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美国对我国国家形象的歪曲及我们的应对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全球化时代,各国越来越关注国内外公众对本国的看法,国家形象的作用也日渐凸显。国家形象不仅可以扩大本国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而且可以为硬实力的提升注入新的动力。国家形象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各国孜孜追求的目标。对于中国来说,国家形象的自我认知与他我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各种歪曲论调甚嚣尘上,国家形象还存在许多改善的空间。美国是国际舆论格局的主导者和中国负面国家形象传播的主导者,因此,研究当前美国对我国国家形象的歪曲及应对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理论的角度来讲,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体系;从实践的角度来讲,有助于对内维护发展稳定的大局、有利于对外营造和平友善的国际环境。
     鉴于国家形象的研究还是一个全新课题,还未曾有人专门研究当前美国对我国国家形象的歪曲及应对,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当前美国对我国国家形象的歪曲及应对,力图在以下方面取得创新:第一,文章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总结诸多国家形象概念的共通之处,并结合国家领导人的有关论述,尝试从新的角度界定国家形象的内涵与外延。同时,结合国家形象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论述了国家形象的功能。第二,文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系统分析了美国歪曲我国国家形象的原因。第三,通过探究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内部结构与形成机制,系统论述了美国歪曲我国国家形象对我国发展造成的危害。
     文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第二部分是正文,共分为五个章节。导论及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
     导论部分主要解决了论文的选题依据、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论文结构等问题,并总结了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为正文的研究奠定基础。
     第一章梳理了国家形象的基本理论,包括国家形象的概念、特性和功能。本文在综合考虑国家形象影响因素的基础之上,尝试对国家形象的内涵进行重新界定,即国家形象是指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对某一国家的综合实力产生的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的感受和评价。国家形象的外延既可以包括国内形象与国际形象,又可以包括真实形象与虚假形象,还可以包括整体形象与局部形象。其中局部形象的研究为第二章的分析提供了理论框架,即局部形象包括经济形象、政治形象、文化形象、社会形象和生态形象。国家形象具有以下特性:客观性与主观性、稳定性与可塑性。国家形象的功能可以概括为“内凝外吸”,即对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增强国家亲和力和影响力。
     第二章概括了美国歪曲中国国家形象的主要问题和主要手法。歪曲的主要问题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歪曲的主要手法是掩盖事实真相、夸大发展问题、炒作各种谬论。
     第三章分析了美国歪曲中国国家形象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中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存在差异;主观原因是美国意欲追求自身狭隘国家利益、维护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四章论述了美国歪曲我国国家形象对我国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发展所造成的危害。对文化软实力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文化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方面,这部分的论述以文化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的内在结构为切入点,进而发现美国对我国家形象的歪曲对文化软实力造成危害的作用机制;对硬实力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方面,这部分的论述以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为切入点,从而找出国家形象对硬实力产生影响的具体因素。
     第五章阐释了应对美国对我国国家形象歪曲的原则、方针和举措。应对原则是维护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应对的方针一是对内大力宣传科学发展,推动构建和谐社会;二是对外大力宣传和平发展,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从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的特点和规律出发,分析了宣传应坚持的原则、内容与方式。应对的举措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围绕长期热点问题和重大突发事件有理有节地开展国际舆论斗争,二是公正客观地正视自身存在问题;三是继续快速发展,实现合作共赢,以增进国内公众与国际社会的认同。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the exchanges between countries are increasingly frequent.Every country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itself amongpeople at home and aboard, and national image has played a more prominent role inthe development of one country. National image can not only expand their culturalinfluence and attraction, but also to inject new impetus for the upgrading of hardpower. National imag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country’s comprehensivenational strength and the key strategic objectives that all countries diligently persue.The greatest challenge facing China in national image-construction is that there is anenormous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s self-awareness and knowledge of China inforeign countries and the various distorted arguments are quite rife and rampant, thus,there are still much areas for improvement of China’s national image. Because theUnited States dominants the pattern of international public opinion and it is the leaderin the communication of China’s negative image, to make a research on China’simage distor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s tactics in contemporary times with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rom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theresearch can enrich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the practical perspective, it is conducive to maintain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internal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and to build peace and friendly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Considering the research on national image is still a new subject and has not beenspecialized in China’s image distor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s tactics incontemporary times, the dissertation makes an effort to systematically analyzeChina’s image distor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s tactics on the basis ofprevious studies, and strives to innovate in the following areas. Firstly, to be based onthe existing achievements, the dissertation summarizes the concepts of national imagein common and combines with the concerned discourse of state leaders, so that the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of national image can be defined from a new perspective.Meanwhile, combin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image and cultural softpower, the function of national image is also illustrated in the dissertation. Secondly,it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reason that the United States distorts China’s image from the elementary to the profound. Thirdly, it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at thedistortion of China’s national image by the United States do more harm to China’sdevelopment through exploring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cultural soft power and hard power.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introduction, and thesecond part is the main body which includes five chapter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introduction and every chapters as follows.
     The part of Introduction mainly discusses the basi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choosing, an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It also elaborates theresearch methodology, the structure of the dissertation, the innovation points anddifficulties. The part of Introduction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text of the study.
     The first chapter sorts out the basic theory of national image which consists of theconcep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function of national image. To be based on the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ational image, the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redefine the connotation of national image, that is nationalimage is refers to th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feeling and evaluation among domesticpeople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for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f one country.The denotation of national image can include both domestic image and internationalimage, but also can include the true image and false image, and can also include theoverall image and sectional image. And the sectional image provides a theoretical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second chapter, namely that the sectional image canbe divided into the economic image, political image, cultural image, social image andecological image. National image takes on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objectivityand subjectivity, stability and plasticity. The function of national image can besummarized by developing the bond between domestic members and attractingforeign people, and that is to say it can internally enhance national cohesion andcentripetal force and externally strengthen the affinity and influence of one country.
     The second chapter summarizes the main issues and tricks that the Unites Statesdistorts China’s national image. The main distorted issues can be included the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social and ecological aspects, and the main distortedtricks is to cover up the truth, to exaggerate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to hypevarious fallacies.
     The third chapt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reasons that theUnited States distorts China’s national image. The objective reasons are that there aredifferences between ideology, social system and development model of China and theUnited States. The subjective reasons are that the United States is seeking to its ownnarrow national interests, maintaining its hegemony and power politics, and impedingthe great renewal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fourth chapter illustrates that the distortion of China’s national image by theUnited States do more harm to China’s development. The harm of cultural soft power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cultural vitality, creativity and communication ways. Thebreakthrough point of this part is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ultural vitality, creativityand communication ways, and then finds that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that thedistortion of China’s national image by the United States do more harm to the culturalsoft power. The harm of hard power is mainly represented in economic, technologicaland military power. The breakthrough point of this par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soft power and hard power, and then discovers the specific factors which nationalimage has impact on hard power.
     The fifth chapter elaborates the principles, guidelines and measures which deal withthe distorted China’s national image by the United States. The principles of copingwith is to uphold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thepeople and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of all countries. The first guidelineof coping with is to vigorously communicate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internally and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society building; the second one is tovigorously communicate the path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externally and to promoteharmonious world construction. The discussion of this part analyses the principleswhich the communication should adhere to, the communication contents and methodsstarting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 internal propaganda and externalcommunication. The measures of coping with is including three aspects: the first one is to rationally and temperately carry out the struggle for the international publicopinion centering on the long-term issues and the major emergencies; the second oneis to fairly and objectively face our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e thirdone is continuing to rapid development so that the goal of cooperation and win-wincan be completed, and it is can enhance the identity of domestic people and theinternational community for China.
引文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913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9-1030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5-316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8页。
    ③江泽民:《在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讲话》,新华网,1999年2月26日。
    ④中央宣传部、中央文献研究室:《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学习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87页。
    ①刘云山:《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建》,2008年第5期。
    ②[美]乔舒亚·库珀·雷默等:《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①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②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3年12月5日。参考《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年鉴(》2004),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①王珏:《权力与声誉—对中国在美国国家形象及其构建的研究》,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第57-79页。
    ②申家宁:《美国国家利益与美国的中国形象》,北京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③张颖:《奥巴马政府时期<纽约时报>对中国国家形象认知与塑造的文本分析》,《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④王秀丽、韩纲:《“中国制造”与国家形象传播——美国主流媒体报道30年内容分析》,《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9期。
    ⑤姜智芹:《傅满洲与陈查理——美国大众文化中的中国形象》,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2页。
    ①申家宁:《美国国家利益与美国的中国形象》,北京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第45-65页。
    ②季兰:《美国报纸中的中国形象:框架中国》,辽宁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第26-28页。
    ③黄爱萍、李希光:《影响美国媒体如何报道中国的主要因素——对美国媒体如何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分析》,《中国记者》,2002年第3期。
    ④杨松芳:《美国媒体中的中国文化形象建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⑤赵磊:《应对美国——塑造我国国家形象的哲学思考》,《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年第7期。
    ⑥明安香:《关于国家形象传播的思考》,《对外大传播》,2007年第9期。
    ①孙有中:《解码中国形象——<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中国报道比较(1993-2002)》,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第275-278页。
    ②李希光、刘康等:《妖魔化中国的背后》,(台湾)捷幼出版社1996年版。
    ①刘辉:《美国妖魔化中国的建构主义分析》,吉林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②郭军伟:《如何看待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青年记者》,2012年第3期。
    ③李小华:《解析“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崩溃论”的神话》,《当代亚太》,1999年第11期;张明明:《解析“中国威胁论”》,《理论前沿》,2003年第21期;牛海彬:《“中国责任论”析论》,《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3期。
    ①陈勇:《国家利益、意识形态与新闻理念的纠结——1949-2008年<时代>周刊中国报道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第86-102页。
    ①[美]阿瑟·亨德森·史密斯著,姚锦镕译:《中国人的性格》,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年版。
    ②[美]倪维斯著,崔丽芳译:《中国和中国人》,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65-151页。
    ③[美]E.A.罗斯著,公茂虹、张皓译:《变化中的中国人》,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④[美]T.克里斯托弗·杰斯普森著,姜智芹译:《美国的中国形象(1931-1949)》,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①[美]哈罗德·伊萨克斯著,于殿利、陆日宇译:《美国的中国形象》,时事出版社1999年版。
    ①《尚书·说命(上)》,《十三经注疏》(上册),第174页。
    ②《周礼·天官·司会注》,《十三经注疏》(上册),第679页。
    ①罗长海:《关于形象五层含义的哲学思考》,《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3期。
    ②张毓强:《国家形象刍议》,《现代传播》,2002年第2期。
    ③秦启文、周永康:《形象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④吴友富:《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⑤秦启文、周永康:《形象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①K. E. Boulding,“National Images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s”,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1959, vol.3(2),p.122.
    ②K. E. Boulding,“National Images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s”,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1959, vol.3(2),p.121-131.
    ①Quincy Wright,“Design for a Research Project on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and the Factors Causing TheirAggravation or Amelioration”, Western Political Quarterly,1957, vol.10, p.266.
    ②Ole R. Holsti,“The Belief System and National Images: A Case Study”,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1962,vol.6(3), p.244-245.
    ③Robert Jarvis, The Logic of Imag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0.
    ④Ming-Huei Hsieh, Shan-Ling Pan and Rudy Setiono,“Product-, Corporate-, and Country-Image Dimensionsand Purchase Behavior: A Multicountry Analysi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004, vol32(3),p.253.
    ⑤Chas.W.Freeman, Jr., Arts of Power: Statecraft and Diplomacy.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 Institute ofPeace Press,1997, p.41.
    ⑥Ishita Sinha Roy,“Worlds Apart: Nation-branding on the 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 Media, Culture&Society,2007, vol.29(4), p.569.
    ①Ishita Sinha Roy,“Worlds Apart: Nation-Branding on the 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 Media, Culture&Society, vol.29(4), p.570.
    ②刘朋:《国家形象的概念:构成、分歧与区隔》,载《亚洲传媒研究2008》,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③管文虎主编:《国家形象论》,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④吴友富:《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⑤杨伟芬主编:《渗透与互动——广播电视与国际关系》,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⑥徐小鸽:《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国家形象问题》,载刘继南主编:《国际传播——现代传播文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⑦刘继南主编:《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①丁磊:《国家形象及其对国家间行为的影响》,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81页。
    ②李智:《中国国家形象——全球传播时代建构主义的解读》,新华出版社2011年版,第16-25页。
    ③董青岭:《国家形象与国际交往刍议》,《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第3期。
    ④刘继南、何辉等:《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①韩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战略框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
    ①CNN前主持人伯纳德·肖在战前曾经做出的预言,转引自毕政:《五角大楼的武器——从伊拉克战争看美国的媒体及报道》,《中国记者》,2003年第5期。
    ②韩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战略框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
    ①路易斯·亨金:《导论》,载路易斯·亨金等:《宪政与权利》,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页。
    ②Robert A. Dahl, How Democratic Is the American Constitution?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1,p.143-146.转引自佟德志:《美国宪法的民主批判》,《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3期。
    ③《网民谴责CNN等境外媒体歪曲西藏打砸抢烧事件》,新华网,2008年3月23日。
    ④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37页。
    ⑤参考金国峰:《论假象》,《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
    ①杨冬云:《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与国家软实力》,《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②魏宏森、曾国屏:《试论系统的整体性原理》,《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③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05页。
    ①吴友富:《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①金正昆:《试论当代中国外交形象的塑造》,《国际论坛》,2003年第3期。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8页。
    ①单培勇:《关于国民素质概念及特征的再探讨》,《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4期。
    ①高岸起:《论实践的客观性与能动性》,《晋阳学刊》,2004年第5期。
    ②刘小燕.:《关于传媒塑造国家形象的思考》,《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2期。
    ①[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13-328页。
    ①韩瑞霞、曹永荣、徐剑、刘康、吕杰、约翰·奥垂治:《差异中的同一:中美文化价值观比较——基于一项对美国民众的大型国际调研》,《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①王晨:《抓住难得历史机遇塑造良好国家形象》,人民网,2010年6月1日。
    ②孙有中:《国家形象的内涵及其功能》,《国际论坛》,2002年第3期。
    ③门洪华:《中国:软实力方略》,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④约瑟夫·奈指出,一个国家的“软权力”资源由三部分构成:对他国有吸引力的文化、在国内和国际上都能得到遵循的政治价值观、被视为合法和享有道德权威的外交政策。引自约瑟夫·奈:《“软权力”再思索》,《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⑤王晨:《抓住难得历史机遇塑造良好国家形象》,人民网,2010年6月1日。
    ①周大鸣:《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文化精神》,《学术研究》,1992年第2期。
    ②魏明:《全球信息时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36页。
    ①冯颖红:《中华民族向心力及其变化特点》,《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②陈载舸:《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需认清的几个问题》,《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③参考詹文都、冯娟:《论提升中国对外国家亲和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①李倩:《国家影响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最直接的表现研究》,《新闻天地》(下半月),2010年第4期。
    ②李正国:《国家形象构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①“Geithner Slams China's Intellectual Property Policies”, Reuters: Washington, Sep.23,2011.
    ②《美国为何紧盯中国知识产权》,《国际先驱导报》,2012年4月27日。
    ③廖卫民:《是“中国制造”的问题,还是媒体制造的“恐慌”?——海外媒体关于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报道的研究》,《新闻记者》,2007年第9期。
    ①Peter S. Goodman&Paul Blustein,“China’s Export Engine”, Washington Post, D01, Sep.13,2006.
    ②王秀丽、韩纲:《“中国制造”与国家形象传播——美国主流媒体报道30年内容分析》,《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9期。
    ③司国安、苏金远:《2006年中国国家形象——基于<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的文本分析》,《新闻知识》2007年第5期。
    ①《正确认识中美贸易顺差问题》,新华网,2010年12月4日。
    ①范士明:《政治的新闻——美国媒体上的西藏和“西藏问题”》,《太平洋学报》,2000年第4期。
    ②吴果中、邓双喜:《大众媒介与意识形态——关于西方媒体对西藏“3·14”报道的分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4期。
    ①《美指责我计划生育政策要求联合国停止资金支持》,中华网,2005年6月23日。
    ②“Chinese Women Suffer Under a Brutal System”, the New York Times, Jul.29,1992.
    ③Nicholas Kristof,“Beijing Promises Corruption Fight”, the New York Times, Aug.22,1993.
    ④Ian Burum,“New York...or Singapore? The21stCentury Starts Here”, the New York Times, Feb.16,1996.
    ①《中国的腐败被高估了》,财经国家新闻网,2013年1月25日。
    ②甘剑斌:《政治合法性危机及其解决路径》,《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①孙有中:《解码中国形象——<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中国报道比较(1993-2002》,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165页。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429-430页。
    ②段若鹏:《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③李希光、刘康等:《妖魔化中国的背后》,(台湾)捷幼出版社1996年版,第174页。
    ①“In Rural China, Road to School Is All Uphill”, the New York Times, Dec.3,1990.
    ②“School a Rare Luxury for Rural Chinese Girls”, the New York Times, Nov.1,1999.
    ③“For China’s Rural Milgrants, an Education Wall”, the New York Times, Dec.12,1999.
    ①David L. Paletz,“China in the ‘New York Times’”,载刘康:《国家形象与政治传播》,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9-130页。
    ②Paul Mooney,“The Kids Are Not Alright”, the Newsweek, Dec.3,2001,p.42.参考熊长论:《美国新闻杂志中的中国形象分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3年硕士论文,第52-53页。
    ①《美国:“1%大国”贫富差距史无前例分化加速》,新华网,2011年10月31日。
    ②郭小平:《西方媒体对中国的环境形象建构——以<纽约时报>“气候变化”风险报道(2000-2009)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4期。
    ①《外媒大量报道环境污染影响民众对中国印象》,《环球时报》,2006年6月5日。
    ①徐熊:《美国某些传媒为什么丑化和敌视中国——美国新闻传媒扫描之七(上)》,《新闻界》,1997年第6期。
    ②周庆安、卢朵宝:《西方传媒3·14事件报道的选择框架与意识形态偏见》,《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
    6期。
    ③盛沛林:《警惕“没有硝烟的战争”——西方传媒妖魔化中国的手段及原因剖析》,《当代传播》,2002年第1期。
    ①林丽君:《从<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看中国国家形象的媒介塑造——以2008年三大事件报道为例》,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第15页。
    ②李希光、刘康等:《妖魔化中国的背后》,(台湾)捷幼出版社1996年版,第371页。
    ①何英:《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②Joshua Cooper Ramo, The Beijing Consensus. London: Foreign Policy Centre, p.60,2004.
    ③姜智芹:《傅满洲与陈查理——美国大众文化中的中国形象》,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①[美]理查德·伯恩斯坦、罗斯·芒罗著,隋丽君、张胜平、任美芬译:《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序言》。
    ①郑永年:《中国模式为何让西方不适》,《环球时报》,2008年7月8日。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第205页。
    ③Michael D. Swain,“Don't Demonize China---Rhetoric About Its Military Might Doesn't Reflect Reality”, theWashington Post, May18,1997.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第83、214页。
    ①Robert B. Zoellick,“Whither China From Membership to Responsibility?” Remarks to National Committee onU.S.-China Relations, Sep.21,2005;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Union,“EU-China Closer Partners, GrowingResponsibilities”, Oct.24,2006.转引自牛海彬:《“中国责任论”析论》,《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3期。
    ①金灿荣:《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责任论”中国如何应对?》,中国网,2010年8月23日。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427-42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0页。
    ②《毛泽东哲学批注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210页。
    ③J. Becker,“Communication and Peace--The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Relation between Two Categories inSocial Science”,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1982, vol.19, p.227-240.
    ④《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1097页。
    ⑤王缉思:《美国意识形态的新趋势》,载《美国年鉴200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6页。
    ①刘建飞:《意识形态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地位》,《美国研究》,2001年第2期。
    ②王晓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求是》,2012年第23期。
    ③王晓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求是》,2012年第23期。
    ①戴木才、彭隆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光明日报》,2012年12月8日。
    ②黄士安、戴木才:《如何科学对待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月刊》,2012年第4期。
    ①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修订版),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0页。
    ①亨利·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①约瑟夫·S.奈著,门洪华译:《硬权力与软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②转引自杰里尔·A·罗赛蒂:《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第354页。
    ①塞缪尔·亨廷顿著,李盛平等译:《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②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①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7-8页。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3页。
    ①黄晓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成、特点与完善》,《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9期。
    ①洪涛:《论中美发展模式的比较及其趋势》,《管理学刊》,2010年第1期。
    ②王忠武:《论科学发展观的结构与功能》,《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③俞可平:《“中国模式”:经验与鉴戒》,载俞可平等主编:《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共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④石本惠、张星炜:《“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理论研讨会”综述》,《天府新论》,1996年第5期。
    ①Joshua Cooper Ramo, The Beijing Consensus. London: Foreign Policy Centre,2004.
    ②俞可平:《“中国模式”:经验与鉴戒》,载俞可平等主编:《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③[中]赵启正,[美]约翰·奈斯比特,[奥]多丽丝·奈斯比特:《对话中国模式》,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版,第21页。
    ①田春生:《“华盛顿共识”及其政策评析》,《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②王友明:《新美国模式的历史溯源与基本特征》,《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①[美]吉米·卡特:《将中国妖魔化是错误的》,载牟为民主编:《外国政要眼中的中国》,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②李正国:《国家形象构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③高伟凯:《国家利益:概念的界定及其解读》,《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年第1期。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1页。
    ①肖恩·麦克布赖德:《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年版。
    ①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4页。
    ①康绍邦、宫力等:《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理论》,九州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②《<2010年世界竞争力年鉴>:中国领跑金砖四国》,《中国企业家网》,2010年5月21日。
    ③《社科院报告:中国竞争力升至全球第17名》,中国网,2010年10月25日。
    ④王缉思:《美国霸权与中国崛起》,《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①[美]乔舒亚·库珀·雷默等著:《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46-47页。
    ①《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2011年9月6日。
    ①约瑟夫·S.奈著,门洪华译:《硬权力与软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②李正国:《国家形象构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③肖恩·麦克布赖德:《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年版,第197页。
    ④《八成人认为美国经济糟糕中等家庭收入不及10年前》,《人民日报》,2011年9月15日。
    ①张国庆:《美国需要一个敌人?》,经济观察网,2012年2月15日。
    ①刘继南等:《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②王晨:《抓住难得历史机遇塑造良好国家形象》,人民网,2010年6月1日。
    ③《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4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2-423页。
    ①李好、周岩:《中国文化的生命力》,《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②赵明、赵有田:《论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中州学刊》,1999年第4期。
    ①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7-8页。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75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1-142页。
    ④庞朴:《文化结构与近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
    ②陈章龙、周莉:《价值观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③刘云山:《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建》,2008年第5期。
    ①吴潜涛:《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人民日报》,2007年2月12日。
    ②余贤臣:《论文化生命力》,《贵州日报》,2008年10月3日第2版。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4页。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756页。
    ①甘安顺:《中国文化创新论略(之一)——关于文化与文化创新的思考》,《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②《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93页。
    ③文化生产力既渗透于书籍、音像等物质因子的生产过程中,又包含观念、思想等精神因素的生产力中。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是文化生产力内涵中的重要内容。因此,文化生产力不应只关注精神方面的生产,还应重视文化所依托的物质形态的生产。参考金元浦:《文化生产力与文化产业》,《求是》,2002年第20期。
    ④《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431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3页。
    ①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第135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①刘云山:《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我国文化发展繁荣》,《求是》2009年第1期。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版,第67页。
    ③《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第2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1985年版,第302页。
    ①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②王书道:《现代文化传播与我国文化安全》,《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③叶继海:《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传播力的构建》,《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24期。
    ①刘康:《文化·传媒·全球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5页。
    ②李希光:《软实力与中国梦》,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00页。
    ③肖小惠:《传媒批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9页。
    ①胡鞍钢、张晓群:《中国传媒迅速崛起的实证分析》,《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3期。
    ①[美]约瑟夫·奈著,吴晓辉、钱程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②[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权力与相互依赖(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3页。
    ①[美]约瑟夫·奈著,门洪华译:《硬权力与软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5页。
    ②吴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国际传播战略》,长征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③Joshua Cooper Ramo, Brand China. London: Foreign Policy Centre,2007, p.31.
    ①Eugene D. Jaffe&Israel D. Nebenzahl, National Image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Copenhagen: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1, p.46.
    ②《国人齐心抵制日货反观外国人如何抵制中国货》,21CN财经网,2012年9月14日。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1页。
    ①《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6页。
    ②郑卫平、潘日轩:《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军队现代化建设》,《解放日报》,2005年3月22日。
    ③《军队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三不同》,中国日报网,2003年12月10日。
    ①江泽民:《论国防和军队建设》,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版,第287页。
    ②刘康:《文化·传媒·全球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6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3页。
    ①李正国:《国家形象构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页。
    ①《习近平阐明中国和平发展原则底线》,新华网,2013年1月30日。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5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8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1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8-329页。
    ①李长春:《从“三贴近”入手改进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求是》,2003年第10期。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6页。
    ①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2004年9月2日。
    ②刘建明等:《宣传舆论学大辞典》,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
    ①USIA,“Building America’s Public Diplomacy through a Reformed Structure and Additional Resources: AnnualReport”. US Advisory Commission on Public Diplomacy2002:24.
    ②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新华网,2013年3月24日。
    ①吴玉荣:《传媒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国际形象战略》,《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6期。
    ①Hans N. Tuch, Communicating With the World: U. S. Public Diplomacy Oversea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1990.
    ②张铭清:《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话语权》,载张国祚主编:《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要论选》(第1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444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国政府网,2007年8月30日。
    ①朱力:《突发事件的概念、要素与类型》,《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②薛可、余明阳:《国家形象塑造中的媒体角色——以汶川地震报道为文本》,《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1期。
    ①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第1版),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①管文虎主编:《国家形象论》,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11页。
    ②管文虎:《关于研究中国国际形象问题的几点思考》,《国际论坛》,2007年第5期。
    ①黄靖:《靠什么树立中国国家形象?》,《南风窗》,2011年第4期。
    ①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新华网,2013年3月24日。
    ①E.T.Hall. The Silent Language. New York: Doubleday, p.169,1959.
    ②[美]拉里·A·萨默瓦(Larry A.Samovar),查理德·E·波特(Richard E.Porter)著,闵惠泉、王纬、徐培喜等译:《跨文化传播》(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5页。
    ①段鹏:《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8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3]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4]毛泽东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毛泽东哲学批注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7]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
    [8]毛泽东新闻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9]邓小平文选(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邓小平论新闻宣传[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12]江泽民文选(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3]江泽民.论国防和军队建设[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
    [14]马克思主义著作选编(哲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15]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6]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9]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20]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1]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2]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3]中央宣传部,中央文献研究室.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学习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
    [24]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年鉴(2004)[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
    [25]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Ⅱ[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26]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
    [27]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第1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
    [2]赵启正.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
    [3]赵启正.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的沟通艺术)[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4]花建,马驰等.文化力[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百家出版社,2006.
    [5]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上海科学出版社,1992.
    [6]张骥,刘中民等.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7]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刘康.文化·传媒·全球化[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俞新天.掌握国际关系密钥——文化、软实力与中国对外战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0]童世骏.文化软实力[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8.
    [11]李正国.国家形象构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12]姜智芹.傅满洲与陈查理——美国大众文化中的中国形象[M].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3]杨松芳.美国媒体中的中国文化形象建构[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4]孙有中.解码中国形象——《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中国报道比较(1993-2002)[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15]李希光、刘康等.妖魔化中国的背后[M].台湾:捷幼出版社,1996.
    [16]秦启文、周永康.形象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7]吴友富.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18]管文虎.国家形象论[M].四川: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19]杨伟芬.渗透与互动——广播电视与国际关系[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20]丁磊.国家形象及其对国家间行为的影响[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21]李智.中国国家形象——全球传播时代建构主义的解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22]刘继南.大众传播与国际关系[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23]刘继南、何辉.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4]刘继南.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25]门洪华.中国:软实力方略[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6]何英.美国媒体与中国形象[M].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27]康绍邦、宫力等.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理论[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28]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9]陈章龙、周莉.价值观研究[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0]刘建明.宣传舆论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
    [31]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2]李希光.软实力与中国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33]肖小惠.传媒批评[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34]吴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国际传播战略[M].北京:长征出版社,2001.
    [35]段鹏.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36]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修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7]玛雅.美国的逻辑[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38]王缉思、李晓岗.霸权梦——美国的全球战略[M].福建:鹭江出版社,2000.
    [39]尹朝晖、李留文.和平发展的中国与当代世界[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
    [40]梁守德、李义虎.中国与世界:和平发展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
    [41]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2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1985.
    [42]路易斯·亨金.宪政与权利[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43]黑格尔.小逻辑[M].商务印书馆,1982.
    [44]肖恩·麦克布赖德.多种声音,一个世界[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
    [45][中]赵启正、[美]约翰·奈斯比特、[奥]多丽丝·奈斯比特.对话“中国模式”[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
    [46][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
    [47][美]杰里尔·A·罗赛蒂.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
    [48][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49][美]约瑟夫·S.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0][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51][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2][美]乔舒亚·库珀·雷默等.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53][美]拉里·A·萨默瓦(Larry A.Samovar),查理德·E·波特(Richard E.Porter).跨文化传播(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4][美]阿瑟·亨德森·史密斯.中国人的性格[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
    [55][美]倪维斯著.中国和中国人[M].北京:中华书局,2011.
    [56][美]E.A.罗斯.变化中的中国人[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7][美]T.克里斯托弗·杰斯普森.美国的中国形象(1931-1949)[M].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58][美]哈罗德·伊萨克斯.美国的中国形象[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
    [59][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60][美]理查德·伯恩斯坦、罗斯·芒罗.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61][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修订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62][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63][美]迈克尔·H·亨特.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1]李长春.从“三贴近”入手改进和加强宣传思想工作[J].求是,2003(10).
    [2]刘云山.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J].党建,2008(5).
    [3]刘云山.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我国文化发展繁荣[J].求是,2009(1).
    [4]段若鹏.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5]戴焰军.论思想政治工作“三贴近”[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4(5).
    [6]宋福范.科学发展观与党的建设[J].前线,2006(5).
    [7]王晓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2012(23).
    [8]张颖.奥巴马政府时期《纽约时报》对中国国家形象认知与塑造的文本分析[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1(5).
    [9]王秀丽、韩纲.“中国制造”与国家形象传播——美国主流媒体报道30年内容分析[J].国际新闻界,2010(9).
    [10]黄爱萍、李希光.影响美国媒体如何报道中国的主要因素——对美国媒体如何塑造中国国家形象的分析[J].中国记者,2002(3).
    [11]赵磊.应对美国——塑造我国国家形象的哲学思考[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7).
    [12]明安香.关于国家形象传播的思考[J].对外大传播,2007(9).
    [13]郭军伟.如何看待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J].青年记者,2012年(3).
    [14]李小华.解析“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崩溃论”的神话[J].当代亚太,1999(11).
    [15]张明明.解析“中国威胁论”[J].理论前沿,2003(21).
    [16]牛海彬.“中国责任论”析论[J].现代国际关系,2007(3).
    [17]罗长海.关于形象五层含义的哲学思考[J].社会科学辑刊,2002(3).
    [18]张毓强.国家形象刍议[J].现代传播,2002(2).
    [19]董青岭.国家形象与国际交往刍议[J].国际政治研究,2006(3).
    [20]毕政.五角大楼的武器——从伊拉克战争看美国的媒体及报道[J].中国记者,2003(5).
    [21]韩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战略框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1).
    [22]金国峰.论假象[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
    [23]杨冬云.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与国家软实力[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24]魏宏森、曾国屏.试论系统的整体性原理[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25]单培勇.关于国民素质概念及特征的再探讨[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26]高岸起.论实践的客观性与能动性[J].晋阳学刊,2004(5).
    [27]刘小燕.关于传媒塑造国家形象的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2(2).
    [28]韩瑞霞、曹永荣、徐剑、刘康、吕杰、约翰·奥垂治.差异中的同一:中美文化价值观比较——基于一项对美国民众的大型国际调研[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29]孙有中.国家形象的内涵及其功能[J].国际论坛,2002(3).
    [30]约瑟夫·奈.“软权力”再思索[J].国外社会科学,2006(4).
    [31]周大鸣.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文化精神[J].学术研究,1992(2).
    [32]冯颖红.中华民族向心力及其变化特点[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3).
    [33]陈载舸.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需认清的几个问题[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2).
    [34]詹文都、冯娟.论提升中国对外国家亲和力[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4).
    [35]李倩.国家影响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最直接的表现研究[J].新闻天地(下半月),2010(4).
    [36]廖卫民.是“中国制造”的问题,还是媒体制造的“恐慌”?——海外媒体关于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报道的研究[J].新闻记者,2007(9).
    [37]司国安、苏金远.2006年中国国家形象——基于《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的文本分析[J].新闻知识,2007(5).
    [38]范士明.政治的新闻——美国媒体上的西藏和“西藏问题”[J].太平洋学报,2000(4).
    [39]吴果中、邓双喜.大众媒介与意识形态——关于西方媒体对西藏“3·14”报道的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4).
    [40]甘剑斌.政治合法性危机及其解决路径[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41]郭小平.西方媒体对中国的环境形象建构——以<纽约时报>“气候变化”风险报道(2000-2009)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4).
    [42]徐熊.美国某些传媒为什么丑化和敌视中国——美国新闻传媒扫描之七(上)[J].新闻界,1997(6).
    [43]周庆安、卢朵宝.西方传媒3·14事件报道的选择框架与意识形态偏见[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6).
    [44]盛沛林.警惕“没有硝烟的战争”——西方传媒妖魔化中国的手段及原因剖析[J].当代传播,2002(1).
    [45]王缉思.美国霸权与中国崛起[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5(5).
    [46]孔多丽萨·赖斯.促进美国国家利益[J].战略与管理,2001(3).
    [47]高伟凯.国家利益:概念的界定及其解读[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1).
    [48]田春生.“华盛顿共识”及其政策评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4(5).
    [49]王友明.新美国模式的历史溯源与基本特征[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6).
    [50]石本惠、张星炜.“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理论研讨会”综述[J].天府新论,1996(5).
    [51]黄晓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成、特点与完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9).
    [52]洪涛.论中美发展模式的比较及其趋势[J].管理学刊,2010(1).
    [53]王忠武.论科学发展观的结构与功能[J].重庆社会科学,2005(2).
    [54]刘建飞.意识形态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地位[J].美国研究,2001(2).
    [55]黄士安、戴木才.如何科学对待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J].学习月刊,2012(4).
    [56]佟德志.美国宪法的民主批判[J].政治学研究,2011(3).
    [57]李好、周岩.中国文化的生命力[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4).
    [58]赵明、赵有田.论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J].中州学刊,1999(4).
    [59]庞朴.文化结构与近代中国[J].中国社会科学,1986(5).
    [60]甘安顺.中国文化创新论略(之一)——关于文化与文化创新的思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61]金元浦.文化生产力与文化产业[J].求是,2002(20).
    [62]王书道.现代文化传播与我国文化安全[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2).
    [63]叶继海.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传播力的构建[J].新闻爱好者,2011(24).
    [64]胡鞍钢、张晓群.中国传媒迅速崛起的实证分析[J].战略与管理,2004(3).
    [65]吴玉荣.传媒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国际形象战略[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6).
    [66]朱力.突发事件的概念、要素与类型[J].南京社会科学,2007(11).
    [67]薛可、余明阳.国家形象塑造中的媒体角色——以汶川地震报道为文本[J].国际新闻界,2008(11).
    [68]管文虎.关于研究中国国际形象问题的几点思考[J].国际论坛,2007(5).
    [69]黄靖.靠什么树立中国国家形象?[J].南风窗,2011(4).
    [70]石松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7).
    [71]王珏.权力与声誉—对中国在美国国家形象及其构建的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4).
    [72]申家宁.美国国家利益与美国的中国形象[D].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3(8).
    [73]陈勇.国家利益、意识形态与新闻理念的纠结——1949-2008年《时代》周刊中国报道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0(5).
    [74]魏明.全球信息时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4).
    [75]田炳信.论美国妖魔化中国[D].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3(4).
    [76]季兰.美国报纸中的中国形象:框架中国[D].辽宁大学硕士论文,2011(4).
    [77]刘辉.美国妖魔化中国的建构主义分析[D].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8(4).
    [78]林丽君.从《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看中国国家形象的媒介塑造——以2008年三大事件报道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5).
    [79]刘朋.国家形象的概念:构成、分歧与区隔[A].苏志武、丁俊杰.亚洲传媒研究2008[C].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80]徐小鸽.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国家形象问题[A].刘继南.国际传播——现代传播文集[C].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81]王缉思.美国意识形态的新趋势[A].王缉思.美国年鉴2000[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82]俞可平.“中国模式:”经验与鉴戒[A].俞可平.中国模式与“北京共识”——超越“华盛顿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83]张铭清.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话语权[A].张国祚.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要论选(第1卷)[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84][美]吉米·卡特.将中国妖魔化是错误的[A].牟为民.外国政要眼中的中国[C].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
    [85]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人事司、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事办公室.广电媒体对外传播与国家形象——国家形象对外宣传论文集[C].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
    [1]吴潜涛.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N].人民日报,2007-2-12.
    [2]吴潜涛.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N].人民日报,2013-5-22.
    [3]戴木才、彭隆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2-12-8.
    [4]余贤臣.论文化生命力[N].贵州日报,2008-10-3.
    [5]美国为何紧盯中国知识产权[N].国际先驱导报,2012-4-27.
    [6]外媒大量报道环境污染影响民众对中国印象[N].环球时报,2006-6-5.
    [7]郑永年.中国模式为何让西方不适[N].环球时报,2008-7-8.
    [8]八成人认为美国经济糟糕中等家庭收入不及10年前[N].人民日报,2011-9-15.
    [9]郑卫平、潘日轩.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军队现代化建设[N].解放日报,2005-3-22.
    [10]祝福恩、谢璐妍.“三个倡导”助推“中国梦”[N].光明日报,2013-3-2.
    [1]江泽民.在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讲话[EB/OL].新华网,1999-2-26.
    [2]习近平阐明中国和平发展原则底线[EB/OL].新华网,2013-1-30.
    [3]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EB/OL].新华网,2013-3-24.
    [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EB/OL].中国政府网,2007-8-30.
    [5]王晨.抓住难得历史机遇塑造良好国家形象[EB/OL].人民网,2010-6-1.
    [6]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EB/OL].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2011-9-6.
    [7]网民谴责CNN等境外媒体歪曲西藏打砸抢烧事件[EB/OL].新华网,2008-3-23.
    [8]美指责我计划生育政策要求联合国停止资金支持[EB/OL].中华网,2005-6-23.
    [9]南华早报:中国的产品质量问题被“严重夸大”[EB/OL].中国网,2007-11-2.
    [10]正确认识中美贸易顺差问题[EB/OL].新华网,2010-12-4.
    [11]中国的腐败被高估了[EB/OL].财经国家新闻网,2013-1-25.
    [12]美国:“1%大国”贫富差距史无前例分化加速[EB/OL].新华网,2011-10-31.
    [13]张国庆.美国需要一个敌人?[EB/OL].经济观察网,2012-2-15.
    [14]《2010年世界竞争力年鉴》:中国领跑金砖四国[EB/OL].中国企业家网,2010-5-21.
    [15]社科院报告:中国竞争力升至全球第17名[EB/OL].中国网,2010-10-25.
    [16]金灿荣.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责任论”中国如何应对?[EB/OL].中国网,2010-8-23.
    [17]国人齐心抵制日货反观外国人如何抵制中国货[EB/OL].21CN财经网,2012-9-14.
    [18]军队机械化与信息化建设三不同[EB/OL].中国日报网,2003-12-10.
    [1] Alexander Wendt,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9.
    [2]Chas.W.Freeman, Jr., Arts of Power: Statecraft and Diplomacy. Washington, D.C.:United State Institute of Peace Press,1997.
    [3] David L. Paletz, China in the “New York Times”. Liu Kang, National Image&Government Communication. Shanghai: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Press,2010.
    [4] Eugene D. Jaffe&Israel D. Nebenzahl, National Image and CompetitiveAdvantage. Copenhagen: Copenhagen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1.
    [5] Hans N. Tuch, Communicating With the World: U. S. Public Diplomacy Overseas.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1990.
    [6] Hans J. Morgenthau, Politic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5.
    [7] Joshua Cooper Ramo, The Beijing Consensus. London: Foreign Policy Centre,2004.
    [8] Joshua Cooper Ramo, Brand China. London: Foreign Policy Centre,2007.
    [9] Robert Jarvis, The Logic of Imag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1970.
    [10] Robert A. Dahl, How Democratic Is the American Constitution?,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1.
    [11] Consuelo Cruz, Identity and Persuasion: How Nations Remember Their Pasts andMake Their Futures, in: World Politics,2000, vol.52(3).
    [12] Erik Gartzke&Kristian Skrede Gleditsch, Identity and Conflict: Ties that Bindand Differences that Divide, in: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2006,vol.12(1).
    [13] Ishita Sinha Roy, Worlds Apart: Nation-Branding on the National GeographicChannel, in: Media, Culture&Society,2007, vol.29(4).
    [14] J. Becker, Communication and Peace--The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Relationbetween Two Categories in Social Science, in: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1982,vol.19.
    [15] K. E. Boulding, National Images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s, in: Journal ofConflict Resolution,1959, vol.3(2).
    [16] Ming-Huei Hsieh, Shan-Ling Pan and Rudy Setiono, Product-, Corporate-, andCountry-Image Dimensions and Purchase Behavior: A Multicountry Analysis, in: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004, vol.32(3).
    [17] Ole R. Holsti, The Belief System and National Images: A Case Study, in: Journalof Conflict Resolution,1962, vol.6(3).
    [18] Quincy Wright, Design for a Research Project on International Conflicts and theFactors Causing Their Aggravation or Amelioration, in: Western Political Quarterly,1957, vol.10.
    [19] The Commission on America’s National Interests, America’s National Interests.July2000.
    [20] Xiong Changlun, The Image of China in the U.S. News Magazines: An Analysis.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School of the PLA University of ForeignLanguage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January2003.
    [21]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Union, EU-China Closer Partners, GrowingResponsibilities, Oct.24,2006.
    [22] Chinese Women Suffer Under a Brutal System, New York Times, Jul.29,1992.
    [23] For China’s Rural Milgrants, an Education Wall, New York Times, Dec.12,1999.
    [24] Geithner Slams China's Intellectual Property Policies, Reuters, Sep.23,2011.
    [25] Ian Burum, New York...or Singapore? The21stCentury Starts Here, New YorkTimes, Feb.16,1996.
    [26] In Rural China, Road to School Is All Uphill, New York Times, Dec.3,1990.
    [27] Michael D. Swain, Don't Demonize China---Rhetoric About Its Military MightDoesn't Reflect Reality, Washington Post, May18,1997.
    [28] Nicholas Kristof, Beijing Promises Corruption Fight, New York Times, Aug.22,1993.
    [29] Paul Mooney, The Kids Are Not Alright, the Newsweek, Dec.3,2001.
    [30] Peter S. Goodman&Paul Blustein, China’s Export Engine, Washington Post,Sep.13,2006.
    [31] Robert B. Zoellick, Whither China From Membership to Responsibility?,Remarks to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 Sep.21,2005.
    [32] School a Rare Luxury for Rural Chinese Girls, New York Times, Nov.1,1999.
    [33] USIA, Building America’s Public Diplomacy through a Reformed Structure andAdditional Resources: Annual Report. US Advisory Commission on PublicDiplomacy,2002.
    [34] Pan Zhigao, China’s Image in the New Yok Times: Politic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actors. Henan: Henan University Press,200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