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两性喜剧电影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的两性喜剧电影(comedy of the sexes),是指以两性关系为叙事主线的喜剧片。美国的两性喜剧片,可以分成诸多小的亚类型,主要包括:怪僻喜剧、浪漫喜剧、青春爱情喜剧等。
     美国两性喜剧电影出现了众多的优秀作品,在美国电影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而目前国内对于美国两性喜剧电影的研究尚处于拓荒状态。国内尚未有专门研究美国两性喜剧电影的专著或者学术论文,相关研究十分匮乏:对其历史进程缺乏必要的最基本的梳理,现有研究只是对于个别导演以及某些亚类型的考察;对于两性喜剧的重要导演、作品以及亚类型的研究也十分薄弱,有许多仍然是研究的盲点,即便对个别导演和亚类型有所介绍,亦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开掘;对于美国两性喜剧的创作特点与喜剧机制缺乏必要的研究,对于美国两性喜剧的意识形态策略更无系统研究。
     本文对于美国两性喜剧电影的研究,既分析其历史变迁,研究其创作特点与发展规律,同时从影片的叙事策略来研究电影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历史学的方法研究其发展轨迹,同时从美学、叙事学的层面上研究影片的喜剧策略与风格特征,并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电影创作的演变。本文立足于类型电影理论、意识形态批评、女权主义批评、结构主义叙事学、弗洛伊德的诙谐理论、巴赫金的狂欢理论等理论体系,对美国两性喜剧电影进行历时性与共时性研究,探讨该类型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种种变化。
     在具体研究思路上,首先在第一章探讨几种美国两性喜剧电影的发展历程与个性;然后在第二、三章分析美国两性喜剧电影的共性,剖析美国两性喜剧电影实现娱乐化的喜剧策略与情节模式;在第四章分析美国两性喜剧电影背后潜隐的意识形态,剖析其意识形态的本质。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国内首次就美国两性喜剧电影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对于国内一直未给予重视的基顿、劳埃德的默片浪漫喜剧,以及怪僻喜剧片、刘别谦喜剧等进行了研究,并首次提出美国两性喜剧的发展历程是一个由狂欢化逐步向正统的喜剧传统归位的过程。
     其次,本文首次分析了美国两性喜剧的喜剧机制、喜剧策略,指出其喜剧性实现的内部机制是里比多(libido)冲动的诙谐转化,并提出欢喜冤家式的性别斗争和易装的性别错位是其实现娱乐神话的喜剧策略,性别错位带来打破禁忌的快感,又可以规避由于跨性别角色而带来的道德风险。并对其情节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归结出了美国两性喜剧的追求、竞争、救赎、准许、对垒、复合、外遇、逃婚等情节模式。
     再次,本文首次剖析了美国两性喜剧电影中的意识形态,指出在好莱坞的两性喜剧叙事中,两性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意识形态置换术”,体现着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隐形书写,将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与冲突以两性之间分歧与斗争的喜剧方式加以展现,化解了社会意识形态斗争的残酷性。同时,在两性对立的斗争过程中,以对于“负面的价值观”的改造,满足了改良社会的愿望,并将不同阶级两性的融合作为阶级矛盾与斗争的象征性解决方式。与此同时,美国两性喜剧也在进行着美国男权性别秩序的再生产,这分别体现在两性关系中男性的支配或主导地位、教化启蒙的主体姿态,以及对于女性的身体规训、男女评价的双重标准等方面。
Comedy of the sexes refers to the comedy which take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xes as the main narrative. American comedy of the sexes can be divided into many small sub- genres: Screwball comedy, romantic comedy, youthful love comedy, etc. Though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outstanding works among American comedy of the sexes and occupy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status, the study on it is still in the pioneering status. There is a lack of the necessary basic research on the significant directors, production, sub-genres, characteristics, comedy mechanism, ideology, or development of it.
     This dissertation analyzes not only the developmen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law of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films with the society and culture. This dissertation also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American comedy of the sexes, and comedy strategy or sty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s, narratology. The study is based upon the film genre theory, ideologiekritik, feminist criticism, structuralism narratology, Sigmund Freud’s theory of humor, Bakhtin's carnival theory.
     Chapter one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individuality of the sub- genres, then chapter two and three explore the universality such as comedy strategy and plot mode for the American comedy of the sexes, chapter four explore the hidden ideology nature.
     First, the innovation lies in the process for conducting a more systematic study for the first time, and first to propound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comedy of the sexes is a process from carnivalization gradually to the orthodox tradition. Second, the innovation lies in the study on comedy mechanism and comedy strategy for American comedy of the sexes, and the comedy mechanism is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libidinal impulses to humor, gender struggle, and cross-dressing is the comedy strategy for it.
     I advance some plot modes of it such as pursue, competition, salvation, permit, oppose, become reconciled, have an affair, running from wedding ceremony, etc.
     Thirdly, there is a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ideology of American comedy of the sexes. Gender relations are very important "ideological replacement" which embodies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by invisible writing. Ideological confrontation and conflict is to be replaced by gender struggle in a comedy manner and, the integration of gender is used as a symbolic solution to class contradictions. It is also engaged in the reproduction of gender order of androcentrism.
引文
13 [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徐昭、胡承伟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第123页。
    14凯尔顿·拉胡依:《笑的世界》,俄克拉荷马大学出版社,1966年版,第73页,转引自[美]斯坦利·梭罗门:《电影的观念》,齐宇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第143页。
    15参见[美]斯坦利·梭罗门:《电影的观念》,齐宇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第142页。
    16同上,第141页。
    17同上,第141页。
    18同上,第145页。
    
    19 [美]斯坦利·梭罗门:《电影的观念》,齐宇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第142-143页。
    20同上,第144页。
    21同上,第144页。
    22 [美]斯坦利·梭罗门:《电影的观念》,齐宇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第142页。
    23同上,参见第144-145页。
    24 [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徐昭、胡承伟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第124页。
    25同上,第126页。
    
    26 [美]斯坦利·梭罗门:《电影的观念》,齐宇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第153页。
    27参见[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第255页。
    28 [美]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周传基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第99页。
    29 Wes D. Gehring: Screwball comedy: a genre of Madcap Romance, Greenwood Press, 1986, P4.
    30迪安五胞胎(Dionne Quintuplets),世界上第一例活下来的五胞胎,生于1934年5月加拿大,在30年代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曾经建了一个大型的“展览馆”,应该说是一个称为“五胞胎天地”的主题公园,“展览”当时世界上第一组存活的五胞胎“迪安五胞胎”,人们可以透过单面镜看着她们玩耍。
    31转引自Wes D. Gehring: Screwball comedy: a genre of Madcap Romance, Greenwood Press, 1986, P4.
    32在棒球比赛中,为防止投手手部之湿滑,裁判员须携带一公用之松脂粉袋(rosin bag),并有责任将其置放于投手板后方之地面。球触于该松脂粉袋时为比赛进行中。
    33参见My Man Godfrey review,Variety,September23,1936,p.16.转引自Wes D. Gehring: Screwball comedy: a genre of Madcap Romance, Greenwood Press, 1986, P4.
    34郑树森:《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37页。
    35 [美]刘易斯·雅各布斯:《美国电影的兴起》,刘宗锟、王华、邢祖文、李雯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版,第573页。
    36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周传基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第101页。
    37蔡卫、游飞:《美国电影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38 Thomas Schatz:《好莱坞类型电影:公式、电影制作与片厂制度》,李亚梅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228页。
    39 [美]刘易斯·雅各布斯:《美国电影的兴起》,刘宗锟、王华、邢祖文、李雯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版,第573页。
    40 Thomas Schatz:《好莱坞类型电影:公式、电影制作与片厂制度》,李亚梅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228-229页。
    41 [美]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周传基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第133页。
    42 Molly Haskell, From Reverence to Rape [New York: Penguin Books,1974], p93,转引自Thomas Schatz:《好莱坞类型电影:公式、电影制作与片厂制度》,李亚梅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256页。
    43 [美]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周传基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第133页。
    44同上,第161页。
    45 [美]刘易斯·雅各布斯:《美国电影的兴起》,刘宗锟、王华、邢祖文、李雯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版,第573页。
    46 [美]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周传基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第132页。
    47同上,第132页。
    48同上,第133页。
    49 [美]刘易斯·雅各布斯:《美国电影的兴起》,刘宗锟、王华、邢祖文、李雯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版,第572—573页。
    50郑树森:《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页。
    51同上,第147页。
    52郑树森:《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页。
    
    53 [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第263页。
    54 [日]山本喜久男:《日美欧比较电影史》,郭二民等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版,第384页。
    55同上,第385页。
    56同上,第385页。
    
    57秦喜清:《刘别谦与洪深早期电影的得失》,《当代电影》2008年第6期。
    58苏汶:《有声喜剧电影的开山大师刘别谦》,《环球银幕画刊》2000年第6期。
    59转引自张荣:《桑弧与刘别谦——〈以太太万岁〉为例》,《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
    60参见晏礼中:《恩斯特·刘别谦:“喜剧之王”的性幽默》,网址:http://www.nikerchina.com/film/dianyingren/ensiteliubiexun.htm
    61《喜剧之王刘别谦》,香港国际电影节会刊,2004年第65页。转引自张荣:《桑弧与刘别谦——〈以太太万岁〉为例》,《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
    62 [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127页。
    63 [美]刘易斯·雅各布斯:《美国电影的兴起》,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377-378页。
    64张荣:《桑弧与刘别谦——〈以太太万岁〉为例》,《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
    65苏汶:《有声喜剧电影的开山大师刘别谦》,《环球银幕画刊》2000年第6期。
    66 [美]刘易斯·雅各布斯:《美国电影的兴起》,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431页。
    67同上,第431页。
    68苏汶:《有声喜剧电影的开山大师刘别谦》,《环球银幕画刊》2000年第6期。
    69 [美]比利·怀尔德:《〈我,费利尼口述自传〉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70 [日]山本喜久男:《日美欧比较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8月版,第383页。
    71 [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徐昭、胡承伟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第278页。
    72同上,第264页。
    73桑弧:《含蓄》,载1945年5月3日《光化日报》。转引自张荣:《桑弧与刘别谦——〈以太太万岁〉为例》,《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
    74江俊绪:《斯特劳亨的遭遇和刘别谦的走红》,《影迷》,1990年第1期。
    75桑弧:《关于家庭喜剧》,载1942年6月24日《社会日报》。转引自张荣:《桑弧与刘别谦——〈以太太万岁〉为例》,《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
    76桑弧:《含蓄》,载1945年5月3日《光化日报》。转引自张荣:《桑弧与刘别谦——〈以太太万岁〉为例》,《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
    77同上。
    78汪春蕾:《旧好莱坞向新好莱坞的演变》,《当代电影》1988年第6期。
    79汪春蕾:《旧好莱坞向新好莱坞的演变》,《当代电影》1988年第6期。
    80见《电影小鬼:“电影的一代”怎样接管了好莱坞》一书第7页。转引自汪春蕾:《旧好莱坞向新好莱坞的演变》,《当代电影》1988年第6期,第62页。
    81见《电影小鬼:“电影的一代”怎样接管了好莱坞》一书第7页。转引自汪春蕾:《旧好莱坞向新好莱坞的演变》,《当代电影》1988年第6期,第62页。
    82参见〔伊朗〕萨达姆·哈姆赛(Shahram Hamzai):《伍迪·艾伦:与伯格曼心性相通》,吕剑虹译,《当代电影》1998年第5期,原文译自伊朗《国际电影》(英文版) 1995年秋季号。
    83钟大丰:《后现代都市孤独的流浪者——美国现代电影喜剧大师伍迪·艾伦》,《当代电影》1992年第5期。
    84引自sleeper:《你所不了解的伍迪·艾伦》,《电影文学》,2003年第9期。
    85伍迪·艾伦:《通向黑暗中的生活》——英格玛·伯格曼自传《魔灯》之书评(《纽约时报》,1988年9月18日星期版,第30页)。转引自〔伊朗〕萨达姆·哈姆赛(Shahram Hamzai),《伍迪·艾伦:与伯格曼心性相通》,吕剑虹译,《当代电影》1998年第5期。
    86同上。
    87引自[美]M·班德勒:《关于伍迪·艾伦的<罪行与错误>》,徐建生译,《世界电影》1990年第1期,第213页。
    88 [法]洛朗·朱利耶:《好莱坞与情路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3-184页。
    89伍迪·艾伦:《通向黑暗中的生活》——英格玛·伯格曼自传《魔灯》之书评(《纽约时报》,1988年9月18日星期版,第30页)。转引自〔伊朗〕萨达姆·哈姆赛(Shahram Hamzai):《伍迪·艾伦:与伯格曼心性相通》,吕剑虹译,《当代电影》1998年第5期。
    90参见杰拉尔德·马斯特:《伍迪·艾伦简介之一:生平》,东方译,王志敏、陈晓云主编《理论与批评:导演的类型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第193页。
    91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李迅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108-109页。
    92参见[法]洛朗·朱利耶:《好莱坞与情路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1页。
    93 Bruce Babington & Peter William Evans:Affairs to remember: comedy of the sexes,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89,P155.
    94同上, P152.
    95参见〔西班牙〕S.德利托:《叙事与叙事者:伍迪·艾伦喜剧电影的进化》,李小刚译,《世界电影》〔西班牙〕S.德利托:《叙事与叙事者:伍迪·艾伦喜剧电影的进化》,李小刚译,《世界电影》1997年第2期第8页注1。
    96王志敏:《电影与批评:电影的类型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版,第246页。
    97 [法]洛朗·朱利耶:《好莱坞与情路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98同上,第3-4页。
    99埃·拉宾:《好莱坞的青春片》,赵无名译,《世界电影》1989年第4期。
    100戴锦华:《电影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3页。
    101 Nakedpig:《冰火纯情——在天国》,《新京报》,2004年08月16日,http://ent.sina.com.cn/2004-08-16/1120475043.html。
    102 [美]埃·拉宾:《好莱坞的青春片》,赵无名译,《世界电影》1989年第4期。
    104 [美]埃·拉宾:《好莱坞的青春片》,赵无名译,《世界电影》1989年第4期。
    105参见[美]斯帝芬妮·扎切莱克:《青春喜剧片》,邓晓娥译,《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原文出自《画面与声音》()1999年第12期。
    106参见[美]斯帝芬妮·扎切莱克:《青春喜剧片》,邓晓娥译,《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原文出自《画面与声音》()1999年第12期。
    107陈淘:《美国青春片中性的政治学》,《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108参见[加]诺斯罗普·弗莱:《喜剧:春天的神话》,傅正明、程朝翔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104页。
    109拉尔夫·皮丁顿:《笑的心理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第85页。
    110陆一帆:《文艺心理学》,江苏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23页。
    111拉尔夫·皮丁顿:《笑的心理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第10页。
    112拉尔夫·皮丁顿:《笑的心理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第88页。
    113陆一帆:《文艺心理学》,江苏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23页。
    114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89页。
    115 [希腊]佚名:《喜剧论纲》,《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七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转引自:胡范铸,《幽默语言学》,上海社会科学院,1987年12月第1版,第31-32页。
    116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180页。
    117参见胡范铸:《幽默语言学》,上海社会科学院,1987年12月第1版,第33页。
    118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84页。
    119参见柏格森:《笑——论滑稽的意义》,转引自傅正明、程朝翔《喜剧:跨学科的透视——代译者前言》,[加]诺斯罗普·弗莱:《喜剧:春天的神话》,傅正明、程朝翔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120柏格森:《笑——论滑稽的意义》,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转引自胡范铸:《幽默语言学》,上海社会科学院,1987年12月第1版,第33页。
    121参见傅正明、程朝翔《喜剧:跨学科的透视——代译者前言》,[加]诺斯罗普·弗莱:《喜剧:春天的神话》,傅正明、程朝翔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122拉尔夫·皮丁顿:《笑的心理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8页。
    123同上,第85页。
    124同上,第90页。
    125郝建:《影视类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7页
    126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
    127《巴赫金全集》第6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1-12页。转引自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12页。
    128 Peter Burke: Popular Culture in Early Modern Europe, Maurice Temple Smith L td, 1978, pp. 186-189.转引自赵勇:《民间话语的开掘与放大:论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
    129郝建:《影视类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9页。
    130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P102-103页。
    131同上,第103页。
    132同上,第104页。
    133同上,第104页。
    134同上,第105页。
    135同上,第105页。
    136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106-107页。
    137同上,第103页。
    138弗洛伊德将这种使女人、同样在较少程度上也使男人使其很困难或不可能从赤裸裸的淫秽那里得到乐趣的力量,称之为“压抑”。参见[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107页。
    139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108页。
    140同上,第108页。
    141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79页。
    142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80页。
    143同上,第P383-384页。
    144同上,第384页。
    145同上,第382页。
    146同上,第382-383页。
    147 Tamara Jeffers Mcdonald: Romantic comedy: boys meet girls genre, Wallflower Press 2007,P20.
    148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周传基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第132页。
    149同上,第132页。
    150 Thomas Schatz :《好莱坞类型电影:公式、电影制作与制片厂制度》,李亚梅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256页.
    151边静:《华语电影中的同性恋话语》,博士论文,中国传媒大学,第102页。
    152鲍震培:《真实与想象———中国古代易装文化的嬗变与文学表现》,《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53李银河:《两性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4-235页。
    154肖鹰:《青春审美文化论——电子时代的“青春”消费》,《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155同上。
    156参见陈时鑫:《60年代凌波的黄梅调电影:分析其反儒家意志以及跨越性别性欲概念》,载《当代电影》2005年第6期第47页。
    157见《荣格文集》英文版卷6,第443页,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转引自郝建、杨勇《类型电影和大众心理模式》,《当代电影》,1988年第4期。
    158许南明:《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97页。
    159参见格雷马斯:《行动元、角色和形象》,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19页。
    160 Mark D. Rubinfeld: Bound to Bond: Gender, Genre, and the Hollywood Romantic Comedy, Westport, Connecticut Praeger, 2001.P.64
    162 [英]休·索海姆,《激情的疏离: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52页。
    163同上,第52页。
    164同上,第52页。
    165田汉,《南国》月刊第2卷第4期“苏俄电影专号卷头语”,转引自周斌《百年中国电影与中外文化》,《文汇报》2005年11月13日,http://www.fda.fudan.edu.cn/fdahome/mrlt/68.htm。
    166让——路易·博德里:《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参见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564页。
    167同上,第565页。
    168 [英]休·索海姆:《激情的疏离: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第52页。
    169同上,第51页。
    170吴卫华、镇涛:《意识形态话语的隐形书写——好莱坞电影的黄白性恋模式》,《文艺争鸣》,2007年第11期。
    171《电影手册》编辑部:《约翰·福特的〈少年林肯〉》,参见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下),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747-748页。
    172 Thomas Schatz:《好莱坞类型电影:公式、电影制作与片厂制度》,李亚梅译,远流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页。
    173李青:《情爱神话与男权世界——论台湾的言情片》,《影视文化》第4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9月版,第144页。
    174同上,第144-145页。
    175李青:《情爱神话与男权世界——论台湾的言情片》,《影视文化》第4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9月版,第145页。
    176 [美]凯特·米利特:《性政治》,宋文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2页。
    177同上,第33页。
    178《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58页,转引自张友伦、肖军、张聪:《美国社会的悖论:民主、平等与性别、种族歧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6页。
    179张友伦、肖军、张聪:《美国社会的悖论:民主、平等与性别、种族歧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3页。
    180同上,第323页。
    181同上,第324页。
    182同上,第325页。
    183同上,第328页。
    184朱世达主编:《当代美国文化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4页。
    185同上,第274-275页。
    186张友伦、肖军、张聪:《美国社会的悖论:民主、平等与性别、种族歧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8页。
    187同上,第354页。
    188张友伦、肖军、张聪:《美国社会的悖论:民主、平等与性别、种族歧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8页。
    189同上,第365页。
    190同上,第371页。
    191同上,第366页。
    192同上,第366页。
    193张友伦、肖军、张聪:《美国社会的悖论:民主、平等与性别、种族歧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9页。
    194同上,第371页。
    195 [美]凯特·米利特:《性政治》,宋文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0-51页。
    196朱世达主编:《当代美国文化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5-276页。
    197张友伦、肖军、张聪:《美国社会的悖论:民主、平等与性别、种族歧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78页。
    198同上,第384页。
    199张友伦、肖军、张聪:《美国社会的悖论:民主、平等与性别、种族歧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0页。
    200朱世达主编:《当代美国文化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0页。
    201同上,第391页。
    
    203参见李银河:《两性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页。
    204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53页。
    205李银河:《两性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7页。
    206杰梅茵·格里尔:《女太监》,漓江出版社内部版,第229页,转引自徐艳蕊:《〈灰姑娘〉的另类解读》,《文学前沿》2002年第2期。
    207转引自[英]休·索海姆:《激情的疏离: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导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5页。
    208 [美]凯特·米利特:《性政治》,宋文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
    209张友伦、肖军、张聪:《美国社会的悖论:民主、平等与性别、种族歧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73页。
    210徐艳蕊:《〈灰姑娘〉的另类解读》,《文学前沿》2002年第2期。
    1. Bruce Babington & Peter William Evans: Affairs to remember: comedy of the sexes,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89.
    2. Tamar Jeffers McDonald: Romantic Comedy: Boy Meets Girl Meets Genre, Wallflower Press, 2007.
    3. Peter William Evans & Celestino Deleyto: Terms Of Endearment: Hollywood Romantic Comedy of the 1980s and 1990s,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8.
    4. Mark D. Rubinfeld: Bound to Bond: Gender, Genre, and the Hollywood Romantic Comedy, Westport, Connecticut Praeger, 2001.
    5. Kalton C. Lahue: The World of Laughter: The Motion Picture Comedy Short, 1910-1930,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66.
    6. Wes D. Gehring: Romantic vs. screwball comedy: charting the difference,Lanham: Scarecrow Press, 2002.
    7. Wes D. Gehring: Screwball comedy: a genre of madcap romance,Westport, nn.: Greenwood Press, 1986.
    8. Steve Vineberg: High comedy in American movies: class and humor from the 1920s to the present,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c2005.
    9. Christopher Beach: Class, language, and American film comedy,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10. Kristine Brunovska Karnick and Henry Jenkins: Classical Hollywood comedy,New York : Routledge,1995.
    11. James Harvey: Romantic comedy in Hollywood from Lubitsch to Sturges,New York : Knopf,1987.
    12. Kathrina Glitre: Hollywood romantic comedy: states of the union, 1934-65.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6
    13. No?l Carroll: Comedy incarnate:Buster Keaton, physical humor, and bodily coping,Malden, MA, USA:Blackwell Pub,2007.
    14. Alan Dale: Comedy is a man in trouble:slapstick in American movies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c2000.
    15. Billy Mernit: Writing the romantic comedy:the art and craft of writing screenplays that sell,New York:Harper Resource, c2000.
    16. Steve Neale and Frank Krutnik: Popular film and television comedy ,London; New York:Routledge, 1990.
    17.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film comedy,New York:Garland Pub. Inc.1987. Jerry Palmer: The logic of the absurd on film and television comedy,London:BFI Pub, 1987.
    18. William Paul: Ernst Lubitsch’s American comedy ,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3.
    19. Elizabeth Kendall: The Runaway Bride :Hollywood Romantic Comedy of the 1930s,New York: Anchor, 1990.
    20. Stanley Cavell: Pursuit of Happiness:The Hollywood Comedy of Remarriage,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1. [美]托马斯·沙兹:《旧好莱坞/新好莱坞:仪式、艺术与工业》,周传基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
    2. [美]汤玛斯·雪兹(Thomas Schatz) :《好莱坞类型电影:公式、电影制作与片场制度》,李亚梅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公司,1999。
    3. [法]雅克琳娜·纳卡奇:《好莱坞电影经典》,巫明明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4. [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徐昭、胡承伟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
    5. [德]乌利希·格雷格尔:《世界电影史(1960年以来)》,郑再新等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6. [美]克莉丝汀·汤普森、大卫·波德维尔:《世界电影史》,陈旭光、何一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 [美]夸特、奥斯特:《当代美国电影》,杜淑英、温飚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8. [美]斯特普尔斯主编:《美国电影史话》,张兴援、郭忠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9. [苏]亚力山大洛夫等:《论电影喜剧》,李溪桥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57。
    10. [澳]理查德·麦克白:《新好莱坞电影》,吴菁等译,华夏出版社,2005。
    11. [美]理查德·席克尔:《伍迪·艾伦:电影人生》,伍芳林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
    12. [英]查理·卓别林:《卓别林自传》,叶冬心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4。
    13. [日]山本喜久男:《日美欧比较电影史》,郭二民等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
    14. [美]斯坦利·梭罗门:《电影的观念》,齐宇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
    15. [美]刘易斯·雅各布斯:《美国电影的兴起》,刘宗锟、王华、邢祖文、李雯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
    16. [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李迅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
    17. [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胡尧之等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
    18. [美]尼克·布朗:《电影理论史评》,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19. [美]托马斯·阿特金斯主编:《西方电影中的性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
    20. [法]洛朗·朱利耶:《好莱坞与情路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1. [加]安德列·戈德罗、[法]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商务印书馆,2005。
    22. [英]帕特里克·富尔赖:《电影理论新发展》,李二仕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23. [匈]伊芙特·皮洛:《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崔君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
    24. [匈]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何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25. [美]夏洛特·钱德勒:《我,费利尼口述自传》,黄翠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6.郝一匡等译:《好莱坞大师谈艺录》,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
    27.蔡卫、游飞:《美国电影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
    28.郑树森:《电影类型与类型电影》,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9.王志敏主编:《理论与批评:电影的类型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30.郝建:《影视类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1.沈国芳:《观念与范式:类型电影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32.聂欣如:《类型电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33.陈孝英等编:《喜剧电影理论在当代世界》,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
    34.中国电影出版社编辑:《喜剧电影讨论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
    35.饶曙光:《中国喜剧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36.李幼蒸:《当代电影美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7.罗慧生:《世界电影美学思潮史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38.朱宗琪:《喜剧研究与喜剧表演》,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39.胡克:《中国电影理论史评》,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40.朱辉军:《电影形态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41.彭吉象:《影视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2.马建平:《美国电影》,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
    43.贝文:《喜剧泰斗——卓别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44.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概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45.钟大丰、梅峰主编:《东方视野中的世界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46.郑雪来主编:《世界电影鉴赏辞典》(1—4编),福建教育出版社。
    47.秦喜清:《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批评与实践》,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48.吕晓志:《中美情景喜剧喜剧性比较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49.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三联书店,2006。
    50.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51.戴锦华:《电影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2.《影视文化》,1991年第4辑,文化艺术出版社。
    53. [美]梅尔文·赫利泽:《喜剧技巧》,古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4.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诙谐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55.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论文学与艺术》,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56. [加]诺斯罗普·弗莱等:《喜剧,春天的神话》,傅正明、程朝翔等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57. [新西兰]拉尔夫·皮丁顿:《笑的心理学》,潘智彪译,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58. [苏]普罗普:《滑稽与笑的问题》,杜书瀛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59. [法]让·诺安:《笑的历史》,果永毅、许崇山译,三联书店,1984。
    60.莫恰:《喜剧》,郭珊宝译,昆仑出版社,1993。
    61. [苏]斯莫尔耶尼诺夫,波列夫:《悲剧和喜剧》,吴行健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58。
    62. [美]苏姗·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63. [苏]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三联书店,1988。
    64. [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6卷,李兆林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65. [苏]鲍列夫:《美学》,乔修业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
    66.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67.陈瘦竹,沈蔚德:《论悲剧与喜剧》,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68.陈孝英:《喜剧美学论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69.苏晖:《西方喜剧美学的现代发展与变异》,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0.于成鲲:《中西喜剧研究:喜剧性与笑》,学林出版社,1992。
    71.张健:《喜剧的守望:现代喜剧论集》,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72.成慧芳:《当代喜剧美学发微》,湖南文艺出版社,2007。
    73.赵康太:《悲喜剧引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
    74.刘强:《中西喜剧意识和形象思维辨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75.上海青年幽默俱乐部编:《中外名家论喜剧、幽默与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7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77.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78.丁亚平:《艺术文化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79.张友伦、肖军、张聪:《美国社会的悖论:民主、平等与性别、种族歧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80.朱世达主编:《当代美国文化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81.施袁喜:《美国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82.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3。
    83. [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84. [法]米歇尔·福科:《性经验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85. [美]凯特-米利特:《性政治》,宋文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86. [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87. [加拿大]安格斯·麦克拉伦:《二十世纪性史》,黄韬、王彦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88. [英]杰佛瑞·威克斯:《20世纪的性理论和性观念》,宋文伟、侯萍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89. [美]伊丽莎白·赖斯:《美国性史》杨德等译,东方出版社,2004。
    90.张红:《从禁忌到解放——20世纪西方性观念的演变》,重庆出版社,2006。
    91.李银河:《两性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 Christing Scodarl: Possession, Attraction, and the Thrill of the Chase: Gendered Myth-Making in Film and Television Comedy of the Sexes,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12(1995),23-29.
    2. Dennis Bingham:“Before She Was a Virgin...”:Doris Day and the Decline of Female Film Comedy in the 1950s and 1960s,Cinema founuti 45. No. 3, Sprin^2006.
    3.David R Shumway: Screwball Comedies: Constructing Romance, Mystifying Marriage , Cinema Journal, 30,No.4,Summer 1991.
    4. Lea Jacobs: Introduction:Before Screwball,Film History, Volume13, PP.335-336, 2001.
    5. Heather Gilmour: Different, Except in a Different Way: Marriage, Divorce, and Gender in the Hollywood Comedy of Remarriage, Journal of Film and Video,50:2 (Summer 1998) pp.26-39.
    6. Kristin Thompson: Lubitsch, acting and the silent romantic comedy, Film History Volume 13, PP390-408, 2001.
    7. Elizabeth Scala: Pretty Women:The Romance of the Fair Unknown, Feminism, and Contemporary Romantic Comedy, Film & History 29:1-2 (1999) PP. 34-45.
    8. Billy Budd Vermillion: The remarriage plot in the 1910s,Film History, Volume13, PP.359-371, 2001.
    9. Jane M. Greene: The Road to Reno: The Awful Truth and the Hollywood Comedy of Remarriage,Film History, Volume13, PP.337-358, 2001.
    1. [美]斯·尼尔,弗·克鲁特尼克:《两性喜剧》,胡正荣译,《世界电影》1994年第1期。
    2. [美]史蒂夫·尼尔,弗兰克·克鲁特尼克:《喜剧与叙事》,徐建生译,《当代电影》,1993年第4期。
    3. [美]埃·拉宾:《好莱坞的青春片》,赵无名译,《世界电影》1989年第4期。
    4. [美]斯帝芬妮·扎切莱克:《青春喜剧片》,邓晓娥译,《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5. [美]康·布·栗山:《卓别林的不纯正的喜剧——生存的艺术》,叶周译,《世界电影》1994年第1期。
    6. [意]基·奥尔德里尼:《卓别林的噱头技巧的内涵》,顾凌远译,《世界电影》,1993年第1期。
    7. [美] L.K.沃尔:《卓别林与情节喜剧》,肖模译,《世界电影》1996年第2期。
    8、[法]让·雷诺阿:《不朽的卓别林》,《世界电影》,刘雯译,1982年第6期。
    9、[法]安·巴赞:《查利·卓别林》,《世界电影》,阮丹青译,1982年第6期。
    10、[苏]库卡尔金:《查利与卓别林》,《世界电影》,苗鹤九译,1979年第3期。
    11、[苏] B·普多夫金:《关于卓别林》,《电影艺术》,李溪播译,1956年第3期。
    12、[苏]亚力山大洛夫:《查利·卓别林》(《电影艺术》,冯由礼译,1956年第3期。
    13、[美]汤·达迪斯:《卓越的喜剧天才勃斯特·基顿》,林瑞颐译,《世界电影》1985年第1期。
    14、[美]彼·帕夏尔:《论基顿喜剧的兴衰》,叶周译,《世界电影》1996年第2期。
    15、[西班牙] S·德利托:《叙事与叙事者:伍迪·艾伦喜剧电影的进化》,李小刚译,李恒基校,《世界电影》,1997年第2期。
    16、[伊朗]萨达姆·哈姆赛:《伍迪·艾伦:与伯格曼心性相通》,吕剑虹译,《当代电影》1998年第5期。
    17、[美]阿·W.普罗伊斯纳:《〈开罗的紫玫瑰〉与喜剧类型》,杨德译,《世界电影》1992年第1期。[美] M·班德勒:《关于伍迪·艾伦的〈罪行与错误〉》,徐建生译,《世界电影》1990年第1期。
    18、[美]莫·狄克斯坦:《城市喜剧与现代性——从卓别林到伍迪·艾伦》,李恒基译,《世界电影》1993年第1期。
    19、[美]克·唐宁:《广义的玫瑰花:伍迪·艾伦对浪漫主义传统的承袭》,谷时宇译,《世界电影》,1992年01期。
    20、[美] H.布雷格,P.萨蒙:《伍迪·艾伦手法之洗练:〈汉娜姐妹〉浅析》,徐建生译,《世界电影》,1992年第1期。
    21、[英]查·卓别林《我的秘诀》,崇业译,《世界电影》1994年第1期。
    22、[美]巴·基顿:《使人发笑的技巧》,崇业译,《世界电影》1994年第1期。
    23、[美]哈·劳埃德:《我的喜剧方法》,崇业译,《世界电影》1994年第1期。
    24、[德]恩·伊洛思:《简论喜剧》,楚人译,《世界电影》1994年第1期。
    25、[德]瓦·哈格曼:《模仿与滑稽》,昌善译,《世界电影》1994年第1期。
    26、[德]艾·巴塔拉斯:《电影中的喜剧手段》,昌善译,《世界电影》1994年第1期。
    27、[美]麦·塞纳特:《喜剧电影家谈喜剧电影》,孙雨译,《世界电影》1991年第3期。
    28、秦牧:《卓别林艺术启示录》,《文艺研究》1979年第3期。
    29、余倩:《看卓别林影片想到的》,《电影艺术》,1979年第6期。
    30、罗艺军:《卓别林美学四题》,《电影艺术》,1979年第6期。
    31、韩默:《含泪的笑——纪念英国电影艺术家卓别林》《世界电影》1978复刊号。
    32、连文光:《论卓别林喜剧电影创作的艺术经验》,《暨南学报》,1992年第4期
    33、朱希良、李艳华:《卓别林的电影艺术特色》(《武警工程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34、孙瑾:《浅论卓别林〈城市之光〉的喜剧观念》,(《现代语文》,2006年第5期。
    35、胡克:《卓别林喜剧电影对中国早期电影观念的影响》,《当代电影》,2006年第5期。
    36、曹新华:《东方幽默与西方幽默:拉吉·卡普尔与查利·卓别林之比较》,《电影艺术》1998年第4期。
    37、钟大丰:《后现代都市孤独的流浪者——美国现代电影喜剧大师伍迪·艾伦》,《当代电影》1992年第5期。
    38、孙慰川、覃嫦:《论伍迪·艾伦电影中的当代知识分子形象》,《当代电影》2008年第1期。.
    39、秦喜清:《刘别谦与洪深早期电影的得失》,《当代电影》2008年第6期。
    40、张荣:《桑弧与刘别谦——〈以太太万岁〉为例》,《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
    41、陈淘:《美国青春片中性的政治学》,《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42、索亚斌:《文化差异中的改造与变异——中西方爱情喜剧的比较》,《当代电影》2004年第3期。
    43、苏汶:《有声喜剧电影的开山大师刘别谦》,《环球银幕画刊》2000年第6期。
    44、汪春蕾:《旧好莱坞向新好莱坞的演变》,《当代电影》1988年第6期。
    45、鲍震培:《真实与想象———中国古代易装文化的嬗变与文学表现》,《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46、肖鹰:《青春审美文化论——电子时代的“青春”消费》,《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47、陈时鑫:《60年代凌波的黄梅调电影:分析其反儒家意志以及跨越性别性欲概念》,《当代电影》2005年第6期。
    48、郝建、杨勇:《类型电影和大众心理模式》,《当代电影》,1988年第4期。
    49、吴卫华、镇涛:《意识形态话语的隐形书写——好莱坞电影的黄白性恋模式》,《文艺争鸣》,2007年第11期。
    50、徐艳蕊:《〈灰姑娘〉的另类解读》,《文学前沿》2002年02期。
    51、陈阳:《“狂欢化”理论与电影叙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52、曾耀农:《喜剧影片与狂欢化理论》,《电影艺术》2002年第2期。
    53、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
    54、陈浩:《论巴赫金“狂欢化”诗学中的“原型”观念》,《俄罗斯文艺》2003年第6期。
    55、修倜:《“狂欢化”理论与喜剧意识——巴赫金的启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Film comment(1974—2008).
    Film quarterly(1958—2007).
    Literature-film quarterly(1958—2007).
    Quarterly review of film and video(2003——2008).
    Film review(1999-2005). Film criticism (2000-2007).
    《世界电影》,《当代电影》,《电影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人大复印资料:影视艺术》。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