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1937:新文学中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中,民族主义是一种复杂而影响深远的社会思潮。在晚清以来内忧外患云集的背景下,它既是各大政党基于政治意图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话语建构的结果,也凝结着普通民众以爱国守土为主要内容的自发性情感认同。这种复杂性在1930-1937年间新文学的发展轨迹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抗战全面爆发前各派作家在民族救亡旗帜下的联合,便既有作家们基于民族大义自觉捐弃前嫌的结果,也是不同党派及政治集团现实博弈的产物。
     尽管同样以反帝救亡的民族主义口号为号召,隶属于不伺思想和文学派别的作家的观点主张却往往存在着极大的差异。1930年兴起的民族主义文艺运动虽然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要求民族复兴的主张,但它一方面以超阶级的民族意识反对普罗文学的阶级思维,同时以强化民众民族责任感的方式来加强了国家对民众的控制。从性质上看,这一文学派别服务于国民党南京政府建立新型现代民族国家的要求,是国民党政府文化统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民族文艺派始终以民族主义口号为标榜的情形不同,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学经历了一个由阶级意识向民族意识转轨的过程。在从反帝拥苏到“国防文学”最终确立的过程中,除了时局环境的作用外,政治因素的影响同样十分重要。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后,基于新形势下的战略调整,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进行了由阶级斗争向民族救亡的策略转变,但这一过渡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发生在左翼文坛内部的“两个口号”论争,便向读者昭示了这种话语转型过程的艰难。
     此外,作为30年代新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处国共两党政治斗争之外的泛自由派作家在这一时期同样面临着国难危机的考验。尽管在思想和文学主张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民族情感和爱国精神却是渗透在这一时期作家创作中的共同特征。由于较少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泛自由派作家在选择自己的文学和人生道路时带有更多的自觉性,抗战前夕中国现代作家的思想转折及文学的嬗变过程,在他们的人生和创作过程中均得到了较为清晰的展现。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modern Chinese history, the nationalism was a complex and far-reaching social thought. Since it was born in the in the context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which was a era that gathered different internal and external problems, the nationalism was not only the results of the discourse construction in the ideological field by major political parties for the purpose of their political intentions, but also reflected the spontaneous emotional identification which revolve around of the common people's patriotism and their aspiration of defend homeland. This complexity was shown obviously in the literature development course from 1930 to 1937. On the eve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the united process of different literary genre in the national salvation banner, was the result of the writers discarded the hatchet for national interest, at the same time, was also the game products among the different parties and political interest groups.
     Although the writers belong to different thought and literature factions presented the similar anti-imperialist nationalist slogans, their ideas often exist great differences. Despite the Nationalism Literary in 1930s demanded the idea of fighting against imperialist aggression and national revival, on the one hand, it was against the left-wing literature's class posi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strengthened the state's control over the people by the manner of reinforcing the public's national responsibility. In nature, the literature faction served the Nanjing Government's requirements of establishing a new modern nation-state, and w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e control of the Nationalist Party.
     Different from the Nationalism Literary, the left-wing literature which wa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experienced a transition process from the class consciousness to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During the process from anti-imperialist and safeguarding the Soviet Union to the foundation of the "defense of literature", besides the effect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political factors'effect was equally important. In 1935, after the Seventh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International, based on the strategic adjustment of the new situation, the Party proposed the principle of establishment the anti-Japanese national united, finished the change from the class struggle to national salvation. However, This transition was not smooth, the "two Slogans" controversy occurred in the left-wing literary circles shown the difficultity of this discourse transformation.
     In addi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ew literature in 1930's, the liberal writers who standed outside the political struggle between the Nationalist Party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lso faced test of the national crisis in the time. Although their thoughts literature ideas existed lots of difference, the national sentiment and patriotic spirit was comm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ir works. As external political factors seldom affect their writing, the liberal writers could have more freedom to choose their own roads of writing and the life. The transition of the modern Chinese writers'thought and literature was demonstrated more clearly in their life and literatuer career.
引文
①《斯大林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第294页。
    ①唐弢、严家炎:《中国现代文学史(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37页。
    ②陈安湖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史》,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44页。
    ③如司马长风在其所著《中国新文学史》一书中就曾将唯美主义诗人邵洵美划入“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阵营,但事实上邵氏与民族文艺的代表人物傅彦长等虽有私交,他本人却并不属于这一文艺派别的范畴。陈安湖等人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史》中曾将民族文艺派主要作家之一汪倜然的名字误写为汪稠然,廖超慧所著《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论争史》曾将“三民主义文艺”的提倡者叶楚伧误作叶楚伦,钱理群等人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曾一度将万国安的小说《国门之战》的题目误作为《国门之路》。姚辛的《左联史》一书在论述左翼作家与“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论争时,也把本应是这一运动反对派的《新垒》杂志误划到了“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阵营,而新近出版的德国汉学家顾彬的著作《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更是混淆了左翼文学与民族主义文艺之间的界限,认为左联“主张放弃文学多元化,转而倡导一种‘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以上观点分别见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中卷),香港:昭明出版社,1978年,第19页:陈安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史》,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35页;廖超慧:《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论争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7年,第296页;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92页;姚辛:《左联史》,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第28页:及德国顾彬著,范劲然译:《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2页。
    ①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8-1948年南京政府的文艺政策及文学运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8页。
    ②萧功秦认为,中国的民族主义发展受到四个因素制约:一是因为和西方民族主义的起源不同,属于“应激-回应型”,其发展强度与外力压迫的危机强度有关;二是作为主流文化形态的儒学是国家凝聚力的新资源;三是中国辽阔的自然地理和“文化主义”心态影响使得国人对国际意义的民族概念缺乏足够的敏感;四是民族主义概念无法在意识形态话语系统取得直接合法地位,只能以“爱国主义”表述。见萧功秦:《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与前景》, 《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2期。
    ①王富仁: 《有关左翼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东岳论丛》,2006年第5期。
    ②吴福辉:《中国左翼文学、京海派文学及其在当下的意义》,《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③程光炜: 《左翼文学思潮与现代性》,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①程光炜: 《左翼文学思潮与现代性》,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②张志忠: 《现代民族共同体的想象与认同——论十七年文学的现代性品格》, 《文史哲》,2006年第1期。
    ③杨新刚:《民族主义视域中的左翼文学思潮探析》,《齐鲁学刊》,2008年第4期。
    ①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8-1948年南京政府的文艺政策及文学运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①陈家龄主编的《民族词典》中在介绍“民族”这一词条时提到:“在周代文献中就已出现‘民’、‘族’两字,但合成‘民族’一词,并具备目前的涵义,则始自1899年梁启超的《东籍月旦》一文。”(陈家龄主编:《民族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第344页)王联在《关于民族和民族主义》一文中也提到:“据考证,,汉语中‘民族’一词是从日文中借用过来的。1899年,梁启超在他的《东籍月旦》一文中最早使用‘民族’一词,在这篇文章中出现了‘东方民族’、‘泰西民族’、‘民族变迁’和‘民族竞争’等新名词。”(见《世界民族》,1999年第1期)安静波也在《论梁启超的民族观》一文的页下注中指出:“1899年梁启超在《东籍月旦》一文中,在介绍日本史著中多次出现“东方民族”、“支那民族”、“民族之变迁”、“民族之立国大原”等新名词。”(见《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3期)吴士民主编的《民族问题概论》一书也认为:“在中国周代文献中就已出现‘民’、‘族’两字,但合成民族一词,并具备现在通行含义,则始自于1899年梁启超《东籍月旦》一文。”(见吴士民主编:《民族问题概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页)
    ②见侯德彤:《汉文中“民族”一词的出现并非始自(东籍月旦)——质疑近年来民族研究中的一个学术焦点》,《东方论坛》,2002年第6期。
    ③转引自王联主编:《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页。
    ①(英)安东尼·史密斯著,叶江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2-93页。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译:《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60页。
    ②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章太炎全集》(第四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73页。
    ③梁启超:《变法通议》,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7页。
    ④(宋)石介:《中国论》,载陈植锷点校:《徂徕石先生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16页。
    ⑤邹小站:《华夷天下的崩溃与中国近代思想的变迁》,载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280页。
    ①(德)顾彬著,范劲然译:《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页。
    ②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69页。
    ①(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②梁启超:《过渡时代论》,李华兴、吴嘉勋编:《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68页。
    ③郭湛波撰,高瑞泉导读:《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66页。
    ④姜义华:《论二十世纪中国的民族主义》,《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⑤邓实:《民族主义》,《政艺通报》壬寅年(1902年)第七期。
    ⑥雨尘子:《近世欧人之三大主义》,《新民丛报》第28期,1903年。
    ⑦《民族主义之教育》,《游学译编》第10期,1903年。
    ①郑大华:《略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及形成》,载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20页。
    ②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章太炎全集》(第四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74页。
    ③章太炎:《讨满洲檄》,《章太炎全集》(第四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90页。
    ④精卫:《民族的国民》,《民报》,1905年第1期。
    ①(美)杜赞奇著,王宪明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06-107页。
    ②有关郑成功创立哥老会的说法来源于该会内部流传的秘籍《海底》,但多数历史学家认为这一传说并不可信。在辛亥革命期间,陶成章为了动员会党参加革命,曾特别强调哥老会与天地会同出一门,均系郑成功在台湾创立。这一说法在民国年间又被一些会党文人继续发挥,以至于以讹传讹。详情参见秦宝琦著:《中国地下社会》(第二卷),学苑出版社,2005年,第245-247页。
    ③陶成章:《教会源流考》,《陶成章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16页。
    ④洪丝丝等:《辛亥革命与华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62-63页。
    ①(美)杜赞奇著,王宪明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67页。
    ②章太炎:《中华民国解》,载《章太炎全集》(第四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52页。
    ③(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笫9页。
    ①刘晓辰:《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研究》,《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
    ②夏志清:《现代中国文学中感时忧国的精神》,载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58页。
    ③(印度)帕尔塔·查特吉著,范慕尤、杨曦译:《民族主义思想与殖民地世界:一种衍生的话语》,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第4-5页。
    ④高一涵:《民约与邦本》,《青年杂志》第1卷第3号,1915年。
    ①邵建:《胡适和陈独秀关于帝国主义的争论》,《炎黄春秋》,2008年第1期。
    ②考茨基:《帝国主义》,上海:三联书店,1964年,第2页。
    ①见张义德主编:《苏联现代史(1917-1945)》,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第85-86页。
    ②姚金果、苏杭、杨云若:《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大革命》,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26页。
    ③苏联共产党的名称前后曾经历过多次变化。1898年成立时的名字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3年,该党分裂为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和马尔托夫领导的孟什维克两大派别。1918年3月,布尔什维克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将党的名字改为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俄共(布)”。1925年,俄共(布)十四大上,俄共(布)更名为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联共(布)”。到了1952年,联共(布)十九大再次决定,将党的名称改为“苏联共产党”,简称“苏共”。为了叙述上的方便,在非特指的情况下,本章中的苏联共产党一律称为“联共(布)”。
    ④《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67页。
    ⑤《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8页。
    ①恽代英:《论社会主义》,《少年中国》第2卷第5期,1920年。
    ②恽代英:《论社会主义》,《少年中国》第2卷第5期,1920年。
    ③《关于“国际帝国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议决案》,中央档案馆编:《·电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59页。
    ④《关于“世界大势与中国共产党”的议决案》,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59页。
    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孙中山全集》(第九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18页。
    ②《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孙中山全集》(第九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19页。
    ③《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帝国主义野蛮残暴的大屠杀告全国民众》,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420页。
    ④《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帝国主义野蛮残暴的大屠杀告全国民众》,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419页。
    ①华岗:《中国大革命史(一九二五——一九二七)》,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第233页。
    ②原注:指基于孙文的《建国大纲》而来的“军政、训政、宪政”这样的国家建设程序。
    ③(日)家近亮子著,王士花译:《蒋介石与南京国民政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④(日)家近亮子著,王士花译:《蒋介石与南京国民政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74页。
    ①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6页。
    ②任丙强:《90年代以来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兼批评王小东的民族主义观》,乐山主编:《潜流:对狭隘民族主义的批判与反思》,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页。
    ③叶志静:《民族主义之理论的探讨》,《民国日报》(上海版),1930年4月27日。
    ④《纪念五一劳动节应有的认识和努力》,《民国日报》(上海版),1930年4月30日。
    ①《中国国民党宣言宣布中国共产党罪状》,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479页。
    ②《中国国民党宣言宣布中国共产党罪状》,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480-481页。
    ③(英)马克·尼古拉斯著,袁柏顺译:《法西斯主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9-71页。
    ①翁信孚:《党治与民治》,《民国日报》(上海版),1930年3月25日。
    ②李可夫:《在莫斯科州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苏联(真理报>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选辑(1927-1937)》,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第167页。
    ③《中央通告第四十一号——中东路事件与帝国主义国民党进攻苏联》,《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388页。
    ④《反对帝国主义进攻苏联瓜分中国》,《红色中华》,1931年12月11日创刊号。
    ①姚金果、苏杭、杨云若:《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大革命》,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27页。
    ②姚金果、苏杭、杨云若:《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大革命》,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26页。
    ①《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604页。
    ②《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605页。
    ③项英:《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和推翻国民党的统治》,《红色中华》,1931年12月28日。
    ④E·约尔克:《中国苏维埃的新胜利》,《苏联<真理报)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选辑(1927-1937)》,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986年,第365页。
    ①霍勒斯·戴维斯:《朝向马克思主义的民族主义理论》,转引自印度帕尔塔·查特吉著,范慕尤、杨曦译:《民族主义思想与殖民地世界:一种衍生的话语》,译林出版社,2007年,第28页。
    ①李璜:《谈谈我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青年党》,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年,第10页。
    ②左玉河:《<独立评论)与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思潮》,《光明日报》,2007年3月2日。
    ③吴小龙:《少年中国学会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139页。
    ①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谈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5页。
    ①真珍:《大共鸣的发端》,《民国日报》(上海版),1930年5月14日。
    ②持大:《文艺自由论辩的观察并质苏汶》,《新垒》(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10月。
    ①张大明:《国民党文艺思潮——三民主义文艺与民族主义文艺》,台北:秀威资讯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序言,第2页。
    ①廖超慧:《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论争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7年,第31]页。
    ①张大明:《国民党文艺思潮——三民主义文艺与民族主义文艺》,台北:秀威资讯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序言,第5页。
    ②冯乃超:《同在黑暗的路上走》,《文化批判》第1期,1928年1月。
    ③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文化批判》第2期,1928年2月。
    ④麦克昂:《留声机器的回音——文艺青年应取的态度的考察》,《文化批判》第3期,1928年3月。
    ①徐懋庸:《徐懋庸回忆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64页。
    ②《国民党反动派查禁六百七十种社会科学书刊目录》,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乙编),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205页。
    ③张克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查禁书刊编目(1927.8-1937.6)》,见《出版史料》(第三辑),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
    ④《文化剿匪的认识》,《社会新闻》第5卷第18期,1933年11月24日。
    ⑤《全国宣传会议第三日》,《中央日报》,1929年6月6日。
    ①叶楚伧:《三民主义的文艺底创造》,《民国日报》“元旦增刊”(上海版),1930年1月1日。
    ①匡良:《我们需要的文学》,《民国日报》“觉悟”(上海版),1930年8月6日。
    ②陶愚川:《谈谈左翼作家联盟》,《民国日报》“觉悟”(上海版),1930年5月21日。
    ③东方:《我们的文艺运动(二)》,《民国日报》“觉悟”(上海版),1930年5月28日。
    ④东方:《我们的文艺运动(三)》,《民国日报》“觉悟”(上海版),1930年6月18日。
    ①朱公仆:《星夜》,《民国日报》(上海版),1930年7月23日。
    ②寒:《杜鹃啼倦柳花飞》,《民国日报》“觉悟”(上海版),1930年7月30日。
    ③《审查全国报纸杂志刊物总报告(十九年七八月份)》,转引自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8-1948年南京政府的文艺政策及文学运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9页。
    ④作为一场由当局主持发动的“文艺运动”,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三民主义文艺”此后便沉寂下去,但有关文艺应该站在三民主义的立场,表现三民主义精神的的观点表述,在右翼文艺刊物中始终没有真正终止过。直到20世纪40年代“抗战建国”的浪潮中,时任国民党中宣部副部长的张道藩发表《我们所需要的文艺政策》,再次明确地提出了建立“三民主义文艺”的主张,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文艺政策”的论争。
    ①由于成立时间为六月一日,前锋社也被时人称为“六一社”。
    ②复旦大学的倪伟认为,潘公展在“前锋社”的刊物上很少露面,“前锋社”作家也极少在文章中提到此人,尽管潘氏与范争波同为CC系成员,是二陈的手下干将,很可能为民族主义文艺暗中出力,但迄今为止,并没有有力的证据能够说明他就是“前锋社”的后台。此外,虽然当时一些右翼文艺社团如“中国文艺社”、“开展文艺社”、“流露社”和“线路社”都接受政府津贴,但并无证据表明“前锋社”成员也接受官方的津贴。参见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8-1948年南京政府的文艺政策及文学运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4页。
    ①《编辑的话》,《前锋月刊》创刊号,1930年10月。
    ②《前锋月刊征稿条例》,《前锋月刊》创刊号,1930年10月。
    ③见《现代文学评论》第1卷第1期,1931年4月。
    ①范争波:《民国十九年中国文坛之回顾》,《现代文学评论》第1卷第1期,1931年4月。
    ①民族主义文艺具体包括哪些刊物,这个问题向来有较大的争议。当时的一些作家和后来的文学史家往往将王平陵主持的《文艺月刊》也看作是民族主义派的刊物。尽管该刊也在创刊号上的《文艺月刊征稿条例》中提出了“本刊以站在革命文艺的立场,发扬民族精神,介绍世界思潮,创造新中国文艺为宗旨”,但刊物_本身却很少体现出民族文艺的色彩。范争波在《民国十九年中国文坛之回顾》中称该刊“虽然不能说是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主要刊物,但它是一个同路人”,这一评价应该是更接近实际情况的。钱振纲在《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社团与报刊考辨》一文中同时认为,线路社的《橄榄月刊》和流露社的《流露》月刊虽然是国民党支持的右翼刊物,但却并非民族文艺派的刊物,但从《橄榄月刊》上发表的诸多抨击帝国主义暴行、鼓吹民族意识的文学作品及《流露》月刊“因着国际帝国主义的宰割,自然这被宰割的弱小民族的惨痛的呼声,形成了划时代的民族主义文学的阵营”(第1卷笫5号《编者前言》)的观点来看,这两份刊物对于民族主义文艺的基本理念都是认同的,本文因而仍然将其看作民族文艺派的刊物。
    ②天狼:《一九三二年中国文坛之回顾》,《新垒》月刊,第1卷第1期,1933年1月。
    ③石萌(茅盾):《“民族主义文艺”的现形》,《文学导报》第1卷第4期,1931年9月。
    ①潘孑农:《从发动到今朝》,《矛盾月刊》第2卷第6期,1934年2月。另据学者张大明考证,开展社分化的主要原因是潘孑农与曹剑萍两位骨干成员之间的矛盾。文艺社内的经济保管者王某盗用公款,潘孑农主张对此事进行彻查,曹剑萍却袒护王某,双方相持不下。后来潘孑农有事去上海,曹剑萍与王某在人数不足的情况下召开了社员大会,竟然将潘从文艺社中开除。许多社员对曹的行为表示不满,翟开明、刘祖澄、洪正伦、卜少夫等骨干人物均相继退出以表示抗议,开展文艺社由此瓦解。见张大明:《国民党文艺思潮——三民主义文艺与民族主义文艺》,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第221页。
    ②潘孑农:《从发动到今朝》,《矛盾月刊》第2卷第6期,1934年2月。
    ①潘孑农:《文艺政策》,《矛盾月刊》第3卷第2期,1934年4月。
    ①蘅子:《献纳之辞》,《黄钟》创刊号,1932年10月3日。
    ①刘百川:《民族戏剧之建设》,《民族文艺月刊》第1卷第3期“戏剧专号”,1937年3月。
    ②据文革后大批判资料和相关传记文章,此处的“狄克”很可能是张春桥的笔名。
    ③张大明:《国民党文艺思潮——三民主义文艺与民族主义文艺》,台北:秀威资讯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第334页。
    ④正平:《民族主义文艺应该避免的几种态度》,《民国日报》(上海版)“觉悟”,1930年10月8日。
    ⑤予展:《摇大旗·放冷箭》,《开展》月刊第5号,1930年12月。
    ⑥潘孑农:《从发动到今朝》,《矛盾月刊》第2卷第6期,1934年2月。
    ①正觉:《评驳(觉悟)的(民族主义文艺应该避免的几种倾向)》,《前锋周报》第17期,1930年10月。
    ②程景颐:《民族主义文艺与国家主义文艺》,《开展》月刊第5号,1930年12月。
    ③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37页。
    ①《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前锋周报》第3期,1930年7月6日。
    ①庆誉:《不是诗四首·民族之歌》,《长风》半月刊第2期,1930年9月。
    ②胡适:《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独立评论》第150号,1935年。
    ③《本刊的使命》,《长风》半月刊创刊号,1930年8月。
    ④王制空:《民族意识与民族文艺》,《民族文艺月刊》第2卷第1期,1937年2月。
    ①本社同人:《国民文学与时代要素》,《国民文学》第1卷第4期,1935年1月。
    ②《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前锋周报》第3期,1930年7月6日。
    ①《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前锋周报》第3期,1930年7月6日。
    ②廖超慧:《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论争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7年,第315页。
    ③张季平:《中国普罗文学的总结》,《现代文学评论》第]卷第1期,1931年4月。
    ①程景颐:《民族主义文艺与国家主义文艺》,《开展》月刊第5号,1930年12月。
    ②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8-1948年南京政府的文艺政策及文学运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22页。
    ①范争波:《民国十九年中国文坛之回顾》,《现代文学评论》第1卷第l期,1931年4月。
    ②李锦轩:《最近中国文艺界的检讨》,《前锋周报》第3期,1930年7月6日。
    ③张季平:《中国普罗文学的总结》,《现代文学评论》第1卷第1期,1931年4月。
    ①张季平:《普罗的戏剧》,《前锋周报》第12期,1930年9月7日。
    ②张季平:《普罗的诗歌》,《前锋周报》第13期,1930年9月14日。
    ③缪崇群:《亭子间的话》,《文艺月刊》第1卷第2号,1930年9月。
    ④辛予:《一九三一年南京文坛总结算(上)》,《矛盾月刊》第]卷第2期,1932年12月。
    ①予展:《到农工群众里去?》《开展》月刊第3号,1930年10月。
    ①范争波:《民国十九年中国文坛之回顾》,《现代文学评论》第1卷第1期,1931年4月。
    ②李猛:《五卅惨案在文艺上的影响及其批判》,《前锋月刊》创刊号,1930年10月。
    ③沙亚:《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中国文学》,《黄钟》第19期,1933年2月。
    ①(德国)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0页。
    ②《朱应鹏氏的民族主义文学谈》,《文艺新闻》第2号,1931年3月23日。
    ③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8-1948年南京政府的文艺政策及文学运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19页。
    ①华兴:《认识我们的十月十日》,《前锋月刊》创刊号,1930年10月。
    ②华兴:《认识我们的十月十日》,《前锋月刊》创刊号,1930年10月。
    ①李锦轩:《最近中国文艺界的检讨》,《前锋周报》第3期,1930年7月6日。
    ②李锦轩:《最近中国文艺界的检讨》,《前锋周报》第3期,1930年7月6日。
    ③泽明:《中国文艺的没落》,《前锋周报》创刊号,1930年6月22日。
    ①王制空:《民族文艺之理论的检讨》,《民族文艺月刊》第2卷第1期,1937年5月。
    ②叶秋原:《民族主义文艺之理论的基础》,《前锋周报》第10期,1930年8月24日。
    ①秋原:《纪念诗人黄震遐》,《申报》“艺术界”,1930年8月24日。
    ②李维生:《常驻不灭永存不朽的黄震遐》,《天帝教教讯》第085期,1991年2月。
    ①黄震遐:《写在<黄人之血>前面》,《前锋月刊》第7期,1931年4月。
    ②钱振纲:《论黄震遐创作的基本思想特征》,《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3期。
    ③石萌(茅盾):《<黄人之血)及其他》,《文学导报》第1卷第5期,1931年9月。
    ④石萌(茅盾):《<黄人之血>及其他》,《文学导报》第1卷第5期,1931年9月。
    ①黄震遐:《写在<黄人之血)前面》,《前锋月刊》第7期,1931年4月。
    ②黄震遐:《黄人之血》,《前锋月刊》第7期,1931年4月,下同。
    ①黄震遐:《写在(黄人之血>前面》,《前锋月刊》第7期,1931年4月。
    ②江嘉炎:《一页弱小民族的光荣史》,《民国日报》(上海版),1930年4月29日。
    ①陈大慈:《新亭》,《黄钟》第20期,1933年。
    ②叶秋原:《民族主义文艺之理论的基础》,《前锋周报》第10期,1930年8月24日。
    ①李翼之:《白马山》,《前锋周报》第7期,1930年8月3日。
    ①四社,即上海时事新报、大陆报、大晚报、申时电讯社。
    ②万国安:《国门之战》,《前锋月刊》第6期,1931年3月。
    ①沈宗琳:《对日备战声中介绍<国门之战)》,《中央日报》“青白”副刊,1931年11月3日。
    ②《国门之战》发表后,茅盾曾在《<黄人之血>及其他》一文中认为:“《国门之战》是谣言说谎的结晶。一切战争小说里应有的谎都有在那里”,在他看来,在一个大众传媒高度发达的年代,万国安杀妻的事件没有在任何新闻报道中被提及,其真实性极其可疑。见石萌(茅盾):《(黄人之血)及其他》,《文学导报》第1卷第5期,1931年9月。
    ③微笑:《梁忠甲之死》,《民国日报》(上海版),1930年4月26日。
    ①见《现代文学评论》第1卷第2期,1931年5月
    ②黄震遐:《陇海线上》,《前锋月刊》第5期,1931年2月,下同。
    ①晏敖(鲁迅):《“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文学导报》第1卷第6、7期合刊,1931年10月。
    ②石萌(茅盾):《(黄人之血)及其他》,《文学导报》第1卷第5期,1931年9月。
    ③此系现代书局为《前锋月刊》所作的广告中语,见《现代文学评论》第1卷第2期,1931年5月。
    ①狄更生:《战争》,《前锋周报》第7期,1930年8月3日。
    ②法国Fredric Leferre作,由雅吾译:《雷马克晤谈记》,《现代文学评论》第2卷第1、2期合刊,1931年8月
    ①张文实:《从空虚到充实》,《现代文学评论》第2卷第1、2期合刊,1931年8月
    ②彭荣桢:《机枪声里》,《新垒》(月刊),第1卷第2期,1933年2月。
    ③李赞华:《变动》,《前锋月刊》第2期,1930年11月。
    ①蒋用宏:《嫁妆》,《南风》月刊创刊号,1931年4月。
    ②蒋用寰:《扭着他的耳朵》,《南风》月刊创刊号,1931年4月。
    ③张朴民:《塞外的哀音》,《文艺战线》第1卷第25期,1932年9月20日。
    ①潘孑农:《刘雪庵与(长城谣)》,《音乐艺术》,1986年第2期。
    ②《长城谣》的歌词在传唱过程中存在多个版本,细节略有差异,“哪怕倭奴逞豪强”一句中的“倭奴”,又作“敌人”“恶寇”,“四万万同胞”一作“全国的同胞”。
    ①张全之:《火与歌:中国现代文学、文人与战争》,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166页。
    ②黄震遐:《大上海的毁灭》,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影印版,第92页。
    ①黄震遐:《大上海的毁灭》,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影印版,第1页。
    ②黄震遐:《大上海的毁灭》,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影印版,第204-205页。
    ①雷盛:《民族主义的文艺》,《前锋周报》创刊号,1930年6月22日。
    ①张季平:《民族主义的恋爱观》,《前锋周报》第14期,1930年9月21日。
    ②心因:《野玫瑰》,《前锋月刊》创刊号,1930年10月。
    ③李翼之:《胭脂马》,《前锋周报》第22期,1930年11月16日。
    ①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青年杂志》第1卷第2号,1915年10月。
    ②何勇仁:《迎战曲》,《民族文艺月刊》第1卷第1号,1937年1月。
    ①李翼之:《起来》,《前锋周报》第9期,1930年8月17日。
    ②黄震遐:《黄人之血》,《前锋月刊》第7期,1931年4月。
    ①乔亚民:《奋起杀敌》,《文艺战线》第1卷第45期,1933年1月。
    ②王平陵:《擦亮你们的枪杆》,《橄榄月刊》,1931年第25期。
    ①冯白桦:《一九三三年的前奏曲》,转引自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8-1948年南京政府的文艺政策及文学运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91-92页。
    ①汤冰若:《民族主义的诗歌论(续)》,《前锋周报》第19期,1930年10月26日。
    ②王平陵:《文学的时代性与武器文学》,《中央日报》“大道”副刊,1931年12月11日。
    ①苏灵:《边疆之夜》,《前锋周报》第21期,1930年11月9日。
    ①方光明:《全民族的民众起来》,《前锋周报》第11期,1930年8月31日。
    ①张复:《双十节》,《前锋月刊》创刊号,1930年10月。
    ②萧葭:《我们的民族》,《前锋周报》第24期,1930年11月30日。
    ③月居:《悼沪战阵亡将士》,《橄榄月刊》第1卷第25期,1932年9月20日。
    ④秋涛(王平陵):《薄板的木榇》,《文艺月刊》第3卷第2期,1932年2月。
    ①本社同人:《达赖满Dynamo的声音》,《文艺月刊》第1卷创刊号,1930年8月。下同。
    ①白杰:《时代文学论》,《文艺战线》第1卷第29期,1932年10月10日。
    ②张友梅:《反普罗文学》,《文艺战线》第1卷第22期,1932年8月22日。
    ③编者:《本刊复兴宣言》,《文艺战线》第1卷第20期,1932年8月8日。
    ④华西里:《纯文学的生命》,《文艺战线》第1卷第49期,1933年2月27日。
    ①持大:《文艺自由论辩的观察并质苏汶》,《新垒》(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10月。
    ②张大明:《国民党文艺思潮——三民主义文艺与民族主义文艺》,台北:秀威资讯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序言,第2页。
    ③张季平:《中国普罗文学的总结》,《现代文学评论》第1卷第1期,1931年4月。
    ①周扬:《继承和发扬左翼文化运动的革命传统——在纪念“左联”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80年4月2日。
    ②文仲:《共党普罗文学运动述略》,《社会新闻》第4卷第21期,1933年9月3日。
    ①《中国著作家为中苏复交致苏联电》,《文学月报》第1卷第4期,1932年11月。
    ②《工农剧社公演巨剧蓝衫剧团同时开学》,《红色中华》第67期,1933年4月8日。
    ①《工农剧社章程》,载汪木兰、邓家琪编:《苏区文艺运动资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6页。
    ②沙可夫:《三八纪念》,《红色中华》第57期,1933年3月3日。
    ①《铁拳等待着》,《红色中华》第77期,1933年5月8日。
    ②思凡:《到处是赤焰》,《红色中华》第72期,1933年4月23日。
    ③许雷:《滚开,法西斯蒂!》,《红色中华》第76期,1933年5月5日。
    ①《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组织部常设反战委员会关于满洲问题给各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指示》,载《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13),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第74页。
    ②《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政治书记处政治委员会会议第185号记录》,载《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13),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第41页。
    ③邵建:《胡适和陈独秀关于帝国主义的争论》,《炎黄春秋》,2008年第1期。
    ①白薇:《长城外(续)》,《文学》第1卷第3号,1933年9月。
    ②蓬子:《诗四首》,《文学月报》第1卷第1号,1932年6月。
    ①东方未明(茅盾):《“九一八”以后的反日文学》,《文学》第1卷第2号,1933年8月。
    ②阳翰笙:《义勇军》,《阳翰笙选集》(第一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646-647页。
    ③阳翰笙:《义勇军》,《阳翰笙选集》(第一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654页。
    ④丹仁(冯雪峰):《关于(总退却>和(豆腐阿姐)》,《北斗》第2卷第2期,1932年5月。
    ①东方未明(茅盾):《“九一八”以后的反日文学》,《文学》第1卷第2号,1933年8月。
    ②《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政治书记处给中共中央的电报》,载《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13),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第113页。
    ③金丁:《孩子们》,《文学月报》第1卷第1号,1932年6月。
    ①津岛:《兄弟不打兄弟》,《红色中华》第82期,1933年5月30日。
    ①沈端先:《两个不能遗忘的印象》,《文学月报》第1卷第2号,1932年7月。
    ②《中央为上海事变给各地党部的信》,载《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6),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第19页。
    ③李辉英:《松花江上》,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第198页。
    ①华蒂:《一个印象》《文学月报》第1卷第3号,1932年8月。
    ②凡海:《国防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界》第1卷第3号,1936年8月。
    ①胡载球:《光荣的战死》,《文学》第3卷第3号,1934年9月。
    ①《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宣言》,载《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13),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第293页。
    ②季米特洛夫:《关于法西斯的进攻以及共产国际在争取工人阶级团结起来反对法西斯的斗争中的任务》,载《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17),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第104页。
    ①《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瓦窑堡会议)》,载《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17),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第434页。
    ②胡适:《张学良的叛国》,载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1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27页。
    ③上海社科院的孔海珠在《中国左翼文学的产生是一种国际现象》(《学术研究》,2006年第8期)一文中,对此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和史料考证。
    ④(英)赫伯特·洛特曼:《左岸:从人民阵线到冷战期间的作家、艺术家和政治》,薛巍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年,第82页。
    ①周扬:《关于30年代“两个口号”论争问题》,载《周扬新时期文选》,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页。
    ②周扬:《“国防文学”》,载《周扬文集》(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18-119页。
    ①周扬:《现阶段的文学》,《光明》第1卷第1号,1936年6月25日。
    ②鼎(茅盾):《作家们联合起来》,《文学》第6卷第3号,1936年3月。
    ③洪深:《再行声明<光明>的态度》,《光明》第2卷第5号,1937年2月。
    ④《中国文艺家协会宣言》,《文学》第7卷第1号,1936年7月。
    ⑤(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4页。
    ①洪遒:《流亡者底独唱》,《春光》第]卷第2期,]936年7月。
    ②洪遒:《水呵你流向那一方》,《光明》第1卷第9号,1936年10月,下同。
    ①关露:《故乡我不让你沦亡》,《光明》第1卷第10号,1936年11月。
    ①舒群:《在故乡》,《光明》,第1卷第7号,1939年9月。
    ②杨骚:《感情的泛滥——<在故乡>读后感及其他》,《光明》第1卷第10号,1936年11月。
    ③杨骚:《历史的呼声》,《光明》第2卷第2号,1936年12月。
    ①由于这批青年学生当时的住处设在西安的东城门楼上,因此也被称为“东城门楼学兵队”。
    ②向林:《西北角上饶有历史意味的“一二·一二”剧团》,《光明》第2卷第12号,1937年5月。
    ③向林:《西北角上饶有历史意味的“一二·一二”剧团》,《光明》第2卷第12号,1937年5月。
    ①鲁迅:《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病中答访问者》,《文学界》第1卷第2期,1936年7月。
    ②按照茅盾在《(子夜)写作的前前后后》一文中的说法,他最初设计的小说结尾是,工农红军打到长沙,吴荪甫跟赵伯韬两派资本家握手言和,但后来他跟瞿秋白讨论创作细节,瞿秋白建议他“改变吴荪甫、赵伯韬两大集团最后握手言和的结尾,改为一胜一败。这样更能强烈地突出工业资本家斗不过金融买办资本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没有出路的。”这才有了今天读者所看到的《子夜》的结局。见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499-502页。
    ③李辉英曾写过两篇名为《松花江上》的小说,篇幅上一长一短,长篇小说1945年由重庆建国书店出版,短篇发表在1934年《春光》上,此处引文出自短篇小说《松花江上》。
    ④李辉英:《松花江上》,《春光》第1卷第3期,1934年5月。
    ①罗烽:《荒村》,《中流》第2卷第3期,1937年4月。
    ②茅盾:《大鼻子的故事》,《文学》第7卷第1号,1936年7月。
    ①艾芜:《孤儿》,《光明》,第1卷第11号,1936年11月。
    ②荒煤:《黎明》,《文学界》第1卷第2期,1936年7月。
    ③觉君:《大连旅馆的一夜》,《中流》第2卷第2期,1937年4月。
    ④臧克家:《肉的长城为绥东抗战将士作》,《光明》第1卷第12号,1936年11月。
    ①洪深执笔:《光明的态度》,《光明》第1卷第1号,1936年6月。
    ②MI:《解答几个问题》,《文学青年》第1卷第2期,1936年5月。
    ①葛琴:《总退却》,上海:大众书店,1946年,第69-70页。
    ①胡风:《南国之夜》,《文学》第4卷第6号,1935年6月。
    ②罗烽:《考索夫的发》,《中流》第1卷第9期,1937年1月,下同。
    ①冯乃超:《民族哟,民众!——为五三济南事件送民众》,《文化批判》1928年第5期。
    ②罗烽:《五年了!》,《中流》第1卷第2期,1936年9月。
    ③立波:《“饮马长城窟”》,《文学》第6卷第6号,1936年6月。
    ④蒲风:《武装田地山河》,《蒲风选集》(上册),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90页。
    ⑤蒲风:《我迎着风狂和雨暴》,《蒲风选集》(上册),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79页。
    ①唐弢:《和敌人一起倒下》,《中流》第2卷第10期,1937年8月。
    ②白朗:《伊瓦鲁河畔》,《文学界》第1卷第3号,1936年8月。
    ③杨志德:《怒吼吧》,《文艺月报》创刊号,1937年1月。
    ①幸之:《国庆日的悲剧》,《光明》第1卷第10号,1936年11月。
    ②蒲风:《摇篮歌》,《蒲风选集》(上册),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49页。
    ③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青年杂志》第1卷第2号,1915年10月。
    ④胡适:《我的意见也不过如此》,《独立评论》第46号,1933年4月。
    ①化鲁:《现世界的弱小民族及其概况》,《文学》第2卷第5号,1934年5月,下同。
    ①洪灵菲:《洪灵菲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61页。
    ②胡风:《南国之夜》,《文学》第4卷第6号,1935年6月。
    ③胡风:《南国之夜》,《文学》第4卷第6号,1935年6月。
    ④艾芜:《南国之夜》,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第14-15页。
    ⑤艾芜:《三十年代的一幅剪影》,《左联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232页。
    ①叶沉:《演剧运动的检讨》,《创造月刊》第2卷第6期,1929年1月。
    ②李新宝述,周牧记:《左翼剧联时期工人演剧活动二、三事》,《上海戏剧》,1961年第]期。
    ①张庚:《一九三六年的戏剧》,《光明》第2卷第2号,1936年12月。
    ②张庚:《一九三六年的戏剧》,《光明》第2卷第2号,1936年12月。
    ③哲淳:《(走私>在南京》,《光明》第1卷第3号,1936年7月。
    ①黄茫:《几年来漳州剧运的动态》,《光明》第2卷第12号,1937年5月。
    ②光未然:《“庸俗的戏剧运动”批判》,《光明》第2卷第12号,1937年5月。
    ①光未然:《“庸俗的戏剧运动”批判》,《光明》第2卷第12号,1937年5月。
    ②张庚:《一九三六年的戏剧》,《光明》第2卷第2号,1936年12月。
    ①《(受难者)及其他》,《文学界》创刊号,1936年6月。
    ②茅盾:《关于“报告文学”》,《中流》第1卷第11期,1937年2月。
    ③《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新的情势及我们的任务》,《文化斗争》第1卷第1期,1930年8月。
    ①(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3页。
    ②洪深执笔:《光明的态度》,《光明》第1卷第1号,1936年6月。
    ③在茅盾看来,“报告文学”的标准译法应该是“报告”,由于“报告”本身已经是一种文学样式,正如小说不需要被写成“小说文学”一样,“报告”的后面也无需再加上“文学”二字作为限定。
    ④茅盾:《关于“报告文学”》,《中流》第1卷第11期,1937年2月。
    ① Pierre Merin作,徐懋庸译:《报告文学论》,《文学界》创刊号,1936年6月。
    ②《读者之页》,《光明》第1卷第11号,1936年11月。
    ①《读者之页》,《光明》第1卷第11号,1936年11月。
    ②《提倡集体创作的意义——答李健汶陈志敏》,《读书生活》第4卷第12期,1936年。
    ③《读者之页》,《光明》第1卷第11号,1936年11月。
    ④凡:《关于集体创作》,《光明》第2卷第7号,1937年3月。
    ①张庚:《一九三六年的戏剧》,《光明》第2卷第2号,1936年12月。
    ②见王端阳:《<松花江上)最初的传唱——我父亲王林的回忆》,《今晚报》,2008年9月18日。
    ①转引自凡:《关于集体创作》,《光明》第2卷第7号,1937年3月。
    ①周钢鸣:《展开集体创作运动》,《光明》第2卷第1号,1936年12月。
    ②孙晓忠:《抗战时期的“集体创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期。
    ③郭沫若:《们》,《光明》第1卷第10号,1936年11月。
    ①《发刊诗》,《新诗歌》创刊号,1933年2月。
    ②杨骚:《历史的呼声》,《光明》第2卷第2号,1936年12月。
    ③钱理群:《(大众文艺丛刊>研究》,《二十一世纪》第40期,1997年4月。
    ④茅盾:《此亦“集体创作”》,《救亡日报》第3号,1937年8月26日。
    ①如1955年胡风案后出版的刘缓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中提出,论争产生的原因,除了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背景有关之外,还“由于混进我们革命文艺阵营来的蒋介石特务匪徒胡风,他竭力破坏我们文艺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中挑拨鲁迅与党的文艺工作者(如周扬、夏衍、冯雪峰)之间的关系,制造革命文艺阵营内部的分裂,为他的主子——帝国主义与蒋匪帮——忠诚服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1957年冯雪峰在文艺界的反右斗争中遭到批判之后,刘绶松则在发表于1958年《文艺研究》第1期上的《关于左联时期的两次文学论争》一文中批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是“给当时正在领导‘国防文学’运动的上海党组织以宗派主义的打击”,认为冯雪峰“代鲁迅起草了那篇对同志们横加诬陷的长信”,“不仅是对于某几个同志的诬陷,而更主要的是对于党的进攻,是对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破坏!”而为了不把已经被神化的鲁迅牵涉到这一事件中,同年四月出版的《鲁迅全集》第六卷中则在《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一文的“注释”中称“徐懋庸给鲁迅的那封信,完全是他个人的错误行动,当时处于地下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文化界的组织事前并不知道。鲁迅当时在病中,他的答复是冯雪峰执笔拟稿的,他在这篇文章中对当时领导‘左联’工作的一些党员作家采取了宗派主义的态度,做了一些不符合事实的指责。由于当时环境关系,鲁迅在定稿时不可能对那些事实进行调查和对证。”到了“文革”期间,在“文艺黑线专政论”的背景下,周扬及其“国防文学”主张受到了更加严厉的批判。1966年4月18日《解放军报》社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一文就认为:“左翼文艺运动政治上是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组织上是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文艺思想实际上是俄国资产阶级评论家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等的思想”。“三十年代也有好的,那就是以鲁迅为首的战斗的左翼文艺运动。到了三十年代的后期,那时左翼的某些领导人在王明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的影响下,背离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观点,提出了‘国防文学’的口号。这个口号就是资产阶级的口号。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个无产阶级的口号,却是鲁迅提出的。”1970年《红旗》杂志第10期上发表的《“国防文学”就是卖国文学》一文更是提出,两个口号的论争“是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在文化界的尖锐反映”,认为“国防文学”“是蒋介石卖国政策的产物,是王明、刘少奇投降主义路线的产物”,是“彻头彻尾的汉奸文学”、“道道地地的国民党文学”。直到“文革”结束后,出于为左翼老作家平反的需要,学界才对这场论争做出了重新评价,在时任社科院文学所领导的沙汀和陈荒煤主持下,《文学评论》在1978年第2期上发表了这次讨论会上的三篇文章:朱容的《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学习鲁迅关于“国防文学”的论述》、杨占升的《评两个口号的论争》、唐沅的《关于一九三六年“两个口号”论争的性质问题》,“国防文学”口号的历史意义才再次得到了认同。此后,在新时期拨乱反正的历史背景下,《“两个口号”论争资料选编》和《左联回忆录》相继出版,左翼文学的历史地位再次得以确立。
    ②刘中树:《谈“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与“国防文学”两个口号的论争》,《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78年第1期。
    ①徐庆全整理:《周扬关于三十年代“两个口号”论争给中央的上书》,《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10月。
    ②鲁迅研究室大批判组:《鲁迅痛打落水狗张春桥》,《人民日报》,1976年10月31日。
    ①转引自姚辛:《左联史》,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第552页,下同。
    ②茅盾:《“左联”的解散和两个口号的论争——回忆录(十九)》,《新文学史料》,1983年第2期。
    ③萧三:《我为左联在国外做了些什么?》,《左联回忆录》(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75页。
    ①徐懋庸:《徐懋庸回忆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86页。
    ②徐懋庸:《徐懋庸回忆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86页。
    ③徐懋庸:《徐懋庸回忆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87页。
    ①《鲁迅全集》(13),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365页。
    ②未白:《国防文学与民族主义文学》,《“两个口号”论争资料选编》(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352-353页。
    ③M.I.:《解答几个问题》,《文学青年》第1卷第2期,1936年5月。
    ④徐北辰:《新文学建设诸问题》,《“两个口号”论争资料选编》(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110页。
    ⑤立波:《关于“国防文学”》,《“两个口号”论争资料选编》(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4页,下同。
    ①闻军:《路线斗争决不能休战——评王明、刘少奇、周扬—伙鼓吹“国防文学”的反动性》,《红旗》,1970年第3期。
    ②毛泽东:《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48页。
    ①徐庆全:《新时期“两个口号”论争评价的争论述实》,《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8期。
    ①鲁迅:《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两个口号”论争资料选编》(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602页。
    ②《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二中全会书——提议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46页。
    ③《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二中全会书——提议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一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45页。
    ④冯雪峰:《回忆鲁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71页。
    ①冯雪峰:《回忆鲁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72页。
    ②鲁迅:《几个重要问题》,《“两个口号”论争资料选编》(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312页。
    ③鲁迅:《半夏小集》,《“两个口号”论争资料选编》(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896页。
    ①冯雪峰:《一九三六年周扬等人的行动以及鲁迅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艺”口号的经过》,转引自姚辛:《左联史》,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第561页。
    ②胡风:《人民大众向文学要求什么?》,《“两个口号”论争资料选编》(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214页。
    ③胡风:《人民大众向文学要求什么?》,《“两个口号”论争资料选编》(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216页。
    ①鲁迅:《忽然想到》,《民众文艺周刊》第24号,1925年6月。
    ②李猛:《五卅惨案在文艺上的影响及其批判》,《前锋月刊》创刊号,1930年10月。
    ③鲁迅:《半夏小集》,《“两个口号”论争资料选编》(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895页。
    ④鲁迅:《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两个口号”论争资料选编》(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602页。
    ⑤李怡:《鲁迅:面对人事纠缠的最后的意志——“两个口号”之争新论》,《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①徐懋庸:《“人民大众向文学要求什么?”》,《“两个口号”论争资料选编》(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277页。
    ②鲁迅:《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两个口号”论争资料选编》:(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602页。
    ③鲁迅:《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两个口号”论争资料选编》(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604页。
    ①茅盾:《关于(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两个口号”论争资料选编》(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437页。
    ②辛人:《论当前文学运动的诸问题》,《“两个口号”论争资料选编》(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486页。
    ③唐弢:《对于两个口号的一点意见》,《“两个口号”论争资料选编》(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679页。
    ①唐弢:《对于两个口号的一点意见》,《“两个口号”论争资料选编》(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680页。
    ②史痕:《中国现阶段的文艺运动》,《“两个口号”论争资料选编》(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084-1085页。
    ③史痕:《中国现阶段的文艺运动》,《“两个口号”论争资料选编》(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085页。
    ④何勇仁:《反普罗论》,《民族文艺月刊》第1卷第2期,1937年2月。
    ⑤吴漱予:《“国防文学”访问记及其它》,《“两个口号”论争资料选编》(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099页。
    ①吴漱予:《“国防文学”访问记及其它》,《“两个口号”论争资料选编》(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105页。
    ②莫文华:《我观这次文艺论战的意义》,《“两个口号”论争资料选编》(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900页。
    ③莫文华:《我观这次文艺论战的意义》,《“两个口号”论争资料选编》(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902页。
    ④刘少奇:《六年华北华中工作经验的报告》,《刘少奇选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45页。
    ①茅盾:《研究和学习鲁迅》,《文学》第7卷第6号,1936年12月。
    ②郭沫若;《不灭的光辉》,《光明》第1卷第12号,1936年11月。
    ③孔均:《人民阵线与中国》,《“两个口号”论争资料选编》(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121-1122页。
    ④毛泽东:《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8页。
    ①胡适:《中国政治出路的讨论》,《胡适文集》(1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45页。
    ②(以色列)耶尔·塔米尔:《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74页。
    ③胡适:《试评所谓“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胡适文集》(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49页。
    ①胡适:《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胡适文集》(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83页。
    ②胡适:《我们走那条路》,《胡适文集》(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73页。
    ③胡适:《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胡适文集》(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53页。
    ④胡适:《试评所谓“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胡适文集》(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52页。
    ①董时进:《我们最多只有两条路》,《独立评论》第48期,1933年4月。
    ②胡适:《我的意见也不过如此》,《胡适文集》(1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24页。
    ③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新月》第3卷第4号,1930年6月。
    ①胡适:《日本人应该醒醒了!》,《胡适文集》(1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14页。
    ②在这篇文章里,胡适同时提到:“日本决不能用暴力征服中国。日本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征服中国,即就是悬崖勒马,彻底停止侵略中国,反过来征服中国民族的心。”文章发表后引来了鲁迅的批评,在《出卖灵魂的秘诀》一文中,他认为胡适是在为日本侵略中国建言献策,并讽刺说:“胡适博士不愧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军师。但是,从中国小百姓方面说来,这却是出卖灵魂的唯一秘诀。中国小百姓实在‘愚昧’,原不懂得自己的‘民族性’,所以他们一向会仇恨,如果日本陛下大发慈悲,居然采用胡博士的条陈,那么、,所谓‘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中国固有文化,就可以恢复:——因为日本不用暴力而用软功的王道,中国民族就不至于再生仇恨,因为没有仇恨,自然更不抵抗,因为更不抵抗,自然就更和平,更忠孝……中国的肉体固然买到了,中国的灵魂也被征服了。”《出》文最初发表于1933年3月26日《申报·自由谈》,署名何家干,后来被鲁迅收入《伪自由书》,但据研究者后来考证,此文的执笔者其实是瞿秋白。
    ①胡适:《沉默的忍受》,《胡适文集》(1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605页。
    ②胡适:《我们走那条路》,《胡适文集》(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998年,第356页。
    ③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国家主义的论辩》,《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517页。
    ④罗隆基:《我们要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新月》第2卷第12期,1930年。
    ⑤罗隆基:《告日本国民和中国的当局》,《新月》第3卷第12期,1931年。
    ①罗隆基:《论人权》,《新月》第2卷第5期,1929年。
    ②梁实秋:《忆(新月)》,《梁实秋文学回忆录》,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第116页。
    ③《<新月)的态度》,《新月》第1卷第1期,1928年。
    ④陈梦家:《一朵野花》,《梦家诗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页。
    ①陈梦家:《(在前线>序》,《梦家诗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19页。
    ②陈梦家:《(在前线>序》,《梦家诗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20页。
    ①陈梦家:《一个兵的墓铭》,《梦家诗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19页。
    ②陈梦家:《哀息》,《梦家诗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83页。
    ③陈梦家:《老人》,《梦家诗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80页。
    ①陈梦家:《铁马的歌》,《梦家诗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04页。
    ②陈梦家:《黄河谣》,《梦家诗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32页。
    ③陈梦家:《(新月诗选)序言》,《梦家诗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80页。
    ①陈梦家:《陆离》,《梦家诗集》,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90-191页。
    ①徐贲:《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代序)》,(以色列)塔米尔:《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6页。
    ②许纪霖:《现代中国的自由民族主义思潮》,《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③许纪霖:《现代中国的自由民族主义思潮》,《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④暨爱民:《“自由”对“国家”的叙述:近代中国自由民族主义思想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9页。
    ①胡适:《建国问题引论》,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1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35-336页。
    ②(以色列)塔米尔:《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144页。
    ③(英国)阿克顿:《自由与权利》,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35页。
    ①恽代英:《论社会主义》,《少年中国》第2卷第5期,1920年11月。
    ②胡适:《我们对于政治的主张》,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1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65页。
    ①梁实秋:《编者的话》,原载1938年12月1日重庆《中央日报》《平明》副刊,转引自宋益乔:《梁实秋评传》,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
    ①舒乙:《老舍和少数民族文学》,《民族文学》2005年第11期。
    ①徐德明编:《老舍自述》,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页。
    ②老舍:《三年来的文艺运动》,《老舍文集》(第1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417页。
    ③老舍:《三年来的文艺运动》,《老舍文集》(第1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417页。
    ④老舍:《保卫武汉与文艺工作》,《老舍文集》(第1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340页。
    ①沈从文:《(篱下集>题记》,《沈从文文集》(第11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第33页。
    ②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文集》(第11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第43页。
    ①沈从文:《阿丽思中国游记》,《沈从文全集》(第3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221-222页。
    ②沈从文《(沈从文散文选)题记》,《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385页。
    ③沈从文:《给青年朋友》,《沈从文文集》(第12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第354页。
    ①沈从文:《新的文学运动与新的文学观》,《战国策》第9期,1940年8月。
    ②华生:《何处是中国》,《文化建设》第1卷第4期,1935年1月。
    ③《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文化建设》第1卷第4期,1935年1月。下同。
    ①老舍:《论创作》,《老舍文集》(第1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263页。
    ②老舍:《(大地龙蛇)序》,《老舍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287页。
    ③沈从文:《尽责》,《沈从文文集》(第12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第347页。
    ④沈从文:《中国人的病》,《沈从文文集》(第12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第350页。
    ⑤沈从文:《中国人的病》,《沈从文文集》(第12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第352页。
    ⑥沈从文:《读(论英雄崇拜)》,《沈从文文集》(第12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第384页。
    ①老舍:《断魂枪》,《老舍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331页。
    ①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第255页。
    ②贝热隆:《与老舍的一次会晤》,舒济编:《老舍和朋友们》,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第321页。
    ③沈从文:《<边城>题记》,《沈从文文集》(第6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年,第70页。
    ④沈从文:《<边城>题记》,《沈从文文集》(第6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年,第70页。
    ⑤沈从文:《<散文选译>序》,《沈从文文集》(第11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第85页。
    ⑥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文集》(第11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第45页。
    ⑦沈从文:《<边城>题记》,《沈从文文集》(第6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年,第70页。
    ①沈从文:《(边城)题记》,《沈从文文集》(第6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年,第70页。
    ②沈从文:《长河》,《沈从文文集》(第7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第2页。
    ③沈从文:《长河》,《沈从文文集》(第7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第3页。下同。
    ①沈从文:《穷与愚》,《沈从文文集》(第12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第386页。
    ①沈从文:《中国人的病》,《沈从文文集》(第12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第351页。
    ②沈从文:《短篇小说》,《沈从文文集》(第12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第123页。
    ③沈从文:《(长河)题记》,《沈从文文集》(第7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第4页。
    ④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修订版),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第205页。
    ⑤沈从文:《莫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报国机会——给湘西几个在乡军人》,《沈从文文集》(第12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第367页。
    ①沈从文:《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沈从文文集》(第9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第254页。
    ②沈从文:《(湘西)题记》,《沈从文文集》(第9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第331-332页。
    ①崔明芬:《老舍:文化之桥》,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50页。
    ②老舍:《猫城记》,《老舍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405页。
    ③老舍:《猫城记》,《老舍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418页。
    ④老舍:《猫城记》,《老舍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425页。
    ⑤温儒敏:《论老舍创作的文学史地位》,《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第1期。
    ①老舍:《(大地龙蛇)序》,《老舍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287页。
    ①孔海立:《忧郁的东北人:端木蕻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第80页。
    ②萧军:《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第215页。
    ③王承礼主编:《中国东北沦陷十四年史纲要》,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第152页。
    ①王承礼主编:《中国东北沦陷十四年史纲要》,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第164页。
    ②王承礼主编:《中国东北沦陷十四年史纲要》,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第212-213页。
    ①萧红:《剧团》,《萧红全集》(下),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第966-967页。
    ②萧红:《沙粒》,《萧红全集》(下),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第1182页。
    ①骆宾基:《六十自述》,《骆宾基短篇小说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494页。
    ②骆宾基:《六十自述》,《骆宾基短篇小说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494页。
    ③“八一三”事变爆发后,由上海几家著名文学期刊《文学》、《译文》、《文丛》、《中流》合并出版的战时刊物。
    ①萧军:《马的故事——在满洲》,《江上》,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94页。
    ②萧军:《樱花》,《羊》,广州:花城出版社,1981年,第48页。
    ③谷兴云记录整理:《萧军谈(八月的乡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年第4期。
    ①谷兴云记录整理:《萧军谈(八月的乡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年第4期。
    ②骆宾基:《(边陲线上>重版自序》,《边陲线上》,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页。
    ③谷兴云记录整理:《萧军谈<八月的乡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年第4期。
    ①萧红:《生死场》,《萧红全集(上)》,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第125页。
    ②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端木蕻良文集》(第一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407页。
    ①孙陵:《春天的怅惘》,《中流》第2卷第2期,1937年4月。
    ②叶君:《从异乡到异乡:萧红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13页。
    ③叶君:《从异乡到异乡:萧红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324页。
    ①萧军:《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第445页。
    ②孔海立:《忧郁的东北人:端木蕻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第70页。
    ①丁玲接受葛浩文采访录音,见孔海立:《忧郁的东北人:端木蕻良》,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第93页。
    ②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278页。
    ③鲁迅:《论我们现在的文学运动》,《文学界》第1卷第2期,1936年7月。
    ①周扬:《现阶段的文学》,《光明》第1卷第2号,1936年。
    ②胡风:《<生死场>读后记》,《萧红全集(上)》,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第146页。
    ③乔木:《八月的乡村》,王建中、白长青、董兴泉编:《东北现代文学研究论文集》,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34页。
    ④茅盾:《“九一八”以后的反日文学》,《文学》第1卷第2号,1933年。
    ①施蛰存:《创刊宣言》,《现代》创刊号,1932年5月。
    ②施蛰存:《创刊宣言》,《现代》创刊号,1932年5月。
    ①现代书局1927年由洪雪帆在上海创办,曾因出版左翼的《拓荒者》、《大众文艺》等几种刊物一度遭到国民党政府的查禁。为了免除关门的命运,书局不得不屈服于国民党上海党部的威胁,出版了官方色彩浓厚的《前锋月刊》和《现代文学评论》等“民族主义文艺”派刊物,但在社会环境普遍偏向左倾的30年代,书局这一举动严重损害了自身的名誉。为了恢复自己在业界的声望,同时也是出于经营方面的考虑,洪雪帆、张静庐等人于是决定趁“一二八”事变后,“上海一切刊物都因战事停刊的真空期间”里,创办一份大型新文艺刊物来抢占市场先机,于是邀请了“不是左翼作家,和国民党也没有关系”,且有编辑经验的施蛰存来担任主编,并将刊物定名为《现代》。
    ②金理:《从兰社到(现代):以施蛰存、戴望舒、杜衡及刘呐鸥为核心的社团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第152页。
    ③施蛰存:《为中国文坛擦亮“现代”的火花》,《沙上的足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81页。
    ①张芙鸣:《(现代)杂志的转型及“现代派”文学实践终结》,《文艺争鸣》,2009年第1期。
    ②蓝棣之:《现代派诗选》(修订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3页。
    ③孙玉石:《现代主义诗潮在抗战中的历史命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8期。
    ①卞之琳:《给修筑飞机场的工人》,《十年诗草(1930-1939)》,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81页。
    ②卞之琳:《重印弁言》,《十年诗草(1930-1939)》,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页。
    ③卞之琳:《重印弁言》,《十年诗草(1930-1939)》,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页。
    ①蒲风:《论戴望舒的诗》,施蛰存、应国靖编:《戴望舒》,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第218页。
    ②戴望舒:《十年前的(星岛)和(星座)》,施蛰存、应国靖编:《戴望舒》,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第218页。
    ③戴望舒:《元日祝福》,施蛰存、应国靖编:《戴望舒》,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第99页。
    ④施蛰存:《(戴望舒诗全编)引言》,转引自杨迎平:《永远的现代——施蛰存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第29页。
    ①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载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一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341页。
    ②穆时英:《自由之路——给自由主义者》,载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三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59页。
    ③穆时英:《战斗的英雄主义》,载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三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61页。
    ④穆时英:《作家群的迷惘心理》,载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三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47页。
    ①穆时英:《战斗的英雄主义》,载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三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61页。
    ②舒月:《社会渣滓堆的流氓无产者与穆时英君的创作》,载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三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403页。
    ③穆时英:《电影艺术防御战——斥掮着“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招牌者》,载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三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195页。
    ④穆时英:《电影艺术防御战——斥掮着“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招牌者》,载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三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195页。
    ⑤穆时英:《檄》,载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三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40页。
    ⑥在《电影艺术防御战——斥掮着“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的招牌者》一文中,穆时英曾指斥左翼电影人“干部人物己风流云散,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只剩了些鲁思之流抡着不伦不类的的锈铁枪来抵挡一阵,呐喊一阵”,故有“电联的廖化”的说法。文中电联即左翼剧联。
    ①穆时英:《檄》,载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三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40页。
    ②赵家璧:《致严家炎函》,载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三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525页。
    ③黑婴:《我见到的穆时英》,载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三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536页。
    ①穆时英:《我们这一代》,载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二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508页。
    ①穆时英:《疯狂》,载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三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137页。
    ②《三十年代文坛上的一颗彗星——叶灵凤先生谈穆时英》,载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三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493页。
    ③嵇康裔:《邻笛山阳——悼念一位三十年代新感觉派作家穆时英先生》,载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三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487页。
    ①韦君宜:《思痛录·露沙的路》,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第4页。
    ②何其芳:《叫喊》,《何其芳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27-128页。
    ③何其芳:《成都,让我把你摇醒》,《何其芳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63页。
    ④何其芳:《革命——向旧世界进军》,《何其芳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54页。
    ①汪云生:《试论20世纪30年代知识分子走向延安》,《学术界》2005年第4期。
    ②何其芳:《成都,让我把你摇醒》,《何其芳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63页。
    ③何其芳:《论工作》,《何其芳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41页。
    ④何其芳:《一个平常的故事——答中国青年社的问题:“你怎样来到延安的?”》,《何其芳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223页。
    ①何其芳:《论工作》,《何其芳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41页。
    ②周扬:《<何其芳文集>序》,《何其芳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2页。
    ③何其芳:《论工作》,《何其芳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42页。
    ④何其芳《<夜歌和白天的歌)初版后记》,《何其芳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252-253页。
    ①何其芳《<夜歌和白天的歌>初版后记》,《何其芳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255页。
    ②贾宏图:《永恒的诗人——(玲君诗集)序并纪念白汝瑗先生》,《新闻传播》2006年第6期。
    ①老舍:《贺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老舍文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445页。
    ②老舍:《关于文协的工作——致周扬》,《老舍文集》(第1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571页。
    ①蔡清富:《指引抗战文艺发展的重要讲话——谈新发现的周恩来同志在“文协”成立会上的演说》,《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2期。
    ②尽管“文协”章程规定,参加协会的作家须缴纳一定数额的会费作为协会日常活动经费,但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在征收上困难重重。正如老舍本人总结的那样:“会员散处各地,已有困难,再加上交通不便,邮递阻滞,就无法征收了。在最近几个月中,大家的住处没有一定,更无从催缴会费;会刊上虽有启事,可是寄发以后往往被邮局退回。还有,在军队或游击队中服务的会员,生活极苦,差不多连几角钱也拿不出,会中即使知道他们的通信处,也不忍得催促了。”国民党中宣部、政治部、教育部、社会部提供的资金补助便因而成为了协会主要的经费来源,一些在文协担任会务工作的党国要员也纷纷解囊,为文协捐款。1938年7月30日的《抗战文艺》第15期上就对当月协会的资金来源有着详细的记载:“收教育部、中宣部补助费一千四百元,收会费(六十人)一百五十元,收陈真如先生特别捐助二十五元,收冯焕章先生特别捐助一百七十五元,收邵力子先生特别捐助二百元,收于右任先生特别捐助三百元,收白岫先生特别捐助五百元,收张道藩先生特别捐助一百元,收冯焕章借款二百元,总计收入二千五百五十五元。”
    ③老舍:《五年来的文协》,《老舍文集》(第1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590-591页。
    1. 《申报》,1930-1937年
    2. 上海《民国日报》,1928-1937年
    3. 《前锋周报》,上海前锋社编,1930年6月-12月
    4. 《前锋月刊》,上海前锋社编,1930年10月-1931年4月
    5. 《现代文学评论》,上海现代书局发行,1931年4月-10月
    6. 《长风》半月刊,南京时事月报社,1930年8月-10月
    7. 《当代文艺》,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1931年1月-11月
    8. 《文艺月刊》,南京中国文艺社编,1930年8月-1937年8月
    9. 《矛盾月刊》,矛盾出版社编辑发行,1932年4月-1934年6月
    10. 《黄钟》,杭州黄钟文学社编辑,1932年10月-1937年5月
    11. 《民族文艺》(后改名《国民文学》),上海民族文艺社编,1934年10月-1935年6月
    12. 《新垒》月刊,上海新垒社编,1933年1月-1935年6月
    13. 《社会新闻》三日刊,1932-1935年
    14. 《前途》月刊,南京前途杂志社编,1933年1月
    15. 《文艺战线》周刊,北平文艺战线周刊社编行,1932年2月-1937年7月
    16. 《橄榄月刊》,南京线路社编辑发行,1930年9月-1933年12月
    17. 《国防文艺》(汇刊第一集),何勇仁主编,1936年
    18. 《民族文艺月刊》,江西民族文艺社发行,1937年1月-5月
    19. 《流露》月刊,南京流露社编,1930年6月-1933年5月
    20. 《汗血月刊》,上海汗血书店印行,1933年4月-1937年11月
    21. 《南风》月刊,上海南风月刊社编,1931年4月
    22. 《红色中华》,1931年12月-1937年1月
    23. 《北斗》,湖风书局出版,1931年9月-1932年5月
    24. 《巴尔底山》旬刊,上海巴尔底山社出版,1930年4-5月
    25. 《文学界》,上海光明书局发行,1936年6月-8月
    26. 《文学青年》,上海当代出版社发行,1936年4月-5月
    27. 《文学》,上海文学社编辑,生活书店发行,1933年7月-1937年8月
    28. 《文化批判》,创造社出版部出版,1928年1月-5月
    29.《无名文艺》旬刊,上海无名文艺旬刊编辑部发行,1933年2月
    30. 《文艺月报》,北平东方文艺研究会发行,1937年1月
    31. 《文学月报》,1932年8-12月
    32. 《光明》半月刊,上海光明半月刊社发行,1936年6月-1937年5月
    33. 《春光》,上海春光书店发行,1934年3月-5月
    34. 《中流》半月刊,上海中流社出版,1936年9月-1937年8月
    35. 《现代》,上海现代书局发行,1932年5月-1935年5月
    36. 《新月》,新月社主办,1928年3月-1933年6月
    37. 《独立评论》周刊,1932年5月-1937年7月
    1. 《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1986年
    2. 《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
    3. 《刘少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
    4. 《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55-1963年
    5. 《斯大林全集》,人民出版社,1953年
    6. 《鲁迅全集》(1-18),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7. 《胡适文集》(1-12),欧阳哲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8. 《章太炎政论选集》(上、下),汤志钧编,中华书局,1977年
    9. 《梁启超选集》,李华兴、吴嘉勋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10. 《陶成章集》,中华书局,1986年
    11. 《茅盾全集》(1-36),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997年
    12. 《周扬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13. 《阳翰笙选集》(1-5),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14. 《徐懋庸选集》(1-3),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
    15. 《周文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16. 《洪灵菲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17. 《夏衍选集》(1-4),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年
    18. 《夏衍全集》(1-16),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
    19. 《田汉文集》(1-16),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1986年
    20. 《胡风全集》(1-10),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年
    21. 《阿英全集》(1-12),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22. 《雪峰文集》(1-4),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1985年
    23. 《张天翼文集》(1-10),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1993年
    24. 《舒群文集》(1-4),春风文艺出版社,1982-1984年
    25. 《罗烽文集》(1-2),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1984年
    26. 《白朗文集》(1-2),春风文艺出版社,1984-1985年
    27. 《蒲风选集》(上、下),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
    28.黄震遐《大上海的毁灭》,上海书店,1989年.
    29.李辉英《松花江上》,华夏出版社,2009年
    30. 《徐志摩全集》(1-5),赵遐秋、曾庆瑞、潘百生编,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年
    31. 《梦家诗集》,中华书局,2006年,
    32. 《穆时英全集》(1-3),严家炎、李今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
    33. 《沈从文文集》(1-12),花城出版社,1982-1984年
    34.《老舍文集》(1-16),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991年
    35.《何其芳文集》(1-6),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84年
    36.卞之琳《十年诗草》,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
    37.《戴望舒》,施蛰存、应国靖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
    38.施蛰存《沙上的足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
    39.蓝棣之《新月派诗选》(修订版),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40.蓝棣之《现代派诗选》(修订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41.《徐懋庸回忆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42.《梁实秋文学回忆录》,岳麓书社,1989年
    43.萧军、萧红《跋涉》,花城出版社,1983年
    44.萧军《江上》,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45.萧军《羊》,花城出版社,1981年
    46.萧军《八月的乡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47.萧军《人与人间:萧军回忆录》,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
    48.《萧红全集》(上、中、下),哈尔滨出版社,1998年
    49.《端木蕻良文集》(1-4),北京出版社,1998年
    50.骆宾基《边陲线上》,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
    51.骆宾基《初春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52.《骆宾基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53.《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1931-1937)》,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教研室编,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
    54.《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11),中国档案馆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991年
    55.《五卅运动史料》(1、2),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一研究所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56.《苏联(真理报>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选辑(1927-1937)》,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
    57.《鲍罗廷在中国的有关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58.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乙编),中华书局,1955年
    59.《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资料选编》,马良春、张大明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60.《左联回忆录》(上、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61.《“两个口号”论争资料选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62.《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史料选编》,文天行、王大明、廖全京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
    1. (法)吉尔·德拉诺瓦著,郑文彬、洪晖译《民族与民族主义:理论基础与历史经验——法国思想家新论》,三联书店,2005年
    2.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3. (美)海斯著,帕米尔等译《现代民族主义演进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 (美,)爱德华·莫迪默、罗伯特,·法恩主编,刘泓、黄海慧译,《人民·民族·国家——族性与民族主义的含义》,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5.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6. (英)凯杜里著,张明明译《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7. (英)盖尔纳著,韩红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8. (英)史密斯著,龚维斌译《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9. (英)史密斯著,叶江译《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0.(英)马克·尼古拉斯著,袁柏顺泽《法西斯主义》,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
    11.(印度)帕尔塔·查特吉著,范慕尤、杨曦译《民族主义思想与殖民地世界:一种衍生的话语》,译林出版社,2007年
    12.许宝强、罗永生选编《解殖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13.(以色列)耶尔·塔米尔著,陶东风译《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14.王联主编《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5.(美)赫伯特·洛特曼著,薛巍译《左岸:从人民阵线到冷战时期的作家、艺术家和政治》,新星出版社,2008年
    16.(美)杜赞奇著,王宪明等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17.(日)池田诚编著,杜世伟、梁作新译《抗日战争与中国民众:中国的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求实出版社,1989年
    18.(英)方德万著,胡允桓译《中国的民族主义和战争:1925-1945》,三联书店,2007年
    19.(美)柯博文著,马俊亚译《走向“最后关头”:中国民族国家构建中的日本因素(1931-193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20.(美)费约翰著,李霞等译《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三联书店,2004年
    21.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87年
    22.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列宁论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87年
    23.(苏联)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殖民地问题》,人民出版社,1953年
    24.《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论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94年
    25.华辛芝、陈东恩《斯大林与民族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
    26.唐文权《觉醒与迷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27.乐山主编《潜流:对狭隘民族主义的批判与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8.杨思信著《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年
    29.郑大华、邹小站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30.徐迅《民族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31.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
    32.周传斌《概念与范式——中国民族理论一百年》,民族出版社,2008年
    33.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34.萧功秦《与政治浪漫主义告别》,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35.杨国枢、金神保主编《现代化与民族主义》,中国论坛社,1980年
    36.单正平《晚清民族主义与文学转型》,人民出版社,2006年
    37.谭好哲、任传霞、韩书堂《现代性与民族性: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双重追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38.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等译,三联书店,2002年
    39.洪丝丝等《辛亥革命与华侨》,人民出版社,1982年
    40.张义德《苏联现代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
    41.于宗华《中国大革命史(1924-1927)》,人民出版社,1990年
    42.A.B.勃拉戈达托夫《中国革命纪事(一九二五——一九二七年)》,三联书店,1982年
    43.朱洪《重话大革命》,人民出版社,2006年
    44.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8-1948年南京政府的文艺政策及文学运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45.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
    46.郭志刚、李岫主编《中国三十年代文学发展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47.张全之《火与歌:中国现代文学、文人与战争》,新星出版社,2006年
    48.刘仰东编《梦想的中国:三十年代知识界对未来的展望》,西苑出版社,1998年
    49.胡之信等《中国革命中的国际关系(1919-1949)》,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
    50.阎玉田、李爱香《中国抗战局势与国际政治关系》,人民出版社,2008年
    51.周淑真《中国青年党在大陆和台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52.吴小龙《少年中国学会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53.姚辛《左联史》,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
    54.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三十年代在上海的“左联”作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
    55.刘震《左翼文学运动的兴起与上海新书业(1928-1930)》,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56.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57.汕头大学文学院新国学研究中心主编《中国左翼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
    58.林伟民《中国左翼文学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59.方维保《红色意义的生成:20世纪中国左翼文学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60.刘小清《红色狂飙:左联实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61.曹清华《中国左翼文学史稿:1921-193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62.张小红《左联与中国共产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63.王宏志《鲁迅与左联》,新星出版社,2006年
    64.刘志强《中国现代人权论战:罗隆基人权理论构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65.宋益乔《梁实秋评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
    66.暨爱民《自由对国家的叙述:近代中国自由民族主义思想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
    67.方仁念编《新月派评论资料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68.周晓明《多源与多元:从中国留学族到新月派》,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69.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修订本),岳麓书社,2006年
    70.杜素娟《孤独的诗性——论沈从文与中国传统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71.关纪新《老舍与满族文化》,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年
    72.崔明芬《老舍:文化之桥》,中华书局,2005年
    73.舒济编《老舍和朋友们》,三联书店,1991年
    74.逢增玉《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
    75.孙中田、逢增玉等《镣铐下的缪斯:东北沦陷区文学史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
    76.王建中、白长青、董兴泉编《东北现代文学研究论文集》,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
    77.林贤治《漂泊者萧红》,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78.叶君《从异乡到异乡:萧红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79.孔海立《忧郁的东北人:端木蕻良》,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
    80.杨迎平《永远的现代——施蛰存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
    81.金理《从兰社到<现代>:以施蛰存、戴望舒、杜衡及刘呐鸥为核心的社团研究》,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
    82.何锐、吕进、翟大炳《画梦与释梦:何其芳创作的心路历程》,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
    83.易明善等编《何其芳研究专集》,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
    1.耿传明《二十世纪上半期文学史上民族主义理论的语境还原和语义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2.耿传明《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民族国家叙事与文化认同》,《齐鲁学刊》,2002年第3期
    3.王晓明《现代中国的民族主义》, 《学术月刊》,2002年第11期
    4.旷新年《民族国家想象与中国现代文学》, 《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5.贺昌盛《民族主义语境中的中国近代文学》, 《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6.王应平《战国策派与民族国家文学的现代建构》, 《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
    7.杨厚均《作为民族国家想像的新中国文学》,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8.路文彬《重写历史:民族/国家认同的权力实践——中国建国初期小说历史叙事论之一》,《东方论坛》,2005年第1期
    9.龚奎林、黄梅《政治启蒙现代性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论十七年文学的现代起源语境》, 《殷都学刊》,2007年第4期
    10.杨春时、肖建华《中国现代文学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双重变奏》, 《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7期
    11.刘小新《论文学的民族性与民族主义》,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2.董丽敏《民族国家、本土性与女性解放运动——以晚清中国为中心的考察》, 《南开学报》,2008年第4期
    13.王桂妹《西方价值参照下的民族话语的建构与汰变》, 《河北学刊》,2004年第2期
    14.王本朝《从“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到“战国策派”》, 《河北学刊》,2004年第2期
    15.方长安《“冷战”、民族主义与“十七年文学”思潮》, 《河北学刊》,2004年第2期
    16.黄发有《文化民族主义与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学》, 《河北学刊》,2004年第2期
    17.秦家琪《关于开展“国统区右翼文学”研究的若干问题的思考》,《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18.朱晓进《从<前锋月刊)看前期“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19.袁玉琴《从(黄钟>看后期“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20.唐纪如《国民党1934年(文艺宣传会议录)评述》,《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21.钱振纲《论民族主义文艺派所主张的民族主义的二重性格》,《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2期
    22.钱振纲《论茅盾对民族主义文艺理论的批判》,《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4期
    23.钱振纲《论民族主义文艺派的文艺理论》,《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
    24.钱振纲《论黄震遐创作的基本思想特征》,《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3期
    25.钱振纲《论三民主义文艺政策与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矛盾及其政治原因》,《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26.钱振纲《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社团与报刊考辨》,《新文学史料》,2003年第2期
    27.周惠忠《试论三十年代“民族主义”文艺思潮》,《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
    28.高玉《重审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民族主义文学运动”》, 《人文杂志》,2005年第6期
    29.宫富《“代言”与“立言”——“民族主义”文艺与“战国策派”文艺辨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30.秦弓《鲁迅对20世纪30年代民族主义文学的评价问题》,《南都学坛》,2008年第3期
    31.吴福辉《中国左翼文学、京海派文学及其在当下的意义》,《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32.程光炜《左翼文学思潮与现代性》,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33.赵学勇、李明《左翼文学精神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论纲(上、下)》, 《兰州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2期
    34.贾振勇《现代性平台上的理性与革命——论作为现代精神现象的左翼文学》,《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8期
    35.袁盛勇《民族主义:前期延安文学观念形成的最初动力和逻辑起点》,《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36.张志忠《现代民族共同体的想象与认同——论十七年文学的现代性品格》,《文史哲》,2006年第1期
    37.杨新刚《民族主义视域中的左翼文学思潮探析》, 《齐鲁学刊》2008年第4期
    38.许纪霖《现代中国的自由民族主义思潮》, 《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39.许纪霖《政治美德与国民共同体——梁启超自由民族主义思想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40.许纪霖《在现代性与民族性之间:张君劢的自由民族主义思想》, 《学海》,2005年第1期
    41.刘擎《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年第6期
    42.刘擎《伯林与自由民族主义:从观念分析向社会学视野的转换》,《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43.侯德彤《汉文中“民族”一词的出现并非始自(东籍月旦)——质疑近年来民族研究中的一个学术焦点》,《东方论坛》,2002年第6期
    44.王联《关于民族和民族主义》,《世界民族》,1999年第1期
    45.姜义华《论二十世纪中国的民族主义》,《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46.晓辰《梁启超民族主义思想研究》,《天津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
    47.邵建《胡适和陈独秀关于帝国主义的争论》,《炎黄春秋》,2008年第1期
    48.潘孑农《刘雪庵与<长城谣>》,《音乐艺术》,1986年第2期
    49.左玉河《(独立评论>与20世纪30年代的政治思潮》,《光明日报》,2007年3月2日
    50.宋炳辉《弱小民族的译介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2期
    51.王端阳《<松花江上>最初的传唱——我父亲王林的回忆》,《今晚报》,2008年9月18日
    52.钱理群《(大众文艺丛刊)研究》,《二十一世纪》,1997年第40期
    53.刘书旺、刘晓滇《揭开解散左联之谜的一把钥匙——萧三莫斯科信件的来龙去脉》,《湘潮》,2005年第1期
    54.田刚《关于萧三“莫斯科来信”的几点辨证》,《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2期
    55.刘中树《谈“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与“国防文学”两个口号的论争》,《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78年第1期
    56.徐庆全整理《周扬关于三十年代“两个口号”论争给中央的上书》,《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10月
    57.徐庆全《新时期“两个口号”论争评价的争论述实》,《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8期
    58.王京芳《邵洵美与文艺抗战——以(自由谭)为例》,《新文学史料》,2009年第2期
    59.温儒敏《论老舍创作的文学史地位》,《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第1期
    60.谷兴云记录整理《萧军谈(八月的乡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年第4期
    61.丘立才《抗日时期的孙陵》,《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年第1期
    62.古远清《孙陵的后半生》,《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第12期
    63.张芙鸣《(现代>杂志的转型及“现代派”文学实践终结》,《文艺争鸣》,2009年第1期
    64.孙玉石《现代主义诗潮在抗战中的历史命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8期
    65.贾宏图《永恒的诗人——(玲君诗集>序并纪念白汝瑗先生》,《新闻传播》,2006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