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冲击与浸润下的文学图景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视觉文化的角度切入对世纪之交中国文学的图像化走势进行了考察,以把握在视觉文化时代文学图像化对文学的生存、发展所具有的意义和产生的影响。
     论文共分六个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绪论部分有两个内容。一是视觉文化视角的提出。首先介绍了本论题的研究背景和问题的缘起。消费社会的到来及消费文化的蔓延为视觉文化的兴起提供了温床;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媒介技术的革新、大众传媒的崛起为视觉文化传播提供了媒体平台;人类本能的视觉需求以及视觉欲望的不断攀升为视觉文化的勃兴提供了内在驱力。文学在视觉文化的冲击下遭遇了生存困境,逐渐从中心向边缘退却,文学的图像化成为文学在视觉文化时代谋求生存与发展的一种途径和策略。然后对本文的主要理论概念“视觉文化”、“视觉性”进行了界定。视觉文化是以图像为基本表意符号、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介质、以视觉性为精神内核,与通过理性运思的言文化相较而言的一种通过直观感知的图像文化形态。它既包括静态的图画,也包括动态的影像。视觉性是使物从不可见转为可见的运作的总体性。它既包括看与被看的结构关系,也包括生产看的主体的体制、话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还包括构成看与被看的结构场景的视觉场。最后对视觉文化、视觉文化与文学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阐明了本文研究的意义及方法。二是对视觉文化与言文化、视觉文化与大众文化两对相关理论范畴的辨析。由于表意媒介、审美对象、审美方式的差异导致了视觉文化和言文化各有优长。视觉文化并不排斥言文化,相反,它需要通过言文化来深化其内涵、提升其品味,这为文学与图像的互动提供了理论依据。视觉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既有重合也有差异。从特定场所的视觉艺术到无所不在的大众文化,视觉文化经历了一个由雅到俗的泛化过程,并逐渐消弭雅俗界限。它既包容了一部分高雅的经典视觉艺术作品,也包容了当下以绘本、影视、广告、动漫为代表的大众文化样式。
     第一章,图像文本:文学的图像化趋势。本章基于文学期刊、文学出版以及小说的影视改编三大板块,从表层的物质形态描述文学的图像化趋势。主要表现为,文学积极摄取视觉文化中的视觉性因素:图片、照片、影视来丰富自身。文学期刊注重外观装帧设计、加大图片容量、增设视觉文化栏目。文学出版从专业图文书扩展到学术图文书最后蔓延到纯文学图文类系列丛书的策划出版。小说被改编成影视剧然后热销,小说进入影视文化产业链。除了图像对文学的单面影响之外,图像也为文学提供了新的艺术空间和审美质素,文字与图像、文学与影像艺术之间互动共生。文学对影视、动漫叙事技巧的借鉴使得文学作品呈现出动态的画面感、冲突的美学、奇幻的境界,丰富了文学的叙事技法和审美内蕴,增加了阅读的意趣和快感。当代图文小说中图与文的关系较之传统的“文中插图”发生了深刻变化,“图”一改以往对“文”的辅助、依附地位而与“文”并驾齐驱,以互释的方式共同承担文本叙事,营造出-图互文和复调的审美效果,不仅具有文体创新意义,而且拓展了文学的叙事空间。
     第二章,文本图像:文学的图像化表征。本章基于“新生代”、“70后”、“上海怀旧”三种具体的文学现象,从深层的文化逻辑分析文学的图像化表征。图像文化的感官美学、平面美学、仿真美学对文学形成了潜在的浸润与渗透,从而使文学的审美趣味、精神气质发生悄然移位,文学的世俗化、大众化倾向日益明显。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图像文化以直观感性的画面刺激人的欲望,这种感官美学对文学的渗透,导致了以身体感官、性意识的张扬为表征的欲望叙事在文学中的盛行。以朱文、韩东为代表的“新生代”作家将欲望的微观政治学运用于小说文本,通过本体性身体欲望的张扬对传统伦理道德及价值观实施颠覆和消解。其叙事策略是以“游走”和“体验”的方式来呈示欲望碎片和情绪之流。二是图像文化以蒙太奇画面叙事,时间意识消退、空间意识凸显,历史感丧失,这种平面美学对文学的渗透,导致了以感官碎片的铺陈和时尚元素的拼贴为表征的表象叙事的流行。以卫慧、棉棉为代表的“70后”作家通过虚化“父亲”、魅化“西方”(将西方的生活方式作为效仿和膜拜的对方)的方式造成历史记忆和民族记忆的缺席,同时沉湎于后殖民文化所带来的物质迷醉与感官沉沦。其叙事策略是打碎时间之链、拒绝深度意义,注重物质、感官铺陈的“精神分裂式”(詹姆逊)写作。本体性的身体欲望和符号化的身体欲望是“新生代”和“70后”欲望书写的分野。三是图像文化以失去“原本”的虚幻“类像”带给人“超真实”的体验,这种仿真美学对文学的渗透,导致了以审美幻象营造真实氛围的历史怀旧类虚拟叙事的流行。以程乃珊、陈丹燕为代表的“上海怀旧”书写通过重温、复现三、四十年代的“老上海”历史风貌制造上海的都市“镜像”,以满足新兴中产阶级的文化认同心理和时尚怀旧情绪,从而假借历史怀旧而消费历史。其叙事策略是通过层层筛选和过滤。以亲临现场或以图为证的方式制造“老上海”的审美幻象。
     第三章,图像与权力:文学场域“看”的解析。本章基于“身体写作”、“小资写作”、“美女文学”三种世纪之交的热点现象,对文学场域中种种“看”的行为进行解析,企望深入“图像”背后揭示文学“视觉行为”形成的原因及其在结构文本叙事的瞬间所生发的隐秘机制。本章认为,在文学场域中,性别权力、消费权力、市场权力三种主导权力话都利用图像的“眼球经济效应”大做文章,彼此纠结、缠绕乃至达成共谋。以林白、陈染为代表的“身体写作”力图通过女性意识的张扬逃脱男权文化的藩篱,但男权文化与市场权力、媒介权力达成共谋,利用“男性阅读”、商业篡改等方式将女性形象置于“被看”地位,并对女性作家进行男权文化的意识形态“询唤”使其认同男性的观看主体,因而出现了以卫慧、棉棉、木子美、九丹等为代表的“伪身体写作”,使女性重陷男权文化陷阱。以安妮宝贝为代表的“小资写作”作为“小资话”之一种,经由消费意识形态的引导和大众媒介的引爆而暧昧出场。通过文艺情结、都市情结、西方情结三种情结的书写和优雅、浪漫、感伤三种情绪的渲染,“小资写作”营造了一个温情而忧伤的“小资”世界,勾勒出一种生活在国际化大都市消费前沿的“小资”所特有的“城市感性”,从而满足了“小资”身份认同和个性彰显的心理需求。作为文学与市场合谋的产物,“美女文学”现象从“美女作家”的命名、“美女文学”的写作配方到“美女文学”的包装、炒作等文学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环节都渗透了资本运作的商业逻辑,典型地体现出市场经济背景下文学的嬗变。在上述权力的纠结、共谋下,文学的审美意义被资本逻辑消解并重构:审美经验变成了欲望和快感的张扬,精神符号变成了消费符号对人的控制,文本的超越和批判价值日渐稀薄。
     第四章,图像的限度:读图时代的文学隐忧。本章从文学创作和文学阅读两个方面分析了读图时代的文学隐忧。从文学创作来看,图像时代,大量虚拟电子类像的“超真实”对文学的“艺术真实”构成消解,文化工业的“机械复制”对“文学原创”构成消解,从而使文学创作呈现出真实性和原创性匮乏的隐忧。疏离现实生活和真实情感体验的虚拟、臆想,缺乏个性风格的仿写、复制、拼贴、自我重复等现象在无论主流作家还是青春写手中都日益显现。从文学阅读来看,从纸质媒介到电子媒介的转化使传统的文学阅读者开始分化,读书被读屏、读网所取代,传统文学经典遭到冷落。从文学阅读到视像观看,读图时尚对读者的思维方式、审美趣味、主体地位进行了潜移默化的重塑,快餐文化和浅阅读开始盛行,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被压抑、掠夺而呈钝化之势。
     结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指出,由于视觉文化还是一种正在发展中的文化,文学的图像化也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致使文学在图像化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文-图疏离、扬图抑文的不良倾向,背离了视觉文化精神。为了保证文学在图像社会向更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使文与图之间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审美空间和格局,有必要达成两点共识:一是积极应对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建立全新的文学批评范式和话体系。二是始终坚持文-图互动的视觉文化精神,以文学性的坚守来打破“镜城”的“虚”与“欲”,实现图像文本的审美增殖。
The dissertation investigates the pictorial trend of Chinese Literature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from visual culture perspective in order to hold the influence of the pictorialization of literature on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in the era of visual culture.
     The dissertation has six parts. The following is the main content:
     The introduction shows two subjects. The first subject puts forward the perspective of the visual culture. Firstly, it introduces the academic background of the problem researched. The coming of the consume society and the spread of the consume culture provides the breeding ground for the rise of the visual cultur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 mass media provides a distribution platform for the visual culture's dissemination. Human instinctive visual demand and desire provides internal driving power for the visual culture's development. Literature encounters survival dilemma under shock of the visual culture. After falling off from center to edge, the pictorialization of literature is the strategy to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for literature. Secondly, it points out two key words: "Visual Culture" and "Visuality". Visual Culture is a image culture form compared with the language culture which regards the picture as the basic symbol expressing the meaning, the mass media as the main medium and the visuality as the core. It includes both the static picture and the dynamic image. Visuality is a visual mechanism that makes the things from invisible to visible. It concludes not only structural relation of seeing and being seen but also interaction between system and discourse which produce the subject of viewing and visual field of seeing and being seen as well. Finally, it combs the current situation studied on this proposition and expounding the study method and meaning of this dissertation. The second subject differentiates and analyzes the relevant theory category of visual culture and language culture, visual culture and mass culture. Visual culture is different from language culture, but they are not incompatible. On the contrary, visual culture needs to deepen intension and promote taste by means of language culture. There is something not only in common but also in difference between visual culture and mass culture. Compared with mass culture, the content of visual culture is more abundant. It concludes both classical visual artistic works and some mass culture modes represented by drawing books, movie Tv, advertisement and cartoon. All those show that visual culture has dispelled the demarcation line between elite's cul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research about the "picture text". It has explained the pictorialization of literature materially from three respects of literature periodical, literary publishing and the adaptation from the novels to movies & TV plays. Literature actively absorbs visual factors such as picture, photo, movie TV from visual culture to rich itself. Literature periodical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graphic design of front cover, increase more pictures and set up column about visual culture. In the literary publishing circle, "picture books" are liked by many readers and occupy the half of the market. The novels are adept to movies & TV plays and sell well. It has entered the industry chain of film-television culture. In addition, pictures provide art space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literature. Literary works show dynamic sense of frame, aesthetic of conflict and realm of wonderfulness by means of drawing lessons from narrative skills of film-television and cartoon, which increases reading pleasure and sentimen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illustrated edition", contemporary "picture books" changes relationship between pictures and characters. In the past, pictures were recognized as "assistant" to characters. Now, pictures go side by side with characters .They shoulder the duty of literary narrative commonly, which build the polyphony aesthetic effect of the interaction of "language-picture".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research about the "text picture". It has explained the pictorialization of literature spiritually from three kinds of literary phenomena of "new generation", "the fictions written by the writers bom in 70s stepped" and "nostalgia for shanghai". Image culture stinking the sensory aesthetics, the spatial aesthetics and the simulation aesthetics has a potential and penetrative influence on literary creation. It results in change quietly of aesthetic taste and spiritual temperament of literature. Literature presents more and more popularization and secularization trend. The sensory aesthetic which stimulates people' desire by means of intuitive and perceptual pictures infiltrating into literature has brought prevalence of desire narrative in "new generation". Take Zhu Wen, Han Dong for example, they apply micro-politics of desire to literary creation to overturn and clear up the traditional ethical morals and values by means of stinking inherent body desire. The narrative strategy is to experience stream of emotion and desire through migration. The spatial aesthetic which uses montage to narrate and stresses on space consciousness but desalinates time consciousness infiltrating into literature has brought prevalence of superficiality narrative in "the fictions written by the writers born in 70s stepped". Take Wei Hui, Mian Mian for example, they disenchant "Father" but enchant "West" and indulge in material and sensory stimulation, which lead to absence in historical memory and national memory. "Schizophrenic writing" that breaks the chain of time, rejects deep meaning and pays more attention to describe the material and sensory is its narrative strategy. The simulation aesthetics which brings people super-real feeling by producing many illusive simulations infiltrating into literature has brought prevalence of virtual narrative in "nostalgia for shanghai". Take Cheng Naishan , Chen Danyan for example, they describe the mirror image of city of Shanghai by means of reappearing the style and features of the 1930s-shanghai which to meet the rising bourgeoisie's culture-identity and reminiscent mood. The narrative strategy is that writers arrive at the historical site or use old photos to build scene feeling after selection and filtration.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icture and the power in the literature field. It has analyzed the ways of seeing in Chinese literary field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based on three kinds of literary hot spots of "Body writing", "Petty bourgeoisie writing" and "Beauty writing" in order to reveal Visuality that is hidden in all literary visual behaviors. In literary field, gender power, consume power and market power all makes full use of picture's "eyeball economic effect" to realize their ideological purposes. "Body writing" led by Lin Bai, Chen Ran tries to escape the control of the man right culture by means of showing the feminism consciousness. But the man right culture gets entangled with market power and media power to let the female images keep being seen by means of reading as a man and commercial tamper. Besides, it calls other female writers through ideology in order to make them identify the male as watching subjects. The result of the call is that "pseudo-body writing" represented by Wei Hui, Mian Mian, Mu Zimei and Jiu Dan prevails in the literary circles and women fall in masculine culture trap. "Petty bourgeoisie writing" represented by Anne Baby is guided by consumptive ideology and exploded by mass media and then emerges vaguely. It builds a warm and dolorous "petty bourgeoisie world" by writing three kinds of complexes of literature, city, west and creating three kinds of emotions of elegant, romance, sentiment and describes the spicial "urban sensibility" of petty bourgeoisie who live in the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as well, which meets the petty bourgeoisie's psychological demands of identity and individuality expression. As a collusive product of literature and market, "beauty writing" from naming, writing to packaging and sensationalization permeates business logic and embodies the evolution of the literature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market economy typically. Under the entanglement and conspiracy of powers above mentioned, the aesthetic significance of literature is eliminated and reconstructed by capital logic. Pleasure and desire replace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consumption symbols replace spirit symbols to control people, which makes literature' transcending value and criticism value fade gradually.
     The fourth chapter analyzes the literary secret worries from two aspects of literary writing and literary reading in read-image era. As far as writing is concerned, hyperreality made by virtual electronic simulations deconstructs the artistic reality.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coming from culture industry conflicts with literary original creation. All these result in deficiency of reality and originality. Literature is far away from real life and true feelings, which leads to literary phenomena of imitative writing, copy, collage and self-repetitions prevail not only among main aspect writers but also youth writers. In literature reading, because of transformation from paper medium to electronic medium, traditional literary readers begin to differentiate and reading screen and network replaces reading books and then traditional literary classics are neglected. From reading books to watching visuals, traditional readers' thinking mode, aesthetic taste and subject position are rebuilt, which results in that fast food culture and superficial-reading begin to popularize and readers' creativity and imagination are oppressed and deprived.
     The last part is the review and conclusion. It points out that because the visual culture is a developing culture and the literature pictorialization has been in the researching and starting stage, there is the ill-tendency of pictures deviating from characters or pictures oppressing characters that appears in the process of the literature' image conversion.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in the image society and forming a aesthetic space that there is a favorable interaction between characters and pictures, it must arrive two-point consensus: firstly, we should be positive to cope with the coming of the age of visual culture and establish completely new paradigm and discourse systems of literary criticism. Secondly, we must always not only adhere to the spirit of visual culture that pictures and characters are interactive but also guard securely literariness to breakthrough mirror-city' illusiveness and desire, which can bring the proliferation of aesthetic of picture text.
引文
[1]周宪:《反思视觉文化》,《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2]参见[匈]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第28页,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3]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卷),第899页,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4]参见[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1992年版。
    [1][法]居伊·德波:《景象的社会》,《文化研究》第3辑,第59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2][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154、156页,三联书店1989年版。
    [3][加]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第459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参见[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第453页。三联书店1997年版。
    [5]参见[美]道格拉斯·凯尔纳等:《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第158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6][美]W.J.T·米歇尔:《图像理论》,陈永国、胡文征译,第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美]尼吉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第1、286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英]约翰·伯格:《观看之道》,戴行钺译,第1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美]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第2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第35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转引自周宪:《符号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视觉转向”》,《文艺研究》2001年第3期。
    [1][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什么是视觉文化》,《文化研究》第3辑,第3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2][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第4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3]周宪:《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解放日报》,2004年7月25日。以上观点还散见于他的其他相关论文。
    [4]http://www.bings.cn/design/design_theoretics/20070328/2675_3.htnl孟建:《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上海首届数字艺术节”演讲全文,2002年12月14日。
    [1][美]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王逢振编译,《文学评论》1997年第4期。
    [2][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第34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什么是视觉文化》,《文化研究》第3辑,第11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1]周宪:《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福建论坛》2001年第2期。
    [2]周宪:《反思视觉文化》,《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3]李鸿样:《视觉文化研究:当代视觉文化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第3页,东方出版中心2005年版。
    [4]赵维森:《视觉文化时代人类阅读行为之嬗变》,《学术论坛》2003年第3期。
    [5]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研究的谱系》,《文艺研究》2006年第1期。
    [6][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什么是视觉文化》,《文化研究》第3辑,第5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1]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研究的谱系》,《文艺研究》2006年第1期。
    [1]《福建论坛》2001年第3期由周宪主持,发表了一组“文化的转向:当代传媒与视觉文化”专恿文章;《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发表一组“视觉文化”笔谈文章;《求是学刊》2005年第3期由张晶主持,发表一组“文艺学美学视域中的视觉文化笔谈”文章;《学术月刊》2007年第5期发表一组“视觉文化的基本问题”专题文章:《理论与创作》2008年第1期发表一组“读图热中的冷思考”笔谈文章。
    [2]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研究的谱系》,《文艺研究》2006年第1期。
    [3]周宪:《文化研究的新领域--视觉文化》,《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4]徐沛:《国内视觉文化研究的范式及其特征》,《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5]周宪:《反抗人为的视觉暴力--关于一个视觉文化悖论的思考》,《文艺研究》2000年第5期。
    [6]孙海芳:《视觉文化作用下的文化断裂与困惑》,《中州学刊》2005年第5期。
    [7]梅琼林、陈旭红:《视觉文化转向与身体表达的困境》,《文艺研究》2007年第5期。
    [8]艾晓明:《广告故事与性别--中外广告中的妇女形象》,《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2期。马中红:《视觉文化:广告女性形象的看与被看》,《深圳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9]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郑春泉:《解读月份牌之“美女图像”,《艺术百家》2007年第1期。周宪:《论作为象征符号的封面女郎》,《艺术百家》2006年第3期。
    [1]南帆:《话与影像--书写文化与视觉文化的冲突》,《花城》1995年第2期。
    [2]朱国华:《电影:文学的终结者?》,《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
    [3]参见黄发有:《挂小说的羊头,买剧本的狗肉--影视时代的小说危机(下)》,《文艺争鸣》2004年第2期。
    [1]田春:《图像在文学变革中的应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2]黄柏刚:《图像时代文学的新质融入与发展的可能性探讨》,《茂名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3]高建平:《文学与图像的对立与共生》,《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
    [4]丁莉丽:《视觉文化:言文化的提升形态》,载《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诠释》,第6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肖翠云:《文学的终结论:修辞制造的幻想》,《文艺争鸣》2006年第1期。
    [6]潘智彪、袁敦卫:《读图时代与文学之维》,《晋阳学刊》2005年第6期。
    [7]卫岭:《从文学载体的变化看文学终结论》,《文艺争鸣》2006年第1期。
    [1][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第89页,吉林人们出版社2003年版。
    [2][美]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程巍译,第9页、第17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1]转引自周宪:《符号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视觉转向”》,《文艺研究》2001年第3期。
    [2][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第8页,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审美直觉心理学》,滕守尧、朱疆源译,第5页、第5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伊芙特·皮洛:《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邵牧君译,第53页、第59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版。
    [3][法]皮埃尔·布迪厄:《<区隔:趣味判断的确社会批判力>引言》,朱国华译,第9页,载《文化研究》第四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4][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什么是视觉文化》,《文化研究》第3辑,第6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1][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第20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朱存明:《图腾、图像、仿像--论视觉文化的历史范型》,《文学前沿》2002年第4期。
    [1]王有亮:《图像不可能取代文学》,《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1]邓凯:《1999:文学期刊何去何从》,《中华读书报》1998年10月21日第1版。
    [2]http://www.tydata.com/tq/07042.htm 蒲荔子:《中国文学期刊:遭遇集体困境 仅存几家欢笑》。
    [1]“综合化”即突破文学期刊原有的小说、散文、诗歌、评论的“四大块”的设置,寻求一种更为开阔的办刊方式,加重思想文化方面的色彩。“专门化”即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所有文学期刊都面向所有读者的模式,将读者分成不同的群体,然后针对其中某一种群体的趣味特点,编办一种专门适合他们的杂志。参见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第43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见《现代书刊封面设计精选·前言》,现代出版社2005年版。
    [3]http://zhubian.qikan.com/gbqikan/view_zhubianarticle.asp?id=58主持人:蔡凛立《<北京文学>--篇篇好看,期期精彩》。
    [1]邹大力:《摄影感悟与封面创意》,《小说选刊》2006年第1期“封二”。
    [2]傅小平:《<小说选刊>:在争议中前行》,《文学报》2006年3月30日第2版。
    [3]参见《小说选刊》2006年第2、3期“说话”。
    [1]以上材料引自高姿英:《论世纪之交文学影像化叙事潮》,武汉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中国期刊网博硕士论文数据库。
    [2]王先霈主编:《新世纪中国文学创作若干情况调查》,第251页,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萧元:《文学期刊的生存与我们的对策》,《理论与创作》1999年第4期。
    [1]见《作家杂志》2000年第10期扉页。
    [2]李静:《入世后的文艺期刊:走走望望改改》,《北京日报》2001年11月18日。
    [1]http://cul.book.sina.com.cn/s/2001-09-06/3505.html黄祖康:《<山花>:另辟蹊径》。
    [2]何锐:《文学性与先锋性:纯文学期刊的坚守与追求》,《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6期。
    [3]宗仁发:《文学期刊改版谈》,《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2期。
    [1][加]阿尔维托·曼古埃尔:《阅读史》,吴昌杰译,第121、131、128页,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转引自邱陵编著:《书籍装帧艺术简史》,第55页,黑龙江出版社1984年版。
    [2]郑樵:《通志略·图谱略》,载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下册,第1825页,中华书局1995年版。
    [3]以上材料参见刘辉煌:《“读图时代”溯插图》,《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5月31日第4版。
    [1]林白:《写在前面的话》,《一个人的战争》,第1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Rolangd Barthes,"The Photographic Message",in Susan Sonteg,ed.A Barthes Reader(New York:Hill and Wang,1982.)p204-205.
    [2]李方、盛诗澜:《文学与绘画另类接触--<名家之间>编辑手记》,《中国新闻出板报》2003年7月30日第6版。
    [3]许钧伟:《用最直观的形式做图书--说说“新视觉书坊”》,《编辑学刊》2004年第1期。
    [1]周宪:《“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
    [2]参见周宪:《读图,身体,意识形态》,《文化研究》第3辑,第76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3]参见汪稼明:《图文出版,过犹不及》,《中华读书报》2006年12月11日。
    [4]陈平原:《从左图右史到图文互动--图文书的崛起及其前景》,《学术界》2004年第3期。
    [1]叶延滨:《读图的快乐》,《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8月31日。
    [1]吴昊:《图文本阅读:读图?抑或读文?》,《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1]施战军:《笔记潘军》,《南方文坛》2000年第5期。
    [1]潘军、林舟:《视觉叙事的魅力--关于<独白与手势>的对话》,《南方文坛》2000年第5期。
    [1]梁鸿:《当代文学视野中的“村庄”困境--从阎连科、莫言、李锐小说的地理世界谈起》,《文艺争鸣》2006年第5期。
    [2]卜昌伟:《<太平风物>拼贴历史与现实李锐新作讲述农具变异》,《大河报》2006年11月16日。
    [1]“复调”是与“独自”相对而言的一个概念.原词在希腊中指多种声音,巴赫金通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研究把它提炼成自己理论的核心术.即:“作者意识不把他人意识(即主人公们的意识)变为客体。并且不在他们背后给他们作出最后的定论.作者的意识,感到在自己的旁边或自己的面前存在着平等的他人意识,这些他人意识同作者意识一样,是没有终结,也不可能完成的.”简而言之,复调就是指在一篇小说中有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并存,造成一种多音齐鸣、多杂处的效果。(见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汇释》,第299-300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李锐:《骆以军六问--与李锐对话录》,《太平风物--农具系列小说展览》,第161页,三联书店2006年版。
    [2][美]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题记》,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
    [1]A·克洛克、D·库克:《后现代景观》,见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第11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罗姆:《爱森斯坦论文学与电影》,《电影艺术译丛》1956年第7期。
    [3][法]艾·菲兹利埃:《文学和电影的关系》,《世界电影》1984年第2期。
    [1]李尔葳:《当红巨星--巩俐、张艺谋》,第167页,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
    [2]参见尹鸿:《意义、生产与消费--当代中国电视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现代传播》2001年第5期。
    [3]李建强:《“看电影”为何捧不上上海人的休闲日程》,《电影评介》1997年第4期。
    [1]黄忠顺:《文学影视联姻擦出什么火花?》,《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5月9日。
    [1][美]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第306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
    [2]鲍晓倩:《作家纷纷触电影视,创作心态各不相仿》,《中华读书报》,2003年11月26日。
    [3]李彦:《我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周梅森访谈》,《大众电影》2004年第4期。
    [1]丁杨:《作家“触电”:跨界已成寻常事》,《中华读书报》2005年9月14日。
    [2]鲍晓倩:《作家纷纷触电,影视创作心态各不相仿》,《中华读书报》2003年11月26日。
    [3]http://www.sina.com.cn 2004/02/19 19:09,李菁:《影视:品牌海岩》。
    [4]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第51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
    [1]黄发有:《挂小说的羊头,买剧本的狗肉--影视时代的小说危机》(上),《文艺争鸣》2004年第1期。
    [2]《都梁不愿再与滕文骥合作》,《京华时报》2004年12月21日。
    [3]北塔:《从媚俗到卖俗--谈谈近期影视对文学名著的改编》,《北京日报》2004年4月4日。
    [1]吴小攀、申霞艳:《文学影视“套种”的感觉真好?》,《羊城晚报》2005年7月9日。
    [2]张志雄:《文学影视谁当家》,《中华读书报》2001年7月18日。
    [3]李彦:《我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周梅森访谈》,《大众电影》2004年第4期。
    [4]http://www.southcn.com/ENT/yulefirst/2004.04200127.htm,董彦:《刘震云 莫言 王朔 苏童 北村:让电影给我打工》。
    [5][美]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第306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
    [1]姜小玲、李君娜:《石钟山:文学乃影视之本》,《解放日报》2006年10月23日。
    [2][美]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第5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
    [3]卫岭:《从文学载体的变化看文学终结论》,《文艺争鸣》2006年第1期。
    [1]B·普多夫金:《普多夫金论文选集》,第72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年版。
    [2][美]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第302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
    [1]林舟、齐红:《生命的守望与诗性的飞翔--林白访谈录》,《花城》1996年第3期。
    [2]林白:《玻璃虫:我的电影生涯》,第173-174页,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3]林白:《玻璃虫:我的电影生涯》,第228页,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4]林白:《玻璃虫:我的电影生涯》,第256页,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5]林白:《玻璃虫:我的电影生涯》,第252、223页,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6]参见张洪德:《林白:在感觉叙事中飞翔》,《南方文坛》1997年第3期。
    [1]吴月汕、陈胥:《日本漫画黑市流毒,非法引进暗箱操作》,《出版参考》2001年第7期。
    [2]莫言:《樱桃之远·序》,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3]曹文轩:《喜悦与安慰》,见《幻城·序一》,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4]陈晓明:《别样年华,另类世界》,《文汇报》2003年6月20日第15版。
    [1]曹文轩:《喜悦与安慰》,见《幻城·序一》,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2]《我和我的幻城--郭敬明访谈录》,《幻城》,第247页,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1][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第179页,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2]周宪:《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文艺研究》2005年第3期。
    [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第154页,三联书店1989年版。
    [2][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第182-183页,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3][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第32页、第39-40页,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第6页,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1][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芬·贝斯特:《后现代理论》,第112-113页,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2]林舟:《生命的摆渡》,第248页,海天出版社1998版。
    [3]简平:《你是流氓,谁怕你》,《新民晚报》1996年5月6日。
    [4][英]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第245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第91、90页,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2]陈晓明:《异类的尖叫:断裂与新的符号秩序》,《大家》1999年第5期。
    [1]刘心武、邱华栋:《在多元文学格局中寻找定位》,《上海文学》1995年第8期。
    [2]丁帆、许志英:《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下卷)》,第69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3]郜元宝:《在“断裂”作家“没意思的故事”背后》,《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1期。
    [1]参见[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芬·贝斯特《后现代理论》,第122-123页,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2]葛红兵:《世纪末中国的审美处境--晚生代写作论纲(中)》,《小说评论》1999年第5期。
    [3]汪继芳:《断裂:世纪末的文学事故》,第248页,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4]林舟:《生命的摆渡》,第54、56页,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1]陈思和 王光东 宋明炜:《朱文:低姿态的精神飞翔》,《文艺争鸣》2000年第2期。
    [2]林舟:《从<爱情力学>到<扎根>--韩东作品片论》,《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4期。
    [3]张钧:《小说家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第306-307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张钧:《小说家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第3-20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林舟:《在期待之中期待--朱文访谈录》,《花城》1996年第4期。
    [1][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第86-87页,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1][美]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第418页,三联书店1997年版。
    [2][美]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第292页,三联书店1997年版。
    [3][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第7页,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第69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英]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第8页,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3][美]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第288-292页,三联书店1997年版.
    [1][美]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第473-474页,三联书店1997年版.
    [2]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第143、144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3]黑格尔:《东方世界》,《德国思想家论中国》,第144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杨俊蕾:《“新新人类”文学的精神走向-“七十年代书写”的文化分析》,《求是学刊》2002年第3期。
    [2]杨蔚然:《生于七十年代》,《芙蓉》1997年第1期.
    [3]参见葛红兵:《障碍与认同-当代中国文化问题》.第28页,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1]谢有顺:《<“文学新人类”从书>序》,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
    [1]卫慧:《不是我太另类,而是他们太主流》.《中国青年报》2000年3月20日。
    [2][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消费文化》,转引自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第14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第103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第95页。三联书店1989年版.
    [1]葛红兵:《障碍与认同-当代中国文化问题》,第49页,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2]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第377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第34页,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2][美]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第474页,三联书店1997年版.
    [3]王一川:《文学理论讲演录》,第198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英]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第60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转引自[美]凯尔纳、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判性的质疑》,第152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2][美]贝斯特、科尔纳:《后现代转向》,第127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法]让·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见王逢振主编:《2000年度新译西方文论选》,第63页,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
    [1][法]让·鲍德里亚:《拟象的进程》,见吴琼编:《视觉文化的奇观》,第8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第125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王德胜:《流行.“怀旧”》,《中国青年研究》1998年第2期。
    [1]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第1、2页.三联书店2003年版.
    [2]参见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第5、2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转引自黄梅:《十八世纪的英国女性小说家》,《中华读书报》2002年6月19日。
    [1]程乃珊1946年生于上海,有老上海家族背景,是地道的“老上海后裔”;陈丹燕1958年生于北京。8岁随父母迁居上海,属于“同志后代”;素素1972年生于上海,属于“新人类”,这些作家身份、年龄、经历大异其趣,对上海这座城市的观感应该会有所差异,但是在文本中却体现出惊人的一致。
    [2]王晓明:《从“淮海路”到“梅家桥”》,《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1]郜元宝:《一种新的上海文学的产生-以(慢船去中国)为例》,《文艺争鸣》2004年第1期.
    [2]王安忆《寻找上海》。第22页,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3]孙甘露:《我们的什么“旧”东西》,见《在天花板上跳舞》,第161、131页,文汇出版社1997年版。
    [1]素素:《前世今生·后记》.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2]陈丹燕:见《上海的风花雪月》封底,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3]陈丹燕:《上海的风花雪月·跋》,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4]程乃珊:《上海探戈·前言》,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5]王安忆:《纪实与虚构·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6]陈惠芬:《想象上海的N种方法:20世纪90年代“文学上海”与城市文化身份建构》。第1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第1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陈惠芬:《想象上海的N种方法:20世纪90年代“文学上海”与城市文化身份建构》,第1-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转引自包亚明等:《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象》,第137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第462页,三联书店1997年版。
    [3]关于中产阶级作为一个阶层的崛起的论述可参见萧功秦:《当今中国的白领阶层与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与观念人》,144-145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包亚明、王宏图、朱生坚等:《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像》,第70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齐红、林舟:《王安忆访谈》,《作家》1995年10期.
    [2]王安忆、王雪瑛:《<长恨歌>,不是怀旧》,《新民晚报》2000年10月3日.
    [3]王晓明:《从“淮海路”,到“梅家桥”-从王安忆小说创作的转变谈起》,《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4]张旭东:《上海的意象:城市偶像批判与现代神话的消解》,《文学评论》2002年第5期.
    [1]范景中选编:《艺术与人文科学:贡布里希文选》,第32页,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年版。
    [2][英]约翰·伯格:《观看之道》,戴行钺译,第2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转引自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研究的谱系》,《文艺研究》2006年第1期.
    [4]参见倪伟:《视觉文化、现代性与中国经验》,《学术月刊》2007年第5期。
    [5]转引自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研究的谱系》,《文艺研究》2006年第1期.
    [1][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第133-134页,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第139-142页,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研究的谱系》.《文艺研究》2006年第1期。
    [2]参见[美]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见吴琼编:《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英]约翰·伯格:《观看之道》,戴行钺译,第47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在孙昌建的《杭州美女地图》发表后不久,广州中山大学艾晓明教授组织中文系研究生。以美国女性创造的多媒体艺术创作“真实的女人”为参照,与“杭州美女地图”加以比较,并以《你的凝视击伤了我的脸》为主题发表了一组争论文章,刊登在《作家杂志》2001年第8期上。艾晓明说:“历朝历代,已不知有多少文人在‘美女'话题上引领风骚……我聚焦的的问题是:什么叫美女?谁在定义美女?为什么男性总是把女性置于被看的地位?为什么女性被描述为风景的装饰、或者危险的、欲望的对象?有没有关于女性美的不同定义?”“我之所以要挑起这场争鸣,原因还在于,在中国,小止一家媒体,在别的问题上允满现代精神,惟独在对待女性的态度上不能免俗。”(艾晓明:《你的凝视击伤了我的脸》,《作家杂志》2001年第8期。)评论家李敬泽也支持艾晓明的观点,对于《杭州美女地图》的挨批,他说:“我只能说‘活该'。狎弄、轻簿、自命风流的‘才子气'足中国文人最令人齿冷的传统,这既涉及到男性权力,也暴露着书生们可笑的‘性自大',所以诸如此类的‘图'还是藏着为好。”李敬泽还看到了问题严重的一面,他说“纸上文章只是冰山一角,在每日每时的电视广告里,女性形象就径直等同于物的形象。《杭州美女地图》其实是说了真话:我们的消费社会就足建立在‘看'与‘被看'的关系之上。女士们的战斗正未有穷期。”(李敬泽:《从卡尔曼到声嘶力竭》。《南方周末报》2001年8月31日。)
    3 《春天,女人身体的被看性》,http://yesee.qianlong.com/4010/2003-5-10/229@831810.htm
    [1]参见[奥地利]弗洛伊德;《创作家与白日梦》.见伍蠡甫主编:《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2][美]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见吴琼编:《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第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美]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见吴琼编:《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第9-10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美]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见吴琼编;《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第7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第226页,三联书店1999年版.
    [2][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要译,第156页,三联书店1999年版.
    [3][法]埃莱娜·西苏:《从潜意识场景到历史场景》,《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第23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法]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第189-20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在谈论世纪之交中国文学中的“身体写作”时,有许多研究者将林白、陈染、海男等女性作家与卫慧、棉棉等“美女作家”放在一起谈论.虽然她们都热衷对女性身体、性经验的描写,但其写作动机、写作视角是不一样的。前者是以女性眼光观照身体。是对以男性为主导的市场的有意疏离.而后者则是以男性的视角在观照身体,是对男性眼光宰制下的市场逻辑的有意迎合.将二者放在一起就削弱甚至消解了“身体写作”本来的女性意识和颠覆意义.因此.本文将卫慧、棉棉等女作家排除在“身体写作”之外,而更倾向于将她们称作“美女作家”,这将在本章第三节市场权力中详细论述.不过,必要的时候,还是会以她们作为参照来谈论“身体写作”.
    [1][法]让-克鲁德·考夫曼:《女人的身体,男人的眼光》,谢强译,第199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第475-476、487页,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徐坤:《双调夜行船-90年代的女性写作》,第17页,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美]乔纳森·库勒:《论解构:结构主义之后的理论与批评》,陆扬译,第43、52-53页,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3年版.
    [2][英]伍尔夫:《妇女的职业》,《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第91页,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3]林白:《写在前面的话》,《一个人的战争》,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4][美]马芝安:《中国画家李津》.《荣宝斋》2003年第1期.
    [1]贺玉高、李秀琴:《“身体写作与消费时代的文化症状学术讨论会”综述》,《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2]陈惠芬:《神话的窥破》,见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第453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3]戴锦华:《犹在镜中》,第204页,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4]王千、戴锦华:《女性文学与个人化写作》,《大家》1996年第1期。
    [1]陈榕:《另一些好色的女人》,《信息时报》2004年2月27日.
    [2]康正果:《身体和情欲》,第7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陈染:《放松自己》,《阿尔小屋》.第38页,华艺出版社1998年版.
    [2][法]坡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第99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第1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英]雷蒙·戚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第85页。三联书店2005年版.
    [3]转引自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第2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前言》,第2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韩少功:《冷战后:文学与写作新的处境》,《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3期.
    [2]汪晖:《死火重温》,第7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1]曹林:《中产缺位下的低消费》。《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12月20日.
    [2]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第252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3]曹林:《中产缺位下的低消费》,《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12月20日。
    [4]无忌妹妹:《成群结队的。小资”》。《三联生活周刊》2001年第18-19期(合刊).
    [1]以上材料来自郑坚;《吊诡的新人-新文学中的小赉产阶级形象研究》,第295-297页.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2]李静;《入世后的文艺期刊》。《北京日报》 2001年11月18日.
    [1]李政亮:《平面媒体的社会身分想象与“舆论导向”的达成》,来自“世纪中国”网站,2003年6月13日发表.
    [2]参见朱大可、张闳主编:《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229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安妮宝贝:《城市情结.八月未央》,第133页,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
    [2]萧字:《李欧梵-不小心成了小资偶像》,《新周刊》2004年1月30日.
    [1]郑坚:《吊诡的新人-新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形象研究》,第309页,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2][德]齐臭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第72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1]索尔斯坦·维布伦:《夸示性消费》,见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第1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2003年版.
    [2]郑国庆:《安妮宝贝、“小资”文化与文学场域的变化》,《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6期.
    [3]罗洛.梅:《爱与意志》,第329页。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版.
    [1]贺绍俊:《都市化与文学时尚化》,《小说评论》2004年第1期。
    [1][英]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第6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2]南帆:《全球化与想象的可能性》,《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
    [3][法]罗贝尔·埃斯皮卡:《文学社会学》,第57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王朔:《我是王朔》,第55页,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版。
    [1]参见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第77-97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南帆:《膨胀的“泡沫文学”》,《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3期。
    [1]黄书泉:《文学转型与小说嬗变》,第87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施诺:《掌中书以小搏大》,《中华读书报》1999年7月7日.
    [3]邢晓芳;《一批年轻女作家崭露头角》,《文汇报》1998年5月21日.
    [1]赵波:《做女人容易,做女作家更容易》,《海上文坛》1999年第6期。
    [2]黄书泉:《文学转型与小说嬗变》。第57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参见安波舜:《“布老虎”的创作理念与追求-关于后新时期的小说实践与思考》,《南方文坛》1997年第4期。
    [1]邵燕君:《“美女文学”现象研究》,第6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宗仁发、施战军、李敬泽:《关于“七十年代人”的对话》,《南方文坛》1998年第6期。
    [2]参见《走进搜狐聊天室》,《天津青年报·阳光周刊》2001年11月4日。
    [3]以上材料参见邵燕君:《“美女文学”现象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参见宗仁发、施战军、李敬泽:《被遮蔽的“70年代人”》,《南方文坛》2000年第4期.魏心宏:《为什么叫他们“七十年代以后”(代后记)》,《七十年代以后小说选·纸戒指》,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第194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第99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倪伟:《论“七十年代后”的城市“另类”写作》,《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
    [3]倪伟:《论“七十年代后”的城市“另类”写作》.《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
    [1]周沽茹:《你疼吗·飞》,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2]椭棉:《礼物》,《作家》1998年第7期。
    [3]邵燕君:《美女文学”现象研究》,第17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魏心宏:《为什么叫他们“七十年代以后”(代后记)》,《七十年代以后小说选.纸戒指》。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2]宗仁发、施战军、李敬泽:《关于“七十年代人”的对话》,《南方文坛》1998年第6期.
    [3]邢晓芳:《一批年轻女作家崭露头角》。《文汇报》1998年5月21日。
    [1]邵燕君;《“美女文学”现象研究》.第9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宗仁发、施战军、李敬泽:《被遮蔽的“70年代人”》,《南方文坛》2000年第4期.
    [1][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等译。第5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转引自《文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第764页,春风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1]董学文、张永刚:《文学真实的范畴厘定和价值探徽》,《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1]陈晓明:《仿真的年代:超现实文学流变与文化想象》,第19、20页,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陶东风:《中国文学已经进入装神弄鬼时代?-由“玄幻小说“引发的一点联想》。《当代文坛》2006年第5期。
    [2]莫亩:《樱桃之远·序言》,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3]张悦然vs七月人:《<十爱>一爱》,《那么红,青春作家的自白》。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版.
    [4]邵燕君:《“美女文学,,现象研究》.第118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肖鹰:《真实的可能与狂想的虚假-评阎连科<受活>》。《南方文坛》2005年第2期.
    [1]李陀、阎连科:《<受活>:超现实写作的重要尝试-李陀与阎连科对话录》,《读书》2004年第3期。
    [2]阎连科:《受活·后记》,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参见张浩文:《去隔与贴近-当前农村题材文学创作的问题与应对》,《文学报》 2006年6月1日。
    [2]饯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第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马相武:《当前创作的原创性问题》,《光明日报》2006年12月27日。
    [2]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汇释》,第605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转引自姚文放:《文化工业: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2期。
    [4]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汇释》。第605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见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第28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2]诺斯诺普·弗莱;《原型批评:神话理论》,见叶舒宪编选:《神话-原型批评》,第170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第451页,三联书店1997年版.
    [4]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第453页,三联书店1997年版.。Parody”在原文中被译为“摹仿”,通常情况下我们将其译为“戏仿”,为免引起歧义,在本引文中,笔者认为改译为“戏仿”更合适。
    [1]转引自林元富:《后现代戏仿:自恋式的作业?-关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理论的一些争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2]陈晓明:《枯竭中再生-当代文学原创性笔谈.引言》,《长城》2007年第6期.
    [1]雷达:《当前文学创作症候分析》。《光明日报》 2006年7月5日.
    [2]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第450页,三联书店1997年版.
    [1]周冰心:《仿写时代:文本与影像的互文现象-以方方和戴来的创作为例》,《文艺争鸣》2004年第3期
    [1]雷达:《当前文学创作症候分析》,《光明日报》2006年7月5日.
    [1]周冰心:《想象力缺失:中国当代文学面临的窘境-论当下中国文学的虚构危机》,《南方文坛》2003年第6期。
    [1]本雅明:《讲故事的人》,见陈永国等编:《本雅明文选》,第29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http://www.chinapublish.com.cn,来自中国出版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 网络阅读率大幅增长》。
    [3]赵抗卫:《文学作品与现代传媒》,《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第5期。
    [4]http://www.chinapubish.com.cn,来自中国出版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 网络阅读率大幅增长》。
    [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154页,三联书店1989年版。
    [2][美]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不会继续存在吗?》,《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1]舒也:《媒体的视觉化转型》。《福建论坛》2001年第3期.
    [2][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第182-183页,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3]杨小彦:《话说读图时代》,《天涯》2001年第1期.
    [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第167页,三联书店1989年版.
    [2]李浩:《图像时代,谁还在阅读文学经典?-“狼来了”的焦虑与反思》,《北京日报》2006年8月1同第14版。
    [1]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第89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杨学是:《读图时代的文学与图-以(女贞汤)为个案》。《当代文坛》2004年第2期。
    [1][法]罗贝尔·埃斯卡皮:《文艺社会学》,第95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刘索拉:《女贞汤.出版前言》,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1]参见杨学是:《读图时代的文学与图-以(女贞汤)为个案》,《当代文坛》2004年第2期。
    [1][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第116页,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2]彭亚非:《图像社会与文学的未来》,《文学评论》2003年5期。
    [1]金惠敏:《图像增殖与文学的当前危机》,《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5期。
    [2][英]A·J·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荀春生等译,第166页。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舨。
    [3][美]舒尔茨、田纳本、劳特朋,《整合营销传播》,第33页,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周宪:《读书时代的“图文”战争》。《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
    [2][美]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国荣译,《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1]米尔佐夫:《什么是视觉文化?》。王有亮译,见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3辑,第4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2]周宪:《“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
    [斯]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法]W·J·T·米歇尔:《图像理论》,陈永国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英]马尔科姆·巴纳德:《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常宁生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大:《视觉文化导论》,倪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英]理查德·豪厄尔斯:《视觉文化》,葛红兵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英]约翰·伯格:《观看之道》,戴行钺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英]约翰·伯格:《视觉艺术鉴赏》,戴行钺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匈]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何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美]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邵牧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
    [法]马塞尔·马尔丹:《电影作为言》,吴岳添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英]欧纳斯特·林格伦:《论电影艺术》,何力等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
    [美]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祁阿红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美]罗伯特·休斯:<新艺术的震撼》,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版。
    [美]保罗·梅萨里:《视觉说服:形象在广告中的作用》,王波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美]保罗·M·莱斯特:《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霍文利等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美]卡罗琳·凯奇:《杂志封面女郎-美国大众媒介中视觉刻板形象的起源》,曾妮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王东亮等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
    [法]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美]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澳]约翰·多克:《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吴松江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德]彼德·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毛怡缸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英]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桂万先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约翰·菲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美]理查德·凯勒·西蒙:《垃圾文化-通俗文化与伟大传统》。关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英]西莉亚·卢瑞:《消费文化》,张萍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德]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德]瓦尔特·本雅明:《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胡不适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转向》,陈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阿瑟·阿萨·伯格:《通俗文化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姚嫒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赛佛林等:《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董洪川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法]罗贝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于沛选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年版。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顾爱彬等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芬]尤卡格·罗瑙:《趣味社会学》,向建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英]乔安妮·恩特维斯特尔:《时髦的身体-时尚、衣着和现代社会理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泰勒·考恩:《商业文化礼赞》,严忠志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腾守尧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视觉艺术心理学》,腾守尧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译林出版社2001。
    [加]阿尔维托·曼古埃尔:<阅读史》,昊昌杰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法]J·J·德卢西奥-迈耶:《视觉美学》,李玮等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美]卡洛琳·M·布鲁墨:《视觉原理》,张功钤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英]格列高里:<视觉心理学》,彭聃龄等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瑞]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吴琼编:《视觉文化的奇观:视觉文化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吴琼编:《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吴琼、杜予编:《形象的修辞:广告与当代社会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吴琼、杜予编:《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孟建、[德]Srefan Friedrich主编:《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诠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鸿祥:《视觉文化研究-当代视觉文化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东方出版中心2005年版。
    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3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王岳川主编:《媒介哲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胡智锋主编:《影视文化前沿-“转型期”大众审美文化透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陈犀禾选编:《电影改编理论问题》,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版。
    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李幼蒸:《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俞吾金等著:《现代性现象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对话》,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三联书店1997年版。
    包亚明主编:《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包亚明主编:《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陆扬等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谢少波、王逢振编:《文化研究访谈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逢振主编:《网络幽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王逢振主编:《视觉潜意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王逢振主编:《电视与权力》,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李宏图选编:《表象的叙述-新社会文化史》,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金元浦主编:《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余虹等主编:《问题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理论批评术汇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导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许文郁:《解构影视幻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贾磊磊:《影像的传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郑也夫:《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高小康:《时尚与形象文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年。
    王杰、廖国伟等著:《艺术与审美的当代形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肖鹰:《形象与生存-审美时代的文化理论》,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论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化与现代性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盘剑:《选择互动与整合-海派文化境中的电影及其与文学的关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程文超:《新时期文学的叙事转型与文学思潮》,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修订版)(上下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
    陈晓明:《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曹文轩:《二十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
    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陈晓明:《仿真的年代:超现实主义文学流变与文化想象》,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林舟:《生命的摆渡-中国当代作家访谈录》,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张钧:《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丁帆、许志英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上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王一川:《文学理论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葛红兵:《障碍与认同-当代中国文化问题》,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葛红兵、宋耕:《身体政治》,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金元浦:《叩问仿真年代》,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年版。
    黄发有:《准个体时代的写作: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小说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黄发有:《媒体制造》,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祁述裕:《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文学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黄书泉:《文学转型与小说嬗变》,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邵燕君:《美女文学现象研究-从“70后”到“80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赵静蓉:《抵达生命的底色-老照片现象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陈霖:《文学空间的裂变与转型-大众传播与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郑崇选:《镜中之舞-当代消费文化境中的文学叙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贺仲明:《中国心像-20世纪末作家文化心态考察》,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金惠敏:《媒介的后果-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杜书瀛:《文学会消亡吗?-学术前沿沉思录》,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徐俊西主编:《世纪末的中国文坛》,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齐振海、贾红莲:《21世纪中国文化走向-市场经济与文化建设的哲学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徐坤:《双调夜行船-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王绯:《画在沙滩上的面孔-九十年代一世纪末文学的报告》,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艾云:《用身体思想》,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包亚明:《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象》,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陈惠芬:《想象上海的N种方法-20世纪90年代“文学上海”与城市文化身份建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王宏图:《都市叙事和欲望书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王进:《魅影下的“上海”书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郑坚:《吊诡的新人-新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形象研究》,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朱大可、张闳主编:《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第一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朱大可、张闳主编:《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第二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朱大可、张闳主编:《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第三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白烨主编:(2003年中国文情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白烨主编:《中国文情报告(2004-200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白烨主编:《中国文情报告(2005-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白烨主编:《中国文情报告(2006-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人民文学》、《收获》、《山花》、《十月》、《花城》、《作家》、《当代》、《上海文学》、《北京文学》、《大家》、《芙蓉》、《天涯》、《钟山》、《长城》、《黄河》、《小说界》、《时代文学》、《青年文学》、《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共20种)
    程绍武主编:《新生代作家小说精品》(3卷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
    李师东主编:《新生代小说系列》(8卷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
    王干主编:《新状态小说文库》(5卷本),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
    陈晓明主编:《晚生代丛书》(10卷本),华艺出版社1995年、1996年版。
    陈染:《陈染文集》(四卷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潘军:《潘军文集》(四卷本),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朱文:《什么是垃圾什么是爱》(长篇小说),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朱文:《达马的气》(小说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韩东:《明亮的疤痕》(小说集),华艺出版社2005年版。
    邱华栋:《哭泣游戏》,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邱华栋:《城市战车》,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
    海男:《像幽灵一样飞》(小说集),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海男:《疯狂的石榴树》(小说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林白:《回廊之椅》(小说集),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林白:《大声哭泣》(小说集),江苏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长篇小说),长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林白:《说吧,房间》(长篇小说),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张曼:《我想说爱》,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卫慧:《蝴蝶的尖叫》(小说集),湖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卫慧:《像卫慧那样疯狂》(小说集),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
    卫慧:《上海宝贝》(长篇小说),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卫慧:《水中的处女》(小说集),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卫慧:《我的禅》(长篇小说)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棉棉:《啦啦啦》(小说集),香港新世纪出版社1997年版。
    棉棉:《糖》(长篇小说),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版。
    棉棉:《每个好孩子都有糖吃》(小说集),花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棉棉:《盐酸情人》(小说集),上海三联出版社2000年版。
    棉棉:《社交舞》(小说集),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02年版。
    棉棉:《熊猫》(长篇小说),群言出版社2004年版。
    棉棉:《白色在白色之上》(小说集),群言出版社2005年版。
    周洁茹:《我们干点什么吧》(小说集),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
    周洁茹:《小妖的网》(长篇小说),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周洁茹:《你疼吗》(小说集),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周洁茹:《长袖善舞》(小说集),华文出版社2000年版。
    朱文颖:《高跟鞋》(长篇小说),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朱文颖:《水姻缘》(长篇小说),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朱文颖;《禁欲时代》(小说集),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朱文颖:《戴女士与蓝》(长篇小说),作家出版社2004年版。
    魏微:《情感一种》(小说集),对外翻译出版社2000年版。
    魏微:《到远方去》(小说集),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魏微:《流年》(长篇小说),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魏微:《拐弯的夏天》(长篇小说),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戴来:《要么进来,要么出去》(小说集),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戴来:《练习生活练习爱》(长篇小说),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
    戴来:《亮了一下》(小说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戴来:《甲乙丙丁》(长篇小说),作家出版社2004年版。
    金仁顺:《爱情冷气流》(小说集),珠海出版社1999年版。
    韩寒:《韩寒五年文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
    李傻傻:《李傻傻三年文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
    春树:《春树四年文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
    张悦然:《水仙已乘鲤鱼去》(长篇小说),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
    张悦然:《十爱》(小说集),作家出版社2004年版。
    张悦然:《葵花走失在1890)(小说集),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
    张悦然:《樱桃之远》(长篇小说),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郭敬明:《幻城》(长篇小说),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长篇小说),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郭敬明:《左手倒影右手年华》(长篇小说),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张佳玮:《倾城》(长篇小说),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孙容:《草样年华》(长篇小说),远方出版2004年版。
    1、上海学林出版社推出的“新视觉书坊”丛书,出版了著名作家的图文本散文随笔集。
    第一辑(2000年):冯骥才《手下留情-现代都市文化的忧患》(2000)、肖复兴《音乐笔记》、周涛《山河判断-大西北札记》。
    第二辑(2001年):张承志《鞍与笔的影子》、肖关鸿《诱惑与冲突-关于艺术与女性的札记》、王小慧《我的视觉日记-旅德生活十五年》。
    第三辑(2001年):王安忆《寻找上海》、张炜《远逝的风景-读域外画家》、海男:《边疆灵魂书》。
    第四辑(2002年):程乃珊《上海探戈》、祖慰《超越生死的艺术对话.雕塑人师杨英风VS 米开朗基罗和毕加索》、白桦《如梦岁月》。
    2003年:吴亮《没有名字的城市》、孙甘露《上海的时间玩偶》。
    2004年:吴若增《晴空里的一只大鸟》、尤今<伤心的水》、
    2005年:赵玫《遥远而切近的记忆》、虹影《萧邦的左手》。
    2007年:李国文《文人的风骨》、陈忠实《我的关中,我的原》、顾艳《一个人的岁月》。
    2、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推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丛书。该丛书收录名家散文十六种。包括鲁迅、林堂、周作人、朱自清、冰心、梁实秋、秦牧、杨朔、孙犁、汪曾祺、冯骥才、李国文、周涛、余秋雨、张承志、贾平凹。每册辅以反映其人生历程的珍贵照片若干幅。
    3、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推出“容华丛书-中国文学大奖获奖女作家散文卷”。共6本 该丛书包括:舒婷《心烟·秋天的情绪》、斯好《睁着眼睛的梦》、毕淑敏《世上可真有一见钟情》、赵玫《戴着镣铐的舞蹈》、梅洁《一只苹果的忧伤》、素素《张望天上那朵玫瑰》。
    4、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推出“简朴生活丛书”。共3本该丛书包括:王安忆《街灯底下》、迟子建《我的世界下雪了》、张炜《我选择,我向往》。
    5、余秋雨:《从都江堰到岳麓山.余秋雨眼里的中国文化》(彩图本),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
    6、余秋雨:《跟随余秋雨的脚步》系列丛书(彩图本),希望出版社2004年。
    7、昆仑出版社2001年推出“话里画外”系列丛书。共3本该丛书包括:阿成《影子的呓》、聂鑫森《阑干拍遍》、何立伟《稿纸上的蝴蝶》。
    8、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推出“书画缘”丛书。共3本该丛书包括:韩静霆《文心与画胆》、吴冠中《画里画外》、冯骥才《心灵的水墨》。
    9、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推出“深呼吸散文丛书”。共8本该丛书包括:庞培的《旅馆-异乡人的床榻》、《阿炳-黑暗中的晕眩》、祝勇的<遗址-废墟上的暗示》、《凤凰-草鞋下的故乡》、张锐锋的《月亮-往事的漂流瓶》、《河流-历史的五线谱》、周晓枫的《收藏-时光的魔法书》、《斑纹-兽皮上的地图》。四个作家8本作品,一为彩色插图本,一为黑白插图本。
    陈染:《声声断断》,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陈染:《不可言说》,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陈丹燕:《上海色拉》,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
    安妮宝贝:<蔷薇岛屿》,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
    余秋雨:《千年一叹》,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
    刘心武:《深夜月当花》,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
    铁凝;《遥远的完美》,广西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刘索拉:《·音·画-刘索拉VS艺术家》,广西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赵丽宏:《灵魂的故乡》(散文随笔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出版。
    潘军:《山水美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程乃珊:《上海Lady》.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
    程乃珊:《上海女人》,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
    程乃珊:《海上萨克斯风》,文汇出版社2004年版。
    海岩:《海岩散文》,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安妮宝贝:《清醒纪》,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莫言:《莫言·北海道走笔》,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程乃珊等著:《上海FASHION),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余秋雨:《山居笔记》,文汇出版社2006年版。(新版插图本)
    韩少功:《山南水北-八溪洞笔记》,作家出版社2006年。
    张沽:《我们这个时代肝肠寸断的表情》,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贾平凹:《我是农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
    肖复兴:《八大胡同捌章》,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
    王小妮:《一直向北-我的人生笔记》,时代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海男:《水性人生-我的人生笔记》,时代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1、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推出《名家之间》丛书,共6本。大32开,每册240页,作家与画家的对话。文章与绘画作品各占一半页码。《X的肖像-陈丹燕VS夏俊娜》、《管你爱不爱-陈染VS申玲》、《同心爱者不能分手-林白VS蔡锦》、《青花和马爹利-朱文颖VS陈淑霞》、《我喜欢百合的香味-黄蓓佳VS闫平》、《夏天过去了-方方VS喻红》
    2、彩绘插图版《莫言精品》系列丛书,民族出版社2004年。该丛书收录莫言最具代表性的六部中篇小说《红蝗》《筑路》《欢乐》《自棉花》《战友重逢》和<牛》,先锋画家刘毅专门为这6本书每册绘制了近20幅彩色插图,莫言本人亲笔为每幅插图书写文字。
    3、昆仑出版社推出“回报者文丛”,内容分别由图文自述和中短篇小说两部分组成。
    第一辑(2002年):毕飞宇《沿途的秘密》、东西的《时代的孤儿》、鬼子的《艰难的行走》。
    第二辑(2004年):徐坤的《北京以北》、裘山山的《一路有树》、孙惠芬的《城乡之间》。
    4、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年推出王小波作品集(彩绘插图本,全套8本)本套包括《红拂夜奔》、《万寿寺》、《黄金时代·黑铁时代》、《我的阴阳两界·革命时期的爱情》、《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寻找无双·东宫西宫》、《白银时代》、《沉默的大多数》。
    5、中国文联出版社从1999年开始陆续推出“插图本长篇小说丛书”。该丛书包括:温燕霞:《夜如年》(1999)、曾明了:《一个月亮和一杆老枪》(2000)、星竹:《道具》(2001)、梅卓:《月亮营地》(2001)、李霁宇:《风逝》(2001)、凸凹:《大猫》(2002)、葛均义:《浮世》(2002)。
    6、作家出版社2005年推出海岩小说经典插图本。(全套9册)本套插图本包括《便衣警察》、《永不瞑目》、《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平淡生活》、《你的生命如此多情》、《深牢大狱》、《河流如血》、《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
    7、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推出“蓝鲸书系”丛书。该书系包括:王蒙:《神鸟》、冯骥才:《爱犬的天堂》、赵丽宏:<与象共舞》、张抗抗:《白色火鸟的故乡》、刘心武:《长吻蜂》、邓刚:《蛤蜊搬家》、高洪波:《蝶趣》共7册。这套和动物有关的书,包含了诗歌、小说、散文、童话、报告文学等多种体裁。
    8、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推出“西部羊皮书·小说系列”。该系列包括:阿来《格拉长大》、陈忠实《关中风月》、风马《羊皮开门》共3册。
    9、作家出版社2007年推出“文学新锐丛书”。该丛书包括:张佳玮《再见帕里斯》、小饭《蚂蚁》、王嘉《谁是谁的爱情》、张天羽啸《十九太保》、蓝昊《克隆谷》共5册。
    10、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推出王安忆小说集(三卷本)。该集子包括:《妹头》、《米尼》、《我爱比尔》。
    陈丹燕:《上海的风花雪月》,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
    陈丹燕:《上海的金枝玉叶》,作家出版社1999年版。
    陈丹燕:《上海的红颜遗事》,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阿成:《胡地风流》,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潘军:《独自与手势》(《红》、《蓝》、《白》三卷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林自:《玻璃虫:我的电影生涯-一部虚构的回忆录》,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刘心武:《刘心武侃北京》,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刘心武:《京漂女》,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
    韩东:《扎根》,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杨争光:《从两个蛋开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莫言:《丰乳肥臀》,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版。
    赵凝:《花蕊&蛇》,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刘索拉:《女贞汤》,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张悦然:《葵花走失在1890》,作家出版社2003年版。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北京十月出版社2004年版。
    陈染:《私人生活》,作家出版社2004年版.
    北村:《发烧》,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张悦然:《红鞋》,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张悦然:《是你来检阅我的忧伤了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贾平凹:《秦腔》,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
    冯骥才:《三寸金莲》,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
    张炜:《家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王蒙:《尴尬风流》,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
    蒋韵:《隐秘盛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李锐:《太平风物》,三联书店2006年版。
    阎连科:《丁庄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莫言:《生死疲劳》,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
    周大新:《湖光山色》,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
    阎连科:《受活》,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高建群:《最后一个匈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岩铁:《龙迹》,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虹影:《我们时代的爱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高建群:《最后的民间》,文汇出版社2007年版。
    红柯:《乌尔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周大新:《走出盆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严歌苓:《马在吼》,昆仑出版社2007年版。
    张欣:《锁春记》,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
    徐小斌:《敦煌遗梦》,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王朔:《看上去很美》(漫画版),现代出版社2003年版。
    王朔:《动物凶猛》(漫画版),现代出版社2004年版。
    王朔:《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漫画版),现代出版社2005年版。
    郭敬明:《天下》、《天亮说晚安》(漫画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郭敬明:《猜火车》、《一梦三四年》漫画版),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郭敬明:《刻下来的幸福时光>(漫画版),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4年版。
    郭敬明:《春末夏初》(漫画版),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郭敬明:《庄周梦蝶》(漫画版),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韩寒:《少年》(漫硒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安妮宝贝:《告别薇安》、《七月与安生》(漫画版),杭州出版社2002年版。
    海岩:《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平淡生活》、《五星饭店》(漫画版),现代出版社2005、2006年版。
    海岩:《死于青春》、《绑票》、《我不是个好警察》、《我的故乡,我的孩子》、《堕落人间》(中 篇小说漫画系列),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
    周宪:《现代仿像对传统审美趣味的消解》,《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第2期。
    周宪:《反抗人为的视觉暴力-关于一个视觉文化悖论的思考》,《文艺研究》2000年第5期。
    周宪:《符号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视觉转向”》,<文艺研究》2001年第3期。
    周宪:《视觉文化境中的电影》。《电影艺术》2001年第2期。
    周宪:《视觉文化与消费社会》,《福建论坛》2001年第2期。
    周宪:《看的方式与视觉意识形态》,《福建论坛》2001年第3期。
    周宪:《日常生活的“美学化”-文化“视觉转向”的一种解读》,《哲学研究》2001年第10期。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学术研究》2004年第2期。
    周宪:《视觉文化的消费社会学解析》,《社会观察》2004年第11期。
    周宪:《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文艺研究》2005年第3期。
    周宪:《视觉文化的三个问题》,《求是学刊》2005年第3期。
    周宪:《从视觉文化观点看时尚》,《学术研究》2005年第4期。
    周宪:《“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
    陈晓明:《异类的尖叫:断裂与新的符号秩序》,《大家》1999年第5期。
    陈晓明:《挪用、反抗与重构-当代文学与消费社会的审美关联》,<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于德山:《视觉文化与叙事转型》,《福建论坛》2001年第3期。
    舒也:《媒体的视觉化转型》,《福建论坛》2001年第3期。
    朱存明:《视觉与人的生存》,《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朱存明:《图腾·图像·仿像-论视觉文化的历史范型》,《文学前沿》2002年第4期。
    孟建:《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现代传播》2002年第3期。
    刘成付:《视觉文化传播: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现代传播》2005年第1期。
    [美]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李衍柱:《文学理论:面对信息时代的幽灵-兼与J·希利斯·米勒先生商榷》,《文学评论》2002年第1期。
    朱国华:《电影:文学的终结者?》,《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
    彭亚非:《图象社会与文学的未来》,《文学评学》2003年03期。
    赵维森:《视觉文化时代人类阅读行为之嬗变》,《学术论坛》2003年第3期。
    金惠敏:《图像增殖与文学的当前危机》,《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5期。
    王璜生:《记忆的图像和思考的图像》,《文艺研究》2005年第9期。
    赖火仁:《图像化扩张与“文学性”坚守》,《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高建平:《文学与图像的对立与共生》,《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
    蒋述卓:《消费时代文学的意义》,《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
    斯炎伟:《图像文化逻辑与当前文学的生存》,《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
    炅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研究的谱系》,《文艺研究》2006年第1期。
    卫岭:《从文学载体的变化看文学终结论》,《文艺争鸣》2006年第1期。
    肖翠云:《文学的终结论:修辞制造的幻想》,《文艺争鸣》2006年第1期。
    张晶:《图像的审美价值考察》,《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
    管宁:《后现代消费文化及其对文学的影响》,《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5期。
    杨学是:《读图时代的文学与图-以《女贞汤》为个案》,《当代文坛》2004年第2期。
    张永清:《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策略》,《求是学刊》2005年第3期。
    张晶:《视觉文化时代文学何为?》,《求是学刊》2005年第3期。
    耿文婷:《主客反转与非切身性-关于影像文化的两点思考》,《求是学刊》2005年第3期。
    孙海芳:《视觉文化作用下的文化断裂与困惑》,《中州学刊》2005年第5期。
    梅琼林:《囚禁与解放:视觉文化中的身体叙事》,《哲学研究》2006年第3期。
    徐沛:《国内视觉文化研究的范式及其特征》,《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第1期。
    马中红:《视觉文化:广告女性形象的看与被看》,《深圳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田春:《图像在文学变革中的应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陶东风:《镜城突围:消费时代的视觉文化与身体焦虑》,《中国广告》2004年第9期。
    杜骏飞、小海、刘立杆等:《影像时代的文学命运》,《上海文学》2002年第6期。
    黄发有《危机情境与危机美学--世纪之交中国小说的文化反思》,《山花》2003年第1期。
    杨俊蕾:《类像时代中的写作策略》,《山花》2003年第4期。
    南帆:《话与影像-书写文化与视觉文化的冲突》,《花城》1995年第2期。
    林舟:《影像霸权与小说危机》,《花城》2004年第2期。
    宗仁发、施战军、李敬泽:《关于“七十年代人”的对话》,《南方文坛》1998年第6期。
    宗仁发、施战军、李敬泽:《被遮蔽的“70年代人”》,《南方文坛》2000年第4期。
    倪伟:《论“七十年代后”的城市“另类”写作》,《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
    周冰心:《想象力缺失:中国当代文学面临的窘境-论当下中国文学的虚构危机》,《南方文坛》2003年第6期。
    郑国庆:《安妮宝贝、“小资”文化与文学场域的变化》,《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6期。
    潘军、林舟:《视觉叙事的魅力-关于(独自与手势)的对话》,《南方文坛》2000年第5期。
    陈平原:《从左图右史到图文互动--图文书的崛起及其前景》,《学术界》2004年第3期。
    王立静:《试论图文书的现状及前景》,《中国出版》2006年第2期。
    钟金花:《读图时代的新型权力纠结》,《理论与创作》2008年第1期。
    陆道夫:《视觉文化中受众的“凝视”快感与文化表征》,《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张雪梅、谢默生:《时间,又是时间--论读图时代的小说叙述时间》。《当代文坛》2008年第2期。
    张杰:《视觉文化时代文学阅读的审美意义》,《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高娟:《当代图文书启示录》(硕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高资英:《论世纪之交文学影像化叙事潮》(硕士论文),武汉大学,2004年。
    徐巍:《视觉文化境中的八九十年代小说创作》(博士论文),复旦大学,2004年。
    丁莉丽:《共谋与斗争-“视觉文化”时代的影视风景》(博士论文),浙江大学,2004年。
    申载春:《小说:在影视时代》(博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刘琛:《图像叙事: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博士论文),北京言大学,2006年。
    陈文育:《图像时代的美学批判》(博士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