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文献阅读实践与理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对于晚清名臣曾国藩的研究,已有学者取得诸多值得借鉴的成果。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采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结合既有的中国近代书籍史和接受史研究成果,参考西方书籍史、阅读史的研究理论,挖掘大量曾国藩著述中有关文献阅读史料,对以前研究注意不够的曾国藩的文献阅读实践与理论进行考察。笔者认为,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文献阅读的成功者之一,详细研究其阅读经历,并总结其阅读理论,为曾国藩阅读史的研究提供一个示范。
     在绪论部分,叙述本文写作缘由、对当前的研究现状的进行综述,说明本文的思路等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解读曾国藩的阅读实践与理论,既须知古之所然,亦可判其之所变,因此对中国阅读史进行阶段性划分的简要论述;二是对曾国藩阅读实践与理论的研究进行回溯与检视,指出其中的不足;三是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和相关概念说明。
     第一章是论文主体的开始,分析曾国藩文献阅读实践活动的背景包括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以及教育因素等内容。曾氏家族的遗传、曾国藩毕生的搜集以及朋友的赠送是其书籍的主要来源;当其书籍越来越多时,惜书的他建立“八本堂”与“求阙斋”以藏其书;在其具体的阅读实践过程中,表现出一种看似矛盾,其实不然的择书阅读观,即广博而善择,而这种择书阅读观是既是其自身的阅读经验总结,也指导着其之后的阅读活动。
     第二章具体考察曾国藩的经书阅读实践活动。首先研究曾国藩经书阅读概况,然后以汉、宋之学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出其经书的阅读策略;再以曾国藩对经学文献中的重要内容——《易》学文献、“礼”学文献的阅读经历为具体案例,分析其阅读《易》学文献与“礼”学文献的阶段与特征,以此说明《易》学文献与“礼”学文献阅读活动与其思想变化的互动过程。
     第三章具体考察曾国藩的史书阅读实践活动。首先研究其史书的阅读概况,然后研究读史对其所起到的借鉴作用,重视将历史与现实进行有选择性的对照,将史书阅读与修身、为官、从政、治军、用人、治家等方面相结合;最后以其所作《求阙斋读书录》为中心,探讨其史书阐释的特点。
     第四章具体考察曾国藩的子书阅读实践活动,首先研究其子书的阅读概况,然后以“老庄”之书和兵书的阅读为案例进行研究。对于“老庄”之书而言,着重研究他对于老庄之学阅读重要的原因,以《求阙斋读书录》为中心探讨其老庄之学的阅读阐释特点;对于兵书而言,着重探讨作为湘军统帅的他,戚氏兵书、孙子兵法等兵书的阅读对其所产生的影响。
     第五章具体考察曾国藩的文集阅读实践活动,首先根据曾氏的人生际遇,对其文集阅读活动进行阶段分析;然后,在其一生的文集阅读实践的视野下,对其文集阅读特征进行研究;再分析其评点包括对文集作者和诗文本身,这些评点就是曾国藩文集阅读的思想结晶。
     第六章对曾国藩的文献阅读理论进行总结。曾氏在其终生的文献阅读实践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文献阅读理论,包括对其阅读目的、阅读环境、阅读行为都深有感悟,研究曾氏这些阅读理论,更有助于理解其阅读实践活动。
     第七章具体考察曾国藩对他人的阅读教育行为。曾氏注重对家人及部下门生的阅读指导,既有阅读书目的说明,亦会直接教以阅读方法等等,这种阅读指导,不仅是一种教育行为,更是指导者自身阅读理解的升华与再实践。
     最后是结语部分,系统梳理曾国藩阅读实践与其思想变迁的互动过程,总结他阅读活动对其人生所产生的影响。此外,笔者认为曾国藩文献阅读实践与理论具有现实的价值意义,他的阅读实践与理论中的诸多内容为现代人们的阅读提供借鉴。
As a famous Minister of late Qing dynasty, scholars had made many worthy achievements of study on Tseng Kuo-fan.On the basis of these studies, Combination of the study on Chinese modern books history arid acception history, Reference to the Western theory on history books and reading history, excavated a large number of Tseng Kuo-fan's works on the literature reading history data, especially diary information, episodes in the index, inspected the reading practice and theory of Tseng Kuo-fan that have not received sufficient attention previously, In my opinion, Tseng Kuo-fan was an successful literature reader of Chinese history, I hope to provide a demonstration on reading history of Tseng Kuo-fan with studying his reading experience, and summarize his reading theory.
     In the preface, describe the reason for the current study reviewed the status quo, illustrate the ideas and other issues, mainly to explain three aspects:firstly, Interpretation of Tseng's reading practice and theory, It can be sentenced to the change of nowadays with noticing the ancient course, it necessary to describe the reading history of China, Secondly, back and view the reading practice and theory of Tseng's research, pointing out the deficiencies. Thirdly, propose the methods of this study innovations and concepts that.
     Chapter one is the beginning of the paper, firstly,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reading practice of Tseng, the impact of traditional Confucian and educational factors was the main content. Family inheritance, his collection and friends donated was his main source of books, When the books become more for a long time, he established the "Ba-Ben Hall(八本堂)"and "Qiu-Que-Room"(求阙斋)to protect the book through his reading practice, present a seemingly contradictory, it is not true of what the concept of choice to read the book, That is broad and good choice. This concept was not only the summary of his reading experience, but also guided his activities after the reading.
     Chapter Two Firstly analyzes the general conditions of Tseng's reading practice on the Confucianism, After reading the book on its overall, as the main object of study--theory of Han and Song, Summed up his reading strategy, study the specific objects---the "Yi-xue(易学)"and "Li-xuel(礼学)",what was his important reading content on Confucianism, Analyzes the features and stage on reading literature of, "Yi-xuel(易学)"and "Li-xue(礼学),study the interactive changing process between reading activities and thought.
     Chapter Three Firstly analyzes the general conditions of Tseng's reading practice on the history books, detailed study Tseng's reading practice on the history books, Firstly, analyzes the effect on reading history books. Attention to history and reality of the selective control:reading and self-cultivation, judges, politicians, running the army, employment, household mana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Followed by its " reading record of Qiu-Que-Zhai(《求阙斋读书录》)" as the central to analyze the feature of the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Chapter Four, Firstly detailed study Tseng's reading practice on the "Zhu-zi"(诸子)books。And then focuses on the Taoist and military books reading practice. Find the important reason to read Taoist, explore the features of Taoist interpretation by "Qiu-Que-Zhai reading record"(《求阙斋读书录》),Secondly, to explore him as commander of the Hunan, To find the impact of reading Qi's(戚氏)military books, Sun Tzu and other military books.
     Chapter Five analyzes the general conditions of Tseng's reading practice on the anthology, according to Tseng's life experience, analysis phase of reading. Then, analyze practical perspective during his lifetime anthology reading practice, Then analyzed Comment Including authors and their poems, these commentaries were Tseng's thought to read anthology.
     Chapter Six makes summary on the theory of Tseng's reading.Formed his own theory of reading literature in his lifetime practice of reading the literature, had deep insights on what including reading purposes, reading environment, reading behavior, study the theory can help to understand his reading practice.
     Chapter Seven analyzes his reading education to ohers specifically, Tseng focused reading instruction on the family and men disciples, both of the reading list description and teaching the method to read directly, This reading guidance was not only an educational act, but also mentors its sublimation and re-reading comprehension practice.
     Finally, analyzes his reading practice combing the interactive process of his thinking changing, Sums up his reading activities impact his life, In addition, I believe that Tseng's practice and theory of literature reading have practical value significance in nowadays, Modern people to read the content for reference his read practice and theory.
引文
①毛泽东著《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591页。
    ②唐浩明著《唐浩明点评曾国藩家书.卷首语》岳簏书社2002年版。
    ③(邰红红博士论文《曾国藩与桐城中兴》上海大学2008届博士论文第1页),此外,还有诸多文章论文论及于此。详见成晓军《120年来曾国藩研究著作和资料出版述评》载于《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二期;《近十年来曾国藩研究述评》载于《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第七期;熊吕茂,肖高华《近年来曾国藩研究综述》载于《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一期。
    ④周俊武博士论文《激扬家声—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4级博士论文。
    ⑤祝嘉编著的《中国书学史》把曾国藩、曾国荃、曾纪泽、曾广钧罗列其中;曹正善认为曾国藩的书学“博习穷擅 自成一家”见其著作《博习穷擅自成一家——曾国藩书学管窥》《武陵学刊》1996年第一期。
    ⑥早在上个世纪初,蔡愕将军便辑录曾氏有关治兵方面的文字,并加以评说,用来作为培训新军将官的教材,在中国军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⑦唐佳海《儒学视野下曾国藩的道德实践》《船山学刊》2007年第三期43页。
    ⑧罗益群《曾国藩的读书生涯.卷首语》长沙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⑨见华友根《曾国藩法律思想述略》《史林》2001年第3期83-88页;黄启昌《曾国藩法制思想探析》《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62-67页。
    ⑩王建辉《曾国藩与中国近代出版》,《编辑学刊》,1995年,第五期。
    11 相关研究可见李鼎芳《曾国藩及其幕府人物》(岳麓书社1985年版);朱东安《曾国藩幕府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史林编著的《曾国藩和他的幕僚》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版;成晓军著《曾国藩的幕府们》,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等论著及论文。
    ①董石桃 《曾国藩的人力资源开发思想论纲》,《船山学刊》2008年第三期。
    ②《孟子·万章下》
    ③在曾祥芹等所编著的《古代阅读论》中,并没有将秦代纳入这一阶段中但该书的序言作者周振甫先生认为应将秦代纳入其中,笔者认为可取。但又不认同周先生定为“中国阅读学的开创和限制时期”这一说法,因为从“焚书坑儒”开始,中国古代每一朝代中大抵都存在禁书的现象。
    ④曾祥芹、张维坤、黄果泉编著《古代阅读论》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⑤曾祥芹、张维坤、黄果泉编著《古代阅读论》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⑥曾祥芹、张维坤、黄果泉编著《古代阅读论》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⑦《论语·卫灵公》
    ①《老子·五十四章》
    ②《汉书》卷三十六。
    ③《汉书》卷五十六。
    ④曾祥芹、张维坤、黄果泉编著《古代阅读论》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
    ⑤《汉书》卷三十六。
    ①王充《论衡·书虚篇》
    ②王充《论衡·问孔篇》
    ③王充《论衡·谢短篇》
    ①陈子昂《陈伯玉文集·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②韩愈《韩昌黎文集·进学解》
    ③《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一
    ④《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
    ①《古今人读书经验谈:曾国藩》,《知行月刊》,1936年第二期。
    ②曾国藩《曾国藩读书之三要决》,《东北青年》,1935年第七卷第二期。
    ①逸文《曾国藩的读书生活》,《江苏学生》,1933年第一卷第六期。
    ②胡哲敷《读书方法论:曾国藩治学方法末章》,《江苏教育》,1935年第四卷第七期。
    ③《曾国藩亦官亦学》,《人物杂志》,1948年第三卷第一期。
    ④《书熟恒思,为学四事:曾国藩致弟函中语》,《书简杂志》,1946年第2期。
    ⑤燕义权《曾国藩之好学》,《三民主义》(半月刊),1946年第八卷第二期。
    ⑥立《学宜有恒:曾国藩致弟》,《书简杂志》,1946年第6期。
    ⑦胡哲敷《曾国藩的治学方法》中华书局1935年版。
    ⑧陈清初《曾国藩之自我教育》真实出版社,1942年版。
    ⑨具体见:肖高华《近年来曾国藩研究综述》,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月第29卷第1期,该文对近人是对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外交思想、法律思想、洋务思想、官宦思想、理学思想、学术思想等几个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成晓军《近十年来曾国藩研究述评》《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第7期,该文对曾国藩的整体评价问题(存在肯定否定之分),关于曾国藩对外交涉思想和活动的评价问题,关于曾国藩幕府的评价问题进行研究以及有关曾国藩理(礼)学经世思想、曾国藩与中国传统文化、曾国藩的中西文化观、曾国藩的家庭教育观、曾国藩的军事思想、曾国藩文学艺术思想以及曾国藩与同时代人的关系、曾国藩为何不称帝等问题的研究进行总结。
    ⑩张石金《(曾国藩家书)中的朗读观》《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7卷第2期83-85页。
    11 董菊初《曾国藩读书、作文法及函授术研究》《殷都学刊》1989年第2期84-88页。
    12 王秋香《曾国藩读书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57-59页。
    13 范大平、李文斌《曾国藩耕读文化思想探微》《船山学刊》,第63卷第1期2007年1月第34-37页。
    14 燕良轼《曾国藩学习心理思想探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5期第84-90页。
    ①周艳华 《曾国藩阅读理论初探》,《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3卷第1期1996年第6-8页。
    ②郭红娟 《曾国藩阅读思想探析》,《洛阳师专学报》第17卷第6期1998年12月79-83页。
    ③罗益群著 《曾国藩的读书生涯》之“内容提要”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④梁勤主编 《曾国藩读书世界》,远方出版社2005年版。
    ⑤详见梁绍辉 《曾国藩评传》南京,南京人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0-311页。
    ⑥杨建祥 《曾国藩读<易>风格》《周易研究》2000年第三期,第42-50页。
    ⑦吴国原 史学林《曾国藩治<易>考》《周易研究》2008第五期,第31-43页。
    ⑧如作者将曾氏总治易的第三阶段时间里的同治五年写成是1868年,明显是错误的,李鸿章取代曾氏剿捻的时间是1866年,即同治五年;而曾氏调任直隶总督是公元1868年,即同治七年。
    ⑨朱汉民、吴荣国 《以学术为治术—曾国藩的礼治思想及其经世实践》,《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春之卷。
    ①朱汉民、吴荣国《曾国藩的礼学及其经世理念》《中国哲学史》2007年第1期。
    ②李育民《曾国藩的礼学思想试探》《江西师范大学学报》第41卷第一期,2008年2月。
    ③林存阳《曾国藩的礼学思想试探》《船山学刊》2006年第一期。
    ①在此采用的是著名历史学家,台湾中研院院士王汎森先生的观点,他认为对于相对比较熟悉的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的研究而言,应该用用“去熟悉化”和“顺着放电影”的研究方法。《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收入邓小南等总主编《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①曾祥芹等编《古代阅读论》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②王余光《关于阅读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载于《中国阅读文化史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③(加)曼古埃尔著、吴昌杰译《阅读史》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7页。
    ④ Michel de Certeau The Practice of Everday Lif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miia Press 1988 p 167。
    ①(法)夏特里埃《文本、印刷术、解读》(美)林·亨特编《新文化史》第221页。
    ②(英)约翰·史都瑞著、张君玫译《文化消费与日常生活》,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91页。
    ③《辞海》,第294页。
    ④有关“文献”含义的发展过程,详见杨燕起、高国抗主编《中国历史文献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⑤白寿彝《谈历史文献学》,《史学史研究》,1981年第2期。
    ⑥ D.F. McKenize, "The Book as an Expressive Form," David Finkelstein, Alistair McCleery (eds) The Book History Rreader, p.29.
    ①范大平、李文斌《曾国藩耕读文化思想探微》,《船山学刊》第63卷第一期,2007年1月,第34页。
    ②《曾国藩全集·诗文》,岳麓书社版,第331页。本文以下有关于引用《曾国藩全集》的内容,除已标明的版本之外,其余均是指岳麓书社版。
    ③《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532页。
    ④《曾国藩全集·诗文》,第331页。
    ①黎庶昌著《曾国藩年谱》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4页。
    ②王澧华《曾国藩诗文系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页。
    ③具体内容见朱安东《曾国藩与中国传统文化》,《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一期。
    ①有关于朱熹文献阅读方法的研究可见徐雷健《朱熹读书法探究》《福建论坛》2007年专刊;郑春汛《<朱子读书法>学术价值新探》,《兰州学刊》2007年第4期等。
    ②详见《曾国藩读书生涯》,第326页。
    ③《朱子语类》卷八。
    ④《朱子文集》之《答汪太初》。
    ⑤《中庸或问》
    ⑥《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49页。
    ⑦《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6页。
    ⑧《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55页。
    ①《朱子语类》卷一零四。
    ②《朱子语类》卷十。
    ③《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19页。
    ④《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46页。
    ⑤《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40页。
    ⑥《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20页。
    ⑦《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92页。
    ⑧《朱子语类》卷十。
    ⑨《朱子语类》卷十。
    ①《朱子语类》卷十九。
    ②《朱子语类》卷八。
    ③《朱子语类》卷十五。
    ④《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406页。
    ⑤《朱子语类》卷十。
    ⑥《朱子语类》之《读书之要》。
    ⑦《朱子语类》卷十一
    ⑧《宋无学案》卷四十八。
    ⑨《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9页。
    ①《朱子语类》卷八。
    ②《朱子语类》卷十。
    ③《朱子语类》卷十。
    ④《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99页。
    ⑤《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31页。
    ⑥例如田澍的专著《曾国藩与湖湘文化》,⑥该书通过回顾曾国藩的治学过程,结合湖湘学统,加以其与湖湘学人的联系,总结曾国藩所折射出来的湖湘文化特征并加以分析其特征,成因及发展影响和历史局限。又如硕士论文《曾国藩与近代湖湘文化》,⑥通过研究曾国藩与近代湖湘文化的转型,曾国藩对近代湖湘文化的发展等方面,研究曾氏与近代湖湘文化的关系,还有诸多学术论文,如刘兴邦《曾国藩与湖湘文化传统》⑥等等,亦对曾国藩对于湖湘传统文化的继承进行深入的研究。
    ⑦王余光《中国阅读史研究纲要》载于王余光主编《中国阅读文化史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第146页。
    ①《曾国藩全集·诗书》第236页。
    ②罗益群《曾国藩读书生涯》,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③黎庶昌著《曾国藩年谱》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3页。
    ①转引自罗益群《曾国藩读书生涯》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
    ②《曾国藩全集·诗文》第265页。
    ③《曾国藩全集·诗文》第265页。
    ④曾国藩与同乡交游的情况,可见欧阳斌《曾国藩与同代湖湘学人关系述论》,《求索》,1998年第四期;胡忆红《试论湘军人物对传统友道之践履》,《兰州学刊》,2009年第三期;武道房《从师友关系看曾国藩理学信仰的形成》,《船山学刊》,2006年第一期,贾熟村《曾国藩及其理学宗派》《邵阳学院学报》第六卷第一期,等。
    ⑤《能静居日记》,同治六年八月二十一日。
    ①《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92页。
    ②《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92页。
    ③《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13页。
    ①《曾国藩全集·诗文》,第210页。
    ②《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8页。
    ③《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7页。
    ④这里所说的会课是指曾国藩与诸多朋友约定在某时某地集中于一起,讨论学术,交流治学心得,赋诗作文等。
    ⑤《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4页。
    ⑥《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18页。
    ⑦《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19页。
    ⑧《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20页。
    ⑨《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47页。
    ①《曾国藩全集·书信》(二),第1365-1366页。
    ②《俟命录》,方宗诚著,《清史稿》誉为“以究天时人事致乱之源,大要归植于纲常,明正学,志量恢如也”。
    ③《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20页。
    ④《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25页。
    ⑤《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4页。
    ⑥《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150页。
    ⑦《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150页。
    ⑧《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9页
    ①《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40页。
    ②《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184页。
    ①数字来源于谢晓波《论曾国藩的藏书楼思想》,《图书馆学刊》2008年第五期,第127页。
    ②数字来源于谢晓波《论曾国藩的藏书楼思想》,《图书馆学刊》2008年第五期,第125页。
    ③《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33页。
    ④《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43页。
    ⑤《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91页。
    ⑥《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70页。
    ⑦详情见《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233-234页。
    ①郝天侠《从富厚堂看曾国藩的藏书思想》,《兰台纵横》,2010年五月,第56页。
    ②《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63页。
    ③《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68页。
    ④《曾国藩全集·书信》(二),第963页。
    ⑤《曾国藩全集·书信》(二),第963页。
    ①《曾国藩全集·批牍》,第534页。
    ②关于莫友芝的介绍,现存资料不多。详见郭汉民、徐彻主编《清代人物传稿》下编第八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3-275页。
    ③李鼎芳著《曾国藩及其幕府人物》,岳麓书社,1985版,第28页。
    ④《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721-722页。
    ⑤《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896页。
    ⑥《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740页。
    ⑦《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745页。
    ⑧《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951页。
    ①《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184页。
    ②《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184页。
    ③黎庶昌著《曾国藩年谱》,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10页。
    ④《曾国藩全集·诗文》,第155页。
    ⑤纪晓平《曾国藩与富厚堂藏书楼》,《图书馆杂志》,2002年第10期,第74页。
    ⑥《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485页。
    ⑦王澧华著《曾国藩家藏史料考论》之《前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⑧数据源自于刘金元、王泉初《走进曾国藩藏书楼》,《中国档案》,2005年第四期,第31页。
    ①谢晓波《论曾国藩的藏书楼思想》《图书馆学刊》2008年第五期,第125页。
    ②刘金元、王泉初《走进曾国藩藏书楼》,《中国档案》,2005年第四期,第31页。
    ③《富厚堂藏书楼简介》,曾国藩故居富厚堂2005年。
    ①《曾国藩信集·书信》(一),第4页。
    ②《曾国藩全集·书信》(二),第1375-1376页。
    ③黎庶昌著《曾国藩年谱》,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5页。
    ④罗益群著《曾国藩读书生涯》之《卷首语》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①《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476页。
    ②《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738-739页。
    ③《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715页。
    ①数据来源于谢晓波《论曾国藩的藏书楼思想》,《图书馆学刊》,2008年第五期,第127页。
    ②《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32页。
    ③张家璠、黄宝权主编《中国历史文献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133页。
    ④《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715页。
    ⑤《曾国藩全集·书信》(二),第1334页。
    ⑥数据来源于谢晓波《论曾国藩的藏书楼思想》《图书馆学刊》2008年第五期,第127页。
    ⑦《曾国藩全集·书信》(九),第6226页。
    ⑧《曾国藩全集·书信》(五),第3448页。
    ①《曾国藩全集·书信》(二),第1196页。
    ②数据源自于刘金元、王泉初《走进曾国藩藏书楼》,《中国档案》,2005年第四期,第31页。
    ③数据来源于谢晓波《论曾国藩的藏书楼思想》《图书馆学刊》2008年第五期,第127页。
    ④《曾国藩全集·书信》(五),第3569页。
    ⑤《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65页。
    ①《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83页。
    ②《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93页。
    ③《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430页。
    ①《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476页。
    ②《曾国藩全集·书信》(二),第1335页。
    ③《曾国藩全集·书信》(二),第1375-1376页。
    ①《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65页。
    ①黎庶昌著《曾国藩年谱》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254页。
    ②黎庶昌著《曾国藩年谱》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2页。
    ③黎庶昌著《曾国藩年谱》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3页。
    ④《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55页。
    ⑤《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93页。
    ⑥黎庶昌著《曾国藩年谱》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255页。
    ①该文见《曾国藩全集·诗文》,第200页。
    ②《曾国藩全集·诗文》,第264页。
    ③刘师培《近代汉学变迁论》,《国粹学报》第31期,1907年7月29日出版。
    ④刘再华《汉宋兼容与曾国藩的古文理论》,《船山学刊》,2003年第4期。
    ⑤梁绍辉老师认为,曾国藩对于义理考据的学术表现为这样的一个过程“由尊崇宋学而排斥汉学到成一个汉学派再到汉宋兼统一”,其观点见其著作《曾国藩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9页至307页。笔者以为可以更进一步进行细化为“先尊崇宋学,之后对汉宋这疑思与徘徊到尊崇再到汉宋相统一”,这样会更合理一些,因为曾国藩在尊崇宋学之时,亦对宋学提出自己的批驳意见。
    ①《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4页。
    ②《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55页。
    ①《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6页。
    ②《曾国藩全集·诗文》,第249页。
    ③《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42-443页。
    ①参见王继平《曾国藩的学术观》。
    ②具体内容见《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55-70页。
    ③刘再华《汉宋兼容与曾国藩的古文理论》,《船山学刊》,2003年第四期,第60-64页。
    ④《曾国藩全集·诗文》,第316页。
    ⑤见其著《曾国藩与经学》,载于《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①该表根据梁绍辉《曾国藩评传》、杨建祥《曾国藩读<易>风格》、吴国原史学林《曾国藩治<易>考》综合而作。
    ①梁绍辉著《曾国藩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1页。
    ②杨建祥《曾国藩读<易>风格》,《周易研究》,2000年第三期,第43页。
    ③吴国原史学林《曾国藩治<易>考》,《周易研究》,2008第五期, 第31-43页。
    ④《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87页。
    ①详情情参阅吴国原、史学林《曾国藩治<易>考》,《周易研究》,2008第五期,第31-43页。
    ②杨建祥《曾国藩读<易>风格》,《周易研究》,2000年第三期,第43页
    ③《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20页。
    ④《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30页。
    ⑤《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83页。
    ⑥《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393页
    ⑦《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90页。
    ⑧《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90页。
    ⑨《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782页。
    ①《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790页。
    ②《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952页。
    ③《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1279页。
    ④《曾国藩全集·日记》(三),第1473页。
    ⑤《曾国藩全集·日记》(三),第1549页。
    ⑥《曾国藩全集·日记》(三),第1692页。
    ⑦《曾国藩全集·日记》(三),第1764页。
    ⑧《曾国藩全集·日记》(三),第1898页。
    ⑨《曾国藩全集·日记》(三),第1918页。
    ⑩吴国原、史学林著《曾国藩治<易>考》《周易研究》2008第五期,第34页。
    11《曾国藩全集·日记》(三),第1550页。
    ①《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21页。
    ②《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23页。
    ③《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19页。
    ④《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20页。
    ⑤《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457页。
    ⑥《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739页。
    ⑦《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28页。
    ⑧《曾国藩全集·书信》(八),第5654页。
    ⑨《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1569页。
    ①《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78页。
    ②《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44页。
    ③《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1页。
    ④吴国原、史学林《曾国藩治<易>考》《周易研究》,2008第五期,第40页。
    ⑤《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5页。
    ⑥《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78页。
    ①《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833页。
    ②《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814页。
    ③《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1-3页。
    ④杨建祥《曾国藩读<易>风格》,《周易研究》,2000年第三期,第49页。
    ⑤《曾国藩全书·日记》(二),第475页。
    ⑥《曾国藩全书·日记》(二),第936页。
    ⑦《曾国藩全书·日记》(二),第1105页。
    ①《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1201页。
    ②这一附表需要说明的是,在曾氏家书《致纪泽纪鸿》中,只说“录于别纸”,并未表明;而此表是转录自《曾国藩家书家训》,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2年,第490页。
    ③《曾国藩全书·家书》(二),第1204页。
    ④《曾国藩全书·日记》(二),第1310页。
    ①《曾国藩全书·日记》(三),第1497页。
    ②梁绍辉先生认为这是曾氏读《易》首先会碰到的一个问题;从曾氏日记里,也能略见其端,因为从道光二十二年曾氏体验《易》以来,数日之内,都是记载有关于动静问题的反省记录。
    ③《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13页。
    ④《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13—117页。
    ①《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17页。
    ②《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22页。
    ③《二程集》,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191页。
    ④《朱子语类》,中华书局标点本,第2888页。
    ⑤《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29页。
    ⑥《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49页。
    ⑦曾国藩全集·书信》(二),第1515页。
    ⑧梁绍辉著《曾国藩评传》岳簏书社,2006年版,第319页,
    ⑨《周敦颐集》,中华书局标点本,第1、2页
    ①《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29-130页。
    ②对于曾氏之于这三卦象的解释,详见梁绍辉先生所著《曾国藩评传》,第321-323页。
    ③梁绍辉著《曾国藩评传》岳簏书社,2006年版,第324页,关于“暌”卦的解释,也请参阅此页,本文不赘述。
    ①《曾国藩全集·诗文》,第360页。
    ②《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78页。
    ③《曾国藩全集·诗文》,第154页。
    ①《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549页。
    ②《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684页。
    ③《曾国藩全书·诗文》(一),第364页。
    ④详见杨建祥《曾国藩读<易>风格》《周易研究》2000年第三期,第48页,杨先生认为防“过”之道有三,分别为“悔字求阙”、“持盈以谦”、“忧乐同在”。
    ⑤《曾国藩全书·诗文》(一),第364页。
    ⑥关于曾国藩对“求阙持盈之道”的认识还可以参见杨建祥《悔字求阙持盈—曾国藩运用<周易>的一个实例》,《周易研究》1998年第二期:曾国藩以为,由《剥》到《复》,是由悔以趋吉,由《夬》到《姤》,是由吝以趋凶。卦爻交的变化确乎“演绎”着盈极生亏、由盛则衰的物极必反法则。《周易》为此教导,人要以“存悔”来化凶为吉、运转人生。基于此,曾国藩十分注重突出对“悔”字的认识价值。
    ⑦《曾国藩全书·诗文》,第177页。
    ①《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362页。
    ②《曾国藩全集·诗文》,第112页。
    ③关于“礼是什么”问题的研究,参见《中国礼制史》(系列著作),参阅杨志刚《中国礼学史发凡》,陈其泰等编:《二十世纪中国礼学研究论集》第122页,学苑出版社,1998年;李育民《曾国藩礼学思想述探》也对礼学是什么进行深入的探索,等等。
    ①有研究者曾国藩对礼学三大基本经典《周礼》、《仪礼》、《礼记》各自接受情况进行过简单说明。略见林存阳《曾国藩理学思想论》载于《船山学刊》2006年第一期。但本文认为这样做不能代表其礼学的阅读史,一是曾国藩三大礼学经典的阅读时间是不定的,无法对其固定时间的礼学思想做出合理的评估;二是曾国藩对于三大礼学经典著作外,实际上还分出很多的时间来阅读礼学经典的研究性著作,特别是《读礼通考》和《五礼通考》。
    ②《曾国藩年谱》黎庶昌著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2页。
    ③《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禀父母》第5页。
    ④《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12页。
    ⑤《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29页。
    ①《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28页。
    ②《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9页。
    ③《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5页。
    ④《曾国藩全集·诗文》第250页。
    ⑤黎庶昌著《曾国藩年谱》,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12页。
    ⑥黎庶昌著《曾国藩年谱》,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12页。
    ⑦张德泽著《清代国家机关考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81年版,第87页。
    ①《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330页。
    ②《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467页。
    ③薛学共《曾国藩的治军方略与毛泽东军事思想探源》载于王继平等主编《曾国藩与近代中国》岳麓书社2007年版,第129页。
    ④《曾国藩全集·诗文》,第232页。
    ①《保守太平歌》的内容见《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22-425页。
    ②《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96-97页。
    ③《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101-102页。
    ④《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103-104页。
    ⑤《曾国藩全·诗文》,第436页。
    ⑥《曾国藩全集·诗文》(一),第123页。
    ⑦《曾国藩全集·诗文》(一),第256页。
    ⑧《曾国藩全集·诗文》(一),第256页。
    ⑨《曾国藩年谱》黎庶昌著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94页。
    ⑩《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93页。
    11 《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418,430,441页。
    ①《曾国藩全集·诗文》(一),第250页。
    ②《曾国藩全集·诗文》(一),第250页。
    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经部》第二十二卷,中华书局2000年。
    ④《曾国藩全集·书信》(二),第1576页。
    ⑤具体的原因见林存阳著《曾国藩礼学思想论》,《船山学刊》,2006年第1期,第19页。
    ①《曾国藩全集·日记》(三),第1339页。
    ②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卷四,《格致类》
    ③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卷二十一,《治平类》
    ④孙奇逢《日谱录存》,顺治七年庚寅四月初七日。
    ①《曾国藩全集·书信》(十),第7035页。
    ②《曾国藩全集·书信》(十),第7034页。
    ③关于曾国藩礼学之学术与治术问题的研究,参见朱汉民、吴国荣《以学术为治术—曾国藩的礼治思想及其经世实践》《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春之卷。
    ①李育民《曾国藩的礼学思想试探》《江西师范大学学报》第41卷第一期,2008年2月。
    ②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二十,《经部》二十,中华书局,2000年版。
    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二十二,《经部》二十二,中华书局,2000年版。
    ①黎庶昌著《曾国藩年谱》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254页。
    ②黎庶昌著《曾国藩年谱》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3页。
    ③黎庶昌著《曾国藩年谱》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4页。
    ④关于曾国藩购买史书的诸多事实,详见胡卫平《曾国藩买“正史”记》,《图书馆》1997年第5期,是文详细从“金陵城负债买《廿三史》”、“同文堂巧买《廿一史》”、“宝名堂买《廿四史》被讹”、“大江南北广求《廿四史》”四个部分详细叙述曾氏购买史书之经历,本文不再赘述。
    ⑤黎庶昌著《曾国藩年谱》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4页。
    ⑥《曾国藩全集·诗文》第248页。
    ⑦《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02页。
    ⑧黎庶昌著《曾国藩年谱》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4页。
    ⑨《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48页。
    ⑩《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4页。
    11 《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42页。
    12 详细内容见《曾国藩全集·诗文》,第358-395页。
    ①董恩林主编《中国传统文献学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7页。
    ②朱浩《论曾国藩的史鉴思想》《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9卷第四期,2009年8月,第86页。
    ③《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55页。
    ④《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55页。
    ①有关于曾国藩点评历史人物的内容可见吴家凡编著《曾国藩点评历史人物》湖南出版社2003年版,是书对于曾国藩点评历史人物进行分类,叙述忠恳,这本书是一本通俗性的读物,并不是一本学术著作。
    ②《曾国藩全集·诗文》,第247-252页。
    ③《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81页。
    ④《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5页。
    ⑤《五箴》、《养身要言》、《求阙斋课程》中的详细内容见《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81-82页。
    ⑥《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292页。
    ⑦《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978页。
    ⑧《曾国藩全集·诗文》第362页。
    ①《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1370页。
    ②《曾国藩全集·诗文》第364页。
    ③朱浩《论曾国藩的史鉴思想》《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9卷第四期,2009年8月,第87页。
    ④《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90页。
    ⑤《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32页。
    ⑥《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561页。
    ①《曾国藩全集·诗文》第386页。
    ②《曾国藩全集·诗文》第392页。
    ③有关曾国藩“勤”字分析,详见朱钟颐,陈滨南《曾国藩的“勤”字析》,《船山学刊》,2007年第二期,第56-58页。
    ④《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818页。
    ⑤《曾国藩全集·奏疏》(一),《议覆李纲从祀文庙疏》,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3页。
    ⑥《曾国藩全集·奏稿》(一),《议汰兵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0至331页。
    ⑦《曾国藩全集·奏稿》(一),第186页。
    ⑧《曾国藩全集·奏稿》(一),第192页。
    ①罗益群著《曾国的读书生涯》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24页。
    ②《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890页。
    ③《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820-831页。
    ④《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55页。
    ①《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1281-1290页。
    ②《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1290页。
    ③《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1290页。
    ④《曾国藩全集·日记》(二),1292页。
    ⑤《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1274页。
    ⑥梁启超著,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84页。
    ⑦《读通鉴论·卷末·叙论四》
    ⑧《曾国藩全集·诗文》第380-385页。
    ①《曾国藩全集·诗文》第392页。
    ②《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808页。
    ③《曾文正公全集·书札》,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219页。
    ④《曾文正公全集·书札》,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982页。
    ⑤《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689页。
    ①《曾文正公全集·书札》,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447页。
    ②《曾文正公全集·书札》,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299页。
    ③有关这一奏折的情况,详见唐浩明著《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17-18页。
    ④《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740页。
    ⑤见董石桃《曾国藩的人力资源开发思想论纲》,《船山学刊》2008年第三期。
    ①《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264页。
    ②《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1268页。
    ③《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6页。
    ④《曾国藩全集·书信》(二),第689页。
    ⑤《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92页。
    ⑥《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163-164页。
    ⑦《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165页。
    ⑧《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97页。
    ①《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71页。
    ②《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131页。
    ③《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73页。
    ④《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75页。
    ⑤《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163页。
    ⑥《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165页。
    ⑦《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97页。
    ⑧《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97页。
    ⑨内容见《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105页。
    ①《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14页。
    ②《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661页。
    ③《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951页。
    ④《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1291页。
    ①《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652-653页。
    ②唐浩明著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300页。
    ①《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562页。
    ②《曾国藩日记·日记》(三)第1579页。
    ③《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652-653页。
    ④《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32-433页。
    ①《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959页。
    ②转引自吴家凡编著《曾国藩点评历史人物》,湖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
    ③《曾国藩全集·家书》(二),833页。
    ④《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853页。
    ⑤《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1226页。
    ①这一点详见彭昊著《曾国藩诗歌中的道家人生观》,《中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四期,该文认为曾氏在诗歌中的道家人生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推崇豁达恬淡的人生态度,追求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钟情山水自然的人生归宿。
    ②《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1226页。
    ③《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187页。
    ④《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186页。
    ⑤《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188页
    ⑥《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189页。
    ⑦《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193页。
    ⑧《拙尊园丛稿》第三卷。
    ①《曾文正公书札》卷十一。
    ②罗益群著《曾国的读书生涯》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44页。
    ③《求阙斋日记类抄·治军》,《曾国藩全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19页。
    ④《曾国藩全集·诗文》,第393页。
    ⑤《曾国藩全集·奏稿》(三),第703页。
    ①《练兵实纪》是戚继光到北方主持练兵后所著,反映戚继光练兵重在练将的思想,主要论点有二:一是要选择品德优良者任将帅,二是要对将帅进行兵法教育;反映全面反映戚继光重视单兵和营阵训练的思想。
    ②《纪效新书》是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作战时所著,《纪效新书》全面地反映戚继光练兵和教战的思想,并具体规定各项练兵的要求,如同近世的条例条令一样。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点:重视选兵、从严治军、严格训练、严明军纪、赏罚公平等:也反映其使用、改革和创制新型兵器的思想以及布阵的思想。
    ③《曾国藩全集·奏稿》(一)第22页。
    ④《曾国藩全集·诗文》第303页。
    ⑤《曾国藩全集·书信》(二),第854页。
    ⑥戚继光《纪效新书》卷一,《束伍篇》第一
    ⑦《湘军记》岳麓书社1983年版,第32页。
    ⑧《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63页。
    ⑨《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63页。
    ①《明史·戚继光传》
    ②戚继光著《练兵实纪》,邱心田校释,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08-211页。
    ③《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224页。对这四者的论述详见梁绍辉著《曾国藩评传》,第572-576页。
    ④《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562页。
    ①《曾国藩全集·诗文》,第385页。
    ②《曾国藩全集·书札》(卷十五),辽宁人民出版社,第581页。
    ③《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65页。
    ④《曾国藩全集·诗文》,第385页。
    ⑤《曾国藩全集·书信》(二),第1241页。
    ⑥《孙子兵法·虚实篇》
    ⑦《曾国藩全集·书信》(二),第839页。
    ①罗益群著《曾国藩读书生涯》,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31页。
    ②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212页。
    ③王澧华著《曾国藩诗文系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④王澧华著《曾国藩诗文系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⑤王澧华著《曾国藩诗文系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页。
    ⑥黎庶昌著《曾国藩年谱》,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4页。
    ⑦黎庶昌著《曾国藩年谱》,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4页。
    ①黎庶昌著《曾国藩年谱》,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5页。
    ②《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21页。
    ③《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55页。
    ④《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92页。
    ⑤《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25页。
    ①《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22页。
    ②王澧华《渗透整合互补互济:试论曾国藩诗学观、古文观的形成、发展与变化》,《船山学刊》,2001年第4期,第32页。
    ③《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30-131页。
    ①王澧华《渗透整合互补互济:试论曾国藩诗学观、古文观的形成、发展与变化》,《船山学刊》,2001年第4期,第35页。
    ②《求阙斋日记类抄》见《曾国藩全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36页。
    ③《求阙斋日记类抄》见《曾国藩全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38页。
    ①罗益群著《曾国藩读书生活》,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56页。
    ②《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299页。
    ③罗益群著《曾国藩读书生活》,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57页。
    ④《求阙斋日记类抄》见《曾国藩全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38页。
    ①罗益群著《曾国藩读书生涯》,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页。
    ②罗益群著《曾国藩读书生涯》,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17页。
    ③有关曾国藩之于“训诂与辞章”的研究,可见赵永刚《以精确之训诂作古茂之文章——论<曾国藩家书>文论思想中的训诂观》,《贵州文史丛刊》,2008年第2期。是文认为曾国藩对于二者的处理是“辞章为体,兼重训诂”。
    ④《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537页。
    ①《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31页。
    ②《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653页。
    ③《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947页。
    ④《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947页。
    ⑤《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764页。
    ⑥《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853页。
    ⑦在《曾国藩全集》中出现过多次词章、辞章二个词,根据《辞海》注“辞章,同词章,诗文的总称”《辞海》,第1116页。
    ①《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92页。
    ②《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764页。
    ③《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55页。
    ④《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42页。
    ⑤《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43页。
    ⑥《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43页。
    ①《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31页。
    ②《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532-533页。
    ③《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629页。
    ④《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831-832页。
    ①《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475页。
    ②《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487页。
    ③《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1201页。
    ④王澧华《渗透整合互补互济:试论曾国藩诗学观、古文观的形成、发展与变化》,《船山学刊》,2001年第4期,第34页。
    ⑤《曾国藩全集·日记》(三),第1623页。
    ⑥《曾国藩全集·诗文》第333页。
    ⑦曾国藩的文章学理论见万奇《评曾国藩的文章学理论》,《语文学刊》,1993年第二期;李和山《曾国藩学术思想的变化与其古文理论的形成》,《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3卷,第六期等等。本文并不专门讨论 曾国藩的文章学理论,而是透过其古文阅读对其写作的影响。
    ①《曾国藩全集·诗文》第332页。
    ②《曾国藩全集·诗文》第162页。
    ③《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474-475页。
    ④《曾国藩全集·诗文》第264页。
    ①梁绍辉著 《曾国藩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08页。
    ①《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959页。
    ②《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1226页。
    ③梁绍辉先生在《曾国藩评传》中根据《说文解字》等文献详细说明这八个字的意义,详见第509-514页。
    ④《圣哲画像记》内容见《曾国藩全集·诗文》,第247-252页。
    ⑤《曾国藩全集·诗文》,第247-252页。
    ①据曾国藩研究专家王澧华教授研究“曾国藩本无《读书录》之撰著计划,这些心得体会,都是为《十八家诗抄》而书诸简端”,见其著述《曾国藩家藏史料考证》第153页。
    ②《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282页。
    ③《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281页。
    ④《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260页。
    ⑤《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213页。
    ⑥《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195页。
    ⑦《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273页。
    ⑧《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360页。
    ⑨《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959页。
    ⑩《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1292页。
    11 《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362页。
    12 《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279页。
    ①有关现代阅读理论见曾祥芹等著《阅读学原理》,大象出版社,2002年10月版;胡继武著《现代阅读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等等。
    ②有关曾国藩的“自概之道”见朱钟颐、赵岳峰著《从自概之道探曾国藩的修身之鉴》,《船山学刊》,2008年第一期。
    ③罗益群《曾国藩读书生涯》,第293页。
    ④《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43页。
    ⑤《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76页。
    ⑥《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9页。
    ①《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825页。
    ②罗益群著《曾国藩读书生涯》,第296页。
    ③《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48页。
    ④《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92页。
    ⑤《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48页。
    ⑥《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66页。
    ⑦《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100页。
    ⑧《曾国藩全集·日记》(三),第1507页。
    ⑨事迹见《曾国藩全集·日记》(三),第1551页。
    ①《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48页。
    ②有研究者对于曾国藩为什么要以“进德、修业”进行研究,认为是为让他的子弟“不能对满洲皇帝有任何不忠不敬”和进德“可成为自己的进身之阶”,详见金伟《浅析曾国藩读的书之道》,载于《惠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笔者认为这样过分强调阶级色彩,且曾国藩所强调的“进德”、“修业”更多的为使后自己及家人更加能够“换骨变相”,提高素养。
    ③《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5页。
    ④《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92页。
    ⑤《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9页。
    ①《曾国藩全集·书信》(一),第67页。
    ②《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92页。
    ③郭红娟 《曾国藩阅读思想探析》,《洛阳师专学报》,第17卷第6期。
    ④《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40页。
    ①《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59页。
    ②《曾国藩全集·日记》(三),第1551页。
    ③《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1252页。
    ④《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1272页。
    ⑤《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1276页。
    ①《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8页
    ②《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53页。
    ③《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56页。
    ④《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94页。
    ①《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40页。
    ②《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40页。
    ③《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4页。
    ④《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53页。
    ⑤曾祥芹主编《阅读学原理》,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⑥《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108页。
    ⑦《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49页。
    ⑧《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6页。
    ⑨《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66页。
    ⑩《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6页。
    11 《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299页。
    12 《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66页。
    ①《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42页。
    ②《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48页。
    ③《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15页。
    ④《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20页。
    ⑤《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411页。
    ⑥《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524页。
    ⑦《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780页。
    ⑧《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51页。
    ⑨《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67页。
    ①《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55页。
    ②《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56页。
    ③《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143页。
    ④《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106页。
    ①《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15页。
    ②《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17页。
    ③《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17页。
    ④《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55-156页。
    ⑤《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49页。
    ⑥《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81-82页。
    ⑦《曾国藩全集·书信》(十),第7051页。
    ①《曾国藩全集·书信》(二),第1155页。
    ②《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101页。
    ③《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418页。
    ④《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900页。
    ⑤《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808页。
    ①《曾国藩全集·日记》(三),第1424页。
    ②《曾国藩全集·日记》(三),第1480页。
    ③《曾国藩全集·日记》(三),第1481页。
    ④《曾国藩全集·日记》(三),第1481页。
    ⑤《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301页。
    ⑥《曾国藩全集·日记》(三),第1481页。
    ⑦李德成主编《阅读辞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126页。
    ⑧李德成主编《阅读辞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4页。
    ⑨张石金《<曾国藩家书>中的朗读观》,《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7卷第2期, 第85页。
    ①《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698页。
    ②张石金《<曾国藩家书>中的朗读观》,《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7卷第2期,第83页。
    ③《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418页。
    ④《曾国藩全集·日记》(三),第1350页。
    ⑤《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595页。
    ⑥李仁渊《阅读史的课题与观点:实践、过程、效应》收录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编《新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17页。
    ①《曾国藩全集·诗书录》第219页。
    ②李仁渊《阅读史的课题与观点:实践、过程、效应》收录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编《新文化史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17页。
    ③曾国藩的幕府里聚集两三百名才隽之士,当时的文章高手张裕钊、吴汝纶、黎庶昌、薛福成等人先后都为他代拟过奏折、书信。有关曾国藩的书信写作问题的作者考证问题,详见王澧华著《曾国藩家藏史料考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④唐浩明著《唐浩明点评曾国藩奏折》,岳麓出版社,2004年版。
    ①分别可见《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409-410页,第432页。
    ②《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740页。
    ③《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741页。
    ④《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1006页。
    ①《曾国藩全集·诗文》第264页。
    ②《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99页。
    ③董恩林主编《中国传统文献学概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2页。
    ④《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62页
    ①《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936页。
    ②《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975-976页。
    ③《曾国藩全集·诗文》,第375页。
    ④《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21页。
    ⑤《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980页。
    ⑥王建辉著《曾国藩与中国近代出版》,《编辑学刊》,1995年,第五期。
    ①《曾国藩全集·诗文》,第277页。
    ②《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484页。
    ③《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231页。
    ④《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745页。
    ⑤《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708页。
    ①《曾国藩全集·批牍》第369页。
    ②冯道立(1782-1860),清代著名的水利学者,著有《淮扬水利图说》、《淮扬治水论》、《测海蠡言》、《勘海日记》、《束水刍言》、《七府水利全图》、《东洋入海图》、《东洋海口图》、《攻海沙八法》等,《时村志·序》记载,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派遣两淮泰州分转杜筱舫亲临冯府访求《淮扬水利图说》,认为“迄今谈水利者犹奉为圭臬,则公之著述固名贵可珍也。”
    ③《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42页。
    ④《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62页。
    ⑤《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62-63页。
    ⑥见《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211-226页。
    ⑦《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831页。
    ①《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80页。
    ②《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951页。
    ③陈粹劳 《接收曾国藩藏书记》,《中国文物报》,1988年5月13日。
    ④《曾国藩全集·诗文》第256页。
    ⑤《曾国藩全集·诗文》第264页。
    ①转引自王澧华著《曾国藩家藏史料考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6页。
    ②《曾国藩全集·书信》(二),第1351页。
    ③《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477页。
    ④《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437页。
    ①《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318页。
    ②《曾国藩全集·读书录》第232页。
    ③《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47页。
    ④衣俊卿著《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泡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75页。
    ⑤《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5363、5362页。
    ①《曾国藩全集·诗文》第201页。
    ②《曾国藩全集·诗文》,第219页。
    ③《曾国藩全集·书信》(七),第4889页。
    ①黎庶昌著《曾国藩年谱》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4页。
    ②《曾国藩全集·诗文》,第198页。关于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考证见王澧华著《曾国藩诗文系年》,第189页。
    ③《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25页。
    ①《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125页。
    ②《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80页。
    ③黎庶昌著《拙尊园从稿》,第三卷。
    ①关于曾国藩的家庭教育的研究,现已取得诸多的成果,可见林建曾《试析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贵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一期;刘兴邦《论曾国藩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湖南大学学报》,1999年,第13卷第三期:周俊武《孝悌为上: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根本取向》,《伦理学研究》,2007年第六期;严俊杰,黄正泉《浅析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船山学刊》,2007年第四期;许丽英《论曾国藩教育思想的实践性》,《湖湘论坛》,2007年第三期;梁景和《论曾国藩的家教术》《孔子研究》2000年第二期;硕士论文,《论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周俊武《激扬家声——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等等。
    ②详细事迹见《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8页。
    ③唐浩明著《唐浩明点评曾国藩家书》,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19页。
    ④唐浩明著《唐浩明点评曾国藩家书》,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19页。
    ①关于这段时间的阅读教育情况,见《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58-110页。
    ②《清史稿·列传二百三十三》之《曾纪泽传》。
    ③《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945页。
    ④《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291页。
    ⑤《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418页。
    ①《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991页。
    ②《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1320页。
    ③《曾国藩全集·日记》(三),第1505页。
    ④《曾国藩全集·日记》(三),第1507页。
    ⑤《曾国藩全集·日记》(三),第1536页。
    ⑥《曾国藩全集·日记》(三),第1578页。
    ①《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948页。
    ②《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406页。
    ①《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814页。
    ②饶杰腾《曾国藩的阅读教育思想》,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第16页码。
    ③《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51页。
    ④《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71页。
    ⑤《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73页。
    ①《曾国藩全集·诗文》第264页。
    ②《曾国藩全集·诗文》第265页。
    ③《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82页。
    ④《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80页。
    ⑤《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82页。
    ⑥曾国藩的这些评论,详见《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82至564页。
    ⑦《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84页。
    ⑧《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5页。
    ⑨《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55页。
    ①《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68页。
    ②《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73页。
    ③《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87页。
    ④《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292页。
    ⑤《曾国藩全集·家书》(一),第324页。
    ⑥《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1148页。
    ⑦《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1154页。
    ①对于曾国藩幕府的研究,现已出取得诸多的成果,例如李鼎芳《曾国藩及其幕府人物》(岳麓书社1985年版);朱东安《曾国藩幕府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史林编著的《曾国藩和他的幕僚》,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版;成晓军著《曾国藩的幕府们》,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等论著及论文。
    ②有关曾国藩与四位门生的关系见翔云《曾国藩与曾门四弟子关系之论析》,《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七卷第五期,2008年9月。
    ③《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1024页。
    ④《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1197页。
    ①《曾国藩全集·日记》(二),第947页。
    ②有关薛福成的研究详见黄树生《薛福成研究》,苏州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③《曾国藩全集·家书》(二),第934页。
    ④《曾国藩全集·书信》(二),第993页。
    ⑤成晓军《曾国藩的幕僚们》,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第2页。
    ①《爱民歌》的内容见《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29-430页。
    ②华强《曾国藩治军思想与近代军队建设》载于王继平等主编《曾国藩与近代中国》,第124页。
    ③华强《曾国藩治军思想与近代军队建设》载于王继平等主编《曾国藩与近代中国》,第124页。
    ④《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26页。
    ⑤《水师得胜歌并序》内容见《曾国藩全集·诗文》425-427页。
    ⑥《陆军得胜歌》内容见《曾国藩全集·诗文》第427-429页。有关此歌的内容详细分析见梁绍辉著《曾国藩评传》第604-609页。
    ⑦梁绍辉著《曾国藩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06页。
    ⑧《曾国藩全集·诗文》,第544页。
    ①朱德裳著《续湘军志》岳麓书社,1983年合刊本,第277页。
    ②《曾国藩全集·诗文》(一),第232页。
    ③关于曾国藩湘军礼治实践的更详细论述见朱汉民、吴国荣《以学术为治术—曾国藩的礼治思想及其经世实践》,《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春之卷。
    ①王余光《关于阅读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国阅读文化史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②关于曾国藩的理学思想可见史革新著《清代理学史》(上中下),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版;张昭军《曾国藩理学思想探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三期;黄长义《儒家心态与近代追求—曾国藩经世思想简论》,《求索》,1996年第3期等等。
    [1]曾国藩.曾国藩全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5.
    [2]曾国藩.曾国藩治家全书[M].岳麓书社,1996
    [3]曾国藩.曾国藩未刊信稿[M].中华书局,1959.
    [4]曾国藩.曾国藩未刊往来函稿[M].岳麓书社,1986.
    [5]黎庶昌.曾国藩年谱[M].长沙:岳麓书社,1986.
    [6]赵尔巽编.清史稿(第三十九册)·曾国藩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7.
    [7]童蔡时.曾国藩评传[M].苏州大学出版社,1996
    [8]易孟醇.曾国藩传[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
    [9]池子华.曾国藩传[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
    [10]张一文.曾国藩[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
    [11]梁绍辉.曾国藩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2]朱东安.曾国藩传[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13]马道宗.曾国藩全书·曾国藩传[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14]胡哲敷.曾国藩治学方法[M].中华书局,1935
    [15]罗益群.曾国藩读书生涯[M].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
    [16]马道宗.曾国藩治家方略:家训解读[M].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
    [17]梁勤.曾国藩规家之道[M].远方出版社,2002
    [18]梁勤.曾国藩读书世界[M].远方出版社,2002
    [19]王澧华.曾国藩诗文系年[M].广西师大出版社,1993.
    [20]王澧华.曾国藩家藏史料考论[M].广西师大出版社,1996.
    [21]王澧华.曾氏三代家书[M].岳麓书社,2002.
    [22]钟叔河.曾国藩教子书[M].岳麓书社,2002
    [23]龙子民.曾国藩家教[M].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
    [24]李育民.曾国藩传统文化思想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5]成晓军.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M].湖南出版社,1991
    [26]章继光.曾国藩思想简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27]汪润元,崔永和.曾国藩家教精粹[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28]刘洪文编.曾国藩大智慧全集[M].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9]童笙.兵鉴:曾国藩治兵筹策录[M].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30]张锋、天舒.人镜:曾国藩的人生智慧[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31]李鼎芳编.曾国藩及其幕府人物[M].岳麓书社,1985.
    [32]王安定.求阙斋弟子记[M].台湾:文海出版社,1968.
    [33]陈书凯.曾国藩家书:一个谋略家对修身勤政的完美忠告[M].蓝天出版社,2006.
    [34]于培杰.智者曾国藩[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35]李津.曾国藩:中兴第一名臣成就大事的42种手段[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36]王军云.曾国藩方圆人生的7种智慧[M].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
    [37]唐浩明.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奏折[M].岳麓书社,2004
    [38]蔡锷.曾胡治兵语录[M].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2
    [39]田澍.曾国藩与湖湘文化[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40]寥小微.内圣外王曾国藩[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
    [41]朱东安.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M].华文出版社,2003
    [42]彭基博.曾国藩忠毅人生[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
    [43]牛贯杰.原来曾国藩[M].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6.
    [44]章炳麟.章太炎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45]王闿运.湘军志[M].长沙:岳麓书社,1983.
    [46]王定安.湘军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3.
    [47]王夫之.船山全书[M].长沙:岳麓书社,1996.
    [48]黄宗羲.宋元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9]黎祖德编.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50]周文英主编.周敦颐全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51]魏源.魏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6.
    [52]方东树.汉学商兑[M].北京:三联书店,1998.
    [53]陆九渊.陆九渊集[M].中华书局,1980
    [54]王先谦.诸子集成[M].长沙:岳麓书社,1996.
    [55]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曾文正公嘉言钞序[M].北京:中华书局,1989.
    [56]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中国书店,1985.
    [57]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8]程颢,程颐.二程集[M].中华书局,1981
    [59]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M].中华书局,1983
    [60]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M]湖南出版社,1990
    [61]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九十五辑[M]·(薛福成)庸庵文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62]刘长佑.清末民初史料丛书·第3种:刘武慎公遗书[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
    [6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辞典[M](修订本第3版).商务印 书馆,1998.
    [64]黎庶昌撰.清末民初史料丛书[M].第2种:拙尊园丛稿.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
    [65]刘蓉.养晦堂文集[M].1877年思贤讲舍版.
    [66]贺长龄,魏源等编.清经世文编[M].中华书局,1992.
    [67]凌廷堪.校礼堂文集(卷四)·复礼上[M].中华书局,1998.
    [68]张显清主编.孙奇逢集·四书近指及晚年批定四书近指[M].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69]欧阳兆熊.水窗春呓[M].中华书局,1984.
    [70]钟肇鹏主编.春秋繁露校释(校补本)[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
    [71]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72]方孝孺.逊志斋集[M].宁波出版社,2000.
    [73]班固.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M].中华书局,1962.
    [74]张昭军.晚清民初的理学与经学[M].商务印书馆,2007
    [75]张寿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76]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04.
    [77]陈其泰等编.二十世纪中国礼学研究论集[M]·(杨志刚)中国礼学史发凡学苑出版社,1998.
    [78]陈戍国.中国礼制史(元明清卷)[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79]陈戍国.四书五经校注本[M].岳麓书社,2006.
    [80]李春秋.中华美德大典[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81]余英时.余英时文集(10卷)[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2]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M].三联书店,2004.
    [83]张哗,秦华伟.人格理论与塑造[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84]黄顺力.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探论[M].岳麓书社,2005.
    [85]张晨怡.清咸同年间湖湘理学群体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86]钱基博,李肖聃著.近百年湖南学风.湘学略[M].岳麓书社,1983.
    [87]林增平著.中国近代史[M].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
    [88](美)费正清,赖肖尔著,陈仲丹等译.中国:传统与变革[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89]丁守和主编.中国近代启蒙思潮[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90]曾祥芹主编.阅读学新论[M].语文出版社,1999.
    [91]湘乡县文献委员会编.湘乡大事记[M].民国抄本(未刊本)
    [92]王尔敏著.近代文化生态及其变迁[M].百花州文艺出版社,2001.
    [93]汪祖荣著.从传统中求变——晚清思想史研究[M],百花州文艺出版社,2001.
    [94]莫雷著.阅读与学习心理的认知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5]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96]张颂著.朗读学[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
    [97]李德成主编.阅读辞典[M].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
    [98]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99]史革新.清代理学史(上中下)[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100]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01]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02]喻大华.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1.
    [103]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M].三联书店,2004.
    [104]曾纪泽.曾纪泽遗集俞岳衡点校[M].岳麓书社,1983.
    [105]朱汉民.湖湘学派史论[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106]朱汉民.湖湘学术与文化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107]朱汉民.清代湘学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108]朱维铮.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09]张朋园著.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湖南省1860-1916[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1983.
    [110]曾祥芹,张维坤,黄果泉编著.古代阅读论[M].大象出版社,1992.
    [111]张明仁古今名人读书法[M].商务印书馆,2007.
    [112]王荣华主编.多元视野下的中国[M].学林出版社,2006.
    [113]来新夏.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14](英)马克.J.史密斯著张美川译文化——再造社会科学[M].吉林出版社,2005.
    [115]康晓光.中国人读书透视[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1]曾国藩.曾国藩读书之三要诀[J].东北青年,1935(7)
    [2]逸文.曾国藩的读书生活[J].江苏学生,1933(6)
    [3]胡哲敷.读书方法论:曾国藩治学方法末章[J].江苏学生,1935(7)
    [4]古今人读书经验谈:曾国藩[J].知行月刊,1936(2)
    [5]曾国藩亦官亦学.人物杂志[J].1948(1)
    [6]曾国藩.书熟恒思,为学四事:曾国藩致弟函中语[J].书简杂志,1946(2)
    [7]成晓军.简论曾国藩的治学方法及其影响[J].益阳师专学报,1995(2).
    [8]饶怀民.试评曾国藩的治学观[J].教育评论,1996(5).
    [9]周艳华.曾国藩阅读理论初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3(1).
    [10]郭红娟.曾国藩阅读思想探析[J].洛阳师专学报,1998,12
    [11]董菊初.曾国藩读书、作文法及函授术研究[J].殷都学刊,1982,2.
    [12]韩立君.论曾国藩的读书观[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5(1).
    [13]王秋香.曾国藩读书论[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6.
    [14]范大平,李文斌.曾国藩耕读文化思想探微[J].船山学刊,2007,1.
    [15]张石金.《曾国藩家书》中的朗读观[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1,17(2).
    [16]成晓军.120年来曾国藩研究著作和资料出版述评[J].近代史研究,1995(2).
    [17]熊吕茂,肖高华.近年来曾国藩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9(1).
    [18]成晓军.近十年来曾国藩研究述评[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7.
    [19]朱汉民.理学之术的“实学”精神[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2).
    [20]宋德华、胡文校.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精神[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21]郭红娟.曾国藩人格诠释[J].洛阳师专学报,2000,19(1).
    [22]赵炎才.曾国藩的道德救世思想[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3).
    [23]王继平.论湘军与晚清湖湘文化[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2(5).
    [24]唐浩明.曾国藩的修身与治国[J].领导文萃,2006(8).
    [25]谢晓波.论曾国藩的藏书楼思想[J].图书馆学刊,2008,5.
    [26]胡卫平.曾国藩买“正史”记[J].图书馆,1997,5.
    [27]刘燕,范大平,张华.曾国藩文化思想的精粹及其当代价值[J].湘潮.2009,1.
    [28]熊吕茂、肖高华.曾国藩文化思想简论[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23,10.
    [29]燕良轼.曾国藩学习心理思想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5.
    [30]纪晓平.曾国藩与富厚堂藏书楼[J].图书馆杂志,2002,10.
    [31]曹凤祥.曾国藩与金陵书局[J].出版发行研究,20092-4.
    [32]王建辉.曾国藩与近代中国出版[J].编辑学刊,1995,5.
    [33]曾长秋.承往古衰朽之续开近代风气之先—论曾国藩对湖湘文化的传承[J].船山学刊,2005,4.
    [34]武道房.从师友关系看曾国藩理学信仰的形成[J].船山学刊,2006,1.
    [35]刘再华.汉宋兼容与曾国藩的古文理论[J].船山学刊,2003年,4.
    [36]韩立君.简评曾国藩经世致用思想[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1).
    [37]李传福.教子有成在立志—读《曾国藩家书》[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15(4).
    [38]梁景和.论曾国藩的家教术[J].孔子研究,2000,2.
    [39]许丽英.论曾国藩的家教思想[J].湖南社会科学,2007,4.
    [40]章育良.论曾国藩的经世改革思想与实践[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41]张桂兰.论曾国藩的文道思想[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7.
    [42]肖高华,熊吕茂.论曾国藩文化思想的主要特征[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杜会科学版),2007,3.
    [43]朱汉民,吴国荣.以学术为治术—曾国藩的礼治思想及其经世实践[J].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春之卷.
    [44]朱东安.曾国藩与中国传统文化[J].近代史研究,1997,1.
    [45]刘兴邦.曾国藩与湖湘文化传统[J].1995,2.
    [46]《中国阅读通史》编撰工程启动[J].图书馆杂志,2005,3.
    [47]石焕发,王英.20世纪90年代我国图书馆学界阅读学研究综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2,(2).
    [48]俞君立.论阅读原则[J].山西图书馆学报,1996,2.
    [49]王龙.阅读社会学初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1,4.
    [50]王静义,陈桂生.20世纪汉文阅读学研究的杰出成果—评曾祥芹主编的《阅读学新论》[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7.
    [51]张听.出于阅读—考察阅读平台上的出版之舞[J].出版科学,2005,6.
    [52]张仲民.从书籍史到阅读史—关于晚清书籍史\阅读史研究的若干思考[J].史林,2007,5.
    [53]张仲民.典范转移:新文化史的表达与实践[J].社会科学评论,2006,4.
    [54]王余光.关于阅读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图书情报知识,2001,9.
    [55]王余光等.开卷有益——阅读史与阅读文化座谈会纪要[J].图书情报知识,2001,1.
    [56]王余光.试论阅读史研究[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8.
    [57]王余光,许欢.西方阅读史研究述评与中国阅读史研究的新进展[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5,(2).
    [58]张洁.历史上的实用阅读活动[J].情报资料工作,2005,6.
    [59]姚喜明,梅晓宇.我国阅读理论研究的发展[J].山东外语教学,2003,6.
    [60]涂海青.我国阅读学研究综述[J].天中学刊,1995,2.
    [61]张仲民.新文化史与中国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62]王尔敏.营谋小集)与商贩经理知识[J].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30期2000年9.
    [63]王尔敏.〈庄农杂字〉所反映的农民生业生活[J].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33期2002年3月.
    [64]王尔敏.中国民间市井营造工匠日用之〈鲁班经)与代中国史研究[J].通讯,第36期2003年12月.
    [65]吴蕙芳.<万宝全书>:明清时期的民间生活实录[J].台北政治大学历史学系,2001年版.
    [66]潘光哲.追索晚清阅读史的一些想法[J].新史学,第16卷第3期,2005年9月.
    [67]潘光哲.时务报和它的读者[J].历史研究,2005年第5期.
    [68]潘光哲.开创“世界知识”的公共空间:以〈时务报〉的译稿为例[J].史林,2006(5)
    [69]潘光哲.科举体制下的“新学”传播空间—以〈沅湘通义录〉为例[J].第54期2006年12月.
    [70]王龙.阅读史研究探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1,1.
    [71]王余光.中国阅读史研究纲要[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2.
    [72]王正华.生活、知识与文化商品:晚明福建版:“日用类书”与其画门[J].中研院近代史所集刊,第41期2003年9月.
    [73]王尔敏.<酬世锦囊>之内涵及其适用之人际网络》[J].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124期,1997年9月
    [1]王全育.曾国藩阅读教育思想述评[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教育硕士),2004.
    [2]孙翔.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05.
    [3]张亚宁.论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曲阜师范大学,2002.
    [4]彭小舟.曾国藩与近代湖湘文化[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大学,2001.
    [5]王艳辉.曾国藩与道咸同年间传统文化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6]赵丽.论曾国藩诚信思想[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5.
    [7]肖高华.曾国藩文化思想与中国近代化[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8]侯体鸿教化兴家--曾国藩家庭教育伦理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9]赵长青.经世致用与中国近代化的起步[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0]徐雷论.曾国藩的义理之学[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1]袁刚.试论晚清汉学与宋学的关系[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2]张在兴.晚清湖南经学思想述论[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3]吴未意.曾国藩的文体观研究[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4]罗海云.曾国藩经世致用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5]肖高华.曾国藩文化思想与中国近代化[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7]周俊武.激扬家声----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8]吴国荣.曾国藩的人格、学问与治术—关于儒者理想人生与精神结构的个案研究[D].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9]史革新.晚清理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2.
    [20]邰红红.曾国藩与桐城中兴[D].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1]Banno, Masataka. China and the west 1858-1861:the origins of the Tsunli Yamen. In: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4.
    [2]Beeching, Adrian A. John Fryer: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to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In: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7.
    [3]Biggerstaff, Knight. The earliest modern government schools in China. In:Z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1.
    [4]Chen, Gideon. Tseng Kuo-fan:pioneer promoter of the steamship in China In Peiping Yenching university,1935.
    [5]Fairbank Johnk. Patterns behind the Tientsin Massacre. In HJAS,1957.
    [6]Gerson, Jack L. Horatio Nelson Lay and Sino-British relations 1854-1864. I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2.
    [7]Hail, William J.Tseng Kuo-fan and the Taiping Kebellion. In Yale university press, and London:H Milford,1927.
    [8]Kennedy, Thomas L.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military industry in China,1860-1868. In CYCT,1974.
    [9]LaFargue Thomas E.China's first hundred Pullman. In State College of Washington,1942.
    [10]Leonard, Jane Kate. Statecraft reform in early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In Unpublishe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Bosto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