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1949年河北省国统区难民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共两党经过了短暂的和平,随后为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进行了三年的决战。国统区的难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出于躲避战争和政治斗争的原因,许多地主、富农等有产阶级陆续逃亡国统区沦为难民。这些难民中,以地主、富农以及城市资产阶级工商业者为主,还有国民党政府官员、士绅和党、政、军、宪等的家属以及学生、惯匪、汉奸等,也有少数的贫苦民众。准确的说,这些人是“政治难民”。他们从解放区逃入国统区,寻求国民党政权的庇护。为了反共的需要,国民党政府对他们进行救济、训练,然后通过建立“难民还乡团”、“自救先锋队”等反共武装,对解放区发动军事进攻,进行反攻倒算。但是,这些乌七八糟的人组成的军事武装无疑是乌合之众,扰民有余,反共不足。随着河北省的解放,国民党势力败退台湾,这些难民也作鸟兽散。
When Chinese people won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ere was a brief period of peace between KMT and CPC, and then had three years of final battle for the future and destiny of China. The displaced person who belong to the place which dominated by KMT appeared with this background. In order to evade the battle and political struggle, many landlords、kulak、and other proprietary classes escaped to the place dominated by KMT and became displaced person. Most of them were bourgeois and businessmen, and other were governors of KMT、esquires、officer's families、students、hardened bandits、traitor and so on, besides these person, there were few poor plebs. Exactly, these people were political refugee. They escaped from the liberated area to area dominated by KMT and searched for the shelter of government. With the need of anti-communism, the government of KMT gave them almsgiving、drilling and then recognized the Team of Refugee Home Back、Self-saving Vanguard and some other forms of anti-communism arm. Through this the KMT started to attach the liberated area. But these armed people who were recognized by dragons and fishes jumbled together were ensured rabble, they just disturbed populaces but no battle effectiveness. With the liberation of Hebei province, the KMT escaped to Taiwan and the refugee also melted away.
引文
[1]、[3]、[10]、[11]李晓岗.难民政策与美国外交[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2]、[6]李少军.论难民问题[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6).
    [4]J. vemant, The Refugee in the Post War World (Geoge Allen & Unwin Ltd, London,1953)转引自李晓岗.难民问题的人道性与政治性[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7):28.
    [5]Bramwell, ed. Refugee in the Age of Total War转引自李晓岗.难民问题的人道性与政治性[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7):7.
    [7]刘铮.人口学辞典[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79.
    [8]魏宏运.中国现代史研究的热点与走势载[J].河北学刊,2007,(3).
    [9]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565.
    [12]寻安.中国战后之灾情[N].河北省银行经济半月刊,1946,1(9).
    [13]保定电话.难民要求还乡平保昨俱有难民请愿[N].大公报(天津版),1946-2-21(2).
    [14]屈凌汉.蒋经国的小组织“燕廉”的活动.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二辑)[Z].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64.220.
    [15]本报社北平电话.还乡请愿未获成果[N].益世报,1946-2-22(1).
    [16]十八集团军平办事处筹备处协助留平解放区地主还乡[N].解放日报,1946-4-3(1).
    [17]路遇,滕泽之.中国人口通史[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1062.
    [18]、[64]孙艳魁.苦难的人流-抗战时期的难民[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9]本刊特约记者.张垣之战[J].观察,1946,1(9):16-18.
    [20]夏明芳.民国时期的自然灾害和乡村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2000.104.
    [21]谢忠厚.河北通史(民国下卷)[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219.
    [22]河北档案馆馆藏档案卷宗号:622-2-1432行政院关于善后救济物资处理原则,第37页.注:因档案中行文没有标点,引文中标点为作者加,下文中部分档案的引用亦同.
    [23]622-2-1432行政院关于善后救济物资处理原则,第50页.
    [24]622-2-606社会部关于公私立保育救济机关团体洽领物资问题,第46页.
    [25]李新,陈铁健.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12)(1947-1949)(最后的决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48.
    [26]共军祸民花样翻新实行男女杂配[N].益世报,1947-9-4(2).
    [27]还乡团人员纷回解放区[N].新华日报,1946-1014(2).
    [28]急救逃来平津难民[N].大公报(天津版),1947-6-27(1).
    [29]徐水县难民姓名登记册.622-2-1144徐水、满城等县逃保难民公职人员名单.
    [30]622-2-996保定临时第一难民招待所接受情形(内有难民名册)
    [31]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263.
    [32]魏宏运.中国现代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91.
    [33][美]马球若孟 著,史建云 译.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民发展,1890-1949[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323.
    [34]、[61][美]费正清,费维恺著,刘敬坤泽,剑桥中华民国史(下)(1912-1949)[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35]、[36]622-2-1217河北省三河县难民调查清册.
    [37]、[53]保彭.内战最前线[J].观察.1947,3(5).
    [38]本刊特约记者.只有一条命[J].观察.1947,2(19).
    [39]为呈请迅于设法救济本县党团公教人员由.622-2-1144徐水、满城等县逃保难民公职人员名单.
    [40]为电复因战事逃保难心学生公教人员及各县旱灾人数由.622-2-1144徐水、满城等县逃保难民公职人员名单.
    [42]河北省失陷地区省属公教人员临时救济办法.622-2-604行政院、省府社会处救济法,救济协会组织规则等有关救济问题的法令.
    [43]629-1-69河北省政府临时参议会关于捐款救灾、救济院物资分配、生产贷款、呼吁整修桑乾河的代电、函及难民训练使用计划、灾情概况表.
    [44]杨燮淼.解放战争时期流亡保定的国民党党政机关概况.保定文史资料选辑第5辑[Z],河北:河北供销社印刷厂,1988.185-191.
    [45]难民还乡问题[N].新华日报,1946-3-10(3).
    [46]急救河北人民[N].大公报(天津版),1947-9-20(2).
    [47]高树林,王铁明.河北人口史[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263.
    [48]遵化县志编纂委员会.遵化县志[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104.
    [49]平流亡学生总点名[N].大公报(天津版),1948-11-9(3).
    [50]流平学生点名结果 查处浮空一万八[N].大公报(天津版),1948-11-23(2).
    [51]、[52]李文海.近代中国灾荒纪念续编[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54]静海岁寒图[N].益世报,1947-12-3(2).
    [55]涿县富豪逃亡北平将添寓公[N].大公报(天津版),1948-12-3(4).
    [56]冀东的报复残杀[N].大公报(天津版),1946-9-29(4).
    [57]招训失学青年[N].大公报(天津版),1946-8-26(4).
    [58]石门难民颠沛逃平将分别予以安插[N].益世报.1947-12-4(2).
    [59]刘化南.回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在保定的军事行动.保定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Z].河北:河 北供销社印刷厂,1988.
    [60]聂国屏.我在解放前的一些经历.保定文史资料选辑第7、8辑[Z].河北:河北供销社印刷厂,1990.315.
    [62][美]易劳逸著,王建朗,王贤知 译.蒋介石与蒋经国(1937-1949)[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250-251.
    [6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政治(二)[Z].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437.
    [65]举办难民收容所计划纲要.622-2-649河北省举办难民收容所计划纲要会议记录及实施要点.
    [66]河北省市(县)难民收容所工作实施办法.622-2-649河北省举办难民收容所计划纲要会议记录及实施要点.
    [67]救济冀省难民[N].大公报(天津版),1947-12-11(3).
    [68]崇善东社死了难民[J].天津市周刊.1947,3(10).
    [69]、[70]河北省档案馆馆藏档案号D693.66/26.劫后灾区鸟瞰.冀热平津一年来振务.第17页.
    [71]622-2-653河北省社会处办理救济工作概况.
    [72]社会救济开支及救济人数统计表.622-2-633《救济工作报告》注:原表中社会救济拨款一项计算有误,小计应为2340170元.
    [73]622-2-653河北省社会处办理救济工作概况.
    [74]侯艳兴.河北省难民问题及难民救济初探(1945~1949)[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4.
    [75]绥靖区难民急振冀中区第一中队部第十一次队务会议记录.597-1-8急振大队急振会议记录及工作旬报表.
    [76]为本县拟成立难民妇女义务补习学校缮呈学员名册及所拟暂行办法请赐转函保定第二l:作队恩于配发食粮或酌发款俾利进行兼资施政由.622-2-606社会部关于公私立保育救济机关团体洽领物资问题,第46页.
    [77]匪河北省人民自救先锋队沿革及活动情况.639-1-1河北省人民自救先锋队本队组织规程、章则、条例、工作计划纲要.
    [78]谢忠厚.河北通史(民国下卷)[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218-220.
    [79]刘握宇.第二次国共战争时期的还乡团[J].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2,(4).
    [80]密饬组织人民还乡队.615-1-887省府关于河北省地方武力编组大纲及各县还乡队、自卫队组织情形等.
    [81]615-2-1886匪区归来人口安置及官员抚恤等.
    [82]624-3-1450河北省政府关于印发《绥靖区行政法令汇编》(第一辑)的训令及《法令汇编》(第一辑)
    [83]622-2-981保定临时第一难民招待所工作报告书.
    [84]匪区归来人民收抚安置办法.615-2-1886 匪区归来人口安置及官员抚恤等.
    [85]蓟平难民救济问题座谈会会议记录.597-1-8急振大队急振会议记录及工作旬报表.
    [86]绥靖政工手册丁编22目[Z],1946-8-12.
    [8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政治(二)[Z].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209.
    [88]615-887省府关于河北省地方武力编组大纲及各县还乡队、自卫团组织情形.
    [89]冀南逃亡难民 组织还乡团[N].民国日报,1946-7-19(1).
    [90]地方武装积极整编[N].大公报(天津版),1946-9-8(4).
    [91]、[93]深武饶安四县联合还乡队组织草案.615-887 省府关于河北省地方武力编组大纲及各县还乡队、自卫团组织情形.
    [92]平谷、蓟县、香河、三河四县人民还乡队组织简章.615-887 省府关于河北省地方武力编组大纲及各县还乡队、自卫团组织情形.
    [94]为呈送各流亡乡义勇队工作情况调查表请鉴核施赈由.622-2-838涞源、吕平、涿县、三河等县及都山设治局关于难民还乡团、义勇还乡队、壮丁队工作状况调查表(人名册)并请求振粮.
    [95]、[9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 政治(二)[Z].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356.
    [97]汀朝光.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中华民国通史第十卷[M].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98]、[99]为呈送各流亡乡义勇队工作情况调查表请鉴核施赈由.622-2-838 涞源、吕平、涿县、河等县及都山设治局关于难民还乡团、义勇还乡队、壮丁队工作状况调查表(人名册)并请求振粮.
    [100]不给钱就讨伐 宁河乡民苦在心里[N].益世报,1946-12-6(2).
    [101]、[102]河北省各县人民还乡队整理要领.P693.66/34河北省民政概况.
    [103]、[104]622-2-653河北省社会处办理救济工作概况.
    [105]、[106]、[107]622-2-617难心收容训练使用计划.
    [108]、[109]639-1-1河北省人民自救先锋队、本队组织规程、章则、条例、工作计划纲要.
    [110]、[111]河北省资遣难民还乡实施办法.639-1-8河北省人民自救先锋队本队组织难民还乡卷-难民名册、建立直属大队、还乡实施办法、特务训练内容等.
    [112]、[113]聚集难民参加农垦[N].大公报(天津版),1948-1-22(5).
    [114]蔡勤禹.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1927-1949)[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51.
    [115]、[116]639-1-1本队组织规程、章则、条例、工作计划纲要.
    [117]622-3-1849各县流亡平津难民组织生产合作社办法.
    [11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教育(二)[Z].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25.
    [119]加强河北地方兵力紧急救济难民学生[N].大公报(天津版),1947-11-30(2).
    [12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教育(二)[Z].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1.
    [12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教育(二)[Z].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89.
    [122]、 [12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教育(二)[Z].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67.
    [12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教育(二)[Z].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90.
    [125]陈学恂.中国教育史研究(现代分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61.
    [12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教育(二)[Z].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94.
    [127]河北省各县教育人员配合军政工作实施方案[J].河北省政府公报,1948,5(4).
    [128]剿总训练大学毕业生昨日起派往各单位工作[N].大公报(天津版),1948-9-13(3).
    [129]熊明安.中华民国教育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352.
    [130]冀将实施战时教育[N].大公报(天津版),1948-11-22(2).
    [131]集中军训的结果失学、失业作内战炮灰[N].新华日报,1946-12-6(2).
    河北省档案馆河北省社会处档案(1945-1949年);
    河北省档案馆河北省临时参议会档案;
    河北省档案馆河北省赈济委员会档案;
    河北省档案馆河北省绥靖区难民急赈大队档案;
    河北省档案馆河北省救济协会档案;
    河北省档案馆保定绥靖公署档案档案:
    [1]《大公报》(天津版)
    [2]《民国日报》
    [3]《观察》(周刊)
    [4]《解放日报》
    [5]《新华日报》
    [6]《益世报》
    [7]《天津市周刊》
    [8]《河北省政府公报》
    [9]《河北省银行经济半月刊》
    [10]《北方杂志》
    [1]《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二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出版社 1964年2月第1版.
    [2]《保定文史资料选辑》第5辑,政协河北省保定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1988年6月河北省供销社印刷厂印刷.
    [3]《保定文史资料选辑》第7、8辑,政协河北省保定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1990年7月河北省供销社印刷厂印刷.
    [1]孙艳魁著:《苦难的人流—抗战时期的难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
    [2]蔡勤禹著:《国家、社会与弱势群体—民国时期的社会救济(1927-1949)》,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教育(二)》,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政治(二)》,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5]谢忠厚著:《河北通史》(民国下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何慧著:《失落的家园--20世纪的难民潮》,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
    [7]夏明方著:《民国时期的自然灾害和乡村社会》,中华书局2000年10月版。
    [8]王德春著:《联合国善后总署与中国(1945-1947)》,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9]李晓岗著:《难民政策与美国外交》,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10][美]易劳逸 著,王建朗、王贤知译:《蒋介石与蒋经国》(1937-1949),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4月版。
    [11]汪朝光著:《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中华民国通史》第十卷,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12]李新、陈铁健主编:《中国新民主革命通史(12)(1947-1949)》(最后的决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13][美]费正清、费维恺著,刘敬坤译:《剑桥中华民国史(下)》(1912-1949),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7月版。
    [14]魏宏运主编:《中国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
    [15][美]马若孟著,史建云译:《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民发展,1890-1949》,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16]李文海等:《近代中国灾荒纪念续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7]王奇生著:《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18][美]格兰姆·贝克著:《一个美国人看旧中国》,三联书店1987年中译本。
    [19]高树林、王铁明等编著:《河北人口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第一版。
    [20]路遇、滕泽之著:《中国人口通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21]陈学恂 著:《中国教育史研究》(现代分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
    [22]熊明安 著:《中华民国教育史》,重庆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23]《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第1版。
    [24]遵化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遵化县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版。
    [1]侯艳兴:《河北省难民问题及难民救济初探(1945-1949)》,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硕十学位毕业论文。
    [2]侯艳兴、肖守库:《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难民救济比较研究——以河北省为个案》,《晋阳学刊》2005年第4期。
    [3]张一平:《自然灾害、政治斗争与苏北民生-以1946至1949年国共救荒为考察中心》,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硕十学位论文。
    [4]张玲:《战后苏北旅沪同乡团体的救济难民工作》,《档案与史学》,2000年第5期。
    [5]赵刚印:《1945-1947年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述论》,《党史研究与教学》,1999年第3期。
    [6]魏宏运:《中国现代史研究的热点与走势》,《河北学刊》2007年第3期。[7]李晓岗:《难民问题的人道性与政治性》,《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7期。
    [8]李少军:《论难民问题》,《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6期。
    [9]刘握宇:《第二次国共战争时期的还乡团》,《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2年7月号总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