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挝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老挝国情和工业化的一般理论出发,重点研究老挝工业化的实践和规划问题。提高发展潜力要依靠工业化,因此必须把发展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首要任务,并把结构创新、技术创新作为工业化的分析框架和核心内容,对工业化的战略目标、发展路径及政策选择进行探讨。通过研究,提出并论证了如下几个观点:第一,工业化是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老挝在未来工业化进程中,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用工业化、信息化相辅相成,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尽快实现工业化发展模式。第二,老挝工业化完全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应沿着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目标指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工业化提供和谐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机制。第三,以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为方向,实现工业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相协调;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色经济为重点,推动民营企业、私营企业融入工业化的进程;以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互动发展为动力。
Industrialization is a principal process for national or regional development. It is a phase tied to economic growth, a mark for evaluating a nation or region’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wealth, and the only pathway for a developing country to break away from backwardness and poverty and become a modernized country. To become industrialized is still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missions for Laos’modernization. If Laos is to develop into a prosperous society, accomplish modernization, and finally become an influential economic power, complete industrialization is the only option. It will be the most important and the most challenging task in Laos’history. In short, industrialization is the key to Laos’economic development.
     To industrialize in the new millennium, Laos has to meet various requirements for each specific condition. As Marx put it,“events strikingly analogous but taking place in different historic surroundings [lead] to totally different results”, therefore, the intention and practise of Laos’industrialization are yet to be revised and perfected.
     Towards industrialization, during Laos’Seventh National People’s Representatives Meeting in 2002, an“industrialization strategy”was suggested, and is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ise and fall of Laos’future economy. This strategy places emphasis on a new phase for development, stands on scientific studies, and has established specific directions for Laos’industrialization. John Maynard Keynes once said:“ideas shape the course of history.”To be industrialized, is not only an idea that changes the mode of economics, but also transforms it into a modern perspective. Under the lead of these new ideas, Laos must achieve its goal through industrialization.
     Since the 1990’s, digitized transformation has greatly influence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worldwide. Laos must, by all means, follow this wave to be globalized and digitized. However, this is not the end of Laos’mission on industrializing. Rather, it is a very early phase. The conflicts are still strong, and the production levels and competitions are still weak; progress in modernizing agriculture and urbanizing villages is still slow. In the case of industrial weakness, manufacturing particularly needs to be improved.Laos' service industies still rank far behind developed countries, industrialization and speeding up the progress for digitizing is still a very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mission for Laos’modernization.
     The key is Information services drive industries, and industries promote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to create a path that involves advanced technology, better economic revenues, lowers costs on resources, reduces pollution, and efficiently manages human resources.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Laos shall not be a copy of a modern developed country; instead, it should be unique, adapting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s of the world. In order to create this path, Laos must coordinate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industrialization, digit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nd be ready to face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a quickly growing economy and pullbacks such as resources, environment, population growth, employment, and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cities and villages. This article draws on theories regarding developmental economics, industrial economics, and economic systems, along with experiences and publications from other nations on organizing industrial productions, improving system structures, and industrial achievement, to sum up a path and framework to suit Laos’conditions. Based on this, using Laos’path as the viewing angle and upgrading of Laos’economic structures and system as the baseline, this article thoroughly analyzes Laos’strategies on fusing different industries and innovating a new system. It not has only theoretical importance, but also could be put in practical use to stimulate Laos’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economists’studies on industrialization,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path that Laos chose after observing the world economy, Laos’advantages and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digitizing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ltering the structure and quality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Laos is thus achiev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technologies and increasing its revenues, and is continuing to industrialize in a way that agrees with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core of Laos’industrialization is to expand exporting, allowing foreign investments to bring in digital technology to elevate Laos’own industries. The key to transforming knowledge into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to increase the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nd high technology industries. Upgrading the economic structure will bring efficiency in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nd become the source of Laos’development.
     For Laos’industrialization, the most important point is to build up a strategy for efficient management. As a developing country, Laos has the advantage of learning from previous experience of other nations. However this is only a theoretical advantage. To turn this advantage into real usefulness must first have corresponding basic rules and policies. This is a requirement for industrialization. To surpass already successful nations, a country must base its novel systems on its own culture. In East Asia, many countries imitate the successful Japanese example instead of Western countries’example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for later developing nations to be successful in modernization is to create and take advantage of building an internationally based system.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research, and combined with current development in Laos’industrialization, this article will further discuss the following three subjects. First, it will describe and analyze the content and strategy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framework. Secondly, using similar knowledge transforming experiences from other nations to reflect on Laos’conditions, sum up with thoughts about speeding up the fusing between traditional industries and digital developments and describe the widening of the options on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at the countryside. And, finally, it will discuss a set of new and ideal strategies and policies corresponding to Laos’present industrialization.
     Although upgrading industrialization into a digital structure is a new topic and research field, and the author has made substantial efforts to apply theory objectively and scientifically, it still might be lacking on certain information and support. Here, the author asks sincerely that common readers or scholars in this field generously send feedback or corrections, so that the research on this topic c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引文
① 《五大原因使今年乡镇化水平差距加大》,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国家统计资料。
     ① 金碚:《从全球经济角度认识中国的新兴工业化道路》,载《专家谈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第 115 页。
    ② 李贤沛:《工业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 页。
    
    ① 王志忠、韩旭:《工业发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1 页。
    ②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版,第 87 页。
     ① 关士续:《科学技术史简编》,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235 页。
    ① 《新帕尔克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 2 卷,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861 页。
    ② H·钱纳里:《工业化与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中译本《前言》,上海三联书店 1995 年版,第 1页。
    ③ Rsosenstein - Rodan, Problems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Eastern and South- Eastern Europe, Economic Journal 53,202-11,1943.
    ④ 缪尔达尔:《世界贫困的挑战》,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81 页。
     ① 龚唯平:《工业化范畴论——对马克思工业化理论的系统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 年版,第11 页。
    ② 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1 页。
    
    ① 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华中工学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70 页。
    ②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通论(第一卷):农业国工业化问题》,湖南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90~192 页。
    ③ 吕贝尔特:《工业化史》,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 页
     ① 《资本论》,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 66 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页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713 页和第 715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365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789 页。
     ① 《政治经济批判大纲》,第一份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第 188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344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7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412 页和 437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12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12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391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7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472 页;第 2 卷,第 300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34 页。
     ① 《列宁全集》,第 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44 页。
    ① 《列宁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79 页。
    ② 《列宁选集》,第 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730~845 页。
    ① 《列宁全集》,第 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549 页。
    ② 《列宁全集》,第 3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479~480 页。
    ③ 《列宁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303 页。
    ④ 《列宁全集》,第 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399 页。
    ⑤ 《列宁全集》,第 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84 页。
    ① 《列宁全集》,第 3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174 页。
    ② 《列宁全集》,第 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509 页。
    ③ 《列宁全集》,第 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16 页。
    ④ 《列宁全集》,第 2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454 页。
    ⑤ 《列宁选集》,第 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86 页。
    
    ① 《列宁选集》,第 28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18 页。
    ② 《列宁选集》,第 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455 页。
    ③ 《列宁选集》,第 35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534 页。
    ④ 《列宁全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239 页。
    ⑤ 《列宁全集》,第 4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50 页。
    ⑥ 《列宁全集》,第 3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303 页。
    
    ① 《列宁文稿》,第 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94 页。
    ② 《列宁全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88 页。
    ③ 《列宁全集》,第 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510 页。
    ④ 《列宁全集》,第 3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400 页。
    
    ① 《列宁全集》,第 3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177 页。
    ② 《列宁选集》,第 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348 页。
    ③ 《列宁选集》,第 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 476 页。
    
    ① 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149 页。
    ② 刘伟、杨云龙:《比较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86 页。
    ① 转引自[美]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勤:《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 19 页。
     ① 转引自胡必亮:《发展理论与中国》,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14 页。
     ① 参见张培刚:《发展经济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25 页。
    ① 参见史东辉:《后起国工业化引论——关于工业化史与工业化理论的一种考察》,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68 页。
     ① 本段引自《经济改革》2002 年第 2 期对简新华教授的访谈:《工业化、信息化与跨越式发展》。
     ① 《老挝人民报》,1983 年 11 月 15 日
    ① 《老挝人民报》,1983 年 12 月 1 日。
    ② 《老挝人民报》,1983 年 12 月 1 日。
     ① 《老挝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老挝国家统计中心编制,1976 年~1985 年(合订本)。
    ① 《老挝社会经济统计资料》,1976 年~1985 年(合订本)。
     ① 《老挝社会经济统计资料》,1990 年~1995 年卷。
     ① 《老挝社会经济统计资料》,1990~1995 年卷。
     ① 《老挝社会经济统计资料》,1990~1995 年卷。
     ①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6,From Plan to Market.
     ① 世界银行:《老挝经济发展状况》,世界银行出版社,2003 年。
    ① 王章辉、孙娴等:《工业社会的勃兴——欧美五国工业革命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 15 页。
    ②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 25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第 885 页。
    ③ 卡洛·音波拉:《欧洲经济史》,中译本,第 3 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第 365-368 页。
     ①乔瓦尼·多西等:《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中译本,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第 2 页。
    ②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 年以后的世界》,中译本,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第 276~282 页。
     ① 参见史东辉:《后起国工业化引论——关于工业化史与工业化理论的一种考察》,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第 37~39 页。
     ① 《老挝统计资料》,2000~2005 年(合订本)。
    
    ① 张屹山等:《知识经济与科教兴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93 页。
    ② 《中国百科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444 页。
    
    ① 王焕勋主编:《实用教育大辞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368 页。
    ② 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华夏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26 页。
     ① 丹尼森:《为什么增长率不同——战后九个西方国家的经验》,1967 年,第 15 章和第 21 章。
     ① 刘爱玉:《政策、结构与人力资本:对地区经济差距的成因分析》,中农村研究网。
     ① 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225 页。
    ① ①沈利生、朱运法:《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定量研究》,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 年第 12 期。
    ① Shuanglin Lin ,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 Evidence from China ,Comparative Economic s tudies ,No.3-4,1997, p.66-85.
     ① 孙敬水、张品修:《台湾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及教训》,载《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 年第 5 期。
    
    ① 老挝国家统计中心篇《老挝社会经济统计资料》2002 年卷。
    ② 老挝国家统计中心篇《老挝社会经济统计资料》1976~2002 年各卷。
     ① 老挝国家统计中心编《老挝社会经济统计资料》2005 年卷。
     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经济发展与老挝人力资资源》,2004 年 3 月。
     ① (唐)吴兢;《贞观政要》封建第八。
     ① 《老挝社会统计局》1995-2003 年。
    
    ① 王林生:《经济全球化与中目的对外贸易》,载《国际贸易问题》 2000 年第 11 期。
    ② 罗余才、严俊编著:《国际直接投资与中国现代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87 页。
     ①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406 页。
     ①老挝国务院统计中心篇:《老挝统计鉴》,2000~2005 年卷。
    ①②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近期经济发展》,2003 年。
     ①叶劲松:《新增长理论的国际贸易发展现及其启示》,载《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2-3 期。
     ①老挝国家统计中心篇:《老挝社会经济统计》,1980-2002 年各卷。
    ② 老挝国家统计中心篇印:《老挝社会经济发展统计资料(年鉴)》,1995~2001 年卷。2001 年数据为老挝报计资料
     ①《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近期经济发展》,2003 年。
     ①日本贸易振兴会:《亚洲的投资环境比较》,2002 年 5 月。
     ①牛文元:《2001 年中国町持续发展报告》,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l。
    
    ① 《湄公河主流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湄公河委员会,1990 年 MKG/R90030 号。
    ② 《湄公河主流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湄公河委员会,1990 年 MKG/R90030 号。
    ③ 《老挝社会经济统计资料》,1993~1995 年卷。
    ② 《湄公河主流开发的可性研究》,湄公河委员会,1990 年 MKG/R90030 号。
    
    ① 《湄公河委员会先前职能的回顾》,湄公河临时委员会,1991 年 6 月。
    ② 《湄公河主流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湄公河委员会,1990 年 MKG/R90030 号。
     ① 王少南:《绿色建材在国内外的发展动向》,载《新型建筑材料》1999(7)。
     ① 林毅夫、董先安:《信息化、经济增长与社会转型》,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委托课题,2003 年。
     ① 夏永祥等:《新型工业化与小康社会》,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第 58 页。
    ① 周叔莲、王伟光:《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 年第2 期。
     ① 林毅夫、李勇军在《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竞争力》(2002)中的研究说明信息化能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
     ①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① 世界银行:《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老挝国家经济备忘录)》,2001 年 2 月。
     ① 曲格平:《环境问题要从源头抓起》,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网站。
     ① 世界银行:《1997 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变革中的政府》,中国财经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页。
     ① 世界银行:《1997 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变革中政府》,中国财经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 页。
    ① 杨鹏:《产业政策批判》,《宏观经济》2002 年 10 月。
    ② 顾海兵、马宏纲、金丽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真用慎用产业政策》,载《宏观经济观察》2001 年第 8、9 期。
    ③ 李万才:《美日两国产业政策比较》,载《世界经济学》2001 年第 3 期。
    
    ① 高帆主编:《行政权力与市场经济》,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40 页。
    ② 陈准编者:《日本产业政策研究》,中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3 页。
     ① 李克国:《中国的环境经济政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① E.博等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67 页。
    ② 陈准编注:《日本产业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23 页。
    ③ 黄静波:《WTO贸易政策规范及其扩展与中国贸易政策》,载《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 3 期。
    ④ 国家经贸委政策法规司:《运用法律手段推进结构调整——日本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法律化的启示》,载《人民日报》2001 年 9 月 22 日。
     ① 王传荣:《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载《山东财政学院报》2000 年第 3 期。
    
    ① 章明:《生态税与欧洲的绿色行动》,载《光明日报)1999 年 6 月 23 日.
    [1] 陈晓律,世界各国工业化模式[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8.
    [2] 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 [英]汤姆·肯普,许邦兴、王恩光译,现代工业化模式——苏、日、发展中国家[M]北京:中国展光出版社,1985.
    [4] 汤姆·肯普,现代工业化模式[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
    [5]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6] 史东辉,后起国工业化引论——关于工业化史与工业化理论的一种考察[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7] 郭克沙,工业增长质量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8] 戎文佐,中国工业化道路[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2.
    [9] 武义青、高钟庭,中国区域工业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10] 任文侠、池元吉,日本工业现代化概括[M]北京:三联书店,1980.
    [11] 沈坚,近代法国工业化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2] 林志鹤,泰国的农村工业化道路[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
    [13] 赵国鸿,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4] 陈冬,新型工业化理论与实证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5] 郑海天,深圳工业化发展模式实证分析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16] 范晓屏,工业园区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根植性、网络化与社会资本的研究[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
    [17] 线纳里,工业与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18] 郑新力,工业发展政策——比较与借鉴[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19] 黄田华,经济发展的结构与战略比较[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2.
    [20] 许宁宁,来自东南亚的商机报告[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1 陈宪,国际贸易原理、政策、实务[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22] 马树洪,当代老挝经济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
    [23] 马树洪、方芸, 老挝[M]昆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4] 丁斗, 东南亚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25] 陈乔之, 冷战后东盟国家对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6] 龙康养, 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地区的双边贸易状况[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 2005
    [27] 许宁宁,商机企业对接[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
    [28] 于同申,发展经济学——新世纪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政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9] 杨成绪、过家鼎,共商合作共享商机:201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30] 许宁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3.
    [31] 廖少廉、陈雯、赵洪,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经贸出版社,2003.
    [32] 王子昌、郭又新,国家利益还是地区利益:东盟合作的政治经济学[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33] 保健云,转型经济中的政府行为与发展模式选择[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
    [34] 霍伟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5] 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
    [36] 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
    [37] [美]托达罗:陶文达、黄卫平、彭刚译校,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38] 郑明、戴世平,黄冰老文译审,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J]昆明:占巴杂志社 2005,
    [39] 田春生、李涛,经济增长方式[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40] [美]罗伯特·M·索洛,经济增长因素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1] 林毅夫,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2] [美]罗伯特·M·索洛,增长理论——种解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43] [美]费景汉 古斯塔夫、拉尼斯,增长和发展:演进观点[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4] 凯撒纳,老挝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04.
    [45] 宋帕婉,老挝吸引外商投资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46] 王必达,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7] 朱勇,新经济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8]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经济学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49] 赵伟,中国区域经济开放:模式与趋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50] 贺圣达、王学鸿、宫占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云南面向东南亚开放[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51]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52] 赛云秀,县域经济中的工业问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53] 吴晓军,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建设[M]一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
    [54] 曹大明,走进老挝[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4.
    [55] 袁新春,农业工业化与农民增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56] 黄范章,东亚经济蓝皮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7] 王士录,东南业报告[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58] 刘仁伍,东南业经济运行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9] 梁留科,县域工业发展规划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0] 黄晓玲,外贸、外资与工业化[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2.
    [61] 焦必方,环保型增长——21 世纪中国的必然选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62]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管理科学研究中心,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管理现代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63] 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王延中,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4] 马传栋,工业生态经济学与循环经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5] 杨蕙馨,新兴工业化与产业组织优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66] 殷醒民,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M]一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
    [67] 中国科学院能源战略研究组编,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专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68] 史清琪,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69]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编,2005 中国工业化发展报告——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70] 林孔兴,中国华中电力集团发展战略课题研究报告[M]北京:工商出版社,1999.
    [71] 谢和平,可持续发展与煤炭工业报告文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8.
    [72] 徐险峰,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73] 张海翔,新型工业化生态、民族与文化视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4] 米良,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经济贸易法律指南[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75] [美]费维恺,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1844~1916)和官督商办企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76] 王加丰、张卫良,西欧原工业化的的兴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7] 贡发信,中国轻工业经济问题探索[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78] 李悦,中国工业部门结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79] 魏一呜,中国能源报告(2006)战略与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80] 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管理[M]北京:广东:科学普及出版社广州分社,1985.
    [81] 李京文、郑友敬,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82] [日]南亮进、牧业文夫编、郝仁平译,转型时期中国的工业化和劳动市场——发自日本的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83] [美]威廉·J·科宁厄姆,陈文林译,苏联工业管理的现代化[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83] Hal Hill and Prue Phillips, Foctor Proportions and Eest Asian Industrialization: A Note, Asian Economic journal, Volume 11, Number 1,March 1997.
    [84] UNIDO, 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port 2002/2003: Dompeting Through Innovating and Learning.
    [85] World Bank,“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in Development East Asia”,2004,p.355.
    [86] Notification on Procedure for Business Registration in LAO P.D.R[I].http://www.moc.gov.la
    [87] Laos to become permanent WTO member by 2010[I].http://www.moc.gov.la
    [88] 老挝商务部网站:http://www.moc.gov.la (英文网站)
    [89] 老挝外国投资委员会网站:http://inwest.laopdr.org(英文网站)
    [90] 老挝国家旅游局网站:http://www.mekongcenter.com(英文网站)
    [91] 泰国经济网站:http://www.manager.com (泰文网站)
    [92] 2005 年最新世界各国人口,GDP 和人均 GDP 排名(仅供参考)http://qinmaple.blogchina.com/viewdiary.13406157.html
    [93] 2004~2005 年上半年老挝经济统计及下半年展望http://www.worldbydata.com
    [1] 老挝投资委员会公布的有关西文件[M],2002 年 11 月。
    [2] 老挝驻华大使馆商务部处公布的有关文件[M]万象:商务部出版社,2002 年 10 月。
    [3] 老中合作委员会公布的资料[M],2002 年 11 月。
    [4] 摘自外国投资研究中心, 外国在老挝投资统计资料[M]万象:外国投资部分出版社,2002.
    [5] 摘自,老挝人民革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M]万象:国家出版社,2001.
    [6] 世界银行,老挝经济发展状况[M]万象:世界银行出版社,2003.
    [7] 老挝政府经济研究中心,2010~2020 年老挝社会经济发展方略:计划老挝发展社会经济第五个五年计划(2001~2005)[M]万象:国务院出版社,2001.
    [8] 投资管理和对外合作委员会,转型现代工业化方略[M]万象:投资管理和对外合作委员会出版社,2001.
    [9] 世界银行,老挝经济发展状况[M]万象:世界银行出版社,2003.
    [10] 投资管理和对外合作委员会,发展社会经济计划 2004~2005 年[M]万象:联合国开发计划出版社,2004.
    [11] 老挝国务院社科研究所篇,老挝经济发展方略研究[M]万象:国务院出版社,2005.
    [12] 潘塔展,发展教育:解决存在问题的方案与成功[J]老挝阿伦麦期刊2004,
    [13] 松潘,老挝政府路线的政策:把地区发展与管理变成有潜力发展社会经济 [J].老挝阿伦麦期刊 2004,
    [14] 工业部,2020 工业与手工艺发展方略[M]万象:工业部出版社,2004.
    [15] 摘自商务部,2006~2020 制定路线与质量扩大国内外市场研究[M]万象:商务部出版社,2005.
    [16] 摘自国务院,中阶段消除贫困问题方略[M]万象:国务院出版社,2001.
    [17] 摘自农业部,2006~2020 老挝农业与森林发展方略[M]万象:农业部出版社,2005.
    [18] 世界银行,老挝发展问题报告[M]万象:世界银行出版社,2005.
    [19] Klaus TOPFER,老挝生态环境报告[M]万象:UNEP 出版社,2001.
    [20] 老挝新闻网站:http://kplnet.net
    [21] 老挝国务院网站:http://www.cpmo.gov.la
    [22] 老挝新闻网站:http://www.vientianemai.net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