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一种有效的课堂交流方式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目前关于对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话的内涵、理论基础、特点、表现形态以及人们对它的误解等方面,多采用结合课堂教学案例的视角,但是对于对话在课堂中异化和缺失的原因没有多少分析,在促进对话成为一种有效的课堂交流方式上的研究也比较缺乏。本文从探索一种有效的课堂交流方式出发,从三个部分探讨了对话作为一种有效的课堂交流方式的问题。
     第一部分,作为课堂交流方式的对话。对话是指人与客体、人与人或者人与自身之间在民主、平等地位和自由开放的环境的前提下,不以说服、强迫接受自己观点为目的,通过互动、合作,创造生成新的意义,旨在分享意义、建构生命的过程。对话具有如下几个特点:民主平等的地位、互动交往的过程、自由开放的环境、创造生成的内容、共享意义的结果和以生命为着眼点。表现为人与客体的对话、人与人的对话、人与自身的对话。对话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一种教育关系,更是一种教育态度和意识。
     第二部分,现实课堂中对话的缺失及其原因。本文分析了现实中课堂的存在状态,对几种常见的课堂“对话”现象也进行了案例分析,指出其实质上是对话的缺失,造成这种缺失的原因是师生主观上缺乏对话的意识和态度、客观上缺乏对话的能力以及客观外在环境的限制。
     第三部分,促进对话的几点建议。本文从培养对话意识和态度、培养对话能力和创造良好的外在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Current study on dialogue is mainly focused on its connotation,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raits, performance and people's misunderstanding about it, and on most occas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class teaching cases. However, the reasons why dialogue has been catabolized and even disappeared in class are not in the spotlight so far; the same is also true of research on how to promote the role dialogue plays in class. Starting from exploring an way to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class,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canvass how dialogue can be an effective in-class communication mode in three parts.
     Part I : dialogue, as a way of communicative way in class. Dialogue should be defined as a process to share meanings, and to construct life people fulfill with objects, other people or with themselves. And it should take democracy, equality and freedom as its precondition, should not aimed at persuasion or imposing ideas on others, but should be in an interactive, cooperative way so as to create new meanings. Dialogue bears such traits as democratic and equal status of both parties, interactive process, free and unlimited environment, original contents, resulting in shared meanings and aiming at enhancing life. Dialogue means an communicative process people fulfill with objects, other people and even themselves. It is more an educational attitude and sense than an educational method or educational relationship.
     Part II: disappearance and its reasons for disappearance in clas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extant in-class proceedings, and does a case study into some commonly-seen "dialogues" and points out it is, in nature, the inadequacy and lack of dialogue. The reason is that teachers and students, subjectively, are in shortage of dialogic sense and attitude; objectively, are in lack of dialogic competence and outer atmosphere.
     Part III: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promote the role dialogue plays in class. This dissertation propounds its suggestions from such aspects as cultivating dialogic sense and attitude, training dialogic competence and creating favorable outer environment.
引文
① [新加坡]Thomas S.C.Farrell著 余艳译:《反思课堂交流——亚洲案例》,中国轻工业出版2005年版,第7页
    ① 以下图形来源于Lindgren & Suter..Educational Psychology,1985第138页.转引自高艳、王坦:《课堂信息交流的基本模式与运用》,中国教育学刊,1996年第5期第42页,说明:t=teacher,s=student
    ① [英]戴维·伯姆:《论对话》李·尼科编,王松涛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② [英]戴维.伯姆:《论对话》李·尼科编,王松涛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③ 克林伯格:《社会主义学校(学派)的教学指导性与主动性》,德国科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86页
    ④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2页
    ⑤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1页
    ⑥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3页
    ① [英]戴维·伯姆:《论对话》李·尼科编,王松涛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② [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0页
    ③ [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郭洋生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页
    ④ [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的教育学》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7页
    ⑤ 滕守尧:《文化的边缘》,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第119页
    ⑥ 转引自滕守尧:《对话理论》,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40-41页
    ⑦ 吴永军、吴康宁、程晓樵、刘云杉:《我国小学课堂交往时间构成地社会学分析》,上海教育科研1995年第5期
    ①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2页
    ② [英]戴维·伯姆:《论对话》李·尼科编,王松涛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③ [英]戴维·伯姆:《论对话》李·尼科编,王松涛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④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26页
    ① 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82—184页
    ② [日]佐滕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③ 张东娇:《教育沟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页
    ① [巴西]保罗·弗莱雷:《不平常的教育思想》,第7页,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1年,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文件,意见汇编,第36页
    ② [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的教育学》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③ 张东娇:《教育沟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38页
    ①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页
    ① 徐金海:《师生对话: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价值关切》,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5年第4期
    ① [新加坡]Thomas.S.C.Farrell 著 余艳译.:《反思课堂交流——亚洲案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① 滕大春、戴本博主编:《外国教育通史》第5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20页
    ①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5页
    ② 金生铉:《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5页
    ① [英]伯姆·戴维:《论对话》李伲科编,王松涛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① 张东娇:《教育沟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07页
    ① 张东娇:《教育沟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21页
    ② 张东娇:《教育沟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21页
    ③ 张东娇:《教育沟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63—164页
    ① 张东娇:《教育沟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15页
    ① 闫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艺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0-143页
    ① 东缨:《泛舟诲海》,沈阳出版社1992年版,第77-78页
    ① 张东娇:《教育沟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77页
    ① 卢海弘:《班级规模缩小,学生成绩更好?》,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10期,第33-34页
    ② 金生铉:《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0页
    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24页
    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6页
    ① [美]厄尔斯特·依波尔著,王晓平等译:《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7-113页
    ② [英]戴维·伯姆:《论对话》李·尼科编,王松涛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1] (日)佐滕学著,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2] (日)佐滕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 (日)佐滕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原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 (英)戴维.伯姆著,王松涛译.论对话.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 (新)Thomas S.C.Farrell 著 余艳译 反思课堂交流——亚洲案例[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6] (巴西)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 赵友华 何曙荣译.被压迫者教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 (德)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北京:三联书店,1991
    [8] 金生铉.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9] (加拿大)克里夫呗克.学会过美好生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1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1] 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12] 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13] 余文林.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14] 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5] 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6] 张东娇.教育沟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17] 施良方、崔允漷.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8] 滕守尧.文化的边缘.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
    [19] 闰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艺术.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 高艳、王坦.课堂信息交流的基本模式与运用.中国教育学刊,1996年第5期
    [2] 张增田.对话教学的内涵和特点.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年第6期
    [3] 夏正江.对话人生与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第4期
    [4] 刘万海.师生对话的本质、意义及策略.教学与管理,2004年第11期
    [5] 钟启泉.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
    [6] 李小红.教学对话:内涵、特征与表现形态.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第1期
    [7] 张增田.教学对话品性的遮蔽与彰显.天中学刊,2006年第1期
    [8]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参考,1997年第4期
    [9] 陈雪莹.论现代对话教学的发展及其实现条件.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年第6期
    [10] 唐金龙.课堂对话存在的误区.山西教育,2005年第12期
    [11] 黄大权.试论学生与文本的三重对话.学科教学探索,2005年第12期
    [12] 许长青.师生对话:课堂教学成功的桥梁.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年第4期
    [13] 徐金海.师生对话: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价值关切.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5年第4期
    [14] 房林玉、郝德永.对话:生命原点的学习实践.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15] 李轶芳.交往教学世界中的对话实质.教育评论,2005年第2期
    [16] 李国霖.关于交往教育理论构建与实践的思考.教育导刊,2002年第8期
    [17] 唐勇.论教学交往的有效性.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6期
    [18] 耿敏.提高课堂教学交往互动有效性的实施策略.天津市教科院书报,2005年第3期
    [19] 张琨.论弗莱雷对话教育中的哲学思想与民主实践思想.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7期
    [20] 王洪才.论有效教学的构成.江西教育科研,2005年第8期
    [21] 李慧玲.教育交往与人的发展.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22] 杨泳.浅谈课堂交流.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23] 郝志军、吴彦钧.新型课堂交流的有效策略.普通教育研究,1996年第5期
    [24] 张道林.谈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信息交流.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
    [25] 周兴国.论课堂师生有效交流的条件.江西教育科研,1999年第5期
    [26] 林存华.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从“隔离”到“融通”.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0期
    [27] 柳夕浪.教学交往的合理化.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28] 陈佑清.试析交往的发展效应.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 2期
    [29] 徐银.大班额:小组合作如何有效运行.山西教育,2005年第12期
    [30] 陈秋红.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反思.教学与管理,2004年第10期
    [31] 王松涛.教育中的对话:内涵与实质.河南教育,2006年第2期
    [32] 孙迎光.析教育中人与人、人与物的对话.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第1期
    [33] 戴群.建构“对话教学”基本方式.上海教育半月刊,2005年第2期
    [34] 张英楠.初论对话教学的本质内涵.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35] 李冲锋.对话教学的环境创设.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8期
    [36] 张增田.对话教学的师生观.西南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37] 李小红.论作为教学精神的教学对话.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1期
    [38] 刘耀明.从教学对话到对话教学.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年
    [39] 张增田.对话教学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5年
    [40] 杨素萍.论课堂交往.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0年
    (1) N.C Burbules, Dialogue in teaching,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 1993
    (2) Hodge, B, Communication and the Teacher, Melbourne: Longman Cheshire, 198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