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高僧《四书》诠释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晚明儒佛会通是中华文化整合的又一次高峰,在这个宏大的文化思潮中,高僧群体解释儒家典籍《四书》文本尤为引人注目。《四书》经由朱熹整理之后,升格为儒家新兴经典,通过精英讲学、科举选拔、民间教学等方式普及甚广。但由于朱熹严格批判佛老的主导思想,也使得佛教遭遇了理论上的挑战。时至晚明,学风败坏,儒佛两家均受到重大影响。佛教在重建良好宗风的过程中也主动融摄儒家思想,在《四书》文本上有多样化的诠解,为传统儒家四书学打开了一个新的面向,体现了佛解《四书》的共同特点。通过对云栖袾宏、憨山德清、颛愚观衡、吹万广真、觉浪道盛、蕅益智旭和今释澹归七人关于《四书》诠解作品的解析,可以充分了解晚明儒佛会通在理论上所达到的深度并分析其在思想史上产生的影响。
     本文第一章从儒家四书学入手,介绍《四书》诠释的基本状况,以及晚明高僧《四书》诠释文献的基本特点。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中心,介绍除蕅益智旭之外的六位高僧四书文本的诠解。第六章以智旭《四书蕅益解》为中心,讨论佛解《四书》的小传统,以及《四书蕅益解》的世俗化问题,并评价其历史影响。结论则从思想史的角度评议高僧诠解《四书》对于调整儒学四书学道统观的意义,并概括佛解《四书》启蒙、多元、包容、务实的品格。
The emergence of the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in late Ming Dynasty marks another highlight in the history of China's cultural integration. During this phenomenal cultural trend, the eminent monks'interpretations of The Four Books have drawn wide attention. The Four Books emerged as Confucius classics after it was interpreted by ZHU Xi, and was then widely popularized through ways such as elite Confucius culture,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teaching. However, since ZHU Xi vigorously criticized Buddhism and Taoism, Buddhism was faced with theoretical challenges. In late Ming Dynasty, with the debasement of scholar culture, both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were severely impacted. As Buddhism re-established its religious ethos, it took Confucianism into consideration, and interpreted The Four Books in a diversified way, providing a new dimension to the traditional school of Confucianism. This also demonstrates the common thing in these two interpreting ways. The theoretical depth of the emergence of the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in late Ming Dynasty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history of culture can be understood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Four Books by ZHU Hong, DE Qing, GUAN Heng, GUANG Zhen, DAO Sheng, ZHI Xu and DAN Gui.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essay will focus on the Confucius study of The Four Books-a brief introduction and basic features of studies by eminent monks in late Ming Dynasty. In Chapter Two to Chapter Five, the essay will introduce another six eminent monks' interpretations of The Four Books except for ZHI Xu, based on The Great Learning, The Doctrine of Mea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 Chapter Six will focus on ZHI Xu's Interpretation of The Four Books, the secularization issue of it and its historical influence, and will also discuss about ways in which Buddhism explains it. The Conclusion will comment on the influence on Confucius study of The Four Books brought by eminent monks' interpretations from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reflecting the Buddhism interpretations which feature enlightenment, diversification, inclusiveness and pragmatism. It will then give out suggestions for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cultural and religious theory.
引文
孙尚扬教授引述楼宇烈先生观点认为,“佛教之所以能成功地在中国完成其本土化并成为影响人们精神生活的经久不衰的因素,原因不仅在于佛教进入中国后不断有高僧翻译阐述佛教经典,附会儒道传扬佛教教义,而且还在于佛教在与中国文化、政治传统中最重要的纲常发生冲突时,往往是以佛教的妥协而消弭这种矛盾的。”(参见氏著
    如释圣严《明末佛教研究》对明末这一段佛学研究的史料做了非常细致而用心的整理,为明末佛教研究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性资料(台湾东初出版社,1987年)。其《明末中国佛教之研究》则全面考察了蕅益智旭的行谊、著作、思想等(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江灿腾先生《晚明佛教丛林改革与佛学诤辩之研究》以憨山德清为中心,对晚明佛教从政治社会经济等背景梳理时代特征,并深入佛学思想的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0年),陈永革教授《晚明佛教思想研究》则全面梳理了晚明佛教僧俗两序各宗派的整体面貌(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2004年四川大学陈兵教授指导的博士生刘红梅发表博士论文《莲池大师思想研究》、胡漫漫发表博士论文《紫柏大师的佛学思想研究》分别以四大师中的两位为重点,展开了全面的佛学思想的研究。
    2 参见《第三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华梵大学哲学系发行,1998年,第169-191页。
    参见《第三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华梵大学哲学系发行,1998年,第191页。
    2 杜保瑞:《蕅益智旭沟通儒佛的方法论探究》,载于《哲学与文化月刊》2003年6月。
    3 杜保瑞:《蕅益智旭沟通儒佛的方法论探究》,载于《哲学与文化月刊》2003年6月。
    潘美月、杜洁祥主编:《古典文献研究辑刊第28册》,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7年。
    1 陈曦:《明代儒佛融通思想研究》,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博士论文,2007年。
    2 参见黄俊杰主编:《东亚论语学(中国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参见北京大学儒藏(精华编)书目http://www.ruzang.com/jinghuaxmu.asp, 2013年2月1日。
    2 国立编译馆:《新集四书注解群书提要》,台北:华泰文化事业公司,2000年。
    3 周春健:《宋元明清四书学编年》台北:万卷楼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
    参见《朱子全书》,《朱子语类》,卷一百五,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3450页。
    2 参见《朱子全书》,《朱子语类》卷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351页。
    3 详见周春健:《元代四书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博士论文,2005年。
    董伦等修、黄彰健校勘:《明太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4年,卷168,第2页。
    黄宗羲:《明儒学案》《师说》,1985年,第1-2页。
    1 胡广等纂修:《四书大全》,参见《孔子文化大全》本,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9年,第21页。
    2 据陈逢源先生统计,《四书大全》征引作者多达106家,涉及宋元明三代,其间除了程朱派之外,对于陆学、浙学也有吸收。参见《四书大全征引人物谱系分析》,《东吴中文学报》,第23期,2012年,5月。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83页。
    参见国立编译馆:《新集四书注解群书提要》,台北:华泰文化事业公司,2000年。
    带*号者4种,同时为科举讲章类《四书》诠释文献。
    1 契嵩:《镡津文集》卷一,《大正藏》,第52册,第649页。
    2 刘谧:《三教平心论》,《大正藏》,第52册,第783页。
    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下)》,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332-335页。
    郑安德编:《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五),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2003年,第214页。
    郑安德编:《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五),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2003年,第215页。
    郑安德编:《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五),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2003年,第216页。
    2 郑安德编:《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五),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2003年,第216-217页。
    袾宏:《莲池大师全集》,福建省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本,第5117-5118页。
    智旭:《藕益大师全集》,第21册,台北:佛教书局,1989年,第8页。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第四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1231页。
    参见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卷五十三《憨山老人自序年谱实录》,福建省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本。
    憨山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卷三十九,福建省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本,第2079页。
    广真:《一贯别传》,《嘉兴藏》(新文丰版),第40册,第151页。
    2 袾宏:《云栖法汇》,《嘉兴藏》(新文丰版),第33册,第52页。
    朱熹:《周易本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22页。
    紫柏:《紫柏老人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9-10页。
    1 紫柏:《紫柏老人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10页。
    蓝吉富先生于1992年中华佛学院的年度报告中对《嘉兴藏》有精专的研究,详细介绍了刻藏过程中僧众和居士文人等对于刻藏起到的作用。特别是考证袁汾湖即为袁了凡一条,甚为重要,蓝吉富先生总结,“这一刻藏事业的建议,以及板式之改革为方册,最早的倡议者就是袁了凡。袁了凡影响及于幻余,幻余与袁了凡又与紫柏商议,并得到紫柏的认同,加上原已发愿刻藏而来皈投紫柏的密藏道开,因缘际会、钩锁连环,终于开创了近世佛教史上的一件文化大业。”参见《谛观》,第70期,1992年,第60页。
    1 紫柏:《紫柏老人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291页。
    [加]卜正民在其代表作《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张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一书中对晚明佛教与士绅之间形成独立的社会力量方面有细致的研究,特别是佛教与士绅在文化、捐赠以及士绅在社会中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对理解民间社会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而民间社会的成长本身对文化传统的载体意义也是不可忽视的。
    蓝吉富:《嘉兴大藏经研究》,参见《谛观》,第70期,1992年,第66页。
    2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44页。
    道忞:《弘觉忞禅师北游集》卷二,《嘉兴藏》(新文丰版),第26册,第291页。
    1 袁了凡:《袁了凡先生四训》,苏州弘化社,1932年,第5页。
    观衡:《紫竹林颛愚衡和尚语录》,《嘉兴藏》(新文丰版),第28册,第697页。
    智旭:《灵峰宗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685页。
    道盛:《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嘉兴藏》(新文丰版),第34册,第721页。
    1 澹归:《偏行堂集·卷十八》,第二册,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年,第1页。
    智旭:《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嘉兴藏》(新文丰版),第36册,第354页。
    通理:《楞严经指掌疏事义》,《续藏经》,第16册,第347页。
    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卷五十四,《憨山老人自序年谱实录》,福建省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本,第2964页。
    2 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卷四十四,《大学纲目决疑题辞》,福建省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本,第23752377页。
    1 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卷五十四,《憨山老人自序年谱实录》,福建省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本,第2961-2962页。
    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卷四十四,《大学纲目决疑题辞》,福建省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本,第2376页。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页。
    3 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卷四十四,《大学纲目决疑》,福建省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本,第2377页。
    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卷四十四,《大学纲目决疑》,福建省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本,第2388-2389页。
    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卷四十四,《大学纲目决疑》,福建省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本,第2392-2399页。
    2 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卷四十四,《大学纲目决疑》,福建省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本,第23782379页。
    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页。
    2 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卷四十四,《大学纲目决疑》,福建省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本,第2378-2379页。
    对于憨山佛学方面以“如来藏真心缘起”为基本理论特点的论述,本文主要参考陈永革教授的观点。参见赖永海主编《中国佛教史》第十二卷,第六章,第三节之二,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43-247页。
    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卷四十四,《大学纲目决疑》,福建省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本,第2382页。
    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卷四十四,《大学纲目决疑》,福建省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本,第2384页。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页。
    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卷四十四,《大学纲目决疑》,福建省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本,第2391-2392页。
    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卷三十六,福建省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本,第1959-1960页。
    广真:《吹万禅师语录》,《嘉兴藏》(新文丰版),第29册,第473页。
    广真:《吹万禅师语录》,《嘉兴藏》(新文丰版),第29册,第555页。
    广真:《一贯别传》,《嘉兴藏》(新文丰版),第40册,第151页。
    广真:《一贯别传》,《嘉兴藏》(新文丰版),第40册,第152页。
    广真:《一贯别传》,《嘉兴藏》(新文丰版),第40册,第154页。
    广真:《一贯别传》,《嘉兴藏》(新文丰版),第40册,第154页。
    广真:《古音王传》,《嘉兴藏》(新文丰版),第40册,第190页。
    2 广真:《一贯别传》,《嘉兴藏》(新文丰版),第40册,第154页。
    1 慧经为曹洞宗青原下第三十四世传人,元镜、元来为第三十五世传人。
    2 参见廖肇亨导读文章《<佛教与儒教>之问题范畴与价值定位》,载于荒木见悟著,廖肇亨译:《佛教与儒教》,台北,联经,2008年。
    3 徐圣心:《青天无处不同霞——明末清初三教会通管窥》,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0年。
    道盛:《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嘉兴藏》(新文丰版),第34册,第744页。
    宋健认为,道盛主张以儒家为宗会通道、释,由此实现三教的会通。其特色就在于以儒为宗。参见宋健:《道
    道盛:《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嘉兴藏》(新文丰版),第34册,第710页。
    2 参见荒木见悟著,廖肇亨译:《明末清初的思想与佛教》,台北:联经,2006年。
    3 道盛:《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嘉兴藏》(新文丰版),第34册,第785页。
    道盛:《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嘉兴藏》(新文丰版),第34册,第784页。
    2 道盛:《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嘉兴藏》(新文丰版),第34册,第784页。
    3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页。
    道盛:《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嘉兴藏》(新文丰版),第34册,第784页。
    道盛:《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嘉兴藏》(新文丰版),第34册,第785页。
    1 对于澹归的研究,我们历来重视不够,从其生平交游情况看,他与方以智以及王夫之之间都有往来,无论是从思想史的角度,还是从儒佛关系的角度,都有值得重新审视和挖掘的部分,本文侧重经典诠释,上述方面并未展开。关于澹归与方、王二人往来相关内容可以参见胡冰洋:《释澹归交游考》,辽宁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澹归著,段晓华点校:《偏行堂集》,第一册,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年,第194页。
    澹归著,段晓华点校:《偏行堂集》,第一册,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年,第194页。
    1 澹归著,段晓华点校:《偏行堂集》,第二册,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年,第4页。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8页。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8页。
    澹归著,段晓华点校:《徧行堂集》,第二册,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年,第4页。
    僧肇著,张春波校释:《肇论校释》,中华书局,2010年,第23页。
    澹归著,段晓华点校:《偏行堂集》,第二册,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年,第1页。
    澹归著,段晓华点校:《偏行堂集》,第二册,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年,第1页。
    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460-461页。
    澹归著,段晓华点校:《徧行堂集》,第二册,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年,第2页。
    澹归著,段晓华点校:《徧行堂集》,第二册,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年,第2页。
    澹归著,段晓华点校:《偏行堂集》,第二册,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年,第2页。
    澹归著,段晓华点校:《偏行堂集》,第二册,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年,第2页。
    澹归著,段晓华点校:《偏行堂集》,第二册,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年,第2页。
    澹归著,段晓华点校:《偏行堂集》,第二册,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年,第2-3页。
    王晓薇:《宋代<中庸>学研究》,河北大学,中国古代史,博士论文,2005年。
    解颉理:《<中庸>诠释史研究》,山东大学,专门史,博士论文,2010年。
    夏青嘏教授认为,“袾宏虽属于‘未详法嗣’,……仍有其归属,即‘华严禅’圭峰宗密大师而下。为此,云栖法派附传有‘圭峰大师华严宗派’演派二十字:‘宗福法德义,普贤行愿深,文袾广大智,成等正觉果。’”参见赖永海主编《中国佛教通史》第十二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93页。
    莲池大师著,蔡运辰赘言:《竹窗随笔赘言》,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第154页。
    1 袜宏:《楞严摸象记》,《续藏经》,第12册,第485页。
    莲池大师著,蔡运辰赘言:《竹窗随笔赘言》,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第234页。
    1 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卷五十四,《憨山老人自序年谱实录》,福建省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本,第2944页。
    2 江灿腾:《晚明佛教从林改革与佛学诤辩之研究》,新文丰出版公司,1990年,第140页。
    德清:《中庸直指》,萧天石主编:《中庸汇函》本,第461-462页。
    德清:《中庸直指》,萧天石主编:《中庸汇函》本,第598页。
    德清:《中庸直指》,萧天石主编:《中庸汇函》本,第461页。
    德清:《中庸直指》,萧天石主编:《中庸汇函》本,第461页。
    德清:《中庸直指》,萧天石主编:《中庸汇函》本,第463页。
    2 德清:《中庸直指》,萧天石主编:《中庸汇函》本,第463-464页。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7页。
    德清:《中庸直指》,萧天石主编:《中庸汇函》本,第465-466页。
    1 德清:《中庸直指》,萧天石主编:《中庸汇函》本,第483页。
    德清:《中庸直指》,萧天石主编:《中庸汇函》本,第472-473页。
    德清:《中庸直指》,萧天石主编:《中庸汇函》本,第474页。
    1 德清:《中庸直指》,萧天石主编:《中庸汇函》本,第470-472页。
    2 德清:《中庸直指》,萧天石主编:《中庸汇函》本,第561-562页。
    德清:《中庸直指》,萧天石主编:《中庸汇函》本,第475页。
    德清:《中庸直指》,萧天石主编:《中庸汇函》本,第475-476页。
    德清:《中庸直指》,萧天石主编:《中庸汇函》本,第481页。
    周敦颐:《周敦颐集》,中华书局,1990年,第23页。
    观衡:《紫竹林颛愚衡和尚语录》,《嘉兴藏》(新文丰版),第28册,第689页。
    观衡:《紫竹林颛愚衡和尚语录》,《嘉兴藏》(新文丰版),第28册,第683页。
    观衡:《紫竹林颛愚衡和尚语录》,《嘉兴藏》(新文丰版),第28册,第697页。
    观衡:《紫竹林颛愚衡和尚语录》,《嘉兴藏》(新文丰版),第28册,第697页。
    观衡:《紫竹林颛愚衡和尚语录》,《嘉兴藏》(新文丰版),第28册,第736页。
    观衡:《紫竹林颛愚衡和尚语录》,《嘉兴藏》(新文丰版),第28册,第738页。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23页。
    1 广真:《一贯别传》,《嘉兴藏》(新文丰版),第40册,第155页。
    《楞伽经》中讲,初地二地三地菩萨可以三昧乐正受意生身;四五六地的菩萨可以觉法自性性意生身;七八九十地。可以做到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
    广真:《一贯别传》,《嘉兴藏》(新文丰版),第40册,第155页。
    道盛:《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嘉兴藏》(新文丰版),第34册,第785页。
    道盛:《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嘉兴藏》(新文丰版),第34册,第785页。
    关于朱熹《中庸》诠释的工夫论,本文同意陈来教授的见解。参见陈来:《朱熹<中庸章句>及其儒学思想》,载于《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夏之卷。
    1 道盛:《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嘉兴藏》(新文丰版),第34册,第786页。
    道盛:《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嘉兴藏》(新文丰版),第34册,第721页。
    参见本文第二章第三节第一部分。
    道盛:《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嘉兴藏》(新文丰版),第34册,第743页。
    道盛:《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嘉兴藏》(新文丰版),第34册,第743页。
    1 道盛:《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嘉兴藏》(新文丰版),第34册,第743页。
    2 参见徐圣心:《青天无处不同霞——明末清初三教会通管窥》,第二章第一节,台北:台大出版社中心,第45页。
    道盛:《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嘉兴藏》(新文丰版),第34册,第770页。
    澹归著,段晓华点校:《偏行堂集》,第一册,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年,第194页。
    1 澹归著,段晓华点校:《偏行堂集》,第二册,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年,第24页。
    1 澹归著,段晓华点校:《偏行堂集》,第二册,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年,第23-24页。
    1 澹归著,段晓华点校:《编行堂集》,第二册,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年,第24页。
    1 澹归著,段晓华点校:《徧行堂集》,第二册,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年,第25-26页。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32页。
    1 澹归著,段晓华点校:《偏行堂集》,第二册,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年,第26页。
    2 澹归著,段晓华点校:《偏行堂集》,第二册,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年,第26页。
    1 澹归著,段晓华点校:《偏行堂集》,第二册,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年,第27页。
    1 朱熹:《论孟精义》,参见朱杰人主编《朱子全书》,第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1页。
    1 本文采用的《论语》编目篇章号码皆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论语索引》为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1 广真:《一贯别传》,《嘉兴藏》(新文丰版),第40册,第155页。
    2 广真:《一贯别传》,《嘉兴藏》(新文丰版),第40册,第157页。
    1 广真:《一贯别传》,《嘉兴藏》(新文丰版),第40册,第156页。
    1 道盛:《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嘉兴藏》(新文丰版),第34册,第793页。
    2 道盛:《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嘉兴藏》(新文丰版),第34册,第793页。
    1 道盛:《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嘉兴藏》(新文丰版),第34册,第794页。
    1 道盛:《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嘉兴藏》(新文丰版),第34册,第794页。
    1 道盛:《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嘉兴藏》(新文丰版),第34册,第794页。
    1 道盛:《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嘉兴藏》(新文丰版),第34册,第795页。
    2 澹归著,段晓华点校:《偏行堂集》,第一册,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年,第194页。
    1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第一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5页。
    2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4页。
    3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51页。
    1 澹归著,段晓华点校:《偏行堂集》,第二册,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年,第67页。
    1 澹归著,段晓华点校:《徧行堂集》,第二册,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年,第14-15页。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07页。
    1 何晏:《论语集解》(元刊本),册一,泰伯第八,严灵峰:《无求备斋论语集成》,影印本,艺文印书馆,1967年。
    2 皇侃:《论语义疏》(元治刊),册二,卷四,泰伯第八,严灵峰:《无求备斋论语集成》,影印本,艺文印书馆,1967年。
    《孟子节文》一书编撰详情始末参见周春健:《宋元明清四书学编年》,万卷楼,2012年,第222页。
    1 莲池大师著,蔡运辰赘言:《竹窗随笔赘言》,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第228页。
    1 莲池大师著,蔡运辰赘言:《竹窗随笔赘言》,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第206207页。
    2 莲池大师著,蔡运辰赘言:《竹窗随笔赘言》,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第115页。
    1 广真:《一贯别传》,《嘉兴藏》(新文丰版),第40册,第157页。
    1 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第9页。
    1 澹归著,段晓华点校:《偏行堂集》,第二册,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年,第30页。
    1 澹归著,段晓华点校:《偏行堂集》,第二册,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年,第30页。
    2 澹归著,段晓华点校:《徧行堂集》,第二册,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年,第31页。
    1 澹归著,段晓华点校:《偏行堂集》,第二册,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年,第31页。
    1 澹归著,段晓华点校:《偏行堂集》,第二册,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年,第28-29页。
    智旭:《蕅益大师全集》,第19册,《四书蕅益解》,佛教书局,第12345页。
    参见《晚明佛学与儒典解经——以智旭的<四书蕅益解>为中心》,载黄俊杰主编:《东亚论语学:中国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智旭:《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嘉兴藏》(新文丰版),第36册,第253页。
    参见莲池大师著,蔡运辰赘言:《竹窗随笔赘言》,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第36页。
    智旭:《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36册,第253页。
    智旭:《蕅益大师全集》,第19册,《四书蕅益解》,佛教书局,第12345页。
    参见陈来:《宋明理学》,第三章之第三节,第五章之第一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莲池大师著,蔡运辰赘言:《竹窗随笔赘言》,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第36页。
    虽然也在此问题上讨论了心体之无的问题,但属于儒家受到佛教的影响,应该不能归为儒家传统的理解,且袾宏也没有就其四句教法有讨论,故本文不在此问题上过多展开。
    智旭:《蕅益大师全集》,第19册,《四书蕅益解》,台北:佛教书局,第12351页。
    参见陈来:《宋明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15页。
    智旭:《蕅益大师全集》,第19册,《四书蕅益解》,台北:佛教书局,第12379页。
    智旭:《蕅益大师全集》,第19册,《四书蕅益解》,佛教书局,第12388页。
    智旭:《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嘉兴藏》(新文丰版),第36册,第374页。
    道盛:《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嘉兴藏》(新文丰版),第34册,第752页。
    观衡日:“至于大宋程朱诸大子正脉复起,程朱之起者乃因佛法之胜,激励其心也。程朱排佛,可是知佛恩乎?”参见《中庸说白序》。
    广真:《一贯别传》,《嘉兴藏》(新文丰版),第40册,第152页。
    智旭:《蕅益大师佛学十种》,《嘉兴藏》(新文丰版),第28册,第555页。
    智旭:《蕅益大师全集》,第19册,《四书蕅益解》,佛教书局,第12345-12346页。
    智旭:《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嘉兴藏》(新文丰版)第36册,第275页。
    2 智旭:《蕅益大师全集》,第19册,《四书蕅益解》,佛教书局,第12346页。
    智旭:《蕅益大师全集》,第19册,《四书蕅益解》,佛教书局,第12431-12432页。
    智旭:《蕅益大师全集》,第19册,《四书蕅益解》,佛教书局,第12430页。
    智旭:《藕益大师全集》,第19册,《四书蕅益解》,佛教书局,第12426-12427页。
    2 智旭:《蕅益大师全集》,第19册,《四书蕅益解》,佛教书局,第12504页。
    1 罗永吉:《<四书蕅益解>研究》,第80页。参见潘美月、杜洁祥主编:《古典文献研究辑刊第28册》,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7年。
    蔡金昌:《蕅益智旭<大学直指>初探》,载于《兴大中文学报》第二十一期,2007年。
    2 黄鸿文:《蕅益智旭“现前一念心”研究》,台湾:国立中兴大学中文系,硕士论文,2009年。
    智旭:《蕅益大师全集》,第19册,《四书蕅益解》,台北:佛教书局,第12347-12348页。
    1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页。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14-15页。
    参见叶朗:《<四书评>并未嘲笑孔子》,载于《北京大学学报》1981年,2月刊。黄征:《李贽吃肉,也饮酒》,载于《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2期。刘建国:《也谈李贽<四书评>的真伪问题》,载于《贵州社会科学》1983年,第3期。
    参见卢永和:《论李贽<四书评>的文学化倾向》,载于《肇庆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当然,这种发展并不只是在儒学内部,还有更多的民间宗教和信仰的兴起,也非常注重儒家的四书,比如三一教教主林兆恩(1517-1598)也曾历时十九年编著《林子四书正义》。此外,参见林国平教授《林兆恩与三一教》书附录,林兆恩生平事迹年表,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
    智旭:《蕅益大师全集》,第19册,《四书蕅益解》,佛教书局,第12357页。
    李贽:《四书评》,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92页。
    智旭:《蕅益大师全集》,第19册,《四书蕅益解》,台北:佛教书局,第12450页。
    智旭:《蕅益大师全集》,第19册,《四书蕅益解》,佛教书局,第12468-12469页。
    智旭:《蕅益大师全集》,第19册,《四书蕅益解》,佛教书局,第12454-12455页。
    2 智旭:《蕅益大师全集》,第19册,《四书蕅益解》,佛教书局,第12501页。
    3 智旭:《漓益大师全集》,第19册,《四书蕅益解》,佛教书局,第12468页。
    智旭:《蕅益大师全集》,第19册,《四书蕅益解》,佛教书局,第12470页。
    智旭:《蕅益大师全集》,第19册,《四书蕅益解》,佛教书局,第12439页。
    2 智旭:《蕅益大师全集》,第19册,《四书蕅益解》,佛教书局,第12539页。
    潘美月、杜洁祥主编:《古典文献研究辑刊第28册》,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7年。罗著第131页。
    参见南通高等师范学校网页介绍:http://www.ntgs.com.cn/ntsfjj/lrxz/jiangq.htm,2013年3月15日。
    智旭:《藕益大师全集》,第19册,《四书蕅益解》,台北:佛教书局,第12417页。
    程恭让:《欧阳竟无佛学思想研究》,新文丰出版公司,2000年,第14页。
    1 欧阳竟无:《孔学杂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8页。
    参见欧阳竟无:《论语十一篇读叙》,《孔学杂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0-21页。
    1 参见陈来:《元明理学“去实体化”转向及其理论后果》,《诠释与重建——王船山的哲学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参见葛荣晋:《中国实学思想史》(上)序,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朱熹.周易本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胡广等纂修.四书大全.孔子文化大全.[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9.
    李贽.四书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严灵峰.无求备斋论语集成.[M].台北:艺文印书馆,1967.
    严灵峰.无求备斋孟子集成.[M].台北:艺文印书馆,1969.
    德清.中庸直指.萧天石主编.中庸汇函.[M].台北:中国子学名著编印基金会,影印本.
    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董伦等修、黄彰健校.明太宗实录.[M].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4.
    黄宗羲.明儒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5.
    僧肇著,张春波校释.肇论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0.
    契嵩.镡津文集.大正藏.[M].第52册.
    刘谧.三教平心论.大正藏.[M].第52册.
    袜宏.莲池大师全集.[M].福建: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本.
    莲池著,蔡运辰赘言.竹窗随笔赘言.[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
    袜宏.楞严摸象记.续藏经.[M].第12册.
    紫柏.紫柏老人集.[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道忞.弘觉态禅师北游集.嘉兴藏.[M].新文丰版.第26册.
    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M].福建: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本.
    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广真.吹万禅师语录.嘉兴藏.[M].新文丰版.第29册。
    广真.一贯别传.嘉兴藏.[M].新文丰版.第40册.
    道盛.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嘉兴藏.[M].新文丰版.第34册.
    观衡.紫竹林颛愚衡和尚语录.嘉兴藏.[M].新文丰版.第28册.
    智旭.蕅益大师全集.[M].台北:佛教书局,1989.
    智旭.灵峰宗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澹归.偏行堂集.[M].广东: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
    通理.楞严经指掌疏事义.续藏经.[M].第16册.
    韩愈.韩愈全集校注.[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周敦颐.周敦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
    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陆九渊.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0.
    杨简.慈湖遗书(四库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朱杰人主编.朱子全书.[M].安徽: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郑安德编.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M].北京: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2003.
    永瑢、纪昀等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9.
    朱希祖.明季史料题跋.[M].北京:中华书局,1961.
    北京大学图书馆索引编撰研究部.论语索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北京大学图书馆索引编撰研究部.孟子索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国立编译馆.新集四书注解群书提要.[M].台北:华泰文化事业公司,2000.
    唐明贵.《论语》学的形成、发展与中衰——汉魏六朝隋唐《论语》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周春健.宋元明清四书学编年.[M].台北:万卷楼图书出版公司,2012.
    陈逢源.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M].台北:里仁书局,2006.
    廖云仙.元代论语学考述.[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4.
    周天庆.明代闽南四书学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
    朱华忠:清代论语学.[M].成都.巴蜀书社.2008.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钱穆.朱子新学案(全三册).[M].成都:巴蜀出版社,1986.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五)[M],三联出版社,2009
    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谢国桢.明清笔记谈丛.[M].北京:中华书局,1962.
    蒋考踽.明史艺文志史部补.[M].台北:台联国风出版社,1969.
    王崇武.明本纪校注.[M].北平: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45.
    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赖永海主编.中国佛教通史.学术版.第十二卷.[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葛荣晋.中国实学思想史.[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陈来.朱子哲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陈来.宋明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陈来.朱子书信编年考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陈来.诠释与重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刘宗贤.陆王心学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陈永革.晚明佛教思想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萧萋父、许苏民.明清启蒙学术流变.[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释圣严.明末佛教研究.[M].台湾:东初出版社,1987.
    释圣严.明末中国佛教之研究.[M].台湾:学生书局,1988.
    徐圣心.青天无处不同霞——明末清初三教会通管窥.[M].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0.
    孙尚扬.基督教与明末儒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江灿腾.晚明佛教丛林改革与佛学诤辩之研究.[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0.
    潘美月、杜洁祥主编.古典文献研究辑刊.第28册.[M].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7.
    陈来.朱子哲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陈来.诠释与重建——王船山的哲学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程恭让.欧阳竟无佛学思想研究.[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0.
    程恭让.道在民间.[C].台北.中华文化国际交流促进会,2013.
    程恭让.天问(龙象之舞).[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陈明.原道(第14辑).[C].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林国平.林兆恩与三一教.[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加]卜正民著,张华译.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日]荒木见悟著,廖肇亨译.佛教与儒教.[M].台北,联经,2008.
    [日]荒木见悟著,廖肇亨译.明末清初的思想与佛教.[M].台北:联经,2006.
    [日]松川健二著,林庆彰等译.论语思想史.[M].台北:万卷楼,2006.
    [日]佐野公治.四书学史の研究.[M].东京:创文社,1988.
    王开府.憨山德清儒佛会通思想述评.[J].第三次儒佛会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华梵大学哲学系发行.1998.
    周春健.元代四书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博士论文,2005.
    陈逢源.四书大全征引人物谱系分析.[J].东吴中文学报.第23期,2012.5.
    王晓薇.宋代《中庸》学研究.[D].河北大学.中国古代史.博士论文.2005.
    解颉理.《中庸》诠释史研究.[D].山东大学.专门史.博士论文.2010.
    陈曦.明代儒佛融通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博士论文,2007.
    宋健.道盛“三教并弘”思想述论.[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4.
    杜保瑞.蕅益智旭沟通儒佛的方法论探究.[J].哲学与文化月刊.2003.6.
    蓝吉富.《嘉兴藏》研究.[J].谛观.第70期,1992.
    刘红梅.莲池大师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4.
    胡漫漫.紫柏大师的佛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4.
    胡冰洋.释澹归交游考.[D].辽宁大学.硕士论文.2013.
    陈来.朱熹《中庸章句》及其儒学思想.[J].中国文化研究.2007.夏之卷.
    龚隽.晚明佛学与儒典解经——以智旭的《四书蕅益解》为中心.[C].黄俊杰主编.东亚
    论语学(中国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蔡金昌.蕅益智旭《大学直指》初探.[J].兴大中文学报.第二十一期.2007.
    黄鸿文.蕅益智旭“现前一念心”研究.[J].台湾:“国立”中兴大学中文系,硕士论文,2009.
    叶朗.《四书评》并未嘲笑孔子.[J].北京大学学报.1981.2.
    黄征.李贽吃肉,也饮酒.[J].社会科学战线.1982.2.
    刘建国.也谈李贽《四书评》的真伪问题.[J].贵州社会科学.1983.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