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产业用地集约利用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与资本、劳动力相比,作为传统生产三要素之一的土地,其利用状况、配置效率在现代经济学中的研究相对比较缺乏。在中国,又由于土地要素的市场化价格机制、交易机制发育的相对缓慢,土地要素更是较少进入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视野。然而,在中国的现实经济生活中,土地问题,诸如利用问题、供给问题、效率问题等,不仅影响着建设用地未来的供给规模、耕地安全、以至粮食安全,而且在不断影响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另外,就土地集约利用与科学技术关系方面,一方面,先进生产技术、规划技术、空间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方面的使用,将会不断推动土地与其他要素的合理配置与使用密度提高,即推动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水平;另一方面,土地在供给规模与价格上对技术密集型产业、创新性产业活动的推动与承载,将激励科学技术活动在个体、组织、产业层面上的发展。因此对土地利用状况开展研究无论是就土地管理自身来说,还是就实现经济高质量、可持续的增长,以及推动科技进步来说,都有非常必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从生产要素利用出发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增长方式理论,以及土地集约利用理论进行综述,并依据土地的空间特性,从资源配置效率角度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进行拓展。认为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其他要素对土地要素使用充分性,以及土地要素与其他要素配置关系合理性在土地利用过程中的集合。前者较多地关注在一定产出条件下单一土地要素投入数量,后者系统地关注各项要素之间的配比关系和关联效应。
     本文在土地制度层面、城市规划层面对土地粗放利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体制背景与国情背景下,着重从经济增长方式层面对土地粗放利用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当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表现为粗放型时,作为要素配置、企业投资、产业活动的空间载体的土地在使用与配置效率上也很难实现效率优化。如果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长期的,那么这种长期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土地利用集约化的长期性。另一方面,土地大规模、廉价供给不仅失去了对资金流向与流量的调节作用;而且,土地廉价供给还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企业投资的“隐形”补贴,进而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微观层面上激励不足。
     通过模型推导从要素产出效率研究了土地利用状况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认为,在投入与产出环节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配置效率,将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以及劳动、资本的使用效率,并促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与投资率适度下降,使投资保持一个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合理水平;另外,提高土地产出效率,有利于减少建设用地增加对耕地保护的压力,也就是说可以在土地资源节约条件下以低成本实现经济增长,这样的经济增长正是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
     从产业规划层面研究如何实现城市产业用地的集约利用,初步构筑了一定的分析框架。在这里,产业规划合理性主要表现为主导产业选择的合理性与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在产业选择方面,依据产业分工日趋精细化、区域经济日益一体化的现代经济条件,以及城市空间不断开放化的空间条件,阐述了产业选择的分工原则。在产业布局方面力图通过建立产业布局的空间指向、空间规模、空间秩序、空间演化的分析框架,研究如何实现产业用地实行集约利用。
     从土地利用政策层面分析如何实现城市产业用地的集约利用。认为,尽快建立、完善城市土地年租制运行模式,将有助于土地集约利用得实现。并根据上海市的实际情况,对深化上海市国有土地租赁运行提出政策建议。
     最后,本文选取了北京中央商务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进行案例研究。以求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并检验理论对实践的分析价值。
Among three traditional production factors i.e. capital, labour force and land, the research on the utilization condition and distribution efficiency of land is scantily done in modern economics. In China, land factor is less inside modern economics field of vision due to the slow development of mechanism in terms of land factor pricing marketalization and exchange. However in China’s realistic economic life, land issues such as utilization, supply and efficiency not only affect the future supply scale, agrarian safety and commissariat safety of urban land, but also impacts the efficiency of national economy, the continuity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mode as well.In addition, in terms of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and technology, at one hand, the utilization of advanced technology, layout technology and special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put in the field of land will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land and other factors as well as the utilization density, ie to promote the intensive utilization of l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promotion driven by the land in the aspects of supply scale and pricing towards technology-densed industry and innovative industry will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in individuals, communities and industries. Therefore, the purport to develop the research on land utilization is significant, not only for the land management itself, but for the realization of ecnomy growth with high quality and continuity and technology promotion as well.
     Starting from production factor, this paper first summarizes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as well as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According to special specialty, the author further explores the content of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sources distribution efficiency.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refers to the combination of sufficient utilization of other factors made by the land which acts as a production factor, with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land factor and other factors. The former focuses more on sole land input quantity under certain output conditions, while the latter systematically pays the attention to the distributive relationship among all factors and related effe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and extensive utilization in terms of land mechanisam and city layout mechanism, this paper focuses more on the analysis of land extensive utilization from the aspect of economic growth under certain background of system and country. In the event the growth of economy is in the form of extensity, the land, which acts as a special carrier of element distribution, enterprise investments and industry activities, is difficult to realize utilizable and distributive optimization. If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ensive economy is in the long run, such nature will in turn decide the character of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which is also in the long term. On the other hand, the big supply of land with cheap price will not only lose the adjustive function of capital flow and flux, but to result in the intangible allowance for companies as well. This will weak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in microcosmic asp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lement output efficienc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ffect of land utilization condition towards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mode by the mean of the math model by light of model derivation. Under certain assumptions, to improve land utilization from input and output aspects will boost the growth of productivity of full elements, the utilization of labor and capital and decrease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scale and investment rate, which as a result, will keep the growth of economy at reasonable level; In addition, to improve land output rate is good to alleviate plough protection pressure caused by urban land, i.e. to realize the economic growth at low cos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and resources economization, such economic growth is pursued by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The paper explores how to realize urban industry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y layout and constructs the primary analytical frame. The rationality of industry layout mainly presents the rationality of dominant industry selection and industry layout. In terms of industry selection, the paper expatiates the rationale of division of work of industry selection according to modern economy condition i.e.the elaborate division of industry work and the incorporation of area economy and special condition i.e. the opening of urban space. In terms of industry layout, the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industry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by establishing industry layout analytical frame for special direction, special scale, special order and special evolvement.
     The paper analyzes how to realize urban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from the aspect of land utilization policy.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land leasing operational mode will help achieve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Suggestions regarding Shanghai national land leasing operation are raised according to actual conditions.
     Finally, the author does case studies by selecting Beijing CBD and Shanghai Zhangjiang Technological area as samples to combine the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verify the analytical value of theory towards practice.
引文
1 转引自夏明文,《土地与经济发展——理论分析与中国实证》,上海社科院出版社出版,2000 版,第 39页。
    2 伊利、莫尔豪斯:《土地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第 98 页。
     1何芳,《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其潜力评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41 页。
    1 何芳,《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其潜力评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42 页。
    2 伊利、莫尔豪斯,《土地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2 年,第 30 页。
    3 有兴趣者,可参见夏明文,《土地与经济发展——理论分析与中国实证》,上海社科院出版社出版,2000版,第 102-114 页。
    4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麦克米伦公司伦敦 1938 年版,朱志泰译,商务印书馆,1964 年,第 164页。
    1 雷利.巴洛维著,谷树忠等译,《土地资源经济学--不动产经济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89 版第 91 页。
    2 王万茂,《土地资源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 页。
    3 余永定、张宇燕主编,《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 204 页。
     1 郭金龙,《经济增长方式的国际比较》,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年,第 4 页。
     1蔡昉,《科学发展观与增长可持续性》,社会科技文献出版社,2006 年版,第 201 页。
    1 转引自丹尼尔.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 75 页。
    1 引自骆乐,《清理已批未建地 738 宗,超七成已闲置 5 年以上》,载《第一财经日报》,2007 年 11 月26 日。
    2 引自何伟,《耕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的对策研究》,国土资源导刊 2007 年 2 月 2 日。
    3 引自刘秀浩,《43%开发区土地闲置 全国逾七成开发区被撤消》,载于《东方早报》,2007 年 04 月 23日。
     1 《中国国土资源安全状况分析报告(2004-2005) 》,大地出版社,2006 年,第 178 页。
     1 何宛男,《工业用地地价被低估 协议出让混水深不可测》,载 2006 年 9 月 14 日《每日经济新闻》
    2 张慧芳,《土地征用问题研究——基于效率与公平框架下的解释与制度设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年, 第 29 页。
    1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08/28/content_662271_2.htm
    2 引自国土资源部网站。
     1 引自孙荣飞,《条块分割致国土规划缺位用地》,载 2007 年 05 月 18 日《第一财经日报》。
     1 郭彦弘,《从花园城市到社区发展》,载《建筑师》,1981 年第 7 期。
     1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课题组,《关于房地产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初步分析》,载《管理世界》,2005.11.30。
     1 侯利红,《中国钢铁产能年过剩逾亿吨,发改委将铁腕治劣》,载 2005 年 11 月 15 日《第一财经日报》。
    1 详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江苏铁本钢铁有限公司违法违规建设钢铁项目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国办发〔2004〕41 号。
    2 关于这方面的分析,请见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8-66页。
     1 沈可挺,《资源管理体制挑战货币政策效力》,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 年 9 月 9 日。
     1 蔡昉,《科学发展观与增长可持续性》,社会科技文献出版社,2006 年版,第 24 页。
     1 朱舜、高丽娜,《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 27 页。
     1 江世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 7、8 页。
    2 田伯平,《寻求产业发展与空间资源合理配置——昆山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总报告》,江苏省社科院、昆山市国土资源局的课题研究报告 2005 年,第 11 页。
    1 江世银,《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对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启示》,载于《教学与研究论库》,学苑出版社 1997 年,第 549 页。
     1 江世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 116 页。
    1 江世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40 页。
    2 江世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40 页。
     1 参见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第 657 页。
     1 高汝熹,吴晓隽 ,《上海大都市圈结构与功能体系研究》,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 年版,第 1 页。
     1 魏后凯,《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条约冲突管理——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界》,载《中国工业经济》第 2期。
    1 详见魏后凯,《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条约冲突管理——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界》,载《中国工业经济》第 2 期。
     1 王振、厉无畏,《政府主导下的区域经济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第 83 页。
    2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克鲁格曼所著,张杰译的《地理与贸易》(1991),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1 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index.html。
     1江激宇,《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版,第 206 页。
    1 王耀翠,《周敏:在张江产业集聚中发展》,载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 年 12 月 16 日。
    2 沈立,2007,浦东企业屡获国家科技奖探秘,http://www.pudong.gov.cn/website/pudongNews/InfoContent.jsp
     1 李闯,《自主创新看张江》课题组,载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6-14。
     1杨子菡,《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向世界一流园区挺进 2007》,载《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6 月 5 日。
    [1] Janos Kornai. The Socialist System: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sm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PP69-7。
    [2] Romer, 1986,“Increasing Returnsand Long Run Growth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Vol.94, No5,pp1002-1037.
    [3] Solow,1962,“Technical Progress,Captial Formation, and Economial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al Review, Vol.52,pp72-86.
    [4] Kim,J. and L, J. Lau,1994,“The sources of Economic Growth of the East Asian Newly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l.8,pp.235-271.)
    [5] Kim,J. and L, J. Lau,1996,“The sources of Asian Pacific Economic Growth”,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29,Special Issue , part2 , S448—S454
    [6] Krugman, 1994,“The Myth of Asian’s Miracle ”, Foreign Affairs, Nov./Dec , pp.62-78.
    [7] Young , A.,1992,“A tale of Two Cities :Factor Accumulation and Technical Change in Hong Kong and Singapore”.in NBER Macroeconomics Annual 1992, eds. By O.J. Blanchard and S. Fischer, MIT press.
    [8] Young , A.,1993“,Lessons from the Asian NICs : a Contrarian View”,.NBER working paper , NO .w4482.
    [9] Zhangjun, 2003,“Investment, Investment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 L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 Vol.14, pp713-734.
    [10] Wulgler, J., 2000,“Financial Markets and the Allocation of Capital”,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 58,No1-2, pp187-234.
    [11] Masahisa Fujita, Paul Krugram,Anthony J. Venables, The spatial Economy :Cities, 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Cambidge :The MIT Press(1999).
    [12] Krugman,1991,Geography and Trade.Cambridge: MIT Press.
    [13] Porter, 1998 on Competiti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4] John. Dutton. New American Urbanism Reforming the Suburban Metropolis, Skira Architecture Library, 2000.
    [15] Dicks Netzer, Economics and Urban Problem, Basic Books Inc. 1970.
    [16] Qiang Meng, Hai Yang. A combined Land –use transportation model for work trip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 2000 (27)
    [17] Arthur M. Sullivan. Land Use Controls and Zoning .Urban Economics, 1990.
    [18] F. Stuart Chapin and Edward J. Kaiser. Urban land Use Planning. University of Iuinois , 1979.
    [19] H. M. Jacobs. Planning the use of land for the 21th century,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1992(1).
    [20] Reymond E Murphy. The Centrual Business District . Aldine Atherton, Inc, 1972.
    [21] Bringezu, S., Schutz, H. Material use indicators for the European Union, 1980-1997, Economy-wide material flow accounts and balances and derived indicators of resource use, Eurostat Working Papers, 2001
    [22] D. Gale Johnson, The Declining Importance of Natural Resources: Lessons from Agricultural land. Resource and Energy Economics, 2002 (24):157-171
    [23] W.P. Schmidt. Strategies for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Strategy, 2001, Vol 8, No. 2
    [24] WBCSD. Eco-efficiency: Creating more value with less impact. 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00
    [25]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1993-2003
    [26] Young M.D. Sustainable Investment and Resource Use: Equity, Environmental Integrity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Paris: UNESCO, 1992
    [27] Schemenner R W. Making Business Locations Decision.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 1982
    [28] Hayter R, The Dynamics of Industrial Location; the Factory, the Firm and the Production System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Ltd. 1997. 265-289
    [29] John Wiley & Sons. Economic Geography. New York: John Wely Ltd. 1981
    [30] Allen P.M. Cities and Regions as Self-organizing Systems: Models of Complexity.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Gordan and Breach, 1997
    [31] Girardet H. The Gaia Atlas of cities: New Directions for Sustainable Urban Living. London: Gaia Books Limited, 1992
    [32] Peter Hall.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egional Planning Pemberton Books, UK, 1970
    [3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34]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
    [35] 马歇尔著,朱志泰译,《经济学原理》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 年。
    [36] 丹尼尔.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
    [37] 张五常,《经济解释》,上海三联书店,2002 年。
    [38] 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年。
    [39] 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版。
    [40] 余永定、张宇燕主编,《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年版。
    [41] 冯.杜能,《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商务印书馆,1997 年版。
    [42] 阿尔弗雷德·韦伯,李刚剑,陈志人,张英保译,《工业区位论》,商务印书馆,1997 年版。
    [43] 马库森著,强永昌,陆雪莲,杨泓艳译,《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理论》,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44] 奥古斯特.勒施,《经济空间秩序》,商务印书馆,1986 年版。
    [45]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年版。
    [46] 伊利、莫尔豪斯:《土地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
    [47] 雷利.巴洛维著,谷树忠等译,《土地资源经济学--不动产经济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89 版。
    [48] 夏明文,《土地与经济发展——理论分析与中国实证》,上海社科院出版社出版,2000版。
    [49] 王万茂,《土地资源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
    [50]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51] 何芳,《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其潜力评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52] 曹建海,《中国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年版。
    [53] 赵红军,《交易效率、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
    [54] 赵贺,《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机制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年版
    [55] 刘江涛, 杨开忠, 冯长春,《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规制,缘起·失灵·改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6] 张慧芳,《土地征用问题研究——基于效率与公平框架下的解释与制度设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年。
    [57] 宋戈,《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年版。
    [58] 楼培敏,《中国城市化:农民、土地与城市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年版。
    [59] 陈修颖,《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与实证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60] 陆大道,《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科学出版社,1995 年版。
    [61] 杨吾扬,《区位论原理——产业、城市和区域的区位经济分析》,甘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62] 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63] 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 年版。
    [64] 郭金龙,《经济增长方式的国际比较》,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年版。
    [65] 蔡昉,《科学发展观与增长可持续性》,社会科技文献出版社,2006 年版。
    [66] 叶飞文,《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67] 耿明斋,《转轨时期的投资体制与投资运作方式》,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版。
    [68] 沈坤荣:《中国经济增长论》,人民出版社,2001 版。
    [69] 沈坤荣:《体制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增长:实证检验与分析》,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70] 袁志刚、宋睁:《高级宏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71]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2004-2005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5年版,中国经济出版社。
    [72] 杜两省:《投资与经济增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年版。
    [73] 王小鲁、樊纲:《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跨世纪的回顾与展望》,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74] 樊潇彦,《经济增长与中国宏观投资效率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
    [75] 周京奎,《城市土地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
    [76] 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年版。
    [77] 杨继瑞,《中国城市用地制度创新》,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 年。
    [78] 任雨来,《天津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运行分析体系研究》,地质出版社,2005 版。
    [79] 梁琦,《产业集聚论》,商务印书馆,2004 年版。
    [80] 江激宇,《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版。
    [81] 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82] 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83] 高雪莲,《超大城市产业空间形态的生成与发展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年版。
    [84] 陈莹、刘康等(200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应用研究》
    [85] 龚义等(200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界定及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86]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中国国土资源安全分析报告 2004-2005》,中国大地出版社,2006。
    [87] 顾朝林,《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88] 江曼琦,《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经济分析》,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
    [89] 崔功豪、魏清泉等,《区域分析与规划》,高度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
    [90] 段进,《城市空间发展论》,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年版。
    [91] 姚士谋,朱英明,陈振光,《中国城市群》,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92] 江世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
    [93] 朱舜、高丽娜,《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年版。
    [94] 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 年版。
    [95] 高汝熹,吴晓隽 ,《上海大都市圈结构与功能体系研究》,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 年版。
    [96] 王振、厉无畏,《政府主导下的区域经济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97] 克鲁格曼所著,张杰译的《地理与贸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98] 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99] 邱金峰等主编,《房地产法词典》,红旗出版社,1993 年。
    [100] 宋春华等主编,《房地产大辞典》,法律出版社,1993 年。
    [101] 袁志刚、何樟用,《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载《经济研究》,2003.7。
    [102] 张军、施少华,《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载《世界经济文汇》,2003.2
    [103] 史永东、齐鹰飞,《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载《世界经济文汇》,2002.1。
    [104] 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载《地理研究》,2003 年第 3 期。
    [105] 李治国、唐国兴:《资本形成路径与资本存量调整模型》,载《经济研究》,2003.2。
    [106] 张幼文,《双论驱动下要素集聚的升级》,载《文汇报》,2008-4-14
    [107] 张军、高远、傅勇、张弘,《中国为什么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载《经济研究》2007年第 3 期。
    [108] 靖学青,《长三角制造业结构趋同分析》,《改革》2004 年第 2 期
    [109] 魏后凯,《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条约冲突管理——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界》,载《中国工业经济》第 2 期。
    [110] 钱雪亚和严勤芳,《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及评价体系》,载《统计与决策》,2002 年第 1期。
    [111] 郭克莎(2003)《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载《学海》,2003 年第 4 期。
    [112] 陈柳钦(2006)《产业价值链:集群效应和链式效应》,在《理论探索》,2007 年第 4 期。
    [113] 罗静,曾菊新,《空间稀缺性——公共政策地理研究的一个视角》,载《经济地理》,2003,23(6)。
    [114] 江世银,《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对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启示》,载于《教学与研究论库》,学苑出版社,1997 年版。
    [115]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课题组,《关于房地产对国民经济影响的初步分析》,载《管理世界》,2005 年第 12 期。
    [116] 唐华东,《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载《港口经济》,2006 年第 3 期。
    [117] 周天勇,《中国土地制度困境与其改革的框架性安排》,载《经济研究参考》2004 年第68 期。
    [118] 高雪莲等《上海市与天津市工业经济聚集效应的对比分析》,载《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5 年第 1 期。
    [119] 郭鸿懋等,《海河开发的有效需求研究》,载《天津经济》,2003 年第 4 期。
    [120] 江曼奇《大城市中心市区工业疏散的思考——以天津为例》,载《经济地理》1994 年第1 期。
    [121] 宁越敏《上海市区生产服务业与办公楼区位研究》,载《城市规划》,2000 年第 8 期。
    [122] 王广洪、黄贤金等,《国家级园区用地相对集中集约度及其时空分异研究》,载《中国土地科学》2007 年,第 4 期。
    [123] 龚义,吴小平,欧阳安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界定及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载《浙江国土资源》,2002 第 1 期。
    [124] 陈书荣,曾华,《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载《城乡建设》,2001 第 8 期。
    [125] 张颖、王万茂等,《中国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相互关系的实证研究》载《中国土地科学》2007 年,第 4 期。
    [126] 常青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人工神经网络判定——以深圳市为例》,载《中国土地科学》2007 年,第 4 期。
    [127] 陈莹、刘康等(200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的应用研究》,载《中国土地科学》,2002 年第 4 期。
    [128] 沈可挺,《资源管理体制挑战货币政策效力》,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 年 9 月9 日。
    [129] 龚义,《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界定及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载《中国土地科学》,2002年第 6 期。
    [130] 张德荣,《资本生产率增长率与经济增长质量》,《中国统计学报》(台北)1998 年第 3期。
    [131] 李忠,《城市化与土地制度问题研究》,载《经济研究参考》,2005 年第 48 期。
    [132] 郭万锡,《我国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研究》,载《城市管理》,2003 年第 4 期。
    [133] 周家高,《日本丰田汽车成功之道》,载《智能月刊》,2003 第 2 期。
    [134] 方晓,《上海工业集聚体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
    [135] 黄栋《产业空间集聚:基于企业行为的观点》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2;
    [136] 朱友华,《空间集聚与产业区位的形成:论研究与应用分析》,东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37] 宗毅,《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分析与评价研究》,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5。
    [138] 纪云涛,《基于“三链一力”的产业选择和升级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3。
    [139] 张丽,《上海工业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7。
    [140] 周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华中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
    [141] 郑京海,胡鞍钢,《中国改革时期省级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国情研究中心工作论文,NO1,2004。
    [142] 田伯平,《寻求产业发展与空间资源合理配置——昆山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总报告》,江苏省社科院、昆山市国土资源局的课题研究报告 2005 年。
    [143] 上海市土地费管理中心、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课题组,《深化上海国有土地租赁制度的研究》,2006 年。
    [144] 孙荣飞,《土地财富流向之歧路》,载《第一财经日报》,2007 年 11 月 15 日。
    [145] 郭彦弘,《从花园城市到社区发展》,载《建筑师》,1981 年第 7 期。
    [146] 陈锡文,《低价征收土地至少使农民损失 2 万亿元》,载《中国经济时报》,2002 年 10月 17 日。
    [147] 骆乐,《清理已批未建地 738 宗,超七成已闲置 5 年以上》,载《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11 月 26 日。
    [148] 刘秀浩,《43%开发区土地闲置 全国逾七成开发区被撤消》,载于《东方早报》,2007年 04 月 23 日。
    [149] 何宛男,《工业用地地价被低估 协议出让混水深不可测》,载 2006 年 9 月 14 日《每日经济新闻》。
    [150] 王元京,《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走空间节约之路》,中国经济报告网站。
    [151] 何伟,2007,国土资源导刊 2007 年 2 月 2 日。
    [152] 侯利红,《中国钢铁产能年过剩逾亿吨,发改委将铁腕治劣》,载 2005 年 11 月 15 日《第一财经日报》。
    [153] 孙荣飞,《条块分割致国土规划缺位用地》,载 2007 年 05 月 18 日《第一财经日报》。
    [154] 李闯,《自主创新看张江》课题组,载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6-14。
    [155] 王耀翠,《周敏:在张江产业集聚中发展》,载《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 年 12 月16 日。
    [156] 杨子菡,《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向世界一流园区挺进 2007》,载《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 年 6 月 5 日。
    [157] 胡媛,《失地农民的生活之路在何方》,载《法律与生活》2007 年第 4 期。
    [15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江苏铁本钢铁有限公司违法违规建设钢铁项目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国办发〔2004〕41 号。
    [159] 张跃庆《完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防止土地资产流失》,北京社科规划网站
    [160] 国土资源部网站
    [161] 上海张江高科技网站。
    [162] 北京中央商务区网站。
    [163] 上海金山石化工业区网站。
    [164]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08/28/content_662271_2.htm
    [165] http://www.pudong.gov.cn/website/pudongNews/InfoContent.jsp
    [166] 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index.html
    [167] http://www.pudong.gov.cn/website/pudongNews/InfoContent.jsp?sj_dir=pudongNews_CJSD&ct_id=153274&ct_source=author
    [168] http://www.upo.gov.cn/1309.s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