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村治”:国家行政与乡村自治的整合(1917-1928)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1917年至1928年,阎锡山主政下的山西行政当局进行了内容广泛的村政改革与村治建设,开展了影响深远的村自治运动,史称“山西村治”。这种改革与建设是清末以来的地方政治改革的延续,也是阎锡山治晋理念的具体实践。“山西村治”一方面继承了中国强势国家行政与乡里自治的传统,另一方面也吸收了近代西方的民主法制和地方自治理念,并借鉴了日本的町村制度。其宗旨是谋求将国家行政与乡村自治进行整合,以实现国家对乡村的有效管理和乡村社会自身的有序发展。
     纵观近现代历史,中国近代的地方行政体制改革和乡村社会制度改革,核心问题是国家行政与乡村社会的有效整合。而“山西村治”运动的宗旨恰好与之共通,可以说“山西村治”正是近现代中国整合国家与社会的一个典型范例。笔者在本文中,从国家行政深入乡村社会、建立村民自治、整合乡村社会势力和运用行政力量推动文化变革四个方面对“山西村治”进行了系统的专题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叙述山西的历史地理特点、传统社会乡村组织的特点以及近代山西乡村社会政治、经济危机,勾画山西村治的历史背景。
     第二章:介绍“山西村治”运动的倡导者、运动的发展过程及主要内容。
     第三章:剖析“山西村治”运动倡导者运用行政力量将山西乡村社会事务纳入国家行政。通过强化省级行政的乡村管理职能、创设区一级行政、建立具有双重性质的行政村,将乡村社会事务的治理作为县区行政的中心工作,从而根本改变了传统社会县以下不设治,很少履行乡村社会建设职能的局面,基本实现了将乡村社会事务纳入国家行政的行政改革目标,为深入推进村治提供了政治前提和基本保证。
     第四章:首先介绍了村自治制度设计的具体内容——通过建立村公所、村民会议、村监察委员会、息讼会、保卫团、村禁约等一整套具有现代民主、法制意义的村自治制度,尝试在中国传统的乡村“自治”之上,嫁接西方的地方自治制度,实现乡村社会的有序化。其次,通过官方资料和学者调查资料,全面反映村自治的具体实施情况,总结各县制度实施的具体特点。再次,分析并揭示“山西村治”运动体现的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注重普通民众的“直接民权”、“官治”渗透自治三个突出特点。
     第五章:“山西村治”培育、吸纳学生、教员和商人参与村政改革和乡村建设,同时对士绅、家族势力和旧乡地人员根据情况实行打击、改造和利用政策,较大程度地将国家行政之外的各种社会势力纳入了国家行政的轨道。
     第六章:村治运动中,山西行政当局顺应当时历史潮流,运用行政力量,通过兴办各项教育事业、革新传统道德、伦理和风俗,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文化变革,试图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科学技术落后、农村人才匮乏、观念保守落后等问题。
     第七章: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个角度评价“山西村治”的得失,进而阐释“山西村治”的现实意义。
     “山西村治”在当时对其他省区乃至全国的县政和乡村建设,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对于今天的地方行政改革和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也有极强的借鉴意义。它所反映的中国农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问题,时至今日依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通过对“山西村治”的全面分析,尤其是通过分析其面临的时代困局以及实施困境,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当前乡村基层改革与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启发更深入的思考。
     在研究中,笔者力求在理论构建、方法选择等方面有所创新。大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选取新的研究视角。笔者尝试从历史宏观的角度研究民国时期(1917-1928)“山西村治”运动,全面揭示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问题,力图彻底摆脱单纯以阶级斗争、民族意识为主线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从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中,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理论,构建国家行政与乡村自治整合这一理论框架,并用该理论框架来审视和评价所研究的历史事件。
     二、学术观点、理论有所创新。笔者首次在论文中揭示民国时期(1917-1928)“山西村治”运动的内在精神为山西改革者试图通过整合国家行政、地方自治、乡村社会势力,建设乡村经济和建构乡村社会文化,来建设一个有效的国家行政和有序的乡村社会,并在构建整合国家行政与乡村社会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对该历史事件进行评价,以期为当代国家基层行政改革与“村民自治”提供了历史借鉴和现实的思考。
From 1917 to 1928, Shanxi administrative authority proceeded with extensive reform of the village govern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village autonomy, as well as the profound autonomous movement in each village, which is named "Village Autonomy of Shanxi". This kind of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is the continuance of the local political reform since late Tsing Dynasty, as well as the practice of Yan Xishan's idea of managing Shanxi. "Village Autonomy of Shanxi", on one hand, inherited the Chinese tradition of powerful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village autonomy;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absorbed the western democracy and legal system, as well as the idea of local autonomy. Besides, Japanese village system was also referred to. Its basic principle is to integratethe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village autonomy, therefore to achiev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s efficient administration over the villages and the systematic development of the villages.
    When the modern history is observed chronologically, the major problem of the reform in local administrative system and village system in Chinese modern history is the integrity of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villages. The principle of "Village Autonomy of Shanxi" can also be applied to both of them. Therefore, "Village Autonomy of Shanxi" is a typical example of the integrity of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in modern China. In this article, "Village Autonomy of Shanxi" has been studied from four perspectives-the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to the villages, the construction of autonomy of village people, the integrity of the social forces in villages, and the promotion of social reform with the power of administration. The content is as follows.
    Chapter Ⅰ: Description of the geographic features of Shanxi,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llage organizations in traditional society, the sociopolitics and the economic crisis in villages, and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Village Autonomy of Shanxi".
    Chapter Ⅱ: Introduction of the advocators of "Village Autonomy of Shanxi" in addition to the process and the content of the movement.
    Chapter Ⅲ: Analysis of how the advocators of "Village Autonomy of Shanxi" could bring the village affairs into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by resorting to the power of administration. The administration of village affairs was rendered the top priority in the county administration by reinforcing the function of the provincial administration over village administration, by creating the district-level administration, and by establishing the administrative village of duel characteristics, which accordingly changed the situation that no administration had existed under county administr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villages had been hardly realized in traditional society. Consequently, the goal of the administrative reform to bring the village affairs into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had been achieved, which guaranteed and secured the process of village administration.
    Chapter Ⅳ: The details of village autonomy system are introduced, which include the establishment of country public organization, village people's conference, censorial committee, intermediation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litigation, security group, and village disciplines. All these being established represents a whole set of village autonomous system which bears modern democratic and legal significance. They tried to establish a society of order in villages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village autonomy with western local autonomous system. Besides, with the possible official sources gained and those from research, the author is
    also trying to offer a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f the situation of the practice of village autonomy as well as a conclusion of the feature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within various counties. Finally, the three typical features of "Village Autonomy of Shanxi"-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radition and the present,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direct civil rights" and "official administration" of common people, and penetration of autonomy-has been analyzed and made clear.
    Chapter Ⅴ: "Village Autonomy of Shanxi" cultivated and absorbed students and businessmen to take part in the reform of village administration and village construction; and meanwhile, they tried to defeat, change and make the best of the esquires, family forces and old country manager according to the real situation, which to a great extent brought all the rambling social forces under the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Chapter Ⅵ: In the movement of "Village Autonomy of Shanxi", the local government integrateed with the historical trend, and then carried out a dynamic social culture reform by employing administrative power to establish education,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morality, ethic and custom, which was aimed to offer a radical solution to the problems like the under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shortage of capable persons in the village, and the ideas that were out-of-date and conservative.
    Chapter Ⅶ: The success and failure of "Village Autonomy of Shanxi" is evaluated from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 and thereby th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Village Autonomy of Shanxi" is explained.
    "Village Autonomy of Shanxi"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other provinces as well as the county and village construction at that time, and it also bears referential significance for the reform in local administration and village democratic construction for today. The problems it reflected about politics, economy, the society, and culture in the countryside in China, are still existent nowadays, more or less. After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Village Autonomy of Shanxi", especially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iculties it was confronted with and during the practice, might be of great help for us to realize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present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of villages, and therefore to be illuminating.
    During the study, the author tries to innovate, have a breakthrough and achieve something in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the choice of approaches. In general, two aspects are included:
    Ⅰ. Choice of a new perspective of study. The author tries to study "Village Autonomy of Shanxi" from 1917 to 1928 from a historical and macro-perspective, tries to make clear its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problems, while tying to avoid the approach that solely concentrates on the battle among different classes and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Theories of history, politics, sociology, economics and culturology are employed after the thoughts about the history and the reality. Therefore the theory of the combination of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village autonomy is constructed and employed in the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historic events within the field of study.
    Ⅱ. Innovation of the academic viewpoint and the theory. The author for the first time reveals that the innate spirit of "Village Autonomy of Shanxi" was from the reformers in Shanxi who desired to construct village economy and social culture in villages through the integrity of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local autonomy and social forces in villages, and therefore, desire to build a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of high efficiency and an orderly village society. Then evaluate thi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oretic frame of the integrity of the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village society, which could hopefully offer reference to the history and thoughts on the reality for the current administrative reform in the villages and "village people autonomy".
引文
① 这些学术派别和政治力量主要为中华报派、村治派、乡村建设派等当时的研究派别:中华报派:1924-1925年间,米迪刚、王鸿一等组成中华报派。他们以北京《中华报》为阵地,以翟城村为例,大力鼓吹村治,促动了乡村自治思潮的形成。中华报派既反对近代西方文化,又反对君主专制,主张确立上古的民主传贤政体;村治作为国家的基本组织,政府应充分发挥培养人才、制定法律和提高经济支持的功能;立足于翟城村自治模式,吸取山西村制等某些长处,使村治制度更加理性化。村治派:1928年底,原中华报派的代表人物王鸿一、米迪刚等开始筹办村治月刊社,次年正式发刊。该社由王鸿一任社长,总揽社务,吕振羽任主编,负编辑总责。这样,以该社为中心,逐渐形成了一个以王鸿一为首的研究宣传村治的知识分子群体,人们通常称之为村治派。其代表人物,除王鸿一、米迪刚、吕振羽外,还有梁漱溟、尹仲材、茹春浦、杨天竟、王惺吾等。村治派主张,要继承中国固有文化的特殊精神,融合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优点,为复兴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应实行村本政治,改良乡村经济,树立民主基础;应要将政治的重心移至下层,建立民众直接参与的政治活体组织,使民众自主自决的精神得以表现,民权运用得以取得良好效果,乡村经济的改良、教育的普及、民众的训练得以圆满完成(《发刊词》,《村治月刊》,第1卷第1期,1929年3月)乡村建设派: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组成单位之一,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一个政治派别。1928年梁漱溟在广州提出“乡治”主张。1929年在北平接办《村治月刊》,同年在河南辉县百泉村办村治学院,1931年又在韩复榘支持下,在山东邹平县办乡村建设研究院,出版《乡村建设》。1933年7月,召开乡村工作讨论会,推选梁漱溟、晏阳初、黄炎培、章元善、江恒源、许士廉六人为主席团,至此乡村建设派正式形成。该派的目的是实行“乡治”,开展中国民族自救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建立政治和教育合一的乡农学校,同时推行“新乡约”,建立“乡村自卫组织”,举办供销、信用等合作社,推行农业技术的改进措施。其基本理论是,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立”和精神上“调和持中”的社会,中国的问题只是“文化失调”,不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应从乡村建设入手,然后扩及整个社会,恢复中国儒家伦理。“中国农村派”:在社会史辩论过程中,陈翰笙同吴觉农、孙晓村、王寅生、张稼夫、钱俊瑞、张锡昌、薛暮桥、孙冶方、冯和法等于1933年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创办《中国农村》月刊,登载大量调查报告和论文,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农村研究进行了广泛的批评(参见雷颐:《“中国农村派”对中国革命的 贡献》,《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2期。),称“中国农村派”。
    ① 王鸿一:《建设村本政治》,《村治月刊》,第1卷,第1期,1929年3月。
    ② 茹春浦:《山西村治之实地调查》,载自村治月刊社编:《村治的理论与实施》,村治月刊社1930年版。
    ③ 山西村政处:《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第1期,山西省政府村政处1929年版。
    ④ 吕振羽:《北方自治考察记》,《村治月刊》,第1卷,第1期,1929年3月。
    ⑤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五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45页。
    ⑥ 同上。
    ⑦ 米迪刚:《参观山西村治归来后之感想》,《村治月刊》,第1卷,第9期,1929年11月。
    ① 悲茄:《动乱前夕的山西政治和农村》,《中国农村》,第2卷,第6期,1936年6月。
    ② 陈洪进:《民权政治与乡村建设》,《中国农村》,第3卷,第4期,1937年4月。
    ③ 叶昌纲、刘书礼:《四十年来阎锡山研究概况》,载自相从智编:《中外学者论张学良、杨虎城和阎锡山》,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1页。
    ④ 同上。
    ① 刘一皋:《简论阎锡山的农村改造主张》,载自相从智编:《中外学者论张学良、杨虎城和阎锡山》,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1页。
    ① 雒春普等著,刘泽民主编:《山西通史》,卷七,记述,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2、83页。
    ② 李德芳:《阎锡山与民初山西乡村制度的变革》,《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6月。
    ③ 李德芳:《阎锡山与山西村制变革》,《晋阳学刊》,2000年第5期。
    ① 董江爱:《山西村治与军阀政治》,中国社会出版社,第88页,2002年版。
    ② 孟令梅:《晋阳学刊》,2000年第5期。
    ③ 渠桂萍、王先明:《试述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乡村权力结构的变动》,《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1期。
    ① [美] 唐纳德:《阁锡山研究—一个美国人笔下的阎锡山》,黑龙江出版社1990年版,第2-3页。
    ① [美] 唐纳德:《阎锡山研究—一个美国人笔下的阎锡山》,黑龙江出版社1990年版,第1-2页。
    ②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三联书店出版社1957年版,第649页。
    ③ 清 李翼圣原本 余卜颐增修 蔺炳章增纂:光绪《左云县志》卷一,风俗,第34页。载自《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10,风凰出版社 2005年版。
    ① 参见魏光奇:《直隶的里社与乡地》,载自《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1期。
    ② 马家鼎修,张嘉言纂:光绪《寿阳县志》,卷一,舆地志,村庄,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影印本,第78-79页。
    ③ 俞家骧修:民国《临晋县志》,卷一,区村考,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影印本,第35页。
    ④ 严用琛等总修,王维新纂修:民国《襄垣县志》,卷一,疆域略,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影印本,第43-45,80页。
    ① 朱采:《清芬阁集》,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本1968年版,第795-796页。
    ② 《清芬阁集》,卷九,第837页。
    ① 《清芬阁集》,卷九,第801—811页。
    ②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资料》,第2辑,三联书店出版社1957年版,第316-317页。
    ③ 《山西通史》,卷七,上编,《记述》,第3-4页。
    ① 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365页。
    ② 刘大鹏遗著,乔志强标注:《退想斋日记》,1901年3月30日,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③ 卫聚贤:《山西票号史》,附录,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1944年版。
    ① 《退想斋日记》,1915年3月16日,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② 《退想斋日记》,1909年1月8日。
    ③ 《退想斋日记》,1908年1月13日。
    ④ 刘建生、刘建鹏:《山西近代经济史》,山西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第144页。
    ⑤ 安恭己等修 胡万凝纂:民国《太谷志》卷三,赋税,户口,1931年铅印本,第3页。
    ⑥ 《退想斋日记》,1894年2月2日。
    ① 刘建生:《山西近代经济史稿》,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第159页。
    ② 行龙:《近代山西社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③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三联书店出版社1957年版,第733-735页
    ④ 胡宗虞修 吴命新纂:民国《临县志》,卷十二,兵防,1917年铅印本,第5页。
    ⑤ 民国《临县志》,卷十二,兵防,第5-6页。
    ⑥ 《近代山西社会研究》,第31-32页。
    ⑦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三联书店出版社1957年版,第663页。
    ⑧ 徐嘉清修 曲乃锐纂:民国《解县志》,第3卷,丁役略,1920年石印本,第5页。
    ⑨ 曾国荃:《曾忠襄公奏议》,卷7,清光绪二十九年刻本,第29-30页。
    ⑩ 山西村政处编:《六政三事汇编》,令文,山西村政处1929年版,第135页。
    ① 《退想斋日记》,1913年5月13日。
    ② 《退想斋日记》,1913年2月18日。
    ① 魏光奇:《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0-76页。
    ① 李德芳:《民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① 参见俞可平、徐秀丽:《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的比较分析》概述,载自《经济社会历史研究》,2004年第2期。
    ① 阎锡山:《乡村建设之理论与方法》,《阎伯川先生言论辑要》,第7册,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办公处1937年版。
    ① (台)吴文蔚:《阎锡山传》(第一集),台北出版社1983年版,第137页;山西村政处:《山西村政汇编》,呈文,山西村政处1928年版,第1页。
    ① 《山西村政汇编》,《呈文》,第1页。
    ② 《山西村政汇编》,《呈义》,第4页。
    ① 山西村政处:《六政三事汇编》,《序》,第3页。
    ② 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近现代山西政权机构概况》,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4年版,第89、91、93页。
    ③ 《近现代山西政权机构概况》,第93-94页。
    ① 山西村政处:《六政三事汇编》,《令文》,第20页。
    ② 参见魏光奇:《地方自治与直隶“四局”》,载自《历史研究》,1998年第2期。
    ① 安恭己等修、胡万凝纂:民国《太谷县志》,1931年铅印本,第25页;山西日报馆编:《山西用民政治述略》,山西日报馆印刷部1919年版,第4页。
    ② 民国《太谷县志》,第25页;
    ③ 《近现代山西政权机构概况》,第87页。
    ④ 参见魏光奇:《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第七章,第一节,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① 《山西现行政治纲要》,《分纂》,第130-134页。
    ① 山西政书编辑处:《山西现行政治纲要》,《分纂》,山西政书编辑处1921年版,第134页。
    ① 《山西现行政治纲要》,分纂,第49页。
    ② 《山西现行政治纲要》,分纂,第51页。
    ③ 《山西现行政治纲要》,分纂,第61-62页。
    ① 《山西现行政治纲要》,分纂,第51-52页。
    ② 山西省民政厅:《山西民政汇刊》,公牍,山西省民政厅1933年版,第104-136页。
    ③ 鲁宗藩修 王维新 连笃敬等纂:民国《襄垣县志》,卷一,疆域略,第1页,载自《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34,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
    ④ 魏光奇:《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83页。
    ⑤ 内政部年鉴编纂委员会编:《内政年鉴》R,上海商务印书社1936年版,第642页。
    ① 民国《襄垣县志》,卷一,疆域略,第1页。
    ② 民国《襄垣县志》,卷二,区村略,第7页。
    ① 《山西村政汇编》,《法规》,第2页。
    ② 孔兆熊 郭蓝田修,阴国垣纂:民国《沁源县志》,卷一,疆域略,第32页,载自《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40,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
    ③ 民国《沁源县志》,卷一,疆域略,第30页。
    ④ 民国《沁源县志》,卷一,疆域略,第27页。
    ⑤ 民国《沁源县志》,卷一,疆域略,第18-32页。
    ⑥ 民国《襄垣县志》,卷二,区村略,第2-6页;民国《沁源县志》,卷一,疆域略,第18-32页。
    ① 《山西民政汇刊》,序。
    ① 《六政三事汇编》,《法规》,第2页。
    ② 《山西村政汇编》,《法规》,第37页。
    ③ 山西省民政厅:《山西政治视察报告汇刊》,山西省民政厅编印1931年版,第1页。
    ④ 《山西现行政治纲要》,《分纂》,第80页。
    ⑤ 《山西现行政治纲要》,《分纂》,第80页。
    ① 《山西村政汇编》,《法规》,第38页。
    ② 《山西现行政治纲要》,《分纂》,第80页。
    ③ 《近现代山西政权机构概况》,第89页。
    ④ 《山西村政汇编》,《法规》,第38页。
    ① 山西省政府村政处:《山西村政旬刊》,山西省政府村政处1929年,第14期,第1页。
    ② 《山西村政汇编》,《令文》,第7页。
    ③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5期,第1页。
    ④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5期,第3页。
    ① 《六政三事汇编》,《呈文》,第2-3页。
    ② 邢振基:《村政纲要》总论,山西村政处村政旬刊社1929年版,第22页。
    ③ 《山西政治视察报告汇刊》,第1页。
    ① 山西六政考核处:《山西省六政调查表》,表解,山西六政考核处1918石印本。
    ② 参见北京图书馆北海馆藏图书:《民国七年山西省各县办理六政成绩考核表》。
    ① 《山西政治视察报告汇刊》,第4-5页。
    ① 《山西政治视察报告汇刊》,《政治状况视察表》,第7-8页。
    ② 山西省民政厅:《山西民政刊要》,《法规》,山西省民政厅1933年版,第32-34页。
    ① 《山西现行政治纲要》,《分纂》,第152-153页。
    ② 《山西现行政治纲要》,《分纂》,第152-156页。
    ① 《六政三事汇编》,《法规》,第2页。
    ② 《山西村政汇编》,《告谕》,第13页。
    ③ 《山西村政汇编》,《法规》,第8页。
    ④ 民国《襄垣县志》,卷二,赋税略,第14页。
    ① 民国《襄垣县志》,卷二,赋税略,第24页。
    ② 民国《襄垣县志》,卷二,赋税略,第36页。
    ③ 民国《临晋县志》,卷三,赋役略,第19-20页;卷五,公款略,第30-32页。
    ④ 《山西村政汇编》,《法规》,第10-11页。
    ① 孙松龄、齐树楷:《山西地方行政调查錄》,总引,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藏书未标版本,第6页。
    ② 《山西地方行政调查錄》,总引,第6-7页。
    ③ 《山西现行政治纲要》,《分纂》,第380-381页。
    ④ 民国《太谷县志》,卷三,赋税杂税,第85-86页。
    ① 《山西现行政治纲要》,《分纂》,第281-283页。
    ② 《山西现行政治纲要》,《分纂》,第375页。
    ① 《山西现行政治纲要》,《分纂》,第376-377页。
    ② 《山西现行政治纲要》,《分纂》,第377-378页。
    ③ 《山西地方行政调查錄》,总引,第6-7页。
    ④ 《山西现行政治纲要》,《分纂》,第379页。
    ① 《山西现行政治纲要》,《分纂》,第379-380页。
    ① 《山西村政汇编》,《令文》,第43页。
    ① 《山西村政汇编》,《法规》,第9页。
    ② 《山西村政汇编》,《令文》,第44页。
    ③ 《山西民政刊要》,《图表》,《近代中国史料丛刊》,3编74辑734册,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1995年版,第174-180页。
    ① 《山西村政汇编》,《告谕》,第6页。
    ② 《山西村政汇编》,《法规》,第4页。
    ① 《山西村政汇编》,《法规》,第4页。
    ② 山西省政府村政处:《村民会议通则》,山西省政府村政处1929年版,第1-3页。
    ③ 《山西村政汇编》,《法规》,第5页。
    ④ 《山西村政汇编》,《法规》,第5-6页。
    ① 《山西村政汇编》,《法规》,第5-6页。
    ② 《山西村政汇编》,《法规》,第3-4页。
    ③ 《山西村政汇编》,《法规》,第8页。
    ④ 《山西村政汇编》,《呈文》,第2页。
    ① 邢振基:《山西村政纲要》各论,山西《村政旬刊》社1929年版,第19页。
    ② 《山西村政汇编》,《法规》,第9-11页。
    ③ 阎锡山:《阎伯川先生言论辑要》(五),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办公处1937年,第14页。
    ① 《山西村政汇编》,《法规》,第6-7页。
    ② 《山西村政汇编》,《呈文》,第2页。
    ③ 《山西村政汇编》,《告谕》,第20页。
    ④ 《山西村政汇编》,《法规》,第43-46页。
    ① 茹春浦:《山西村治之实地调查》,村治月刊社编:《村治之理论与实施》,村治月刊社1932年版,第41-42页。
    ② 茹春浦:《山西村治之实地调查》,《村治之理论与实施》,第42页。
    ③ 茹春浦:《山西村治之实地调查》,《村治之理论与实施》,第44页。
    ① 茹春浦:《山西村治之实地调查》,《村治之理论与实施》,第44页。
    ② 茹春浦:《山西村治之实地调查》,《村治之理论与实施》,第44页。
    ③ 茹春浦:《山西村治之实地调查》,《村治之理论与实施》,第43-44页。
    ① 山西省政府村政处:《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5期,山西省政府村政处1929年,第15、19、16、21、14、18、20页。
    ②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4期,第15、18页。
    ③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4期,第19页。
    ④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2期,第14页。
    ⑤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4期,第18页。
    ⑥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2期,第16页。
    ⑦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6期,第22页。
    ⑧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2期,第13页。
    ⑨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2期,第13页。
    ①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3期,第15页。
    ②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2期,第13页。
    ③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6期,第21页。
    ④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2期,第14页。
    ⑤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5期,第19页。
    ⑥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5期,第20页。
    ⑦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6期,第22页。
    ⑧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5期,第20-21页。
    ①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2期,第15-16页。
    ②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2期,第16页。
    ③ 《山西村政旬刊》,第3卷,1930年2期,第21页。
    ④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6期,第22页。
    ⑤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6期,第21页。
    ⑥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2期,第16页。
    ⑦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2期,第17页。
    ⑧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2期,第16页。
    ⑨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2期,第15页。
    ⑩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2期,第14页。
    (11)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5期,第18页。
    ①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2期,第14页。
    ②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3期,第16页。
    ③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2期,第15页。
    ④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2期,第16页。
    ⑤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3期,第14页。
    ⑥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2期,第17页。
    ⑦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2期,第14页。
    ⑧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3期,第16页。
    ⑨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4期,第19页。
    ⑩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5期,第20-21页。
    (11)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5期,第18页。
    (12)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3期,第14页。
    ①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2期,第13页。
    ②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26期,第21页。
    ③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5期,第20页。
    ④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2期,第14页。
    ⑤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4期,第18页。
    ⑥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6期,第21页。
    ⑦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5期,第22页。
    ⑧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26期,第22页。
    ⑨ 《山西村政旬刊》,第3卷,1930年2期,第21页。
    ⑩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2期,第13页。
    ①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5期,第18页。
    ②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6期,第21页。
    ③ 《山西村政旬刊》,第3卷,1930年2期,第21页。
    ④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2期,第16页。
    ⑤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2期,第13页。
    ⑥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2期,第15页。
    ⑦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3期,第16页。
    ⑧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4期,第19页。
    ⑨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5期,第18页。
    ⑩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5期,第19页。
    ①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2期,第14页。
    ②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6期,第21页。
    ③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5期,第20-21页。
    ④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3期,第15页。
    ⑤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5期,第20页。
    ⑥ 茹春浦:《山西村治之实地调查》,《村治之理论与实施》,第45-46页。
    ⑦ 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81页。
    ①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3期,第17页。
    ②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2期,第17页。
    ③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2期,第17页。
    ①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4期,第21-22页。
    ②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4期,第23页。
    ③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5期,第24页。
    ④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5期,第24-25页。
    ⑤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5期,第23页。
    ①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4期,第22页。
    ②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4期,第23页。
    ③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5期,第23页。
    ④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4期,第20-21页。
    ⑤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3期,第17页。
    ①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4期,第21页。
    ②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3期,第2页。
    ③ 梁漱溟:《北游所见纪略》,《村治之理论与实施》,第22页。
    ④ 梁漱溟:《北游所见纪略》,《村治之理论与实施》,第22-23页。
    ⑤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4期,第22页。
    ⑥ 梁漱溟:《北游所见纪略》,《村治之理论与实施》,第22-23页。
    ① 梁漱溟:《北游所见纪略》,《村治之理论与实施》,第22-23页。
    ② 茹春浦:《山西村治之实地调查》,《村治之理论与实施》,第47页。
    ③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6期,第29页。
    ④ 梁漱溟:《北游所见纪略》,《村治之理论与实施》,第23页。
    ⑤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5期,第2页。
    ⑥ 同上
    ①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6期,第4页。
    ②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3期,第18页。
    ③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3期,笫18页。
    ④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3期,第18页。
    ①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3期,第18-19页。
    ②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3期,第19页。
    ③ 茹春浦:《山西村治之实地调查》,《村治之理论与实施》,第48页。
    ④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6期,第23页。
    ⑤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2期,第1页。
    ⑥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5期,第3页。
    ⑦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6期,第6页。
    ①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6期,第6页。
    ② 茹春浦:《山西村治之实地调查》,《村治之理论与实施》,第48页。
    ③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26期,第23页。
    ④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3期,第11页。
    ⑤ 民国《沁源县志》,卷二,兵防略,第59-61页。
    ①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31期,第24页。
    ②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31期,第25-26页。
    ③ 民国《襄垣县志》,卷二,兵防略,第53页。
    ④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31期,第24页。
    ⑤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31期,第26页。
    ⑥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31期,第25页。
    ⑦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31期,第25页。
    ⑧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31期,第24页。
    ①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31期,第25页。
    ②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31期,第25页。
    ③ 梁漱溟:《北游所见纪略》,《村治之理论与实施》,第24页。
    ④ 茹春浦:《山西村治之实地调查》,《村治之理论与实施》,第50页。
    ⑤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31期,第25页。
    ⑥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31期,第24页。
    ⑦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31期,第26页。
    ⑧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2期,第17页。
    ⑨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3期,第16页。
    ⑩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4期,第23页。
    ①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31期,第26页。
    ②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2期,第17页。
    ③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第12期,第1页。
    ④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26期,第25页。
    ⑤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26期,第24页。
    ⑥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26期,第25页。
    ① 茹春浦:《山西村治之实地调查》,《村治之理论与实施》,第46-47页。
    ②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22期,第24页。
    ③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22期,第25页。
    ④ 民国《临县志》,卷十一,略,教育,1917年铅印本,第24—31页。
    ⑤ 民国《襄垣县志》,卷六,学校表乙编,第14-20页。
    ① 民国《襄垣县志》,卷六,学校表乙编,第14页。
    ②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6期,第29页。
    ③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4期,第21页。
    ④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3期,第17页。
    ⑤ 茹春浦:《山西村治之实地调查》,《村治之理论与实施》,第49-50页。
    ⑥ 民国《襄垣县志》,卷二,赋税略,第14页。
    ⑦ 民国《襄垣县志》,卷二,赋税略,第24页。
    ① 茹春浦:《山西村治之实地调查》,《村治之理论与实施》,第49-50页。
    ① 《山西村政汇编》,《告谕》,第6页。
    ② 《山西村政汇编》,《呈文》,第2页。
    ① 《山西民政汇刊》,《论著》,第1-2页。
    ② 《山西民政汇刊》,《论著》,第10页。
    ③ 刘一皋:《简论阎锡山的农村改造主张》,《中外学者论张学良、杨虎城和阎锡山》,第263页。
    ①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4期,第1页。
    ① 《山西村政汇编》,《讲话》,第14—15页。
    ① 《山西村政汇编》,《讲话》,第32页。
    ② 阎锡山:《阎伯川先生言论类编》,卷六,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1939年版,第91-92页。
    ③ 《山西村政汇编》,《讲话》,第31页。
    ① 中华国民拒毒会山西分会:《山西拒毒十周大事记》,中华国民拒毒会山西分会1930年版,第27页。
    ② 刘灵华:《山西政治述要》,中国社科院图书馆藏1922年版,第10页。
    ③ 《山西村政汇编》,《修正村长副须知叙言》,第1页。
    ④ 阎锡山:《阎伯川先生言论类编》,卷三,第二战区司令和官司令部1939年版,第101页。
    ① 《山西用民政治述略》,山西日报馆印刷部1919年铅印本,第5页。
    ② 《山西现行政治纲要》,分纂,山西政书编辑处1921年版,第132-133页。
    ③ 《山西用民政治述略》,第5-6页。
    ① 《山西用民政治述略》,第6-7页。
    ② 《山西现行政治纲要》,分纂,第58页。
    ③ 《山西现行政治纲要》,分纂,第57-58页。
    ④ 山西统计局编:《山西统计年鉴》一,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版,第8-11页。
    ⑤ 《阎伯川先生言论辑要》,(三)中,第3页。
    ⑥ 《山西村政汇编》,《讲活》,山西村政处1928年,第44页。
    ① 《山西村政汇编》,《讲话》,第32页。
    ② 《山西村政汇编》,《讲话》,第32页。
    ③ 《山西村政汇编》,《讲话》,第32页。
    ④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上海新知书店1947年版,第33页。
    ⑤ 《山西村政汇编》,《讲话》,第56页。
    ⑥ 《六政三事汇编》,《呈文》,第3页。
    ⑦ 民国《沁源县志》,卷二,兵防略,第61页。
    ⑧ 《山西现行政治纲要》,分纂,第371页。
    ① 《山西现行政治纲要》,分纂,第372-373页。
    ① 《六政三事汇编》,《法规》,第52-53页。
    ② 《山西村治与军阀政治》,第119页。
    ① 《山西村政汇编》,《告谕》,第16-17页。
    ② 《山西村政汇编》,《告谕》,第24-25页。
    ③ 《山西村政汇编》,《告谕》,第17页。
    ① 《山西村政汇编》,《告谕》,第16-20页。
    ② 《六政三事汇编》,《宣言》,第3页。
    ③ 《六政三事汇编》,《令文》,第85页。
    ④ 同上。
    ⑤ 《六政三事汇编》,《法规》,第41页。
    ⑥ 《山西村政汇编》,《告谕》,第4-5页。
    ⑦ 《六政三事汇编》,《令文》,第78页。
    ⑧ 《山西村政汇编》,《法规》,第44页。
    ⑨ 《山西村政汇编》,《告谕》,第17页。
    ① 《山西现行政治纲要》,分纂,第283页。
    ② 《阎锡山研究》,第41页。
    ③ 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阎锡山统治山西史实》,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3月版,第85页;金德群主编左用章等撰:《中国国民党土地政策研究》,海洋出版社1991年版,第231页:中共中央党校《阎锡山评传》编写组:《阎锡山评传》,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233页。
    ④ 薄一波:《七十年的奋斗与思考》,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第32-33页。
    ① 《六政三事汇编》,《令文》,第11页。
    ② 《六政三事汇编》,《令文》,第81页。
    ③ 《山西村政汇编》,《令文》,第13页。
    ④ 原引自威廉森:第四页;《北华捷报》1922年1月27日,第222号3版;转引自[美]唐纳德:前引书,第42页。
    ⑤ 《阎伯川先生言论类编》,卷三,第169页。
    ① 《山西村政汇编》,《序》,第1页。
    ② 《阎锡山研究》,第27页。
    ③ 《山西村政汇编》,《修正家庭须知》,第10页。
    ④ 参见殷俊玲《20世纪二三十年代山西三种社会调查评述》,载自《山西大学学报》,2003年8月。
    ① 同上。
    ② 五台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五台县誌》,山西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45页。
    ③ 山西省翼城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翼城县志》,北京海潮出版社1997年版,第88页。
    ④ 《山西村治与军阀政治》,第117页。
    ⑤ 《阎锡山研究》,第138页。
    ⑥ 《六政三事汇编》,《法规》,第6页。
    ⑦ 《六政三事汇编》,《法规》,第40页。
    ① 《山西村政汇编》,《讲话》,第88页。
    ② 王振等编:《东郭村志》,浮山县东郭村志编纂委员会小组1996年版,第93页。
    ③ 《山西村政汇编》,《令文》,第2页。
    ④ 《阎锡山研究》,第146-147页。
    ① 王家驹:《令德堂和山西大学堂》,《山西文史精选——建国前的山西教育》,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② 《山西文史精选——建国前的山西教育》,第1页。
    ③ 乔志强主编:《山西通史》,中华书局1997年4月版,第673页。
    ① 《阎锡山研究》,第60页。
    ② 《阎伯川先生言论类编》,第3卷(下),第26页。
    ③ 《山西现行政治纲要》,分纂,第225页。
    ④ 原引自王庆一:《模范督军统治下山西之概况》,《新民国》,1924年6月,第8页;《中国经济公报》1925年11月7日,第174页;转引自《阎锡山研究》,第60页。
    ① 《六政三事汇编》,《阎总司令对人民训言》,第1页。
    ② 《山西村政汇编》,《修正村长副须知》,第19页。
    ③ 《山西村政汇编》,《告谕》,第20页。
    ④ 《山西村政汇编》,《修正人民须知》,第2页。
    ⑤ 《山西村政汇编》,《法规》,第31—32页。
    ⑥ 《山西村政汇编》,《法规》,第31—32页。
    ① 《山西村政汇编》,《告谕》,第6页。
    ② 曾华壁:《民初时期的阎锡山》,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81年版,第156页。
    ③ 原引《北华捷报》1926年5月15日,第292号第2版;转引自《阎锡山研究》,第61页。
    ④ 《山西通史》,卷七,上编,记述,第116-120页。
    ⑤ 《民初时期的阎锡山》,第155页。
    ①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5期,第7-8页。
    ② 《山西现行政治纲要》,《分纂》,第254页。
    ③ 《民初时期的阎锡山》,第158页。
    ① 《山西村政汇编》,《呈文》,第4页。
    ② 阎伯川先生纪念会编:《民国阎伯川先生锡山年谱长篇初稿》(一),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511页。
    ① 《六政三事汇编》,《法规》,第30—32页。
    ① 参阅《山西省第一次学校系统以外教育统计》,载自《山西通史》,卷七,上篇,记述,第125-126页。
    ① 曾华壁:《民初时期的阎锡山》,第156页。
    ② 梁漱溟:《北游所见纪略》,《村治之理论与实施》,第24页。
    ① 清 赵冠卿 龙朝言修 潘肯堂纂:光绪《续修醇县志》卷一,舆地志,风俗,1882年刻本,第46页。
    ② 民国《沁源县志》,卷二,风土略,第49页。
    ① 《六政三事汇编》,《法规》,第55-57页。
    ② 《阎锡山研究》,第31页。
    ③ 《山西村政汇编》,《修正人民须知》,第16页。
    ① 《阎锡山研究》,第29页。
    ② 《山西村政汇编》,《修正人民须知》,第12页。
    ③ 《山西村政汇编》,《修正人民须知》,第13页。
    ④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2期,第1-12页;14期,第15-17页。
    ⑤ 《山西现行政治纲要》,《分纂》,第213页。
    ⑥ 《山西现行政治纲要》,《分纂》,第215-218页。
    ① 在阎锡山创办的私立学校—川至中学的校训匾额上写着“新技术”、“旧道德”。参见山西省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山西文史资料》,第35辑,1984年版,第156-157页。
    ② 《山西村政汇编》,《修正村长副须知》,第20-21页。
    ③ 《山西村政汇编》,《修正村长副须知》,第21页。
    ④ 《山西村政汇编》,《告谕》,第12页。
    ⑤ 《山西村政汇编》,《修正人民须知》,第12-13页。
    ① 《山西村政汇编》,《阎总司令对村政训言》。
    ② 《六政三事汇编》,《令文》,第97页。
    ③ 《山西村政汇编》,《修正人民须知》,第14页。
    ④ 《山西村政汇编》,《修正人民须知》,第12页。
    ⑤ 《山西村政汇编》,《修正人民须知》,第1-2页。
    ① 《阎伯川先生言论类编》,卷三(上),第140页。
    ② 《民国阎伯川先生锡山年谱长篇初稿》(一),第297页。
    ③ 《六政三事汇编》,《附录》,第1页。
    ④ 《民国阎伯川先生锡山年谱长篇初稿》(一),第281页。
    ① 参见魏光奇、丁海秀:《清末至北洋政府时期区乡行政制度考略》,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① 《山西村治与军阀政治》,第88页。
    ① 山西省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山西文史资料》第3辑,1962年版,第31页;郭葆琳:《山西地方制度调查书》,第6编,山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农业调查会1925年刊行,第22-25页。
    ② 《山西地方制度调查书》,第3编,第9页。
    ③ 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山西通志》,第9卷,林业,山西省史志研究院2001年版,第214-215页。
    ④ 朱传誉编:《阎锡山传记资料》(四),台湾天一出版社1975年版,第50页。
    ① 《六政三事汇编》,《令文》,第89页,山西村政处1929年版。
    ② 《六政三事汇编》,《法规》,第65页。
    ③ 《山西用民政治述略》,第16-17页。
    ④ 《山西通志》,第8卷,农业,第290页。
    ⑤ 《阎锡山全传》,第430页。
    ⑥ 《山西近代经济史》,第431页。
    ⑦ 刘锡田等:《山西水利回顾与展望》,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6年版,第29页。
    ⑧ 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山西文史资料》第47辑,1986年版,第178页。
    ① 《山西文史资料》,第24辑,1982年版,第170-175页。
    ② 《山西用民政治述略》,第16-17页。
    ③ 参见《集体经济》,1989年第3期,第27页。
    ④ 《阎锡山研究》,第83页。
    ① 《阎锡山研究》,第47页。
    ② 《六政三事汇编》,《令文》,第11页。
    ③ 《阎锡山研究》,第87页。
    ① [美] 齐锡生:《中国的军阀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9页。
    ② 《梁漱溟全集》,第4卷,第43-44页。
    ③ 梁漱溟:《北游所见纪略》,《村治之理论与实施》,第24页。
    ① 梁漱溟:《北游所见纪略》,《村治之理论与实施》,第24-26页。
    ② 《山西村政汇编》,《令文》,第3-4页。
    ③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第12期,第7页。
    ① 《山西村政汇编》,《告谕》,第11页。
    ② 《山西村政旬刊》,第2卷,1929年12期,第7页。
    ① 《阎锡山研究》,第29页。
    1.山西村政处:《六政三事汇编》,山西村政处 1929年版。
    2.山西村政处:《山西村政汇编》,山西村政处 1928年版。
    3.山西省民政厅:《山西民政汇刊》,山西省民政厅 1933年版。
    4.山西省民政厅:《山西民政刊要》,山西省民政厅 1933年版。
    5.山西省民政厅:《山西民政刊要》,《图表》,《近代中国史料丛刊》,3编74辑734册,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 1995年版。
    6.山西政书编辑处:《山西现行政治纲要》,山西政书编辑处 1921年版。
    7.山西省政府村政处:《村民会议通则》,山西省政府村政处 1929年版。
    8.邢振基:《村政纲要》,山西村政处村政旬刊社 1929年版。
    9.山西六政考核处:《山西省六政调查表》表解,山西六政考核处 1918石印本。
    10.北京图书馆北海馆藏图书:《民国七年山西省各县办理六政成绩考核表》。
    11.山西六政考核处:《山西省民国八年六政考核表》,民国间石印本。
    12.山西日报馆编:《山西用民政治述略》,山西日报馆印刷部 1919年铅印本。
    13.山西省村政处:《山西村政续编》,山西省村政处编,1929年2月—1930年版。
    14.阎锡山:《阎伯川先生言论类编》,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 1939年版。
    15.山西省民政厅:《山西政治视察报告汇刊》(民国十八年上期),1931年版。
    16.山西省公署统计处:《山西省长公署令文辑要》,山西省公署统计处 1920版。
    17.山西六政考核处编:《山西省各县渠道表》,山西石印本。
    18.山西六政考核处:《山西省六政调查表》(民国七年),民国间石印本。
    19.山西六政考核处:《山西省民国八年六政考核表》,民国间石印本。
    20.山西省长公署统计处:《山西省第二次教育统计图表》,山西省长公署统计处 1919年版。
    21.阎锡山:《阎伯川先生言论辑要》,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办公处 1937年版。
    22.阎锡山:《阎伯川先生言论类编》,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 1939年版。
    23.阎伯川先生纪念会编:《民国阎伯川先生锡山年谱长篇初稿》(一),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8版。
    24.曾国荃:《曾忠襄公奏议》,卷7,清光绪二十九年刻本。
    25.内政部年鉴编纂委员会:《内政年鉴》,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6年版。
    26.山西统计局编:《山西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7年版。
    1.《山西(分省地志)》,上海中华 1939年版。
    2.光绪《续修醇县志》,1882年刻本。
    3.光绪《寿阳县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1976年影印本。
    4.民国《临县志》,1917年铅印本。
    5.民国《马邑县志》,1918年铅印本。
    6.民国《解县志》,1920年石印本。
    7.民国《临晋县志》,台湾成文出版社 1976年影印本。
    8.民国《襄垣县志》,台湾成文出版社 1976年影印本。
    9.民国《新绛县志》,1929年铅印本。
    10.民国《介休县志》,1930年铅印本。
    11.民国《太谷志》,1931年铅印本。
    12.民国《临汾县志》,1933铅印本。
    13.民国《沁源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40,凤凰出版社 2005年版。
    14.民国《襄垣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34,凤凰出版社 2005年版。
    15.《东郭村志》,浮山县东郭村志编纂委员会小组 1996年版。
    16.《五台县誌》,山西省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17.《翼城县志》,北京海潮出版社 1997年版。
    1.刘灵华:《山西政治述要》,中国社科院图书馆藏 1922年版。
    2.吴庚鑫:《山西自治行政实察记》,南京全国地方自制协进会联合会 1925年版。
    3.内务部:《山西地方自治纲要》,上海泰东图书馆 1925年出版。
    4.郭葆琳:《山西地方制度调查书》,山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农业调查会 1925年刊行。
    5.尹伸材:《地方自治学与村治学之纪元》,大中书局 1929年版。
    6.绍兴、周天鹏编:《村里自治全书》,上海鑫记书社印行1929出版。
    7.村治月刊社:《村治之理论与实施》,村治月刊社编1930年版。
    8.中华国民拒毒会山西分会:《山西拒毒十周大事记》,中华国民拒毒会山西分会1930年版。
    9.孙松龄、齐树楷:《山西地方行政调查錄》。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藏书未标版本。
    10.汉俊、吴树滋:《县政大全》,上海世界书局1931年版。
    11.杨天竞:《乡村自治》,大东书局1931年版。
    12.杨开道:《农村自治》,世界书局1936年版
    13.王谦著:《二十七年来山西政治概况》,山西省政府1939年6月版。
    14.江士杰:《里甲制度考略》,上海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
    15.卫聚贤:《山西票号史》,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1944年版。
    16.现代化编译社:《阎伯川先生与山西政治的客观记述》,现代化编译社1946年版。
    17.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上海新知书店1947年版。
    18.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观察社1948年版。
    19.程幸超:《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略》,上海中华1948年版。
    20.山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山西文史资料》(1961—1998年),山西文史出版社。
    21.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三联书店出版社1957年版。
    22.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三联书店出版社1957年版。
    23.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三联书店1957年版。
    24.中共山西省委调查室编:《山西省经济资料》,山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25.朱采:《清芬阁集》,卷九,光绪三十四年刊刻,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二十八辑,第273册(二),1968年11月版。
    26.朱传誉:《阎锡山传记资料》,台湾天一出版社1975年版。
    27.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阎锡山统治山西史实》,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3月版。
    28.曾华壁:《民初时期的阎锡山》,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81年版。
    29.(台)吴文蔚:《阎锡山传》,台北出版社1983年版。
    30.渠绍淼、庞义才:《山西外贸志》,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4年版。
    31.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近现代政权机构概况》,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4年版。
    32.侯振彤译编:《山西历史辑览》,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7年版.
    33.刘大鹏遗著,乔志强标注:《退想斋日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34.[美]唐纳德:《阎锡山研究—一个美国人笔下的阎锡山》,黑龙江出版社1990年版。
    35.刘建生、刘建鹏:《山西近代经济史》,山西经济出版社1995年版。
    36.薄一波:《七十年的奋斗与思考》,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
    37.王家驹:《令德堂和山西大学堂》,《山西文史精选——建国前的山西教育》,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2年。
    38.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山西通志》,山西省史志研究院2001年版。
    39.刘建生:《山西近代经济史稿》,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40.《山西村政旬刊》;《村治月刊》;《中国农村》
    1.吕振羽:《北方自治考察记》,《村治月刊》第1卷第1期,1929年3月。
    2.王鸿一:《建设村本政治》,《村治月刊》,第1卷第1期,1929年3月。
    3.米迪刚:《参观山西村治归来后之感想》,《村治月刊》第1卷第9期,1929年11月。
    4.钱俊瑞:《现阶段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的任务》,《中国农村》第一卷第六期,1935年3月。
    5.孙冶方:《农村经济学底对象》,《中国农村》第一卷第十期,1935年7月。
    6.陶直夫(即钱俊瑞):《中国农村社会性质与农业改造问题》,《中国农村》第一卷第十一期,1935年8月。
    7.薛暮桥:《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的方法问题——答覆王宜昌王毓铨张志澄诸先生》,《中国农村》第一卷第十一期,1935年8月。
    8.悲茄:《动乱前夕的山西政治和农村》,《中国农村》,第2卷第6期,1936年6月。
    9.陈洪进:《民权政治与乡村建设》,《中国农村》,第3卷第4期,1937年4月。
    10.成新文:《评阎锡山的村镇建设》,《晋阳学刊》1995年第1期。
    11.雷颐:《“中国农村派”对中国革命的贡献》,《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2期。
    12.魏光奇:《地方自治与直隶“四局”》,《历史研究》1998年第2期。
    13.王宇雄、张益民:《阎锡山早期编村制度评析》,《晋阳学刊》1999年第6期。
    14.李德芳:《阎锡山与山西村制变革》,《晋阳学刊》2000年第5期。
    15.李德芳:《阎锡山与民初山西乡村制度的变革》,《河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16.孟令梅:《民国初期山西村治评述》,《晋阳学刊》2000年第5期。
    17.魏光奇:《直隶的里社与乡地》,《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1期。
    18.渠桂萍、王先明:《试述晋西北抗日根据地乡村权力结构的变动》,《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1期。
    19.殷俊玲《20世纪二三十年代山西三种社会调查评述》,《山西大学学报》,2003年8月。
    20.魏光奇、丁海秀:《清末至北洋政府时期区乡行政制度考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21.俞可平、徐秀丽:《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的比较分析》概述,载自《经济社会历史研究》,2004年第2期。
    22.魏光奇:《清末民初地方自治下的“绅权”膨胀》,《河北学刊》2005年第6期。
    1.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2.[美]费正清主编:《剑桥晚清中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3.[美]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会与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金德群主编、左用章等撰:《中国国民党土地政策研究》,海洋出版社1991年版。
    5.中共中央党校《阎锡山评传》编写组:《阎锡山评传》,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6.梁漱溟:《梁漱溟全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乔志强主编:《中国近代社会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8.相从智编:《中外学者论张学良、杨虎城和阎锡山》,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从翰香主编:《近代冀鲁豫乡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0.[美]吉尔伯特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2.李茂盛等:《阎锡山全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13.乔志强主编:《山西通史》,中华书局1997年4月版。
    14.乔志强主编:《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5.[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6.[美]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7.章开沅等:《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8.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9.[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
    20.刘泽民主编:《山西通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1.李德芳:《民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2.行龙:《近代山西社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3.董江爱:《山西村治与军阀政治》,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
    24.[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华书局2002年版。
    25.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26.[美]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7.魏光奇:《官治与自治——20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8.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