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语境下“青年话语”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考察1900—1920年代中国与韩国被塑造为现代化主体的“青年”以及与其相关的“青年话语”,还对中韩现代小说中再现的“青年”的意象进行比较分析。
     本文的主干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首先,比较分析1900年代中韩形成“青年”阶层的社会制度条件与可视为青年话语起源的中韩现代民族国家话语。1900年代梁启超的“少年中国”和崔南善的“新大韩少年”,都有在亡国危机中把青年称为新国家主体的特点。但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梁启超较为注重作为现代国家主体的“少年”,而崔南善注重的是作为民族主体的“少年”,因为1910年朝鲜沦为了日本的殖民地。
     第二部分,比较分析被视为1910年代现代性核心要素的“个人”与“科学”观念和青年话语的联系。先以1910年代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新青年》杂志与在日朝鲜留学生创办的《学之光》杂志作为分析文本,探究作为青年话语的个人话语与“自我发展”及“自我修养”之间的联系。
     第三部分,考察对现代主体“青年”形成与传统世界观不同的新世界观起到核心作用的中韩科学话语的形成过程,进而提出关于科学主义世界观的问题意识。
     最后,中国与韩国都在1920年代开始进入大众社会,作为新文化的环节,现代文学无疑成为了青年阶层主要的沟通思想的方式和审美对象。本章先分析1920年代初期在中韩社会发生的“恋爱热”现象的意义,同时还以郁达夫和廉想涉的小说作为分析对象,探讨现代恋爱小说中再现的“青年”的意义。1920年代初郁达夫与廉想涉小说中再现的“青年”否定了1910年代塑造的“青年”意象,提出了另一种“青年”意象。1920年代初出现的社会主义运动对“激进青年”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这种“激进青年”接受社会主义思想,对现代社会及本国的现实具有批判意识。随着1920年代初社会主义思想与运动的兴起,在中韩现代文学中,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文学及无产阶级文学逐渐出现,其中有另一种“青年”意象开始把“激进青年”形象化。本章就以茅盾的《幻灭》与李箕永的《贫穷人们》作为分析对象,探究1920年代中、后期所出现的文学中的“激进青年”的意义。
This study considers the "youth" as main agent of modernization and the "youth discourse" related to the concept in China and Korea, from1900s to1920, and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image of 'youth' presented in modern novels of China and Korea.
     This study consists of four main parts. First, the study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social institutional conditions which enabled people to form the youth class as well as the modern nation statehood, which was the origin of youth discourse in China and Korea in1900s. In1900s, Liangqichao's "Young China" and Cuinanshan's "The New Korean Boy" illustrate youth as the new agent of a nation under the ruination of their countries. However, due to the historical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Korea, Liangqichao put an importance on "Youth" as the agent of a modern nation, while Cuinanshan did as the agent of nationality. This is because Joseon became colonized by Japan in1910.
     Secondly, the study compared and analyzed how the concepts of "individual" and "science", which are the core of modernization in1910, were combined with youth discourse in China and Korea. Most of all, the study analyzed the ((New Youth(新青年)》, the Chinese typical magazine in1910s, and 《Hakjigwang(学之光); The Light of Learning》, which was published by the Association of Joseon Students in Japan, to analyze the point where the individual discourse as youth discourse was connected to "self-development" and "self-discipline."
     Thirdly, the study contemplated the process of formation of Korean-Chinese scientific discourse which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 "youth", the main agent of modernization, to form a new world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
     Lastly, China and Korea have entered the mass society since1920s. As a part of the new culture, the modern literature became the communicational media and the object for enjoyment of youth. Therefore, the study considered the meaning of 'syndrome' which happened in the early1920s and of youth presented in Yu Da-fu and Lianxiangshe's text. The youth presented in the two novels denied the image of youth formed in1910s, suggesting another kind of image for youth.
     The socialism movement which had begun in early1920s had great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of "radical youth". The "radical youth" means the youth who has accepted the ideology of socialism and has criticism on the modern society and the reality of his own country. With the ideology and movement of socialism rising, socialism tendency literature and proletarian literature have increased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and Korean modern literature. The socialism and proletarian literature formed an image of "radical youth" as another image of "youth". In conclusion, this study searched for the meaning of "radical youth" in1920with the texts, Maodun's 《Disillusion》 and Lijiyong's ((The poor))
引文
1 禹皙熏、朴权一:《88万韩元一代》,韩国Redian出版社,2007年。
    1 高原基彰:《不安型民族主义的时代》,日本:洋泉社,2006年。
    2 廉思主编:《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3 何明星:《《蚁族》在日本获青睐:中国出版的世界意识》,北京:中华读书报,2012年7月3 日。
    1 廉思主编:《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0-31页。
    2 廉思主编:《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2页。
    3 "Freeter"是英文“自由”(free)与德文“劳工”(arbeiter)混合而成的,指那些选择较自由的工作形式的人群,他们往往在需要钱的时候去工作,而且从事的是短期的、弹性较大的工作。
    1 张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香港:《二十一世纪》双月刊,1999年4月号,第29页。
    1 Sars Mills,KimBuyoung译:《话语》,韩国:人间爱出版社,2001年;福柯:《话语的秩序》(韩文版),韩国:新道路出版社,2011年。
    1 日本与中韩的现代化过程是不同的。中韩的现代化过程是在社会变革与政治变革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则是通过己获得的政治权力推动的社会变革,这意味着日本的现代化不是为了社会变革的政治变革。参见闵斗其:《近现代东亚的社会变革》,《与时间的竞争》,韩国:延世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甲申政变:1884年,以激进改化派人物金玉均为主的改化党为了反对清国的蜀国政策所发动的政变,主张朝鲜的自主独立和推进朝鲜的现代化。
    3 甲午改革:1894年,日本在甲午战争胜利后,要求朝鲜进行内政改革,建立以金弘集为中心的稳健改化派的亲日政府,以便实施国政改革。简单地说,就是从1894年至1896年的朝鲜的现代改革运动。
    1 张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香港:《二十一世纪》(双月刊)总第52期,1999年4月号,第30页。
    1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页。
    2 陈映芳:《“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31-36页。
    3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5页。
    1 同上书,第66页。
    2 陈映芳:《“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31页。
    1 参见金京美:《关于甲午教育改革的研究》,韩国:《延世教育学研究》第8期,延世教育学会,]994年。
    2 乙巳条约:1905年,日本为剥夺朝鲜的外交权,与朝鲜签订的条约,原名为《韩日协商条约》。条约规定,朝鲜的驻外外交机关都要关门,英国、美国、中国(清朝)、德国等公使都先后回国。
    3 郑Goen:《爱国启蒙运动与现代教育热的形成》,韩国:《韩国社会学会论文集》,韩国社会学会,2009年,第1190-1191页。
    1 尚洞教会:1988年,朝鲜最初基督教医疗牧师斯克兰顿(William Benton Scranton)在首尔南大门设立的教会。设立了中等教育机关“尚洞青年学院”,开展了教育运动。“新民会”就是在尚洞教会组织起来的,新民会通过教育运动开展了独立运动。
    2 独立协会是建立于1896年的韩国最早的现代社会政治团体。独立协会主要是由反对政府依靠外国势力的改化派知识分子组织的,要求朝鲜的自主独立与内政改革。主要通过刊发《独立新闻》开展了民众启蒙运动。
    1 李商在(1850-1927):朝鲜独立运动家、政治家、青年运动家。1903年,历任基督教青年会教育部长,1913年。历任基督教青年会秘书,1920年,历任基督教青年会全国会长。在基督教青年会主导青年运动和民族运动。
    2 尹致昊(1865-1945):殖民地朝鲜时期官僚、政治家、社会运动家。历任“大韩自强会”会长,历任“独立新闻”总经理。1920年代,参与亲日团体,而展开亲日活动。
    3 李承晚(1875-1965):独立运动家、政治家、大韩民国第一任总统。1905年至1910年赴美留学。1910年,历任基督教青年会教学部长,1919年,巴黎和会朝鲜代表,1920年到1921年历任在住在上海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临时总统。
    4 金奎植(1881-1950):抗日独立运动家、政治家、学者。1897年至1903年,赴美留学,1904年至1913年,历任安德伍德牧师秘书与基督教青年会学校教师。1919年,任巴黎和会的朝鲜代表。1923年,历任上海复旦大学英文系教授,1927年到1929年,在天津北洋大学生活。1933年,历任南京中央政治学院教授,1936年,历任四川大学教授。
    1 张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香港:《二十一世纪》(双月刊)第52期,1999年4月,第29页。
    2 同上书,第30页。
    1 张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香港:《二十一世纪》(双月刊)第52期,1999年4月,第30页。
    2 徐载弼(1864-1951):韩国的独立运动家。与金玉均等人参与甲申政变,但以失败告终,后经日本流亡美国。之后在美国学医,成为医生。1896年回国后,组织了《独立协会》,并创办《独立新闻》。殖民地时期,参与了独立运动,解放后,美军政时期,成为美军政厅的顾问。
    1 南宫檍(1863-1939):韩国的独立运动家、教育家、媒体人。1898年,创办《皇城新闻》1907年,历任《大韩协会》的会长,发刊《大韩协会月报》。1912年,历任《尚洞青年学院》校长。
    2 张志渊(1864-1921):韩国的媒体人。历任《皇城新闻》的总编辑。
    1 崔南善(1890-1957):韩国文人、历史学者。字公六,别号六堂。他是20世纪初韩国新文学运动和国学研究的先驱之一,1919年3·1运动时拟写《独立宣言文》,是48位民族代表之一,但1930年代以后转变为亲日派。1906年,到日本早稲田大学留学,1907年,由于模拟议会事件被退学回国,1908年创办杂志《少年》,1909年设立“青年学友会”,1914年创办杂志《青春》,1922年设立东明社创办杂志《东明》,此后一直专心国学研究。崔南善在殖民统治下树立了民族主义的基础,后来却以“妥协的民族主义”转变为“亲日派”
    2 崔昌善(1888—未详):崔南善的胞兄,是新文馆的设立者。
    3 新文馆:1908年,是崔昌善与崔南善一起建立的出版社及印刷厂。
    1887年,日本的德富苏峰创刊到《国民之友》,主要用旧日本=老人=东方=破坏对新日本=少年=西方=建设这样的对立构图,把现代国家树立的当为性表象为少年,而主张日本的革新。(参见JunSunggon:《现代韩国的认同与崔南善》,韩国:J&C出版社,2008年,第38-39页。)
    2 梁启超认为,当时的日本社会己经在某种程度上具备了现代的社会结构,所以日本青年的使命主要是将那以前推进的现代化继续下去。(参见陈映芳:《“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45页。)
    3 李基熏:《日帝下青年话语研究》,韩国:首尔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2005年,第31-45页。
    1 全东现:《大韩帝国时期中国梁启超的现代民权观念的接受》,《现代启蒙时期知识观念的接受以及其变相》,韩国:诏命出版社,2005年,第413页。
    2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任公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梁启超:《少年中国说》,《饮冰室文集》点效版二集,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697页。)
    1 《新民丛报》第1期,<本报告白>,1902年,2月8日。
    1 人群之初级也,有部民而无国民。由部民而进为国民,此文野所由分也。部民与国民之异安在?曰:群族而居,自成风俗者,谓之部民。有国家思想,能自布政治者,谓之国。天下未有无国民而可以成国者也。(同上书,第556页。)
    2 李惠庆:《天下观与现代化论-以梁启超为中心》,韩国:文学与知性社,2004年,第220页。
    3 保皇会: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是于1899年7月20日与李福基等在加拿大创设的政治团体。又名中国维新会。华侨团体主要支援为了立宪君主制的政治活动。
    1 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文集》点效版一集,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630页。
    1 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文集》点效版一集,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634页。
    2 李惠庆:《天下观与现代化论-以梁启超为中心》,韩国:文学与知性社,2004年,第229-230页。
    3 梁启超:《新民说》,《饮冰室文集》点效版一集,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634-635页。
    1 李惠庆:《天下观与现代化论-以梁启超为中心》,韩国:文学与知性社,2004年,第230-231页。
    2 参见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3 李惠庆:《天下观与现代化论-以梁启超为中心》,韩国:文学与知性社,2004年,第230-231
    1 参见尹英实:《现代国家的主动力,青年与少年之间—以崔南善的《少年》为中心》,韩国:民族文化研究48期,高丽大学民族文化研究所,2008年,第110-111页;苏荣炫,《青年与现代》,韩国:韩国现代文学研究6卷1期,2005年,44页。
    2 参见李万烈:《改化论的展开与其意义》,《现代文明与韩国现代史》,韩国: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1996年;李万烈:《改化时期媒体与中国》,《韩国现代媒体的再审察》,韩国:民音社,1996年。
    1 参见李基熏:《日帝下青年话语研究》,韩国:首尔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2005年,第46页。
    2 崔南善(1890-1957):文人、历史学者。字公六,别号六堂。他是在20世纪初韩国新文学运动和国学研究的先驱之一,1919年3·1运动时拟写《独立宣言文》,是民族代表48人之一,但是1930年代之后转变为亲日派。1906年,到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1907年,由于模拟议会事件被退学回国,1908年创办杂志《少年》,1909年设立“青年学友会”,1914年创办杂志《青春》1922年设立东明社创办杂志《东明》,此后一直专心国学研究。崔南善在殖民统治下树立了民族主义的基础,后来却以“妥协的民族主义”转变为“亲日派”。
    1 参见尹英实:《现代国家的主动力,青年与少年之间—以崔南善的《少年》为中心》,韩国:民族文化研究48期,高丽大学民族文化研究所,2008年,第106-107页。
    2 《少年》创刊号,《少年时言》,1908年11月。
    1 尹英实:《现代国家的主动力,青年与少年之间—以崔南善的《少年》为中心》,韩国:民族文化研究48期,高丽大学民族文化研究所,2008年,第1]5页。
    2 参见李德一:《提到现代》,韩国:智慧之家出版社,2012年,第145-155页。
    1 参见尹英实:《国家与民族的分化》,韩国:尚虚学报25期,尚虚学会,2009年,第83-86页。
    2 《凤吉伊地理工夫》,《少年》创刊号,1908年11月。
    1 参见尹英实:《国家与民族的分化》,韩国:尚虚学报25期,尚虚学会,2009年,第89-96页。
    2 《太白山歌》(1)、(2),《少年》14号,1910年2月;参见同上书,第96-97页。
    3 《初级大韩地理教本》,《少年》16号,1910年4月,第32页;《海上大韩史》(11)《少年》15号,1910年3月,第46页:《海上的龙少年》,《少年》12号,1909年11月,第28-31页;《夏天的自然》,《《少年》19号,1910年7月;《太白虎》,《少年》12号,1909年11月;参见同上书。
    1 新民会:1907年,当时开化自强派为了国权恢复所设立的全国规模的秘密结社,安昌浩倡议就以‘大韩每日申报派’与‘青年学友会派’为中心构成,主要活动是教育救国运动,杂志、出版运动,启蒙演讲以及学会运动,青年运动,民族工业振兴运动,武官学校设立以及独立军基地创建运动等等。‘大韩每日申报派’与‘青年学友会派’都提到‘实力培养‘可是所重视的地点有所不同,前者强调对国民的国家以及国魂意识,反之,后者强调通过现代教育与工业振兴的实力培养,而且为当现代人的民族性的改造。(参见NAVER网站知识百科辞典。)
    2 《青年学友会议定书》,《少年》10号,1909年9月。
    1 参见李基熏:《日帝下青年话语研究》,韩国:首尔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2005年,第55-57页。
    1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十八世纪美国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航海家以及美国独立战争的伟大领袖。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是他自己所说过的一句话“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参见百度百科。)
    2 塞缪尔·斯迈尔斯(1812-1904):是英国19世纪伟大的道德学家、著名的社会改革家和脍炙人口的散文随笔作家。(参见百度百科。)
    3 参见权bodele《少年与青年的窗—通过杂志所考察的现代初期的日常性》,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72页。
    1 参见苏荣炫:《文学青年的诞生—现代青年的文化政治学》,韩国:青历史出版社,2008年,第29页。
    1 一个是1909年2月,在日本所发刊的留学生杂志《大韩兴学报》10期,另外是1911年9月,在美国所发刊的侨民杂志《新韩民报》,参见朴镇英:韩国http://bookgram.pe.kr/120117492483.
    2 笔者的翻译也不是完整的翻译,简略地翻译了。
    1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福面孔》,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48页。
    1 [英]雷蒙·威廉斯、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32页。
    2 [英]雷蒙·威廉斯、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33页。
    3 同上书,第234-235页。
    1 同上书,第235-236页。
    2 转引自金观涛、刘青峰:《中国个人观念的起源、演变及其初探》,《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52页,注3。
    3 [日]柳父章、金玉熙译:《翻译语成立事情》,韩国:心情逍遥出版社,2011年,第40页。
    1 姬蕾:《“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个人主义话语》,中国: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47页。
    2 许纪霖:《个人主义的起源》,中国:天津社会科学第6期,2008年,113页。
    3 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114页。
    1 参见朴朱媛:《《独立新闻》与现代的“个人”、“社会”观念的诞生》,韩国:梨花女子大学韩国文化研究院,2004年,第146-150页。
    1 参见朴朱媛:《《大韩每日申报》上的“个人”观念的特性与意义》,韩国:梨花女子大学韩国文化研究院,2007年。
    2 金观涛、刘青峰:《中国个人观念的起源、演变及其初探》,《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59-161页。
    3 同上书,161页。
    1 参见金观涛、刘青峰:《中国个人观念的起源、演变及其初探》,《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159-160页。
    2 同上书,第170页。
    3 同上书,第170页。
    4 许纪霖:《大我的消解:现代中国个人主义思潮的变迁》,许纪霖、宋宏编:《现代中国思想的核心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14页。
    5 参见周昌龙:《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对个人主义的诠释》,同上书,第258-272页。
    1 许纪霖:《大我的消解:现代中国个人主义思潮的变迁》,同上书,第215页。
    2 许纪霖:《大我的消解:现代中国个人主义思潮的变迁》,许纪霖、宋宏编:《现代中国思想的核心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16页。
    1 (俄)屠格涅夫:《初恋》,《屠格涅夫文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第87页。
    1 马克威克(William Fisher Markwick)、W.A.史密斯(W.A.Smith):《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公民(The true citizen how to become one)》,美国:美国图书公司(American Book Company)1900年。参见http://www.gutenberg.org
    1 参见止戈国防百科,http://baike.zhige.net/doc-view-10922.
    1 李永中:《空间转换与民族国家话语—《新青年》上的广告》,中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4期,第113页。
    2 李永中:《从传播视阈看《新青年》对读者的形塑》,中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第6期,第74页。
    1 同上书,第75页。
    2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1卷6号,1916年2月15日。
    3 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1卷4号,1915年12月15日。
    1 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1卷4号,1915年12月15日
    1 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125页。
    2 同上书,第125页。
    3 李基熏:《日帝下青年话语研究》,韩国:首尔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2005年,第58页。
    1 玄相允:《你的责任》,《学之光》第15期,1918年。
    2 玄相允:《敬告半岛青年》,《学之光》第15期,1918年。
    1 小星:《朝鲜青年与觉醒之第一步》,《学之光》第15期,1918年。
    2 张德秀:《社会与个人》,《学之光》第13期,1917年,11-19页。
    1 李哲浩:《1910年代后期东京留学生的文化认识与实践》,韩国:韩国文学研究35期,东国大学韩国文学研究所,2008年,第332页。
    2 张德秀:《意志的跃动》,《学之光》第5期,1915年5月。
    3 张德秀:《意志的跃动》,《学之光》第5期,1915年5月,46页。
    1 金德荣:《格奥尔格·齐美尔的关于现代性的11个风景》,韩国:道出版社,2007年,第450-452页。
    2 梁文圭:《1910年代留学生杂志与韩国现代小说的形成》,韩国:现代文学的研究34期,韩国文学研究学会,2008年,第155页。
    1 编辑人:《论富的必要与商、工业复兴的急务》,《学之光》12期,1917年4月;《学之光》12期的编辑就是玄相允。
    2 玄相允:《力量主义与朝鲜青年》,《学之光》6期,1915年7月。
    3 玄相允:《力量主义与朝鲜青年》,《学之光》6期,1915年7月;小星:《朝鲜青年与觉醒的第一步》,《学之光》15期,1918年3月。
    1 李光朱:《我们的理想》,《学之光》6期,1915年7月:徐春:《对欧洲战乱的3代疑问》,《学之光》14期,1917年2月。
    1 汪晖:《现代性问题答问》,《去政治化地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482页。
    2 同上书,第483页。
    1 许纪霖:《现代性的歧路:清末民初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许纪霖、宋宏编:《现代中国思想的核心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79页。
    2 同上书,第179页。
    3 参见赵京兰:《鲁迅的社会进化论批判与“民”的发现》,韩国:《历史批评》第28期,历史批评社,1994年,第282页。
    4 参见同上书,第285页。
    1 赫胥黎、李宗敏译:《进化论与伦理学》(韩文版),韩国:Sanjini出版社,2012年,第99-101页。
    1 汪晖:《科学话语共同体和新文化运动的形成》,中国:《学术月刊》,2005年7月,第104-105页。
    2 汪晖:《科学话语共同体和新文化运动的形成》,中国:《学术月刊》,2005年7期,第107页。
    1 陈首:《新文化运动与科学化运动中的科学》,香港:二十一世纪双月刊总第104期,2007年12月号,第60页;资料来源: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词典》
    2 胡适:《胡适留学日记》(一),台北: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版,第241-242页;转引自范铁权:《体制与观念的现代转型—中国科学社与中国的科学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3-24页。
    1 同上书,第23-24页。
    2 同上书,第92页。
    3 任鸿隽:《外国科学社及本社在历史》,《科学》第3卷第1期:转引自范铁权:《体制与观念的现代转型—中国科学社与中国的科学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95页。
    1 同上书,第97-98页。
    2 《中国科学社总章》,《科学》第2卷第1期;转引自同上书,第99页。
    3 参见范铁权:《体制与观念的现代转型—中国科学社与中国的科学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67-189页。
    1 张大庆,《中国近代的科学名词审查活动:1915-1927》,《自然辩证法通讯》1996年第5期;转引自同上书,第192页。
    2 汪晖:《科学话语共同体和新文化运动的形成》,中国:《学术月刊》,2005年7期,110页。
    3 范铁权:《体制与观念的现代转型—中国科学社与中国的科学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90页。
    4 汪晖:《科学话语共同体和新文化运动的形成》,中国:《学术月刊》,2005年7期,109页。
    1 同上书,第110页。
    2 同上书,第105页。
    3 范铁权:《体制与观念的现代转型—中国科学社与中国的科学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00页。
    1 范铁权:《体制与观念的现代转型—中国科学社与中国的科学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01页。
    2 任鸿隽,《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 《科学》第1卷第1期;杨铨,《托尔斯泰与科学》,《科学》第5卷第5期;任鸿隽,《科学方法讲义》,《科学》第4卷第11期,第1042-1046页;参见同上书,第301-302页。
    3 任鸿隽,《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科学》第1卷第1期,第1-3页。
    1 汪晖:《科学话语共同体》,《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1118页。
    2 张鹰震(1890~1950?):韩国的教育运动家。1906年,参加日本东京朝鲜人留学生所结成的 《太极学会》,并刊发《太极学报》。1909年,和崔南善等一起组成了《青年学友会》。1920年,组成《朝鲜教育会》。
    1 《太极学报》:1905年,日本东京朝鲜人留学生们所结成的《太极学会》的机关报。《太极学会》从开始是学术团体,以后逐渐变成爱国启蒙运动团体。
    2 《西北学会月报》:1908年《西北学会》所创刊的机关报。《西北学会》是在1908年首尔由西北、海西地方绅士所结成的爱国启蒙团体。
    3 朴成镇:《大韩帝国期1930年代科学话语的形成以及展开过程》,韩国:京畿史学第2号,京畿大学史学会,1998年,第126-127页。
    1 在韩国的历史学和韩国文学方面上,把1910年完全沦为殖民地的韩国主要称为“殖民地朝鲜。
    2 参见金根陪:《20世纪殖民地朝鲜的科学与技术》,韩国:历史批评第56期,韩国历史研究会,2001年,第300-307页。
    1 金wupil、崔hesil:《殖民地朝鲜的科学、技术话语的现代性》,韩国:韩民族文化研究第34期,韩民族文化研究学会,2010年,第261页。
    2 矢内原忠雄(1893-1961):日本经济学者、自由主义殖民政策学者、东京大学总长。
    3 参见李sukwon《近代日本的自由主义殖民政策学研究》,延世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1 《青春》:1910年代韩国的月刊杂志,1914年10月创刊,1918年9月以序号15号停刊。《青春》追求了从少年到老年都可以读的教养大众杂志。内容除了政治、时事方面主要以人文、自然科学方面构成,具有启蒙性。
    1 参见金zhuli:《1910年代科学、技术的表象与现代小说》,韩国:韩国现代文学研究学会,韩国现代文学研究第39期,2011年,第46-51页。
    2 转引自权bodele、韩yongzhu:《《少年》与《青春》的窗—通过杂志看到的现代初期的日常性》,梨花女大出版社,2007年,第143页。
    1 参见申东元:《东亚传统科学史论的批判性检讨》,韩国:文学与社会第36期,文学与知性社,1996年11月,第1761-1765页。
    1 汪晖:《科学话语共同体》,《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1209页。
    1 同上书,第1224页。
    2 汪晖:《科学话语共同体》,《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1125页。
    3 汪晖:《理与物》,《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48页。
    1 参见苏荣炫:《文学青年的诞生—现代青年的文化政治学》,韩国:青历史出版社,2008年,第76页。
    2 级光:《最近的文明信息》,《学之光》14期,1917年,第66-67页。
    1 千政换,《殖民地时期青年的文学,大众文化》,韩国:今天的文艺批评55期,今天的文艺批评社,2004年12月,46页。
    2 参见刘善英:《关于韩国大众文化的现代的构成过程的研究》,韩国:高丽大学韩文系,博士论文,1992年;朴在换等:《现代社会的闲暇文化》,韩国:首尔大学出版部,1997年。
    1 千政换:《殖民地时期青年的文学,大众文化》,韩国:今天的文艺批评55期,今天的文艺批评社,2004年12月,第37-38页。
    2 千政换:《殖民地时期青年的文学,大众文化》,韩国:今天的文艺批评55期,今天的文艺批评社,2004年12月,第39页。
    1 参见李基熏:《青年,现代的象征—1920年代青年话语的形成与变化》,韩国:文化科学第37期,文化科学社,2004年,第215-217页。
    1 李基熏:《1920年代社会主义理念的开展与青年话语》,韩国:历史问题研究第13期,历史问题研究所,2004年12月,第290-292页。
    2 参见李基熏:《青年,现代的象征—1920年代青年话语的形成与变化》,韩国:文化科学第37期,文化科学社,2004年,第218-224页。
    1 无产青年会是1920年5月在日本东京的朝鲜留学生钱镇汉、朴烈、吴成轼、金末守、曹镇凤等20多名与日本、中国的无产阶级联手组织的无产阶级团体。主要宗旨是保护无产阶级的权益,传播社会主义理念。
    2 李基熏:《1920年代社会主义理念的开展与青年话语》,韩国:历史问题研究第13期,历史问题研究所,2004年12月,第294-295页。
    3 李基熏:《1920年代社会主义理念的开展与青年话语》,韩国:历史问题研究第13期,历史问题研究所,2004年12月,第303页。
    1 12月纲领:1928年,共产国际执委会政治书记局所制定的关于重组朝鲜共产党的决定书。1928年7、8月,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第6次大会上,以《关于殖民地、反殖民地国家的革命运动》为基础而制定的纲领,正式名称是《关于朝鲜农民及工人的任务的纲领》。主要内容是:朝鲜共产党放弃之前以青年为主的组织方法,进入农村和工厂,组织工人和贫农。当时《12月纲领》对朝鲜共产主义运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2 同上书,第312-313页。
    1 厨川白村(1880~1923):日本文学评论家。1904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科,历任第五、第三高等学校教授,后任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助教。1912年以著述《近代文学十讲》知名于世。在大学院提出研究论文《诗歌与散文中所表现的恋爱研究》。1915年受文部省派送留学海外,越二年归国。1919年获文学博士学位,任东京帝大教授。1923年关东大地震中遇难,殁于镰仓。著作
    1 李光洙(1892-1950):韩国的小说家、评论家、媒体人。
    1 权bodele《恋爱的时代》,韩国:现实文化研究社,2003年,第92-92页。
    2 卢子泳(1898-1940):韩国的诗人、小说家。日本大学、东京第一外语学院英语系毕业。历任汉城图书公司、东亚日报、朝鲜日报的记者。1922年,参与《白潮》创刊以后,开始从事文学活动。主要作品有书简文集《青春的旷野》、《爱情的火花》、《文艺美文书简集》等和小说集《无限爱的金像》、《永远的梦想》等。
    1 权bodele《恋爱的时代》,韩国:现实文化研究社,2003年,第110-115页。
    1 权bodele:《恋爱的时代》,韩国:现实文化研究社,2003年,第115-119页。
    2 张竞:《近代中国与恋爱的发现》(韩文版),韩国:松出版社,2007,191-204页:原著《近代中国与恋爱的发现》,日本:岩波书店,1995年。
    1 金亿(1896~未向):韩国的现代诗人又是评论家。
    2 闵泰瑗(1894-1935):韩国的现代小说家、翻译家、媒体人。
    3 吴相淳(1894~1963):韩国的现代诗人。
    4 《废墟》:1920年代初期,韩国的文艺杂志。
    5 《开辟》:创刊于1920年5月,是1920年代在韩国具代表性的综合杂志。
    6 参见张释朱:《我是文学》,韩国:木故事出版社,2009年。
    7 参见郭元释:《廉想涉文学论研究(1)-以初期个性论为主》,韩国:韩国文学理论与批评第4期,韩国文学理论与批判学会,1999年。
    8 《万岁前》有两个版本,一个是1922年以《墓地》为题目发表在《新生活》杂志上的版本,中途连载中断,该版本的余下部分载于1924年的《时代日报》,高丽公司出版的就是这个版本。另一个是解放以后,1948年进行修改的版本,由修善社出版。本论文参考的文本是以高丽公司出版的版本为底本的文学和知性社出版的版本。
    1 金燕叔:《亚洲的现代与知识分子青年的失稳感情》,韩国:人文学研究第20期,庆熙大学人文学院,2011年,第23-24页。
    1 廉想涉:《诸家的恋爱观—感想与期待》,《朝鲜文坛》第10期,1925年7月。
    2 廉想涉:《万岁前》,韩国:文学与知性社,2005年,第164-165页。
    1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7页。
    2 郁达夫:《沉沦》,《郁达夫集》(袁盛勇编注),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年,第23-24页。
    1 郁达夫:《沉沦》,《郁达夫集》(袁盛勇编注),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年,第34页。
    2 同上书,第36页。
    3 成仿吾:《《沉沦》的评论》,《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1923年2月1日。
    4 张竞:《近代中国与恋爱的发现》(韩文版),韩国:松出版社,2007年,第278页:原著《近代中国与恋爱的发现》,日本:岩波书店,1995年。
    1 参见百度百科的第一次国共合作部分。
    2 参见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14页;百度百科的创造社部分。
    1 参见同上书,第147-148页;参见百度百科的太阳社部分。
    2 参见朴赞胜:《韩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研究—民族主义右派的实力培养运动论》,韩国:历史批评社,1992年,第311-314页。
    1 同上书,第314页。
    2 参见编辑部:《韩文韩文学资料词典》,韩国:韩国词典研究社,1994年。
    1 参见赵南玄:《韩国现代小说史1》,韩国:文学与知性社,2012年,第294-295页。
    1 1988年,韩国政府为了恢复民族艺术的传统性、超越南北韩艺术史的断裂,1945年以后,解禁对去北朝鲜或被绑了去北朝鲜的作家的文学作品与美术及音乐作品的限制,全部公开了。所以,从1988年解禁以后,才能进行对他及他的作品的研究。
    1 《朝鲜之光》:1922年11月创刊,1930年11月停刊,共出100期。无产阶级文学作家组成的朝鲜无产阶级艺术家同盟(KAPF)的准机关志。主要刊登译介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文章和女性问题、劳动问题等时事论文,经常刊登无产阶级文学理论家朴英熙、金基镇、林和等的评论。由于激进的内容经常被检查、删除和扣留。
    2 参见张释朱:《我是文学》,韩国:木故事出版社,2009年;《李箕永》篇,《韩国近现代史词典》,2005年。
    1 转引李相京:《李箕永—时代与文学》,韩国:草色出版社,1994年,第90页。
    2 参见金锺炫:《李箕永初期小说的无政府主义倾向研究》,韩国:文学与语言第26期,文学与语言学会,2005年5月。
    3 李箕永:《贫穷人们》,韩国:青思想出版社,2002年,第33页。
    1 参见百度百科的《茅盾》栏;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8-104页。
    1 茅盾:《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第19卷第10期,1928年10月10日。
    1 茅盾:《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第19卷第10期,1928年10月10日。
    1 参见苏荣炫:《文学青年的诞生—现代青年的文化政治学》,韩国:青的历史出版社,2008年,第13-14页。
    《新青年》,《新潮》,《晨报》副刊,《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创造》
    巴金:《巴金选集》,成都:四川人出版社,1996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上海:中华书局,1989
    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郁达夫:《郁达夫全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郁达夫/袁盛勇编注:《郁达夫集-小说卷》,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
    郁达夫/袁盛勇编注:《郁达夫集-散文卷》,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
    李何林编:《中国文艺论战》,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王自立、陈子善编:《郁达夫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陈平原选编:《《新青年》文选》,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3
    王世家编:《青年必读书:一九二五年《京报副刊》「二大征求」资料汇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
    上海图书馆编:《上海图书馆藏近现代中文期刊总目》,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竹内实主编、程麻译补:《中国近现代论争表》,北京:中国文献出版社, 2005
    费正清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费正清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陈平原等编:《晚明晚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三联书店,1997
    陈映芳:《“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陈赞:.《困境中的中国现代性意识》,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
    程光炜主编:《大众媒介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彭明主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李华兴:《民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刘禾、宋伟杰译:《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北京:三联书店,2008
    刘再复:《共签“五四”》,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郝斌,欧阳哲生主编:「五四时期的社团、期刊、学生运动与其它组织」,《五
    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页1067-1302
    郝斌,欧阳哲生主编:「「五四时期的中国与世界」,《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页1303-148
    罗岗:《危机时刻的文化想象—文学、文学史、文学教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孙歌:《主体弥散的空间—亚洲论述之两难》,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苏云峰:《中国新教育的萌芽于成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汪晖:《中国现代思想的兴起》,北京:三联书店,2008
    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2005
    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北京:三联书店,2008
    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下),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
    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
    王文彬编:《中国报纸的副刊》,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
    王逢振主编:《詹姆逊文集·第3卷:文化研究和政治意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下),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许纪霖:《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杨念群:《“五四”九十周年祭—一个“问题史”的回溯与反思》,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
    俞兆平:《现代性与五四文学思潮》,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俞兆平、杨春时:《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余英时:《中国近代个人观的改变》、《群己之间》,载《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
    余英时:《中国现代价值观念的变迁》、《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载《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
    赵晓阳:《基督教青年会在中国:本土和现代的探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8
    张宝明:《现代性的流变—(新青年>个人社会与国家关系聚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张宝明:《启蒙与革命—“五四”激进派的两难》,上海: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
    张宝明:《转型的阵痛:20世纪中国文学思想与文化启蒙论衡》,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张宝明、王中江编:《回眸新青年:哲学思潮卷》中有关文献,河南文艺出版社, 1998
    郑春:《留学背景与中国现代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美)舒衡哲、刘京建译:《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美)郭颖颐、雷颐译:《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美)格里德尔;单正平译:《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北京:三联书店,2003
    (美)理查德·弗拉克斯著、李青、何非鲁译:《青年与社会变迁》,北京:北京日报出版社,1989
    (加)卜正民,施恩德 编:《民族的构建:亚洲精英及其民族身份认同》,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
    (英)安东尼·史密斯著、叶江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蔡翔:《青年·爱情·自然权利和性——当代文学的中国故事》,《文艺争鸣》,2007.10
    陈瑞祥:《青年往何处走?—<中学生>杂志对现代青年主体性的构想》,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邓金明:《从<新青年)到“新青年”-五四青年对<新青年)杂志的阅读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番玉舒:《新式人格的塑造—以《学生杂志》(1921-1926)为线索考察20年代早期青少年的现代美育》,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
    姜涛:《革命动员中的文学和青年—从1920年代《中国青年》的文学批判谈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4期
    刘复生:《“五四”的三个三十年:当代史中的“五四”叙述》,《文艺理论与批评进》,2009年第3期
    李宪瑜:《<新青年>杂志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0
    李静:《<新青年>杂志话语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8
    李永春:《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
    罗永生:《现代性与中国青年论述的流变》,韩国:《中国现代文学》,第49号,2009
    刘宗灵:《早期<学生杂志>与学生自我意识的呈现—以“论说”栏位中心的讨论》,《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3期
    梅家玲:《发现少年,想象中国-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现代性、启蒙论述与国族想象》,台湾:汉学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
    钱理群:《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小学国文教育改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3期
    汪晖:《什么是“五四”文化运动的政治?—关于“五四”的答问》,《现代中文学刊》,2009年1期
    汪晖:《科学话语共同体和新文化运动的形成》,《学术月刊》,2005.7
    汪晖:《文化与政治的变奏—战争、革命与1910年代的“思想战”(1)》,思与文,2010.4.30
    魏建、毕绪龙:《<新青年)与“新青年”》,《文学评论》,2007年第4期
    吴晓东:《中国现代审美主体的创生—郁达夫小说再解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3期
    吴小英:《代际冲突与青年话语的变迁》,《青年研究》,2006年第8期
    谢昌逵:《五四与中国青年的诞生》,《青年探索》,2010年第1期
    尹海燕:《郁达夫现象与时代症候》,《长江师范大学学报》,第23卷第6期,2007.11
    章清:《1920年代:思想界的分裂与中国社会的重组》,《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6期
    张宇:《花园:往事追忆与革命姿态—重读巴金的<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3期
    周立民:《五四精神的叙述与实践—以巴金的生活与创作为考察对象》,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
    《大韩每日申报》:日刊,1904-1910,
    《独立新闻》:日刊,1919-1925
    《东亚日报》:日刊,1920-
    《少年》:综合杂志,1908-1911
    《青春》:综合杂志,1914-1918
    《学之光》:日本东京留学生杂志,1914-1930
    《开辟》:综合杂志,1919-1934
    金根洙主编:《韩国杂志概观以及号别目录集》,韩国学研究所,1973
    李光朱:《无情》,韩国:文学与知性社,2005
    廉想涉:《万岁前》,韩国:文学与知性社,2005
    高美叔:《韩国之现代性,寻找其起源-民族,有性状态(Sexuality),病理学》,书世上,2001
    权Bodele:《韩国现代小说之起源》,召命出版社,2000
    金京一:《韩国之现代与现代性》,白山学堂,2003
    金柄益:《韩国文坛史》,文学与知性社,2001
    金允植:《廉想涉研究》,首尔大学出版社,1986
    金允植:《李光朱与他的时代(修订版)》,松出版社,1999
    Min Jungbae:《首尔YMCA运动100年史1903~2003》,首尔YMCA,2004
    朴灿胜:《韩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研究》,历史批评社,1992
    白永瑞:《东亚之返回》,创作于批评社,2000
    尚虚学会:《1920年代同仁杂志文学与现代性研究》,深泉出版社,2000
    苏荣炫:《文学青年的诞生—现代青年的文化政治学》,韩国:青的历史出版社,2008
    慎镛厦 主编:《在日帝时期下的社会与思想》,申文文化社,1991
    尹海东:《殖民地的灰色地带》,历史批评社,2003
    李京熏:《哥哥的诞生》,文学与知性社,2003
    李在善:《金东仁:韩国文学之现代性解释》,西江大学出版社,1998
    李太东:《李箱:韩国文学之现代性解释》,西江大学出版社,2006
    全泽凫:《韩国基督教青年会运动史》,凡友社,1994
    韩国历史研究会近现代青年运动史研究班:《韩国近现代青年运动史》,草色,1995
    尹大释外:《重读现代01》,历史批评社,2006
    尹海东外:《重读现代02》,历史批评社,2006
    Andre Schumid,JungYeoul译:《帝国之间的韩国1895-1919(Korea Between Empires 1895-1919)》,人道主义者,2007
    Bertrand Russell,李顺熙译:《中国之问题》,天地人,2009
    Jonathan D.Spence,金熙交译:《寻找现代中国1.2》,移山,1998
    Ian Watt, Lee Siyeon、Kang Yuna译:《现代个人主义之神话》,文学村,2004
    Matei Calinescu, Lee Younguk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视角与语言,1993
    Michel Foucault, Lee Gyuhyun译:《性经验史1-认识的意志》,NaNam出版社,2004
    Michel Foucault, Lee Hyesuk、Lee Youngmok译:《性经验史3-关注自我》NaNam出版社,2004
    Michel Foucault, Oh Saenggen译:《规训与惩罚》,NaNam出版社,2003
    Michel Foucault, Sim Seaguang译:《主体之解释学》,东文选,2007
    Samuel Smiles, NamYoungu、LeeSanggu译:《自助论》,乙酉文化社,1994
    Stuart Hall主扁,JunHyoguan译:《现代性与现代文化》,现实文化研究,2001
    Sars Mills, KimBuyoung译:《话语》,人间爱,2001
    Terry Eagleton, BangDaewon译:《美学思想》,韩信文化社,1995
    柄谷行人主编,SongTaeuk译:《近代日本之批评》,召命出版社,2002
    柄谷行人主编,SongTaeuk译:《现代日本之批评》,召命出版社,2002
    高板史朗,崔在穆、李光来译:《作为难题的现代
    (The modernity with Trouble)》,理学社,2007
    严安生,HanYounghea译:《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之日本留学
    (日本留学精神史-近代中国知识人の轨跡)》,一潮阁,2005
    Kang Jinho:《现代教育之固定与被殖民主体-以在日帝下小学教育与(朝鲜读本>为主》,尚虚学报16集,2006
    朴朱媛:《现代‘个人’、‘社会’概念的形成与变化》,历史批评,2004夏天号
    苏荣炫:《现代印刷媒体与修养论、教养论、立身处世主义:
    对于现代主体形成的考察》,尚虚学报18集,2006
    苏荣炫:《3.1运动与学生:学生-青年话语的再整编考察》,现代文学研究39号,2009
    宋仁宰:《在初期<新青年>上所展开的‘青年’话语的起源和特性》,成均官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人文科学第45集,2010
    Yang Wundek:《福柯的权力系谱学-西方的现代主体怎么被创造?》,经济与社会第35号,1997
    李京熏:《青年与民族-以<学之光>为主》,大同文化研究44集,2003
    李京熏:《<学之光>的媒体特性与日本之影响》,大同文化研究48集,2004
    李基熏:《1920年代‘儿童’的形成与同化》,历史问题研究第8号,2002
    李基熏:《青年,现代之表象-1920年代青年话语的形成与变化》,文化科学37号,2004
    李基熏:《1920年代社会主义理念与青年话语》,历史问题研究第13号,2004
    李基熏:《在日本帝国下青年话语研究》,首尔大学博士论文,2005
    李智媛:《日本帝国下民族文化认识的展开与民族文化运动》,首尔大学博士论文,2004
    李哲浩:《1910年代东京留学生之文化认识与实践-以<基督青年>为主》东国大学韩国文学研究第35集,2008
    Zhang Sungman:《开化期韩国社会与现代性的形成》,《现代性是什么》,民音社,1994
    Cho Yensuk:《现代启蒙话语与‘少年’的表象》,语文论集第46集,2002
    Jun Mikeung:《开化期‘青年’与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研究-以<大韩每日申报)为主》,韩国家族关系学会志第7卷2号,2002
    Chen Junghuan:《殖民地时期的青年与文学、大众文化》,今天的文艺批评第 55号,2004
    Han GIheong:《崔南善的杂志发刊与初期现代文学之改组》,大同文化研究45集,2004
    Huang Jongyean:《小说、青年、帝国》,尚虚学报第14集,2005
    许柄识:《殖民地青年与教养的构造-(无情>与殖民地性无意识》,韩国语文学研究第41集,2003
    许洙:《第一大战总结后改造论的弥散于韩国知识分子》,韩国近现代史研究,第50集,200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