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背景下的村社治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土地制度是农村基本的经济制度,也是农村社会组织与管理体制的基础。现存的农民与集体、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以及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在相当程度上是基于农村土地权属关系建立起来的。在历史上,每一次土地分配及产权归属的重大变化,最终都导致农村社会结构及组织管理制度的变化。
     本文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乡村社区为对象,考察土地流转与村社治理的关联,认为土地流转对农村社区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组织体系、服务体系、社会稳定等各方面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农村社会由相对单一、封闭走向多元、开放,村庄的地域边界、人口边界、经济边界、组织边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建立在土地集体产权和户籍身份基础上的村民自治运行环境逐步瓦解,居民对村委会等传统组织的认同感下降,关系纽带日益松弛,所有这些都对村社治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推动村社治理从“村民自治”向“社区自治”转型。
     第一章对土地流转的政策和实践进行了概括和分析。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在不断扩大、强化和稳定农民的土地产权,土地政策主要围绕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允许土地流转展开。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以后,进一步强调保障并扩大土地流转,农地流转更加迅速和普遍。本章首先梳理了我国土地流转的政策演变和实践历程,概括并评析几种土地流转的代表性模式,然后重点考察不同时期镇海的土地流转情况,最后对几个重点问题展开进一步讨论。
     第二章考察土地流转与社区经济结构变迁。重点考察土地流转对社区技术结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的影响,认为土地流转促进了土地的规模经营,提升了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农村从业劳动力的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这个过程中,集体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第三章对土地流转与社区社会结构转型进行考察。土地流转和人员流动使传统相对封闭的城乡二元社会走向城乡一体化。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变化的推动下,农村社区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就业结构、城乡结构、阶层结构等子结构都有了较大的改善。
     第四章对土地流转与社区组织体系进行分析。适应农村社区化管理改革的需要,镇海把构建具有农村社区化特色的组织网络作为重点和切入点,在传统的“三驾马车”之外建立了新兴的融合性社会组织。新兴组织的出现和私营企业主阶层主政给村社治理增添了新的变量,改变了社区的权力结构。
     第五章对土地流转与社区服务体系进行考察。镇海推行的农村社区化管理改革实践结果表明,在社区这个平台,国家公共服务与社区自服务、国家管理与农民自我管理实现了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通过合理划定社区规模、搭建服务平台、建设社工队伍、构建服务机制,建立了政府公共服务、社区自助互助服务和自愿者服务、市场商业化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实现了农村社区服务的全覆盖。在实践运作中,镇海创造性的形成了“81890”服务模式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初步形成了政府支持、社区运作、社会参与、需求导向的基层合作治理社会公共服务的新模式。
     第六章考察土地流转对社区社会稳定的影响。发现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利益冲突加剧,引发的纠纷也逐渐增多,对社会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究其因,主要是因为土地规则是不确定的,或者说规则是被不断“选择性执行”的。因此,我们必须对各种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保持足够的警惕。
     第七章对土地流转与村社治理变迁的机制机理进行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解释土地制度、产权流动与村治变迁的机制机理;二是认为土地流转和人口流动使村庄的地域边界、人口边界、产权边界、组织边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边界开放与社会边界封闭存在冲突与共生的关系;三是从共产党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特别是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变化和调整来考察国家与农民的关系,揭示乡村土地政治的本质。
     最后是结论和展望,认为随着人地流动的加剧,建立在土地集体所有制和户籍身份基础上的村民自治无法满足居民的民主诉求和民生需要,为此,需要建构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的村社治理模式。作为未来可能的新型乡村治理形式,农村社区“居民自治”是新时期村民自治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国家政权整合乡村社会的平台和载体。要推动村社治理从“村民自治”向“社区自治”顺利转型,就要在尊重居民自身需求和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基础上,着力在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产权、加快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实行村民委员会与村经济合作社分离上下功夫。
As a rural basic economic system, land system is the base of the rural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the management system. The existing relationships, namely peasants and the collective, peasants and government, rural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management system, to a large extent, are established on the base of the rural land ownership. Historically, every round of land distribution and every major change in the property ownership would invariably bring changes in the rural social structure and the system of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Zhenhai, Ningbo, Zhejiang provinc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and circulation and village governance, and holds that the land circulation has cast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economic structure, social structure, organizational system, service system, social stabil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rural communities, and traditional rural communiti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diverse and open. Correspondently, the rural governance model changed from the villager self-government to the community autonomy.
     Chapter one provides the generaliz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policies and practices of the land circulation, and holds that after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the direction of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rural land system was to increasingly expand, strengthen and stabilize the peasants' land rights, and land policy mainly focused on the stability of household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and gradually allowed the land circulation. Especially after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Seven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the land circulation was protected and expanded quickly and widely.
     Chapter two studies the land circulation and the change of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the community. This part emphasizes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land circulation to the technology structure, employment structure, industry structure, distribution structure of the community, and holds that the land circulation promoted the scaled management of the land, and improved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Besides, the structure of the rural workforce has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and the industry structure is gradually optimized. In this process, the collective economy got rapid development, and the peasants' income increased.
     Chapter three studies the land circul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of the community. Land circulation and workforce mobility make the relatively closed traditional urban-rural dual society switch to urban-rural integration. Under the drive of economic reform and the change of economic structure,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the rural community has undergone major bettering in the structure of employment, urban-rural structure, class structure, and other sub-structures.
     Chapter four analyzes the land circulation and community organizational system. To meet the need of the management reform of rural communities, Zhenhai put the construction of an organizational network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communities as a key entry point, and set up a new integrative social structure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troika". The emergence of the newly-found organization and private entrepreneurs adds some new variables to the village governance, and changes the power structure of the community.
     Chapter five studies the land circulation and community service syste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of rural community-based management in Zhenhai shows that through this community platform, effective connection and benign interaction could be found in the national public service and community self-service, state administration and the peasants' self-management, and through the rational delineation of community scale, the construction of service platforms, social workers, and service mechanism, the "trinity" service system was established, namely, the government's public service, community self-help and mutual-aid service, volunteer service, and market-oriented commercial service, to achieve full service coverage in rural communities. In practice, Zhenhai creatively set up the "81890" style service model and the government purchasing of home-based care service model, and preliminarily formed the new model of cooperative public service which was supported by the government, run by the community with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demand-oriented.
     Chapter six studies the impact of the land circulation on the social stability of the community. The findings show that, in the process of the land circulation, the conflicts of interest were intensified and cases of dispute increased, which brought a negative impact to the stability of society. This phenomenon is mainly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re are no definite land rules, or that the rules are constantly selectively implemented. Therefore, we must be highly vigilant about the conducts being potentially damage to the interests of peasants.
     Chapter seven analyzes the land circulation and village governance mechanism. This part presents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irst, the land system, the property rights movement and mechanism of village governance changes are interpreted. Second, it is found that the land circulation and population mobility brought great changes to the geographic boundaries, population boundaries, property boundaries, organizational boundaries of the villages, and a conflicting and co-existing relationship was found between the openness of the economic borders and the closure of the social borders. Thir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peasants is inspected and the political nature of the rural land is revealed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the land system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especially the changes and adjustment of the ownership and management rights of the land.
     Finally, this dissertation concludes that with the increased population mobility, the village self-governance based on the collective land ownership and household registration can not meet the democratic aspirations and the needs of the residents. Thus, a more inclusive and open village governance model needs to be constructed badly. As a possible future new form of village governance, the residents' autonomy of the rural communities is a kind of inherit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old model, and serves as the platform and carrier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rural society by the state power. To promote village governance from the village self-governance to residents' autonomy smoothly, we should respect people's own needs and bring the peasants main body effect into play, and try to give farmers the full land ownership,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ral community service system, and disconnect the villagers' committee and the village economic cooperative.
引文
①项继权:《农村社区建设:社会融合与治理转型》,《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美]L·E·戴维斯、D·C·诺斯:《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载陈听主编《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C],刘守英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4页。
    ①Ronald H. Coase,1993, "The Nature of the firm:origins,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②[美]H·登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新版,第97页。
    ③[美]A·阿尔钦:《产权:一个经典注释》,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新版,第166页。
    ④参见[美]H·登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新版,第187-189页。
    ⑤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载[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⑥林毅夫:《禀赋、技术和要素市场:中国农村改革中关于诱致性制度创新假说的一个自然试验》,《美国农业经济学杂志》1995年第77卷第2期,转引自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①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②张五常:《佃农理论——应用于亚洲的农业和台湾的土地改革》,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③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④姚洋:《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⑤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①唐清利:《当代中国村社治理结构及其理论回应》,《管理世界》2010年第4期。
    ②贺飞、郭于华:《国家和社会关系视野中的中国农民——20世纪下半期西方关于国家和农民关系的研究综述》,《浙江学刊》2007年第6期。
    ③[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
    ④[美]黄宗智:《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国家与社会间的第三领域》,载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60页。
    ⑤[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⑥Helen Sin,1989, "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d", Yale University Press.
    ⑦Oi, jean,1989,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r of Village Gorernment,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①[美]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中译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②于建嵘:《岳村政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③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④邓大才:《土地政治:地主、佃农与国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⑤参见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孙立平、郭于华:《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镇定购粮收购的个案研究》;马明洁:《权力精英与经营式动员——一个“逼民致富”的案例分析》;应星、晋军:《集体上访中的“问题化”过程——西南一个水电站的移民的故事》,载于《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
    ①于建嵘:《农村土地流转要以保障农民权利为前提》,《文史博览》2009年12期;《农民土地维权抗争的调查》,《改革内参》2004年第27期。
    ②黄祖辉、王朋:《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兼论土地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③张英洪、周作翰:《产权残缺、利益博弈与社会冲突》,《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④张静:《土地使用规则的不确定:一个解释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⑤熊万胜:《小农地权的不稳定性:从地权规则确定性的视角——关于1867-2008年间栗村的地权纠纷史的素描》,《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①迟福林:《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人民日报》1999年1月5日。
    ②王景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30年:回眸与瞻望》,《改革开放30年》2008年第6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世纪变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③张晓山:《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回顾和展望》,《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5期。
    ④张红宇:《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政策:持续创新——对农地使用制度变革的重新评判》,《管理世界》1998年第6期。
    ⑤项继权、罗峰:《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条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⑥肖瑞、李利明:《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之路——访原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润生》, 《经济观察报》2002年9月30日。
    ①党国英:《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②杨小凯:《中国改革面临的深层问题——关于土地制度改革——杨小凯、江濡山谈话录》,《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5期。
    ③张五常:《出售土地一举三得》,《学术争鸣》2004年第11期。
    ④廖洪乐、习银生、张照新等:《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⑤秦晖:《封建社会的“关中模式”——土改前关中农村经济研析》,载于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一一“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①王友明:《营南县土地改革研究(1941-1951)》,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②张学强:《山东老区营南县土地改革研究(1941-1951),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③张鸣:《华北地区土地改革运动的运作(1946-1949)》,《二十一世纪》2003年4月号。
    ④张佩国:《山东“老区”土地改革与农民日常生活》,《二十一世纪》2003年4月号。
    ⑤郭于华、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中国学术》2002年第4期。
    ⑥李康:《西村十五年:从革命走向革命1938-1952冀东村庄基层组织机制变迁》,北京大学博士论文,1999年。
    ⑦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⑧黄树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⑨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1920-1990》,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⑩朱冬亮:《社会变迁中的村级土地制度:闽西北将乐县安仁乡个案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卢晖临:《革命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分化模式及其变迁:社区研究的发现》(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
    ①徐勇、徐增阳:《流动中的乡村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项继权:《农村社区建设:社会融合与治理转型》,《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③项继权:《中国农村社区及共同体的转型与重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3期。
    ④孙立平:《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及其分析模式的转换》,《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⑤陈成文、罗忠勇:《土地流转:一个农村阶层结构再构过程》,《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
    ⑥陈成文、谭日辉:《土地流转对农村阶层冲突的影响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⑦吴晓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村庄治理转型》,《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6期。
    ①可参看李增元的系列论文:《村治模式转型:由封闭性自治到开放性自治的演进》,《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第10期;《农村社区建设:治理转型与共同体构建》,《东南学术》2009年第3期;《村治模式新动向:农村社区自治的孕育与产生——基于对湖北省若干地区的考察》,《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乡村治理转型视角下的农村社区建设——社会融合与共同体建构》,《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②贺东航:《林权制度改革与乡村治理研究》,《东南学术》2009年第5期。
    ③何得桂:《乡村治理视角下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古今农业》2009年第4期。
    ①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②邓大才:《超越村庄的四种范式:方法论视角——以施坚雅、弗里德曼、黄宗智、杜赞奇为例》,《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2期。
    ①[美]H·登姆塞茨:《关于产权的理论》,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新版,第97页。
    ②[美]A·阿尔钦:《产权:一个经典注释》,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新版,第166页。
    ③刘金海:《集体产权变迁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应用于城市化进程中的团结村》,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第12-13页。
    ④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0页。
    ①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页。
    ②卢福营:《当代浙江乡村治理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③徐勇、贺雪峰等:《村治研究的共识与策略》,《浙江学刊》2002年第1期。
    ④王长安:《转型期中国乡村治理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6页。
    ⑤[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载冯钢编选:《社会学基础文献选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9页。
    ⑥项继权:《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共识与分歧》,《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9期。
    ⑦项继权:《论我国农村社区的范围与边界》,《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7期。
    ①[德]罗伯特·霍恩、海因·科茨、汉斯·G·莱塞:《德国民商法导论》,楚健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9页。
    ②项继权、罗峰:《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条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①李芳、张英洪:《中国农地制度变迁考察——以土地财产权为视角》,《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2期。
    ②董景山:《我国农村土地制度60年:回顾、启示与展望——以政策与法律制度变迁为视角》,《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①康雄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使用权流转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74页。
    ①黄延信、张海阳、李伟毅等:《农村土地流转状况调查与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第5期。
    ②浙江大学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农业厅联合调查组:《农村土地流转:新情况、新思考——浙江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调查》,《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第10期。
    ①浙江省农业厅课题组:《浙江省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及趋势研究——基于991份调查问卷的分析》,浙江农业信息网,http://www.zjagri.gov.cn/html/main/zjModernAgriView/100017.html。
    ②孔祥智、伍振军、张云华:《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特征、模式及经验——浙、皖、川三省调研报告》,《江海学刊》2010年第2期。
    ③黄延信、张海阳、李伟毅等:《农村土地流转状况调查与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第5期。
    ④周明:《湖北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研究》,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3页。
    ①湖北省委农办课题组:《湖北省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情况调查》,《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②当阳市经管局:《关于推进我市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探讨》,当阳调研资料,调研时间,2010年7月27日。
    ①温铁军:《“平度创造”引发的理论探讨》,《农村经济文稿》1992年第7期。
    ②胡穗:《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3页。
    ③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86页。
    ①冯善书:《“南海模式”遭遇变局》,《中国乡村发现》2008年第2期。
    ②马健:《南海模式:创新与困局——对南海土地股份合作制发展状况的调查》,《农村工作通讯》2008年第17期。
    ③冯善书:《“南海模式”遭遇变局》,《中国乡村发现》2008年第2期。
    ④曹小明:《以“土地换社保”——浙江嘉兴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探索、实践与发展思考》,《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第10期。
    ⑤林宝、隆学文:《“土地换社保”政策要慎重推行》,《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5期。
    ①陈伟峰、赖浩锋:《天津“宅基地换房”调研报告》,《国土资源》2009年3月号。
    ②崔宝敏:《天津市“以宅基地换房”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新模式》,《中国土地科学》2010年第5期。
    ③姜法芹:《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几种典型模式》,《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21期。
    ④周京奎、吴晓燕、胡云霞:《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创新的调查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东丽区华明镇宅基地换房为例》,《调研世界》2010年第7期。
    ⑤姜葳、陈琳、王歧丰:《陈锡文委员:城镇化不要打农民土地主意》,《北京晨报》3月11日第A05版。
    ①吴红缨:《成都农地确权革新》,《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2月9日J05版。
    ②杜朝晖:《成都温江农村土地流转的经验与启示》,《中国改革报》2009年06月16日。
    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成都“试验区”建设中的农村土地产权流转制度创新——以成都市温江区“两股一改”为例》,《农村经济》2009年第9期。
    ①贺雪峰:《地权的逻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66页。
    ②周其仁:《给农民更多土地权利,真会损害农民利益吗——致“成都模式的批判者”》,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网,http://www.nsd.edu.cn/cn/article.asp?articleid=14923。
    ③镇海区统计局:《新中国成立60周年镇海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中国镇海网,http://www.zh.gov.cn/zwgk/tjzc/tjfx/201005/t20100511_34719.htm。
    ①镇海区农经委:《宁波市镇海区土地规模经营工作汇报》(1989年3月15日),镇海区档案馆,全宗1号,1989年永久档案。
    ②镇海区农经委:《关于要求将澥浦镇郑家村列为市级土地规模经营试点单位的报告》(镇农经(89)4号文件),镇海区档案馆,全宗1号,1989年永久档案。
    ③《镇海县农业志》编纂委员会:《镇海县农业志》,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3页。
    ①庄市乡财粮办公室:《关于庄市乡土田转包情况反映》(1995年11月22日),镇海区档案馆,全宗1号,1995年永久档案。
    ①《镇海县农业志》编纂委员会:《镇海县农业志》,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3页。
    ①资料来源:《关于印发镇海区大力扶持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镇政发(2008]14号),镇海调研资料,2010年8月18日。
    ②资料来源:《关于做好全部土地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镇海调研资料,2010年8月18日。
    ①镇海区农业局办公室:《区农业局2011年工作思路》,《镇海农业信息》2011年第1期。
    ②资料来源:《创新机制,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镇海区土地流转情况汇报》,镇海农业局调研资料,2010年8月18日。
    ①孔祥智、伍振军、张云华:《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特征、模式及经验——浙、皖、川三省调研报告》,《江海学刊》2010年第2期。
    ②赵晓峰、李宽:《农村土地流转缘何出了问题?》, 《调研世界》2009年第1期。
    ①黄祖辉、王朋:《基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视角的社会保障问题探析》,《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②温铁军:《农民社会保障与土地制度改革》,《学习月刊》2006年第10期。
    ③谢东梅:《土地保障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①贺雪峰:《土地流转意愿与后果简析》,《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②潘佩佩:《农地流转过程中地方政府和农民的利益分析》,《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第16期。
    ①徐勇:《“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②邓大才:《“圈层理论”与社会化小农——小农社会化的路径与动力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③[美]西奥多·威廉·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2006年重排)版,第4页。
    ①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5)数据计算。转引自黄丽萍:《中国农地使用权流转研究》,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①涟浩、金康、朱聪等:《土地流转七成镇海农业涌动“大户经济”潮》,新浪网,http://news.sina.com.cn/s/2008-10-26/080114631413s.shtml。
    ②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3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57年,第416页。
    ①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浙江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版。
    ①浙江省人民政府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浙江省人民政府网,http://www.zj.gov.cn/gb/zjnew/node3/node22/node168/node370/node381/node6069/userobject9ai894
    ②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镇海区统计局:《镇海区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宁波日报》2008年6月19日。
    ③《镇海县志》编纂委员会:《镇海县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1012-1013页。
    ①《镇海县农业志》编纂委员会:《镇海县农业志》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91页。
    ①镇海区农业局产业指导科:《我区五大农业园区整体推进促进现代农业集约发展》,《镇海农业信息》2010年35期。
    ②镇海区农业局产业指导科:《突出四个更加我区农业产业升级初显成效》, 《镇海农业信息》2010年24期。
    ①资料来源:张斌:《我区“万元地”现状及下步发展对策研究》, 《镇海农业信息》2010年25期。
    ②同上。
    ①资料来源:张斌:《我区“万元地”现状及下步发展对策研究》,《镇海农业信息》2010年25期。
    ②项宗剑:《我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主要制约因素》, 《镇海农业信息》2010年27期。
    ①韩俊、张云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有合适定位》,《发展研究》2008年第11期。
    ②刘良军:《村级集体经济背景下土地流转问题探析》,《党政干部学刊》2010年第9期。
    ①《镇海县农业志》编纂委员会: 《镇海县农业志》,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17页。
    ①《镇海县农业志》编纂委员会:《镇海县农业志》,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19页。
    ①资料来源:镇海区骆驼街道清水湖村村务信息公开栏,调研时间2010年8月18日。
    ①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0页。
    ②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学习时报》2010年8月30日。
    ①陆学艺:《“三农”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②肖冬连:《中国二元社会结构形成的历史考察》,《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第1期。
    ③项继权:《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选择》,《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
    ①白钢、赵寿星:《选举与治理:中国村民自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5页。
    ①陈锡文:《学习<决定>要把握十个要点》,《时事报告》2008年第12期。
    ②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
    ①周树新:《城市化:浙江省推进经济与环境“双赢”的战略选择》,《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第1期。
    ②王春光:《城乡结构:中国社会转型中的迟滞者》,《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①浙江省政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课题调研第四专题调研组(执笔:郭峻):《关于新形势下我省增加“三农”投入问题的调研报告》,浙江省政协,http://www.zjzx.gov.cn/Item/1006.aspx。
    ①资料来源:根据《浙江省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浙江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整理而成。
    ②《镇海农房“两改”》, 《浙江日报》2010年8月26 日,00008版。
    ①镇海区农办:《镇海区农村住房集中建设工作现场会基本情况简介》,镇海调研资料,调研时间:2010年8月24日。
    ②镇海区农业局:《镇海农村住房集中建设机制探索》,宁波农村经济综合信息网,http://www.cnluye.com/html/main/ncltView/429678.html。
    ①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列宁:《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页。
    ①李强:《评析关于社会阶层的四大流行理论》,《北京日报》2010年10月18日。
    ②参见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③参见孙立平所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先后出版的“断裂三部曲”:《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2003年)、《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2004年)、《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2006年)。
    ④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⑤孙立平、李强、沈原:《精英联盟、总体性资本和“不拉空阶层》,《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5期。
    ①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①秦广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阶层分化研究:内容、特点和问题》,《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
    ②陈成文、罗忠勇:《土地流转:一个农村阶层结构再构过程》,《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
    ③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④卢福营、刘成斌等:《非农化与农村社会分层——十个村庄的实证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4页。
    ⑤毛丹、任强:《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研究的几个问题》,《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⑥吴晓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村庄治理转型》,《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6期。
    ①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建设》,《学习时报》2010年8月30日。
    ①镇海区民政局:《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一轮社区建设——镇海区社区建设调研报告》,镇海调研资料,调研时间2010年年8月23日。
    ①郭华巍:《农村社区化管理: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一环——来自棉丰村的报告》,《求是》2008年第4期.
    ①陆银辉:《融合性社会组织在外来务工人员城市融合中的作用——基于余姚市新老居民和谐联谊会的考察》,《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1年第1期。
    ②郑黎:《镇海破解农村社区化管理难题拓展功能建新农村》,浙江在线新闻网,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07/08/30/008753400.shtml。
    ①张朝鸿:《从打工仔到专职党务社区工作者——江苏省邳州市打工仔浙江省宁波市当支书》,《农民日报》2009年7月30日。
    ②黄祖辉、徐旭初:《基于能力和关系的合作治理——对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结构的解释》, 《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①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6页。
    ①董江爱:《村委会选举中的“两委”对立及出路》,《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②董江爱:《国家与农民关系视野下的制度落实与创新——中国农村村民自治20年的成长逻辑》,《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2期。
    ①郝建国:《“党支部+合作社”的三种创新路径》,《学习时报》2009年3月17日。
    ②宁波市农办:《我是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村经济合作社换届选举工作》,《宁波农村经济》2008年第2期。
    ③郝建国:《“党支部+合作社”的三种创新路径》,《学习时报》2009年3月17日。
    ④浙江省农业厅经管处:《金华市99%以上村党组织书记依法选举担任村经济合作社社长》, 《浙江农业信息》2011年第41期。
    ①桂河、于战平、曲福玲:《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村委会关系的研究——基于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的调查》,《中国农民合作社》2009年第6期。
    ②有人对此观点提出质疑,秦晖认为,“国权归大族,宗族不下县,县下惟编户主, 户失则国危,才是真实的传统”;吉尔伯特·罗兹曼指出,“所有城镇和农村的家庭,以几十户或几百户为单位组织起来,指派给一定的维持秩序和付税的任务,这些任务通过有组织的集体行动来完成。”因此,项继权教授认为,“官府衙门与百姓之间仍存在不同类型的、多层次的乡村组织, 它们协助并承担着乡村治理的职责。皇权通过这一组织体系对乡村社会保持着不同程度的干预和控制能力。”转引自:项继权:《中国乡村治理的层级及其变迁——兼论当前乡村体制的改革》,《开放时代》2008年第3期。
    ①唐清利:《当代中国村社治理结构及其理论回应》,《管理世界》2010年第4期。
    ①汪宛夫、徐首红:《特别报道——民主是腐败的天敌》,廉政在线网,http://www.zjsjw.gov.cn/fanfubai/detail.asp?id=1370。
    ②卢福营:《当代浙江乡村治理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7-220页。
    ③王小章:《社会分层与社会秩序——对当代中国现实的考察》,《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5期。
    ④[美]伦斯基:《权力和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8-110页、第425-427页。
    ⑤[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张华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90页。
    ⑥吴毅:《村治中的政治人》,《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1期。
    ①张铭、王迅:《基层治理模式转型——杨村个案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05页。
    ①徐勇:《“服务下乡”: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服务性渗透——兼论乡镇体制改革的走向》,《东南学术》2009年第1期。
    ②陈世伟:《地权变动、村界流动与治理转型——土地流转背景下的乡村治理研究》,《求实》2011年第4期。
    ③ Samuelson·P,1954, "A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p387-389.
    ④康洪:《论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化的有效供给》,《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4期。
    ⑤项继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目标与制度保障》,《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①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②陈世伟:《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研究——基于“合作式治理”的视角》,《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①陈世伟:《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参与机制构建研究》,《求实》2010年第1期。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8-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②程又中、陈伟东:《国家与农民:公共产品供给角色与功能定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③陈世伟:《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参与机制构建研究》,《求实》2010年第1期。
    ①陈世伟:《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研究——基于“合作式治理”的视角》,《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②宋亚平:《咸安政改:那场轰动全国备受争议的改革自述》,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③袁方成:《使服务运转起来——基层治理转型中的乡镇事业站所改革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2—44页。
    ④参见[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⑤[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页。
    ①赵立雨、师萍:《多中心治理理论: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供给模式分析路》,《未来与发展》2008年第8期。
    ②陈世伟:《政府与NGO信任关系研究——以“合作式治理”模式为视角》,《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
    ③[美]罗纳德·J·奥克森:《治理地方公共经济》,万鹏飞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④项继权:《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选择》,《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
    ①李慧凤、许义平:《社区合作治理实证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109-110页。
    ②冀县卿、钱忠好:《中国农业增长的源泉:基于农地产权结构视角的分析》,《管理世界》2010年第11期。
    ③袁青峰:《工业反哺农业视角下的财政支农制度研究》,《唯实》2011年第5期。
    ①许连君、支炳义:《浙江财政支农分析与规模优化》,《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第16期。
    ②镇海区财政局课题组:《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财政体制创新研究》,宁波财税网,http://www.nbcs.gov.cn/art/2010/5/4/art_1833_27321.html
    ①项继权:《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选择》,《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
    ②袁方成、王剑虎:《社区建设中的农民:认知、意愿和公共需求——基于一项全国性的主题调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①周志华:《宁波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入选“浙江省2010年度十大民生工程”》, 《中国社会工作》2011年第2期。
    ①陈志卫:《推进社区发展的新引擎——对镇海区招宝山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的观察与思考》,宁波民政局网,http://www.nbmz.gov.cn。
    ②陈建彪:《后大街社区再上央视》,《宁波日报》2011年5月10日。
    ③李慧凤、许义平: 《社区合作治理实证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页。
    ①项继权:《农村社区建设:社会融合与治理转型》,《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②陈世伟:《地权变动与村治转型——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农村社区化管理的调查与思考》,《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①唐忠新等:《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问卷调查分析报告》,转引自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农村社区发展报告》(2009),西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42、243页。
    ②孟建柱:《加强村落社区建设促进农村和谐发展》,《求是》2006年第21期。
    ①资料来源:镇海区民政局调研资料,《我区农村社区化管理的运行与思考》,调研时间2010年8月28日。
    ①资料来源:镇海调研资料,镇海区蛟川街道清水浦村村务公开栏,调研时间2010年8月28日。
    ①李慧凤、许义平:《社区合作治理实证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133页。
    ②[美]埃利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2页。
    “81890”求助服务中心:《建党90年宁波最有影响的先进人物之廿六》,《宁波日报》2011年5月17日,A6版。
    ②李慧凤、许义平:《社区合作治理实证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第133-137页。
    ①蔡金水:《中国如何走出土地困境》,《三农中国》第13辑,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②《专家称新土改将破除土地城乡二元分割》,《中国青年报》2008年年10月23日。
    ③于建嵘:《农民土地维权抗争的调查》,《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6月21日。
    ①杨静雅、斯群子:《百余亩流转土地为何两度发生纠纷》, 《宁波晚报》2009年2月12日,第A6版。
    ①《镇海区庄市乡外来户种田基本情况统计表》,(1986年3月25日),镇海区档案馆,全宗1号,1986年永久档案。
    ①严友良:《宁波:菜农“黑户”》, 《时代周报》2011年5月19日。
    ①张静:《土地使用规则的不确定:一个解释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①熊万胜:《小农地权的不稳定性:从地权规则确定性的视角——关于1867-2008年间栗村的地权纠纷史的素描》,《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①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29页。
    ②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25页
    ①叶国文:《十地政策的政治逻辑——农民、国家政权与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页。
    ②徐勇:《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学术月刊》2007年第8期。
    ①中共中央文献编委会编:《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626页。
    ②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94-202页。
    ③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6页。
    ①项继权教授认为,人民公社的基本特征是产权上集体所有,生产上统一经营,分配上集体分配,组织上政社合一,并一度实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不仅如此,国家对于农业和农村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城乡分离的户籍管理,禁止农民流动。参见项继权:《中国农村建设:百年探索及路径转换》,《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②项继权:《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南街向高和方家泉村村治实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页。
    ③辛逸:《试论人民公社的历史地位》,《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第3期。
    ④项继权:《中国农村建设:百年探索及路径转换》,《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⑤董辅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上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8页。
    ⑥林毅夫:《制度、技术与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45页。
    ①项继权:《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南街、向高和方家泉村村治实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页。
    ②万里:《进一步发展已经开创的农业新局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编:《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47页。
    ③徐勇:《村民自治的深化:权利保障与社区重建:新世纪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的走向》,《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4期。
    ①项继权:《中国乡村治理的层级及其变迁——兼论当前乡村体制的改革》,《开放时代》2008年第3期。
    ②参见贺雪峰:《什么农村,什么问题》,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③项继权:《后税改时代”的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对湖北及若干省市的调查与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2期。
    ④项继权:《农村社区建设:社会融合与治理转型》,《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①项继权:《农村社区建设:社会融合与治理转型》,《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②尤琳:《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村委会发展的制度瓶颈及完善路径——兼评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求实》2011年第2期。
    ③唐鸣、尤琳:《村委会选举中选民登记标准的变迁逻辑:动因、发展方向和条件——兼评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④费孝通:《江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①[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45页。
    ②[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
    ③[美]查尔斯·蒂利:《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40、8页。
    ④折晓叶:《村庄边界的多元化——经济边界开放与社会边界封闭的冲突与共生》,《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⑤项继权:《农村社区建设:社会融合与治理转型》,《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⑥项继权:《农村社区建设:社会融合与治理转型》,《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①王慧敏、顾春:《宁波外来人口享“同城待遇”》,《人民日报》2010年12月26日01版。
    ②汤碧琴:《社会保障覆盖所有人群,宁波进入了全民社保时代》,《宁波日报》2010年10月28日。
    ①项继权:《农村社区建设:社会融合与治理转型》,《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①[美]埃德加·斯诺:《斯诺文集》(第一册),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208页。
    ②徐勇、项继权:《土地产权——国家与农民关系的核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③周作翰、张英洪:《农民与国家关系的演变模式及前景》,《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2期。
    ④李成贵:《历史视野下的国家与农民》,《读书》2010年第4期。
    ⑤赵阳:《从“农民负担”走向“公共财政”——从财税的视角对改革30年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回顾》,《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31期。
    ⑥叶国文:《土地政策的政治逻辑——农民、国家政权与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⑦刘金海:《产权与政治:国家、集体与农民关系视角下的村庄经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①胡穗:《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版,第19-20页。
    ②中国中央党校党史研究室:《中国党史参考资料》(七),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8、79页。
    ①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中国农村经济统计年鉴》(1989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989年版。
    ②叶国文:《土地政策的政治逻辑——农民、国家政权与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0页。
    ③参见[美]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中译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④杜润生:《中国的土地改革》,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560页。
    ①《镇海县志》编纂委员会:《镇海县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351页。
    ①[美]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23页。
    ②参见[美]韩丁:《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韩惊等译,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③《庄市镇土改总结》(1951年10月7日),镇海区档案馆,全宗1号,1951年永久档案。
    ①《庄市镇土改总结》(1951年10月7日),镇海区档案馆,全宗1号,1951年永久档案。
    ②《庄市镇土改总结》(1951年10月7日),镇海区档案馆,全宗1号,1951年永久档案。
    ①苗月霞:《中国乡村治理模式变迁的社会资本分析——人民公社与“乡政村治”体制的比较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6页。
    ②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下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页。
    ③费正清:《剑桥中国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53656页。
    ④胡素珊:《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第379页。
    ⑤秦晖:《大共同体本位与传统中国社会》,《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4期。
    ①叶国文:《土地政策的政治逻辑——农民、国家政权与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②叶国文:《土地政策的政治逻辑——农民、国家政权与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③徐勇:《政党下乡:现代国家对乡土的整合》,《学术月刊》2007年第8期。
    ④徐勇、项继权:《现代国家建构中的乡村治理》,《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①《镇海县志》编纂委员会:《镇海县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2页。
    ②[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01页。
    ③王印焕:《略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华北农村土地问题对农民生活的影响》,《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6期。
    ④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1)》,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版,第116页;《中国统计年鉴(1999)》,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版,第133页。转引自叶国文:《土地政策的政治逻辑——农民、国家政权与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5页。
    ①《镇海县志》编纂委员会:《镇海县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352页。
    ①参见[美]詹姆斯·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②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71页。
    ③徐勇:《农民改变中国:基层社会与创造性政治——对农民政治行为经典模式的超越》,《学术月刊》2009年5月号。
    ④《镇海县志》编纂委员会:《镇海县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353页。
    ①《镇海县农业志》编纂委员会:《镇海县农业志》,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7页。
    ②袁伦渠:《新中国劳动经济史》,劳动人事出版社1986年版,第133-134页。
    ③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432页。
    ①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夏季号。
    ②李成贵、孙大光:《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历史视野下的综合考察》,《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6期。
    ③项继权:《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页。
    ①陈吉元等:《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317页。
    ②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418页。
    ③陈云:《陈云文选》(一九五六——一九八五),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2页。
    ④徐勇:《包产到户沉浮录》,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260-261页。
    ⑤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件汇编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15-121页。
    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46-547页。
    ①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件汇编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65、170页。
    ②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件汇编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24页。
    ③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④江泽民:《江泽民在安徽考察工作时的讲话》,载《人民日报》1998年10月5日。
    ⑤参见[美]袭宜理:《底层社会与抗争性政治》,载于《东南学术》2008年第3期;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⑥徐勇:《农民改变中国:基层社会与创造性政治——对农民政治行为经典模式的超越》,《学术月刊》2009年5月号。
    ①参见徐勇:《农村改革两次突破:农民流动与土地流转》,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第20090329期讲座。
    ②人社部:《1.4亿外出农民工95%春节后回到城里就业》,中国新闻网,2009年8月4日。
    ③邓大才:《社会化小农与乡村治理——小农社会化对乡村治理的冲击与转型》,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20页。
    ①浙江省第二次农业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6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6年度。普查对象为浙江省境内的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村民委员会和乡镇人民政府。浙东北包括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舟山市,浙西南包括温州市、金华市、衢州市、台州市、丽水市。
    ②浙江省人民政府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浙江日报》2008年3月17日,第6版。
    ①浙江省人民政府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浙江日报》2008年3月17口,第6版。
    ②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第二次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镇海区统计局:《镇海区第二次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宁波日报》2008年6月19日。
    ①资料来源:镇海区外来务工办调研资料,《镇海区外来务工人员基本信息排查情况分析报告》,调研时间2010年8月26日。
    ①参见徐勇、徐增阳:《流动中的乡村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参见:徐勇、赵永茂:《土地流转与乡村治理——两岸的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③徐勇:《现代国家建构与土地制度变迁——写在《物权法》讨论通过之际》,《河北学刊》2007年第2期。
    ④李成贵、孙大光:《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历史视野下的综合考察》, 《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6期。
    ①姜长云、张艳平:《我国粮食生产的现状和中长期潜力》,《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第15期。
    ②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③徐勇:《当代中国农村研究方法论问题的反思》,《河北学刊》2006年第2期。
    ④袁青峰:《工业反哺农业视角下的财政支农制度研究》,《唯实》2011年第5期。
    ①李成贵:《历史视野下的国家与农民》,《读书》2010年第4期。
    ②[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张岱云等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版,第266-267页。
    ①[法]马克·布洛赫:《法国农村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78页。
    ②参见许平:《法国农村社会转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金雁、卞悟:《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村社传统与俄国现代化之路》,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315页、第70页。
    ①雷颐:《现代中国的一面镜子——评金雁、卞悟的《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二十一世纪》1999年2月号总第五十一期。
    ②金雁、卞悟:《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村社传统与俄国现代化之路》,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320页。
    ①参见折晓叶:《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②项继权:《农村社区建设:社会融合与治理转型》,《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③李增元:《从“村民自治”到“社区自治”: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治理的演进逻辑——基于湖北省若干地区的实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①许远旺:《规划性变迁:机制与限度——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66—267页。
    ③[美]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张东东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68、389页。
    ④徐勇教授认为,所谓农民理性,是指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活动中形成的意识、态度和看法。它们不仅来自于本人感性经验,还是长期传统的积淀,其关键词是勤劳、勤俭、算计、互惠、人情、好学、求稳、忍耐。理性扩张是指在特定场域内形成的理性扩展到其他场域,从而使自己的功效得以扩展。当在一种社会环境下形成的理性惯性进入到其他社会时(比如在两种文明形态起承转合的历史关节点上),不仅可能激活原有的潜力,而且.可能产生一种其他社会场域所不具有的特有功效,形成所谓的“叠加优势”和爆炸性的“突变”。参见徐勇:《农民改变中国:基层社会与创造性政治——对农民政治行为经典模式的超越》,《学术月刊》2009年第5期;《农民理性的扩张:“中国奇迹”的创造主体分析——对既有理论的挑战及新的分析进路的提出》,《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①参见徐勇:《农村改革两次突破:农民流动与土地流转》,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第20090329期讲座。
    ②许远旺:《规划性变迁:机制与限度——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③卢福营:《当代浙江乡村治理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7-220页。
    ①许远旺:《社区重建中的基层治理转型——兼论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生成逻辑》,《人文杂志》2010年第4期。
    ②王明美:《江西村落社区建设: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的成功探索》,《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③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农村社区发展报告》(2009),西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3页。
    ①郑燕峰、王树伟:《山东诸城撤销全部行政村合为208个农村社区》,《中国青年报》2010年8月15日。
    ②湖北省民政厅:《省民政厅关于印发<全省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研讨会纪要>的通知》(鄂民政函[2007]201号),湖北民政网,http://www.hbmzt.gov.cn/wjylk/emzh/200709/t20070928_22957.shtml。
    ①滕玉成、牟维伟:《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模式及其完善的基本方向》,《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12期。
    ②项继权:《从“社队”到“社区”:我国农村基层组织管理体制的三次变革》,《理论学刊》2007年第11期。
    ①陈伟东、李雪萍:《“社区自治”概念的缺陷与修正》,《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②项继权、罗峰:《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条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③项继权:《城镇化的“中国问题”及其解决之道》,《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①参见管义伟:《供给、认同与社会触合:我国农村社区服务体制的变迁及其后果——对河南省息县的实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①民政部:《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民政部官方网站,http://cws.mca.gov.cn/article/tzgg/201102/20110200133500.shtml.
    ②徐增阳、杨翠萍:《合并抑或分离: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3期。
    ③项继权:《农村社区建设:社会融合与治理转型》,《社会主义研究》2008第2期。
    ④唐鸣、尤琳:《村委会选举中选民登记标准的变迁逻辑:动因、发展方向和条件——兼评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于树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新1版。
    [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年版。
    [美]道格拉斯·C·诺思:《理解经济变迁过程》,钟正生、刑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诺思、张五常等:《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罗仲伟泽,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美]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当代经济学译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集体行动制度的演进》,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美]罗西瑙:《没有政府统治的治理》,伦敦:剑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美]罗纳德·J·奥克森:《治理地方公共经济》,万鹏飞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美]亨廷顿:《变迁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张岱云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中译本,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美]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业发展1890-1949》,中译本,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美]韩丁:《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韩惊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美]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中译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美]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法]马克·布洛赫:《法国农村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美]西奥多·威廉·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2006年重排)版。
    [美]伦斯基:《权力和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张华青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版。
    [美]詹姆斯·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美]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张东东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美]查尔斯·蒂利:《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徐勇:《包产到户沉浮录》,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徐勇、徐增阳:《流动中的乡村治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徐勇、赵永茂:《土地流转与乡村治理——两岸的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徐勇、徐增阳:《乡土民主的成长》,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徐勇:《现代中国:乡土社会与制度建构》,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2009年版。
    项继权:《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项继权:《民权与民生:中国农民权益实证调查》,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于建嵘:《岳村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贺雪峰:《地权的逻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贺雪峰:《什么农村,什么问题》,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温铁军:《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何包钢、朗友兴:《寻找民主与权威的平衡》,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昌平:《我向总理说实话》,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陆学艺:《“三农”新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简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郭于华、孙立平:《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中国学术》第12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黄树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农村变革》,素兰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李培林:《村落的终结》,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王铭铭、王斯福:《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张佩国:《近代江南乡村地权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朱冬亮:《社会变迁中的村级土地制度:闽西北将乐县安仁乡个案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杜润生:《中国的土地改革》,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张五常:《佃农理论——应用于亚洲的农业和台湾的土地改革》,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赵冈:《中国土地制度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赵冈:《历史上的土地制度与地权分配》,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卢晖临:《革命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分化模式及其变迁:社区研究的发现》,《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杜润生:《中国的土地改革》,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姚洋:《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彭勃:《乡村治理:国家介入与体制选择》,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
    邓正来、J.C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张静:《法团主义—及其与多元主义的主要分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张静:《国家与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钱忠好:《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廖洪乐、习银生、张照新等:《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张红宇:《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版。
    郭正林:《中国农村权力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铭铭、王斯福:《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胡穗:《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金雁、卞悟:《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村社传统与俄国现代化之路》,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温锐:《理想·历史·现实——毛泽东与中国农村经济之变革》,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5版。
    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董辅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曹锦清:《黄河边上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朱新山:《乡村社会结构变动与组织重构》,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卢福营:《当代浙江乡村治理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张铭、王迅:《基层治理模式转型——杨村个案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叶国文:《土地政策的政治逻辑——农民、国家政权与中国现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刘金海:《产权与政治:国家、集体与农民关系视角下的村庄经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苗月霞:《中国乡村治理模式变迁的社会资本分析——人民公社与“乡政村治”体制的比较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宋亚平:《咸安政改:那场轰动全国备受争议的改革自述》,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袁方成:《使服务运转起来——基层治理转型中的乡镇事业站所改革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李慧凤、许义平:《社区合作治理实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
    折晓叶:《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白钢、赵寿星:《选举与治理:中国村民自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中国农村社区发展报告》(2009),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镇海县农业志》编纂委员会:《镇海县农业志》,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
    《镇海县志》编纂委员会:《镇海县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
    徐勇:《县政、乡派、村治:乡村治理的结构性改》,《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徐勇:《精乡扩镇、乡派镇治:乡级改革的思路》,《经济日报(县市领导内参)》2004年第9期。
    徐勇:《治理转型与竞争—合作主义》,《开放时代》2001年第7期。
    徐勇:《现代化视野中的“三农问题”》,《理论月刊》2004年第9期。
    徐勇:《乡村治理结构改革的走向:强村、精乡、简县》,《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4期。
    徐勇:《农民改变中国:基层社会与创造性政治——对农民政治行为经典模式的超越》,《学术月刊》2009年5月号。
    徐勇:《农民理性的扩张:“中国奇迹”的创造主体分析——对既有理论的挑战及新的分析进路的提出》,《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项继权、罗峰:《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条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项继权、罗峰:《我国农地制度的内在矛盾及政策选择》,《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5期。
    项继权、周娴:《农民的地权选择与农地制度改革》,《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5期。
    项继权:《中国乡村治理的层级及其变迁——兼论当前乡村体制的改革》,《开放时代》2008年第3期。
    项继权:《农村社区建设:社会融合与治理转型》,《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项继权:《中国农村社区及共同体的转型与重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项继权:《城镇化的“中国问题”及其解决之道》,《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于建嵘:《农村土地流转要以保障农民权利为前提》,《文史博览》2009年12期。
    吴理财:《从管制到服务——关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问卷调查》,《中国农村观察》2008年第4期。
    吴理财:《中国农村治理60年:国家的视角》,《探索与争鸣》2009年10期。
    贺东航:《林权制度改革与乡村治理研究》,《东南学术》2009年第5期。
    詹成付:《关于深化乡镇体制改革的研究报告》,《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第57期。
    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和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夏季号。
    张曙光:《论制度均衡和制度变革》,《经济研究》1992年第6期。
    苗壮:《制度变迁中的改革战略选择问题》,《经济研究》1992年第10期。
    汪丁丁:《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经济研究》1992年第3期。
    董国礼:《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1949-1998》,《中国社会科学季刊》2000年秋季号。
    姚洋:《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秦晖:《关于传统租佃制若干问题的商榷》,《学术月刊》2006年第9期。
    张鸣:《华北地区土地改革运动的运作(19461949)》,《二十一世纪》2003年4月号。
    孙立平:《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及其分析模式的转换》,《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吴晓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村庄治理转型》,《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6期。
    董江爱:《国家与农民关系视野下的制度落实与创新——中国农村村民自治20年的成长逻辑》,《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2期。
    陈成文、罗忠勇:《土地流转:一个农村阶层结构再构过程》,《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
    陈成文、谭日辉:《土地流转对农村阶层冲突的影响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张鸣:《华北地区土地改革运动的运作(1946—1949)》, 《二十一世纪》2003年4月号。
    张佩国:《山东‘老区’土地改革与农民日常生活》, 《二十一世纪》2003年4月号。
    张静:《土地使用规则的不确定:一个解释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熊万胜:《小农地权的不稳定性:从地权规则确定性的视角——关于1867-2008年间栗村的地权纠纷史的素描》,《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黄祖辉、王朋:《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兼论土地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王景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30年:回眸与瞻望》,《改革开放30年》2008年第6期。
    张红宇:《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政策:持续创新——对农地使用制度变革的重新评判》,《管理世界》1998年第6期。
    韩俊:《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三题》,《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
    钱忠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残缺与市场流转困境:理论与政策分析》,《管理世界》2002年第6期。
    李成贵:《历史视野下的国家与农民》,《读书》2010年第4期。
    唐鸣、尤琳:《村委会选举中选民登记标准的变迁逻辑:动因、发展方向和条件——兼评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邓大才:《社会化小农与乡村治理——小农社会化对乡村治理的冲击与转型》,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张一平:《地权变动与社会重构——苏南土地改革研究(1949-1952)》,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王友明:《营南县土地改革研究(1941-1951)》,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张学强:《山东老区营南县土地改革研究(1941-1951))》,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李康:《西村十五年:从革命走向革命1938-1952冀东村庄基层组织机制变迁》,北京大学博士论文,1999年。
    康雄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使用权流转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大学博十论文,2006年。
    许远旺:《规划性变迁:机制与限度——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李增元:《从“村民自治”到“社区自治”: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治理的演进逻辑——基于湖北省若干地区的实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Helen F. Siu,1989, " 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Coase, Ronald. H,1937,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l, vol.4.
    North.Douglass C,2005, "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Chang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orth. Douglass C,1990, "A Transaction Cost Theory of Politics ", Journal of Theoretical Politics, Vol.2, No.4.
    David Zweig,1997, "Freeing Chian's Farmers: Rural Restructuuing in the Reform Era", New York.M.E. Sharpe.
    Amity, A.D,2001, "From Village Land to'Native Reserve':Changes in Property Rights in Sabah, Malaysia,1950-1996,"Human Ecology 29.
    Dennis, T.Y,1997, "China's Land Arrangements and Rural Labor Mobility", China Economics Reviews 8:101-16
    Ding, H.R,2003,"Land policy reform in China:Assessment and Prospects", Land Use Policy 20.
    D Wayne, B.J, M and L.Brandt,1997,"Land, Factor Markets, and Inequality in Rural China: Historical Evidence",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34.
    James K.S.K,2000,"Common Property Rights and Land Realloations in Rural China:Evidence from a Vilage Survey",World Developent 4.
    James K.S.K,2002,"Off-Farm Labor Markets and the Emergence of Land Rental Markets in Rural Chin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30.
    LI.G.,S.Rozelle and L.Brandt,1998,"Tenure, Land Rights, and Farmers Investment Incentives in 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
    Malcolm H.D,2000,"Privatization, Land Reform, and Property Rights:The Mexican Experience", Constitutional Political Economy11.
    Mark W.S., G.k, Richard and E.J.Alun,2001,"Agricultural Land Protection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Local Governance in Zhejiang Province", Land Use Policy 18.
    Nelson C,1999,"Land-Use Rights in Mainland China: Problem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ement", Journal of Real Estate Literarure7.
    Qu F.T., N.Herrink and W.M.Wang,1995,"Land Administration reform in China: Its Impact on Land Allo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and Use Policy12.
    Wei H,1997,"Household Land Tenure Reform in China:its Impact on Farming Land Use and Agro-environment",Land Use Policy14.
    Dong X.Y,1996, "Two-Tier Land Tenure System and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 in Post-1978 Rural China",World Development 5.
    Zhang W.F and J.Makeham,1992,"Recent Development in the Market for Rural Land Use in China",Land Economics 6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