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人才引进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才引进是成就秦国兴起、发展、以至统一天下的重要因素。对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人才引进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认识秦国的政治改革、军事强盛、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也有助于更深刻的了解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本文共分六部分对秦国人才引进的具体措施及成效进行论述。
     首先,对秦国实行人才引进的时代背景进行探讨。秦国贯彻实行人才引进政策是基于特殊的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用人唯贤打破“世官世禄”一统天下的局面,逐渐被各诸侯国采用;人才异国仕宦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春秋时期,异国为仕者大都是在本国政争中失败被迫离开父母之国的贵族,发展至战国,人才的自主流动则占据了主导地位,新兴的士阶层成为流动人才的主力军;顺应时代要求,墨家、儒家及法家将尚贤思想发展成系统的理论,为各国打破传统任用人才提供理论依据。于是各国都不同程度地跨越宗族、甚至地域界限任用人才,以期在争霸图强的竞争中取胜,秦国亦不例外。
     第二部分论述了秦国现实国情需要引进人才。由于秦国的国情与众不同:君主与贵族争权斗争激烈,及本土人才缺乏,秦国将其用人目标主要定位于引进人才。
     第三部分论述了秦国引进人才的具体措施。秦国在春秋时期引进人才主要为了战胜西戎,战国时期则招纳能够使秦国强大进而向东扩张的人才。为了实现引进人才的目标,秦国为异国人才提供了多种入秦途径:异国人才可以通过秦臣荐举入秦,应秦君征招入秦,自荐入秦,以及被本国国君派遣入秦。并且秦国对引进人才采取了特殊的任用方式:春秋秦穆公时期,秦国以破格任用为主选任引进人才;战国时期,秦国以因功录用为主,破格任用为辅选任引进人才,并为引进人才特设客卿爵。被招纳至秦国的引进人才,不可避免的侵犯了秦国世卿贵族的利益,因而遭遇了来自世卿贵族的抵制,而秦国国君对引进人才以礼相待,又极大地鼓励了引进人才为秦国效力。
     第四部分论述了秦国对引进人才的管理。秦国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的作用,对引进人才委以重任:自春秋秦穆公至战国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始皇都任用引进人才领导秦国内政、外交、军事,在秦国身居要职的引进人才数量远远多于本国人才。相比之下,春秋战国时期的其他国家虽然也存在任用引进人才的事实,但却远未达到持续重用的程度,因而秦国成为众多人才施展抱负的理想国度。重用引进人才的同时秦国通过上计、季度考核、三年大考核、巡县等制度监督引进人才,以监察结果为依据评定他们的政绩。根据引进人才的政绩,以赐予官爵的形式奖赏立功的人才。功劳卓著者,可封官至将、相,封爵至君、侯,还可得食邑。对引进人才的如此重赏在其他国家罕见,是秦国得以吸引人才的重要原因。与重赏相呼应,秦国对引进人才的惩处也极其严厉,一旦秦君认为其行为背离自己的国策轨道,就会对其严惩不怠:轻者夺官爵逐出秦国,重者酷刑处死致诛族。根据原因可以将引进人才在秦国所受处罚分为四种类型:因功高振主受罚,因同僚迫害受罚,因触犯秦律受罚,因连坐受罚。然而,严厉的处罚并没有阻挡异国人才入秦的步伐,重赏的诱惑使众多异国人才依然接踵入秦。
     第五部分论述了秦国人才引进政策的历史意义。秦国在春秋初期才始立国,又地处西垂,与戎人毗邻,长期在游牧状态下生存,其立国之初的经济、政治、军事、乃至文化均远远落后于东方各国。然而,仅用一百多年的时间,秦国就成为西方霸主,这除了归功于几代秦君的苦心经营及秦国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浴血奋战外,引进人才的作用不可低估:公孙枝、百里傒、蹇叔、丕豹等东方各国的人才辅佐秦穆公与强晋抗衡,由余协助秦穆公征服西戎,他们为建设秦国出谋划策,成就秦国成为春秋强国。而秦穆公死后,秦国开始衰落。至战国初期,秦已不能继续维持其大国地位,并不断受到强晋的欺压。直至秦孝公启用卫鞅,才彻底扭转了秦国的艰难处境。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为日后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秦国进行兼并战争乃至完成统一大业的过程中,众多引进人才亦做出巨大贡献,他们中的文臣运筹帷幄,武将征战沙场,是秦国得以统一天下的中流砥柱。可以说,秦国的人才引进政策不仅成就了秦国的强大,同时也改变了春秋战国时代格局,在引进人才的辅佐下,秦国最终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第六部分总结了秦国引进人才的历史经验。秦国多代国君连续贯彻执行人才引进政策,确立切合国情的选才标准,运用灵活多样的引进措施引进人才,并将引进人才纳入国家官吏系统统一管理,从而保证了人才引进政策在秦国成效显著,最终促进秦国完成统一大业。
Introducing talent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Qin state sprining up,development and uniting the significant element of domination .Through studing about Qin state’s appointting foreign talented person to important positions,we can understand the Qin state’s developing in politics and economy and military and culture more exactly.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o discuss the concrete situation and means and effect about Qin state’s appointting foreign talented person to important positions .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reasons are discussed.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ets,every state nation designated commission a talented person,replaced designating commission relatives. And every state nation wished that self is more powerful than the other countries ,Qin state was also not exception .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domestic reasons. King of Qin state fighted intensely against minister. Qin state was fall behind very much and short of talented person. So Qin state appointed foreign talented person to important positions.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concrete means of Qin state’s appointting introducing talents to important positions . First, Qin state allowed introducing talents go into through several ways. Include minister recommended、king employed or introduced one's special aptitude to king self. Then , The Qin state elected introducing talents.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Qin state makeed exceptions in the electing chiefly. During Warring States period Qin state elected introducing talents on the basis of the outstanding service mainly. Qin state appointed introducing talents to management the country and command the army. These are the embodiments of Qin state’s appointting introducing talents to important positions . these means were more exact then other conturies.
     The fourth chapter is about Qin state gave ample rewards to introducing talents and severely penalized the introducing talents. Qin state rewarded the meritorious introducing talents with becoming the greatest government official and the town paying taxes. The foreign talent person who made a mistake was relieved of his post or decided the death sentence.
     The fifth chapter is about the contribution of introducing talents to Qin state. During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y assisted the king of Qin became despot in the west China. During Warring States period ,many introducing talents make the tremendous contribution in uniting the significant element of domination.
     The last part is about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Qin’s policy of introducing talents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
引文
①列宁:《列宁全集》卷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39页。
    ②《论语·颜渊》,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3页。
    ③《论语·子张》,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02页。
    ①《墨子·尚贤》
    ②《墨子·尚贤》
    ③《商君书·错法》,高亨:《商君书注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0页。
    ④《韩非子·八说》
    ⑤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4页。
    ①马非百:《秦集史》,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41—944页。
    ②徐复:《秦会要订补》,上海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
    ③徐复:《秦会要订补》,上海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
    ①黄留珠:《秦国客卿制度简论》,《史学集刊》,1984年第9期,第17—22页。
    ②孟繁峰:《论客卿》,《史学集刊》,1987年第10期,第28—36页。
    ③李福泉:《秦国客卿议》,《湖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3期,第48页。
    ④雷祯孝:《中国人才思想史》第一卷、先秦部分,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版。
    ①《论语·里仁》,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6页。
    ②《论语·述而》,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3页。
    ③《孟子·滕文公上》
    ④《孟子·公孙丑》
    ⑤《商君书·更法》,高亨:《商君书注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页。
    ⑥周振甫:《<诗经>译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64页。
    ⑦司马迁:《史记·周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6页。
    ①冯庆余、阎忠:《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流动》,《史学集刊》1991年第1期。
    ①杨东晨:《秦人的崛起与纳贤》,《文博》,1987年第1期,第82—84页。
    ①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4页。
    ②孙曜:《春秋时代之世族》,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1页。
    ①何怀宏:《世袭社会的解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101页。
    ②何怀宏:《春秋世族述略》,《中国文化》1995年第2期,第95页。
    ③俞正燮:《癸巳类稿》,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①裘锡圭:《甲骨卜辞中所见的“田”、“牧”、“卫”等职官的研究》,《古代文史研究新探》,第352页。
    ②钱宗范:《西周春秋时代的世禄世官制度及其破坏》,《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3期,第20—30页。
    ③《左传·僖公十二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41页。
    ④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6页。
    ①何怀宏:《春秋世族述略》,中国文化,1995年第2期,第97页。
    ②钱宗范:《西周春秋时代卿大夫世族内部的宗法制度》,《历史论丛》齐鲁书社1981年第二辑,第115页。
    ③《孟子·告子下》
    ①《国语·晋语四》
    ②《谷梁传·昭公四年》
    ①《韩非子·和氏》
    ②《韩非子·和氏》
    ③《战国策·秦策五》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2页。
    ④司马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890页。
    ①《战国策·秦策五》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21页。
    ②《韩非子·定法》
    ③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46页。
    ④司马迁:《史记·燕昭公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558页。
    ⑤《战国策·燕策三》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13页。
    ⑥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0页。
    ①《春秋时期的士》,吕文郁,《史学集刊》1984年第3期,11页。
    ②《先秦士阶层的演变及其历史地位》,詹子庆,《史学月刊》1984年第6期,第1页。
    ①《春秋时期的士》,吕文郁,《史学集刊》1984年第3期,第14页。
    ②《孟子·万章下》
    ③《春秋时期的士》,吕文郁,《史学集刊》1984年第3期,14页。
    ④《先秦士阶层的演变及其历史地位》,詹子庆,《史学月刊》1984年第6期,2页
    ①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5页。
    ⑤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5页。
    ⑥洪迈:《容斋随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3页。
    ⑦刘泽华:《战国时期的“士”》,历史研究,1987年4期45、46页。
    ⑧《论语·子张》,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02页。
    ⑨吕文郁:硕士毕业论文《春秋战国时期的士》,1983年油印本,第9页。
    ③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页。
    ④刘泽华:《战国时期的士》,《历史研究》1987年第4期,第52页。
    ①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10页。
    ⑦《商君书·错法》,高亨:《商君书注译》,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8页。
    ①《商君书·去强》,高亨:《商君书注译》,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5页。
    ②《商君书·农战》,高亨:《商君书注译》,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5页。
    ⑤徐杰令:《论春秋时期的“出奔”》,《史学集刊》,2000年第5期。
    ①《荀子·王制》
    ②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上海书店,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6页。
    ③《孔丛子·居卫》
    ④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448页。
    ①司马迁:《史记·孟子旬卿列传》,中华书局, 1959年版,第2346页。
    ④司马迁:《史记·孟子旬卿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45页。
    ①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4页。
    ②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78页。
    ①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80页。
    ②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81页。
    ③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82页。
    ④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83页。
    ⑤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84页。
    ⑥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85页。
    ⑦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9页。
    ⑧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9页。
    ①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0页。
    ②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0页。
    ③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0页。
    ①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79页。
    ②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79页。
    ②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79页。
    ③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79页。
    ④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79页。
    ⑤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79页。
    ⑥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79页。
    ⑦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82页。
    ①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84页。
    ②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吴问》,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第162页。
    ③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4页。
    ④《战国策·魏策三》
    ⑤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2页。
    ⑥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2页。
    ①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5页。
    ②《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130页。
    ③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1页。
    ④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89页。
    ⑤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1页。
    ⑥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715页。
    ⑦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2页。
    ⑧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2页。
    ⑨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2页。
    ②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2页。
    ③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2页。
    ①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2页。
    ①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01页。
    ②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14页。
    ③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12页。
    ④郭嵩焘:《史记札记》,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267页。
    ⑤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16页。
    ①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87、2288页。
    ②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80页。
    ③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84页。
    ④《战国策·秦策五》,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1页。
    ⑤《战国策·秦策五》,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1页。
    ⑥《战国策·秦策五》,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1页。
    ⑦《战国策·秦策五》,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1页。
    ①《战国策·秦策五》,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2、203页。
    ②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86页。
    ③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4页。
    ①《吕氏春秋·慎人》
    ②《左传·文公三年》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30页
    ③《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86页。
    ④《吕氏春秋·功名》
    ⑤司马迁:《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19页。
    ⑥司马迁:《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20页。
    ①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28页。
    ②司马迁:《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10页。
    ③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24、2425页。
    ④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40页。
    ⑤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2页。
    ①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3页。
    ②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3页。
    ③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3页。
    ④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3页。
    ⑤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4页。
    ⑥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53页。
    ⑦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54页。
    ⑧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54页。
    ⑨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46页。
    ⑩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55页。
    ⑾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2页。
    ⑿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02页。
    ①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54页。
    ②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28页。
    ①《商君书·更法》,高亨:《商君书注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页。
    ②《商君书·更法》,高亨:《商君书注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页。
    ③《商君书·更法》,高亨:《商君书注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页。
    ④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04页。
    ⑤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05页。
    ①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07页。
    ②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09页。
    ③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09页。
    ④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09页。
    ⑤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27页。
    ⑥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01页。
    ①周振甫:《诗经译注·小雅·北山》,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09页。
    ①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86页。
    ③参见《史记·赵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806页。
    ④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赵策三》,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89页。
    ⑤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赵策三》,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89页。
    ⑥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0页。
    ①朱绍侯:《军功爵制试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页
    ②陈恩林:《先秦军事制度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195-199页。
    ①朱绍侯:《军功爵制试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8页、31页。
    ②《汉书·百官公卿表》(卷十九上、表第七上)
    ③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65页。
    ④司马迁:《史记·乐毅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34页。
    ①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3页。
    ②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28页。
    ③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4页。
    ④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05、2406页。
    ①司马迁:《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09页。
    ②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0页。
    ③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0页。
    ①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27页。
    ②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29页。
    ③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0页。
    ④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1页。
    ⑤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2页。
    ⑥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3页。
    ①“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灭商君之家。”见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7页。
    ②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02—2404页。
    ①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04、2405页。
    ①司马迁:《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11、2312页。
    ②甘茂攻克宜阳后,“秦使向寿平宜阳”。见司马迁:《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13页。
    ③“甘茂竟言秦昭王,以武遂复归之韩。向寿、公孙衍争之,不能得。向寿、公孙衍由此怨,谗甘茂。茂惧,辍伐魏蒲阪,亡去。”见司马迁:《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16页。
    ①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54、2355页。
    ①参见马非百:《秦集史》,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858页。
    ①洪迈:《客斋随笔》,上海古籍,1978年版,第23页
    ②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84页。
    ③“秦使甘茂定蜀。还,而以甘茂为左丞相……秦武王三年……卒使丞相甘茂将兵伐宜阳。”见司马迁:《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11页。
    ④司马迁:《史记·穰侯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23页。
    ①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31页。
    ②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34页。
    ③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31页。
    ④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31页。
    ⑤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33页。
    ⑥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31页。
    ⑦高敏:《秦汉史论集》,河南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第16页。
    ⑧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68页。
    ⑨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66页。
    ①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84页。
    ②司马迁:《史记·燕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558、1560页。
    ③司马迁:《史记·赵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816页。
    ④司马迁:《史记·韩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869页。
    ⑤司马迁:《史记·河渠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08页。
    ⑥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41页。
    ③高敏:《云梦秦简初探》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3页。
    ①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7页。
    ②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7页。
    ③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7页。
    ①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7页。
    ②蒋礼鸿、高亨皆认为“口”当为“府”之讹。蒋礼鸿:《商君书锥指》,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4页。高亨:《商君书注译》,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4页
    ③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57页。
    ④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87页。
    ⑤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81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59页。
    ②高亨:《商君书注译·禁使》,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5页。
    ③朱师辙:《商君书解诂定本》,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版,第87页。
    ④蒋礼鸿:《商君书锥指》,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4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22页。
    ②高敏:《云梦秦简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4页。.
    ③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83页。
    ④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84页。
    ⑤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85页。
    ①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29—2233页。
    ①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79—2294页。
    ①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04、2408—2410页。
    ①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04、2411、2412页。
    ①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18页。
    ②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24、2425页。
    ①《战国策·秦策五》,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9—193页。
    ①参见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59页。
    ②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72页。
    ③参见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64页。
    ④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21页。
    ⑤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132页。
    ⑥《商君书·垦令》,高亨:《商君书注释·垦令》,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田律》。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田律》。
    ③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法律答问》。
    ④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85页。
    ⑤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85页。
    ①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74页。
    ②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3页。
    ③《战国策·秦策一》,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6页。
    ④《战国策·魏策四》,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61页。
    ⑤司马迁:《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12页。
    ①司马迁:《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13页。
    ②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1页。
    ③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48页。
    ④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69页。
    ⑤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67页。
    ⑥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47页。
    ⑦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47页。
    ⑧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58页。
    ⑨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62页。
    ①索隐:陈轸,夏人,亦仕秦。见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80页。
    ②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00页。
    ③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02页。
    ④“武王元年……张仪……东出之魏。”见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9页。
    ④《战国策·秦策二》,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7页。
    ①《战国策·秦策二》,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7页。
    ②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03页。
    ③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03页。
    ①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98、2299页。
    ②“武王元年……张仪……东出之魏。”见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9页。
    ③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00页。
    ④《战国策·秦策二》,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9页。
    ⑤下蔡,正义:今颍州县,即州来国。见司马迁:《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10页。
    ⑥《战国策·秦策二》,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4页。
    ①司马迁:《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13、2314页。
    ②司马迁:《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16页。
    ①《战国策·秦策五》,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1页
    ②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55页。
    ③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17页。
    ①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17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秦律杂抄》。
    ③《制吏律》
    ④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效律》。
    ⑤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法律答问》。
    ⑥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法律答问》。
    ⑦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17页。
    ⑧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编年纪》。
    ⑨马非百:《秦集史》,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07页。
    ⑩《战国策·秦策三》,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7页。
    ①《尚书今古文注疏》孙星衍,中华书局,1998年12月版,231页。
    ②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2页。
    ③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41页。
    ④《汉书·沟洫志》
    ⑤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0页。
    ⑥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0页。
    ①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41—2545页。
    ②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81页。
    ③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10页。
    ④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913页。
    ①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87页。
    ①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0页。
    ②马非百:《秦集史》,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1页。
    ③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87页。
    ④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88页。
    ①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88—189页。
    ②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87页。
    ③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88页。
    ①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0—191页。
    ②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2页。
    ③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2页。
    ④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3页。
    ⑤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4页。
    ①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883页。
    ①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2—193页。
    ②《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恩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2页
    ③《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恩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3页
    ④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3页。
    ①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4页。
    ②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883页。
    ③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4页。
    ④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41、2542页。
    ①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29页。
    ②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0页。
    ③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2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法律答问》。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工律》。
    ③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效律》。
    ②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1页。
    ④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1页。
    ⑤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1页。
    ⑥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1页。
    ⑦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2页。
    ①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32、2233页。
    ②《战国策·秦策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23—124页。
    ③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84页。
    ④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885页。
    ⑤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42页。
    ①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84页。
    ②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81页。
    ③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82页。
    ④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83页。
    ⑤“六年,蜀侯煇反,司马错定蜀。”见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0页。
    ⑥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巴蜀书社,1984年版,第191页。
    ⑦司马迁:《史记·樗里子甘冒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08、2311页。
    ①司马迁:《史记·范雎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11页。
    ②《战国策·秦策三》,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2页。
    ③《战国策·秦策三》,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9页。
    ④司马迁:《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06—2509页。
    ⑤马非百:《秦集史》,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12页。
    ⑥司马迁:《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10页。
    ①司马迁:《史记·秦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65页。
    ②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65页。
    ③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40页。
    ④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40、2541页。
    ⑤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41页。
    ⑥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0页。
    ⑦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41—2546页。
    ①班固:《汉书·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41页。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
    [2]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4]高亨:《商君书注释》,中华书局,1974年版。
    [5]《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6]刘向集录:《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7]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8]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9]顾栋高:《春秋大事表》,《清经解》本。
    [10]俞正夑:《癸巳类稿》,《清经解》本。
    [11]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
    [12]焦循:《孟子正义》,《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3]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14]孙诒让:《墨子间诂》,中华书局2001年版。
    [15]岑仲勉:《墨子城守各篇简注》,中华书局1958年版。
    [16]《吕氏春秋》,《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86年版。
    [17]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
    [18]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9]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
    [20]刘向:《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
    [21]杜预:《春秋左传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22]杜预:《春秋释例》,《丛书集成》本,中华书局,1991年版。
    [23]沈钦韩:《左传补注》,《清经解续编》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
    [24]顾炎武:《左传杜解补正》,《清经解》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
    [25]惠栋:《春秋左传补注》,《清经解》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
    [26]洪亮吉:《春秋左传诂》,中华书局,1987年版。
    [27]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28]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
    [29]胡培翬:《仪礼正义》,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30]孙希旦:《礼记集解》,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31]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版。
    [32]皮锡瑞:《今文<尚书>考证》,中华书局,1989年版。
    [33]齐召南:《周官禄田考》,《清经解》316-318卷
    [34]黄以周:《礼书通故》,中华书局2007年版。
    [35]秦惠田:《五礼通考》,(台北)圣环图书公司1994年5月版。
    [36]万斯大:《学礼质疑》《清经解》48-49卷
    [37]惠士奇:《礼说》,《清经解》214-227卷
    [38]王引之:《经义述闻》,《清经解》1180-1207卷。
    [39]张震泽:《孙膑兵法校理》,中华书局,1984年版。
    [40]陈立:《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版。
    [41]蒋礼鸿:《商君书锥指》,中华书局,1986年版。
    [42]李零:《吴孙子发微》,中华书局,1997年版。
    [43]程瑶田:《宗法小记》,《清经解》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
    [44]毛奇龄:《大小宗通释》,《清经解续编》本。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
    [45]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46]缪文远:《七国考订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47]陆德明:《经典释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
    [1]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马非百:《秦集史》,中华书局,1982年版。
    [3]王蘧常:《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4]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5]刘泽华:《先秦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6]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刘泽华:《先秦士人与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华书局。1986年版。
    [9]孙立群:《中国古代的士人生活》,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0]唐嘉弘:《先秦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阎步克:《士大夫政治生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2]吕思勉:《先秦史》,开明书局,1941年版。
    [13]吕文郁:《周代的采邑制度(增订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4]吕文郁:《春秋战国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
    [15]王国维:《观堂集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6]朱绍侯:《军功爵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7]朱绍侯:《军功爵制考论》,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8]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9]蔡锋:《春秋时期贵族社会生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吴荣曾:《先秦两汉史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版。
    [21]雷祯孝:《中国人才思想史》,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版。
    [22]苗枫林:《中国用人史》,中华书局,2004年版。
    [23]王通讯:《人才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4]杨向奎:《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25]杨向奎:《绎史斋学术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6]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7]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增订本,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28]李学勤:《李学勤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9]李学勤:《缀古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30]李学勤:《重写学术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1]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32]张玉法:《先秦的传播活动及其影响》,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33]李玉洁:《先秦史稿》,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34]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5]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6]杨宽:《古史新探》,中华书局1965年版。
    [37]李玉福:《秦汉制度史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版。
    [38]粟劲:《秦律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9]张金光;《秦制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40]高敏:《秦汉史探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41]黎东方:《中国历史通论(春秋战国篇)》,重庆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
    [42]栗劲:《秦律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3]曹旅宁:《秦律新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4]陈连庆:《中国古代史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
    [45]林汉达:《春秋五霸》,中华书局,1963年版。
    [46]林世辅:《周礼的政治思想》,(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1年版。
    [47]徐复观:《<周官>成立之时代及其思想性格》,学生书局(台北)1980年版。
    [48]周世辅、周文湘:《周礼的政治思想》,(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1年7月版。
    [49]冯绍霆:《周礼——远古的理想》,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8月版。
    [50]朱红林:《<周礼>中商业管理制度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
    [51]耿素丽、胡月平选编:《民国期刊资料分类汇编·三礼研究》,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5月。
    [52]陈恩林:《先秦军事制度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
    [53]黄今言:《秦汉赋役制度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54]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55]金景芳:《论井田制度》,齐鲁书社1982年版。
    [56]陈恩林:《逸斋先秦史学术论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
    [57]蒙文通:《古史甄微》,《蒙文通文集》第五卷,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版。
    [58]许倬云:《西周史》,三联书店,1994年版。
    [59]许倬云:《中古代社会史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0]胡厚宣主编:《甲骨文与殷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3月版。
    [61]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2]晁福林:《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1996年版。
    [63]王玉哲:《古史集林》,中华书局2002年版。
    [64]朱凤瀚、徐勇《先秦史研究概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5]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1963年版。
    [66]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99年版。
    [67]田昌五、臧知非:《周秦社会结构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
    [68]沈长云:《上古史探研》,中华书局,2002年版。
    [69]裘锡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70]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1]葛志毅,张惟明:《先秦两汉的制度与文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版。
    [72]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3]施伟青:《中国古代史论丛》,岳麓书社,2004年版。
    [74]赵锡元:《中国奴隶社会史述要》,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75]唐嘉弘主编:《先秦史论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4月版。
    [76]赵伯雄:《周代国家形态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
    [77]任伟:《西周封国考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8月版
    [78]赵世超:《周代国野制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9]郝铁川:《周代国家政权研究》,黄山书社1989年版。
    [80]西嶋定生(日):《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制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版。
    [81]黄中业:《战国变法运动》,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82]许兆昌:《先秦史官的制度与文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3]侯志义:《采邑考》,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84]王健:《西周政治地理结构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85]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6]杜正胜:《编户齐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年版。
    [87]杜正胜:《周代城邦》,(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1年版。
    [88]陈汉平:《西周策命制度研究》,学林出版社1986年版。
    [89]周书灿:《西周王朝经营四土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90]徐喜辰:《井田制度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91]李朝远:《西周土地关系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92]袁林:《两周土地制度新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93]朱凤翰:《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94]谢维扬:《周代家庭形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95]沈家本:《历代刑法考》,中华书局,1985年版。
    [96]张全民:《<周礼>所见法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97]刘海年:《战国秦代法制管窥》,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98]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99]陈直:《汉书新证》,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00]何晋:《<战国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1]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102]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证》,中华书局,1986年版。
    [103]彭裕商:《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巴蜀书社,2003年版。
    [104]郭沫若:《金文从考》,东京文求堂书店,1932年版。
    [105]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中华书局,1997年版。
    [106]李振宏:《居延汉简与汉代社会》,中华书局2,003年版。
    [107]裘锡圭:《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版。
    [108]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09]李学勤:《新出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110]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版。
    [111]高敏:《云梦秦简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12]曹旅宁:《张家山汉律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版。
    [113]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三联书店,2004年版。
    [114]李家浩:《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15]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岳麓书社2000年版。
    [116]于豪亮:《于豪亮学术文存》中华书局1985年版。
    [117]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18]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119]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120]张家山247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121]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文物出版社1976年12月版。
    [122]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123]《古文字研究》第01辑,中华书局,1979年8月
    [124]《古文字研究》第06辑,中华书局,1981年11月
    [125]《古文字研究》第18辑,中华书局,1992年8月。
    [126]《古文字研究》第22辑,中华书局,2000年7月。
    [127]段志洪:《周代卿大夫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
    [128]何怀宏:《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129]黄惠贤、陈锋主编:《中国俸禄制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0]朱耀廷:《中国古代人才观》,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
    [131]张骏生:《人才学》,中国劳动出版社,2006年版。
    [132]王汉昌:《中国古代人事制度》,劳动人事出版社,1986年版。
    [133]葛兆光:《中国思想通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4]田昌五:《古代社会断代新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35]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136]张晋藩:《中国古代行政管理体制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137]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138]中华书局编辑部:《云梦秦简研究》,中华书局,1981年版。
    [139]詹子庆:《先秦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40]祝中熹:《早期秦史》,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刘师培:《春秋时代官制考》,《国粹学报》,第31、33、34期,1907年6—9月。
    [2]钱宗范:《西周春秋时代的世禄世卿制度及其破坏》,《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3期
    [3]詹子庆:《先秦士阶层的演变及其历史地位》,《史学月刊》,1984年第6期。
    [4]吕文郁:《春秋时期的士》,《史学集刊》,1984年第4期。
    [5]葛志毅:《西周春秋政制抉微》,《中国史研究》1988年1期。
    [6]余天炽《重提“世卿世禄制”》,《华南师院学报》,1982年第3期。
    [7]沈长云、李晶:《春秋官制与<周礼>比较研究》,历史研究》,2004年第6期。
    [8]詹剑峰:《周官略考》,《文献》第13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9月版,第146页。
    [9]秦国利:《春秋战国时期人才价值观的演变》,《求索》,2009年第4期
    [10]钱宗范、徐硕如:《论春秋战国时期选官制度的改革》,《学术论坛》,1983年第1期。
    [11]黄留珠:《秦国客卿制度简论》,《史学集刊》,1984年第9期。
    [12]孟繁峰:《论客卿》,《史学集刊》,1987年第10期。
    [13]李福泉:《秦国客卿议》,《湖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3期。
    [14]袁礼华:《秦客卿制述论》,《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2期。
    [15]许禾钢:《中原客卿与秦王朝的统一》,《中州今古》,2003年第1期。
    [16]王保国:《论战国客卿》,《河南教育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17]向德富:《秦国客卿制度漫议》,《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8期。
    [18]罗运环:《论楚国客卿制度》,《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19]吴浩坤:《西周和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的几个问题》,《复旦学报》1984年第1期。
    [20]冯庆余、阎忠:《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流动》,《史学集刊》,1991年第1期。
    [21]李兴让:《论战国变法与人才流动》,《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
    [22]沈星棣,《先秦人才市场的开拓》,《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9期。
    [23]蒋亮平:《春秋战国时期人事考核制度初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3期。
    [24]徐鸿修:《春秋时代执政卿的选拔》,《文史哲》,1994年第6期。
    [25]杨东晨:《秦人的崛起与纳贤》,《文博》,1987年第1期。
    [26]黄建设:《游士宾客在秦汉的兴衰演变》,《史学月刊》,1986年第5期。
    [27]陈怀建:《秦用客与客奔秦论述》,《学海》,2000年第1期。
    [28]倪正太:《秦国客卿制度初探》,《江海学刊》,1986年第2期。
    [29]徐杰令:《论春秋时期的“出奔”》,《史学集刊》2000年第2期。
    [30]江广新:《试论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流动》,《学术论坛》,1994年第1期。
    [31]白国红:《论战国时期的人才流动》,《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32]李福泉:《战国变法与尚贤》,《湖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6期。
    [33]陈恩林:《先秦两汉文献中所见周代诸侯五等爵》,《历史研究》,1994年第6期。
    [34]廖开飞:《秦“逐客”缘由及李斯谏逐客之年代》,《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
    [35]丁善科:《从秦统一谈选贤任能问题》,《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36]王涤武:《论秦的兴亡及其知识分子政策》,《求索》,1984年第5期。
    [37]程有为:《试论墨子的尚贤思想》,《理论探讨》,1985年第5期。
    [38]晃福林:《先秦时期爵制的起源与发展》,《河北学刊》1997年第3期。
    [39]李衡眉:《先事继承制为选择继承说》,《学术月刊》1987年第10期。
    [40]葛荃:《春秋时代君主专制主义初探》,《中国史研究》,1988年2期。
    [41]蒋伯潜:《周礼概论》,见《十三经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4月版,第251页。
    [42]徐鸿修:《春秋时代执政正卿的选拔》,《文史哲》,1994年第6期。
    [43]黄中业:《春秋时期的“皂隶牧困”属于平民阶层说》,《齐鲁学刊》1984年第2期。
    [44]晃福林:《春秋时期礼的发展与社会观念的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5期。
    [45]郭政凯:《“委质为臣”仪式初探》,《史学集刊》,1987年第3期。
    [46]项晓静、任建库:《“策名委质”新探》,《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第10期。
    [47]陈石一:《“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辨》,《法学研究》1981年第1期。
    [48]李衡眉:《“刑不上大夫”的真谛何在?》,《史学集刊》1982年第1期。
    [49]顾领刚:《<曲礼》中的古代官制及卜、祝之由尊而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6年第2期。
    [50]武玉环:《春秋时期的职官考核制度》,《史学集刊》2001年第1期。
    [51]葛生华:《春秋战国时期官制初探》,《兰州学刊》1994年第3期。
    [52]张殿民:《从商周考古资料谈我国史官制的几个问题》,《北方论丛》1985年第2期。
    [53]杨树达:《古爵名无定称说》,《岭南学报》1950年第2期。
    [54]李启谦:《结合鲁国社会的特点认识和评价孔子思想》,《齐鲁学刊》1987年第6期。
    [55]卫文选:《历代晋卿与晋国兴衰的关系》,《晋阳学刊》1984年1期。
    [56]陈军科:《礼的宗法本质及其政治功能》,《求索》1999年第6期。
    [57]斯维至:《两周金文所见职官考》,《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7卷,1947年9月。
    [58]杨善群:《论春秋战国间的世卿制》,《求是学刊》1988年3期。
    [59]杨升南:《世官制的盛行及其衰亡一一春秋时期中原各国的官制》,《文史知识》1984年第1期。
    [60]李启谦:《试谈鲁国宗法贵族共和政体》,《齐鲁学刊》1987年第1期。
    [61]刘文瑞:《我国古代的官吏体禄》,《文博》1986年第3期
    [62]赵组:《五等爵溯源一一兼论三代血缘政治》,《山东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
    [63]耿铁华:《先秦时期的宦官》,《内蒙古师大学报》1985年第4期。
    [64]王世民:《西周春秋金文中的诸侯爵称》,《历史研究》1983年第3期。
    [65]袁仲一:《论秦的厩苑制度一一从秦陵马厩坑出的刻辞谈起》,《考古与文物丛刊》第二号《古文字论集》第2辑,1983年。
    [66]傅斯年:《论所谓五等爵》,《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册,1930年。
    [67]沈长云:《谈古官司空之职》,《中华文史论丛》1983年第3辑(总27辑)。
    [68]裘锡圭:《关于商代的宗法组织与贵族和平民两个阶级的初步研究》,《文史》第17辑
    [69]徐中舒:《论殷周的外服制(关于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分期的问题)》,《人文杂志》1982年增刊。
    [70]徐喜辰:《论周代的世卿王室及其再封制度》,《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5期。
    [71]郑昌淦:《世袭制的起源、演变及其影响》,《文史知识》1984年第8期
    [72]李元:《试论周礼一书中的乡遂制度》,《北方论丛》1985年第4期。
    [73]李学勤:《<周礼>与秦律》,《孙诒让纪念论文集》,《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增刊。
    [74]陈连庆:《周礼中所见的奴隶》,《史学集刊》1989年第2期。
    [75]雪克:《<周礼>四时之田考》,见《古文献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北方论丛》编辑部编,1989年6月版。
    [76]宋昌斌:《周礼的乡遂制》,见《中国户籍制度史稿》,三秦出版社1991年1月版,第317页。
    [77]宋昌斌:《周礼中的户口调查登记》,见《中国户籍制度史稿》,三秦出版社1991年1月版,第37页。
    [78]金景芳:《周礼》,《金景芳古史论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第191页。
    [79]金景芳:《周礼与王制封国之制平议》,《金景芳古史论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第199页。
    [80]沈长云:《周代司徒之职辨非》,《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3期
    [81]杨绮如:《周代官名略考》,杨绮如:《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第二集。
    [82]张国庆:《春秋战国的“士”阶层》,《沧桑》,2009年第2期。
    [83]王改凌:《战国时期贵士现象解读》,《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84]杨钊:《春秋时期的尊贤》,《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85]杨钊:《从先秦诸子看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性质》,《史学集刊》,1987年第1期。
    [86]易志刚:《“学在官府”和“学术下私人”——试论先秦诸子之学同西周官学的区别和联系》,《北京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
    [87]方尔加:《论荀子的用贤思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
    [88]朱绍侯:《秦相吕不韦功过简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89]康德文、潘秀珍:《春秋战国秦变强大诸原因探析》,《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90]韩连琪:《春秋战国时代政治的变化》,《文史哲》,1984年第2期。
    [91]张焕君:《关注人自身——略论战国功利思想在<吕氏春秋>中的体现》,《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92]赵光辉:《<吕氏春秋>社会管理思想的启迪》,《长白学刊》,1995年第6期。
    [93]李浩:《<吕氏春秋>之人才观》,《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期。
    [94]蒋重跃:《论法家思想中的变法与定法》,《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1期。
    [95]张守军:《周礼的赋税思想》,《人文杂志》1992年第3期。
    [96]李雪山:《<周礼>中的土地所有制问题》《史学月刊》1998年第3期。
    [97]吴土法:《从<周礼>大田官联上得到的几点启示》,《浙江学刊》1998年第6期。
    [98]陈炜湛:《有关甲骨文田猎卜辞的文字考订与辨析》,《古文字研究》第18辑,中华书局,1992年8月。
    [99]王贵民:《就殷墟甲骨文所见试说<司马>职名的起源》,见于胡厚宣主编:《甲骨文与殷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00]陈炜湛:《有关甲骨文田猎卜辞的文字考订与辨析》,《古文字研究》第18辑,中华书局,1992年8月。
    [101]参见徐中舒:《禹鼎的年代及其相关问题》,《考古学报》1959年3期。
    [102]李仲操:《史密簋铭文补释》,《西北大学学报》1990年1期。
    [103]王健:《史密簋铭文与齐国的方伯地位》,《郑州大学学报》2002年2期
    [104]王辉:《史密簋释文考地》,《人文杂志》,1991年第4期。
    [105]李学勤:《史密簋铭所记西周重要史实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1年第2期。
    [106]张懋鎔:《史密簋与西周乡遂制度——附论“周礼在齐”》,《文物》1991年1期。
    [107]浅野裕一:《上博楚简〈曹沫之陈〉的兵学思想》,简帛研究网。
    [108]禚振西:《论秦汉时期的仓》,《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6期
    [109]许倬云:《东周到秦汉》,《中国史研究》1986年地4期
    [110]沈长云:《从银雀山竹书《守法》《守令》等十三篇论及战国时期的爰田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2期
    [111]李宗侗:《春秋战国战史》,《中国战史论集1》,1954年第8期。
    [112]刘鲁民:《论春秋战国时期的富国强兵思想》,金盾出版社1990年。
    [113]齐思和:《战国制度考》,《燕京学报》,1938年第12期。
    [114]徐宗元:《金文中所见官名考》,《福建师范学院学报》,1957年第2期。
    [115]陈世辉:《<爵名释例>质疑》,《学术月刊》,1961年第8期。
    [116]佐言东:《西周官制概述》,《人文杂志》,1981年第3期。
    [117]常才林:《论西周相制》,《淮阴师专学报》,1982年第3期。
    [118]王和:《“西周无世卿”辨正》,《人文杂志》,1984年第4期。
    [119]杨宽:《西周中央政权机构剖析》,《历史研究》,1984年第1期。
    [120]杨宽:《西周王朝公卿的爵位制度》,《西周史研究》,1984年第1期。
    [121]沈长云:《周代司徒之职辨非》,《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3期。
    [122]郝铁川:《西周官制的演变》,《河南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
    [123]楚刃:《西周没有世卿世禄制度吗?》,《晋阳学刊》, 1985年第5期。
    [124]杨善群:《西周选卿制度探讨》《宝鸡师范学报》,1987年。
    [125]段志洪:《周初无大夫称谓》《四川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126]张景贤:《关于西周中央官制的几个问题》,《历史教学》,1988年第12期。
    [127]徐喜辰:《论周代的世卿世室及其再封制度》,《东北师大学报》,1989年第1期。
    [128]王贻梁:《概论西周内服职官的爵位判断》,《中华文史论丛》,1989年第5期。
    [129]徐喜辰:《试论西周时期“国”“野”区别》,《吉林师大学报》,1978年第2期。
    [130]赵伯雄:《从“国”字古训看所谓西周国野制度》,《人文杂志》,1987年第2期。
    [131]赵世超:《西周的国和野》,《史学月刊》,1988年第2期。
    [132]张国华:《略论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制”与“人制”》,《法学研究》,1980年第2期。
    [133]施之勉:《春秋伯子男同位说》,《东方杂志》,1945年第七期。
    [134]骆宾基:《“男”为古三族(伯、子、男)之一的亲称》,《安徽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
    [135]张荣强:《<二年律令>与汉代课役身分》《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2期。
    [136]于琨奇:《秦汉“户赋”“军赋”考》,《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4期。
    [137]杨建虹:《秦代的口赋、徭役、兵役制度新探》,《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5期。
    [138]陈戍国:《先秦礼制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139]刘家贵:《战国时期两种对立的经济思潮》,《思想战线》,1991年第1期。
    [140]王云:《秦汉的谪戍和过更》,《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6期。
    [141]田久川:《关于蒙恬伐匈奴暴师于外及秦民与越人杂处的时间问题》,《辽宁师大学报》,1984年第6期。
    [142]傅兆君:《论春秋战国时期城乡对立运动的发展与经济制度的创新》,《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4期。
    [143]吴益中:《秦什伍连坐制度的初探》,《北京师范学报》,1988年第2期。
    [144]罗开玉:《秦国“什伍”、“伍人”考》,《四川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
    [145]臧知非;《先秦什伍乡里制度试探》,《人文杂志》,1984年第1期。
    [146]陈明光:《秦朝傅籍标准蠡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1期。
    [147]周苏平:《春秋时期晋国的县制》,《史学月刊》,1986年第2期。
    [148]韩连琪:《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制及其演变》,《文史哲》,1986年第5期。
    [149]黄灼耀:《周代继承制度志疑》,《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
    [150]王世荣:《秦人政治文化的特色》,《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51]王伟:《浅析“轴心期现象出现在中国的原因”》,《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152]盖明:《周代继承制的再辨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53]李沛明:《法家政治与秦的兴亡》,《安徽史学》,1994年第4期。
    [154]吴波:《试论秦迅速崛起的原因》,《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55]徐盛雷、杨俊生:《吕不韦编纂《吕氏春秋》之心理探析》,《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第1期。
    [156]修建军:《超越传统的尝试:《吕氏春秋》与法家》。《管子学刊》,1998年第2期。
    [157]修建军:《<吕氏春秋>与中国文化》,《孔子研究》,2001年第4期。
    [158]徐卫民:《<吕氏春秋>与秦代社会》,《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159]解保勤:《博大精深浑然天成——诸子百家学说论略》,《锦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160]夏伟东:《法家重法和法治但不排斥德和德治的一些论证》,《齐鲁学刊》,2004年第5期。
    [161]夏云、颜旭:《试论<韩非子>的尊君思想》,《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162]薛柏成:《论墨家与稷下学宫的关系》,《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63]徐希燕:《墨子政治思想初探》,《重庆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164]徐进:《商鞅法治理论的缺失——再论法家思想与秦亡的关系》,《法学研究》,1997年第6期。
    [165]于欣:《<吕氏春秋>“德”论研究》,《社科纵横》,2005年第2期。
    [166]余直:《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研究撮述》,《历史教学》,1994年第5期。
    [167]颜世安:《从“稷下学宫”看战国百家争鸣》,《历史教学》,1985年第7期。
    [168]杨宽:《吕不韦和<吕氏春秋>新评》,《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5期。
    [169]俞长保:《20世纪<吕氏春秋>研究综述》,《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70]尹章池:《先秦儒家德治思想及其价值分析》,《鄂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171]杨信义:《“德主刑辅”漫议——孔子思想探索之九》,《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172]于孔宝:《论稷下之学与战国文化中心》,《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
    [173]于孔宝:《简论稷下诸子学派》,《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74]杨春晔:《论法家思想对秦国发展的影响》,《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第10期。
    [175]赵年荪:《关于<吕氏春秋>成书年代之我见》,《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176]周山:《先秦子学思潮消亡原因》,《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年第4期。
    [177]赵俪生:《从地缘看先秦诸家间的网络关系——兼论儒家学说的浓缩特点与扩散特点》,《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
    [178]朱绍侯:《王充对诸子的评价》,《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4期。
    [179]赵锡元、杨建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探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年第1期。
    [180]邹贤俊:《吕不韦在秦统一事业中的贡献》,《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1期。
    [181]赵玉环、赵玉强:《论儒家的“德主刑辅”思想》,《政法论丛》,1998年第1期。
    [182]朱根、何小荣:《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学术下移探因》,《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183]周继旨:《论先秦的“百家争鸣”与“士”阶层的解放》,《文史哲》,1980第3期。
    [184]张知寒:,《孔(儒)墨异同略论》,《山东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
    [185]颜杰、范传鸿:《重德与重法——孔子与韩非治国之术的比较及评说》,《理论观察》,2005年第3期。
    [186]王启发:《荀子与儒墨道法名诸家》,《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3期。
    [187]刘跃进:《<吕氏春秋>的价值——<吕氏春秋>研究序》,《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88]管敏义:《<吕氏春秋>政治思想的特点》,《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189]葛志毅:《百家之学与独尊儒术》,《史学集刊》,1994年第3期。
    [190]管敏义:《<吕氏春秋>政治思想的特点》,《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191]饭冢由树:《<韩非子>中法、术、势三者的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3年第5期。
    [192]丁柏传:《从<韩非子>看先秦法家的治国思想》,《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2期。
    [193]陈茵:《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成因》,《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194]曹静:《试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及历史原因》,《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第7期。
    [195]陈奇猷:《<吕氏春秋>成书的年代与书名的确立》,《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5期。
    [196]白奚:《战国学术中心产生于齐国的必然性》,《管子学刊》,1991年第2期。
    [197]朱珊:《中国古代的人才观》,《人事管理》,2002年第1期。
    [198]江连山:《简析春秋时期秦国官制的特点》,《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0期。
    [199]陈晶:《对秦简中赀甲盾缴纳形式的再认识》,《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第2期。
    [200]杨宗兵:《里耶秦简县“守”、“丞”“守丞”同义说》,《北方论丛》,2004年第6期。
    [201]蔡先金:《从“宣王伐鲁”看嫡长子继承制》,《人文杂志》,2002年第4期。
    [202]窦晓光:《释“秦穆公”与“秦缪公”》,《安徽史学》,1986年第1期。
    [203]富金壁:《秦孝文王即位、卒时间考》,《北方论丛》(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204]郭淑珍:《秦人的尚武精神与秦统一》,《秦陵秦俑研究动态》,1993年第1期。
    [205]郭淑珍:《试论春秋时期秦国的外交策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编:《秦文化论丛》(第七辑),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第248-265页。
    [206]韩伟:《关于秦人族属及文化渊源管见》,《文物》,1986年第4期。
    [207]何清谷:《嬴秦族西迁考》,《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5期。
    [208]李零:《春秋秦器试探》,《考古》,1979年第6期。
    [209]李学勤:《秦国文物的新认识》,《文物》,1980年第9期。
    [210]李学勤:《先秦人名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1991年第5期。
    [211]林剑鸣:《从秦人价值观看秦文化的特点》,《历史研究》,1987年第3期。
    [212]刘宝才、梁涛:《论重功利轻伦理的秦国文化》,祝瑞开:《华夏传统和秦汉文化》,学林出版社,1993年第16-26页。
    [213]刘景纯:《论宣太后与魏冉的专权》,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编:《秦文化论丛》(第8辑),陕西人民出版社第196-208页。
    [214]刘景纯:《试论秦献公、孝公、惠文王时期东伐诸侯国的战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编:《秦文化论丛》(第五辑),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1997年第107-132页
    [215]刘庆柱《试论秦之渊源》,载于《人文杂志——先秦史论文集》,1982年第176-181页。
    [216]刘昭瑞《关于甲骨文中子称和族的几个问题》,《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2期。
    [217]卢连成、杨满仓:《陕西宝鸡县太公庙村发现秦公钟、秦公镈》,《文物》,1978年第11期。
    [218]聂新民:《秦公钟镈铭文的考释与研究》,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编:《秦文化论丛》(第七辑),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第428-437页。
    [219]孙常叙:《秦公及王姬钟、镈铭文考释》,《吉林师大学报》,1978年第4期。
    [220]谭平:《中国古代皇位嫡长子继承制的计量分析》,《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4期。
    [221]唐嘉弘:《论楚王的继承制度——兼论先秦君位传袭的演变》,《中州学刊》1990年第1期。
    [222]王关成:《秦晋(魏)河西争战述论》,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编:《秦文化论丛》(第七辑),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年第239-247页。
    [223]徐日辉:《秦建国前活动考察(续)》,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编:《秦文化论丛》(第8辑),陕西人民出版社,第99-117页。
    [224]徐卫民:《西戎所在地域及与秦的关系论》,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编:《秦文化论丛》(第七辑),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199年第110-135页。
    [225]严宾:《秦国纪年考实》,《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
    [226]袁仲一:《从考古资料看秦文化的发展和主要成就》,《文博》1990年第5期。
    [227]由更新、史党社:《从考古材料看周秦礼制之关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编:《秦文化论丛》(第四辑),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1996年第289-301页。
    [228]奚椿年:《秦始皇史事辨疑》,《江海学刊》,1999年第1期。
    [229]李禹阶:《秦国外戚干政的历史条件》,《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3期。
    [230]张创新:《秦国官吏选任法简论》,《当代法学》1993年12月。
    [231]程海礁:《浅析商鞅依法治吏的思想》,《长沙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232]张文安:《论商鞅的人力管理思想》,《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233]张文安:《论商鞅预防和治理管理犯罪的思想》,《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234]尹兴国:《浅论纵横家》,《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235]隋淑芬:《商鞅预防犯罪的思想》,《齐鲁学刊》,2004年第2期。
    [236]赵荣、郑传璋:《商鞅预防官吏犯罪思想评析》,《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237]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财经研究》,1999年第2期。
    [238]齐秀生:《先秦官吏选拔制度述略》,《东岳论丛》,2005年第1期。
    [239]徐心希:《“上计制度”的历史考察》,《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
    [240]华雁:《秦简中关于官吏的法律责任》,《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
    [241]武玉环:《从<睡虎地秦墓竹简>看秦国地方官吏的犯罪与惩罚》,《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5期。
    [242]娄金香、李亚光:《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流动述论》,《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243]齐秀生:《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述略》,齐鲁学刊,2006年第2期。
    [244]谭学书、贾永三:《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争夺战和人才流动》,《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5期。
    [245]黄永杰:《春秋战国时代人才思想论要》,《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4期。
    [246]朱志坚、颜家华:《从<论语>看孔子的人才思想》,《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4期。
    [247]张新红:《孔子的人才观及其对人才考评机制的思考》,《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5期。
    [248]王恩来:《孔子人才思想通论》,《孔子研究》,1998年第1期。
    [249]杜振吉:《孔子的人才观及其用人思想略论》,《理论学刊》,2001年第3期。
    [250]王裕安:《墨子的人才观》,《齐鲁学刊》,1995年第4期。
    [251]李德龙:《墨子“尚贤”思想评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252]许士密:《墨子尚贤思想的现代诠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253]韩银政:《法家人才观对古代人才管理的影响》,《天府新论》,2000年第2期。
    [254]陆进的《势、法、术:韩非子用人之道》,《中国人才》,1996年第4期。
    [255]乌云娜:《<韩非子>吏治思想的现代启示》,《领导科学》,2003年第8期。
    [256]丁原明:《<吕氏春秋>的人学观评说》,《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257]黄孝荣:《试论<吕氏春秋>的人才思想》,《理论学习》,1987年第5期。
    [258]沈清华:《<吕氏春秋>的人才思想》,《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