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五德实行论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五德终始说是中国古代社会一种极为重要的政治学说,自从秦代首次采用该学说后即为此后的多数王朝所沿用。在西汉时期,五德终始说的实行状况颇为复杂,不仅德运多变(水德、土德等都曾被作为政府颁布的法定德运),而且五德演变规则也不唯一(五行相胜和五行相生原则都曾被使用过),另外史料中对火德的记载貌有牴牾之处。虽然学术界对于西汉五德终始说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但所关注的主要是该学说与他者的关系,如五德终始说对西汉统治思想、政治史观、学术等的影响,而对于学说自身的研究并不深入。鉴于此,文章便以西汉的五德终始说为研究中心来考察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西汉王朝为何要采用该学说?它对于政治统治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二是西汉王朝五德实行的历史状况如何?——“是什么”或“怎么样”的问题。通过前者的研究,也能够洞察到历代政权普遍采用五德终始说的某些原由,由此也能了解到传统政治运作的某些模式;而关于后者的研究,也有助于认清传统政治中五德制度实行的特征或状况。
     文章分上、下两篇来分别讨论、考察这两个问题。在上篇的研究中,文章以为西汉王朝之所以激烈争论但仍旧不放弃五德终始说是出于论证本朝政治合法性的需要。第一章将考察汉之前政治合法性的论证模式。在汉之前,新政权政治合法性的论证体系是由以天命为治权根本来源,以职责观为根本保障,以罪责观为首要前提并辅之以血统上的优势为必要条件的四大部分组成的。这四者以保民(德)为中介连接成为环环相扣的统一体。第二章便要考察五德终始说在西汉政治合法性构建中所起的作用。这又分为两节,即前期构建的情况和后期重构的情形。在西汉前期,五德终始说很大程度上被用作天命观的论证,因为五德终始说隐藏着“一统政权,天命降之”的原则。既然五德终殆说揭示了该原则,那么平定天下后所建立的西汉王朝就是天命所在,带有命定的色彩。到了西汉中后期,由于政治危机的加深,社会上出现了不满情绪,甚至还有人提出汉皇室应该禅让的主张,严重者更是揭竿而起。在这种严重的政治形势下,西汉政权的合法性就有重建的必要。在当时,政治合法性论证者们建构了两个五德历史谱系(即刘向父子宗法型的历史谱系和谶纬中的神性型的历史谱系),以此来说明汉室仍处在历史进程中,仍具有合法有效的统治权。
     下篇主要考察西汉五德终始说实行的具体状况。一种学说,当其被现实运作后,有时会偏离它最初的理论设计。因此该篇第一章将着重考察五德终始说的理论内涵。结合对时代背景和学说整体结构的研究,能够发现邹衍的学说对于如何治理国家有着一套明确的思路和特殊的方式,即人事合天道,人治法自然,务时寄政,应天而治,这与儒家的德治和法家的法治截然不同。由于秦代是第一个采用五德终始说建制的政权,而西汉多承秦制,所以第二章将考察秦政中五德终始说的实行状况,据此研究可发现秦代时主要是从正朔、服色和度数三个方面来实行五德终始说的。在秦政中五德实行的虽比较彻底,但它已经偏离了邹衍学说的理论本意,置换掉了不利于自己统治的思想。第三、四、五章将分别从正朔、服色和度数三个角度来考察西汉五德终始说实行的具体状况。经过这些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在西汉时,政治运作中的五德共分三种类型:法定德运、政治合法性建构中的五德终始说和政治制度中的五德终始说,这三种类型的交错并行就使得西汉五德问题变得极为复杂难明。此外还需指明的是,如同秦朝时一样,西汉统治者们采用五德终始说也是不关注其原本的理论内蕴,而且更为看重其实用性,更在意其现实的政治功能。
The theory of wude-zhongshi which was used by most Chinese dynasties was a very important political theory in Chinese ancient society. In Western Han dynasty, the implementation status of the theory of wude-zhongshi was quite complex. Although there have been some researches from many perspectives, the main concern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s theory and others, such as this theory that influenced on ruling ideology, the viewpoint of political history, academic. The shortcoming about these researches does not concern the theory itself.So this article will research two basic questions:the first question is why did use the theory of wude-zhongshi in Western Han dynasty? What was the value for the political rule?——a "why" question; the second question is what was historical status of wu-de (五德) in Western Han dynasty——a" what" or "how" question. Through the former research, we also can insight into some reasones why most chinese dynasties uesd the theory of wude-zhongshi; from the latter study, we also find some characteristics or status about the theory of wude-zhongshi in the traditional policy.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o research above two problems. In the first part, we can know the reason that the rulers in Western Han dynasty used the theory of wude-zhongshi was to demonstrate political legitimacy. In chapter one, this article will examine the demonstration mode of the political legitimacy before Western Han dynasty. It had four parts:the mandate of Heaven, the viewpoint of responsibilities, the descent-exploits and the viewpoint of guilt. Chapter two will examine the purpose of wude-zhongshi in the building political legitimacy in Western Han dynasty. It is divided into two sections: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in the early stage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in the late.
     In the early stage in Western Han dynasty, the theory of wude-zhongshi was largely used as a demonstration of the mandate of Heaven, because the theory hided the principle of "A unified regime will have the mandate of Heaven ". Since the theory hided this principle, Western Han dynasty should have political power, becanse it unified the whole country. In the late stage in Western Han dynasty, due to the serious political crisis, it was necessary to reconstructe political legitimacy for the rulers in Western Han dynasty. At that time, the persons who demonstrated political legitimacy of Western Han dynasty had constructed two world historical pedigrees, in order to explain that Western Han dynasty was still in the course of history, still had valid rule.
     In the second part, the article will research the state of implementation about wu-de (五德) in Western Han dynasty. One theory, when it was practiced, sometimes deviated from its original design, so chapter one will discuss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of wude-zhongshi. Chapter two will examine the state of implementation about wu-de (五德) in Qin dynasty. We can find the government implementated wu-de (五德) mainly from three aspects: zheng-shuo (正朔),fu-se (服色), du-shu (度数), so chapter three, chapter four and chapter five will research the state of implementation about wu-de (五德) in Western Han dynasty from above three aspects.Through these researches, we can find that the political operation wu-de (五德) in Western Han dynasty was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legal de-yun (德运), wu-de (五德)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and wu-de (五德) in political system, which made the question of wude-zhongshi in Western Han dynasty become extremely complex. In addition, like in Qin dynasty, the rulers in Western Han dynasty did not pay attention to its original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but paid more attention to its practicability and the political function.
引文
① (元)脱脱等:《宋史·律历三》,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598页。
    ② (北宋)张方平:《乐全集》卷十七《南北正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电子版。
    ③ (元)脱脱等:《宋史·律历三》,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597页。
    ④ (元)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请论定德运状》,四部丛刊集部,上海涵芬楼借江南图书馆藏明弘治翻元本影印。
    ⑤ (北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二),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268页。
    ⑥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正统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8页。
    ① (明)华钥:《五德之运如何》,收入(清)黄宗羲 编:《明文海》卷八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868页下栏,第869页上栏。
    ② (明)华钥:《五德之运如何》,收入(清)黄宗羲编:《明文海》卷八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868页上栏。
    ③ (清)王夫之著,舒士彦点校:《读通鉴论·叙论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06.1108页。
    ④ 可参阅刘浦江:《“五德终始”说之终结——兼论宋代以降传统政治文化的嬗变》,《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刘复生:《宋朝“火运”论略——兼谈“五德转移”政治学说的终结》,《历史研究》1997年第3期。
    ⑤ 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⑥ 具体的定立过程,可参阅(元)脱脱等:《宋史·律历三》,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① 参见刘浦江:《德运之争与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王炯、彭向前:《“五德终始说”视野下的“大白高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彭向前:《试论西夏“以十二月为岁首”》,《兰州学刊》2009年第12期。
    ② 如主张宋、辽金为南、北史的谢修端:《辨辽宋金正统》,收入(元)苏天爵编:《元文类》卷四十五,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
    ③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正统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8页。
    ④ (元)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请论定德运状》,四部丛刊集部,上海涵芬楼借江南图书馆藏明弘治翻元本影印。
    ⑤ (元)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请论定德运状》,四部丛刊集部,上海涵芬楼借江南图书馆藏明弘治翻元本影印。
    ⑥ (明)姚士观等编校:《明太祖文集》卷五,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电子版。
    ⑦ 可参考(日)松村润著,王桂良译:《大清国号考》,《社会科学辑刊》1987年第1期。
    ⑧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686页。
    ⑨ 皇太极崇尚道德的观念,在他致朝鲜国王的信中有非常鲜明的反映。他当时批评朝鲜背信弃义,说国之宝在德不在险,于是告诫朝鲜国王应当修德义,而不是恃海岛之险与满洲为敌,还指出“匹夫有大德即为天子,天子若无德即为独夫”。见《清太宗实录稿》卷十四,辽宁大学历史系:《清太祖实录稿本》,收入 《清初史料丛刊》(三),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78年,第20页。又可参考(口)松村润著,王桂良译:《大清国号考》,《社会科学辑刊》1987年第1期。
    ① (清)孙楷著,徐复订补:《秦会要订补·历数上》,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64页。
    ① 陈启云:《儒学与汉代历史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2页。该书第一部分“汉代思想文化”对汉代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地位有多角度的详尽论述,可参考。
    ② 该文后被收入顾颉刚编著:《古史辨》(五),香港:太平书局,1963年。
    ①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序,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6页。
    ② 钱穆:《评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收入顾颉刚编著:《古史辨》(五),香港:太平书局,1963年,第625页。
    ③ 钱穆:《评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收入顾颉刚编著:《古史辨》(五),香港:太平书局,1963年,第625-626页。
    ④ 饯穆:《评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收入顾颉刚编著:《古史辨》(五),香港:太平书局,1963年,第626页。
    ① 杨权:《新五德理论与两汉政治——“尧后火德”说考论》黄留珠序三,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5页。
    ② 顾颉刚编著:《古史辨》(五),香港:太平书局,1963年。
    ③ 杨权:《新五德理论与两汉政治——“尧后火德”说考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① 陈泳超:《<世经>帝德谱的形成过程及相关问题——再析“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文史哲》2008年第1期。
    ② 赵潇先生认为五德终始说是一种用于说明人类社会组织和朝代变迁的神学政治学说(《论五德终始说对秦的影响——宗教政治学的一次历史大实践》,《宗教学研究》1994年第1期),张强先生认为五德终始说是宗教神学和政治伦理化结合的产物(《帝王思维与阴阳五行思维模式——兼及秦汉神学政治》,《晋阳学刊》2001年第2期)。
    ③ 刘浦江先生认为五德终始说是建立在对宇宙系统的信仰基础上的正统论,后经宋儒的冲击被以道德批判为准则的正统论所取代(《“五德终始”说之终结——兼论宋代以降传统政治文化的嬗变》,《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④ 范立舟先生认为五德终始说是一种以阴阳五行来解释历史发展过程与发展动力的理论。这种历史学说是一种命定论,肯定了天的意志,带有强烈的迷信色彩(《阴阳五行与中国传统历史观念》,《管子学刊》1997年第2期)。金晟焕先生认为五德终始说是一种从自然的普遍秩序与规律来说明天命转移的新天命论,区别于殷周之际以“天命靡常”为中心的天命论(《阴阳五行说与中国古代天命观的演变——兼论阴阳五行说对易学发展的影响》,《周易研究》1999年第3期)。
    ⑤ 赵载光先生认为邹衍将阴阳五行引入到历史领域使之与政治结合,其实质是一种鼓吹统一的理论(《战国时代阴阳五行理论的发展和演变》,《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王明信先生认为五德终始说是一种大一统理论。哪个王朝合乎五德终始说即是正统王朝,这对于巩固大一统有重要意义(《司马迁与阴阳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⑥ 张强先生认为五德终始说是一种历史循环论。五行各据一德,历史按照天的意志和安排处于终始循环中(《汉前“天人合一”观的历史嬗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⑦ 赵世超:《天人合一述论》,《史学月刊》2002年第11期。
    ① 汪高鑫:《邹衍历史学说述评》,《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② 赵世超:《天人合一述论》,《史学月刊》2002年第11期。
    ③ 孙其泰:《阴阳家邹衍的“天人合一”思想——“阴阳,,是开启“五行”的钥匙》,《管子学刊》2006年第2期。
    ④ 齐姜红:《邹衍的方术思想》,《管子学刊》1995年第2期。
    ⑤ 张强:《阴阳五行说的历史与宇宙生成模式》,《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⑥ 葛志毅:《试论先秦五行世界图式之系统化》,《大连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⑦ 张晓虎:《从自然哲学到政治神学的嬗变——试论阴阳五行在先秦的发展》,《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⑧ 庄庭兰:《论<素问>五行学说天人合一特性》,《东岳论坛》2009年第2期。
    ⑨ 潘俊杰:《阴阳五行合流新探》,《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⑩ 王珏、胡新生:《论邹衍五德终始说的思想渊源》,《理论学刊》2006年第12期。
    ① 阎静:《<史记>所记邹衍学说的源源和流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第1期。
    ② 张书豪:《秦汉时期的终始说及其意义》,《汉学研究集刊》第4期。
    ③ 李华:《九鼎与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④ 赵潇:《论五德终始说在秦的作用和影响》,《齐鲁学刊》]994年第2期。
    ⑤ 呼林贵:《秦尚水德说质疑》,《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2期。
    ⑥ 林剑鸣:《秦尚水德无可置疑》,《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2期。
    ⑦ 刘宝才:《水德与秦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① 王绍东、白音查干:《论秦始皇对五德终始说的改造》,《人文杂志》2003年第6期。
    ② 汤其领:《简论阴阳五行说对秦的影响》,《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
    ③ 王绍东、张玉祥:《五德终始说中的水德与秦汉政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4期。
    ④ 汤其领:《秦汉五德终始初探》,《史学月刊》1995年第1期。
    ⑤ 杨权:《光武帝“始正火德,,正解——对两汉五德制度史的一项新阐释》,《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⑥ 方北辰:《<三国志.魏书>札记(之二)》,《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5期。
    ⑦ 王绍东:《论秦始皇的理论创新》,《西安财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⑥ 王绍东、张玉祥:《五德终始说下的水德与秦汉政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4期。
    ⑨ 王保顶:《论董仲舒五德终始说的影响及终结》,《史学月刊》1996年第2期。
    ① 陈江风:《五德终始说与中国古代政权更迭两种方式之关系》,《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② 宋艳萍、莫永红:《秦汉政治史观的演变历程》,《史学月刊》2002年第8期。
    ③ 杨权:《五行生胜与秦汉政治》,《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④ 汪高鑫:《论刘歆的新五德终始历史学说》,《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夏之卷。
    ⑤ 陈泳超:《<世经>帝德谱的形成过程及相关问题——再析“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文史哲》,2008年第1期。
    ⑥ 杨权:《五行相胜框架下的四个帝德谱》,《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⑦ 汪高鑫:《五德终始说与汉代史学的正统观念》,《安徽史学》2007年第6期。
    ① 张强:《司马迁的通变观与五德终始说》,《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② (日)上田早苗:《<史记>的构成与终始五德说》,《东洋学研究》38卷4号,1980年3月。
    ③ 黄朴民:《两汉五德终始说种种及其实质》,《历史教学》1989年第4期。
    ④ 徐栋梁、曹胜高:《<春秋纬>成书考》,《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⑤ 问永宁:《<太玄>是一部“谤书”——“刺莽说”新证》,《周易研究》2005年第6期。
    ⑥ 张伟伟:《五德终始说研究》,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⑦ 杨权:《尧后火德说考论》,中山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⑧ 藏明:《五德终始说的形成与演变——从邹衍到董仲舒、刘向》,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
    ① 如汉初火德事。《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上》、《史记·张丞相列传》都曾记载高祖实行水德,而《汉书·高帝纪》、《汉书·律历志下》、《汉书·郊祀志上》、《汉书·叙传上》则说汉承尧运,得天统为火德。
    ① 汪文学:《再论中国古代政治正统论》,《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第6期。
    ② 2002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汪氏《正统论》书名之副标题就是“发现东方政治智慧”。
    ③ 2012年夏,在一次学术沙龙上,笔者曾提到“汉之前政治合法性”的问题,当时有人就反对使用“政治合法性”一词,认为中国古代没有这个词语,应该使用中国传统词汇。持这种认识论的应该大有人在,但并不高明。这至少犯了两个错误:第一,中国现代学术规范参照的是西方体系、模式。若抛弃这些,纯用传统旧学,则历史学研究的用语和范式就只能是乾嘉风格了,哲学则如程朱理学风格了,文学则之乎者也风格了。第二,混淆了概念的名称与其所指的区别,主观地认为某一概念名称出现的时代就是其概念所指出现的时代。其实概念不过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抽象总结,是一种思维形式,但概念的所指则是本来存在的,并非是由个人的意识创造出来的。譬如“认识论”,虽然该词来自西方哲学,但不能因中国古代没有这个词语,便认为传统学术中就没有了该词的所指(比如认识的对象、途径、标准等问题)。陈启云先生曾有《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认识论基础》一文,专门讨论此问题,见氏著:《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① 白钢:《正统悖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3年第5期。
    ② (南宋)周密 撰,吴企明 点校:《癸辛杂识》,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98页。
    ③ 白钢:《正统悖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3年第5期。
    ④ 庞天佑:《秦汉正统思想的形成及其对政治与史学的影响》,《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⑤ 白钢:《正统悖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3年第5期。
    ① 汪文学:《再论中国古代政治正统论》,《贵州文史从刊》1998年第6期。
    ② 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31-432页。
    ③ (东汉)班固:《汉书·郊祀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48页。
    ④ (西汉)公羊寿 传,(东汉)何休 解诂,(唐)徐彦 疏,浦卫忠 整理,杨向奎 审定:《春秋公羊传注疏·隐公元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10页。
    ① 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1页。
    ② (唐)陈鸿:《大统纪序》,收入(北宋)姚铉:《唐文粹》卷九十五,四部丛刊集部,上海涵芬楼借乌程蒋氏密韵楼藏元翻宋小字本影印。
    ③ (北宋)欧阳修 著,李逸安 点校:《欧阳修全集》(二),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276页。
    ④ (南宋)郑思肖:《心史·杂文·古今正统大论》,民国广智书局据明崇祯张氏初刻本校印,第105页。
    ①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魏纪一·文帝黄初二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187页。
    ② (北宋)苏轼:《苏东坡集》(五),收入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第一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第5页。
    ③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魏纪一·文帝黄初二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186页。
    ④ (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012页。
    ⑤ (刘宋)范晔:《后汉书·班彪列传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377页。
    ⑥ (萧梁)沈约:《宋书·律历中》,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59页。
    ① (北齐)魏收:《魏书·礼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45页。
    ② (北齐)魏收:《魏书·礼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46页。
    ③ (北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④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魏纪一·文帝黄初二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186页。
    ⑤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748页。
    ① (德)马克斯·韦伯著,康乐等译:《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99页。
    ② 岳天明:《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基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社会学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页。
    ③ (法)让-马克·夸克著,佟心平、王远飞译:《合法性与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10页。
    ④ (法)让-马克·思古德著,王雪梅译:《什么是政治的合法性?》,《外国法译评》1997年第2期。
    ⑤ 任剑涛:《道德与中国传统政治的合法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① 汪文学:《再论中国古代政治正统论》,《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第6期。
    ② (罗)特勒斯尼亚:《政治合法性与政治义务原则》,《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7年第4期。
    ③ 张星久:《论帝制时期中国政治正当性的基本层次》,《政治学研究》2006年第4期。
    ④ 张分田:《中国帝王观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94页。
    ⑤ 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3页。
    ⑥ 杨明照撰:《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493页。
    ⑦ (曹魏)阮籍著,李志钧等校点:《阮籍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66页。
    ① (清)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50-351页。
    ②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519页。
    ③ (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1页。
    ④ (西汉)公羊寿传,(东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隐公元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页。
    ⑤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七·高祖武德九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012页。
    ⑥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二十六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478页。
    ⑦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襄公三十一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185页。
    ⑧ 关于汉文帝的被择立,《史记·吕太后本纪》中说大臣当时有举荐齐王和淮南王的,皆因德薄见弃,而文帝“方今高帝见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故顺,以仁孝闻于天下,便”,于是朝臣阴令人招之。而昌邑王即位后,终因失德而见废,当时诏书上说他“变易节上黄旄以赤。发御府金钱刀剑玉器采缯,赏赐所与游戏者。与从官官奴夜饮,湛沔于酒”,“行淫辟不轨”。(《汉书·霍光传》)
    ① 此处主要是以殷商、两周和秦朝的政治状况来考察。关于三皇五帝,虽有不少文献记载,但其中往往加入了不少后代的观念(时人心中的“三皇五帝史”)。或许其人其事真实存在,但其中所蕴含的政治观念却未必完全可靠,如《五帝本纪》中屡屡提到的“德”。故本文暂不把这段时期作为考察重点。
    ② 岳天明:《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基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社会学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1页。
    ① (德)马克斯·韦伯著,康乐等译:《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03页。
    ② 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7页。
    ③ (德)马克斯·韦伯著,康乐等译:《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58-370页。
    ④ (德)马克斯·书伯 著,康乐等译:《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同版社,2004年,第303-304页。
    ① (德)马克斯·韦伯著,康乐等译:《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05页。
    ② (美)梯利著、伍德增补,葛力译:《西方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14-216页。
    ① 何平立:《两汉天命论:皇权政治的双刃剑》,《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② 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8页。
    ③ 《尚书正义·盘庚上》,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126页下栏,第127页上栏。
    ④ 《尚书正义·盘庚上》,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127页上栏。
    ⑤ 《尚书正义·盘庚上》,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127页上栏。
    ⑥《尚书正义·甘誓》,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98页下栏。
    ⑦《尚书正义·君爽》,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245页上栏。
    ⑧《尚书正义·召诰》,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223页上栏。
    ⑨ 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商誓解》,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209页。
    ⑩ 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商誓解》,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208页。
    11 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商誓解》,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209页。
    12 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商誓解》,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209页。
    13 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商誓解》,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209页。
    ① 这种不同,并不在于是否有天命或类似的观念,而在于殷人和周人对天命的整个理解不同。(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181页。)
    ② 郭沫若:《先秦天道观之进展》,《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21页。
    ③ 参见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第十七章宗教,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第十四章宗教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④ 《尚书正义·西伯戡黎》,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144页下栏,第145页上栏。
    ⑤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562页。
    ⑥ 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度邑解》,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216页。
    ⑦ 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度邑解》,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216页。
    ⑧ 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度邑解》,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215页。
    ① 《诗经·大雅·文王》,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536页上栏。
    ② 陈启云:《中国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7页。
    ① 《尚书·召诰》,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222页下栏。
    ② 《尚书·皋陶谟》,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62页下栏。
    ③ 《尚书·梓材》,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213页上栏。
    ④ 《尚书·康诰》,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201页下栏。
    ⑤ 《尚书·君爽》,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245页上栏。
    ⑥ 《尚书·召诰》,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223页上栏。
    ⑦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版,第502页下栏。
    ⑧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版,第502页下栏。
    ⑨ 关于“保民”,周初统治者极为重视,屡次提到。他们认为天命君王作民主、民父母。因此君应保民。国亡君灭与虐民有直接关系。夏代末世“诞厥逸,不肯感言于民”,“多士大不克明保享于民,乃胥惟虐于民”(《尚书·多方》);殷商季世,商纣“酣身,厥命罔显于民”(《尚书·酒诰》)。
    ⑩ 关于刑。为政者须用刑来惩恶止奸,故“哲人惟刑”、“有德惟刑”(《尚书·吕刑》)。但用刑不可滥,应适中,即“用中罚”(《尚书·立政》)、“明于刑之中”(《尚书·吕刑》)。
    11关于戒逸。为政者应洁身自好,不可纵情淫逸以防失去民心。“有夏诞厥逸”致亡(《尚书·多方》),商纣“诞惟厥纵,淫泆于非彝……(天)罔受于殷,惟逸”(《尚书·酒诰》)。而有德之君“惟御事厥桨有恭,不敢自暇自逸”《尚书·酒诰》)。
    12 《尚书·皋陶谟》载皋陶所谓的“九德”为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13 《尚书·洪范》说洪范九畴之六为“三德”:正直(端平正直)、刚克(刚强取胜)和柔克(柔顺取胜)。
    14 可参见晁福林:《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金春峰:《“德”的历史考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①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82年,第168页。
    ② 蒲慕州先生认为商王之所以能够有力地控制民众,与其独占了宗教和政权有重大关系。商王是群巫之长,“可以经由占卜、乐舞等仪式,借神物之力量而与神明交通:同时青铜礼器上的动物纹样代表的乃是巫者作法时借以升天的神兽”。见氏著:《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台湾:允展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第40页。
    ③ (东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龚抗云整理,王文锦审定:《礼记正义·表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85页。
    ④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4页。
    ⑤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6页。
    ⑥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4页。
    ⑦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0页。
    ⑧ (东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龚抗云整理,工文锦审定:《礼记正义·郊特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81页。
    ① 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周语上》,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0-13页。
    ② 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周语上》,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3-14页。
    ③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二十六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476页。
    ④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4页。
    ⑤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9页。
    ⑥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9页。
    ⑦ 《诗经·大雅·瞻印》,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694页下栏。
    ⑧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卷下),收入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56页。
    ⑨ (北宋)李防编纂,孙雍长、熊毓兰校点:《太平御览》(第八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第56页。
    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5页,第146页。
    ② 《诗经·大雅·云汉》,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659页上栏,第660页下栏。
    ③ 《诗经·大雅·召旻》,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697页下栏,第698页上栏。
    ④ 《诗经·小雅·节南山》,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394页下栏,第395页下栏,第396页下栏。
    ⑤ 朱乃诚:《中国农作物栽培的起源和原始农业的兴起》,《农业考古》2001年第3期。
    ⑥ 俞伟超、张居中、王昌燧:《以原始农业为基础的中华文明传统的出现》,《农业考古》2001年第3期。
    ① 丁绵孙:《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基础知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0页。
    ② 丁绵孙:《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基础知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42页。
    ③ 参见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中)第五编天象纪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④ 丁绵孙:《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基础知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371页。
    ⑤ 丁绵孙:《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基础知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372页。
    ⑥ 萧延中:《中国古代“天学”理念与政治合法性信仰的建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⑦《尚书·尧典》,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21页上栏。
    ⑧ 《周礼·春官宗伯·大史》,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401页整栏,第402页上栏。
    ⑨ 江晓原:《星占学与传统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94页。
    ① 《周易·系辞上》,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157页上栏。
    ② 《国语·周语上》“天事恒象”条韦昭注。
    ③ 《尚书·洪范》,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176页下栏,第177页下栏,第178页上栏。
    ① 《尚书·金縢》,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188页整栏,第189页上栏。
    ②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405页下栏,第407页上栏。
    ③ 关于《周礼》的成书年代,历来众说纷纭,甚至被斥为伪书。但有的学者认为《周礼》内容有相当成分为西周官制之实录,保存有相当成分之西周史料。(陈汉平:《西周册命制度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86年)从上文《洪范》、《金縢》所反映的内容来看,蕴含天人感应思想的星占学早在初周即出现了,因此可推断“保章氏”性质的官职可能会存在。
    ④ 《周礼·春官宗伯·保章氏》,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405页下栏,第406页整栏,第407页整栏。
    ⑤ 江晓原:《天学真原》,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33-235页。
    ⑥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文公十四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04页。
    ① (唐)李淳风:《乙巳占》,光绪二年陆氏十万卷楼丛书。
    ② 徐元诰 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晋语四》,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43-345页。
    ③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十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314-1315页。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十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314页。
    ② (西汉)司马迁:《史记·宋微子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631页。
    ③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十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384-1385页。
    ④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二十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306-1307页。
    ① (清)顾炎武 著,(清)黄汝成 集释,栾保群、吕宗力 校点:《日知录集释》,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585页。
    ②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12-1113页。
    ③ (西汉)刘向 集录:《战国策》附录《刘向书录·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196页。
    ④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13页。
    ⑤ 《左传》宣公三年,楚庄王问鼎。周大夫王孙满说:“周德虽衰,天命未改。”他认为周虽没落,但天命未易,他国不该觊觎王政。
    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85页。
    ②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五蠹》,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042页。
    ③ (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44页。
    ④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33页。
    ⑤ (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44页。
    ⑥ 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定此段为邹子遗文。
    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66页。
    ② (萧梁)萧统选,(唐)李善 注:《文选》,香港: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131页。
    ③ 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五),香港:太平书局,1963年,第428-429页。
    ① 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有始览·应同》,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第677页。
    ② (萧梁)萧统选,(唐)李善 注:《文选》,香港: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131页。
    ③ 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有始览·应同》,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第677页。
    ④ 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有始览·应同》,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第678页。
    ① 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有始览·应同》,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第677页。
    ② (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页。
    ③ 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有始览·应同》,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第677页。
    ④ 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有始览·应同》,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第677页。
    ⑤ (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44页。
    ⑥ 《史记·秦始皇本纪》上说秦始皇自认为居水德,故而“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后合五德之数”,“音上大吕”。
    ⑦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六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953页。
    ⑧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问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899页。
    ⑨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外储说左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623页。
    ①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八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974页。
    ②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48页。
    ③ (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页。
    ④ (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12页。
    ⑤ (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页。
    ⑥ (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5页。
    ⑦ (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3页。
    ⑧ (西汉)司马迁:《史记·夏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1,77页。
    ⑨ (西汉)司马迁:《史记·夏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4页。
    ⑨ (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6页。
    11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4页。
    12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6页。
    13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45页。
    ① 杨伯峻:《孟子译注·滕文公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19页。
    ② 《尚书·仲虺之诰》,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110页下栏。
    ③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襄公十四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016页。
    ④ 杨伯峻:《孟子译注.梁惠王下》,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1页。
    ⑤ 关于民的重要性,早在殷商时就注意到了。在《尚书·盘庚》篇中,屡屡提到,例如“重我民,无尽刘”,“施实德于民”,“惟民之承保”,“视民利用迁”,“恭承民命”,“敬我众”等等。
    ⑥ 《尚书·康诰》记载,周公旦平定三监之乱后,以殷余民封康叔,为卫国。周公再三告诫康叔执政之要:“往敷求于股先哲王,用保又民”,“别求闻由古先哲王,用康保民”。
    ⑦ 性者,生也。清人徐灏《说文解字笺》曰:“生,故性字。《书》、《传》往往互用。”又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中说:“生之本义为‘象草木生出土上’,故作动词用则为自无出有之出生:作名词用则为出生以后之生命。”故性有生命之意。“勿失其性”就是说要保全其性命。《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了师旷关于君王职责的评论。“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
    ⑧ 《尚书·汤诰》,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112页下栏。
    ① 徐元诰 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周语上》,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3页。
    ②《尚书·洪范》,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169页整栏。
    ③ 范毓周先生认为“五材”的说法或可导源于“六府”(金木水火土谷)。由于“谷”在“六府”之中为次生级的材用,到了西周末年有被移出“六府”之外的倾向,这样六府舍去了谷,便成为所谓的“五材”。(范毓周:《“五行说”起源考论》,收入艾兰等主编:《中国古代思维模式与阴阳五行说探源》,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23-125页。)·
    ④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襄公二十七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136页。
    ⑤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十一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324页。
    ⑥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版,第252页下栏。
    ⑦ (西汉)伏胜:《尚书大传》,四部丛刊经部,上海涵芬楼藏左海文集本。
    ⑧ 徐元诰 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周语下》,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89页。
    ⑨ 徐元诰 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鲁语上》,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61页。
    ⑩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二十五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457页。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三十二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519页。
    ② 徐复观:《阴阳五行及其有关文献的研究》,收入氏著:《中国人性论史》,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463页。
    ③ 《周易·乾》,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15页上栏。
    ④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版,第487页上栏。
    ⑥ 《尚书·盘庚下》,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135页上栏。
    ⑥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文公十三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98页。
    ⑦ 杨伯峻:《孟子译注·梁惠王章句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二版,第9,5页。
    ⑧ (清)王先谦 撰,沈啸寰、王星贤 点校:《荀子集解·王制篇》,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53页。
    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45页。
    ②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2页。
    ③ 杨伯峻:《论语译注·颜渊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27页。
    ④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桓公二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92页。
    ⑤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隐公五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2页。
    ⑥ 《尚书·高宗肜日》,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143页下栏。
    ⑦ 何宁:《淮南子集释·齐俗训》,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788页。
    ⑧ 《尚书·洪范》,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172页上栏,173页下栏。
    ⑨ 《尚书·吕刑》,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304页下栏。
    ⑩ 《尚书·盘庚上》,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127页下栏。
    11 《尚书·康诰》,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202页下栏,203页上栏。
    12 《尚书·康诰》,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202页下栏。
    13 《尚书·康诰》,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201页上栏。
    14 《尚书·舜典》,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40页下栏。
    15 《尚书·吕刑》,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298页下栏。
    16 《尚书·立政》,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265页下栏。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庄公二十三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26页。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襄公三十一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194页。
    ③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二十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480页。
    ④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成公十三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860页。
    ⑤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二十五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459页。
    ⑥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隐公十一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76页。
    ⑦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僖公十一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38页。
    ⑧ 杨伯峻:《论语译注·颜渊篇第十二》,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三版,第127页。
    ⑨ 杨伯峻:《论语译注·颜渊篇第十二》,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三版,第126页。
    ⑩ (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王霸篇》,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09-210页。
    11 (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王制篇》,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52页。
    12 (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王制篇》,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63页。
    13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43页。
    14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45页。
    15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49页。
    ① 杨伯峻:《论语译注.子路》,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三版,第134-135页。
    ② 杨伯峻:《孟子译注.梁惠王章句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二版,第17页。
    ③ 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法仪》,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30页。
    ④ 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尚贤中》,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77页。
    ⑤ 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法仪》,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30页。
    ① 杨伯峻:《孟子译注·万章章句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二版,第219页。
    ① 杨伯峻:《孟子译注.万章章句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二版,第221-222页。
    ② 关于“德”在早期中国社会概念和范畴的演变,可参阅晁福林:《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金春峰:《“德”的历史考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③ 《尚书·盘庚上》,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128页下栏。
    ④ 《尚书·康诰》,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205页下栏。
    ⑤ 《尚书·召诰》,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220页下栏,第221页上栏。
    ⑥ 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芮良夫解》,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363页。
    ⑦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隐公四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6页。
    ⑧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僖公二十四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20页。
    ⑨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襄公九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969页。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二十六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480页。
    ② 《尚书·康诰》,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201页上栏。
    ③ 《尚书·康诰》,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201页下栏。
    ④ 《尚书·梓材》,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213页上栏.
    ⑤ 《尚书·梓材》,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213页上栏.
    ⑥ 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芮良夫解》,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364页。
    ⑦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成公十五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872页。
    ① 杨伯峻:《孟子译注.梁惠王章句下》,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二版,第42页。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僖公九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27页。
    ③ 《诗经.大雅.皇矣》,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567页下栏。
    ④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191页注释39。
    ⑤ (清)王昶:《金石萃编》卷四秦,收入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历史文化分会编:《历代碑志丛书》第四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76页上栏。
    ⑥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43页。
    ⑦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49页。
    ⑨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0页。
    ⑨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2页。
    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45页。
    ②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0页。
    ③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1页。
    ④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僖公七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17页。
    ⑤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952页。
    ⑥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第78页。
    ① 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郑语》,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66-469页。
    ② 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鲁语上》,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54-160页。
    ① (东汉)郑玄 注,(唐)孔颖达 疏,龚抗云 整理,王文锦 审定:《礼记正义·丧服小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62页。
    ②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73页。
    ③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27页。
    ④ 尽管文献中所记帝王的世袭情况未必真实可靠,但至少从政治思想史的角度来看,在西汉之前的观念中,古帝王尤其是黄帝之后才具有统治的合法性。司马迁《史记》中的帝王世系,不过是对西汉之前帝王宗法血统的一种继承和认可罢了。
    ⑤ (西汉)司马迁:《史记·夏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0页。
    ⑥ (西汉)司马迁:《史记·夏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1页。
    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夏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7页。
    ② 杨伯峻:《孟子译注.万章章句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二版,第221-222页。
    ③ (西汉)司马迁:《史记·夏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3页。
    ④ (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1页。
    ⑤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2页。
    ⑥ 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周语下》,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00页。
    ⑦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59页。
    ⑧ (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7页。
    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三代世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05页。
    ② 《尚书·汤誓》,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108页下栏。
    ③ 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世俘解》,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97页。
    ④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6页。
    ① 《尚书·汤誓》,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108页下栏。
    ② 《尚书·牧誓》,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158页下栏,第159页上栏。
    ③ 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商誓解》,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208-209页。
    ④ 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商誓解》,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212页。
    ⑤ 《尚书·酒诰》,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209页整栏,第210页上栏。
    ① 徐元诰 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周语上》,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5页。
    ② 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克殷解》,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68页。
    ③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5-236页。
    ④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49页。
    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1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谷永杜邺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466-3467页。
    ① 参见赵鼎新:《“天命观”及政绩合法性在古代和当代中国的体现》,《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年第1期。卡尔·宾格尔语也转引自此文。
    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80-381页。
    ② 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111-2112页。
    ②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59-760页。
    ③ (刘宋)范哗:《后汉书·班彪列传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359页。
    ① 在三代、春秋时,官职多由贵族世袭,战国之后逐渐打破世卿世禄制,但世官仍存在。而西汉创基之君臣则多为布衣,清人赵翼称之为“布衣将相之局”。在《廿二史札记》卷二《汉初布衣将相之局》中,他说:“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韩相之子也。其次则张苍,秦御史;叔孙通,秦待诏博士。次则萧何,沛主吏掾;曹参,狱掾;任敖,狱吏:周苛,泗水卒史;傅宽,魏骑将;申屠嘉,材官。其余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婴等,皆白徒。樊哙则屠狗者,周勃则织薄曲吹箫给丧事者,灌婴则贩缯者,娄敬则挽车者,一时人才皆出其中,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成例相沿,视为固然。其后积弊日甚,暴君荒主,既虐用其民,无有底止,强臣大族又篡弑相仍,祸乱不已。再并而为七国,益务战争,肝脑涂地,其势不得不变。而数千年世侯世卿之局,一时亦难遽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游说则范睢、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而兼并之力尚在有国者,天方藉其力以成混一固不能一旦扫除之,使匹夫而有天下也。于是纵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无赖之徒,立功以取将相,此气运为之也。天之变局,至是始定。”因此赵翼感叹道:“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
    ②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魏纪一·文帝黄初二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185页。
    ① (唐)皇甫湜:《东晋元魏正闰论》,收入(北宋)姚铉:《唐文粹》卷三十四,四部丛刊集部,上海涵芬楼借乌程蒋氏密韵楼藏元翻宋小字本影印。
    ② (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52页。
    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76页。
    ② 有学者曾质疑“汉元年,五星聚于东井”这一天象,如张培瑜先生认为汉元年十月,五星几乎全天分布且分距日之两侧,根本谈不上合聚。经过计算,他认为五星合聚的确在西汉出现过,是在汉二年三年(张培瑜:《五星合聚与历史记载》,《人文杂志》1991年第5期)。当然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考察其记载的真实性是十分必要的。但若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来说,记载这种类型的天象,其背后一定有着思想上的内涵。 作为思想史的研究,我们的任务更重要的并不仅仅是考察事件本身的真与假,而是解释其之所以如此的思想动机和文化蕴涵。
    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天官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48页。
    ② (东汉)班固:《汉书·天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301-1302页。
    ③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81页。
    ④ (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2页。
    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41页。
    ② (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52页。
    ③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60页。
    ④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44页。
    ⑤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48页。
    ⑥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50页。
    ⑦ 《帝王世纪》曰:“丰公生执嘉,即太上皇也。太上皇之妃曰媪,是为昭灵后。生子邦,字季,是为汉高皇帝。”“丰公家于沛之丰邑中,其妻梦赤鸟若龙,戏己而生执嘉,是为太公,即太上皇也。太上皇之妃曰媪,是为昭灵后,名含始。游于洛池,有玉鸡衔赤珠出,刻曰玉英,吞此者王。含始吞之,生邦,字季。”(刘晓东等点校:《二十五别史》之《帝王世纪》,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第5556页。)
    ⑧ (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620页。
    ② (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66页。
    ③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60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52页。
    ②汉武帝时期,皇帝权威大大增强。为此,他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逐步建立起中外朝制度,使得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成为执行机构,这就大大削弱了相权,集中央决策大权于皇帝一人;二是建立了刺史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官吏和豪强的监督:三是加强中央常备军建设,并由皇帝直接控制。具体论述可参阅林剑鸣:《秦汉史》第七章第二节“官制和军制的变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③ 《汉书·武帝纪》赞曰:“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疇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祀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焉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
    ④ 清人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汉书武帝纪赞不言武功》盛赞汉武帝赫赫战功曰:“抑思帝之雄才大略,正在武功。因匈奴屡入寇,则使卫青七出塞,击收河南地,置朔方郡。公孙敖筑受降城,徐自为筑五原塞,千余里列亭障,至卢朐,徙贫民实之。又使霍去病六出塞,击匈奴右地,降浑邪王,筑令居以西,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又使李广利伐大宛,斩其王母寡。自敦煌西至盐泽,起亭障,屯田于轮台、渠黎。此开境于西与北者也。使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取南粤,以其地为儋耳、珠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九郡。此开境于极南者也。又使杨仆及横海将军韩说等击东越,东越人杀其王余善降,遂徙东越之民于江淮而空其地。此开境于东境者也。又使唐蒙、司马相如讽谕西南诸夷,继 遣中郎郭昌、卫广等,平南夷为牂柯郡,邛都为越嶲郡,莋都为沈黎郡,冉(?)为文山郡,白马为武都郡。夜郎、滇王先后入朝,以滇地为益州郡。此开境于西南者也。又使杨仆及左将军荀彘击朝鲜,以其地为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此开境于东北者也。又使张骞等通西域,而三十六国君长皆慕化入贡。此开境于极西者也。其中有秦所本有,已沦入外国而武帝恢复之者,如朔方、朝鲜、南越、闽越,秦时虽已内属,然不过羁縻附隶,至武帝始郡县其地也。并有秦所本无而新辟之者,西北则酒泉、敦煌等郡,南则九真、日南等郡,西南则益州等郡。而西域三十六国,又秦时所未尝闻也。统计武帝所辟疆土,视高惠文景时,几至一倍。西域之通,尚无与中国重轻。其余所增地,永为中国四至,千万年皆食其利。故宣帝时韦玄成等议,以武帝丰功伟烈,奉为世宗,永为不毁之庙。”
    ①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135页。
    ② 吕思勉《秦汉史》第五章第九节“武帝求神仙”,详列武帝求神仙诸事,最后他总结说:“终武帝世,方士之所费,盖十倍于秦始皇。”
    ③ 《汉书·食货志下》载:“天子北至朔方,东封泰山,巡海上,旁北边以归。所过赏赐,用帛百余万匹,钱金以巨万计。”同书《武帝纪》曾记载元封元年汉武帝巡狩朔方事,说汉武帝领兵十八万骑,“出长城,北登单于台,至朔方,临北河”,“旌旗径千余里,威震匈奴”。可见声势之大,所费财资之多亦可知也。
    ④ 《汉书·食货志下》载:“是时粤欲与汉用船战逐,乃大修昆明池,列馆环之。治楼船,高十余丈,旗织加其上,甚壮。于是天子感之,乃作柏梁台,高数十丈。宫室之修,由此日丽。”
    ⑤ 《汉书·食货志下》载:“其后番系欲省底柱之溜,穿汾、河渠以为溉田:郑当时为渭溜回远,凿漕直渠自长安至华阴:而朔方亦穿溉渠。作者各数万人,历二三期而功未就,费亦各以巨万十数。”
    ⑥ 《汉书·食货志下》载:“先是十余岁,河决,灌梁、楚地,固已数困,而缘河之郡隄塞河,辄坏决,费不可胜计。”
    ⑦ 《汉书·食货志下》载:“其明年,山东被水灾,民多饥乏,于是天于遣使虚郡国仓廪以振贫。犹不足,又募豪富人相假贷。尚不能相救,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衣食皆仰给于县官。数岁,贷与产业,使者分部护,冠盖相望,费以亿计,县官大空。”
    ①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158页。
    ②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159页。
    ③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170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酷吏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651页。
    ② (东汉)班固:《汉书·酷吏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645页。
    ③ (东汉)班固:《汉书·酷吏传》,北京;中华书局,]962年,第3655页。
    ④ (东汉)班固:《汉书·酷吏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663页。
    ⑤ (东汉)班固:《汉书·酷吏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676页。
    ⑥ (东汉)班固:《汉书·酷吏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652页。
    ⑦ (东汉)班固:《汉书·酷吏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650页。
    ⑧ (东汉)班固:《汉书.酷吏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662页。
    ⑨ 朱谦之:《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89页。
    ⑩ (东汉)班固:《汉书.西域传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929页。
    11 (东汉)班固:《汉书.酷吏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662页。
    12 (东汉)班固:《汉书.萧望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278页。
    13 钱穆:《秦汉史》,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203页。
    14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137页。
    15 (东汉)班因:《汉书·食货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137页。
    16 (东汉)班固:《汉书.西域传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912页。
    17 (东汉)班固:《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33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156页。
    ② 钱穆:《秦汉史》,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206页。
    ③ (东汉)班固:《汉书.西域传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914页。
    ④ (东汉)班固:《汉书.西域传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914页。
    ⑤ (东汉)班固:《汉书.昭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33页。
    ⑥ (东汉)班固:《汉书.昭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33页。
    ⑦ (东汉)班固:《汉书.昭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33页。
    ⑧ (东汉)班固:《汉书·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75页。
    ⑨ (东汉)班固:《汉书·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75页。
    ⑩ (刘宋)范哗:《后汉书·崔骃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727页。
    11 吕思勉:《秦汉史》,香港:太平书局,1962年,第172页。
    12 (东汉)班固:《汉书·匡张孔马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333-3334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元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79,281,289页。
    ② (东汉)班固:《汉书·谷永杜邺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462页。
    ③ (东汉)班固:《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377页。
    ④ 谢贵安:《中国谶谣文化研究》,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59页。
    ⑤ 谢贵安:《中国谶谣文化研究》,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63页。
    ⑥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记载有这三条童谣。(1)元帝时:“井水溢,灭灶烟,灌玉堂,流金门。”井水属阴,灶烟属阳,玉堂、金门乃至尊之居,这就预示着阴盛阳,臣凌君,乃“窃有宫室之应也。王莽生于元帝初元四年,至成帝封侯,为三公辅政,因以篡位”。(2)成帝时:“燕燕尾涎涎,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根。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燕指赵飞燕,该童谣预言赵飞燕凭美色终被立为皇后,但皇帝将无子。事实正是如此,赵氏姊妹自被宠幸后,两人便把持后宫,不让汉成帝接近其他宫女,偶有怀孕者即遭戕害,故汉成帝没有子嗣。(3)成帝时:“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桂树华不实,黄爵巢其颇。故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解曰:“桂,赤色,汉家象。华不实,无继嗣也。王莽自谓黄,象黄爵巢其颠也。”它的意思也是说汉成帝无后嗣,汉朝终为土德之朝代替。
    ⑦ (东汉)班固:《汉书·匡张孔马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358页。
    ⑧ (东汉)班固:《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088页。
    ① (刘宋)范哗:《后汉书·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013页。
    ② 史建刚:《厌汉舆论与儒士阶层的伦理天命观》,《唐都学刊》2009年第4期。
    ③ 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古史辨》(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81页。
    ① 傅乐成:《西汉的几个政治集团》,见氏著《汉唐史论集》,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年,第29-35页。
    ② (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901页。
    ③ (东汉)班固:《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020页。
    ④ (东汉)班固:《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027页。
    ⑤ (东汉)班固:《汉书·元后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020页。
    ⑥ (东汉)班固:《汉书·萧望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290页。
    ⑦ (东汉)班固:《汉书·萧望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290页。
    ⑧ (东汉)班固:《汉书·薛宣朱博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401页。
    ⑨ (东汉)班固:《汉书·薛宣朱博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403-3404页。
    ① 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150-152页。
    ② 对该问题,陈启云先生论之甚详,可参阅其《我怎样研究汉儒与王莽》,《汉儒理念与价值观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之理论篇》、《汉儒理念与价值观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之考论篇》、《后汉的儒·法·道家思想》、《荀悦与后汉思潮》等论文,收录于氏著《儒学与汉代历史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和《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③ (东汉)班固:《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194-3195页。
    ④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98页。
    ⑤ (东汉)班固:《汉书·谷永杜邺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450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哇两夏侯京翼李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153-3154页。
    ②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十五·昭帝元凤三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767页。
    ③ (东汉)班固:《汉书.睦两夏侯京翼李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176-3177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950-1951页。
    ② (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958页。
    ③ (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966页。
    ④ (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950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谷永杜邺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466-3470页。
    ② (东汉)班固:《汉书.佞幸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738页。
    ③ 王葆玹:《今古文经学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404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佞幸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738页。
    ② (东汉)班固:《汉书·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247-3248页。
    ③ (东汉)班固:《汉书·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245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245-3246页。
    ② (东汉)班固:《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063-3064页。
    ③ (东汉)班固:《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069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075页。
    ② (东汉)班固:《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076页。
    ③ (东汉)班固:《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076页。
    ④ (东汉)班固:《汉书.郊祀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54页。
    ⑤ (东汉)班固:《汉书·郊祀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55页。
    ⑥ (东汉)班固:《汉书·匡张孔马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344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958页。
    ② (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950页。
    ③ (东汉)班固:《汉书.睦两夏侯京翼李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192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哀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40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193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153-3154页。
    ② (唐)赵蕤:《长短经.惧诫》,文物出版社据南宋初年杭州净戒院刊本原大影印,1996年。
    ③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525页。
    ④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526页。
    ⑤ (清)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00页。
    ⑥ (东汉)班固:《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153页。
    ⑦ (东汉)班固:《汉书·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616页。
    ⑧ (东汉)班固:《汉书·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593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524页。
    ② 杨权:《新五德理论与两汉政治——“尧后火德”说考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82页。
    ③ 杨权:《新五德理论与两汉政治——“尧后火德”说考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81页。
    ④ 杨权:《“汉家尧后”说考论》,《史学月刊》2006年第6期。
    ① (刘宋)范哗:《后汉书.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937页。
    ② 晋人司马彪《续汉书·祭祀上》刘昭补注引《东观书》详载杜林“汉起不因缘尧”故应以高帝配祀的理由。杜林疏曰:“政卑易行,礼简易从。民无愚智,思仰汉德,乐承汉祀。基业特起,不因缘尧。尧远于汉,民不晓信,言提其耳,终不悦谕。后稷近于周,民户知之。世据以兴,基由其祚,本与汉异。郊祀高帝,诚从民望,得万国之欢心,天下福应,莫大于此。民奉种祀,且犹世主,不失先俗。群臣佥荐鲧,考绩不成,九载乃殛。宗庙至重,众心难违,不可卒改。”
    ③ 司马彪《续汉书·祭祀中》云:“(汉章帝元和二年)二月,上东巡狩,将至泰山,道使使者奉—太牢祠帝尧于济阴成阳灵台。”
    ④ (刘宋)范哗:《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95页。
    ⑤ (南宋)洪适:《隶释》卷一,四部丛刊三编史部,上海涵芬楼影印固安刘氏藏明万历刊本。
    ⑥ 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1页。
    ⑦ 杨向奎:《西汉经学与政治》,台湾:独立出版社,2000年,第93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96,2506,2513页。
    ② (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071页。
    ③ 关于《左传》的真伪问题,以前学术界有关许多激烈的争论。刘逢禄、康有为、崔适、顾颉刚等认为《左传》乃刘歆伪造。经过大量论证,现在学术界已经否认此说,而多肯定它的真实可靠性,并推测它可能成书于战国时期。可参见梁涛:《20世纪以来<左传>、<国语>成书、作者及性质的讨论》,《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文公十三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94-596页。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襄公二十四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087-1088页。
    ③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二十九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501-1502页。
    ④ (刘宋)范哗:《后汉书.郑范陈贾张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237页。
    ① 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收入顾颉刚编著:《古史辨》(五),香港:太平书局,1963年,第492-493页。
    ② 可参见钱穆:《评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收入顾颉刚编著:《古史辨》(五),香港:太平书局,1963年。
    ③ 可参见杨向奎:《西汉经学与政治》,台湾:独立出版社,2000年。
    ④ (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78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10页。
    ② 《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云:“初,汉节纯赤。”
    ③ 《史记·封禅书》载:“于是夏四月,文帝始郊见雍五畤祠,衣皆上赤。”
    ④ (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80,2,4页。
    ⑤ 《史记·封禅书》记载:“二年,东击项籍而还入关,问:‘故秦时上帝祠何帝也?,对曰:‘四帝,有白、青、黄、赤帝之祠。’高祖曰:‘吾闻天有五帝,而有四,何也?’莫知其说。于是高祖曰:‘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乃立黑帝祠,命曰北畤。”又《史记·历书》云:“汉兴,高祖曰‘北畴待我而起’,亦自以为获水德之瑞。”
    ① 邹衍五行相胜型五德终始说的历史谱系为黄帝(土)——夏(木)——商(金)——周(火)——?(水)。见前文研究。
    ② 《史记·张丞相列传》载:“·张苍为计相时,绪正律历。以高祖十月始至霸上,因故秦时本以十月为岁首.弗革。推五德之运,以为汉当水德之时,尚黑如故。”
    ③ 《史记·孝武本纪》云:“夏,汉改历,以正月为岁首,而色上黄,官名更印章以五字,因为太初元年。”又《史记·历书》言:“至今上(按:指汉武帝)即位……乃改元,更官号,封泰山……率应水德之胜。”
    ④ (东汉)班固:《汉书·郊祀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70-1271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011-1013,1015,1023页。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命历序》,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75页。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命历序》,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76-877页。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元命包》,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97页。
    ① 《春秋命历序》记载的诸帝年数与此不同:“黄帝一曰帝轩辕,传十世,二千五百二十岁。次曰帝宣,曰少昊,一曰金天氏,则穷桑氏,传八世,五百岁。次曰颛项,则高阳氏,传二十世,三百五十岁。次是帝喾,即高辛氏,传十世,四百岁。”
    ② 最早的九头纪时,已经实行五德制,《春秋命历序》就说,“天皇氏以木工,地皇氏以火纪”。·但其余诸皇情形并不明了。至伏羲时又以木德王,真正的人间德运才开始。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礼稽命微》,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13,514页。
    ④ (口)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感精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45页。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易纬乾凿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6页。
    ⑥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命历序》,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86页。
    ⑦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内事》,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87页。
    ⑧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帝命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67页。
    ①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演孔图》,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81页。
    ②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文曜钩》,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62页。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文曜钩》,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68页。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文曜钩》,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68页。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元命包》,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95,596页。
    ⑥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孝经钩命决》,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05-1006页。
    ⑦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元命包》,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89页。
    ① 徐兴无:《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97页。
    ② 曾德雄:《谶纬中的帝王世系及受命》,《文史哲》2006年第1期。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演孔图》,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81页。
    ④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握诚图》,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26页。
    ⑤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河图稽命微》,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179页。
    ⑥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尚书中候日角》,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51页。
    ⑦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演孔图》,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79页。
    ⑧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春秋演孔图》,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79页。
    ⑨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孝经援神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88页。
    ⑩ 《春秋演孔图》云:“孔子母征在,梦感黑帝而生,故曰玄圣,”“黑龙生为赤,必告示象,使知命。”
    ① (东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8页。
    ② (刘宋)范哗:《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7页。
    ③ (东汉)班固:《汉书·郊祀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71页.
    ④ 东汉一朝始终认可光武帝所确定的火德制。如东汉末期,袁氏兄弟曾按照五行相生之理(火生土),以黄代赤,以土德易火德来说明自己是受命于天的,乃当兴之主也。《后汉书·袁绍传》载:“赤德衰盛,袁为黄胤,宜顺天意,以从民心。”李贤注引《献帝春秋》曰:“袁,舜后。黄应代赤,故(耿)包有此言。”又《后汉书·袁术传》载:“(袁术)又以袁氏出陈为舜后,以黄代赤,德运之次,遂有僭逆之谋。”曹魏代汉也是假借土德胜汉之火德的幌子,《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载:“(延康元年冬)汉帝(按:指汉献帝)以众望在魏,乃召群公卿士,告祠高庙。使兼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禅位,册曰:‘咨尔魏王:昔者帝尧禅位於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汉道陵迟,世失其序,降及朕躬,大乱兹昏,群凶肆逆,宇内颠覆。赖武王神武,拯兹难於四方,惟清区夏,以保绥我宗庙,岂予一人获又,俾九服实受其赐。今王钦承前绪,光于乃德,恢文武之大业,昭尔考之弘烈。皇灵降瑞,人神告微,诞惟亮采,师锡朕命,佥曰尔度克协于虞舜,用率我唐典,敬逊尔位。於戏!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天禄永终;君其祗顺大礼,飨兹万国,以肃承天命。’乃为坛於繁阳.庚午,王升坛即阼,百官陪位。事讫,降坛,视燎成礼而反。改延康为黄初,大赦。”装松之注引太史丞许芝言云:“《易传》曰:‘圣人受命而王,黄龙以戊己日见。’”七月四日戊寅,黄龙见,此帝王受命之符瑞最著明者也。裴注又曰:“高祖受命,数虽起乙未,然其兆微始于获麟。获麟以来七百余年,天之历数将以尽终。帝王之兴,不常一姓。太微中,黄帝坐常明,而赤帝坐常不见,以为黄家兴而赤家衰,凶亡之渐。”裴注还引《献帝传》所载曹丕诏书曰:“今朕承帝王之绪,其以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议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同律度量,承土行。”
    ①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105页。
    ②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106页。
    ③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108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095-4096页。
    ① 转引自钱穆:《先秦诸子系年》郭齐勇作之《前言》,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② 江高鑫:《论刘歆的新五德终始历史学说》,《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夏之卷。
    ③ 杨权:《新五德理论与两汉政治——“尧后火德”说考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61页。
    ④ 江高鑫:《论刘歆的新五德终始历史学说》,《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夏之卷。
    ⑤ 王葆玹:《今古文经学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383页。
    ① 王葆玹:《今古文经学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404页。
    ② 汪高鑫:《论刘歆的新五德终始历史学说》,《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夏之卷。
    ③ 可参考杨权:《新五德理论与两汉政治——“尧后火德”说考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① 吕思勉:《秦汉史》,香港:太平书局,1962年,第821页。
    ② 曾德雄:《谶纬的起源》,《学术研究》2006年第7期。
    ③ 史建刚:《厌汉舆论与儒士阶层的伦理天命观》,《唐都学刊》2009年第4期。
    ④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版,第90页。
    ⑤ 丁鼎、杨洪权:《神秘的预言——中国古代谶言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页。
    ⑥ 《史记·赵世家》记载:“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大夫皆惧。医扁鹊视之,出,董安于问。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在昔秦缪公尝如此,七日而寤。寤之日,告公孙支与子舆曰:‘我之帝所甚乐。开所以久者,适有学也。帝告我:晋国将大乱,五世不安:其后将霸,未老而死;霸者之子且令而国男女无别。’公孙支书而藏之,秦谶于是出矣。’”
    ⑦ (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226页。
    ⑧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497页。
    ① 何宁:《淮南子集释·说山训》,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121页。
    ② (清)王先谦:《释名疏证补》卷六,收入王云五 主编:《万有文库》第二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③ (南宋)洪适:《隶释》卷十一,四部丛刊三编史部,上海涵芬楼影印固安刘氏藏明万历刊本。
    ④ (东汉)班固:《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179页。
    ⑤ (东汉)班固:《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192页。
    ⑥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509页。
    ① (清)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98,199页。
    ② (清)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8页。
    ③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孝经援神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92页。
    ④ (东汉)班固:《汉书·哀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40页。
    ⑤ 钱穆:《西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90页。
    ① (刘宋)范哗:《后汉书·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025页。
    ② (东汉)班固:《汉书·郊祀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70页。
    ③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105页。
    ④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108页。
    ⑤ 陈泳超:《〈世经)帝德谱的形成过程及相关问题——再析“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文史哲》2008年第1期。
    ① 徐兴无:《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68页。
    ② 如胡厚宣先生认为,五行源自殷商时期的“五方”观念。可参阅其《甲骨文四方风名考》、《甲骨文四方风名考补证》、《论殷代五方观念及中国称谓之起源》等论文。
    ③ 如刘起釪先生认为五行来源于天上的五大行星。(刘起釪:《五行原始意义及其纷歧蜕变大要》,艾兰等主编:《中国古代思维模式与阴阳五行说探源》,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① 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了校注·经说下》,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527页。
    ② 杨丙安校理:《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25页。
    ③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96页。
    ④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506页。
    ⑤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0-161页。
    ⑥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6页。
    ① (清)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86,199页。
    ① 《周易·说卦》,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183页下栏,第184页上栏。
    ② (东汉)班固:《汉书·郊祀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70-1271页。
    ① 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收入顾颉刚编著:《古史辨》(五),香港:太平书局,1963年,第404页。
    ② 在中国学术界,中国思想史和哲学史的界限常常不明。西方哲学史是一门以抽象逻辑推理为工具来研究宇宙、人生根本问题的学问。但在中国缺乏西方式的逻辑推理,也不以追求真理为第一要务,所以西方式的哲学在中国古代并不发达。学者们对所谓的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常常是思想史的。可参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第一、四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③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分析了儒墨道法名五家学说,但没有阴阳家或邹衍。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仅将邹衍学说列入到战国“百家之学”,与杨朱、徐行、告子等为伍。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在先秦诸子中没有对邹衍的论述。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一)(台湾:三民书局,1993年),在先秦学派中有儒道法名墨五家,但无邹衍或阴阳家。辛冠洁等主编的《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在先秦部分列举了孔孟老庄墨孙商屈昌等十多位思想家,但竟无邹衍。最不可 思议的是,由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编著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共计划出中国历史上200位名人的传记。从其总书目看,其所收人物可谓五花八门,诗人、词人、戏曲家、小说家、医生、军人、政治家、科学家等无所不包,其实早已越出了“思想家”的范围。但令人颇为不解的是,邹衍这位阴阳五行说的最重要代表之一,竟不在其列(可参该书第529-536页的总书目)。张岂之主编的《中国思想学说史》(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在“先秦卷”中分儒墨道法名纵横兵共七篇,也无对阴阳家或邹衍的论述。
    ① 蔡尚思:《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83页。
    ② 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认为邹衍的阴阳五行说是中国先秦诸子思想的没落,开所谓形而上学的易学及荒唐无稽的谶纬的先河。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说阴阳五行家思想是一个科学和巫术相混合的体系,他们所讲的各种现象间的联系,大部分是荒唐无稽的。萧萐父、李锦全主编《中国哲学史纲要》(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年),认为邹衍的五德终始历史观,把历史发展完全同五行变化合在一起,是牵强比附,最终不能不陷入错误。
    ③ 葛瑞汉:《阴阳与关联思维的本质》,收入艾兰主编:《中国古代思维模式与阴阳五行说探源》,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0-11页。
    ④ 金晟焕先生认为,“邹衍既讲阴阳五行的自然法则,从而又推衍历史、社会法则,提出‘五德终始’的朝代循环论”,“五德终始说的‘德’是自然界运行的内在本性在历史领域中的表现”。(金晟焕:《黄老道探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97,314页。)
    ⑤ 刘泽华先生认为,“阴阳五行派政治思想特点是,以天人相配、天人感应为基础,企图从中找出政治方程式”。(刘泽华:《先秦政治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36页。)
    ⑥ 张强先生认为五德终始说是一种历史循环论。五行各据一德,历史按照天的意志和安排处于终始循环中。(张强:《汉前“天人合一”观的历史嬗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⑦ 唐君毅先生认为五德终始说“在根本上为宗教性兼政治性者,乃无疑义。其原盖是由殷周之际以来潜存于民间,王者必受天命而王之思想之复苏。”(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349页。)
    ① 转引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一卷夏商周,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403-408页。
    ② (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附录《刘向书录.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196页。
    ③ (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85页。
    ④ 杨丙安校理:《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页。
    ⑤ (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168页。
    ⑥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饰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09页。
    ⑦ 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645页。
    ⑧ 孙开泰:《邹衍年谱》,《管子学刊》1990年第2期。
    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2页。
    ② (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赵三·赵惠文王三十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677页。
    ③ (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魏二·魏惠王起境内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834页。
    ④ (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赵三·赵惠文王三十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678页。
    ⑤ 杨伯峻:《孟子译注·离婁章句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二版,第175页。
    ⑥ 赵鼎新著,夏江旗译:《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三联书店,2006年,第145页。
    ⑦ (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44页。
    ①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八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974页。
    ②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外储说左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623页。
    ③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外储说左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617页。
    ④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算地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7页。
    ⑤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六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953页。
    ⑥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问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899页。
    ⑦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诡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936页。
    ⑧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诡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936页。
    ⑨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算地第六》,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7页。
    ⑩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五蠹》,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078页。
    11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靳令第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80页。
    12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六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948页。
    ①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八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972页。
    ②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开塞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4页。
    ③ (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228页。
    ④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显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097页。
    ⑤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饬令》,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123页。
    ⑥ 《慎子逸文》,收入《诸子集成》(五),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12页。
    ⑦ 《慎子.因循》,收入《诸子集成》(五),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3页。
    ⑧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奸劫弑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45页。
    ⑨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八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996页。
    ⑩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错法第九》,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65页。
    11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二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11页。
    12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难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805页。
    13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八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037页。
    14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赏刑第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96页。
    15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八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034页。
    16 (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北京:中华书局,第3291页。
    17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赏刑第十七》,北京:中华书局,]986年,第100页。
    ①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六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951页。
    ②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六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951页。
    ③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开塞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8页。
    ④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赏刑第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01页。
    ⑤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诡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946页。
    ⑥ 《慎子逸文》,收入《诸子集成》(五),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7页。
    ⑦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心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135页。
    ⑧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有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88页。
    ⑨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难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868页。
    ⑩ 蒋礼鸿:《商君书锥指·画策第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13页。
    11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有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88页。
    12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外储说左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621页。
    13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难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868页。
    14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外储说右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782页。
    15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功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508页。
    16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难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888页。
    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2页。
    ② (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231页。
    ③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韩星教授总结法家有五点真精神:客观公正的精神,变革现实的精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贵公抑私的精神和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精神。见韩星:《论秦汉政治文化整合过程中法家思想的变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④ 陈奇猷:《韩非了集释·饰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11页。
    ⑤ 陈奇猷:《韩非了集释·六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949页。
    ①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外储说左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638页。
    ②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八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1034页。
    ③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外储说右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772页。
    ④ 陈奇献:《韩非子集释.外储说右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771页。
    ⑤ (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291页。
    ⑥ (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36页。
    ⑦ (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北京:中华书局,第2230页。
    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北京:中华书局,第2237页。
    ② 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4页。
    ③ 杨伯峻:《论语译注·为政篇第二》,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三版,第11页。
    ④ 赵明:《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9页。
    ⑤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襄公三十一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194页。
    ⑥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庄公二十三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26页。
    ⑦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七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295页。
    ⑧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文公十五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12页。
    ⑨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僖公十一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338页。
    ⑩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襄公二十一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063页。
    11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二十五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457页。
    12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隐公十一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76页。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五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268页。
    ② 杨伯峻:《论语译注.颜渊篇第十二》,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三版,第126页。
    ③ 杨伯峻:《论语译注.颜渊篇第十二》,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三版,第121页。
    ④ 杨伯峻:《论语译注.颜渊篇第十二》,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三版,第121页。
    ⑤ 杨伯峻:《论语译注·季氏篇第十六》,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三版,第176页。
    ⑥ 杨伯峻:《论语译注·为政篇第二》,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三版,第12页。
    ⑦ (清)王先谦 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礼论》,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346页。
    ⑧ (清)王先谦 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富国》,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79页。
    ⑨ (清)王先谦 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王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23页。
    ⑩ (清)王先谦 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修身》,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3页。
    11 (清)王先谦 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王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09页。
    ① 晁福林:《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② 杨伯峻:《论语译注.八佾篇第三》,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三版,第24页。
    ③ 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4页。
    ④ 杨伯峻:《论语译注.宪问篇第十四》,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三版,第156-157页。
    ⑤ 王文锦:《礼记译解.中庸》,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786页。
    ⑥ 王文锦:《礼记译解.大学》,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895页。
    ⑦ 王文锦;《礼记译解·大学》,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896页。
    ⑧ 杨伯峻:《孟子译注·告子章句下》,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二版,第276页。
    ⑨ 杨伯峻:《论语译注.里仁篇第四》,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三版,第40页。
    ⑩ 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3页。
    ① 陈继红:《秩序的伦理维度——试论先秦儒家治世之道的内在逻辑理路》,《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5期。
    ② 赵明:《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页。
    ③ 赵明:《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1页。
    ④ (西汉)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722页。
    ⑤ 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外储说左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638页。
    ⑥ 杨伯峻:《孟子译注·梁惠王章句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二版,第10页。
    ⑦ (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苟卿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43页。
    ⑧ 颜元:《颜元集·存学编卷一·学辨一》,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51页。
    ① 白奚先生认为四时月令思想在《黄帝四经》中已具雏形,它以敬授民时和阴阳刑德为主要内容,但并不含有五行观念。之后的《管子》中四时月令思想吸收了五行相生的观念,这样四时月令说就被发展成为符合五行运行的规律。还认为邹衍思想的源头是春秋时期的阴阳和五行思想,而产生于稷下学宫的《黄帝四经》和《管子》中的阴阳五行思想则是其直接的思想来源。又认为以五行相生说为理论基础的四时月令说是战国中期以后阴阳五行学说的主流。作为阴阳五行家集大成者的邹衍,其思想中本就包含着以五行相生说为理论基础的四时月令说,而不是通常学术界所认为的只有五行相胜说为原则的五德终始说。本节的论述即接受了白奚先生的高见。详细阐述可参见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第六、九和十章,-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简略论述可参考白奚:《邹衍四时教令思想考索》,《文史哲》2001年第6期。
    ② (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45页。
    ③ (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69页。
    ④ (东汉)班固:《汉书·郊祀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04页。
    ⑤ (东汉)班固:《汉书·郊祀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04页。
    ⑥ 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264页。
    ⑦ 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261页。
    ⑧ 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263页。
    ① 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周语中》,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66页。
    ② 《逸周书·小开武》曰:“七顺:一,顺天得时;二,顺地得助;三,顺民得和;四,顺财利足;五,顺得助明;六,顺仁无失;七,顺道有功。”见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小开武解》,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34页。
    ③ 《逸周书·酆保》曰:“四葛:一,葛其农,时不移;二,费其土,虑不化;三,正赏罚,狱无奸奇;四,葛其戎谋,族乃不罚。”葛,借为“恪”,敬也。“葛其农,时不移”意思是说重视农事,不延误农时。见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酆保解》,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93页。
    ④ 《左传·昭公七年》曰:“务三而已:一曰择人,二曰因民,三曰从时。”杜预注曰:“顺四时之所务。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七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288页。
    ⑤ 《管子·七臣七主》曰:“明主有六务四禁。六务者何也?一曰节用,二曰贤佐,三曰法度,四曰必诛,五曰天时,六曰地宜。”见黎翔凤:《管子校注·七臣七主》,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995页。
    ⑥ 黎翔凤:《管子校注·禁藏》,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016页。
    ⑦ 黎翔凤:《管子校注·四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837-838页。
    ⑧ (清)王先谦:《释名疏证补》卷一,收入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第二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8页。
    ⑨ 黎翔凤:《管子校注·乘马》,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85页。
    ⑩ 黎翔凤:《管子校注·形势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168页。
    11 (东汉)蔡邕:《月令篇名》,收入(清)严可均:《全后汉文》卷八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
    12 (东汉)班固:《汉书·成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12页。
    13 (刘宋)范晔:《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01页。
    14 (东汉)班固:《汉书·郊祀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04页。
    ① 《周礼·夏官.司爟》,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458页上栏。
    ② 《论语·阳货》,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157页下栏。
    ③ (曹魏)何晏注,(萧梁)皇侃疏:《论语集解义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52-253页。
    ④ 黎翔凤:《管子校注·幼官》,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50-151页。
    ⑤ 见黎翔凤:《管子校注·幼官》,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46页。
    ⑥ 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孟春纪·孟春》,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第1-2页。
    ⑦ 黎翔凤:《管子校注·四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855页。
    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288-3289页。
    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66页。
    ②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8贞。
    ③ 张星久先生认为:“整个帝制中国实际运作的礼乐制度、政治制度以及政策过程,实际上都是(以君权 为中心的)统治合法性信仰的象征系统,它们一旦在现实中被各个王朝统治者实施、表演,就意味着某种合法性信仰叙事,意味着对权力合法性的自我肯定和论证。”(张星久:《象征与合法性:帝制中国的合法性途径与策略》,《学海》2011年第2期。)如此说来秦代实行水德制,就是在象征:在五德终始说下的历史演进规则中,秦王朝具有毋庸置疑的政权合法性。
    ① (东周)左丘明传,(西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7页。
    ② (西汉)司马迁:《史记·历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256页。
    ③ (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义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360页。
    ④ (西汉)司马迁:《史记·历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255页。
    ⑤ (萧梁)沈约:《宋书·礼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29页。
    ⑧ (西汉)伏胜:《尚书大传》,四部丛刊经部,上海涵芬楼藏左海文集本。
    ⑦ (刘宋)范哗:《后汉书·郭陈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552页。
    ① (西汉)公羊寿传,(东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页。
    ② (西汉)司马迁:《史记·历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258页。
    ③ (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义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364页。
    ④ 饶尚宽先生认为,历法创制之前的春秋时代和战国前期,还处于观象授时阶段,虽然干支纪日连续不断,但是无历法以确定置闰,确定朔日余分,失闰失朔便极自然。若以丑正计,前年少一闰则后年成子正,前年多一闰则后年成寅正,只能以冬至所在之月(子月)来确定建正。(见饶尚宽:《春秋战国秦汉朔闰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259页。)陈遵妫先生则认为:“作为史事来讲,也许经过夏商周到春秋以前,有过采用近似于夏正的历法:到了春秋前半期则有过采用近似于商正的历法,从春秋中期以后到战国前半期之间,有过采用近似于周正的历法:因而主张三正交替是史实,还有待于深入研究。至于所谓夏正、商正、周正的提法,实亦欠妥。”又说:“我们有理由认为所谓建寅、建丑、建子,实际是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地区的历日制度,而不应看作三个王朝改变正朔的史事等等.”(见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598页。)二位先生虽学科出身不同,研究方法也不一致,但都认为三正非三代之正。
    ⑤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0-265页。
    ① (西汉)公羊寿传,(东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页。
    ② (清)苏舆:《春秋繁霹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85页。
    ③ (西晋)司马彪:《后汉书·舆服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2页。
    ④ (东汉)班固:《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393页。
    ⑤ (萧梁)萧统选,(唐)李善注:《文选》,香港: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324-325页。
    ⑥ (萧梁)萧统选,(唐)李善注:《文选》,香港: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106页。
    ⑦ http://www.zdic.net/zd/zi/ZdicE7Zdic9AZdic81.htm。
    ⑧ 《尚书·禹贡》,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82页上栏。
    ⑨ 黄怀信:《小尔雅汇校集释》,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第110页。
    ⑩ 王学理:《秦侍卫甲俑的服饰与绘彩》,《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3期。
    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9页。
    ② 随着秦帝国的扩张,领土渐大,所设置的郡也更多,郡数便超过了36个。关于秦国郡数,还有这么几种说法:①40郡,《晋书·地理志》:②42郡,全祖望《汉书地理志稽疑》;③46郡,谭其骧《秦郡新考》;④48郡,王国维《秦郡考》。摘引自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09页注④。
    ③ 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03-904页。
    ④ 曾维华:《秦国杜虎符铸造年代考》,《学术月刊》1998年第5期。
    ⑤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05页。
    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30页。
    ① 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04-906页。
    ②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历史文化分会编:《历代碑志从书》第四册(清)王昶:《金石萃编》卷四秦《峄山刻石》,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75-76页。
    ③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43页。
    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45-247页。
    ②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49页。
    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0页。
    ②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2页。
    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1-262页。
    ②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42页。
    ③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42页。
    ④ (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55页。
    ⑤ (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55页。
    ⑥ (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66页。
    ① 林剑鸣:《秦俑发式与阴阳五行》,《文博》1984年第3期。
    ② (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66页。
    ③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8页。
    ④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8页。
    ⑥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8页。
    ⑥ (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344页。
    ⑦ 王利器:《盐铁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50页。
    ⑧ 见王绍东、白音查干:《论秦始皇对五德终始学说的改造》,《人文杂志》2003年第6期。
    ① 建平二年六月,汉哀帝采纳夏贺良等建议,实行改制,更次年为太初元将元年,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八月,废除改制,从旧,夏贺良等被诛杀。
    ① 《史记·历书》曰:“汉兴,高祖曰‘北峙待我而起’,亦自以为获水德之瑞。虽明习历及张苍等,咸以为然。是时天下初定,方纲纪大基,高后女主,皆未遑,故袭秦正朔服色。”又《汉书·郊祀志下》赞曰:“汉兴之初,庶事草创,唯一叔孙生略定朝廷之仪。若乃正朔、服色、郊望之事,数世犹未章焉。”
    ② 也有学者否认汉初实行颛顼历,认为汉初历法不是颛顼历、殷历或其他六历的任何一种。(见张培瑜等:《中国古代历法》,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第244-246页。)
    ③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丞相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85页。
    ④ (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974页。
    ① 陈遵妫先生的计算方法是:《左传》中有两次日南至的记录。一次是僖公五年(前655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一次在昭公二十年(前522年):“春王二月己丑,日南至。”从辛亥日到己丑日,有38天,两次日南至之间有809x60+38=48578日,用48578除133,得平均岁首为36533/133日。奇零分数33/133略小于1/4,为了简化,就以3651/4为一回归年。19年有19×12+7=235朔望月,以19x3651/4除235,得一朔望月平均为29499/940。(见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23页。)
    ② (萧梁)沈约:《宋书·律历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13页。
    ③ 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596-1597页。
    ④ (西汉)司马迁:《史记·历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259页。
    ⑤ (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974页。
    ⑥ 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24-625页。
    ⑦ 这两个数据采用了日本学者薮内清的说法。见薮内清:《汉代改历及其思想背景》,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十卷科学技术),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40页。
    ⑧ (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976页。
    ① 可参阅李志超、华同旭:《司马迁与(太初历)》,收入《中国天文学史文集》编辑组:《中国天文学史文集》(五),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126-137页。
    ② (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978页。
    ③ (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978页。
    ④ (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978页。
    ⑤ 朱文鑫:《十七史天文诸志之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年,第5页。
    ⑥ (西汉)司马迁:《史记·历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260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975-976页。
    ② 刘操南:《古代天文历法释证》,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7页。
    ③ (日)薮内清:《汉代改历及其思想背景》,收入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十卷科学技术),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40页。
    ④ 《尚书·尧典》,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21页上栏。
    ① (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974-975页。
    ① (清)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91-194页。
    ②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518-2519页。
    ① (清)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85,194页。
    ②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93-394页。
    ①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成公十三年》,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61页。
    ② 《周礼·春官宗伯·司服》,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323页下栏,第327页上栏。
    ③《周礼·夏官司马·弁师》言“弁师:掌王之五冕。”郑玄注曰:“冕服有六,而言五冕者,大裘之冕盖无旈,不联数也。”又注曰:“祭天用大裘,取质,其冕亦当无旈为质.”
    ④ 《周礼·夏官司马·弁师》郑玄注曰:“衮衣之冕十二旈……鷩衣之冕九旈……(?)衣之冕七旈……希衣之冕五旈……玄衣之冕三旈。”
    ⑤ 《周礼·春官宗伯·司服》郑玄注云:“郑司农云:‘大裘,羔裘也。衮,卷龙衣也。鷩,裨衣也。(?),罽衣也。’玄谓《书》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缋,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希绣。’此古天子冕服十二章,舜欲观焉。华虫,五色之虫。《缋人职》曰‘鸟兽蛇杂四时五色以章之谓’ 是也。希读为絺,或作‘黹’,字之误也。王者相变,至周而以日月星辰画於旌旗,所谓三辰旂旗,昭其明也。而冕服九章,登龙於山,登火於宗彝,尊其神明也。九章,初一曰龙,次二曰山,次三曰华虫,次四曰火,次五曰宗彝,皆画以为绩:次六曰藻,次七曰粉米,次八日黼,次九曰黻,皆希以为绣。则衮之衣五章,裳四章,凡九也。鷟画以雉,谓华虫也,其衣三章,裳四章,凡七也。毳画虎蜼,谓宗彝也,其衣三章,裳二章,凡五也。希剌粉米,无画也,其衣一章,裳二章,凡三也。玄者衣无文,裳剌黻而已,是以谓玄焉。凡冕服皆玄衣纁裳。”
    ① 该表参照阎步克先生图示而绘。见阎步克:《宗经、复古与尊君、实用(上)——中古〈周礼)六冕制度的兴衰变异》,《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关于周代六冕制度,文献记载多有牴牾之处,说者各执一词,并无定论。笔者所据主要是《周礼》。尽管《周礼》为后出,但其记载的不少内容体现了周代礼制。关于周代六冕制度的详细论述,可参阅阎步克:《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第二章周朝的冕旒与服章:真实与建构,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② 《续汉书·舆服下》云:“秦以战国即天子位,灭去礼学,郊祀之服构玄。汉承秦故。”
    ③ 《隋书·礼仪志七》云:“至秦,除六冕,唯留玄冕。”又《太平御览》卷六九○《服章部·衮衣》曰:“秦初衮冕之制,惟以玄衣绛裳,一具而已。汉兴亦如之。”
    ④ 《宋书·礼志五》魏秘书监秦静曰:“汉氏承秦,故改六冕之制,俱玄冠绛衣而已。”《通典·礼二三》引曹魏《尚书奏》亦言:“汉氏承秦,故改六冕之制,以玄冠绛衣,一服而已。”
    ⑤ 《周礼·春官宗伯·司服》,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323页下栏。
    ⑥ (西汉)司马迁:《史记·礼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59页。
    ①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王礼考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009页中栏。
    ② (西汉)史游 撰,(唐)颜师古 注,(南宋)王应麟 补注,(清)钱保塘 补音:《急就篇》,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23页。
    ③ (东汉)郑玄 注,(唐)孔颖达 疏:《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560页。
    ④ (刘宋)范晔:《后汉书·舆服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65年,第3663页。
    ⑤ (刘宋)范晔:《后汉书·舆服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65年,第3664页。
    ⑥ 领的色彩与袖口的相对应,袖口是用这些颜色的丝绦镶边的,这叫“偏诸缘”。在出土的秦始皇陵3号坑陶俑中就有不少这种样式的(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饰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42页)。
    ⑦ (刘宋)范晔:《后汉书·舆服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65年,第3662页。
    ① (东晋)袁宏撰,李兴和点校:《后汉纪集校》,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8页。
    ②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王礼考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009页上栏。
    ③ (西汉)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30页。
    ④ (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81-1382页。
    ⑤ (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78页。
    ⑥ (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10页。
    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61页。
    ② (西汉)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70页。
    ③ (西汉)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75页。
    ④ (西汉)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84页。
    ⑥ (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492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222页。
    ② (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81-1383页。
    ③ (西汉)司马迁:《史记·历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260页。
    ④ 张苍认为汉属水德,其符应为河决金堤。《史记·河渠书》载:“汉兴三十九年,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于是东郡大兴卒塞之。”
    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礼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60页。
    ② (东汉)班固:《汉书·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25,3129,128页。
    ③ (西汉)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37页。
    ④ (西汉)司马迁:《史记.礼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60页。
    ⑤ (西汉)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52页。
    ⑥ 《周礼·春官宗伯·司服》,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325页上栏。
    ⑦ 《周礼·春官宗伯·司服》,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325页上栏。
    ① (东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夏先培整理,杨向奎审定:《春秋谷梁传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1页。
    ② (五代)马缟 撰:《中华古今注》,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24页。
    ③ (清)王先谦:《释名疏证补》卷五,收入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第二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④ 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第51页。
    ⑤ (刘宋)范哗:《后汉书·舆服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65-3666页。
    ⑥ 在秦俑中,将军俑多着袍服,仅个别的武士俑着袍服。具体的形制可参刘占成:《秦俑战袍考》,《文博》1990年第5期。
    ⑦ 阎步克先生认为在汉代冠服休制分类功能相对较强,而分等功能较弱。它体现出不同的冠服用于不同人群的职事分类精神。见阎步克:《分等分类视角中的汉、唐冠服体制变迁》,《史学月刊》2008年第2期。
    ① 当然并非所有政府官吏都着相同的朝服。如《汉官旧仪》说:“御史,员四十五人,皆六百石。其十五人衣绛,给事殿中为侍御史。”皇帝的侍卫亲军也有自己的独特服装。《续汉书·舆服下》曰:“五官、左右虎贲、羽林、五中郎将、羽林左右监皆冠鹖冠,纱榖单衣。虎贲将虎文绔,白虎文剑佩刀。虎贲武骑皆鹖冠,虎文单衣。”
    ② (东汉)班固:《汉书·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600页。
    ③ (东汉)班固:《汉书·萧望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277页。
    ④ (东汉)班固:《汉书.谷永杜邺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454页。
    ⑤ (刘宋)范晔:《后汉书·舆服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71页。
    ⑥ (东汉)应劭 撰,(元)陶宗仪辑:《汉官仪》,收入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16页。
    ⑦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载:“御史大夫,秦官……成帝绥和元年更名大司空……哀帝建平二年复为御史大夫,元寿二年复为大司空。”
    ⑧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云:“(二十七年)五月丁丑,诏曰:‘昔契作司徒,禹作司空,皆无‘大’名,其令二府去‘大’。’”
    ⑨ (东汉)班固:《汉书·元后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035页。
    ① (东汉)应劭 撰,(清)孙星衍校集:《汉官仪》,收入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36.137页。
    ② (东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58页。
    ③ (西汉)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33页。
    ④ 朱和平:《中国服饰史稿》,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84页。
    ⑤ (东汉)班固:《汉书.张汤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652页。
    ⑥ (清)孙星衍辑《汉旧仪》卷上曰:“(皇帝玺书)皆以武都紫泥封,青布囊,白素里,两端无缝,尺一板中约署。”
    ⑦ 如《汉书·魏相丙吉传》载:“此驭吏边郡人,习知边塞发奔命警备事,尝出,适见驿骑持赤白囊,边郡发奔命书驰来至。”
    ⑧ (刘宋)范哗:《后汉书·蔡邕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998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35页。
    ② 《汉书·东方朔传》中说文帝“集上书以为殿帷”
    ③ 《后汉书·杨李翟应霍爱徐列传》记:“文帝爱百金于露台,饰帷帐于皁囊。”
    ④ 此处的赤色,不仅包括正色,还含与之相近的色,如丹、朱、缇、赭、绛等。总之它们均可视为赤类的范畴。
    ⑤ (东汉)卫宏撰,(清)纪昀 等辑:《汉官旧仪》,收入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39页。
    ⑥ (东汉)应劭 撰,(清)孙星衍校集:《汉官仪》,收入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43页。
    ⑦ 《续汉书·礼仪下》“·盘冰如礼”条刘昭注引《汉礼器制度》。
    ⑧ 《续汉书·礼仪下》“黄绵、缇缯、金缕玉柙如故事”条刘昭注引《汉旧仪》。
    ⑨ (东汉)应劭撰,(清)孙星衍校集:《汉官仪》,收入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43页。
    ⑩ 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34页。
    11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09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81页。
    ② (东汉)班固:《汉书.霍光金日碑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944页。
    ③ (东汉)班固:《汉书.景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49页。
    ④ (刘宋)范哗:《后汉书.舆服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48页。
    ⑤ (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960页。
    ⑥ (东汉)班固:《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180页。
    ⑦ (东汉)班固:《汉书.扬雄传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566-3567页。
    ⑧ (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95页。
    ⑨ (刘宋)范哗:《后汉书·舆服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73-3674页。
    ① (刘宋)范晔:《后汉书·舆服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74-3675页。
    ② (东汉)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24页。
    ③ (东汉)王隆撰,胡广注,(清)孙星衍辑:《汉官解诂》,收入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1页。
    ④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云:“(建武六年)是岁初罢郡国都尉官。”又《续汉书·百官五》曰:“中兴建武六年,省诸郡都尉,并职太守,无都试之役。”
    ⑤ 吴树平:《东观汉记校注·世祖光武皇帝》,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页。
    ⑥ (东汉)卫宏撰,(清)纪昀 等辑:《汉官旧仪》,收入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49页。
    ⑦ (刘宋)范晔:《后汉书.舆服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671页。
    ⑧ (刘宋)范哗:《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页。
    ① 吴树平:《东观汉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49页。
    ② (北宋)李昉:《太平御览·服章部》(第六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364页。
    ③ (刘宋)范晔:《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481页。
    ④ (清)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94页。
    ⑤ (南宋)程大昌:《演繁露》,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电子版。
    ⑥ 两者的具体关系,可参阅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第六节汉武帝的改制及三统说的发生,收入顾颉刚编著:《古史辨》(五),香港:太平书局,1963年。
    ⑦ 《周礼·春官宗伯·司服》,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第324页下栏。
    ⑧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成公十六年》,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887页。
    ① 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饰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37页。
    ② 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饰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41页。
    ③ 王学理:《秦侍卫甲俑的服饰与绘彩》,《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3期。
    ④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524页。
    ⑤ (刘宋)范哗:《后汉书·礼仪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101页。
    ① (刘宋)范哗:《后汉书.礼仪中》,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127页。
    ② 许维通:《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259页。
    ③ 《续汉书·舆服下》载:“显宗(即明帝)遂就大业,初服旈冕,衣裳文章,赤舄絇屦,以祠天地,养三老五更于三雍,于时致治平矣。天子、三公、九卿、特进侯、侍祠侯,祀天地明堂,皆冠旈冕,衣裳玄上纁下。”
    ① 此处所讨论的,主要是指方寸官印。西汉时期还存在长方形的半通印,常铸有两个或三个字,为方寸官印的一半,主要是百石以下的下层官吏使用,王先谦《汉书补注》就说:“自此(按:指二百石官吏)以上印皆取方,日通官印:其百石以下则为半印,曰半通。”半通印又俗称小官印,它的形制之所以小,仅因其所用者秩次低的缘故,而与五德制度并无关系,故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② 封泥又被称为泥封,是官印抑压泥上后留下的泥块,所以有封泥必有抑印之的官印。在秦汉时,官印为阴文,用封泥抑压后所显出的文字则变成了阳文。封泥有封缄、保密等作用,“在纸张尚未发明或者未普遍使用的条件下,通过在封闭文书、物件或者作为信用标识的特定软泥上抑以印记的形式,起到凭信或防止非法启封的作用”。(孙慰祖:《封泥:发现与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9页。)
    ③ 如叶其峰:《古玺印概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叶其峰:《西汉官印从考》(《故宫博物院院刊》,1986年第1期),牛济普:《汉代官印分期例举》(《中原文物》,1998年第1期)。
    ① 罗福颐 主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② (清)吴式芬、陈介祺:《封泥考略》,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
    ③ (东汉)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36页。
    ④ (东汉)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26页。
    ⑤ (东汉)班固:《汉书·季布栾布田叔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979页。
    ⑥ (东汉)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32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36页。
    ② 周明泰:《续封泥考略》,民国十七年影印本。
    ③ (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46页。
    ④ (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66页。
    ⑤ (东汉)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42页。
    ⑥ (东汉)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42页。
    ① (清)汪启淑:《汉铜印丛》,杭州:西泠印社,1998年。
    ② (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24页。
    ③ (东汉)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42页。
    ④ (东汉)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40页。
    ① 关于西汉官印的田字格问题,学者们有不同意见。鉴于该问题涉及到秦制对西汉的影响程度,故笔者在此重做一番考察。(1)牛济普先生认为西汉从高祖到文帝即位前,官印形制直接由秦印发展而来,几乎与秦印相仿,较难区分鉴别,印多白文,印面上常有田、日形界栏。但文帝即位后,印面较少出现界栏,印文多为四字,印文在印面上占位分布均等。(牛济普:《汉代官印分期例举》,《中原文物》1998年第1期。)(2)叶其峰先生认为西汉用界格印主要为汉高祖时期,惠帝时期不再镌刻了。(叶其峰:《西汉官印丛考》,《故宫博物院院刊》,1986年第1期。)(3)王人聪先生认为西汉田字格多出现在高帝到文景之间,其下限则延至武帝太初元年之前。另外田字格官印在西汉只占很小部分,作为主流并大量出现的官印为不带界格的官印。(王人聪:《论西汉田字格官印及其年代下限》,《故宫博物院院刊》1988年第4期。)(4)赵平安先生则将田字格的下限延至成帝时。(赵平安:《秦西汉官印论要》,《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3期。)关于西汉官印去田字格的原因,王献唐《五鐙精舍印话》中说:“武帝既定五字,界字不便,势须更张,更以求显之故,并阑去之,故以为官印,例无阑界。”笔者以为非是,认为西汉官印田字格的存与废,并非出于朝廷政令,而主要出于时尚或风气的影响。西汉田字格官印普遍使用是在汉高祖时,之后便逐步弃用。试想汉初百废待兴,连礼仪这样的大事情尚未创全,怎会在意小小官印上的界格呢?早在惠帝时,中央已经出现无田字格印,如“高寝丞印”。而此时的齐国则不用田字格印,如“齐悼惠寖”、“齐悼惠印”、“齐悼惠园”等。到文帝时中央官印和诸侯王国、侯国官印更有大量无界格者。但此形制并未成为制度,所以仍存在着田字格官印。王人聪文所举的“白水弋丞”、“苍梧侯丞”、“南海司马”等田字格印,多属于荒远之地的官印,可能仍在沿袭汉初旧印制。倘若朝廷明文废止官印田字格,当不会出现此种情况。
    ② 要谈印风,内容是很多的。比如印材、大小、形状、印钮、印文等。本文只是讨论印文,因为印文是印¨章的最重要部分之一,而印文字数则与五德终始说有一定的关联。
    ③ (清)陈介祺:《十钟山房印举》,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
    ① 萧高洪:《秦印的特点及其形成的文化背景》,《江西文物》1990年第3期。
    ②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版,第758页下栏。
    ③ 周晓陆主编:《二十世纪出土玺印集成》谱录第二章(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孙慰祖 主编:《古封泥集成》第一卷战国封泥(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罗福颐:《古玺印概论》第七章古玺印时代的考证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戴山青编:《古玺汉印集粹》(南宁:文本美术出版社,2001年)等都录有战国官印或封泥,形制不一,读者可参阅。
    ④ 萧高洪:《秦印的特点及其形成的文化背景》,《江西文物》1990年第3期。
    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孝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83页
    ②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99页
    ③ 汉武帝太初年间的印制改革,除了规定官印用字数外,还对官印的尺寸、印材、印钮、印文等有新的规定。孙星衍校集《汉官仪》卷下载:“孝武皇帝元狩四年,令通官印方寸尺大,官印五分。王、公、侯金二千石银,千石以下铜印。”又孙星衍校集《汉旧仪补遗》卷上曰:诸侯王印,黄金橐驼纽,文曰玺,赤地绶。列侯黄金印,龟纽,文曰印.丞相、大将军黄金印,龟纽,文曰章。御史大夫章。匈奴单于黄金印,橐驼纽,文曰章。御史、二千石银印,龟纽,文曰章。千石、六百石、四百石铜印,鼻纽,文曰印。章,二百石以上,皆为通官印。
    ① (刘宋)范哗:《后汉书·百官一》,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563页。
    ② 见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第237页。
    ③ 据《汉书·宣帝纪》载,汉宣帝本始二年,“秋,大发兴调关东轻车锐卒,选郡国吏三百石伉健习骑射者,皆从军。御史大夫田广明为祁连将军,后将军赵充国为蒲类将军,云中太守田顺为虎牙将军,及度辽将军范明友、前将军韩增,凡五将军,兵十五万骑,校尉常惠持节护乌孙兵,咸击匈奴”。据此可知,早在汉宣帝时,就设有祁连将军、虎牙将军等官职。
    ④ (东汉)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25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19页。
    ② (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46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635页。
    ② (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71页
    ① 陈直:《汉书新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37页。
    ② 王鲜唐:《五蹬精舍印话》,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第287-288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103页。
    ②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104页。
    ③ 新莽朝官印以五字为多,也有四字、六字等。如“同心国丞”(《封》)、“豫章南昌连率”(《封》)、“建子城门校尉”(《封》)等。
    ①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097页。
    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78页。
    ② (东汉)班固:《汉书·叙传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4208页。
    ③ (西汉)司马迁:《史记·历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260页。
    ④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丞相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81页。
    ⑤ (西汉)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29页。
    ⑥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丞相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75页。
    ⑦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丞相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681页。
    ① 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收入顾颉刚 编著:《古史辨》(五),香港:太平书局,1963年,第492-493页。
    ② 钱穆:《评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收入顾颉刚 编著:《古史辨》(五),香港:太平书局,1963年,第625页。
    ③ 杨向奎:《西汉经学与政治》,台湾:独立出版社,2000年,第33页。
    ④ 杨权:《新五德理论与两汉政治——“尧后火德”说考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03页。
    ⑤ 杨权:《新五德理论与两汉政治——“尧后火德”说考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05页。
    ① 可参阅(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第十一章万物有灵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② 可详阅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附录二《阴阳五行及其有关文献的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③ 陈启云:《儒学与汉代历史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5页。
    ① (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78页。
    ② (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78页。
    ③ (西汉)司马迁:《史记·历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260页。
    ① (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页。
    ② (东汉)卫宏撰,(清)纪昀 等辑:《汉官旧仪》,收入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30页。
    ③ (刘宋)范晔:《后汉书·儒林列传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576页。
    ④ (刘宋)范晔:《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485页。
    ⑤ (刘宋)范晔:《后汉书·冯岑贾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645页。
    ⑥ (东汉)应劭 撰,(清)孙星衍校集:《汉官仪》,收入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37页。
    ⑦ (刘宋)范晔:《后汉书·礼仪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3143页。
    ⑧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48页。
    ① 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页。
    ② 石元康:《天命与正当性:从韦伯的分类看儒家的政道》,《开放时代》1999年第6期。
    ③ (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288-3289页。
    ④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43页。
    ⑤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45-247页。
    ⑥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49页。
    ① 韩星教授在《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二章第三节“秦王朝的儒法对立与整合”中有详细论述,笔者所言也引自此处,具体内容读者可详阅原著。
    ② (东汉)班固:《汉书·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6页。
    ③ 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290页。
    ④ (东汉)班固:《汉书·元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77页。
    ⑤ (东汉)班固:《汉书·元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77页。
    ① 尽管自北宋欧阳修《正统论》后,学者们开始从学理上破除对五德终始说的迷信,但北宋之后的政权仍在沿用它。
    [1]《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
    [2]《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
    [3](西汉)伏胜:《尚书大传》,四部丛刊经部,上海涵芬楼藏左海文集本。
    [4](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5]《毛诗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
    [6]《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
    [7]《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
    [8](东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龚抗云整理,王文锦审定:《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9](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大戴礼记解诂》,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0]王文锦:《礼记译解》,中华书局,2001年。
    [1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2]《春秋公羊传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
    [13](西汉)公羊寿传,(东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4]《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
    [15]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16]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三版。
    [17]《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台湾:艺文印书馆,1955年。
    [18]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二版。
    [19](清)王先谦:《释名疏证补》,收入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第二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20]黄怀信:《小尔雅汇校集释》,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
    [21](西汉)史游撰,(唐)颜师古注,(南宋)王应麟补注,(清)钱保塘补音:《急就篇》,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22](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版。
    [23](西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24](东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25](清)王先谦:《汉书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26](刘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27](清)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28](西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29](萧梁)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3I0](北齐)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31](唐)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32](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33]吴树平:《东观汉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34](东晋)袁宏撰,李兴和点校:《后汉纪集校》,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35](北宋)司马光撰,(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36]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37]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38]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39](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40]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41](西汉)叔孙通:《汉礼器制度》,收入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
    [42](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43](东汉)蔡邕:《独断》,收入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
    [44](清)陈树镛:《汉官答问》,振绮堂丛书初编本。
    [45](清)孙楷著,徐复订补:《秦会要订补》,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46](南宋)徐天麟:《西汉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47](南宋)徐天麟:《东汉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48](唐)杜佑:《通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49](元)马端临:《文献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50](清)王夫之著,舒士彦点校:《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51](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52]辽宁大学历史系:《清太祖实录稿本》,收入《清初史料丛刊》(三),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78年。
    [53](南宋)洪适:《隶释》,四部丛刊三编史部,上海涵芬楼影印固安刘氏藏明万历刊本。
    [54](清)王昶:《金石萃编》,收入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历史文化分会编:《历代碑志丛书》第四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55](清)汪启淑:《汉铜印丛》,杭州:西泠印社,1998年。
    [56](清)吴式芬、陈介祺:《封泥考略》,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
    [57]周明泰:《续封泥考略》,民国十七年影印本。
    [58](清)陈介祺:《十钟山房印举》,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
    [59]罗福颐 主编:《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60]孙慰祖 主编:《古封泥集成》,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
    [61]戴山青编:《古玺汉印集萃》,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1年。
    [62]周晓陆主编:《二十世纪出土玺印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63]朱谦之:《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64](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65]杨丙安校理:《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66]黎翔凤:《管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67]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68]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69]《慎子》,收入《诸子集成》(五),上海书店,1986年。
    [70]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71]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
    [72]许维通:《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73]何宁:《淮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74](西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75](清)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76]钟肇鹏:《春秋繁露校释》,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77](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义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78]王利器:《盐铁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79](曹魏)阮籍著,李志钧等校点:《阮籍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80]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81](唐)李淳风:《乙巳占》,光绪二年陆氏十万卷楼丛书。
    [82](唐)赵蕤:《长短经·惧诫》,文物出版社据南宋初年杭州净戒院刊本原大影印,1996年。
    [83](五代)马缟 撰:《中华古今注》,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
    [84](北宋)李昉 编纂,孙雍长、熊毓兰校点:《太平御览》,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85](北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86](北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87](北宋)苏轼:《苏东坡集》,收入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第一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
    [88](南宋)郑思肖:《心史》,民国广智书局据明崇祯张氏初刻本校印。
    [89](元)王恽:《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四部丛刊集部,上海涵芬楼借江南图书馆藏明弘治翻元本影印。
    [90](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91](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
    [92](萧梁)萧统选,(唐)李善注:《文选》,香港:商务印书馆,1960年。
    [93](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94]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95](北宋)姚铉:《唐文粹》,四部丛刊集部,上海涵芬楼借鸟程蒋氏密韵楼藏元翻宋小字本影印。
    [96](元)苏天爵:《元文类》,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
    [97](清)黄宗羲:《明文海》,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98](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
    [2]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3]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4]蔡尚思:《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
    [5]曹锦炎:《古玺通论》,上海:上海书店,1995年。
    [6]陈汉平:《西周册命制度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86年。
    [7]陈苏镇:《汉代政治与<春秋>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
    [8]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9]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10]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11]陈槃:《古谶纬研讨及其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12]陈启云:《儒学与汉代历史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3]陈启云:《治史体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4]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5]陈戍国:《中国礼制史》(先秦卷、秦汉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16]陈直:《汉书新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59年。
    [17]陈遵妫:《中国天文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8]丁绵孙:《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基础知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
    [19]丁鼎、杨洪权:《神秘的预言——中国古代谶言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20]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
    [2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23]傅乐成:《汉唐史论集》,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年。
    [2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25]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6]顾颉刚:《古史辨》,香港:太平书局,1963年。
    [27]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28]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29]郭沫若:《先秦天道观之进展》,《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30]贵州省中华文化研究会:《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31]韩星:《先秦儒法源流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32]韩星:《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33]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34]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35]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36]黄克剑:《由“命”而“道”——先秦诸子十讲》,北京:线装书局,2006年。
    [37]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饰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38]江晓原:《天学真原》,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39]江晓原:《星占学与传统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40]姜忠奎:《纬史论微》,上海:上海书店,2005年。
    [41]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42]金晟焕:《黄老道探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43]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台湾:三民书局,1993年。
    [44]冷德熙:《超越神话:纬书政治神话研究》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45]李零:《中国方术正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46]李零:《中国方术续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47]李瑞兰:《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变迁》,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48]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长春:长春出版社,2007年。
    [49]李玉福:《秦汉制度史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50]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51]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52]刘操南:《古代天文历法释证》,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53]刘洪涛:《古代历法计算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54]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十卷科学技术),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55]刘起舒:《古史续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56]刘泽华:《王权思想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
    [57]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58]刘泽华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59]吕思勉:《秦汉史》,香港:太平书局,1962年。
    [60]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
    [61]罗福颐:《古玺印概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
    [62]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63]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64]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编著:《中国思想史与思想家评传》,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65]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66]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67]钱穆:《秦汉史》,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68]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69]饶尚宽:《春秋战国秦汉朔闰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70]饶宗颐:《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71]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72]沙孟海:《印学史》,杭州:西泠印社,1987年。
    [73]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74]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75]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
    [76]孙慰祖:《封泥:发现与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77]孙筱:《两汉经学与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78]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79]王葆玹:《今古文经学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80]王步贵:《神秘文化:谶纬文化新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81]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82]王梦鸥:《邹衍遗说考》,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
    [83]王人聪、叶其峰:《秦汉魏晋南北朝官印研究》,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专刊之四,1990年。
    [84]王鲜唐:《五蹬精舍印话》,济南:齐鲁书社,1985年。
    [85]王育民:《秦汉政治制度》,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
    [86]萧萐父、李锦全主编:《中国哲学史纲要》,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年。
    [87]谢贵安:《中国谶谣文化研究》,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
    [88]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
    [89]辛冠洁 等主编:《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
    [90]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9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92]徐兴无:《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93]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94]阎步克:《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95]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
    [96]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97]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98]杨权:《新五德理论与两汉政治——“尧后火德”说考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99]杨向奎:《西汉经学与政治》,台湾:独立出版社,2000年。
    [100]杨向奎:《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10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02]岳天明:《政治合法性问题研究:基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社会学分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103]张分田:《中国帝王观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4]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82年。
    [105]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
    [106]张末元:《汉代服饰参考资料》,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0年。
    [107]张培瑜等:《中国古代历法》,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
    [108]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
    [109]张荣明:《中国的国教——从上古到东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110]张闻玉:《古代天文历法讲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11]赵昌智、祝竹:《中国篆刻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12]赵鼎新著,夏江旗译:《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三联书店,2006年。
    [113]赵化成、高崇文:《秦汉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114]赵明:《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5]钟肇鹏:《谶纬论略》,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116]周濂:《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
    [117]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
    [118]朱和平:《中国服饰史稿》,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
    [119]朱文鑫:《十七史天文诸志之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年。
    [120]《中国天文学史文集》编辑组:《中国天文学史文集》(五),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年。
    [121](英)艾兰等主编:《中国古代思维模式与阴阳五行说探源》,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122](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123](英)崔瑞德、鲁惟一编,杨品泉等译:《剑桥中国秦汉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124](英)李约瑟著,陈立夫等译:《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125](英)鲁惟一著,王浩译:《汉代的信仰、神话和理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26](美)史华慈著,程钢译:《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127](美)梯利著、伍德增补,葛力译:《西方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28](法)让-马克·夸克著,佟心平、王远飞译:《合法性与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129](日)安居香山著,田人隆译:《纬书与中国神秘思想》,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1]白钢:《正统悖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3年第5期。
    [2]晁福林:《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及其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3]陈刚:《有关合法性概念及中国古代君权合法性的几点思考》,《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4]陈继红:《秩序的伦理维度——试论先秦儒家治世之道的内在逻辑理路》,《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5期。
    [5]陈江风:《五德终始说与中国古代政权更迭两种方式之关系》,《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6]陈泳超:《<世经>帝德谱的形成过程及相关问题——再析“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文史哲》2008年第1期。
    [7]邓乐群:《秦汉时期炎黄崇拜的神人转换》,《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8]董恩林:《试论历史正统观的起源与内涵》,《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
    [9]杜国景:《“正统论”与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理性光芒》,《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第3期。
    [10]范立舟:《阴阳五行与中国传统历史观念》,《管子学刊》1997年第2期。
    [11]方北辰:《<三国志·魏书>札记(之二)》,《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5期。
    [12]葛志毅:《试论先秦五行世界图式之系统化》,《大连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13]管宁:《五德终始说与日本古代王权更迭》,《古代文明》2007年第3期。
    [14]郝宇青:《论合法性理论之流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5]韩星:《论秦汉政治文化整合过程中法家思想的变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6]何平立:《两汉天命论:皇权政治的双刃剑》,《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7]黄朴民:《两汉五德终始说种种及其实质》,《历史教学》1989年第4期。
    [18]呼林贵:《秦尚水德说质疑》,《考古与文物》1983年第2期。
    [19]胡克森:《论中国古代正统观的演变与中华民族融合之关系》,《史学理论研究》1999年第4期。
    [20]蒋重跃:《从<书>、<诗>的天命论看古代中国的正统观》,《求是学刊》2007年第3期。
    [21]金春峰:《“德”的历史考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22]金晟焕:《阴阳五行说与中国古代天命观的演变——兼论阴阳五行说对易学发展的影响》,《周易研究》1999年第3期。
    [23]梁涛:《20世纪以来<左传>、<国语>成书、作者及性质的讨论》,《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24]梁涛:《论早期儒学的政治理念》,《哲学研究》2008年第10期。
    [25]林剑鸣:《秦尚水德无可置疑》,《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2期。
    [26]林剑鸣:《秦俑发式与阴阳五行》,《文博》1984年第3期。
    [27]刘宝才:《水德与秦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28]刘复生:《“长沙炎陵”说的缘起》,《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4期。
    [29]刘复生:《宋朝“火运”论略——兼谈“五德转移”政治学说的终结》,《历史研究》1997年第3期。
    [30]刘浦江:《“五德终始”说之终结——兼论宋代以降传统政治文化的嬗变》,《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31]马宝成:《试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基础》,《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32]牛济普:《汉代官印分期例举》,《中原文物》1998年第1期。
    [33]潘俊杰:《阴阳五行合流新探》,《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34]庞天佑:《秦汉正统思想的形成及其对政治与史学的影响》,《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35]彭向前:《试论西夏“以十二月为岁首”》,《兰州学刊》2009年第12期。
    [36]齐姜红:《邹衍的方术思想》,《管子学刊》1995年第2期。
    [37]施建雄:《中国封建社会正统论的思想体系及时代特点》,《史学理论研究》2009年第3期。
    [38]史建刚:《厌汉舆论与儒士阶层的伦理天命观》,《唐都学刊》2009年第4期。
    [39]史建刚:《汉新禅代与厌汉舆论》,《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4期。
    [40]宋艳萍、莫永红:《秦汉政治史观的演变历程》,《史学月刊》2002年第8期。
    [41]孙开泰:《邹衍年谱》,《管子学刊》1990年第2期。
    [42]孙其泰:《阴阳家邹衍的“天人合一”思想——“阴阳”是开启“五行”的钥匙》,《管子学刊》2006年第2期。
    [43]孙慰祖:《封泥的断代与辨伪》,《上海博物馆集刊》第8期。
    [44]孙慰祖:《西汉官印、封泥分期考述》,《上海博物馆集刊》第6期。
    [45]汤其领:《简论阴阳五行说对秦的影响》,《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
    [46]汤其领:《秦汉五德终始初探》,《史学月刊》1995年第1期。
    [47]田树仁:《两汉改制与心属火说的演变》,《中国医药学报》1989年第3期。
    [48]田延峰:《论西汉王朝的正统化》,《宝鸡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49]汪高鑫:《论刘歆的新五德终始历史学说》,《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夏之卷。
    [50]汪高鑫:《五德终始说与汉代史学的正统观念》,《安徽史学》2007年第6期。
    [51]汪高鑫:《邹衍历史学说述评》,《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52]汪文学:《再论中国古代政治正统论》,《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第6期。
    [53]王保顶:《论董仲舒五德终始说的影响及终结》,《史学月刊》1996年第2期。
    [54]王东:《正统论与中国古代史学》,《学术界》1987年第5期。
    [55]王剑:《太昊伏羲考辨——兼及古史帝王世系研究中的问题》,《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56]王炯、彭向前:《“五德终始说”视野下的“大白高国”》,《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57]王珏、胡新生:《论邹衍五德终始说的思想渊源》,《理论学刊》2006年第12期。
    [58]王明信:《司马迁与阴阳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59]王人聪:《论西汉田字格官印及其年代下限》,《故宫博物院院刊》1988年第4期。
    [60]王绍东、白音查干:《论秦始皇对五德终始说的改造》,《人文杂志》2003年第6期。
    [61]王绍东、张玉祥:《五德终始说下的水德与秦汉政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4期。
    [62]王绍东:《论秦始皇的理论创新》,《西安财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63]王学理:《秦侍卫甲俑的服饰与绘彩》,《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3期。
    [64]王子今:《略论两汉童谣》,《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65]萧高洪:《秦印的特点及其形成的文化背景》,《江西文物》1990年第3期。
    [66]萧延中:《中国古代“天学”理念与政治合法性信仰的建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67]徐春根:《论中国古代作为政治合法性理念的“天人合一”思想》,《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68]徐栋梁、曹胜高:《<春秋纬>成书考》,《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69]阎步克:《分等分类视角中的汉、唐冠服体制变迁》,《史学月刊》2008年第2期。
    [70]阎步克:《宗经、复古与尊君、实用(上)——中古〈周礼〉六冕制度的兴衰变异》,《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71]阎静:《<史记>所记邹衍学说的源源和流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9年第1期。
    [72]杨权:《“汉家尧后”说考论》,《史学月刊》2006年第6期。
    [73]杨权:《“土火相乘”政治剧的重演》,《现代哲学》2006年第1期。
    [74]杨权:《“玄圣”孔子“为汉赤制”》,《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75]杨权:《光武帝“始正火德”正解——对两汉五德制度史的一项新阐释》,《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76]杨权:《五行生胜与秦汉政治》,《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77]杨权:《五行相胜框架下的四个帝德谱》,《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78]杨松禄:《中国古代君权合法性探源》,《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79]叶其峰:《西汉官印丛考》,《故宫博物院院刊》1986年第1期。
    [80]俞伟超、张居中、王昌燧:《以原始农业为基础的中华文明传统的出现》,《农业考古》2001年第3期。
    [81]曾德雄:《谶纬中的帝王世系及受命》,《文史哲》2006年第1期。
    [82]曾德雄:《谶纬的起源》,《学术研究》2006年第7期。
    [83]曾维华:《秦国杜虎符铸造年代考》,《学术月刊》1998年第5期。
    [84]张华松:《秦始皇伐赭湘山发微》,《东岳论丛》2004年第2期。
    [85]张培瑜:《五星合聚与历史记载》,《人文杂志》1991年第5期。
    [86]张强:《帝王思维与阴阳五行思维模式——兼及秦汉神学政治》,《晋阳学刊》2001年第2期。
    [87]张强:《汉前“天人合一”观的历史嬗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88]张强:《司马迁的通变观与五德终始说》,《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89]张强:《阴阳五行说的历史与宇宙生成模式》,《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90]张书豪:《秦汉时期的终始说及其意义》,《汉学研究集刊》第4期。
    [91]张晓虎:《从自然哲学到政治神学的嬗变——试论阴阳五行在先秦的发展》,《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92]张星久:《论帝制时期中国政治正当性的基本层次》,《政治学研究》2006年第4期。
    [93]张星久:《象征与合法性:帝制中国的合法性途径与策略》,《学海》2011年第2期。
    [94]赵平安:《秦西汉官印论要》,《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3期。
    [95]赵世超:《天人合一述论》,《史学月刊》2002年第11期。
    [96]赵潇:《论五德终始说对秦的影响——宗教政治学的一次历史大实践》,《宗教学研究》1994年第1期。
    [97]赵潇:《论五德终始说在秦的作用和影响》,《齐鲁学刊》1994年第2期。
    [98]赵载光:《战国时代阴阳五行理论的发展和演变》,《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
    [99]朱乃诚:《中国农作物栽培的起源和原始农业的兴起》,《农业考古》2001年第3期。
    [100]庄庭兰:《论<素问>五行学说天人合一特性》,《东岳论坛》2009年第2期。
    [101]石元康:《天命与正当性:从韦伯的分类看儒家的政道》,《开放时代》1999年第6期。
    [102]程平源:《儒家德性论源起考——以先秦“德”义变迁为考察对象》,《国学论衡》2007年。
    [103]孙建光:《西方政治合法性理论辨析》,《求实》2004年第2期。
    [104]任剑涛:《道德与中国传统政治的合法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05]牟发松:《陈朝建立之际的合法性诉求及其运作》,《中华文史论丛》2006年第3期。
    [106](日)上田早苗:《<史记>的构成与终始五德说》,《东洋学研究》38卷4号,1980年3月。
    [107](法)让-马克·思古德作,王雪梅译:《什么是政治的合法性?》,《外国法译评》1997年第2期。
    [1]李华:《九鼎与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2]杨权:《尧后火德说考论》,中山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3]史建刚:《两汉之际的厌汉与思汉》,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4]张伟伟:《五德终始说研究》,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5]李国玺:《秦汉之际阴阳五行政治思想源流研究》,台湾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6]藏明:《五德终始说的形成与演变——从邹衍到董仲舒、刘向》,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