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旨在按时序解释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变迁。研究集中于两个问题:尝试建立有关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理论;解释族际政治整合制度的稳定与变迁,指出其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为之寻找对策。
     族际政治整合制度不是某一项具体制度的名称,而是国家将民族和民族地区纳入国家政治体系的规则体系(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总称,其基本要素包括意识形态(提供制度目标)、政治组织机构和具体的制度安排(提供制度手段),如民族政策等。因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合法性基础及维持手段不同导致制度供给不同,族际政治整合的制度化程度及制度效果亦不同。制度形成之后的“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特点,使得族际政治整合制度具有稳定性。而人类知识存量的增加、意识形态的发展及外力对“锁定”(lock-in)状态的解除,则使族际政治整合制度的变迁和创新成可能。现代民族国家中,族际政治整合制度型塑着各族体的发展,各族体的自我发展又对国家族际政治整合制度提出新要求,这既体现了民族与国家互动的辩证关系,也反映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能力。
     行文的基本过程是:通过历史的视角,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依据新制度主义路径,追溯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族际政治整合制度的形成、发展、重构、完善与创新的变迁过程。文章以王朝国家的族际政治整合制度变迁研究为起点。王朝国家没有划定明晰的政治疆界,在君权神授的合法性基础上、中央集权的行政框架内、不平等的民族关系的前提下,族际政治整合中形成了朝贡体制下的羁縻制度。随着王朝国家管理制度的逐渐完善,羁縻制度发展至其最高形式
     土司、土官制度,直至清朝“改土归流”而淡出历史舞台。尽管羁縻制度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维护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它终究没有实现各民族全面而彻底的整合。随着清末民初中国被拖入世界体系,中国固有的知识和制度体系开始受到冲击。此时开始的现代民族国家体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家的合法性基础已是社会全体成员的政治认同。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性开始凸现,民族开始被视为统一体并成为可能的关键的结构性变迁力量。民国时期的族际政治整合制度有所进步并有过新的尝试,但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这也是国民党政权失败的原因之一。
     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中,随着处理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的逐渐成熟,新型的族际政治整合制度逐渐萌芽。各民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此后的计划经济时代,在国家掌控着几乎全部的社会资源的情况下,国家通过以民族区域自治为中轴的族际政治整合制度对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进行了一元化的深刻整合,确立了全新的社会秩序,取得了良好的整合效果。但在文革期间,族际政治整合制度的许多方面遭到破坏。
     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后,中国开始了多元社会变迁历程。各民族不同程度利益诉求的苏醒,民族国家构建与民族自我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凸显,使得族际政治整合的对象、中心等要素都发生了变化,加之国际因素的复杂影响,对族际政治整合的方式、效度以及相应的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和政府已经做了许多创新性的工作。但如何应对新挑战,满足制度需要,进而构建族际政治整合制度的创新体系,仍是当前族际政治整合制度建设中的重要议题。
     研究的结论是中国的族际政治整合制度绵延至今,发展而成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轴的现代族际政治整合制度,是中国传统政治文明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的适应我国政治生活的有效制度。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它又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下的新考验。国家制度供给主体必须要适应多元社会发展的要求,从族际政治整合制度理念、族际政治整合制度安排到制度环境的培育方面做到全面创新,并保障其实施,才能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的族际政治整合目标。在此过程中制度规则及制度安排起着重要作用,正是制度的有效运营才使得族际政治整合力加强,国家的政治能力提高。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explain the institutional evolution of interethnic political integration of China.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wo issues—one is to establish the theories about institution of interethnic political integration (IIPI), the other is to explain the steady and evolution of the institution, figure out its results and challenges it faced in modern time, then to find countermeasures for it.
     IIPI is not a single institution but a rule system that brings the ethnic groups and the ethnic regions into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the nation-state. The basic factors of the IIPI include ideology (which supplies the aim of the institution), organizations and concret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which supplies the ways of the institution). It claims that the degrees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interethnic political integration and its effects are different when the state's legitimacy base and means to maintain it are different. The reasons of stabilization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stitution) of IIPI is path dependence, it makes the institution go steadily. The increasing stock of human knowledge, the development of ideology and the impact of outside force can unchain the situation of lock-in. It makes the evolution and innovation of institution become possible. In multi-ethnic state, the different supplies of IIPI shape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groups. The ethnic groups' developments put forward new requests to the developments of the IIPI. The process represents the dialectic relations among the nation state and ethnic groups. It also shows the abilities of the nation-state.
     Through the historical aspect, adopting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path of new institutionalism, the paper retrospects to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the IIPI among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periods of state in China. The paper begins with the IIPI of the dynastic state. It didn't have a clear boundary, based on the legitimacy of god-given regality, in the frame of centralization of state power, on the preconditions of the inequality of ethnic relations, "Bridle" institution was formed under the "Pay Tribute" system. Though the "Bridle" institu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o maintain the unification of the state, it didn't integrate the ethnic groups completely after all. Along with china's being dragged into the world system and began its modernization in late Qing Dynasty, the inherent knowledge and institution systems were impacted intensively. The ethnicities of multi-ethnic state emerged. Ethnic groups became a key structural power of the nation-state. One of the reasons of Kuomintang's failure is that it couldn't resolve the ethnic problems.
     It proved that only under the leading of CCP that could all the ethnic groups establish the new China, then could the new IIPI be set. In the period of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the state controlled almost all the resources, it could realize the unitary integration of the ethnic groups and the regions of ethnic groups by institution system based on Ethnic Reginoal Autonomy System (ERAS). But ERAS was once destroyed during "Cultural Revolution".
     Along with the market economic system's practice in China, the change to pluralistic societies appeared in China. The ethnic consciousness revivals and its requests are put forward. Together with the international factors'effects, there is a nee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methods and institutional building of IIPI. How to transfer the unitary integration model to pluralistic integration, develop ERAS, realize the innovation of IIPI, then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IIPI, these are the important issues in the building of IIPI nowadays.
     The conclusion is that IIPI of China has experienced a continuous process. The modern IIPI is the combination of China's traditional political civiliazition and Marxism. It is proved to be a suitable form for China. During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if the multi-ethnic state wants to fulfill the aim of IIPI, it needs to achieve the innovations of the IIPI, institutional arrengments and the implement mechanism. The institution still plays important role in this course. It is the efficiency running of the institution that makes the power of interethnic political integration enhanced. The abilities of the state get improved at the same time.
引文
1对于许多学者主张的民族国家功能衰落的观点,汪晖教授认为,“当代世界日益全球化的经济和文化关系没有发展出与之相应的新的政治形式,因而全球化的经济过程依然是以民族国家体系作为其政治保障的。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说,民族国家正在前所未有的姿态积极地干预当代的经济过程,并把自己看作是全球经济活动中的最大的代理人。在这个意义上,与其说民族国家衰落了,不如说民族国家正在改变其传统功能,全面地介入到当代世界的社会关系。”参见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导论第5页。
    2纳日碧力戈著:《现代背景下的族群构建》,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05页。
    1[美]安东尼·奥罗姆著,张华青等译:《政治社会学导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2页。
    2萧凤霞:《廿载华南研究之旅》,《清华社会学评论》,2001年第1期。
    3近年来,随着族群理论的构建论引入中国研究,一些学者认为并不存在一个在历史长河中延续的中华民族实体,是人们先被灌输了一套虚构的国族认同后,才会相信他们自己属于一个统一的“国族”。
    4[美]费正清,R.麦克法尔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49-1965)》,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15页。
    1从西欧民族国家形态变迁过程看,现代国家往往等同于民族国家。其结构功能大致经历了发端、过渡、成熟、衰败和终结五个发展阶段。鲍曼认为,全球化加快了民族国家构成要素走向结构性解体。全球化从三个方面对民族国家进行不可复原性的解构:国家与民族的分离、国家与主权(民族主权而非宪政主权)的分离、国家与福利的分离。参见郭台辉著:《齐格蒙特·鲍曼思想中的个体与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2-154页。
    1 http://www.mzzjw.cn/zgmzb/html/2009-02/20/content_58944.htm,《2008年民族工作新发展》,中国民族报电子版,2009年2月20日。
    22008年3月14日,西藏拉萨发生“3.14”事件。在1995-2000年间,藏青会在拉萨策划了9次爆炸。而在新疆,据不完全统计,从1990年至2001年境内外“东突”恐怖势力在新疆制造了至少200余起暴力恐怖事件,造成各民族群众、基层干部、宗教人士等]60多人丧生、400多人受伤,破坏了社会的安定,在国外也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参见马大正:《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新疆稳定问题的观察与思考》,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法]吉尔·德拉诺瓦著,郑文彬,洪晖译:《民族与民族主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序14页。杜赞奇也提及“虽然我的目标是批判作为历史主义的民族,但是我深切地意识到,至今还没有什么能完全替代民族在历史中的中心地位。”(杜赞奇著,王宪明译:《从民族国际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导言第4页。)
    1程人乾:《当代世界民族问题的几点思考》,载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民族与宗教研究中心编:《全球民族问题大聚焦》,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年版,第23-24页。
    2在此借用钱穆先生的观点。钱穆先生认为后人以后代人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以往的各项制度只能是时代意见,而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为历史意见。时代意见并非不全不合理,但我们不能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以往的历史意见。同时也须注意只有当时称为时代意见的,所以到后来才成为历史意见。时代意见与历史意见二者间应有精义相通,并不必须是一种矛盾和冲突。参见钱穆著:《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前言第6-7页。
    1周平著:《中国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研究》,《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2期。
    2桑兵:《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解说》,参加程美宝著:《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前言第1-2页。
    3林尚立:《推荐序言》,载安东尼·奥罗姆著,张华青等译:《政治社会学导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1孙立平:《异质性社会—政治整合—政治稳定》,《学习与探索》,1990年第6期。
    2唐秀玲:《论转型时期的经济利益分化与政治整合》,《广西师院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3期。
    3桑玉成:《政府间交易对于政治整合的影响》,《上海师范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8卷。
    1这些文章有:谢岳发表在《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的《组织结构的制度化重建:开放社会的政治整合》;王彩波等发表在《吉林人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上的《论制度化政治整合》;贾秀慧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疆的政治整合》(《新疆地方志》2006年第1期);张绪忠发表在《玉西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0期上的《威权主义政治整合的流失——以民初北京军阀政权为例》;毛东进发表在《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上的《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政党政治整合及其启示》;陈德顺发表在《云南乡村政治发展:阶层分化与政治整合》;王继宣发表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8月第4期上的《政治整合统一战线执政地位》;胡晶发表在《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上的《新的社会阶层与执政党的政治整合》;唐强奎发表在《黑河学刊》2005年5月第3期上的《论政治整合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刘华安发表在《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上的《民间组织的崛起与执政党的政治整合》;付春发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7期上的《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以统一战线作为研究视角》等等文章。
    1 Geertz,Clifford:"The Integration Revolution:Primordial Sentiments and Civil Politics in the new states". In Clifford Geertz, ed. Old Societies and New States:The Quest of Modernity in Asia and Africa, New York:Free Press.pp105-157该文修改后收入《文化的解释》第十章,中文版由韩莉翻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2转引自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9页。
    3[苏]勃罗姆列伊:《族体和族体过程》,《世界民族》,1983年第2期。
    4[美]哈罗德·伊罗生著,邓伯宸译:《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 Crawford Young;ed.:Ethnic Diversity and Public Policy:A Comparative Inquiry, Macmillan Press LTD,1998.
    Anthony H. Richmond:Immigration and Ethnic Conflict, Macmillan Press LTD,1998.
    1 Walter Morris Hale:Conflict and Harmony in Multi-Ethnic Societies: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 New York,1997.
    2约翰·里克斯:《多民族与多元社会之难题》,周莉译,《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23期。英文原文载于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Volume 20. Number 3 (July,第455-473页。
    3约翰.里克斯:《族群身份和民族国家:多元文化社会的政治社会学》,王雪梅译,《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19期。英文原载于英文Social Identity杂志Volume 1,No.1,1995年,第21-34页。
    4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宁骚著:《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周星著:《民族政治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6-68、263-295页。
    2周平:《中国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研究》,《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2期。
    3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民族问题的“去政治化”》,《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6期。
    4常士訚:《和谐理念与族际政治整合》,《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4期。
    5参见陈联璧:《民族自决权新议》,《民族研究》2001年第6期。
    6王建娥:《族际政治民主化:多民族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
    7付春著:《民族权利与国家整合—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社会形态变迁为研究对象》,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关凯著:《族群政治》,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6-287页。
    1陈纪:《族际政治整合的实践形态研究——以天津市双环邨街道为例》,《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陈纪:《多维互动:族际政治整合机制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2[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英]盖尔纳著:《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晓根著:《中国少数民族行政制度》,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张晓松著:《中国少数民族职官制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史筠著:《民族事务管理制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如刘强的《羁縻制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比较研究》(《思想战线》,2008年第2期),李根,张晓松的《羁縻制与少数民族政治行政制度》(《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温春来著:《从“异域”到“旧疆”——宋至清贵州西北部地区的制度、开发与认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2马国华:《当代中国民族问题治理模式——政治人类学的视角》,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朱宗伟:《国家主义背景下的民族区域治理——清代以来新缰的政治发展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4汪晖著:《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1参见金炳镐主编:《民族理论研究二十年》,北京:中央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7-365页。
    2陈云生著:《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3张尔驹著:《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史纲》,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4李春林,郭宝亮等著:《中国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段尔煜,刘宝明著:《中国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学》,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6毛公宁,王铁志主编:《民族区域自治新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1周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中国的形成和演进》,《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2王希恩:《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区域自治》,《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3牟本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比较研究》,《民族研究》,2001年第5期。
    4潘志平:《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苏维埃型民族共和国联邦模式》,《西北民族研究》,1997年第1期。
    5牟军:《香港特别行政区“自治”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比较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6肖陆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特别行政区制度之比较探析》,《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年第11期。
    7如对马戎“去政治化”论点的争论。见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民族问题的“去政治化”》,《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6期;陈建樾:《多民族国家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民族问题的解决——评民族问题的“去政治化”与“文化化”》,《世界民族》2005年第5期;王建娥:《族际政治民主化:多民族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马戎:《引用文献不能断章取义——关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印度“民族构建”的评价》,《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1桑玉成:《政府间交易对于政治整合的影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8卷。
    2谈正好:《论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政府整合》,《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3王继宣:《政治整合统一战线执政地位》,《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4王彩波,李燕霞:《论制度化政治整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
    5胡锐军:《政治冲突、政治整合与政治秩序论纲》,《晋阳学刊》,2004年第5期。
    1参见周平:《论族际政治与族际政治研究》,《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王建娥,陈建樾等著:《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2张会龙:《当代中国族际政治整合若干问题分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3常士訚:《和谐理念与族际政治整合》,《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4期。
    4陈纪:《多维互动——族际政治整合机制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1[德]柯武刚,史漫飞著:《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5-37页。
    2参见李风圣:《有限的公正》,《读书》,2002年第11期,第102页。
    1卢现祥主编:《新制度经济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4页。
    2[德]柯武刚,史漫飞著:《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5-37页。
    3[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225页。
    1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于R·科思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84页。
    2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于R·科思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81页。
    1周濂著:《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42、177页。
    2[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主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89页。
    1王邦佐等著:《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前言,第1页。
    2[英]洛克伍德:《社会整合与系统整合》,李康译,《社会理论论坛》,1997年第3期。
    3朱军,高永久:《“分”与“合”:多民族国家民族政治的逻辑》,《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
    4朱德米:《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兴起》,《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1[德]克·冯·柏伊姆著:《当代政治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74页。转引自杨龙著:《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政治观》,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页。
    2转引自朱德米:《理念与制度: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在最新进展》,《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3 Peter A. Hall, Rosemary C. R. Taylor.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New Institutionalisms.Politcal Studies, XLIV,1996转引自何俊志:《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交流基础和对话空间》,《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3期。
    4[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毛寿龙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2页。
    1[加拿大]威尔·金里卡著:《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邓红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中文版序第2页。
    1朱军,高永久:《“分”与“和”:多民族国家民族政治的逻辑》,《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
    1 North, Douglass C., Institution,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ombrige Universtity Press, 1990. P.3
    1[德]亨利希·库诺著:《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要点》,袁志英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68页。
    1[德]马克斯·韦伯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黄晓京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以]S.N.艾森斯塔德著:《帝国的政治体系》,阎克步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32-239页。
    1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第4页。
    2[美]哈罗德·罗伊生著:《群氓之旅:族群认同与政治变迁》,邓伯宸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4页。
    3《尚书·禹贡》。还有一说为甸、侯、宾、要、荒五服,见《国语·周语》。
    4《周礼·夏宫》
    5葛兆光著:《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美]费正清著:《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4、29页。
    2[美]卡尔·魏特夫著,徐式谷等译:《东方专制主义——对于极权力量的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3[美]费正清著:《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33页。
    4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8页。
    1列文森著:《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4页。
    1程美宝著:《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4页。
    2梁启超:《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载《饮冰室合集》(四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3《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86-188页。
    1参见关海庭主编:《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8-91页。
    2徐杰舜:《民国时期我国民族互动过程论》,《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谢本书,郭大烈,牛鸿宾著:《云南民族政治制度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8页。
    2参见付春著:《民族权利与国家整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5-46页;谢本书,郭大烈,牛鸿宾著:《云南民族政治制度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2页。
    1王邦佐著:《执政党与社会整合——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社会整合实例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9、214-215页。
    2转引自[希腊]尼科斯·波朗查斯著:《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叶林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18页。
    3[希腊]尼科斯·波朗查斯著:《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叶林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42页。
    4[以]S.N.艾森斯塔德著:《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37-239页。
    1参见曹德本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1《论语·八佾》
    2《左传·闵公元年》
    3《国语·周语》
    4《左传·襄公四年》
    5《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6《左传·成公四年》
    7《礼记·中庸》
    1《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2《汉书·董仲舒传》
    1曹德本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2000年重印),第367-376页。
    2黄彦编:《孙文选集》(中册),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15页。
    3黄彦编:《孙文选集》(中册),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94页。
    4《黄兴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79页。
    5《民报之六大主义》,《民报》,1906年9月15日。转引自席富群:《胡汉民民族主义思想述评》,《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
    1《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6页。
    2谢本书,郭大烈,牛鸿宾著:《云南民族政治制度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8页。
    1本部分主要参考史筠所著《民族事务管理制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991年版)。
    1《唐六典》。
    2《旧唐书·职官志三》。
    3《元史·百官志一》。
    4《元史·百官志五》。
    5《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
    1《汉宫仪》
    2史筠著:《民族事务管理制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991年版,第17页。
    3《新唐书·地理志七下》。
    4谢本书,郭大烈,牛鸿宾薯:《云南民族政治制度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4页。
    1参见徐杰舜:《元明清民族互动过程述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2(明)宋濂:《元史·地理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转引自徐杰舜:《元明清民族互动过程述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3史筠著:《民族事务管理制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4页。
    1谢本书,郭大烈,牛鸿宾著:《云南民族政治制度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8页。
    2徐杰舜:《元明清民族互动过程述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3徐杰舜:《元明清民族互动过程述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4龚荫著:《中国土司制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第58、61页。
    1徐杰舜:《元明清民族互动过程述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史筠著:《民族事务管理制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21页。
    2史筠著:《民族事务管理制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59-160页
    1史筠著:《民族事务管理制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52-153页。
    1谢本书,郭大烈,牛鸿宾著:《云南民族政治制度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67-282页。
    1刘荣,刘光顺:《中国族际政治治理的历史传统》,《学术探索》,2008年第2期。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政治二》,第776页。转引自李国栋:《民国时期的民族问题与民国政府的民族政策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80页。
    2李国栋:《民国时期的民族问题与民国政府的民族政策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81页。
    1刘荣,刘光顺:《中国族际政治治理的历史传统》,《学术探索》,2008年第2期。
    1付春著:《民族权利与国家整合——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社会形态变迁为研究对象》,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7-51页。
    2参见张晓松著:《中国少数民族职官制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7-178页;谢本书,郭大烈,牛鸿宾著:《云南民族政治制度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20-221页。
    1参见李国栋:《民国时期的民族问题与民国政府的民族政策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23-124页。
    2孙凯民,范晨霞:《少数民族政治资源的提取和流失》,《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宋蜀华自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1998年版,第103页。
    2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2页。
    1中共中央统战部编:《民族问题文献汇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808、809页。
    2郝时远著:《中国民族与民族问题——论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7页。
    3郝时远著:《中国民族与民族问题——论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1页。
    4中共中央统战部编:《民族问题文献汇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8页。
    1中共中央统战部编:《民族问题文献汇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97页。
    2中共中央统战部编:《民族问题文献汇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964-965、981、1047、1083页。
    1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934页。
    1郭正礼:《论联邦制在苏联及单一制在中国的客观必然性》,《新缰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
    1宁骚著:《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75页。
    1范文澜:《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斗争与融合》,《历史研究》,1980年第1期。
    2参见陈云生著:《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第128-137页。
    1陈云生著:《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第121-121页。
    1彭英明主编:《新编民族理论与民族问题教程》,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004年印刷),第339页。
    1彭英明主编:《新编民族理论与民族问题教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6-309页。
    1林尚立著:《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9-106页。
    2许彬:《从“民族自决”到“民族区域自治”——论中国共产党民族基本政策的历史转型》,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49页。
    3《共和国走过的路——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49-1952》,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1何龙群著:《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4页。
    3[美]安东尼·奥斯特罗姆著:《政治社会学导论》(第4版),张华青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5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1页。
    1林尚立著:《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0-95页。
    2[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主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9-440页。
    3[德]哈贝马斯:《现代国家中的合法性问题》,《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64页。
    1穆赤·云登嘉措:《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2参见宋才发等著:《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31页。
    1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95页。
    2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23页。
    3《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第256页。
    4《毛泽东选集》第]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86页。
    5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95页。
    1《新华月报》,1954年7月号,第23页。
    1周恩来:《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共同进步》,《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北京:档案出版社,1984年版,第334-346页。
    2参见汪晖:《东方主义、民族区域自治与尊严政治——关于“西藏问题”的一点思考》,《天涯》,2008年第4期。
    1李维汉:《关于民族工作的几个问题(续)》,《民族研究》,1980年第2期。
    2李维汉:《关于民族工作的几个问题(续)》,《民族研究》,1980年第2期。
    1参见马国华:《当代中国民族问题治理模式——政治人类学的视角》,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75-82页。《机构重建,民族工作重新步入正轨》,载于《中国民族报》,2008.7.7。
    1党育林等:《当代新疆简史》,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版,第79页。
    1朱宗伟:《国家主义背景下的民族区域治理》,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45-47页。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载中共中央统战部编:《民族问题文献汇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290页。
    1[美]费正清,R.麦克法尔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1页。
    1关凯著:《族群政治》,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04页。
    1黄光学:《中国的民族识别》,《中国民族》,2004年第5期。
    2周平著:《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分析》,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4-156页。
    3参见吕元礼著:《政治文化:转型与整合》,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8页。
    1王建娥,陈建樾等著:《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前言第7页。
    2付春著:《民族权利与国家整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0页。
    3郝时远著:《中国的民族与民族问题——论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6-97页。
    1何龙群著:《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1参见[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陈郁,罗华平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2002年重印),第232-233页。
    1本部分内容主要参考高永久等编著:《民族政治学概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5-241页。
    2参见关凯:《民族政策的传统模式与民族问题的现代性解决方案——民族政策国际经验分析(中)》,《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
    1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86-387页。
    1宁骚:《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89页。
    1解韬:《论欧洲移民的社会整合》,《西北人口》,2007年第2期。
    2关凯:《多元文化主义与民族区域自治——民族政策国际经验分析(下)》,《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3王建娥:《族际政治民主化:多民族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
    4[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陈郁,罗华平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2002年重印),第54-55页。
    1杜玉亭:《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研究》,《民族研究》,1995年第2期。
    2金炳镐,李瑞,张炯主编:《邓小平民族工作思想》,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4、77-78页。
    1金炳镐主编:《中国民族理论研究二十年》,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1页。
    2闵伟轩:《十六大以来民族理论的新发展》,《中国民族报》,2007年第10期。
    3《新时期统一战线文献选编》(续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396-397页。
    1《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导民族工作进入新境界》,《中国民族报》(电子版),2009年9月25日。http://www.mzb.com.cn/html/node/85462-1.htm
    1金炳镐,陈烨:《论邓小平民族理论的主要实践(上)》,《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1田锋:《影响我国民族关系的国际因素论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2从西欧民族国家形态变迁过程看,现代国家往往等同于民族国家。其结构功能大致经历了发端、过渡、成熟、衰败和终结五个发展阶段。全球化加快了民族国家构成要素走向结构性解体。全球化从三个方面:国家与民族的分离、国家与主权(民族主权而非宪政主权)的分离、国家与福利的分离,来解构民族国家的功能。参见郭台辉著:《齐格蒙特·鲍曼思想中的个体与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2-154页。
    3冯向辉:《论全球政治对民族国家政治民主化的影响》,《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4期。
    1参见[荷兰]阿兰德·利法特:《西方世界的民族冲突》,明甫摘译自《西方世界的民族冲突》(1977年)一书,《世界民族》,1981年第1期。
    2[荷兰]阿兰德·利法特:《西方世界的民族冲突》,明甫摘译自《西方世界的民族冲突》(1977年)一书,《世界民族》,1981年第1期。
    1郝时远:《民族分裂主义与恐怖主义》,《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2高永久,李丹:《“东突”恐怖势力的“思想体系”研究》,《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汪晖:《东方主义、民族区域自治与尊严政治——关于“西藏问题”的一点思考》,《天涯》,2008年第4期。
    1参见滕星,关凯:《思想论坛——民族教育: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中国民族报》,2006年11月17日。
    2图道多吉著:《中国民族理论与实践》,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3Joseph Rothschild:Ethnopolitics-A Conceptual Framew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1981, pp4.
    4李晋有:“全社会都来重视和关注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人民政协报》,2006年3月28日C03版。
    1雷振扬:《民族利益与民族关系初探》,《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参见廖林燕,谢凌云:《少数民族传统自治制度的整合研究——基于转型期农村基层治理的视角》,《学术探索》,2008年第4期。
    1《民间组织蓝皮书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2参见http://mca.gov.cn民政部2004、2005、2006、2007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1参见田烨:《新中国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2此处中央和地方建制的沿革及其职能主要参考马国华:《当代中国民族问题治理模式——政治人类学的视角》,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73-82页。
    1参见《机构重建,民族工作重新步入正轨》,载于《中国民族报》,2008.7.7。
    2李建辉:《中国政府民族工作机构的设置与历史沿革》,《民族团结》,1999年第10期。
    1金炳镐著:《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概论》(修订本),北京:中央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2页。
    2格桑顿珠:《五年来的云南民族工作报告》,载郭家骥主编:《云南蓝皮书:2007-2008云南民族地区发展报告》,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1宋才发等著:《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4-86页。
    2郭家骥著:《云南的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定》,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202页。
    1金炳镐著:《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概论》(修订本),北京:中央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4页。
    2参见马国华:《当代中国民族问题治理模式——政治人类学的视角》,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01页。
    1常士訚:《和谐理念与族际政治整合》,《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4期。
    2马国华:《当代中国民族问题治理模式——政治人类学的视角》,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01-102页。
    3马国华:《当代中国民族问题治理模式——政治人类学的视角》,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02页。
    4朱伦:《民族共治论》,《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1马国华:《当代中国民族问题治理模式——政治人类学的视角》,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02页。
    22000年12月8日,山东省阳信县河流镇发生一起违反民族政策,伤害回族群众感情的事件。12月12日,在少数人的串联、组织下,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数百名回族群众前往阳信县,并与民警发生冲突。导致6名群众死亡,19人受伤,13名民警受伤。http://www.people.com.cn/GB/historic/1208/5408.html,2004年,10月29目,河南省中牟县南城岗爆发回汉民族冲突,导致群众和民警的伤亡。
    1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05年5月27日),2005年5月28,《人民日报》第一版。
    2[加]威尔·金里卡著,邓红风译:《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中文版序,第3页。
    1[荷兰]阿兰德·利法特:《西方世界的民族冲突》,明甫摘译自《西方世界的民族冲突》(1977年)一书,《世界民族》,1981年第1期。
    2沙伯力:《序言三:族群政治:理论之本土化与实践之全球化》,载关凯著:《族群政治》,北京:中央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序13页。
    3杨圣敏:《序言一:探索民族问题的本质》,载关凯著:《族群政治》,北京:中央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序1页。
    4周平:《论族际政治及族际政治研究》,《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1王铁志:《美国的民族工作机构和协训民族关系的机制》,《世界民族》,1998年第1期。
    2参见闵伟轩:《十六大以来民族理论的新发展》,《中国民族报》,2007年第10期。
    1[美]康芒斯著,于树生译:《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2[英]大卫·休谟著,张若衡译:《休谟政治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1[德]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85-106页。
    1参见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政治治理模式》,《政治学》,1999年第3期。
    2徐杰舜,韦日科主编:《中国民族政策史鉴》,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4页。
    3格桑顿珠:《五年来云南的民族》,载郭家骥主编:《云南蓝皮书:2007-2008云南民族地区发展报告》,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1何显明:《制度变迁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2[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8页。
    3董郁玉等编:《政治中国》,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175页。
    1参见龚志祥,金炳镐:《民族区域自治的创新与发展》,《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龚志祥,金炳镐:《民族区域自治的创新与发展》,《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1据中组部数据,截至2008年底,中国共产党员人数为7593.1万人。http://www.china.com.cn/news/local/2009-09/28/content_18614926.htm
    2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于[美]R·利思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81页。
    1王沪宁:《新政治供给:体制供给和秩序供给》,《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年第2期。
    1陈云生著:《民主宪政新潮——宪法监督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85页。
    1陈云生著:《民主宪政新潮——宪法监督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85页。
    1张五常著:《中国的前途》,香港:香港信极有限公司出版,1991年版,第33、38页。
    2[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1页。
    3参见《读书》,2002年第2期,封二。
    1王建娥:《民族分离主义的解读与治理》,《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1]《国语·周语》
    [2]《汉书·董仲舒传》
    [3]《旧唐书·职官志三》
    [4]《礼记·中庸》
    [5]《论语·八佾》
    [6]《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7]《尚书·禹贡》
    [8]《唐六典》
    [9]《新庸书·地理志七下》
    [10]《元史·百官志一》
    [11]《元史·百官志五》
    [12]《左传·成公四年》
    [13]《左传·闵公元年》
    [14]《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15]《左传·襄公四年》
    [16]《周礼·夏宫》
    [1]《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斯大林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
    [5]《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德]斐迪南·滕尼斯著,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德]哈贝马斯:《现代国家中的合法性问题》,《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后民族结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德]亨利希·库诺著,袁志英译:《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要点》,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5][德]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6][德]克·冯·柏伊姆著:《当代政治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7][德]马克思·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8][德]马克斯·韦伯著,彭强,黄晓京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法]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2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10][法]吉尔·德拉诺瓦著,郑文彬,洪晖译:《民族与民族主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11][加拿大]威尔·金里卡著,邓红风译:《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12][美]R·科思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13][美]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编,王诚等译:《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4][美]埃尔金,索乌坦编,周叶谦译:《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15][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拉里·施罗德,苏珊·温著:《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6][美]安东尼·奥罗姆著,张华青等译:《政治社会学导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7][美]安吉洛·N·科迪维拉著,张智仁译:《国家的性格:政治怎样制造和破坏繁荣、家庭和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8][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9][美]布坎南:《宪法经济学》,载于刘军宁主编:《公共论丛:市场社会与公共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
    [20][美]道格拉斯·诺思著,陈郁,罗华平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1][美]杜赞奇著,王宪明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2][美]费正清,麦克法尔:《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49-1965)》,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23][美]费正清著,张沛译:《中国:传统与变迁》,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
    [24][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储复耘译,:《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版。
    [25][美]哈罗德·伊罗生著,邓伯宸译:《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6][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曹沛霖等泽:《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27][美]卡尔·多伊奇著,周启鹏等译:《国际关系分析》,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28][美]康芒斯著,于树生译:《制度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29][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30][美]莱斯利·里普森著,刘晓等译:《政治学的重大问题——政治学导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31][美]列文森著,郑大华,任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2][美]罗伯特·杰克曼著,欧阳景根译:《不需暴力的权力》,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3][美]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4][美]任达(Douglas R.Reynolds)著:《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0》,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5][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36][希腊]尼科斯·波朗查斯著,叶林等译:《政治权利与社会阶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37][以]S.N.艾森斯塔德著,阎步克译:《帝国的政治体系》,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8][英]A.吉登斯著,胡宗泽等译:《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39][英]大卫·休谟著,张若衡译:《休谟政治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40][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问题研究所,南亚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翻译,邓正来主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1][英]盖尔纳著,韩红译:《民族与民族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42][英]齐格蒙特·鲍曼著,欧阳景根译:《共同体》,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共和国走过的路——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49-1952)),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2]《新时期统一战线文献选编》(续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
    [3]《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4]《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北京:档案出版社,1984年版。
    [5]曹德本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陈寅恪著:《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7]陈云生著:《民主宪政新潮——宪法监督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陈云生著:《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9]程美宝著:《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10]党育林等著:《当代新疆简史》,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版。
    [11]董郁玉等编:《政治中国》,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12]段尔煜,刘宝明:《中国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13]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付春著:《民族权利与国家整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5]高永久等编著:《民族学概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6]高永久等编著:《民族政治学概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7]葛兆光著:《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关海庭主编:《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关凯著:《族群政治》,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0]龚荫著:《中国土司制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21]郭家骥主编:《云南蓝皮书:2007-2008云南民族地区发展报告》,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2]郭台辉著:《齐格蒙特·鲍曼思想中的个体与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3]郭正礼著:《中国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理论与实践》,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4]郝时远著:《中国的民族与民族问题——论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5]何龙群著:《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6]黄仁宇著:《中国大历史》,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27]黄彦编:《孙文选集》(中册),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8]金炳镐著:《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概论(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29]金炳镐主编:《中国民族理论研究二十年》,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0]金炳镐,李瑞,张炯主编:《邓小平民族工作思想》,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1]李春林,郭宝亮等著:《中国民族自治地方行政管理》,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2]李景鹏著:《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研究纲要》,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3]梁启超著:《饮冰室合集》(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34]梁启超著:《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35]林尚立著:《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6]卢现祥主编:《新制度经济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7]吕元礼著:《政治文化:转型与整合》,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8]马大正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新疆稳定问题的观察与思考》,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9]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0]毛公宁,王铁志主编:《民族区域自治新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41]纳日碧力戈著:《现代背景下的族群构建》,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2]宁骚著:《民族与国家: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国际比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3]彭英明主编:《新编民族理论与民族问题教程》,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004年印刷)。
    [44]浦兴祖主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5]钱穆著:《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46]史筠著:《民族事务管理制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7]宋才发等著:《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8]陶鹤山著:《市民群体与制度创新》,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9]图道多吉著:《中国民族理论与实践》,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0]汪晖著:《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51]王建娥,陈建樾等著:《族际政治与现代民族国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52]王建民著:《中国民族学史(上卷)》,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3]王乐理著:《政治文化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4]温春来著:《从“异域”到“旧疆”:宋至清贵州西北部地区的制度、开发与认同》,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版。
    [55]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56]晓根著:《中国少数民族行政制度》,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7]谢本书,郭大烈,牛鸿宾著:《云南民族政治制度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8]徐杰舜,韦目科主编:《中国民族政策史鉴》,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9]杨龙著:《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政治观》,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0]俞可平著:《西方政治分析新方法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61]张尔驹著:《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史纲》,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62]张国清著:《和谐社会研究——从政治学到政治科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3]张海洋著:《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64]张五常著:《中国的前途》,香港:香港信极有限公司出版,1991年版。
    [65]张晓松著:《中国少数民族职官制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66]赵嘉文,马戎主编:《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67]中共中央统战部编:《民族问题文献汇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6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69]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民族与宗教研究中心编:《全球民族问题大聚焦》,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年版。
    [70]周濂著:《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71]周平著:《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分析》,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2]周星著:《民族政治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1]《机构重建,民族工作重新步入正轨》,《中国民族报》(电子版),2008年7月7日。
    [2]《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05年5月27日)》,《人民日报》,2005年5月28日,第一版。
    [3]《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导民族工作进入新境界》,《中国民族报》(电子版),2009年9月25日。
    [4][荷兰]阿兰德·利法特:《西方世界的民族冲突》,明甫摘译自《西方世界的民族冲突》(1977年)一书,《世界民族》,1981年第1期。
    [5][苏]勃罗姆列伊:《族体和族体过程》,《世界民族》,1983年第2期。
    [6][印度]帕萨·内斯·慕克吉:《作为民族-国家基础的公民与族群民族主义:文化多元主义处在十字路口了吗?》,《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第45期,2007年12月。
    [7]常士訚:《和谐理念与族际政治整合》,《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4期。
    [8]陈纪:《多维互动:族际政治整合机制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9]陈纪:《族际政治整合的实践形态研究——以天津市双环邮街道为例》,《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0]陈建樾:《多民族国家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民族问题的解决——评民族问题的“去政治化”与“文化化”》,《世界民族》,2005年第5期。
    [11]陈联璧:《民族自决权新议》,《民族研究》,2001年第6期。
    [12]范文澜:《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斗争与融合》,《历史研究》,1980年第1期。
    [13]杜静,魏江:《知识存量的增长机理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第1期。
    [14]杜玉亭:《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研究》,《民族研究》,1995年第2期。
    [15]冯向辉:《论全球政治对民族国家政治民主化的影响》,《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4期。
    [16]付春:《中国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以统一战线作为研究视角》,《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7期。
    [17]高永久,李丹:《“东突”恐怖势力的“思想体系”研究》,《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18]高永久,秦伟江:《“民族”概念的演变》,《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
    [19]高永久,朱军:《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20]关凯:《多元文化主义与民族区域自治——民族政策国际经验分析(下)》,《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21]关凯:《民族政策的传统模式与民族问题的现代性解决方案——民族政策国际经验分析(中)》,《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
    [22]郝时远:《民族分裂主义与恐怖主义》,《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23]何俊志:《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交流基础和对话空间》,《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3期。
    [24]何显明:《制度变迁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25]黄光学:《中国的民族识别》,《中国民族》,2004年第5期。
    [26]贾秀慧:《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疆的政治整合》,《新疆地方志》,2006年第1期。
    [27]金炳镐,陈烨:《论邓小平民族理论的主要实践(上)》,《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28]雷振扬:《民族利益与民族关系初探》,《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29]李风圣:《有限的公正》,《读书》,2002年第11期。
    [30]李建辉:《中国政府民族工作机构的设置与历史沿革》,《民族团结》,1999年第10期。
    [31]李晋有:《全社会都来重视和关注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人民政协报》,2006年3月28日C03版。
    [32]李慎之:《全球化与中国文化》,《太平洋学报》(北京),1994年第2期。
    [33]李维汉:《关于民族工作中的几个问题》,《民族研究》,1980年第1期
    [34]李维汉:《关于民族工作中的几个问题(续)》,《民族研究》,1980年第2期。
    [35]廖林燕,谢凌云:《少数民族传统自治制度的整合研究——基于转型期农村基层治理的视角》,《学术探索》,2008年第4期。
    [36]刘华安:《民间组织的崛起与执政党的政治整合》,《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37]马戎:《读王桐龄<中国民族史)》,《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38]马戎:《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39]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民族问题的“去政治化”》,《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6期。
    [40]马戎:《引用文献不能断章取义——关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印度“民族构建”的评价》,《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41]毛东进:《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政党政治整合及其启示》,《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
    [42]闵伟轩:《十六大以来民族理论的新发展》,《中国民族报》,2007年第10期。
    [43]莫岳云:《李维汉对解决中国民族问题道路的探索——纪念李维汉诞辰100周年》,《民族研究》,1996年第3期。
    [44]莫岳云:《李维汉对民族问题理论的主要贡献》,《广西民族研究》,1989年第2期。
    [45]牟本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比较研究》,《民族研究》,2001年第5期。
    [46]穆赤·云登嘉措:《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47]牟军:《香港特别行政区“自治”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比较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48]潘志平:《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苏维埃型民族共和国联邦模式》,《西北民族研究》,1997年第1期。
    [49]彭建英:《中国传统羁縻政策略论》,《西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50]桑玉成:《政府间交易对于政治整合的影响》,《上海师范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8卷。
    [51]孙凯民,范晨霞:《少数民族政治资源的提取和流失》,《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52]孙立平:《异质性社会—政治整合—政治稳定》,《学习与探索》,1990年第6期。
    [53]唐秀玲:《论转型时期的经济利益分化与政治整合》,《广西师院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3期。
    [54]滕星,关凯:《思想论坛——民族教育: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中国民族报》,2006年11月17日。
    [55]田锋:《影响我国民族关系的国际因素分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56]汪晖:《东方主义、民族区域自治与尊严政治——关于“西藏问题”的一点思考》,《天涯》,2008年第4期。
    [57]王邦佐,罗峰:《从一元转向多元——关于中国执政党政治整合方式的对话》,《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7期。
    [58]王彩波:《论制度化政治整合》,《吉林人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
    [59]王沪宁:《新政治供给:体制供给和秩序供给》,《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年第2期。
    [60]王继宣:《政治整合统一战线执政地位》,《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61]王建娥:《民族分离主义的解读与治理——多民族国家化解民族矛盾、解决分离困窘的个思路》,《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62]王建娥:《族际政治民主化:多民族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
    [63]王铁志:《美国的民族工作机构和协调民族关系的机制》,《世界民族》,1998年第1期。
    [64]王希恩:《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区域自治》,《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65]萧凤霞:《甘载华南研究之旅》,《清华社会学评论》,2001年第1期。
    [66]解韬:《论欧洲移民的社会整合》,《西北人口》,2007年第2期。
    [67]谢岳:《组织结构的制度化重建:开放社会的政治整合》,《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68]徐杰舜:《民国时期我国民族互动过程论》,《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69]徐杰舜:《元明清民族互动过程述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70]徐行:《周恩来与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71]徐行:《试论周恩来与民族地区的各项建设》,《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72]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政治治理模式》,《政治学》,1999年第3期。
    [73]张绪忠:《威权主义政治整合的流失——以民初北京军阀政权为例》,《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0期。
    [74]周平:《论族际政治及族际政治研究》,《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75]周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中国的形成和演进》,《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76]周平:《中国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研究》,《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2期。
    [77]朱德米:《理念与制度: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在最新进展》,《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78]朱德米:《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兴起》,《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79]朱军,高永久:《“分”与“合”:多民族国家民族政治的逻辑》,《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
    [80]朱伦:《民族共治论》,《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1]李国栋:《民国时期的民族问题与民国政府的民族政策研究》,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2]马国华:《当代中国民族问题治理模式——政治人类学的视角》,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田烨:《新中国民族地区行政区划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4]许彬:《从“民族自决”到“民族区域自治”——论中国共产党民族基本政策的历史转型》,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5]朱宗伟:《国家主义背景下的民族区域治理》,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Alvin Y. So, Soci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Modernization, Dependency, and World-System Theories, Newbury Park:Sage Publication,1990.
    [2]Anthony H. Richmond, Immigration and Ethnic Conflict, Macmillan Press LTD,1998.
    [3]B.Guy Peters,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London,] 999.
    [4]Crawford Young, ed. Ethnic Diversity and Public Policy:A Comparative Inquiry, Macmillan Press LTD,1998.
    [5]David Marsh&Gerry Stroker, Theroy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 New York:Palgrave,1995.
    [6]Donald Horowitz, Ethnic Groups in Conflict,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
    [7]James.G.March&Johan.p.Olsen, Rediscovering Institutions. The Free Press, New York,1989.
    [8]James Rosenau and N. Rosenau, eds., Linkage Politics, Essays on the Convergence of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s,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69.
    [9]Joseph Rothschild, Ethnopolitics:A Conceptual Framework,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1.
    [10]Karl W. Deutsch, Nationalism and Its Alternatives, New York:Knopf,1969.
    [11]Lucian W. Pye: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An Analytic Study, Boston:Little Brown Company,1966.
    [12]Martin Van Creveld,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the Stat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13]North, Douglass C., Institution,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ombrige Universtity Press,1990.
    [14]Peter Evans. Embedded Autonomy:State &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5.
    [15]Robert.E.Goodin&Hans-Dieter Kingemamn, A New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16]Roger Friedland and Robert Alford, "Bringing Society Back In, " in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eds. Walker W. Powell and Paul J. Dimaggio,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17]S. Zeller, Inventing Canada:Early Victorian Science and the Idea of a Transcontinental Nation. 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87.
    [18]Shaheen Mozaffar, The Institutional Logic of Ethnic Politics:A Prolegomenon," in Ethnic Conflict and Democratization in Africa, Harvey Glickman, ed. Atlanta, Georgia:The African Studies Association Press,1995.
    [19]Talcott Parsons, Societies, Evolutionary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1966.
    [20]Thomas Heberer, China and Its National Minorities:Autonomy or Aassimilization? New York:M.E.Sharpe.lnc.1989.
    [21]Walter Morris Hale,Conflict and Harmony in Multi-Ethnic Societies: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 New York,1997.
    [1]B.Kapferer, Nationalist Ideology and a Comparative Anthropology. In Ethnos,1989,54(3-4).
    [2]Francois Neilsen, Toward a Theory of Ethnic Solidarities in Modern Societi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0.2(April 1985).
    [3]Gabriel. A.Almond The Return to the State,APSR, Vol.82 No.3, September,1988.
    [4]James.G.March&Johan.p.Olsen,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Organizi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1984, Vol.78.
    [5]Paul Pierson Increasing Returns,Path Dependence,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 APSR, Vol.94, No.2, June,2000.
    [6]Susan Olzak, Contemporary Ethnic Mobilaizatio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9 (1983).
    [7]Walker Connor, The Politics of Ethnonationalism,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27.1(1973)
    Ornanong Noiwong:Political Integration Polices and Strategies of the Thai Government Toward the Malay-Muslims of Southernmost Thailand (1973-2000), Dissertation for Ph.D.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20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