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西方学术发展史上,国家学术机构及其院士制度的出现与近代科学研究的发展程度密不可分,且成为一国学术专业化、职业化和体制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于西方学术机构及其院士制度的源流及变迁,中国人经历了一个漫长和逐步深入的认知过程。至民国初年,由于西学输入的不断深化,一些学人积极主张仿效和移植西方院士制度。尽管这一动议受到学术基础薄弱、专业人才匮乏、外部环境限制等因素影响,迟迟未能付诸实行,但为之后的学术体制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建议。自20世纪30年代起,随着中央研究院及其评议会组织的先后建成与日渐完善,中国学术基本确立了以政府扶持为主导的体制模式,并逐步实现从传统至现代、由幼稚趋于成熟的转型。在此期间,中央研究院采取循序渐进的方针,一贯致力于国家学院体制的建设工作,尝试借鉴、模仿乃至创新西方院士制度,诸如设置名誉会员、评议会等。直至1948年,中央研究院结合本国国情,自主创建了中国院士制度,成功选举首届81名院士,并主持召开首届院士会议,以切实履行院士职能。这在中国学术发展史上无疑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标志着以院士为主体的国家学院体制化建设的最终完成,及中国现代学术体制化建构趋于成熟。
     中央研究院在40年代酝酿创建院士制度,实际是积极与消极、内与外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积极方面,一是中央研究院蔡元培、朱家骅等领导者们自建院之初就认识到设置院士是完善国家学院体制乃至中国学术体制的一个必要环节;二是民国时期中国学术的长足发展,及各学科研究基础的基本奠定,直接促成了大批学术精英的聚集与领军人物的崛起,进而为中国院士制度的创建提供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和充足的人才储备;三是随着中外学术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中央研究院与英国皇家学会、美国全国科学院等西方学术机构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对其自主创建中国特色的院士制度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四是民族主义语境下的学术独立观念成为中央研究院革新学院体制的一大动力,以树立我国在国际间的学术组织。消极方面,中央研究院虽设有多个研究所和评议会,但仍偏重于院内的自主研究和审议工作,对外尚不足以代表全国。加之遭受抗战的严重摧残,评议会年会一再延期,战前议决的一些重要议案也多未付诸施行,中央研究院指导、联络、奖励全国学术研究的职能已在无形中受到极大削弱。在面临自身不足的同时,中央研究院又受战时统制政策、朱家骅与陈立夫间派系矛盾等因素的影响,遭遇教育部的多方压制与竞争,甚至几于被裁撤兼并,处境异常艰难。这加剧了中央研究院维护学术领导地位的危机意识,谋求自身体制改革已是势在必行,建立新型的中国化的院士制度随即提上议事日程。
     1941年至1948年的8年间,中央研究院创建院士制度的渐进过程,实际经历了提出与确立、立法、筹备、候选人提名、资格审查、正式选举等多个步骤。总体而言,中央研究院主导的首届院士选举活动,尽可能地克服了战乱频仍、经济崩溃、政治腐败等客观条件的不利影响,取得了圆满成功,基本反映了当时中国学术界的整体概貌和最高水平,进而成为学术共同体内自主选举的一个成功典范。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四大关键因素,即保障院士候选人提名的广泛性与集中性,坚持提名、审查及选举过程中的谨慎态度与民主原则,树立客观、理性的学术标准,恪守学术独立与自主选举的理念。首届院士选举在确立起公正性和合理性的同时,也因属首创,个别条款欠妥,加之受到学界内的门户之见,及多年战乱、交通隔绝、信息传递迟滞等因素的影响,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诸如部分优秀学者的漏选,少数院士资格的浮夸及提名途径的异化。
     院士制度作为中国现代学术建制的重要一环,尽管迟至1948年才得以建立,且因政权更替而一度中断,但基本承袭了民国时期学术发展的主要成就,又对建国后大陆及台湾地区的相关制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于当今学术界亦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During the History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in the West, the emergence of National academic institutions and academician system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he two became an important sign which stand for specialization,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National academic. Towards the origins and changes of Western academic institutions and academician system, Chinese people's perception has experienced a long and gradual process. In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as the input of Western learning deepening, some scholars actively advocated to follow and transplant the Western academician system. Although this proposal was influenced by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weak academic foundation, lack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restrictions o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it didn't implement for a long time. But for the following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institutions, it provided a reliable proposal. Since 1930s, Along with Academia Sinica and the Council built and improved gradually, Chinese academic had established the government support lead system model, And achiev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fromimmature to mature. During this period, academia sinica took the step by step policy, committed to building the National academic system, tried to learn, imitate and even innovate Western academic system, such as setting honorary members and the Council. Until 1948, academia sinica created Chinese academician system independently combined with our national conditions, elected the first 81 academicians successfully, and hosted the first Academy meeting, in order to perform academicians'functions practicality. This is an important milestone i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inese academic, marks the final completion of the institutionalized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academic system which keeping academicians as the mainstay, and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odern academic system drive to maturity.
     Academia Sinica began to establish academician system in 1940s, dependented on multiple factors which including positive side and negative side, in side and out side. As the positive aspects, first, Leaders like Cai Yuanpei and Zhu Jiaye recognized setting academicians was a necessary section to improve the National academic system even the Chinese academic system; Seco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a solid foundation laid for research basis of subjects, directly contributed to the aggreg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elite and the rise of leaders, and then providing a solid academic foundation and adequate reserve of talents for the creation of the Chinese academician system; Third, accompanying with the frequent exchange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academic, Academia Sinica maintained close ties with the western academic institutions like the Royal Society of England and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United States, This encouraged Academia Sinica to Create their own system independentl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ur, in contextual meaning of Nationalism, the concept of academic independence became a major driving force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of the Academia Sinica, so as to establish our academic organiz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As the passive aspects, although Academia Sinica had a number of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councils, but it still laid particular stress on the Sinica's own research and deliberations, it was not enough to representative of the whole country. Combined with the baneful influence by anti-Japanese war, annual Council had repeatedly postponed, some important decisions before the war did not achieve the motion, the Academia Sinica's functions as guidance, communication, reward of the national academic research were greatly weakened. While facing its own shortage, Academia Sinica also enslaved to Wartime control policy and factional contradiction between Zhu Jiaye and Chen Lifu, encountered Ministry of Education's multi-faced repression and competition, even neared to dissolved, the situation was exceptional difficult. This exacerbated the Academia Sinica's crisis sense of maintain the academic leadership, to seek its own reform is inevitable, to establish a new system of Sinicized academician system put on the agenda.
     From 1941 to 1948 in 8 years, the gradual process to create academician system, actually experienced multiple steps like propose and determine, legislation, preparation, nomination of candidates, qualification, election. Overall, the first academician election led by Academia Sinica, as much as possible to overcome the frequent as wars and economic collapse, political corruption and other adverse effects of objective conditions, got a valuable success, reflected the general picture and the highest academic level of Chinese academia at that time, and then became a success story of self-election 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 The reason, including four key factors:to protect the extensiveness and concentration of academician nomination; persisting cautious attitude and democratic principles in the nomination, review, and electoral process; to establish the objective, rational academic standards; abide by the concept of academic independence and self-election. The first academician election established the rationality and the justice, but in the same time, as a pioneering work, it also influenced by some factors, for instance, several articles'defect, bias within the academia circles, many years of war, traffic isolation, and the delay of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So there were some shortcomings, such as the omit of some outstanding scholars, and the inconsequence of a few academician's qualification and elec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Academy system, although academician system established as late as 1948, and interrupted by regime change at once, but it succeed to inherit the main achievement of academic development in the period of Republic of China, moreover, it has a certain influence upon the related systems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For today's academic circles it also has a profound inspiration.
引文
1《科学学研究》,1985年第2期,第89-109页。
    2哈佛大学博士论文,1998年。
    3《中国学术》,2003年第3期,第173-213页。
    4《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册,第1-50页。
    5《中国科技史料》,1988年第2期,第70-73页。
    6董光壁主编: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44-548页。
    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3年第22期下,第233-254页。
    8《历史档案》,1990年第22期,第12、55-69页。
    9《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年第5期,第71-76页。
    10《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3期,第218-231页。
    11《民国档案》,1997年第1期,第109-114页。
    12《历史档案》,1984年第15期,第109-114页。
    1《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三次年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57;竺可桢:《竺可桢日记》,第2册,1946年10月20至24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74-976页。
    2《史林》,2005年第6期,第88-100页。
    3《历史学研究》,2006年第2期,第78-86页。
    4《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年第1期,第33-49页。
    5《中国科技史杂志》,2007年第1期,第1-19页。
    6《中国科技史杂志》,2008年第4期,第326-343页。
    7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编:《一九四O年代的中国》,下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025-1043页。
    8《科学时报》,2005年6月6日。
    9《自然杂志》,2004年第4期,第242-248页。
    10《书屋》,2005年第2期,第50-54页。
    11《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4期,第84-89页。
    12《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第89-92页。
    13《科教文汇》,2007年第1期,第197-198页。
    1《开放时代》,2005年第6期,第51-64页。
    1《皇家学会实录》(Record of The Royal Society).见《外国科学社及本社之历史》,任鸿隽著,樊弘业、张久春选编:《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上海科技教育2002年版,第98页。
    2格雷沙姆学院建于1597年,是遵照托马斯·格雷沙姆爵士的遗嘱,而设的一所以科学教育为主的学院。一经成立,即成为17世纪上半叶英国科学活动的主要中心。
    3清教徒源于拉丁文Purus,意为清洁,是欧洲宗教改革后期在英国出现的一支新教教派,旨在清除英国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
    4 C. R. Weld:History of the Royal Society. Vol.Ⅰ, p.31-33见《外国科学社及本社之历史》,《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第96页。
    1《英国皇家学会史》,第8页。
    1参见《英国皇家学会史》,第9、52页。
    2转引自姜鹏飞:《历史上的英国皇家学会》,《历史月刊》第240期,(台北)历史智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4-12页。
    3《英国皇家学会史》,第27-28页。
    1参见《英国皇家学会史》,第32-33页。
    2[美]刘易斯·柯塞(Lewis Coser)著,郭方等译:《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页。
    3《英国皇家学会史》,第43-44页。
    4《英国皇家学会史》,第55页。
    1《英国皇家学会史》,第50页。
    2亨利·莱昂斯则根据学会的记录,统计1663年11月30日会员人数为137人。详见《英国皇家学会史》,第68页。
    3参见附录Ⅲ《1665年-1940年每五年中平均每年的一般会员与外国会员的数量(1)》,《英国皇家学会史》,第363页。
    4参见附录Ⅲ《1665年-1940年每五年中平均每年的一般会员与外国会员的数量(1)》,《英国皇家学会史》,第363页。
    5参见《英国皇家学会史》,第92页。
    1《英国皇家学会史》,第67页。
    2私人捐赠极少,且.主要以实物形式捐赠,如私人收藏品等。皇家学会需花费金钱和人力予以保管,无形中增加了经济负担。
    3参见《英国皇家学会史》,第68、91、93、102、138页。
    1参见附录Ⅱ《科学家会员专业分布(一)》,《英国皇家学会史》,第360页。
    2数据源自附录Ⅲ《1665年-1940年每五年中平均每年的一般会员与外国会员的数量(1)》,《英国皇家学会史》,第363页。
    1参见《英国皇家学会史》,第156页。
    2参见《英国皇家学会史》,第257页。
    3参见《英国皇家学会史》,第157页。
    4参见《英国皇家学会史》,第207页。
    1参见表《每年的收入:(1781-1820)》,《英国皇家学会史》,第254页。
    2《英国皇家学会史》,第189页。
    1参见附录Ⅱ《不同成份的会员人数比较表》,《英国皇家学会史》,第359页。
    2参见《英国皇家学会史》,第250页。
    1参见附录Ⅱ《平均每年理事人数、学会平均每年会议数量与平均每次出席会议人数一览表》,《英国皇家学会史》,第362页。
    2参见附录Ⅱ《科学家会员专业分布(二)》,《英国皇家学会史》,第361页。
    3参见附录Ⅱ《不同成份的会员人数比较表》,《英国皇家学会史》,第359页;附录Ⅲ《1665年-1940年每五年中平均每年的一般会员与外国会员的数量(1)》,《英国皇家学会史》,第363页。
    4参见附录Ⅲ《1665年-1940年每五年中平均每年的一般会员与外国会员的数量(1)》,《英国皇家学会史》,第363页。
    1 参见附录Ⅱ《平均每年理事人数、学会平均每年会议数量与平均每次出席会议人数一览表》,《英国皇家学会史》,第362页。
    2 参见附录Ⅲ《1665年-1940年每五年中平均每年的一般会员与外国会员的数量(1)》,《英国皇家学会史》,第363页。
    1 参见《英国皇家学会史》,第294页。
    2 参见《英国皇家学会史》,第303页。
    1 参见《英国皇家学会史》,第312页。
    2 皇家学会的会员分为皇家会员、一般会员(英籍)和外国会员三类,其中皇家会员只产生于皇族,不定期选举,入会条件十分宽松。如1833年,学会即包括11名皇家会员。在1874年以前,贵族和枢密院官员享受特许入会的待遇,后改行一般会员的选举程序。
    3 数据源自附录Ⅲ《1665年-1940年每五年中平均每年的一般会员与外国会员的数量(1)》,《英国皇家学会史》,第363页。
    1 参见附录Ⅱ《平均每年理事人数、学会平均每年会议数量与平均每次出席会议人数一览表》,《英国皇家学会史》,第362页。
    2 参见《英国皇家学会史》,第333、334页。
    1 [英]梅尔茨(John Theodore Merz)著,周昌忠译:《十九世纪欧洲思想史》,第1卷,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7页。
    2 参见[法]伏尔泰:《哲学通信》,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版,第136页。
    3 参见《十九世纪欧洲思想史》,第1卷,第87页。
    1 《哲学通信》,第132页。
    1 “法兰西研究院”,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 《中国大百利全书》(第二版),第6卷,中国火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年版,第191页。
    2 “法兰西研究院”,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第6卷,第191页。
    1 (法)白晋著,马绪祥译:《康熙帝传》,《清史资料》,第1辑,第228、229、230页。原天主教北堂图书馆内,仍保存着众多法国皇家科学院的杂志、法国科学家的书籍及大量仪器。
    2 引自韩琦:《“格物穷理院”与蒙养斋——17、18世纪之中法科学交流》,《法国汉学》,1999年第4辑,第317页。
    3 引自韩琦:《“格物穷理院”与蒙养斋——17、18世纪之中法利学交流》,《法国汉学》,1999第4辑,第317页。
    4 [德]夏瑞春编,陈爱政等译:《德国思想家论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8-9页。
    1 韩琦、张晨光:《中国科学技术的西传及其影响(1582-1793)》,第20、23页。
    2 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档案馆,vol.479,p.33。引自韩琦、张晨光:《中国科学技术的西传及其影响(1582-1793)》,第20页。
    3 (法)白晋著,马绪祥译:《康熙帝传》,《清史资料》,第1辑,第238-239页。
    4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艺术一》,卷五百零二,列传二百八十九,第46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778页。
    5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艺术三》,列传二百九十一,“唐岱”,第46册,第3811页。
    6 (美)A·W·恒慕义主编:《清代名人传略(选)》,杜文凯编:《清代西人见闻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91页。
    1 赵晨译:《康熙皇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1页。又参见(法)白晋著,马绪祥译:《康熙帝传》,《清史资料》,第1辑,第248页。
    2 参见韩琦、张晨光:《中国科学技术的西传及其影响(1582-1793)》,第26页。
    1 韩琦、张晨光:《中国科学技术的西传及其影响(1582-1793)》,第35页。
    2 郭嵩焘:《郭嵩焘日记》(光绪时期上),第3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25页。
    1 郭嵩焘:《郭嵩焘日记》(光绪时期上),第3卷,第567-568页。
    2 郭嵩焘:《郭嵩焘日记》(光绪时期上),第3卷,第577页。
    3 儒莲自1832年开始担任法兰西学院汉语讲座教授,直至1873年去世,历时四十余年。在此期间,他先后翻译了《盂子》、 《灰阑记》、 《赵氏孤儿记》、 《白蛇精记》等多部著作。
    1 掌院学士始设于顺治十五年,为清朝正式官制之一,官位从二品。掌院之“院”意指翰林院,掌院学士则指翰林院主官。掌院学士多以大学士或尚书、侍郎兼任,包括满、汉各一人,下设侍读、侍讲学士、修撰、编修、检讨等职。
    2 王韬: 《法国儒莲传》, 《韬园文录外编》,卷11,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278页。
    3 严复: 《原强修订稿》,王拭主编: 《严复集》,第1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7页。
    4 严复: 《天演论·论十一》,王拭主编: 《严复集》,第5册,第1384页。
    5 (英)亚当·斯密著,严复译: 《原富》,下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35-636页。
    1《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康有为撰,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10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9、80页。
    2 (加)许美德(Ruth Hayhoe)著,许洁英主译:《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7页。
    3 马相伯:《函夏考文苑文件十种·仿设法国阿伽代米之意见》,朱维铮主编:《马相伯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4页。
    4 马相伯:《函夏考文苑文件十种·函夏考文苑议》,朱维铮主编:《马相伯集》,第124页。
    5 马相伯:《函夏考文苑文件十种·函夏考文苑议》,朱维铮主编:《马相伯集》,第124页。
    6 马相伯:《函夏考文苑文件十种·仿设法国阿伽代米之意见》,朱维铮主编:《马相伯集》,第134页。
    1马相伯:《函夏考文苑文件十种·函夏考文苑议》,朱维铮主编:《马相伯集》,第125页。
    2马相伯:《函夏考文苑文件十种·函夏考文苑议》,朱维铮主编:《马相伯集》,第124页。
    3马相伯:《函夏考文苑文件十种·函夏考文苑议》,朱维铮主编:《马相伯集》,第124、125页;马相伯:《函夏考文苑文件十种·仿设法国阿伽代米之意见》,朱维铮主编:《马相伯集》,第134-135页。
    4马相伯:《函夏考文苑文件十种·仿设法国阿伽代米之意见》,朱维铮主编:《马相伯集》,第134、135页。
    5马相伯:《函夏考文苑文件十种·函夏考文苑议》,朱维铮主编:《马相伯集》,第128页。
    6马相伯:《函夏考文苑文件十种·仿设法国阿伽代米之意见》,朱维铮主编:《马相伯集》,第135、136页。
    1马相伯:《函夏考文苑文件十种·函夏考文苑议》,朱维铮主编:《马相伯集》,第128页。
    2马相伯:《函夏考文苑文件十种·致总统府秘书厅》,朱维铮主编:《马相伯集》,第130页。
    3马相伯:《函夏考文苑文件十种·仿设法国阿伽代米之意见》,朱维铮主编:《马相伯集》,第136页。
    1《科学家人数与异国文化之关系》,任鸿隽著,樊弘业、张久春选编:《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上海科技教育2002年版,第34页。
    2拉瓦谢即拉瓦锡(A.-L. Lavoisier),法国著名化学家,近代化学的奠基人之一。1765年当选为皇家科学院院士,在1794年法国大革命中遇害。
    3《近世化学家列传》,《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第79页。
    4《外国科学社及本社之历史》,《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第93-94页。
    5《外国科学社及本社之历史》,《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第95页。
    1《外国利学社及本社之历史》,《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第98、99、100页。
    2《外国科学社及本社之历史》,《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第100页。
    3《外国科学社及本社之历史》,《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第101页。
    4《外国科学社及本社之历史》,《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第101页。
    1《外国科学社及本社之历史》,《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第102页。
    2《外国科学社及本社之历史》,《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第103页。
    3《外国科学社及本社之历史》,《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第95页。
    1 《外国科学社及本社之历史》,《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第104页。
    2《外国科学社及本社之历史》,《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第104-105页。
    3《外国科学礼及本社之历史》,《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第105页。
    4任鸿隽:《中国科学礼之过去及将来》,《科学》第8卷第1期,1923年1月,第9、3页。
    5任鸿隽:《中国科学社之过去及将来》,《科学》第8卷第1期,1923年1月,第2页。
    1杨铨:《学会与科学》,《科学》第1卷第7期,1915年7月,第707页。
    2杨铨:《学会与科学》,《科学》第1卷第7期,1915年7月,第707-708页。
    1杨铨:《学会与科学》,《科学》第1卷第7期,1915年7月,第709-710页。
    1杨铨:《学会与科学》,《科学》第1卷第7期,1915年7月,第710-711页。
    2杨铨:《学会与科学》,《科学》第1卷第7期,1915年7月,第707、711页。
    3杨铨:《学会与科学》,《科学》第1卷第7期,1915年7月,第707、711页。
    4《北大授予班乐卫名誉学位礼闭会词》(1920年8月31日),蔡元培著,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42页。
    1《本社请拨赔款关税上政府说帖并计划书》,《科学》第8卷第2期,1923年2月,第192、193页。
    2《议员建议创设国立科学院》,《科学·科学杂俎及新闻》第8卷第2期,1923年2月,第199、200、201页。
    1牛顿曾于1700至1727年间,连任皇家学会会长。博伊尔即Robert Boyle,曾发现博伊尔定律,被誉为化学之父。他是伦敦皇家学会创始人之一,1663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680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会长。
    2罗志希:《科学与玄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1、52页。
    1《国立中央研究院过去工作之回顾及今后努力之标准》,《中央研究院为中央周报编写过去工作之回顾及今后之计划》,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63。
    2《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条例修正草案》,《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及所属各所组织法历年修订本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17。
    3《1934年7月19日立中央研究院致本院各所》,《中央研究院调查各国学术研究机关组织及工作内容案》,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252。
    4《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条例原则(说明)》,《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条例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分类号2,案卷号122。
    1《1942年1月25日吕炯致叶企孙函》,《中央研究院吕炯介绍苏联科学院、德国威廉皇帝学会组织概况》,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489。
    1上述引文均见吴学周:《我国战后科学研究计划刍议》,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413。
    2《呈国民政府主席蒋》,《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及所属各所组织法历年修订本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17;《国立中央研究院概况》,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
    3《国立中央研究院成立二十年概况》,《中央研究院成立二十周年概况原稿》,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69。
    4朱家骅:《备向中央党部纪念周工作报告稿》,《中央研究院成立二十周年概况原稿》,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69。
    1壬寅学制抑或癸卯学制几乎全部照搬日本学制。前者将大学堂的学科分为政治、文学、格致、农业、工艺、商务、医术7科;后者则改为经学、政法、文学、医、格致、农、工、商8科,各学科下设诸多门类,门类之下又包含多种课程。如格致科即分为算学、星学、物理学、化学、动植物学、地质学6门,其中算学一门又包括几何学、代数学、函数论、微分积分等课程。
    2蔡元培:《大学令》,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57页。
    3《教育部公布大学规程令》,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教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14页。
    4《教育部公布专门学校令》,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1年版,第639页。
    1《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丁编。转引自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96页。
    2 左玉河:《中国近代学术体制之创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3页。
    3《何谓文化》,《蔡元培教育论集》,第283页。
    1《中国现代大学观念及教育趋向》,《蔡元培教育论集》,第397页。
    2参见周予同:《中国现代教育史》,良友图书公司1934年版,第223-224页。
    3《十五年来我国大学教育之进步》,《蔡元培教育论集》,第411页。
    4参见郑世兴:《中国现代教育史》所附“统计表”,台北三民书局1981年版,第146页。
    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教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99-203页。
    1朱家骅:《中国大学教育的现状及应行注意各点》,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81、284页。
    2国联教育考察团:《中国教育之改进》,国立编译馆1932年版,第159页。
    3《十五年来我国大学教育之进步》,《蔡元培教育论集》,第412页。
    4《中国现代大学观念及教育趋向》,《蔡元培教育论集》,第396、397页。
    5《三十五年来中国之新文化》,《蔡元培教育论集》,第522页。
    1地质调查所编:《地质调查所沿革事略》,1922年7月,第1页。
    2《中国地质研究所概况》,1931年3月,第1、2页。转引自张剑:《中国近代科学与科学体制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1页。
    3夏湘蓉、王根元:《中国地质学会史(1922-1981)》,地质出版社1982年版,第35页。
    4《中国的中央研究院与科学研究事业》,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7卷,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5页。
    5《中国地质调查所概况》1931年3月,第3-4页。转引自张剑:《中国近代科学与科学体制化》,第222页。
    1胡适:《这一周》,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40页。
    2《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概况——第一次十年报告》,中国科学公司1933年。
    1薛攀皋:《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中国最早的生物学研究机构》,《中国科技史料》第13卷第2期,1992年2月,第52页。
    2蔡元培:《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筹募基金启事》,高平叔主编:《蔡元培论科学与技术》,河北技术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82页。
    3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6编《学术文化》,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年影印本,第796页。
    1中国科学社编:《中国科学社概况》,中国科学社1931年版,第1页。
    2任鸿隽:《中国科学社社史简述》,《中国科技史杂志》1983年第1期,第3页。
    3任鸿隽:《中国科学社社史简述》,《中国科技史杂志》,1983年第1期,第3页。
    1吴学周:《我国战后科学研究计划刍议》,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413。
    2胡升华:《20世纪上半叶中国物理学史》,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年。转引自张逢:《吴有训的X射线研究与“学术独立”》,《利学学研究》2007年第2期,第242页。
    1《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1400页。转引自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第606页。
    1《抗战前之高等教育》,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编:《革命文献》第56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1年版,第93-94页。
    2《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1407页。
    3《大学研究院统计表》,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二),第1385-1386页;《中国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教育工作报告》, 《革命文献》,第53辑, (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1年版,第174-178页; 《全国高等教育概况》, 《革命文献》第56辑,第153-156页。
    4《抗战前之高等教育》,《革命文献》第56辑,第76页。
    5《抗战前之高等教育》,《革命文献》第56辑,第157、158页。
    6国联教育考察团:《中国教育之改进》,国立编译馆1932年版,第158页。
    1关于中央研究院,笔者将在本章第三节中进行重点论析,此处不作赘述。
    2《国立北平研究院组织规程》(1935年6月20日),《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366-1367页。
    1林文照:《北平研究院的建立与发展》,董光璧主编:《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62页。
    2《国立北平研究院十年来工作概况》(1928年11月-1938年11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375页。
    1蔡元培:《中央研究院与中国科学研究概况》,《蔡元培全集》,第8卷,第166-167页。
    1《国民党四川省党部呈送中国西部科学院组织大纲董事会简章及董事一览表等文件》,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二),第1388页。
    1参见黄建中: 《十年来的中国高等教育》,中国文化建设协会编: 《十年来的中国》,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版,第528页; 《蔡元培在中央党部总理纪念周上报告中央研究院与中国科学研究之概况》(1935年11月4日),《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二),第1345页。
    2黄宗甄:《十年来的中国科学界》,上海民本出版公司1948年版,第3、4页。
    1《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1400页。
    2黄宗甄:《十年来的中国科学界》,上海民本出版公司1948年初版,第6、8-9页。
    3竺可帧:《竺可桢日记》,第1册,1945年7月23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53页。
    1黄宗甄:《十年来的中国科学界》,第12页。
    2《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1401页。
    3周维权:《对大学工程教育的一点意见》,天津《大公报》,1948年6月9日。
    4黄国璋:《科学工作者要联合起来——庆祝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北平分会成立》,天津《大公报》,1948年3月24日。
    5这一学者群体专指民国时期在现代教育体制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中国第一批现代知识分子的一部分,即由西方引入新的治学方法,从事中国现代各类学科建设及专门化研究的职业学者。清末时期既已成名的传统学人诸如梁启超、章炳麟、王国维等,不在本文考察之列。
    1社评:《学术界与国家问题》,天津《大公报》,1935年3月21日。
    2国联教育考察团:《中国教育之改进》,国立编译馆1932年版,第158页。
    3《中国科学社概况》,中国科学社1931年版,第4、6页。
    1《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61页。
    2吴有训:《学术独立工作与留学考试》,《独立评论》第151号,1935年5月19日,第35、36页。
    3蔡元培:《为请保留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呈总统府文》,《晨报》,1922年6月11日。
    1姜春发:《黄汲清》,《科学家传记大辞典》编辑组:《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第1集,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42-362页。
    2石宝琦、潘云唐:《翁文灏》,《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第1集,第334-345页。
    3《中国的中央研究院与科学研究事业》,《蔡元培全集》,第7卷,第47页。
    1刘咸: 《科学史上之最近二十年》,刘咸主编: 《中国科学二十年》, 《民国丛书》第1编(90),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版,第15页。
    2《中央研究院与中国科学研究概况》, 《蔡元培全集》,第5卷,第379页。
    3卢于道:《二十年来之中国动物学》, 《中国科学二十年》, 《民国丛书》第1编(90),第203、207、209-211页。
    4杨惟义:《二十年来中国昆虫学之演进及今后希望》, 《中国科学二十年》, 《民国丛书》第1编(90),第217页。
    1刘咸: 《附志》, 《中国科学二十年》, 《民国丛书》第1编(90),第198、200页。
    2朱政德:《郑万钧》,《科学家传记大辞典》编辑组:《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第2集,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60页。
    3胡先骕:《二十年来中国植物学之进步》,《中国科学二十年》,《民国丛书》第1编(90),第194-196页。
    4顾瑞琦:《罗宗洛》,《科学家传记大辞典》编辑组:《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第3集,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46-453页;汪子春:《自然科学发展大事记·生物卷》,《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1页。
    5刘咸: 《科学史上之最近二十年》, 《中国科学二十年》, 《民国丛书》第1编(90),弟16贝。
    1严济慈: 《二十年来中国物理学之进展》, 《中国科学二十年》, 《民国丛书》第1编(90),第41、42、44页。
    2《抗战前我国物理学情形——一张历史性的照片》,吴大猷:《我的一生:学·研·教·建言》,(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244页。
    3《我的科学心路历程——吴大猷先生访问纪录》,《我的一生:学·研·教·建言》,第105页。
    4《我与中央研究院》,《我的一生:学·研·教·建言》,第125页。
    5《抗战前我国物理学情形——一张历史性的照片》,《我的一生:学·研·教·建言》,第244-245页。
    1曾昭抡:《二十年来中国化学之进展》,《中国科学二十年》,《民国丛书》第1编(90),第84、86-88页。
    2刘咸: 《科学史上之最近二十年》, 《中国科学二十年》, 《民国丛书》第1编(90),第16-17页。
    3曾昭抡:《二十年来中国化学之进展》, 《中国科学二十年》, 《民国丛书》第1编(90),第92页。
    4黄耀曾:《庄长恭》,《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第1集,第214-223页。
    1曾昭抡:《二十年来中国化学之进展》, 《中国科学二十年》, 《民国丛书》第1编(90),第91页。
    2曾昭抡:《二十年来中国化学之进展》, 《中国科学二十年》, 《民国丛书》第1编(90),第126、129页。
    3王志均:《林可胜》,《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第1集,第596-605页。
    4卢于道:《二十年来之中国动物学》, 《中国科学二十年》, 《民国丛书》第1编(90),第209-210页。
    1竺可桢:《竺可桢日记》(1943-1949),第2册,1946年4月1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26927页。
    2陈省身: 《学算四十年》,张奠宙、王善平编: 《陈省身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1、23-24页。
    3张尧庭:《许宝騄》,《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第1集,第16-19页。
    4陈省身: 《学算四十年》, 《陈省身文集》,第21页。
    1竺可帧:《竺可帧日记》(1936-1942),第1册,1936年4月8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7页。
    2沈文雄:《竺可祯》,《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第1集,第346-361页。
    3刘咸: 《科学史上之最近二十年》, 《中国科学二十年》, 《民国丛书》第1编(90),第16页。
    4沈宗翰、赵雅书等编著:《中华农业史:论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84页。
    5参见张剑:《中国近代农学的发展——科学家集体传记角度的分析》,《中国科技史杂志》2006年第1期,第3页。
    1《中华农业史:论集》,第285-286页。
    2《中华农业史:论集》,第286-287页。
    1《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序》,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年版,第270页。
    1吴宓:《空轩诗话》(节录),陈平原、王枫编:《追忆王国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7年版,第104页。
    2陈哲三:《陈寅恪先生轶事及其著作》,钱文忠编:《陈寅恪印象》,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46页。
    3胡适:《胡适的日记》(下),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39页。
    4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桑兵等编:《近代中国学术思想》,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59页。
    5刘咸: 《科学史上之最近二十年》, 《中国科学二十年》, 《民国丛书》第1编(90),第16页。
    1李济:《考古学》,陈衡哲主编,王宪明、高继美译:《中国文化论集——19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与想象》,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49-150、153页。
    2朱家骅:《三十年来的中央研究院》,王韦均、孙斌合编:《朱家骅先生言论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7年编印,第111页。
    3蔡元培:《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4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81页。
    4冯友兰:《三松堂自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30页。
    5《<理性与浪漫——金岳霖的生活及其哲学)序》,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8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85页。
    6贺麟:《贺麟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3-44页。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79-280页。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82页。
    3贺麟集:《贺麟集》,第46页。
    4《胡适的日记》(下),第526页。
    5罗常培:《赵元任小传》,1950年打印稿。转引自黄延复:《一代学人赵元任》,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人物志》,第1辑,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88页。
    6《悼念我的老师李方桂先生》,马学良: 《马学良民族语言研究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1页。
    1《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续稿序》,陈寅恪: 《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60页。
    2参见阎明:《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社会学在中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
    1阎明:《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社会学在中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9页。
    2粱实秋:《忆清华》,钟叔河、朱纯编:《过去的学校》,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119页。
    3参见阎明:《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社会学在中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页。
    1具体参阅《学术独立与中国现代学术传统》,刘梦溪:《传统的误读》,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8-104页;刘集林:《出国留学与学术独立》,收入丁新豹等主编:《近代中国留学生论文集》,香港历史博物馆2006年版,第138至151页;章清:《“学术社会”的建构与知识分子的“权势网络”——(独立评论>群体及其角色与身份》,《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肖雄:《近代学人的学术独立观念》,《云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高天明:《学术自由与近代中国大学精神》,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等。
    1《清代学术概论》(节录),梁启超著,夏晓虹编:《梁启超文选》(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258、259页。
    2梁启超:《论教育当定宗旨》,璩鑫圭、童富勇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65页。
    3《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节录),《梁启超文选》(下),第215、216页。
    4《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节录),《梁启超文选》(下),第217、218页。
    5余一:《民族主义论》(节录),张枬栅、王忍之主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489页。
    6邓实:《国学保存论》,《政艺通报》甲辰3号,第6张。转见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3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9页。
    1《鸡鸣风雨楼独立书》,邓实辑:《光绪癸卯政艺丛书·政学文编卷七》,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影印本,第177页。
    2黄节:《“国粹学报”叙》,《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上册,第44-45页。
    3《论近年之学术界》,王国维:《静安文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15页。
    4《宜立奴隶学堂说》,天津《大公报》,1906年1月1日,第2-3版。
    5邓实:《古学复兴论》,《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上册,第58、60页。
    6潘拙庵口述,伍锦整理:《私立广东光华医学院史略》,《广州文史资料》,1982年第26辑,第151页。
    7章太炎:《国故论衡·原学》,陈平原编校:《章太炎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98页。
    8《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章炳麟:《章太炎的白话文》,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0页。
    1《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章太炎的白话文》,第49页。
    2《留学的目的和方法》,《章太炎的白话文》,第7、8页。
    3《建立学界再论》,任鸿隽著,樊弘业、张久春选编:《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上海科技教育2002年版,第11页。
    4《解惑》,《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第41页。
    5钱崇澍:《评博物学杂志》,《科学》第1卷第5期,1915年5月,第605-606页。
    6《非留学篇》,胡适著,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教育》,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23页。
    1《国立大学之重要》,《胡适学术文集·教育》,第24页。
    2胡适:《胡适留学日记》,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612页。
    3《(学风)杂志发刊词》,蔡元培著,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72、73页。
    4李渊庭、阎秉华编:《梁漱汉先生年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3页。
    5《北大成立二十五周年纪念会开会词》,《蔡元培教育论集》,第367页。
    6《在清华学校高等科演说词》,《蔡元培教育论集》,第165页。
    7《(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蔡元培教育论集》,第212页。
    8《告北大学生暨全国学生书》,《蔡元培教育论集》,第238页。
    9《请于美国退回庚款留学名额中增加北大人选呈》,《蔡元培教育论集》,第205页。
    1《北大二十周年纪念会演说词》,《蔡元培教育论集》,第192页。
    2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1917-1926)》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61页。
    3《提高和普及》,《胡适学术文集·教育》,第59页。
    4《回顾与反省》,《胡适学术文集·教育》,第69页。
    5《致蔡元培》,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第7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6《学风与提高学术》,蒋梦麟:《蒋梦麟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
    1浦江清:《清华园日记 西行日记》(增补本),1932年1月10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61页。
    2蒋廷黻:《中国社会利学的前途》,载《独立评论》第29号,1932年12月4日,第9、11页。
    3《清代学术概论》(节录),《梁启超文选》(下),第259页。
    4粱启超:《学问独立与清华第二期事业》,赵建林编著:《解读清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5《何谓文化》,《蔡元培教育论集》,第285页。
    6《读书与救国——在杭州之江大学演说词》,《蔡元培教育论集》,第414页。
    7傅斯年:《留学问题淡》(3),《晨报》,1920年6月11日。
    8《东方学会缘起及草章》,上海《民国日报·觉悟》,1923年6月26日。转引自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6页。
    9《议员建议创设国立科学院》,《科学·科学杂俎及新闻》第8卷第2期,1923年2月,第200页。
    1罗志希:《科学与玄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2、53、54页。
    2陈垣著,陈智超编注:《陈垣来往书信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09页。
    3《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63页。
    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84-285页。5《我们希望的浙江青年》,《蔡元培教育论集》,第567页。
    6翁文灏:《中国的利学工作》,《独立评论》第34号,1933年1月8日,第8页。
    7《学术界之方向与学者之责任》,张君劢:《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38、39页。
    8《教育杂志》,第24卷第1号“复刊号”,1934年9月10日。
    9《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金明馆丛稿二编》,第361页。
    1吴有训:《学术独立工作与留学考试》,《独立评论》第151号,1935年5月19日,第34页。
    2吴有训:《清华大学理学院概况》,《清华消夏周刊》,1931年9月6日。
    3《非留学篇》,《胡适学术文集·教育》,第22页。
    4怡怡(舒新城):《留学生问题》,《中华教育界》第13卷第10期,1924年10月,第5、6页。
    5《国化教科书问题——在大东书局新厦落成开幕礼演说词》,《蔡元培教育论集》,第502、503页。
    6任鸿隽:《一个关于理科教科书的调查》,《独立评论》第61号,1933年8月6日,第6、8页。
    7罗家伦:《学术独立与新清华》,《解读清华》,第9、10页。
    1张伯苓:《南开大学发展方案》,王文俊等选编:《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8、39页。
    2庄泽宣:《如何使新教育中国化·序》,上海民智书局1929年版,第1-2页。
    3民国时期,知识界对留学与学术独立的问题曾进行了广泛而持续的讨论,其中涉及留学政策的得失与调整、是否抑制留学、聘请外教、重点教育等诸多内容。本文在此不作详述,具体参见刘集林:《出国留学与学术独立》,《近代中国留学生论文集》,第138至151页。
    4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1917-1926)》中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17-318页。
    5怡怡(舒新城):《留学生问题》,《中华教育界》第13卷第10期,1924年10月,第3页。
    6胡先骗:《留学问题与吾国高等教育之方针》,《东方杂志》第22卷第9期,1925年5月10日。
    7怡怡(舒新城):《留学生问题》,《中华教育界》第13卷第10期,1924年10月,第5、8、9页。
    8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中华书局1929年版,第272-273页。
    9罗宝珊:《论今日之留学问题》,《国闻周报》第14卷第28期,1937年7月19日,第15页。
    1姚薇元:《大学研究院与学术独立》,《独立评论》第136号,1935年1月20日,第13页。
    2张伯苓:《南开大学发展方案》,王文俊等选编:《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8页。
    3《筹划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经费建议书》,沈兼士:《沈兼士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62页。
    4郑天挺:《五十自述》,《天津文史资料选辑》,1984年第28辑,第8页。5《论伯希和教授》,《傅斯年全集》,第5卷,第469页。
    6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桑兵等编:《近代中国学术思想》,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53、256页。
    7朱自清:《文艺观日记》,延敬理、徐行选编:《朱自清散文》,下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4年版,第321页。
    8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近代中国学术思想》,第259页。
    1蒋廷黻:《中国社会科学的前途》,《独立评论》第29号,1932年12月4日,第8、12页。
    2附录《吴文藻传略》,吴文藻:《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第341页。
    3竺可桢:《论我国应多设气象台》,樊洪业、段异兵编:《竺可桢文录》,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竺可桢:《从战争讲到科学的研究》,《竺可帧文录》,第26、28页。
    4《医学周刊集第三卷序》,天津《大公报》附《医学周刊》第29期,1930年3月22日。
    1吴学周:《我国战后科学研究计划刍议》,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413。
    2《国立中央研究院概况》,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
    3《抗战建国与学术建国》,贺麟:《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0、21页。
    4《大学与学术独立》,冯友兰:《南渡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71页。
    5罗忠恕:《学术自由与文化进展》,《观察》第1卷第12期,1946年11月16日。
    6社论:《“学术独立”的道路》,《世纪评论》第2卷第11期,1947年9月13日,第4页。
    7欧阳湘:《学术独立与留学制度》,《教育通讯》复刊号第4卷第10期,1948年1月15日。
    8蔡尚思:《大学教育的面面观》,天津《大公报》,1948年9月26日。
    9吴贻芳:《胡适论学术独立十年计划及其反响》,《读书通讯》第144期,1947年11月10日,第21页。
    10周永隆:《中央研究院》,《科学大众》第4卷第2期,1948年5月号,第51页。
    11任鸿隽:《对于十学术团体联合年会的感想》,《科学大众》第4卷第6期,1948年9月号,第247页。
    1《青年致力科学》,天津《大公报》,1948年3月29日。
    2《胡适论学术独立十年计划及其反响》,《读书通讯》第144期,1947年11月10日,第21页。
    3《大学与学术独立》,《南渡集》,第271页。
    4胡适:《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观察》第3卷第7期,1947年10月11日,第23页。实际上此前诸多报刊已发表记者采访胡适的类似言论,并在“留学问题”与“重点教育问题”上引发广泛的舆论关注与争议。总体而言,从1947年9月6日《申报》首次披露胡适十年计划以来,在将近半年的时间内,《申报》、《大公报》、《中央日报》、《益世报》、《天津民国日报》、《经世日报》、《大学周报》、《教育通讯》、《读书通讯》、《观察》、《世纪评论》、《时与文》等南北各大小报刊,均积极参与了这场围绕学术独立与留学问题的大争论,发表文章数十篇,参与论战者达三四十人之多。讨论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详参刘集林《出国留学与“学术独立”》一文。
    5陈东原:、《争取学术独立的必要与可能》,《中央日报》,1947年10月21日。
    6金克木:《留学问题·第一流大学问题》,《观察》第3卷第12期,1947年11月15日,第8页。
    7王遵明:《大学与留学》,天津《大公报》,1947年9月23日。
    1国立中山大学研究所同学会等:《我们对于争取学术独立的意见》,《观察》第3卷第20期,1948年1月10日,第20页。
    2欧阳湘:《学术独立与留学制度》,《教育通讯》第4卷第10期,1948年1月15日。
    3国立中山大学研究所同学会等:《我们对于争取学术独立的意见》,《观察》第3卷第20期,1948年1月10日,第20页。
    4社论:《“学术独立”的道路》,《世纪评论》第2卷第11期,1947年9月13日,第4页。
    5朱声绂:《争取学术独立应有的警惕》,《时与文》第2卷第11期,1947年11月21日,第8页。
    6胡适:《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观察》第3卷第7期,1947年10月11日,第23页。
    7社论:《“学术独立”的道路》,《世纪评论》第2卷第11期,1947年9月13日,第3页。
    1樊德芬:《对学术独立问题之我见》,《申报》1947年11月2日,第2版。
    2陈旭麓:《论学术独立》,《时与文》第2卷第14期,1947年12月12日,第4页。
    3齐思和:《英美争取学术独立的前例》,《独立时论》第1集,1948年4月,第155页。
    4社论:《“学术独立”的道路》,《世纪评论》第2卷第11期,1947年9月13日,第3页。
    5《胡适论学术独立十年计划及其反响》,《读书通讯》第144期,1947年11月10日,第22页。
    6金克木:《留学问题·第一流大学问题》,《观察》第3卷第12期,1947年11月15日,第7-8页。
    7李书田:《论胡适之先生所谈的“争取学术独立十年计划”》,天津《大公报》,1947年9月15日,第3版。
    8朱声绂:《争取学术独立应有的警惕》,《时与文》第2卷第11期,1947年11月21日,第7、8页。
    9陈序经:《论发达学术的计划》,《观察》第3卷第17期,1947年12月20日。
    1关于学术自由一词的涵义,由于各国文化、制度、价值观念的差异,向来存有多种界定。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解释为“教师和学生不受法律、学校各种规定的限制或公众压力的不合理的干扰而进行讲课、学习、探求知识及研究的自由”,简言之即包括教的自由和学的自由(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辑部译编: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8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726页)。如美国《大美百科全书》将其定义为“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有不受不合理干扰和限制的权利。包括讲学自由、出版自由及信仰自由,均为民主社会的基本条件”(参见《大美百科全书》第1册,台北光复书局1990年版,第36页)。具体而言,学术自由一词源自德文Akademische Freedom,最早诞生于18世纪德国的哈勒大学。作为德国早期新文化思想的指导中心,哈勒大学受欧洲启蒙运动催生的理性主义的影响,开始废弃中世纪以来的神学课程,以现代哲学、法理学等为基础,首倡思想自由与教学自由,成为推行创造性科学研究和学术自由的发祥地。至19世纪初,洪堡在创办柏林大学的过程中,根据新人文主义原则,更为明确、全面地诠释了学术自由的大学理念,即标榜教学自由、科研自由和学习自由,从而为德国的新式大学确立了主旨和方向,并推动了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随后,美、英、法等国纷纷借鉴和创新德国模式,促成了霍普金斯、哈佛等一批现代大学的发展与壮大,学术自由的观念由此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和推广。
    2严复:《论治学治事宜分二途》,王栻主编:《严复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9页。
    3《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静安文集》,第178页。
    1《教育小言十则》, 《静安文集》,第195页。
    2《论近年之学术界》, 《静安文集》,第113、114、115页。
    3《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静安文集》,第119、121页。
    4《教育小言十三则》, 《静安文集》,第194页。
    1《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蔡元培教育论集》,第42页。
    2《大学令》, 《蔡元培教育论集》,第57页。
    3《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蔡元培教育论集》,第152页; 《整顿北京大学的经过——在南京北大同学聚餐会演说词》, 《蔡元培教育论集》,第589页。
    4《<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蔡元培教育论集》,第213、214页
    1《致(公言报)函并答林琴南君函》, 《蔡元培教育论集》,第231页。
    2《中国新文艺运动人物群像》,蒋梦麟:《蒋梦麟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第606、607页。
    3陈独秀:《随感录》(十三),《新青年》第5卷第1号,1918年7月15日,第76页。
    4渊泉(陈博贤):《警告守旧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运动文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231、232页。
    5毋忘: 《最近新旧思潮冲突之杂感》, 《五四运动文选》,第233页。
    6匡僧: 《为驱逐大学教员事鸣不平》, 《五四运动文选》,第238页。
    1平平: 《北京大学暗潮之感想》, 《五四运动文选》,第239页。
    2翰芗: 《学术与政治》, 《五四运动文选》,第250页。
    3《教育独立议》, 《蔡元培教育论集》,第334页。
    1叶恭绰: 《遐庵汇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50年版,第345-346页。
    2《古史辨第一册自序》,顾颉刚: 《我与(古史辩)》,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67页。
    3李石岑:《教育独立建议》,《教育杂志》第14卷第2号,1922年2月20日,第1页。
    4《通讯·学术界生活独立问题》,《教育杂志》第14卷第5号,1922年5月20日,第1页。
    1《通讯·学术界生活独立问题》,《教育杂志》第14卷第5号,1922年5月20日,第1、2页。
    2《通讯·学术界生活独立问题》,《教育杂志》第14卷第5号,1922年5月20日,第2、3页。
    3《通讯·学术界生活独立问题》,《教育杂志》第14卷第5号,1922年5月20日,第5、6页。
    1《通讯·学术界生活独立问题(续)》,《教育杂志》第14卷第6号,1922年6月20日,第1页。
    2《通讯·学术界生活独立问题》,《教育杂志》第14卷第5号,1922年5月20日,第3、4页。
    3《通讯·学术界生活独立问题》,《教育杂志》第14卷第5号,1922年5月20日,第5页。
    4《通讯·学术界生活独立问题(续)》,《教育杂志》第14卷第6号,1922年6月20日,第3页。
    1《通讯·学术界生活独立问题》,《教育杂志》第14卷第5号,1922年5月20日,第5页。
    2《通讯·学术界生活独立问题》,《教育杂志》第14卷第5号,1922年5月20日,第5页。
    3胡适: 《致北大同事公函》,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62、363页。
    4《提议教育经费独立案》, 《蔡元培教育论集》,第433页。
    1《大学教育》,蔡元培著,高平叔编: 《蔡元培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07页。
    2胡适著,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1928-1930)》(五),1928年5月17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6页。
    3臧晖(胡适): 《论学潮》, 《独立评论》第9号,1932年7月17日,第7页。
    4《教育破产的救济方法还是教育》, 《胡适学术文集·教育》,第128页。
    5《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46页。
    6《读吴其昌撰梁启超传书后》,陈寅恪: 《寒柳堂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66页。
    7《赠蒋秉南》,陈寅恪: 《寒柳堂集》,第182页。
    8《本社第二十一次年会记事》,《中国科学社第二十一次年会报告》,中国科学社1936年10月刊,第17页。
    1竺可桢:《竺可桢日记》(1936-1942),第1册,1938年5月13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30页。
    2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11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年影印本,第81、82、83页。
    3《在庐山茶话会上发言要点》, 《胡适学术文集·教育》,第150页。
    4《胡适日记全编(1938-1949)》(七),1938年3月12日,第60页。
    5《如何建立中国社会科学的基础》,吴文藻:《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第258页。
    1梅贻琦: 《大学一解》,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一),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7-28页。
    2梅贻琦著,黄延复、王小宁整理: 《梅贻琦日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2页。
    3冯友兰: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一),第284页。
    4竺可帧:《竺可桢日记》(1936-1942),第1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8、26、832页。
    1 《川大教授文化宣言》,原载《新民报》(成都版),1938年12月29日,第10页。转见中共成都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八年抗战在蓉城》,成都出版社1994年版,第571、572页。
    2《竺可桢日记》(1936-1942),第1册,第842页。
    3《学术独立的真谛》,萧公权:《迹园文录》,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年版,第247-251页。
    4《大学与学术独立》,冯友兰:《南渡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273、274页。
    5《教育文化应列为宪法专章》, 《胡适学术文集·教育》,第160、161页。
    1罗忠恕:《学术自由与文化进展》,《观察》第1卷第12期,1946年11月16日。
    1《学术与政治》,贺麟: 《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46、247、248、250、251页。
    2胡适:《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观察》第3卷第7期,1947年10月日。
    3社论:《学术独立的道路》,《世纪评论》第2卷第11期,1947年9月13日,第4页。
    4王恭感:《论十年教育计划》,《益世报》,1947年10月6日。
    1李慕白:《教授与学士的厄运——我对争取学术独立的感想》,《世纪评论》第2卷第18期,1947年11月1日。
    2金克木:《留学问题·第一流大学问题》,《观察》第3卷第12期,1947年11月15日,第10页。
    3朱声绂:《争取学术独立应有的警惕》,《时与文》第2卷第11期,1947年11月21日,第8页。
    4陈旭麓:《论学术独立》,《时与文》第2卷第14期,1947年12月12日。
    5欧元怀:《教育危言》,《教育杂志》第33卷第1号,1948年第1期,第5、6页。
    6刘火杰:《教育与政治》,《观察》第5卷第8期,1948年9月16日。
    7张东荪:《知识分子与文化的自由》,《观察》第5卷第11期,1948年11月6日。
    1《通讯·学术界生活独立问题》,《教育杂志》第14卷第5号,1922年5月20日,第2页。
    1胡适:《我的歧路》,《努力周报》第7期,1922年6月18日。
    2《中国教育的发展》,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389页。
    1《中央研究院与中国科学研究概况》,高平叔编: 《蔡元培全集》,第6卷,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99页。
    2《蔡元培致胡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04页。
    3《蔡元培致胡适》,《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第394-395页。
    4参见陈时伟: 《中央研究院与中国近代学术体制的职业化,1927-1937年》,刘东主编: 《中国学术》,第4卷第3期,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85-186页。关于中央研究院成立之时与民国政治的纠葛,详见Chen Shiwei, "Legitimizing the State:Politics and the Founding of Academia Sincia in 1927", in Papers on Chinese History, Spring 1997, Vol.6.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23-41.
    5《提议设立大学院案》,《蔡元培教育论集》,第422页。
    1《(大学院公报)发刊词》,《蔡元培教育论集》,第437页。
    2《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次工作报告》,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总报告》,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1928年发行,第263页;各筹备委员名录详见《中央研究院筹备会及各专门委员成立大会记事》,《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总报告》,第415-420页。
    3朱家骅: 《三十年来的中央研究院——在中央研究院三十周年纪念致词》,王聿均、孙斌编:《朱家骅先生言论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7年编印,第105页。
    1《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次工作报告》,《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总报告》,第263页。
    2《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总报告》,第1页。
    3高平叔撰: 《蔡元培年谱长编》,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57页。
    4周永隆:《国立中央研究院》,《科学大众》第4卷第2期,1948年5月号,第51页。
    5《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次工作报告》,《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总报告》,第264265页。
    1蔡元培:《中央研究院过去工作之回顾及今后之计划》,《中央周报》第190期,1932年1月,第14页。
    2《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条例修正草案》、《修正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条例》、《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法》,《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及所属各所组织法历年修订本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17。
    1蔡元培:《在中央研究院招待二届全教会会员宴会上的致词》,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 《蔡元培全集》,第6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81页。
    2《国立中央研究院进行工作大纲》,国立中央研究院编: 《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评议会第二次报告书》,周立中央研究院1938年5月发行,第84-85页。
    3朱家骅:《国立中央研究院简况》,《革命文献》,第59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2年版,第219页。
    1蔡元培:《中央研究院过去工作之回顾及今后之计划》,《中央周报》第190期,1932年1月,第16页。
    2有关1931年8月各研究所人员的构成情况均参见蔡元培:《中央研究院过去工作之回顾及今后之计划》,《中央周报》第190期,1932年1月,第16页。
    3有关1947年2月各研究所人员的构成情况均参见国立中央研究院编:《国立中央研究院职员录》,国立中央研究院1947年2月发行。
    1《中国的中央研究院与科学研究事业》,《蔡元培全集》,第7卷,第50页;《中央研究院与中国科学研究概况》,《蔡元培全集》,第6卷,第609页。
    1任鸿隽: 《中国科学之前瞻与回顾》, 《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第564-565页。
    2《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条例修正草案》、《修正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条例》(国民政府十七年四月十日公布)、《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国民政府十七年十一月公布),《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及所属各所组织法历年修订本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17。对比三项法令,可知前两项内容基本相同,11月9日正式颁布的组织法则在评议会的宗旨或任务、性质及其构成等方面作了一些改动。宗旨或任务方面,前两者规定为“指导、联络、奖励全国研究事业”,后者改为“指导联络奖励学术之研究”。关于评议会性质,前两者规定为“全国最高科学评议机关”,后者改为“全国最高学术评议机关”。由狭义的科学改为广义的学术,实际扩大了评议会的职能范围。评议会构成方面,前两者曾对聘任评议员的人选提出大致设想,即按照中央研究院的研究范围,包括数学、天文学与气象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与地理学、生物科学、人类学与考古学、社会科学、工程学、农林学、医学11门类,每组1至5人。后者因感事属草创,相关设想还未成熟,故为减少枝节和纠纷,将上述细节删去,仅规定评议会由议长、聘任评议员、当然评议员三部分组成,而对于聘任评议员的选举方法或人选问题,均未作说明。具有最终法律效应的条文即《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国民政府十七年十一月公布)第五条:“国立中央研究院设评议会为全国最高学术评议机关,以院长聘任之。国内专门学者三十人组织之。院长为评议会议长。本院直辖之学术研究机关主任为当然评议员,评议员条例另定之。”
    3《国立中央研究院筹备经过及组织》,《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总报告》,第47页。
    4《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法》,《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及所属各所组织法历年修订本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17。
    1《国立中央研究院训政时期工作表》,《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总报告》,第49页。
    2《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二次院务会议纪录》,《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总报告》,第55页。
    3资料源于《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三次院务会议第二日纪录》,《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总报告》,第60页。
    1《国立中央研究院第四次院务会议纪录》,《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总报告》,第62页。
    2《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五次院务会议纪录》,《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总报告》,第65页。
    3《国立中央研究院第六次院务会议纪录》,《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总报告》,第68页。
    4《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七次院务会议纪录》,《中央研究院第一至三次会议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250。
    5《中央研究院史初稿》,(台北)“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秘书组1988年编印,第167页。
    6《提请审议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条例》,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6卷,第517页。
    7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评议会第一次报告》,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1937年4月发行,第23页。
    8《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次工作报告》,《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总报告》,第265-266页
    9《社友》第2号。转引自张剑: 《中国学术评议空间的开创——以中央研究院评议会为中心》, 《史林》2005年第6期,第89页。
    1朱家骅:《丁文江与中央研究院》,雷启立编:《丁文江印象》,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81页。
    2丁文江:《中央研究院的使命》,《东方杂志》,第32卷第2号,1935年,第5页。
    3《中央研究院与中国科学研究状况》,《蔡元培全集》,第6卷,第608页。
    4《中央研究院史初稿》,第168页。
    5《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评议会第一次报告》,第23页。
    6蔡元培:《丁在君先生对于中央研究院之贡献》,《独立评论》,第8卷第188期,1936年2月16日,第31页。
    1此处原则说明与评议会条例草案第二条有矛盾之处,原则说明中表示负责聘任评议员选举的学术机关包括北平研究院,但评议会条例草案第二条已将北平研究院排除在外。这是中央研究院在草拟评议会条例过程中的一处失误,即在修订该条款时,未及将原则说明作相应的改正。至于修改原因,大体缘于蔡元培与李石曾的矛盾,中央研究院与北平研究院的派系之争,及丁文江等筹划者为避免节外生枝,意图尽量缩小评议会的选举范围等因素。之后,中央政治会议和立法院的审查,及国民政府正式公布的评议会条例,对此均未作改动,即首届聘任评议员应先由中央研究院院长及国立大学校长组织委员会投票选举。关于中央研究院与北平研究院的派系之争,已有相关研究论及,详见陶英慧:《蔡元培与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辑,第17页;张剑:《中国近代科学与科学体制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17、277-279页。
    2《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条例原则》、《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条例草案》,《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条例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分类号2,案卷号122。另据《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评议会第一次报告》(第23页)仅列出8条原则中最为重要的2至5条。
    3《提请审议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条例》,《蔡元培全集》,第6卷,第517页。
    1朱家骅:《丁文江与中央研究院》,《丁文江印象》,第81页。
    2《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条例原则(中政会通过稿)》,《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条例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分类号2,案卷号122。
    3朱家骅:《丁文江与中央研究院》,《丁文江印象》,第81页。
    4《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条例原则》(中政会通过稿),《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条例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分类号2,案卷号122。
    5《立法院致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条例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分类号2,案卷号122。
    6《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致电蔡元培》,《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条例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分类号2,案卷号122。
    7《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条例》(民国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七日公布),《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条例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分类号2,案卷号122。
    1《修正中央研究院组织法第五条条文》(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七日公布),《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及所属各所组织法历年修订本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17。
    2《首届聘任评议员选举会》,《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评议会第一次报告》,第27-28页。
    1有学者指出所有应当与会代表仅国立北平研究院缺席,可能反映了中研院与北平研究院的矛盾(张剑:《中国学术评议空间的开创——以中央研究院评议会为中心》, 《史林》2005年第6期,第90页)。尽管中央研究院与北平研究院存有矛盾,但如本文前述所示,1935年4月的评议会条例草案抑或国民政府公布的正式条例,均明确指出首届聘任评议员选举只包括中央研究院及各国立大学,北平研究院实际无权参加,当然谈不上缺席。
    2《中央研究院与中国科学研究状况》,《蔡元培全集》,第6卷,第608页。
    3资料源于《首届聘任评议员选举会》,《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评议会第一次报告》,第28-30页。
    1《中国的中央研究院与科学研究事业》,《蔡元培全集》,第7卷,第44页。
    2《中国的中央研究院与科学研究事业》,《蔡元培全集》,第7卷,第49页。
    1丁文江:《我国的科学研究事业》(续),《中央研究院参观记及该院对外发表稿件留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041。
    2《中央研究院与中国科学研究状况》,《蔡元培全集》,第6卷,第608页。
    3胡适:《丁文江这个人》,《独立评论》第188期,1936年2月16日,第13页。
    4朱家骅:《丁文江与中央研究院》,《丁文江印象》,第81页。
    5观化(刘咸): 《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成立》, 《科学》第19卷第6期,第828页。
    1《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评议会第一次报告》,第32-33页。
    2《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评议会第一次报告》,第35页。
    3《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评议会第一次报告》,第41-42页。
    1《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评议会第一次报告》,第91-93页。
    2天津《大公报》,1937年5月6日,第10版。 1《中央研究院史初稿》,第169-170页。
    2竺可帧: 《竺可桢日记》,第1册,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18页。
    3《陈源致胡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63-464页。
    4《傅斯年致胡适》,《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第476页。
    5竺可桢:《竺可桢日记》,第1册,第418页。因评议员基于学术独立的原则,未推举顾孟余,令蒋介石十分恼火,加之胡适时任驻美火使,职位重要,无法回国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一职,因而迟至9月18日,国民政府才任命朱家骅为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长。
    1评议员陈焕镛后因附逆汪伪,补选钱崇澍为该科聘任评议员。
    2参见竺可桢:《竺可帧日记》,第1册,第419页。
    3参见竺可桢: 《竺可桢日记》,第1册,第495-496页。
    1《国立中央研究院二十年概况》,《中央研究院为编印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册所收集的有关资料》,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93。
    1《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条例修正草案》,《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及所属各所组织法历年修订本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17。
    2《修正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条例》(国民政府十七年四月十日公布),《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及所属各所组织法历年修订本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17。
    3《国立中央研究院二十年概况》,《中央研究院为编印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册所收集的有关资料》,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93。
    4《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条例修正草案》、《修正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条例》(国民政府十七年四月十日公布)、《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国民政府十七年十一月公布),《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及所属各所组织法历年修订本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17。
    5参见朱家骅:《国立中央研究院概况——在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纪念周报告》,《朱家骅先生言论集》,第94页。
    6《呈国民政府主席蒋》,《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及所属各所组织法历年修订本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17。
    7朱家骅:《国立中央研究院概况——在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纪念周报告》,《朱家骅先生言论集》,第94页。
    8朱家骅:《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会议开幕词》,《朱家骅先生言论集》,第96页。
    1朱家骅:《丁文江与中央研究院》,《丁文江印象》,第81页。
    2《国立中央研究院二十年概况》,《中央研究院为编印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册所收集的有关资料》,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93。
    3朱家骅:《第二次院士会议开幕致词》,《朱家骅先生言论集》,第99页。
    4蒋介石:《总统训词》,《中央研究院院士会议记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36。
    5朱家骅:《国立中央研究院概况——在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纪念周报告》,《朱家骅先生言论集》,第94页。
    6蒋介石:《总统训词》,《中央研究院院士会议记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36。
    1《吴健雄致胡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13页。
    2《伦敦皇家学会来函》,《中央研究院招待牛津大学教授陶德斯与剑桥大学教授尼德汉(即李约瑟)来访案》,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361。
    3《大英科学进步协会来函》,《中央研究院招待牛津大学教授陶德斯与剑桥大学教授尼德汉(即李约瑟)来访案》,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361。
    4朱家骅:《朱院长演辞初稿》,《中央研究院招待牛津大学教授陶德斯与剑桥大学教授尼德汉(即李约瑟)来访案》,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361。
    5《中央研究院复函伦敦皇家学会等(英文稿)》,《中央研究院招待牛津大学教授陶德斯与剑桥大学教授尼德汉(即李约瑟)来访案》,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361。
    6《王世杰自伦敦发电》,《中央研究院招待牛津大学教授陶德斯与剑桥大学教授尼德汉(即李约瑟)来访案》,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361。
    1《中央研究院电致胡评议员适之、赵评议员元任》,《中央研究院聘庄长恭为第二届评议员的聘书及聘胡适为评议会驻美代表的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84。
    2《国立中央研究院成立二十年概况》(原稿),《中央研究院成立二十周年概况原稿》,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69。
    3朱家骅:《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开会词》,《中央研究院评议会各次年会蒋介石、戴传贤、朱家骅等讲演词》,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32。
    4蒋介石:《委员长训词》,《中央研究院评议会各次年会蒋介石、戴传贤、朱家骅等讲演词》,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32。
    5朱家骅:《代理议长致开会词》,《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一次年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55。
    6朱家骅:《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开会词》,《中央研究院评议会各次年会蒋介石、戴传贤、朱家骅等讲演词》,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32。
    7《国立中央研究院概况》,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
    1朱家骅:《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四次年会开幕词》,《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四次年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58。
    2《三十年来的中央研究院——在中央研究院三十周年纪念致词》, 《朱家骅先生言论集》,第111页。
    3《竺可桢日记》,第1册,1937年8月22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8页。
    1蒋介石:《蒋委员长训词》,《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一次年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55。
    2吴敬恒:《中央党部代表吴委员敬恒致词》,《中央研究院评议会各次年会蒋介石、戴传贤、朱家骅等讲演词》,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32。
    3戴季陶:《戴院长传贤致词》,《中央研究院评议会各次年会蒋介石、戴传贤、朱家骅等讲演词》,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32。
    4战时朱家骅与陈立夫间的派系矛盾,表现之一即在国民党党部方面,“值二陈(陈果夫、陈立夫)不甚受蒋信用之际,当不致明与为难,但暗中挑拨等事则在所不免”(见《竺可桢日记》,第1册,1936年2月25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7页)。1939年11月,朱家骅出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主持党务工作,培植了大批亲信,由此更招致时任教育部长陈立夫等人的不满与争斗。
    5竺可桢:《竺可桢日记》,第1册,1937年10月29日,第158页。
    1见《傅斯年致朱家骅函》,1940年2月26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朱家骅档案”。转引自陈时伟:《中央研究院1948年院士选举述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编:《一九四〇年代的中国》,下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029页。
    2伯商:《天风海涛楼割记》,《各方对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当选院士候选人之批评意见》,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646。
    3《评议会致教育部公函》,《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给国民政府教育部关于科研事项的建议》,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86。事实上,陈立夫自1939年3月担任教育部长起,为加强对高等教育的控制力度,常以行政手段,强行统一管理大学教育的诸多方面,如颁布大学课程科目表,统一课程教材,实行专科以上学校学生毕业考试总考制等。这虽然对高等教育有一定的规范作用,但严重扼制了教学和科研的自由风气,激起了多所高校师生的反感和抵制。如1940年6月10日,西南联合大学教务会议即对教育部统一课程教材及学生考核办法等问题据理抗驳,要求教育当局给予大学研究教学“以回旋之自由”,不能“刻板文章,勒令从同”。见《西南联合大学教务会议就教育部课程设置诸问题呈常委会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1),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8页。
    4《教育部复评议会公函》,《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给国民政府教育部关于科研事项的建议》,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86。
    5《于彦胜致朱家骅秘函》,1942年1月26日,《中央研究院吕炯介绍苏联科学院、德国威廉皇帝学会组织概况》,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489。
    1竺可桢: 《竺可桢日记》,第1册,1942年3月9日,第582页。
    2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编:《抗战时期教育》,《革命文献》第58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2年版,第28、44-45、55页。
    3参见《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章程》,《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教育》(一),第77页。
    4竺可桢:《竺可帧日记》,第1册,1940年5月29日,第433-434页。
    1杨钟健著,地质矿产部书刊编辑室编:《杨钟健回忆录》,地质出版社1983年版,第165-166页。
    2参见朱家骅:《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三次年会开会词》,《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三次年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57;《竺可桢日记》,第2册,1946年10月20日,第975页。关于胡适致词原文,详见《胡评议员适之致词》,胡适著,耿云志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黄山书社1994年版,第180-187页;胡适:《胡评议员适之致词》,胡适著,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0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26-628页。
    1朱家骅:《全国学术会议召集意义》,《朱家骅先生言论集》,第5-6页。
    2《评议会第二届第一次年会提案》,《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一届第二届第一次年会提案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63。
    1《评议会第二届第一次年会提案》,《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一届第二届第一次年会提案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63。
    2吴学周:《我国战后科学研究计划刍议》,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413。
    3《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二届评议会在渝评议员第三次谈话会纪录》,《中央研究院第二届评议会在渝评议员谈话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60。
    1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法(三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修正公布),《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及所属各所组织法历年修订本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17。
    2《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开幕前举行之在渝评议员谈话会》,《中央研究院在渝评议员谈话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546。
    3蒋齐石:《蒋主席训词》,《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56。
    4朱家骅:《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开会词》,《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56。
    5吴有训:《吴评议员有训致词》,《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56。
    1《为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拟倡助科学研究意见陈请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书》,《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给国民政府教育部关于科研事项的建议》,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86。
    2《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提案目录及决议案》,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64。
    3《中央研究院办理第一次院士选举经过情形节略》,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085。
    1《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56。另可参见竺可桢:《竺可帧日记》,第2册,1944年3月10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42页。
    2朱家骅:《国立中央研究院概况——在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纪念周报告》,《朱家骅先生言论集》,第94页。
    1《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开幕后举行之在渝评议员谈话会》,《中央研究院在渝评议员谈话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546。
    2《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代电》,《中央研究院建议政府倡助科学研究及报聘英美学术机关案》,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360。
    3《国立中央研究院会呈主席蒋》,1945年6月7日,《中央研究院建议政府倡助科学研究及报聘英美学术机关案》,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360。
    1《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代电》,1945年6月27日,《中央研究院建议政府倡助科学研究及报聘英美学术机关案》,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360。
    2《在渝评议员谈话会》,《中央研究院在渝评议员谈话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546。
    "Report to His Excellency President and Generalissimo Chiang Kai-Shek on the Position and Prospec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Joseph Needham (ed.), Chinese Papers,1942-1946, Joseph Needham Research Institute, Cambridge University.转引自陈时伟:《中央研究院1948年院士选举述论》,《一九四O年代的中国》,下卷,第1031页。
    4对于李约瑟报告一事,时任浙江大学校长,兼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的竺可桢在日记中也有所记载,只是参阅时间较晚。如1946年4月11日,“晨阅李约瑟上委员长报告”,并节录了部分报告内容。(《竺可桢日记》,第2册,第926-927页。)
    1《本院复员问题谈话会纪录》,《中央研究院一九四五年度五月八月十二月评议员谈话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647。2《在渝评议员及各所负责人淡话会纪录》,《中央研究院一九四五年度五月八月十二月评议员谈话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647。
    3《竺可桢日记》,第2册,1946年6月24日,第944页。
    1 《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三次年会到京评议员谈话会纪录》,《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三次年会到京评议员谈话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587。
    2蒋介石:《蒋主席训词》,《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三次年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57。
    3朱家骅:《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三次年会开会词》,《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三次年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57。
    1《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三次年会提案目录》,《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三次年会提案》,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65。
    1《(第二届第三次年会)第三次大会》,《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四次年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58。
    2郭嵩焘:《郭嵩焘日记》(光绪时期上),第3卷,第567-568页。
    3《法国儒莲传》, 《韬园文录外编》,卷11,第278页。
    4《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康有为全集》,第10集,第79、80页。
    5《函夏考文苑文件十种·致总统府秘书厅》,《马相伯集》,第130页。
    6《科学家人数与异国文化之关系》,《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第34页:《近世化学家列传》,《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第79页。
    7《外国科学社及本社之历史》,《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第101页。
    8杨铨:《学会与科学》,《科学》第1卷第7期,1915年7月,第707-711页。
    9蔡元培:《本社请拨赔款关税上政府说帖并计划书》,《科学》第8卷第2期,1923年2月,第192页。
    10《议员建议创设国立科学院》,《科学·科学杂俎及新闻》第8卷第2期,1923年2月,第199、200、201页。
    11罗志希:《科学与玄学》,第51、52页。
    1《傅斯年致胡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75、477页。
    2《促进科学之威廉皇帝学会》,《中央研究院吕炯介绍苏联科学院、德国威廉皇帝学会组织概况》,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489。
    3吴学周:《我国战后科学研究计划刍议》,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413。
    4竺可帧:《竺可桢日记》,第2册,1944年3月10日,第742页。
    5《呈国民政府主席蒋》,《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及所属各所组织法历年修订本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17。
    6朱家骅:《三十年来的中央研究院——在中央研究院三十周年纪念致词》,《朱家骅先生言论集》,第111页。
    1 《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开幕后举行之在渝评议员谈话会》,《中央研究院在渝评议员谈话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546。
    2《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三次年会提案目录》,《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三次年会提案》,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65。
    3朱家骅:《三十年来的中央研究院——在中央研究院三十周年纪念致词》,《朱家骅先生言论集》,第111页。
    4《(第二届第三次年会)第三次大会》,《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四次年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58。
    5竺可帧:《竺可桢日记》,第2册,1946年10月22日,第976页。
    1《(第二届第三次年会)第三次大会》,《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四次年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58。
    2《第三次大会》,《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三次年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57。
    3《竺可桢日记》,第2册,1946年10月23日,第976页。
    4《第四次大会》,《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三次年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57。
    5《第五次大会》,《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三次年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57。
    6《国立中央研究院概况》(1947.12),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l。
    1《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法》(三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修正公布),《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及所属各所组织法历年修订本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17;《第四次大会》,《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三次年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57。
    1《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条例》(民国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七日公布),《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条例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分类号2,案卷号122;《修正“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条例”草案》(三十五年十月二十三日二届第四次大会通过修正草案),《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及所属各所组织法历年修订本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17。
    1《呈国民政府主席蒋》,《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及所属各所组织法历年修订本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17。
    2《翁文灏致函萨本栋》(1947年1月16日),《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及所属各所组织法历年修订本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17。
    3《中央研究院笺函立法院》(1947年2月4日),《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及所属各所组织法历年修订本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17。
    4《国民政府文官处公函中央研究院》(1947年2月11日),《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及所属各所组织法历年修订本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17。
    5《立法院致教育部》(1947年2月18日),《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及所属各所组织法历年修订本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17。
    6《中央研究院笺函立法院法制委员会》(1947年2月20日),《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及所属各所组织法历年修订本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17。
    7《国民政府训令国立中央研究院》(1947年3月13日),《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及所属各所组织法历年修订本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17。
    1 《国立中央研究院二十年概况》,《中央研究院为编印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册所收集的有关资料》,全宗号393,案卷号93。
    2《笺京沪评议员》(1947年3月10日),《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规程及京沪评议员谈话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034。
    3《中央研究院京沪评议员谈话会纪录》,《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规程及京沪评议员谈话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034。
    1《胡适日记全编(1938-1949)》(七),1947年3月17日,第648页。
    2《七评议员起草(院士选举规程)小组会纪录》,《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规程及京沪评议员淡话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034。
    3《中央研究院京沪评议会谈话会(第二次)纪录》,《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规程及京沪评议员谈话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034。
    4《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士候选人提名表》,《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规程及京沪评议员淡话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034。
    5《笺列位评议员为函请对院士选举规程草案惠示意见由》,《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规程及京沪评议员淡话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034。
    1《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规程草案》(三十六年三月二十六日京沪评议员谈话会修正通过),《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规程及京沪评议员谈话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034。
    1《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士会议规程草案》(萨本栋拟)、《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士会议规程草案》(傅斯年拟),《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规程及京沪评议员谈话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034。
    1《中央研究院京沪评议员谈话会纪录》,《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规程及京沪评议员谈话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034。
    1《七评议员起草(院士选举规程)小组会纪录》,《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规程及京沪评议员谈话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034。
    2《中央研究院京沪评议会淡话会(第二次)纪录》,《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规程及京沪评议员谈话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034。
    3《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四次年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58。
    4《1948年2月19日翁文灏于在京评议员谈话会上的报告》,《中央研究院在京评议员拟订院士会议规程草案谈话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547。
    5《1948年2月19日萨本栋于在京评议员淡话会上的报告》,《中央研究院在京评议员拟订院士会议规程草案淡话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547。
    1《1948年2月19日翁文灏于在京评议员淡话会上的报告》,《中央研究院在京评议员拟订院士会议规程草案淡话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547。
    2此条例为:“院士会议选举院士时,应将院士候选人名单及选举筹备委员会所提文件,分组对每一候选人加以讨论;候选人经该组院士出席人数五分之四投同意票者于提出全体会议报告后为当选”。这些是分区会议不能办到的。
    3《中央研究院在京评议员拟订院士会议规程草案谈话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547。
    4资料源于《中央研究院在京评议员拟订院士会议规程草案谈话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547。
    1罗宗洛建议将第四条第三点“议订国家学术之方针”改为“议订国家学术行政之方针”,以免有统治学术之嫌。对此,评议会未作采纳。详见《中央研究院在京评议员拟订院士会议规程草案谈话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547。
    2朱家骅:《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四次年会开幕词》,《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四次年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58。
    1《中央研究院京沪评议会谈话会(第二次)纪录》,《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规程及京沪评议员淡话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034。
    2《为请推选本院第一次院士选举筹备委员会委员由》,《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一次院士选举筹备委员会组织及会议记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34。
    3寄送选举票或同意函的26名评议员分别为朱家骅、萨本栋、吴学周、王家楫、罗宗洛、赵九章、傅斯年、陶孟和、周仁、汪敬熙、吴有训、李书华、凌鸿勋、茅以升、秉志、胡先骗、钱崇澍、谢家荣、吕炯、王世杰、何廉、周鲠生、胡适、陈垣、陈寅恪、李济。
    1《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筹备委员会会议纪录》,《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一次院士选举筹备委员会组织及会议记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34。
    2参见《评议员拟提之院士名单》、《评议员拟提合于院士候选人资格之名单》,《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一次院士选举筹备委员会组织及会议记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34;《胡适、罗宗洛等拟提院士候选人名单案》,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615。
    1《第一次院士选举筹备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一次院士选举筹备委员会组织及会议记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34。
    1 《院士会议及选举规程》,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034。
    1《第二次大会》,《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四次年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58。另可参见《胡适日记全编(1938-1949)》(七),1947年10月16日,第683页。
    2二者除名原因应是涉有教育汉奸嫌疑,及因生活问题被迫参加伪文化组织,曾任伪校教职者。
    3除名原因可能是常驻国外,而对国内无大贡献。
    4《数理小组会拟定院士候选人名单》(铅笔改动部分)、《生物组小组会拟订院士候选人名单》(铅笔改动部分),《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候选人名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2596。
    5《第二次大会》,《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四次年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58。
    6《胡适日记全编(1938-1949)》(七),1947年10月16日第684页。
    7《第三次大会》,《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四次年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58。
    1参照《国立中央研究院公告》(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日),《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第一次补选院士选举)》,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494(1)。2《第三次大会》,《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四次年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58。
    3《第四次大会》,《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四次年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58;《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四次年会第一次大会规程及提案》,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66。
    1《胡适日记全编(1938-1949)》(七),1947年10月17日,第684页。
    2《中央研究院办理第一次院士选举经过情形节略》,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085。
    3《本会第二届第四次年会决议案执行情形详细报告》、《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五次年会秘书报告》,《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五次年会总干事及秘书报告》,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31;《国立中央研究院公告》(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日),《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第一次补选院士选举)》,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494(1)。
    4《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议事规程》(民国卅三年三月九日二届二次年会修正),《中央研究院评议会议事规程》,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44。 1《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五次年会秘书报告》,《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五次年会总干事及秘书报告》,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31。
    2数据源于《通信投票结果(各组)统计》,《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分组讨论投票情况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619;《通讯投票计算原单》,《中央研究院院士候选人名单及选举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620。
    3《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规程草案》(三十六年三月二十六日京沪评议员淡话会修正通过),《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规程及京沪评议员谈话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034。
    4《数理组审查会》,《中央研究院院士候选人名单及选举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620。
    5数据源于《数理组分组讨论投票结果》,《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分组讨论投票情况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619;《数理组小组投票原单》,《中央研究院院士候选人名单及选举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620。
    1《数理组分组讨论投票结果》,《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分组讨论投票情况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619。
    2中央研究院第二届评议会包括当然和聘任评议员共41人,其中数理组人数最多,达20人;生物组和人文组则相对偏少,分别为10人和11人。
    3数据源于《(生物组)通信票数统计》,《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分组讨论投票情况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619。
    1《生物组推荐院士名单》,《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分组讨论投票情况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619。
    2数据源于《(人文组)通信票数统计》,《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候选人分组讨论投票情况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619。
    1朱家骅:《国立中央研究院概况——在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纪念周报告》,《朱家骅先生言论集》,第94页。
    2参见夏鼐:《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分析》,《观察》第5卷第14期,1948年12月27日。
    3以下各表数据均依据《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士名单》,《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筹备经过报告及院士名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37。另可参见夏鼐:《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分析》,《观察》第5卷第14期,1948年12月27日。
    1夏鼐:《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分析》,《观察》第5卷第14期,1948年12月27日。
    2夏鼐:《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分析》,《观察》第5卷第14期,1948年12月27日。
    1丁文江:《中国历史人物与地理之关系》,《东方杂志》第20卷第5号,1923年。
    2参见竺可帧:《竺可桢日记》(1943-1949),第2册,1944年5月5日,第753页。
    1《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会议纪录》,《中央研究院院士会议记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36。
    2蒋介石:《总统训词》,《中央研究院院士会议记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36。
    3朱家骅:《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会议开幕词》,《中央研究院院士会议记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36。
    4翁文灏:《翁秘书致词》,《中央研究院院士会议记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36。
    1汪家溶:《大变动时代的建设者》,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67-268页。
    2胡适:《一九四八年九月廿三日在中研院第一届院士会议上的讲话》,耿云志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12册,黄山书社1994年版,第179页。
    3《院士座次表》,《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会议预备会参考资料及会议提案》,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625。与会者的具体座位,如秘书、议长、秘书居于主位中间,2名记录分列左右。人文组院士座次,左边分别为冯友兰、胡适、杨树达、陈垣、顾颉刚、梁思成、周鲠生、萧公权、陈达;右边分别为汤用彤、余嘉锡、张元济、柳诒徵、傅斯年、李济、王宠惠、钱端升、马寅初、陶孟和。生物组院士座次,左边分别为贝时璋、胡先骗、钱崇澍、李宗恩、张孝骞、林可胜、冯德培、李先闻、邓叔群;右边分别为伍献文、秉志、殷宏章、戴芳澜、袁贻瑾、吴定良、汤佩松、蔡翘、俞大绂。数理组院士座次,左边分别为许宝騄、苏步青、叶企孙、饶毓泰、庄长恭、谢家荣、周仁、凌鸿勋;右边分别为姜立夫、陈省身、李书华、严济慈、吴学周、杨钟健、竺可桢、茅以升。
    4《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会议预备会》,《中央研究院院士会议记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36。
    1转引自岳南:《傅斯年与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选举》,《纵横》,2009年第4期,第34页。
    2因议事小组委员会委员秉志缺席,召集人胡适另邀陈达、伍献文2位参加。参见《第一次大会》,《中央研究院院士会议记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36。
    3《议事小组委员会开会纪录》,《中央研究院院士会议记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36。
    1《第一次大会》,《中央研究院院士会议记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36。
    2《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三届评议员选举票》,《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院士会第一次会议选举第三届评议员选举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494(8)。
    1《第一次大会》,《中央研究院院士会议记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36。
    2《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三届评议员选举票》,《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院士会第一次会议选举第三届评议员选举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494(8)。
    1竺可桢:《竺可帧日记》,第2册,第1177页。
    2《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三届评议员选举票(第三次补选)》,《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院士会第一次会议选举第三届评议员选举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494(8)。
    1竺可桢:《竺可桢日记》,第2册,第1177-1178页。
    1参见戴维·斯沃茨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162、248-278、327-329页。
    2《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候选人提名册》,《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一次院士选举筹备委员会组织及会议记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34。
    1朱家骅:《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会议开幕词》,《朱家骅先生言论集》,第97页。
    2《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法》(民国三十六年三月十三日修正公布),国立中央研究院编:《国立中央研究院概况》(民国十七年六月至三十七年六月),第11页。
    1朱家骅:《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五次年会开幕词》,《朱家骅先生言论集》,第90页。
    2朱家骅:《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开会词》,《中央研究院评议会各次年会蒋介石、戴传贤、朱家骅等讲演词》,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32。
    3《国立中央研究院概况》,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
    4朱家骅:《国立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三次年会开会词》,《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三次年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57: 《竺可桢日记》,第2册,第974页。
    5《中央研究院为编印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册所收集的有关资料》,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93。
    1《第三次大会》,《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四次年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58。
    2如总干事萨本栋即表示关于院士候选人的提名表,因“人名甚多,承胡适之先生等来函指正者多处,甚为感谢”。《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筹备委员会第五次全体委员会议纪录》,,《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一次院士选举筹备委员会组织及会议记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34。
    3傅斯年:《致胡适》,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第7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版,第349页。
    1参见赖建诚:《布罗代尔的史学解析》,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
    1国立中央研究院编:《国立中央研究院概况》(民国十七年六月至三十七年六月),第10-12页。
    1国立中央研究院编:《国立中央研究院概况》(民国十七年六月至三十七年六月),第12-13页。
    1资料来源:《国立中央研究院公告》(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日),《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第一次补选院士选举)》,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494(1)。
    [01]《国立中央研究院概况》,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
    [02]《中央研究院为中央周报编写过去工作之回顾及今后之计划》,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63。
    [03]《中央研究院为编印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册所收集的有关资料》,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93。
    [04]《中央研究院组织法及所属各所组织法历年修订本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17。
    [05]《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条例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分类号2,案卷号122。
    [06]《中央研究院评议会选举规程修正案》,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分类号2,案卷号123。
    [07]《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五次年会总干事及秘书报告》,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31。
    [08]《中央研究院评议会各次年会蒋介石、戴传贤、朱家骅等讲演词》,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32。
    [09]《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一次院士选举筹备委员会组织及会议记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34。
    [10]《傅斯年、袁翰青、王如夫等关于院士人选问题给中央研究院的密函》,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35。
    [11]《中央研究院院士会议记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36。
    [12]《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筹备经过报告及院士名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37。
    [13]《中央研究院成立二十周年概况原稿》,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目录号2,案卷号169。
    [14]《中央研究院调查各国学术研究机关组织及工作内容案》,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252。
    [15]《中央研究院建议政府倡助科学研究及报聘英美学术机关案》,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360。
    [16]《中央研究院招待牛津大学教授陶德斯与剑桥大学教授尼德汉(即李约瑟)来访案》,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361。
    [17]《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第一次补选院士选举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494(1)。
    [18]《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第二次补选院士选举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494(2)。
    [19]《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第三次补选院士选举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494(3)。
    [20]《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第四次补选院士选举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494(4)。
    [21]《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人文组选举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494(5)。
    [22]《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生物组选举)》,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494(6)。
    [23]《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数理组选举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494(7)。
    [24]《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院士会第一次会议选举第三届评议员选举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494(8)。
    [25]《中央研究院在渝评议员谈话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546。
    [26]《中央研究院在京评议员拟订院士会议规程草案谈话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547。
    [27]《中央研究院京沪院士第一次茶话会纪录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569。
    [28]《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三次年会到京评议员谈话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587。
    [29]《各方对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当选院士候选人之批评意见》,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646。
    [30]《中央研究院一九四五年度五月八月十二月评议员谈话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647。
    [31]《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规程及京沪评议员谈话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034。
    [32]《中央研究院参观记及该院对外发表稿件留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041。
    [33]《中央研究院办理第一次院士选举经过情形节略》,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085。
    [34]《中央研究院第一至三次会议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250。
    [35]吴学周:《我国战后科学研究计划刍议》,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413。
    [36]《中央研究院吕炯介绍苏联科学院、德国威廉皇帝学会组织概况》,南京:中国 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489。
    [37]《中央研究院评议会议事规程》,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44。
    [38]《行政院教育部关于博士学位考试及科学研究活动等问题与中央研究院评议会来往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46。
    [39]《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一次年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55。
    [40]《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56。
    [41]《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三次年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57。
    [42]《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四次年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58。
    [43]《中央研究院第二届评议会临时会议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59。
    [44]《中央研究院第二届评议会在渝评议员谈话会纪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60。
    [45]《中央研究院第三届评议员提名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纪录及中央研究院函聘第三届评议员提名委员会委员名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61。
    [46]《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一届第二届第一次年会提案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63。
    [47]《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提案目录及决议案》,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64。
    [48]《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三次年会提案》,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65。
    [49]《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二届第四次年会第一次大会规程及提案》,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66。
    [50]《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第三届第一次年会秘书总干事报告》,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82。
    [51]《中央研究院聘庄长恭为第二届评议员的聘书及聘胡适为评议会驻美代表的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84。
    [52]《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给国民政府教育部关于科研事项的建议》,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86。
    [53]《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人提名册、大学提名统计表、中央研究院院士被提名人姓名编号对照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97。
    [54]《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提名一览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98。
    [55]《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提名机构统计表、院士提名科别编号细目》,南京: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599。
    [56]《中央研究院院士候选人提名表汇志》,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600。
    [57]《中央研究院数理组院士候选人提名表(一)》,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601。
    [58]《中央研究院数理组院士候选人提名表(二)》,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602。
    [59]《中央研究院数理组院士候选人提名表(三)》,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603。
    [60]《中央研究院人文组院士候选人提名表(一)》,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604。
    [61]《中央研究院人文组院士候选人提名表(二)》,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605。
    [62]《中央研究院人文组院士候选人提名表(三)》,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606。
    [63]《中央研究院生物组院士候选人提名表(一)》,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607。
    [64]《中央研究院生物组院士候选人提名表(二)》,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608。
    [65]《中央研究院生物组院士候选人提名表(三)》,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609。
    [66]《中央研究院各组科申请院士候选人不合格提名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610。
    [67]《中国天文学会等专门学会提名院士候选人案》,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612。
    [68]《东北大学、云南大学等院校函送院士提名表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613。
    [69]《中央研究院等研究机关提名院士候选人案》,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614。
    [70]《胡适、罗宗洛等拟提院士候选人名单案》,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615。
    [71]《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提名通告及有关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617。
    [72]《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选举分组讨论投票情况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619。
    [73]《中央研究院院士候选人名单及选举票》,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620。
    [74]《中央研究院检还院士候选人著作案》,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624。
    [75]《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会议预备会参考资料及会议提案》,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625。
    [76]《中央研究院关于设计院士当选证章式样的文书》,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629。
    [77]《中央研究院院士会议推定论文委员会等委员名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1630。
    [78]《中央研究院公告院士候选人及决定院士名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2558。
    [79]《中央研究院院士名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2586(1)。
    [80]《中央研究院第一次院士会预备参考资料》,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2592。
    [81]《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候选人名单》,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393,案卷号2596。
    [82]《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工作概况》,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5,案卷号1347。
    [83]《请审议博士学位评定会组织法及考试细则两项修正草案》,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5,案卷号1429。
    [84]《中央研究院举办第一次院士选举推荐候选人名单及有关规章办法和来往文书》,北京:清华大学档案馆,全宗号1,目录号4-2,案卷号191。
    [01]《新青年》
    [02]《科学》
    [03]《努力周报》
    [04]天津《大公报》
    [05]《申报》
    [06]《益世报》
    [07]《东方杂志》
    [08]《晨报》
    [09]《国闻周报》
    [10]《中央日报》
    [11]《中央周报》
    [12]《天津民国日报》
    [13]《经世日报》
    [14]《独立评论》
    [15]《教育杂志》
    [16]《清华消夏周刊》
    [17]《中华教育界》
    [18]《教育通讯》
    [19]《读书通讯》
    [20]《独立时论》
    [21]《世纪评论》
    [22]《观察》
    [23]《科学大众》
    [24]《时与文》
    [25]《科学通报》
    [01]赵尔巽等撰:《清史稿》,第46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02]郭嵩焘:《郭嵩焘日记》(光绪时期上),第3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03]王韬:《韬园文录外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04]严复著,王拭主编:《严复集》,第1、5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05](英)亚当·斯密著,严复译:《原富》,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06]邓实辑:《光绪癸卯政艺丛书·政学文编卷七》,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
    [07]张柦、王忍之主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年。
    [08]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3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09]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五四运动文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
    [10]康有为著,姜义华、张荣华编校:《康有为全集》,第10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11]章太炎著,陈平原编校:《章太炎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12]章炳麟:《章太炎的白话文》,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
    [13]梁启超著,夏晓虹编:《粱启超文选》(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
    [14]马相伯著,朱维铮主编:《马相伯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15]叶恭绰:《遐庵汇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0年。
    [16]王国维:《静安文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17]蔡元培著,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3、4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18]蔡元培著,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5、6卷,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19]蔡元培著,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7卷,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20]蔡元培著,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全集》,第6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21]蔡元培著,高平叔编:《蔡元培教育论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
    [22]蔡元培著,高平叔主编:《蔡元培论科学与技术》,石家庄:河北技术科学出版社,1985年。
    [23]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1917-1926)》,中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24]胡适著,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20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25]胡适著,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教育》,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26]胡适著,耿云志主编:《胡适论争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27]胡适著,耿云志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12册,合肥:黄山书5社,1994年。
    [28]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29]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30]胡适:《胡适留学日记》,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
    [31]胡适:《胡适的日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32]胡适著,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3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34]陈寅恪:《寒柳堂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35]傅斯年著,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第7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
    [36]陈垣著,陈智超编注:《陈垣来往书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37]竺可桢著,樊洪业、段异兵编:《竺可桢文录》,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
    [38]竺可桢:《竺可桢日记》,第1、2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39]李渊庭、阎秉华编:《梁漱溟先生年谱》,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40]梅贻琦著,黄延复、王小宁整理:《梅贻琦日记》,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41]蒋梦麟:《蒋梦麟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
    [42]任鸿隽著,樊弘业、张久春选编:《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文存》,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
    [43]沈兼士:《沈兼士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44]杨树达:《积微翁回忆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45]张君劢:《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46]浦江清:《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增补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47]罗志希(家伦):《科学与玄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48]冯友兰:《三松堂自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
    [49]冯友兰:《南渡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50]朱家骅著,王韦均、孙斌合编:《朱家骅先生言论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7年。
    [51]张岱年:《张岱年全集》,第8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
    [52]贺麟:《贺麟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53]贺麟:《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54]顾颉刚:《我与<古史辩>》,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55]朱自清著,延敬理、徐行选编:《朱自清散文》,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
    [56]胡先骗著,张大为等编:《胡先驌文存》,上卷,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年。
    [57]吴大猷:《我的一生:学·研·教·建言》,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58]陈省身著,张奠宙、王善平编:《陈省身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59]郑天挺:《五十自述》,《天津文史资料选辑》,1984年第28辑。
    [60]吴文藻:《吴文藻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年。
    [61]萧公权:《迹园文录》,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年。
    [62]萧公权:《问学谏往录》,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
    [63]杨钟健著,地质矿产部书刊编辑室编:《杨钟健回忆录》,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年。
    [64]马学良:《马学良民族语言研究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65]陈平原、王枫编:《追忆王国维》,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
    [66]钱文忠编:《陈寅恪印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
    [67]雷启立编:《丁文江印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
    [68]欧阳哲生编:《丁文江先生学行录》,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69]黄延复:《一代学人赵元任》,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人物志》,1983年第1辑。
    [70]潘拙庵口述,伍锦整理:《私立广东光华医学院史略》,《广州文史资料》,1982年第26辑。
    [71]任鸿隽:《中国科学社社史简述》,《中国科技史杂志》,1983年第1期。
    [72]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
    [73]国联教育考察团:《中国教育之改进》,南京:国立编译馆,1932年。
    [74]庄泽宣:《如何使新教育中国化》,上海:民智书局,1929年。
    [75]黄宗甄:《十年来的中国科学界》,上海:民本出版公司,1948年。
    [76]刘咸主编:《中国科学二十年》,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
    [77]中国文化建设协会编:《十年来的中国》,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
    [78]钟叔河、朱纯编:《过去的学校》,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年。
    [79]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编: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一),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80]王文俊等选编:《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
    [81]陈衡哲主编,王宪明、高继美译:《中国文化论集——193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 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与想象》,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
    [82]桑兵等编:《近代中国学术思想》,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83](法)伏尔泰:《哲学通信》,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
    [84](法)白晋著,马绪祥译:《康熙帝传》,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清史资料》,第1辑,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85](美)A·W·恒慕义主编:《清代名人传略(选)》,杜文凯编:《清代西人见闻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
    [86](美)费正清著,陆惠勤等译:《费正清对华回忆录》,上海:知识出版社,1991年。
    [87]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6编《学术文化》,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年。
    [8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89]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教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
    [90]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编:《革命文献》,第53、56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1年。
    [91]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编:《革命文献》,第58、59辑,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2年。
    [92]璩鑫圭、童富勇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教育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93]《中央研究院》,行政院新闻局1947年12月印行。
    [94]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概况》(民国十七年六月至三十七年六月),中央研究院1948年发行。
    [95]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七年度总报告》,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1928年发行。
    [96]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评议会第一次报告》,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1937年4月发行。
    [97]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首届评议会第二次报告书》,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1938年5月发行。
    [98]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职员录》,国立中央研究院1947年2月发行。
    [99]国立中央研究院文书处编:《国立中央研究院院士录》,第1辑,国立中央研究院1948年6月印。
    [100]《国立北平研究院概况》,国立北平研究院总办事处1933年7月编印。
    [101]《国立北平研究院概况》(民国十八年九月至三十七年八月),国立北平研究院总办事处编印。
    [102]《北平研究院》,行政院新闻局1948年2月印行。
    [103]地质调查所编:《地质调查所沿革事略》,地质调查所1922年7月印。
    [104]《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概况——第一次十年报告》,中国科学公司1933年印。
    [105]中国科学社编:《中国科学社概况》,中国科学社1931年印。
    [106]中国科学社编:《中国科学社第二十一次年会报告》,中国科学社1936年10月刊。
    [01]台北“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秘书组编:《中央研究院史初稿》,1988年。
    [02]陶英惠:《中研院六院长》,上海:文汇出版社,2009年。
    [03]潘光哲:《何妨是书生——一个现代学术社群的故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04]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05]桑兵:《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06]桑兵:《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术》,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07]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08]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09]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0]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1]王汎森:《古史辨运动的兴起——一个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12]李喜所:《中国近代社会与文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13]李喜所:《中国留学史论稿》,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4]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
    [15]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
    [16]刘龙心:《学术与制度——学科体制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建立》,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
    [17]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18]许纪霖:《大时代中的知识人》,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9]汪一驹著,梅寅生译:《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台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20]左玉河:《中国近代学术体制之创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
    [21]张剑:《中国近代科学与科学体制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
    [22]刘梦溪:《传统的误读》,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23]韩琦、张晨光:《中国科学技术的西传及其影响(1582-1793)》,石家庄:河北人 民出版社,1999年。
    [24]阎明:《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社会学在中国》,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25]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6]范铁权:《体制与关联的现代转型——中国科学社与中国的科学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27]卢勇:《社会变迁与知识分子群体的转型——中国近代学术职业化进程的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
    [28]赵建林编著:《解读清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9]汪家溶:《大变动时代的建设者》,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30]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上海:中华书局,1929年。
    [31]周予同:《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4年。
    [32]郑世兴:《中国现代教育史》,台北:三民书局1981年。
    [33]李华兴主编:《民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34]董光璧主编:《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35]夏湘蓉、王根元:《中国地质学会史(1922-1981)》,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年。
    [36]中共成都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八年抗战在蓉城》,成都:成都出版社,1994年。
    [37]《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第6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38]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辑部译编: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8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39]光复书局大美百科全书编辑部编译: 《大美百科全书》,第1册,台北:光复书局,1990年。
    [40]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41]《科学家传记大辞典》编辑组:《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第1、2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年。
    [42]《科学家传记大辞典》编辑组:《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第3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年。
    [43]汪子春:《自然科学发展大事记·生物卷》,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
    [44]沈宗翰、赵雅书等编著:《中华农业史:论集》,台北:商务印书馆,1979年。
    [45](英)亨利·莱昂斯著,陈先贵译:《英国皇家学会史》,昆明: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云南省学会研究会,出版年不详。
    [46](美)刘易斯·柯塞(Lewis Coser)著,郭方等译:《理念人——一项社会学的考察》,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47](英)梅尔茨(John Theodore Merz)著,周昌忠译:《十九世纪欧洲思想史》,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48](德)夏瑞春编,陈爱政等译:《德国思想家论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
    [49](加)许美德(Ruth Hayhoe)著,许洁英主译:《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50](美)罗伯特·金·默顿著,范岱年译:《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51](法)布尔迪厄著,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52](美)戴维·斯沃茨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53](德)马克斯·韦伯著,冯克利泽:《学术与政治:韦伯的两篇演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54](以色列)本·戴维著,赵佳苓翻译:《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55](美)巴伯著,顾昕等译:《科学与社会秩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
    [56]Shiwei Chen, "Government and Academy in Republican China:History of Academia Sinica,1927-1949",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8.
    [57]Femand Braudel, Translated by Sarah Matthews, "On Histor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58]Femand Braudel, Translated by Richard Mayne, "A History of Civilizations", New York:Penguin Books,1995.
    [59]Pierre Bourdieu,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Sociology in Question", London:Sage, 1993.
    [60]Joseph Ben-David,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Gad Freudenthal, "Scientific Growth:Essays on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Ethos of Scien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1.
    [61]Joseph Ben-David, "The Scientist's Role in Society:A Comparative Study:with A New Introduction",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
    [01]章清:《“学术社会”的建构与知识分子的“权势网络”——<独立评论>群体及其角色与身份》,《历史研究》2002年第4期。
    [02]赵万里、刘崇俊:《科学精英权威的异化》,《新华文摘》,2010年第2期。
    [03]刘集林:《出国留学与学术独立》,丁新豹等主编:《近代中国留学生论文集》,香港历史博物馆,2006年。
    [04]肖雄:《近代学人的学术独立观念》,《云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05]高天明:《学术自由与近代中国大学精神》,《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06]张瑾:《抗战时期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述论》,《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
    [07]夷声歆名:《中央研究院的组织与管理(1929-1949)》,《科学学研究》,1985年第2期。
    [08]陶英惠:《蔡元培与中央研究院(1927-1940)》,《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册。
    [09]林文照:《中央研究院的筹备经过》,《中国科技史料》,1988年第2期。
    [10]陈时伟:《中央研究院与中国近代学术体制的职业化,1927-1937)),《中国学术》,2003年第3期。
    [11]陈时伟:《中央研究院1948年院士选举述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编:《一九四O年代的中国》,下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12]徐明华:《中央研究院与中国科学研究的体制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3年第22期下。
    [13]段异兵、樊洪业:《1935年中央研究院使命的转变》,《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年第5期。
    [14]周宁:《国立中央研究院概况(1928-1948年)》,《历史档案》,1990年第22期。
    [15]樊洪业:《前中央研究院的创立及其首届院士选举》,《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3期。
    [16]孙宅巍:《中央研究院的来龙去脉》,《民国档案》,1997年第1期。
    [17]孔庆泰:《前中央研究院的组织机构和重要制度》,《历史档案》,1984年第15期。
    [18]张剑:《中国学术评议空间的开创——以中央研究院评议会为中心》,《史林》,2005年第6期。
    [19]张剑:《中国近代农学的发展——科学家集体传记角度的分析》,《中国科技史杂志》,2006年第1期。
    [20]周雷鸣:《一九四八年中央研究院院士选举》,《历史学研究》,2006年第2期。
    [21]郭金海:《1948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选举》,《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年第1期。
    [22]郭金海:《中央研究院的第一次院士会议》,《中国科技史杂志》,2007年第1期。
    [23]郭金海:《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候选人提名探析》,《中国科技史杂志》,2008年第4期。
    [24]潘光哲:《中研院的“一千零一夜”》,《书屋》,2005年第2期。
    [25]罗丰:《夏鼐与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选举》,《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4期。
    [26]岳南:《傅斯年与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选举》,《纵横》,2009年第4期。
    [27]谢泳:《1949年后知识精英与国家的关系——从院士到学部委员》,《东方文化》,1999年第6期。
    [28]张齐政:《民国政府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情况分析》,《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29]张栋、侯帅:《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时空分布透析》,《科教文汇》,2007年第1期。
    [30]姜鹏飞:《历史上的英国皇家学会》,(台北)《历史月刊》第240期。
    [31]樊洪业:《院士制度七辨》,《科学时报》,2005年6月6日。
    [32]文榕生:《“中国院士”的考证》,《自然杂志》,2004年第4期。
    [33]刘钝:《(数理精蕴)中(几何原本)的底本问题》,《中国科技史料》1991年第3期。
    [34]韩琦:《“格物穷理院”与蒙养斋——17、18世纪之中法科学交流》,《法国汉学》,1999年第4辑。
    [35]张逢:《吴有训的X射线研究与“学术独立”》,《科学学研究》,2007年第2期。
    [36]薛攀皋:《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中国最早的生物学研究机构》,《中国科技史料》第13卷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