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变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些年来,“三农”问题逐渐成为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为解决“三农”问题,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措施包括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这些措施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增加国家财政资金对于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从而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因此可以说,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农村公共产品是相对于农村私人产品而言的,为农村地区农业、农村或农民生产、生活共同所需的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或服务,如农村公路、自来水供应、农田水利工程、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公共卫生、农业科技推广等都属于农村公共产品的范畴。长期以来,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中,我国形成了城乡政策不同的二元供给结构,城市的公共产品供给主要由国家通过政府税收来负担其成本;而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却以制度外供给为主,即国家一般只负担一部分成本,主要成本则由农民负担。
     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虽在建国后几经变革,但以制度外供给为特征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却无实质性的改变。长期以来,我国的财政政策向城市倾斜,而对农村提供的财政资金却极为有限。国家财政资金对农村和农业的低投入造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严重不足,如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严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不仅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进步,成为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因素。那么建国后我国为什么会形成城乡二元的公共产品供给结构?为什么在农村会形成以制度外供给为特征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革为什么没有引起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外供给的改变?应该如何构建新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呢?本文的研究主要就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以制度外供给为特征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是伴随着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而形成的。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农民合作组织逐渐成为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主体,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中,农村公共产品的制度外供给作为国家的一项制度安排被确定下来。这一体制的形成的客观原因就在于,建国之初,在当时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农民必须通过互助合作的方式,才能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从主观方面来讲,这一体制形成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选择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在这一战略选择下,为了保证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我国建立了城乡政策不同的、二元的公共产品供给结构。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延续了合作化时期刚刚形成的制度安排,即仍以制度外供给为主,农民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成本的主要承担者。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体现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和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当时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以后的农业生产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基础教育、合作医疗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至今令人难忘。在当时农村普遍贫困的情况下,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实现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之所以能够取得一定成绩,原因就在于,在当时国家为农业和农村提供的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农民实现了公共产品的自我供给。而农民的自我供给之所以能够实现,关键是这一时期被强制组织起来的农民,依靠集体经济的力量解决了个体农民不愿也无力解决的公共产品供给问题。
     1978年后,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家庭承包制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家庭承包制却没有体现出制度优势。家庭承包制实施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下降了。导致家庭承包制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下降的原因,除了农业生产得到发展后国家对农业投入的下降外,更主要的是因为农村集体经济的瓦解。
     家庭承包制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仍以制度外供给为主,这就形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变迁中的路径依赖。这一路径依赖的形成,传统发展战略的影响是其直接原因,既得利益的存在是其根本原因,同时,分税制改革加剧了路径依赖的形成。与人民公社时期相比,家庭承包制时期的制度外供给在具体筹资方式上已由人民公社时期的通过集体经济提取公积金、公益金等变成了直接向农民收取提留统筹、集资、摊派等。这一时期,农村公共产品制度外筹资的具体体现就是乡镇制度外财政的膨胀以及由此造成的农民负担的加重。农民负担的加重不仅直接导致了农民与基层政权组织的矛盾激化,而且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自2000年开始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并自2006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取消了农业税。农业税的取消不仅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而且从根本上改革变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农民从此没有了交纳皇粮国税的义务。但同时,取消农业税也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由于农业税的取消使大部分乡镇政府收入减少、农村集体失去了收入来源,因而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问题更加突出。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表明,我们需要进行制度创新,重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重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实际上也就是要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下一步如何变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变迁的目标应该是实现由以制度外供给为主向以制度内供给为主的转变,构建城乡一元的公共产品供给结构。根据我们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变迁的历史考察,制约或者说影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形成和变迁的因素,除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从客观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说,目前我们国家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但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中,一些地方还没有把城乡统筹起来加以考虑,农村还没有得到与城市同等的待遇。这说明,当前,传统的发展战略对我们国家的公共产品供给还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构建新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应切实统筹城乡发展,彻底改变“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传统发展战略,而采取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战略,建立城乡一元的公共产品供给结构。而要做到统筹城乡发展,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应当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不仅要加大财政资金对农村和农业的支持力度,而且要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建立政府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分担机制。同时,应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自下而上”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等。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的实质是要真正发挥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作用。
     对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化改革,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别的农村公共产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化改革应围绕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作用的发挥、提高供给效率而进行,政府不应把市场化改革作为推卸自身责任的理由。同时,市场化改革不应重新增加农民负担。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仅是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保护农民利益的需要,而且可以直接促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当前,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农民组织制度规范性差,社会环境也制约着农民组织的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点是恢复村民自治组织的本来面目、建立农会等,使农民组织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组织。通过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变迁过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变迁的实质实际上就是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城乡利益、工农利益、特别是国家与农民的利益不断整合的过程。当前,国家应当重新调整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建立城乡一体、公平高效的、新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以实现农民以至整个国家的利益。
In recent years, the problems about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peasants have gradually become the difficulty and priority that has restricted our country's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building of well-off society.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about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peasants,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CP has explicitly put forward the historical task to build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which pointed out the right direction for us to solve the problems about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peasants in current and future. The specific measures of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nclude promoting modern agriculture, promoting the sustained increase of the farmers, strengthening the building of rural infrastructure,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ocial undertakings, strengthening the building of rural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so on.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se measures is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increase its financial support to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to increase the supply of rural public goods. Therefore we can say that increasing the supply of rural public goods is the key to build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Rural public goods are some products and services opposite to the rural private goods, which are necessary for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peasants with certain non-rivalness and non-excludability, such as rural roads, water supply, agriculture irrigation projects,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rural public health,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ion etc, all belong to the area of rural public goods. In the supply of public goods during a long time, our nation formed a dualist structur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government shouldered most cost of city public goods supply through government's revenue, while the supply of rural public goods mainly depended on supply outside of the system, that is the government generally shouldered only a part of its cost, the main cost is from peasants.
     Although rural areas' basic operating system changed many times after 1949, the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system characterized by supply outside of the system didn't change really. For a long time, the government's financial policy tilted to the city and the provis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to rural areas are extremely limited. The low-input of government's financial resources to rural areas and agriculture caused serious shortage of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such as the aging and serious disrepair of irrigation facilities, the lagging of the r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he slow development of rural social undertakings, etc. The shortage of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not only hampered the increase of peasants' living standard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ut also hampered rural economy and society progress, became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leaded to a widening gap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Why formed the urban-rural dualist public goods supply structure after the founding after 1949? Why formed a supply system of rural public goods characterized by supply outside of the system? Why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basic operating system didn't cause the change of the supply outside of the system? What are the factors that restricted the formation and the change of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system? How to set up a new supply system? This study is mainly about these issues.
     The formation of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system characterized by supply outside of the system is accompani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Cooperative Move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Movement, rur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gradually became the main supply subject of rural public goods, and the supply outside of the system of rural public goods, as a national system arrangement is determined in the "Model Statute about Seni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operatives". The objective reason of the formation of this system is that,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PRC, the productivity was backward, so peasants must cooperate to solve the supply of public goods, and to meet the needs of production and life. From subjective point of view,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formation of this system lies in the heavy industry prior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development of city and industry, our nation established a dualist structure in public goods supply with the policy is different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
     In the period of People's Commune, the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system continued the system arrangement just formed in Agriculture Cooperative Movement, which is mainly depended on supply outside of the system, peasants are still the main shoulder subjects of the cost. In People's Commune period,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had made some achievements, demonstrated mainl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farm and wate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undertakings in rural areas and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ion, and so on. The farm and water construction has laid a good foundation for futur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me social undertakings such as countryside elementary education and cooperative medical treatment are still unforgettable until now. In the circumstances of widespread poverty in rural areas, the effective supply of rural public good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social stability. The reason of why the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in people's commune period could achieve some success is that, peasants achieved self-supply of public goods although the government could not provide adequate public goods for countryside. The reason of why peasants could achieve self-supply, the key is that peasants which organized compulsorily resolved the problem of public goods supply that individual peasant is reluctant and unable to solve relied on collective economy.
     The rural household contract system progressively implemented after 1978. Alth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household contract system grea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aspect of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the household contract system did not reflect institutional advantages. After the carrying out of the rural household contract system, the supply level of rural public goods declined. In addition to the decline of government's investment in agriculture, the more important of the decline is the collapse of the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In the period of the household contract system, the supply of rural public goods still mainly depends on supply outside of the system, which formed the path—dependence in the change of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system. To the path-dependence,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the direct reason, the vested interest i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and the tax system reform exacerbated the formation of the path—dependence. Compared with People's Commune period, in the period of household contract system, the specific financing ways of supply outside of the system have changed from the extraction of provident fund, community fund from collective economy into withdraw funds directly from peasants by the way of collecting the overall plan, gathering the capital, allocating and so on. During this period, the concrete manifestations of supply outside of the system are the expansion of township finance outside of the system and the increase of peasants' burden. The heavy burden of peasants not only led directly to the sharp conflicts between peasants and rural governments, but also restricted the increase of peasants' income, caused the expanding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countryside. Under this background, central government began the reform of rural taxes and fees since 2000, and in January 1, 2006, the agricultural tax completely abolished in national wide. The abolition of agricultural tax not only alleviated the peasants' burden, but also chang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peasants fundamentally, from then on, peasants have no the obligations to pay tax to government.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abolition of agricultural tax also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supply of rural public goods. Due to the abolition of agricultural tax, the majority of township governments reduced revenue, most rural collective organizations lost income resources, thus after the abolition of agricultural tax, the problems of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become more prominent. These problems show that we should carry on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reconstruct the supply system of rural public goods.
     The essence of reconstructing the supply system of rural public goods is to analyze the supply system of rural public goods how to change in the next step. The change objective should achieve the change from mainly depend on supply outside the system to mainly depend on supply inside the system, and build a unified structur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search on the change process of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system, beside the objective factor of productivity development level, the more important factors restricted the change of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system is our nation's economy development strategy. From the point of objective economy development level, our country has had the ability of industry feedback agriculture and city support countryside at present, but in the supply of public goods, some governments didn't bala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countryside has not get the treatment equal to city. That shows, at present, the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still has a great impact on our country's public goods supply. Therefore, to construct new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system, the most fundamental measure is to balanc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completely change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emphasize industry neglect agriculture", "emphasize city neglect countryside", and promote agriculture through industry, promote countryside through city, so as to construct the unified form of public goods supply of both urban and rural areas. To realize that, the critical point is to perfect the public finance system. To perfect the public finance system, the government not only should increase financial resources for rural and agricultural, but also should reasonably define the responsibility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local governments establish intergovernmental responsibility - sharing mechanism. At the same time, should perfect payment transfer system to establish a "bottom-up"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The essence of perfecting public finance system is to make the government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For different region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rural public goods, the feasibility of market-oriented reform of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should be analyzed concretely. The market-oriented reform of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should focus on the playing of the government's rol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upply efficiency. Government should not take market-oriented reform as a reason to shirk its responsibility. At the same time, market-oriented reform should not increase the burden of peasants again.
     To raise the level of peasants' organization, is not only the need of protecting peasants interest in the supply of rural public goods, but also can promote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directly. At present, the level of peasant organizations of our country is low, most peasant organizations are not normative,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lso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asant organizations. The focus of raising the level of peasants' organization is to restore its original functions of villagers' self-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establish the peasants' council and so on, to make the peasants' organization become peasants' own organiz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nged process of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system, we can draw, the essence of the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system's change, is an integrated process of the interest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particularly the interest between the state and peasants. At present, our country should re-adjust the interest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state and peasants, establish city and countryside unified, fair and efficient, new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system, to realize the interests of the peasants and our country.
引文
[1]叶兴庆:《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2]何菊芳:《公共财政与农民增收》,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07页。
    [3]这次取消的不仅有农业税及其附加,还有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面向农民收取的提留统筹、集资、摊派以及“两工”。
    [1]徐勇、项继权:《回到原点关注变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张军、何寒熙:《中国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改革后的变迁》,《改革》,1996年第5期。
    [2]郭熙保:《农业发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97页。
    [1]林万龙:《中国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87页。
    [2]叶兴庆:《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3]王玉华、赵字:《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探讨》,《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
    [4]叶兴庆:《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5]陶勇:《农村公共产品与农民负担问题探索》,《财贸经济》,2001年第10期。
    [1]陈永新:《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创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2]秦庆武:《加快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东岳论丛》,2005年第4期。
    [3]陶勇:《农村公共产品与农民负担》,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4]阳立高、张四梅:《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创新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3期。
    [5]刘建平、何建军、刘文高:《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公共品供给能力下降的现象及对策分析——基于湖北省部分地区的调查》,《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5期。
    [1]辛波、杨海山:《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革》,《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2]程又中、陈伟东:《国家与农民:公共产品供给角色与功能定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3]张晓山:《告别农业税后的三农问题》,《中国税务》,2005年第8期。
    [1]叶兴庆:《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2]刘义强:《建构农民需求导向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3]黎炳盛:《村民自治下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开放时代》,2001年第3期。
    [4]赵战军、谢梅:《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化途径》,《农村经济》,2005年第12期。
    [5]刘建平、龚冬生:《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多中心体制探讨》,《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7期。
    [1]参见平新乔:《财政原理与比较财政制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0页。
    [2]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六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9页。
    [1]许彬:《公共经济学导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
    [2]许彬:《公共经济学导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0页。
    [3]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六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4]徐小青:《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
    [5]张军、何寒熙:《中国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改革后的变迁》,《改革》,1996年第5期。
    [1]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六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9页。
    [2]徐小青:《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版,第47-48页。
    [3]张军、蒋琳琦:《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迁:理论视角》,《世界经济文汇》,1997年第5期。
    [1]顾钰民:《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5页。
    [2]叶兴庆:《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1]徐志明主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版,第25-26页。
    [1]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8页。
    [1]国家统计局:《1954年我国农家收支调查报告》,统计出版社,1957年版。转引自郭瑞萍:《人民公社缘起的制度经济学分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2]叶扬兵:《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页。
    [1]《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59页。
    [2]黄道霞、余展、王西玉主编:《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178页。
    [3]陈吉元等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122页。
    [1]陈吉元等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第146页。
    [2]《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16页。
    [3]《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68页。
    [4]《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68页。
    [5]《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02页。
    [1]柳随年、吴敢群主编:《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国民经济(1953——195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6页。
    [1]沈延生:《中国乡治的回顾与展望》,《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1期。
    [2]陈永正、陈家泽:《论中国乡级财政》,《中国农村观察》,2004年第5期。
    [3]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
    [1]于建嵘:《岳村政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40-247页。
    [2]黄道霞、余展、王西玉主编:《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46页。
    [1]黄道霞、余展、王西玉主编:《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47页。
    [2]黄道霞、余展、王西玉主编:《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47页。
    [3]黄道霞、余展、王西玉主编:《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55页。
    [1]叶扬兵:《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第743-744页。
    [2]《当代中国农业合作化史》编辑室编:《中国农业合作化史资料》,1998年第3期,第7-24页。
    [1]《当代中国农业合作化史》编辑室编:《中国农业合作化史资料》,1989年第1期,第43页。
    [2]长治市农业合作史征编办公室整理:《长治区老合作社干部座谈会纪要》,《中国农业合作化使资料》,1989年第3期。转引自叶扬兵:《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第760页。
    [3]叶扬兵:《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第760-761页。
    [1]叶扬兵:《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第763页。
    [1]范守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恢复史(1949——1952)》,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第54-55页。
    [2]国家统计局:《伟大的十年》,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8页。
    [1]《中国农业年鉴1980》,农业出版社,1981年版,第41页。
    [2]高化民:《农业合作化运动始末》,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293页。
    [1]林毅夫等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9页。
    [2]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174页。
    [1]《陈云文集》第二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92-593页。
    [2]《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68页。
    [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280-281页。
    [4]据统计,农民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向国家提供的积累,从1952年到1986年是5823.74亿元,加上收缴的农业税1044.38亿元,两项合计6868.12亿元,约占农民所创造价值的18.5%。以后每年继续增加,到1994年,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为670亿元,加上农业和乡镇企业上交的税收,每年直接或间接为国家提供1000亿元的积累资金。参见郭书田:《再论当今中国农民问题》,《农业经济问题》,1995年第10期。
    [5]柳随年、吴敢群主编:《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国民经济(1953——195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7页。
    [1]《陈云文集》第二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97页。
    [2]国家统计局编:《伟大的十年》,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8页。
    [1]崔义田:《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卫生保健工作》,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出版,1956年版,第4-5页。
    [2]杨培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资金积累问题》,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6年版,第28-29页。
    [3]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90年代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98-199页。
    [4]国家统计局编:《伟大的十年》,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9页。
    [5]国家统计局编:《伟大的十年》,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81页。
    [1]白莎、万振凡:《当代中国户籍制度的成因考》,《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1]孔令栋:《权威与依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文史哲》,2001年第6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2-283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7页。
    [3]徐勇:《“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5页。
    [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3页。
    [3]《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7页。
    [4]楚成亚:《当代中国城市偏向政策的政治根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年第4期。
    [5]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133页。
    [6]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 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第857页。
    [1]楚成亚:《当代中国城市偏向政策的政治根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年第4期。
    [2]习仲勋:《关于西北地区农业互助合作运动》,1952年6月。《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史料》(下册),第340页。转引自李立志:《土地改革与农民社会心理变迁》,《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4期。
    [3]萧功秦:《意识形态创新与政治稳定》,《上海理论内刊》,1995年第2期,转引自吴毅:《人民公社时期政治稳定形态及其效应》,《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1]徐勇:《中国农民传统政治文化的双重性分析》,《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2]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编:《聚焦“三农”》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NO.5,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0页。
    [3]高云屏:《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文教工作》,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出版,1956年版,第14页。
    [4]徐勇:《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1]《陈云文集》第三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01页。
    [2]朱佳木主编:《陈云年谱》(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18页。
    [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295页。
    [4]《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309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3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8页。
    [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728页。
    [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209页。
    [1]秦闳韬:《走进难以忘却的时代——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诞生记实》,《中州古今》,2004年第1期。
    [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738-739页。
    [3]山东省档案馆编:《毛泽东与山东》,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93页。
    [4]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749页。
    [5]辛逸:《农村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6]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2-56页。
    [1]王玉贵、朱蓉蓉:《毛泽东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2]郭瑞萍:《人民公社缘起的制度经济学分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450页。
    [1]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2]陆学艺等:《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0-71页。
    [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824页。
    [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826页。
    [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三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661-664页。
    [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25页。
    [2]柳随年、吴敢群主编:《“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国民经济(1966——1976)》,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9页。
    [1]向萱培:《农村人民公社财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64年版,第94页。
    [2]孔令栋:《权威与依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下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文史哲》,2001年第6期。
    [1]《人民公社财政与财务管理》编写组编:《人民公社财政与财务管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2页。
    [1]叶兴庆:《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2]向萱培:《农村人民公社财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64年版,第93-95页。
    [3]包维和、傅占忠:《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财务管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5页。
    [1]辛逸:《农村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页。
    [2]辛逸:《农村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6页。
    [1]叶兴庆:《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33-634页。
    [2]叶兴庆:《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1]辽宁省农业局编:《艰苦奋斗勤俭办社 农村人民公社经营管理经验选编之二》,辽宁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4-27页。
    [2]辛逸:《农村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153页。
    [3]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9页。
    [1]林万龙:《中国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55页。
    [2]张兵、楚永生:《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探析》,《江海学刊》,2006年第5期。
    [1]进入公社化时期,农业生产的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而且出现了几次大的波动。其中,国家下大力发展的粮食生产的增长率20年内只有2%,比“一五”时期下降了近一半。如果按目前“台阶”的说法,1958年至1978年20年起点台阶是2亿吨,这期间低于这个产量的有7年,达到这个产量的又有7年,超过这个产量的只有6年,总产量增长8770万吨,平均每年增加439吨,只相当于维持这段时间里新增人口生活用粮,单产增加年均不足3公斤。参见肖冬连:《崛起与徘徊》,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2](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年版,第189页。
    [3]柳随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简史(1949——1983)》,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28页。
    [1]丛树海等主编:《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253页。
    [2]《中国经济年鉴1981》,第Ⅵ10——13页。转引自肖冬连:《崛起与徘徊》,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3]朱佳木主编:《陈云年谱》(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18页。
    [4]辛逸:《农村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1]卫生部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司编:《农村卫生文件汇编(1951——2000)》,2001年版,第27页。
    [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87页。
    [3]夏杏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考察》,《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5期。
    [4]辛逸:《实事求是地评价人民公社》,《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年第3期。
    [5]世界银行经济考察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年版,第65页。
    [1]世界银行经济考察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年版,第64页。
    [1]吴淼:《大故事中的小逻辑——一个生产队干部对人民公社的记述》,载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农村研究》2002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83-384页。
    [2]张德元:《我的农民父亲——纪念“分田”三十周年》,www.snzg.cn。
    [3]丛树海等主编:《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3-234页。
    [1]丛树海等主编:《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8页。
    [2]丛树海等主编:《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1页。
    [3]丛树海等主编:《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8页。
    [4]丛树海等主编:《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9页。
    [1]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1](英)李约瑟:《四海之内:东方和西方的对话》,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7页。
    [1]肖冬连:《崛起与徘徊》,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8-29页。
    [2]世界银行经济考察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年版,第65页。
    [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948页。
    [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711-712页。
    [2]于建嵘:《民主制度与中国乡土社会》,载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农村研究》2001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5页。
    [3]张厚安:《社会主义中国农村走向何方?——建国后农村社会改革的实践与反思》,载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农村研究》2004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页。
    [1]安徽凤阳县委政研室:《令人深思的小岗生产队——穷队实行大包干到户的变化》,载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编:《包产到户资料选》(二),内部资料,1981年版,第99-101页。
    [2]杜润生:《中国农村制度变迁》,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4页。
    [1]徐勇:《包产到户沉浮录》,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266-267页。
    [2]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1页。
    [3]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6-317页。
    [1]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1页。
    [1]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2页。
    [1]刘云龙:《民主机制与民主财政》,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版,第280页。
    [2]参见陈锡文主编:《中国农村公共财政制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版,第58-60页。
    [3]预算外财政收入与制度外财政收入不同,乡镇政府的预算外来源,主要以各种附加税为主。参见陈锡文:《中国农村公共财政制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
    [4]孙潭镇、朱钢:《我国乡镇制度外财政分析》,《经济研究》,1993年第9期。
    [1]马晓河主编:《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1]沙安文、乔宝云主编:《政府间财政关系》,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4-255页。
    [2]马晓河主编:《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3]陈锡文主编:《中国农村公共财政制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版,第211页。
    [1]樊纲将地方政府的各种自筹资金,称为“非规范收入”,包括各种集资、摊派、收费、配套费、捐款、借款等收入。这些收入既有从个人征集的,也有从企业征集的,基本上用于公共开支。实际上,他的“非规范收入”与孙潭镇、朱钢的“制度外财政”所包括的范围是相同的。参见樊纲:《规范“非规范公共收入”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经济工作导刊》,1995年第9期。
    [1]根据陶勇的研究,狭义的农民负担是指农民为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而承担的供给成本,它是与农民有关的公共产品的分摊。指的是农民按照法律、法规所承担的农业税收、“三提五统”、劳务(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以及对农民的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和乱罚款。广义的农民负担则是指农民向社会提供的一切经济和劳务的支出,除了狭义的农民负担所包括的内容外,还包括价格剪刀差、对农民土地经营权的侵害等所造成的农民负担。参见陶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3页。在本文,农民负担指的是狭义的农民负担。
    [2]朱守银:《农村基层制度创新与税费体制改革问题研究》,《经济研究参考》,1999年第88期。
    [3]于建嵘:《我国现阶段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6期。
    [1]据2007年10月1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2]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5页。
    [1]马晓河主编:《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页。
    [2]于建嵘:《我国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3]《农民增收潜力何在》,《人民日报》,1998年12月9日第2版。
    [4]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6页。
    [5]《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任重道远——访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2月27日第5版。
    [6]《今年城乡收入差距或达3.3:1将是历史最高值》,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5-12/01
    [1]参见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编:《聚焦“三农”》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NO.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1]在这些试点中,比较典型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大类:第一类为农村税费征实改革试验,如河北正定县、安徽太和县的改革。第二类为“费改税”式改革,如湖南武冈市的改革。第三类为“土地综合负担大包干”,如湖北省枣阳市扬挡镇的改革。参见马晓河主编:《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版,第41-42页。
    [2]《农民即将彻底告别农业税 国家财政已作相应安排》,新华网,2005年12月24日。http://www.gov.cn/jrzg/2005-12/24/content_136385.htm
    [1]程恩富、胡乐明:《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203页。
    [2]王小宁:《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与创新》,《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7期。
    [3]林万龙:《中国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130页。
    [1]林毅夫:《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9页。
    [2]蔡昉:《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3]张文成:《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城镇建设》,2005年第11期。
    [1]刘国光:《摒弃城市偏向工业优先旧战略实行城乡并重工农并举新战略》,《中国经贸导刊》,2003年第10期。
    [1]刘国光:《向实行“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分配原则过渡》,《中国经贸导刊》,2003年11期。
    [2]蔡昉:《城乡收入差距与制度变革的临界点》,《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3]陈锡文:《当前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若干矛盾与问题》,载《中国“三农”问题理论、实证与对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4]张宗斌、汤安中:《权力主导型分税制的内在缺陷及完善思路》,《现代经济探讨》,2006年第6期。
    [1]金人庆:《在纪念废止农业税条例暨全面取消农业税座谈会上的讲话》,《农村财政与财务》,2006年第3期。
    [2]陈锡文:《农民收入为何增长缓慢》,《农村农业农民》,2004年第1期。
    [1]《陈锡文指出: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形势严峻》,http://www.agri.gov.cn/zxbb/t20041110_270595.htm。
    [2]陈锡文:《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任重道远——访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2月27日第5版。
    [3]《中国农业年鉴2006》,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444页。
    [4]《中国农业年鉴2006》,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444页。
    [1]陈锡文:《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任重道远——访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2月27日第5版。
    [2]张晓山:《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编:《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NO.5》,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3]《中国农业年鉴2006》,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444页。
    [4]陈锡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问题》,《理论前沿》,2007年第1期。
    [1]魏婷婷、陈安来:《取消农业税对乡镇财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当代经理人》,2006年第6期。
    [2]袁金辉:《免征农业税带来的影响及对策》,《新东方》,2006年第5期。
    [3]韩学坤:《乡村债务成因及化解对策探析》,《东方企业文化》,2007年第3期。
    [1]尹慧敏:《减免农业税后乡村两级运转问题研究》,《东岳论丛》,2006年第2期。
    [2]王绍光:《乡镇财政的过去、现状及未来》,载《三农中国》,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期。
    [3]王绍光:《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的政治逻辑》,《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3期.
    [4]沙安文、乔宝云:《政府间财政关系》,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5页。
    [1]杨阳:《公共财政条件下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取向》,《前沿》,2006年第5期。
    [2]张晓山:《浅析“后农业税时期”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改革与发展》,《农村经济》,2006年第3期。
    [1]http://www.sina.com.cn,2007年03月12日,新华社。
    [2]吴忠民:《公共投入的三大漏斗》,《党政干部文摘》,2007年第6期。
    [1]黄坚:《“一事一议”:目标冲突与政策定位》,http://www.ahny.net/ReadNew.asp?NewsID=768。
    [2]罗兴佐、王琼:《一事一议难题与农村水利供给困境》,《调研世界》,2006年第4期.
    [1]《东北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危及粮食安全》,经济参考报,2007年4月10日第6版。
    [1]《公共财政:和煦阳光暖民心》,光明日报,2007年3月7日第5版。
    [1]刘书明:《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要标本兼治》,《时代财会》,2001年第9期。
    [2]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3月5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新华网,2007年3月17日。
    [1]截至2006年底,全市有4600多个行政村,据《济南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4页。
    [1]宫希魁:《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考》,《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6期
    [2]《日本专家比较中日农村“身份”问题阻碍中国农村发展》,参考消息,2007年1月20日第8版。
    [3]《户籍改革:难逃“换汤不换药”的困境?》,2007年4月2日,来源:新华网宁夏、河南、广东频道,http://news.xinhuanet.com/focus/2007-04/02/content_5880607.htm。
    [4]《户籍改革,要改“户口附带的社会利益”》,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3月15日第4版。
    [1]王文举 王莹:《利用“绿箱政策”促进我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财贸研究》,2006年第4期。
    [2]贾康:《转轨时代的执着追求贾康财经文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118页。
    [3]孙晓莉:《政府间公共服务事权配置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1]李贞:《义务制教育的公共产品定位》,《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贾康:《转轨时代的执着追求 贾康财经文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第155-156页。
    [2]贾康:《转轨时代的执着追求 贾康财经文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第132页。
    [1]庞海军:《适应公共财政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12期。
    [2]徐勇、项继权:《让公共财政更加阳光、健康》,《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徐勇:《农村微观组织再造与社区自我整合》,《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2]李群林:《农民组织化程度偏低的五大原因》,《小康》,2006年第7期。
    [3]王习明:《中国农民组织建设的现状》,《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9期。
    [4]刘豪兴主编:《农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5页。
    [5]李熠煜:《当代农村民间组织生长成因研究》,《人文杂志》,2004年第1期。
    [1]徐勇:《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2]程同顺:《农民组织与政治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4-135页。
    [1]徐勇:《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2]杜润生:《中国农村制度变迁》,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01页、311页。
    [3]于建嵘:《新农村建设需要新的农民组织》,《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杜润生:《中国农村制度变迁》,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0页。
    [1]迟福林:《我国改革发展新阶段的农民组织建设》,《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74期。
    [2]楚成亚、陈恒彬:《新时期农村民间组织生长机制研究——基于张高村民间组织建设实验观察》,《东南学术》,2007年第1期。
    [1]《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陈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
    [6]《陈云文集》第二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7]《陈云文集》第三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8]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9]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10]朱佳木主编:《陈云年谱》(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18页。
    [1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1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三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1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五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14]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5]徐勇:《包产到户沉浮录》,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16]徐勇、徐增阳主编:《乡土民主的成长——村民自治20年研究集萃》,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7]唐士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8]何菊芳:《公共财政与农民增收》,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19]林毅夫:《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编:《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N05聚焦“三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1]郭熙保:《农业发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2]林万龙:《中国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年版。
    [23]陆学艺等:《中国农村现代化道路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4]陶勇:《农村公共产品与农民负担》,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刘豪兴主编:《农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6]平新乔:《财政原理与比较财政制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7]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六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28]许彬:《公共经济学导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9]徐小青:《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版。
    [30]李彬:《乡镇公共物品制度外供给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1]杨红著:《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特殊论》,中国税务出版社,2006年版。
    [32]顾钰民:《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3]徐志明主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版。
    [34]史敬棠:《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史料》(上册),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版。
    [35]叶扬兵:《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
    [36]黄道霞等主编:《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
    [37]于建嵘:《岳村政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8]陈吉元等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
    [39]国家统计局:《伟大的十年》,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40]高化民:《农业合作化运动始末》,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41]范守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恢复史(1949——1952)》,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
    [42]林毅夫等著:《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3]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44]柳随年、吴敢群主编:《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国民经济(1953——195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5]崔义田:《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卫生保健工作》,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出版,1956年版。
    [46]杨培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资金积累问题》,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6年版。
    [47]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90年代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8]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
    [49]高云屏:《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文教工作》,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出版,1956年版。
    [50]山东省档案馆编:《毛泽东与山东》,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51]辛逸:《农村人民公社分配制度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
    [52]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3]安贞元:《人民公社化运动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54]柳随年、吴敢群主编:《“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国民经济(1966——1976)》,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5]向萱培:《农村人民公社财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64年版。
    [56]《人民公社财政与财务管理》编写组编:《人民公社财政与财务管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57]包维和、傅占忠:《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财务管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58]杨秋林 许树恩编著:《人民公社经济活动分析》,农业出版社,1982年版。
    [59]辽宁省农业局编:《艰苦奋斗勤俭办社 农村人民公社经营管理经验选编之二》,辽宁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60]肖冬连:《崛起与徘徊》,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1](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年版。
    [62]柳随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简史(1949——1983)》,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63]丛树海等主编:《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 版。
    [64]卫生部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司编:《农村卫生文件汇编(1951——2000)》,2001年版。
    [65]世界银行经济考察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年。
    [66]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农村研究》200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67]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8](英)李约瑟:《四海之内:东方和西方的对话》,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69]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2年版。
    [70]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编:《包产到户资料选》(二),内部资料,1981年版。
    [71]杜润生:《中国农村制度变迁》,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2]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73]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4]刘云龙:《民主机制与民主财政》,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版。
    [75]陈锡文:《中国农村公共财政制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版。
    [76]马晓河主编:《我国农村税费改革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版。
    [77]沙安文、乔宝云主编:《政府间财政关系》,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8]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9]程恩富、胡乐明:《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80]林毅夫:《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1]贾康:《转轨时代的执着追求贾康财经文萃》,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82]C·V布朗、P·M杰克逊著:《公共部门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3]程同顺:《农民组织与政治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4]高新军:《美国地方政府治理案例调查与制度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85]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编:《三农中国》,2005年第2期,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6]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编:《三农中国》,2006年第1期,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7]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编:《三农中国》,2006年第2期,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8]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编:《三农中国》,2006年第3期,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9]王浦劬、谢庆奎主编:《渐进政治改革中的政党、政府与社会》,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90]纪宝成、杨瑞龙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05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三农”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1]郑欣:《乡村政治中的博弈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92]黄祖辉等主编:《中国“三农”问题》,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3]程昆等主编:《新农村建设与三农问题》,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
    [94]金太军、赵晖等著:《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建构与调谐》,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5]郑杭生等著:《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96]王伟光:《利益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7]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98]程漱兰著:《中国农村发展:理论和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9]李秉龙等著:《中国农村贫困、公共财政与公共物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版。
    [100]樊胜根、张林秀编著:《WTO和中国农村公共投资》,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
    [1]陆学艺:《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3期。
    [2]叶兴庆:《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经济研究》,1997年第6期。
    [3]赵树凯:《乡镇政府的财政困扰》,《领导文萃》,2004年第1期。
    [4]赵树凯:《乡镇改革谈何容易》,《中国发展观察》,2006年第1期。
    [5]赵树凯:《体制折腾乡镇乡镇糊弄体制》,《中国发展观察》,2005年第11期。
    [6]党国英:《乡镇机构改革的问题与出路》,《小城镇建设》,2006年第3期。
    [7]党国英:《打破“永不合作”的社会均衡》,《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8]徐勇、项继权:《让公共财政更加阳光、健康》,《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9]徐勇:《农村微观组织再造与社区自我整合》,《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10]徐勇:《在乡镇体制改革中建立现代乡镇制度》,《社会科学》,2006年第7期。
    [11]徐勇:《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2]徐勇:《“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3]徐勇:《村民自治的深化:权利保障与社区重建》,《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4期。
    [14]徐勇:《中国农民传统政治文化的双重性分析》,《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15]徐勇:《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16]徐勇:《“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7]徐勇、项继权:《回到原点关注变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8]徐勇、项继权:《公民国家的建构与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华中师范大学 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9]于建嵘:《新农村建设需要新的农民组织》,《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20]孔令栋:《权威与依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文史哲》,2001年第6期。
    [21]蔡昉:《城乡收入差距与制度变革的临界点》,《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22]张晓山:《浅析“后农业税时期”中西部地区的农村改革与发展》,《农村经济》,2006年第3期。
    [23]吴毅:《人民公社时期政治稳定形态及其效应》,《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24]刘书明:《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要标本兼治》,《时代财会》,2001年第9期。
    [25]王习明:《中国农民组织建设的现状》,《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9期。
    [26]李熠煜:《当代农村民间组织生长成因研究》,《人文杂志》,2004年第1期。
    [27]宫希魁:《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考》,《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6期。
    [28]庞海军:《适应公共财政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12期。
    [29]胡继连、姜东晖:《“穷人经济学”与“三农”问题》,《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30]张丽娜:《WTO与我国农业财政政策导向》,《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年第6期。
    [31]杨阳:《公共财政条件下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取向》,《前沿》,2006年第5期。
    [32]刘国光:《向实行“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分配原则过渡》,《中国经贸导刊》,2003年11期。
    [33]陈锡文:《农民收入为何增长缓慢》,《农村农业农民》,2004年第1期。
    [34]陈锡文:《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问题》,《理论前沿》,2007年第1期。
    [35]蔡昉:《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36]张文成:《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城镇建设》,2005年第11期。
    [37]刘国光:《摒弃城市偏向工业优先旧战略实行城乡并重工农并举新战略》,《中国经贸导刊》,2003年第10期。
    [38]张宗斌、汤安中:《权力主导型分税制的内在缺陷及完善思路》,《现代经济探讨》,2006年第6期。
    [39]金人庆:《在纪念废止农业税条例暨全面取消农业税座谈会上的讲话》,《农村财政与财务》,2006年第3期。
    [40]孙潭镇、朱钢:《我国乡镇制度外财政分析》,《经济研究》,1993年第9期。
    [41]樊纲:《规范“非规范公共收入”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经济工作导刊》,1995年第9期。
    [42]朱守银:《农村基层制度创新与税费体制改革问题研究》,《经济研究参考》,1999年第88期。
    [43]于建嵘:《我国现阶段农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6期。
    [44]于建嵘:《我国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45]辛逸:《实事求是地评价人民公社》,《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年第3期。
    [46]夏杏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考察》,《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5期。
    [47]张兵、楚永生:《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探析》,《江海学刊》,2006年第5期。
    [48]王玉贵、朱蓉蓉:《毛泽东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49]秦闳韬:《走进难以忘却的时代——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诞生记实》,《中州古今》,2004年第1期。
    [50]李立志:《土地改革与农民社会心理变迁》,《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4期。
    [51]楚成亚:《当代中国城市偏向政策的政治根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年第4期。
    [52]白莎、万振凡:《当代中国户籍制度的成因考》,《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53]郭书田:《再论当今中国农民问题》,《农业经济问题》,1995年第10期。
    [54]《当代中国农业合作化史》编辑室编:《中国农业合作化史资料》,1998年第3期。
    [55]《当代中国农业合作化史》编辑室编:《中国农业合作化史资料》,1989年第1期。
    [56]陈永正、陈家泽:《论中国乡级财政》,《中国农村观察》,2004年第5期。
    [57]沈延生:《中国乡治的回顾与展望》,《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1期。
    [58]郭瑞萍:《人民公社缘起的制度经济学分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59]张军、蒋琳琦:《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迁:理论视角》,《世界经济文汇》,1997年第5期。
    [60]程又中、陈伟东:《国家与农民:公共产品供给角色与功能定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61]张晓山:《告别农业税后的三农问题》,《中国税务》,2005年第8期。
    [62]刘义强:《建构农民需求导向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63]黎炳盛:《村民自治下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开放时代》,2001年第3期。
    [64]李昌平:《我对乡镇改革的一点意见》,《领导文萃》,2005年第3期。
    [65]吴理财、朱红萱:《乡镇改革:乡镇干部的所思所想》,《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11期。
    [66]党国英:《乡镇机构改革的问题与出路》,《小城镇建设》,2006年第3期。
    [67]徐勇:《县政、乡派、村治:乡村治理的结构性转换》,《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68]赵树凯:《乡镇政府之命运》,《中国发展观察》,2006年第7期。
    [69]于建嵘:《乡镇自治:根据与路径》,《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6期。
    [70]赵战军、谢梅:《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化途径》,《农村经济》,2005年第12期。
    [71]刘建平、龚冬生:《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多中心体制探讨》,《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7期。
    [72]辛波、杨海山:《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革》,《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73]阳立高、张四梅:《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创新研究》,《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3期。
    [74]刘建平、何建军、刘文高:《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公共品供给能力下降的现象及对策分析——基于湖北省部分地区的调查》,《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5期。
    [75]陶勇:《农村公共产品与农民负担问题探索》,《财贸经济》,2001年第10期。
    [76]陈永新:《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创新》,《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77]秦庆武:《加快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东岳论丛》,2005年第4期。
    [78]王玉华、赵宇:《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探讨》,《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
    [79]张军、何寒熙:《中国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改革后的变迁》,《改革》,1996年第5期。
    [80]樊胜根、 张林秀、 张晓波:《中国农村公共投资在农村经济增长和反贫困中的作用》,《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1期。
    [81]徐斌:《中国的经济转轨与财政联邦主义分析框架》,《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9期。
    [82]孙晓莉:《政府间公共服务事权配置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83]吴忠民:《公共投入的三大漏斗》,《党政干部文摘》,2007年第6期。
    [84]楚成亚、陈恒彬:《新时期农村民间组织生长机制研究——基于张高村民间组织建设实验观察》,《东南学术》,2007年第1期。
    [85]鄢奋:《福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化的分析与思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7期。
    [86]李贞:《义务制教育的公共产品定位》,《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4 期。
    [87]罗兴佐、王琼:《一事一议难题与农村水利供给困境》,《调研世界》,2006年第4期。
    [88]王绍光:《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的政治逻辑》,《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3期。
    [89]魏婷婷、陈安来:《取消农业税对乡镇财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当代经理人》,2006年第6期。
    [90]袁金辉:《免征农业税带来的影响及对策》,《新东方》,2006年第5期。
    [91]韩学坤:《乡村债务成因及化解对策探析》,《东方企业文化》,2007年第3期。
    [92]尹慧敏:《减免农业税后乡村两级运转问题研究》,《东岳论丛》2006年第2期。
    [1]《中国农业年鉴1980》
    [2]《中国农业年鉴2006》
    [3]《中国统计年鉴2005》,
    [4]《中国统计年鉴2006》
    [5]《中国财政年鉴2006》
    [1]中国农村研究网www.ccrs.org.cn
    [2]三农中国www.snzg,cn
    [3]中国乡村发现网www.zgxcfx.co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