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年司法制度建构的相关问题探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美国是少年司法制度的发源地,美国少年司法制度经过一个世纪多的发展,至今为止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备的少年司法体系。我国少年司法的思想产生时间很早,但是至今却仍未建立起现代少年司法制度。本文旨在借鉴美国少年司法制度中的优秀经验,为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建构提出一些构想,以保护儿童权利、减少和预防少年违法犯罪行为。
     笔者将在本文中着重论述:第一、美国少年司法制度的理念与特征;第二、以美国少年司法制度的理念与特征为借鉴,我国将建立的少年司法制度应如何建构。以此为中心,笔者将本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分为两节,第一节讨论了少年期的名称和年龄范围,指出笔者在本文中以儿童、少年两个用语来指代少年期,其年龄范围的上限是18周岁;第二节首先讨论司法、司法权、司法制度的概念、性质,以此为基础探讨少年司法制度的性质和意义,为得出少年司法制度的概念做铺垫;其次对少年司法制度概念的主要观点作出评析,阐明笔者的观点,同时指出笔者认为少年司法制度是以保护少年为基本出发点,根据少年的心理及生理特点而制定的实体和程序规则,审理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少年福利案件、少年权利保护案件的,完全独立于成人刑事司法制度的一种专门的司法制度。这一部分是本文的基础部分,为此后三章的内容做出了铺垫。第二章对美国少年司法制度中有借鉴意义的理念和特点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并得出了值得我国借鉴的理论和经验。第三章对我国少年司法的发展情况做出了详细的总结,并归纳了我国少年司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分析我国少年司法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根据在第二章总结出的美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启示和借鉴,针对我国少年司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着重论述笔者对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建构的想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本章包含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提出建立我国少年司法制度法律体系的构想;第二部分提出建立少年司法机构的构想;第三部分提出建立社会保护型儿童福利机构的构想。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birthplace of the juvenile justice system. After a century of development, the United States has formed a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juvenile justice system. In our country, the ideas about the juvenile justice emerged at a very early time, but we have not established a modern juvenile justice system so far.
     This article aims to draw lessons from the excellent experie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juvenile justice system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provide some idea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juvenile justice system of our country. With the juvenile justice system, we can provide protection for the rights of children, decrease and prevent children crime.
     The main topics of this article are the theor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uvenile justice system in the United States, how to draw lessons form the exper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way to construct the juvenile justice system of our country.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ChapterⅠincludes two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discusses the denomination of the juvenile period and its age range. The author uses the words“children”and“juvenile”to stand for the juvenile period. The upper limit of the age range is eighteen years old. The second section discusse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ustice, the judicial authority and the justice system firstly. Based on them, the author investigates the features and meanings of the juvenile justice system to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the juvenile justice system. The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main ideas about the concept of the juvenile justice system and proposes the author’s idea. In the author’s opinion, the juvenile justice system is the substance, procedures and rules that are made according to the mental and physiological feathers of the juvenile, with the foundation of protecting the children, and is a special justice system independent of the adult justice system for the judgments of the cases about the children crime, the children welfare, and the children rights. This chapter is the fundamental part of the article, and the following chapters are based on it.
     ChapterⅡsummarizes the theor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uvenile justice system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describes the theories and experience that we may learn from.
     ChapterⅢ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juvenile justice system in our country in detail and introduces and reviews the past and present situations of the juvenile justice in China. Also, i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juvenile justice system in our country and points out some problems.
     ChapterⅣis the main body of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contents of the prior chapters, it focuses on the idea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juvenile justice system of China, and some related recommendations are proposed. This chapter has three parts. In the first part, the idea of constructing the modern juvenile justice system of China is proposed. In the second part, the idea of constructing the organization for the juvenile justice is proposed. In the last part, the idea of constructing the social welfare institution for children protection is proposed:
引文
4卢琦著:《中外少年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5卢琦著:《中外少年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6尹琳,《日本少年法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第1页
    7《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969页
    8《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5070页
    9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
    10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9条
    13姚建龙:《刑事法视野中的少年:概念之辩》,载《理论研究》2005年第3期
    14姚建龙:《刑事法视野中的少年:概念之辩》,载《理论研究》2005年第3期
    15《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59页
    16姚建龙著:《长大成人:少年司法制度的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转引自黄志坚主编:《青年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第50页。
    17姚建龙著:《长大成人:少年司法制度的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转引自陈录生、马剑侠主编《新编心理学》:北京始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88-289页。孙华蓉:《重视少年心理特点,做好教育工作》,载《上海青少年研究》1984年第8期,第21页。肖建国著《中国少年法概论》,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18姚建龙:《刑事法视野中的少年:概念之辩》,载《理论研究》2005年第3期
    19参见梁启超著,《少年中国说》,节选自《饮冰室合集》。
    20陈光中等著:《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页,转引自孟德斯鸠【法】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55页。
    21薛波主编:《元照英美法词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750页。
    22刘金国,舒国滢主编:《法理学教科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2页。
    23秦强、邸雅静:《论司法权的国家性》,载《济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转引自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版第8页
    24秦强、邸雅静:《论司法权的国家性》,载《济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转引自郝铁川.:《法官代表谁》载《法治随想录》,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年版第89页。.
    25秦强、邸雅静:《论司法权的国家性》,载《济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转引自周永坤.:司法权的性质与司法改革战略.,金陵法律评论,2003年秋季卷
    26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94条。
    27夏征农主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523页。
    28高兆明:《制度概念的存在论辨析》,载《南京师大学报》,2007年第4期。
    29杨立华,杨爱华:《三种视野中的制度概念辨析》,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31王牧:《我国应当尽快建立少年司法制度》,载《人民法院报》2003年1月6日理论版。
    32姚建龙:《少年司法制度概念论》,载《当代青年研究》,2002年第五期,转引自康树华:“少年司法制度发展概况”,载《法学杂志》,1995年第2期。
    33姚建龙:《少年司法制度概念论》,载《当代青年研究》,2002年第五期,转引自肖建圆:《中日少年法概论》,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72页。
    34姚建龙主编:《中国少年司法研究综述》,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第26页,转引自徐建主编:《青少年法学新视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5年版,第767页。
    35姚建龙:《少年司法制度概念论》,载《当代青年研究》,2002年第五期,转引自陈晖:《近年来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发展变化及若问题探讨》;
    36姚建龙:《少年司法制度概念论》,载《当代青年研究》,2002年第五期,转引自孙谦、黄河:“少年司法制度论”,《法制与社会发展11998年第4期;
    37姚建龙主编:《中国少年司法研究综述》,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第26页。
    38姚建龙:《少年司法制度概念论》,载《当代青年研究》,2002年第五期,转引自郭翔:《中阚大陆少年犯罪和少年司法制度》,载陈欣欣主编《少年司法制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澳门青少年犯罪研究学会2001年12月出版.第30页;
    39王雪梅:《论少年司法的特殊理念和价值取向》,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年第5期。
    40姚建龙主编:《中国少年司法研究综述》,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第27页,转引自康树华、刘灿璞、戴燚云编著:《中外少年司法制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54-155页。
    41姚建龙著:《长大成人:少年司法制度的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
    42佟丽华:《未成年人法学》,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01年版,第357、361页。
    
    43姚建龙:《少年司法制度概念论》,载《当代青年研究》,2002年第五期
    44姚建龙:《少年司法制度概念论》,载《当代青年研究》,2002年第五期
    
    45王牧著:《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46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
    48姚建龙著:《长大成人:少年司法制度的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8页。
    49姚建龙著:《长大成人:少年司法制度的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8-309页。
    50姚建龙著:《长大成人:少年司法制度的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9-310页。
    51卢琦著:《中外少年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18-19页。
    54姚建龙,《超越刑事司法:美国少年司法史纲》,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P105
    55姚建龙,《超越刑事司法:美国少年司法史纲》,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P106
    56姚建龙,《超越刑事司法:美国少年司法史纲》,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P107,转引自朱胜群编著:《少年事件处理法新论》,三民书局1976年版,第33页
    57玛格丽特.K.罗森海姆、富兰克林.E.齐姆林、戴维.S.坦嫩豪斯、伯纳德.多恩编,《少年司法的一个世纪》,P16
    58理查德.扎克斯著【美】,李斯译:《西方文明的另类历史》,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59姚建龙,《长大成人——少年司法制度的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2页。第92页。
    61房绪兴著,《由罪行均衡到刑罚个别化》,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83页。
    62张琳著:《刑罚个别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年博士学位论文,转引自(英)梅因著,沈景一译《古代法》,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版,第209页。
    
    64木村龟二【日】著:《刑法学词典》,顾肖荣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416页
    65参见(意)菲利著:《实证派犯罪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4页。
    66加罗法洛【意】著:《犯罪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2页。
    67王牧:《我国应当尽快建立少年司法制度》,载《人民法院报》2003年1月6日理论版。
    69玛格丽特.K.罗森海姆、富兰克林.E.齐姆林、戴维.S.坦嫩豪斯、伯纳德.多恩编,《少年司法的一个世纪》,P341
    70玛格丽特.K.罗森海姆、富兰克林.E.齐姆林、戴维.S.坦嫩豪斯、伯纳德.多恩编,《少年司法的一个世纪》,p54
    71玛格丽特.K.罗森海姆、富兰克林.E.齐姆林、戴维.S.坦嫩豪斯、伯纳德.多恩编,《少年司法的一个世纪》,P59
    73玛格丽特.K.罗森海姆、富兰克林.E.齐姆林、戴维.S.坦嫩豪斯、伯纳德.多恩编,《少年司法的一个世纪》,P24
    74玛格丽特.K.罗森海姆、富兰克林.E.齐姆林、戴维.S.坦嫩豪斯、伯纳德.多恩编,《少年司法的一个世纪》,第27页。
    75刘强著:《美国犯罪未成年的矫正制度概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页。
    76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P280
    77玛格丽特.K.罗森海姆、富兰克林.E.齐姆林、戴维.S.坦嫩豪斯、伯纳德.多恩编,《少年司法的一个世纪》,P390
    78玛格丽特.K.罗森海姆、富兰克林.E.齐姆林、戴维.S.坦嫩豪斯、伯纳德.多恩编,《少年司法的一个世纪》,P389
    79刘强编著,《美国犯罪未成年人的矫正制度概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P81,转引自Sid Ross and Herbert Kupferberg,“Shut Down Reform School?”, Parade(September,1972), p.4
    80刘强编著,《美国犯罪未成年人的矫正制度概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P84
    81姚建龙,《超越刑事司法:美国少年司法史纲》,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P101-102,转引自郭静晃:《儿童福利》,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55页
    82玛格丽特.K.罗森海姆、富兰克林.E.齐姆林、戴维.S.坦嫩豪斯、伯纳德.多恩编,《少年司法的一个世纪》,P390
    83数据来源:玛格丽特.K.罗森海姆、富兰克林.E.齐姆林、戴维.S.坦嫩豪斯、伯纳德.多恩编,《少年司法的一个世纪》,P383
    
    86玛格丽特.K.罗森海姆、富兰克林.E.齐姆林、戴维.S.坦嫩豪斯、伯纳德.多恩编,《少年司法的一个世纪》,P71
    87玛格丽特.K.罗森海姆、富兰克林.E.齐姆林、戴维.S.坦嫩豪斯、伯纳德.多恩编,《少年司法的一个世纪》,P52
    88玛格丽特.K.罗森海姆、富兰克林.E.齐姆林、戴维.S.坦嫩豪斯、伯纳德.多恩编,《少年司法的一个世纪》,P73
    89玛格丽特.K.罗森海姆、富兰克林.E.齐姆林、戴维.S.坦嫩豪斯、伯纳德.多恩编,《少年司法的一个世纪》,P69
    90玛格丽特.K.罗森海姆、富兰克林.E.齐姆林、戴维.S.坦嫩豪斯、伯纳德.多恩编,《少年司法的一个世纪》,P69
    91玛格丽特.K.罗森海姆、富兰克林.E.齐姆林、戴维.S.坦嫩豪斯、伯纳德.多恩编,《少年司法的一个世纪》,P70
    92赵文俊著:《浅析美国儿童局成立的背景》,载《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
    93赵文俊著:《浅析美国儿童局成立的背景》,载《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
    94赵文俊著:《浅析美国儿童局成立的背景》,载《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转引自A Right to Childhood”:The U.S. Children’sBureau and Child Welfare 1912 -1946 [M] KristeLindenmeyer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97
    95玛格丽特.K.罗森海姆、富兰克林.E.齐姆林、戴维.S.坦嫩豪斯、伯纳德.多恩编,《少年司法的一个世纪》,P75
    96玛格丽特.K.罗森海姆、富兰克林.E.齐姆林、戴维.S.坦嫩豪斯、伯纳德.多恩编,《少年司法的一个世纪》,P347
    99玛格丽特.K.罗森海姆、富兰克林.E.齐姆林、戴维.S.坦嫩豪斯、伯纳德.多恩编,《少年司法的一个世纪》,P3
    100玛格丽特.K.罗森海姆、富兰克林.E.齐姆林、戴维.S.坦嫩豪斯、伯纳德.多恩编,《少年司法的一个世纪》,P11
    101范愉著:《现代司法理念的构建》,载《检察日报》,2001年7月17日第3版。
    102于国旦:《少年司法制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转引自林纪东著:《少年法概论》,台湾编译馆出版,第27页
    103姚建龙著:《超越刑事司法:美国少年司法史纲》,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85页,转引自“An Act to Regulate the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Dependent, Neglected and Delinquent ChildrenⅢ.Laws,1899”,in John C. Watkins, eds., Selected Cases on Juvenile Justic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Edwin Mellen Press, 1999, Section 3 and Section 5.
    104姚建龙著:《超越刑事司法:美国少年司法史纲》,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85页,转引自“An Act to Regulate the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Dependent, Neglected and Delinquent ChildrenⅢ.Laws,1899”,in John C. Watkins, eds., Selected Cases on Juvenile Justic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Edwin Mellen Press, 1999, Section 3 and Section 5.
    105姚建龙,《超越刑事司法:美国少年司法史纲》,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P82,转引自“An Act to Regulate the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Dependent,Neglected and Delinquent Children,III.LAWS,1899”,in John C.Watkins,eds.;Selected Cases on Justic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The Edwin Mellen Press,1999,Section 3.
    106姚建龙,《超越刑事司法:美国少年司法史纲》,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P83,转引自张廼良:《美国少年法制之研究》,“中央”文物供应出版社1983年版,第3页
    107秦旭栋著:《美国少年法院的启示》,载《江苏法制报》,2009年5月5日第C01版。
    114赵若辉,张鸿巍:《我国古代少年司法与少年刑事政策初探》,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三期,转引自《周礼·夏官·大司马》。
    115马婷婷:《中国古代少年司法制度》,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四期,转引自李文玲.汉代孝伦理的法律化[J].江淮论坛,2003,(6):96.
    116林安民《<唐律>和现行刑法对未成年人保护之比较》,《理论研究》2002年第1期,转引自长孙无忌等撰:《唐律疏议》,中华书局出版1983年版,第80-83页、第550页
    117马婷婷:《中国古代少年司法制度》,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四期,转引自吴晓玲.论中国封建法制的恤刑原则[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55.
    118马婷婷:《中国古代少年司法制度》,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四期,转引自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隋唐(第四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656~657.
    120赵若辉,张鸿巍:《我国古代少年司法与少年刑事政策初探》,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三期,转引自朱勇著:《中国法制史》,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21姚远:《民国时期青少年感化教育探究一—从上海公共租界案例谈起》,载《矫正研究》2010年第2期,转引自:黄栋培沙年事件与感化教育IMI.台北:汉林出版社,1980.167-169
    122资料来源:姚远:《民国时期青少年感化教育探究一—从上海公共租界案例谈起》,载《矫正研究》2010年第2期,转引自:上海档案馆.Q180一1—37LIZ].
    123姚远:《民国时期青少年感化教育探究一—从上海公共租界案例谈起》,载《矫正研究》2010年第2期,转引自陆人骥.感化教育I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24.
    124数据来源:姚远:《民国时期青少年感化教育探究一—从上海公共租界案例谈起》,载《矫正研究》2010年第2期。
    125姚远:《民国时期青少年感化教育探究一—从上海公共租界案例谈起》,载《矫正研究》2010年第2期,转引自:陆人骥.感化教育I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24.
    139康树华主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与法治教育全书》(中卷),西苑出版社1999年版,第720页。
    140康树华主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与法治教育全书》(中卷),西苑出版社1999年版,第720页。
    
    153康树华主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与法制教育全书》(中卷),西苑出版社1999年版,第760页。
    154康树华主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与法制教育全书》(中卷),西苑出版社1999年版,第760页。
    158康树华主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与法制教育全书》(中卷),西苑出版社1999年版,第753页。
    159贾洛川著:《中国未成年违法犯罪人员矫正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5页。
    160贾洛川著:《中国未成年违法犯罪人员矫正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6页。
    162姚建龙著:《长大成人:少年司法制度的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4页
    163姚建龙:《长大成人:少年司法制度的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2页,转引自泽登俊雄【日】编著:《世界诸国的少年法制》,成文堂1998年版,前言,第1页。
    
    169于国旦:《少年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170赵国玲,王海涛著:《少年司法主导理念的困境、出路和中国的选择》,载《中州学刊》2006年第6期。
    171张文娟著:《中美少年司法制度探索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29页.
    172张文娟著:《中美少年司法制度探索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29页.,转引自祝铭山:《在全国法院第四次少年法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上海长宁区人民法院编辑:《少年法庭之路(三)1998-2002》,第10页
    174张文娟著:《中美少年司法制度探索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71页。
    175张文娟著:《中美少年司法制度探索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73页
    177贾洛川著:《中国未成年违法犯罪人员矫正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6页。
    188周震欧主编:《儿童福利》,巨流员图书公司出版,民国82年9月
    189周震欧主编:《儿童福利》,巨流员图书公司出版,民国82年9月
    190周震欧主编:《儿童福利》,巨流员图书公司出版,民国82年9月
    191周震欧主编:《儿童福利》,巨流员图书公司出版,民国82年9月
    192刘继同:《儿童福利的四种典范与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模式的选择》,《青年研究》2002年第6期,转引自周震欧(主编) :《儿童福利》,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1991年版, P9
    193刘继同:《儿童福利的四种典范与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模式的选择》,《青年研究》2002年第6期
    194刘继同:《儿童福利的四种典范与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模式的选择》,《青年研究》2002年第6期,转引自林胜义:《儿童福利行政》第五版,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98 ,
    195刘继同:《儿童福利的四种典范与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模式的选择》,《青年研究》2002年第6期,转引自Kadushin & Martin (1988) , Child Welf are Services. New York : Macmilliam。
    196中国儿童福利事业年鉴编委会编:《中国儿童福利事业年鉴2006》,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197王牧著:《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第14页
    1.王牧著,《犯罪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
    2.姚建龙著,《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综述》,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
    3.王雪梅著,《儿童权利论——一个初步的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恩里科.菲利著,郭建安译,《实证犯罪学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恩里科.菲利著,郭建安译,《犯罪社会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张文娟主编,《中国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7.姚建龙著,《少年刑法与刑法变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曹立群、周愫娴著,《犯罪学理论与实证》,群众出版社,2007年版。
    9.刘强编著,《美国犯罪未成年人的矫正制度概要》,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王牧主编,《中国犯罪对策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刑事检察理论研究》,2006年版。
    12.加罗法洛著【意】,耿伟、王新译,《犯罪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13.贾洛川著,《中国未成年违法犯罪人员矫正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郑霞泽著,《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现状调查》,法律出版社。
    15.周振欧著,《儿童福利》,巨流图书公司1991年版。
    16.卢琦著,《中外少年司法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17.张鸿巍著,《少年司法通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8.玛格丽特.K.罗森海姆、富兰克林.E.齐姆林、戴维.S.坦嫩豪斯、伯纳德.多恩编,《少年司法的一个世纪》,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19.富兰克林.E.齐姆林著,高维俭译,《美国少年司法》,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0.高清海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1.郭翔、许前程等编,《外国犯罪研究资料专辑》,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研究室、湖北省公安厅研究室、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社会学研究室、湖北省社会科学学会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联合编辑组,1984年版。
    22.谷迎春主编,《青少年犯罪综合治理概论》,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
    23.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著,《犯罪学》,吴鑫涛、马君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4.华勒斯坦等著,《开放社会科学》,三联书店,1997年版。
    25.郭静晃著,《儿童少年福利与服务》,杨志文化,2004年版。
    26.中国儿童福利事业年鉴编委会编,《中国儿童福利事业年鉴》,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版。
    27.罗伯特.菲尔德曼【美】著,苏彦捷等译,《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世界图书出版社,2007年版。
    28.戴维.波普顿著【美】,李强等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9.吴宗宪著,《西方犯罪学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30.大谷实著,黎宏译,《刑事政策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31.许发民著,《刑法的社会学分析》,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2.郭理蓉著,《刑罚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3.《公共政策》编写组编,《公共政策》(上、下),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年版。
    34. E·迪尔凯姆著,《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商务图书馆,2006年版。
    35.周愫娴著,《少年犯罪》,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版。
    36.贺颖清著,《福利与权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7.徐建主编,《青少年法学新视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8.蔡巍著,《检察官自由裁量权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
    39.梯利著,伍德增补【美】,《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40.丁道源著,《最新少年实践处理法释论》,“中央”警察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1.大塚仁著【日】,冯军译,《刑法概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2.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编,《形式逻辑》,1958年版。
    43.许福生著【台湾】,《刑事政策学》,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44.林崇德著,《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5.王牧主编,《新犯罪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6.康树华主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与法制教育全书》,西苑出版社。
    47.康树华著,《青少年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48.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编,《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9.施惠玲著,《家庭法律福利国家》,台北元照出版社,2001年版。
    50.张乃良著,《美国少年法制之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3年版。
    51.张利兆主编,《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
    52.郭静晃、曾华源著,《少年司法转向制度之因而》,台北红叶文化,2000年版。
    53.郑丽娇主编,《中西社会福利政策与制度》,台北“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1996年版。
    54.大谷实著【著】,黎宏译,《刑事政策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55.张明楷著,《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56.何勤华主编,《美国发绿发达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7.康树华、郭翔等编,《青少年法学参考资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58.刘强著,《美国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9.牛文光著,《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
    60.瞿中东著,《刑罚个别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1.孙炳耀、常宗虎著,《中国社会福利概论》,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
    62.吴宗宪著,《非监禁刑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3.温小洁著,《我国未成年人行使案件诉讼程序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4.姚建龙著,《少年刑法与刑法变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5.周振想主编,《青少年犯罪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66.左坚卫著,《缓刑制度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7.张廼良著,《美国少年法制之研究》,“中央”文物供应舍,1983年版。
    68.曹漫之主编,《中国青少年犯罪学》,群众出版社1987年版。
    69.德沃金著【美】,李常青译,《法律帝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70.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中国检察院出版社, 2004年版。
    71.木村龟二【日】著:《刑法学词典》,顾肖荣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2.张文娟著:《中美少年司法制度探索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73.陈光中等著:《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姚建龙著,《刑事法视野中的少年:概念之辩》,《理论研究》2005年第3期。
    2.姚建龙著,《少年司法制度概念论》,《当代青年研究》,2002年第5期。
    3.佟丽华:《美国青少年法院介绍》,http://www.youth.cn/,2006-08-23,中国青年网。
    4.赵若辉,张鸿巍著,《我国古代少年司法与少年刑事政策初探》,《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5.马婷婷著,《中国古代少年司法制度》,《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4期。
    6.林安民著,《<唐律>和现行刑法对未成年人保护之比较》,《理论研究》2002年第1期。
    7.姚远著,《民国时期青少年感化教育探究一—从上海公共租界案例谈起》,《矫正研究》2010年第2期。
    8.吴琼著,《国际法视野下少年司法制度的新发展》,《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70期。
    9.陈英慧等著,《论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完善》,《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0.薛在兴著,《美国儿童福利政策的最新变革与评价》,《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2期。
    11.邓君韬、王德运著,《尚未成熟的少年司法制度不适宜普适于成人司法——以社会调查制度为例的“民意”分析》,《少年司法》,2008年第11期。
    12.钱晓峰著,《少年司法制度建设专题调研考察报告》,《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第3期。
    13.周恒阳著,《少年司法制度理论与实践的思考》,《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第3期。
    14.王牧著,《少年司法制度是国家预防和减少犯罪的重大战略措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年第1期。
    15.高维俭著,《<少年司法的一个世纪>评介》,《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年第4期。
    16.张凌颖著,《探索未成年人非刑罚处罚的构思与实践一上海市长宁法院少年法庭实行“社会服务令”初见成效》,《青少年犯罪研究》,2003年第4期。
    17.康均心著,《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现实困境与改革出路》,《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3期。
    18.钱晓峰著,《我国少年司沽制度非荆罚处置的前瞻性思者》,《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第2期。
    19.郭翔著,《中国的少年犯罪和少年司法制度》,1995年波士顿召开的美国犯罪学学会第47届年论文。
    20.皮艺军著,《中国少年司法制度的一体化》,《未成年人保护法学》。
    21.姚建龙著,《美国少年法院运动的起源与展开》,《法学评论》,2008年第1期。
    22.查尔斯.丁.林纳德著,《在失败中过渡的美国缓刑制度》,《美国刑事法年鉴》,1997年卷。
    23.林安民著,《<唐律>和现行刑法对未成年人保护之比较》,《理论研究》,2002年第1期。
    24.程琦著,《美国缓刑制度考察》,《犯罪研究》, 2005年第2期.
    25.陈彦著,《中美两国儿童福利制度的比较分析》,湖南社会学网。
    26.左芙蓉、刘继同著,《国家与儿童——民国时期儿童福利政策与服务实践历史研究》,《理论研究》,2006年第3期。
    27.《刘继同著,儿童福利的四种典范与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模式的选择》,《青年研究》,2002年第6期。
    28.蓝瑛波著,《俄罗斯儿童福利与保障制度述评》,《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2期。
    29.薛在兴著,《美国儿童福利政策的最新变革与评价》,《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2期。
    30.王晓燕著,《日本儿童福利政策的特色与发展变革》,《中国青年研究》,2009第2期。
    31.何玲著,《瑞典儿童福利模式及发展趋势研议》,《中国青年研究》,2009第2期。
    32.仇雨临、郝佳著,《中国儿童福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中国青年研究》,2009第2期。
    33.刘继同著,《儿童健康照顾与国家福利责任——重构中国现代儿童福利政策框架》,《中国青年研究》,2006第12期。
    34.丛梅著,《对社会转型时期犯罪人的年龄构成分析》,《犯罪研究》,2005年第5期。
    35.任云霞著,《小组工作视野下青少年越轨行为的归因及其矫正》,《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36.李振著,《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校园越轨行为调查研究》,《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第8期。
    1. Richard Hofstadter、William Miller、Daniel Aaron,The United States,Copyright 1957,1967 by Prentice 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2. Paul E.Dow,CRIMINAL LAW,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Monterey, California.
    3. Edited by Ralph Andreano and John J. Siegfried, The Economics of Crime,Schenkman Publishing Company, Copyright 1980.
    4. Anderson, Patrick R., Newman, Donald J., Introudction to Criminal Justice, McGraw-Hill Companies,1998.
    5. Cole, George F., Smith, Christopher E., Criminal Justice in America, Wadsworth Pub. Co., 1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