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与差异:有限责任公司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试图从法律移植的视角来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制度,通过分析该制度在其母国产生及成功的原因和植入我国后所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探讨我国有限责任公司制度的未来走向及对其他企业立法所具有的借鉴意义。
    1892年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创造的有限责任公司虽被称作“立法者的发明”,但它并非是立法者凭空设想的产物,1884年德国对股份有限公司规定的修改是其产生的直接动因。这次修改严格了对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及信息批露的要求,契约自由在其中也受到了极大限制,给原先采用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组织形式并未感到不便的中小企业造成了障碍。对这些企业来说,修改后的严格规定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为了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立法者设计了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它来填补股份有限公司与合伙间的空白。
    与“有限责任公司”这一概念来自德国立法者的创造不同,“私公司”虽在英国《1907年公司法》中才首次被规定,但在此之前,这一概念已经出现。尽管“有限责任公司”来自法律的创造,“私公司”来自对实践中已存在事物的承认,但它们的立法背景是相同的,都是规范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律由自由宽松趋向严格细密,不再适合中小企业采用,从而要求立法提供新的、灵活的、适应中小企业需要的法律形式。所以,在创造和承认的不同表象之下,一致的是立法者对现实需求积极回应的态度。在企业形态法定主义的要求下,这一态度尤为重要。
    德国创设的有限责任公司制度,具有以下特征:(1)股东承担有限责任。有限责任限制了股东的投资风险,虽然合同债权人可以通过要求股东提供担保使这种有限责任对股东失去意义,但对于限制股东对侵权债权人的责任仍具有重要意义。(2)公司具有闭锁性。有限责任公司被禁止向公众发行股票筹集资金,股东转让出资受到来自法律或章程的程序性或实体性限制。有限责任公司的闭锁性是它与股份有限公司的本质性区别,该特征在有限责任公司的诸特征中具有核心地位,因为除上述股东承担有限责任的特征外,下述特征皆与其有关,以其作为基础。(3)公司章程的自由与灵活。有限责任公司的闭锁性特征使有限责任公司不会像股份有限公司那样可能拥有众多的投资者,减少了国家干预的必要性,其章程在很大程度上适用合同自由原则。(4)股东参与公司管理。与大型股份有限公司中一般存在着所有和控制的分离不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通常积极参与公司管理,这种参与既包括以股东的身份参与股东会决议,也包括以董事等身份参与公司管理。(5)设立及运作成本低。法律对有限责任公司要求宽松,强制性规定少,大大节省了有限责任公司在设立和运作中的成本。英国的私公司也具有上述各项特征。
    
    
    这些特征符合中小企业的需要,为中小企业在已有的组织形式外提供了一种新的、更好的选择,有限责任公司现已成为德国使用最为广泛的公司组织形式,私公司在英国的数量现在也远远超过了公众公司。它们的成功表明,一种法定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否成功,关键不在于它是对已有组织形式的承认还是立法者的创设,而在于立法的规定是否满足了一定投资者的现实需要。
    德国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英国的私公司在本国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开始为他国立法所继受。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有限责任公司(私公司)制度得以在全球扩展,成为各国普遍承认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
    我国是继受德国有限责任公司制度的国家之一,其为我国立法承认始于1904年清政府制定的《公司律》,《公司律》中的合资有限公司指的即是有限责任公司,但立法的应急性、立法者对有限责任公司功能的缺乏认识等原因使得有关规定极为简陋,加之我国有投资者承担无限责任的商业传统,这些都妨碍了国人采纳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组织形式,进而在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的《公司条例》中即删去了关于合资有限公司的规定。此后,直到1946年,有限责任公司才再度在国民政府修订《公司法》时被增设为一种新的公司类型,根据起草者的解释,增设有限责任公司的目的是为了“便利政府与人民合组公司,或政府与外人合组公司,或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合组公司,然亦不禁人民组织有限公司”,与德国创设有限责任公司的本意背道而驰。国民政府对有限责任公司的这一本土化改造,被事实证明是失败的,不仅国营企业未因采用有限责任公司而得到改进,而且抑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允许私营企业采用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组织形式,以达到“公私兼顾,劳资两利”,该《条例》在当时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该《条例》因调整对象的消失而自行失效。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经济体制改革之前,作为独立民事主体的西方现代意义上的公司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失去了踪影,拥有“公司”称谓的组织实质上只是一种承担政府经济职能的行政机构。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改革开放方针一经贯彻实施,有限责任公司就作为外商投资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得到法律的承认。因为对外商投资企业来说,过去的以所有制为分类标准的企业类型无法适用,有限责任公司则既可以限制外商的投资风险,吸引外资进入,又不会引起意识形态的争论,符合中外双方的需要。1988年
The aim in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assess where China's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LLC) could be going and what other enterprise legislations could learn from it by analyzing the reasons why the LLC originated and succeeded in west countries and the change when the LLC was transplanted to China.
    The LLC originated in Germany. It was first governed by Gesetz betreffend die Gesellschaften mit beschr?nkter Haftung (GmbHG) of 1892. It is a German invention without any historic precedent. The object was to fill a gap between the existing types of associations, the stock company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partnership on the other hand. The immediate stimulus behind the search for a new form of organization was the realization that the marketable share companies (MSC) was not suitable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businesses or for firms composed of a few members who were not only acquainted with one another but who also supplied all of the capital themselves. This was particularly true after the reform of 1884 tightened the rules governing the founding of MSCs and disclosure.
    While the German GmbH was an entirely new creation of the legislative process, the English private company (PrC) developed first in practice and was only later given recognition by the legislature. The Companies Act of 1907 for the first time contained a statutory definition of the "private company" and equipped it with certain advantages not enjoyed by the public company. However, the evolution of both German GmbH and England PrC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history of legislation regulating the MSC. Reforms tightening the rules governing the MSC led to the idea of creating a second kind of company to meet the need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e LLC invented by German lawmakers ha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s: (1) Shareholders are not personally liable for the company's debts, which effectively limits risks of shareholders. (2) The relatively closed membership mak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areholders stable. Shares in the LLC cannot be offered to the public and cannot be traded on the stock exchange. There are special requirements provided by the law or the articles for effecting a transfer of shares either in the form of burdensome formalities or through substantive restrictions. The LLC is distinguishable from the MSC primarily because of restrictions on the transfer of shares. This character is the core of all characters of the LLC. (3) The memorandum of association of the LLC is to a great extent governed by the principle of freedom of contract. Relatively few legal provisions are mandatory so that there is ample room for an individual design of the articles of incorporation. (4) Shareholders retain absolute control power. Unlike the MSC, the degree of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in the LLC is slight. (5) The legal structure of the LLC is simple so that the cost is low. The PrC in England also has these characters.
    These characters correspond to the requirement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o that the practice of the LLC/PrC is successful.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LLC, the number of corporations organized as GmbHs has grown steadily. Today, the LLC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corporate legal form in Germany. The number of PrC also far exceeds the number of the public company in England. The LLC/PrC has spread around the globe in only 100 years and now constitutes the world's most successful form of enterprise.
    China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that have taken over the idea of the form of enterprise and issued regulations similar to the German provisions of GmbH. The Company Law enacted by the Qing dynasty's legislature in 1904 recognized the LLC for the first time but the rough content and the business tradition of being personal liable for the business prevented investors using the LLC. When the Minguo's legislature amended the Company Law of 1929 in 1946, the LLC was recognized again to develop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Es). Reality proved that not only SOEs using the LLC gained no improvement,
引文
一、中文专著及译著
    1. 江平主编,《新编公司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2. 王保树,崔勤之,《中国公司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3. 石少侠,《公司法》,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 武忆舟,《公司法论》,三民书局2002年版。
    5. 谢怀栻,《外国民商法精要》,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6. 赵旭东,《企业法律形态论》,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年版。
    7. 李玉,《晚清公司制度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 张忠民,《艰难的变迁——近代中国公司制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9. 谢振民,《中华民国立法史》(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 张厚义、明立志主编,《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1978-199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1. 刘俊海,《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权的保护》,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2. 沈达明,《法国商法引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 蒋大兴,《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4. 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 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 杨君仁,《有限公司股东退股与除名》,(台湾)神州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
    17. 张肇元《新公司法解释》,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46年版。
    18. 宋永新,《美国非公司型企业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9. 锁箭,《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0. [德]罗伯特·霍恩、海因·科茨、汉斯·G·莱塞,《德国民商法导论》,楚建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21. [日]大木雅夫,《比较法》,范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2. [加拿大]布莱恩 R. 柴芬斯,《公司法:理论、结构和运作》,林华伟、魏旻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23. [美]罗伯特C·克拉克,《公司法则》,胡平、林长远、徐庆恒、陈亮译,工商出版社1999年版。
    24. [美]罗伯特·W·汉密尔顿,《公司法概要》,李存捧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5. [德]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版。
    
    
    26. [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贺卫方、高鸿钧、张志铭、夏勇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27. [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
    28. [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米健、朱林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二、中文论文及中译论文
    1. 江平,《公司法与商事企业的改革与完善》,载《江平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2. 江平,《高科技发展带来的一些法律问题》,载《江平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3. 江平,虞政平,《中美有限责任公司比较研究》,载梁治平编,《法治在中国:制度、话语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方流芳,《中西公司法律地位历史考察》,载《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4期。
    5. 方流芳,《温故知新——谈公司法修改》,载郭锋、王坚主编,《公司法修改纵横谈》,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6. 方流芳,《公司词义考:解读语词的制度信息——“公司”一词在中英早期交往中的用法和所指》,载《中外法学》2000年第3期。
    7. 方流芳,《中国公司:公法权力与私法权利抗衡之焦点》,载《中国法制改革》,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94年版。
    8. 方流芳,《国企法定代表人的法律地位、权力和利益冲突》,载《比较法研究》1999年3、4期。
    9. 方流芳,《试解薛福成和柯比的中国公司之谜》,载梁治平编,《法治在中国:制度、话语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 赵旭东,《设立协议与公司章程的法律效力》,载《人民法院报》2002年1月11日第3版。
    11. 赵旭东,《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性质与公司法的适用》,载《民商法纵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2. 张企泰,《评有限公司立法之得失》,载《中华法学杂志》第7卷第1期。
    13. 马寅初,《论官僚资本》,载周永林、张廷钰编《马寅初抨官僚资本》,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
    14. 陈爱娥,《大法官宪法解释权之界限——由功能法的观点出发》,载司法院大法官书记处编辑,《大法官释宪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纪录》,台湾司法院1999年版。
    15. 《新修正公司法解析·编按》,载《月旦法学杂志》2002年第1期。
    
    
    16. 赖源河,《从法规松绑与公司监控论公司法之修正动向》,载《月旦法学杂志》2002年第1期。
    17. 沈宗灵,《论法律移植与比较法学》,载《外国法译评》1995年第1期。
    18. [德]托马斯·莱赛尔,《德国民法中的法人制度》,张双根译,载《中外法学》2001年第1期。
    19. [德]弗·明策尔,《中国现行法人制度评论》,陈丽苹译,载《比较法研究》1990年第1期。
    20. [日] 酒卷俊雄,《日本公司法的沿革及立法课题》,李黎明译,载《中外法学》1993年第1期。
    21. [日]我妻荣,《关于私法方法论的一点考察》,载我妻荣,《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王书江、张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
    
    三、英文专著
    1. Edited by Werner F. Ebke, Matthew W. Finkin, Introduction to German Law,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1996.
    2. Marcus Lutter,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ies and Private Companie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parative Law(Vol.13, Ch.2), 1998.
    3. Paul L. Davies, Gower's Principles of Modern Company Law, 6th Edition, London: Sweet & Maxwell, 1997.
    4. Geoffrey Morse , Charlesworth & Morse: Company Law, 15th Edition, London: Sweet & Maxwell , 1995.
    5. C. M. Schmitthoff, Palmer's Company Law, 23rd Edition, London : Stevens & Sons Ltd. , 1982.
    6. J. Dennis Hynes, Agency, Partnership, and the LLC: The Law of Unincorporated Business Enterprises, 5th Edition, LEXIS Law Publishing, 1998.
    7. Frank H. Easterbrook, Daniel R. Fischel,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Corporate Law,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8. Robert W. Hamilton, The Law of Corporations, 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9. Adolf A. Berle, Gardiner C. Means, 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1.
    
    四、英文论文
    1. Henry Hansmann,Reinier Kraakman,The Essential Role of Organizational Law, 110 Yale L. J. 387 (2000).
    2. Lucian Arye Bebchuk, The Debate on Contractual Freedom in Corporate Law, 89 Colum. L. Rev. 1395(1989).
    
    
    3. Frank H. Easterbrook, Daniel R. Fischel, The Corporate Contract, 89 Colum. L. Rev. 1416(1989).
    4. Bratton,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the Nexus of Contracts Concept of the Corporate Firm, 74 Cornell L. Rev.245 (1989).
    5. Gordon, The Mandatory Structure of Corporate Law, 89 Colum. L. Rev. 1549(1989).
    6. Coffee, The Mandatory/Enabling Balance in Corporate Law: An Essay on the Judicial Role, 89 Colum. L. Rev. 1618(1989).
    7. Melvin Aron Eisenberg,The Structure of Corporation Law,89 Colum. L. Rev. 1461(1989)
    8. Sandra K. Miller, Minority Shareholder Oppression in the Private Company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 30 Cornell Int'l L. J. 381(1997).
    9. Carol L. Kline, Protecting Minority Shareholders in Close Corporations, 23 B. C. Int'l & Comp. L. Rev. 229(2000).
    10. Sandra K. Miller, How Should U.K. and U.S. Minority Shareholder Remedies for Unfairly Prejudicial or Oppressive Conduct Be Reformed? 36 Am. Bus. L. J. 579(1999).
    
    五、主要法规
    1. 政学社印行,《大清法规大全(六)实业部》,(台)考正出版社1972年版。
    2. 国民政府1946年《公司法》,见张肇元《新公司法解释》中的附录,立信会计图书用品社1946年版。
    3. 1950年《私营企业暂行条例》,载《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法令选编(1949- 1952)》(上辑),财政经济出版社1957年版。
    4. 从1979年至今的外商投资企业法、1988年《私营企业暂行条例》、1993年《公司法》,见1987年至今每年的《中国法律年鉴》,法律出版社。
    5.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有限责任公司法》,刘小林译,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
    6. 《德国股份法·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德国公司改组法·德国参与决定法》、《德国商法典》,杜景林、卢谌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 《日本商法典》,王书江,殷建平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8. 《欧盟公司法指令全译》,刘俊海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9. 《美国统一有限责任公司法(1996)》,载宋永新,《美国非公司型企业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0. 《特拉华州普通公司法》,左羽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1. 虞政平主编,《英国公司法规汇编(1530 - 1989)》,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