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打击非法移民对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经济社会一体化迅猛发展。与此同时,一些人口压力大的国家,如印度、中国、巴基斯坦等国产生移民的可能性相对来说更大些。而产生移民的原因,既有战乱、灾害、宗教迫害等原因,也有为摆脱贫困、追求美好生活的原因。
     随着国家主权的加强,各国家民族意识的强化,各国的出入境管理机制日趋严密,非法移民问题越来越成为问题。放眼当今世界,国际移民数量呈直线型增加。世界范围内的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现存国际经济秩序加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国际反恐斗争的热烈进行更使得紧缩移民政策的一步步推进。这一系列的原因推动着非法移民的增加趋势,这也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等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如今,非法移民已成为非传统安全中的重要因素,国家国际诸多研究者都纷纷将目光集中于此。有鉴于此,本文认为,以当代非法移民活动为案例,对当代中国非法移民问题及我国政府对非法移民问题的立场、态度、采取的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是一项十分必要而且也是十分迫切的工作。
     本文在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非法移民的概念,继而对国际社会打击非法移民的现状进行了概括和描述,然后依托于相关资料和数据,对我国非法移民的状况进行针对性研究。本文主要将精力集中于对我国非法移民的特征、成因以及造成的危害和打击非法移民活动的难度进行了详细研究,试图在此基础上寻求应对打击非法移民活动的措施。
     本文分析了我国防治非法移民活动存在的问题,且提出了几点建议,即从完善改进出入境的法制建设、建立建设出入境信息的管理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加强综合治理和打击力度、加强国际合作和经济建设等方面入手打击非法移民活动
Since 1980s, globalization is speeding up, a large number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open international market, greatly promote the worldwide economic and social integration. Along with the national sovereignty and national consciousness constantly strengthened, appeared more and strict immigr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illegal immigration and unity as opposing appears. With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began to increase. Because of the existing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increasing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worldwide polariza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international terrorism political needs to further tightening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 series of reasons for immigration policy current world illegal immigrants, increasing trend of national security and social stability in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ave a direct or indirect impact. Illegal immigrants has become an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e focus. In view of this, the author thinks that, in the contemporary illegal immigration, for exampl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illegal immigration a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position of illegal immigrants, attitude and take measures to targeted, is a very necessary but also very urgent work.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tudy of past scholars, from the concept of illegal immigran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crack down on illegal immigration status is described, with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data of China's current status of illegal immigrants, focus on research in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illegal immigrants, causes the damage and in China and to combat illegal immigration in difficulty in detail, on the basis of seeking to crack down on illegal immigration activity for China.
     Based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llegal immigrants activities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rom the perfect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establish the entry-exit ent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mobilize social forces, strengthen comprehensive governance and blow,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such aspects as to combat illegal immigration
引文
[1]杨佳富:中国反偷渡,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年:36
    [2]星野昭吉、刘小林: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变化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81-82。
    [3]洪霞.和平之途一当代世界移民问题与种族关系[M],南京出版社,2006:64。
    [4]但伟.偷渡犯罪比较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4:70-75。
    [5]但伟.偷渡犯罪比较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4:70-75。
    [6]孙琼如,候志阳.中国非法移民问题研究综述[J].人口与经济,2006,(4):61-65。
    [7]黄杰.中国人蛇黑幕一偷私渡大追踪[M].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
    [8]王勇,马文魁.国际移民政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M].武警学院学报,2002,(4):83-84。
    [9]赵海涵.美国移民法案的现状及其展望[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l):53。
    [10]中国警察学会出入境管理专业委员会编.出入境管理论文选(三)[I].群众出版社,2001:159-173。
    [11]中国警察学会出入境管理专业委员会编.出入境管理论文选(三)[I].群众出版社,2001:159-173。
    [12]中国警察学会出入境管理专业委员会编.出入境管理论文选(三)[I].群众出版社,2001:159-173。
    [13]但伟.偷渡犯罪比较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4:35。
    [14]彼得·邝:黑着——在美国的中国非法移民[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56。
    [15]张春.中国反偷渡与美国移民管理[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76。
    [16]程丽香.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偷渡现象探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9):46-48。
    [17]张春.中国反偷渡与美国移民管理[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78。
    [18] Revised Second,翁里,徐公社.国际移民法[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31-50。
    [19]杨佳富:中国反偷渡,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年:42-45。
    [20]范振水:中国护照,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97-99。
    [21]彼得·邝:新唐人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80-81。
    [22]杨佳富:中国反偷渡,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年:33-34。
    23杨佳富:中国反偷渡,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年:81-83。
    [24]杨佳富:中国反偷渡,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年:92-95。
    [25]杨佳富:中国反偷渡,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年:23。
    [26]杨景宇,李飞.治安管理处罚法[M].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145。
    [27]荆长岭:试论妨害出入边境管理犯罪及其防治[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4,(l):38-46。
    [28] 1王铁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29]林胜.非法移民产生机制的研究——以福建个案调查为例[J].青年研究,2002(10):8-18。
    [30]杨佳富:中国反偷渡,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年:53。
    [31]杨佳富:中国反偷渡,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年:53。
    [32]安斌.偷渡犯罪的现状考察及其原因分析[J].犯罪与改造研究,2004,(2):14-17。
    [33]黄润龙.中国的非法移民问题[J].人口与经济,2001,(1):12-22。
    [34]马建文.反偷渡对策研究[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8-13。
    [35]杨佳富:中国反偷渡,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年:31。
    [1]星野昭吉、刘小林: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变化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林姗姗.国际移民的走势比较与动因分析[J].亚太经济2003
    [3]洪霞.和平之途一当代世界移民问题与种族关系[M],南京出版社,2006
    [4]但伟.偷渡犯罪比较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4
    [5]孙琼如,候志阳.中国非法移民问题研究综述[J].人口与经济,2006
    [6]黄杰.中国人蛇黑幕一偷私渡大追踪[M].海峡文艺出版社
    [7]王勇,马文魁.国际移民政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M].武警学院学报,2002
    [8] ]赵海涵.美国移民法案的现状及其展望[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9]中国警察学会出入境管理专业委员会编.出入境管理论文选(三)[I].群众出版社,2001
    [10]中国警察学会出入境管理专业委员会编.出入境管理论文选(三)[I].群众出版社,2001:
    [11]程丽香.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偷渡现象探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
    [12]彼得·邝:黑着——在美国的中国非法移民[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13]张春.中国反偷渡与美国移民管理[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
    [14] Revised Second,翁里,徐公社.国际移民法[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15]杨佳富:中国反偷渡,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年
    [16]范振水:中国护照,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17]杨景宇,李飞.治安管理处罚法[M].中国市场出版社,2005
    [18]马建文.反偷渡对策研究[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19]王铁崖:《国际法》,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20]胡世云:当代中国非法移民及管理措施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9月。
    [21]陈俊梅:我国非法移民问题研究,贵州大学,2007年9月。
    [22]赵风:试论依法管理出入境行为与打击非法移民活动,: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期。
    [23]侯志阳:中国非法移民问题研究综述,人口与经济,2006第4期。
    [24]王卫平:非法移民活动的特点及其对策研究,公安教育,2008第6期。
    [25]贺华锋:福建非法移民与反非法移民,人民公安,2000年第16期。
    [26]黄润龙:中国的非法移民问题,人口与经济,1986年第1期。
    [27]张保平:中国的非法移民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1999年第1期。
    [28]马金旗:世界移民法律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29]彼得邝:黑着——在美国的中国非法移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
    [30]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2]廖正宏:人口迁移,中国台湾三民书局,1996年版。
    [33]杨佳富:中国反偷渡,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34]翁里著:国际移民法理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1年1月版。
    [35]黄润龙:近十年我国大陆海外新移民,:人口与经济,1998年第1期。
    [36]林胜:非法移民一种必须摒弃的社会偏见,:青年研究,2001年第6期。
    [37]叶文振:福建沿海非法移民潮的原因分析,:华人华侨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
    [38]马金旗:世界移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9]马金旗:世界移民法律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版。
    [40]胡世云:当代中国非法移民及其管理措施研--以东部沿海地区非法移民为例,:华东师范大学校刊,2005年9月。
    [41]赵永深:中国非法移民问题及其法律控制,2000年中一加人口国际迁移与双边贸易研讨会交流材料。
    [42]李若建:香港的中国大陆非法移民与非法入境者问题,人口研究,1997年第1期。
    [43]刘杰伟:当前北京市外国人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犯罪情况及打击对策,:北京人民答察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44]文美:美国非法移民现状及对策,公安研究,2002年第9期。
    [45]丁斐平、贾林波、衡晨敏、郑潞:浅析国外移民政策我国打击非法移民的影响,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6期。
    [46]马建文:反非法移民对策研究,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
    [47]赵风,叶友琛:试论依法管理出入境行为与打击非法移民活动,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期。
    [48]罗会钧:浅论国际社会如何应对非法移民问题,文史博览,2006年第4期。
    [49]王春光:流动中的社会网络:温州人在巴黎和北京的行动方式,: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3期。
    [50]马建文:沿海地区非法移民犯罪的特点及对策研究,: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9年第4期。
    [51]林胜:非法移民: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人口与经济,2002年第6期。
    [52]王华斌:非法移民移民大追踪,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第1版。
    [53]丁则民:美国建国以来移民政策的发展变化。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54]林胜:非法移民产生机制研究,青年研究,2002年第10期。
    [55]庄国土:对近20年华人国际移民活动的思考,华侨华人研究,1997年第2期。
    [56]文军《论我国城市劳动力移民的系统生成及其行为选择》,《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57] Strark,Oded,1991,The Migration of Labour, Cambridge:Basil Blackwella U.N.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 The 1998 Revision[J].
    [58] Heureline , P , The Global and Regional Impact of Mortality and Fertility Transition[J].1950-2000.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 1990 U.N.International Migration Policies[C].1995.
    [59] G. J. Borjas. Friends or Stranger: The Impact of Immigration Economy [M].New York: Basic Books, 1990.
    [60] 0. Stark. The Migration of Labor. Oxford: Blackwell,1991.
    [61] Robin Cohen ed, Theories of Migration,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 ted, 1996
    [62] Chistian Joppke, Immigration and the Nation State,Oxford,1999
    [63] The 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2002 [M] . New York: UN Sales Section, 2002.
    [64] G.J.Borjas. Economic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Special Sliver Anniversary Issue, 1989(23).
    [65] Annuska Derks:Combating Trafficking in South-East Asia, prepared for IOM, 20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