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司法多元发展的示范与契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代以来法学与司法的多元发展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趋势,因为社会分工日益精密、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各种社会活动与人类的生活型态也随之变化,无论是解决民商纷争的民商司法,或是处理犯罪问题的刑事司法,都必须随着社会与人类生活的变化而进步。无论从应然面或实然面观察,刑事司法的多元化是必然的趋势,因为人类文明持续进步,愈发注重理性思考与科学发展,正逐步改变以刑罚作为回应犯罪的主要方式,而将犯罪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来通盘考虑,以缜密且多元整合的刑事政策来抗制犯罪,以包含各种刑罚与非刑罚化措施的司法处遇来对待犯罪人。在刑事司法多元化的实践上,少年司法是其中拥有最完整体系的一种制度,少年司法从立法宗旨、执法理念、收案范围、审理方式、司法处遇到前科涂销等等,与一般刑事司法有极大的差异,可以说少年司法具体而微的呈现了刑事司法多元化的风貌,堪为刑事司法多元的最佳示范,所攻占的滩头堡也成为刑事司法多元化的重要契机。
     本文共分五章节,第一章探讨刑事司法多元化的潮流与趋势,包括研究动机与目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论文之架构,并就刑事司法多元化、处遇、个别化处遇、观护等专有名词进行概念定义,俾利本文后续的进行。
     第二章刑事司法多元发展视野下的少年司法。省思刑事法的古典报应一元化理论,近代刑法惯以刑罚作为回应犯罪的主要方式,并非出于理性,更多是因为社会的法律情绪与意识形态的心理依赖,并就少年司法与普通刑法在本质上加以区别。事实上,少年司法制度的发展与犯罪学理论研究有密切的关系,都是以效率作为核心价值,在刑事司法多元化的观点下,形成一些具体的制度以及多元化的程序与处遇。
     第三章各国少年司法的实践与演进比较。当代主要国家的少年司法制度,除了延续福利模式之外,并融入了社会防卫思想,美国近年的严罚政策引人注目,然而惩罚模式并不能解决少年犯罪的问题,只有采取个别化处遇才能有效降低少年再犯,并使少年顺利复归社会。但是惩罚性质薄弱的处遇措施,突显了少年司法的福利性,降低了少年司法的司法性质,少年司法也必须满足一些主客观条件,才能顺利实施。
     第四章台湾地区少年司法实践之探讨。有效率的执行少年司法制度,必须凭借完整的制度、专业的工作人员以及个别化的处遇措施。台湾实施少年司法新制十余年来,少年犯罪案件量降低一半,再犯率也显著减少,本章特别对于少年法院之组织与人员进行介绍与检讨,并对少年司法处遇的内容作一概述与分析。
     第五章以少年司法的挑战与变革代结论,总结本文之理念,并对少年司法面临的一些问题,例如少年犯罪恶质化的社会观感、实施少年司法的客观条件、少年司法如何整合社会资源与家庭责任等,提出建设性意见作为结束。
The judicial developments of pluralism are the important trends which could not to be ignored in modern times. With the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is increasingly sophisticate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various social and human life has changed. All administrations of justice should follow the social progress and change their ways which deal with the disputes involve civil and criminal. The diversification of criminal justice is inevitable trend, since with constant developing of the civilization,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rational thinking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which, correspondingly, leads to the alteration that penalty no longer act as a main respond to crimes. We should regard crime as a social problem to an overall consideration and establish a careful and entire criminal policy consists of various penalties and depenalization measures to treat criminal. Among practices of the diversification of criminal justice, juvenile justice act as the best one which has the most integrated systems. There are huge differences between juvenile justice and general justice in legislative objects, law enforcement philosophy, range of accepting cases, method of trail, judicial treatment and criminal record eliminations; we can say that juvenile justice. We can say that juvenile justice unholds a concrete view of the diversification of criminal justice and it is the best model for the whol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Meanwhile, the "beachhead" it has occupied is becoming the big break of the diversification of criminal justice.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s five sections.
     Section I involve the trend of diversification of criminal justice, including the motivation and purpose, methodology and scope of research, structure of dissertation, and the definition of special terms for criminal justice pluralism, treatment, individual treatment, probation so that dissertation carried out follow-up smoothly.
     Section II discusses the juvenile justice in the vision of diversification of criminal justice. It should be reconsidered that penalty always act as a main respond to crimes in the classic theory of criminal law, a unitary theory of retribution, is not rational but on the bases of the social emotion of law and psychological dependence of ideology. In fact, the developments of juvenile justice and criminology theories have close relations with efficiency as the core value which establish some specific systems and variety of procedures and treatment in the view of criminal justice diversified.
     Section III discusses the comparison among different countries with respect to the practices and progressions of juvenile justice. Except succeeding the welfare mode, the current juvenile justice system of main countries almost mixed with social defense ideology. Although American’s punishment policy was very eye-catching recently, punishment mode is not the best way to deal with juvenile crimes. Only by using individual treatment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juvenile recidivism, and helps juveniles coming back to society eventually. However, the treatments, which weak in punishment, highlight the welfare character whereas decrease the judicial character of the juvenile justice. Therefore, the juvenile justice shall be well implemented when fulfills certain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ndition
     Section IV analyzes the situation of practicing juvenile justice in Taiwan. 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of the juvenile justice must be complete by virtue of the integral system, professional staff, as well as individual treatment. For the past ten years,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juvenile justice in Taiwan has a great accomplishment that reducing almost half amount of juvenile crimes and the rate of recidivism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t introduces and analyses the organization and personnel of the juvenile court, and discusses the judicial treatment of juvenile justice.
     Section V talk about challenge to juvenile justice and change in lieu of conclusions. To sum up, juvenile justice facing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negative impression of juvenile crime bring perception to the society, the objective conditions to implementation of juvenile justice, juvenile justice how to integrate social resources and promote family responsibilities and submit constructive ideas as the end.
引文
1王玉民,《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原理》,台北,洪叶文化出版,1999年3月,第11页。
    2王牧,《根基性的错误:对犯罪学理论前提的质疑》,刊载于《中国法学》第五期,2002年9月,第119页以下。
    4王牧,《根基性的错误:对犯罪学理论前提的质疑》,刊载于《中国法学》第五期,2002年9月,第119页以下。
    5 Vgl. Schmidhauser , Vom Sinn der Strafe , S. 18。转引自,柯耀程,《重刑化犯罪抗治构想的隐忧与省思》,台湾「法务部犯罪研究中心」出版,1999年,《刑事政策与犯罪研究论文集(二)》,第154页。
    6 Malinowski是当代社会人类学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西元1913年到1920年,他在澳大利亚与新几内亚的原始部落从事长达五、六年的实证研究,是第一位在该领域使用田野工作─《参与观察》方法的欧洲学者,著有「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等书。
    7 Malinowski,《CRIME AND CUSTOM IN SAVAGE SOCIETY》,夏建中译:《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台北桂冠出版社,1994年,第11页。
    8 Malinowski,《CRIME AND CUSTOM IN SAVAGE SOCIETY》,夏建中译:《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台北桂冠出版社,1994年,第61页。
    9 Malinowski,《CRIME AND CUSTOM IN SAVAGE SOCIETY》,夏建中译:《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台北桂冠出版社,1994年,第66页。
    10例如从犯罪学的实证研究中发现,犯罪黑数的存在,代表著被发现的犯罪,仅为全部犯罪的极少部分而已,此种现象并不会因为刑罚的加重而有所改善,此亦突显出强调心理强制说的一般预防理论,只是建立在迎合普遍法感情的期待而已。主张「治乱世用重典」之刑事政策,并无实质上的基础存在。
    11 Johannes Andenaes,“The Morality of Deterrence”转引自Andrew Von Hirsch,“Post or Future Crime : Deservedness and Dangerousness in the Sentencing of Criminals”─《已然之罪还是未然之罪》,丘兴隆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第8页。
    12林东茂,《刑法知识的社会功能》,刊载于《一个知识论上的刑法学思考》第二版,台北,五南出版社,2001年,第16页。
    13林山田,《刑罚学》,修订版,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4页。
    14 [德]汉·海·耶赛克等:《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中译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序论。
    16 Andrew Von Hirsch,“Doing Justice: The Choice of Punishment”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76。
    19所谓的时代谬误,是指一种以我们的思考模式、传统和社会结构等,错误的重新建构某个时期的历史倾向。Bianchi指出,最广为大众所深信不疑的,有关于「正义」概念的时代谬误,是在圣经与希伯来法中所谓的「报应」(Retribution),旧约中所谓的「以眼还眼」(an eye for an eye)。因此,许多人相信圣经与希伯来法的基本精神是「报应」,而这也支持了我们今天的报应是司法系统。然而,仔细检验这种观点却大有问题。Zehr认为,将以眼还眼an eye for an eye翻译成一种报复的要求,过分简化了真正的意义。「以眼还眼」目的在限制你,而不是要你如此做。德国神学家将此句子翻译成「以眼去补偿另一受伤的眼,以牙去补偿另一受伤的牙」。因此,很明显的是一种「补偿」与「回复」的观念,重点是「补偿」与「回复平衡」。旧约对司法的基本精神是「和平」(shalom),「修复」(restoration),而不是「报应」(Retribution)。显然,旧约圣经的重点是要透过修复以保持群体之间权力的平衡,并进而维系和平。请参阅:许春金,《修复式正义的理论与实践》,载于甘添贵教授六秩祝寿论文集第四卷《刑事法学之理想与探索》,台北,学林文化公司出版,2002年,第36页。
    20惩罚性与处遇性司法的根据,在于强调「过去」的责任,过去的责任便是对于犯罪行为予以责任非难;而修复式司法则强调「现在」的责任,以赔偿、社会服务等方式来进行具有建设性、修复性的行动。参阅西村春夫、细井洋子,《犯罪被害者论の新动向》,成文堂,2000年,第55-56页。
    21参阅:许春金,《修复式正义的理论与实践》,载于甘添贵教授六秩祝寿论文集第四卷《刑事法学之理想与探索》,台北学林文化公司出版,2002年,页35以下。
    23陈孟萱,《少年司法保护制度之契机-以美国少年法制为借镜》,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台湾大学图书馆,2001年,第8页。
    24陈孟萱,《少年司法保护制度之契机-以美国少年法制为借镜》,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台湾大学图书馆,2001年,第12页。
    25国家亲权,是一个拉丁文名词,字面意义为「国民的父母」,意思是国家作为最高与最大的权威,对所属子民之中某些因「特别障碍」而需要指导与保护者,有权利也有义务去指导、保护。本质上是国家以为人父母的角色去介入,充满了家人之间强烈的情感关怀色彩,类似以私下、个别的方式处理家庭问题,此与一般刑事法庭的严肃、冷峻有所不同,所以「国家亲权思想」即成为少年司法理念的起源思想之一。
    26沈银和,《中德少年刑法比较研究》第四版,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第1页。
    27蔡坤湖,《少年法立法原则之探讨》,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台湾大学图书馆,1995年,第7-8页。
    28杨嘉驲,《少年事件处理法之法政策与构想》,中正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硕士论文,中正大学图书馆,2004年,第12页。
    29蔡敦铭,《现代刑法思潮与刑事立法」》再版,台北,1977年,第151页。
    30丁道源,《最新少年事件处理法释论》,台北,三民书局,1999年,第9-10页。
    31陈孟萱,《少年司法保护制度之契机-以美国少年法制为借镜》,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台湾大学图书馆,2001年,第28页。
    32谢如媛,《日本现行少年法运用之变化历程─以非行统制与非行现象之关系为中心》,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台湾大学图书馆,1996年,第26页。
    33陈孟萱,《少年司法保护制度之契机-以美国少年法制为借镜》,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台湾大学图书馆,2001年,第31页。
    34林山田、林东茂、林灿璋,《犯罪学》三版,台北,三民书局,2002年,第161页。。
    35许春金,《犯罪学》,修订版,台北,三民书局,1996年,页299以下。
    36林山田,《刑罚学》,修订版,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62页。
    37蔡德辉、杨士隆,《犯罪学》,2001年修定版,台北,五南书局,2001年,第105-106页。
    38林山田、林东茂、林灿璋,《犯罪学》,三版,台北,三民书局,2002年,第150-151页。
    39许春金,《犯罪学》,修订版,台北,三民书局,1996年,第260页。
    40林山田、林东茂、林灿璋,《犯罪学》,三版,台北,三民书局,2002年,第152页。
    41蔡德辉、杨士隆,《犯罪学》,2001年修定版,台北,五南书局,2001年,第107页。
    42林山田、林东茂、林灿璋,《犯罪学》,三版,台北,三民书局,2002年,第153页。
    43林山田、林东茂、林灿璋,《犯罪学》,三版,台北,三民书局,2002年,第154页。
    44王振寰、瞿海源主编,《社会学与台湾社会》,2000年增订版,台北,巨流图书公司发行,第127页。
    45林东茂,《刑法知识的社会功能》,载于《一个知识论上的刑法学思考》,二板,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1年,第8-9页。
    46许福生,《刑罚理论多元化发展化个别化之思考》,台北,法学丛刊第180期,2000年10月,第56页。
    47 Donald R. Cressey and Robert A. McDermott, Diversion:Background and Definition in Back on the Street, (Edited by Robert M. Carter and Malcolm W. Klein 1976)p.71。转引自:施奕晖,《我国少年事件处理法转向制度的探讨》,中正大学犯罪防治研究所硕士论文,中正大学图书馆,2001年,第6页。
    48藤本哲也,《刑事政策概论》修订版,青林书院,1994年,第170页。转引自:许福生,《论两极化刑事政策》,台北,载于警政学报第29期,1996年。
    49许福生,《论两极化刑事政策》,台北,载于警政学报第29期,1996年,第66页。
    50郑善印,《两极化的刑事政策》,载于林山田教授六十岁生日祝贺论文集,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第759页。
    51石原明、墨谷葵、藤冈一郎、荒川雅行,《刑事政策》,页180,1993年初版;森下忠,《刑事政策大纲》,页147,成文堂,1992年初版。转引自:许福生,《论两极化刑事政策》,台北,载于警政学报第29期,1996年,第66页。
    52 John Braithwhite,「SHAME , CRIME AND RESTORATIVE JUSTICE;RECENT RESEARCH」,Crime and Delinquency in Taiwan, 27-29 July 2000.
    53李茂生,《刑事政策与刑罚制度》,台北,载于刑事法杂志第24期第6卷,1980年,第31页。
    54阙名富,《应否采取缓起诉制度》,台北,载于「法务部检讨并改进当前刑事政策研究小组研究资料汇编」,1999年,页167。
    
    55李茂生,《刑事政策与刑罚制度》,台北,载于刑事法杂志第24期第6卷,1980年,第34页。
    56林山田,《刑罚学》,修订版,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211页。
    57许福生,《论两极化刑事政策》,台北,载于警政学报第29期,1996年,第70页。
    58许福生,《论两极化刑事政策》,台北,载于警政学报第29期,1996年,第73页。。
    59邓煌发,《当代社区处遇措施之探讨》,载于《刑事政策与犯罪研究论文集〈五〉》,台北,「法务部犯罪研究中心」编印,2002年,第124页。
    60张纫,《少年社区处遇的惩罚与矫治意涵的探讨》,载于《刑事政策与犯罪研究论文集〈二〉》,台北,「法务部犯罪研究中心」编印,1999年,第212-214页。
    61 Donald R. Cressey and Robert A. McDermott, Diversion:Background and Definition in Back on the Street, (Edited by Robert M. Carter and Malcolm W. Klein 1976)p.71。转引自:施奕晖,《我国少年事件处理法转向制度的探讨》,中正大学犯罪防治研究所硕士论文,中正大学图书馆,2001年,第6页。
    62邓煌发,《当代社区处遇措施之探讨》,载于《刑事政策与犯罪研究论文集〈五〉》,台北,「法务部犯罪研究中心」编印,2002年,第132页。
    63张纫,《少年社区处遇的惩罚与矫治意涵的探讨》,台北,载于《刑事政策与犯罪研究论文集〈二〉》,「法务部犯罪研究中心」编印,1999年,第212-214页。
    64张甘妹,《刑事政策》,增订初版,台北,三民书局,1995年,第335页。
    65中间制裁措施(intermediate sanction),又称中间处遇制度,内容涵盖开放式处遇制度。
    66邓煌发,《当代社区处遇措施之探讨》,台北,载于《刑事政策与犯罪研究论文集〈五〉》,「法务部犯罪研究中心」编印,2002年,第121页。
    67许福生,《论两极化刑事政策》,载于警政学报第29期,中央警察大学发行,台北,1996年,第66页。
    68郑善印,《两极化的刑事政策》,载于《林山田教授六十岁生日祝贺论文集》,台北,五南书局出版,1998年,第753页。
    69 Cole,《The Criminal Justice Process》,1995。转引自:邓煌发,《当代社区处遇措施之探讨》,载于《刑事政策与犯罪研究论文集〈五〉》,台北,「法务部犯罪研究中心」编印,2002年,第121页。
    70林茂荣、杨士隆,《监狱学─犯罪矫正原理与实务》,二板,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第240页。
    71林山田,《刑罚学》,修订版,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213页。
    
    72林山田,《刑罚学》,修订版,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214页。
    73林上钧,《创设刑罚第三元制度之研究》,东海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第101页。
    74林山田,《刑罚学》,修订版,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214页。
    75谢瑞智,《犯罪与刑事政策》,增订版,台北,作者自版发行,1996年,第356页。
    76蔡墩铭,《德日刑法典》,台北,五南书局出版,1993年,第22页。
    77郑昆山,《图解刑法总则入门讲义─比较德国刑法研究》,页273。转引自:林上钧,《创设刑罚第三元制度之研究》,东海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东海大学图书馆,2000年,第102页。
    78 Dieter D?lling:Der T?ter-Opfer-Ausgleich. In JZ 10/1992, S.493.转引自:高金桂,《论刑法上的和解制度》,台北,东海法学第14期,东海大学法律系,1999年,第150页。
    79 Dieter D?lling:Der T?ter-Opfer-Ausgleich. In JZ 10/1992, S.493.转引自:高金桂,《论刑法上的和解制度》,台北,东海法学第14期,东海大学法律系,1999年,第150页。
    80 Günther Jakobs:Strafrecht AT (2. Aufl), 1993, SS. 10-12。转引自:高金桂,《论刑法上的和解制度》,台北,东海法学第14期,东海大学法律系,1999年,第151页。
    81 Prof. Dr. Kerner, H.–J(德国杜宾根大学教授、杜宾根大学犯罪学研究所所长),「德国刑事程序中犯罪被害人地位的改善─以加害人与被害人协商制度为特别观察」,2002年3月于台湾大学法学院专题座谈之演讲内容。本次座谈由林山田教授主持,卢映洁教授翻译。。
    82陈孟萱,《少年司法保护制度之契机-以美国少年法制为借镜》,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台湾大学图书馆,2001年,第67页。
    83陈敏男,《少年事件处理法之保护处分与刑法保安处分之比较研究》,辅仁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辅仁大学图书馆,2002年,第57页。
    84陈孟萱,《少年司法保护制度之契机-以美国少年法制为借镜》,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台湾大学图书馆,2001年,第151页。
    85何秉松主编,《刑事政策学》,群众出版社,2002年版,第193-496页。
    86陈孟萱,《少年司法保护制度之契机-以美国少年法制为借镜》,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台湾大学图书馆,2001年,第35页。
    87参见Kent案所牵涉的主张在于少年应该享有与成人刑事诉讼程序相同的程序正义权,以保障在问审时的权益,因他可能被转移至刑事法庭受审。在Gault一案中的问题在于少年是否有权避免自证其罪,且在警察侦讯时得要求有律师在场,并须被告知其权利,如同该案前一年所发生的一成人判例Miranda V. Arizona之规定。
    88姚建龙,《长大成人:少年司法制度的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18-319页。
    89孙海华,《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年鉴》,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第1293-1294页。
    90「少年非行」(delinquency)概念范畴包括犯法、学业怠惰在街头游荡或欠缺正常家庭的未满21岁之人。参见Hawes, Joseph M.(1971).Children in Urban Society. Oxford: Oxford Univ. Press.
    91郭静晃、曾华源,《少年司法转向制度之因应》,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第20页。
    92 Killinger, G.G.,&Crowmwell,P.F.(1974),“Correction in the Community.”St.Paul MINN:West Publishing Co.,p21-37.
    93罗莹雪,《少年事件的转向制度》,台北,台湾观护协会:少年事件处理法修订之期末座谈会,1996年,第9页。
    94施慧玲,《少年非行防制对策之新福利法制观─以责任取向的少年发展为中心》,台北,中正大学法学期刊,7卷,1998年,第207页。
    95施慧玲,《家庭法律福利国家》,台北,元照出版社,2001年,第283页。
    
    96姚建龙,《长大成人:少年司法制度的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25页。
    97施慧玲,《家庭法律福利国家》,台北,元照出版社,2001年,第288页。
    98陈慈幸,《日本青少年犯罪之现状》,发表于台湾中正大学犯罪学研讨会,2000年。
    99许春金等,《刑事司法─体系、组织与策略》,台北,三民书局,2006年,第660页。
    100尹琳,《日本少年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公安出版社,2005年,第104-105页。
    101少年入院后的前一个月,为「新入时教育时间」,先收容于个别收容室,接受健康检查,说明院内生活相关内容,并进行辅导及身心状况调查;随后拟定「个别处遇计划」,据以进行「中间期教育期间」的生活指导、执业辅导、教科教育、保健体育及特别活动,其中「生活指导」是针对收容青少年问题及非行态度等问题利用特别讲座、团体讨论、试听教材、演讲、面谈、心理谘询辅导等方式,协助其建立正确的行为或态度,内容包括药物问题、亲子家族问题、交通安全暴走族、异性与两性交往问题、不良交友及暴力团体等问题。收容少年之处遇阶段达「一级上」者,则进入「出院准备教育阶段」,一方面提出假退院申请,一方面进行出院后生活问题预想设计等社会适应训练,并联系保护观察所指派相关工作人员来院与其进行求职方法、就业方向等职业辅导晤谈工作。许春金等,《刑事司法─体系、组织与策略》,台北,三民书局,2006年,第665页。
    102沈银和着《中德少年刑法比较研究》,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年初版,第2-5页。
    103林清祥,《少年行为保护与处罚》,台北,书泉书局出版,1990年版,第4-5页;李茂生,《我国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台北,律师通讯,1995年第184期,第29页。
    104姚建龙,《长大成人:少年司法制度的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32-337页。
    105刘南英译,《英、法、德三国少年司法制度简介》,台北,《法务通讯》第1102期,1983年。
    106沈银和,《中德少年法比较之研究》,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12页。
    107刘南英译,《英、法、德三国少年司法制度简介》,台北,《法务通讯》第1102期,1983年。
    108张慧敏,《少年事件保护处分之研究》,台北,中国文化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年,第71-76页。
    109彭峭岷,《法国少年司法制度:重在保护和教育》http://vweb.youth.cn/cms/2004/ccylhuodong/wqw/wqdt/200712/t20071219_624986.htm
    110丁道源,《最新少年事件处理法释论》,四版,台北,三民书局,2002年,第30页。
    111王运生、严军兴,《英国刑事司法与替刑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第170页。
    113《英国青少年司法体系的改革及启示》http://vweb.youth.cn/cms/2004/ccylhuodong/wqw/wqdt/200706/t20070622_554248.htm
    114陈丹,《澳大利亚少年司法模式介绍》http://www.cycs.org/Article.asp?Category=1&Column=79&ID=4566
    115叶青、王超,《试论澳大利亚少年刑事司法的最新发展》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2006/2/zl88932437351522600210336.html
    116许春金、陈玉书、柯雨瑞等,《警察机关在修复式司法理论中角色扮演之研究》,台北刑事警察局委托研究,2004。
    117周愫娴,《少年犯罪》,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第372页。
    118美国国家少年司法中心http://www.ncjjservehttp.org/NCJJWebsite/main.html
    119陈孟萱,《少年司法保护制度之契机-以美国少年法制为借镜》,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台湾大学图书馆,2001年,第72页。
    120许春金,《犯罪学》,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第611页。
    
    121柯耀程,《变动中的刑法思想》,台北,元照出版公司,1999年9月,第449页。
    122周愫娴,《少年犯罪》,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第369-370页。
    
    123吴佳叡,《少年观护制度之研究》,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年,第14页。
    124蔡德辉、杨士隆,《犯罪学》,修定版,台北,五南书局,2001年,第162页。
    125陈孟萱,《少年司法保护制度之契机-以美国少年法制为借镜》,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台湾大学图书馆,2001年,第73页。
    126陈孟萱,《少年司法保护制度之契机-以美国少年法制为借镜》,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台湾大学图书馆,2001年,第69页。
    127林茂荣、杨士隆,《少年犯罪矫治之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台北,法学丛刊,1995年。
    128石原明等,《刑事政策》,靑林书院,1993年。
    129陈孟萱,《少年司法保护制度之契机-以美国少年法制为借镜》,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台湾大学图书馆,2001年,第74页。
    130参考陈贞夙手稿,《少年分级辅导及个案管理量表YLS/CMI (Youth Level of Service/Case Management Inventory)引进台湾高雄少年法院试用之经验分享》,2009年,预计发表于香港某研讨会。
    131 Geoffrey R. Marczyk, Kirk Heilbrun, Tammy Lander, and David DeMatteo,《Predicting Juvenile Recidivism with the PCL:YV, MAYSI,and YLS/CMI》,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rensic Mental Health,Vol. 2, No. 1, 2003, pages 7-18。
    132参考陈贞夙手稿,《少年分级辅导及个案管理量表YLS/CMI (Youth Level of Service/Case Management Inventory)引进台湾高雄少年法院试用之经验分享》,2009年,预计发表于香港某研讨会。
    133参考陈贞夙手稿,《少年分级辅导及个案管理量表YLS/CMI (Youth Level of Service/Case Management Inventory)引进台湾高雄少年法院试用之经验分享》,2009年,预计发表于香港某研讨会。
    134 Don Kurtz & Travis,《Improving Probation trough Client Strengths: Evaluating Strength Based Treatments for at Risk Youth》,Western Criminology Review,Vol. 7, No. 1, 2006, pages 9。
    135许春金,《修复式正义的理论与实践》,载于《甘添贵教授六秩祝寿论文集第四卷─刑事政策与刑事立法论》,台北,学林文化公司出版,2002年,第38页。
    136陈珈谷,《论修复式司法》,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年,第8页。
    137 John Braithwaite,《Restorative Justice: Assessing Optimistic and Pessimistic Accounts》Crime & Just. 1, 5 (1999),p25。
    138许春金,《修复式正义的理论与实践》,载于《甘添贵教授六秩祝寿论文集第四卷─刑事政策与刑事立法论》,台北,学林文化公司出版,2002年,第43页。
    139 John Braithwaite,《明耻整合、共和主义及其政策》,黄富源、孟维德合译,台北,载于《警学丛刊》,第27卷4期,1997年1月,第223页。
    140在台湾与大陆的电视媒体上,时常可见被害人家属于勘验或开庭时追打、辱骂加害者的画面,在一个充斥著报应情感的社会中,要如何转化人民对犯罪的观点与固有的法律感情,让大家心平气和聚在一起讨论如何修复因犯罪而受损的关系,将是实践修复式司法所面临的巨大考验。
    141冈健太郎,《フランス共和国にオケル少年事件处理の实情(下)》,家庭裁判月报第51卷第9期,平成11年(1999年),第6页。
    142许春金等,《刑事司法─体系、组织与策略》,台北,三民书局,2006年,第542页。
    143李茂生,《新少年事件处理法的立法基本策略─后现代法秩序说》,台北,台大法学论丛第二十八卷第二期,1995年,第202页。
    144施慧玲,《少年非行防治对策之新福利法制观》于《家庭、法律、福利国家-现代亲属身分法论文集》,台北,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2月版,第301-302页。
    145林纪东,《少年法概论》,台北,国立编译馆,1982年三版,第50页。
    146李茂生,《八四版少事法草案起草经过及评释(下)》,台北,刑事法杂志,第四十卷,第一期,1996年,第58页。
    147施慧玲,《从福利观点论我国少年事件处理法之修正》,台北,月旦法学,第40期,1998年9月,第60-63页。
    148 Finckenauer, J.O.,Juvenile Delinquency: The Gap Between Theoy Practice (The Academic Press,1984),引自林茂荣、杨士隆,《少年犯罪矫治之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台北,《法学丛刊》,第159期,1994年,第72-74页。
    149周震欧,《台湾青少年犯罪成因与有关对策》,「法务部犯罪研究中心」编,收录于《1997年犯罪问题研究研讨会论文集》,1997年,第124-125页。转引自施慧玲,《从福利观点论我国少年事件处理法之修正》,台北,月旦法学杂志第40期,1998年9月,第61页。
    150 Parton, N.,The Politics of Child Abuse,p20.转引自施慧玲,《从福利观点论我国少年事件处理法之修正》,台北,月旦法学杂志第40期,1998年9月,第61页。
    151赖恭利,《我国少年司法处遇福利化之研究》,中正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5年,第13页。
    152沈银和,《中德少年法比较之研究》,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2页。
    153沈银和,《中德少年法比较之研究》,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60-62页。
    154 http://www.socialwork.com.hk/socialwork/criminal/crime01_3_a.htm
    155郑正忠,《少年事件处理法》,台北,书泉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14页。
    156 E.A.罗斯,《社会控制》,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81页。
    157李锦松,《兼论两岸法制之比较,新世纪少年暨司法保护制度展望》,台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第134页以下。
    158大清光绪新法令第十九册。转引自:杨嘉驲,《少年事件处理法之法政策与构想》,台湾中正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第134页。
    159《各国刑法汇编》,台北,「司法行政部」印,第165页。
    160沈银和,《中德少年法比较之研究》,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13页。
    161杨嘉驲,《少年事件处理法之法政策与构想》,台湾中正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第135页。
    162李茂生,《新少年事件处理法目的规定释疑》,台北,月旦法学杂志第40期,1998年9月,第34页。
    163刘强,《美国未成年人司法执法制度概况》,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初版,第8页。
    165张乃良,《美国少年法制之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3年版,第3页。
    166赖恭利,《我国少年司法处遇福利化之研究》,台湾中正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2005年,第12-19页。
    169台湾地区司法院网站,2005年司法统计资料,少年司法表91。
    170林山田、林东茂、林灿璋:《犯罪学》,台北,三民书局2002年10月三版,第310-311页。
    171 Donald R. Cressey and Robert A. McDermott, Diversion:Background and Definition in Back on the Street, (Edited by Robert M. Carter and Malcolm W. Klein 1976)p.71。转引自:施奕晖,「我国少年事件处理法转向制度的探讨」,页6,台湾中正大学犯罪防治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年。
    172少年犯究竟应该严教还是严罚,深受各种刑罚理论角力的影响。采取责任应报论者主张,少年犯因为还不是一个伦理上的充分自由人,因此普通刑法已给予责任的减免。事实上,犯罪的矫正与教育效果,并不如实证主义者想象的那么乐观。纵然,刑法必须相当程度的谦让,对少年犯更要谦让,但谦让岂可无度?刑法做为社会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不能扮太多笑脸,这会让少年犯走法院如儿女回娘家般的亲切。修法后的规定,难免纵容少年犯,在口耳相传之下,他们知道立法者妈妈对他们做了很慈祥的召唤,法院会变成弟兄们把欢晤谈的地方。请参阅:林东茂,《评少年事件处理法修正》,载于《一个知识论上的刑法学思考》二版,台北,五南书局,2001年。
    173丁道源,《最新少年事件处理法释论》修订三版,台北,自版,1980年9月,第78页。
    175刘作揖,《少年事件处理法》,台北,三民书局出版,1999年,第139页。
    176参阅:《犯罪状况及其分析─2000年》,台北,「法务部」2001年出版,第202页。
    177丁道源,《最新少年事件处理法释论》修订三版,台北,自版,1980年9月,第80页。
    178参阅:林上钧,《创设刑罚第三元制度之研究》,台北,东海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年,第142页。
    179刘作揖,《少年事件处理法》,台北,三民书局出版,1999年,第140页。
    180丁道源,《最新少年事件处理法释论》修订三版,台北,自版,1980年9月,第147页。
    184丁道源,《最新少年事件处理法释论》修订三版,台北,自版,1980年9月,第345页。
    185丁道源,《最新少年事件处理法释论》修订三版,台北,自版,1980年9月,第345页。
    186「监察院司法及狱政委员会」编印,《少年保护制度成效之检讨专案调查报告》,第178页,2000年7月出版。转引自:施弈晖,《我国少年事件处理法转向制度的探讨》,国立中正大学犯罪防治研究所硕士论文,第6页。
    187丁道源,《最新少年事件处理法释论》修订三版,台北,自版,1980年9月,第103页。
    188丁道源,《最新少年事件处理法释论》修订三版,台北,自版,1980年9月,第106页。
    190胡忠文,《少年事件处理程序法规范之研究》,台湾中正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第7页。
    191吕丁旺,《法院组织法论》,台北,月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第66页。
    192施慧玲,《从福利观点论我国少年事件处理法之修正》,台北,月旦法学杂志第40期,2000年9月,第63页。
    193张乃良,《少年事件处理法修正后果之检讨及再修正之商榷》,台北,中兴法学第13期,转引自:胡忠文,《少年事件处理程序法规范之研究》,台北,中正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第16-40页。
    194胡忠文,《少年事件处理程序法规范之研究》,台北,中正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第14页。
    195郭静晃、曾华源,《少年司法转向制度之因应》,台北,洪叶文化,2000年,第88页。
    196郭静晃、曾华源,《少年司法转向制度之因应》,台北,洪叶文化,2000年,第80页。
    197胡忠文,《少年事件处理程序法规范之研究》,台北,中正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第200页。
    198郭静晃、曾华源,《少年司法转向制度之因应》,台北,洪叶文化,2000年,第93页。
    199郭静晃、曾华源,《少年司法转向制度之因应》,台北,洪叶文化,2000年,第112页。
    200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 (1994) New York: Prentice Hall.。
    201赖恭利,《我国少年司法处遇福利化之研究》,台北,中正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2005年,第150页。
    202参见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册》二版,台北,2001年。
    203许福生,《刑罚理论多元化发展化个别化之思考》,台北,法学丛刊第180期,2000年10月,第55页。
    205王牧主编,《新犯罪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版,第279页。
    206李茂生,《我国少年事件处理法的检讨与展望-以刑事司法与福利行政两系统的交错为论点》,台北,月旦法学杂志74期,2001年7月。
    207赖恭利,《我国少年司法处遇福利化之研究》,台北,中正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2005年,第152页。
    210参阅台湾地区司法院2003年10月14日修正发布之「少年法院院长、庭长及法官遴选办法」。
    211赖恭利,《我国少年司法处遇福利化之研究》,台北,中正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2005年,第153页。
    214胡忠文,《少年事件处理程序法规范之研究》,台北,中正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第71页。
    215胡忠文,《少年事件处理程序法规范之研究》,台北,中正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第72页。
    216尹琳,《日本少年法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3页。
    217林纪东,《少年法概论》初版,台北,1967年,第53页。转引自:赖恭利,《我国少年司法处遇福利化之研究》,台北,中正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2005年,第155页。
    218少年事件处理法第39条:「少年调查官应于审理期日出庭陈述调查及处理之意见。少年法院不采少年调查官陈述之意见者,应于裁定中记载不采之理由」。
    219胡忠文,《少年事件处理程序法规范之研究》,台北,中正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第78页。220调度司法警察条例相关条文如下:第1条:「检察官因办理侦查执行事件,有指挥司法警察官,命令司法警察之权;法官于办理刑事案件时亦同」。第7条:「检察官、法官请求协助或为指挥命令时,得以书面或提示指挥证以言词行之;必要时得以电话行之」。第9条:「受检察官、法官之指挥命令者,应即照办,不得藉词延搁」。
    221胡中宜,《台湾青少年外展工作现况、转折与展望》,转引自:胡忠文,《少年事件处理程序法规范之研究》,台北,中正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第73页。
    222台湾高雄少年法院,《少年保护管束执行手册》,台北,2001年7月编印出版。
    223少年事件处理法第5条之1:「少年法院分设刑事庭、保护庭、调查保护处、公设辅佐人室、并应配置心理测验员、心理辅导员及佐理员」。
    224胡忠文,《少年事件处理程序法规范之研究》,台北,中正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第31页。
    225【日】团藤重光、森田宗一,《新版少年法》,日本,有斐阁1984年版,第103页。
    226【日】多田元,《少年审判中辅佐人的作用》,日本,加藤幸雄等编著,《司法福利的焦点─以少年司法领域为中心》,Minerva书房1994年版,第98页。
    227少年保护事件审理细则第9条第2项:「少年法院…得指定法院公设辩护人或少年保护官辅佐少年」。
    228参阅赖恭利,《我国少年司法处遇福利化之研究》,台北,中正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2005年,第22-44页。
    229许春金,《犯罪学》,台北,三民书局,1996年。
    230少年事件处理法第1条之1:「少年保护事件及少年刑事案件之处理,依本法之规定,本法未规定者,适用其他法律。」
    233林山田,《刑罚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55页。
    
    234林山田,《刑罚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337页。
    235林纪东,《少年法概论》,台北,国立编译馆,1967年版,第112页。
    236郭静晃、曾华源,《少年司法转向制度之因应》,台北,洪叶文化,2000年,第90-91页。
    237刘作揖,《少年事件处理法》,台北,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3页。
    238林清祥,《少年事件处理法研究》,台北,五南书局出版,1987年版,第59页以下。
    239张乃良,《美国少年法制之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3年版,第26-28页。
    240郑正忠,《少年事件处理法》,台北,书泉出版社,1998年版,第9-10页。
    241此种由法官、少年调查官、少年及其保护人一同就处遇方式进行讨论,当场以言词宣示裁定之审理模式,称之为「协商式审理」,是台湾刑事司法裁判制度中创新的运作方式。参阅:赖恭利,《谈少年事件司法体系与社政(福)体系之合作支援─以少年司法工作者角度谈社政(福)资源之参与》,台北,儿童福利期刊,第四期,2003年2月,第38-39页。
    242林纪东,《少年法概论》初版,台北,1967年,第53页。
    243丁道源,《最新少年事件处理法释论》,台北,2002年4版,第30页。
    244杨嘉驲,《少年事件处理法之法政策与构想》,中正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2005年,第173页。
    245刘作揖,《少年事件处理法》,台北,三民书局,2003年三版,第187-188页。
    247陈孟萱,「少年司法保护制度之契机-以美国少年法制为借镜」,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台湾大学图书馆,2001年,第12页。
    248《2007年犯罪状况及其分析》,台北,「法务部」出版,2008年11月,第202页。
    1.王牧编,《犯罪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
    2.王牧主编,《新犯罪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3.王牧主编,《犯罪学论丛》(第5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
    4.王牧主编,《中国犯罪对策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5.王运生、严军兴,《英国刑事司法与替刑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
    6.王平主编:《恢复性司法论坛》(2005年卷、2006年卷),群众出版社2006年版。
    7.王文科,《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皮亚杰理论的应用》,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4年11月。
    8.丁道源,《中外观护制度之比较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4年。
    9.丁道源,《刑事政策学》,台北,作者自版,2002年。
    10.丁道源,《最新少年事件处理法释论》,台北,作者自版,2001年6月。
    11.《少年法院与社会资源之应用》,台湾高雄少年法院九十年度研究发展项目研究报告,审查人:庄秋桃;撰写人:陈美燕,2001年11月。
    12.《少年保护制度成效之检讨专案调查报告》,台北,「监察院及狱政委员会」编印,2000年7月。
    13.王玉民,《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原理》,台北,洪叶文化,1999年。
    14.王振寰、瞿海源主编,《社会学与台湾社会》,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1年增订版。
    15.车炜坚,《社会转型与少年犯罪》,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6年。
    16.尹琳,《日本少年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公安出版社,2005年。
    17.何秉松主编,《刑事政策学》,群众出版社,2002年。
    18.吴宗宪,《西方犯罪学史》,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年。
    19.吴丽琪,《德国刑事诉讼法》,台北,三民书局,1998年11月。
    20.《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21.李茂生,《少年犯罪之预防与矫治制度的批判─一个系统论的考察》,台北,「司法院少年刑事法律专题研究」,2000年。
    22.李茂生译,贝加利亚,《犯罪与刑罚》,台北,协志工业丛书,1993年。
    23.李锦松,《兼论两岸法制之比较,新世纪少年暨司法保护制度展望》,台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
    24.李亚学,《少年教养制度比较研究》,群众出版社,2004年。
    25.李清泉,《少年事件处理法要义》,台北,作者自版,1996年
    26.林山田,《刑事法论丛》,台北,作者自版,1997年。
    27.林山田,《刑法通论》,台北,作者自版,2000年。
    28.林山田,《刑罚学》修订版,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年。
    29.林山田、林东茂、林灿璋,《犯罪学》增订三版,台北,三民书局,2002年10月。
    30.林东茂,《刑事政策及其相关学科》,收录于《一个知识论上的刑法学思考》,二版,台北,五南书局,2001年7月。
    31.林东茂,《刑法知识的社会功能》,载于《一个知识论上的刑法学思考》二版,五南书局,2001年。
    32.林纪东,《刑事政策》初版,台北,正中书局出版,1992年。
    33.林纪东,《少年法概论》三版,台北,国立编译馆,1982年。
    34.林茂荣、杨士隆,《监狱学─犯罪矫正原理与实务》二版,台北,五南书局出版,1999年。
    35.林立,《法学方法论与德沃金》,台北,学林书局,2000年。
    36.林永荣,《中国法制史》九版,三民书局,1989年。
    37.林清祥,《少年行为保护与处罚》,台北,书泉出版,1990年。
    38.沈银和,《中德少年法比较之研究》,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年版。
    39.孙海华,《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年鉴》,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
    40.丘兴隆,《关于惩罚的哲学─刑罚根据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
    41.丘兴隆,《刑罚理性评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
    42.周震欧,《犯罪心理学》,台北,作者自版,1996年9月。
    43.周震欧,《犯罪社会学》初版,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3年。
    44.周愫娴,《变迁中的犯罪问题与社会控制》,台北,五南书局,1997年。
    45.周愫娴,《少年犯罪》,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
    46.《美国、加拿大少年家事业务之研究》,台湾高雄少年法院主办司法院少年及家事厅台湾高法院暨所属法院九十二年度法官及其他司法人员出国考察报告,2003年。
    47.姚建龙,《长大成人:少年司法制度的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
    48.吴景芳,《刑事责任与量刑》,载于《蔡教授敦铭先生六秩晋五寿诞祝寿论文集》初版,台北,刑事法杂志基金会出版,1997年。
    49.施慧玲,《家庭法律福利国家》,台北,元照出版社,2001年。
    50.《法务部检讨并改进当前刑事政策研究小组研究资料汇编》,台北,「法务部」出版,1999年。
    51.柯耀程,《重刑化犯罪抗治构想的隐忧与省思》,台北,载于《刑事政策与犯罪研究论文集(二)》,「法务部犯罪研究中心」出版,1999年5月。
    52.恩利科?非利,《实证派犯罪学》,郭建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
    53.许福生,《刑事学讲义》初版,台北,作者自版,2001年。
    54.许春金,《犯罪学》修订版,台北,三民书局,1996年。
    55.许春金等,《刑事司法─体系、组织与策略》,台北,三民书局,2006年。
    56.许春金,《修复式正义的理论与实践》,台北,载于甘添贵教授六秩祝寿论文集第四卷,《刑事法学之理想与探索》,学林文化公司,2002年。
    57.许春金、陈玉书、柯雨瑞等,《警察机关在修复式正义理论中角色扮演之研究》,台北,刑事警察局委托研究,2004年。
    58.黄光国,《社会科学的理路》,台北,心理出版社,2001年。
    59.黄维幸,《法律与社会理论的批判》,台北,时报文化出版,1991年。
    60.黄德祥,《青少年发展与辅导》,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
    61.陈朴生,《刑事经济学》,台北,正中书局出版,1985年6月。
    62.陈朴生,《刑法总论》,台北,中正书局1969年版。
    63.莫里斯?迪违尔热,《政治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
    64.梁根林,《非刑罚化─当代刑法改革的主题》,北大法学文存第三卷─刑事法治的理念建构,法律出版社,2002年6月。
    65.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66.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杨、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67.张甘妹,《刑事政策》增订初版,台北,三民书局,1997年。
    68.张乃良,《美国少年法制之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3年版。
    69.张春兴,《现代心理学》,台北,东华书局,2001年。
    70.张纫,《少年社区处遇的惩罚与矫治意涵的探讨》,台北,载于《刑事政策与犯罪研究论文集〈二〉》,台北,《法务部犯罪研究中心》编印,1999年5月。
    71.张华葆,《少年犯罪预防及矫治》,台北,三民书局,1991年。
    72.杨士隆、林建阳,《监狱受刑人之实证研究》,台北,国科会专题研究计画成果报告,台北,1995年。
    73.张利兆主编,《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
    74.葛德文,《政治正义论》,台北,何慕李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75.赵敦华,《维特根斯坦》,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8年。
    76.赵雍生,《社会变迁下的少年偏差与犯罪》,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7年。
    77.邓煌发,《当代社区处遇措施之探讨》,台北,载于《刑事政策与犯罪研究论文集〈五〉》,《法务部犯罪研究中心》编印,2002年10月。
    78.郑善印,《两极化的刑事政策》,台北,载于《林山田教授六十岁生日祝贺论文集》,五南图书公司,1996年。
    79.郑丽娇主编,《中西社会福利政策与制度》,台北,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1996年。
    80.刘作揖,《少年事件处理法》,台北,三民书局,2003年三版。
    81.谢瑞智,《犯罪与刑事政策》增订版,台北,作者自版,1996年。
    82.锺安惠,《西方刑罚功能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
    83.罗树中,《刑罚制约论》初版,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
    84.郭静晃、曾华源,《少年司法转向制度之因应》,台北,洪叶文化,2000年。
    85.罗莹雪,《少年事件的转向制度》,台湾观护协会:少年事件处理法修订之期末座谈会,1996年。
    86.蔡墩铭,《德日刑法典》,台北,五南书局出版,1993年。
    87.蔡墩铭,《中国刑法精义》,台北,汉林出版社1999年版。
    88.蔡德辉、杨士隆,《犯罪学》修订版,台北,五南书局出版,2001年。
    89. Andrew Von Hirsch,“Post or Future Crime : Deservedness and Dangerousness in the Sentencing of Criminals”─《已然之罪还是未然之罪》,丘兴隆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
    90. Daniel Bell,“Communitarianism and Its Cri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李琨译,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
    91. E.A.罗斯《社会控制》,华夏出版社,1989年。
    92. Hans-Heinrich Jescheck,《现代刑事政策的国际趋势》,台北,林东茂译,载于刑事法杂志,第三十卷第五期,1986年。
    93. John Gary ,“Two Face of Liberalism”─《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94. John Braithwaite,《明耻整合、共和主义及其政策》,台北,黄富源、孟维德合译,载于警学丛刊第27卷4期,1997年1月。
    95. John Braithwaite,《羞耻、犯罪与修复式正义:最新的研究发展》,周素娴译,台北大学主办《2000年犯罪问题理论与实务研讨会》书面资料。
    96. Malinowski,《CRIME AND CUSTOM IN SAVAGE SOCIETY》,夏建中译:《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台北,桂冠出版社,1994年。
    97. Michel Foucault,《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台北,桂冠出版公司,1992年。
    98. Michael Walzer ,“On Toleration”─《论宽容》,袁建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99. Prof. Dr. Kerner, H.–J,《德国刑事程式中犯罪被害人地位的改善─以加害人与被害人协商制度为特别观察》台北,卢映洁翻译,台湾大学法律系研讨会书面资料,2002年。
    100.Richard A. Posner,“The Economics of Justice”,《正义/司法的经济学》,苏力译,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
    101.Washington Profile,华盛顿观察,2003年第15期,2003年4月16日出刊。
    102.田口守一:《少年审判》,西原春夫主编。
    103.金光旭等译:《日本刑事法的重要问题》,法律出版社,2000年。
    104.大谷实:《刑事政策学》,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
    1.王牧,《根基性的错误:对犯罪学理论前提的质疑》,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五期。
    2.王牧,《犯罪学与刑法学的科际界限》,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1期。
    3.丁道源译,《贾伯金博士对于「犯罪刑罚问题」的看法》,台北,《政大法律通讯》第20期,1981年5月。
    4.丁道源,《浅谈我国少年事件处理法之沿革暨其优、缺点之探讨》,台北,《警专学报》第三卷第一期,2001年6月。
    5.许福生,《刑罚理论多元化发展化个别化之思考》,台北,《法学丛刊》第180期,2000年10月。
    6.许福生,《论两极化刑事政策》,台北,载于《警政学报》第29期,中央警察大学发行,1996年。
    7.孙云平,《理解规范对代偿式宽恕历程之影响》,中正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年。
    8.李茂生,《刑事政策与刑罚制度》,台北,《刑事法杂志》第26卷6期,1980年12月。
    9.李茂生,《日本少年法制之理论与实践》,台北,台大法学论丛第21卷第2期,1992年8月。
    10.李茂生,《新少年事件处理法的立法基本策略─后现代法秩序说》,台北,《台大法学论丛》第二十八卷第二期,1995年。
    11.李茂生,《八四版少事法草案起草经过及评释(下)》,台北,《刑事法杂志》,第四十卷,第一期,1996年。
    12.李茂生,《我国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台北,《律师通讯》,1995年第184期。
    13.李锦松,《两岸少年法制之比较研究》,台北,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年。
    14.吴佳睿,《少年观护制度之研究-以美、日处遇理念之变化为借镜》,台北,台湾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年。
    15.洪镰德,《法律、道德、民主与法治国家的发展─哈伯玛斯法律观的评析》,台北,载于《哲学与文化》第28卷第3期,2001年3月。
    16.丘兴隆,《配刑原则统一论》,载于《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1996年。
    17.林上钧,《创设刑罚第三元制度之研究》,东海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年。
    18.卢映洁:《犯罪被害人保护在德国法中的发展——以犯罪被害人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地位以及‘犯罪人与被害人均衡协商暨再复原’制度为探讨中心》,台北,载《台大法学论丛》第34卷第3期,2004年。
    19.庄忠进,《论回复性司法》,台北,《警学丛刊》第33卷第4期,2003年。
    20.李丽雯,《青少年宽恕认知层次对其宽恕历程轨迹之影响》,中正大学心理学硕士论文,2002年。
    21.刘南英译,《英、法、德三国少年司法制度简介》,台北,《法务通讯》第1102期,1983年。
    22.刘坤林,《从少年犯罪论我国少年刑事立法之方向》,国防管理学院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1999年。
    23.许怡菁着,《少年犯罪与少年事件处理之研究》,台北,中原大学财经法律学系硕士论文,2000年。
    24.许玮伦,《青少年同理伤害者之宽恕介入效应研究》,中正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年。
    25.周愫娴,《刑罚精神流变之探讨》,台北,载于《法律评论》第六十卷第三、四期合刊,1994年。
    26.施慧玲,《少年非行防制对策之新福利法制观─以责任取向的少年发展为中心》,台北,《中正大学法学期刊》,7卷,1998年。
    27.施慧玲,《从福利观点论我国少年事件处理法之修正》,台北,《月旦法学杂志》第40期,1998年9月。
    28.张丽卿,《评析新增订之缓起诉制度》,台北,载于《月旦法学杂志》第89期,2002年10月。
    29.张丽卿,《缓起诉处分之决定与效力》,台北,载于《月旦法学》第85期,2002年6月。
    30.高金桂,《论刑法上和解制度》,台北,《东海法学研究》第14期,1999年。
    31.高金桂,《少年事件处理法相关问题之探讨》,台北,《月旦法学杂志》第40期,1998年。
    32.高伟文,《少年事件转向处分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1997年。
    33.陈孟萱,《少年司法保护制度之契机─以美国少年法治为借镜》,台湾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年。
    34.施奕晖,《我国少年事件处理法转向制度之探讨》,中正大学犯罪防治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年。
    35.郭凤明,《沈家本刑罚人道立法思想》,台北,载于《国史馆馆刊》第15卷,1993年12月。
    36.陈敏男,《少年事件处理法之保护处分与刑法保安处分之比较研究》,台北,辅仁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年。
    37.陈珈谷,《论修复式司法》,台湾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年。
    38.陈丽欣译《英国对少年犯罪之反应─英格兰、威尔斯及苏格兰之经验》,台北, Dianna M. Yach着,《法学丛刊》第116期,1984年10月。
    39.谢如媛,《日本现行少年法运用之变化历程—以非行统治与非行现象之关系为中心》,台北,台湾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年。
    40.蔡坤湖,《少年法立法原则之探讨》,台北,台湾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年。
    41.赖恭利,《我国少年司法处遇福利化之研究》,台北,中正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论文,2005年。
    1. Alison Morris and Gabrielle Maxwell,《Restorative Justice in New Zealand: Family Group Conferences as a Case Study》,Western Criminology Review, 1998。
    2. Andrew Von Hirsch,《Doing Justice: The Choice of Punishment》,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76.
    3. Arnold Binder, Gilbert Geis,《Junvenile Delinquency:Historical,Cultureal,Legal Perspectives》,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New York,1988
    4. Clemens Bartollas,《Juvenile Delinquency》,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1993。
    5. Clemens Bartollas, Stuart J. Miller,《Juvenile Justice in America》,Regents Prentice Hall, 1994。
    6. Daniel W. Van Ness and Karen Heetderks Strong,《Restoring Justice》, 2ed., at 35 Anderson Publishing Co., 2002
    7. Dean J. Champion,《Probation , Parole , and Community Corrections》, Prentice Hall, 2000。
    8. Donald R. Cressey and Robert A. McDermott, Diversion:《Background and Definition in Back on the Street》, Edited by Robert M. Carter and Malcolm W. Klein 1976
    9. Emest van den Haag,《Punishing Criminals: Concerning A Very Old and Painful Question》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Publishers, 1975.
    10. Fogel, D.《We are the Living》Proof.Cincinnati,OH:Anderson Publishing Co. 1975
    11. Herbert L. Packer,《The Limits of The Criminal Sanction》,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12. H.L.A. Hart,《Punishment and Responsibility》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13. Jackp. Gibbs ,《Preventive Effects of Capital Punishment other than Deterrence》, Criminal Law Bulletin, Volume 14 , Number 1 , January-February 1978.
    14. John Braithwaite, Restorative Justice:《Assessing Optimistic and Pessimistic Accounts》, 25 Crime & Just. 1, 5 (1999)
    15. John Braithwaite《,Restorative Justice and Social Justice》,63 Sask. L. Rev. 185, 185 (2000)
    16. Killinger, G.G.,&Crowmwell,P.F.,《Correction in the Community.》St. Paul MINN:West Publishing Co., 1974
    17. Mark Umbreit, Holding Juvenile Offender Accountable:《A Restorative Justice Perspective》,46 Juv. & Fam. Ct. J. 31 (1995
    18. Max Weber,《On Law in Economy and Society》, trans. By Edward Shils and Max Rheinstei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4.
    19. Philip Bean ,《Punishment:A Philosophical and Criminological Inquiry》, Oxford:Martin Robertson , 1981.
    20. Sanford H. Kadishi and Monral G. Paulsen,《Criminal Law and Its Processes》Boston: Little Brown, 1969.
    21. Samuel Fleischacker ,《A Third Concept of Libert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9.
    22. Wilson, Q.J.《Punishing Criminals》. New York,NY:Basic Books. 198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