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与近代汉口的文化社会生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汉口从明朝以来就是长江中游一个重要的商业城镇。鸦片战争之后不久,逐渐从一个传统的商业城镇转变为一个近代化的商业城市。作为城市公共生活娱乐空间之一的茶馆成为研究近代汉口文化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窗口和视角。本文通过对汉口茶馆的发展概况、汉口茶馆文化的积累与形成、汉口茶馆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改造等方面,来分析、重构近代以来汉口人的文化、社会与生活,让近代汉口历史呈现为一出鲜活的生活文化史。
     汉口最早的茶馆在后湖一带,是汉口市民的休闲之地。1861年汉口开埠之后,茶馆的数量、规模发展更加迅速,一些汉口人喜爱的文明或不甚文明的娱乐活动如斗蟋蟀、赌博、下棋、玩鸟等也多在茶馆中进行,茶馆成为汉口人一个丰富的生活空间。
     茶馆与曲艺都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很多地方曲艺进入汉口之后也选择茶馆作为生存和传播之地。近代汉口茶馆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曲艺艺术形式,如湖北小曲、湖北花鼓戏、汉剧、京剧、评书、善书、大鼓、皮影戏、木人戏都曾以汉口的茶馆作为演出场所,茶馆与江湖艺人相依相偎的利益关系使茶馆成为世俗文化的保存和传播空间。
     在清末民国时期的茶馆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同特色的交易场所,许多行业的商人以茶馆作为进行交易的场所,形成独特的茶馆商业文化。民国时期武汉青洪帮茶馆的控制与影响,又在茶馆中形成了带有秘密政治特点的帮会文化。
     茶馆也成为各种势力竞相控制和改造的场所。一方面是传统帮会势力的控制,大部分茶馆都具有着帮会背景;另一方面民国政府和政治精英们努力对茶馆进行改造,希望籍此能加强对汉口市民的教化和思想控制;茶馆业又形成了自身的管理组织——茶馆业同业公会,企图形成一种独立自治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但由于中国社会的复杂,这种公共领域的构建又成为一种幻想。
     总之,对汉口茶馆的前世今生、汉口茶馆文化的探讨,一方面丰富了人们对汉口历史的想像,另一方面又为严谨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开阔的视野空间,丰富了近代史的研究。
Hankou is in the Yangtze River and Hanjiang River crossroads, and has been an important commercial town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from the Ming dynasty. Soon after the Opium War, Hankou changed from a traditional commercial town to a modern commercial city. And this change impacted modern Hankou's cultural and social life.
     As one of the city public life and entertainment space, the teahouse has become a kind of window and perspective in studying modern cultural and social life.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and reconstruct modern Hankou' cultural, social lif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Hankou teahouse, accumulation and formation of teahouse culture, being transformed as a public space. And this paper will show modern Hankou history for a lively cultural history of life.
     The first teahouse in Hankou was found in the vicinity of the Back lake. After 1861, the number and size of the teahouse developed more rapidly. Some popular civilization or not civilization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such as gambling, playing chess, playing birds were also conducted at the teahouse. The teahouse became a Hankou persons' rich life space.
     The teahouse and the local art have one kind of natural relation. Many local arts after entering Hankou selected the teahouse as land of survival and spread. Many and varied acrobatics artistic forms appeared in the modern Hankou teahouse. Hubei songs, Hubei Huagu opera, the Peking opera, the storytelling, the rare book telling, the big drum, the shadow play, the puppet show had the teahouse as performance place. The benefit relations between the teahouse and the itinerant performer made the teahouse become the place of common custom culture preservation and dissemination.
     Many profession merchants carried on the transaction in the teahouse and formed the unique teahouse commercial culture. Republic of China time, Wuhan Blue Hong gang secret society controlled and influenced the teahouse, and formed the secret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 gang culture of teahouse.
     The teahouse also becomes the place which each kind of powers wanted to control and transform. On the one hand is the traditional gang influence controlling, the majority of teahouses all were having the gang backgrou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government and the political outstanding people diligently carry on the transformation to the teahouse, they hoped strengthens to the Hankou resident's enlightenment and the thought control. The teahouse industry had formed own management organization—Teahouse Industry Trade Association, wanted to form one kind of autonomy bourgeoisie public domain. But as a result of Chinese society's complex, this kind of public domain construction became one kind of fantasy.
     In a word, the discussion about Hankou teahouse previous generation this life, the teahouse culture, have enriched the Hankou history imagination. On the other hand , this discussion also provide the open field of vision and space for the rigorous scholarly research about modern China history.
引文
① 王玲:《中国茶文化》中国书店1997年第三版,第206页
    ② 王玲:《中国茶文化》,参看第一章《两晋南北朝士大夫饮茶之风与茶文化的出现》,谈到了中国最早有关茶的文献记载汉人王褒写于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的《僮约》,后来如司马相如的《凡将篇》、扬雄的《方言》分别从药物和文字语言角度谈到了茶。邓子琴的《中国风俗史》谈到魏晋清谈之风的后期也出现了许多清谈家以饮茶代酒作为助谈的手段,出现了“以茶养廉”的情况。
    ① 刘清荣:《宋代茶馆论述》载《中州学刊》2006年第3期
    ② 徐晓村主编《中国茶文化》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6页
    ③ 连振娟:《茶馆的前世今生》 载《文史博览》2006年第3期
    ① 老舍:《答复有关<茶馆>的几个问题》,《茶馆的舞台艺术》 中国戏出版社,1980,第183页
    ① 连振娟:《茶馆的前世今生》,载《文史博览》2006年第3期
    ② 阎红生:《清末民初的茶馆》,载《民国春秋》1997年第2期
    ③ 赵映林:《民国时期的南京茶馆》,载《钟山风雨》2006年第3期
    ④ 王龙志:《南吕新旧茶馆文化》,载《农业考古》2006年第2期
    ① 刘清荣:《宋代茶馆论述》,载《中州学刊》2006年第3期
    ② 宋毅彬、姜含春:《中国现代茶馆发展初探》,载《中国茶叶加工》2006年第2期
    ③ 潮龙起:《近代帮会的茶馆与茶文化》,载《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④ 朱小田:《近代江南茶馆与乡村社会运作》,载《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5期
    ⑤ 牛力:《试论近代中国茶馆的社会功能》,载《东方论坛》2002年第3期
    ① 铃木智夫:《清末江浙地区的茶馆》,载《江海学刊》2002第1期
    ② 王笛:《茶馆、茶房、与茶客——一个近代中国内陆城市的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微观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国近代史论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第292-293页
    ③ 刘凤云:《清代的茶馆及其社会会化空间》,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④ 李晓南:《从城市公共空间的角度看今昔茶馆文化的变迁》,载《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1期
    ① 许智主编《硚口史话》,武汉出版社2003年版 第293-296页
    ② 王登福主编《江汉史话》,武汉出版社2003年版第423-428页
    ③ 傅才武:《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1861—1949)》,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毕业论文
    ④ 江霞:《明清及近代武汉游憩地研究》,武汉大学2004年硕士毕业论文
    ① 皮叫庥、吴勇:《汉口五百年》,此书中也提到不同的观点,如杨铎先生在其著作《汉口今昔考》中认为汉口城不在汉阳境,而是在黄陂县加湖之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第2—3页
    ② 范楷著 江浦、朱忱、饶饮农、胡锦贤释:《汉口丛谈校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 卷一第9页
    ③ 范楷著 江浦、朱忱、饶钦农、胡锦贤释:《汉口丛谈校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卷一第59页
    ① 皮明庥、吴勇:《汉口五百年》,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3页
    ② 皮明庥、吴勇:《汉口五百年》,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1页
    ③ [美]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第37页
    ④ 查慎行《敬业堂集·汉口》、潘耒《遂初堂集·汉口》、吴淇的诗,见《汉口丛谈校释》第426-427页
    ⑤ 关于汉口人口在19世纪发展的情况,可参看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第51—53页
    ① 范楷著 江浦、朱忱、饶钦农、胡锦贤释:《汉口丛谈校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 第80页
    ② 今日的位置约在满春路、中山大道一带,已废
    ③ 范楷著 江浦、朱忱、饶钦农、胡锦贤释:《汉口从淡校释》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0年 第106页
    ④ 叶调元著 徐明庭、马昌松校注:《汉口竹枝词》 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年 第72页
    ⑤ 所谓湘湖八景:晴野黄花、平原积雪、麦陇摇风、菊屏映月、疏柳晓烟、断霞归马、襄河帆影和茶社歌声。参看《汉阳县志》
    ① 叶调元著 徐明庭、马昌松校注:《汉口竹枝词》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年 第76页
    ② 叶调元著 徐明庭、马昌松校注:《汉口竹枝词》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年 第27页
    ③ 叶调元著 徐明庭、马昌松校注:《汉口竹技词》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年 第73页
    ④ 范楷著 江浦、朱忱、饶钦农、胡锦贤释:《汉口丛谈校释》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0年 第78页
    ⑤ 雅集是中国传统文人聚会的一种方式,据说三国时期的邺下聚会开了中国文人雅集的先河,清中后期居于汉口的文人雅士常以茶馆作为雅集之所。
    ⑥ 范楷著 江浦、朱忱、饶钦农、胡锦贤释:《汉口丛谈校释》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0年 第78页
    ⑦ 范楷著 江浦、朱忱、饶钦农、胡锦贤释:《汉口丛谈校释》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0年 第92页
    ⑧ 范楷著 江浦、朱忱、饶钦农、胡锦贤释:《汉口丛谈校释》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0年 第97页
    ① 叶调元著 徐明庭、马昌松校注:《汉口竹枝词》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年 第一一三首,第76页
    ② 叶调元著 徐明庭、马昌松校注:《汉口竹枝词》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年 第一一四首,第76页
    ③ 叶调元著 徐明庭、马昌松校注:《汉口竹枝词》 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年 第一一五首,第76页
    ④ 范楷著 江浦、朱忱、饶钦农、胡锦贤释:《汉口丛谈校释》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0年 第489页
    ⑤ 叶调元著 徐明庭、马昌松校注:《汉口竹枝词》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年 第一二三首,第81页
    ① 范楷著 江浦、朱忱、饶钦农、胡锦贤释:《汉口丛谈校释》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0年 第189页
    ② 叶调元著 徐明庭、马昌松校注:《汉口竹枝词》 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年 第28页
    ③ 叶调元著 徐明庭、马昌松校注:《汉口竹枝词》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年 第28页
    ④ 叶调元著 徐明庭、马昌松校注:《汉口竹枝词》 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年 第29页
    ① 范楷著 江浦、朱忱、饶钦农、胡锦贤释:《汉口丛谈校释》湖北人民出版 社1990年 第204页
    ② 叶调元著 徐明庭、马昌松校注:《汉口竹枝词》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年 第一一九首 第79页
    ③ 梁山调,今称良善调,根据《汉口竹枝词》的解释,梁山调是一种比较轻佻庸俗的小调,其来源说法有两种,一是周贻白的《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中说:“据艺人们传说,是清代康熙末年(1722年前后),河南省的月调传入钟祥,和当地的花鼓戏相结合,因而形成的一个剧种”;二是刘正维在其所写《梁山调腔系考究》中认为:梁山调起源于四川梁山县(今梁平县),由于农民起义,移民迁徙,经济交往,语系相近等原因,流传到湖北等地,多达三十多个县。参看《汉口竹枝词》第80页
    ④ “道情”是自唐宋以来以道教故事为主要内容的一种说唱艺术,明清之际发展成为一种以讲述道教故事为主的叙事体和道情剧,成为一种民间曲艺形式。全国很多省份都有不同风格的道情,湖北道情是在洪湖打硪号子、天沔花鼓戏唱腔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其唱腔曲牌有的是洪湖一带的打硪号改编而成,有的是由湖北鱼鼓曲牌衍化而来,其曲目也多数从其他曲种中移植。湖北道情还可细分为“随州道情”、“陨阳道情”、“公安道情”等。表演方式主要为一人站唱,也有两人以上演唱,以唱为主,间有说白。演出器具有鱼鼓、竹简、二胡、大三弦等。湖北道情形成时间较晚,这时的道情估计指的是地方道情进入汉口茶馆的演出。
    ⑤ 范锴《汉口丛谈》也有关于木偶戏在茶馆演出的记载,“周乔龄,同人后湖晚步,入市观灯云:‘湖田麦秀欲齐腰,湖肆茶香履舄交。傀儡登场筝聒耳,春情多上柳眉梢。’”参见《汉口丛谈校释》第104页
    ⑥ 徐焕斗《汉口小忠》,汉口后花楼盤铭印务局1915年版。转引自张仲礼、熊月之、沈祖炜主编《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之第八章“沿江城市民风习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32页
    ⑦ 徐焕斗《汉口小志》之“风俗志”,汉口后花楼盤铭印务局1915年版。转引自张仲礼、熊门之、沈祖炜主编《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之第八章“沿江城市民风习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32页
    ① 范楷著 江浦、朱忱、饶钦农、胡锦贤释:《汉口丛谈校释》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0年 第84页
    ② 范楷著 江浦、朱忱、饶钦农、胡锦贤释:《汉口丛谈校释》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0年 第208页
    ③ 范楷著 江浦、朱忱、饶钦农、胡锦贤释:《汉口丛谈校释》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0年 第80页
    ④ 叶调元著 徐明庭、马昌松校注:《汉口竹枝词》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5年 第91页
    ⑤ 范楷著 江浦、朱忱、饶钦农、胡锦贤释:《汉口丛谈校释》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0年 第208页
    ⑥ 叶调元著 徐明庭、马昌松校注:《汉口竹枝词》 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 第102页
    ⑦ 徐焕斗:《汉口小志》第73页 中国地方志集成
    ① 彭译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史料》第2卷,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1页。转引自陈锋《明清时期汉口的发展历程》,载《江汉论坛》2002年11期
    ② 陈锋:《明清时期汉口的发展历程》,载《江汉论坛》2002.11
    ③ 苏云峰:《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湖北省》,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1987年
    ① 皮明庥:《近代武汉城市人口发展轨迹》,江汉论坛 1995.4
    ② 张仲礼、熊月之、沈祖炜:《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之第七章“沿江城市的人口发展”,第39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③ [美]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 第53页
    ④ 张仲礼、熊月之、沈祖炜:《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91页
    ① 袁素娣:《茶馆撷趣》 武汉文史资料 1994年第2期
    ② 皮明庥、吴勇主编:《汉口五百年》,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第188页
    ③ 王默:《漫谈汉正街茶馆》武汉文史资料 2006年第11期
    ① 武汉地方志编撰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文化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第190-191页
    ① [日]铃木智夫:《清末江浙地区的茶馆》,载《中国近代史》2002年第6期
    ① 《文艺南资料选辑》—(内部资料),转引自华中师范大学 傅士武博士论文《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1861—1949》 第107页
    ① 郭瑞廷:《回忆旧社会的相命骗术》,武汉文史资料第29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内部发行)
    ② 田梅村:《旧时代武汉茶馆见闻》,武汉文史资料第18辑,同上
    ① 王远翔:《从歇后语说到汉口的茶馆》,武汉文史资料 1996年第3期
    ② 《汉口的茶馆》,王登福主编 《江汉史话》,武汉出版社,2003年
    ① 龙从启:《也淡武汉的茶馆》 载《武汉文史资料》第十九辑 1985年第1期
    ① 刘文保:《旧时玩蟋蟀的见闻》,武汉文史资料,1987年第三辑,总第29辑
    ① 钱刚:《李义庭——从神童到巨匠》,载《棋艺(象棋版)》1998年第6期
    ② 1887-1964,中国象棋名手,有“华中棋王”之美称。湖北红安人,原为白铁工匠。自小喜欢下棋,30年代一度在武昌黄油楼公开应众对阵。遍游华东、华南各地,与各地名家比艺。1930年曾在上海与七省棋王周德裕做过多次对局,更是名声大振。在武汉,人们一般叫他“洋铁”或“罗洋铁”。建国后为湖北省文史馆员。
    ① 王笛:《茶馆、茶房与茶客——一个近代中国内陆城市的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的微观研究》 载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国近代史论集》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 第301页
    ② 袁素娣:《茶馆撷趣》 武汉文史资料 1994年第2期
    ③ [日]铃木智夫:《清末江浙地区的茶馆》,载《中国近代史》2002年第6期
    ① 许恺景:《陶古鹏与楚剧》救《武汉文史资料》2005第5期。陶古鹏是楚剧著名演员,曾对花鼓戏音乐伴奏的设计改革有一定贡献,1967年逝世。
    ① 皮明庥、吴勇编著:《汉口五百年》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第199-200页
    ② “三个辞店”即《蔡鸣凤辞店》、《胡宴昌辞店》、《张德和辞店》,“四个楼”是《东楼会》、《西楼会》、《南楼会》、 《北楼会》
    ① 余文祥:《汉口的茶园楚剧》载《武汉文史资料》1994年第2期
    ① 傅才武:博士论文《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1861—1949》,第51—65页
    ② 郭贤栋:《湖北汉剧艺人与近代革命运动》载《武汉文史资料》2006年第11期
    ③ 刘志斌:《武汉京剧的滥觞和发展》,载《武汉文史资料》2003年第10期
    ① 万生鼎:《湖北评书的源流和流派》,载《武汉文史资料》 1997年第2期
    ② 《中国曲艺志·湖北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湖北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 2000年 第126-127页
    ③ 侯杰:《清代社会文化生活研究的一项新成就——评游子安博士的近著<劝善金箴——清代善书研究>》 载《清史研究》1999年第4期
    ① 《中国曲艺艺·湖北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年,第7-8页
    ② 同上,第95页
    ③ “街三巷尾说善书”,《江汉史衍》,王登福主编。武汉出版社 2003年,第428-429页
    ① 唐大潮等注释《劝善书今译·导言》,转引自段江丽《善书与明清小说中的果报观》 明清小说研究 2002年第1期
    ② 皮影戏又称“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等,其舞台简单,只是一张平面的影幕,通过灯光透射,使紧挨影幕背面的半透明皮质偶人在明亮的影幕上显出影像,然后加上艺人的操纵和唱词边行表演,皮影戏的演出场地要求不高,故中小型的茶馆成为皮影艺人演出的最佳场所。皮影戏也产生于汉代,在其自身历史发展中形成不同派别,湖北皮影戏属于川鄂滇影系。
    ③ 即木偶戏,相传木偶戏起源于汉代,明清时期遍布全国各省份,支派繁多。湖北何时有木偶戏形式不详。
    ④ 傅才武 博士论文《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1861-1949》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研究所
    ① 《汉口三十七家皮影戏木人戏一览表》,载《新汉口》第一卷第九期,民国二十年三月
    ② 于福生:《硚口的吃喝两条街》载《武汉文史资料》1994年第2期
    ① 田梅村:《旧时代武汉茶馆见闻》 《武汉文史资料》第十八辑1984(内部发行)
    ② 郑东:《二十世纪初帮会的新变化》载《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2期
    ③ 潮龙起:《近代帮会的茶馆与文化》载《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① 潮龙起:《近代帮会的茶馆与文化》载《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② 田梅村:《旧时代武汉茶馆见闻》武汉文史资料 第十八辑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义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内部发行 1984
    ① 王笛:《二十世纪初的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载《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② Di Wang: "Street Culture: Public Space and Urban Commoners in Late-Qing Chengdu", Modern China, Vol24 No.1(Jan,1998) pp.34-72
    ③ Oscar Newman,Defensible Space,Phaidon Press,New York 1965,51-57.转引自李德英《城市公共空间与社会生活——以近代城市公园为例》,城市史研究第19—20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p127
    ④ Oscar Newman,Defensible Space,Phaidon Press,New York 1965,51-57.转引自李德英《城市公共空间与社会生活——以近代城市公园为例》,城市史研究第19—20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
    ① Perry R,Duis,The Saloon:Public dringking in Chicago and Boston,1880.1920[Urban: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83],p3,转引自王笛《茶馆、茶房与茶客——一个近代内陆城市的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微观研究》,中国近代史论集,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p294,2005年
    ② 潮龙起:《近代帮会的茶馆与茶文化》载《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① 龙从起:《也淡武汉的茶馆》载《武汉文史资料》 第十九辑 内部发行,1985.1
    ① 《汉口的茶馆》 王登福主编《江汉史话》 武汉出版社,2003年,第423-428页
    ② 莫元钦:《青洪帮与武汉》载于《湖北文史》2005年第2期
    ① 傅才武:《民国地方政府管理近代文化娱乐业的探索——以汉口为中心》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② 《义艺志资料选辑》一,内部资料,第72页转引自华中师范大学 傅才武博士论文《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1861—1949》第107页
    ③ [市教育局]筹设民众乐园之经过 《新汉口市政公报》第一卷第四期 1929年10月
    ④ 《文艺志资料选辑》一,内部资料,第75页,转引自华中师范大学 傅才武博士论文《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1861—1949》 第107页
    ⑤ [市教育局]筹设民众茶园之经过 《新汉口市政公报》第一卷第四期 1929年10月
    ①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 1999年 第8页
    ②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 1999年 第17页
    ① 对“同业公会”组织形式的介绍与分析,具体可参看 朱英《同业公会——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领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5 马敏《中国同业公会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理论月刊 2004.4
    ② 彭南生:《行会制度的近代命运》人民出版社 2003,转引自马敏《中国同业公会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理论月刊 2004年第4期
    ①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八月三日 第八二五八号案 实业部 一宗 湖北汉口市茶馆业同业公会卷
    ②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八月三十日 第八二五八号案 实业部 一宗 湖北汉口市茶馆业同业公会卷 武汉档案馆
    ③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七月十八日 湖北省政府 咨 湖北汉口市茶馆业同业公会卷 武汉市档案馆
    ④ 茶馆业同业公会资料 湖北汉口市茶馆业州业公会卷 武汉市档案馆
    ① 《汉口市茶馆业同业公会章程》 汉口市茶馆业同业公会卷,武汉市档案馆
    ① 马敏:《中国同业公会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载《理论月刊》 2004年第4期
    ② 彭南生:《行会制度的近代命运》人民出版社 2003,转引自马敏《中国同业公会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理论月刊2004年第4期
    ③ 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八月三十日 第八二五八号案 实业部 一宗 湖北汉口市茶馆业同业公会卷
    1,《武汉市志》:2卷《大事记》,10卷《城市建设志》,22卷《文化志》,23卷《新闻志》,27卷《人物志》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1年
    2,《武汉文史资料》(1-3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内部发行)
    3,范锴著江浦、朱忱、饶钦农、胡锦贤释《汉口丛谈校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
    4,《夏口县志》(民国编著) 中国地方志集成
    5,《汉口小志》(民国四年1915年) 中国地方志集成(以下史料来自武汉市档案馆)
    6,民初汉口竹枝词今注
    7,汉口市政公报
    8,汉口市茶馆业同业公会资料
    9,汉口民国日报
    10,汉口市略图
    11,新汉口市政公报
    12,新汉口月刊
    1,[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2,何一民主编《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40—1949)》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王玲著《中国茶文化》北京:中国书店1997年第3版
    4,皮明庥 著《武汉近百年史》湖北: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年
    5,徐晓春 主编《中国茶文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
    6,苏云峰 编《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1860—1919)——湖北省》,台湾近代史研究所1981年版
    7,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8,周育民邵雍著 《中国帮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9,章开沅、罗福惠著《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10,皮明庥著《汉口五百年》湖北教育出版社
    11,刘易斯·芒福德著《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
    12,[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比较现代化”课题组 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13,王先明著《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4,李明伟著《清末民初中国城市社会阶层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熊月之 《张园——晚清上海一个公共空间研究》 档案与史学1996.6
    2,熊月之《晚清上海私园开放与公共空间的拓展》学术月刊1998.8
    3,李德英《公园的社会冲突——以近代成都城市公园为例》史林2003.1
    4,李德英《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社会生活:以近代城市公园为例》城市史研究第19辑
    5,王笛《二十世纪初的茶馆与中国城市社会生活——以成都为例》历史研究2001.5
    6, Di Wang "Street Culture" Public Space and Urban Commoners in Late-Qing Chengdu", Modern China, Vol 24, No.1 (Jan, 1998) pp. 34-72
    7,王笛《茶馆、茶房与茶客——一个近代中国内陆城市的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围观研究》 中国近代史论集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8,王笛《晚清长江上游地区公共领域的发展》 历史研究 1996.1
    9,[日]铃木智夫 《清术江浙地区的茶馆》 江海学刊 2002.1
    10,潮龙起《近代帮会的茶馆与茶文化》江苏社会科学 2003.3
    11,刘礼堂 《论唐代长江上中游地区的饮茶风习》江汉论坛 2005.2
    12,李晓南《从城市公共空间的角度看今昔茶馆文化的变迁》社会科学辑刊2004.1
    13,刘学忠《中国古代茶馆考论》农业考古1995.4
    14,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吕卓红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川西茶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生成与变迁》
    15,陈峰《明清时期汉口的发展历程》 江汉论坛2002.11
    16,皮明庥《近代武汉城市人口发展轨迹》江汉论坛 1995.4
    17,莫元钦《清洪帮与武汉》湖北文史2005.2
    18,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江霞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明清至近代武汉游憩地研究》
    19,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傅才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186l—1949)——以汉口为主体的中国娱乐业近代化道路的历史考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