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因明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汉传因明是在汉地传承与发展的因明,从古至今,已呈现出明显的五个发展阶段。本文以两条交织的主线贯串于五大发展阶段,其一是汉传因明传承与发展的历程和概况,这是本文研究的基石,二是对汉传因明传承与发展状况的考察,即是研究的最终目标,其中探讨了汉传因明传承的特点、规律,以及研究与发展的趋势,并研究了汉传因明兴衰的原因及影响。第一至五章是从两个方面对汉传因明的五个发展阶段的细致考察,第六章是对汉传因明传承与发展的整体研究。
     第一章,古因明的传入。主要研究了古因明传入的背景及概况,并提炼了《方便心论》、《回诤论》、《瑜伽师地论》、《顺中论》、《显扬圣教论》、《阿毗达磨集论》和《如实论》等古因明典籍的基本理论内容,阐述了古因明传入的影响,以及未能广为传播的原因。
     第二章,新因明的传入与弘扬。在探讨新因明传入背景和概况的基础上,研究了玄奘对因明本土化的贡献,窥基、神泰、文轨、慧沼、智周、净眼和义净等法师的因明思想,以及在家众吕才的因明思想,并关注了儒释之辩,考察了因明传入日本、朝鲜的情况,以及唐代因明的地位及影响。
     第三章,衰微期的因明传承。在考察宋、明时期因明传承状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延寿、真界、王肯堂、明昱、智旭等学者的因明思想;并反思了因明衰微的原因。
     第四章,汉传因明的复苏与传承。考察了20世纪初汉传因明复苏的背景,五十年代以前因明研习高潮期的主要表现和成就,以及五十至七十年代汉传因明缓慢发展的原因和状况。概述了这一时期因明传承与研究的特点:以在家学者为研究主体,以文献校勘、翻译、整理为重点,以因明基本理论的阐释为中心,并开始关注因明与逻辑的比较研究,开创了汉传因明研究的新局面。
     第五章,汉传因明的复兴、研究与发展。详细论述了20世纪后期汉传因明复兴与研习的状况,以及21世纪初汉传因明的研究与发展;并探讨了当代因明研究的几个特点:研究主体多样化,研究领域扩大化,研究内容集中化、理论化,研究方法、角度多元化,因明研究有序化等。关注了因明研究的焦点问题,如因明论著的翻译、对勘研究,同品、异品的定义及相关问题的论争,因三相的研究,因明论式的研究,唯识比量的研究,因明“喻”的研究,因明中谬误的研究,因明学者的思想研究,发展史方面的研究,因明的比较研究,因明的应用研究,因明划归佛家(教)逻辑之辩,因明与《文心雕龙》的关系,汉传因明研究的得失,以及其他方面的研究,并尽可能为客观、科学地解决部分学术争议问题创造条件。
     第六章,汉传因明传承与发展的特点、省思及展望。汉传因明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鲜明的阶段性与时代特征,与社会政治环境密切相关,并随佛教、唯识宗的兴衰而兴衰;从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其宗教色彩逐渐减弱,并且影响日渐广泛;其研究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型。汉传因明的传承与发展受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以及传统思维方式、学者主观因素、因明自身因素和弘传对象的制约;要保持汉传因明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注重因明功用性的发挥。汉传因明的研究还需要与中国文化建设、世界文化交流和佛教自身发展相结合。
From ancient to nowaday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Hetuvidya in Chinese Language-Area has displayed five stages of development obviously. The two mainlines as a twisted-pair runs through the five stages of development, the one is the course and overview of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Hetuvidya in Chinese Language-Area, this is the foundation of this paper; the other is the research on the state of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Hetuvidya in Chinese Language-Area, this is the ultimate target of the research, and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 and law of the inheritance of Hetuvidya in Chinese Language-Area, the trend of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Hetuvidya in Chinese Language-Area, and the reason and inflence of Hetuvidya in Chinese Language-Area to rise and decline. Chapter first to fifth research on the five stages of development of Hetuvidya in Chinese Language-Area detailedly in two aspect, chapter sixth researchs on the whole of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Hetuvidya in Chinese Language-Area.
     The first chapter, the introduction of ancient Hetuvidya. Research on the h 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overview of the introduction of ancient Hetuvidya, an d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classical books of ancient Hetuvidya, such as Upaya kausalyahrdaysastra, Vigraha Vyavartanl Karika, Yogacarabhumis astra, Madhya ntanu-gamasastra, Prakara□aryavaca-sastra, Mahayanabhidharma-samuccaya, T arkasastra and so on. And discussed the inflence of the introduction of ancien t Hetuvidya, and the reason of ancient Hetuvidya can not spread widely.
     ChapterⅡ, the introduction and carrying forward of new Hetuvidya. Research o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overview of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Hetuvidya, and Xuan Zang's contribution to localization of Hetuvidya, and the thoughts of Buddhist on Hetuvidya, such as Kui Ji, Shen Tai, Wen Gui, Hui Zhao, Zhi Zhou, Jing Yan, Yi Jing, and so on. This chapter also researchs on Lv Cai's thoughts of Hetuvidya, and the debate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and the state of introducing into Japan and North Korea, study on the status and influence of Hetuvidya in Tang dynasty at last.
     ChapterⅢthe inheritance of Hetuvidya in decadency times. Reaearch on the thoughts of scholars, such as Yan Shou, Zhen Jie, Wang Kentang, Ming Yu, Zhi Xu, and so on, on the basis of the state of Song and Ming dynasty, and reflect on the reasons for the decadency of Hetuvidya in Song and Ming dynasty.
     Chapter IV, the recovery and inheritance of Hetuvidya in Chinese Language-Area. Firstly, research o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recovery of Hetuvidya from the end of 19th century to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Secondly, on the achievements of studying Hetuvidya before 1950s; Thirdly, reflect on the main reasons for developing slowly of Hetuvidya in Chinese Language-Area from 1950s to 1970s; Fourthly,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heritance and research of Hetuvidya in Chinese Language-Area.
     Chapter V, the reviv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Hetuvidya in Chinese Language-Area. This chapter studys on the state of Hetuvidya in the end of 20th century detailedly, and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Hetuvidya in the beginning of 21th century.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earch of Hetuvidya in Chinese Language-Area of this generation. And concentrates on the major fields of Hetuvidya study during this period on the basis of describing the academic activities and achievements of Hetuvidya detailedly, Such as the translation and proofreading of the treatise, the definition of Sapak□a and Vipak□a, Trairupya, the study of the way of argumentation, the Anumana of consciousness-only, the D□□□anta of Hetuvidya, the fallacy of Hetuvidya, study on the thoughts of scholars, the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Hetuvidya,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Hetuvidya, the application of Hetuvidya, the debate between Hetuvidya with Buddhism Logic, the relation between Hetuvidya with The Literary Mind and Carving of Dragons, the gain and loss of the study of Hetuvidya, the study on others, etc. 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solving some dispute of academic objectively and scientifically as far as possible.
     Chapter VI, on the characteristics, reflection and prospects of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Hetuvidya in Chinese Language-Area.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Hetuvidya in Chinese Language-Area has some obvious stages and times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with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 closely, rise and fall with the Dharmalaksana Sect and Buddhism. The religious characteristics of Hetuvidya is weakened gradually and the effect is widespread gradually, judging from the whole developing process of Hetuvidya in Chinese Language-Area, and the study of Hetuvidya changes from unified to multified.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Hetuvidya in Chinese Language-Area influenced by soci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s, restricted by traditional mode of thinking, the subjective factors of scholars, self-factors of Hetuvidya, and the objects of carrying forward and inheritanc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elaborating the function of Hetuvidya in order to keep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Hetuvidya in Chinese Language-Area. The research of Hetuvidya in Chinese Language-Area need to combine with Chinese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and self-development of Buddhism.
引文
①彭漪涟、马钦荣:《逻辑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第265页。
    ①杨金萍、肖平译,中华书局,2008年。
    ② Dov M. Gabbay and John Woods, Handbook of the History of Logic, Elsevier,2004.
    ③ Klaus Glashoff, The Bulletin of Symbolic Logic, Vol.10.No.4, Dec.2004转引自翟锦程:用逻辑的观念审视中国逻辑研究——兼论逻辑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41页。
    ①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3页。
    ②黄忏华:《中国佛教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第32页。
    ③杜继文:《佛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61页。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第473页记为“公元474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
    ②沈剑英:《中国佛教逻辑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7页。
    ③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48页。
    ①《方便心论》卷1<1明造论品>(CBETA, T32, no.1632, p.23, c6-8)
    ②《方便心论》卷1<1明造论品>(CBETA, T32, no.1632, p.23, c27-28)
    ①《方便心论》卷1<1明造论品>(CBETA, T32, no.1632, p.25, b28-c2)
    ②《方便心论》卷1<1明造论品>(CBETA, T32, no.1632, p.26, a2-3)
    ③《方便心论》卷1<1明造论品>(CBETA, T32, no.1632, p.26, a11-13)
    ④《方便心论》卷1<1明造论品>(CBETA, T32, no.1632, p.26, a18)
    ⑤《方便心论》卷1<1明造论品>(CBETA, T32, no.1632, p.23, c15-16)
    ①《方便心论》卷1<2明负处品>(CBETA, T32, no.1632, p.26, c6-8)
    ①《方便心论》卷1<4相应品>(CBETA, T32, no.1632, p.27, c25-p.28, al)
    ②释水月:《古因明要解》,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48页。原文20种立破序号有误,已更正。
    ①参见杨惠南:龙树《回诤论》中“量”之理论的研究,http://book.86fo.cn/hhfg/fjyzx/f51.html[2009.11.02].
    ②《回诤论》卷1(CBETA, T32, no.1631, p.19, a23-28)
    ③参见杨惠南:龙树《回诤论》中“量”之理论的研究,http://book.86fo.cn/hhfg/fjyzx/f51.html[2009.11.02].
    ④《回诤论》卷1(CBETA, T32, no.1631, p.20, c11-12)
    ①姚南强:《因明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第79-80页。
    ②沈剑英:《中国佛教逻辑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4页。
    ③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66页。
    ④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97页。
    ⑤《瑜伽师地论》第十五卷http://www.hhfg.org/fjyj/fl31_2.html#p13[2009.11.10].
    ①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71-72页。
    ②释水月:《古因明要解》,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52页。
    ①《顺中论》卷1(CBETA, T30, no.1565, p.41, c7-11)
    ②《顺中论》卷1(CBETA, T30, no.1565, p.41, c15-16)
    ③《顺中论》卷1(CBETA, T30, no.1565, p.42, a24)
    ①详见许地山:《陈那以前中观派与瑜伽派之因明》,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01-303页。
    ②参见彭漪涟、马钦荣:《逻辑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第261页。
    ①《大乘阿昆达磨杂集论》卷16<4论品>(CBETA, T31, no.1606, p.771, a14-16)
    ②《大乘阿昆达磨集论》卷7<4论议品>(CBETA, T31, no.1605, p.693, b28-cl)
    ③《大乘阿昆达磨集论》卷7<4论议品>(CBETA, T31, no.1605, p.693, c2-9)
    ④《大乘阿昆达磨集论》卷7<4论议品>(CBETA, T31, no.1605, p.693, c11-12)
    ①《如实论(反质难品)》卷1<2道理难品>(CBETA,T32,no.1633,p.30, c27-p.31,al)
    ②《如实论(反质难品)》卷1<3堕负处品>(CBETA, T32, no.1633, p.35, b18-20)
    ③《如实论(反质难品)》卷1<3堕负处品>(CBETA, T32, no.1633, p.35, b20-24)
    ①参见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75-77页。
    ②《顺中论》卷1(CBETA, T30, no.1565, p.42, a24)
    ③《如实论(反质难品)》卷1<2道理难品>(CBETA, T32, no.1633, p.30, c20-21)
    ④参见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78页。
    ①《如实论(反质难品)》卷1<1无道理难品>(CBETA, T32, no.1633, p.29, a18-20)
    ②《如实论(反质难品)》卷1<无道理难品> (CBETA, T32, no.1633, p.29, a21-25)
    ③《如实论(反质难品)》卷1<1无道理难品>(CBETA, T32, no.1633, p.29, a25-29)
    ④《如实论(反质难品)》卷1<1无道理难品>(CBETA, T32, no.1633, p.29, b4-10)
    ⑤详见张晓翔:论新因明的宗过,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44-46页。
    ①《如实论(反质难品)》卷1<2道理难品>(CBETA, T32, no.1633, p.30, b25-26)
    ②《如实论(反质难品)》卷1<2道理难品>(CBETA, T32, no.1633, p.30, b28-cl)
    ③《如实论(反质难品)》卷1<2道理难品>(CBETA, T32, no.1633, p.33, a7-8)
    ④《如实论(反质难品)》卷1<2道理难品>(CBETA, T32, no.1633, p.33, c18-19)
    ⑤参见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80-82页。
    ⑥《如实论(反质难品)》卷1<3堕负处品>(CBETA, T32, no.1633, p.34, b25-c3)
    ①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77页。
    ①《梁书》卷五十,列传第四十四,转引自祖保家:《文心雕龙选析》,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页。
    ②[梁]刘勰:《文心雕龙》,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年,第116页。
    ③[梁]刘勰:《文心雕龙》,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年,第55页。
    ①《方便心论》卷1<4相应品>(CBETA,T32,no.1632,p.27,c11-13)
    ②详见普慧:《文心雕龙》与佛教成实学,文史哲,1997年,第5期,第56-58页。
    ③释水月:《古因明要解》,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6页。
    ①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24页。
    ①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57页。
    ②《因明入正理论(庄严)疏》卷1(CBETA,X53,no.848,p.680,b12-13//Z1:86,p.330,a6-7//R86,p.659, a6-7)
    ①吕澂:《因明入正理论讲解》,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页。
    ②虞愚:《因明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24页。
    ①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01页。
    ①参见郭良鋆:《因明入正理论》梵汉对照,黄心川:《玄奘研究—第二届铜川玄奘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30页。
    ②参见郭良鋆:《因明入正理论》梵汉对照,黄心川:《玄奘研究——第二届铜川玄奘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36页。
    ③参见郭良鋆:《因明入正理论》梵汉对照,黄心川:《玄奘研究——第二届铜川玄奘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36页。
    ④参见郭良鋆:《因明入正理论》梵汉对照,黄心川:《玄奘研究——第二届铜川玄奘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43页。
    ⑤参见郭良鋆:《因明入正理论》梵汉对照,黄心川:《玄奘研究——第二届铜川玄奘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43页。
    ①虞愚:《因明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01页。
    ①虞愚:《因明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01-102页。
    ②详见虞愚:玄奘对因明的贡献,刘培育编:《虞愚文集》(第一卷),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89-392页。
    ②郑伟宏:窥基《因明入正理论疏》研究,复旦学报,2005年,第3期,第132页。
    ③熊十力:《因明大疏删注》,《熊十力全集》(第一卷),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75-276页。
    ①[唐]窥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1(CBETA, T44, no.1840, p.91, c6-10)
    ②[日]凤潭:《因明论疏瑞源记》,台南:智者出版社,2002年,第7页。
    ③[唐]窥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1(CBETA, T44, no.1840, p.98, b23-c2)
    ①[唐]窥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1(CBETA, T44, no.1840, p.99, a27-b7)
    ②[唐]窥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1(CBETA, T44, no.1840, p.98, a16-19)
    ③沈剑英:《中国佛教逻辑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29页。
    ①[印]陈那:《因明正理门论》,[唐]玄奘(CBETA, T32, no.1628, p.2, c13)
    ②[唐]窥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1(CBETA, T44, no.1840, p.103, c26-p.104, al)
    ③[唐]窥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1(CBETA, T44, no.1840, p.106, a4-7)
    ④[唐]窥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1(CBETA, T44, no.1840, p.101, b29-c3)
    ⑤[唐]窥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1(CBETA, T44, no.1840, p.102, a14-17)
    ①[唐]窥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1(CBETA,T44,no.1840,p.101,c3-12)
    ①[唐]窥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1(CBETA, T44, no.1840, p.101, c14-p.102, a24)
    ①[唐]窥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2 (CBETA, T44, no.1840,p.115,b23-c8)
    ①姚南强:《因明学说史纲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295页。
    ②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67页。
    ③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62页。
    ④[唐]窥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1(CBETA, T44, no.1840, p.98, b29-c1)
    ⑤[唐]窥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1(CBETA, T44, no.1840, p.98, c15-16)
    ⑥[唐]窥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1(CBETA, T44, no.1840, p.99, a6)
    ⑦[唐]窥基:《因明入正理论疏》卷1(CBETA, T44, no.1840, p.100, a9-16)
    ①参见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04页。
    ②《因明正理门论述记》卷1(CBETA,X53,no.847,p.664,a23-b4//Z1:86,p.313,c5-10//R86,p.626,a5-10)
    ①《因明正理门论述记》卷1(CBETA, X53, no.847, p.667, b14-c2//Z1:86, p.316, d2-14//R86, p.632, b2-14)
    ①《因明正理门论述记》卷1(CBETA,X53,no.847,p.677,a5-20//Z1:86,p.326,a11-b8//R86,p.651:all-b8)
    ①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12页。
    ②详见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12-114页。
    ③《因明入正理论(庄严)疏》卷1(CBETA,X53,no.848,p.680,c13-15//Z1:86,p.330,b13-15//R86,p.659, b13-15)
    ①沈剑英:《中国佛教逻辑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99页。
    ②《因明入正理论(庄严)疏》卷1(CBETA, X53,no.848,p.684,c3-12//Z1:86.p.334,b3-12//R86,p.667, b3-12)
    ③《顺中论》卷1(CBETA,T30,no.1565, p.42,a24)
    ④《如实论(反质难品)》卷1<2道理难品>(CBETA,T32,no.1633,p.30,c20-21)
    ①参见沈剑英:《中国佛教逻辑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2页。
    ①《因明入正理论疏后记》卷2(CBETA,X53,no.854,p.854,b15-21//Z1:87,p.13,b13-c1//R87,p.25,b13-p. 26,a1)
    ②参见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66页。
    ③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65页。
    ④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28页。
    ①[日]武邑尚邦:《因明学的起源与发展》,杨金萍、肖平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40页。
    ②参见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33页。
    ③详见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34-137页。
    ①另一说义净是范阳(今北京西南)人。
    ②《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13(CBETA, T55, no.2157, p.870, b25-26)
    ③《开元释教录》卷9(CBETA, T55, no.2154, p.568, b19-21)
    ④沈剑英:《中国佛教逻辑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77页。
    ①沈剑英:《中国佛教逻辑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74页。
    ②徐东来:义净对因明学的贡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第27页。
    ①[唐]吕才:因明注解立破义图序,[清]董诰:《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721页。
    ②慧立、彦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CBETA电子版,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06年。
    ③蔡伯铭:吕才与因明,黄石师院学报,1984年,第1期,第63页。
    ①刚晓:佛教论辩(节选),首届国际因明学术会议交流文集,杭州,2006年,第396页。
    ②[唐]吕才:因明注解立破义图序,[清]董诰:《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721页。
    ③[唐]窥基:《因明大疏》,CBETA电子版,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06年。
    ①[唐]吕才:因明注解立破义图序,[清]董诰:《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721页。
    ②[唐]吕才:因明注解立破义图序,[清]董诰:《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721页。
    ①[唐]吕才:因明注解立破义图序,[清]董诰:《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721页。
    ②[唐]窥基:《因明大疏》,CBETA电子版,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06年。
    ①[唐]窥基:《因明大疏》,CBETA电子版,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06年。
    ②慧立、彦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CBETA电子版,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06年。
    ①[唐]慧沼:《因明义断》,CBETA电子版,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06年。
    ②[印]商羯罗主:《因明入正理论》,CBETA电子版,[唐]玄奘译,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06年。
    ③[唐]窥基:《因明大疏》,CBETA电子版,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06年。
    ④吕澂:《因明入正理论讲解》,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0-11页。
    ⑤韩廷杰:有关梵本入论的几个问题,张忠义、光泉、刚晓:《因明新论》,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42页。
    ①韩廷杰:有关梵本入论的几个问题,张忠义、光泉、刚晓:《因明新论》,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42页。
    ②韩廷杰:有关梵本入论的几个问题,张忠义、光泉、刚晓:《因明新论》,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42页。
    ③韩廷杰:有关梵本入论的几个问题,张忠义、光泉、刚晓:《因明新论》,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43页。
    ①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CBETA电子版,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06年。
    ②吕澂:《因明入正理论讲解》,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6页。
    ①姚南强:《因明学说史纲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12-13页。
    ①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CBETA电子版,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06年。
    ②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CBETA电子版,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06年。
    ③慧立、彦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CBETA电子版,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06年。
    ①慧立、彦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CBETA电子版,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06年
    ②[唐]吕才:因明注解立破义图序,[清]董诰:《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721页。
    ③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113页。
    ④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116页。
    ①慧立、彦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CBETA电子版,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06年。
    ②张国刚:《唐代官制》,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第92页。
    ③慧立、彦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CBETA电子版,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06年。
    ④慧立、彦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CBETA电子版,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06年。
    ①慧立、彦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CBETA电子版,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06年。
    ②慧立、彦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CBETA电子版,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06年。
    ①大慈恩寺志,CBETA电子版,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06年。
    ①杨沛荪:《中国逻辑思想史教程》,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82页。
    ②周山:因明与名辩,因明研究工作小组:《因明新探》,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19-120页。
    ③杨沛荪:《中国逻辑思想史教程》,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83页
    ④刚晓:佛为定量,张忠义、光泉、刚晓:《因明新论》,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65页。
    ①李润生、蔡黎德:因明逻辑真值量化的探索,张忠义、光泉、刚晓:《因明新论》,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199页。
    ①目录包括印度原典16部,中国学者(震旦)著撰59部,日本学者(扶桑)著作84部,遗憾的是目录中提及的很多中国因明著作现已不存。
    ②因明论疏瑞源记附叙,[日]凤潭:《因明论疏瑞源记》,台南:智者出版社,2002年,第587页。
    ①因明论疏瑞源记附叙,[日]凤潭:《因明论疏瑞源记》,台南:智者出版社,2002年,第588-589页。
    ②[日]凤潭:《因明论疏瑞源记》(卷三),台南:智者出版社,2002年,第141页。
    ③[日]凤潭:《因明论疏瑞源记》(卷三),台南:智者出版社,2002年,第141页。
    ④[日]凤潭:《因明论疏瑞源记》(卷三),台南:智者出版社,2002年,第141页。
    ⑤[日]凤潭:《因明论疏瑞源记》(卷三),台南:智者出版社,2002年,第141页。
    ①[日]凤潭:《因明论疏瑞源记》(卷二),台南:智者出版社,2002年,第1页。
    ②[唐]智周:《因明入正理论疏后记》,CBETA电子佛典,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07年。
    ③因明论疏瑞源记附叙,[日]凤潭:《因明论疏瑞源记》,台南:智者出版社,2002年,第590页。
    ④[日]凤潭:《因明论疏瑞源记》,台南:智者出版社,2002年,第96页。
    ⑤[日]善珠:《因明论疏明灯抄》(卷二),CBETA电子佛典,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07年。
    ⑥因明论疏瑞源记附叙,[日]凤潭:《因明论疏瑞源记》,台南:智者出版社,2002年,第637页。
    ①郑伟宏:《佛家逻辑通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6页。
    ①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112页。
    ①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69页。
    ②[日]凤潭:《因明论疏瑞源记》,台南:智者出版社,2002年,第581-582页。
    ①沈剑英:《中国佛教逻辑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10页。
    ①《宗镜录》卷1(CBETA, T48, no.2016, p.417, a20-21)
    ②《宗镜录》卷51(CBETA, T48, no.2016, p.718, a7-11)
    ①《宗镜录》卷51(CBETA, T48, no.2016, p.718, a12-14)
    ②《宗镜录》卷51(CBETA, T48, no.2016, p.719, c13-17)
    ③沈剑英:《中国佛教逻辑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10页。
    ④《宗镜录》卷51(CBETA, T48, no.2016, p.720, a3-9)
    ①真界:《因明入正理论解》,卷1(CBETA,X53,no.856,p.909,a8-15//Z1:87,p.44,a5-12//R87,p.87, a5-12)
    ②真界:《因明入正理论解》,卷1(CBETA,X53:no.856,p.910,a2-7//Z1:87,p.44,d17-p.45,a4//R87,p.88, b17-p.89,a4)
    ①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81页。
    ②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82页。
    ③真界:《因明入正理论解》,卷1(CBETA,X53,no.856,p.910,a13-16//Z1:87,p.45,a10-13//R87,p.89, a10-13)
    ④陈大齐:《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9页。
    ⑤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82页。
    ⑥真界:《因明入正理论解》,卷1(CBETA,X53,no.856,p.910,c16-p.911,al//Z1:87,p.45,d7-16//R87,p. 90,b7-16)
    ①真界:《因明入正理论解》,卷1(CBETA,X53,no. 856,p.910,b18-c2//Z1:87,p.45,c3-11//R87,p.90, a3-11).
    ②陈大齐:《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72页。
    ③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83页。
    ④陈大齐:《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72页。
    ①王肯堂:《因明入正理论集解》,卷1(CBETA,X53,no.857,p.929,b22//Z1:87,p.64,d12//R87,p.128, b12)
    ①王肯堂:《因明入正理论集解》,卷1(CBETA,X53,no.857,p.931,c8-12//Z1:87,p.67,a4-8//R87,p.133, a4-8)
    ②王肯堂:《因明入正理论集解》,卷1(CBETA,X53,no.857,p.919,a17-18//Z1:87,p.54,c1-2//R87,p.108, a1-2)
    ③王肯堂:《因明入正理论集解》,卷1(CBETA,X53,no.857,p.918,c24-p.919,a19//Z1:87,p.54,b2-c3// R87,p.107,b2-p.108,a3)
    ①王肯堂:《因明入正理论集解》,卷1(CBETA,X53, no.857,p.919,c14-15//Z1:87,p.55,a10-11//R87,p. 109,a10-11)
    ②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83页。
    ③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84页。
    ④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84页。⑤王肯堂:《因明入正理论集解》,卷1(CBETA,X53,no.857,p.925,a5-6//Z1:87,p.60,b7-8//R87,p.119, b7-8)
    ①王肯堂:《因明入正理论集解》,卷1(CBETA,X53,no.857,p.921,a21-24//Z1:87,p.56,c5-8//R87,p.112, a5-8)
    ②王肯堂:《因明入正理论集解》,卷1(CBETA,X53,no.857,p.921,a24-b1//Z1:87,p.56,c8-9//R87,p.112, a8-9)
    ③王肯堂:《因明入正理论集解》,卷1(CBETA,X53,no.857,p.921,b8-18//Z1:87,p.56,c16-d8//R87,p. 112,a16-b8)
    ④王肯堂:《因明入正理论集解》,卷1(CBETA,X53,no.857,p.921,b19-20//Z1:87,p.56,d9-10//R87,p. 112,b9-10)
    ①王肯堂:《因明入正理论集解》,卷1(CBETA,X53,no.857,p.920,b22-c4//Z1:87,p.55,d12-18//R87,p. 110,b12-18)
    ②王肯堂:《因明入正理论集解》,卷1(CBETA,X53,no.857,p.920,c1-2//Z1:87,p.55,d15-16//R87,p.110, b15-16)
    ③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84页。
    ④明昱:《因明入正理论直疏》卷1(CBETA,X53,no.858,p.933,a24-b2//Z1:87,p.68,d9-11//R87,p.136, b9-11)
    ①《因明入正理论直疏》卷1(CBETA,X53,no.858,p.941,a21-23//Z1:87,p.76,d6-8//R87,p.152,b6-8)
    ②《三支比量义钞》卷1(CBETA,X53,no.861,p.957,c13-21//Z1:87,p.90,a7-15//R87,p.179,a7-15)
    ③参见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88-289页。
    ①参见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90页。
    ②《因明入正理论直解》卷1(CBETA,X53,no.859,p.942,a2//Z1:87,p.77,b2//R87,p.153,b2)
    ①《因明入正理论直解》卷1(CBETA,X53,no.859,p.942,c9-13//Z1:87,p.78,a3-7//R87,p.155,a3-7)
    ②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90页。
    ①参见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91页。
    ①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79页。
    ②释刚晓:汉传因明叙要,肖平:《珠玑古巷论因明》,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1页。
    ③沈剑英:《中国佛教逻辑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11页。
    ④沈剑英:《中国佛教逻辑史》,上海:华东帅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12页。
    ⑤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78页。
    ①王肯堂:《因明入正理论集解》,卷1(CBETA,X53,no.857,p.917,c10-13//Z1:87,p.53,a4-7//R87,p.105, a4-7)
    ②王肯堂:《因明入正理论集解》,卷1(CBETA,X53, no.857,p.918,b23-c3//Z1:87,p.53,d13-17//R87,p. 106,b13-17)
    ①黄夏年:《杨仁山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41页。
    ②宋恕(1862-1910年),原名存礼,字燕生,后改名恕,字平子,号六斋,浙江平阳人。1897年在上海曾与日本僧人松林孝纯结缘,开始了解因明,并进行大力提倡,对章太炎影响较大,但最早影响章太炎的是杨文会的弟子夏曾佑。宋恕1903年又前往日本游学,访问过南条文雄等很多佛学和因明专家,归国后仍大力推广因明,著有含有因明理论的《宋氏论理学》一书,但未刊行。
    ①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98页。
    ②姚南强:《因明学说史纲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330-331页。
    ③方授楚:《墨学源流》,北京:中华书局,1937年,第219页。
    ④章太炎:原名,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15页。
    ①章太炎:原名,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14页。
    ②章太炎:原名,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15页。
    ①周云之:《中国逻辑史资料选》(现代卷,下),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1页。
    ②虞愚:《因明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09-110页(太虚序)。
    ③周云之:《中国逻辑史资料选》(现代卷,下),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56页。
    ①参见周云之:《中国逻辑史资料选》(现代卷,下),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67页。
    ②参见周云之:《中国逻辑史资料选》(现代卷,下),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93-594页。
    ③参见周云之:《中国逻辑史资料选》(现代卷,下),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04页。
    ①详见虞愚:《因明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38-140页。
    ②虞愚:《因明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41页。
    ③陈大齐:《因明大疏蠡测》,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重印序第1页。
    ④陈大齐:《因明大疏蠡测》,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重印序第1页。
    ⑤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54页。
    ①详见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55-356页。
    ②周云之:《中国逻辑史资料选》(现代卷,下),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97页。
    ③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14页。
    ①后收录于刘培育、周云之、董志铁:《因明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42页;刘培育:《虞愚文集》(第一卷),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04-244页。
    ①详见虞愚:法称的生平、著作和他的几个学派,刘培育:《虞愚文集》(第一卷),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9-354页。该文原载于《现在佛学》1962年,第1期。
    ②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61页。
    ③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61页。
    ①姚南强:《因明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第190页。
    ①刘培育:《因明研究——佛家逻辑》,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序第1页。
    ①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65页。
    ①宋立道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②杨国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①参见刘培育、周云之、董志铁:《因明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29-337页。
    ②参见刘培育、周云之、董志铁:《因明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38-357页。
    ①参见刘培育、崔清田、孙中原:《因明新探》,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05-232页。
    ②参见刘培育、崔清田、孙中原:《因明新探》,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69-288页。
    ③参见刘培育、崔清田、孙中原:《因明新探》,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89-324页。
    ④二文载于沈剑英:《佛家逻辑》,北京:开明出版社,1992年,第195-236页;后者又发表于《西藏研究》1993年第2期。
    ⑤[苏联]彻尔巴茨基:“中国与日本的佛教逻辑”及“西藏和蒙古的佛教逻辑”,姚南强译,世界宗教资料,1994年,第4期,第11-14页。
    ①[英]凯思:《印度逻辑和原子论:对正理派和胜论的一种解说》,宋立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②[印]阿特里雅:《印度因明学纲要》,杨国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③[日]武邑尚邦:《因明学的起源与发展》,杨金萍、肖平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④《因明入正理论》卷1(CBETA, T32, no.1630. p.11, b7-10)
    ①参见石村:《因明述要》,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9页。
    ②参见剧宗林:“同品”、“异品”解析,第六届全国因明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洛阳,2010年,第70-71页。
    ③参见沈剑英:《因明学研究》(修订本),上海:东方出版社,2002年,第73-74页。
    ④黄志强:因三相管见,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6期,第69页。
    ⑤参见沈剑英:《因明正理门论译解》,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7页。
    ①参见沈剑英:因三相答疑,觉醒:《觉群·学术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85-287页。
    ②参见姚南强:《因明学说史纲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408页。
    ③巫寿康:论《因明正理门论》体系内部的矛盾及解决矛盾的新途径,刘培育:《因明研究——佛家逻辑》,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9页。
    ④参见陈大齐:《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64-72页。
    ⑤参见郑伟宏:论因明的同、异品,上海市逻辑学会:《逻辑学文选》,上海:百家出版社,1988年。
    ⑥郑伟宏:因明概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第106页。
    ⑦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96页。
    ⑧参见刚晓:《佛教因明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第126-130页。
    ①郭桥:同品、异品蠡测,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2期,第60页。
    ②黄志强:“因明研究”指误,广西师院学报,2000年,第3期,第12页。
    ①《顺中论》卷1(CBETA, T30, no.1565, p.42, a24)
    ②《如实论(反质难品)》卷1<2道理难品>(CBETA, T32, no.1633, p.30, c20-21)
    ③《因明正理门论本》卷1(CBETA, T32, no.1628, p.3, a4-5)
    ④《因明入正理论》卷1(CBETA, T32, no.1630, p.11, b6-7)
    ⑤虞愚:《因明学》,中华书局,2006年,第124页。
    ⑥郑伟宏:论因三相,复旦学报,1986年,第2期,第68页。
    ⑦沈剑英:关于《“因”的三相可以缺一吗?》,刘培育、崔清田、孙中原:《因明新探》,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13-144页。
    ⑧参见张忠义:从“定有”看“同品定有性”,社会科学辑刊,1987年,第3期,第25-27页。
    ⑨参见姚南强:因明争论之我见,宁波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第25页。
    ①参见黄志强:再论因三相,南亚研究,1990年,第4期,第53-56页。
    ②详见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97-403页。
    ③参见徐东来:也谈因三相——与黄志强同志商榷,南亚研究,1992年,第2期,第56-59页。
    ④参见孙中原:印度逻辑与中国、希腊逻辑的比较研究,南亚研究,1984年,第4期,第59-62页。
    ①参见郑伟宏:论因三相,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第69-70页。
    ②参见李延铸:因明三支作法与亚氏三段论,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第36页。
    ③参见黄志强:因三相管见,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6期,第67页。
    ④详见周云之:因的“三相”可以缺一吗?,江淮论坛,1988年,第6期,第44-49页。
    ⑤参见姚南强:因明争论之我见,宁波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第25页。
    ⑥李延铸:因明三支作法与亚氏三段论,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第35页。
    ①虞愚:印度逻辑推理与推论式的发展及其贡献,哲学研究,1957年,第5期,第148-158页。
    ②参见杨百顺:印度逻辑论式的演变及其与西方推理式略比,人文杂志,1985年,第5期,第24-28,39页。
    ③阿旺旦增:陈那新因明的论式支分探究,西藏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第11-13页。
    ④参见姚南强:论陈那三支式的逻辑本质——兼与郑伟宏同志商榷,复旦学报,1990年,第6期,第42-43页。
    ⑤参见宋立道:因明三支作法的逻辑性质,贵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第8-12页。
    ①参见周文英:印度逻辑推论式的基本性质,刘培育、崔清田、孙中原:《因明新探》,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74-78页。
    ②参见巫寿康:《因明正理门论》论式中的归纳成分,中国哲学史,1993年,第3期,第84页。
    ③巫寿康:《因明正理门论》论式中的归纳成分,中国哲学史,1993年,第3期,第86页。
    ④参见孙中原:印度逻辑与中国、希腊逻辑的比较研究,刘培育:《因明研究——佛家逻辑》,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56-57页。
    ①郑伟宏:因明概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第108页。
    ②曾祥云:因明三支作法辨析,南亚研究,1993年,第1期,第60页。
    ③参见张忠义、李伟:因明论式只有第一格AAA式吗?佳木斯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第17-19页。
    ①张忠义:试论因明的三支论式,哲学研究,1989年,第8期,第71-76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逻辑1989年,第10期。
    ②曾祥云、杜雄柏:关于三支作法的表述形式——与张忠义先生商榷,佛学研究,1998年,第410页。
    ③参见尹智全:因明三支论式与亚氏推论式,南亚研究,1989年,第1期,第38-40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上),余纪元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9页。
    ②曾祥云、杜雄柏:关于三支作法的表述形式——与张忠义先生商榷,佛学研究,1998年,第412页。
    ③参见张忠义、张家龙:从现代逻辑观点看印度新因明三支论式,哲学研究,2008年,第1期,第108-114页。
    ④参见吕澂:《因明入正理论讲解》,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65-282页
    ⑤张春波:玄奘对唯识学说的发展,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1期,第27-32页。
    ①参见沈剑英:论因明之三种比量与简别方法,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4期,第61-68页。
    ②沈剑英:“真唯识量”略论,刘培育、周云之、董志铁:《因明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12-328页。
    ③参见罗熠:“真唯识量”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2年,第2期,第78-80页。
    ④参见罗炤:应当实事求是地对待“真唯识量”——与沈剑英同志商榷,世界宗教研究,1982年,第3期,第90-100页。
    ①罗炤:有关“真唯识量”的几个问题,世界宗教研究,1988年,第3期,第28-50页。
    ②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9页。
    ③参见郑伟宏:因明三种比量探讨,哲学研究,1988年,第3期,第52-57页。
    ④参见黄志强:论因明比量,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第106-110页。
    ⑤参见张忠义、光泉、刚晓:《因明新论》,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150-199页。
    ①石村:《因明述要》,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74-180页。
    ②参见周云之:因的“三相”可以缺一吗?江淮论坛,1988年,第6期,第47-48页。
    ③参见沈剑英:论因明之喻,哲学研究,1984年,第4期,第53-57页。
    ①陈大齐:《因明大疏蠡测》,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68页。
    ②《因明学研究》再版序,福田,第144期:转引自姚南强:《因明学说史纲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407-408页。
    ③沈剑英:因三相答疑,觉醒:《觉群·学术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86页。
    ④姚南强:论陈那三支式的逻辑本质——兼与郑伟宏同志商榷,复旦学报,1990年,第6期,第43页。
    ⑤刚晓:《佛教因明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第130页
    ⑥刚晓:《佛教因明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第134页。
    ⑦郑伟宏:因明概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第107页。
    ⑧《因明入正理论》卷1(CBETA,T32,no.1630,p.11,b13-15)
    ①参见张忠义、候玉娟:浅析喻在新因明中的作用,哲学动态,2004年,增刊,第50-53页。
    ②高艾华:试论因明论式中的“喻”,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1期,第203-205页。
    ①参见崔清田:吕才的因明研究,河北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第108页。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Ⅰ)》,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第535页。
    ①参见沈剑英:《佛家逻辑》,北京:开明出版社,1992年,第102-164页。
    ②参见沈剑英:论因明之四种相违,学术月刊,1984年,第3期,第36-43页。
    ③参见张忠义、侯玉娟:过论划分之我见,燕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第53-56页。
    ①参见张晓翔:谬误的比较研究,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第10期,第37-41页。
    ①马佩:《玄奘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①详见虞愚:法称在印度逻辑史上的贡献,刘培育:《虞愚文集》(第一卷),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3-338页;原载于《哲学研究》1989年,第2期。
    ②参见沈剑英:《佛家逻辑》,北京:开明出版社,1992年,第165-194页。
    ③参见杨百顺:法称逻辑思想述评,殷都学刊,1986年,第2期,第101-106页。
    ④参见姚南强:论法称对陈那因明的改造和发展,南亚研究,1994年,第3期,第37-41页。
    ⑤参见郑伟宏:论印度佛教逻辑的两个高峰,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85页。
    ⑥参见蔡伯铭:吕才与因明,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第62-67页。
    ①参见沈剑英:论吕才的逻辑思想,学术月刊,1986年,第7期,第23-29页。
    ②参见崔清田:吕才的因明研究,河北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第106-109页。
    ①《因明义断》卷1(CBETA, T44, no.1841, p.145, b23-c2)
    ②彭汶:试论梁启超对墨家逻辑、印度因明和西方逻辑的对比研究,青海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第40-44页。
    ①参见曾祥云:梁启超比较逻辑思想述评,福建论坛,1990年,第1期,第20-25页。
    ②彭漪涟:章太炎对西方逻辑、印度因明和墨家逻辑的对比研究,江汉论坛,1987年,第11期,第43-48页。
    ③参见沈海波:章太炎与因明,湖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第11-14页。
    ①参见董志铁:虞北山论因明优于逻辑,张忠义、光泉、刚晓:《因明新论》,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361-369页。
    ②参见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71-378页。
    ③参见孙中原:日本学者末木刚博对因明的比较研究,思维与智慧,1990年,第3期,第26-28页。
    ①参见孙中原:末木刚博对东西方逻辑和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2年,第6期,第36页。
    ②参见张忠义:对新因明逻辑的理解——与日本末木刚博教授商榷,南亚研究,1991年,第2期,第47-57页。
    ①参见虞愚:因明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哲学研究,1986年,第11期,第65-71页;第12期第50-53,60页。
    ②参见沈剑英:因明学的产生、发展和东渐简论,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4期,第48-56页。
    ③参见姚南强:因明研究四十年述要,哲学研究,1989年,第11期,第68-70页。
    ④详见姚南强:三十年来的中国因明研究,张忠义,光泉:《因明》(第二辑),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8年,第154-164页。
    ⑤刘培育:因明三十四年,刘培育、崔清田、孙中原:《因明新探》,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8-67页。
    ①详见郑伟宏:《佛家逻辑通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20页。
    ②参见吴志雄:古代三大逻辑学说证明理论的简单比较,中山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第27-31页;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逻辑,1984年,第6期。
    ①参见谷振旨:东西方逻辑探源与比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第44-47页。
    ②参见陈克守:墨辩、因明与亚里士多德的归纳逻辑比较,齐鲁学刊,1989年,第6期,第31-34页。
    ③参见吴志雄:因明、“墨辩”、亚里士多德逻辑比较研究,中山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第17-22页。
    ④参见姚南强:墨辩与因明的逻辑比较,上海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第70页。
    ①参见李延铸:因明三支作法与亚氏三段论,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第36-38页。
    ②参见郑伟宏:因明三支作法与逻辑三段论之比较,复旦学报,1987年,第2期,第52-59。
    ③参见崔清田:三支作法与三段论辨析,南开学报,1990年,第3期,第75-80页。
    ④参见巫寿康:三支论式和三段论是互相独立的两种推理形式,哲学研究,1993年,第8期,第70-74页。
    ①参见崔清田:试析《墨辩》的“故”与因明的“因”、“喻”,南开学报,1984年,第6期,第60-64页。
    ②参见曾昭式:论因明之喻与墨辩之理类,南都学坛,1996年,第1期,第49-51页。
    ③参见孙中原:印度逻辑与中国、希腊逻辑的比较研究,南亚研究,1984年,第4期,第62-63页。
    ④翟锦程:比较逻辑研究的几个问题,内蒙古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第113页。
    ⑤曾昭式:逻辑范式与中国现代时期的因明研究,现代哲学,2009年,第5期,第129页。
    ⑥参见王克喜:因明与中国文化,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6期,第14-15页。
    ①参见剧宗林:因明精神与现代社会发展,张忠义、光泉、刚晓:《因明新论》,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429-431页。
    ②参见张忠义:因明与法律推理,中国藏学,2010年,第1期,第93-95页。
    ③详见冯晶:因明的“过”在法律推理中的应用,张忠义、光泉、刚晓:《因明新论》,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466-472页。
    ④张忠义:《因明蠡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⑤参见高振农:因明与佛学,刘培育、崔清田、孙中原编:《因明新探》,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73-180页。
    ①郑伟宏:因明概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第104页。
    ②参见孙志成:试论因明与佛家逻辑的关系,刘培育、崔清田、孙中原编:《因明新探》,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81-187页。
    ③参见方广铝:因明不等于佛家逻辑,刘培育、崔清田、孙中原编:《因明新探》,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88-194页。
    ①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304-305页。
    ②参见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6页。
    ③黄广华:《文心雕龙》与因明学,学术月刊,1984年,第7期,第63页。
    ④黄广华:《文心雕龙》与因明学,学术月刊,1984年,第7期,第64页。
    ⑤孙蓉蓉:《文心雕龙》的产生和形成辨析,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第19页。
    ⑥孙蓉蓉:再谈《文心雕龙》结构框架的形成——与张一平先生再商榷,河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第42页。
    ①孙蓉蓉:《文心雕龙》的产生和形成辨析,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第20页。
    ②沈剑英:《因明学研究》,台南:智者出版社,1994年,第23页。
    ③张一平:也谈《文心雕龙》结构框架的形成——与孙蓉蓉同志商榷,河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第47-48页。
    ④张一平:也谈《文心雕龙》结构框架的形成——与孙蓉蓉同志商榷,河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第58页。
    ⑤参见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55页。
    ⑥参见普慧:《文心雕龙》与佛教成实学,文史哲,1997年,第5期,第56页。
    ①参见黄志强:“因明研究”指误,广西师院学报,2000年,第3期,第11-16页。
    ①参见黄志强:评因明研究中的几个误区,广西师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18-22页。
    ②沈剑英:因三相答疑,《觉群·学术论文集》(第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78-287页。
    ①姚南强:关于因明“指误”的几点商榷,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132-136页。
    ②参见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90页。
    ③详见郑伟宏:因明与逻辑比较研究百年述评,张忠义、光泉、刚晓:《因明新论》,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493-495页。
    ①《东方著名哲学家评传》(印度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58-359页,徐东来撰写的部分。是黄志强在《评因明研究中的几个误区》批评的部分。
    ②参见杨惠南:龙树《回诤论》中“量”之理论的研究,中华佛学学报,第2期(1988年10月出版)。
    ①参见郑伟宏:论因三相,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第64-67页。
    ①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79页。
    ②释刚晓:汉传因明叙要,肖平:《珠玑古巷论因明》,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1页。
    ③沈剑英:《中国佛教逻辑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11页。
    ④沈剑英:《中国佛教逻辑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12页。
    ①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24页。
    ①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57页。
    ②《因明入正理论(庄严)疏》卷1(CBETA,X53,no.848,p.680,b12-13//Z1:86,p.330,a6-7//R86,p.659, a6-7)
    ①参见黄志强:论因明比量,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第106-110页。
    ①参见刘培育:《虞愚文集》(第一卷),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5-128页。
    ②参见刘培育:《虞愚文集》(第一卷),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8页。
    ①虞愚:《因明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17-118页。
    ②刘培育:《虞愚文集》(第一卷),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9页。
    ①参见翟锦程、张栋豪:逻辑哲学的新动态及其对中国逻辑研究的启发,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77页。
    [1][印]小乘论师:《方便心论》,[后魏]吉迦夜译,大藏经(卷32),中华电子佛典No.1632,CBETA(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下同),2009年。
    [2][印]龙树:《回诤论》,[东魏]毗目智仙译,大藏经(卷32),中华电子佛典No.1631,CBETA,2009年。
    [3][印]龙树、无著:《顺中论》,[东魏]瞿昙译,大藏经(卷30),中华电子佛典No.1565,CBETA,2009年。
    [4][印]无著:《大乘阿昆达磨集论》,[唐]玄奘译,大藏经(卷31),中华电子佛典No.1605,CBETA,2009年。
    [5][印]安慧:《大乘阿昆达磨杂集论》,[唐]玄奘译,大藏经(卷31),中华电子佛典No.1606,CBETA,2009年。
    [6][印]无著:《显扬圣教论》,[唐]玄奘译,大藏经(卷31),中华电子佛典No.1602,CBETA,2009年。
    [7][印]弥勒:《瑜伽师地论》,[唐]玄奘译,大藏经(卷30),中华电子佛典No.1579,CBETA,2009年。
    [8][印]世亲:《如实论》,[梁]真谛译,大藏经(卷32),中华电子佛典No.1633,CBETA,2009年。
    [9][印]陈那:《因明正理门论本》,[唐]玄奘译,大藏经(卷32),中华电子佛典No.1628,CBETA,2009年。
    [10][印]商羯罗主:《因明入正理论》,[唐]玄奘译,大藏经(卷32),中华电子佛典No.1630,CBETA,2009年。
    [11][唐]窥基:《因明入正理论疏》,大藏经(卷44),中华电子佛典No.1840,CBETA,2009年。
    [12][唐]慧立、彦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藏经(卷50),中华电子佛典No.2053,CBETA,2009年。
    [13][唐]神泰:《理门论述记》,大藏经(卷44),中华电子佛典No.1839,CBETA,2009年。
    [14][唐]义净:《因明义断》,大藏经(卷44),中华电子佛典No.1841,CBETA,2009年。
    [15][唐]文轨:《因明入正理论(庄严)疏》,续藏经(卷53),中华电子佛典No.848,CBETA,2009年。
    [16][唐]智周:《因明入正理论疏后记》,续藏经(卷53),中华电子佛典No.854,CBETA,2009年。
    [17][唐]圆照:《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大藏经(卷55),中华电子佛典No.2157,CBETA,2009年。
    [18][唐]智异:《开元释教录》,大藏经(卷55),中华电子佛典No.2154,CBETA,2009年。
    [19][宋]延寿:《三支比量义钞》,续藏经(卷53),中华电子佛典No.861,CBETA,2009 年。
    [20][宋]延寿:《宗镜录》,大藏经(卷48),中华电子佛典No.2016,CBETA,2009年。
    [21][明]智旭:《因明入正理论直解》,续藏经(卷53),中华电子佛典No.859,CBETA,2009年。
    [22][明]真界:《因明入正理论解》,续藏经(卷53),中华电子佛典No.856,CBETA,2009年。
    [23][明]王肯堂:《因明入正理论集解》,续藏经(卷53),中华电子佛典No.857,CBETA,2009年。
    [24][明]明昱:《因明入正理论直疏》,续藏经(卷53),中华电子佛典No.858,CBETA,2009年。
    [25][日]善珠:《因明论疏明灯抄》,CBETA电子佛典,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07年。
    [26][日]凤潭:《因明论疏瑞源记》,台南:智者出版社,2002年。
    [27]方授楚:《墨学源流》,上海:中华书局,1937年。
    [28]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
    [29]石村:《因明述要》,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2006年。
    [30]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31]刘培育、周云之、董志铁:《因明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
    [32]吕澂:《因明入正理论讲解》,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33]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34]张国刚:《唐代官制》,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
    [35]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Ⅰ),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年。
    [36]上海市逻辑学会:《逻辑学文选》,上海:百家出版社,1988年。
    [37]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38]杨沛荪:《中国逻辑思想史教程》,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
    [39]刘培育、崔清田、孙中原:《因明新探》,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
    [40]李匡武:《中国逻辑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
    [41]吕才:因明注解立破义图序,董诰:《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42]周云之:《中国逻辑史资料选》(现代卷,下),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
    [43]沈剑英:《佛家逻辑》,北京:开明出版社,1992年。
    [44]巫寿康:《因明正理门论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
    [45]沈剑英:《因明学研究》,台南:智者出版社,1994年。
    [46]刘培育:《因明研究——佛家逻辑》,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
    [47]刘培育:虞愚文集(第一卷),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
    [48]黄夏年:《杨仁山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49]郑伟宏:《佛家逻辑通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50]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51][战国]墨翟:《墨子》,朱越利,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52][俄]舍尔巴茨基:《佛教逻辑》,宋立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53]马佩:《玄奘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54]黄心川:《玄奘研究——第二届铜川玄奘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55]姚南强:《因明学说史纲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56]金良年:《论语译注》,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57]温公颐、崔清田:《中国逻辑史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58]熊十力:《因明大疏删注》,《熊十力全集》(第一卷),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59]觉醒:《觉群学术论文集》(第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60]沈剑英:《中国佛教逻辑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61]沈剑英:《因明学研究》(修订本),上海:东方出版社,2002年。
    [62]刘振铎:《古代汉语辞海》,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6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上),余纪元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64]刚晓:《汉传因明二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65]彭漪涟、马钦荣:《逻辑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
    [66]周云之:《中国逻辑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67]张家龙:《逻辑学思想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
    [68]Dov M. Gabbay and John Woods, Handbook of the History of Logic, Elsevier,2004.
    [69][梁]刘勰:《文心雕龙》,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年。
    [70]翟锦程:《先秦名学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71][英]凯思:《印度逻辑和原子论:对正理派和胜论的一种解说》,宋立道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72]水月:《古因明要解》,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73]许地山:《陈那以前中观派与瑜伽派之因明》,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74]张忠义,光泉,刚晓:《因明新论》,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
    [75]陈大齐:《因明大疏蠡测》,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76]郭桥:《逻辑与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77]杜继文:《佛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78]虞愚:《因明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79]郑伟宏:《汉传佛教因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80]陈大齐:《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81]沈剑英:《因明正理门论译解》,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82]刚晓:《佛教因明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83][印]阿特里雅:《印度因明学纲要》,杨国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84]张晴:《20世纪的中国逻辑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85]张忠义、光泉:《因明》(第一辑),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年。
    [86]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87]沈剑英:《敦煌因明因明文献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88]张忠义:《因明蠡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89]郑伟宏:《因明正理门论直解》,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90]黄忏华:《中国佛教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
    [91]姚南强:《因明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92][日]武邑尚邦:《因明学的起源与发展》,杨金萍、肖平译,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93]张忠义、光泉:《因明》(第二辑),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8年。
    [94]张忠义、光泉:《因明》(第三辑),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年。
    [95]肖平:《珠玑古巷论因明》,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
    [1]虞愚:印度逻辑推理与推论式的发展及其贡献,1957年,第5期。
    [2]沈剑英:论因明之三种比量与简别方法,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4期。
    [3]张春波:玄奘对唯识学说的发展,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1期。
    [4]沈剑英:因明学的产生、发展和东渐简论,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4期。
    [5]罗炤:“真唯识量”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2年,第2期。
    [6]罗炤:应当实事求是地对待“真唯识量”——与沈剑英同志商榷,世界宗教研究,1982年,第3期。
    [7]吴志雄:古代三大逻辑学说证明理论的简单比较,中山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
    [8]崔清田:试析《墨辩》的“故”与因明的“因”、“喻”,南开学报,1984年,第6期。
    [9]孙中原:印度逻辑与中国、希腊逻辑的比较研究,南亚研究,1984年,第4期。
    [10]蔡伯铭:吕才与因明,黄石师院学报,1984年,第1期。
    [11]沈剑英:论因明之喻,哲学研究,1984年,第4期。
    [12]沈剑英:论因明之四种相违,学术月刊,1984年,第3期。
    [13]黄广华:《文心雕龙》与因明学,学术月刊,1984年,第7期。
    [14]杨百顺:印度逻辑论式的演变及其与西方推理式略比,人文杂志,1985年,第5期。
    [15]宋立道:因明三支作法的逻辑性质,贵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16]郑伟宏:论因三相,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
    [17]李延铸:因明三支作法与亚氏三段论,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
    [18]虞愚:因明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哲学研究,1986年,第11-12期。
    [19]杨百顺:法称逻辑思想述评,殷都学刊,1986年,第2期。
    [20]郑伟宏:论因三相,复旦学报,1986年,第2期。
    [21]沈剑英:论吕才的逻辑思想,学术月刊,1986年,第7期。
    [22]郑伟宏:因明三支作法与逻辑三段论之比较,复旦学报,1987年,第2期。
    [23]张忠义:从“定有”看“同品定有性”,社会科学辑刊,1987年,第3期。
    [24]彭汶:试论梁启超对墨家逻辑、印度因明和西方逻辑的对比研究,青海社会科学,1987 年,第2期。
    [25]彭漪涟:章太炎对西方逻辑、印度因明和墨家逻辑的对比研究,江汉论坛,1987年,第11期。
    [26]谷振旨:东西方逻辑探源与比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
    [27]罗熠:有关“真唯识量”的几个问题,世界宗教研究,1988年,第3期。
    [28]郑伟宏:因明三种比量探讨,哲学研究,1988年,第3期。
    [29]周云之:因的“三相”可以缺一吗?江淮论坛,1988年,第6期。
    [30]杨惠南:龙树《回诤论》中“量”之理论的研究,中华佛学学报,1988年,第2期。
    [31]张忠义:试论因明的三支论式,哲学研究,1989年,第8期。
    [32]沈剑英:略论神泰与文轨的因明研究,上海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
    [33]崔清田:吕才的因明研究,河北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
    [34]尹智全:因明三支论式与亚氏推论式,南亚研究,1989年,第1期。
    [35]陈克守:墨辩、因明与亚里士多德的归纳逻辑比较,齐鲁学刊,1989年,第6期。
    [36]姚南强:因明研究四十年述要,哲学研究,1989年,第11期。
    [37]孙中原:日本学者末木刚博对因明的比较研究,思维与智慧,1990年,第3期。
    [38]郑伟宏:因明概论,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39]崔清田:三支作法与三段论辨析,南开学报,1990年,第3期。
    [40]姚南强:因明争论之我见,宁波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
    [41]黄志强:再论因三相,南亚研究,1990年,第4期。
    [42]曾祥云:梁启超比较逻辑思想述评,福建论坛,1990年,第1期。
    [43]吴志雄:因明、“墨辩”、亚里士多德逻辑比较研究,中山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44]姚南强:论陈那三支式的逻辑本质——兼与郑伟宏同志商榷,复旦学报,1990年,第6期。
    [45]张忠义:对新因明逻辑的理解——与日本末木刚博教授商榷,南亚研究,1991年,第2期。
    [46]徐东来:也谈因三相——与黄志强同志商榷,南亚研究,1992年,第2期。
    [47]孙蓉蓉:《文心雕龙》的产生和形成辨析,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48]姚南强:墨辩与因明的逻辑比较,上海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49]孙中原:末木刚博对东西方逻辑和文化的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2年,第6期。
    [50]巫寿康:《因明正理门论》论式中的归纳成分,中国哲学史,1993年,第3期。
    [51]巫寿康:三支论式和三段论是互相独立的两种推理形式,哲学研究,1993年,第8期。
    [52]曾祥云:因明三支作法辨析,南亚研究,1993年,第1期。
    [53]张忠义、李伟:因明论式只有第一格AAA式吗?佳木斯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
    [54]姚南强:论法称对陈那因明的改造和发展,南亚研究,1994年,第3期。
    [55]张一平:也谈《文心雕龙》结构框架的形成——与孙蓉蓉同志商榷,河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56][苏联]彻尔巴茨基:“中国与日本的佛教逻辑”及“西藏和蒙古的佛教逻辑”,姚南强译, 世界宗教资料,1994年,第4期。
    [57]翟锦程:比较逻辑研究的几个问题,内蒙古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58]曾昭式:论因明之喻与墨辩之理类,南都学坛,1996年,第1期。
    [59]普慧:《文心雕龙》与佛教成实学,文史哲,1997年,第5期。
    [60]黄志强:因三相管见,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6期。
    [61]阿旺旦增:陈那新因明的论式支分探究,西藏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62]沈海波:章太炎与因明,湖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63]孙蓉蓉:再谈《文心雕龙》结构框架的形成——与张一平先生再商榷,河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64]曾祥云、杜雄柏:关于三支作法的表述形式——与张忠义先生商榷,佛学研究,1998年。
    [65]黄志强:论因明比量,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66]郭良望:《因明入正理论》梵汉对照(上),南亚研究,1999年,第2期。
    [67]徐东来:义净对因明学的贡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68]董志铁:东西方逻辑三源交汇与比较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69]徐东来:义净对因明学的贡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70]郑伟宏:论玄奘的因明学成就,法音,1999年,第5期。
    [71]苑成存、张忠义:汉传因明在中国的传播与弘扬,海潮音,1999年,第7期。
    [72]黄志强:三支论式规则探析,广西师院学报,2000年,第1期。
    [73]郑伟宏:唐代因明学研究评介,复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期。
    [74]郭良鋆:《因明入正理论》梵汉对照(下),南亚研究,2000年,第]期。
    [75]郑伟宏:神泰《因明正理门论述记》评介,法音,2000年,第3期。
    [76]黄志强:“因明研究”指误,广西师院学报,2000年,第3期。
    [77]黄志强:三支论式蠡测,人文杂志,2000年,第4期。
    [78]姚南强:因明的历史发展及其贡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79]刘培育:名辩与逻辑、因明的比较研究——百年回顾与思考,中国逻辑学会:《逻辑研究文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80]黄志强:三支论式及其规则初探,南亚研究,2001年,第1期。
    [81]黄志强:佛教义理与因明逻辑,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第1期。
    [82]曾祥云:在历史中解读,在解读中创新,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第1期。
    [83]刘培育:20世纪名辩与逻辑、因明的比较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3期。
    [84]沈剑英:因三相答疑,觉醒:《觉群学术论文集》(第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85]刚晓:关于玄奘法师的真唯识量,佛学研究,2002年。
    [86]黄志强:评因明研究中的几个误区,广西师院学报,2002年,第1期。
    [87]林鸿伟:三支论式及因明学说实质之辨析,现代哲学,2002年,第3期。
    [88]林鸿伟:“因三相”“九句因”及诸“过”与因明的实质,学术研究,2002年,第8期。
    [89]郑伟宏:因明在近代的复苏与弘扬,法音,2002年,第12期。
    [90]黄志强:论因明的逻辑基本规律,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91]曾祥云:因明——佛家对话理论,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2期。
    [92]刚晓:藕益因明得与失,中国文化研究,2003年,第4期。
    [93]姚南强:略论新世纪的因明创新,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4期。
    [94]郑伟宏:“因三相”正本清源,哲学研究,2003年,增刊。
    [95]黄志强:因明与亚里士多德的语言分析比较,学术论坛,2004年,第3期。
    [96]黄志强:墨家逻辑与佛家逻辑之比较,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97]沈海波:略论因明史学上的若干问题,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3期。
    [98]张忠义、侯玉娟:浅析喻在新因明中的作用,哲学动态,2004年,增刊。
    [99]刚晓:因明同、异品定义中为何没有除“宗有法”,觉醒:《觉群学术论文集》(第四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00]刚晓:关于佛教因明的共许问题,佛学研究,2005年。
    [101]林崇安:佛教逻辑与因明论式的运用,法光杂志,2005年,总第192期。
    [102]林崇安:因明论式的推演及其公设略探,法光杂志,2005年,总第193期。
    [103]林崇安:因明论式在佛教推理分析上的应用,内观杂志,2005年,总第32期。
    [104]郑伟宏:窥基《因明入正理疏》研究,复旦学报,2005年,第3期。
    [105]姚南强:再论“因三相”——对郑伟宏《“因三相”正本清源》的几点质疑,华东师大学报,2005年,第3期。
    [106]郑伟宏:再论“因三相”正本清源——兼答姚南强先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07]张忠义、侯玉娟:过论划分之我见,燕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08]王克喜:因明与中国文化,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6期。
    [109]沈剑英:文轨及其《因明入正理论疏》,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1期。
    [110]翟锦程:用逻辑的观念审视中国逻辑研究——兼论逻辑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11]翟锦程:从《逻辑史手册》看逻辑史研究与逻辑学发展的新趋势——兼谈中国逻辑研究的问题,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12]姚南强:关于因明“指误”的几点商榷,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4期。
    [113]郑伟宏:论印度佛教逻辑的两个高峰,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14]张忠义、张家龙:从现代逻辑观点看印度新因明三支论式,哲学研究,2008年,第1期。
    [115]沈剑英:唐代因明研究与敦煌因明写卷,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期。
    [116]高艾华:试论因明论式中的“喻”,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1期。
    [117]郑伟宏:论法称因明的逻辑体系,逻辑学研究,2008年,第2期。
    [118]郭桥:同品、异品蠡测,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2期。
    [119]张晓翔:论新因明的宗过,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20]张忠义、刘纯:由印度因明谱系看其思想演变,世界哲学,2009年,第3期。
    [121]祁顺来:论因明论式中的“喻”,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122]张忠义:因明与墨辩关于逻辑规律的比较研究,嘉应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123]翟锦程,张栋豪:逻辑哲学的新动态及其对中国逻辑研究的启发,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124]曾昭式:逻辑范式与中国现代时期的因明研究,现代哲学,2009年,第5期。
    [125]张晓翔:谬误的比较研究,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第10期。
    [126]郑伟宏:唐代因明研究的最高成就——窥基《因明大疏》评介,法音,2009年,第11期。
    [127]张忠义:因明与法律推理,中国藏学,2010年,第1期。
    [128]剧宗林:“同品”、“异品”解析,第六届全国因明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洛阳,2010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