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结集成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西周、春秋时期,中国经历了城邦发展的兴衰,并开始向国家郡县制政体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世界的人类进行了勇敢卓绝地生存斗争探索。这个“轴心时代”对以后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现今的中国文化系统中,保存了那个历史时期的原典:《易》、《诗》、《书》、《山海经》等古籍。孔子以及儒家思想为以后中国社会发展模式奠定了基础,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人们对孔子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
     在这篇论文里,我选取《诗经》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从文学诗歌的角度,以它作为切入口,体验、感悟西周、春秋这段尘封的人类生活,从而更好地认识“人”。
     《诗经》作为一部诗歌总集,反映的到底是哪些人,哪种人,什么人,在哪一个自然地域内的生死悲欢离合?人们处在一种什么样的群体生活环境中?它是谁集结的?在什么时候?在结集之前,诗歌处在一种什么样的创作、使用、传播状态?
     在众多的问题中,我以《诗三百》这个名作为突破口,认为这是由孔子结集命名的一个诗文本,后来的《诗》、《诗经》指的就是这个本子,孔子在编订的时候,可能依据前例对每首诗做了简单的介绍,比如仪式功用、创作时间、本事、社会价值等,现在的诗序,是后来学者在此基础上不断踵事增华的结果。
     同时,孔子进行编订时,是有成规可循的。康王时期形成的颂、南、豳、大雅、小雅乐歌体例是孔子编订的结构基础;西周初中后期和春秋时期创作的诗歌,是使诗达到三百篇的数量基础;主城邦和各个附属城邦的歌诗文本,是《诗三百》编订之前,乐歌流传的文本基础和社会基础。正是孔子的结集命名,才使得《诗三百》作为一个统一的诗歌总集面貌才得以实现。
During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and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hina has experienced city-states, and began to form JunXianZhi regime. This is an important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brave human struggled and explored for survive. This axis era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world civilization has been extremely profound influence. In today's Chinese culture, people preserv the history of the period,such as "The zhouyi ", " The book of songs ", "book", "the ancient sea classics", etc. Confucius and Confucianism influenced later Chinese social development model and laid a foundation. Some people respect Confucius; Some people criticize Confucius.
     In this dissertation, I select "The book of song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the Angle of literary poetry, trying to find what the experiences human life and feelings of people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are, thus better to understand the word of "person".
     I want to know what the poems reflect exactly are? Who's natural death of joys and sorrows? Where dose it take place? Which kind of group life environment? How are they assembled? At what time? Before the rally, how people creat and use those poems?
     In many of the problems, I choose the name of "three hundred poems" as a breakthrough. I think this is collected and named by Confucius, later "poems" and "the book of songs" are the same as the book. Confucius,the editor of the book may make simple introduction, such as ritual function, creation time, background, social value. The later scholars base on this and add other contents in front of every poem.
     Meanwhile, Confucius depend on the stereotype of the structure of KangWang period, "South, Bin, Daya,Xiaoya". According to the fact of the poetry of development, Confucius put those new appeared poems and song poems together. It is Confucius that makes the collection of three hundred poems present a unified appearance.
引文
[1]孔颖达.《毛诗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262-263。
    [2]成伯玛.《毛诗指说·解说》[M].粤东书局,1873年
    [1]王小盾.《诗六义原始》[A].《扬州大学中困文化研究所集刊》第一辑[C],扬州:1998
    [2]王小盾.《中国韵文的传播方式及体质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1996,(1)
    [3]刘毓庆、郭万金.《<诗经>结集历程之研究》[J].文艺研究2005,(5)
    [4]马银琴.《两周诗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孔颖达.《毛诗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陆游.《剑南诗稿》卷七十八.《冬夜读书示子律》
    [1]胡孚琛.《21世纪科学革命的思考—再论道学文化的新科学观》[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7)
    [2]赵自强.http://blog.sina.com.cn/qiangk
    [1]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A].《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金城出版社,1995:237
    [1]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159
    [1]孔颖达.《毛诗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262-263
    [1][清]胡培翚.《仪礼正义》[M].四部备要本
    [2]王国维.《观堂集林》[M].北京:中华书局.1950年
    [3]《诸子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4][清]杜文澜.《古谣谚》[M].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5]周发高主编.《金文诂林》[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74年
    [6][宋]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8]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1980年
    [9]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
    [10]《竹书纪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1]顾颉刚.《古史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2][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3]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上海:上海古籍.1982年
    [14]高亨.《周易古经今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15][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6][清]孙诒让.《周礼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7][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8][清]陈奂.《诗毛氏传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19][清]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20][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1988年
    [2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22]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23][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M].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24]翟相君.《二南系东周王室诗》.《诗经新解》[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25]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26]宋镇豪.《夏商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27]刘毓庆.《雅颂新考》.山西: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5年
    [28]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29]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30]王昆吾.《中国早期艺术与宗教》[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8年
    [31]杨宽.《西周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32]金景芳,吕绍刚.《尚书·虞夏书新解》[M].辽宁:辽宁古籍出版社.2000年
    [33]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34]《吕氏春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
    [35]《淮南鸿烈》[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36]袁珂.《山海经全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
    [37]许倬云.《西周史》(增补本)[M].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38]马银琴.《两周诗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39]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
    [40]李峰.《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41]吕文郁.《春秋战国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
    [42]郭沫若.《郭沫若全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43]袁珂.《中国神话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年
    [44]彭林.《<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1]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一)》和《西周铜器断代(二)[J].考古学报.1955年(10)
    [2]许廷桂.《诗经结集于平王初年考》.《西南师院学报》[J].1979年(4)
    [3]《诗经的搜集和编订》.《浙江师范学院学报》[J].1981年(1)
    [4]吴浩坤.《西周和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的几个问题》.《复旦学报》[J].1984年(1)
    [5]王德培.《略论诗经的起源、性质、流变和史料意义》.《天津师大学报》[J].1984年(1)
    [6]吴予敏.《巫教、酋邦与礼乐渊源》.《北京大学学报》[J].1984年(4)
    [7]李伯敬.《赋体之源不在古诗内部》.镇江师专《教学与进修》[J].1984年(4)
    [8]胡平生,韩自强.《阜诗汉简诗经简论》.《文物》[J].1984年(8)
    [9]阎步克.《士·事·师论——社会分化与中国古代知识群体的形成》.《北京大学学报》[J].1990年(2)
    [10]晁福林.《春秋时期礼的发展与社会观念的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J].1994年(5)
    [11]王廷洽.《<诗经>与渔猎文化》.《中国史研究》[J].1995年(1)
    [12]姜楠.《从<诗经>看周代祭天礼仪》.《天津师大学报》[J].1995年(2)
    [13]宫长为.《<周礼>书中的大宰与小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J].1995年(4)
    [14]王小盾.《中国韵文的传播方式及体质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1996,(1)
    [15]水渭松.《对于“赋诗言志”现象的历史考察兼论<诗经>的编集和演变》.《东方丛刊》[J].1996年(2)
    [16]夏含夷.《从西周礼制改革看<诗经·周颂>的演变》.《河北师院学报》[J].1996年(3)
    [17]陆学明.《文学文本、历史文本及其它》.《社会科学战线》[J].1996年(4)
    [18]孙晓辉.《先秦盲人乐官制度考》.《黄钟武汉音乐学院院报》[J].1996年(4)
    [19]廖群.《“代言”、“自言”与“刺诗”、“淫诗”》.《文史哲》[J].1996年(6)
    [20]蒋南华.《关于<诗经>用历和<诗经>的断代问题》.《贵州社会科学》[J].1997年(4)
    [21]甫之.《试论周诗发展轨迹》.《辽宁大学学报》[J].1997年(4)
    [22]刘宗迪.《禹步·商羊舞·焚巫旭》.《民族艺术》[J].1997年(4)
    [23]夏传才.《诗经学四大公案的现代进展》.《河北学刊》[J].1998年(1)
    [24]向熹.《论<诗经>语言的性质》.《中国韵文学刊》[J].1998年(1)
    [25]蔡骥鸣.《<诗经>后期诗歌衰落的原因分析》.《学术界》[J].1998年(4)
    [26]郭玉良.《关于“儒”的原始意义的探讨》.《复旦大学学报》[J].1998年(6)
    [27]李金坤.《诗经作年考略》.《文献》[J].1999年(2)
    [28]翟相君.《关雎是求贤诗》.《许昌师专学报》[J].2001年(1)
    [29]姚小鸥.《<诗经·关雎>篇与<关雎序>》.《文艺研究》[J].2001年(6)
    [30]罗春英.《“汉有游女”中的“游女”——兼与程俊英先生商榷》.《江西教 育学院学报》[J].2002年(1)
    [31]刘宗迪.《昆仑山原型考》.《文化研究》[J].2003年第(3)
    [32]朱兮.《对<六舞>历史内涵的一点思考》.《北京舞蹈学院学报》[J].2003年(4)
    [33]刘冬颖.《“变风变雅”与春秋时代的城邑文明》.《北方论丛》[J].2004年(1)
    [34]陈彦辉.《春秋行人辞令简论》.《北方论丛》[J].2004年(1)
    [35]刘宗迪.《五行说考源》.《哲学研究》[J].2004年(4)
    [36]过常宝.《<左传>源于史官“传闻”制度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J].2004年(4)
    [37]陈良煜.《“狼跋其胡”质疑》.《青海师范大学学报》[J].2004年(6)
    [38]张树国、梁爱东.《<大武乐章>与“三象考辨”》.《漳州师范学院学报》[J].2005年(1)
    [39]钱志熙.《从歌谣的体制看“<风>诗”的艺术特点》.《北京大学学报》[J].2005年(2)
    [40]韩高年.《先秦仪式发展与赋体的生成》.《求是学刊》[J].2005年(5)
    [41]刘毓庆、郭万金.《<诗经>结集历程之研究》[J].文艺研究2005,(5)
    [42]张国安.《武王<武>乐及其文化渊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J].2006年(1)
    [43]张蒙.《析东周乐官阶层社会身份与职责的流变》.《河南教育<高校版>》[J]2006年(2)
    [44]洛地.《六律名义》.《中国音乐》[J].2006年(2)
    [45]洛地.《同均、同式、同律,我国传统音乐的三层调关系》.同上
    [46]廖群.《筮人“掌三易”及<周易>在先秦的传播》.《周易研究》[J].2006年(5)
    [47]韩高年.《上古授时仪式与农事诗》.《西北师大学报》[J].2006年第(6)
    [48]王秀臣.《夏商文化与雅乐制度的滥觞》.《东北师大学报》[J].2007年(2)
    [49]张国安.《大司乐与师保》.《艺术百家》[J].2008年(5)
    [50]刘毓庆.《<诗>的编订及其文化使命》.《文史哲》[J].2008年(6)
    [51]王洪臣.《<诗经>之前乐诗文本在西周时期的编订》.《湖南科技学院学报》[J].2008年(9)
    [52]谢乃和.《西周官制中王与后分治制度考论》.《东北师大学报》[J].2009年(1)
    [53]李小虎.《瞽矒与中国古代礼乐文化》.《重庆文理学院学报》[J].2009年(3)
    [54]刘宗迪.《礼仪制度与原始舞蹈》.同上
    [55]胡孚琛.《21世纪科学革命的思考—再论道学文化的新科学观》.《社会科学战线》[J].,2010年(7)
    [1]赵逵夫.《周宣王中兴功臣诗考论》[A].《中国文史论丛》第五十五辑[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新加坡陈致.《说“南”——再论<诗经>的分类》[A].台湾《中国文哲研究集刊》第十二期[D].台湾: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3]章必功.《“六诗”探故》[A].《文史》第二十二辑[D].北京:中华书局
    [4]裘锡圭.《甲骨文中的几种乐器名称——释庸、豊、鞀》,《释万》[A].《中华文史论集》1980年第一辑[D].上海:上海古籍
    [5]唐兰.《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A].《唐兰先生金文论集》[D]..北京:紫金城出版社,1995:237
    [6]王昆吾.《诗六义原始》[A].《扬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集刊》[D].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裴登峰.《战国七十年文学编年》[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00年
    [2]邵炳军.《周“二王并立”时期诗歌创作时事考论》[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00年
    [3]张国硕.《夏商时代都城制度研究》[D].河南:郑州大学.2000年
    [4]马银琴.《西周诗史》[D].江苏:扬州大学.2000年
    [5]韩高年.《颂诗的起源与流变》[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李雪山.《商代封国方国及其制度研究》[D].河南:郑州大学.2001年
    [7]刘东影.《“变风变雅”考论》[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江林.《<诗经>与宗周礼乐文明》[D].浙江: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古籍所.2004年
    [9]陈朝云. 《商代聚落体系及其社会功能研究》[D].河南:郑州大学.2004年
    [10]吴晓峰.《<诗经>“二南”篇所载礼俗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2005年
    [11]马兴.《尧舜时代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2]管恩好.《青铜文化与<诗经>发生学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3]赵晓斌.《春秋官制研究——以宗法礼制社会为背景》[D].浙江:浙江大学.2009年
    [14]陈剑.《先秦时期县制的起源与转变》[D].吉林: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2009年
    [1]赵自强.http://blog.sina.com.cn/qiangk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