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说话”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宋元“说话”是一种以说为主用故事娱人的市井伎艺,它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纯文学,却在方方面面影响了多种文学样式,对中国古代话本小说、章回小说沾溉尤深。它的出现,带来了打破中国文学总体格局、改变传统文学品格的契机。
     本论文力图从宋元时期的社会实际出发,对宋元“说话”作一较全面客观的研究。
     文章绪论重在厘清“说话”、“平话”(评话)与“话本”的观念,以利于全文的开展。第一章是宋元“说话”的源头性梳理,在指出“起源”和“来源”存在异质性的基础上,得出“说话”兴起于唐代的结论。第二章是宋元“说话”繁盛现象的勾勒和原因的探讨,认为社会经济、人口结构、思想观念、文学规律以及“说话”伎艺本身特点均是宋元“说话”繁盛的助推剂。第三章对宋元“说话”的“家数”、地点、名目、艺人进行了基于文献基础的考察,在诸如聚讼纷纭的“家数”分类问题、习而不察的“供奉局”问题、人所忽略的王六大夫称谓含义问题上,发表了一己之见,并对“说话”研究中的部分常用术语作了考证。第四章论述宋元“说话”的文学意义。包括与其它文学样式的互动关联、市民文学特性,明确其在文学转型时期的滥觞地位。
     通过这样的讨论,我们认为宋元“说话”在中国小说和市民文学的发展历程上,有筚路蓝缕之功。
Shuohua of Song and Yuan is a type of pop kabuki art that mainly to use storytelling to fun people. Though it was not a pure literature on the strict sense but it affected many types of literature in all aspects, especially in the Chinese ancient script of storytelling novels and chapter novels. The rise of Shuohua provided the opportunity of breaking the whole pattern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hanging the character of traditional literature.
     In this study, a comprehensive and objective research on the Shuohua of Song and Yuan based on the social realities of Song and Yuan times had been tried.
     The introduction part of the study focused on clarifying the concepts of the Shuohua, popular stories and script of storytelling. The chapter one of the study is the source of carding on Shuohua of Song and Yuan. A conclusion of Shuohua rose in Tang had been mad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that there is heterogeneity between the concepts "origin" and "source". The chapter two of the study is to descript the prosperous phenomenon of Shuohua of Song and Yuan and explore its reason.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all following factors were the propellant agents of Shuohua of Song and Yuan: social economics, population structure, ideas, literature law and the kabuki art character of Shuohua. The chapter three of the study is the inspection on the "Jiashu", places, titles and artists of Shuohua of Song and Yuan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e own views had been made out such as on the divergent clarifying of "Jiashu", familiar but without review "worship department", being ignored the meaning of "Wangliudafu". Textual research on some FAQ terms of Shuohua had also been done. The chapter four of the study discussed the literature significance of Shuohua of Song and Yuan. The interactive association with other literature styles, character of public literature of Shuohua of Song and Yuan were also discussed. It is clear to the beginning of overcharging status of Shuohua of Song and Yuan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of literature.
     According to our analysis, Shuohua of Song and Yuan had a pioneering contribution on the development way of Chinese novel and popular literature.
引文
[1]严复著、王拭主编:《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68页。
    [2]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邓广铭<宋史职官制考证>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77页。
    [3]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卷1,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6-48页。
    [4]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29页、130页。
    [1]胡适:《白话文学史·引子),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4页。
    [2]该文其后不断补充修改,于1944年发表于《文史杂志》卷3九·十合期。1950年又刊于《国文季刊》卷3四号,后收入三联书店1957年版《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3]两书均收入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陈汝衡曲艺文选》中。
    [4]孙书作家出版社1956年修订版易名为《俗讲、说话与白话小说》。
    [1]张鸿勋:《敦煌俗文学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98页。
    [1]王锳:《唐宋笔记语辞汇释》(修订本),中华书局,2001年第2版,第74页。
    [2][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第6册,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003页。
    [3][宋]岳珂撰、吴企明点校:《桯史》卷9,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1页。
    [4][宋]王明清:《挥麈余话》卷2,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4册,2001年版,第3825页。
    [5]孙楷第:《沧州集》卷1《说话考》,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2页。
    [6]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4页。
    [7]李啸仓:《宋元伎艺杂考》,上杂出版社,1953年版,第73页。
    [1]孙楷第:《俗讲、说话与白话小说》,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第3页。
    [2]胡上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页。
    [3]浦江清:《浦江清文录》,人民文学山版社,1989年版,第207页。
    [4]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202-203页。
    [5]许国霖:《敦煌石室写经题记与敦煌杂录》,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83页。景凯旋称见过此敦煌文献影印件,“说话”为“说法”之误。详见景凯旋:《唐代佛教通俗宜讲的四种形式》,《周勋初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36页注释①。
    [6][唐]郭湜:《高力士外传》,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20页。
    [1]缪荃孙(江东老蟬):《烟画东堂小品·京本通俗小说跋》,转引自中国古典文学山版社《京本通俗小说》,1954年版,第105页。
    [2]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卷8,(上海)中华书局,1926年第10版,第78页。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山版社,1973年版,第87页。
    [4]丁锡根点校:《宋元平话集·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5]孙楷第:《俗讲、说话与白话小说》,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第34页。
    [6]浦江清:《浦江清文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07页。
    [7]陈汝衡:《陈汝衡曲艺文选》,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01页。
    [1]叶德均:《宋元明讲唱文学》,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40-41页。
    [2][清]陈乃乾;《古佚小说从刊·<三国志平话>·跋》,转引自陈汝衡:《陈汝衡曲艺文选》,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51页。
    [3]郑振铎:《中国小说的分类及其演化趋势》,《学生杂志》,1930年第1期。
    [4]张政烺:《讲史与咏史诗》。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本,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609页。
    [1]吴小如:《古典小说漫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9-21页。
    [2]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600页。
    [3]顾青:《说“平话”》,“小说文献与小说史国际研讨会”论文,2004年。
    [4]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6页。丁锡根点校:《宋元平话集·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5]白化文以为将“画本”作“话本”的讹写,并无确证。但根据结构形式将韩擒虎故事归入“话本”一类,还说得过去。参见白化文:《对敦煌俗文学中讲唱文学作品的一些思考》,《国学研究》卷9,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6页。
    [6]参见施蛰存:《说“话本”》,《文史知识》,1988年第10期。萧欣桥:《关于“话本”定义的思考》,《明清小说研究》,1990年第3、4期。张兵,《话本小说史话》,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欧阳代发:《话本小说史》,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刘兴汉:《对于“话本”理论的再审视—兼评增田涉<论话本的定义>》。《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4期。石麟:《话本小说通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149,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082页。
    [2][日]增田涉:《论话本的定义》,《人文研究》,1965(5)。见《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专集》(第三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1年版。《古典文学知识》1988年第2期发表了该文的台湾译本摘要。
    [3]参见周兆新:《“话本”释义》,《国学研究》卷2,北京大学山版社,1994年版。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萧相恺:《宋元小说史》,浙江古籍山版社,1997年版。
    [4]王庆华,《话本小说文体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5]“话本”一词作为小说史文类概念最早见于王国维作于1913年的《宋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跋》。
    [1]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1页。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7页。
    [2]茅盾:《神话研究》,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63页。
    [3][汉]刘向著、[清]粱端校注:《列女传》,《四部备要》史部,(上海)中华书局据汪氏刻本校刊,1936年版。
    [4]《列女传》是西汉著名学者刘向所撰,为中国最早专门阐述妇女生活准则的教科书,所载传记达100多篇,它第一次有意识地、分门别类地记载了传说时代到西汉中期社会各阶段、阶层的女性事迹。也有人认为该书不是刘向所作,目前流行的版本有的作者处标注伕名。
    [5]陈汝衡;《陈汝街曲艺文选》,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9页。
    [6]赵俊贤:《说书起源问题质疑》,《文学遗产》增刊第10辑,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4页。
    [1]杨伯峻编著:《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15页。
    [2]郭庆藩辑、王孝鱼整理:《庄子集释》外物第二十六,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925页。
    [3][元]脱脱等:《宋史》卷432列传第一百九十一儒林二《何涉传》,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843页。
    [4][宋]苏轼撰、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16《司马温公行状》,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75页。
    [5]钱钟书:《管锥编》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2版,第166页。
    [6]也有人认为庄王指的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东周有周庄王和楚庄王两个庄王,周庄王是周楚庄王的简化。
    [1]黎非:《黎百发家传门单抄件》,《曲艺资料汇编》第1集,《锦州曲艺志》编辑部,1989年编印,第314页。
    [2][汉]司马迁;《史记》卷126《滑稽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00页、3202页。
    [3][汉]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卷65《东方朔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73-2874页。
    [4]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3页。欧阳代发:《话本小说史》。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第27-29页。
    [5]萧欣桥、刘福元:《话本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1]程千帆、吴新霄:《关于宋代的话本小说》,《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3期。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63-564页。
    [2]姜昆、倪钟之:《中国曲艺通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9页。
    [3]赵俊贤:《说书起源问题质疑》,《文学遗产》增刊第10辑,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2页,黄进德:《说话探源》,《扬州师院学报》,1982年3、4合期。
    [4]于天池:《两汉俳优解》,《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年第6期。于天池、李书,《是说唱俑还是俳优俑—汉代崖墓“说唱俑”考辨》,《文艺研究》,2005年第4期。
    [5][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陈乃乾校点:《三国志》卷21魏书二十一,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09页。
    [1][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陈乃乾校点:《三国志》卷21魏书二十一,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03页。
    [2][南朝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60下列传第五十下《蔡邕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92页。
    [3][北齐]魏收撰:《魏书》卷91列传第七十九《蒋少游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971页。
    [4][唐]李延寿撰:《北史》卷43列传第三十一《李崇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06页。
    [5][唐]李延寿撰:《南史》卷65列传第五十五《陈宗室诸王·宜帝诸子·始兴王叔陵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583页。
    [1][宋]李防等:《太平广记》卷248《侯白》,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920页。
    [2]姜昆、倪钟之:《中国曲艺通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页。王齐洲等:《中国文学史简明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3页。
    [3][唐]魏征等:《隋书》卷58列传第二十三《陆爽》,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421页。
    [4][宋]李防等:《太平广记》卷248《侯白》,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919页。
    [1]《大正新修大藏经》卷50,[唐]释道宜;《续高僧传》卷26《唐衡岳沙门释善伏传》,本书编委会编,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版,第602页。
    [2]白化文:《对敦煌俗文学中讲唱文学作品的一些思考》,《国学研究》卷9,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9页。
    [3]苏渊雷、高振农选辑,《佛藏要籍选刊》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32页。
    [1][日]圆仁撰、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47页、152页、153页、156页。
    [2][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43唐纪五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673页。
    [3][唐]赵璃:《因话录》卷4,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第94-95页。
    [1][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240《文宗》,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546页。
    [2][明]陆楫等辑:《古今说海》杂纂家卷11《乐府杂录·文叙子》,巴蜀书社,1988年版,第716页。
    [3][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89上列传第一百三十九上儒学上《贾公彦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5页。
    [4][唐]孟棨:《本事诗·嘲戏》第七,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3页。
    [1][宋]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52帝王部崇释氏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79页。
    [2]《全唐诗》卷774六师老《看蜀女转昭君变》,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771页。
    [3][唐]王建著、尹占华校注:《王建诗集校注》,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385页。
    [4]《全唐诗》卷393李贺《许公子郑姬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435页。
    [1]《大正新修大藏经》卷56,[日]圆珍撰、释敬光校:《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记》卷上,本书编委会编,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版,第227页。
    [2][宋]钱易撰、黄寿成点校:《南部新书》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67页。
    [3][唐]孙棨:《北里志》,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6页。
    [4]《全唐诗》卷520姚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712页。
    [5][日]圆仁撰,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47页。
    [6]向达:《唐代长安与两域文明·唐代俗讲考》,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93页。
    [1][唐]韩愈著、钱仲联集释:《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093页。
    [2][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21页。
    [3][美]韩南著、尹慧珉译:《中国白话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1][唐]张读撰,张永钦、侯志明点校:《宣室志》卷9《诸葛后身》,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0页。《宋高僧传》卷19《唐西域亡名传》记载略有出入,兹引如下:“释天竺亡名,未详何印度人也。其貌恶陋,缠干陀色缦条衣,穿革屣,曳铁锡,化行于京辇。当韦南康皋之生也,才三日,其家召僧斋,此僧不速自来。其日僧必历寺连名请至,韦氏家僮患其长一人,甚怒之,以弊席坐于庭中。既而斋毕,韦氏令乳母负婴儿出,意请众僧祝愿焉。梵僧先从座起,摄衣升阶,视之曰:‘别久无恙乎?'婴儿若有喜色相认之意。众皆异之。韦君曰:‘此子才生三日,吾师何言别久也?'梵僧曰:‘此非檀越所知也。'韦君固问之,梵僧曰:‘此子乃诸葛亮之后身耳。武侯鼎国时为蜀承相,君所知也。缘蜀人受其赐且久,今降生于世,将为蜀帅,必福坤维之人。吾往在剑门,与此子为善友,既知其生于君门,吾不远而来。此子作剑南节度二十年,官极贵,中书令、太尉。此外非我所知也。'父然之,因以武子为字,又单字武也。”(见[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卷19,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80~481页。)
    [2]不著撰人:《乾坤凿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829页。
    [3][粱]僧祐:《弘明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6页。
    [4]日本学者大渊忍尔推证《灵宝经》的作者为南朝道士宋文明,该书又称《通门论》、《灵宝经义疏》、《灵宝义疏》。
    [1]李小荣:《变文讲唱与华梵宗教艺术》,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3页。
    [2]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唐代俗讲考》,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03页。
    [3][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5页。
    [4][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03页、212页。
    [5]《全唐诗》卷850,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623页。
    [6][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卷19,《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536页。
    [1]苏渊雷、高振农选辑:《佛藏要籍选刊》第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42页。
    [2][宋]王灼:《碧鸡漫志》,《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1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45页。
    [3]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04页。
    [1][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32页。
    [2][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0玄宗《禁僧徒敛财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44页。
    [3][宋]佚名:《道山清话》,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3册,2001年版,第2944页。
    [1][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8上本纪第十八上《武宗纪》,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05页、606页。
    [2]向达:《唐代长安与两域文明·庸代俗讲考》,河北教育小版社,2001年版,第307页。
    [1]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44页。
    [2]向达:《敦煌变文集·敦煌变文集引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4页。
    [3][唐]郭湜:《高力士外传》,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19页、120页。
    [4][宋]王溥:《唐会要》卷4《杂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1][唐]元稹撰、冀勤点校:《元稹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6~117页。“新吕宅”是演艺场所或是白居易的住宅、是专业说书人演说或是白居易本人讲给元稹听学界尚有争议。
    [2][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续集卷4《贬误》,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40页。
    [3][唐]孙棨:《北里志·孙内翰北里志序》,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2页。
    [4]《汝南府志·艺文志》,转引自姜昆、戴宏森:《中国曲艺概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3页。
    [1][元]脱脱等。《宋史》卷162志第一雨一十五职官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815页。
    [2][宋]张舜民:《画墁录》,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2册,2001年版,第1544~1545页。
    [3][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126《归田录》卷1记载:“仁宗退朝,常命侍臣讲读于迩英阁,贾侍中昌朝时为侍讲,讲《春秋左氏传》,每至诸侯淫乱事,则略而不说。上问其故,贾以实对。上曰:‘六经载此,所以为后王鉴戒,何必讳?'”。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915页。
    [4][明]郎瑛:《七修类稿》卷22《辩证类》,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第330页。
    [5][宋]陈亮:《陈亮集》,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页。
    [6][清]朱彭:《南宋古迹考》,见《南宋古迹考》(外四种),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4页。
    [7][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313页、455页。
    [1][宋]周淙:《乾道临安志》,见《南宋临安两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4页。
    [2][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93~194页。
    [3][宋]周密撰、吴企明点校:《癸辛杂识别集》上,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23页。
    [4][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83页。
    [5][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支志》乙卷第六“合生诗词”条,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41页。
    [1]龙登高:《南宋临安的娱乐市场》,《历史研究》,2002年第5期。
    [2][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91页。
    [3][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441页。
    [4][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850页、851页。
    [5]此诗也有归于刘克庄名下的,如徐渭《南词叙录》等,文字略有出入:黄童白叟往来忙,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6][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10,四部丛刊初编本。
    [1][宋]王得臣:《塵史》卷下,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374页。
    [2][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18,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1版,第514页。
    [3][宋]孟元老撰、尹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页。
    [4][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支志》丁卷3“班同入梦”条,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91页。
    [5][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23页。
    [6][宋]苏轼撰、王松龄点校:《东坡志林》卷1怀古《涂巷小儿听说三国语》,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页。
    [7][宋]孟元老撰、尹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62页。
    [1][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23页、126页。
    [2]宋代“说话”的门类即“家数”问题,学界意见不一,论文第三章有专门考察。
    [3][宋]罗烨:《醉翁谈录》,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页。
    [4][宋]苏轼撰、王松龄点校:《东坡志林》卷2官职《记讲筵》,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页。
    [5][宋]孟元老撰、尹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序》,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页。
    [1][明]郎瑛:《七修类稿》卷22《辩证类》,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第330页。
    [2][宋]孟元老撰、尹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8页。
    [3][宋]宋敏求撰、诚刚点校:《春明退朝录》卷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页。
    [4][宋]孟元老撰、尹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99~100页。
    [5][宋]孟元老撰、尹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12~313页。
    [1][宋]蔡絛撰、冯惠民、沈锡麟点校:《铁围山从淡》卷4,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0页。
    [2][宋]苏轼著、[清]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苏轼诗集合注》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8~9页。
    [3][宋]吴自牧:《梦粱录》卷13“铺席”条。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241页。
    [1]详见[宋]戴栩:《浣川集》卷5《江山胜概楼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719~720页;[清]恩联等:《光绪襄阳府志》卷18“金石志”载尹焕《习池馆碑》,清光绪十一年(1885)刊本;[清]王恩溥、邢德裕:《同治上饶县志》卷23“艺文志·碑版篇”载王雷《修城记》,清同治十一年(1872)刊本;[清]潘绍诒:《光绪处州府志》卷26“金石志”载何澹《处州应星楼碑》,清光绪三年(1877)刊本;[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89《建宁府新建谯楼记》,四部丛刊初编本。
    [2][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别集》卷10《市实粜济约束》,四部从刊初编本。
    [3][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40《居士集》卷40《有美堂记》,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85页。
    [4][东汉]荀悦:《申鉴》时事第二,《诸子集成》第11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9页。
    [1][清]徐松辑:《朱会要辑稿·食货》六九之七九,中华书局,2006年影印本,第6369页。
    [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2《神宗》,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177页。
    [3][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4~卷12“行在所录”、卷52~卷55“官寺”。《宋元方志从刊》第4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379~3480页、3815~3852页。
    [4]林正秋:《南宋都城临安》,两泠印社,1986年版,第185页。[日]斯波义信著,方健、何忠礼译,虞云国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1页。
    [5]学界关于宋代人口的数字不一致,此处数中采自葛剑雄主编、吴松弟著:《中国人口史》卷3《辽金宋元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83页.
    [6][宋]朱弁撰、孔凡礼点校:《曲洧田闻》卷9,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13页。
    [1][元]脱脱等:《宋史》卷187志第一百四十兵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576页。
    [2][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298页、119~120页。
    [3][宋]真德秀:《真文忠公文集》卷6《奏乞为江宁县城南厢居民代输和买状》,四部从刊初编本。
    [4][宋]孟元老撰、尹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52页。
    [5][宋]吴自牧:《梦粱录》卷18“恤贫济老”条。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294页。
    [1][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46页,117页。
    [2][元]侠名撰、李之亮校点:《宋史全文》卷34“近览土著士人投匦之书,谓犹有未还乡井者。科举在近,可令临安守臣晓谕士子,早还本乡。”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295页。
    [3][宋]苏辙撰、俞宗宪点校:《龙川别志》卷上,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74页。
    [4][宋]苏轼:《苏轼文集》卷17《表忠观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99页。
    [5][宋]李觏撰、王国轩校点:《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2页。
    [6][宋]李觏撰、王国轩校点:《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25页。
    [1][宋]李觏撰、王国轩校点:《李靓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74页。
    [2][宋]王安石撰、秦克、巩军标点:《王安石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86页、第7页。
    [3][宋]陈郁:《藏一话腴》,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北魏]杨衒之撰、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11页。
    [5][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卷8,《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35页。
    [6][北魏]杨衒之撰、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11页。
    [7][宋]李觏撰、王国轩校点:《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8~140页。
    [8][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60《居士外集》卷10《原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870页。
    [1][宋]叶适撰,刘公纯、王孝鱼、李哲夫点校:《叶适集·水心别集》卷2《民事》中,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654页。
    [2][宋]邵伯温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邵氏闻见录》卷18,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94页。
    [3]周宝珠:《宋代东京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3页。
    [4][宋]苏轼:《苏轼文集》卷8《策别课百官四》,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8页。
    [5][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376页。
    [6]苏轼曾两度在杭州为官:一次是熙宁四年(1071)六月至熙宁八年(1075)九月任杭州通判;一次是元祐四年(1089)三月至元祐六年(1091)三月以龙图阁学士除知杭州。
    [7][宋]苏轼:《苏轼文集》卷48《上吕仆射论浙西灾伤书》,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02页。
    [1]“和雇”是古代官府出价雇佣人力的一种行为。宋代宫廷常“和雇”艺人进宫表演。《东京梦华录》等宋人文献均有记载。如:“(宋徽宗崇宁二年,即公元1103年)八月秋社……市学先生预敛诸生钱作社会,以致雇请、祗应、白席、歌唱之人。归时各携花篮、果实、食物、社糕而散,春社、重午、重九,亦是如此。”([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50页。)
    [2]梁庚尧:《宋代社会经济史论集》下册《中国社会史教学有关宋代的讲题》,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651页。
    [3][元]脱脱等:《宋史》卷439列传第一百九十八文苑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997页。
    [4]据张希清统计,有唐一代290年间,共开科取士268榜,其中进士6646人,平均每榜25人,每年为23人。北宋一代开科69次,共取正奏名进士19281人。诸科16331人,合计35612人,如果包括特奏名及史料缺载者,取士总数约为61000人,平均每年约360人。详见张希清:《论宋代科举取士之多与冗官问题》,《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1987年第5期。
    [1][元]脱脱等:《宋史》卷439列传第一百九十八文苑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997页。
    [2][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五之三九,中华书局,2006年影印本,第3618页。
    [3]施蛰存:《两学东渐与外国文学的输入》,《中国文化》,1991年第5期。
    [4]王齐洲:《呼唤民族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1页、352页。
    [1][宋]罗烨:《醉翁谈录》,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页。
    [1][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98页,第312~313页。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附录《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287页。严敦易:《水浒传的演变》,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第59页。孙楷第:《沧州集》卷1《宋朝说话人的家数问题》,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4~85页。
    [1][日]青木正儿著、隋树森译:《中国文学概说》,开明书店,1938年版,第140页。陈汝衡:《陈汝衡曲艺文选》,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51页、306页。李啸仓:《宋元伎艺杂考》,上杂出版社,1953年版,第86页。
    [2]王古鲁:《二刻拍案惊奇》附录二《南宋说话人四家的分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787~788页。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07页。
    [3]皮述民:《宋人“说话”分类的商榷》,《北方论丛》,1987年第1期。
    [4]谢桃坊:《中国市民文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0页注释①;大中:《宋人“说话”究为几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1期。
    [5]吴组缃、沈天佑:《宋元文学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25页。
    [6]萧相恺:《宋元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7页、38页。
    [1]王文宝:《中国俗文学发展史》,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81页。
    [2]冯保善:《宋人说话家数考辨》,《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4期,第74页、69页。在《宋人说话家数再辨》一文中。他又增加说铁骑儿、学乡谈两家。参见《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第3期。
    [3]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52页。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卷3,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44页。
    [4]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下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2页。
    [5]孙望、常国武:《宋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15页。
    [6]张锦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说话”家数考论——兼谈宋人“说话”分类问题》,《学术交流》,1989年第3期。
    [7]黄进德:《南宋说话“家数”考辩——铁骑儿“自成一家数”说商兑》,《群众论从》,1981年第4期。
    [1]刘兴汉:《南宋说话四家的雨探讨》,《文学遗产》,1996年第6期。
    [2]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26页。
    [3]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71页。石吕渝:《中国小说源流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28页。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67~70页。
    [4]张兵:《话本小说史话》,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4页。《宋辽金元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4页。
    [5]吴光正:《说话家数考辨补正》,《海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3期。
    [6]鲁德才:《古代白话小说形态发展史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1]李啸仓:《宋元伎艺杂考》,上杂出版社,1953年版,第77页。
    [2]萧欣桥、刘福元:《话本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44页。
    [3]张毅:《关于宋人“说话”的几个问题》,《南开学报》,2000年第3期。
    [4][清]翟灏:《通俗编附直语补证》卷31《俳优·说书》,商务印书馆,1958年初版,第688页。
    [1][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版,其中有《辛中丞》、《猪精》、《九圣奇鬼》、《刑舜举》、《哮张二》、《王宣乐工》、《三公神》、《巴陵血光》八则。
    [2][宋]罗烨:《醉翁谈录》,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4~5页。
    [3][元]杨维桢撰、邹志芳点校:《杨维桢诗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79页。
    [1][宋]张来:《明道杂志》,《从书集成初编》(补印本),商务印书馆,1939年初版,1959年10月补印,第14~15页。
    [2][宋]苏轼撰、王松龄点校:《东坡志林》卷1怀古《涂巷小儿听说三国语》,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页。胡小伟认为苏轼所引王彭的话并不是汴京市井所见景象,宋代关羽崇拜及“说三分”,最早应当出于宋军西夏前线,戍守之将士及其子女是其最早的听众群。宋徽宗时代汴梁“说三分”的风气,如同二郎神信仰一样,也是由边关传播过去的。详见胡小伟:《北宋“说三分”起源新考》,《文学遗产》,2004年第4期。
    [1][宋]高原:《事物纪原》,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352页。胡小伟认为高承可能不是北宋人,此条记载不如苏轼的纪事准确。详见胡小伟:《北宋“说三分”起源新考》,《文学遗产》,2004年第4期。
    [2][明]冯梦龙编:《警世通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3]邱振声:《三国演义纵横谈·宋代的“说三分”》,漓江出版社,1983年版,第30页。
    [4][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748页。
    [5][宋]陆游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老学庵笔记》卷6,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5页。
    [6]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卷4第319页;卷5第441页。
    [1][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支志》丁卷3“班同入梦”条,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91页。
    [2][宋]刘克庄:《后村集》卷10,《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13页。
    [3]《京本通俗小说》、《清平山堂话本》的成书刊刻年代、真伪等问题学界均有不同意见,但并不影响我们的考察。此处所依据的版本分别如下:《京本通俗小说》,中国古典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明]洪楩编、王一工标校:《清平山堂话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胡适:《宋人话本七种》,亚东图书馆,1951年版;傅惜华选注:《宋元话本集》,四马联出版社,1955年版:丁锡根点校《宋元平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中州古籍小版社出版的《宋元话本总集》因篇目过多,不便列入表中。
    [1][宋]苏轼撰、王松龄点校:《东坡志林》卷3异事下《记异》,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5页。
    [2]钱钟书:《来诗纪事补正》,辽宁人民出版社、辽海出版社,2003年版,第1册第193页;第4册第1887页。
    [3][宋]佚名《道山清话》,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3册,2001年版,第2944页。
    [4]详见张锦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说话”家数考论》,《学术交流》,1989年第3期;蔡铁鹰:《唐僧取经故事生成于西域之求证》,《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2期;欧阳健、萧相恺编订:《宋元说经话本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0~171页;李时人、蔡镜浩:《<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发微》,《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2期。
    [1][宋]张舜民:《画墁录》,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2册,2001年版,第1544~1545页。
    [2][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4《辨误》,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1版,第71页。
    [3]钱钟书:《宋诗纪事补正》第5册,辽宁人民出版社、辽海出版社,2003年版,第2653页。
    [4][清]符曾:《南宋杂事诗》卷4,(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版,第8页。陈汝衡将此诗归于厉鹗名下。实误。
    [1][明]冯梦龙编、许政扬校注:《古今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页。
    [2][宋]叶梦得撰、宇文绍奕考异、侯忠义点校:《石林燕语》卷7,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6页。
    [3][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313页、455页、474页。
    [4][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127《归田录》卷2,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931页。
    [5]钱钟书:《宋诗纪事补正》第11册。辽宁人民出版社、辽海出版社,2003年版,第5331页、5338页。另见《全蜀艺文志》卷7。
    [6][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4册,2001年版。第4264页。
    [1][宋]孟元老撰、尹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75页。
    [2][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23页。
    [3][宋]施谔:《淳祐临安志》,见《南宋临安两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1页。
    [4][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19,《宋元方志从刊》第4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549页。
    [5][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19,《宋元方志从刊》第4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549页。
    [1][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1,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046页。
    [2]张政娘:《讲史与咏史诗》,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本,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603页。
    [3]陈汝衡:《陈汝衡曲艺文选》,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73页。
    [4]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7页。
    [5][宋]罗烨:《醉翁谈录》,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页。章培恒、骆玉明认为《醉翁谈录》所说的《太平广记》恐已非李昉等所编的原本。而已经过增删,供“说话人”之用。详见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下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4页注释①。
    [1]张政娘:《讲史与咏史诗》,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本,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603页。
    [2]陈汝衡:《陈汝衡曲艺文选》,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73页。
    [3]纪德君:《宋元以来市井间官名滥称风习探赜》,《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4][宋]范公偁撰、孔凡礼点校:《过庭录》,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21页。
    [5]张政烺:《讲史与咏史诗》,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本,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603页。陈汝衡:《陈汝衡曲艺文选》,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73页。
    [6][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金人地名考证》卷106,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715页。[宋]李心传撰、徐规点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14,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757页。[明]李日华:《紫桃轩又缀》卷1。(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编辑部:《丛书集成续编》第213册,1988年版,第672页。[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27,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43页。
    [1][宋]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容斋三笔》卷5“过称官名”条,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82页。
    [2][宋]曾储:《高斋漫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3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15页。
    [3]纪德君:《宋元以来市井间官名溢称风习探颐》,《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4][清]翟灏:《通俗编附直语补证》卷18《称谓》,商务印书馆,1958年初版,第397页。
    [5][元]方回:《续古今考》卷10,《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5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59页。
    [6][清]翟灏:《通俗编附直语补证》卷5《仕进·员外》,商务印书馆,1958年初版,第98页。
    [1][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支甲》卷7“徐防御”条,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67页。
    [2]陈衍:《元诗纪事》卷5,上海商务印书馆,石室遗本,1921初版,1936年1版。
    [3][明]李日华:《紫桃轩又缀》卷1,(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编辑部:《从书集成续编》第213册,1988年版,第672页。
    [4][宋]陆游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老学庵笔记》卷8,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4页。原书标点为“东京石朝议女婿,乐驻泊乐铺西蜀,费先生外甥。寇保义卦肆.”据陈新《宋人笔记点校质量亟需提高》一文改正。
    [1][宋]庄绰撰、萧鲁阳点校:《鸡肋篇》,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1页。
    [2][宋]彭□辑撰、孔凡礼点校:《墨客挥犀》卷4,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19页。关于《墨客挥犀》的辑撰者学者看法不同,一般认为是“彭乘”。该书点校者认为出自“彭姓某人之手”,因而用“彭□”表示。
    [3][明]陆容撰、佚之点校:《菽园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2页。
    [4][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313页。
    [5]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2页。
    [6][清]翟灏:《通俗编附直语补证》卷38《识余·市语》,商务印书馆,1958年初版,第871页。
    [1][清]翟灏:《通俗编附直语补证》卷38《识余·连业著姓》,商务印书馆,1958年初版,第867页。
    [1][宋]陆游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老学庵笔记》卷5,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4页。
    [2]邓子勉:《宋人行第考录·前言》,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页、5页。
    [3]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3页。
    [4][清]赵翼:《陔余从考》卷37,乾隆庚戌湛贻堂藏版,第24页。
    [5][清]粱章钜撰、冯惠民、李肇翔、杨梦东点校:《称谓录》,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512页。
    [6][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支景》卷5“许六郎”条,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16页。
    [7][清]顾炎武著、[清]黄汝诚集释:《日知录集释》(外七种)中卷24,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823页。
    [8][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三志》己卷第二“璩小十家怪”条,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17页。
    [1][清]翟灏:《通俗编附直语补证》卷18《称谓》,商务印书馆,1958年初版,第397~398页。
    [2][清]钱大昕:《恒言录》卷3,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60页。
    [3][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304页。
    [4][宋]黄庭坚:《豫章黄先生文集》卷27,四部从刊初编本。
    [5]于天池、李书认为宋代说话是男人们的天下,女性艺人凤毛麟角,“说话艺人为男性的领域这一事实,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详见于天池、李书:《论说话艺术的美学传统及其特征》,《文艺研究》,1993年第3期。
    [6][元]胡祗遹:《紫山大全集》卷8《黄氏诗卷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49页。
    [1][宋]黄震:《黄氏日抄》卷78《词讼约束》,(台北)人化书局,1984年版,第831页。
    [2][唐]李商隐:《杂纂》卷上,《说郛》卷5。
    [3][元]脱脱等:《宋史》卷299列传第五十八《施昌言传》载:施昌言“为发运使时,召范仲淹后堂,出婢子为优,杂男子慢戏,无所不言。仲淹怪问之,则皆昌言了也,仲淹大不怿而去”。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950页。
    [4][元]杨维桢:《东维了集》卷6,《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34~435页。
    [5][宋]徐人焯:《烬余录》,《中国野史集成》编委会、四川大学图书馆编《中国野史集成》第10册,巴蜀书社,1993年版,第268页。
    [1]冯沅君:《古剧说汇》,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49页。
    [2][宋]李昂英:《文溪集》卷11“发妓孙惜回南安军判”条,《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83页。
    [3][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三志》巳卷第七“边换师”条、《夷坚支庚》卷7“双港富民了”条。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56页、1187页。
    [4][宋]李心传撰、徐规点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14“杂艺出身不许任了”条。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757页。
    [5][宋]王栐撰、诚刚点校:《燕翼诒谋录》卷2,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4页。
    [6][宋]王明清:《挥鏖余话》,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4册,2001年版,第3799页。
    [7]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辽金元史研究室点校《明公书判清明集》卷14惩恶门诳惑类“说史路岐人仵常挂榜县门”条。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47页。
    [1][宋]周南:《山房集》卷4《刘先生传》,《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6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7页。“市南有不逞者三人,女伴二人,莫知其为弟兄妻姒也,以谑丐钱,市人曰是杂剧者,又曰伶之类也。每会聚之冲,阗咽之市,官府听讼之旁,迎神之所,画为场,资旁观者笑之,自一钱以上皆取焉,然独不能凿空,其所仿效者、讥切者:语言之乖异者、巾帻之诡异者、步趋之伛偻者、兀者、跛者。其所为戏之所,人识而众笑之。”有研究者认为此种模仿于杂剧、相声艺术形成有益。详见刘晓明《杂剧起源新论》,《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孙玉奎、金明德《传统相声集·代序·传统相声探索》,《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2][宋]范公偁撰、孔凡礼点校:《过庭录》,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21页。
    [3][宋]李觏撰、王国轩校点:《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9页。
    [4][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95页、298页。
    [5][日]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274页。
    [6]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72页。
    [7]谢涌涛:《瓦市勾栏是南宋庙会习俗的延伸》,浙江省艺术研究所编:《艺术研究论从》,同济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01页。
    [8]邓绍基:《中国古代剧场史·序》,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1]三民书局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大辞典》,(台北)三民书局,1985年版1周宝珠《宋代东京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5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版,第282页。
    [2]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第3册,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084页。顾学颉、王学奇编著:《元曲释词》第3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27页。许政扬:《许政扬文存》,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8页。在该书的《<水浒传>简注》(与周汝昌合著)“每日三瓦两舍风花雪月”条又特意说明瓦舍“绝不等于。妓院'”,并有详细论述,详见第108~109页。
    [3]中文大辞典编纂委员会《中文大辞典》第22册,台湾中国文化学院,1968年版,第84页、86页。
    [4]详见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卷1,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01页注释④。
    [5]康保成:《“瓦舍”“勾栏”新解》,《文学遗产》,1999年第5期。也有研究者对康文提出不同看法,详见黄大宏:《勾栏: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互影响的一个范例——对康保成《“瓦舍”、“勾栏”新解》一文的质疑》,《唐都学刊》,2002年第1期。
    [6]吴晟:《瓦舍文化与宋元戏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
    [7][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95页、298页。
    [8][日]加藤繁:《中国经济史考证》,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272页。
    [9]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上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40页。
    [10]廖奔:《中国古代剧场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42页。
    [1][宋]蔡僚撰、冯惠民、沈锡麟点校:《铁围山从谈》卷3,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8~59页。
    [2][宋]孟元老撰、尹水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61页。
    [3][宋]吴潜修、梅应发、刘锡纂:《开庆四明续志》、[宋]谈钥:《嘉泰吴兴志》,《宋元方志从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册,第6001页:第5册,第4688页。[元]葛逻禄乃贤(清人译为郭哆洛纳新):《河朔访古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3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3页。
    [4][宋]潜说友:《成淳临安志》卷19,《宋元方志从刊》第4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549页。
    [1][宋]吴白牧:《梦粱录》卷19“瓦含“条。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298页。
    [2][元]夏庭芝:《青楼集志》,《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2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7页。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卷2,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52页。
    [3][明]冯梦龙编、顾学颉校注:《醒世恒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612页。
    [4][宋]王栐撰、诚刚点校:《燕翼诒谋录》卷2,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0页。
    [1]陆澹安编著:《小说词语汇释》,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37页。
    [2][宋]吴自牧:《梦粱录》卷19“瓦舍”条。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第298页。
    [3]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辽金元史研究室点校《名公书判清明集》卷2官吏门澄汰类“脏污狼藉责令寻医”条载一个监税官因其妻而行为悖谬、脏污狼藉,判状说此妇人“久居中瓦,耳濡目染,岂复有廉洁之行。……执状趋庭。譊譊长舌,无非路岐杂剧人口中言语”。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0页。
    [4][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23页。[明]冯梦龙编、顾学颉校注:《醒世恒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87页。
    [5][宋]孟元老撰、尹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54页。
    [6]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69页;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20页。
    [7]中文大辞典编纂委员会《中文大辞典》第32册,台湾中国文化学院,1968年版,第226页。
    [8]孙逊主编:《金瓶梅鉴赏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页。
    [1]陈汝衡:《陈汝衡曲艺文选》,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99页。
    [2][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91页。
    [3]刘俊文主编、索介然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卷5,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31页。
    [4][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311页。
    [5]胡上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0页、第53页。
    [6]孙楷第:《沧州集》,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6页。
    [7][元]脱脱等:《金史》卷104列传第四十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301页。
    [8][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三志》巳卷第七“边换师”条、《夷坚支庚》卷7“双港富民了”条、《夷坚三志》壬卷第三.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356页、1187页、1489页。
    [1][宋]王铚撰、朱杰人点校:《默记》,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7页。
    [2][明]凌濛初撰、章培恒整理、王古鲁注释:《拍案惊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47页、50页。
    [3]冯沅君:《古剧说汇》,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8~15页、46~47页。
    [4]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556页。
    [5][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441页。
    [1][宋]赵昇:《朝野类要》卷1“教坊”,《笔记小说大观》第7册,江苏广陵古籍剡印社,1983年版,第193页。另见《宋史》卷142“乐”第十七。
    [2]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页。
    [3]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卷1,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11页。
    [4]王镆:《庸宋笔记语辞汇释》(修订本),中华书局,2001年2版,第118页。
    [5][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甲志》卷2“宗立本小儿”条、《夷坚志补》卷22“王千一姐”条,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页、1754页。
    [6]详见康保成:《傩戏艺术源流》.上编第三章《“啰哩嗹”与中国戏曲的传播》,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龙登高:《南宋临安的娱乐市场》,《历史研究》,2002年第5期。
    [1][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441页。
    [2][宋]章渊:《稿简赘笔》,《说郛》卷44。
    [3]中国大西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雨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51页。
    [4]陆澹安编著:《小说词语汇释》,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63页。
    [5]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556页。
    [6][宋]孟元老撰、尹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943页。
    [1][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81页。
    [2]钱南扬:《戏文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44页。
    [3]详见康保成:《傩戏艺术源流》上编第一章《乡人傩的基本形式——沿门逐疫》,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宋]孟元老撰、尹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957~958页。
    [5][清]沈嘉辙:《南宋杂事诗》卷1,(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版,第8页。
    [6]陆澹安编著:《小说词语汇释》,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217页。陆澹安编著:《戏曲词语汇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77页。
    [1]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3页。姜昆、戴宏森:《中国曲艺概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4页。
    [2]陈汝衡:《陈汝衡曲艺文选》,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93~94页、第381~382页。
    [3]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卷6,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19页。
    [4]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汉语大字典》,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2778页。
    [5][来]张知甫撰、孔凡礼点校:《可书》,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13页。
    [6][来]赵彦卫撰、傅根清点校:《云麓漫钞》,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21页。
    [7][宋]范成大:《吴郡志》卷50,《宋元方志从刊》第1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28页。
    [1][宋]惠洪撰、陈新点校:《冷斋夜话》卷2《古乐府多用其句》,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1页。
    [2][宋]周密:《志雅堂杂钞》,《笔记小说大观》第9册,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第225页。
    [3]不凡:《小说见闻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84页。
    [4][清]厉鹗:《南宋杂事诗》卷6,(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版,第5页。
    [5]陆澹安编:《小说词语汇释》,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498页。
    [6]陈汝衡:《陈汝衡曲艺文选》,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84页。
    [7]戴望舒著、吴晓铃编:《小说戏曲论集》,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第51页。
    [1]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卷1,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0~142页。
    [2][宋]罗烨:《醉翁谈录》,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页。
    [1]卢世华:《元代平话研究》,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22页。
    [1]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88页。
    [2]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50页、182页。
    [3][宋]罗烨:《醉翁谈录》:“引倬底倬,须还《绿窗新话》”。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页。
    [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65页。
    [5][宋]皇都风月主人编、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6页。
    [1]有学者认为将“一枝花话”看作足唐传奇《李娃传》的本事,是宋人的增饰附会。详见李剑国:《“一枝花”非李娃辨》,《文学探索》,1986年第2期。
    [2][宋]罗烨:《醉翁谈录·舌耕叙引·小说开辟》,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3页。
    [3]胡适:《宋人话本七种》,亚东图书馆,1951年版,第66页。
    [4]陈文新:《论宋代话本体传奇的世俗化追求》,《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2期。
    [5][宋]罗烨:《醉翁谈录·舌耕叙引·小说开辟》,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页。
    [6][清]阮元:《研经室外集》卷3,《从书集成新编》第1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360页。
    [7][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85页。
    [8]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142页。
    [1][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37页。
    [2][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35页、1303页、795页。
    [3][宋]罗烨:《醉翁谈录》,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5页、3页。
    [4][美]夏志清撰、胡益民等译、陈正发校:《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5]任二北:《敦煌曲初探》,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版,第312页。
    [6][宋]王灼:《碧鸡漫志》卷2,《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1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5页。
    [1][宋]陈师道:《后山诗话》,[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上,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11页。
    [2][宋]张舜民撰、丁如明校点:《画墁录》,《宋元笔记小说人观》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553页。
    [1]姜昆、倪钟之:《中国曲艺通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1页。
    [2][明]冯梦龙编、许政扬校注:《古今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页。
    [3]夏志清:这些确系宋人所作的话本,使我们清楚地了解到职业说书人实际讲述的故事在形式和修辞上有些什么特色;不过。让我以这些形诸书面的话本作为评判说书人独特艺术的标准,我仍然是会迟疑的。……在简略的故事脚本与一位著名的说书人所实际讲述的故事之间,一定还有很大的距离.详见[美]夏志清著、胡益民等译、陈正发校:《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8页。
    [4]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4~147页。
    [1][日]大木康:《关于明末白话小说的作者和读者》,《明清小说研究》,1988年第2期。
    [2]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敦煌本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演义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03页、217页。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附录《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289页。
    [4]章回小说分回标目的形式的形成,有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与“说话”有关外,与史传、戏剧及作者的审美结构意识等也有关。详见纪德君:《中国历史小说的艺术流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2~72页。
    [5]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61页。
    [6]孙楷第:《沧州集》上册《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的发展》,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7页。《沧州后集·重印今古奇观序》,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8页。
    [1]乐黛云、陈珏:《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12页。
    [2][明]高儒:《百川书志》,转引自朱一玄、刘毓忱编《三国演义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2页。
    [3][明]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转引自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江两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4页。
    [4]浦江清:《浦江清文史杂文集·<三国演义>的虚与实》,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6页。
    [5]严敦易认为:“因此,他的流传者似乎最多可能只是属于说话门庭的伎艺工作者。亦即所谓说话人,而敷演者,则根本便不会不是说话人了。说话人的脚本(台本),是父子师徒,一脉相承传下去的,因此,我们似可推测到,施耐庵他本身既可能竟是一位说话人,再不然也就是这一行业中的后裔,或与这一门伎艺有其学习渊源的关系的,这样他也才可能传下了这水浒传的‘的本'”。严敦易:《水浒传的演变》,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第220页。
    [6][明]钱希言:《戏瑕》卷1“水浒传”条,《续编四库全书》第114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546页。
    [7][明]袁宏道著、钱们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卷9《听朱生说水浒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18页。
    [1][美]韩南著、尹慧珉译:《中国白话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0页。
    [2]鲁德才:《古代白话小说形态发展史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3]凌景埏校注:《董解元西厢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页。
    [4]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5~36页。
    [1]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88~89页。
    [2]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1~99页。
    [3]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卷3,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36页。
    [4]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112页。
    [5]孙歌、陈燕谷、李逸津:《国外中国古典戏曲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目比科夫斯基甚至认为“说书或白话小说对南戏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影响”.见同书第71~72页。
    [6][清]翟灏:《通俗编附直语补证》卷23《货财·市井》,商务印书馆,1958年初版,第506页。
    [7][汉]班固:《汉书》卷91《货殖传》第六十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81页。
    [1][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5,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65页。
    [2]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702页、967页。
    [3]方志远:《明代城市与市民文学》,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2~13页。
    [4]茅盾:《茅盾文艺杂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843~859页。
    [5]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1]胡适:《白话文学史·自序》,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13页。
    [2]曹聚仁:《平民文学概论》,上海梁溪图书馆,1926年版.第1-2页。
    [3]乌丙安:《民间文学概论》,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1-3页。但他特别反对将“市民阶级的俗曲、说唱文学等也都当成了研究对象。”笔者不敢苟同。
    [4]姜昆、倪钟之:《中田曲艺通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6页。
    [1][捷克斯洛伐克]Jaroslav Pr.sek雅罗斯拉夫·普实克:《都市中心——通俗小说的摇篮》,转引自江原:《捷克学者普实克谈话本小说与<十日淡>》,《古典文学知识》,1986年第3期。
    [2]冯雪峰:《中国文学中从古典现实主义到无产阶级现实主义的发展的一个轮廓》,《文艺报》,1952年第14号。
    [3]郑振铎:《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小说传统》,《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08页。
    [1][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377页。
    [2]郭英德:《元明的文学传播与文学接受》,《求是学刊》,1999年第2期。
    [3][宋]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98页。
    [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170页、552页。
    [2][宋]杨万单:《诚斋集》卷80,《景印文渊阁网库全书》第116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77页。
    [3]《马克思恩格思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5~96页。
    [1][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45《对楚王问》,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628页。
    [2]《全唐诗》卷88张说第31首《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70页。
    [3]隋树森编:《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页。
    [4]徐珂编辑:《清稗类钞》第1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011页。
    [1][清]曹雪芹、高鹗著、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758~759页。
    [1][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274《崔护》,中华书局,1961年新1版,第2158页。
    [2][宋]皇都风月主人编、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9页。
    [1]郑振铎:《郑振铎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410页。
    [2][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卷49《乐略》第一,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911页。
    [3][明]冯梦龙编、许政扬校注:《古今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2页。
    [4][清]李渔撰、单锦珩校点:《闲情偶寄》卷1《词曲部》词采第二《忌填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1页。
    [1][美]利昂·塞米利安:《现代小说美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2][清]刘献廷著、汪北平、夏志和标点:《广阳杂记》卷2,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106~107页。
    [3]阿英:《晚清文学从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37~438页,原载《小说林》笫一卷(1907-7)。
    [4][宋]罗烨:《醉翁谈录》,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5页。
    [1]赵铁寒:《宋史资料萃编·第一辑代序》,(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
    [2][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刘俊文主编、黄约瑟译:《日本奉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卷1,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0页。
    [3]王毅:《明代拟话奉小说之文化理念与历史哲学的发生——拟话奉作为平民社会伦理小说的成因》,《文学遗产》,1999年第5期。
    [4]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卷1,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4页。
    [1]金元浦:《论文学接受度》,《河北学刊》,1996年第5期。
    [1]梁启超:《小说从话》,《新小说》,1904年第7号。
    [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3][日]村上哲见撰、杨铁婴译:《唐五代北宋词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8-109页。
    [1]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209-210页。
    [2]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87页。
    [3][美]韩南撰、曾虹、王青平译:《中国短篇小说——年代、作者、作法研究》,《明清小说研究》,1986年第1期。
    [1]乐黛云、陈珏:《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50页。
    [2]宁宗一主编:《中国小说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1页。
    [3][美]夏志清著、胡益民等译、陈正发校:《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
    [4]陈洪:《浅俗之下的厚重——小说·宗教·文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5][明]宋濂等:《元史》卷105志第五十三刑法四,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685页。
    [1]转引自[苏]莫·卡冈著、凌继尧、金弧娜译《艺术形态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347页。
    [1][清]黄宗羲著、陈乃乾编:《黄梨洲文集·传状类·柳敬亭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7页。
    [2]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4-5页。
    [3]闻一多:《闻一多选集·文学的历史动向》,四川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365页。
    《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乐黛云、陈珏编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白话语汇研究》,[日]香坂顺一著,江蓝生、白维国译,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变文讲唱与华梵宗教艺术》,李小荣著,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郑振铎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陈汝衡曲艺文选》,陈汝衡著,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版。
    《东京梦华录》(外四种),[宋]孟元老等著,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东京梦华录注》,[宋]孟元老著、邓之诚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敦煌变文集》,王重民、王庆菽、向达、周一良、启功、曾毅公等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敦煌小说及其叙事艺术》,王昊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东京梦华录笺注》,[宋]孟元老撰、尹永文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敦煌佛教音乐文学研究》,李小荣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纂,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古剧说汇》,冯沅君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古典小说漫稿》,吴小如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古代白话小说形态发展史论》,鲁德才著,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古代白话小说研究》,俞晓红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古代小说与城市文化研究》,葛永海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话本小说概论》,胡十莹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话本与古剧》(重订本),谭正璧著、谭寻补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话本小说史话》,张兵著,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话本小说史》,欧阳代发著,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
    《汉唐佛寺文化史》,张弓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呼唤民族性——中国文学特质的多维透视》,王齐洲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话本小说史》,萧欣桥、刘福元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话本小说文体研究》,王庆华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寅恪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绿窗新话》,[宋]皇都风月主人编、周愣伽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两宋文学史》,程千帆、吴新雷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明本大字应用碎金》,不著撰人,新文丰出版公司编辑部编《丛书集成续编》总类,第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年版。
    《名公书判清明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辽金元史研究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明代小说史》,陈火康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明代城市与市民文学》,方忠远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南宋史稿》,何忠礼、徐吉军著,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南宋临安两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七修类稿》,郎瑛著,中华书局上海编辑部编辑,中华书局出版,1959年版。
    《宋史》,[元]脱脱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宋代文学史》,陈子展著,重庆:作家书屋,1945年初版。
    《宋人话本七种》,胡适著,上海:亚东图书馆发行,1951年第6版。
    《宋元伎艺杂考》,李啸仓著,上海:上杂出版社,1953年版。
    《宋元话本集》,傅惜华选注,上海:上海四联出版社,1955年版。
    《俗讲、说话与白话小说》,孙楷第著,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
    《水浒传的演变》,严敦易著,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宋元明讲唱文学》,叶德均著,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宋元语言词典》,龙潜庵编著,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
    《宋代经济史》,漆伙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宋元小说话本集》(上下),欧刚健、萧相恺编订,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宋元文学史稿》,吴组缃、沈天佑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三国演义考评》,周兆新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宋元平话集》(上下),丁锡根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诗词曲语辞集释》,王镁、曾明德著,北京:语文出版社,1991年版。
    《宋元戏曲史》,王国维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宋代文学史》,孙望、常国武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宋代社会经济史论集》,梁庚尧著,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
    《宋元小说史》,萧相恺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宋元明市语汇释》,王镁著,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宋语言词典》,刘坚、江蓝生主编,袁宾、段晓华、徐时仪、曹澄明编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宋元小说研究》,程毅中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宋代东京研究》,周宝珠著,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日]斯波义信著,方键、何忠礼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宋辽金元小说史》,张兵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宋代语言研究》,李文泽著,北京:线装书局,2001年版。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诗词曲语辞汇释》,张相著,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
    《宋诗纪事补正》,钱钟书著,沈刚:辽宁人民出版社、辽海出版社,2003年版。
    《说话的文化》,董晓萍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宋史研究》,朱瑞熙、程郁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通俗编附直语补证》,[清]翟灏撰,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初版。
    《唐宋笔记语辞汇释》(修订本),王镆著,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2版。
    《文艺民俗学导论》,陈勤建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瓦舍文化与宋元戏剧》,吴晟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小说戏曲论集》,戴望舒著,吴晓玲编,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版。
    《小说词语汇释》,陆澹安编著,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
    《小说见闻录》,戴不凡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戏文概论》,钱南扬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戏曲词语汇释》,陆澹安编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相声溯源》,侯宝林、薛宝琨、汪景寿、李万鹏等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许政扬文存》,许政扬著,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叙事学导论》,罗钢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小说考信编》,徐朔方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小说与戏剧》,蒋伯潜、蒋祖怡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徐复观学术思想评传》,李维武著,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
    《徐复观文集》第一卷《文化与人生》,李维武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第三版),申丹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戏曲小说丛考》,叶德均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版。
    《西域文化影响下的中古小说》,王青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余嘉锡论学杂著》,余嘉锡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元曲释词》(二),顾学颉、王学奇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艺术形态学》,[苏]夏·卡冈著,凌继尧、金亚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
    《元诗纪事》,陈衍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元语言词典》,刘坚、江蓝生主编,李崇兴、黄树先、邵则遂编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文学概论》,[日]盐谷温著,陈彬和译,北京:朴社总发行所朴社出版经理部,1926年版。
    《中国文学概说》,[日]青木正儿著,隋树森译,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版。
    《中国小说概论》,胡怀琛著,上海:世界书局,1944年版。
    《中国小说论集》(原名《银字集》),赵景深著,上海:永祥印书馆,1950年第3版。
    《中国近世戏曲史》,[日]青木正儿著、王古鲁译,上海: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6年新1版。
    《醉翁谈录》,[宋]罗烨著,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卷,刘大杰著,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中国文学史》(三),游国恩等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
    《中国小说史略》,鲁迅著,北京:人比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中国文学史》(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版。
    《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著,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
    《中国小说丛考》,赵景深著,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版。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杨荫浏著,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
    《宗教词典》,任继愈主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
    《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台湾香港论文选辑》,刘世德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中国小说史》,郭箴一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版。
    《中国白话小说史》,[美]韩南著、尹慧珉译,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齐裕煜著,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大文学史》,谢无量编,上海:中华书局,1926年第10版。
    《中国消费经济思想史》,欧阳卫民著,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1月版。
    《中国小说源流论》,石昌渝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
    《中国俗文学史》,郑振铎著,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文学史》下卷,章培恒、骆玉明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叙事学》,杨义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杨义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文学史》第三卷,袁行霈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孙逊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文学研究》,郑振铎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美]夏志清著,胡益民等译,陈正发校,南吕: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历史小说的艺术流变》,纪德君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市民文学史》,谢桃坊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杨宽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诸宫调研究》,龙建国著,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戏曲发展史》,廖奔、刘彦君著,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戏剧史长编》,周贻白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古代叙事观念与意识形态》,高小康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曲艺概论》,姜昆、戴宏森主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曲艺通史》,姜昆、倪钟之主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兵小说论集》,张兵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中国文学史简明教程》,王齐洲等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政娘:《讲史与咏史诗》,(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张政娘:《问答录与<说参请>》,(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七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路工:《腐代的说话与变文》,《民间文学》,1962年第6期。
    滕维雅:《论朱代话本小说的起源——兼与郑振铎、孙楷第诸先生商榷》,《新建设》,1958年9月号。
    宁宗一:《从罗烨<醉翁谈录>谈“说话”艺术》,《南开大学学报》(哲社版),1978年4~5期。
    黄进德:《南宋说话“家数”考辨——铁骑儿“自成一家数”说商兑》,《群众论丛》,1981年第4期。
    皮述民:《宋人“说话”分类的商榷》,《北方论丛》,1987年第1期。
    [日]增田涉:《论“话本”的定义》,《古典文学知识》,1988年第2期。
    张锦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说话”家数考论——兼谈朱人“说话”分类问题》,《学术交流》,1989年第3期。
    朱瑞熙:《宋代官民的称谓》,《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3期。
    程民生:《汴京文明对南宋杭州的影响》,《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
    [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刘俊文主编、黄约瑟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中华书局,1992年。
    周兆新:《“话本”释义》,《国学研究》第二卷,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廖奔:《从梵剧到俗讲——对一种文化转型现象的剖析》,《文学遗产》,1995年第1期。
    刘兴汉:《南宋说话四家的再探讨》,《文学遗产》,1996年第6期。
    康来新:《始有意治之——宋人在小说学的开展意义》,《明清小说研究》,1997年第4期。
    龙登高:《略论宋代社会各阶层的演变趋势》,《中州学刊》,1998年第3期。
    孟昭连《作者·叙述者·说书人——中国古代小说叙事主体之演进》,《明清小说研究》,1998年第4期。
    王振良:《说话伎艺渊源考论》,《明清小说研究》,1998年第4期。
    王振良:《合生考论》,《天津师大学报》,1998年第5期。
    孙步忠:《敦煌藏卷中的白话小说是中国白话小说的源头》,《敦煌研究》,1999年第3期。
    潘建国:《佛教俗讲、转变伎艺与宋元说话》,《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4期。
    纪德君:《20世纪宋元平话的发现与研究》,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
    薛克翘:《宋元平话中的佛教影响》,《南亚研究》,2002年第1期。
    白化文:《对敦煌俗文学中讲唱文学作品的一些思考》,《国学研究》第九卷,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楼含松:《论讲史平话的语言特征》,《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6期。
    龙登高:《南宋临安的娱乐市场》,《历史研究》,2002年第5期。
    顾青:《说“平话”》,“小说文献与小说史国际研讨会”论文,2004年。
    纪德君:《宋元小说家话本的叙事艺术探绎》,《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1期。
    楼含松:《讲史平话的体制与款式》,《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5期。
    卢世华:《元代平话研究》,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罗筱玉:《宋元讲史话本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李明:《敦煌变文体式的发展流变》,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于天池:《论宋代小说伎艺的文本形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于天池、郑秀琴:《十七字诗和说诨话》,《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秋之卷。
    胡莲玉:《关于“话本小说”概念的一些思考》,《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第1期。
    于天池、李书:《宋代说书伎艺的演出场所》,《文艺研究》,2006年第2期。
    纪德君:《明代小说与民间说唱之双向互动现象初探》,《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第2期。
    卢世华:《从语义看元代“平话”观念》,《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3期。
    吴松弟:《南宋移民与临安文化》,《历史研究》,2006年第5期。
    楼含松:《拟史:宋元讲史平话的叙事策略》,《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5期。
    纪德君:《<西游记>中的民间说唱遗存》,《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鲁德才:《话本的本与文言话本》,《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第1期。
    倪钟之:《说书:对古典小说的再认识——论民间说书对明清小说的改编》,《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第1期。
    纪德君:《中国古代“说书体”小说文体特征新探》,《文艺研究》,2007年第7期。
    纪德君:《民间说书与中国古代小说的传播》,《学术研究》,2007年第7期。
    [1]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3页。
    [2]萧欣桥、刘祸元:《话本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3]程千帆、吴新雷:《关于宋代的话奉小说》,《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3期,第283页。
    [4]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63-564页。
    [5]欧阳代发:《话本小说史》,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第27-29页。
    [1]姜昆、倪钟之:《中国曲艺通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9页。
    [2]赵俊贤:《说书起源问题质疑》,《文学遗产》增刊第10辑,中华书局,1962年,第102页、104页。
    [3]黄进德:《说话探源》,《扬州师院学报》,1982年3、4合期,第152页-153页。
    [4]张兵:《话本小说史话》,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说话”溯源》,《复旦学报》,1995年第3期,第197页。
    [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88-89页。本书原为作者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义,后经修订增补,先后于1923年、1924年由北京大学新潮社以《中国小说史略》为题分上下册出版,1925年由北京北新书局合印一册出版。1931年北新书局出修订本初版。
    [6]叶德均:《宋元明讲唱文学》,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页。
    [7]滕维雅:《论宋代话本小说的起源——兼与郑振铎、孙楷第诸先生商榷》,《新建设》,1958年第9期,第57、55页。
    [1]孙楷第:《俗讲、说话与白话小说》,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第9页。
    [2]严敦易:《水浒传的演变》,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第59页。
    [3]向达:《敦煌变文集·敦煌变文集引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4页。
    [4]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6-7页、268页。
    [5]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46、548页。
    [6]齐裕焜:《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绪论》,敦煌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7]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27页。
    [8]潘建国:《佛教俗讲、转变伎艺与宋元说话》,《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第86页。
    [9]孙逊:《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6页、137页。
    [1]陈汝衡:《陈汝衡曲艺文选》,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4页。
    [2]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64-565页。
    [3]中科院文研所:《中国文学史》(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691页。
    [4]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下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1页。
    [5]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5页。
    [6]路工:《唐代的说话和变文》,《民间文学》,1962年第6期,第108页。
    [7]王季思:《王季思全集》卷1,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8页。
    [8]陈子展:《宋代文学史》,作家书屋,1945年初版,第180页。
    [9]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88-89页。
    [1]滕维雅:《论宋代话本小说的起源——兼与郑振铎、孙楷第请先生商榷》,《新建设》,1958年第9期,第57页。黄进德:《说话探源》,《扬州师院学报》,1982年3、4合期,第153页。
    [2]许政扬:《许政扬文存》,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35页。郭箴一:《中国小说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191页。
    [3]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17页。
    [4]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51页。
    [5]吴组缃、沈天佑:《宋元文学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24页。
    [6]孙望、常国武:《宋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12页。
    [7]王文宝:《中国俗文学发展史》.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70页。
    [8]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卷3,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43页。
    [9]王齐洲:《中国小说起源探迹》,《文学遗产》,1985年第1期,第16页。
    [1]皮述民:《宋人“说话”分类的商榷》,《北方论丛》,1987年第1期,第87页。
    [2]谢桃坊:《中国市民文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00页注释①;大中:《宋人“说话”究为几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1期,第65页。
    [3]吴组缃、沈天佑:《宋元文学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25页。
    [4]萧相恺:《宋元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7-38页。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附录《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287页。严敦易:《水浒传的演变》,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第59页。孙楷第:《沧州集》上册《宋朝说话人的家数问题》,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4-85页。
    [2][日]青木正儿著、隋树森译:《中国文学概说》,开明书店,1938年版,第140页。陈汝衡:《陈汝衡曲艺文选》,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51页、306页。李啸仓:《宋元伎艺杂考》,上杂出版社,1953年版,第86页。
    [3]王古鲁:《二刻拍案惊奇》附录二《南来说话人四家的分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787-788页;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07页。
    [4]王文宝:《中国俗文学发展史》,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81页。
    [1]冯保善:《宋人说话家数考辨》,《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4期,第74页、69页。在《宋人说话家数再辨》一文中,他又增加说铁骑儿、学乡谈两家。参见《明清小说研究》,2007年第3期。
    [2]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52页。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3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44页。
    [3]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下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2页。
    [4]孙望、常国武:《宋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15页。
    [5]张锦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说话”家数考论——兼谈宋人“说话”分类问题》,《学术交流》,1989年第3期,第130页。
    [6]黄进德:《南宋说话“家数”考辩—铁骑儿“自成一家数”说商兑》,《群众论从》,1981年第4期,第104页。
    [7]刘兴汉:《南宋说话四家的再探讨》,《文学遗产》,1996年第6期。
    [1]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26页。
    [2]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71页,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28页,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67-70页。
    [3]张兵:《话本小说史话》,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4页。《宋辽金元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4页。
    [4]吴光正:《说话家数考辨补正》,《海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3期,第75-80页。
    [5]鲁德才:《古代白话小说形态发展史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6]李啸仓:《宋元伎艺杂考》,上杂出版社,1953年版,第77页。
    [1]萧欣桥、刘福元:《话本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44页。
    [2]张毅:《关于宋人“说话”的几个问题》,《南开学报》,2000年第3期,第34页。
    [3]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0-41页。
    [1][宋]苏轼撰、王松龄点校:《东坡志林》卷2《记讲筵》,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页。[宋]孟元老挟、尹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序,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页。[明]郎瑛:《七修类稿》卷22《辩证类》,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版,第330页。
    [2][宋]宋敏求撰、诚刚点校:《春明退朝录》卷上,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页。
    [3][宋]盂元老撰、尹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卷3,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13页。
    [4][清]徐松辑:《来会要辑稿·食货》六九之七九,中华书局,2006年影印本,第6369页。
    [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52,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177页。
    [2][宋]朱弁撰、孔凡礼点校:《曲洧旧阅》卷九,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13页。
    [3][宋]孟元老撰、尹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52页。
    [4]学界关于宋代人口的数字不一致,此处数字采自葛剑雄主编、吴松弟著:《中国人口史》卷3《辽金宋元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74页、583页。
    [5][宋]苏辙撰、俞宗宪点校:《龙川别志》卷上,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74页。
    [1][宋]盂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19-120页、298页。
    [2]陈汝衡:《陈汝衡曲艺文选》,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07-408页,另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第357-359页。
    [3]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4-90页。
    [4]盂昭连:《作者·叙述者·说书人:中国古代小说叙事主体之演进》,《明清小说研究》,1998年第4期,第137-152页。
    [1]鲁德才:《古代白话小说形态发展史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2]姜昆、倪钟之:《中国曲艺通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8-248页。
    [3]张勇:《说话的艺术特征及其对话本小说的文体影响》,《苏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第80-82、108页。
    [4]秦勃:《宋代说话艺术的形式和表演伎艺》,《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第54-56、89页。
    [5]陈汝街:《陈汝衡曲艺文选》,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08页,另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说话》,第359页。
    [6]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附录《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289页。
    [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敦煌奉维摩诂经文殊师利问疾品演义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03页、217页。
    [2]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561页。
    [3]孙楷第:《沧州集》上册《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的发展》,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7页。《沧州后集·重印今古奇观序》,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8页。
    [4][美]韩南著、尹慧珉译:《中国白话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0页。
    [5]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259页。
    [6]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59页。
    [7][美]夏志清著、胡益民等译、陈正发校:《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25页。
    [8]鲁德才:《古代白话小说形态发展史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2页。
    [9]乐黛云、陈珏:《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12页。
    [1]侯宝林、薛宝琨、汪景寿、李万鹏:《相声溯源》,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4页。
    [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5-36页。
    [3]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88-89页。
    [4]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1-99页。
    [5]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112页。
    [6]王星琦:《宋元平话的文化意义》,《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2期,第36-43页。
    [日]青木正儿著、隋树森译:《中国文学概说》,上海:开明书店,1938年初版。
    胡怀琛:《中国小说概论》,上海:世界书局,1944年版。
    陈子展:《宋代文学史》重庆:作家书屋,1945年版。
    李啸仓:《宋元伎艺杂考》,上海:上杂出版社,1953年版。
    孙楷第:《俗讲、说话与白话小说》,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
    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叶德均:《宋元明讲唱文学》,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中科院文研所:《中国文学史》(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侯宝林、薛宝琨、汪景寿、李万鹏:《相声溯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王重民、王庆菽、向达、周一良、启功、曾毅公:《敦煌变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郭箴一:《中国小说史》,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版。
    许政扬:《许政扬文存》,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陈汝衡:《陈汝衡曲艺文选》,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5年版。
    [美]韩南著、尹慧珉译:《中国白话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吴组缃、沈天佑:《宋元文学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齐裕焜:《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张兵:《话本小说史话》,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
    欧阳代发:《话本小说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乐黛云、陈珏:《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孙望、常国武:《宋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下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萧相恺:《宋元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3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孙逊:《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夏志清著、胡益民等译、陈正发校:《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南吕: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张兵:《宋辽金元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鲁德才:《古代白话小说形态发展史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谢桃坊:《中国市民文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萧欣桥、刘福元:《话本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姜昆、倪钟之:《中国曲艺通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姜昆、戴宏森:《中国曲艺概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孟元老撰,尹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王齐洲等:《中国文学史简明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孙楷第:《中国短篇白话小说的发展》,《沧州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王古鲁:《二刻拍案惊奇》附录二《南宋说话人四家的分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孙楷第:《重印今古奇观序》,《沧州后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王季思:《从(莺莺传)到(西厢记)》,《王季思全集》第1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滕维雅:《论宋代话本小说的起源——兼与郑振铎、孙楷第诸先生商榷》,《新建设》,1958年第9期。
    路工:《唐代的说话和变文》,《民间文学》,1962年第6期。
    赵俊贤:《说书起源问题质疑》,《文学遗产》增刊第10辑,北京:中华15局,1962年版。
    程千帆、吴新雷:《关于宋代的话本小说》,《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3期。
    黄进德:《南宋说话“家数”考辩—铁骑儿“自成一家数”说商兑》,《群众论丛》,1981年第4期。
    黄进德:《说话探源》,《扬州师院学报》,1982年第3、4合期。
    王齐洲:《中国小说起源探迹》,《文学遗产》,1985年第1期。
    皮述民:《宋人“说话”分类的商榷》,《北方论丛》,1987年第1期。
    大中:《宋人“说话”究为几家》,《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1期。
    张锦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说话”家数考论——兼谈宋人“说话”分类问题》,《学术交流》,1989年第3期。
    王星琦:《宋元平话的文化意义》,《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2期。
    张兵:《“说话”溯源》,《复旦学报》,1995年第3期。
    刘兴汉:《南宋说话四家的再探讨》,《文学遗产》,1996年第6期。
    孟昭连:《作者·叙述者·说书人:中国古代小说叙事主体之演进》,《明清小说研究》,1998年第4期。
    吴光正:《说话家数考辨补正》,《海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3期。
    潘建国:《佛教俗讲、转变伎艺与宋元说话》,《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张毅:《关于宋人“说话”的几个问题》,《南开学报》,2000年第3期。
    龙建国、廖美英:《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文化艺术商品化》,《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冯保善:《宋人说话家数考辨》,《明清小说研究》,2002年第4期。
    李亦辉:《宋人“说话”四家数管窥》,《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尚继武、王敏:《宋“说话四家”研究论争焦点论析》,《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4期。
    宁欣:《转型期的唐宋都城:城市经济社会空间之拓展》,《学术月刊》,2006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