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法律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土地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财产,土地征收权力作为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公共利益而被赋予的一种强制性取得土地的行政权力,实践中其侵犯行政征收相对人,即被征地人权利的现象屡屡发生。为了充分保护被征地人的权利,许多国家都对土地征收的条件、补偿、程序进行了严密规定,并建立了充分、高效的争议解决机制。本文的研究旨在探讨土地征收的理论基础,在分析我国土地征收的问题和特殊性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土地征收制度,并试图结合我国《土地管理法》的修改,重构土地征收法律制度。
     本文题为“土地征收法律问题研究”,共分七章。现将主要内容摘要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首先对土地征收的概念、性质和特征等基本理论进行论述,认为土地征收是国家或政府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法强制转移非国家所有的土地所有权,并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法学上属于公用征收。土地具有自然特性和社会特性,土地资源的配置可以通过市场和政府得以实现。土地征收作为政府配置土地资源的方式,主要在于满足公共利益需要;对于非公共利益需要的项目用地必须采取市场方式予以配置。围绕土地征收法律关系中的主体: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个体、需用地者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一方面只有完整、明晰和有效的权利,才能对权力的行使进行有效的抗衡;另一方面土地所有权作为权利的一种,随着国家运用公权力,逐步落实公共利益需要,必然会受到限制,甚至剥夺。
     第二章为我国土地征收的历史沿革与现存问题。我国土地征收制度是与每一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发展水平、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变革情况相适应的。在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百废待兴,农村土地实行农民集体所有制,土地征收权力运用较为频繁,当时的国家建设大多是国家投资的军事国防、基础设施等,与公共利益是相一致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投资体制、用工制度、供地制度等发生重大变化,用地主体不再局限于国家投资主体,供地制度也逐步实现市场化,但是农村土地坚持集体所有,土地征收制度依然是农村土地转为国家建设用地的唯一合法渠道,具有高度垄断性。长期以来被征地农民的土地权利弱化、残缺,农村土地和城市土地在权利、使用和管理上一直存在着严重的分立和割据。农民土地权利的这些特性造成我国当前土地征收制度存在不少问题。如土地征收条件概念不清,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不科学、过低,土地征收程序不完善,争议解决机制不足等,导致政府滥用土地征收权力,被征地农民权利被严重损害。
     第三章是土地征收的条件——公共利益。本章首先经分析认为我国当前土地征收条件过泛,不论项目是否为公共利益都可以启动土地征收权,不仅严重侵犯被征地农民的权益,而且有损国家和政府的权威,最终损害公共利益。在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土地征收条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主张我国土地征收条件应仅限于公共利益,不得随意突破;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性、直接性、不确定性、相对性和动态性、社会负担性、法定性。在公共利益的界定方式上,可采取概括式与列举式相结合,明确土地征收权力的边界。土地征收条件即公共利益的实际界定方法主要是比例原则的使用,能采用非征收方式取得就不得使用征收,征收的范围必须严格限定公共利益需要,不得随意多征多占;要实现的公共利益必须是具体的、扎根于现实生活生产。
     第四章是土地征收的核心——补偿。补偿是土地征收制度的核心,有征收必须有补偿。我国当前土地征收补偿以农产值来确定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但是这种以农产值确定补偿费不科学,标准偏低;安置方式单一,抚慰色彩浓,难以保证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征地补偿安置费管理不到位,拖欠、挪用、截流等现象屡见不鲜。其他国家和地区土地征收补偿均是建立在土地财产权和土地市场的基础上给予完全的市场价格,同时还考虑搬迁费等生活权补偿。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应以公平为原则,必须按市场价格进行补偿,补偿以实际发生的物质损失为限。在农民土地产权个体化之前,通过村民自治权和履行民主程序解决补偿费的分配问题。
     第五章是土地征收程序。现行土地征收程序体现了审批的高位性和用途管制制度,建立了“两公告一登记”和听证程序,但是公共利益认定程序缺失,被征地人知情权、参与权保护不足,征地后期监管缺失,征而未用、多征少用以及补偿费被克扣、挪用甚至贪污的现象严重。在程序也设定土地征收行政程序本身即赋予被征地农民权利,也是维护被征地农民权益的手段之一。因此,本文紧接阐述了土地征收行政程序,具体包括建立公共利益的认定程序、完善参与和听证程序、建立收回权制度等。
     第六章是土地征收争议的解决机制。权利保护的最终手段就是救济。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有的土地征收争议解决方式简单、低效、非制度化,难以满足日益纷繁复杂的土地征收争议解决的需要。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所有与土地征收有关的争议都可以得到解决,有土地裁判所一样的专门机构解决土地征收争议,解决争议过程中注重双方协商合意解决。建议建立系统的土地征收救济体系,包括完善行政裁决制度,建立专门的土地裁判机构,将裁决的案件范围扩大至所有因土地征收的争议;完善行政监察和土地督察制度,着重监督行政裁决和司法救济没有涉及的行为;完善司法救济,将土地征收行为本身合法性和其中带有抽象行政行为的性质和特点的行为纳入诉讼审查范围。
     第七章是土地征收相关的制度建设。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不仅仅是征地制度本身的改革,而是一揽子改革,首先要加强农村土地产权创新,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再确认,赋予农户清晰、相对完整、稳定的土地权利,在征地过程中能直接参与协商、谈判;弱化或消除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土地市场化,为城市经营性建设项目提供土地来源。其次,要重建我国农村土地治理框架,包括改变土地多头管理的局面,实现土地管理机构框架的合理化;协调和统一农村和城市的登记,协调和统一土地及房屋的登记,加强和统一农村土地登记制度。
Land is the most important wealth.Land expropriation is the power of compulsory acquiring land for the public benefit by the state or the government.In practice,it always infringes the property rights.Many countries stipulate the conditions,compensations and procedures of land expropriation strictly and clearly and establish the full and efficient remedies.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land expropriation and leam from the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and reconstruct the legal system of land expropriation.
     The title of this paper is "Legal System of Land Expropriation". There are seven parts in this paper.
     Chapter one is an introduction.Firstly,we clarify the notion,character of land expropriation and believe that land expropriation means that the state or the government acquires land compulsorily for the public benefit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and pays just and reasonable compensation. It will belong to the public expropriation in the administrative law.Based on the study of natural and social characters of land,land expropriation,as one way of allocation of land,shall meet the public benefit.As for the relations of fight and power,only the full,clear and effective rights can contend with the power,while the rights shall be defined or expropriated when the government exercises the power for the public benefit.
     Chapter two is the historic chang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hinese land expropriation.The system of land expropriation changes and develops with the needs and standards of economy development,and the character of land rights of rural land owned by the collective.During the planning economy period,backward economy demands to develop military,defense and infrastructure and so on,which makes the power of land expropriation exercised all the time.During the market economy period,the system of investment and employment policies changed,but the rural land is still owned by the collective and is not allowed to sell,and land expropriation is still the unique channel by which the rural land is changed to the state-owned land for development.The rights of land owned by the collective are poor and imperfect and is opposed to the city land.All of the above cause many problems for the system of land expropriation. Land can be expropriated without no condition limits,and the compensation is too low to make the peasants' living standard unchanged. The procedures are incomplete and ways of resolving issues are lack, which make the government abuse the power of land expropriation and harm the rights severely.
     Chapter three is the conditions of land expropriation.The current scope of land expropriation is so wide that the power can be exercised for any project no matter whether it is for public benefit.This will harm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expropriated,and weaken the authority of the government,and injure the public benefit eventually.Based on the study on the system of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we believe that land shall be expropriated only for the public benefit.Summary and list will be used to define the public benefit,which will clarify the boundary of power. Proportion principle will used to make clear whether the project is for the public benefit which is rooted in the real life.
     Chapter four is the core of land expropriation—compensation.There is land expropriation,there will be compensation.Compensations are based o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which is too unreasonable and low to meet the original living standard of the peasants.Compensations can not always be distributed to the peasants fully and timely.In other countries compensations are based on market value,and compensations for living rights are always taken into account.In our country,the land shall be expropriate with just compensation which is based on the market value and the losses which cause really.The distribution of compensation will be resolved through self-government before the land property is owned by the individual.
     Chapter five is the procedure of land expropriation.The main character of current procedure is approval with higher level and land use control.But the procedure of recognition of public benefit is lack,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of knowing facts and participating is poor,the check and control on the later period of land expropriation is poor.The phenomenon of expropriating while no use or expropriating more while use less,and compensation borrowed or corrupted are serious.Clear procedure is one of the best ways for peasants to protect their rights.We should make our land expropriation system perfect,including setting up the procedure of recognition of public benefit,streamlining the procedure of participation, establishing the system of taking back.
     Chapter six is the mechanism for resolving the disputes.The last resort for the protection of rights is remed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the nowadays ways are too simple,non-systematic to resolve so many complicated disputes about the procedure of recognition of public benefit.Every dispute about land expropriation can be resolved by land tribunals who have expertise about land in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More attention will be paid to resolving problems through discussion and concordance.Establishing systematic remedies for land expropriation is recommended,including setting up special land tribunals to decide all the disputes about land expropriation,improving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who will deal with those disputes mainly about officers' actions outside the judicial remedy.The decision about land expropriation,no matter it is concrete or abstract action,will be checked by court.
     Chapter seven is some systems related to land expropriation.The reform of land expropriation system is not only itself,it should be a series of systems reform.Firstly,rural land ownership shall be reconstructed, including confirming the body of the collective land ownership,endowing the peasants or farm families with clear,comparatively complete and stable land rights so that being able to discuss the compensation directly, weakening or removing the function of social welfare and encouraging the marketing of land owned by the collective.Secondly,the framework governing rural land shall be reconstructed,including streamlining the framework,integrating the record between rural and city,between land and house.
引文
[1]由于因征地引起的许多问题在法律上很难解决,或因缺乏解决途径,或因“官官相护”,往往让农民申请救济无门,有时会被逼采取极端措施,如自杀或武力解决,如天安门自焚事件,还有的会因维护权力而遭暴力报复,如刘正有事件。
    [2]2005年《财经》杂志概括“三农”改革要点时提及“地”,即主要包括土地征收在内的农村土地制度是“钱”、“粮”、“地”和“人”四大问题之一。摘自《“三农”改革要点》,《财经》2005年第3期,第28页。
    [3]杨慧萍:《土地经营:一个村庄里的“中国问题”》,《经济管理文摘》2005年第9期,第16页。
    [4]摘自全国人大常委会王兆国副委员长在2007年3月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草案)>的说明》,《人民日报》2007年3月9日第二版。
    [1]段宏庆:《沈阳七农民状告国土资源部》,《经济管理文摘》2005年第9期,第16页。
    [2]韩俊:《质疑行政强制性土地国有化》,《经济管理文摘》2005年第9期,第14页。
    [1]2000年沪青平高速公路跨经上海青浦区境内50公里,该区以沿线所需2000多亩集体土地使用权作为资产,按照征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测算确定标准,并以此标准支付土地合作回报,与市政投资方联合成立股份公司,合作期限25年,但土地不征收,被征地人员不办理农转非手续,由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土地调整。
    [2]《改革土地审批制度 不如改革地权》,资料来源:http://www.ccrs.ory.cn/article_view.asp?ID=6136。
    [3]张红、于楠、谭俊:《对完善中国现行征地制度的思考》,《中国土地科学》2005年第2期,第43页。
    [1]吴晓洁等:《征地主体行为的法经济学分析》,《中国土地科学》2005年第4期,第33页。
    [2]游有雄:《完善土地征用的法律体系 重构和规范土地征用制度》,《地政月报》2004年第3期增刊,第7页。
    [3]《中国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资料来源:http://www.lawbreeze.net。
    [4]钟京涛:《英国及我国香港地区土地争议裁判制度及启示》,《地政月报》2005年第2期,第40页。
    [5]Okinawa landowners appeal ruling over land expropriation,http://www.findarticles.com/p/articles/mi_m0XPQ/is_2001_Dec_17/ai_83313056#continue。
    [1]如我国台湾地区,征收包括了公用征收、违法无责人之公权力行为、公权力行为之附随效果等,参加翁岳生主编:《行政法》(下册),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667-1668页。
    [2]山下淳:《国家补偿体系中的损害补偿的现代意义》,《东亚行政法学第七届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第156-159页。
    [3][美]路易斯·亨金等著:《宪法与权利》(中文版),郑戈、赵晓力、强世功译,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55页。
    [1][美]Robert c.Ellickson,Vicki L.Been:Land Use Controls,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0页。
    [1]凌维慈:《我国土地征用中的生存权补偿——以Z村为研究对象》原载于《行政法论丛》(第七卷),http://www.shu1000.com/thesis-53/B4311790/。
    [2]凌维慈:《我国土地征用中的生存权补偿——以Z村为研究对象》原载于《行政法论丛》(第七卷),http://www.shu1000.com/thesis-53/B4311790/。
    [1]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65页。
    [2]应松年主编:《当代中国行政法》,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945页。
    [3]应松年主编:《行政法学新论》,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年版,309页。
    [1]翁岳生编:《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698页。
    [1]陈敏:《行政法总论》,三民书局1998年版,第969页。
    [2][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666-672页。
    [1]操小娟:《土地利用中利益恒平的法律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1][美]斯蒂芬·芒泽:《财产理论》,彭诚信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70页。
    [2]张慧芳:《土地征用问题研究——基于效率与公平框架下的解释与制度设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页。
    [1]邓建鹏:《财产权利的贫困》,法律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30页。
    [2]罗豪才、崔卓兰:《论行政权、行政相对方权利及相互关系》,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3期,第7-8页。
    [1]周诚:《土地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06页。
    [1]该法第25条规定:“国家建设征用耕地一千亩以上,其它土地两千亩以上的,由国务院批准。征用省、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征用耕地三亩以下、其他土地十亩以下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2]张慧芳:《土地征用问题研究——基于效率与公平框架下的解释与制度设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3页。
    [1]似乎在各国经济发展初期,土地征收制度运用得更为频繁一些,如美国在在早期的经济发展时期,土地征收制度在土地利用政策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在经济发展中也是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在20世纪70年代即加州修路时代,州高级法院8%的民事陪审案件是关于土地征收的。参见[美]Robert c.Ellickson,Vicki L.Been:Land Use Controls,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1页。
    [2]在征地制度改革试点中,南京市区分市政项目与非市政项目给予不同的补偿安置标准。详见王永红、谢小灵:《还利于民——南京市征地制度调查》,载于鹿心社主编《研究征地问题 探索改革之路(一)》,中国大地出版社2002年版,第96页。
    [1]单胜道、陈强、尤建新:《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及其制度创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2]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1]邓建鹏:《财产权利的贫困》,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1]周诚:《土地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14页。
    [1]董国礼:《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1949-1998》,http://www.ccrs.org.cn/big%5Czgtdzdb.htm。
    [2]陈小君等:《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3]邓建鹏:《财产权利的贫困》,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页。
    [4]黄小虎主编:《新时期中国土地管理研究》,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155页。
    [1]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25页。
    [2]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04页。
    [3]张孝直:《中国农村地权的困境》,资料来源:http://www.ccrs.org.cn/article_view.asp?ID=6045。
    [1]姚洋:《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7页。
    [2]王佳慧:《土地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障》,选自《法律与中国——法学理论前沿论坛(第四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0页。
    [3]文贯中:《让土地制度更有效率》,《经济观察报》2002年3月18日电子版。
    [1]征地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建立农民社会保障 完善土地征用制度》,选自鹿心社主编:《研究征地问题 探索改革之路(一)》,中国大地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页。
    [1]张孝直:《中国农村地权的困境》,资料来源:http://www.ccrs.org.cn/article_view.asp?ID=6045。
    [2]毛刚强:《“村”的性质探讨及“新农村建设”》,资料来源:http://www.ccrs.org.cn/article_view.asp?ID=1669。
    [3]徐勇:《村民自治的深化:权利保障与社区重建》,资料来源:http://www.ccrs.org.cn/article_view.asp?ID=1045。
    [4]陈小君等:《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5]1968年,英国科学家哈丁发表了《公地的悲剧》一文,文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小村庄,有一片牧民可 以在公共牧场自由放牧,牧民的直接利益大小取决于其放牧的牛羊数量,一旦过度放牧就会损害公共牧场的草地,直到草地耗尽,所有人都会失去收益。“公地悲剧”从一个侧面证明,如果财产没有私有化,那么人们不但难以产生加大投入、提高生产效率的动机,而且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枯竭。摘自曹刚:《物权法:直面三大伦理问题》,资料来源: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0/49153/5565687.html。
    [1]周其仁:《农地产权与征地制度的几个问题》,《地政研究动态》2005年第3期,第2页。
    [2]章敬平:《拐点》,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187页。
    [1]王卫国等主编:《中国土地权利的法制建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页。
    [1]张树义:《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法学透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3页。
    [2]张树义:《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法学透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4页。
    [3]董国礼:《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1949-1998》,资料来源:http://www.ccrs.org.cn/big%5Czgtdzdb.htm。
    [1]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1]耕地司等:《征地目的及征地范围专题调研报告》,选自鹿心社主编:《研究征地问题 探索改革之路(二)》,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年版,第45-47页。
    [1]目前,各地方国土资源部门在落实《行政许可法》过程中,均将征地作为行政许可事项加以规范和管理。
    [1]杨春禧:《论我国土地征收法律制度中公共利益决策机制的反思与重构》,资料来源:http://fangdichan.lawtime.cn/tdztzhengshou/2006091531693_2.html。
    [1][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689-691页。
    [2]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日本的土地征用》,选自《国外土地征用制度比较研究》2001年,第75页。
    [1]卢丽华:《加拿大土地征用制度及其借鉴》,《中国土地》2000年第4期,第24页。
    [1]Brain Schwarzwalder:Compulsory Acquisition,in Legal Impediments to Effective Rural Land Relations in Eastern Europe and Central Asia,World Bank Technical Paper 1999 No.436。
    [1]Brain Schwarzwaldr:Compulsory Acquisition,in Legal Impediments to Effective Rural Land Relations in Eastern Europe and Central Asia,World Bank Technical Paper 1999 No.436。
    [2]张慧芳:《土地征收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3页。
    [1]王太高:《土地征收制度比较研究》,《比较法研究》2004年第6期,第21页。
    [2][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665页。
    [3]刘洪:《美国征地的法律程序和补偿办法》,《内参选编》2006年第二期,第40页。
    [1][美]Robert C.Ellickson,Vicky L.Been:Land Use Controls,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5页。
    [2][美]Robert C.Ellickson,Vicky L.Been:Land Use Controls,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2页。
    [1][美]伯纳德·施瓦茨:《行政法》,徐炳译,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第47页。
    [2][美]伯纳德·施瓦茨:《行政法》,徐炳译,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第53页。[1]孙笑侠:《论法律和社会利益——对市场经济中公平问题的另一种思考》,载《中国法学》1995年第4期,第25页。
    [2]王永红、谢小灵:《还利于民——南京市征地制度调查》,载于鹿心社主编《研究征地问题 探索改革之路(一)》,中国大地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3]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2页。 [4]翁岳生编:《行政法(下册)》,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672页。
    [1]A.S.A马瑟:《土地利用》,国土部土地利用规划司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第99页。转引自操小娟:《土地利用中利益恒平的法律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1]应松年主编:《当代中国行政法(上册)》,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第94页。
    [1][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38页。
    [2]Land:A Natural Cause of Conflict,资料来源:http://web.lexis-nexis.com/universe/document。
    [1]市桥克哉:《都市计划事业土地征收方法的司法审查现状与课题——以“林业试验森林案”为材料》,2007年7月1日中日土地征收征用与物权登记研讨会材料,第51页。
    [1]杨建顺:《日本行政法通论》,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第425-426页。
    [2]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3页。
    [1][美]Robert C.Ellickson& Vicki L.Been:Land Use Controls,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2页。
    [2]陈立夫:《台湾土地征收制度相关争议问题之探讨——以行政法院之判决为中心素材》,选自《东亚行政法学会第七届国家学术大会论文集》,第165页。
    [1]章敬平:《拐点》,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90页。
    [1][美]Robert C.Ellickson,vicky L.Been:Land Use Controls,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1026-1027页。
    [2]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2-373页。
    [3][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686-691页。
    [4]远藤博也:《土地征收和公共性》,凌维慈译,选自《行政法学论丛》第6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23-424页。
    [1][美]伯纳德·施瓦茨:《行政法》,徐炳译,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第52页。
    [1]沈开举:《中国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研究》,2007年7月1日在京举办的中日土地征收征用与物权登记研讨会材料,第33页。
    [2][美]斯蒂芬·芒泽:《财产理论》,彭诚信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95页。
    [1]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155页。
    [2]王永红 谢小灵:《还利于民——南京市征地制度调查》,选自鹿心社主编:《研究征地问题 探索改革之路(一)》,中国大地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1]建言:《把好征地每一关——从一个副镇长挪用巨额补偿款说开去》,《国土资源报》2005年3月31日第1版。
    [1]少数残存者补偿是指由于修建水库,大部分村庄被征收,许多住户都已搬走,只剩下一户人家住在偏僻的半山腰时,其生活诸多不便与困难,皆因之受到间接损害,因此给予的一定的补偿。杨建顺:《日本行政法通论》,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第615页。
    [2]杨建顺:《日本行政法通论》,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第595页。
    [3]德田博人:《日本土地征收及损失补偿制度》,2007年7月1日中日土地征收征用与物权登记研讨会论文,第20-24页。
    [1]刘洪:《美国征地的法律程序和补偿办法》,《内参选编》2006年第2期,第40页。
    [2][美]Robert c.Ellickson& Vicki L.Been:Land Use Controls,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1046页。
    [1][德]汉斯·J·沃尔夫、奥托·巴霍夫、罗尔夫·施拖贝尔:《行政法(第二卷)》,高家伟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08页。
    [2]Brain Schwarzwalder:Legal Impediments to Effective Rural Land Relations in Eastern Europe and Central Asia,World Bank Technical Paper No.436.
    [3]卢丽华:《加拿大土地征收制度及其借鉴》,选自鹿心社主编:《研究征地问题 探索改革之路(一)》,中国大地出版社2002年版,第287-291页。
    [1]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日本的土地征用》,选自《国外土地征用制度比较研究》2001年,第35页。
    [2]如德国的土地征收补偿是以市场经济的交易价值作为估价标准,是建立在宪法上私人财产权保障的基础上,并且都是以财产上的权利作为补偿的内容。
    [1]Brain Schwarzwalder:Legal Impediments to Effective Rural Land Relations in Eastern Europe and Central Asia,World Bank Technical Paper No.436.
    [1][英]卡罗尔·哈洛 理查德·罗林斯:《法律与行政》(下卷),杨伟东、李凌波、石红心、晏坤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131-1132页。
    [2][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696页。
    [1]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2]李迎生:《社会保障与社会结构转型: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3-64页。
    [1]凌维慈:《我国土地征收中的生存权补偿——以Z村为研究对象》,载于《行政法论丛》(第七卷),资料来源:http://www.shu1000.com/thesis-53/B4311790/。。
    [1]沈开举:《中国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研究》,2007年7月1日中日土地征收征用与物权登记研讨会材料论文集,第26页。
    [1]王名扬:《英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2页。
    [1]刘洪:《美国征地的法律程序和补偿办法》,选自《内参选编》2006年第2期,第39-40页。
    [1]杨建顺:《日本行政法通论》,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第473页。
    [1]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5-391页。
    [2]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4页。
    [1]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英国的土地征用》,选自《国外土地征用制度比较研究》2001年,第137-138页。
    [1]Brain Schwarzwalder:Legal Impediments to Effective Rural Land Relations in Eastern Europe and Central Asia,World Bank Technical Paper No.436,
    [1]陈立夫主编:《土地法规》(2005-2006最新修订版),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86-90页。
    [1][德]汉斯·J·沃尔夫 奥托·巴霍夫、罗尔夫·施托贝尔:《行政法》(第二卷),高家伟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05页。
    [2]市桥克哉:《都市计划事业土地征收方法的司法审查现状与课题——以“林业试验森林案”为材料》,2007年7月1日中日土地征收征用与物权登记研讨会材料,第51页。
    [3]杨春禧:《论我国土地征收法律制度中公共利益决策机制的反思与重构》,资料来源:http://fangdichan.lawtime.cn/tdztzhengshou/2006091531693_2.html。
    [1]陈立夫主编:《土地法规》(2005-2006最新修订版),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159页。
    [2]江平主编、李显冬副主编:《中国土地立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1页。
    [1]傅士成、郭乐琦:《实践中的公共利益:理解、认识和问题》,选自《当代中国行政法的源流》,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233页。
    [1]章敬平:《拐点》,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138页。
    [1]德国《建筑法典》第102条、103条规定:如果征收目的被取消或没有实现(如开发计划变更或者计划目的不再需要被征收的不动产),必须回转征收的不动产。参见[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700页。
    [2]陈新民:《财产权保障的疑难角落——论被征收人的回复权制度》,选自《东亚行政法学会第七届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第230页。
    [1][英]威廉·韦德:《行政法》,徐炳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3页。
    [1]李东凯、李军晶:《开辟征地利益诉求的新渠道——湖南省首场征地补偿争议裁决制度纪实》,《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2月13日版第一版。
    [1]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加拿大的土地征用》,选自《国外土地征用制度比较研究》2001年,第129-136页。
    [2]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80-392页。
    [1]Lands Acquisition Act 1989,资料来源:http://www.austlii.edu.au/au/legis/cth/consol_act/。
    [1][英]卡罗尔·哈洛 理查德·罗林斯:《法律与行政》(下卷),杨伟东、李凌波、石红心、晏坤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735页。
    [2][英]威廉·韦德:《行政法》,徐炳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623-629页。
    [1]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95-500页。
    [2]杨建顺:《日本行政法通论》,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第474页。
    [1]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日本的土地征用》,选自《国外土地征用制度比较研究》2001年,第85页。
    [2][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2000年版,第700页。
    [1]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新加坡的土地征用》,选自《国外土地征用制度比较研究》2001年,第100-101页。
    [2]Brain Schwarzwalder:Legal Impediments to Effective Rural Land Relations in Eastern Europe and Central Asias,World Bank Technical Paper No.4360
    [3]Willian F.Funk&Richard H.Seamon:Administrative Law,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页。
    [4]Willian F.Funk&Richard H.Seamon:Administrative Law,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99页。
    [1][英]卡罗尔·哈洛 理查德·罗林斯:《法律与行政》(下卷),杨伟东、李凌波、石红心、晏坤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852页。
    [2][英]卡罗尔·哈洛理查德·罗林斯:《法律与行政》(下卷),杨伟东、李凌波、石红心、晏坤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732页。
    [3]应松年主编:《行政法学新论》,中国方正出皈社2004年版,第329页。
    [1][英]卡罗尔·哈洛 理查德·罗林斯:《法律与行政》(下卷),杨伟东、李凌波、石红心、晏坤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751页。
    [1][英]卡罗尔·哈洛 理查德·罗林斯:《法律与行政》(下卷),杨伟东、李凌波、石红心、晏坤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754页。
    [2][英]卡罗尔·哈洛 理查德·罗林斯:《法律与行政》(下卷),杨伟东、李凌波、石红心、晏坤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733页。
    [3]胡建淼:《比较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73-475页。
    [4][英]卡罗尔·哈洛理查德·罗林斯:《法律与行政》(下卷),杨伟东、李凌波、石红心、晏坤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756页。
    [1][日]室井力主编:《日本现代行政法》,吴微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4页。
    [2]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92页。
    [3]林莉红:《现代申诉制度与失当行政行为救济》,选自《行政法学论丛》第5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526页。
    [4]近两年来,北京市监察局一直是北京市历次市政府征地审批联审会小组成员。
    [1][英]威廉·韦德:《行政法》,徐炳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621页。
    [1]王名扬主编:《外国行政诉讼制度》,人民法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252-253页。
    [1]张树义:《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法学透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1-92页。
    [2]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页。
    [1]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页。
    [1]鹿心社主编:《研究征地问题探索改革之路(一)》,中国大地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页。
    [1]王锴:《中国宪法与私有财产保护的完善》,载《法苑(研究生号)》2003年第10期。
    [2]《<土地管理法>修改:核心在改革征地制度》,《中国改革》2007年8月13日。
    [1]Brain Schwarzwalder:Legal Impediments to Effective Rural Land Relations in Eastern Europe and Central Asias,World Bank Technical Paper No.436。
    1.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王名扬:《英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王名扬主编:《外国行政诉讼制度》,人民法院出版社1991年版。
    4.江平主编:《中国土地立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应松年主编:《行政法学新论》,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年版。
    6.罗豪才主编:《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修订1版。
    7.应松年主编:《当代中国行政法(上下册)》,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8.翁岳生编:《行政法(下册)》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9.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0.陈新民:《中国行政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姜明安:《外国行政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
    12.吴庚:《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三民书局2000年增订六版。
    13.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上、下)》,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4.马怀德主编:《国家赔偿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法制出版社1994年版。
    15.王利明主编:《物权法专题研究》(上、下),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6.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编著:《行政诉讼与土地管理法新解》,时事出版社1999年版。
    17.王卫国、王广华主编:《中国土地权利的法制建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张步洪编著:《中国行政法学前沿问题报告》,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
    19.林莉红:《中国行政救济理论与实务》,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吴平:《行政裁决制度研究》,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
    21.张树义:《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法学透视——行政法学背景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2.《东亚行政法学会第七届国家学术大会论文集》。
    23.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4.杨建顺:《日本行政法通论》,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25.王光辉:《中国行政裁决制度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6.孙笑侠:《法律对行政的控制——现代行政法的法理解释》,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7.周其仁:《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版。
    28.关谷俊作:《日本的农地制度》,金洪云译,三联书店2004年版。
    29.操小娟:《土地利用中利益蘅平的法律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0.北京市人事局编:《公共管理学使用教程》,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
    31.林增杰等编著:《中国大陆与港澳台地区土地法律比较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2.单胜道、陈强、尤建新:《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及其制度创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33.姜贵善译:《日本的国土利用及土地征收法律精选》,地质出版社2000年版。
    34.张慧著:《土地征用问题研究——基于效率与公平框架下的解释与制度设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5.陈小君等:《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研究一-田野调查解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6.庄金锋:《海峡两岸土地法律制度比较》,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7.费孝通:《江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8.熊景明主编:《进入21世纪的中国农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39.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40.陈立夫主编:《土地法规》(2005-2006最新修订版),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
    41.柴强:《各国(地区)土地制度与政策》,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42.黄祖辉、汪晖:《城市发展中的土地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43.鹿心社主编:《研究征地问题探索改革之路(一)》,中国大地出版社2002年版。
    44.鹿心社主编:《研究征地问题探索改革之路(二)》,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年版。
    45.黄小虎主编:《新时期中国土地管理研究》,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
    46.熊文钊:《现代行政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7.胡建淼:《比较行政法---20国行政法评述》,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48.林纪东,《行政法》,三民书局1993年第5版。
    49.陈敏:《行政法总论》,三民书局1998年版。
    50.杨海坤、黄学贤:《中国行政程序法典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51.胡建淼主编:《外国行政法规与案例评述》,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
    52.陈锡文:《中国农村改革:回顾与展望》,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3.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编:《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4.沈守愚:《土地法学通论》,中国大地出版社2002年版。
    55.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续)》,社会科学文献版社2005年版。
    56.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日本的土地征用》,选自《国外土地征用制度比较研究》2001年,第75页。
    57.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8.章敬平:《拐点——决定未来中国的12个月》,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59.魏建、黄立军、李振宇:《法经济学:基础与比较》,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0.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4年8月版。
    61.刘剑文、杨汉平主编:《私有财产法律保护》,法律出版社2000年6月版。
    62.王文英:《农村土地征收行政法律问题研究——兼论农村土地裁判所建立》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3.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
    64.徐汉明:《中国农民土地持有产权制度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65.邓建鹏:《财产权利的贫困》,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66.蒲坚主编:《中国历代土地资源法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7.[英]卡罗尔·哈洛理查德·罗林斯著:《法律与行政》(下卷),杨伟东、李凌波、石红心、晏坤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8.[德]鲁道夫·冯·耶林著:《为权利而斗争》,胡宝海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69.[德]汉斯·J·沃尔夫 奥托·巴霍夫、罗尔夫·施托贝尔:《行政法》(第二卷), 高家伟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70.[美]路易斯·亨金:《宪政与权利》,郑戈、赵晓力、强世功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
    71.[英]威廉·韦德:《行政法》,徐炳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72.[日]盐野宏著:《行政法》,杨建顺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73.[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74.[日]长野郎:《中国土地制度的研究》,强我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5.[美]斯蒂芬·芒泽:《财产理论》,彭诚信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6.[日]室井力主编:《日本现代行政法》,吴微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77.马怀德:《权利救济真空需要填补》,资料来源:http://review.jcrb.com.cn/ournews/asp/readNews.asp?id=78009。
    78.谢哲胜:《准征收之研究—以美国法之研究为中心》,载于《财产法专题研究(二)》,元照出版社1999年版。
    79.董国礼:《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1949-1998》,资料来源:http://www.ccrs.org.cn/big%5Czgtdzdb.htm。
    80.陆红生,韩桐魁:《关于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WTO与土地资源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2002年。
    81.范毅:《中西国家财产征收制度之宪法学比较》,载于《环球法律评论》,2001年春季号。
    82.马怀德:《法院审查抽象行政行为势在必行》,资料来源:http://review.jcrb.com.cn/ournews/asp/flxr/mahd/index.asp?id=119
    83.凌维慈:《我国土地征用中的生存权补偿——以Z村为研究对象》原载于《行政法论丛》(第七卷),资料来源:http://www.shu1000.com/thesis-53/B4311790/。
    84.黄明耀:《论土地征收的法律内涵》,载于《现代法学》,1994年第1期。
    85.林来梵:《论私人财产权的宪法保障》,载于《法学》,1999年第3期。
    86.吴次芳、谭永忠:《制度缺陷与耕地保护》,《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7期。
    87.朱明芬:《浙江失地农民利益保障现状调查及对策》,《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3期。
    88.李累:《略论我国宪法财产征收制度的缺陷》,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 2期。
    89.刘田:《征地问题沉思录》,《中国土地》2002年第8期。
    90.程浩:《行政征收制度探析》,《当代法学》2001年底4期。
    91.王小映:《土地制度变迁与土地承包权物权化》,《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1期。
    92.黄东东:《土地征收公益目的性理解》,《中国土地》2003年第1期。
    93.黄祖辉,汪辉:《非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行为与土地发展权补偿》,《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
    94.刘东生:《行政征收制度初探》,《行政法学研究》2000年第2期。
    95.张志泉:《行政征收与行政征收制度比较分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96.韩俊:《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三题》,《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
    97.张红等:《对完善中国现行征地制度的思考》,《中国土地科学》2005年第1期。
    98.王佳慧:《土地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障》,选自《法律与中国——法学理论前沿论坛(第四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9.市桥克哉:《都市计划事业土地征收方法的司法审查现状与课题——以“林业试验森林案”为材料》,2007年7月1日中日土地征收征用与物权登记研讨会材料,第51页。
    100.杨春禧:《论我国土地征收法律制度中公共利益决策机制的反思与重构》,资料来源:http://fangdichan.lawtime.cn/tdztzhengshou/2006091531693_2.html。。
    101.成涛林:《我国农地制度的演变及私有化改革探析》,资料来源: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5046.html。
    102.吴晓洁等:《正体主体行为的法经济学分析》,《中国土地科学》2005年第4期。
    103.游有雄:《完善土地征用德法律体系 重构和规范土地征用制度》,《地政月报》2004年第3期增刊。
    104.《中国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资料来源:http://www.lawbreeze.net。
    105.钟京涛:《英国及我国香港地区土地争议裁判制度及启示》,《地政月报》2005年第2期。
    106.张孝直:《中国农村地权的困境》,资料来源:http://www.ccrs.org.cn/anicle_ view.asp?ID=6045。
    107.李蕊:《国外土地征收制度考察研究——以德、美两国为重点考察对象》,《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108.毛刚强:《“村”的性质探讨及“新农村建设”》,资料来源:http://www.ccrs.org.cn/article_view.asp?ID=1669。
    109.徐勇:《村民自治的深化:权利保障与社区重建》,资料来源:http://www.ccrs.org.cn/article_view.asp?ID=1045。
    110.贺佃奎:《农村土地征收的权利行使限制与权利保护机制》,《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11.王太高:《土地征收制度比较研究》,《比较法研究》2004年第6期。
    1.[美]Robert C.Ellickson& Vicki L.Been:Land Use Controls,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2.Christopher F.Edley,JR:Administrative Law Rethinking Judicial Control of Bureaucracy,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Haven and London.
    3.Vicki Been&Joel C.Beauvais:The Global Fifth Amendment? NAFTA's Investment Protections and The Misguided Quest For an International "Regulatory Takings"Doctrine.
    4.Prof.Ellickson:Land Use Law Group Outline.
    5.[美]Stephen G.Breyer&Richard B.Stewart&Cass R.Sunstein&Matthew L.Spitzer:Administrative Law and Regulatory Policy,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6.Douglas Laycock:Modern American Remedies,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7.Peter H.Schuck:Foundations of Administrative Law,Foundation Press1994.
    8.Willian F.Fox Jr.:Understanding Administrative Law,Matthew Bender&Company Incororated1997.
    9.Willian F.Funk&Richard H.Seamon:Administrative Law,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10.Brain Schwarzwalder:Legal Impediments to Effective Rural Land Relations in Eastern Europe and Central Asias,World Bank Technical Paper No.436。
    11.Okinawa landowners appeal ruling over land expropriation,http://www.findarticles.com/p/articles/mi_m0XPQ/is_2001_Dec_17/ai_83313056#continue。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