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四方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唐朝四方馆是唐朝接待周边民族和国家使者的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职能的涉外接待机构。前人已对四方馆进行过探讨和研究,但仍留有不小的探索空间,特别是关于唐代四方馆,空间还很大。本文通过对史料的整理分析,来探讨四方馆的演变、建置、职能及其在处理民族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试着揭示出唐朝民族互动交流的主流和实质。
     本文的几点新意在于:一是梳理出了舍、蛮夷邸、四夷馆、四方馆和会同馆之间的承继关系和演变轨迹。二是对唐代四方馆的建置职能进行了详细论述,揭示出四方馆在一定程度上是唐朝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同时,从四方馆内居住人员的构成上分析得出,唐朝与强势民族和国家的交流往来是唐朝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主体和主导。三是认为四方馆对贯彻执行唐朝“布兹宽惠”的民族政策和实现“悦近来远”的外交意图,展示唐朝强大的外交形象、促进唐与周边民族的交流融合,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往来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囿于史料所限,只能笼统地指出四方馆内居住的是四方使客,但无法准确地判定具体是何人。二是对四方馆与其他部门关系的探究,深度不够,还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思考和研究。这些,都有待日后深入探讨,逐步解决。
     文章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叙述论文选题的由来、选题的意义、四方馆研究综述、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等内容。
     第二章是四方馆的由来与变迁。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对有关史料进行梳理,并据此探析四方馆萌芽、发展、成熟、面世、完善、衰弱、陨殁变迁的历史原因和社会背景,并重点考察了先秦时期的“舍”、秦汉时期的蛮夷邸、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四夷馆、隋唐四方馆、宋代的都亭驿、礼宾院、元明时期的会同馆等重要的古代中央客馆,阐述了决定四方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基于当时中央王朝处理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客观需要,中央王朝接待机构的变革和异动是服从和服务于当时民族融合和对外交往的国家大局的。
     第三章是四方馆的建置。本章主要考察了四方馆的行政建置和人员编制、四方馆的办事人员和主事长官及其主要职责,重点阐述了四方馆公职人员的朝见引纳及辞谢、负责慰劳存问及郊迓两方面的主要职责。同时,还分类考察了四方馆的管理和服务对象——四方馆内的居住人员,主要是周边民族和国家派遣至唐的各类使客,如朝贡使者、朝见使者、求请使者、和亲使者、告哀使者、祝贺使者、告捷使者、修好使者、互市使者、答谢使者、吊祭使者和侍子、留学生和政治避难人员等。
     第四章是四方馆与唐朝其他部门的关系。本章主要论述了四方馆与同样涉及涉外接待事务的鸿胪客馆、礼宾院、太仆寺、将作监、地方客馆及中央其他行政部门的关系,阐述了鸿胪客馆是高级外宾接待机构,礼宾院是举行宴请、会见等礼仪的外交礼仪场所,将作监、太仆寺只是在皇帝有诏令或接待任务特别繁重的特殊情况下才参与接待外宾的,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在涉外接待方面多是负责遣唐使者的管理、待遇等宏观政策性事务,并据此论述了四方馆承担了唐朝涉外接待,尤其是四方馆内居住人的生活起居等服务的主要任务,进一步分析了四方馆在唐朝行政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五章是四方馆的职能。本章主要阐述了四方馆作为承担唐朝主要涉外接待任务的重要机构所具有的接待安置、司礼奏纳、安边怀远、互市贸易、了解蕃情等五项重要职能。同时还就学术界关于四方馆具有警示功能这一提法进行了商榷,并提出笔者自己的观点。
     最后一部分是结语。主要论述了四方馆是一个以接待职能为主的兼具行政、外交、商贸、礼仪、情报等职能的综合性的涉外接待机构。它在完成外事接待,贯彻落实唐朝的民族政策和外交意图,展示唐朝强大的外交形象、促进民族交流与融合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揭示出唐朝时期的民族交往和国家往来主要是强势民族和强势国家之间的交流和往来,这是民族、国家之间互动交流的主体、主流,居于主导地位,唐与周边弱小民族和国家的交流往来处在非主体的从属地位。
Sifang Guan in Tang Dynasty is a reception agency concerning foreign affairs with a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function to receive envoys from minorities and other states. Explorations and studies on Sifang Guan have been made in the past but still leaving a great space for us, especially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Sifang Guan in Tang Dynasty. Through analysis on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this thesis probes into the evolvement, establishment, function as well as its role in the management of ethnic relations and tries to root out the mainstream and essentials of interactions of minorities in Tang Dynasty.
     The newness of this study mainly represents in four points. Firstly, it reorganized the successive relationships and the evolving trail of "She", "Manyi Di", "Siyi Guan", "Sifang Guan" and "Huitong Guan". Secondly, it dissertates the establishment and function of Sifang Guan in Tang Dynasty posting that Sifang Guan on a certain level is a barometer and wind vane for the ethnic and foreign relations of Tang Dynast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sidents structure in Sifang Guan, we can draw a conclusion that the exchange between Tang Dynasty and the advantaged minorities and countries are the leading exchange in Tang Dynasty's ethnic relations and foreign relations. Thirdly, Sifang Gua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implementation of the ethnic policy of "tolerance and benefit without fail" and realization of the foreign policy of "pleasing the neighborhood and attracting the far away" which aims at showing the strong foreign image of Tang Dynasty and strengthening the interaction of Tang and the neighboring minorities as well as strengthening the friendly exchanges with bordering countri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is study are mainly at two aspects. First, as lack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this study can only states vigorously that the residents in Sifang Guan are envoys from all sides but to know exactly who and where were they from. Second, the investigation on relations between Sifang Guan and other departments are limited in depth leaving a lot of questions to study. Those two problems needs to be further explored and solved step by step.
     The content is as following:
     Chapter one is an introduction. It focuses on the source of the topic, the meanings of the topic, the survey of Sifang Guan research,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the emphasis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introduces the origi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fang Guan.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the author further analyses the historic reason and social background of Sifang Guan's developemt. The study mainly deals with House in Pre——Qin period, Manyi Di in Qin and Han Dynasties, Siyi Guan in Wei, 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Sifang Guan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 Duting Yi in Song Dynasty, Huitong Guan in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It explains that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ifangGuan is the objective demands of the ethnic relationships and the foreign relationships. The change and reform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receiving organization subrdinated to the general interest of the state.
     Chapter three is the intoduc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of SifangGuan. This part focus on its organization, the manning quotas, and the main responsibilities of its staff. At the same time, pay attention to research the foreign guest from circumjacent nation,such as paying—tribute—legate, begging—legate, allied—legate, notifying—legate, trading—legate, congratulating—legate, etc.
     Chapter four discus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ifang Guan and other departments,for example Honglu Hotel, Libin Court, Taipu Si, Jiangzuo Jian, local hotel, and other departments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 Tang Dynasty. Expatiate the function of Honglu Hotel, Libin Court, Taipu Si, Jiangzuo Jian etc.hereby,draw a conclusion that the Sifang Guan take on the main task to serve the most foreign guests.
     Chapter five pay much attention to expound the function of Sifang Guan,Base on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the author bring up a viewpoint that Sifang Guan with responsibility for recepting foreign guests, showing proprieties, conciliating, trading, collecting information.
     Last part is epilogue. Mainly discusses Sifang Guan in the Tang Dynasty implement open inclusive foreign policy and enlightened relaxed political rule of the environment,to cooperate with theTang Dynasty, the complete heavy diplomatic reception the task, to show strong diplomatic image, promote the Tang Dynasty and peripheral national exchange and integration, strengthen the Tang Dynasty and neighboring countries friendly exchanges between the positive role. And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Sifang Guan reception of the foreign guests, reveals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between nation association and national relations is an important phenomenon, namely the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s between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surrounding strong nation and great power, is the mainstream, predominates of the subject of national association and exchange, by contraries,the communion and exchange between Tang and the surrounding weak nations and countries in the main body of the exchange exchanges the submissive and subsidiary position.
引文
①李鸿宾:《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以北方区域为线索》,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3页。
    ②李鸿宾:《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以北方区域为线索》,第219页。
    ③参见李大龙:《唐朝和边疆民族使者往来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10-163页。
    ④《资治通鉴》卷193,唐纪9,太宗贞观四年(630)三月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073页。
    ⑤参见[日]伊漱仙太郎:《唐朝对塞外系内徙民族之基本态度》,邱添生译;邱添生:《唐朝起用外族人士的研究》,《秦汉中古史研究论集》,台北:大陆杂志社,中华民国五十九年初版,第335-352页。
    ①参见王静:《中国古代中央客馆制度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7—104页。
    ②《全唐文》卷873《陈致雍·奏蕃国使朝见仪状》,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9134页。
    ③《大唐六典》卷18《鸿胪寺·典客署》,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362页。
    ④《隋书》卷28《百官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798页。
    ⑤《资治通鉴》卷187,唐纪3,高祖武德二年(619)己酉条,第5858页。
    ⑥《资治通鉴》卷206,唐纪22,则天后神功元年(697)六月条,第6521—6522页。
    ⑦《资治通鉴》卷211,唐纪27,玄宗开元四年(716),第6723页。
    ⑧《旧五代史》卷四《梁书·太祖纪四》,第71-72页。
    ①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364—371页。
    ②王静:《中国古代中央客馆制度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7页。
    ③赵云田:《中国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沿革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28
    —129页。
    ①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35页。
    ②方亚光:《唐代外事机构考论》,《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2期,第66-67页。
    ③王静:《北魏四夷馆论考》,《民族研究》1999年第4期,第75—82页。
    ④王静:《中国古代中央客馆述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第75页;《隋唐四方馆、鸿胪客馆论考》,《西域研究》2002年第2期,第23页;《宋代中央客馆制度》,《史学月刊》2003年第4期,第49页。
    ⑤石晓军:《隋唐四方馆考略》,《唐研究》第7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11—325页。
    ⑥陈剑南:《唐代的进奏院与四方馆》,《秘书》1999年第12期,第36页。
    ①陈剑南:《唐代的进奏院与四方馆》,《秘书》1999年第12期,第36页。
    ②薛宗止:《大行令、大鸿胪与鸿胪卿——汉唐时期主管外事和蕃务行政建置》,《新疆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第104页。
    ③薛宗正:《大行令、大鸿胪与鸿胪卿——汉唐时期主管外事和蕃务行政建置》,《新疆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第104页。
    ④李云泉:《汉唐中外朝贡制度述论》,《东方论坛》2002年第6期,第84页。
    ⑤熊辉:《互市—我国古代的对外贸易》,《财会月刊》1991年第4期,第46页。
    ⑥参见邹静:《宋代四方馆四方馆使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09年,第1—57页。
    ①参见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第364—371页;薛宗正:《大行令、大鸿胪与鸿胪卿—汉唐时期主管外事和蕃务行政建置》,《新疆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第104页。
    ②黎虎著:《汉唐外交制度史》,第366页。
    ③参见王静:《中国古代中央客馆制度研究》,第77—104页。
    ④参见石晓军:《隋唐四方馆考略》,第311—325页。
    ⑤参见陈剑南:《唐代的进奏院与四方馆》,《秘书》1999年第12期,第36页。⑥参见邹静:《宋代四方馆四方馆使研究》,第1—57页。
    ①王静:《中国古代中央客馆述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第75页。
    ②《周礼注疏》卷33《夏官·职方氏》,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497-499页。
    ①《周礼注疏》卷33《夏官·职方氏》,第500页。
    ②《周礼注疏》卷33《夏官·职方氏》,第500页。
    ③《通典》卷74《礼三十四·宾礼一》,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016页。
    ④《周礼注疏》卷33《夏官·怀方氏》,第502页。
    ①《周礼注疏》卷33《夏官·训方氏》,第503页。
    ②《周礼注疏》卷30《夏官·服不氏》,第463页。
    ③《通典》卷74,《礼三十四·宾礼一》,第2016-2017页。
    ④《周礼注疏》卷33《夏官·校人》,第494页。
    ⑤《通典》卷74,《礼三十四·宾礼一》,第2017页。
    ⑥《仪礼注疏》卷26下《觐礼》,见《十三经注疏》(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088页。
    ①《通典》卷74,《礼三十四·宾礼一》,第2022-2023页。
    ②《通典》卷74,《礼三十四·宾礼一》,第2019页。
    ③《通典》卷74《礼三十四·宾礼一》,第2017页。
    ④《春秋左传正义》卷26成公四年,见《十三经注疏》(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901页。
    ⑤《左传·闵公元年》,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第40页。
    ①《史记》卷5《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89页。
    ②《史记》卷70《张仪列传》,第2287页。
    ③《春秋左传止义》卷54定公四年,见《十三经注疏》(下),第2137页。
    ④王静:《中国古代中央客馆制度研究》,第18—19页。
    ⑤《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271页。
    ①参见周伟州:《新发现的秦封泥与秦代郡县制》,《西北吴学学报》1997年第1期,第8687页;路东之:《秦封泥图例》,见《西北吴学学报》1997年第1期,第52-57。
    ②《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30页。
    ③《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第730页。
    ①《后汉书》卷115《百官二》,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583页。
    ②《汉书》卷4《文帝纪》,第108贞。
    ③《汉书》卷9《元帝纪》,第295页。
    ④《三国志·魏书》卷30《乌丸鲜卑东夷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840页。
    ①《三国志·魏书》卷24《崔林传》,第680页。
    ②《三国志·蜀书》卷42《杜琼传》,1021页;卷45《杨戏传》,第1083页。
    ③《三国志·蜀书》卷43《张嶷传》,第1053页。
    ④《三国志·吴书》卷48《三嗣主传》,第1165贞。
    ⑤《三国志·吴书》卷60《吕岱传》,第1385页。
    ⑥《晋书》卷24《职官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30-732页;《宋书》卷39《百官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34-1237页。
    ⑦《晋书》卷97《四夷传》,第2531贞。
    ⑧《晋书》卷24《职官志》,第737页。
    ①《晋书》卷113《苻坚载记上》,第2903页;卷117《姚兴载记上》,第2978页;卷103《刘曜载记》,第2691页:卷102《刘聪载记》,2660页。
    ②《晋书》卷112《苻健载记》,第2871页。
    ③《资治通鉴》卷99,晋纪21,穆帝永和七年(351),第3112-3114页。
    ④《晋书》卷111《慕容暐记》,第2858页。
    ⑤王静:《中国古代中央客馆制度研究》,第43页。
    ⑥《南齐书》卷51《崔慧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872页。
    ①《隋书》卷26《百官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724页。
    ②《南齐书》卷58《东南夷传》,第1009页。
    ③《历代职官表》卷17《理藩院》,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27页。
    ④王静:《北魏四夷馆论考》,《民族研究》1999年第4期,第75页。
    ⑤《洛阳伽蓝记校注》卷3《城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160页。
    ⑥王静:《北魏四夷馆论考》,《民族研究》1999年第4期,第75页。
    ①《洛阳伽蓝记校注》卷3《城南》,第160-161页。
    ②王静《中国古代中央客馆制度研究》,第55页。
    ③《洛阳伽蓝记校注》卷2《城东》,第117页。
    ④王静《中国古代中央客馆制度研究》,第59页。
    ⑤《北史》卷54《斛律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65页。
    ⑥王静:《北魏四夷馆论考》,《民族研究》1999年第4期,第81页。
    ①《通典》卷26《职官八·鸿胪卿》,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53页。
    ①《隋书》卷28《百官下》,第798页。
    ②王静:《北魏四夷馆论考》,《民族研究》1999年第4期,第82页。
    ③《全唐文》卷一《高祖皇帝·命行人镇抚外蕃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4页。
    ④《通典》卷188《边防四·南蛮下·海南序略》,第5088页。
    ⑤《新唐书》卷219《北狄传·赞》,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183页。
    ⑥《资治通鉴》卷198,唐纪14,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戊中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253页。
    ⑦张星烺 编注,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6月第1版,第127页。
    ①《大唐六典》卷18《鸿胪寺·典客署》,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62页。
    ②白居易:《驯犀》,载《全唐诗》(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046页。
    ①邹静:《宋代四方馆四方馆使研究》,第10页。
    ②邹静:《宋代四方馆四方馆使研究》,第14页。
    ③《事物纪原》卷6《横行武列部二十八·四方馆使》,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205页。
    ①《宋史》卷165《职官志五》,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903页。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6,太祖开宝八年(974)三月乙亥条,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337页。
    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11,神宗熙宁三年(1070)五月戊午条,第5139页。
    ④王静:《中国古代中央客馆制度研究》,第130页。
    ⑤邹静:《宋代四方馆四方馆使研究》,第14页。
    ⑥《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45,神宗元丰七年(1084)四月戊寅条,第8273—8274页。
    ⑦《宋会要辑稿·官职三十五之五》,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3266页。
    ①《梦梁录》卷9《阁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9页。
    ②《宋会要辑稿·官职三十五之十》,第3270页。
    ③《宋会要辑稿·官职三十五之十一》,第3270页。
    ④邹静:《宋代四方馆四方馆使研究》,第17页。
    ⑤《续通志》卷132《职官略三·辽官制》,第4055页。
    ⑥《续文献通考》卷53《职官考三》,北京:现代出版社,1986年,第3276页。
    ①《日下旧闻考》卷37《京城总纪》,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594页。
    ②《元史》卷85《百官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140页。
    ③《明会典》卷145《兵部二十八·驿传一·会同馆》,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735页。
    ④《明会典》卷145《兵部二十八·驿传一·会同馆》,第736页。
    ⑤《明史》卷72《职官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50页。
    ⑥王静:《中国古代中央客馆制度研究》,第246页。
    ⑦王静:《中国古代中央客馆制度研究》,第189页
    ①王静:《中国古代中央客观制度研究》,第190页。
    ②《明会典》卷114《礼部七十二·膳馐一》,第600页。
    ③《明会典》卷111《礼部六十九·给赐二·外夷上》,第594页。
    ④《明会典》卷112《礼部六十九·给赐三·外夷下》,第595页。
    ①《资治通鉴》卷206,唐纪22,则天后神功元年(697)六月条“四方馆”胡注,第6522页。
    ②《隋书》卷28《百官志下》,第798页。
    ①《资治通鉴》卷252,唐纪68,懿宗咸通十一年(870)正月条“四方馆”胡注,第8155页。
    ②《资治通鉴》卷252,唐纪68,懿宗咸通十一年(870)正月条,第8154页。
    ③《隋书》卷28《百官志下》,第798页。
    ④《旧唐书》卷43《职官志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8551页;《新唐书》卷47《百官二》,第1212页。
    ①《大唐六典》卷18《鸿胪寺·典客署》,第362页。
    ②《隋书》卷28《百官志下》,第798页。
    ③李吴龙在《唐朝和边疆民族使者往来研究》一书中认为,边疆少数民族政权派往唐朝的使者主要有朝贡使者、朝见使者、和亲使者、求请使者、祝贺使者、告哀使者、互市使者和修好使者。李先生把请降使者划入修好使者行列,把告捷使者划入祝贺使者行列,此种划法固然有其道理,笔者认为,请降和修好不宜划为同类,请降是迫于对方的强势和压力才做出的被动反应,而修好则是出于自愿的主动行为。告捷使者也不宜划入祝贺使者范围,因为告捷属于军事范畴,祝贺属于礼仪范畴。另外,笔者发现,除了朝贡、朝见、和亲、祝贺、告哀、互市、修好、告捷使者外,还有吊祭使者。
    ①《资治通鉴》卷198,唐纪14,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正月条,第6253页。
    ②《旧唐书》卷195《回纥传》,第5216页。
    ③笔者所指的外蕃使客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与唐有实质性隶属关系的周边民族及政权的使客,例如契丹、突厥、回鹘、吐蕃、高昌、南沼等的使客;另一部分是与唐朝没有实质性隶属关系的异域民族和国家,例如高丽、新罗、百济、林邑、真腊、天竺、吴食等的使客。下同。④此表是笔者根据李吴龙所作的《边疆民族政权使者大事年表》提供的数据整理而成,《边疆民族政权使者吴事年表》见李吴龙:《唐朝与边疆民族使者往米研究》,第306-395页。
    ①《资治通鉴》卷206,唐纪22,则天皇后神功元年,第6521页。
    ①《通典》卷74《礼三十四·宾礼一》,第2016页。
    ②《旧唐书》卷199上《东夷传》,第5328-5334页;《新唐书》卷220《东夷传》,第6198-6202页。
    ③《旧唐书》卷199上《东夷传》,第5334-5339页;《新唐书》卷220《东夷传》,第6202-6207页。
    ④《旧唐书》卷199上《东夷传》第5339-5340页。
    ⑤参见《旧唐书》卷199上《东夷传》,第5340-5341页;《新唐书》卷220《东夷传》,第6207-6209页。
    ⑥参见《旧唐书》卷197《南蛮西南蛮传》,第5269-5270页。
    ⑦参见《旧唐书》卷197《南蛮西南蛮传》,第5271-5272页;《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传下》,第6301-6302页。
    ①参见《旧唐书》卷196上《吐蕃传上》,第5219-5241页;《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传下》第5243-5267页;《新唐书》卷216上《吐蕃传上》,第6071-6090页;《新唐书》卷216下《吐蕃传下》,第6091-6110页;《唐会要》卷97《吐蕃》,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729—1742页。
    ②参见《旧唐书》卷198《西戎传》,第5306-5309页;《新唐书》卷221上《西域上》,第6237-6239页。
    ③参见《旧唐书》卷194上《突厥传上》,第5153-5178页;《新唐书》卷215上《突厥传上》,第6023-6050页;《新唐书》卷215下《突厥传下》,第6051-6070页。 关系的主要模式并一直延续至清末(李云泉:《朝贡制度的理论渊源与时代特征》,《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9月第3期,第39-40页)。何伟亚认为,在中国历史上朝贡体制得以长久维系的原因,便在于该体制已然成为贸易往来的一个“巧妙的工具”([美]何伟亚:《从朝贡体制到殖民研究》,《读书》1998年8月号,第60-68页)。
    ①李云泉著:《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193页。
    ②李云泉著:《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第193页。
    ③见拙撰:《浅议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以唐朝与突厥的关系为例》,《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21期,第7页。
    ④于赓哲:《从朝集使到进奏院》,《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5月第5期,第35页。
    ⑤参见[日]伊漱仙太郎:《唐朝对塞外系内徙民族之基本态度》,邱添生译;邱添生:《唐朝起用外族人士的研究》,大陆杂志编委会《秦汉中古史研究论文集》,第33-352页。
    ⑥[日]小泉顺子:《“朝贡”与“条约”之间》,《南洋问题研究》2007年第4期,第65页。
    ①J.K.Fairbank, Tributary and China's Relations with the West, Far Eastern Quarterly, Vol.1(2),1942, p.139.
    ②《资治通鉴》卷197,唐纪13,唐太宗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九月条,第6211-6212页。
    ③李大龙:《唐朝和边疆民族使者往米研究》,第117页。
    ④《旧唐书》卷199上《东夷传》,第5321页。
    ⑤《新唐书》卷221下《西域传下》,第6247页。
    ⑥《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传下》,第6301页。
    ①《旧唐书》卷199上《东夷传》,第5321页。
    ②《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传下》,第6299页。
    ③《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传下》,第6301页。
    ④《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下》,第6301-6319页。
    ⑤《资治通鉴》卷193《唐纪九》,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十二月闰月丁末条,第60页。
    ⑥《旧唐书》卷196上《吐蕃传上》,第5219-5241页;《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传下》第5243-5267页;《新唐书》卷216上《吐蕃传上》,第6071-6090页:《新唐书》卷216下《吐蕃传下》,第6091-6110页;《唐会要》卷97《吐蕃》,第1729-1742页。
    ⑦《资治通鉴》卷193,唐纪9,太宗贞观四年(630)二月条,第6072-6073页。
    ⑧《资治通鉴》卷212,唐纪28,玄宗开元七年(719)十一月壬中条胡注,第6737页。
    ⑨《资治通鉴》卷213,唐纪29,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十二月条,第6774页。
    李大龙:《唐朝和边疆民族使者往来研究》,第121页。
    ①《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传下》,第6320贝。
    ②李大龙:《唐朝与边疆民族使者往来研究》,第140页。
    ③《新唐书》卷215下《突厥传下》,第6051贝。
    ④《旧唐书》卷197《南蛮西南蛮传》,第5284页。
    ⑤《通典》卷70《礼三十·嘉礼十五》,第1934页。
    ⑥《册府元龟》卷970《外臣部·朝贡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3842页。
    ⑦《册府元龟》卷970《外臣部·朝贡四》,第3848页。
    ①《册府元龟》卷970《外臣部·朝贡三》,第3842页。
    ②《新唐书》卷19《礼乐九》,第427页。
    ③《册府元龟》卷974《外臣部·褒异一》,第3868页。
    ④《新唐书》卷17《礼乐志七》,第391页。
    ⑤《旧唐书》卷22《礼仪志二》,第864页。
    ①此表根据表1整理而成。
    ②《资治通鉴》卷195,唐纪11,太宗贞观十二年(638),第6140页。
    ③《旧唐书》卷196上《吐蕃传上》,第5226页。
    ④《资治通鉴》卷210,唐纪26,中宗景云二年(711)正月癸丑条,第6661页。
    ⑤《资治通鉴》卷212,唐纪28,玄宗开元六年(718)正月条,第6731页。
    ⑥《资治通鉴》卷205,唐纪21,则天后天册万岁元年(695)十月条,第6503页。
    ①《资治通鉴》卷209,唐纪25,中宗景龙三年(709)七月条,第6636页。
    ②《资治通鉴》卷214,唐纪30,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八月甲寅条,第6821页。
    ③《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传下》,第5250页。
    ④《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传下》,第5263页。
    ⑤《资治通鉴》卷242,唐纪58,穆宗长庆元年(821)九月条,第7799页。
    ①《资治通鉴》卷212,唐纪28,玄宗开元六年(718)十一月条,第6734页。
    ②《资治通鉴》卷212,唐纪28,玄宗开元七年(719)六月戊辰条,第6736页。
    ①李大龙:《唐朝和边疆民族使者往来研究》,第128页。
    ①此表根据表1整理而成。
    ②《旧唐书》卷194下《突厥传下》,第5185页。
    ③《册府元龟》卷999《外臣部·请求》,第4038页。
    ④《旧唐书》卷199上《东夷传》,第5330页。
    ⑤《旧唐书》卷199上《东夷传》,第5335页。
    ⑥《新唐书》卷220《东夷传》,第6204页。
    ⑦《旧唐书》卷199上《东夷传》,第5336页。另,《新唐书》所记,该事发生在开耀元年(公元681年),见《新唐书》卷220《东夷》,第6204_页。
    ①《资治通鉴》卷250,唐纪66,懿宗咸通四年(863)八月条,第8107页。
    ②《新唐书》卷221下《西域传下》,第6250页。
    ③《资治通鉴》卷218,唐纪34,肃宗至德元载(756)八月条,第6992页。
    ④参见李大龙:《唐朝和周边民族使者往来研究》,第128-138页。
    ⑤《旧唐书》卷194下《突厥传下》,第5181页。
    ⑥《旧唐书》卷194下《突厥传下》,第5185页。
    ⑦《旧唐书》卷199下《北狄传》,第5345页。
    ⑧《资治通鉴》卷196,唐纪12,太宗贞观十六年(642)八月癸亥条,第6177页。
    ⑨《旧唐书》卷196上《吐蕃传上》,第5226页。
    ⑩《旧唐书》卷196上《吐蕃传上》,第5226页。
    ①《资治通鉴》卷209,唐纪25,中宗景龙三年(709)十一月乙亥条,第6637页。
    ②《资治通鉴》卷241,唐纪57,穆宗长庆元年(821)五月丙中条,第7791页。
    ①此表根据表1整理而成。
    ②《旧唐书》卷199下《北狄传》,第5363页。
    ③《新唐书》卷221上《西域传上》,第6229页。
    ④《新唐书》卷221下《西域传下》,第6247页。
    ⑤《资治通鉴》卷251,唐纪67,懿宗咸通十年(869)十月条,第8150页。
    ⑥《资治通鉴》卷207,唐纪23,则天后长安三年(703)十一月条,第6568页。
    ①此表根据表1数据整理得来。
    ②《旧唐书》卷198《西戎传》,第5294页。
    ①《旧唐书》卷196上《吐蕃传上》,第5226页。
    ②《资治通鉴》卷214,唐纪30,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十一月条,第6843页;关于此条,《旧唐书》卷196上《吐蕃传上》记录的时间是开元二十九年(741),第5235页。
    ③《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传下》,第5266页。
    ①此表根据表1数据整理得来。
    ②《旧唐书》卷196上《吐蕃传上》,第5222页。
    ③《旧唐书》卷199上《东夷传》,第5336页。
    ④《资治通鉴》卷214,唐纪30,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正月条,第6809页。
    ①《旧唐书》卷195《回纥传》,第5210页:亦可参见《资治通鉴》卷233,唐纪49,德宗贞元七年(791)九、十二月条,第7524页。
    ②《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传下》,第5258页。
    ①此表根据表1数据整理得来。
    ②《资治通鉴》卷213,唐纪29,玄宗开元十九年(731)九月辛未条,第6796页。
    ③《资治通鉴》卷224,唐纪40,代宗大历八年(773)八月壬中条,第7221页。
    ①此表根据表1数据整理得来。
    ②《旧唐书》卷198《西戎传》,第5294页。
    ③《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传下》,第5266页。
    ①《新唐书》卷220《东夷传》,第6195页。
    ②《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下》,第5263页。
    ③《新唐书》卷220《东夷传》,第6205-6206页。
    ④马驰著: 《唐代蕃将》,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第35页。
    ⑤成琳:《唐代民族关系中的质子制度研究》,硕士学位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5月,第6页。
    ⑥徐志民:《唐朝怎样对待日本留学生》,《世界知识》2006年第8期,第62页。
    ①徐志民:《唐朝怎样对待日本留学生》,《世界知识》2006年第8期,第62页。
    ②转引自徐志民:《唐朝怎样对待日本留学生》,《世界知识》2006年第8期,第62页。
    ③《旧唐书》卷199下《北狄传》,第5352页。
    ④《旧唐书》卷199下《北狄传》,第5361页。
    ⑤《新唐书》卷220《东夷传》,第6205-6206页。
    ①《隋书》卷4《炀帝纪下》,第96页。
    ②《新唐书》卷215《突厥传上》,第6028页。
    ③《新唐书》卷215《突厥传上》,第6028页。
    ④《全唐文》卷1《高祖皇帝·改元大赦诏》,第20页。
    ⑤《资治通鉴》卷191,唐纪7,高祖武德九年(626),第6014页。
    ①《资治通鉴》卷191,唐纪7,高祖武德九年(626),第6020页。
    ②《旧唐书》卷194上《突厥上》,第5160-5161页。
    ③《资治通鉴》卷194,唐纪10,太宗贞观六年(632)七月辛未条,第6097页。
    ④《旧唐书》卷199上《东夷传》,第5335页;《资治通鉴》卷193,唐纪9,太宗贞观五年(631)十一月丁巳条,第6089-6090页。
    ⑤《新唐书》卷221上《西域下》,第6227页。
    ⑥《新唐书》卷220《东夷传》,第6204-6205页。
    ①《资治通鉴》卷197,唐纪13,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六月丁亥条,第6198页。
    ②《旧唐书》卷196《吐蕃传传》,第5245页。
    ③《全唐文》卷50《德宗皇帝·褒恤吐蕃盟会使崔汉衡等制》,第548页。
    ④《资治通鉴》卷192,唐纪8,高祖武德九年(626)九月丁未条,第6021页。
    ⑤《资治通鉴》卷197,唐纪13,太宗贞观十八年(644)十二月条,第6215页。
    ⑥《资治通鉴》卷192,唐纪8,高祖武德九年(626)九月条,第6022页。
    ⑦《资治通鉴》卷198,唐纪14,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五月条,第6247页。
    ⑧《唐律疏议》卷6《名例·化外人相犯条》,中华书局,1983年,第132-133页。
    ①刘莉:《试论唐宋时期的蕃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第57页。
    ②穆根来等译:《中国印度见闻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8页。
    ③穆根来等译:《中国印度见闻录》,第80页。
    ④刘莉:《试论唐宋时期的蕃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第53页。
    ⑤《全唐文》卷75《文宗皇帝·太和八年疾愈德音》,第784-785页。
    ①《全唐文》卷1《高祖皇帝·命行人镇抚外藩诏》,第24页。
    ②徐杰舜:《隋唐民族互动过程论——中国民族团结历史轨迹研究之四》,《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1月第1期,第158页。
    ③《册府元龟》卷963《外臣部·封册》,第3815页。
    ④《旧唐书》卷197《南蛮西南蛮传》,第5276页。
    ⑤《旧唐书》卷195《回纥传》,第5210页。
    ⑥《旧唐书》卷196《吐蕃传上》,第5231页。
    ①《旧唐书》卷197《南蛮西南蛮传》,第5280页。
    ②《旧唐书》卷198《西戎传》,第5291页。
    ③《旧唐书》卷194上《突厥传上》,第5159页。
    ①《唐会要》卷73《安北都护府》,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312页。
    ②《贞观政要》卷9《安边第三十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9月第1版,第274页。
    ③《资治通鉴》卷246,唐纪62,武宗会吕元年(841)八月条,7954页。
    ④《贞观政要》卷9《安边第三十六》,第274页。
    ⑤《资治通鉴》卷193,唐纪9,太宗贞观四年(630)四月条,第6076页。
    ⑥《大唐创业起居注》卷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45页。⑦《册府元龟》卷692《牧守部·招辑》,第2408页。
    ⑧李鸿宾著:《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以北方区域为线索》,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第216页。
    ①《贞观政要》卷9《安边第三十六》,第273-274页。
    ②《贞观政要》卷9《安边第三十六》,第275页。
    ③《资治通鉴》卷197,唐纪13,太宗贞观十八年(644)十二月条,第6216页。
    ④羁縻州的设置,在唐高祖武德时期就已出现,但当时似乎尚未具备比较正规的羁縻概念。参见刘统:《唐代羁縻府州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第8-9页。亦可见章群:《唐代蕃将研究》,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年3月第1版,第120—139页。关于羁縻府州的研究,学术成果有不少,如唐启淮:《试论唐代的羁縻府州》,《湘潭大学学报》1982年第4期;程志:《唐代羁縻州府简论》,《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林超民:《羁縻府州与唐代民族关系》,《思想战线》1985年第5期;龚荫:《“羁縻政策”述论》,《贵州民族研究》991年第3期;樊文礼:《唐贞观四年设置突厥羁縻府州考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年第3期;马驰:《唐幽州境侨治羁縻州与河朔藩镇割据》,载《唐研究》第四卷等。肖之兴:《隋唐两朝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政策》,《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第163页。
    ⑤方铁:《论唐朝统治者的治边思想及对西南边疆的治策》,《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3月第2期,第36页。
    ⑥刘星:《浅析唐朝羁縻燎政策》,《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第396页。
    ⑦李鸿宾著:《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以北方区域为线索》,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第118页。
    ①岑仲勉:《突厥史集》,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878-882页。
    ②刘莉:《试论唐宋时期的蕃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第55页。
    ③《宋史》卷495《蛮夷传三·抚水州传》,第14209页。
    ④崔明德著:《隋唐民族关系探索》,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第50页。亦载于同作者《论隋唐时期的“以夷攻夷”、“以夷制夷”、“以夷治夷”》,《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年3月第3期,第34页。
    ⑤《旧唐书》卷194《突厥传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63页。
    ⑥《新唐书》卷43《地理志七下》,第1119页。
    ⑦孙玉良:《唐朝在东北民族地区设置的府州》,《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3期,第26页。
    ①钟银梅:《唐代羁縻府州制度述评》,《宁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43页。
    ②《新唐书》卷43下《地理志七下》。
    ③刘统著:《唐代羁縻府州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页。
    ④崔明德:《论隋唐时期的“以夷攻夷”、“以夷制夷”和“以夷治夷”》,《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第32页。
    ⑤徐杰舜:《隋唐民族互动过程论——中国民族团结历史轨迹研究之四》,《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1月第1期,第158页。
    ⑥马敏、饯晓芳: 《论唐朝的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对现实的借鉴意义》, 《社科纵横》2006年第4期,第123页。
    ①见笔者拙:撰:《浅议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指导原则》,《黑龙江史志》2010年10月第21期,第8页。
    ②齐涛:《朝贡外交与朝贡贸易》,《学习时报》2004年11月8日第4版。
    ③参见杨怀中《唐代的番客》,该文载《伊斯兰教在中国》,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11页,
    ④《新唐书》卷221《西域传·赞》,第6264页。
    ①见笔者拙撰:《浅议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黑龙江史志》,2010年11月第21期,第8页。
    ②《全唐文》卷646《李绛·论许遂振进奉请驿递送至上都状》,第6542-6543页。
    ③《新唐书》卷48《百官志三》,第1257页。
    ④《旧唐书》卷199下《北狄传》,第5345-5346页。
    ①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04《海獠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506页。
    ②《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传下》,第6298页。
    ③《旧唐书》卷151《王锷传》,第4060页。
    ④李世龙:《试论中国古代的海外贸易》,《河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第17页。
    ⑤周一良:《中外文化交流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页。
    ⑥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103《杂蛮》,第2472页。
    ⑦《新唐书》卷182《卢钧传》,第5367页。
    《全唐文》卷873《陈致雍·奏蕃国使朝见仪状》,第9134页。
    ①《旧唐书》卷44《职官志三》,第1884-1885页;《新唐书》卷48《百官志三》,第1257-1258页。
    ②《旧唐书》卷44《职官志三》,第1884-1885页;《新唐书》卷48《百官志三》,第1257-1258页。
    ③《唐六典》卷18《鸿胪寺·典客署》,第362-363页。
    ④《新唐书》卷48《百官志三》,第1258页。
    ⑤《新唐书》卷221上《西域传上》,第6231-6232页。
    ①《新唐书》217上《回鹘传上》,第6117页。
    ②参见《新唐书》卷217上《回纥传上》,第6123-6124页;《旧唐书》卷195《回纥传》,第5207页:《资治通鉴》卷224,唐纪40,代宗大历七年(772)正月甲辰条,第7218、7219页;《资治通鉴》卷225,唐纪41,代宗大历九年(774)六月壬寅条,第7228页;唐纪41,代宗大历十年(775)九月戊中条,第7232页。
    ③《资治通鉴》卷249,唐纪65,宣宗大中五年(851)五月条,第8047页。
    ④《资治通鉴》卷240,唐纪56,宪宗元和十四年(819)正月条“礼宾一设”胡注,第7758页。
    ⑤王静:《中国古代中央客馆制度研究》,第88页。
    ①《资治通鉴》卷240,唐纪56,宪宗元和十四年(819)正月条“礼宾一设”胡注,第7758页。
    ②《资治通鉴》卷232,唐纪48,德宗贞元三年(787)六月条“鸿胪寺”胡注,第7493页。
    ③《册府元龟》卷976《外臣部·褒异三》,第11464页。
    ④《旧唐书》卷195《回纥传》,第5208页。
    ①《新唐书》卷48《百官志三》,第1273-1274页。
    ①《旧唐书》卷194上《突厥传上》,第5159页。
    ②《资治通鉴》卷193,唐纪9,太宗贞观四年(630)四月戊戌条,第6074-6075页。
    ③《新唐书》卷48《百官志三》,第1253页。《旧唐书》卷44《职官志三》,第1881页。
    ④《新唐书》卷48《百官志三》,第1254页。
    ⑤《旧唐书》卷195《回纥传》,第5208页。
    ①《旧唐书》卷199下《北狄传》,第5356页。
    ②《资治通鉴》卷242,唐纪58,穆宗长庆元年(821)七月甲辰条,第7794页。
    ③《资治通鉴》卷242,唐纪58,穆宗长庆元年(821)七月甲辰条“蓟门馆”胡注,第7794页。
    ④《资治通鉴》卷250,唐纪66,懿宗咸通三年(862)七月条,第8099页。
    ⑤《资治通鉴》卷250,唐纪66,懿宗咸通三年(862)七月条“彭城馆”胡注,第8099页。
    ①《旧唐书》卷42《职官志一》,第1809页。
    ②《旧唐书》卷44《职官志三》,第1887页;《新唐书》卷48《百官志三》,第1260页。
    ③《旧唐书》卷44《职官志三》,第1890页。
    ④《旧唐书》卷43《职官志二》,第1829-1830页。
    ⑤《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一》,第1194页。
    ⑥《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一》,第1192-1193页。
    ⑦《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一》,第1196页。
    ①《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一》,第1198页。
    ②《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一》,第1200-1201页。
    ③《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一》,第1201-1202页。
    ④《新唐书》卷47《百官志二》,第12051206页。
    ①《新唐书》卷222下《南蛮传下》,第6319页。
    ②《资治通鉴》卷225,唐纪41,代宗大历十四年(775)七月条,第7264页。
    ①《宋会要辑稿·职官二十五之二》,第2180页。
    ②《资治通鉴》卷211,唐纪27,玄宗开元四年(716),第6723页。
    ①《新唐书》卷48《百官志三》,第1272页。
    ②宁欣:《唐代对外开放与经济繁荣》,《河北学刊》2008年3期,第50-60页。
    ③宁欣:《唐代对外开放与经济繁荣》,《河北学刊》2008年3期,第50-60页。
    ①《全唐文》卷75《文宗皇帝·太和八年疾愈德音》,第784-785页。
    ②《旧唐书》卷195《回纥传》,第5213页。
    ③《旧唐书》卷195《回纥传》,第5207页。
    ④《宋史》卷485《外国传一·夏国传上》,第13999页。
    ⑤《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97,神宗元丰二年(1079)三月辛卯条,第7226页。
    ①《宋会要辑稿》第73《职官二十五·礼宾院》,第2917页。
    ②《金史》卷115《聂天骥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2531页。
    ③《金史》卷9《章宗本纪一》。
    ④《明会典》卷111《礼部六十九·给赐二·外夷上》,第594页。
    ⑤《明会典》卷112《礼部七十·给赐三·外夷下》,第595-597页。
    ⑥《明会典》卷111《礼部六十九·给赐二·外夷上》,第594页;卷112《礼部七十·给赐三·外夷下》,第595页。
    ⑦王静:《中国古代中央客馆制度研究》,第200页。
    ⑧转引自王静:《中国古代中央客馆制度研究》,第196页。
    ⑨转引自王静:《中国古代中央客馆制度研究》,第196-197页。
    ①《通典》卷21《职官志三》,第126页。
    ②《旧唐书》卷43《职官志二》,第1851页。
    ①《通典》卷70《礼三十》,第387页。
    ②《旧唐书》卷12上《德宗本纪》,第324页。
    ③陈剑南:《唐代的进奏院与四方馆》, 《秘书》1999年12月第12期,第36页。
    ④《五代会要》卷五《杂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82页。
    ①《旧五代史》卷四《梁书·太祖纪四》,第71-72页。
    ②《隋书》卷84《北狄传·突厥》,第1863页。
    ③《老子》第三十一篇,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54页。
    ④《新唐书》卷215下《突厥传下》,第6060页;《旧唐书》卷194下《突厥传下》,第5185页;此条《资治通鉴》记载为贞观十六年,见该书卷196,唐纪12,太宗贞观十六年(642)九月条,第6179页。
    ①《资治通鉴》卷247,唐纪63,武宗会吕三年(843)三月条,第7975-7976页。
    ②《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传下》,第5266页。
    ③《新唐书》卷222中《南蛮传·南诏》,第6283页。
    ④《资治通鉴》卷252,唐纪68,懿宗咸通十一年(870)正月条,第8154页。
    ⑤常金仓:《“夷夏之辨”与“以德怀远”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3月第1期,第113页。
    ①《全唐文》卷1《高祖皇帝·命行人镇抚外藩诏》,第24页。
    ②《新唐书》卷16《礼乐志六》,第380页。
    ③《通典》卷131《礼九十一·开元礼纂类二十六·宾礼》,第685-687页。
    ④《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一》,第1193页。
    ⑤《全唐文》卷652《元稹·对蕃客求鱼判》,第6631页。
    ⑥《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一》,第1199页。
    ①《新唐书》卷48《百官志三》,第1247页。
    ②《新唐书》卷48《百官志三》,第1255页。
    ③《唐会要》卷66《鸿胪寺》,第1361页。
    ④《唐会要》卷100《杂录》,第2136页。
    ⑤《资治通鉴》卷232,唐纪48,德宗贞元三年(787)六月条,第7492-7493页。
    ①《旧唐书》卷195《回纥传》,第5208页。
    ②《资治通鉴》卷206,唐纪22,则天后神功元年(697)六月条,第6521—6522页。
    ③《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一》,第1198页。
    ①薛宗正:《大行令、大鸿胪与鸿胪卿—汉唐时期的主管外事、蕃务的行政建置》,《新疆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第104页。
    ②《旧唐书》卷196下《吐蕃传下》,第5250-5251页。
    ①《大唐人典》卷5《尚书·兵部》,第163页
    ②《资治通鉴》卷198,唐纪14,太宗贞观二十年(646)八月条,第6240页。
    ③何芳川:《“华夷秩序”论》,《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第30页。
    ④《旧唐书》卷71《魏征传》,第2558页。
    ⑤《唐大诏令集》卷130《讨高丽诏》,北京:商务父印书馆,1959年,第703页。
    ⑥[美]爱德华·谢弗著,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页。
    ①此数据是笔者根据李大龙所制《唐朝朝廷遣使大事年表》统计得来,《唐朝朝廷遣使大事年表》见李大龙:《唐朝和边疆民族使者往来研究》,第257—305页。
    ②黎虎著:《汉唐外交制度史》,第366页。
    ③黎虎:《汉唐外交管理体制的演进及其特点》,《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第49页。
    1.[春秋]左丘明著,蒋冀骋点校:《左传》,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11月版。
    2.[春秋]李耳著:《老子》,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3月版。
    3.[汉]郑玄注,[唐]贾公彦注疏:《周礼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4.[汉]郑玄注,[唐]贾公彦注疏,黄侃文经文句读:《仪礼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5.[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台北市:天工书局,1987年
    6.[汉]司马迁著:《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9月版。
    7.[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6月版。
    8.[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9.[晋]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12月版。
    10.[北魏]杨炫之撰,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2月版。
    11.[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5月版。
    12.[南朝宋]沈约撰:《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版。
    13.[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1月版。
    14.[唐]唐玄宗御撰,李林甫等奉敕注:《大唐六典》,(日)广池千九朗校点本,日本千叶:広池学园事业部,1973年12月初版。
    15.[唐]魏征、令狐德菜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版。
    16.[唐]吴兢编:《贞观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9月版。
    17.[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6月版。
    18.[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版。
    19.[唐]李延寿撰: 《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版。
    20.[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12月版。
    21.[唐]温大雅撰,李季平、李锡厚点校:《大唐创业起居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22.[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月版。
    23.[宋]王溥撰:《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24.[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标点资治通鉴小组”校点:《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6月版。
    25.[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6月版。
    26.[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4月版。
    27.[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28.[宋]高承撰:《事物纪原》,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4月版。
    29.[宋]郑樵撰:《通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1月第1版。
    30.[宋]李防等编:《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2月第1版。
    31.[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9月第1版。
    32.[宋]李焘撰: 《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33.[宋]吴自牧撰:《梦梁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34.[宋]王溥撰:《五代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35.[宋]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5月版。
    36.[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6月版。
    37.[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9月版。
    38.[元]脱脱等撰:《金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7月版。
    39.[明]徐阶等编撰:《明世宗实录》,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40.[明]宋濂撰:《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4月版。
    41.[明]申时行等撰:《明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1月版。
    42.[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4月版。
    43.[清]彭定球等撰:《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4月版。
    44.[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7月版。
    45.[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版。
    46.[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
    47.[清]嵇璜、刘墉奉撰:《续通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版。
    48.[清]官修:《续文献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版。
    49.[清]于敏中等撰:《日下旧闻考》,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3月版。
    50.[清]顾炎武著,昆山顾炎武研究会编校:《天下郡国利病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年4月版。
    51.[清]黄本骥编:《历代职官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陈寅恪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4月第1版。
    2.陈寅恪著:《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生活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4月第1版。
    3.吴枫著:《隋唐五代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3月第1版。
    4.岑仲勉著:《突厥史集》,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5.严耕望著:《唐史研究丛稿》,香港:新亚研究所1969年8月版。
    6.韩国盤著:《隋唐五代史纲》(修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5月版。
    7.中国唐史协会编:《唐史研究会论文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版。
    8.周密著:《中国刑法史》,群众出版社1985年3月第1版。
    9.史念海主编:《唐史论丛》第二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1月版。
    10.沈任远著:《历代政治制度要略》,台北:洪范书店1988年3月初版。
    11.王仲荦著:《隋唐五代史》(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
    12.刘海峰著:《唐代教育与选举制度综论》,台北:文津出版社印行,1991年7月初版。
    13.赵文润主编:《隋唐文化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9月第1版。
    14.黄约瑟、刘健明合编:《隋唐史论集》,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3年版。
    15.孔令纪、曲万法、刘运珍等编:《中国历代官制》,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5月第1版。
    16.赵云田著:《中国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沿革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17.张国刚主编:《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5月版。
    18.崔明德著:《隋唐民族关系探索》,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4年3月第1版。
    19.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20.刘统著:《唐代羁縻府州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1.黎虎:《汉唐外交制度史》,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
    22.王吉林著:《唐代宰相与政治》,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6月初版。
    23.李鸿宾著:《唐朝朔方军研究—兼论唐廷与西北诸族的关系及其演变》,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24.王勋成著:《唐代铨选与文学》,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4月第一版。
    25.李大龙著:《唐朝和周边民族使者往来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26.王静著:《中国古代中央客馆制度研究》,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27.李鸿宾著:《唐朝中央集权与民族关系》,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28.张星娘编注,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6月第1版。
    29.李云泉著:《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30.宁欣著:《唐史识见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1月第1版。
    1.方舟:《驿馆和栈房》,《国际贸易》1985年第10期。
    2.孙玉良:《唐朝在东北民族地区设置的府州》,《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3期。
    3.熊辉:《互市—我国古代的对外贸易》,《财会月刊》1991年第4期。
    4.高鹏飞:《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散论》,《昆明师专学报》1992年12月第4期。
    5.崔明德:《隋唐时期的“以夷攻夷”、“以夷制夷”和“以夷治夷”》,《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6.李大龙:《突厥派往唐朝的使者述论》,《北方文物》1996年第1期。
    7.方亚光:《唐代外事机构考论》,《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2期。
    8.曹治怀:《唐初唐与突厥关系的发展演变》,《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1期。
    9.常金仓:《“夷夏之辩”与“以德怀远”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3月第26卷第1期。
    10.马娟:《唐宋时期穆斯林蕃坊考》,《回族研究》1998年第3期。
    11.任爽:《唐代礼制略论》,《史学集刊》1998年第4期。
    12.何芳川:《华夷秩序论》,《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
    13.马国荣:《唐鸿胪寺述论》,《西域研究》1999年第3期。
    14.王静:《北魏四夷馆考论》,《民族研究》1999年第4期。
    15.刘莉:《试论唐宋时期的蕃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16.陈剑南:《唐代进奏院与四方馆》,《秘书》1999年第12期。
    17.喻常森:《试论朝贡制度的演变》,《南洋问题研究》2000年第1期。
    18.王静:《中国古代中央客馆制度述论》,《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6月第29卷第2期。
    19.李大龙:《唐代使者接待礼仪考》,《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年第2期。
    20.王静:《汉代蛮夷邸考论》,《史学月刊》2000年第3期。
    21.郑向敏:《中国古代旅馆名称—“馆”之流变》,《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11卷第3期。
    22.方铁:《论唐朝统治者的治边思想及对西南边疆的治策》,《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3月第2期。
    23.邱树森:《唐宋“蕃坊”与“治外法权”》,《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9月第5期。
    24.黄木、吴克娅:《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朝贡初探》,《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9月第12卷第4期。
    25.伍庆玲:《朝贡贸易制度论》,《南洋问题研究》2002年第4期。
    26.王静:《隋唐四方馆、鸿胪客馆论考》,《西域研究》2002年第2期。
    27.于赓哲:《从朝集使到进奏院》,《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9月第31卷第5期。
    28.李云泉:《汉唐中外朝贡制度述论》,《东方论坛》2002年第6期。
    29.李世龙:《试论中国古代的海外贸易》,《河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30.薛宗正:《大行令、大鸿胪与鸿胪卿—汉唐时期的主管外事、蕃务的行政建置》,《新疆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31.齐涛:《朝贡外交与朝贡贸易》,《学习时报》2004年11月8日。
    32.徐杰顺:《隋唐民族互动过程论—中国民族团结历史轨迹研究之四》,《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1月第1期。
    33.刘洁:《从唐代边塞诗看唐蕃关系的发展变化—唐代边塞诗系列研究之三》,《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3月第15卷第1期。
    34.钟银梅:《唐代羁縻府州制度述评》,《宁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35.李云泉:《朝贡制度的理论渊源与时代特征》,《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9月第16卷第3期。
    36.马敏、钱晓芳: 《论唐朝的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对现实的借鉴意义》, 《社科纵横》2006年第4期。
    37.宋卿:《唐代东北原始部落形式的羁縻府州朝贡述论》,《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1期。
    38.管彦波:《论唐代内地与边疆的“互市”和“朝贡”贸易》,《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4期。
    39.冉红芳:《略论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凝聚力》,《世纪桥》2007年第5期。
    40.韦东超:《朝贡体制和分封制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作用》,《光明日报》2007年8月17日。
    41.庄颖:《唐代鸿胪寺译语人浅议》,《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增刊。
    42.宁欣:《唐代对外开放与经济繁荣》, 《河北学刊》2008年3期。
    43.刘星:《浅析唐朝羁縻政策》,《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44.简军波:《中华朝贡体系—观念结构与功能》,《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第1期。
    45.陆宜玲:《唐代质子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5月。
    46.陈金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中的质子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兰州:兰州大学,2008年6月。
    47.邹静:《宋代四方馆四方馆使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09年。
    1. J. K. Fairbank, Tributary and China's Relations with the West, Far Eastern Quarterly, Vol.1(2),1942.
    2. J. K Fairbank, ed,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Harw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3.[日]伊漱仙太郎著,邱添生译:《唐朝对塞外系内徙民族之基本态度》,《大陆杂志》,1968年6月36卷11期。
    4.[日]小泉顺子:《“朝贡”与“条”约之间》,《南洋问题研究》2007年第4期。
    5.[美]爱德华·谢弗著,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