钟惺、谭元春编.唐诗归[M].明万历间刻本。
    [60][明]邢昉撰.唐风定[M].贵阳邢氏思适斋刻本,1934.
    [61][明]高棅.唐诗品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62][明]胡应麟撰.诗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
    [63][明]谢榛撰.四溟诗话[M].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
    [64][清]王士禛原编,郑方坤删补,戴洪森校点.五代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65][清]鲁九皋撰.诗学源流考[M].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66][清]贺裳撰.载酒园诗话[M].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67][清]翁方纲撰.石洲诗话[M].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68][清]沈德潜编.唐诗别裁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9][清]张戒撰.岁寒堂诗话[M].[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2004.
    [70][清]周紫竹.竹坡诗话[M].[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2004.
    [71][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4.
    [72][清]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3][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74][清]董诰等编.全唐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75]陈寅恪著.元白诗笺证稿[M].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76][法]丹纳著.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77]游国恩登著.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78]钟忧民著.新乐府诗派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75.
    [79]刘开扬著.唐诗通论[M].城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80]傅璇琮等编撰.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M].北京:中华书局1982.
    [81]钱钟书著.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
    [82]萧涤非著.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83]张修蓉著.中唐乐府诗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85.
    [84]卞孝萱著.唐代文史论丛[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85]纪作亮著.张籍研究[M].合肥:黄山书社1986.
    [86]陈伯海著.唐诗学引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8.
    [87]陈伯海、朱易安编撰.唐诗书录[M].济南:齐鲁书社1989.
    [88]赵文润著.隋唐文化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89]蒋寅著.大历诗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90]赵谦著.唐七律艺术史[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91]吴汝煜主编.唐五代人交往诗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92]许总著.唐诗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93]蒋寅著.大历诗人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5.
    [94]林庚著.中国文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95]白寿彝著.中国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96]罗根泽著.乐府文学史[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
    [97]萧华荣著.中国诗学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98]王昆吾著.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6.
    [99]余恕诚著.唐诗风貌[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
    [100]叶嘉莹著.迦陵论诗丛稿[M].保定: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101]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102]迟乃鹏著.王建研究丛稿[M].成都:巴蜀书社1997.
    [103]曾广开著.元和诗论[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7.
    [104]葛晓音著.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05]孟二冬著.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06]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7]丁如明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08]吴相洲著.唐代诗歌与歌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09]唐晓敏著.中唐文学思想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10]岑仲勉著.隋唐史》,保定: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111]李浩著.唐诗的美学阐释[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112]胡晓明著.中国诗学之精神[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13]杜晓勤著.隋唐五代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Q01.
    [114]刘宁著.唐宋之际诗歌演变研究--以元白之元和体创作影响为中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15]王运熙著.中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16]姜剑云.审美的游离--论唐代怪奇诗派[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2.
    [117]罗宗强著.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18]胡可先著.政治兴衰与唐诗演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19]赵荣蔚著.晚唐诗风与士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20]尚永亮著.唐代诗歌的多元观照[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121]吕思勉著.隋唐五代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22]许总著.唐宋诗宏观结构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123]吴明贤、李天道编著.唐人的诗歌理论[M].成都:巴蜀书社2006.
    [124]吴相洲著.中唐诗文新变[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125]王运熙著.乐府诗论述[M].增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26]蹇长春.试论白居易对永贞革新的态度及新乐府运动的历史背景[J].西北师大学报,1979年03期.
    [127]朱安群.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历史经验[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04期.
    [128]潘竞翰.张籍系年考证[J].安徽师大学报,1981年第2期。
    [129]白应东.张籍和他的乐府诗[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02期
    [130]周明.新乐府运动三题[J].南京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
    [131]张国光.唐乐府诗人张籍生平考证[J].《全国唐诗讨论会论文选》,陕西人 民出版社1984年,第264页。
    [132]吴汝煌.论刘禹锡诗歌的渊源[J].南开学报,1985年第1期。
    [133]卞孝萱.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J].文史知识,1985年第3期。
    [134]王启兴.白居易领导过“新乐府运动”吗[J].江汉论坛,1985年第10期。
    [135]蹇长春.新乐府诗派与新乐府运动-关于白居易评价的一个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1986年04期
    [136]单书安.元白新乐府与汉乐府联系的再认识[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137]卞孝萱、乔长阜.王建的生平和创作[J].贵州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
    [138]朱继琢.谈唐代新乐府的几个问题[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139]陈节.中唐民俗氛围中的王建乐府[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140]鲁歌.白居易和新乐府运动[J].内蒙古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141]何林天.从“新乐府”辨析看所谓“新乐府运动”说[J].晋阳学刊,1991年06期
    [142]李一飞.张籍王建交游考述[J].文学遗产,1993年第2期。
    [143]葛晓音.新乐府的缘起与界定[J].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144]刘学忠.“新乐府运动”辨[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145]葛晓音.论杜甫的新题乐府[J].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01期。
    [146]葛小音.论杜甫的新题乐府[J].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01期
    [147]朱炯远.张、王乐府中的唱和现象[J].上海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148]迟乃鹏.《张籍王建交游考述》商榷[J].文学遗产,1998年03期
    [149]王宗堂.王建生平轨迹及其诗歌艺术[J].中州学刊,1998年06期
    [150]王锡九.张王乐府与宋诗[J].铁道师院学报,1998年06期
    [151]谢思炜.从张王乐府诗体看元白的”新乐府”概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152]谢思炜.从张王乐府诗体看元白的“新乐府”概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153]朱炯远、金程宇.论新乐府运动中争议的几个问题[J].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第2期。
    [154]邓全明.论汉乐府、新乐府的叙述发展[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155]方磊.张籍诗歌的艺术特色论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09期
    [156]李军.论“张籍王建体”的艺术特征[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 年01期[157]吴相洲.论元白新乐府创作与歌诗传唱的关系[J].中国诗歌研究,第2辑,中华书局,2003。
    [158]尚丽新.论新乐府的界定[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59]张佩华.谈张籍王建对新乐府运动的贡献[J].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160]刘光秋.王建张籍歌诗“同变时流” 解[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5期
    [161]许总.论张王乐府与唐中期诗学思潮转向[J].华侨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62]刘航.对风俗内涵的着意开掘--中唐乐府的新思路[J].文学遗产,2004年04期
    [163]张煜.唐人所说“乐府”涵义考[J].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06期
    [164]张佩华.论张籍、王建的乐府诗成就[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65]徐礼节、余恕诚.张王与元白新乐府创作关系考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166]左汉林.唐代采诗制度及其与元白新乐府创作的关系[J].山东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167]邓大情.张籍诗歌的贡献及影响[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68]张煜.张王乐府与元白新乐府创作关系再考察[J].文学评论,2007年04期
    [169]焦体检.张籍的方外之交及佛道思想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70]徐礼节.论张王乐府寓“变”于“复”的艺术追求[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71]徐礼节.张籍、王建生年及张籍两次入幕考[J].巢湖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72]王一兵、栾为.《乐府诗集》中的“张王乐府”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8年06期
    [173]孙尚勇.乐府史研究:博士论文[D].扬州:扬州大学,2002.
    [174]王立增.唐代乐府诗研究:博士论文[D].扬州:扬州大学,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