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朝鲜次区域经济合作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下,经济区域性合作明显增强。世界经济的发展,如果从经济合作的角度看,已经进入了“区域经济合作的时代”。东北亚是亚洲最重要的地区,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国民生产总值之和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五分之一。从东北亚地区现实经济条件来看,现阶段组建由中国、俄罗斯、蒙古、朝鲜、韩国、日本各国参与的广泛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相当困难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特殊性,决定了该地区经济合作步伐的缓慢。但根据相关国家的经济优势和区位条件等因素,在两个国家相临或相近的地区开展次区域经济合作,则是当前比较现实的选择。现阶段建立中国朝鲜次区域经济合作区是一现实选择,从而作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突破口,发挥其示范效应,通过这种先导作用促进东北亚其他相关国家积极参与该区域经济合作,从而最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标。本文在对中国与朝鲜次区域经济合作可行性进行分析之后认为,中国吉林、辽宁省与朝鲜接壤的东部边境地区可以与朝鲜利用地理上临近的区位优势,在这一区域范围内利用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性,以及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互补性,根据优势互补、平等互利的原则使生产要素在该区域范围内达到合理配置,从而使生产效率提高、经济发展。从经贸、交通、旅游、投资等方面重点分析了中国与朝鲜次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一些有利于中国与朝鲜次区域经济合作开展的对策建议。
Under the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es integration, economical regional cooperation has been obviously enhanced. The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already entered "the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time", if looked from economic cooperation's angle. Northeast Asia is the most important area in Asian, and is one of the quickest areas in the form of the glob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has large population and fruitful resources, and the sum of the gross national product accounts for 1/5 in the total quantity of the world economics. Looking from the reality of current economic condition of the Northeast Asia area, it is quite difficult to set up the widespread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participated by China, Russia, Mongolia, North Korea, South Korea, and Japan at the present stage. 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Northeast Asia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pattern, this local economic cooperation step is very slow. But. based on the factors of country's favorable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position conditions, it is the quite realistic choice for the near or the close area of two countries to carry out the sub-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It is a realistic choice to establish the Chinese North Korea sub-region economic cooperation zone at the present stage. As the Northeast Asia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s breach, it displays its demonstration effect, promotes other related countries in Northeast Asia to participate in this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positively through this kind of leader effect, achieving the regional economies integration finally. Based on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and Korean sub-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the eastern border area on the border of Jilin, Liaoning Province in China and North Korea may use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and the complementariti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natural resource, economic resource and human resources to mak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be enhanced, and the economy be developed in this area,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 enabling the element of production to achieve the reasonable disposition in this area. This paper emphatically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ence of the obstacle factors in sub-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of China and North Korea, from the area of the economic and trade, transportation, travel, and the investment.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of sub-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China and North Korea.
引文
1 张蕴岭主编:《未来10—15年中国在亚太地区面临的国际环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363页。
    2 汤敏:“成长三角区在亚太地区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太平洋学报》,1995(2)。
    3 丁斗:《东亚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5页。
    4 郭焕成,郭来喜主编:《澜沧江下游开发整理与中老缅泰国际经济合作区建设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第168页。
    5 夏禹龙,周建明等主编:《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与中国亚太经济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8~60页。
    6 庞晓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概念及其发展”[J],《地理科学进展》,1997(2)。
    7 庞效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概念及其发展”[J],《地理科学进展》,1997(2)。
    8 刘均胜,次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2005年6月云南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国际会议论文
    9 蔡鹏鸿:“次区域经济合作与东亚国际格局的变动”[J],《世界经济研究》,2003(3)。
    10 赵永利、鲁晓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次区域经济合作”[J],《国际经济合作》,2004(1)。
    11 余炳雕等:“成长三角:理论与实践—图们江与湄公河地区‘成长三角'开发实践的比较,《东北亚论坛》,1999(4)。
    12[新加坡]林华生著:《东盟经济的地壳变动—面向21世纪的次区域经济圈的形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3页。
    13 黄汉民等著:《国际经济合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7页。
    14 丁溪著:《国际经济合作》,中国商务出版社,2008年,第12页。
    15 耿喜梅:“地域经济理论初探”《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期
    16 http://www.5166.com.cn/areaList/231.html 2009年3月15日访问
    17 林今淑著:《中朝经贸合作》,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9页。
    18 李铁立 姜怀宇:“论中国—朝鲜经济合作的战略意义与辽宁省的作用”《辽东学院学报》,2005年1期
    19 来源:外交部网站,驻朝鲜大使刘晓明在金日成综合大学发表主旨演讲http://www.gov.cn/gzdt/2007-11/29/content_819711.htm 2008年9月4日访问
    20 林今淑著:《中朝经贸合作》,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页。
    21 徐长文:“中朝走向贸易合作的近邻”,http://www.sina.com.cn,2006年09月27日
    22 张惠智:“东北振兴过程中的对外开放:中朝合作”,《东北亚论坛》,2007年第5期。
    23 林金淑著:《朝鲜经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页。
    24 范爱军、韩忠先:“朝鲜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探析”,世界经济 http://www.51kj.com.cn/news/
    26 中新网:http://www.cnhubei.com/200510/ca907286.htm 2008年9月4日访问
    27 沈晓丹:“辽宁边境地区与朝鲜经贸合作路径探析”,《对外开放》,2008年第1期。
    28 李玉潭、陈治国:“东北亚地区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与吉林省发展战略”,《东北亚论坛》,2008年第3期。
    29 沈晓丹:“辽宁边境地区与朝鲜经贸合作路径探析”,《对外开放》,2008年第1期。
    30 张惠智:“东北振兴过程中的对外开放:中朝合作”,《东北亚论坛》,2007年第5期。
    3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有关政策及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振兴东北网,2007年3月7日。
    32 范爱军、韩忠先:“朝鲜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探析”,世界经济 http://www.51kj.com.cn/news/
    33 王胜今著:《现代朝鲜经济》,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60页。
    34 辽宁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http://www.lnrkjsw.gov.cn/site/content.asp?id=2029
    35 http://tieba.baidu.com/f?kz=131275183
    36 林今淑著:《中朝经贸合作》,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3页。
    37 韩国统一部,北韩变化动向,http://www.unikorea.go.kr/
    38 李英熏,《南北交易对北韩经济的影响》,韩国银行,2004年。
    39 林今淑著:《中朝经贸合作》,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0页。
    40 东亚经贸新闻2005年8月31日。
    41 金强一:《中朝合作与东北振兴学术会议》,“论开发社会的边界效应”,2008年
    42[韩]李承律著:《东北亚时代的朝鲜族社会》,2007年,第272页。
    43 《人民铁道》报2007-2.12第8版
    44 林金淑著:《朝鲜经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91页。
    45 “图们江区域国家合作开发出现新形势、取得新进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http://www.sdpc.gov.cn
    46 林金淑著:《朝鲜经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58页
    47 郑辽吉:“朝鲜与中韩旅游合作研究”,2007年4月25日,辽宁区域经济,http://www.lnqy.com.cn/news
    48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08年9月3日
    49 张惠智:“东北振兴过程中的对外开放:中朝合作”,《东北亚论坛》,2007年第5期。
    50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经济信息部,朝鲜概况,2008-04-10
    51 林今淑著:《中朝经贸合作》,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0—141页。
    52[韩]李承律著:《东北亚时代的朝鲜族社会》,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第275页。
    53 新华社,国际财经新闻2008年4月24日 http://news.cnfol.com
    54 梁峰等著:《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第152页。
    55 林今淑著:《中朝经贸合作》,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5—146页。
    56[韩]禺京植:《南、北、中经济合作的特征及其对南北的影响》,中国对朝鲜半岛政策与国际合作学术会议论文,中国延吉,2006年9月,第36页。
    57[韩]李承律著:《东北亚时代的朝鲜族社会》,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第47页。
    58 王艳欣,“辽宁与朝鲜半岛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5月中旬刊,第311页
    59 “关于扩大边境旅游促进边疆繁荣的意”,中国机构网2007年12月18日13时25分http://www.chinaorg.cn/zcfg/zcfg/2007-12/18/content_5151427.htm
    60 隋清江,“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图们江地区开发中的作用”,《东北亚论坛》,1998第4期。
    [1]丁斗,《东亚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郭焕成、郭来喜,《澜沧江下游开发整理与中老缅泰国际经济合作区建设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夏禹龙、周建明等,《亚太地区经济合作与中国亚太经济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4]朴承宪,《延边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2005年
    [5]赵永利、鲁晓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次区域经济合作”[J],《国际经济合作》,2004(1)
    [6][新加坡]林华生,《东盟经济的地壳变动—面向21世纪的次区域经济圈的形成》,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
    [7]庞晓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概念及其发展”[J],《地理科学进展》,1997(2)
    [8]李玉潭、陈志恒、殷立春,《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机制创新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9]张蕴岭,《未来10—15年中国在亚太地区面临的国际环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0]林今淑,《中朝经贸合作》,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林金淑,《朝鲜经济》,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12]王胜今,《现代朝鲜经济》,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
    [13][韩]李承律,《东北亚时代的朝鲜族社会》,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
    [14]朴承宪等,《东北振兴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年
    [15]黄汉民等,《国际经济合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
    [16]丁溪,《国际经济合作》,中国商务出版社,2008年
    [17]峰梁等,《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
    [18]罗贞礼著,《边缘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19]逯宇铎等著,《国际贸易》,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20]汤敏,“成长三角区在亚太地区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太平洋学报》,1995(2)
    [21]李铁立、姜怀宇:“论中国—朝鲜经济合作的战略意义与辽宁省的作用”《辽东学院学报》,2005年1期
    [22]蔡鹏鸿,“次区域经济合作与东亚国际格局的变动”[J],《世界经济研究》,2003(3)
    [23]刘均胜,“次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2005年6月云南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国际会议论文
    [24]沈晓丹:“辽宁边境地区与朝鲜经贸合作路径探析”,《对外开放》,2008年第1期
    [25]李玉潭、陈治国:“东北亚地区社会经济环境变化与吉林省发展战略”,《东北亚论坛》,2008年第3期
    [26]张惠智,“东北振兴过程中的对外开放:中朝合作”,《东北亚论坛》,2007年第5期
    [27]余炳雕,“成长三角:理论与实践—图们江与湄公河地区‘成长三角'开发实践的比较,《东北亚论坛》,1999(4)
    [28]金强一,“论开发社会的边界效应”,《中朝合作与东北振兴学术会议》,2008年
    [29]余炳雕,“东北亚区域经济协作的发展趋势、特点及我国的对策”,《东北亚研究》,1995(1)
    [30]范爱军、韩忠先:“朝鲜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探析”,世界经济http://www.51kj.com.cn/news/
    [31]李英熏,《南北交易对北韩经济的影响》,韩国银行,2004年
    [32]郑辽吉,“朝鲜与中韩旅游合作研究”,2007年4月25日,辽宁区域经济,http://www.lnqy.com.cn/news
    [33]辽宁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http://www.lnrkjsw.gov.cn/site/content.asp?id=2029
    [34]韩国统一部,北韩变化动向,http://www.unikorea.go.kr/
    [35]东亚经贸新闻2005年8月31日
    [36][韩]禺京植,《南、北、中经济合作的特征及其对南北的影响》,中国对 朝鲜半岛政策与国际合作学术会议论文,中国延吉,2006年9月
    [37]王艳欣,“辽宁与朝鲜半岛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5月中旬刊
    [38]隋清江,“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图们江地区开发中的作用”,《东北亚论坛》,1998第4期
    [39]汤可可,“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向和路径”,《长三角发展论坛》,2003年第9期
    [40]池瑛,“缔结中朝边境次区域FTA的构想—延边与朝鲜边贸发展现状与展望”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1]李铁立,“边界效应与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42]董藩、郭波,“沿边次区域合作与中国对外经济规划的调整”,《财贸研究》,2004年第4期
    [43]赵艳、红向勇,“辽宁边境地区与朝鲜的经贸合作”,《亚太经济》2007年第2期
    [44]金凤君,“东北亚运输合作:中国与朝鲜半岛陆路交通联系与运输组织战略”,《世界地理研究》,2002年第1期
    [45]李靖宇、范凤,“中国与朝鲜半岛两国经贸合作战略升级的依据认证”,《亚太经济》,2005年第3期
    [46]张慧智,“朝鲜的经济变化与中国的作用”,《亚太经济》,2006年第4期
    [47]李铁立、袁晓勐,“辽宁省边境地区与朝鲜经济贸易合作研究”,《东北亚论坛》,2004年第2期
    [48]李铁立、姜怀宇,“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研究:一个边界效应的介析框架”,《东北亚论坛》,2005年第3期
    [49]王健伟,“东北亚国际运输通道”,《长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50]耿喜梅,“地域经济理论初探”,《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期
    [51]Kim Wonbae.Inter-City Networking Strategy in the Yellow Sea-Region Korea Research Institute for Human Settlements.2000.
    [52]Jin Fengjun.Regional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System for Northeast Asia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the21 st[J]The Journal of Chinese Geography,Vol.10(4):353-359.
    [53]Sohllay,Robert and John P.Gilbert.2001.New Regional Trade Arrangements In Asia Pacific? Washington D.C.IIE.
    [54] C .P. Chandrasekhar and Jayati Ghosh:"Reg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 agreement [J]. Businessilne,Chennai: Jan 20,2004.1.
    
    [55] Carolyn L. Evans. The economics significance of national border effects [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3,(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