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四书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四书学史上,元代百年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历史时期。本文主要从元代四书学兴起的历史文化背景、元代四书学官学地位的制度化及其影响、元代四书学的地域分布与学术师承、元代四书学的学派谱系及其特征等方面,对元代四书学进行考察,并对其在学术史上的实际地位作出评价。
     南儒赵复在蒙古征伐南宋的战争中被俘北上,讲学太极书院,正式开启了四书学在北地的传播。四书学北传对北方传统的章句训诂之学造成了强烈冲击,许衡、刘因等北方大儒开始转向《四书》义理之学的探研。以忽必烈为代表的蒙古统治者,在与汉人、汉文化的广泛接触中,也逐渐意识到儒家学说对于稳固政权的重要性,并最终选择了“以儒治国”的文化政策。尽管这一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有所反复,四书学的内容却逐渐得以凸显。有元一代四书学,正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展开的。
     四书学非但没有在南宋朱熹时代进入官学领域,反而在“庆元党禁”中遭遇厄运,饱受打击。尽管自南宋理宗以来,四书学逐渐从民间走向官方,并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官学化,却始终未以一种国家制度的形式加以认可。元仁宗皇庆、延祜年间恢复科举,在考试科目中正式规定第一场即从《四书》内出题,且只能依据朱熹的章句集注,这便首次在国家制度层面确立了四书学的官学地位。四书学官学地位的制度化对元代学风具有强大的指挥功能,四书学因此在元代社会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普及。元代国子监和各地乡学等教育机构,也以《四书》及《小学》作为首要习学的教材。四书学官学地位的制度化,还使元代四书学具备了明显的科举化特征,出现了不少专为科考而撰的四书学著作。
     从四书学的分布格局上考察,元代四书学大致形成了北方地区、江浙行省利江西行省三个学术中心。朱熹生前学术活动最为集中的福建地区四书学变得相对萧条,学术交往较为频繁的湖湘地区,四书学的分布更是极为稀少。这是朱子学在元代传布的新趋向,与元代政治中心的北移直接相关。从四书学者的学术师承上考察,北方四书学中心的形成肇始于江汉赵复,江浙行省和江西行省两个四书学中心,则主要导源于朱熹的高第黄榦。
     就北方四书学的学派谱系而言,主要形成了以许衡为代表的鲁斋学派、以刘因为代表的静修学派和独树一帜的陈天祥派三派。鲁斋学派对《四书》敬若神明,所论不出朱子之说范围,著作也都明白易晓,却从朱熹完整四书学体系的高度认识到了《小学》与《四书》的学术关联。静修学派则对朱子《四书》持一种分析保留的态度,于《四书集注》所得较鲁斋学派更为精细,在《四书》与《六经》的关系上不同于朱子之说,主张先《六经》而后《四书》,体现出试图扭转宋末元初空疏风气的求实精神。陈天祥不属程朱一派,受金儒王若虚影响甚大,撰《四书辨疑》十五卷,对《四书集注》展开批评,进行补阙,体现出鲜明的北方学统特色。
     就南方四书学的学派谱系而言,主要形成了以金履祥、许谦为代表的北山学派,以吴澄为代表的草庐学派,以陈栎、胡炳文、倪士毅为代表的新安学派三派。北山学派号称“朱学嫡脉”,在四书学上对朱子极力推尊,同时也富于一定的疑经辨经精神,因此保持了相当的学术活力。但到晚期却局限于传注解经,使朱学走向“在注脚中讨分晓”的末路。草庐学派虽然于朱说之误予以指摘,却认为小疵不害人醇,在四书学道统论上也与朱说相合,学术上的主要贡献则在于和会朱陆二氏之学,使朱学和陆学都获得了生机。新安学派视朱熹为乡邦大儒,以维护朱子之说不失本真为己任,对先前的四书学著作主要做了一种“戾于朱夫子者删而去之”的工作,“宗朱”特色十分鲜明。
     综言之,元代四书学的总体成就并不算高,却在学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其一,四书学在元代首次实现了官学地位的制度化,学术与权力实现了有效链接,四书学得到了自上而下的最大程度的普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其二,元代四书学“和会朱陆”,搭建了从来代理学通往明代心学的桥梁,发挥了继往开来的过渡性作用。
On the history of the Si-Shu-Xue, the Yuan dynasty is a period that worthy of our special attention. The dissertation studies the Si-Shu-Xue of the Yuan dynast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its rising; the systematism and the effect of its official learning position; its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learning succession; its school, pedigree and features. The dissertation also makes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position of the Si-Shu-Xue of the Yuan dynasty in academic history.
     Zhaofu, a Confucian in the south China, was captured to the north in the war of Mongolia attacking Southern Song Dynasty. Then he gave lectures in the Tai-Ji-Shu-Yuan (太极书院). It's the beginning of the propagation of the Si-Shu-Xue in the northern area. The north-forwad propagation of the Si-Shu-Xue gave a heavy pound to the traditional ways of study and interpretation ancient books in the north. Xu Heng, Liu Yin and other Confucians in the north turned to study the argumentation of Si-Shu, combining profundity with virtue. Kublai, the representative of Mongolia rulers, after widely getting in touch with the people and culture of Han ethnic, gradually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Confucian's theory in stabilizing the regime, and he finally chose "administering the country with Confucian" as his cultural policy. Although this policy oscillated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he content of Si-Shu was obvious day by day. The Si-Shu-Xue of the Yuan dynasty developed under this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Si-Shu-Xue did not enter the official learning area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at the time when Zhu Xi lived. Reversely, it suffered a lot in the "Qing-Yuan-Dang-Jin" (庆元党禁). Although since Li-Zong (理宗) times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the Si-Shu-Xue gradually entered official area from popular and realized its systematism of official learning in certain degree, it was not confirmed as a country's policy from beginning to the end.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restored during the Yuan-Ren-Zong (元仁宗)'s Huang-Qing (皇庆) and Yan-You (延祐) period. The rule was that the first examination's question should be chosen from the Si-Shu, and should only be judged by Zhu Xi's annotations. In this way, the Si-Shu-Xue's official position was firstly affirmed as the country's policy. The systematism of the Si-Shu-Xue's official learning position had a powerful conductive function. Therefore, the Si-Shu-Xue got a wider popularizing in the society of the Yuan dynasty. Imperial college and local schools of Yuan dynasty also took Si-Shu and Xiao-Xue (《小学》) as the most important teaching materials. The systematism of the Si-Shu-Xue's official learning position also gave Si-Shu-Xue obvious features of Imperial Examination-rization. At this time, many books, which were for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appeared.
     Observing the Si-Shu-Xue of the Yuan dynasty from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there were mainly three academic centers: northern China, Jiang-Zhe (江苏、浙江) province and Jiangxi province. The Fujian province, where held academic activities most frequently before Zhu Xi's death, became relatively bleak. Hu-Xiang district, once had a lot of academic associations, became rare active. These were the new trend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Si-Shu-Xue in the Yuan dynasty, which had direct relationship of the north-forward movement of the Yuan dynasty's politic center. Observing the learning succession of the scholars of the Si-Shu-Xue, the formation of the center of Si-Shu-Xue in the north was credited to Jianghan (江汉) Zhao Fu; And the formation of two Si-Shu-Xue centers in the south, Jiang-Zhe province and Jiang Xi provingce, was credited to Zhu Xi's best student Huang Gan.
     As far as the Si-Shu-Xue's school pedigree in the north, there were mainly three schools: the school of Lu-Zhai (鲁斋学派), taking Xu Heng as representative; the school of Jing-Xiu (静修学派), taking Liu Yin as representative; and the unique one, school of Chen-Tian-Xiang (陈天祥派). The school of Lu-Zhai took Si-Shu as the divinities, what they commented on never beyond Zhu Xi's words. Their works were easy to understand, but they realized the acade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Xiao-Xue and Si-Shu from the complete system of Zhu Xi's Si-Shu-Xue. The school of Jing-Xiu took the analytical and reserved attitude to Zhu Xi's Si-Shu. Compare with the school of Lu-Zhai, they worked more careful and attentive in Si-Shu-Ji-Zhu (《四书集注》). They opposed Zhu Xi's opinion on the relationship of Si-shu and Liu-Jing (《六经》), and advocated that Liu-Jing should be studied first. Their efforts of trying to reverse the superficial at the time of late Song dynasty and early Yuan dynasty, showed their matter-of-fact spirit. Chen Tianxiang did not belong to the school of Cheng-zhu (程朱学派), and he was deeply affected by Wang Ruoxu, a Jing's Confucian. Cheng Tianxiang wrote fifteen volumes' Si-Shu-Bian-Yi (《四书辨疑》) , criticizing and supplementing the Si-Shu-Ji-Zhu, showing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northern academic.
     As far as the Si-Shu-Xue's school pedigree in the south, there were also mainly three schools: the school of Bei-Shan (北山学派), taking Jin Luxiang and Xu Xian as representatives; the school of Cao-Lu (草庐学派), taking Wu Cheng as representative; the school of Xin-An (新安学派), taking Chen Li, Hu Bingwen and Ni Shiyi as representatives. The school of Bei-Shan called themselves "the real successors of Zhu Xi's scholarship", highly praised Zhu Xi's Si-Shu-Xue. In certain degree, they had the spirit of doubting and analyzing, so they kept much academic vigor. However, in the later period, they were limited to annotating classics, made the Zhu-Xue (朱学) to the dead end of "seeking results from the annotation". The school of Cao-Lu criticized the mistakes of Zhu Xi's words, but they thought those were only little flews. They also agreed to Zhu Xi's Dao-Tong-Lun (道统论) of Si-Shu-Xue. What they contributed most was combining the studies of Zhu and Lu, and making Zhu-Xue and Lu-xue obtain the chances of survival. The school of Xin-An treated Zhu Xi as an outstanding Confucian, and they took protecting and keeping authentic of Zhu Xi's words as their responsibility. They mainly did one job on the former Si-Shu-Xue works, called "deleting those disobeyed Zhu Xi", showing their distinct features of "Zong-Zhu" (宗朱).
     In conclusion, the total achievement of Si-Shu-Xue in the Yuan dynasty was not high, but it has its unique position in academic history. Firstly, in the Yuan dynasty, Si-Shu-Xue realized systematism of its official learning position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is way, learning and authority combined effectively. Si-Shu-Xue was popularized in the widest range from upper class to the lower class; and it produced profound effect to the Chinese society. Secondly, the Si-Shu-Xue of the Yuan dynasty "combined Zhu and Lu's studies". It played transitional role between Song dynasty's Li-Xue (理学) and Ming dynasty's Xin-Xue (心学).
引文
①明·丘濬《重编琼台稿》卷五《青宫勉学五首》之二。这里的“四子”与“四书”同义。
    ②清·陈廷敬《午亭文编》卷二十《夜读叫书有作》。
    ③参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第十一章(三联书店,2004年8月第1版)、束景南《朱子大传》第二十二章、沈松勤《南宋文人与党争》第三章(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等。
    ④《宋史·理宗纪二》。
    ⑤《宋史·理宗纪五》。
    ⑥《宋史·理宗纪五》。
    ⑦“元朝”或“元代”的概念有广狭之分,广义的元朝起于1206年成吉思汗于漠北建立大蒙古国,狭义的元朝则起于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大元”。本文使用的是一狭义概念。
    ①参《元史·选举志》。
    ② 《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六《四书类案语》,第307页。
    ③四库馆臣主要淡的是明、清四书学的消极一面,成绩一面当然也不能泯灭,比如明代中后期,大儒王阳明即创造了心学体系下的“新四书学”,在知行观和道统论方面对朱熹学说均有所批判和发展。清代学者著述繁盛,成绩更为突出,文献整理之作如焦循的《孟子正义》、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等:名物史实考辨之作如王夫之的《四书考异》、阎若璩的《四书释地》、毛奇龄的《四书改错》等;义理阐发之作如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阮元的《大学格物说》等。
    ①(台)西南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4月出版。
    ②载台湾师范大学《国研所集刊》第18集。是书笔者未能寓目,据陈逢源《四书研究》:“傅武光《四书学考》搜罗广泛,针对历代《四书》论著加以分别门类,整理考论,有助于了解前代传习的概况,是唯一综论历代《四书》的论著,弥足珍贵”,载林庆彰主编《五十年来的经学研究》,(台)学生书局,2006年7月版。
    ③东京创文社,昭和六三年(1988)二月发行,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资料室有藏。
    ④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
    ⑤载《朱学论集》,(台)学生书局,1982年4月初版。
    ⑥载《元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2000年10月版。
    ⑦湖南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⑧北京大学1999年博士论文。
    ⑨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⑩分为三类:一、以宗主朱熹学说为主的四书汇编和疏解之作,属于元代的如赵德的《四书笺义》、胡炳文的《四书通》、倪士毅的《四书辑释》等;二、少量对朱熹著作持批评态度的著作,如龚霆松的《四书朱陆会同注释》、陈天祥的《四书辨疑》等;三、少量质量较高的独立的四书研究之作,如金履祥的《论孟集注考证》、许谦的《读四书丛说》等。
    ① 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2版。
    ② 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第1版。
    ③ 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
    ④ 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⑤ 载《文献》,1996年第1期。
    ⑥ 原为2005年10月于河南洛阳召开的“程朱与宋明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后发表在2006年第2期的《北京大学学报》上。
    ⑦ 《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六《四书大全》提要,第302页。
    ⑧ 载《元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⑨ 北京图书馆有藏。
    ⑩ 北京图书馆有藏。
    11 (台)学海出版社,北京图书馆有藏。
    12 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①《元史·赵复传》。
    ②一般认为,程朱之学北传始于赵复,此前于之懵懂无知,姚大力、徐远和诸先生则认为1235年以前实际已有朱熹之学的零星北传。参姚大力《金末元初理学在北方的传播》,载《元史论丛》第二辑,中华书局,1983年4月第1版;徐远和《理学与元代社会·绪论》。
    ③《陵川集》卷二十四《与汉上赵先生论性书》。
    ④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第三编第二十四章,第684页。
    ⑤《宋元学案》卷三十四《武夷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1版,第1182页。
    ⑥魏崇武《赵复理学活动考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⑦《湖广通志》卷五十一言其传播程朱之学之功云:“周程之学,集成于朱子。宋元间有赵复者,默识于兵燹之余,始传及许鲁斋诸人。复盖德安郡人也,道学之传于楚,固有厚幸云。”
    ①元·姚燧《牧庵集》卷四。
    ②元·苏天爵《元名臣事略》卷八。
    ③明·冯从吾《元儒考略》卷一。
    ④清·魏源《元史新编》卷四十六《儒林一》,(台)文海出版社,1988年影印慎微堂刊本。
    ⑤参魏崇武《赵复理学活动考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又参洪峥《元代的四书学》第二章,复旦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⑥元·鲜于枢《困学斋杂录》云:“仁甫赵先生复初被虏时,有《寄皇甫庭》诗:‘寄语江南皇甫庭,此行无虑隔平生。眼前漫有千行泪,水自东流月自明。’又诗:‘乘云曾到玉皇家,彩笔云笺赋落霞。老去空山春寂寞,自锄明月种梅花。’”
    ⑦元·姚燧《牧庵集》卷四《序江汉先生死生》。
    ①《元史·杨惟中传》。
    ②《元史·赵复传》。
    ③太极书院的创建年代,《宋明理学史》据明人孙承泽《元明典故编年考》认为在太宗八年(1236),周良霄先生据郝经《太极书院记》认为有误,当在窝阔台十二、十三年(1240-1241)间。见周良霄《赵复小考》,《元史论丛》第五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
    ④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第三编第二十四章,第685页。
    ⑤《道园学古录》卷三十九。
    ⑥明·殷奎《强斋集》卷十。
    ⑦《元史·赵复传》。关于“尽录以付枢”的时间,魏源《元史新编》、毕沅《续资治通鉴》等皆以为在北上之后,《元史》、《元名臣事略》等则以为在北上之前。
    ①可能回到过德安老家,并有讲学活动,《湖广通志》卷二十二云:“江汉书院,在府城南文笔峰下,元儒赵复讲学于此。”
    ②《元史·赵复传》载:“世祖在潜邮,尝召见问曰:‘我欲取宋,卿可导之乎?’对曰:‘宋,吾父母国也,未有引他人以伐吾父母者。’世祖悦,因不强之仕。”
    ③《元儒考略》卷一。
    ④据陈正大先生考证:“许衡的籍贯,应在元代覃怀河内的李封村,即现在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王村乡李封村。”见《许衡评传》第一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第1版,第15页。
    ⑤《鲁斋遗书》卷十三《考岁略》。
    ①《鲁斋遗书》卷十三《考岁略》。
    ②许衡一生致力于四书学研究,撰四书学著作数种,如《大学要略直说》一卷、《大学直解》一卷、《鲁斋大学诗解》一卷、《孟子标题》、《中庸说》、《中庸直解》一卷等。
    ③元人欧阳玄为许衡所撰《神道碑》云:“凡伊洛性理之书及程子《易传》,朱子《论孟集注》、《中庸大学章句》、《或问》、《小学》等书,言与心会。召向所从游,教以进德之基,慨然思复三代庠序之法。”见《圭斋文集》卷九。
    ①《宋元学案》卷九十一《静修学案》,第3020页。
    ②或《宋元学案》以为此处“江南”即指“江南之儒赵复”,此说为《宋明理学史》所采。单从《元史》的这段记述推断,刘因获睹理学之书,也可能来自他的问学之师、同样是江南之儒的砚弥坚。
    ③参(美)杜维明《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刘因儒家隐逸主义解》,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④“静修门人”中,林起宗撰有《志学指南图》、《心学渊源图》、《中庸大学论语孟子诸图》、《论语图》;“静修私淑”中,安熙撰有《四书精要考异》,均属四书学著作。
    ⑤《元史·成遵传》。
    ⑥《元史·杨恭懿传》。
    ⑦黄孝光《元代的四书学·元初四书学的形成》,第11页。
    ⑧《道园学古录》卷三十六《考亭书院重建文公祠堂记》。
    ①《宋元学案》卷九十《鲁斋学案》,第2995页。
    ②《陵川集》卷三十。
    ③参魏崇武《赵复在北方传播理学的意义和贡献》,《殷都学刊》,1995年第2期。
    ④元·苏天爵编《元文类》卷三十七。
    ①苏天爵《滋溪文稿》卷七《元故国子司业砚公墓碑》载:“国初,岁在乙未,王师徇北汉上,公与江汉先生赵公复,俱以名士为大将招致而北。久之,周流河朔,不获宁居。岁戊戌,诏试儒士,公试西京,中选。岁壬子,诏实户口,公家真定,著儒籍,自是端以授徒为业。公通诸经,善讲说,士执经从而问疑者日盛。公告以圣贤之旨,谆切明白,不缴绕于章句。中原硕儒,若容城刘公因、中山滕公安上,亦皆从公授经。”从砚氏讲学“不缴绕于章句”看,刘因得《四书》于砚氏并非没有可能。又,王恽《秋涧集》卷五十九载:“朱万龄,字寿之,云梦人。生平以道学自负,星历占筮乃其所长。”
    ②《元史·窦默传》。
    ③周良霄、顾菊英《元代史》第十三章认为,这里的“伊洛性理之书”即为,《四书》,并称:“避兵南亡走宋之孝感,从县令谢宪子学习《四书》,亦在是役后北返,隐居大名。也就从这个时候开始,南方的儒士与书籍开始广泛北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698页。又,《元史·窦默传》载忽必烈曾诏窦默问以治国之道,默答以“帝王之道,在诚意正心。心既正,则朝廷远近莫敢不一于正”,可见其学确为《四书》之学。
    ④《元史·姚枢传》载之更详:“岁乙未,南伐,诏枢从惟中即军中求儒、道、释、医、卜者。会破枣阳,主将将尽坑之,枢力辩非诏书意,他日何以复命,乃蹙数人逃入篁竹中脱死。拔德安,得名儒赵复,始得程颐、朱熹之书。”
    ⑤关于姚枢倡鸣四书学之功,元人许有王《圭塘小稿》卷六《雪斋书院记》有云:“宇宙破裂,南北不通,中 原学者不知有所谓《四书》也。宋行人有箧至燕者,时有馆伴使得之,乃不以公于世。时出一论,闻者竦异,讶其有得也。皇元启运,道复降古,倡而鸣者,则有雪斋姚公焉。”
    ①《元史·杨惟中》。
    ②元·许有壬《圭塘小稿》卷六《雪斋书院记》。
    ③明·湛若水《格物通》卷四十七。
    ④《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第70页。
    ①据赵琦考证,有粘合重山、耶律楚材、耶律史酬巴尔、刘仲禄、王檝、郑景贤等,见《金元之际的儒士与汉文化》第二章,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②《湛然居士集》卷二《用前韵感事二首》有句云:“昔年学道宗夫子,盈科后进如流水。”
    ③《湛然居士集》卷十三《寄万松老人书》。刘晓先生认为,“耶律楚材所宣扬的‘以儒治国’,实际上是以早期儒家思想的治世准则为标准的”,见《耶律楚材评传》第九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228页。
    ④《元史·耶律楚材传》载:“楚材曰:‘治弓尚须用弓匠,为天下者岂可不用治天下匠耶?’帝闻之甚喜,日见亲用。”
    ⑤姚大力先生称:“蒙古统治者虽然看重个别儒生文字算学、方技术数的本领,但没有材料可以证明儒学本身已成了他们从某种观念去加以认识的客体对象。”见《蒙古人最初怎样看待儒学》,载《元史及北方民族史集刊》第七辑,1983年5月。
    ⑥耶律楚材亦曾自称:“钦承皇旨,待罪清台,五载有奇,徒旷蓍龟之任”,见《湛然居士集》卷八《进征西庚午元历表》。
    ⑦《元史·耶律楚材传》载:“夏人常八斤,以善造弓见知于帝,因每自矜曰:‘国家方用武,耶律儒者何用?’”
    ⑧关于成吉思汗与丘处机的交往,《元史·丘处机传》载:“既见,太祖大悦,赐食、设庐帐甚饬。太祖时方西征,日事攻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太祖深契其言,曰:‘天锡仙翁,以寤朕志。’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焉。于是锡之虎符,副以玺书,不斥其名,惟曰‘神仙’。”
    ⑨《元史·耶律楚材传》载:“(成吉思汗)指楚材谓太宗曰:‘此人天赐我家,尔后军国庶政,当悉委之。’”
    ⑩元·宋子贞《中书令耶律公神道碑》,载《元文类》卷五十七。
    11《金史·哀宗纪上》。
    ①其中举列儒士多人:“窃见南中大大士归河朔者,在所有之:圣者之后如衍圣孔公,耆旧如冯内翰叔献,梁都运斗南,高产部唐卿,王延州从之。时辈如平阳王状元纲,东明王状元鹗,滨人王贲,临淄人李浩,秦人张徽、杨焕然、李庭训,河中李献卿、武安乐、夔固安、李天翼,沛县刘汝翼,齐人谢良弼,郑人吕大鹏,山西魏璠,泽人李恒简、李禹翼,燕人张圣俞,太原张纬、李谦、冀致君、张耀卿、高鸣,孟津李蔚,真定李冶,相人胡德珪,易州敬铉,云中李微,中山杨果,东平李彦,西华徐世隆,济阳张辅之,燕人曹居一、王铸,浑源刘祁及其弟郁、李仝,平定贾庭扬、杨恕,济南杜仁杰,洺水张仲经,虞乡麻革,东明商挺,渔阳赵著,平阳赵维道,汝南杨鸿,河中张肃,河朔勾龙、瀛东胜、程思温及其从弟思忠。凡此诸人,虽其学业操行参差不齐,要之皆天民之秀,有用于世者也。”见《遗山集》卷三十九《癸巳岁寄中书耶律公书》。
    ②元·宋子贞《中书令耶律公神道砷》云:“时避兵在汴者,户一百四十七万,仍奏选工匠、儒、释、道、医、卜之流,散居河北,官为给赡”,见《元文类》卷五十七。
    ③参陈高华《金元二代衍圣公》,《元史研究论稿》,中华书局,1991年12月第1版。
    ④王恽《秋涧集》卷四十八《卢龙赵氏家传》。
    ⑤今知所编刻的书籍有《双溪醉隐集》、《湛然居士文集》、《尚书注疏》、《毛诗注疏》、《道藏》等,参赵琦《金元之际的儒士与汉文化》第二章。
    ⑥南宋·郑所南《心史·大义略叙》云:“鞑法: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丁、七猎、八民、九儒、十丐。”又,同时的谢枋得《叠山集》卷二云:“后十六年,而验滑稽之雄以儒为戏者曰:我大元制典,人有十等,一官、二吏,先之者,贵之也,贵之者,谓有益于国也。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后之者,贱之也,贱之者,渭无益于国也。嗟乎,卑哉!介乎娼之下丐之上者,今之儒也。”
    ⑦陈垣《元西域人化华考》卷二云:“元初不重儒术,故南宋人有‘九儒十丐’之谣。然其后能知尊孔子,用儒生,卒以文致太平,西域诸儒,实有力。其最先以儒术说当世者,为高智耀。”见《励耘书屋从刻》(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10月版,第28页。
    ⑧《元史·耶律楚材传》曰:“丁酉,楚构奏曰:‘制器者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儒臣之事业,非积数十年,殆未易成也。’帝曰:‘果尔,可官其人。’楚材曰:‘请校试之.’乃命宣德州宣课使刘中随郡考试,以经义、词赋论分为三科。儒人被俘为奴者,亦令就试,其主匿弗遣者死,得士凡四千三十人,免为奴者四之一。”
    ⑨《元史·耶律楚材传》。
    ①元·郝经《陵川集》卷三十二《立政议》。
    ②《元史·姚枢传》。
    ③《元史·宪宗纪》。
    ④《元史·宪宗纪》载:“(宪宗)酷信巫觋卜筮之术,凡行事必谨叩之,殆无虚日,终不自厌也。”又,释祥迈《大元至元辨伪录》卷二载:“三教图像不得与佛并列”,《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从刊》第77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2年1月第1版。
    ⑤赵琦《金元之际的儒士与汉文化》第二章,第47-48页。
    ①《元史·世祖纪一》。
    ②《元史·王鹗传》。
    ③除赵璧、王鹗外,忽必烈还从金儒窦默那里得到了“三纲五常”、“诚意正心”的治道之教,《元史·窦默传》载:“既至,问以治道,默首以三纲五常为对。世祖曰:‘入道之端,孰大于此?失此,则无以立于世矣。’默又言:‘帝王之道,在诚意正心,心既正,则朝廷远近莫敢不一于正。’”
    ④参赵琦《金元之际的儒士与汉文化》第五章。
    ⑤《元名臣事略》卷十二《太常徐公》。
    ⑥《元史·许衡传》载:“甲寅(1254年),世祖出王秦中,以姚枢为劝农使,教民耕植。又思所以化秦人,乃召衡为京兆提学。秦人新脱于兵,欲学无师,闻衡来,人人莫不喜幸来学。郡县皆建学校,民大化之。”
    ⑦元·苟宗道《翰林侍读学士国信使郝公行状》云:“乙卯秋九月,上遣使召公,不起。十月,召使复至,公乃叹曰:‘读书为学,本以致用也,今王好贤思治如此,吾学其有用矣。’岁丙辰正月,见于沙陀。上问以帝王当行之事,公援引二帝三王治道以对,且告以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之义。自朝至晡,上喜溢不倦。自后连日引对论事,甚器重之。”见《山西通志》卷一八九《艺文八》。
    ⑧《元史·张德辉传》载:“戊申(1248年)春,释奠,致胙于世祖。世祖曰:‘孔子庙食之礼何如?’对曰:‘孔子为万代王者师,有国者尊之,则严其庙貌,修其时祀,其崇与否,于圣人无所损益,但以此见时君崇 儒重道之意何如耳。’世祖曰:‘今而后,此礼勿废。’”
    ①明·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卷六十六《治道》载刘秉忠之上书曰:“古者庠序学校未尝废,今郡县虽有学,并非官置,宜从旧制,修建三学,设教授,开选择才,以经义为上,词赋论策次之。兼科举之设,已奉过汗皇帝圣旨,因而言之易行也。开设学校,宜择开国功臣子孙受教,选达才任用之。”又云:“孔子为百王师,立万世法,今庙堂虽废,存者尚多,宜令州郡祭祀释奠如旧仪。近代礼乐器具靡散,宜令刷会,征太常旧人教引后学,使器备人存,渐以修之,实太平之基,王道之本。”又,《元名臣事略》卷八《左丞姚文献公》曰:“上在潜邮,遣故平章赵璧来征。既至,上大喜,自客过之,时召与语,随问而言。久之,询及治道,公见上聪明神圣,才不世出,虚己受言,可大有为,乃尽其平生所学为书数千百言,首以二帝三王为学之本,为治之叙,与治国平天下之大经,汇为八目,曰:修身,力学,尊贤,亲亲,畏天,爱民,好善,远佞;次及救时之弊,为条三十。”
    ②《元史·张德辉传》。
    ③《元史·礼乐二》曰:“(宪宗)三年时,世祖居潜邸,命勾当东平府公事宋周臣兼领大乐礼官、乐工人等,常令肄习,仍用万户严忠济依己降旨存恤。六年夏五月,世祖以潜邸次滦州,下教命严忠济督宋周臣以所得礼乐旧人肄习,宜如故事勉行之,毋忽。冬十有一月,敕乐工老不堪任事者,以子孙代之;不足者,以他户补之。”
    ④《元史·张德辉传》曰:“壬子,德辉与元裕北觐,请世祖为‘儒教大宗师’,世祖悦而受之。因启:‘累朝有旨蠲儒户兵赋,乞令有司遵行。’从之。”
    ⑤《元史·世祖纪一》。
    ⑥《元史·世祖纪一》。
    ⑦《元史·世祖纪一》。
    ⑧元·王磐《重修赞皇县学记》,载明嘉靖《真定府志》卷十五,《四图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一九二。
    ①么书仪《梦想的破灭——忽必烈在治国问题上的变化》,《文史知识》,1998年第5期。又,赵琦《金元之际的儒士与汉文化》认为,1238年戊戌选试的中选人士中,“中统建元后出任元朝廷或地方官员者,共有19人。在中央任官者有许衡、张文谦、赵良弼、孟攀鳞、刘德渊、砚弥坚、于伯仪、雷膺。在地方任官者有宋规、赵椿龄、王天挺、兀林答僖、石璧、张葵轩、张延、张著、赵友、刘景石、张昂霄”,见第68页。
    ②《元史·高智耀传》载:“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复辩论,辞累千百。帝异其言,铸印授之,命凡免役儒户皆从之,给公文为左验。时淮、蜀士遭俘虏者,皆没为奴,智耀奏言:‘以儒为驱,古无有也。陛下方以古道为治,宜除之,以风厉天下。’帝然之。即拜翰林学士,命循行郡县区别之,得数千人。”又,元·陶宗仪《辍耕录》卷二《送方伯载归三山序》云:“国朝儒者,自戊戌选试后,所在不务存恤,往往混为编氓。至于奉一札十行之书,崇学校,奖秀艺,正户籍,免徭役,皆翰林学士高公智耀奏陈之力也。”
    ③参萧启庆《元代的儒户:儒士地位演进史上的一章》,载《元代史新探》,(台)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版。
    ④《元史·宋子贞传》曰:“上书陈便宜十事,……又请建国学,教胄子。”
    ⑤许衡于至元三年(1266)向世祖上书《时务五事》,其中“农桑学校”条中有言:“自上都、中都下及司县,皆设学校,使皇子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从事于学,日明父子君臣之大伦,自洒扫应对至于平天下之要道。”见《鲁斋遗书》卷七。
    ⑥《元史·世祖纪四》。
    ⑦胡务《元代庙学——无法割舍的儒学教育链》第二章,巴蜀书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50页。
    ⑧《庙学典礼》卷一《先圣庙岁时祭祀禁约搔扰安下》曰:“钦奉圣旨节该先圣庙,国家岁时致祭,诸儒月朔释奠,宜恒令洒扫修洁,今后禁约:诸官员使臣军马,毋得于庙宇内安下,或聚集理问词讼及亵渎饮宴,管工匠官不得于其中营造,违者治罪。管内凡有书院,办不得令诸人搔扰使臣安下。”又见《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卷三十一《礼部》卷之四。
    ⑨胡务《元代庙学——尤法割舍的儒学教育链》第二章,第53页。
    ⑩参陈正夫、何植靖《许衡评传》第一章,第31页。
    ①《元文类》卷六十一。
    ②元·王结《文忠集》卷四《书松厅事稿略》曰:“自中统之初,稽古建官,庸正百度,一时硕儒元老,屹然立朝,文献彬彬,莫可及也。”
    ③王建军《教育与政治:元朝国子监创办之争》,《河北学刊》,2005年第1期。
    ④《鲁斋遗书》卷十三《考岁略》云:“三年春二月,召至檀州后山,面奉德音:‘……今召汝无他,省中事前虽命汝,汝意犹未悉,今面命汝。人皆誉汝,想有其实,汝之名分,其斟酌在我。国家所以无失,百姓所以得安,其谋谟在汝。谓汝年老,未为老;渭汝年小,不为小,正当黾勉从事,毋负汝平生所学。安童尚幼,若未更事,汝谨辅导。汝有嘉谟,先告安童,以达于我,我将择焉。’”
    ⑤见《鲁斋遗书》卷七。
    ⑥《鲁斋遗书》卷十三《考岁略》曰:“阿合马欲以其子典兵柄,先生以为不可,谓国家事权,兵、民、财三者而已,父位尚书省,典民与财,而子又典兵,太重。上曰:‘卿虑阿哈玛特反侧耶?’先生曰:‘此反侧之 道也,古者奸邪未有不由如此者。’上以此语语西相,相诘先生曰:‘公何以言吾反?’先生曰:‘吾言前世之反者皆由权重,君诚不反,何为由其道?’相复之曰:‘公实反耳。人所嗜好者,势力、爵禄、声色,公一切不好,欲得人心,非反而何?’先生曰:‘果以君言得罪,亦无所辞。’”
    ①《元史·许衡传》。
    ②《元史·许衡传》。
    ③《元史·许衡传》曰:“帝以问翰林学士王磐,磐对曰:‘衡教人有法,诸生行可从政,此国之大体,宜勿听其去。’帝命诸老臣议其去留。”
    ④《元史·许衡传》。
    ⑤罗贤佑《许衡、阿合马与元初汉法、回回法之争》,载《民族研究》,2005年第5期。
    ⑥元·王恽《秋涧集》卷四十六《儒用说》。
    ⑦阿合马主要采取兴铁冶、铸农器官卖、增盐课、括户口、推行钞法、籍括药材等措施,使财政支出得以应付。参《元史·奸臣传》。
    ⑧元·苏天爵《滋溪文稿》卷八《静修先生刘公墓表》。又,陈高华《金元二代衍圣公》一文认为:“忽必烈真正赏识并加以重用的汉族士大夫,主要是刘秉忠、王文统一类‘尚霸术,要近利’的人物。对于只讲道德性命、圣贤之道的儒生,他虽然也加以收留,给予一定荣誉,但一般都安插在闲散的位置上,并不重视”,见《元史研究论稿》,第337页。
    ⑨《元史·世祖纪二》载:“己丑,李璮反,以涟、海三城献于宋,尽杀蒙古戍军,引麾下趋益都。”
    ①束景南《朱子大传·尾声》,第1113页。
    ②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六《朝事》,中华书局,2000年版。
    ③《续资治通鉴》册九《宁宗庆元三年》,中华书局,1957年8月第1版,第4153页。
    ④参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八十《道学崇黜》,中华书局,1977年5月第1版。
    ⑤《宋史·赵汝愚传》载:“召还留正长百僚,命朱熹待制经筵,悉收召上君子之在外者。”
    ①沈松勤《南宋文人与党争》第二章,第97页。
    ②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自序一》。
    ③邓之诚《中华二千年史》卷四《南宋与金之对峙》曰:“攻击道学最力者,有沈继祖攻朱嘉一疏。胡纮所草,其词过峻,不免诬枉。然道学号召徒党,互助标榜,欲以隐执朝政,亦或有其事。” 中华书局,1983年6月新1版,第302页。又参南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丁集。
    ④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绪说》,第43页。
    ⑤一说,黄榦《朱熹行状》云:“五十年间历事四朝,仕于外者仅九考,立于朝者四十日”,辨参余英时《朱熹‘立朝四十日’辨》,载《朱熹的历史世界》第十章“附说一”。
    ⑥《晦庵集》卷十。
    ⑦《续资治通鉴》册九《宁宗庆元六年》亦评价朱子曰:“熹平居惓惓,无一念不在于国,闻时政之阙失,则戚然有不豫之色,语及国势未振,则感慨以至泣下。然难进易退,不贬道以求合,故与世动辄龃龉”,第4176页。
    ⑧参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卷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①南宋·李心传《道命录》卷七上,《丛书集成初编》本。
    ②南宋·樵川樵叟《庆元党禁》,《从书集成初编》本。
    ③南宋·樵川樵叟《庆元党禁》,《从书集成初编》本。
    ④《宋会要辑稿》册一六六《刑法二》云:“庆元二年六月十五日,国子监言:‘已降指挥风谕士子,专以《语》、《孟》为师,以《六经》、子、史为习,毋得复传《语录》,以滋盗名欺世之伪。所有《进卷》,《待遇集》,并按时妄传《语录》之类,并行毁板。其未尽伪书,并令园子监搜寻名件,具数奏闻。”又,《晦庵集》卷六十三《答孙敬甫》之四云:“南康《语》、《孟》是后来所定本,然比读之尚有合改定处。……毁板事近复差缓,未知何谓。然《进卷》之毁,不可谓无功。”又,《晦庵集续集》卷一《答黄直卿》书之二十五云:“得曾致虚书云,江东漕司行下南康,毁《语》、《孟》板。刘四哥却云,被学官回申不可,遂已。此其势决难久存。”
    ⑤南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卷四《庆元党》。
    ⑥樵川樵叟《庆元党禁》载:“(庆元三年)秋九月二十七日丁卯,言者论伪学之祸,望申饬大臣,鉴元祐调停之说,杜其根源。时有诏:‘监司帅守荐举改官,并于奏牍前声说非伪学之人,且结朝典之罪。’秋当大比,漕司前期取家状,必欲书‘委不是伪学’五字于后。时有柴中行者,为抚州推官,独移文漕司,称:‘自幼习《易》,读程氏《易传》,未委是与不是伪学。如以为伪,小愿考校。’ 士论壮之。”
    ①《宋史·朱熹传》曰:“熹既没,将葬,言者谓四方伪徒期会,送伪师之葬。会聚之间,非妄谈时人短长,则谬议时政得失,望令守臣约束。从之。”
    ②《朱子语录》的编辑就是一个例子,“庆元党禁”期间朱子门人录朱熹讲学语录,所可考者至少有一二十种,参南宋·黎靖德《朱子语类·朱子语录姓氏》。
    ③比如据束景南先生考证,庆元五年(1199)时,党禁未消,《四书集注》仍有一次编集合刻,是为朱熹生前的最后一次刊刻。但由于政治环境之故,此次刊刻“实为秘密刻印,未能流传,至后来魏了翁办未得见也”,见束景南《〈四书集注〉编集与刊刻新考》,载《朱熹佚文辑考》,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第628页。
    ④《晦庵集》卷四十四《答蔡季通》之七曰:“又云主上虚心好学,增置讲员,广立程课,深有愿治之意。果如此,实国家万万无疆之休,义不可不一往。”
    ⑤《晦庵集》卷十五《经筵讲义》。
    ⑥南宋·楼钥《攻媿集》卷四十六。
    ⑦如马大同、辛弃疾、留正、衰枢等先后被罢祠、罢职,参《宋会要辑稿》、《两朝纲目备要》等。
    ⑧《晦庵集》卷十四《经筵留身面陈四事札子》曰:“今者陛下即位,未能句月,而进退宰执,移易台谏,甚者方骤进而忽退之,皆出于陛下之独断,而大臣不与谋,给舍不及议。正使实出于陛下之独断,而其事悉当于理,亦非为治之体,以启将来之弊。况中外传闻,无不疑惑,皆谓左右或窃其柄,而其所行又未能尽允于公议乎!”
    ⑨南宋·陈傅良《止斋集》卷十五《朝散郎焕章阁待制兼侍讲朱熹登极恩转朝请郎》。
    ⑩樵川樵叟《庆元党禁》曰:“(赵)彦逾愈憾,入辞,疏廷臣姓名于上,指为汝愚之党曰:‘老奴已去,不惜为陛下言之。’而上亦疑矣。”
    ①《晦庵集》卷十五《经筵讲义》。
    ②南宋·樵川樵叟《庆元党禁》。
    ③南宋·佚名《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卷三,中华书局,1995年7月第1版,第51页。南宋·刘时举《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卷十一“与”后有“闻”字。
    ④南宋·佚名《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卷三,第51页。
    ⑤束景南《朱子大传》第二十一章,第987页。
    ⑥南宋·吴潜《履斋遗稿》卷四《上史相书》。
    ⑦《续资治通鉴》册九《宁宗嘉定元年》,第4282页。
    ⑧奏言称:“学莫急于致知,致知莫大于读书,书之当读者莫出于圣人之经,经之当先者莫要于《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之篇。故侍讲朱熹有《论语孟子集注》、《大学中庸章句》、《或问》,学者传之,所谓择之精而语之详者,于是乎在臣愿陛下诏有司取是四书,颁之太学,使诸生以次诵习,俟其通贯浃洽,然后次第以及诸经,务求所以教育人才为国家用。且使四方之士闻其风节,传其议论,得以慕而效之也。”又言:“绍兴中,从臣胡安国尝欲有请于朝,乞以邵雍、程颢、程颐、张载四人,春秋从祀孔子之庙。淳熙中,学官魏掞之亦言宜罢王安石父子勿祀,而祀颢、颐兄弟。厥后,虽诏罢安石之子雱,而他未及行。儒者相与论说,谓宜推而上之以及二程之师周敦颐。臣愿陛下诏有司考安国、掞之所尝言者,议而行之。上以彰圣朝崇儒正学之意,下以示学者所宗,其益甚大,其所关甚重,非特以补祀典之阙而已。”见清·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卷一三四,《续资治通鉴》文字稍异。
    ①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三四。
    ②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三四。
    ③ 肖永明《宋代理学〈四书〉学的传播与理学的社会化》,载《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四辑,商务印书馆,2002年10月第1版,第435页。
    ④ 关长龙《两宋道学命运的历史考察》第四章,学林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第434页。
    ⑤ 《宋史·理宗纪一》。
    ⑥ 《续资治通鉴》册九《理宗宝庆元年》,第4446页。
    ⑦ 《宋史·理宗纪一》。
    ⑧ 《续资治通鉴》册九《理宗宝庆三年》,第4458页。
    ⑨ 《续资治通鉴》册十《理宗绍定四年》,第4483页。
    ⑩ 《宋史·郑清之传》。
    11 《宋史·理宗纪一》。
    12 理宗朝是“朱子语录”编辑的高峰期,如嘉熙二年(1238)李性传编辑有饶州刊《朱子语续录》,淳祐九年(1249)蔡抗编辑有饶州刊《朱子语后录》,淳祐十二年(1252)王佖编辑有徽州刊《朱子语续类》等。之后,度宗咸淳元年(1265)吴坚编辑有建州刊《朱子语别录》,咸淳六年(1270)黎靖德综合前代诸种语录,重加分类,而成今天通行的140卷本《朱子语类》。其中《四书语类》计51卷,占全书的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其他各卷对《四书》内容亦有涉及。
    ①《元文类》卷二十二。
    ②《元史·武宗纪一》:“辛亥,中书右丞孛罗铁木儿以国字译《孝经》进。诏曰:‘此乃孔子之微言,自王公达于庶民,皆当由是而行。’具命中书省刻版模印,诸王而下皆赐之。”
    ③张帆先生认为:“联系武宗的个性、经历、在位政策、亲信大臣等因素考虑,他本人恐怕是不会去钻研儒家经书的。”《元代经筵述论》,载《元史论丛》第五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第137页。
    ④《元史·仁宗纪三》载:“翰林学上承旨忽都鲁都儿迷失、刘赓等译《大学衍义》以进,帝览之,谓群臣曰:‘《大学衍义》议论甚嘉。’其令翰林学士阿怜铁木儿译以国语。”
    ⑤《元史·英宗纪一》载:“翰林学士忽都鲁都儿迷失译进宋儒真德秀《大学衍义》,帝曰:‘修身治困,无逾此书。’……以《大学衍义》印本颁赐群臣。”又,《元史·泰定帝纪一》载:“命平章政事张珪、翰林学士承旨忽都鲁都儿迷失、学士吴澄、集贤直学士邓文原,以《帝范》、《资治通鉴》、《大学衍义》、《贞观政要》等书进讲。复敕右丞相也先铁木儿领之。”
    ⑥张帆《元代经筵述论》,载《元史论丛》第五辑,第142页。
    ⑦《元史·世祖纪五》载:“丙戌,刘秉忠、姚枢、王磬、窦默、图克坦公履等上言:‘许衡疾归,若以太子赞善王恂主国学,庶几衡之规模小致废坠。’”又《元史·许衡传》载:“刘秉忠等奏,乞以衡弟子耶律有尚、苏郁、白栋为助教,以守衡规矩。从之。”
    ①《元史·不忽木传》载:“至元十三年,与同舍生坚童、太答、禿鲁等上疏曰:‘……为今之计,如欲人材众多,通习汉法,必如古昔遍立学校然后可。若曰未暇,宜且于大都弘阐国学。择蒙古人年十五以下、十岁以上质美者百人,百官子弟与凡民俊秀者百人,俾廪给各有定制。选德业充备足为师表者,充司业、博士、助教而教育之。使其教必本子人伦,明乎物理,为之讲解经传,授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②《元史·选举志一·学校》。
    ③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四十四《故翰林学士资善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临川先生吴公行状》。
    ④袁桷《清容居士集》卷四十一《国学议》云:“自宋末年尊朱熹之学,唇腐舌弊,止于《四书》之注,故凡刑狱、簿书、金穀、户口,靡密出入,皆以为俗吏而争鄙弃,清谈危坐,卒至国广,而莫可救近者。江南学校,教法止于《四书》,髫齓诸生,相师成风,字义精熟,蔑有遗忘,一有诘难,则茫然不能以对。……又古者教法,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钥,若射、御、书、数,皆得谓之学,非若今所谓《四书》而止。儒者博而寡要,故世尝以儒诟诮,由国学而化成于天下,将见儒者之用不可胜尽,儒何能以病于世?”
    ⑤袁桷《清容居士集》卷四十一《国学议》。
    ⑥当然,就人才培养来讲,《五经》与《四书》并重,未尝不无合理之处,王建军先生即认为:“这种观点既继承了程朱理学注重人格培养的思想,又克服了程朱理学忽视事功训练的偏颇。应该说,这些意见是十分合理的”,见《教养化育与科举主导:元代国子监办学模式的演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①《吴文正公集》卷首《吴文正公年谱》,《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台)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
    ②《元史·耶律楚材传》。
    ③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第四章,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6月第1版,第253页。
    ④元·张之翰《西岩集》卷十三《议科举》。
    ⑤《元史·选举志一·科目》。
    ⑥《元史·选举志一·科目》。
    ①元·陈祐《三本书》,载《元文类》卷十四。
    ②《元史·选举志一·科目》。
    ③元·姚燧《牧庵集》卷十八《领太史院事杨公神道碑》。
    ④《元史·选举志一·科目》。
    ⑤《元史·选举志一·科目》。
    ⑥元·王恽《秋涧集》卷三十五《上世祖皇帝论政事书》。
    ①元·王恽《秋涧集》卷三十五《贡举议》。
    ②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第四章,第258页。
    ③《元史·选举志一·科目》。
    ④《元史·选举志一·科目》。
    ⑤见《元史·选举志一·科目》。
    ⑥《南村辍耕录》卷一《科举》。
    ⑦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第四章,第259页。
    ①《元史·选举志一·科目》;又《通制条格》卷五《科举》,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3月第1版,第76页。
    ②关于朱熹排定的《四书》次序问题,可参郭齐《朱熹〈四书〉次序考论》一文,载《四川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③《四库全书总目·四书类小序》。
    ④余英时《试说科举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载《二十一世纪》,2005年10月号。
    ①余英时《试说科举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载《二十一世纪》,2005年10月号。
    ②参《宋史·选举志一·科目上》。
    ③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第三章,第227页。
    ④比如会在考卷内容上反映出来,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后集《太学文变》载:“徐霖以《书》学魁南省,全尚性理,时竞趋之,即可以钓致科第功名。自此,非《四书》、《东西铭》、《太极图》、《通书》、《语录》不复道矣”,可以说明风气对科举的影响;另,在朱熹《四书》被指为“伪学”的庆元二年(1196)的科举考试中,《四书》当然不会被列为考试科目,但考生中仍有“语涉道学者”——这也可以作为一个反证。
    ⑤肖永明《宋代理学〈四书〉学的传播与理学的社会化》,载《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四辑,第435页。
    ⑥王炳照、徐勇《中国科举制度研究》第五章,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第173页。
    ①(美)艾尔曼《南宋至明初科举科目之变迁及元朝在经学历史的角色》,《元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第21页。
    ②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第二编第四节,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第282-284页。
    ③《元史·阿沙不花传》。
    ④《元史·张养浩传》载,养浩曾向武宗上万言书,指陈十大弊政,曰:“一曰赏赐太侈,二曰刑禁太疏,三曰名爵太轻,四曰台纲太弱,五曰土木太盛,六曰号令太浮,七曰倖门太多,八曰风俗太靡,九曰异端太横,十曰取相之术太宽。”
    ⑤《元史·仁宗纪一》。
    ⑥《元史·仁宗纪一》。
    ①《元史·刘正传》云:“仁宗初政,风动天下。”
    ②《元史·仁宗纪一》。
    ③《元史·仁宗纪一》。
    ④在仁宗的头脑里,佛教、儒道各自占有重要位置,具有不同的功能,《元史·仁宗纪三》载:“仁宗天性慈孝,聪明恭俭,通达儒术,妙悟释典。尝曰:‘明心见性,佛教为深;修身治国,儒道为切。’”
    ⑤苏天爵《滋溪文稿》卷九《袁文清公(桷)墓志铭》。
    ⑥元明善《送马翰林南归序》,载《元文类》卷三十五。
    ⑦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第四章,第259页。
    ⑧(美)艾尔曼《南宋至明初科举科目之变迁及元朝在经学历史的角色》,第36页。
    ⑨(美)艾尔曼《南宋至明初科举科目之变迁及元朝在经学历史的角色》,第38页。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第二编第四节,第284页。
    ②(美)艾尔曼《南宋至明初科举科目之变迁及元朝在经学历史的角色》,第75页。
    ③参徐黎丽《略论元代科举考试制度的特点》,《西北师大学报》,1998年第2期。
    ④《清史稿·选举志三》。
    ⑤虞集《道园学古录》卷三十九《跋济宁李璋所刻九经四书》。
    ⑥欧阳玄《圭斋文集》卷五《赵忠简公祠堂记》。
    ⑦苏天爵《滋溪文稿》卷五《伊洛渊源录序》。
    ①陈栎《定宇集》卷十七。
    ②陈氏的《尚书》学转向似乎可以作为旁证,《四库全书总目·书类二》于《尚书集传篡疏》下考证云:“栎别有《书说折衷》,成于此书之前,今已散佚,惟其序尚载《定宇集》中,称:‘朱子说《书》,通其可通,不强通其所难通,而蔡氏于难通罕阙焉。宗师说者固多,异之者亦不少。子因训子,遂掇朱子大旨及诸家之得经本义者,句释于下,异同之说,低一字折衷之’,则栎之说《书》,亦未尝株守蔡《传》。而是书之作,乃于蔡《传》有所增补,无所驳正,与其旧说迥殊。自序称‘圣朝科举兴行,诸经、《四书》,一是以朱子为宗,《书》宗蔡《传》,固亦宜然’ 云云,盖延佑设科以后,功令如此,故不敢有所出入也。”
    ③《宋元学案》卷六十四《潜庵学案》,第2081页。
    ④《元史·选举志一》。
    ⑤《元史·顺帝纪三》。
    ①《元史·李好文传》。
    ②《元史·吕思诚传》。
    ③吴师道《礼部集》附录《元故礼部郎中吴君墓表》。
    ④王建军《教养化育与科举主导:元代国子监办学模式的演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①元好问《遗山集》卷三十二《令旨重修真定庙学记》:“王以丁未之五月召真定总府参佐张德辉北上,德辉既进见于王,从容问及镇府庙学今废兴何如,德辉为言:‘庙学废于兵久矣。’”
    ②姚燧《牧庵集》卷十五《中书左丞姚文献公神道碑》载姚枢曾向忽必烈上书曰:“修学校,崇经术,旌节孝,以为育人才、厚风俗、美教化之基。”又,《元史·刘秉忠传》载秉忠进言曰:“古者庠序学校未尝废,今郡县虽有学,并非官置,宜从旧制,修建三学,设教授,开选择才,以经义为上,词赋、论策次之。”
    ③明·陈邦瞻《元史纪事本末》卷八《科举学校之制》,中华书局,1979年4月第1版,第56页。
    ④《元史纪事本末》卷八《科举学校之制》,第56页。
    ⑤陈高华先生《元代的地方官学》一文称:“在忽必烈一代,元代地方官学的体系已经形成。它以儒学为中心,包括蒙古字学、医学、阴阳学、书院和社学。”载《元史论丛》第五辑,第165页。
    ⑥元·张铉《至大金陵新志》卷九《儒籍》。
    ⑦邓洪波《中国书院史》第四章,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7月第1版,第189-190页。
    ⑧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五十六《首善书院》。
    ⑨邓洪波《中国书院史》第四章,第189页。
    ①《元史·韩性传》附。
    ②此处引文皆出自《读书分年日程》卷一。
    ③如:“天理流行,赋予万物,是之谓命。人所禀受,莫非至善,是之谓性。主于吾身,统乎性情,是之谓心。感物而动,斯性之欲,是之谓情。”见《新安文献志》卷三十三。
    ④《晦庵集》卷五十《答程正思》曰:“《小学字训》(即《性理字训》)甚佳,言语虽不多,却是一部大《尔雅》也。”
    ①《宋元学案》卷八十七《静清学案》,第2913页。
    ②《读书分年日程》卷三。
    ③《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第五章,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130页。
    ④《四库总目》曾加辨正:“是书之末有端礼自跋,历序崇德吴氏、平江陆氏、池州冯氏及江浙诸处钞刊名本,而不及国子监颁示,则《元史》所云,或端礼身后之事欤?”但不管生前还是身后,于《读书分年日程》在学校、书院间产生影响这一结论的成立并无妨碍。
    ⑤参邓洪波《中国书院史》第四章,第243-244页。
    ⑥徐梓《元代书院研宄》第五部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117页。
    ①袁俊翁《四书疑节原序》。
    ②萧镒《四书待问自序》,《宛委别藏》本。
    ①《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六,第300页。
    ②《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六,第300页。
    ③萧镒《四书待问序》,《宛委别藏》本。
    ④《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六,第307页。
    ⑤《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十五,第298页。
    ①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第二编第四节,第287-288页。
    ②参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第二编第二节。
    ③唐宇元《程朱理学何时成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2期。
    ④朱维铮《壶里春秋·九九》,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134页。
    ①从地域上讲,如徽州新安人汪九成曾从学于同乡婺源人胡炳文,浙江黄岩人牟楷曾至天台习王鲁斋之学,江西吉水人解观曾登崇仁吴澄之门等。
    ②载陈荣捷《朱学论集》,(台)学生书局,1982年4月初版,第302页。
    ③《宋元学案·勉斋学案》全祖望案曰:“嘉定而后,足以光其师传,为有体有用之儒者,勉斋黄文肃公其人与?玉峰、东发论道统,三先生之后,勉斋一人而已。”(第2020页)
    ①《宋元学案》卷八十三,第2812页。
    ②《宋元学案》卷六十三,第2044页。
    ③《宋元学案》卷六十三,第2046页。
    ④《宋元学案》卷六十三,第2049页。
    ⑤刘树勋《闽学源流》第六章第二节,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464页。
    ①《湖北艺文志附补遗》(上)卷三《经部·四书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②《湖北艺文志附补遗》(下)卷一《经部·四书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①苏天爵《滋溪文稿》卷十四《内丘林先生(起宗)墓碣铭》。
    ②《稿本宋元学案补遗》卷三十七《萧同诸儒学案补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第810页。
    ③参《金史·元好问传》。
    ④《圭斋文集》卷九。
    ①王恽《秋涧集》卷四十三《义斋先生四书家训题辞》。
    ②《元史·耶律有尚传》。
    ①《鲁斋遗书》卷九《与子师可》。
    ②《鲁斋遗书》卷三。
    ③有学者认为《小学》乃教师或士人所用之书,而非小童所用之书,参陈荣捷《朱子新探索·六六》,(台)学生书局,1988年4月版,第415页。
    ④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中国古代教育史》第八章第一节,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4月第1版。
    ⑤比如胡适幼时在家塾所读之书中即有《小学》,曹伯言、季维龙《胡适年谱》(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载其十一岁(1901年)时,“有一天,温习朱子的《小学》,念到了一段司马光的家训,其中说:‘形既朽灭,神亦飘散,虽有判烧舂磨,亦无所施。’这话使他大受震动”(第12页),从而完成了由拜神论到无神论的转变。
    ⑥《鲁斋遗书》卷十三。
    ①《晦庵集》卷七十六。
    ②《鲁斋遗书》卷三《小学大义》:“古者民生八岁,上自王公,下至庶人之子弟,皆令入小学,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岁,自天子之元子、众子,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者,皆入大学,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小学、大学所以分也。”
    ③《朱子语类》卷七:“(陈淳)问:‘大学与小学不是截然为二,小学是学其事,大学是穷其理,以尽其事否?’曰:‘只是一个事。小学是学事亲,学事长,且直理会那事。大学是就上面委曲详究那理,其所以事亲是何如,所以事长是何如。古人于小学存养已熟,根基已深厚,到大学只就上面点化出些精彩。古人自能食能言,便已教了一岁有一岁工夫。到二十时,圣人资质已自有十分,大学只融洽光彩。今都蹉过,不能转去做,只据而今当地头、立定脚做去,补填前日欠阙,栽种后来合做底。如二十岁觉悟便从二十岁立定脚力做去,纵待八九十岁觉悟也,当据见定札住硬寨做去。”
    ④朱熹《大学章句序》。
    ⑤《朱子语类》卷十四《大学纲领》云:“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大学》一篇有等级次第,总作一处,易晓,宜先看。《论语》却实,但言语散见,初看亦难。《孟子》有感激兴发人心处。《中庸》亦难读,看三书后,方宜读之。”又云:“学问须以《大学》为先,次《论语》,次《孟子》,次《中庸》。”又云:“《论》、《孟》、《中庸》,待《大学》贯通浃洽,无可得看后方看,乃佳。道学不明,元来不是上面欠却工夫,乃是下面元无根脚。若信得及,脚踏实地,如此做去,良心自然不放,践履自然纯熟。非但读书一事也。”
    ⑥朱熹《大学章句》。
    ①束景南《朱子大传》第十七章《人本主义的四书学体系》,第808—809页。
    ②束景南《朱子大传》第十七章《人本主义的四书学体系》,第809页。
    ③《晦庵集》卷七十六。
    ④《鲁斋遗书》卷三《小大学或问》。
    ⑤《鲁斋遗书》卷三。
    ⑥《朱子语类》卷七《学一》。
    ①《鲁斋遗书》卷三《论明明德》。
    ②白钢《许衡与传统文化在元代的命运》,《元史论丛》第五辑,第217页。
    ③《鲁斋遗书》卷十四《先儒议论·姚氏牧庵语》。
    ④《鲁斋遗书》卷十三《国学事迹》云:“先生尝谓蒙古生质朴未散,视听专一,苟置之好伍曹中,涵养之数年,将来必能为国家用。”
    ⑤《鲁斋遗书》卷一《语录上》:“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司徒之职,教以人伦而已。凡不本于人伦,皆非所以为教。树之君以立政,谨此教也;作之师以立教;教以此也。先王皆本于人心之所固有,不强以其所无有,故人易从而风俗美,非后世所谓学所谓教也。文公《小学》、《四书》,次第本末甚备,有王者起,必须取法。”
    ⑥《鲁斋遗书》卷十四《先儒议论》。
    ①《鲁斋遗书》卷三。
    ②朱熹《大学章句序》云:“《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闲,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三代之隆,其法浸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大学章句》“小引”云:“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第一章“案语”云:“右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③《鲁斋遗书》卷五《中庸直解》云:“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注:这是朱熹《中庸章句》正文前“小引”的原文)——‘此篇’是指《中庸》这一本书。子思是孔子之孙,名伋。孟子是子思弟子,名轲。‘恐’是惧怕的意思。程子说《中庸》这一本书乃是孔门师弟子相传授心上的妙法,孔子传之曾子,曾子传之子思。当时只是口口相传,及到子思之时,恐怕去圣愈远,后面未免有差失处,乃把平日口授的言语写在书上,传与他弟子孟轲。”
    ①白钢《许衡与传统文化在元代的命运》,《元史论丛》第五辑,第210页。
    ②《鲁斋遗书》卷十四《先儒议论》:“虞氏邵庵(集)语:国学之置,肇自许文正公。以笃实之资,得朱子数书于南北未通之日,读而领会,起敬起畏。及被遇世祖,纯乎儒者之道,诸公所不及也。世祖圣明,天纵深知儒术之大,思有以变化其人而用之,以为学成于下而后进于上。或疏未即自达,莫若先取侍御贵近之师。是时风气浑厚人材朴茂,文正故表章朱子《小学》一书,以先之勤之以洒扫应对以折其外,严之以出入游息而养其中,掇忠孝之大纲以立其本,发礼法之微权以通其用,于是数十年彬彬然,世称名卿士大夫者皆其门人矣。呜呼!使国人知有圣贤之学,而朱子之书得行于斯世者,文正之功甚大矣。”
    ③《鲁斋遗书》卷十三。
    ④许衡于至元十八年(1281)去世,享年七十二岁。
    ①《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第1版,第6-7页。
    ②《晦庵集》卷五十九《答曹元可》。又同书卷六十《答汪易直》曰:“《自讼》之篇,足见立志为已之切,尤以为慰,此正《大学》所谓诚其意者。然意不能以自诚,故推其次第,则欲诚其意者又必以格物致知为先。”
    ③姜广辉《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一卷第二十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635页。当然,也有学者持不同说法,比如钱穆先生《朱子学提纲》(三联书店,2002年8月第1版)并不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说是“向外求索”,他认为:“或讥朱子此处分心与理为二,不知一体两分,两体合一,此正朱子思想大体系所在,亦是其最著精神处,不得徒以分两说之为嫌”(第127页),又称:“朱子格物大义,……一、朱子所论格物工夫,仍属一种心工夫,乃从人心已知之理推扩到未知境域中去。……五、专务于内,从心求理,则物不尽。专务于外,从物穷理,则心不尽。物不尽,心不尽,皆是理不尽。必心物内外交融,达至于心即理之境界,始是豁然贯通之境界。至是而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至是而始是理尽。盖从外面言,万理皆属一理。从内面吾心所知之理言,亦将知其皆属一理,乃谓之贯通。”(第131页)余英时先生承绪其师观点,更直截地称朱熹的历史世界是一个“内圣外王连续体”(参《朱熹的历史世界》附论一《“抽离”、“回转”与“内圣外王”——答刘述先先生》、附论二《我摧毁了朱熹的价值世界吗?——答杨儒宾先生》)。不过,与陆、王一系强调“向内”的区别还是十分明显的。
    ①《鲁斋遗书》卷四。
    ②《鲁斋遗书》卷四。
    ③《鲁斋遗书》卷三。
    ④《鲁斋遗书》卷三。
    ⑤蒙培元《理学的演变:从朱熹到王夫之到戴震》,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第1版,第193页。
    ⑥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第三编第二十四章,第696页。
    ⑦郝绾《大学要略序》,《鲁斋遗书》卷十四。
    ⑧洪宽《大学要略序》,《明文衡》卷四十四。
    ①《鲁斋遗书》卷十四《先儒议论》姚燧语。
    ②《鲁斋遗书》卷十四《先儒议论》。
    ①《鲁斋遗书》卷七。
    ②见朱彝尊《经义考》卷一五七,中华书局,1998年11月第1版,第819页。
    ③《大学要略序》,《明文衡》卷四十四。
    ④《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第1430页。
    ⑤黄孝光《元代的四书学·元儒四书学的师承与特色》,第25页。
    ①《宋元学案》卷九十《鲁斋学案》,第3002-3003页。
    ②袁桷《清容居士集》卷三十《真定安敬仲墓表》。
    ③许衡当时所见理学诸书为“伊川《易传》,晦庵《论孟集注》、《中庸大学章句》、《或问》、《小学》等书”,而到“江左混一”时才见到朱熹的《文集》之类,见《鲁斋遗书》卷十三《考岁略》。
    ④《宋元学案》卷九十一《静修学案》,第3020页。
    ⑤苏天爵《滋溪文稿》卷八。
    ①苏天爵《滋溪文稿》卷八《静修先生刘公墓表》。
    ②刘因《静修集》卷二十五《先世杂事记》。
    ③刘因《静修集》卷二十五《先世杂事记》载:“(述)大难之后,无书可读,求访百至,十年之间,天文、历数、阴阳、医方之书,无不通,性学、史学尤所喜者。其书皆手所謄录”。
    ④晏选军《元初北方理学流衍与士人遭际——以许衡、刘因比较研究为代表》,《宁波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⑤《四库全书》本仅存二十八卷,所阙篇目有《论语》的“里仁”、“公冶长”二章,《孟子》的“滕文公下”、“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章及《中庸》一篇。台湾有故宮博物院影印元至顺刊本,为三十卷本。
    ①苏天爵《滋溪文稿》卷八《静修先生刘公墓表》。
    ②《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六,第299页。
    ③据《江西通志》引《广信府志》:卢孝孙,字新之,贵溪人,受业真德秀之门。嘉泰间举进士,为太学正。淳佑初,上幸太学,献所编《四书集义》,学者称玉溪先生。
    ④朱彝尊《经义考》卷一五二,第1273页。
    ⑤黄孝光先生称:“刘因的四书学与许衡最大的差别,乃在刘因自苏门赵复处得伊洛之书后,他不仅因此含英咀华其中精微,此外还能旁搜远绍,不使己学拘于一隅,同时又与其他儒者多有接触,卢孝孙的《四书集义》可能就在这种情况下获得。幸亏如此,北儒的四书学也因此才能继续发展下来。”见《元代的四书学·元儒四书学的师承与特色》,第25-26页。
    ⑥参张舜徽《中国文献学》第二编第一章,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①《四书集义精要》卷五。
    ②《四书集义精要》卷二十七。
    ③《宋元学案》卷九十一《静修学案》,第3021页。
    ①《晦庵集》卷十五。
    ②《四书集义精要》卷一。
    ③《清容居士集》卷三十。
    ④《滋溪文稿》卷八。
    ①钱穆《宋代理学三书随剳》,三联书店,2002年8月第1版,第95-96页。
    ②《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六,第299页。
    ③《静修集》续集卷三《叙学》。
    ④《晦庵集》卷八十二。
    ①《静修集》续集卷三《叙学》。
    ②杜维明先生在《刘因儒家隐逸主义解》一文中认为:“刘因明显是从朱熹的教堂法出发,坚持为学应该始于《六经》。”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事实上刘因之说与朱熹之说恰好相反。见《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第88页。
    ①《静修集》续集卷三《叙学》。
    ②《宋明理学史》第三编第二十五章,第718页。
    ③《二程集·河南程氏外书》卷第十二,中华书局,2004年2月第2版,第424页。
    ④《朱子语类》卷十三。
    ⑤《晦庵集》卷三十《答汪尚书》。
    ⑥《晦庵集》卷四十三《答李伯谏》。
    ⑦《朱子语类》卷九十六。
    ⑧《朱子语类》卷十九。
    ①《朱子语类》卷一○四。
    ②《朱子语类》卷十九《语孟纲领》。
    ③查洪德《理学背景下的元代文论与诗文》第八章,中华书局,2005年8月第1版,第212页。
    ④《静修集》续集卷三。
    ⑤周少川《元初对宋末空疏风气的反正》,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商聚德《刘因评传》第七章亦称:“作为理学家,他固然也重视《四书》,但他认为,《六经》是详,《四书》是约,应该由博返约,而不能一味求约。此点反映了刘因思想比较质实的一面”,第251页。
    ①《宋明理学史》第三编第二十五章,第719页。
    ②黄孝光《元代的四书学·元儒四书学的师承与特色》,第25、26页。
    ③《宋元学案》卷九十一《静修学案》,第3028页。
    ④《默庵集》卷三。
    ⑤《滋溪文稿》卷二十二。
    ①《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第1421页。《四库总目》卷三十五于《四书辨疑》下云:“今此本具存,或天爵欲张大其师学,所言未足深据也。”
    ②《宋元学案》卷九十一《静修学案》,第3021页。
    ③《道园学古录》卷五。
    ④朱彝尊《经义考》著录,题名“四书集注辨疑”。陈天祥又著有《四书选注》二十六卷,今已亡佚。
    ⑤《归田类稿》卷十。
    ⑥张养浩《陈公神道碑铭》又载:“后会赦乃出。二十八年,改朝请大夫、江南诸道行御史台、侍御史。”
    ⑦据张养浩《陈公神道碑铭》,天祥卒于延祐三年(1316)四月二十六日,享年八十七。
    ①《经义考》卷一五四,第1279页。
    ②《经义考》卷一五四,第1279页。
    ③林庆彰《元儒陈天祥对〈四书集注〉的批评》,载《元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第719页。
    ④林庆彰《元儒陈天祥对〈四书集注〉的批评》,第711页。
    ⑤《晦庵集》卷五十三《答胡季随》。
    ①《朱子语类》卷十九。
    ②《朱子语类》卷一一六。
    ③参清·王懋竑《朱熹年谱》卷之四,中华书局,1998年10月第1版,第265页。
    ④《朱子语类》卷一○五。
    ⑤《朱子语类》卷十九。
    ⑥《朱子语类》卷十九。
    ⑦南宋·李性传《饶州刊朱子语类后序》。
    ⑧《四书辨疑》卷一。
    ⑨《四书辨疑》卷二。
    ⑩《四书辨疑》卷九。
    ①《四书辨疑》卷二。
    ②《四书辨疑》卷十一。
    ③《四书辨疑》卷十一。
    ④《四书辨疑》卷十五。
    ⑤《四书辨疑》卷三。
    ①《四书辨疑》卷三。
    ②《四书辨疑》卷一。
    ③《四书辨疑》卷一。
    ①《四书辨疑》卷十五。
    ②《四书辨疑》卷六。
    ③《四书辨疑》卷三。
    ①《四书辨疑》卷一。
    ②《朱子语类》卷十九。
    ①林庆彰《元儒陈天祥对〈四书集注〉的批评》,第719页。
    ②董洪利《孟子研究》下编第十章,第271页。
    ③《四书辨疑》卷九。
    ④《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六,第299页。
    ⑤《四书辨疑》卷二。
    ⑥《四书辨疑》卷十一。
    ⑦《四书辨疑》卷四。
    ①《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六,第299页。
    ②《滹南集》卷三。
    ③《滹南集》卷三。
    ④《滹南集》卷三。
    ⑤《四书辨疑》卷三。
    ⑥《四书辨疑》卷六。
    ①《归田类稿》卷十。
    ②《归田类稿》卷十。
    ①《王忠文集》卷四。
    ①《王忠文集》卷四。
    ②《剡源文集》卷二十五。
    ③《孟子·梁惠王上》。
    ①《剡源文集》卷二十七《东阳方韶卿惠古意七篇久不得和……》之七。
    ②《剡源文集》卷二十五。
    ③《易·乾》。
    ④王柏《何北山先生行状》,《何北山先生遗集·附录》,《续修四库全书》本。
    ⑤王柏《何北山先生行状》,《何北山先生遗集·附录》,《续修四库全书》本。
    ⑥元·吴师道《礼部集》卷二十《代请立北山书院文》。
    ⑦吴师道《代请立北山书院文》作“十四卷”,《浙江通志·经籍二》及《经义考》等皆作“四卷”。
    ⑧《宋元学案》卷八十二《北山四先生学案》,第2727页。
    ①徐远和先生认为:“何基对于朱熹的疑经思想也有一定的继承,以往的研究者忽略了这一方面”,见《理学与元代社会》第五章,第138页。
    ②《宋明理学史》第二编第二十三章,第649页。
    ③《理学与元代社会》第五章,第147页。
    ④元·柳贯《待制集》卷二十《仁山先生金公行状》。
    ⑤《大学疏义》卷首提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大学章句疏义序》,《经义考》卷一五七引,第818页。
    ⑦胡凤丹《大学疏义序》,《丛书集成初编》本。
    ①《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五,第298页。
    ②胡凤丹《大学疏义序》,《丛书集成初编》本。
    ③胡凤丹《大学疏义序》,《丛书集成初编》本。
    ④《论孟集注考证·原序》。
    ⑤《元史纪事本末》卷十六《诸儒出处学问之概》所引文字与序文原文略异:“谦尝序其(注:金履祥)(论孟考证》曰:‘圣贤之心尽在《四书》,而《四书》之义备于朱子。顾其立言,词约意广,读者咸得其粗,而不能悉究其义。或以一偏之致自异,而初不知未离其范围。世之诋訾贸乱务为新奇者,其弊正在此耳。此金先生《考证》之所由作也。’”明冯从吾《元儒考略》卷三、清孙承泽《元朝典故编年考》卷八及朱彝尊《经义考》卷二一九等,所引许谦序文与《元史纪事本末》同。
    ①金履祥《大学章句疏义跋》。
    ②《理学与元代社会》第五章,第152页。
    ①《丛书集成初编》本作“讄”。
    ②《论语集注考证》卷四。
    ③《论语集注考证》卷七。又,清人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三“公孙拔”条云:“公叔文子,朱注作‘公孙枝’,王伯厚以为传写之误。予尝见倪士毅《四书辑释》,载朱文公《论语注》:‘公叔文子,卫大夫公孙拔也。’又引吴氏程曰:‘拔,皮八反,俗本作“枝”,误,即公叔发’,乃知今世所行《集注》本,非考亭之旧。王厚斋所见,亦是误本。明人修《大全》,多袭用倪氏《辑释》之文,独此条转取流俗本以改倪氏,可渭不学之甚也。”
    ④《孟子集注考证》卷五。
    ⑤《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五,第298页。
    ①《论语集注考证》卷三。
    ②《孟子集注考证》卷六。
    ③《论孟集注考证跋》。
    ④《孟子集注考证》卷四。
    ⑤《论语集注考证》卷二。
    ①《孟子集注考证》卷一。
    ②《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五,第298页。
    ③《经义考》卷一五七引,第818页。
    ④《孟子集注考证》卷二。
    ①《四库总目提要》卷三十五,第298页。
    ②《宋元学案》卷八十二《北山四先生学案》,第2738页。
    ③《论孟集注考证跋》。
    ④《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五,第298页。
    ⑤《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五,第298页。
    ⑥徐远和《理学与元代社会》第五章,第151-152页。又,《四库总目》卷三十五云:“然其旁引曲证,不苟异亦不苟同,视胡炳文辈拘墟回护,知有注而不知有经者,则相去远矣。”
    ①《白云集·元史载白云先生行实》。
    ②《经义考》卷二五四引,第1282页。
    ③董洪利《孟子研究》下编第十章,第267页。
    ④《千顷堂书目·经部·四书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5月第1版,第91页。
    ⑤《补元史艺文志·经部·经解类》,《二十五史补编》第六册,中华书局,1955年2月第1版,第8402页。
    ⑥《补辽金元艺文志·经部·经解类》,《二十五史补编》第六册,第8497页。
    ⑦《文献集》卷八下。
    ⑧《经义考》卷二五四,第1282页。
    ⑨《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六,第299页。
    ⑩《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六,第299页。
    ①阮元《读论语丛说》提要,《宛委别藏》本书前,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
    ②阮元《读中庸丛说》提要,《宛委别藏》本书前。
    ③阮元《读中庸丛说》提要,《宛委别藏》本书前。
    ④《读四书丛说序》。
    ⑤《读论语丛说》卷上。
    ①《读论语丛说》卷上。
    ②《读论语丛说》卷上。
    ③《读中庸丛说》卷上。
    ④《读孟子丛说》卷上。
    ⑤《读孟子丛说》卷上。
    ①《读大学丛说》。
    ②《读论语丛说》卷下。
    ③《读论语丛说》卷下。
    ④《读论语丛说》卷下。
    ⑤《读论语丛说》卷上。
    ①《读孟子丛说》卷下。
    ②《读孟子丛说》卷下。
    ③《读论语丛说》卷上。
    ④《读论语丛说》卷上。
    ⑤《读孟子丛说》卷上。
    ⑥《读四书丛说序》。
    ⑦《文献集》卷八下。
    ⑧《文献集》卷八下《白云许先生墓志铭》。
    ⑨《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六,第299页。
    ①阮元《读论语丛说》提要,《宛委别藏》本书前。
    ②《读孟子丛说》卷下。
    ③廖云仙《许谦〈读论语丛说〉序说》,《元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第39页。
    ④吴师道《读四书丛说序》。
    ⑤《宋元学案》卷八十二《北山四先生学案》,第2801页。
    ①《宋元学案》卷八十二《北山四先生学案》,第2727页。
    ②金履祥《论孟集注考证跋》。
    ③《读四书丛说序》。
    ①《大学章句疏义》。
    ②《论孟集注考证》卷二。
    ③《读论语丛说》卷上。
    ④《论孟集注考证序》。
    ⑤《读四书丛说序》。
    ⑥《鲁斋集》卷十六。
    ⑦《鲁斋集》卷十六《毛诗辨》。
    ⑧一说,三十二篇。参洪湛侯《诗经学史》第三编第五章,中华书局,2002年5月第1版,第391页。
    ①《鲁斋集》卷十《中庸论上》。
    ②《鲁斋集》卷九《大学沿革论》。
    ③《孟子集注考证》卷三。
    ④《论语集注考证》卷五。
    ⑤《理学与元代社会》第五章,第163-164页。
    ⑥这些书均已亡佚,此处仅据书名初步判断。参本文附录《元代四书类著述考》。
    ①《鲁斋集》卷八。
    ②《宋明理学史》第二编第二十三章,第665页。
    ③《宋元学案》卷八十二《北山四先生学案》,第2733页。
    ④《四库全书总目》卷十七,第138页。
    ⑤《象山集》卷二十五《鹅湖和教授兄韵》。
    ⑥比如《朱子语类》卷一一八载:“大道茫茫,何处下手?须有一个切要可以用工夫处。先生乃举《中庸》‘大哉圣人之道’至‘敦厚以崇礼’一章,诵讫,遂言曰:‘尊德性道问学,致广大尽精微,极高明道中庸,温故知新,敦厚崇礼,只从此下工夫理会。’曰:‘何者是德性,何者是问学?’曰:‘不过是居处恭,执事敬,言忠信,行笃敬之类,都是德性。至于问学,却煞阔,条项甚多,事事物物皆是问学,无穷无尽。’……曰:‘如先生之言,道字莫只是训行否?’先生颔之而曰:‘自尊德性而下,虽是五句,却是一句摠四句;虽是十件,却两件统八件。’‘如何是一句总四句?’曰:‘尊德性道问学这一句为主。’”
    ① 参束景南《朱子大传》第九章。
    ② 参陈来《朱熹哲学研究》第四部分《朱陆之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
    ③ 《宋元学案》卷八十二《北山四先生学案》,第2759页。
    ④ 《宋元学案》卷八十七《静清学案》,第2913页。
    ⑤ 《白云集》卷三《与赵伯器书》。
    ⑥ 《象山集·象山语录》卷一。
    ⑦ 《白云集》卷三《答吴正传书》。
    ⑧ 《宋明理学史》第二编第二十三章,第663页。
    ① 徐远和《理学与元代社会》第五章,第176页。
    ② 《吴文正集·附录》。
    ③ 《宋元学案》卷九十一《静修学案》,第3021页。
    ④ 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六《吴草庐学述》,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54页。
    ⑤ 《宋元学案》卷九十二《草庐学案》,第3037页。
    ⑥ 黄孝光《元代的四书学·元儒四书学的师承与特色》,第32页。
    ① 《吴文正集》附录。又参“附录”载门人危素所编吴澄《年谱》。
    ② 《吴文正集》附录《年谱》。
    ③ 《吴文正集》卷二十五《赠学录陈华瑞序》。
    ④ 《吴文正集》卷十一《答邓以修书》。
    ⑤ 《吴文正集》卷九《何自明仲德字说》。
    ⑥ 《临川吴文正公集》附。
    ⑦ 方旭东《吴澄评传·绪说》,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⑧ 姜广辉《评元代吴澄对〈礼记〉的改编》,《元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第574-575页。
    ⑨ 《吴文正集》卷八十九《祭张达善文》。
    ① 《吴文正集》卷二十七《送陈洪范序》。
    ② 《吴文正集》卷二十。
    ③ 《吴文正集》卷二十。
    ④ 《吴文正集》卷八。
    ⑤ 《吴文正集》卷二十《中庸简明传序》。
    ① 《吴文正集》附录。
    ② 朱熹《论语集注》卷十。
    ③ 《五百家注昌黎文集》卷十一。
    ① 蔡方鹿《朱熹经学与中国经学》第五章,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273页。
    ② 邱汉生《四书集注概论·本论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第125页。
    ③ 邱汉生《四书集注概论·本论二》,第125页。
    ④ 朱熹《大学章句》。
    ① 这是依照四部书的时代先后说的,与朱熹主张读《四书》时应当按照《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次序出发点不同。
    ② 顾歆艺《四书章句集注研究》第六章,北京大学1999年博士论文,第143页。
    ③ 《吴文正集》卷二十二。
    ④ 朱熹《孟子集注》卷十四。
    ⑤ 陈寅恪《论韩愈》:“唐太宗崇尚儒学,以统治华夏,然其所谓儒学,亦不过承继南北朝以来正义义疏繁琐之章句学耳。又高宗、武则天以后,偏重进士词科之选,明经一目仅为中材以下进取之途径,盖其所谓明经者,止限于记诵章句,绝无意义之发明,故明经之科在退之时代,已全失去政治社会上之地位矣。南北朝后期及隋唐之僧徒亦渐染儒生之习,诠释内典,袭用儒家正义义疏之体裁,与天竺诂解佛经之方法殊异,如禅学及禅宗最有关之三论宗大师吉藏、天台宗大师智顗等之著述,与贾公彦、孔颖达诸儒之书,其体制适相冥会。 新禅宗特提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旨,一扫僧徒繁琐章句之学,摧陷廓清,发聋振聩,固吾国佛教史上一大事也。退之生值其时,又居其地,睹儒家之积弊,效禅侣之先河,直指华夏之特性,扫除贾、孔之繁文,《原道》一篇中心旨意实在于此。”《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第287页。
    ① 《吴文正集》卷二。
    ② 《吴文正集》卷四十。
    ③ 《仁山文集》卷四。
    ④ 《白云集》卷二。
    ⑤ 《鲁斋遗书》卷十四《先儒议论·姚氏牧庵语》。
    ① 《鲁斋遗书》卷十四《先儒议论·玉田张儒文》。
    ② 《鲁斋遗书》卷十四《先儒议论·门人许约题从祀告文》。
    ③ 《静修先生文集》卷一《叙学》,《丛书集成初编》本。
    ④ 《静修集》卷十五《乡先生汉韩太傅婴墓》即云:“章句区区老益坚,百年轲死已无传。《四诗》今并毛公废,《三策》聊存董相贤。”
    ⑤ 徐远和《理学与元代社会》第一章,第21页。
    ① 《陵川集》卷二十六《去鲁记》。
    ② 《遗山集》卷一。
    ③ 《静修集》续集卷三《叙学》。
    ④ 《陵川集》卷二十三《与北平王子正先生论道学书》云:“始,宋濂溪周先生深于《易》学,谨于操履,志夫三代之际,作图著书,以述仲尼、孟轲之志。继以明道伊川二程先生、横渠张先生,传继授受,其学遂盛。而康节邵先生推衍象数,明伏牺先天之本末,始有‘道学’之名也。及其徒欲神其说,分宗别派,谓之伊川之学、康节之学、伊洛之学,引而自高,揭然以‘道学’为名,谓一世之人皆不知道,又谓汉唐诸儒皆不知道,直以为仲尼、孟轲复出,论说蜂起,党与交攻,投窜贬斥,竟成宣政之乱。秦、韩当国,遂谓之‘伪学’,又谓之‘奸学’,衣冠之祸,古所未有,皆标置立名之激之也。周、邵、程、张之学,固几夫圣而造夫道矣,然皆出于大圣大贤孔孟之书,未有过夫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所传者。独谓之‘道学’,则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学不谓之道学,皆非邪?孟、荀、扬、王、韩、欧、苏、司马之学不谓之道学,又皆非邪?故儒家之名立,其祸学者犹未甚;‘道学’之名立,祸天下后世深矣,岂伊洛诸先生之罪哉?伪妄小人私立名字之罪也。其学始盛祸宋氏者,百有余年,今其书自江汉至中国学者,往往以‘道学’自名,异日祸天下,必有甚于宋氏者!”
    ⑤ 《陵川集》卷三有《子思墓》诗云:“王陵象尼山,窒皇拟天阙。白石六十四,方正相倚迭。卿云绕龙隧,修竹生马鬣。前却三代祖,宛与圣人列。乃是子思子,道贯祖孙一。颜夭曾始传,心授相世及。《大学》宏纲举,《中庸》性理切。浩气有孟轲,《六经》复为七。向微三大贤,圣统几废绝。尔来一千年,晦没无人说。 韩李端绪开,伊洛本根揭。万古唐虞心,日月光目睫。不必挥金锤,拜墓即亲炙。”郝经认为自唐代的韩愈、李翱开始,接孟轲千载不传之绪,而未向上溯及汉代诸儒,在“道统论”上与他处之说略异。因该诗所作年代无考,未知是否为其前期观点,姑阙疑。
    ① 《水云村稿》卷五。
    ② 《江西通志》卷二十二。
    ③ 《清容居士集》卷二十一。
    ① 《吴文正集》卷四十。
    ② 《吴文正集》附录。
    ③ 《吴文正集》卷四十。
    ④ 《吴文正集》卷二十七《送陈洪范序》。
    ⑤ 《吴文正集》附录。
    ⑥ 《吴文正集》卷八十六。
    ⑦ 《吴文正集》附录。
    ① 《吴文正集》卷四十八。
    ② 徐远和《理学与元代社会》第四章,第122页。
    ③ 《吴文正集》卷一。
    ④ 《吴文正集》卷二十五《赠学录陈华瑞序》。
    ① 陈高华《元代陆学》,载《元史研究论稿》,第358页。
    ② 张立文、祁润兴《中国学术通史·宋元明卷》第九章,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445页。
    ③ 赵汸《东山存稿》卷三《与袁诚夫先生论〈四书日录〉疑义书》。
    ④ 《宋明理学史》第三编第二十七章,第755页。
    ⑤ 《宋明理学史》第三编第二十七章,第765-766页。
    ⑥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卷五十六《道德真经注》提要。
    ⑦ 《宋元学案》卷九十二《草庐学案》,第3036页。
    ⑧ 《宋元学案》卷八十四《存斋晦静息庵学案》,第2849页。
    ⑨ 金春峰《朱熹至元儒对〈大学〉的解释及所谓“朱陆合流”问题》,《元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第794页。
    ⑩ 金春峰《朱熹至元儒对〈大学〉的解释及所谓“朱陆合流”问题》,第786页。
    ① 钱穆《吴草庐学述》,《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六),第72页。
    ② 《元史》卷一八一有《元明善传》,称字复初,大名清河(今河北清河西)人,鲜卑拓跋氏后裔。官至翰林学士,参议中书省事。著《清河集》。亦曾问学吴澄,然与《四书日录》作者袁明善为非一人也。黄孝光先生以《大学中庸日录》的作者为“元明善”,误。
    ① 张林川、周春健《中国学术史著作序跋辑录》,崇文书局,2005年12月第1版,第14页。
    ① 赵顺孙《四书纂疏序》。
    ② 《经义考》卷二五五,第1286页。
    ① 《经义考》卷二五五引,第1286页。
    ① 《续修四库提要》述其大要云:“首《凡例》,次《引用姓氏书目》。先是,士毅之师陈栎撰《四书发明》,同时胡炳文亦撰《四书通》。栎又摘《四书通》之说,附入其书,仅及《大学章句》。栎殁,士毅绍其师业,以陈说为主,胡说不全录。别增入朱子《文集》、《语录》、《辑略》、《集义》,旁及诸家所引之说。惟融贯删节,不尽依原文。注文之下,又增入音释。此其大略也。”
    ② 参束景南《朱熹文集编集考》、《朱熹语录编集考》,载《朱熹佚文辑考》,第561-591页。
    ③ 朱鸿林《丘濬〈朱子学的〉与宋元明初朱子学的相关问题》,《中国近世儒学实质的思辨与习学》,第136-137页。
    ① 张林川、周春健《中国学术史著作序跋辑录》,第14页。
    ② 李霞《论新安理学的形成、演变及其阶段性特征》一文认为:“入元以后,新安理学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是舍弃了南宋新安理学的包容性,将宗朱发展到极端,排斥一切异说,构筑起了坚固的门户堡垒,以维护朱子学纯洁性,此为元代新安理学的阶段性特征。”载《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1期。
    ③ 元·揭徯斯《定宇先生墓志铭》,《定宇集》卷十七。
    ④ 《定宇集》卷十七。
    ⑤ 《经义考》卷二五四引,第1281页。
    ⑥ 《定宇集》卷十七。
    ① 徐德明《还覆宋淳佑本〈四书章句集注〉的原貌》一文称:“据元陈栎《四书发明》引朱熹嫡孙朱鉴的话,晚年定本在朱熹死后曾刊于江西兴国县,此本现已不可得见。”载《朱熹著作版本源流考》,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65页。
    ②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四书类》,中华书局,1993年7月第1版,第938页。
    ③ 《定宇集》卷十《答吴仲广甥》。
    ④ 《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五,第298页。
    ⑤ 《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六,第299页。《四库总目》对胡炳文多所批评,又如蔡节《论语集说》提要云:“…… 然出入者不过此数条,其余则皆诠释简明,词约理该,终非胡炳文等所及焉。”再如景星《大学中庸集说启蒙》提要云:“……《中庸》三十二章注,引鄱阳李氏之说,皆与《章句》异同,亦非胡炳文等坚持门户者比,盖犹能自抒心得者也。”
    ① 参李霞《论新安理学的形成、演变及其阶段性特征》。
    ② 《日知录》卷十八。
    ③ 顾永新《从〈四书辑释〉的编刻看〈四书〉学学术史》,《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① 《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七,第309页。
    ② 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经部·四书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8月第1版,第41-42页。
    ③ 顾永新《从〈四书辑释〉的编刻看〈四书〉学学术史》,《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④ 《日知录》卷十八。
    ⑤ 《东里集续集》卷十七。
    ⑥ 《经义考》卷二五五引,第1286页。
    ⑦ 《千顷堂书目》卷三,第92页。
    ①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四书类》,第938页。
    ② 《经义考》卷二五五引,第1286页。
    ① 《经义考》卷一二五引,第664页。
    ② 《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五《四书类小序》,第289页。
    ③ 赵顺孙《四书纂疏序》。
    ④ 陈栎《定宇集》卷十七。
    ⑤ 汪克宽《环谷集》卷四。
    ① 陆建猷《四书集注与南宋四书学》第九章,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第267页。
    ② 陆建猷《四书集注与南宋四书学》第九章,第243页。
    ③ 《经学历史·九》,中华书局,2004年7月新1版,第205页。
    ④ 马宗霍《中国经学史》第十一篇,商务印书馆,1998年4月影印第1版,第129页。
    ⑤ 《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七《四书类存耳案语》,第320页。
    ⑥ 《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六《四书类案语》,第307页。
    ① 参杜维明《刘因儒家隐逸主义解》等文,载《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
    ② 《陵川集》卷十九《辨微论·时务》。
    ③ 《陵川集》卷三十七《与宋国两淮制置使书》。
    ①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第二编,第285页。
    1.(南宋)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第1版。
    2.(南宋) 赵顺孙:《四书纂疏》,《四库全书》本。
    3.(元) 赵德:《四书笺义》,《四库全书》本。
    4.(元) 刘因:《四书集义精要》,《四库全书》本。
    5.(元) 陈天祥:《四书辨疑》,《四库全书》本。
    6.(元) 金履祥:《论孟集注考证》,《四库全书》本。
    7.(元) 金履祥:《大学章句疏义》,《四库全书》本。
    8.(元) 金履祥:《大学疏义》,《丛书集成初编》本。
    9.(元) 许谦:《读四书丛说》,《四库全书》本。
    10.(元) 张存中:《四书通证》,《四库全书》本。
    11.(元) 袁俊翁:《四书疑节》,《四库全书》本。
    12.(元) 王充耘:《四书经义贯通》,《四库全书》本。
    13.(元) 萧镒:《四书待问》,《宛委别藏》本。
    14.(元) 胡炳文:《四书通》,《四库全书》本。
    15.(元) 倪士毅:《重订四书辑释》,《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16.(南宋) 佚名:《续编两朝纲目备要》,中华书局,1995年7月第1版。
    17.(南宋) 刘时举:《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四库全书》本。
    18.(元) 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19.(元) 脱脱等:《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7月第1版。
    20.(元) 苏天爵:《元名臣事略》,《四库全书》本。
    21.(明) 宋濂等:《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22.(明) 冯从吾:《元儒考略》,《四库全书》本。
    23.(明) 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议》,《四库全书》本。
    24.(明) 孙承泽:《元明典故编年考》,《四库全书》本。
    25.(明)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年5月第1版。
    26.(明) 陈邦瞻:《元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9年4月第1版。
    27.(清) 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5月第1版。
    28.(清) 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12月第1版。
    29.(清) 朱彝尊:《经义考》,中华书局,1998年11月第1版。
    30.(清)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6月第1版。
    31.(清) 毕沅等:《续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7年8月第1版。
    32.(清) 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四库全书》本。
    33.(清) 李清馥:《闽中理学渊源考》,《四库全书》本。
    34.(清) 王懋竑:《朱熹年谱》,中华书局,1998年10月第1版。
    35.(清) 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4年7月新1版。
    36.《山西通志》,《四库全书》本。
    37.《湖广通志》,《四库全书》本。
    38.《江西通志》,《四库全书》本。
    39.《庙学典礼》,《四库全书》本。
    40.《通制条格》,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3月第1版。
    41.《稿本宋元学案补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42.(南宋) 李心传:《道命录》,《丛书集成初编》本。
    43.(南宋) 樵川樵叟:《庆元党禁》,《丛书集成初编》本。
    44.(南宋) 黎靖德:《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3月第1版。
    45.(元) 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四库全书》本。
    46.(元) 陶宗仪:《辍耕录》,《四库全书》本。
    47.(北宋) 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2004年2月第2版。
    48.(南宋) 朱熹:《晦庵集》,《四库全书》本。
    49.(南宋) 王柏:《鲁斋集》,《四库全书》本。
    50.(金) 王若虚:《滹南集》,《四库全书》本。
    51.(金) 元好问:《遗山集》,《四库全书》本。
    52.(元) 耶律楚材:《湛然居士集》,《四库全书》本。
    53.(元) 郝经:《陵川集》,《四库全书》本。
    54.(元) 许衡:《鲁斋遗书》,《四库全书》本。
    55.(元) 刘因:《静修集》,《四库全书》本。
    56.(元) 刘因:《静修先生文集》,《丛书集成初编》本。
    57.(元) 姚燧:《牧庵集》,《四库全书》本。
    58.(元) 虞集:《道园学古录》,《四库全书》本。
    59.(元) 苏天爵:《滋溪文稿》,《四库全书》本。
    60.(元) 欧阳玄:《圭斋文集》,《四库全书》本。
    61.(元) 金履祥:《仁山文集》,《四库全书》本。
    62.(元) 许谦:《白云集》,《四库全书》本。
    63.(元) 吴澄:《吴文正集》,《四库全书》本。
    64.(元) 苏天爵:《元文类》,《四库全书》本。
    65.(元) 王恽:《秋涧集》,《四库全书》本。
    66.(元) 袁桷:《清容居士集》,《四库全书》本。
    67.(元) 陈栎:《定宇集》,《四库全书》本。
    68.(元) 吴师道:《礼部集》,《四库全书》本。
    69.(元) 安熙:《默庵集》,《四库全书》本。
    70.(元) 张养浩:《归田类稿》,《四库全书》本。
    71.(元) 王祎:《王忠文集》,《四库全书》本。
    72.(元) 戴表元:《剡源文集》,《四库全书》本。
    73.(元) 柳贯:《待制集》,《四库全书》本。
    74.(元) 黄溍:《文献集》,《四库全书》本。
    75.(元) 赵汸:《东山存稿》,《四库全书》本。
    76.(明) 程敏政:《新安文献志》,《四库全书》本。
    77.马宗霍:《中国经学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4月影印第1版,
    78.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6年8月第1版。
    79.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上),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2版。
    80.黄孝光:《元代的四书学》,(台) 西南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4月版。
    81.邱汉生:《四书集注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
    82.(美) 陈荣捷:《朱学论集》,(台) 学生书局,1982年4月初版。
    83.(美) 陈荣捷:《朱子新探索》,(台) 学生书局,1988年4月版。
    84.陈垣:《励耘书屋丛刻》(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10月版。
    85.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经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8月第1版。
    86.蒙培元:《理学的演变》,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第1版。
    87.陈来:《朱熹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
    88.陈高华:《元史研究论稿》,中华书局,1991年12月第1版。
    89.束景南:《朱熹佚文辑考》,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
    90.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91.束景南:《朱子大传》,商务印书馆,2003年4月第1版。
    92.徐远和:《理学与元代社会》,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
    93.周良霄、顾菊英:《元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94.陈正夫:《许衡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第1版。
    95.董洪利:《孟子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
    96.雒竹筠、李新乾:《元史艺文志辑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97.徐梓:《元代书院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98.(美) 杜维明:《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99.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100.刘晓:《耶律楚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101.朱汉民:《中国学术史·宋元卷》,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102.关长龙:《两宋道学命运的历史考察》,学林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103.朱维铮:《壶里春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104.陆建猷:《四书集注与南宋四书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105.(美) 田浩:《朱熹的思维世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106.姜广辉:《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107.蔡方鹿:《朱熹经学与中国经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108.何俊:《南宋儒学建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109.刘海峰、李兵:《中国科举史》,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6月第1版。
    110.邓洪波:《中国书院史》,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7月第1版。
    111.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六,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112.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三联书店,2004年8月第1版。
    113.赵琦:《金元之际的儒士与汉文化》,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114.张立文、祁润兴:《中国学术通史·宋元明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115.沈松勤:《南宋文人与党争》,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116.朱鸿林:《中国近世儒学实质的思辨与习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17.李兵:《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18.查洪德:《理学背景下的元代文论与诗文》,中华书局,2005年8月第1版。
    119.方旭东:《吴澄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20.胡务:《元代庙学》,巴蜀书社,2005年12月第1版。
    121.《二十五史补编》第六册,中华书局,1955年2月第1版。
    122.《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中华书局,1993年7月第1版。
    123.《元代经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 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2000年10月版。
    124.顾歆艺:《四书章句集注研究》,北京大学1999年博士论文。
    125.朱修春:《四书学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126.姚大力:《金末元初理学在北方的传播》,《元史论丛》第二辑,1983年。
    127.周良霄:《赵复小考》,《元史论丛》第五辑,1993年。
    128.张帆:《元代经筵述论》,《元史论丛》第五辑,1993年。
    129.魏崇武:《赵复在北方传播理学的意义和贡献》,《殷都学刊》,1995年第2期。
    130.杨昶:《元代“四书类”典籍述略》,《文献》,1996年第1期。
    131.刘泽亮:《从〈五经〉到〈四书〉:儒学典据嬗变及其意义》,《东南学术》,2002年第6期。
    132.李霞:《论新安理学的形成、演变及其阶段性特征》,《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1期。
    133.罗贤佑:《许衡、阿合马与元初汉法、回回法之争》,《民族研究》,2005年第5期。
    134.余英时:《试说科举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二十一世纪》,2005年10月号。
    135.顾永新:《从〈四书辑释〉的编刻看四书学学术史》,《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36.王建军:《教养化育与科举主导:元代国子监办学模式的演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