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民认知视角的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制度认知主义理论和行为制度理论指出,制度具有深刻的认知内涵,主体认知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是推动制度变迁的能动力。本质上,制度变迁应该被理解为主体认知与外部环境互动调整的过程以及不同主体认知互动调整的过程,内隐的认知调整和外显的制度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同构性。
     深入分析主体认知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机理,可以发现主体认知是制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认知在制度结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体认知对制度绩效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主体认知直接推动了制度变迁。制度环境由主体认知与外部环境两部分构成,其中主体认知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持续的互动调整关系,外部环境是主体认知的基础,主体认知对外部环境具有反作用;同时,不同主体的认知之间也存在着持续的互动关系,一个主体对外部环境的认知会受到其他主体认知的影响。在两种形式的互动过程中,会产生两种形式的交易费用,其一是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所引起的主体认知与外部环境互动所产生的交易费用,其二是由于有限理性的当事人持续的认知互动所产生的交易费用,它们构成了制度环境的总交易费用。当事人为了保证交易的正常进行,需要规则来减少不确定性、降低交易费用,这些规则就是制度。制度是主体在对外部环境认知的基础上通过与其他主体的认知互动而形成的。不同的规则构成一个体系,这就是制度结构。制度结构主要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无论是正式制度,还是非正式制度,都是通过主体有意识的活动而形成的,主体认知对两者的具体内容也有着重要的规定性。一定的制度结构会产生相应的制度绩效。合理的制度结构,由于能够尊重主体意愿、适应外部环境,必然会产生积极的制度绩效;相反,不合理的制度结构,则会产生消极的制度绩效。制度绩效的实际结果只有被当事人认识以后,才能成为引导当事人采取行动的激励或约束,诱致主体进行制度创新。其含义表明,主体认知可以通过影响制度结构的合理性来直接决定制度绩效,同时主体认知对制度绩效还具有主观评价的重要作用。制度结构和制度绩效对主体认知和外部环境具有反馈性作用,合理的制度结构和积极的制度绩效会强化主体的原有认知,改善外部环境;不合理的制度结构和消极的制度绩效则会削弱主体的原有认知,恶化外部环境。当外部环境和主体认知发生变化时,就意味着制度环境发生了变化,会产生潜在利润;主体基于自身认知,会对潜在利润的大小进行主观评价,并与成本进行比较;如果潜在利润大于成本,那么主体就会进行制度创新。因此,主体认知是制度变迁的直接推动力。基于以上理论分析,可以建立一个认知嵌入性制度变迁模型,作为本文分析的一般框架。
     具体到中国农地制度变迁问题,可以将以上一般模型具体化,来深入分析农民认知对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影响。农民是中国农地制度的主要参与人之一,农民对中国衣地制度的认知状况直接决定了农民对待农地制度的态度,进而决定了其决策和行为;同时,农民的认知构成了政府对农地制度认知的基础。包括农民在内的主体认知与外部环境共同构成了中国农地制度环境,其中存在着两种意义上的互动关系,其一是包括农民在内的主体认知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其二是不同主体认知之间的互动关系。特定的中国农地制度环境会形成一定的中国农地制度结构,主要包括正式农地制度与非正式农地制度。一定的中国农地制度结构会带来一定的农地制度绩效。中国农地制度结构和中国衣地制度绩效会对主体认知和外部环境产生反馈作用,导致中国农地制度环境发生变化。中国农地制度环境的变化,会产生潜在利润,从而农民等主体会进行农地制度创新,最终推动中国农地制度发生变迁。因此,在中国农地制度变迁过程中,农民认知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农民认知构成了中国农地制度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次,农民认知与中国农地制度结构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再次,农民认知与中国农地制度绩效之间也存在着互动的关系;最后,农民认知推动了中国农地制度发生变迁。由此可见,农民认知贯穿了中国衣地制度变迁的全过程。研究中国农地制度变迁问题,需要从农民认知视角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深刻揭示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认知内涵,给出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本质含义。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尊重农民的意愿,适应外部环境,实行土地农民私有制,取得了积极的制度绩效,制度变迁是有效的。初级合作社阶段,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农民要求在坚持土地农民私有制的基础上通过自愿的互助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农民的合理要求得到了中央政府的积极响应。初级合作社的农地制度结构满足了农民的意愿,适应了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样取得了积极的制度绩效,制度变迁也是有效的。高级合作社运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央政府基于自身对外部环境的主观认识而人为发起的,它实行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农地制度结构,脱离了当时的外部环境,不符合广大农民的主观意愿,带来了消极的制度绩效,制度变迁是低效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也主要是由中央政府基于自身对外部环境的主观认知依靠行政力量强制性推动的,它同样实行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农地制度结构,超越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违背了农民的意愿,产生了消极的制度绩效,制度变迁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家庭承包责任制首先是广大衣民自己的发明创造,是由农民通过自发的农地制度创新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它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农地制度结构,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符合农民的认知,满足了农民的意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国农地制度所面临的外部环境逐步发生变化,农民对土地的认知和要求也不断发生变化,土地所发挥的职能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这些都构成了中国农地制度进一步变迁的动力,中国农地制度改革总体上沿着不断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路径进行,改革过程中不断赋予农民家庭内涵更加丰富、边界更加清晰的土地权利。因此,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都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符合农民主观意愿,产生了积极的制度绩效,制度变迁是有效的。
     对当代中国案例的深入分析,同样可以发现农民认知在现阶段中国农地制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扬州市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首先是由农民自发发起的,农民进行农地制度创新的原因是他们在主观上充分认识到外部环境变化所产生的潜在利润;在制度创新过程中,农民基于自身对外部环境的正确认识自发地选择了土地股份合作制这一形式,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完善;农地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鼓舞了农民,坚定了他们继续进行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的信念;农地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也深刻地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认知,使地方政府积极支持改革。由此可见,扬州市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具有深刻的农民认知内涵,农民认知在农地制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都市统筹城乡土地制度改革是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中展开的,农民的主观愿望和合理诉求构成了制度环境的重要部分;农地制度改革是由农民自发力量和政府自觉力量共同推动的;农地制度改革满足了农民的意愿,适应了外部环境的变化,取得了良好的制度绩效;合理的农地制度结构和良好的农地制度绩效反过来又强化了农民和政府等主体的正确认知,进一步推动了成都市农地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成都市统筹城乡土地制度改革同样具有深刻的农民认知内涵,农民认知构成了改革的直接推动力。
     本文研究可以得出一些重要结论:中国农地制度变迁本质上是农民认知与政府认知相互调整以求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过程,其中农民认知发挥了重要作用;农地制度的整体效率取决于具体的制度安排是否尊重了农民的主观意愿;农民认知有效地推进了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农地制度变迁过程也塑造了农民的认知。在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也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启示:中国农地制度改革必须高度重视农民对农地制度的认知和愿望;保证农地制度改革能够适应包括农民认知在内的农地制度环境的不断变化;努力减少农地制度变迁过程中由于当事人认知互动而产生的交易费用,提高农地制度的效率;按照渐进的原则,逐步推进农地制度改革;考虑到不同地区农民对农地制度的主观要求不同,采取不同的改革模式。
Institutional cognition theory and institutional behavior theory point out that institution has deep cognition intension and agents'cognition has important effects on institutional changes, then it can push on institution to change. In natural, institutional changes can be known as a mutual adjustment process between agents'cognition and outside environment, or as a mutual adjustment process among different agents'cognition. There have some likeness in a certain degree between mutual adjustment of agents'cognition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s.
     Through deeply analyzing the mechanism that agents'cognition impact on institutional changes, it can be found that agents'cognition is a main part of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forming, it has important effects on institutional performance, so agents'cognition directly push on institution to chang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contains outside environment and agents'cognition. There is a relation of continually mutual adjustment between outside environment and agents' cognition. Outside environment is the basis of agents'cognition and agents'cognition has effect on outside environment. Meanwhile, there is a relation of continually mutual adjustment among different agents'cognition. One agents'cognition can effect on another agents'cognition. In the process continually mutual adjustment, two shapes of transaction cost may be made. One is the transaction cost because of outside environment uncertainty, another is the transaction cost because of agent limited rationality. Thus they make up total transaction cost in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trade successfully, agents need regulations to reduce transaction costs. The regulations are institutions. Different regulations make up a system which is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includes formal and informal institutions. Formal and informal institutions are both formed by conscious agents'actions, and agents'cognition has important stipulation in specific contest.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can produce some institutional performance. Because of respecting agents'desire and adapting to outside environment, rational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can certainly produce good institutional performance. In contrary, non-rational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may make negative institutional performance. Only being known by agents concerned, institutional performance can make agent to act and to innovate institutions. It means that agents'cognition may directly decide institutional performance through effect the rationality of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n the same time, agents'cognition can subjectively evaluate institutional performanc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have feedback on agents'cognitions and outside environment. Rational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and good institutional performance can strengthen agents'cognition and improve outside environment. In contrary, non-rational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and negative institutional performance may weaken agents'cognition and worsen outside environment. If outside environment and agents'cognition chang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may change and potential profits are produced. Agent may evaluate the potential profits and compare it with costs on the basis of cognition oneself. If the potential profits are more than costs, agent may create new institutions. Agents'cognitions can directly push on institutions to change. On the basis of theoretical analyses above, this paper will make a model on institutional change embedded into agents'cognitions and regard it as a normal analytical framework.
     Then this paper will specify the model and use it to deeply analyze the changes of rural land system in China from farmers'cognition. The farmer is one of the main parties of rural land system in China. The farmers'cognition directly decides their attitude to rural land system. The farmers'decisions and actions depend on their cognition in big degree. The farmers'cognition is the basis of governments'cognition. Agents'cognition including farmers and outside environment make up farmland system environment in China. There are two mutual relations in it. One is the mutual relation between agents'cognition including farmers and outside environment. One is the mutual relation among different agents'cognition. A specific farmland system environment can form a specific farmland system structure mainly including formal and informal institutions. A specific farmland system structure can produce some farmland system performance. Farmland system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can take feedback on agents'cognition and outside environment, causing Chinese farmland system environment to change. When Chinese farmland system environment changes potential profits may be made. In order to getting the potential profits agents including peasant will innovate farmland system and push it to change. So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farmland system change, the farmers'cognition gives very important roles to it. Firstly, farmers'cognition is a main part of Chinese farmland system environment. Secondly, there is a continually mutual adjustment relation between farmers' cognition and farmland system structure. Thirdly, there is a continually mutual adjustment relation between farmers'cognition and farmland system performance. Finally, farmers' cognition directly pushes on Chinese farmland system to change. Above all, farmers' cognition is through all the process of Chinese farmland system change.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on Chinese farmland system change from farmers'cognition. Thus this paper can deeply give the farmers'cognition content and reveal the nature of Chinese farmland system change.
     New Chinese land reform which took farmers land ownership esteemed farmers'wants and adapted to outside environment. So it took good institutional performance and farmland system change was effective. In the period of primary cooperatives, the farmland system environment changed. Farmers want to resolve actual problems by voluntary cooperative on the basis of land private ownership. The central government positively responded farmers'rational wants. Chinese farmland system structure esteemed farmers'wants and adapted to the change of outside environment. So it took good institutional performance and farmland system change was effective.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ponsored the movement of higher cooperatives in line with its cognition on outside environment. In the period of higher cooperatives, Chinese farmland system structure was collective land ownership and collective management. It went against farmers'wants and brook away from outside environment. So it took negative institutional performance and farmland system change was invali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ponsored the movement of People's Commune System in line with its cognition on outside environment. In the period of People's Commune System, Chinese farmland system structure was collective land ownership and collective management. It went against farmers'wants and brook away from outside environment. So it took negative institutional performance and farmland system changing was invalid. The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was firstly invented by farmers themselves. Chinese farmers spontaneously set up the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The farmland system structure was collective ownership and household management. It esteemed farmers'wants and adapted to the level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o it took great institutional performance. Following Chines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ese farmland system environment and farmers'cognition are changing step by step. The function of rural land is slowly changing. These become the motives of Chinese farmland system change. Chinese farmland system reform is on the way of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The reform constantly gives farmers more and clear rural land rights. Obviously the setting and improving of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esteems farmers'wants and adapts to outside environment. So it takes good institutional performance and farmland system change is effective.
     The paper can find that farmers'cogni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Chinese farmland system reform at present through deeply analysis on actual cases. The farmers themselves firstly sponsor rural land joint-stock cooperative system at Yangzhou in Jiangsu province. Because of realizing potential profits causing by outside environment changed, the farmers at Yangzhou innovated their farmland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they voluntarily chose rural land joint-stock cooperative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ir right cognition on outside environment, and they improved the system in line with actual condition. The rural land joint-stock cooperative system makes good performance which encourages the farmers to continually reform. The good performance also effects on local governments'cognition and makes them to support farmers'reform. So farmers'cogni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rural land system reform at Yangzhou in Jiangsu province. The rural-urban integration land system reform at Chengdu in Sichuan province was made in special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Farmers'wants was the main part of it. Farmers'spontaneous power and governments'conscious power altogether pushes on the reform. The rural-urban integration land system reform takes good performance because it esteems farmers'wants and adapts to outside environment. Rational rural land system structure and good performance can strengthen agents'cognition and improve outside environment. Thus it pushes on the reform going on. So farmers'cognition directly pushes on the rural-urban integration land system reform at Chengdu in Sichuan province.
     The paper can make some conclusions. In nature, Chinese farmland system change is the process in which farmers'and governments'cognition adjusts each other to adapt to outside environment. Farmers'cognition has very important roles in it. The whole efficiency of Chinese farmland system depends on if it can esteem farmers'wants. Farmers' cognition effectively pushes on Chinese farmland system to change. Chinese farmland system changes make farmers'cognition. On the basis of study, the paper gives some policy advices. We must think highly of farmers'cognition and wants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farmland system reform. The reform must adapt to the changes of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including farmers'cognition. Institutional efficiency can be raised by reducing transaction. We must take different reform models to meet farmers'special wants in different regions.
引文
1朱宪辰、章平、黄凯南,共享资源治理制度转型中个体认知状态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6年第12期。
    North, D. C.,2005,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Chang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中译本参见诺思,理解经济变迁过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3周业安,制度演化理论的新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4期。
    4约翰·N·德勒巴克、约翰·V·C·奈编,新制度经济学前沿[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斯密德,制度与行为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鲍尔斯,微观经济学:行为、制度和演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
    2杨德才,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及绩效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文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3胡元坤,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M],中国大地出版社,2006年版。
    1胡穗,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刘广栋、程久苗,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和实践[J],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2期。
    3邵传林、冯振东,中国农地产权制度60年:历程回顾与变迁评判[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10期。
    4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林毅夫,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A],载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卷),北京人学出版社,2003
    年版。
    1孔泽源,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过程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3年第2期。
    2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课题组,制度、制度安排与我国农地制度创新——制度选择及变迁方式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1995年第48期。
    3王西玉,农村改革与农地制度变迁[Jl,中国农村经济,1998年第9期。
    4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版。
    5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的经济学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6姚洋,集体决策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中国农村地权稳定性演化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2期。
    7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8蒋永穆、安雅娜,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其创新[J],经济学家,2003年第3期。
    9吴玲,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D],东北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10夏玉华,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对现阶段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思考[J],财贸研究,2006年第4期。
    11张海丰,新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一个路径依赖分析范式[J],农村经济,2008年第1期。
    12李行、温铁军,中国60年农村土地制度变迁[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9年第3期。
    1罗必良,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历程与创新意义[J],南方经济,2008年第11期。
    2綦好东,新中国农地产权结构的历史变迁[J],经济学家,1998年第1期。
    3邓大才,效率与公平交互替代: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轨迹[Jl,山西农经,2000年第3期。
    4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十地制度变迁[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
    4赵阳,共有与私用——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经济学分析[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1苗壮,合同、政策、法律——中国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的经济分析[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2王景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30年:回眸与瞻望[J],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第6期。
    3李汉卿,新中国土地制度变迁与农民主体性发挥[J],武汉学刊,2009年第1期。
    4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Jl,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
    5曲福田、冯淑怡、俞红,十地价格及分配关系与农地非农化经济机制研究——以经济发达地区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12期。
    6曲福田、冯淑怡、诸培新、陈志刚,制度安排、价格机制于农地非农化研究[J],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1期。
    7蔡运龙、霍雅勤,耕地非农化的供给驱动[J],中国十地,2002年第7期。
    8钱忠好,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的困境与乡村十部行为[J],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2期。
    9赵德起,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分析——国家视角[J],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6期。
    1段进朋、杨泱,我国农地制度与地方政府行为关系研究[J],当地经济研究,2007年第9期。
    2刘红,地方政府土地市场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9年第1期。
    3匡家在,地方政府行为的制度分析:基于土地出让收益分配制度变迁的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4赵德余,土地征用过程中农民、地方政府与国家的关系互动[J],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2期。
    5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
    6恰亚诺夫,农民的经济组织[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7黄平,寻求生存[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8詹姆斯·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M],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9施庆德,经济人类学[M],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潘峰,农民的经济行为是否符合理性——学术争论的回顾与思考[J],农村经济,2006年第11期。
    2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3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4傅晨,狄瑞珍,贫困农户行为研究[Jl,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2期。
    5陈其霆,农户经营行为分析与农村发展新思路[J],学术月刊,2001年第8期。
    6李培林,村落的终结[Ml,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7张兆曙,生存伦理还是生存理性——对一个农民行为论题的实地检验[J],东南学术,2004年第5期。
    8郑杭生、汀雁,农户经济理论再议[J],学海,2005年第3期。
    9梅东海,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农民土地意识——浙、鄂、渝三地调查报告[J],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1期。
    10刘永萍,农村家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性决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林毅夫,小农与经济理性[J],农村经济与社会,1988年第3期。
    2宋洪远,经济体制与农户行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及其对中国农户问题的应用研究[J],经济研究,1994年第8期。
    3秦晖,市场信号与“农民理性”——清华大学学生农村调查报告之分析(三)[J],改革,1996年第6期。
    4严瑞珍、孔祥智、程兰等,转轨时期农民行为与政府行为的轨迹[J],经济学家,1997年第5期。
    5Eills,F..Peasant Econom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6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中华书局,2000年版。
    7彭文平,农民理性行为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8郑凤田,粮食安全政策代价与中国农业的国际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第10期。
    9钟涨宝、陈小伍、王绪朗,有限理性与农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户行为选择[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0江永红、马中,农民经济行为与环境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08年第3期。
    1Liu, Shouying, Carter, Michael & Yao. Yang. Dimensions and Diversity of Property Rights in Rural China:Dilemans on the Road to Further Reform. World Development 26,10:1789-1806,10,1998.
    2杨瑞龙、杨其静,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方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作用[J],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3姚洋,集体决策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中国农村地权稳定性演化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2期。
    4钱忠好,中国农地保护:理论与政策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第10期。
    5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车裕斌、张安录,中国农地产权利益集团博弈行为的绩效分析[J],江汉论坛,2004年第6期。
    7陈爱娟、方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及其内在缺陷的经济学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8熊惠平,“穷人经济学”的公私权博弈:农地权的分析范式[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周楠楠、赵敏娟,1978-1982年农地制度变革中地方政府能力评估[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11期。
    2孙圣民,游说、权力分配与制度变迁——以1978年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为例[J],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3黄祖辉,转型、发展与制度变革——中国“三农”问题研究[M],格致出版社,2008年版。
    4张合林,农地非农化流转宏观决策理论模型构建[J],财经科学,2008年第11期。
    5陈会广、陈利根、马秀鹏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的多样化创新[J],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第1期。
    6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7 Lin, J., Rural Reform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2,1992.
    Feder, Gershon, Lawrence J. Lau, Justin Y. Lin, and Xiaopeng Luo. "The Determinants of Farm, Investment and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in Post-Reform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92,41(1).
    9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10 Jacoby, H., G. Li and S. Rozelle., Hazards of Expropriation:Tenure Insecurity and Investment in Rural Chin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2,92(5).
    1张红宇,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制度绩效——从实证到理论的分析[Jl,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2期。
    2罗必良,人民公社失败的制度经济学解解——一个分析框架及其应用[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3许月明,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绩效评述[J],经济问题,2003年第7期。
    4杨德才、朱奎,家庭承包制下的农地制度比较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5余鹏翼、李善民,广东南海农地使用权市场化的制度绩效分析[J],南方经济,2004年第9期。
    6黄少安、孙圣民、宫明波,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对1949—1978年中国大陆农业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7张光宏,农地产权制度效率:历史分析与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6期。
    8陈志刚、曲福田,农地产权结构与农业绩效——一个理论框架[J],学术月刊,2006年第9期。
    9徐琴,新中国农地制度:绩效与变迁[J],学海,2006年第5期。
    10胡洪曙,农地产权制度与农村经济绩效研究[J],财经论从,2007年第9期。
    1邓洪图、崔宝敏,制度变迁中的中国农地产权的性质——一个历史分析视角[J],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第9期。
    2陈志刚、曲福田、黄贤会,转型期中国农地最适所有权安排——一个制度经济分析视角[J],管理世界,2007年第7期。
    3赵德起,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分析——国家视角[J],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6期。
    4蒋省三、刘守英、李青,上地制度改革与国民经济成长[J],管理世界,2007年第9期。
    5袁林、赵雷,国家与产权: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3期。
    6秦兰兰,农地产权结构与效率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7冀县卿、钱忠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中国农业增长:一个经济解释[J],管理世界,2009年第1期。
    8黄少安、孙圣民,1950—1962年中国土地制度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9 Lin, J. Y., Endowments, Technology, and Factor Markets:A Natural Experiment from China's Institutional Reform.,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77,1995.
    1姚洋,非农业就业结构与土地租赁市场的发育[J],中国农村观察,1999年第2期。
    2Liu,shouying,Michael Carter,and Yang Yao.,"dimensions and Diversity of the Land Tenure in Rural China:Dilemma for Further Reform",World Development,Vol.26,No.10,1999.
    3Turner,R.,L.Brandt and S.Rozelle,Property Rights Formation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Exchange and Production in Rural China.,中国农地制度与农业绩效国际研讨会论文,1998年.
    4姚洋,集体决策下的诱导性制度变迁——中国农村地权稳定性演化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2期。
    5杜鹰、唐正平、张红宇,中国农村人口变动对土地制度改革的影响[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6贺振华,农户兼业及其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一个分析框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7叶剑平、蒋妍、丰雷,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调查分析——基于2005年17省调查的分析和建议[J],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4期。
    8何国俊、徐冲,城郊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分析——基于北京郊区6村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7年第5期。
    1叶剑平、徐青,中国农村土地产权结构的度量及其改进——基于2001年和2005年中国17省农地调查的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2刘晓宇、张林秀,农村地权稳定性与劳动力转移关系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2期。
    3钱忠好,非农就业是否必然导致农地流转——基于家庭内部分工的理论分析及其对中国农户兼业化的解释[J],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10期。
    4潘学峰,十地补偿方式、工业化路径选择与土地流转——基于农户微观动机的机制设计与政策建议[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5詹和平、张林秀,家庭保障、劳动力结构与农户土地流转——基于江苏省142户农户的实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9期。
    6 Kung,J.K., Egalitarianism, Subsistence Provision and Work Incentives in China's Agricultural Collectives, World Development, Vol.22, No.2,1994.
    7 Dong, X., Two-tier Land Tenure System and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 in Psot-1978 Rural China, World Development, Vol.24, No.5,1996.
    8邓大才,农业制度安排的非均衡研究[J],当代财经,2000年第8期。
    1龚启圣、刘守英,农民对土地产权的意愿及其对新政策的反应[J],中国农村观察,1998年第2期。
    2陈志刚、曲福田,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对转型期中国农地制度多样化创新的解释[J],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2期。
    3朱冬亮,社会变迁中的村级土地制度[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陶然、徐志刚,城市化、农地制度与迁移人口社会保障—一个转轨中发展的大国视角与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
    5张娟、张笑寒,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对土地流转的影响[J],财经科学,2005年第1期。
    6赵振军,新农村建设中的城市发展、农地制度与户籍制度改革[J],农村经济,2007年第9期。
    7罗必良、吴晨,交易效率: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新视角[J],农业技术经济,2008年第2期。
    8邓宏图等,农地产权、合约选择与制度变迁——一个有关农地租约的历史逻辑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9定光平、张安录,惠农政策下鄂中南地权农地租赁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0黄祖辉、王朋,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兼论土地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黎霆、赵阳、辛贤,当前农地流转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10期。
    2杨小凯,产权与宪政[N],南方周末,2003年5月22日。
    3黄少安、孙圣民、宫明波,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对1949—1978年中国大陆农业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4蔡继明,论中国农地制度改革[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5蔡继明,对农地制度改革方案的比较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4期。
    6肖来青,地权: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关键[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5月12日。
    7黄少安、刘明宇,公平与效率的冲突:承包制的困境与出路——《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法经济学解释[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第2期。
    8文贯中,市场畸形发育、社会冲突与现行的土地制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第2期。
    9张德元,新型土地制度刍议[J],经济前沿,2003年第4期。
    10周天勇,农村十地制度改革的模式比较和方案选择[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2月26日。
    11赵淑琴,农地征用制度与时间:问题与征用补偿方略[J],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4期。
    1张鹏、张安录,永佃制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地制度的改革方向[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2006年。
    2李维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的残缺及变革方向[J],中州学刊,2007年第5期。
    3李文政,“永佃理论”与农村十地制度改革[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4迟福林,把土地使用权真正交给农民[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5刘书楷、曲福田,土地经济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版。
    6汪维才,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J],经济论坛,2005年第22期。
    7朱谦,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确立的合同因素及其法律正当性限制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2期。
    8傅晨,土地股份合作制是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J],经济体制改革,1995年第5期。
    9孔泽源,农村股份合作经济及其制度剖析[J],经济研究,1995年第3期。
    1王小映,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6期。
    2陈英,农地股份合作制——中国当前农地制度创新模式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3赵振军,让股份制成为农地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20年来国内农地制度研究发微[J],财贸研究,2007年第4期。
    4钱忠好,外部利润、效率损失与农地股份合作制度创新[J],江海学刊,2007年第1期。
    5张笑寒、张瑛,效率与公平视角下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绩效分析[J],农村经济,2009年第1期。
    6陈锡文,中国农村改革:回顾与展望[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张孝直,中国农村地权的困境[J],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5期。
    8李明秋、陆红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12期。
    9周诚,现阶段我国农地征用中的是是非非[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3月25日。
    10韩俊,赋予农民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权[N],光明日报,2004年7月27日。
    1姚洋,十地、制度和农业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这里的政策含义非常明确:农民民主权利的一个基本内容就足认知权和表达权,因此,未来的农地制度改革应该建立在广大农民的正确认知和愿望基础上,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3张晓山,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回顾和展望[J],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5期。
    4项继权、周娴,农民的地权选择与农地制度改革[J],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5期。
    5廖洪乐,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稳定与完善[J],管理世界,2007年第11期。
    6许庆,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变迁、特点及改革方向[J],世界经济文汇,2008年第1期。
    7张良悦,农地功能、制度变革与产权完善[J],改革,2008年第1期。
    8刘守英,中国的二元土地权利制度与土地市场残缺[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31期。
    9中国土地政策综合改革课题组,强化中国城乡土地权利:整体性法律框架与政策设计[J],改革,2008年第3期。
    10罗必良,农地新政与国民经济运行格局的重构[J],学术研究,2008年第12期。
    1李政,城乡统筹、土地政策与农民土地权益——来自成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证分析[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2009年。
    2何一鸣、罗必良,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经验证据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3钱忠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农户心态的实证分析及其政策启示——对江苏无锡、泰县、连云港三市(县)部分农户有关土地制度问题的问卷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1997年第4期。
    4龚启圣、刘守英,农民对土地产权的意愿及其对新政策的反应[J],中国农村观察,1998年第2期。
    5陈锡文,关于我国农村的村民自治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几个问题[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第5期。
    6徐旭、蒋文华、应风其,农地产权:农民的认知与意愿——对浙江农户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12期。
    7陈志刚、曲福田,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对转型期我国农地制度多样化创新的解释[J],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1期。
    8刘鹏凌、李靖、栾敬东,农民对农地制度改革的认知——基于安徽省农户调查资料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7期
    9钱忠好、肖屹、曲福田,农民土地产权认知、土地征用意愿与征地制度改革——基于江西省鹰潭市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期。
    1梁亚荣、张梦琳,土地承包中农民权利意识的审视——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5期。
    2洪名勇、施国庆,欠发达地区农地重要性与农地产权:农民的认知[J],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5期。
    3梅东海,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农民土地意识——浙、鄂、渝三地的调查报告[J],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1期。
    4陈莹、张安录,农地转用过程中农民的认知与福利变化分析——基于武汉市城乡结合部农户与村级问卷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5期。
    5何国俊、徐冲,城郊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分析——基于北京郊区6村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7年第5期。
    6项继权、周娴,农民的地权选择与农地制度改革[J],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5期。
    7李晓云、张安录、高进云、乔荣峰、陈莹,农户农地城市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武汉市城乡交错区农户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4期。
    8陈美球、冯黎妮、周丙娟、邓爱珍,农户耕地保护性投入意愿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8年第5期。
    9肖屹、钱忠好,基于农民产权认知的中国征地制度改革研究——来自江苏南京的数据[J],江海学刊,2008年第1期。
    1杨学成、赵瑞莹、岳书铭,农村土地关系思考——基于1995-2008年三次山东农户调查[J],管理世界,2008年第7期。
    2肖屹、钱忠好、曲福田,农民土地产权认知与征地制度改革研究——基于江苏、江西两省401户农民的调查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第1期。
    3李伟林、黄贤金、陈志刚,发达地区农户征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苏州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9年第4期。
    4史清华、卓建伟,农村十地权属:农民的认同与法律的规定[J],管理世界,2009年第1期。
    5穆向丽、孙国兴、张安录,农户农用地征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湖北省302个农户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8期。
    1诺思等人将这种利润称为“外部利润”,并且进一步分析了产生外部利润的四个来源:规模经济、外部性、风险、交易费用。戴维斯、诺思,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载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Al,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2诺思等人将意识形态定义为不同个体所拥有的心智模型的共同的集合,这些心智模型是“个体认知系统创造的解释环境的内部表现。”Arther & North,1993, "Shared Mental Models:Ideologies and Institution", Working Papers for the Center of the Study of Political Economy Washington University.
    3德勒巴克,奈等编,新制度经济学前沿[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德勒巴克,奈等编,新制度经济学前沿[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董志勇,行为经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4Michael Polanyi,1962, Personal Knowledge: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M],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2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3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4德勒巴克,奈等主编,新制度经济学前沿[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A],载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2速水佑次郎、弗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4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5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6 Carl Menger(1883):Problems in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translated by Francis J. Zock,1963,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Ludwig M.Lachmann,1971,The Legacy of Max Weber,The Glendessary Press.
    2Andrew Schotter,1981,The Economic Theory of Social Institution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中译本参见肖特,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Richard R.Nelson and Sidney G. Winter,1982,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中译本参见纳尔逊.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Benjamin Coriat & Giovanni Dosi,1995,The Institutional Embeddedness of Economic Change:An Appraisal of the
    'Evolutionary'and'Regulationist'Research Programmes,ⅡASA,Wp-95-117.
    5Massimo Egidi,1998,The"as if"Dilemma,Working Paper of Department of Economics,University of Trento.
    6Friedrich A.Hayek,The Sensory Order,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2
    1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l,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2鲍尔斯,微观经济学:行为、制度和演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鲍尔斯,微观经济学:行为、制度和演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斯密德,制度与行为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胡汝银,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A],载盛洪主编,中国的过渡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2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3林毅夫,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A],载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
    5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J],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
    1克劳德·梅纳尔编,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A],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3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4鲍尔斯,微观经济学:行为、制度和演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斯密德,制度与行为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
    2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3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转引自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对制度的经济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西蒙选集[C].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周业安,行为经济学是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革命吗[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3钟涨宝、陈小伍、王绪朗,有限理性与农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户行为选择[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1 Arrow. K. J,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Public Expenditure:the PPB System[Jl, US Washington D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69, vol. I
    2转引自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l,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的分析范式[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诺思,交易成本、制度和经济史[J],经济译文,1994年第2期。
    5诺思,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6汪丁丁,从“交易费用”到博弈均衡[J],经济研究,1995年第9期。
    7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fDl,南京农业大学博士论文,1998年。
    8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 Kahneman, D.& Tversky, A. Prospect Theory: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Econometrica,1979,47(2): 263-291.
    2其实,诺思早在1990年就明确指出:“我的制度理论是建立在一个有关人类行为的理论与一个交易费用的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之上的。当我们将这二者结合在一起时,我们就能理解诸种制度何以会存在,以及它们在社会运行中发挥了何种作用。”(North,1990,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诺思的这种学术思想,是把制度分析建立在人类认知和行为所产生的交易费用基础上,这正是后来诺思等人发展起来的制度认知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
    1周业安、马学亮,译者序,鲍尔斯,微观经济学:行为、制度和演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晏鹰、朱宪辰,从进化理性到心智模型——试论制度生发的经验分析路径[J],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3周业安、赖步连,认知、学习和制度研究——新制度经济学的困境和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l期。
    1米宪辰、章平、黄凯南,共享资源治理制度转型中个休认知状态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6年第12期。
    2周业安,制度演进理论的新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4期。
    1 Denzau & North,1993, "Shared Mental Models:Ideologies and Institution", Working Papers for the Center of the Study of Political Economy Washington University.
    2 North, D. C.,1994, Economic Performance through Tim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4, No.3,359-368
    3诺思,经济变迁的过程[J],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1期。
    4诺思将这种产生于人的认知(信仰体系)的制度结构称为scaffold,姚洋译为“超级结构”。姚洋,制度与效率—与诺思对话[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 North, D. C.,2005,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Chang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中译本参见诺思,理解经济变迁过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1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1鲍尔斯,微观经济学:行为、制度和演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周业安、马学亮,译者序,鲍尔斯,微观经济学:行为、制度和演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鲍尔斯,微观经济学:行为、制度和演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斯密德.制度与行为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斯密德.制度与行为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斯密德.制度与行为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 Denzau & North,1993, "Shared Mental Models:Ideologies and Institution", Working Papers for the Center of the Study of Political Economy Washington University.
    2 Jack J. Vromen.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nd Economic Theory[Z]. EIPE,1999.
    3 Oliver E. Williamson. Empirical Microeconomics:Another Perspective[Z].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working paper,2000.
    1何增科,新制度主义:从经济学到政治学,载公共论从——市场社会与公共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2制度结构、制度绩效对制度环境的影响,表现为制度结构、制度绩效对制度环境的反馈作用。首先,一定的制度结构限制了当事人行为的选择集,改变了当事人的认知结构;同时,特定的制度结构也会对外部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制度结构对制度环境具有反馈作用。其次,制度绩效的产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外部环境,同时也改变了参与人的认知状况,即改变了制度环境,这就是制度绩效对制度环境的反馈作用。
    3当然,经济、社会、技术等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也会导致制度环境发生变化。
    4诺思,理解经济变迁过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德勒巴克,奈等编,新制度经济学前沿[A],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诺思,理解经济变迁过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不同的主体对外部环境的认知可能是不同的,从而会提出不同的制度需求,制度的形成实质上是不同主体的制度需求之间主观博弈的结果。
    2诺斯指出,由于我们对“现实”知之甚少,因此人的信仰体系至多是对“现实”很不完整的认识。诺斯,经济变迁的过程[J],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4期。
    1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l,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A],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1North, D. C.,2005,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Chang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周业安,制度演化理论的新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4期。
    3诺思,理解经济变迁过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姚洋,制度与效率——与诺思对话[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1诺斯,经济史中对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2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速水佑次郎等,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3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
    1刘少奇选集(下集)[C],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转引自黄维松等编,土地政策法规手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
    3李海新,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农地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1国家农委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上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
    2廖洪乐,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六十年——回顾与展望,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3毛泽东选集(第5卷)[CJ,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改革重大决策纪实[Ml,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赵阳,共有与私用——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经济学分析[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1赵阳,共有与私用——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经济学分析[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2胡穗,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毛洋东文集(第6卷)[C],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M],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转引自黄维松等编,土地政策法规手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
    2赵阳,共有与私用——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经济学分析[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3除西藏等少数地区外。
    4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1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
    1王景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世纪变革[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2杨德才,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及绩效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年来的伟大成就[M],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
    4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5国家统计局编,伟大的十年[M],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6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史敬棠等编,中国农业合作运动史料(下册)[C],上海三联书店,1959年版。
    2陈云文选(第2卷)[Cl,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国家农委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上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
    1国家农委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上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
    2赵阳,共有与私用——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经济学分析[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1杨德才,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即绩效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1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改革重大决策纪实[M],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改革重大决策纪实[M],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史敬棠等编,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史料(下册)[M],上海三联书店,1959年版。
    3胡穗,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赵阳,共有与私用——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经济学分析[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2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3赵阳,共有与私用——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经济学分析[Ml,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1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改革重大决策纪实[Ml,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杨德才,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即绩效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1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改革重大决策纪实[M],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綦好东,新中国农地产权结构的历史变迁[J],经济学家,1998年第1期。
    2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改革重大决策纪实[M],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2 Ashton, Basil, Kenneth Hill, Alan Piazza, and Robin Zeitz, "Famine in China,1958-61,"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10, No.4,1984.转引自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2:2
    3杨德才,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即绩效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4杨德才,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即绩效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1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M],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邓小平文选(第2卷)[C],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M],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刘广栋、程久苗,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和实践[J],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2期。
    4韩俊,中国经济改革30年——农村经济卷:1978—2008[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从1982年开始,中共中央连续五年以1号文件的形式,对农村改革发展问题进行了原则性规定。
    1赵阳,公有与私用——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经济学分析[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1刘广栋、程久苗,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和实践[Jl,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2期。
    2Jiang, Yaping, "Wo men bu gou yao zhong di:beijing shunyixian yiqi chengbao tudi hetong jiufeng jishi"(All we want is to cultivate land:an on-the-spot report of a dispute of land contract in Shunyi County, Beijing), Renmin ribao (People's Daily), October 26,1988.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4邓小平文选(第3卷)[C],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陈锡文、韩俊,如何推进农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J],学习与研究,2002年第6期。
    2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江泽民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十政策的意见,2004年1月。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05年1月。
    1陈芳、宋振远、刘健,保护农民利益、尊重农民权利——三十年中央农村工作文件制定访谈录[N],人民日报,2008年10月8日。
    2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l,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胡穗,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胡元坤,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M],中国大地出版社,2006年版。
    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1杨德才,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及绩效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1钱忠好,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非正式制度安排与农地制度创新[J],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2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
    3伍山林,制度变迁的效率评价[J],经济研究,1996年第8期。
    1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2国家统计局,奋斗的四十年:1949—1989[M],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年版。
    1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M],2005年版。
    1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农村改革回顾与展望[J],红旗文稿,2008年第16期。
    1韩俊,中国经济改革30年——农村经济卷(1978—2008)[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农村改革回顾与展望[J],红旗文稿,2008年第16期。
    3刘江,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农业发展战略[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
    4速水佑次郎等,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李剑阁,中国新农村建设调查[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版。
    6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农村改革回顾与展望[J],红旗文稿,2008年第16期。
    1韩俊,中国经济改革30年——农村经济卷(1978—2008)[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陈剑波,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J],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
    1当然,农民所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还需要进一步深化,而且要得到切实的保障,这是未来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主要方面。
    2在中国的民法体系中,用益物权是一种依法产生的物权,而不是由承包合同衍生出来的权利。因此,农民的土地权利应该受到更高层次的保护。
    3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4 Dong, X.:Two-tier Land Tenure System and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 in Post-1978 Rural China, World Development, Vol.24, No.5,1996, pp.915-928.
    1周其仁、刘守英曾将集体所有权概括为村民的一种成员权利,这就使得土地分配随着人口变化而变化成为一种内生的需求。周其仁、刘守英,湄潭:一个传统农区的土地制度变迁[A],载文贯中主编,中国当代土地制度,湖南科技出版社,1988年版。
    2Scott, J.: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Peasant,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6.
    3王士海、刘俊浩,对新农地制度政策倾向的反思[J],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2期。
    1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
    2唐文静,建国以来中国农地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1唐文静,建国以来中国农地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2胡元坤,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M],中国大地出版社,2006年版。
    3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
    4“反租倒包”就是由集体经济组织出面,租入农民的承包地,然后以史高的租金出租给其他农业经营者。通常的情形是,村集体作为土地流转的中介,“反租”农民的十地,然后“倒包”给其他农业经营者,解决家庭承包责任制下农地规模过小的问题。
    5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
    1陈艳、唐火庆,论农地制度的突破——“四荒”拍卖制[J],农业经济,1999年第6期。
    1傅晨,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分析[J],学术研究,1996年第2期。
    1胡元坤,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M],中国大地出版社,2006年版。
    2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
    1资料来源:扬州探索土地改革实现还富于民,中国江苏网,2008年10月13日。
    2资料来源:江都土地股份合作6万农户成股东,江苏农业网,2009年8月25日。
    1资料来源:扬州探索土地改革实现还富于民,中国江苏网,2008年10月13日。
    1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2谢志强,成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研究,人民网,2008年8月26日。
    3谢志强,成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研究,人民网,2008年8月26日。
    4陈伯君等,成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民增收关系的实证分析[J],探索,2009年第3期。
    1陈伯君等,成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民增收关系的实证分析[J],探索2009年第3期。
    2成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与农民有关问题分析,成都统计信息网,2008年1月3日。
    3谢志强,成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研究,人民网,2008年8月26日。
    1黄坤明,城乡一体化路径演进研究:民本自发与政府自觉[M],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M],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赵阳,共有与私用——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经济学分析[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1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A],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Andrew Schotter,1981, The Economic Theory of Social Institut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中译本参见肖特,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Arrow. K. J,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Public Expenditure:the PPB System[J], US Washington D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69, vol. Ⅰ
    [3]Arther & North,1993, "Shared Mental Models:Ideologies and Institution", Working Papers for the Center of the Study of Political Economy Washington University.
    [4]Ashton, Basil, Kenneth Hill, Alan Piazza, and Robin Zeitz, "Famine in China,1958-61,"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vol.10, No.4,1984.转引自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2:2
    [5]Benjamin Coriat & Giovanni Dosi,1995, The Institutional Embeddedness of Economic Change:An Appraisal of the'Evolutionary'and'Regulationist'Research Programmes, Ⅱ ASA, Wp-95-117.
    [6]Carl Menger (1883):Problems in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translated by Francis J. Zock,1963,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7]Denzau & North,1993, "Shared Mental Models:Ideologies and Institution", Working Papers for the Center of the Study of Political Economy Washington University
    [8]Dong, X., Two-tier Land Tenure System and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 in Psot-1978 Rural China, World Development, Vol.24, No.5,1996.
    [9]Eills, F.. Peasant Econom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10]Feder, Gershon, Lawrence J. Lau, Justin Y. Lin, and Xiaopeng Luo. "The Determinants of Farm, Investment and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in Post-Reform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92,41(1).
    [11]Friedrich A. Hayek, The Sensory Order,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2
    [12]Jiang, Yaping, "Wo men bu gou yao zhong di:beijing shunyixian yiqi chengbao tudi hetong jiufeng jishi"(All we want is to cultivate land:an on-the-spot report of a dispute of land contract in Shunyi County, Beijing), Renmin ribao (People's Daily), October 26,1988.
    [13]Kahneman, D.& Tversky, A. Prospect Theory: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Econometrica, 1979,47(2):263-291.
    [14]Kung,J.K., Egalitarianism, Subsistence Provision and Work Incentives in China's Agricultural Collectives, World Development, Vol.22, No.2,1994.
    [15]Jack J. Vromen.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nd Economic Theory[Z]. EIPE,1999.
    [16]Jacoby, H., G. Li and S. Rozelle., Hazards of Expropriation:Tenure Insecurity and Investment in Rural Chin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2,92(5).
    [17]Lin, J., Rural Reform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2,1992.
    [18]Lin, J. Y., Endowments, Technology, and Factor Markets:A Natural Experiment from China's Institutional Reform.,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Vol.77,1995.
    [19]Liu, Shouying, Carter, Michael & Yao. Yang. Dimensions and Diversity of Property Rights in Rural China:Dilemans on the Road to Further Reform. World Development 26,10:1789-1806,10,1998.
    [20]Ludwig M. Lachmann,1971, The Legacy of Max Weber, The Glendessary Press.
    [21]Massimo Egidi,1998, The "as if " Dilemma, Working Paper of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Trento.
    [22]Michael Polanyi,1962, Personal Knowledge: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3]North,1990,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4]North, D. C.,1994, Economic Performance through Tim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4, No. 3,359-368.
    [25]North, D. C.,2005,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Chang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中译本参见诺思,理解经济变迁过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6]Oliver E. Williamson. Empirical Microeconomics:Another Perspective[Z].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working paper,2000.
    [27]Richard R. Nelson and Sidney G. Winter,1982, 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中译本参见纳尔逊、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8]Scott, J.: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Peasant,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6.
    [29]Sugden, Robert.1986, The Economics of Rights, Co-operation, and Welfare. Oxford:Blackwell. pp54.
    [30]Turner, R., L. Brandt and S. Rozelle, Property Rights Formation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Exchange and Production in Rural China.,中国农地制度与农业绩效国际研讨会论文,1998年。
    [31]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M],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32]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的分析范式[M],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33]晏鹰、朱宪辰,从进化理性到心智模型——试论制度生发的经验分析路径[J],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34]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35]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M],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36]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37]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38]鲍尔斯,微观经济学:行为、制度和演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9]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40]蔡继明,论中国农地制度改革[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41]蔡继明,对农地制度改革方案的比较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4期。
    [42]蔡运龙、霍雅勤,耕地非农化的供给驱动[J],中国土地,2002年第7期。
    [43]车裕斌、张安录,中国农地产权利益集团博弈行为的绩效分析[J],江汉论坛,2004年第6期。
    [44]陈云文选(第2卷)[C],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5]陈伯君、邓立新、余梦秋等,成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民增收关系的实证分析,探索,2009年第3期。
    [46]陈芳、宋振远、刘健,保护农民利益、尊重农民权利——三十年中央农村工作文件制定访谈录[N],人民日报,2008年10月8日。
    [47]陈美球、冯黎妮、周丙娟等,农户耕地保护性投入意愿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8年第5期。
    [48]陈剑波,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J],经济研究,2006年第7期。
    [49]陈其霆,农户经营行为分析与农村发展新思路[J],学术月刊,2001年第8期。
    [50]陈锡文,中国农村改革:回顾与展望[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1]陈锡文,关于我国农村的村民自治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几个问题[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第5期。
    [52]陈锡文、韩俊,如何推进农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J],学习与研究,2002年第6期。
    [53]陈艳、唐火庆,论农地制度的突破—“四荒”拍卖制[J],农业经济,1999年第6期。
    [54]陈莹、张安录,农地转用过程中农民的认知与福利变化分析——基于武汉市城乡结合部农户与村级问卷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5期。
    [55]陈志刚、曲福田,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对转型期我国农地制度多样化创新的解释[J],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1期。
    [56]陈志刚、曲福田,农地产权结构与农业绩效——一个理论框架[J],学术月刊,2006年第9期。
    [57]陈志刚、曲福田、黄贤金,转型期中国农地最适所有权安排——一个制度经济分析视角[J],管理世界,2007年第7期。
    [58]陈爱娟、方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及其内在缺陷的经济学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59]陈会广、陈利根、马秀鹏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的多样化创新[J],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第1期。
    [60]陈英,农地股份合作制——中国当前农地制度创新模式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61]迟福林,把土地使用权真正交给农民[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62]戴维斯、诺思,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载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63]邓小平文选(第2卷)[C],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4]邓大才,效率与公平交互替代: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轨迹[J],山西农经,2000年第3期。
    [65]邓大才,农业制度安排的非均衡研究[J],当代财经,2000年第8期。
    [66]邓洪图、崔宝敏,制度变迁中的中国农地产权的性质——一个历史分析视角[J],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第9期。
    [67]邓宏图等,农地产权、合约选择与制度变迁——一个有关农地租约的历史逻辑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68]定光平、张安录,惠农政策下鄂中南地权农地租赁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69]董辅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卷)[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70]董志勇,行为经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1]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M],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2]杜鹰、唐正平、张红宇,中国农村人口变动对土地制度改革的影响[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73]段进朋、杨泱,我国农地制度与地方政府行为关系研究[J],当地经济研究,2007年第9期。
    [74]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75]傅晨,土地股份合作制是农地产权制度的创新[J],经济体制改革,1995年第5期。
    [76]傅晨,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分析[J],学术研究,1996年第2期。
    [77]傅晨,狄瑞珍,贫困农户行为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2期。
    [78]龚启圣、刘守英,农民对土地产权的意愿及其对新政策的反应[J],中国农村观察,1998年第2期。
    [79]国家统计局编,伟大的十年[M],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80]国家农委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上册)[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
    [81]韩俊,赋予农民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权[N],光明日报,2004年7月27日。
    [82]韩俊,中国经济改革30年——农村经济卷:1978—2008[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3]何国俊、徐冲,城郊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分析——基于北京郊区6村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 2007年第5期。
    [84]何增科,新制度主义:从经济学到政治学,载公共论丛——市场社会与公共秩序[M],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85]何国俊、徐冲,城郊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分析——基于北京郊区6村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7年第5期。
    [86]何一鸣、罗必良,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经验证据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87]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转引自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对制度的经济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88]贺振华,农户兼业及其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一个分析框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89]洪名勇、施国庆,欠发达地区农地重要性与农地产权:农民的认知[J],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5期。
    [90]胡洪曙,农地产权制度与农村经济绩效研究[J],财经论丛,2007年第9期。
    [91]胡汝银,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A],载盛洪主编,中国的过渡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92]胡穗,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93]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94]胡元坤,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M],中国大地出版社,2006年版。
    [95]黄坤明,城乡一体化路径演进研究:民本自发与政府自觉,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96]黄平,寻求生存[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7]黄少安,产权经济学导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98]黄少安、孙圣民、宫明波,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对1949—1978年中国大陆农业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99]黄少安、刘明宇,公平与效率的冲突:承包制的困境与出路——《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法经济学解释[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第2期。
    [100]黄少安、孙圣民,1950—1962年中国土地制度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101]黄祖辉,转型、发展与制度变革——中国“三农”问题研究[M],格致出版社,2008年版。
    [102]黄祖辉、王朋,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兼论土地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03]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中华书局,2000年版。
    [104]黄维松等编,土地政策法规手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
    [105]江泽民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6]江永红、马中,农民经济行为与环境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08年第3期。
    [107]蒋省三、刘守英、李青,土地制度改革与国民经济成长[J],管理世界,2007年第9期。
    [108]蒋永穆、安雅娜,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其创新[J],经济学家,2003年第3期。
    [109]冀县卿、钱忠好,农地产权结构变迁与中国农业增长:一个经济解释[J],管理世界,2009年第1期。
    [110]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11]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册)[M],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112]克劳德·梅纳尔编,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A],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3]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14]孔泾源,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过程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3年第2期。
    [115]匡家在,地方政府行为的制度分析:基于土地出让收益分配制度变迁的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116]李海新,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农地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117]李剑阁,中国新农村建设调查[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版。
    [118]李明秋、陆红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12期。
    [119]李培林,村落的终结[M],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20]李维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的残缺及变革方向[J],中州学刊,2007年第5期。
    [121]李伟林、黄贤金、陈志刚,发达地区农户征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苏州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J],中国十地科学,2009年第4期。
    [122]李文政,“永佃理论”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23]李行、温铁军,中国60年农村土地制度变迁[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9年第3期。
    [124]李汉卿,新中国土地制度变迁与农民主体性发挥[J],武汉学刊,2009年第1期。
    [125]李晓云、张安录、高进云等,农户农地城市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武汉市城乡交错区农户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4期。
    [126]李政,城乡统筹、土地政策与农民土地权益——来自成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证分析[A],第二届中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论坛暨纪念建国六十周年高层经济论坛论文集,2009年
    [127]黎霆、赵阳、辛贤,当前农地流转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10期。
    [128]梁亚荣、张梦琳,土地承包中农民权利意识的审视——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 观察,2007年第5期。
    [129]廖洪乐,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稳定与完善[J],管理世界,2007年第11期。
    [130]林毅夫,小农与经济理性[J],农村经济与社会,1988年第3期。
    [131]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
    [132]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133]林毅夫,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A],载盛洪主编,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4]林蕴晖,凯歌行进的时期[M],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35]刘少奇选集(下集)[C],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36]刘永萍,农村家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性决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37]刘芳、钱忠好、郭忠兴,外部利润、同意一致性与昆山富民合作社制度创新——昆山富民合作社制度创新的新制度经济学解析,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12期。
    [138]刘红,地方政府土地市场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9年第1期。
    [139]刘广栋、程久苗,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和实践[J],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2期。
    [140]刘江,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农业发展战略[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
    [141]刘鹏凌、李靖、栾敬东,农民对农地制度改革的认知——基于安徽省农户调查资料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7期。
    [142]刘守英,中国的二元土地权利制度与土地市场残缺[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31期。
    [143]刘书楷、曲福田,土地经济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版。
    [144]刘晓宇、张林秀,农村地权稳定性与劳动力转移关系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2期。
    [145]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6]罗必良,人民公社失败的制度经济学解理——一个分析框架及其应用[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147]罗必良,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历程与创新意义[J],南方经济,2008年第11期。
    [148]罗必良、吴晨,交易效率: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新视角[J],农业技术经济,2008年第2期。
    [149]罗必良,农地新政与国民经济运行格局的重构[J],学术研究,2008年第12期。
    [150]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51]毛泽东选集(第3卷)[C],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52]毛泽东选集(第5卷)[C],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53]毛泽东文集(第6卷)[C],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54]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
    [155]梅东海,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农民土地意识——浙、鄂、渝三地调查报告[J],中国农村观察,2007年第1期。
    [156]苗壮,合同、政策、法律——中国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的经济分析[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57]莫荣,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和政策建议[A],载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编,中国农村改革:过去与未来,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版。
    [158]穆向丽、孙国兴、张安录,农户农用地征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湖北省302个农户的调查[Jl,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8期。
    [159]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课题组,制度、制度安排与我国农地制度创新——制度选择及变迁方式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1995年第48期。
    [160]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农村改革回顾与展望[J],红旗文稿,2008年第16期。
    [161]诺思,交易成本、制度和经济史[J],经济译文,1994年第2期。
    [162]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163]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64]诺思,经济变迁的过程[J],经济学季刊,2002年第1期。
    [165]潘峰,农民的经济行为是否符合理性——学术争论的回顾与思考[J],农村经济,2006年第11期。
    [166]潘学峰,土地补偿方式、工业化路径选择与土地流转——基于农户微观动机的机制设计与政策建议[A],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167]彭文平,农民理性行为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168]綦好东,新中国农地产权结构的历史变迁[J],经济学家,1998年第1期。
    [169]恰亚诺夫,农民的经济组织[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170]綦好东,新中国农地产权结构的历史变迁[J],经济学家,1998年第1期。
    [171]钱忠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农户心态的实证分析及其政策启示——对江苏无锡、泰县、连云港三市(县)部分农户有关士地制度问题的问卷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1997年第4期。
    [172]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年版。
    [173]钱忠好,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非正式制度安排与农地制度创新[J],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174]钱忠好,中国农村十地制度历史变迁的经济学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175]钱忠好,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的困境与乡村干部行为[J],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2期。
    [176]钱忠好,中国农地保护:理论与政策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第10期。
    [177]钱忠好、肖屹、曲福田,农民土地产权认知、土地征用意愿与征地制度改革——基于江西省鹰潭市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期。
    [178]钱忠好,非农就业是否必然导致农地流转——基于家庭内部分工的理论分析及其对中国农户兼业化的解释[J],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第10期。
    [179]秦兰兰,农地产权结构与效率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80]秦晖,市场信号与“农民理性”——清华大学学生农村调查报告之分析(三)[J],改革,1996年第6期。
    [181]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182]曲福田、冯淑怡、俞红,土地价格及分配关系与农地非农化经济机制研究——以经济发达地区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12期。
    [183]曲福田、冯淑怡、诸培新、陈志刚,制度安排、价格机制与农地非农化研究[J],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1期。
    [184]邵传林、冯振东,中国农地产权制度60年:历程回顾与变迁评判[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10期。
    [185]史清华、卓建伟,农村土地权属:农民的认同与法律的规定[J],管理世界,2009年第1期。
    [186]史敬棠等编,中国农业合作运动史料(下册)[C],上海三联书店,1959年版。
    [187]施庆德,经济人类学[M],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88]斯密德,制度与行为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89]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A],载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190]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91]宋洪远,经济体制与农户行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及其对中国农户问题的应用研究[J],经济研究,1994年第8期。
    [192]速水佑次郎、弗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3]孙圣民,游说、权力分配与制度变迁——以1978年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为例[J],[194]
    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195]唐文静,建国以来中国农地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博十论文,2004年。
    [196]陶然、徐志刚,城市化、农地制度与迁移人口社会保障—一个转轨中发展的大国视角与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
    [197]汪丁丁,从“交易费用”到博弈均衡[J],经济研究,1995年第9期。
    [198]王景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世纪变革[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199]王景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30年:回眸与瞻望[J],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第6期。
    [200]王十海、刘俊浩,对新农地制度政策倾向的反思[J],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2期。
    [201]王西玉,农村改革与农地制度变迁[J],中国农村经济,1998年第9期。
    [202]王小映,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6期。
    [203]汪维才,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J],经济论坛,2005年第22期。
    [204]文贯中,市场畸形发育、社会冲突与现行的土地制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第2期。
    [205]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一“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206]伍山林,制度变迁的效率评价[J],经济研究,1996年第8期。
    [207]吴玲,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D],东北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208]西蒙选集[C].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9]熊惠平,“穷人经济学”的公私权博弈:农地权的分析范式[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10]夏锋、张娟,百名专家建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改院农村土地制度问卷调查[N],经济参考报,2008年10月10日。
    [211]夏玉华,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对现阶段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思考[J],财贸研究,2006年第4期。
    [212]项继权、周娴,农民的地权选择与农地制度改革[J],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5期。
    [213]肖来青,地权: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关键[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5月12日。
    [214]肖屹、钱忠好,基于农民产权认知的中国征地制度改革研究——来自江苏南京的数据[J],江海学刊,2008年第1期。
    [215]肖屹、钱忠好、曲福田,农民土地产权认知与征地制度改革研究——基于江苏、江西两省401户农民的调查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第1期。
    [216]谢志强,成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研究,人民网,2008年8月26日。
    [217]徐琴,新中国农地制度:绩效与变迁[J],学海,2006年第5期。
    [218]徐旭、蒋文华、应风其,农地产权:农民的认知与意愿——对浙江农户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12期。
    [219]许庆,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变迁、特点及改革方向[J],世界经济文汇,2008年第1期。
    [220]许月明,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绩效评述[J],经济问题,2003年第7期。
    [22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
    [222]严瑞珍、孔祥智、程兰、马九杰,转轨时期农民行为与政府行为的轨迹[J],经济学家,1997年第5期。
    [223]杨德才,我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及绩效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文学、社会科 学版),2002年第4期。
    [224]杨德才、朱奎,家庭承包制下的农地制度比较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225]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J],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
    [226]杨瑞龙、杨其静,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方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作用[J],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227]杨小凯,产权与宪政[M],南方周末,2003年5月22日。
    [228]杨学成、赵瑞莹、岳书铭,农村土地关系思考——基于1995-2008年三次山东农户调查[J],管理世界,2008年第7期。
    [229]姚洋,非农业就业结构与土地租赁市场的发育[J],中国农村观察,1999年第2期。
    [230]姚洋,集体决策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中国农村地权稳定性演化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2期。
    [231]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232]姚洋,制度与效率——与诺思对话[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33]姚洋,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34]叶剑平、蒋妍、丰雷,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调查分析——基于2005年17省调查的分析和建议[J],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4期。
    [235]叶剑平、徐青,中国农村土地产权结构的度量及其改进——基于2001年和2005年中国17省农地调查的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236]余鹏翼、李善民,广东南海农地使用权市场化的制度绩效分析[J],南方经济,2004年第9期。
    [237]袁林、赵雷,国家与产权: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3期。
    [238]约翰-N-德勒巴克、约翰·V-C-奈编,新制度经济学前沿[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9]詹和平、张林秀,家庭保障、劳动力结构与农户土地流转——基于江苏省142户农户的实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9期。
    [240]詹姆斯·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M],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241]张合林,农地非农化流转宏观决策理论模型构建[J],财经科学,2008年第11期。
    [242]张海丰,新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一个路径依赖分析范式[J],农村经济,2008年第1期。
    [243]张德元,新型土地制度刍议[J],经济前沿,2003年第4期。
    [244]张光宏,农地产权制度效率:历史分析与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6期。
    [245]张红宇等,土地家庭承包制的现状判断与变革设想[J],经济研究,1988年第11期。
    [246]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
    [247]张红宇,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制度绩效——从实证到理论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2 年第2期。
    [248]张兆曙,生存伦理还是生存理性——对一个农民行为论题的实地检验[J],东南学术,2004年第5期。
    [249]张良悦,农地功能、制度变革与产权完善[J],改革,2008年第1期。
    [250]张孝直,中国农村地权的困境[J],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5期。
    [251]张晓山,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回顾和展望[J],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5期。
    [252]张娟、张笑寒,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对土地流转的影响[J],财经科学,2005年第1期。
    [253]张笑寒、张瑛,效率与公平视角下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绩效分析[J],农村经济,2009年第1期。
    [254]张鹏、张安录,永佃制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地制度的改革方向[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2006年。
    [255]章政,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模式的探索——北京“郑各庄现象”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2期。
    [256]赵德起,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分析——国家视角[J],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6期。
    [257]赵德余,土地征用过程中农民、地方政府与国家的关系互动[J],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2期。
    [258]赵淑琴,农地征用制度与时间:问题与征用补偿方略[J],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4期。
    [259]赵阳,共有与私用——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经济学分析[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260]赵振军,让股份制成为农地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20年来国内农地制度研究发微[J],财贸研究,2007年第4期。
    [261]赵振军,新农村建设中的城市发展、农地制度与户籍制度改革[J],农村经济,2007年第9期。
    [262]郑杭生、汪雁,农户经济理论再议[J],学海,2005年第3期。
    [263]郑凤田,粮食安全政策代价与中国农业的国际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第10期。
    [26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26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266]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年来的伟大成就[M],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
    [267]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6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4年1月。
    [26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05年1月。
    [270]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71]中国统计年鉴[M],2007年版。
    [272]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课题组,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1995—2005年中国工业化水平评价与分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9月27日。
    [273]中国土地政策综合改革课题组,强化中国城乡土地权利:整体性法律框架与政策设计[J],改革,2008年第3期。
    [274]钟涨宝、陈小伍、王绪朗,有限理性与农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户行为选择[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275]周诚,现阶段我国农地征用中的是是非非[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3月25日。
    [276]周天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模式比较和方案选择[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2月26日。
    [277]周楠楠、赵敏娟,1978~1982年农地制度变革中地方政府能力评估[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11期。
    [278]周其仁、刘守英,湄潭:一个传统农区的土地制度变迁[A],载文贯中主编,中国当代土地制度,湖南科技出版社,1988年版。
    [279]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80]周其仁,成都经验的启示——在成都统筹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研讨会上的发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09年6月17日。
    [281]周业安,制度演化理论的新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4期。
    [282]周业安,行为经济学是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革命吗[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283]周业安、赖步连,认知、学习和制度研究——新制度经济学的困境和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284]周业安、马学亮,译者序,鲍尔斯,微观经济学:行为、制度和演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85]朱冬亮,社会变迁中的村级土地制度[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86]诸班师,中国的土地改革,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
    [287]朱宪辰、章平、黄凯南,共享资源治理制度转型中个体认知状态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6年第12期。
    [288]朱谦,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确立的合同因素及其法律正当性限制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