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全球化高潮背景下花旗银行和美国政府在华关系比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跨国公司的国籍属性,涉及跨国公司与(作为母国的)民族国家的关系,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跨国公司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问题。本论文对第一次全球化高潮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第二次全球化高潮时期(20世纪末21世纪初)花旗银行和美国政府在华关系进行历史考察和比较研究,进而以小见大力求反映不同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美国跨国公司在国籍属性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美国跨国公司在华活动的特点、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特点以及美国跨国公司和美国政府在华关系的演变。
     本论文认为:
     1、两次全球化高湖背景下,花旗银行的美国国籍属性都没有发生改变。
     第一次全球化高潮背景下花旗银行成为美国政府对华贷款的法定代理人,并积极依附美国政府获取特权和利益。第二次全球化高潮背景下,作为美国跨国公司代表的花旗银行,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母国国籍属性仍然没有改变。花旗银行在中国的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美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深刻烙印。美国政府以各种方式支持花旗银行在海外包括在中国的经营并进行监管。花旗银行的经营活动必须符合美国政府的根本利益,否则就会受到美国政府的制裁。另一方面,花旗银行积极通过“走出去”配置中国资源增强中美关系中美国政府的力量。对于美国政府来说,以花旗银行为代表的跨国公司的海外经营,对于其保持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顶层地位,无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不同全球化高潮背景下花旗银行和美国政府在华关系的表现形式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从昔日的官商勾结到现在的政企(相对)分离。
     第一次全球化高潮背景下花旗银行和美国在华关系更多表现为官商勾结的特点。一方面,第一次全球化高潮时期花旗银行由于当时的中美关系背景积极成为美国政府在华金融政治代言人,通过特权获取利益。另一方面,第一次全球化高潮时期花旗银行海外活动刚刚起步,无论是自身实力还是与英国等资本主义列强银行相比实力较弱,所以对美国政府的依赖性很强。这一时期几乎在每一次在华投资活动中,花旗银行都要借助于美国政府的力量才能获得成功。
     第二次全球化高潮背景下花旗银行和美国在华关系更多表现为政企(相对)分离的特点。尽管花旗银行的国籍属性未变,但第二次全球化高潮时期花旗银行和美国政府在华关系的表现形式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花旗银行为代表的跨国公司展开的全球竞争,已经成为全球化进程中最活跃、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动力量。花旗银行更多通过自身独立的业务活动以及与中国国内银行的合作获得发展。美国政府更多地通过创造良好制度环境促进花旗银行在华发展(从直接干涉到间接调节)。这一时期,花旗银行等美国跨国公司通过制度层面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发言权也在不断增强。
     3、产生这种变迁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全球化时代背景包括中美关系格局的改变.
     两次全球化高潮背景下国际政治经济格局都决定着花旗银行发展的特点。不同时期花旗银行与美国政府在华关系的不同表现反映出世界历史的发展和变化。两次经济全球化都致力于资本等资源的全球配置和全球市场经济体系的构建。区别在于前者作为一个特权体系具有不平等性和不可持续性,在此后的几十年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反弹;而后者建立在对第一次全球化高潮的资本主义体系的扬弃的基础上,更多根据市场化原则和竞争优势进行资源配置,相对第一次全球化高潮具有相对进步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就两次全球化高潮背景下美国对华政策而言,第一次全球化高潮时期美国在门户开放宣言中所要求平等享受的权利,本身就是以不平等地位享受在中国的特权。但美国对华政策中含有其固有的非殖民化思想和最惠国待遇原则。在第二次全球化高潮时期国际制度是美国霸权体系的核心和维持霸权的主要途径。中美关系以战略相互依存为特征,中美发展战略伙伴关系。这一时期,美国对华经济政策主要以倡建自由贸易规则的WTO原则为基础,只要作为世界霸权国家的美国在中美关系中不采用武力或其他超经济手段,强迫、胁迫中国,那么,中美关系就是平等的或是朝平等方向发展的。
     就两次全球化时代背景包括中美关系格局对对花旗银行和美国政府的关系而言,第一次全球化高潮时期由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中美关系事实上的不平等性,美国政府更多把花旗银行当作推行其特权和政策的直接工具,花旗银行更多采用“寻租”手段。两者关系更多类似于一种“父子关系”。而第二次全球化时期随着国际关系格局和中美关系格局的转变以及跨国公司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美国政府和花旗银行的关系更多朝着“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华花旗银行既是一家美国银行,同时也是一家中国的“本土”银行。在中国和平崛起和上海等城市向国际金融中心迈进的征程中,我国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在对花旗银行等外资银行的监管上应充分考虑到这些银行的“双重性”特点,发挥其积极作用。
The nationality attribute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TNCs), which involv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their nation-states (as their home countries),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issue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ics related to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author attempts to reflect the nationality attribute of American TNC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S.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ctivities in Chin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S. government policy toward China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the U.S. government in China by a historical review and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ibank and the U.S. government in China in the first globalization climax (from late 19th century to early 20th century) and the second globalization climax (from late 20th century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main points in this dissertation are like the following:
     1.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wo globalization climaxes, Citibank's U.S. nationality attribute has not changed.
     During the first globalization climax, Citibank became the legal agency of the U.S. government's loans to China and it actively depended on the U.S. government to obtain privileges and interests. During the second globalization climax, Citibank has become a representative of American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whereas its nationality attribute (a developed capitalist country) still has not changed. In its business activities, it is profoundly marked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United States'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interests. U.S. government supports and supervises Citibank's overseas business including that in China in various ways. Citibank's business activities must accord with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U.S. Government, or it will be imposed sanctions against by the U.S.Government.Meanwhile, through " going out" strategy——allocating Chinese resources, Citibankcan reinforce the power of the U.S. government in Sino-American relations. For the U.S. government, overseas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including Citibank undoubtedly play a huge role in maintaining its top-level position in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2.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different globalization climaxes, profound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ibank and the U.S. government in China, as can be demonstrated by changes from the former collusion between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enterprises businessmen to the present (relative) separ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During the first globalization climax,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ibank and the U.S. government in China was presented by collusion between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enterprises businessmen. On the one hand, because of special Sino-US relations at that time, Citibank actively acted as the financial and political spokesmen of the U.S. government and obtained interests by privileges. On the other hand, Citibank just started its overseas activities. Compared to the banks of U.K. and other capitalist countries, Citibank was weaker. So it had a stronger dependence on the U.S. Government. During that period, in almost every investment activities in China, only with the help of the U.S. Government could Citibank succeeded.
     During the second globalization climax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ibank and the U.S. government in China was more presented by separation. Although Citibank's U.S. nationality attribute has not changed, profound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ibank and the U.S. government in China. The global competition launched by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including Citibank has become the most active, the most direct and the most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in globalization. More often than not, Citibank gets development through its own independent activities as well as cooperation with China's domestic banks. In more cases the U.S. government creates a good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to promote Citibank's development in China (from direct interference to indirect regulation). During this period, in institutional level, Citibank and other U.S.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have got louder voice in the decision of U.S. policy toward China.
     3. The fundamental reason for this change lies in different background of two globalization eras, including changes in the pattern of Sino-US relatio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itibank's development have been determined by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pattern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wo globalization climaxes.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world history can be reflected by different manifestation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ibank and the U.S. government in China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Two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re committed to the global allocation of capital and other resourc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lobal market economy system. The difference lies in that the former possessed inequality and sustainability as a privilege system and it was impacted on by two world wars and 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s in the following decades ,while the latter, based on sublation of the capitalist system during the first globalization climax, allocates resources according to market-oriented principle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Consequently the latter is more progressive and more sustainable.
     As far as the U.S. policies toward China in the two globalization climax are concerned, the rights that the U.S. government required to enjoy equally in the Open-door Declaration were privileges which the U.S. government was entitled to in China. However, the U.S. policy toward China contains inherent decolonization ideology and the most-favored-nation principle. During the second globalization Climax, international system is the core of the United States' hegemony system and the main way to maintain its hegemony. Sino-US relation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strategical interdependence, developing strategic partnership. During this period, the U.S. economic policy toward China are based on WTO principles which advocates free trade rules. As long as the U.S. do not use force or other means to duress or threaten China, Sino-US relations will be equal or on the way to being equality.
     In term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background of the two globalization including Sino-US relations patter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ibank and the U.S. government, more often than not, the U.S. government used Citibank as a direct tool to implement its privileges and policies, and in more cases Citibank used "rent-seeking" means. S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was more like "father and son relationship". Whereas,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atter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Sino-US relations and the rising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on the international stag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ibank and the U.S. government is on the way towards a "strategic partnership". In this sense, Citibank is both an American bank and a Chinese "local" one.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peaceful rise and Shanghai's march toward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our government's financial supervisors should take the foreign banks' "dual nature" into account while supervising them so as to bring their positive roles into play.
引文
1 邱嘉锋:《经济全球化与相关概念辨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年第3期。
    2 张世鹏:《什么是全球化》,《欧洲》2001年第1期。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4 蔡仲德:《“全球化”?》,《中流》2001年第4期。
    5 蔡仲德:《“全球化”?》,《中流》2001年第4期。
    6[德]伯恩德·梅:《全球化与新经济:国际经济关系中的老问题与新挑战》,《开放导报》2001年第7期。
    7 张西立:《历史地具体地看待“全球化”》,《真理的追求》2001年第7期。
    8 余志森:《两次全球化高潮比较研究》--从“世界联成一起”到“地球村”,《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月
    9 张丽:《两次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史论坛,www.economy.guoxue.com.
    10 参见宋则行、樊亢主编:《世界经济史》上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8月.
    11 参见宋则行、樊亢主编:《世界经济史》上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8月.
    12 马克思:《资本论--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6页.
    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0页。
    15 U.S.Department of State: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Diplomatic Papers(hereafter cited as FRUS),1899,PP.129-130.
    16 Alfred Dennis:Adventures in American Diplomacy(New York,1928),pp.220-221.
    17 仇华飞:《中美学者对“门户开放”政策研究述评》,《历史教学》2001年第5期.
    18 The American Secretaries of State and Their Diplomacy,Vol.9,p.139.
    19 Owen and Eleaner Lattimore:The Marking of Modern China(New York:W.Norton and Company,1944),p.121.
    20 Owen and Eleaner Lattimore:The Marking of Modern China(New York:W.Norton and Company,1944),p.122.
    21 Owen and Eleaner Lattimore:The Marking of Modern China(New York:W.Norton and Company,1944),p.124.
    22 Owen and Eleaner Lattimore:The Marking of Modern China(New York:W.Norton and Company,1944),p.122.
    23 The American Secretaries of State and Their Diplomacy,Vol.9,pp.329.
    24 赵兰亮:《花旗在华早期贷款方略》,《当代金融家》2007年第1期.
    25 参见宋则行、樊亢主编:《世界经济史》上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8月.
    26 赵兰亮:《花旗在华早期贷款方略》,《当代金融家》2007年第1期.
    27 清代虚银的一种,是海关征收进出口货物税时称量银两的标准.一两约合37.68克.
    28 1900年为农历庚子年.故称“趁子赔款”.
    29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第1001页。
    30 North China Herald,Jan.2,1902.
    31 为拉拢段祺瑞政府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政府同意中国政府1917-1922年间暂不归还“庚子赔款”.所以“庚子赔款”实际上延期至1945年才付完.
    32 丁名楠等著《帝国主义侵华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227页.
    33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05,pp153-154,p155;1907,p174.
    34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1905,pp153-154,p155.
    35[美]威罗贝:《外国人在华特权和利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第84页。
    36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第32页;第二卷下册,第694,254
    37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第32页;第二卷下册,第694,254
    38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第32页;第二卷下册,第694,254
    39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第32页;第二卷下册,第694,254
    40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一卷.第32页;第二卷下册,第694,254
    41 曾友豪:《中国外交史》,商务印书馆1926年,第249-350页.
    42 曾友豪:《中国外交史》,商务印书馆1926年,第249-350页.
    43 参见樊亢、宋则行主编:《外国经济史(近代现代)》第2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
    44 樊亢、宋则行主编:《外国经济史(近代现代)》第2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
    45 Robert Stanley Mayer,The Influence of Frank A·Vanderlip and the National City Bank on American Commerce and Foreign Policy,1910-1920(Garland Publishing,Inc.New York &London,1987),P.92.
    46 Isaac Lippincott,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New York:Appleton-Century-Crofts,1933),P.609,P.21.
    47 吴欢:中山大学硕士论文《花旗银行在旧中国的活动初探》,1996年
    48 吴欢:中山大学硕士论文《花旗银行在旧中国的活动初探》,1996年
    49 赵兰亮:《花旗在华早期贷款方略》,《当代金融家》2007年第1期.
    50 赵兰亮:《花旗在华早期贷款方略》,《当代金融家》2007年第1期.
    51 赵兰亮:《花旗在华早期贷款方略》,《当代金融家》2007年第1期。
    52 赵兰亮:《花旗在华早期贷款方略》,《当代金融家》2007年第1期.
    53 The American Scretaries of State and Their Diplomacy,Vol.9,pp.332-333.
    54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11-1949)》上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第28页.
    55 吴心伯:《金元外交与列强在中国:1909-1913》,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7-28页.
    56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11-1949)》上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第28页.
    57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11-1949)》上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第28页.
    58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1 1-1949)》上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第28页。
    59 吴心伯:《金元外交与列强在中国:1909-1913》,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1页。
    60 吴心伯:《金元外交与列强在中国:1909-1913》,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2页。
    61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编:《美国花旗银行在华史料》。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年版.第87页.
    62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编:《美国花旗银行在华史料》。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年版.第87页。
    63 《金元外交与列强在中国》,第90页.
    64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编:《美国花旗银行在华史料》.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年版。第87页。
    65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11-1949)》上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第28页.
    66 夏良才编:《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32页.
    67 夏良才编:《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32页。
    68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编:《美国花旗银行在华史料》,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年.
    69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编:《美国花旗银行在华史料》,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年.
    70 《花旗银行在中国》,现代历史研究,www.gxsd.com.cn.
    71 Jeffrey Sachs,"International Economics:Unlocking the Mysteries of Globalization",Foreign Policy,Spring 1998.
    72 effrey Sachs,"International Economics:Unlocking the Mysteries of Globalization",Foreign Policy,Spring 1998.
    73 王佐:《电子商务与物流》,《新华文摘》2009年第9期。
    74 陈文敬:《中国对外开放三十年回顾与展望》,《国际贸易》2008年第3期.
    75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1990》,中国网china.com.cn2008年11月11日。
    76 《对外开放迈向新阶段》,国家统计局网站,www.stats.gov.cn2002年9月29日。
    77 参见《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07》,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78 门洪华:《罗马英国美国三大帝国霸权的战略比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2期.
    79 霸权稳定论的主要内容是:霸权带来世界政治经济的稳定,霸主自我牺牲,霸权必衰,霸权丧失导致世界政治经济的不稳定。霸权稳定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首创,后来由罗伯特·吉尔平加以系统完善.
    80 James Shinn,Weaving the Net:Conditional Engagement with China,(New York:Council of Foreign Relations Press,1996)p.173.
    81 刘建飞:《从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看美国对华政策》,《学习时报》2006年12月18日第0002版.
    82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ww.mof.gov.cn2009年3月 31日.
    83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ww.mof.gov.cn2009年3月31日.
    84 宋国友:《从贸易到金融:美国对华经济战略的调整》,《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4期.
    85 宋国友:《从贸易到金融:美国对华经济战略的调整》,《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4期。
    86 宋国友:《从贸易到金融:美国对华经济战略的调整》,《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4期.英文原文来源:U.S.Treasury Department,"Report to Congress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Exchange Rate Policies,May 2006,"p.1.
    87 宋国友:《从贸易到金融:美国对华经济战略的调整》,《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4期.
    88 参见中国发展门户网,www.chinagate.com.cn2008年10月27日。
    89[关]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9页.
    90 资料来源:李志辉主编:《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91 何韧:《花旗银行在亚太地区的跨国经营战略分析》,《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第3期.
    92 《花旗瞄准国内高端网上银行》,《证券时报》2006年8月14日。
    93 《花旗银行的专利武器》,《西部论丛》2005年第3期。
    94 《上海经济报》2003年10月31日。
    95 《花旗参股浦发银行》,《文汇报》,2003年1月3日。
    96 《广发行变脸》,《南方周末》,2006年10月12日。
    97 《花旗入股广发尘埃落定》,《中山日报》2006年12月17日。
    98 《花旗赢取中国银行业最后大蛋糕》,《南方周末》2006年11月23日.
    99 James Shinn,Weaving the Net,Conditional Engagement with China,Council of Foreign Relations Press,New York,1996.
    100 Robert Stanley Mayer,The Influence of Frank A·Vanderlip and the National City Bank on American Commerce andForeign Policy,1910-1920(Garland Publishing,Inc.New York &London,1987),PP.122-123.
    101 《花旗银行简介》,美国商务网(America business sites),www.mgzc.com/infoFile.
    102 王先亭:《花旗银行与“庚子赔款”》,《安徽师大学报》1995年第3期.
    103 Robert Stanley Mayer,The Influence of Frank A·Vanderlip and the National City Bank on American Commerce and Foreign Policy,1910-1920(Garland Publishing,Inc.New York &London,1987),P.125.
    104 《花旗银行简介》,美国商务网(America business sites),www.mgzc.com/infoFile.
    105 《花旗银行简介》,美国商务网(America business sites),www.mgzc.com/infoFile.
    106 刘静:《今日花旗集团》,中国经济信息网,http://www.cei.gov.cn.
    1、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美国花旗银行在华史料》,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年。
    2、[美]戴维·莱因斯多夫等:《美国第一花旗银行》,商务印书馆1976年。
    3、[美]菲利普·L.茨威格著:《沃尔特·瑞斯顿与花旗银行》,海南出版社1999年。
    4、刘逖:《跨国银行与金融深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
    5、袁方:《花旗帝国》,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
    6、彭程:《花旗营销-银行营销的新时代》,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
    7、叶江:《大变局:全球化、冷战与当代政治经济关系》,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年。
    8、叶江:《解读美欧: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美欧关系》,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年。
    9、[美]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
    10、[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
    11、[美]维克托·佩洛著,玖仁译:《美国金融帝国》,世界知识出版社1958年。
    12、复旦大学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研究所:《美国垄断财团》,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13、陆刚,倪嫁民:《金融外交-当代国际金融体系的政治分析》,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
    14 钦本立:《美帝经济侵华史》,上海世界知识出版社1950年。
    15、理查德·T.巴纳特,约翰·卡瓦纳:《跨国企业与世界新秩序》,海南出版社1999年。
    16、龚维敬,甘当善:《美国垄断财团》,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17、许毅:《从百年屈辱到民族复兴--清代外债与洋务运动》,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18、陈宝森:《美国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19、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民国外债档案史料》,档案出版社1990年12月。
    20、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民国历届政府整理外债资料汇编》,1990年12月。
    21、上海市档案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外债史料汇编》,1988年5月。
    22、中国人民总行:《国清代外债史资料(1853-1911)》,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
    23、宓汝成编: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1863-1911)》,中华书局1962年。
    24、阎广耀等: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选编(1842-1918)》,人民出版社1990年。
    25、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人民出版社1955年。
    26、(日)萍叶登:《侵略中国的英美财阀》,三联书店1956年。
    27、[美]肯德著,李抱宏译:《中国铁路发展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
    28、[美]弗雷德里克.V.菲尔德著,吕浦译:《美国参加中国银行团的经过》,商务印书馆1959年。
    29、丁名楠主编:《帝国主义侵华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30、王树槐:《庚子赔款》,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4年。
    3l、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
    32、汪敬虞:《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
    33、《中国近代史研究》第7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8月。
    34、丁名楠主编:《帝国主义侵华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
    35、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外汇与外债问题的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1989年。
    36、萨米尔·阿明:《平等的发展--论外围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商务印书馆1990年。
    37、章开沅等编:《对外经济关系与中国近代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38、诺思著,陈郁、罗华平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
    39、李明银等编著:《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史况》,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年。
    40、曹均伟:《近代中国与利用外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10月。
    4l、彭刚等:《借债、用债、还债:中国对外债务面面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42、罗荣渠、牛大勇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
    43、张志超:《国际债务、经济增长与政策选择》,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5月。
    44、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
    45、D·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46、武寅:《协调外交到自主外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47、唐思宁:《外债系统分析及应用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48、李忠英:《金钱编织的绳索:近代百年外债》,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年。
    49、许毅主编:《清代外债史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7月。
    50、吴心伯:《金元外交与列强在中国(1909-1913)》,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
    51、曹均伟、方小芬:《中国近代利用外资活动》,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
    52、汪敬虞:《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的金融活动》,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
    53、许毅主编:《北洋政府外债与封建复辟》,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54、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梁光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55、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9年人类发展报告:富于人性的全球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
    56、世界银行《2007年全球经济展望》编写组:《2007年全球经济展望:驾驭新一轮全球化的浪潮》,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
    57、韦定广:《世界历史”语境中的人类解放主题:19-21世纪全球化与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
    58、多斯桑托斯.T.:《霸权与反霸权:全球化的局限与地区化进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59、谢康:《超越国界:全球化中的跨国公司》,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
    60、赵静明:《大国崛起之路=A rise of a great country: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广东经济出版社2007年。
    61、丁一凡:《大潮流: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面临的挑战》,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年。
    62、张德修:《大接轨:走向全球化的中国开放型经济》,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
    1、贾淮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性的借款(1913-1917)》,《历史教学》1951年2卷4期。
    2、余绳武:《帝国主义与湖广铁路借款》,《大公报》1956年5月25日。
    3、徐义生:《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期清政府的外债》,《经济研究》1957年4-6期。
    4、杨格:《美帝与庚子赔款》,《羊城晚报》1960年6月20日。
    5、顾岳中:《把侵略说成友谊--美帝利用庚子赔款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文汇报》1964年6月6日。
    6、朱元:《帝国主义勒索的庚子赔款历代反动政府是怎样偿付的?共偿付多少?》,《历史研究》1966年3期。
    7、郑友揆、张仲礼:《历史上外国在华投资的几种方式和经验教训》,《利用外国资金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8、夏良才:《国际银行团和辛亥革命》,《近代史研究》,1982年1期。
    9、黄贤镛:《清末-北洋军阀时期帝国主义对华金融侵略》,《中央财政金融研究》1983年2期。
    10、刘太群:《谈湖广铁路借款的恶债性质》,《国际问题研究》1983年3期。
    11、吴首天:《1927-1937年国民党政府外债政策之研究》,《史学月刊》1984年3期。
    12、扈洪波:《旧中国外债的恶债性质》,《辽宁商专学校》1985年1期。
    13、王善中等:《试论善后大借款》,《中央财金学院学报》1986年3期。
    14、宓汝成:《近代中国外债》,《中国经济史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
    15、李守郡:《试论美国第一次退还庚子赔款》,《历史档案》1987年3期。
    16、曹均伟:《近代利用外资的特点及其历史经验教训》,《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87年5期。
    17、夏良才:《四国新银行团和湖广铁路续借款案》,《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6期。
    18、侯继明:《外国投资和经济现代化(1840-1937)》,《中国近代经济史论著选译》(张仲礼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9月。
    19、滨下武志:《资本主义、殖民地体制的形成和亚洲--19世纪50年代英国银行资本侵入中国的过程》,《中国近代经济史论著选译》(张仲礼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9月。
    20、王方中:《抗战前十年国民党政府借国多少外债》,《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1期。
    21、吴承明:《中国近代经济史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5期。
    22、汪敬虞:《资本、帝国主义国家在近代中国的特权》,《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第10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6月。
    23、俞建国:《清末财政性外债及其对中国自主权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第10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6月。
    24、卢文莹:《近代利用外资及现实意义》,《安徽财经学院学报》1989年第6期。
    25、曹均伟:《清末“借款筑路”及其利弊》,《财经研究》,1990年第2期。
    26、曹均伟:《民初和北洋时期利用外资及其利弊》,《学术月刊》1990年12期。
    27、汪敬虞:《浅谈近代中外经济关系的评价问题》,《近代史研究》1991年 第1期。
    28、曹均伟:《国民党政府的利用外资活动》,《学术月刊》1991年第9期。
    29、王晓华:《国民政府铁路外债整理述略》,《民国档案》1992年2期。
    30、梁义群:《庚子赔款与晚清财政的崩溃》,《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3期。
    31、李建国:《美国退还庚子赔款目的评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1期。
    32、徐锐:《略论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外债问题》,《民国档案》1993年第3期。
    33、吴景平:《评南京国民政府的整理外债政策》,《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6期。
    34、汪敬虞:《十九世纪外国在华金融活动中的银行和洋行》,《历史研究》1994年第1期。
    35、赵兴胜、傅光中:《近代国外对华投资研究述评》,《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3期。
    36、汪敬虞:《列国在华金融活动中的银行与银行团(1895-1927)》,《历史研究》1995年3期。
    37、汪敬虞:《1895-1927年外国在华银行势力的扩张》,《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4期。
    38、陈争平:《1895-1936年中国国际收支与近代化中的资金供给》,《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4期。
    39、王先亭:《花旗银行与“庚子赔款”》,《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5期。
    40、贺水金:《重评“善后大借款”》,《江汉论坛》1995年5期。
    41、马陵合:《论晚清地方外债的阶段性特点》,《安徽师范大学》1996年1期。
    42、刘吕红:《从“五亿美元借款”的使用看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43、孔永松、蔡佳武:《北京国民政府时期铁路外债述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4期44、潘家德:《论晚清政府对外军事借款》,《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
    45、宓汝成:《国际银团与善后借款》,《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4期。
    46、金普森:《北洋外债简论》,《浙江社会科学》1997年1期。
    47、苏黎明等:《六国银行团与“善后大借款”》,《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2期。
    48、马陵合:《论民初关于外债问题的争论》,《史学月刊》1997年2期。
    49、隆武华:《北洋政府外债借新还旧及其经验教训》,《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97年3期。
    50、吴景平:《关于近代中国外债史研究对象的若干思考》,《历史研究》1997年第4期。
    51、宓汝成:《庚子赔款的债务化及其清偿、“退还”和总清算》,《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5期。
    52、许王光:《论袁世凯政府的财政与外债》,《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8年第11期。
    53、余志森:《两次全球化高潮比较研究》--从“世界联成一起”到“地球村”,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月。
    54、《两次世界经济全球化》,张丽,中国经济史论坛,WWW.economy.guoxue.com.
    1.Robert Stanley Mayer,The Influence of Frank A.Vanderlip and the National City Bank on American Commerce and Foreign Policy,1910-1920,Garland Publishing Inc.New York & London,1987.
    2.Harold van B.Cleveland,Thomas F.Huertas,Citibank:1812-1870,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
    3.Peter Starr,Luis Ascui,Citibank:A century in Asia,Continental Sales,2003.
    4.Robert A.Hutchinson,Off the Books:Citibank and the World's Biggest Money Game,Harvester Press,1986.
    5.Robert Gilpin,U.S power and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New York:Basic Books Inc.Publisher,1972.
    6.Coons,A.G,The Foreign Public Debt of China,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30.
    7.Chi-ming Hou,Foreign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1840-1937,Cambridge:Harvard Uniwersity Press,1965.
    8.Greenaway,David,Adjusting to globalization,Blackwell,2005.
    9.Globalization Theory:Approaches and Controversies,Polity Press 2007.
    10.Gilpin,Robert(2000).The Challenge of Global Capitalis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1.Whitman,Marina(1999).New World,New Rules: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American Corporation.Cambridge,Mass:Harvard Business School.
    12.Walzer,Michael.'Governing the Globe',Dissent(fall).(2000).
    13.Galbraith,James and Andrew Wells-Dang(2002).'Is Inequality Decreasing?', Foreign Affairs,81(4).
    14.Barkawi,T.,Globalization and War.Oxford:Rowman and Littlefield,2006.
    15.Clark,I,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16.MeNeill,J.R.and W.H.McNeill(2003).The Human Web:A Bird's-Eye View of World History.New York:Norton.
    17.Roberttson,R.(2003) The Three Waves of Globalization:AHistory of Developing Global Consciousness.London:Zed Press.
    18.Arrighi,G.(1994).The Long Twentieth Century.London:Verso.
    19.Callinieos,A.(2OO3b).The New Mandarins of American Power.Cambridge:Polity.
    20.Chomsky,N.(2OO3).Hegemony or Survival:America's Quest for Global Dominance.London:Hamish Hamilton.
    21.Harvey,D.(2003).The New Imperiali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2.Hopkins,A.D.ed.(2002).Globalization in World History.London:Pimlico.
    23.Albdtton.Robert,Phases of capitalist development:booms,crises,and globalizations,Palgrave,2001.
    24.Goverde,Henri.,Powerin contemporary politics:theories,practices,globalizations,SAGE.2000.
    25,Hamilton,Daniel S.,Deep integration:how transatlantic markets are leading globalization,Centre for European Policy Studies,2005.
    26.De Greiff.Pablo,Global justice and transnational politics:essays on the moral and political challenges of globalization,MIT Press.2002.
    27.The World Bank: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managing the next wave of globalization,2007.
    28.Gills,Globalization and global history.Barry K.Routledge,2006.
    29.Aghion Philippe,Growth,inequality,and globalization:theory,history,and polic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30.O'Rourke,The international trading system,globalization,and history,Kevin H.Edward Elgar,c2005.
    31.Globalization and the myths of free trade:history,theory,and empirical evidence.Routledge.2007.
    32.Kaufman,Joyce P,A concise history of U.S.foreign policy,Rowman & Littlefield,c2006.
    33.OECD,Maddison A.Monitoring the World Economy,1820-1992,1995.
    34.Morris C.T,Adelman I,Comparative Pattern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1850-1914,Baltimore: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8.
    35.Foreman-Peck,James Wheatsheaf,A history of the world economy: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since 1850,1983.
    36.Botti,Timothy J.,Algora Pub,Envy of the world:a history of the U.S.economy & big business,c2006.
    37.Harold G.M.E.Sharpe,History of the U.S.economy since World War Ⅱ,Vatter,c1996.
    38.Arthur A.Arthur A.Goldsmith,Business,government,society: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Goldsmith,c2003.
    39.Keohane,Robert O,After hegemony: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c1984.
    40.Michie,Jonathan,Global instability: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world economic governance,Routledge,1999.
    41.Hoogvelt,Ankie M.M.Macmillan,Globalisation and the postcolonial world:the new political economy of development,1997.
    42.Horie,Tadao,Marx's Capital and one free world:a fundamental reappraisal of his political economy,Macmillan,1991.
    43.Isaak Robert A,Managing world economic change: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Prentice Hall,c2000.
    44.World financial orders:an historical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Langley,Paul,Routledge,2002.
    45.Russo David J.,American history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an interpretation,Praeger,2000.
    46.Young,John W.,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ince 1945:a global history,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47.Armitage,David,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a global histor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7.
    1、花旗银行网址:http://www.citibank.com
    2、花旗集团网址:http://www.citigroup.com
    107 根据美国商务网(America business sites)(www.mgzc.com)、新华网等相关资料整理而成.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